生态文明建设的重点模板(10篇)

时间:2024-03-26 14:58:16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生态文明建设的重点,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生态文明建设的重点

篇1

一、绿色饭店与生态文明的关系

绿色饭店(Green hotel)是指运用环保健康安全理念,坚持绿色管理,倡导绿色消费,保护生态和合理使用资源的饭店。它要求饭店的建设对环境的破坏最小、饭店设备的运行对环境的影响降到最小、饭店的物资消耗降到最低点、饭店提供满足人体健康需要的产品和饭店积极参与社会的环境保护活动、宣传绿色理念。饭店业是服务产业中的碳排放大户,能否有效地节能减排成为政府和企业经营者共同关注的问题。绿色饭店的具体要求体现了可持续经济发展的思想,其日趋完善的评价体系使饭店的“创绿”工作有章可循,促进了饭店业绿色化的进程,同时其“积极宣传绿色理念”的要求也为提高公民的环保意识作出贡献。因此,绿色饭店完全符合生态文明建设的特征和要求,发展绿色饭店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途径之一。

另外,生态文明的理念对绿色饭店的发展具有指导作用。生态文明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协调共生的高度既考虑长远又考虑眼前,既考虑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又考虑经济效益,从整体上指导绿色饭店的发展方向,使绿色饭店能够正确处理资源与环境、物质与精神、生态与享受之间的关系,真正走上绿色生态的发展道路。

二、广西绿色饭店的发展现状

我国现行的绿色饭店标准有旅游行业标准《绿色旅游饭店》(LB/T007-2006)以及国家标准《绿色饭店》(GB /T21084-2007)两种。此两种标准的评价主体不同,评分细则也存在差异,但差异不大。本文所指的绿色饭店包括符合这两种标准的所有级别的饭店。

(一)广西绿色饭店发展概况

广西酒店业到目前为止按旅游行业标准被评定为《绿色旅游饭店》的共有82家饭店,其中金叶级18家,银叶级64家;按国家标准被评为《绿色饭店》的共有2家饭店,其中5叶级1家、4叶级1家。广西绿色饭店的分布情况见表1。到2012年底,广西共有星级饭店456家,绿色饭店占比18.2%。

(二)具体调查

本次研究采取电话访谈、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原始资料。调查对象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广西的绿色饭店,另一部分是没有“评绿”的饭店,或称非绿色饭店。这两类饭店的对比可以体现出广西饭店业对绿色饭店评定的态度,从而推测出广西绿色饭店发展存在的问题。面向绿色饭店的问卷设计包括四个方面的问题:参评原因、政策支持、自身绿色宣传和“创绿”获益;面向非绿色饭店的问卷只涉及一个问题:是否打算参评及其原因。本次调查共采访了22家绿色饭店,31家非绿色饭店,均按类型比例抽样方式确定采访对象,包括广西各地区的星级和非星级饭店。

1、面向绿色饭店的调查

(1)参评原因

从对绿色饭店的访谈结果看,“评绿”原因包括四个方面:政府号召、政策支持、借此提高酒店的环保水平并节能减排、借此定位酒店市场形象,具体结果见表2。

(2)政策支持

对于饭店“评绿”过程中或“创绿”之后是否得到过政策支持这一问题,91%的饭店持否认态度。只有2家桂林籍的酒店提到“政府曾组织饭店企业就评绿工作进行过培训和交流,并且上马节能项目有财政支持”,但他们也补充“上节能项目的财政支持是其他部门给的,与评绿无关”。这也许是桂林籍绿色饭店占比较多的原因之一。

(3)自身绿色宣传

对于饭店“创绿”之后是否有大力进行绿色宣传的问题,82%的饭店回答是否定的。只有18%的饭店回答曾经宣传过,但效果并不明显。

(4)“创绿”获益

对于“创绿”后饭店是否因此而获益的问题,23%的饭店认为饭店声誉有所提高,另外77%的饭店认为获益较少,可忽略不计。有部分饭店提到成本的节约,但非绿色饭店也要进行节能等成本管理,这与“创绿”关系不大,所以本文不将其归结为“创绿”获益。

2、面向非绿色饭店的调查

本次调查的31家非绿色饭店包括星级饭店和未评星的特色酒店。对于“评绿”意向问题,他们全部表示近期没有参评计划。而不参评的原因及其分布情况见表3。

(三)调查结论

1、除桂林外,广西饭店“评绿”动力不足

广西共有绿色饭店84家,桂林一地就有49家,占比58.3%,这与旅游城市的饭店业顺应国际绿色趋势的前瞻性和桂林市政府的工作都有关系。本文的论述重点不是桂林个案,所以对桂林绿色饭店较多的原因不做详细研究。

在广西的其他地区,绿色饭店的数量屈指可数。到2012年底,南宁星级饭店总数68家,绿色饭店仅有9家,占比13.2%(见表1),绿色饭店的数量和从业人员规模均远远低于沈阳、杭州、南京、广州等城市的水平。从表3可以看出,非绿色饭店不参评的原因大都是“自己做好节能管理就好,参评费时费力没有用”,而即使是参评饭店,一半以上饭店的参评原因都包括“政府号召”(见表2)。所谓“政府号召”可以被理解成一种压力,因为旅游行业标准《绿色旅游饭店》的评定机构就是全国旅游星级饭店评定机构,所以“创绿”和星级评定挂钩是部分饭店参评的原因。这也恰好可以解释广西有82家按行业标准评定的绿色饭店,却只有2家按国家标准评定的绿色饭店的原因。综上所述可以看出,广西饭店业参评绿色饭店的动力不足。

2、“创绿”饭店收益不大

从调查中绝大多数绿色饭店认为“创绿”后获益甚微的结果可以看出,“绿色饭店”称号的获得并没有给饭店企业带来明显的收益,饭店感受不到它的价值。这说明广西的绿色饭店评定并没有真正帮助到饭店企业,使其在改善生态效益的同时,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绿色饭店的社会认可度低

从调查中得知,大多数饭店获得“绿色饭店”称号后,除了在大堂悬挂牌匾、在网站简介里简单提及之外,并没有进行绿色宣传。原因是饭店认为消费大众对绿色饭店的认知度不高,进行绿色宣传费时费力却未必有效果。而另外几家进行过宣传的饭店的宣传效果也并不明显,说明绿色饭店的社会认可度确实不高,这与前人关于国内游客对绿色饭店认知的研究发现是一致的。

三、广西绿色饭店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政府对绿色饭店的支持力度不够,宣传不到位

从调查中可以得知,广西饭店业参与绿色饭店评定动力不足的原因之一在于政府支持力度不够。在访谈中,大多数“创绿”饭店认为“政府对绿色饭店不够重视,‘创绿’之后没有任何政策倾斜,评与不评一个样”。饭店是企业,绝大多数企业在考虑生态效益、社会效益之前会先考虑经济效益。如果绿色饭店评定只成为饭店企业的负担,却不能为饭店带来经济利益,即便政府大力号召,也难以激发饭店的参评兴趣。另外,社会大众对绿色饭店的认知度和认可度低,也是饭店业“评绿”动力不足的原因。“评绿”是说明饭店对生态、对社会具有负责任的态度,但如果消费者不认可,那“评绿”对饭店就会失去意义。而消费者对绿色饭店的了解和认可在很大程度上依赖政府的宣传,因为公众对一个理念的接受是不可能由个别企业来完成的,所以政府若想发展绿色饭店就必须肩负起宣传的责任,为绿色饭店培养大量的绿色消费者。

(二)绿色饭店认证工作本身存在不足

在访谈中,一些饭店的不参评原因是“此评价不适合本类酒店”(见表3),还有一些饭店抱怨评价委员会“只评价、不辅导”。这些反映说明部分饭店企业认为绿色饭店认证工作存在适用面不够宽、缺乏后续服务的不足。而这些不足已显然影响到绿色饭店的发展。我国绿色饭店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认证范围比欧美绿色饭店认证项目更窄,一些诸如“有中水系统”、“有专职食品安全管理人员”、“游泳池有水质净化系统”、“有检测合格的烟雾报警装置、自动喷淋装置、客用防毒面具”的评定细则成为小酒店申请绿色认证的障碍。另外,绿色饭店的认证评级不应该一蹴而就,从普通饭店到绿色饭店、从较低层级到较高层级的转变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这个过程应该被施以持续的辅导,通过辅导引领饭店逐步实现可持续发展。而我国的绿色饭店认证却没有任何后续辅导。

(三)绿色饭店进行绿色营销的力度不够

虽然现阶段我国旅游者对于绿色饭店的总体认知程度不高,但随着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和绿色环保理念的宣传,人们的生态意识和绿色消费意识将会逐步增强。有研究发现,入住绿色饭店的经历能加大旅游者对绿色饭店的认知程度,即使没有绿色饭店入住经历,中青年旅游者也更愿意为入住绿色饭店支付额外费用。另外的研究发现,顾客是期望酒店绿色行为的,如果一家酒店没有有效采用环保措施或者无法以良好的方式展现这些措施,那么它在绿色环保的竞争中可能失去潜在的客户。而广西的绿色饭店对消费者“绿色化”趋势的认识明显不足,对绿色营销的态度是相当消极的。这种消极的态度会使广西绿色饭店的发展进入恶性循环:越不宣传公众就越不认知,公众越不认知饭店就越不宣传。从而导致广西的绿色饭店失去大量潜在客户,错失树立绿色形象的良机,在未来的绿色环保竞争中失去竞争力。

四、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发展广西绿色饭店的建议

(一)政府应给予绿色饭店足够的支持

政府发展绿色饭店、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初衷是好的,但其行为的有效性取决于它是否符合企业需求和市场运行规律。行政命令或给企业压力的方法只会造成表面上的繁荣,实际上却适得其反,而真正可能被企业接受的做法是给予其支持和引导。所谓的支持不一定是财政上的奖励或补贴,国家已经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鼓励节能项目的上马和清洁能源的使用,这些都是“评绿”可以利用的。关键是要表明政府对绿色饭店的态度,它可以体现在市场宣传和政府接待上。政府应在公众平台上大力宣传绿色饭店的理念,让公众了解到绿色饭店是对生态环境、对消费者非常负责的饭店,是值得信赖的饭店,并且利用政府的平台宣传已经“创绿”的饭店,提升绿色饭店整体的市场形象和美誉度。同时,政府可规定政府接待原则上应在绿色饭店进行,表明政府“绿色化”的决心。以上两种做法均具有鲜明的导向作用,既让绿色饭店看到了市场利益,又培育了绿色消费者,同时没有增加政府财政支出。另外,政府应为“评绿”饭店提供咨询和交流的平台,引导饭店企业参与到绿色饭店的创建中来。

(二)行业组织应积极发挥作用,弥补认证工作的不足

对于绿色饭店认证标准和后续服务的不足,作为地方政府是不可能在标准制定层面上加以修改的,但是在具体的工作过程中,可以有所弥补。行业协会组织可以在此发挥重要作用。广西饭店协会、酒店学会等组织可以参考欧美绿色饭店认证项目的标准,从地方行业组织层面制定出面向小型饭店的绿色饭店认证地方标准,包括乡村旅馆、经济型酒店、青年旅馆、客栈等,并对其进行辅导和认证。对于“评绿”饭店的前期培训和后续辅导也可由行业协会来组织完成。当然,这一切工作都应在政府的推动和支持下进行,因为我国绿色饭店的认证机构及认证方式具有强烈官方色彩,行业组织不太可能独立完成以上工作。

篇2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摘要】本文主要针对水生态文明建设问题进行了分析,主要论述了水生态文明建设的现状,分析了当下水生态文明建设存在的一些普遍的问题,进而针对问题提出了解决的对策,以期可以为水生态文明建设奠定基础。 【关键词】水生态文明;对策;思考 中图分类号:Q14 文献标识码: A 一、前言 水生态文明建设是近些年比较热门的话题,水生态文明建设必须要与时俱进,同时,又必须要掌握合理的建设方法,明确需要注意的关键环节,以提高水生态文明建设的水平。 二、水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

1、水生态文明的核心是“和谐”

水生态文明理念提倡的文明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明,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解决由于人口增加和经济社会高速发展出现的洪涝灾害、干旱缺水、水土流失和水污染等水问题,使人和水的关系达到一个和谐的状态,使宝贵有限的水资源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久远的支撑。

2、水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是水资源管理

水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是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有效落实,“三条红线”和“四项制度”全面建立。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就是围绕水资源配置、节约和保护“三个环节”,通过健全制度、落实责任、提高能力、强化监管“四项措施”,严格用水总量、用水效率、入河排污总量“三项控制”,加快节水型社会建设,实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水资源、水环境承载能力能够相协调。

3、水生态文明建设的重中之重是水资源节约

当前我国水资源面临的形势十分严峻,水资源短缺问题日益突出,已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瓶颈。水资源节约是解决水资源短缺的重要之举,是构建人水和谐的生态文明局面的重要措施,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的重点工作是厉行水资源节约,优化水资源配置,基本形成科学合理的水资源配置格局,构建一个节水型社会。

4、水生态保护是水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所在

建设生态文明的直接目标是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与环境,因此,大力开展水生态保护工作是建设水生态文明的关键所在。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严格水资源保护,推进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使生态脆弱河流和地区水生态得到有效修复;加强水利建设中的生态保护,使工程建设与生态系统保护和谐发展。

5、水生态文明理念是进行水生态文明建设的保障 建设水生态文明,就是要按照以人为本、生态优先、统筹兼顾的发展理念,改变单一的防洪、供水和发展生态的传统思维模式,坚持人本理念、着眼人水和谐、实行统筹治水,从水资源开发利用为主向开发保护并重转变,从局部水生态治理向全面建设水生态文明转变。 三、目前生态文明建设存在的问题

篇3

1.2评价方法

1.2.1指数计算过程无量纲化处理。本文采用功效系数法对指标进行无量纲化处理。经过以上变化之后,指标中的原始数据转化成用于评价的值,使得所有值都集中在了[0,1]之间。若所用指标的值越大越好,则选用正指标,若所用指标的值越小越好,则选用逆指标。

1.2.2熵权法概述熵权法是一种客观赋权方法。根据信息论基本原理,信息是系统有序程度的度量,而熵则是系统无序程度的度量。因此,可用系统熵来反映其提供给决策者的信息量大小,系统熵可通过熵权法得到。在具体使用过程中,熵权法根据各指标的变异程度,利用信息熵计算出各指标的熵权,再通过熵权对各指标的权重进行修正,从而得出较为客观的指标权重。假设研究对象由n个样本单位组成,反映样本质量的评价指标有m个,分别为xi(i=1,2,…,m),并测出原始数据。

2江西省生态文明建设的结果分析

本文运用熵权法对指标体系进行评价,并对江西省2010年生态文明建设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2010年全省生态文明建设稳健发展,生态经济、生态制度和生态人均3大领域行相对于2003年有了稳步提升,生态环境和生态文化领域大幅度下降,这两个领域的下降对于生态文明建设总体水平的提高起到了很大的制约。

2.12010年江西省生态文明建设的综合情况

2.1.1全省生态文明建设呈现平稳状态以2003年全省生态文明总指数为基准值100计算,2010年全省生态文明建设平稳。3.1.2全省生态文明建设三大领域全面提升2010年全省生态经济、生态制度、生态人居指数分别为101.88、110.78、110.75,生态经济增幅较少,而生态制度和生态人居则有大幅增长,反映了该省近年来实施的绿色、生态、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有了初步效果,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较好处理了人与自然、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生态环境指数则有了大幅度下降,仅为70.05,生态文化下降幅度更大,仅为19.85,表明该省部分地区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没有转变发展理念、没有形成良好的生态文化氛围,导致了生态环境的恶化、环境质量的下降,见图2。

2.1.3大约半数指标呈上升趋势在所有选取的22项指标当中,有12项指标呈上升趋势,其中生态环境投资占财政收入比例、环境信息公开率、人均可支配收入、万人拥有公交车辆、新建绿色建筑比例、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认证比例等7指标有较大幅度的提升,也是生态制度和生态人均指数问题提升的重要原因。相比较而言,生态制度和生态人居各项指标都在增长,生态经济指标只有30%的指标保持较大的增幅,这反映该省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注重生态制度的建设、关注居民的居住环境和身体健康,各项节能减排措施比较到位,经济效益有所提高。但同时,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森林覆盖率等指标在下降,严重制约了生态经济发展的总体水平,导致生态经济指数增长缓慢。表明该省在生态经济建设领域节能减排力度不够、科技水平低。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城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呈现下降趋势,而农药使用强度却在不断攀升,表明该省仍需大力加强生化环境建设、发展绿色循环农业、提高公众生态文明建设参与度。生态文化指数急剧下降,说明政府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忽视了公众的力量,没有充分调动公众建设的热情和积极性,导致生态文化氛围淡薄、政府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只是唱“独角戏”。

2.22010年江西省生态文明指数的分层分析以2003年全省生态文明总指数为基准值100计算,2010年11个设区市文明发展水平从高到低分别为新余、吉安、抚州、宜春、九江、景德镇、鹰潭、南昌、上饶、赣州、萍乡,见图3。

2.2.1生态文明建设水平层次分析根据2010年各市生态文明指数的高低,11个设区市生态文明建设情况大致可以分为四个层次。第一层次,生态文明建设进展快的地区。新余市生态文明指数遥遥领先,达到了153.56,吉安和抚州生态文明指数分别为134.08和133.45,居于全省的第二和第三位。从具体指标来看,新余市生态制度领域居于全省第一位,生态文化和生态人居处于领先位置,但是生态环境处于落后的位置,各领域不平衡现象比较严重;吉安市在生态经济、生态环境和生态制度领域均处于全省领先位置,但是生态文化和生态人居指数处在中偏下的位置,相对于新余市来说各生态领域不平衡的现象要轻微一些;抚州市生态环境位居全省第一,生态文化也处于第一层次,但是生态制度指数和生态文化指数偏低,各领域差异仍然较大。在生态文明建设较快的地区,今后仍然需要注重各领域的均衡发展,做到生态文明建设的全面进步。第二层次,生态文明建设进展较快的地区。宜春市和九江市生态文明指数相对较高,稍低于第一层次的吉安市和抚州市,分别为118.31和116.5,居于第四、第五位。宜春市生态经济处于全省第一,但是其他生态领域指数处于中等或中偏下水平,影响了生态文明总体建设水平的提高;九江市生态制度处于全省第一位,但是其他生态领域指数处在中下游,各领域差距明显。两个市的生态文明指数情况表明在生态文明建设进展较快的地区,要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条件,努力消除各生态领域差距,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全面发展。第三层次,生态文明建设进展一般的地区。景德镇市和鹰潭市的生态文明总指数分别为108.53、107.21,居于全省的第六和第七位。景德镇市的生态经济、生态制度、生态文化处于全省上游水平,但是生态经济和生态文化却大幅度落后,生态经济指数排在全省最后,各领域差距显著;鹰潭市生态环境指数、生态文化指数和生态人居指数均排在了全省第一,但是生态制度指数和生态经济指数却严重落后,分别排在全省倒数第二和倒数第四位。鹰潭市的生态领域发展极不平衡,生态文明建设总体水平不高。这两个市区巨大的各生态领域指数差距说明在生态文明建设一般的地区,要重点关注生态文明建设的短板领域,需要采取有针对性的强有力的发展政策和应对措施,努力缩小各领域的差距,在保持相对优势的同时,克服缺陷,达到生态文明建设的协调发展。第四层次,生态文明建设进展缓慢的地区。南昌市、赣州市、上饶市、萍乡市的生态文明指数分别为89.43、84.61、82.75、80.38居于全省第八至第十一位,同时也是城市数量最多的层次。总体来看,四个市各个生态领域指数均处在中游以下的水平,总体生态文明建设水平不高,各领域差距较大,而且远远落后于先进地区。该层次的四个城市应该紧紧把握住发展机遇,把自身资源、环境优势转化为某些生态领域的优势,重点建设1~2个优势生态领域,提升总体生态文明建设水平和质量,同时努力控制各生态领域的差距,实现协调发展。

2.2.2生态文明建设各领域差异分析从各领域发展指数的差异来看,2010年江西省五大领域的地区差异从大到小依次为生态文化、生态制度、生态经济、生态人居、生态环境。生态环境领域地区差异最小,标准差为31.08,各市最高与最低水平之比为3.29,反映了该省在生态环境领域的高度重视,也是近年来该省各项重大生态环境工程实施的结果。生态文化领域差异最大,标准差高达123.03,11个市最高与最低水平之比为8.54,这充分体现了地区之间生态理念、生态知识普及程度间的巨大差异。生态经济、生态人居两项指标地区差异不大,呈现出地区间协调发展的良好势头。

2.311个设区市生态文明指数具体分析本文对江西省2010年11个设区市的22项指标和五大领域进行排序,将在11个设区市中位列前两位的作为相对领先指标和相对领先领域,将排名位列最后两位的作为相对落后指标和相对落后领域,通过比较相对领先/落后领域和指标,分析各个设区市单项指标的发展指数及五大领域在全省的相对领先和落后的情况,见表3。通过表3可以看出,相对领先指标大致决定了相对领先领域,而相对落后指标则影响着相对落后领域的数量,二者共同影响着该市的生态文明建设指数。南昌市虽然相对领先指标和全省首位指标均居于第一位,但是由于相对落后指标和全省末尾指标同样居于前列,所以南昌市生态文明建设整体水平不高;吉安市相对领先指标和相对落后指标都不多,但是生态指数居于第一层次。江西省各市区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须注重各领域的均衡发展和整体的协调性,不可偏废其一。

2.4江西省生态文明建设指标相对比较分析对江西省2003~2010年相对领先的生态经济领域和生态人居领域,相对落后的生态环境领域和生态文化领域共18个指标根据综合得分情况计算出每个指标所占的年份数来确定相对领先领域中相对领先指标和相对落后领域里相对落后指标,见表4。在生态经济领域,相对领先的指标为:单位GDP能耗、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以及R&D经费占GDP比重;在生态人居领域,相对领先的指标为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认证比例。在生态环境领域,排名最后的三个指标为农药施用强度、水环境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和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在生态文化领域,排名最末的指标为万人拥有公交车辆。根据上文分析,2003~2010年江西省在生态经济领域和生态人居领域处于五大领域的前两位,生态制度领域处在第二层次,而生态环境领域和生态文化领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短板,处在最末位。该省应充分发挥生态经济和生态人居两大领域的优势条件,同时努力克服劣势,大力建设生态文化,努力缩小各领域间的差距,保持均衡发展。

3江西省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优化

3.1江西省生态文明建设领先目标实现路径示意图根据上文分析,江西省实现生态文明建设具有巨大优势、取得了稳步进步,但也存在着亟待解决的问题。其一是生态文明建设区域差异明显;其二是五大领域发展不协调,生态文明建设总体水平不高。江西省生态文明建设应做到重点突出、多管齐下、均衡发展:首先,转变发展观念,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其次,做好全省生态文明发展规划,既要保持赣中和赣西北地区的领先优势,同时克服赣南、赣东北等落后地区的短板;再次,要充分调动公共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识和热情;再次,以科技进步为动力,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最后,要建立健全生态文明建设各项体制机制。在五大领域中,要以生态经济和生态人居领域为重点,巩固其优势地位,带动生态文明建设的全面进步;完善生态制度建设,为生态文明建设的提供强力保障;持续关注生态环境和生态文化领域,以“点”为突破口,带动该两大领域“轴”和“面”的进步,从而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均衡发展,见图5。

3.2江西省生态文明建设领先路径分析

3.2.1重点发展生态经济,夯实生态文明物质基础生态经济领域6个落后城市中,赣南和赣东北地区占了4个(上饶58.27、赣州75.25、鹰潭76.98、南昌86.88),涉及全部7个指标,占总指标数的3/4,充分表明生态文明建设落后地区经济发展方式粗放(主要能源消费量大、单位GDP能耗高、每平方千米产出值和R&D经费占GDP比重低)、生产结构不合理(第三产业占GDP比重低)、环境效益低(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和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低)。因此该地区应改变发展方式,调整和优化工业产业结构,重点培植技术含量高、核心竞争力强、产业关联度大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先进制造业,不断提升工业“绿色”含量;积极改造提升传统工业、淘汰落后企业,并推动第三产业的发展。首先,在生态经济领域相对落后的赣中和赣西北地区,通过大力发展科技,培育特色产业集群,九江重点发展汽车、航空、优质钢材、电子信息、生物和新医药等产业;新余、宜春等赣西地区重点发展冶金、光伏、锂电、医药、陶瓷、机械电子等产业;吉安、抚州等赣中南地区重点发展稀有金属加工、电子信息、通讯终端、生物制药、食品加工、纺织服装、新能源、化工建材和机械制造等产业。其次,在生态经济领域处于全省领先位置的赣南、赣东北地区,大力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重点发展节能环保、绿色能源、绿色材料、航空制造、半导体照明、新动力汽车、生物医药等绿色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并对传统工业进行改造提升;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继续保持生态经济领域优势,夯实全省生态文明建设物质基础。最后,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提高第三产业比重:优先发展金融服务、现代物流、商务服务等生产业,拓展提升旅游、商贸服务、社区服务等生活业,积极培育服务外包、文化创意等新兴服务业;以区域性中心城市为中心节点,实施物流服务大通道建设工程,形成赣北(南昌、九江)、赣东北(上饶、景德镇)、赣东南(鹰潭、抚州)、赣中南(赣州、吉安)、赣西(新余、宜春、萍乡)五大物流服务大通道,构建支撑中部地区物流发展、服务全国的现代物流体系。

3.2.2克服生态环境劣势,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全省生态环境领域指数不高,落后地区占了4个城市(南昌52.78、萍乡73.77、上饶95.71、赣州98.81),主要表现为森林覆盖率和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低;领先的宜春(82.13)和新余(86.44)则表现在水环境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大、二氧化碳排放量高。赣南和赣东北地区要围绕生态文明建设,深入推进造林绿化工程,构建沿湖、沿河、沿路生态保护带,大力推动城镇绿化建设,提高森林覆盖率和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赣中和赣西北地区则要强化重点产业、工业园区和城镇污水排放的处置和管理,进一步提升水环境质量,并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推行节能减排技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

3.2.3加强生态制度建设,提供坚实生态制度保障生态制度发展指数虽居于前列,但是区域差异十分明显,位于五大领域中的第四位。上饶(68.52)、萍乡(89.65)、鹰潭(90.35)生态环境投资占财政收入比例和环境信息公开率低,而抚州(92.17)政府采购节能环保产品和环境标志产品所占比例较低。在生态文明建设领先地区应注重于生态人居和生态文化制度的建设,保持各领域协调发展。健全完善干部考核评价机制,不断完善考核评价指标体系,把绿色经济、低碳经济、生态经济等方面内容考核纳入考核范围,提高政府采购节能环保产品、环境标志产品所占比例;建立区域沟通融合互动机制,加强与本省落后地区产业、信息、资金和技术的沟通和联系,主动帮扶欠发达地区,在接轨周边较发达地区中谋求发展,积极融入长三角、海西区等区域,不断拓展本区经济发展的空间;建立全民参与激励机制,主动运用各种手段和载体对全社会进行生态文明与环境文明教育,大力加强环境保护意识、节俭节约意识、绿色消费文化等教育,引导社会成员树立起绿色生活理念,真正形成自觉讲生态文明、重环境友好的社会风气。在落后地区则重点加强生态经济和生态环境制度建设,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环境效益、促进社会与自然和谐发展。建立生态经济补偿机制,综合运用法律、经济、技术和必要的行政办法发展生态经济,灵活运用价格、税收、财政、信贷、收费等经济手段,形成科学合理的发展生态经济的补偿机制,加大生态环境投资占财政收入比例;建立生态经济激励机制,提高环境信息公开率,研究出台相关优惠政策,对符合生态经济要求的重大建设项目,优先列入重点项目计划,在能源、资源、水、土地等要素配置上给予优先安排;建立环境污染预警机制,进一步加强污染防治,防范环境风险,改善环境质量,增强环境承载能力。

篇4

1 现代林业发展的内涵和属性

随着人们对生态环境认识的不断加深,林业建设逐渐成为改善自然生态环境的重要举措之一,现代林业在实践和探索中不断发展成熟,并积极促进自然生态环境质量的提升。通常来说,现代林业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等相关理论的指导下,通过对生态的建设,提高对森林资源各种功能和作用的利用效率,引导社会群众广泛加入保护和培育森林资源的建设中,并在先进科学技术的有效支持之下,在和谐社会中建设“和谐林业”,以期更好地满足人类生活的各类需求。

现代林业具有多种层面的重要属性,除了作为国家重要的公益事业和基础产业,现代林业还能发挥自身巨大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文化功能,承载着文化的内涵。在国家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战略过程中,现代林业的建设和发展具有重要地位,在生态文明的建设中,现代林业同样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市场经济不断成熟发展的背景下,现代林业的发展也从木材生产供应为主,逐渐转向以生态建设为主,并在新的历史时期,不断发展林业的多种重要功能[1]。

2 林业生态文明建设的必要性

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历史任务,为了不断克服历史发展改造过程中产生的负面效应,并合理改善人与自然之间的各种关系,生态文明建设势在必行。林业发展在生态文明建设工作中承担着重要的生态任务,并逐渐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体,通过发挥植树造林、保护湿地等功能,极大促进着生态环境的改善和保护。在维护生态安全方面,现代林业的发展能够极大程度上促进森林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荒漠生态系统的建设。在我国西部干旱地区,林业建设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林业的发展在缓解森林退化、土地沙化、水土流失、干旱缺水等生态危机方面更是不可替代。在新的历史时期,林业的建设发展逐渐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领头羊”,不断创造出价值丰富的生态文明成果,推动着生态文明的良好建设[2]。

作为国家重要的公益事业和重要的基础产业,现代林业的发展不断焕发出新的动力。随着社会形势的变化,生态文明建设对林业发展建设提出了新的历史要求,同样也为其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通过现代先进的林业技术科技,林业发展中植树造林的质量和效益将得到不断地提升,西部干旱地区的林业生产力也将不断提高,为当地环境、社会、经济带来巨大的效益,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并提高西部地区人们的生活质量和水平。

3 加强绿色生态空间与林业生态文明建设的策略建议

3.1 宣传生态安全知识,引导社会形成生态文明理念

首先,从文化意识的层面引导社会广大群众的生态文明意识,通过对生态安全知识的宣传和普及以及生态优先政绩观而体现,在社会各阶层中树立生态文明的观念。这种方式能够在国家政策方面体现出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视,从而良好引导群众的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并进一步重视林业生态文明的建设,形成绿色生态空间。

3.2 加强林业生态文明建设重点的实践和探索

林业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战场,在我国西部干旱地区,林业建设对于改善和保护森林生态系统和荒漠生态系统具有重要的功能和作用,因此,在建设林业生态文明的过程中,应当统筹规划,突出建设的重点,并积极进行实践和探索,加强林业资源保护,促进林业建设的绿色发展,维护林业生存空间,加强物种生物多样性的保护,积极推进林业生态文明和绿色生态空间的建设。

3.3 加强林业生态文明建设的激励机制建设

在促进林业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应当重视相关激励机制的建设,并规范实施细则。林业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应调动中央和地方的工作积极性,发挥政府和市场机制的力量,加强对于林业生态文明建设的投资和鼓励。并在此基础上,明确各级政府的责任分工,制定出相应的林业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经营方案以及林业生态建设的实施规范和细则。通过国家政府层面的有效资金支持和各省级政府的高效实施,以及对政府“有形之手”和市场经济“无形之手”的良好协调,才能最大程度上获取林业生态文明建设的有力支持和保障,在多种层面上推动我国林业生态文明的建设和绿色生态空间的形成。

篇5

树立经济生态化、生态经济化的理念,始终坚守生态底线,加快构建绿色低碳的生态产业体系,打造无锡经济升级版,从源头上缓解生态环境压力、扭转生态恶化趋势。一是大力推进产业转型。继续实施产业升级行动,集中有限的资源要素和环境容量,重点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高技术、高效益、低消耗、低排放产业,加快把无锡建设成为新兴产业发展高地、先进制造业基地、旅游度假胜地和科技创新创业人才集聚中心、文化创意中心、商贸物流中心,通过产业优化升级为环境减负、给生态增值。积极发展清洁生产,全面淘汰落后产能,降低经济增长对资源环境的依赖。严格落实环保准入门槛,对不符合产业导向、排放标准的项目,一律不准立项、小予审批、不安排建设用地、不办理相关工商登记。二是积极发展循环经济。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有序推进循环经济标准化,大力开发和推广资源循环利用技术,促进产业间耦合、上下游配套,加快打造循环经济产业链,促进生产、流通、消费等各环节循环经济发展,构建覆盖全社会的资源循环利川体系,实现资源循环利用、企业循环生产、产业循环组合和社会循环消费。三是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按照人口资源环境相均衡、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原则,抓紧编制和实施市级主体功能区实施计划,科学布局生产空间、生活空间和生态空间。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推进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和高标准农田建设,构建现代农业生产体系。合理确定城镇发展的增长边界,促进城市和城镇协调发展。积极引导产业向重点开发区域集聚,加快形成布局集中、产业集聚、发展集约的现代产业发展格局。

二、着力改善生态环境,加快建设舒适宜居的美好家园

坚持污染防治和生态建设并重,伞面实施生态文明建设重点工程,加大生态保护和修复力度,切实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环境问题,努力提高人民群众对生态环境的满意度。一是加大太湖水环境综合治理力度。坚持科学治太、铁腕治污,切实加强控源截污、生态修复、蓝藻打捞、清淤调水等太湖治理重点工作,深化“河长制”管理,全面实施“断面长制”管理,强化入湖河道环境综合整治,协调推进太湖一二级保护区连片整治、生态湿地保护与修复等工程建设,重点推进太湖新城、望虞河西岸、直湖港、宜兴太湖西岸四大片区环境综合整治工程,促进太湖水质持续改善和Ⅲ类以上地表水比例稳步提高,确保供水安全。二是加大大气污染防治力度。积极落实国家大气污染防治10条措施,大力实施“蓝天工程”,加快推进电力、钢铁、水泥行业脱硫脱硝工程建设,严格控制挥发性有机物、有毒及恶臭气体排放,抓好机动车尾气治理,推广使用清洁能源,扎实开展扬尘综合控制、秸秆综合利用、绿色交通发展等专项行动,健全大气污染联防联控体系和大气污染监测体系,率先执行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新标准,不断提高空气质量水平。三是加大城乡环境整治力度。把生态文明理念融入城镇化和城乡发展一体化全过程,努力探索集约、智能、绿色、低碳发展的新路子。加强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植树造林力度,不断提高绿化覆盖率,使无锡真正成为森林城市。大力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扎实开展清洁家园、清洁水源、清洁田园建设,打造具有浓郁江南特色的美丽乡村。

三、着力完善生态制度。加快健全规范严密的监管机制

综合运用法律、行政、经济等多种手段,积极构建稳定规范、严格严密、监管有力的制度体系,为生态文明建设这项长期的战略性工程提供“硬约束”和“硬保障”。一是进一步健全环保法规体系。加强环境立法工作,根据国家、省相关法律法规,围绕节能减排、节地节水、生态经济、清洁生产、污染防治、生态文明建设信息公开等重点领域,抓紧建立完善符合无锡实际、具有无锡特色的生态文明建设地方法规、规章体系,以刚性约束促进绿色发展、资源节约、环境保护,把无锡生态文明建设纳入法治化轨道。二是进一步强化约束激励机制。建立健全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积极推进节能量、排污权、碳排放权、水权交易试点,重点推进排污权二级市场建立和运行,推行环境污染责任保险试点。定期公布鼓励发展的生态产业、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项目目录,完善促进产业绿色低碳发展的政策措施,大力发展绿色金融,实行有利于清洁能源、可再生能源发展使用的优惠政策,用经济手段调动企业和个人参与环境保护的积极性。三是进一步严格环保执法监管。深入开展环保专项行动,加大对重点园区、行业的执法检查力度,对重大违法案件实行挂牌督办,对环境问题突出的地区和企业实施限批,实现环境监督管理全覆盖。探索建立环境执法联动网络,严厉打击环境违法犯罪行为,有效扭转“违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的局面。切实加强环境风险防控体系与环境应急体系建设,提高环境风险预警和应急处置能力。

四、着力弘扬生态文化,加快形成全民参与的良好格局

充分发挥生态文化的先导作用,引导广大企业和群众了解、接受生态文明理念,在全社会营造共同追求生态文明、自觉践行生态价值观的良好氛围,加快构建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全民参与的环保工作新格局。一是广泛宣传生态文明理念。大力开展生态文明主题宣传教育活动,组织创作一批反映生态内涵的文化精品,充分发挥政府绿色采购的引领作用,积极倡导节约、绿色的消费方式和生活习惯,加快培育生态型政府文化、企业文化和社会文化,不断提高公众的生态道德素质和生态文明素养,使珍惜资源、保护环境成为公众的主流价值取向和自觉自愿行动。二是加快建设生态文化载体。充分挖掘本土文化中的生态文化资源,加强对现有森林公园、湿地公同和植物园的建设管理,深入推进“两型社会”建设示范工程、生态村、绿色企业等创建活动,加快建设一批融合自然、人文和文化要素的生态文化教育实践基地,让社会公众更好了解生态文化内涵、感受生态文明魅力。三是努力形成全民共建共享格局。深入开展“生态文明我行动”等群众性环保活动,定期各地区生态文明建设情况,及时曝光典型环境违法行为,成立公众参与的第三方咨询调查机构,积极发挥环保志愿者、义务监督员等民间力量的作用,切实保障公众的知情权、表达权、监督权、参与权,促进生态文明建设人人可以参与、人人积极参与、人人共建共享,营造全民建设宜居、绿色美好家园的良好氛围。

篇6

《水利部关于加快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意见》(水资源〔2013〕1号)文件提出,提出把生态文明理念融入水资源开发、利用、配置、节约、保护与水害防治的各方面和水利规划、建设、管理的各环节,加快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2014年11月20日,江西省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在江西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目标体系52项指标中,有22项与水生态文明建设有关,占总评价指标的42%,在6项25条重点建设任务中,有13条与水生态文明建设有关,比例超过50%[1]。《江西省水生态文明建设五年(2016-2020年)行动计划》提出了未来五年江西省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要求和目标。因此,水生态文明是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水生态文明的建设为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以及二者的有机结合提出了艰巨的课题。

1水生态文明的内涵

2008年,马存利在《水生态文明的法理分析及其制度构建》一文中首次提出“水生态文明”的概念。左其亭[2]指出水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水和谐理念,以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支撑经济社会和谐发展,保障生态系统良性循环为主体的人水和谐文化伦理形态,是生态文明的重要部分和基础内容。王文珂[3]对水生态文明的界定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遵循人水和谐发展规律,以水定需、量水而行、因水制宜,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与水资源水环境承载力相协调,取得的物质、精神和制度方面成果的总和。唐克旺[4]认为:水生态文明是指人类在保护水生态系统、实现人水和谐发展方面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马建华[5]则提出,水生态文明是指人类在处理与水的关系时应达到的文明程度,是指人类社会与水和谐共处、良性互动的状态。张诚[6]指出水生态文明建设是以水生态系统为对象,通过工程性措施与非工程性措施建设,使其满足人类社会发展需求,并最终形成一种可自我更替、完善的良性演化过程。丁惠君[7]则对前人提出的内涵进行了概括,提出水生态文明的核心是人水和谐,人类对水系统的利用、保护、管理、制度、文化以及理念的文明化,以及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水生态系统完整的文明态。

2水生态文明的研究与实践

近年来国内众多省市已经开始水生态文明的实践,至2014年全国共有105个水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城市,并取得了许多实践性成果[8-11],对生态文明建设具有一定指导意义。但总体来说,中国水生态文明研究尚处于起步探索阶段,在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视野等多方面还有很大的研究空间。目前水生态文明的研究对象主要针对单个水资源管理问题。而现实情况是,现在的水生态文明建设因其操作的多元化,势必会和其他部门发生关联,也没有办法直接剥离出来创建独立的部门,已经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形成了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因此,多部门的合作和推动应该是水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趋势和要求,从理论上来说,应将水生态文明建设从单一的水资源问题上升到更高层面的综合生态系统管理。

3江西省水生态文明建设的建议与对策

建设的关键是推进,如何构建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与标准,并以此来评估江西省水生态文明发展水平、建设潜力和态势,找出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与对策,改进和完善江西省的水生态文明建设的政策体系,是文章重点关注的问题。

3.1构建健康优美的河湖水生态系统

江西水资源有“水量多、水质好、好利用、干扰少、潜力大”等明显特点,充分利用江特水资源优势和水系相对独立完整性,开展水生态文明建设研究,构建健康优美的河湖水生态系统。江西省的多数城市都将河流水系的治理和保护作为政府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大力提倡开展截污导流、岸线绿化、河道清淤、生态修复、水景观建设等工作。政府的重视在一定范围内解决了河湖水污染、河湖健康、水质水量稳定清澈、生态状态完整是水生态文明建设的最终目标,也是构建健康优美的河湖水生态系统基本考核因素。在诸多因素的影响下,包括江西省在内的中国各大河湖生态系统均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损害,如何在遵循系统自我修复规律的基础上,实行科学的人工修复是当前水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一般来说主要涉及水质、水量两个方面。从水质上来说,应进行截污、拦污,生态疏浚、水生态系统重建工程,减少污水和污染物质直接排入水体,增加河道、湖塘自净功能,逐步实现水功能区的全面达标。在河流方面,采用河流水体净化创新技术,助推河流水质升级改善,研发技术在赣江、鄱阳湖消灭一批黑臭河流并维持在Ⅲ类以上水质水平,为建设美丽江西提供重要的水质保障。在湖泊方面,创新湖泊生态修复与蓝藻水华治理工艺,恢复健康的水生态系统,支撑鄱阳湖水质实现显著改善。从水量上来说,依照水循环的自然规律和当地的水量条件,科学合理的调配可用的干净水源,保障河湖所需的基本用水,切忌违背水资源的地域特征,偏离河湖水生态建设的宗旨,盲目兴建所谓的水景观面子工程。针对流域水生态系统健康现状,孟伟[12]提出了构建流域水生态-经济社会复合生态系统动态平衡的流域生态文明建设基本框架,值得借鉴。

3.2重视水环境保护与水生态系统修复探究

江西省水环境恶化的原因,无外乎以下几个方面:①气候变化影响的加剧。土壤的荒漠化程度加重,洪涝频发。②水资源开发利用已经接近或超出水生态承载能力。地下水过度开采,废水污水排放量持续增加。③水生态涵养空间受到严重挤压。由于不合理的开发,水源涵养区、河湖沼泽区、蓄洪区等的水生态涵养空间遭受严重侵占、挤压和破坏,使得城市水生态急剧恶化。④筑坝建库和大规模引水改变河流、湖泊的水生态环境。在施工的过程中,过于强调工程的安全可靠、技术可行,忽视了生物多样性、河流自净能力和原有水质恶化。江西省经过30多年的发展,虽然经济水平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是代价也是相当大的,大多数水域都被污染,水生态系统亦呈退化之趋势。可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①以点带面的开展江西省相关水域环境保护与系统修复的现状调查,实现水生态检测的常态化,依托各级水生态系统监测网络及站点,对重点观测点进行长期监测和科学评价。②制定水环境保护和水生态系统修复专项规划,采取适应性的修复和管理方式,不断调整治理和保护的管理方式。以九江市十里河的治理为例,调水引流、截污、清淤、增加河床糙率、生物控制等措施,对十里河生态进行修复,划定水生态重点保护和保留河段,禁止或限制开发。③以技术带动管理,用先进技术确保水生态文明建设研究的持续性。通过水环境保护与水生态系统修复核心技术或工艺的研发推广,不再受限于技术保障的缺乏而导致的末端治理,而是采取源头控制和末端治理相结合的综合治理手段,实现十里河水自流的治理目标。④多部门联合开展水环境水生态保护监督检查,严惩损害水环境和水生态系统的行为,减少面源污染,减少污染物质的排放,水生态文明建设中至关重要的一个准则就是发展和保护的和谐共存,在保护中求发展,以发展来推进保护,实现两者的良性互动。

3.3大力开展水资源与水文化理论研究,夯实水生态文明建设基础

开展水资源与水文化理论研究是水生态文明建设重要的基础工作。只有从这两个方面入手分析江西水资源时空分布以及变化情况,才能确定水生态系统的保护程度、水环境的承载能力、水文化形成的原因,为水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保护、规划及管理提供基础依据。水生态文明建设涉及生态学、经济学、管理学、资源科学、环境科学、法学等多学科领域,深受多学科交叉影响,这也无形中增加了水生态文明建设理论研究的难度。权利的享有都会伴随着义务的产生,在流域水资源利用享有某方面的权利也就必然要承担一定的义务,义务人在履行义务时也想有一定的权利,这也体现了权利和义务的对等性。那么一旦发生对水资源造成破坏或者环境资源减损的行为,就应该追究行为人的责任,从法律上保证各方利益的平衡,确保水生态文明建设的持续性[13]。水资源是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基本保障,它能为人类的生存、发展带来巨大的利益,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但非常遗憾的是,不论是在经济发达地区还是江西这样的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省份,水资源的价值并没有得到合理的科学的评估,相关的理论研究成果也是较为匮乏的。在这样的背景下,产权理论的提出是极有必要的。产权理论的研究主要是为了解决由于产权界定不清而造成的利益冲突,解决流域水资源利用过程中分配效率、保证社会公平、解决外部性问题。生态学是研究生物和自然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研究人类生态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一门科学,其核心是生态系统理论。江西省作为农业发达地区,劳动人民在长期的耕种中与自然环境形成了和谐共存的稳定平衡,遵循水资源系统循环的“度”,很好的利用了有限的水资源承载能力[14]。这种朴素的生态学理念引领着人们寻求到人类发展与自然生态环境系统的平衡点。加上这些年各种媒介都加大了水生态文明的宣传教育力度,通过持续曝光各类水生态环境成破坏行为,告知普通民众如何以实际行动保护好生态。在一定区域和程度上培养了普通民众正确的水生态文化价值观,遏制了水资源环境持续恶化的发展势头。

4结语

水生态文明已成为党的十之后中国生态文明问题研究的新热点,已经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组成部分。综合生态系统管理作为生态学、环境学和资源科学的复合领域以及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技术科学的新型交叉学科,成为当代科学发展的新方向。水生态文明概念的提出,极大的丰富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促进了传统的社会经济服务功能的发展。毕竟水生态文明程度的高低,是影响整个生态文明建设进程的直接因素。作为一项极富开拓性的工作,转变现有的水生态文明建设思路和策略,构建具有江西特色的水生态文明建设模式,为区域水生态文明建设指明发展方向,进而发现最为适合的提升水生态文明建设水平的途径已经迫在眉睫。

参考文献:

[1]孙晓山.建设江西水生态文明[J].当代江西,2015,11(2):44.

[2]左其亭.水生态文明建设几个关键问题探讨[J].中国水利,2013,54(4):1.

篇7

2.持之以恒,确定长期行动计划。连队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不能一哄而上,一蹴而就,要循序渐进地稳步进行。因此,应当具有超前眼光,树立大局意识,既要考虑现在,更要考虑长远:一是要注意资源的集约节约使用,实现可持续发展;二是要根据地理环境和生产特点,建设特色连队,形成旅游热点和特色农产品基地,提高知名度,不断为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动力保证和支持;三是连队规划建设要与小城镇建设相结合,并和团场小城镇建设管理形成一个统一整体,与团场经济社会总体发展相协调;四是要与生产经营发展相结合,根据连队特点,在农产品、工副业产品和环境保护管理中,形成自己的风格、优势和特色,促进连队的不断兴旺发展;五是要建立稳定的连队建设运行体系,建立连队基础设施、公益事业改造维护的长效机制;六是要与兵团开展的建设生态文明连队相辅相成,使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切实保护好生态环境,构建节约型社会,更好地推动连队生态文明建设工作。

3.试点示范,推动连队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持续健康发展。开展连队生态文明建设,应当试点引路、总结经验,积极稳妥地推进。在摸清兵团连队基本情况的基础上,首先要在每个团场选出1至2个具有代表性的连队,对其长远发展规划进行合理统筹部署,建立工作体系,明确工作责任。在具体实施中,要对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及时加以分析和解决,以促进试点工作能够取得成效。试点期间,要及时对试点的经验成果进行整理、归类,供其他连队借鉴、学习,以推动连队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全面顺利开展,确保连队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有序健康进行。

4.自主管理,建立连队生态文明建设的长效机制。连队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涉及兵团2000多个连队,量大面广,完全依靠上级或间断式的管理是不会取得显著成效的。应当充分调动广大职工群众的积极性,建立起完善的规章制度和各方参与、上下联动的管理机制,形成合力。

5.抓好重点,切实解决连队职工的实际问题。兵团在连队生态文明建设中,要结合国家村庄建设和人居环境治理的指导性目录,按照中央的统一要求,重点解决群众在饮水、排水、行路、用电和燃料等方面的困难;给群众提供经济安全适用、节地节能节材的住宅设计图样;引导帮助群众采取措施,处理好垃圾、污水;本着节约的原则,量力而行地对现有房屋和设施进行改造,扎实稳步地推进连队治理。

篇8

“多管齐下”合作共建示范区

据了解,此次省环保厅与顺德区政府合作共建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将从五大方面加大合作力度,共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建设。

一是创新生态文明制度。顺德区将建立和完善所有污染物排放监管的环境保护管理制度,形成以排污许可证制度为中心的环境监管体系。同时,加快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制度的建立,加快推行环境监测社会化改革,并不断创新环境经济政策,健全党政领导班子及成员生态文明考核制度,将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等指标纳入干部综合考核体系,实行问责制。省环保厅将支持顺德区开展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区域生态补偿、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环境监测社会化、施工期环境监理试点。

二是优化空间开发格局。顺德区将严格按照主体功能区的定位发展,根据环境承载力,严格控制开发强度,调整优化空间结构,构建科学合理的城镇空间、产业发展、生态安全格局。省环保厅则指导顺德区开展生态红线的划定,支持顺德区开展土壤环境保护优先区域的划定。

三是发展绿色循环低碳产业。一方面,顺德区大力引导优势传统产业升级,加快发展互联网、物联网等高新技术产业,加快传统产业的生态化升级改造,推进落后产能淘汰,同时,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产业,推行区域或社区循环经济综合性试点,在电镀、家具等重点行业探索建立循环经济生态示范工业园,全面推行企业清洁生产。另一方面,省环保厅支持顺德区创建1至2个省级绿色升级示范工业园或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

四是推进环境污染防治。顺德区将从推进水环境污染综合整治、大气污染综合防治、加快建设土壤生态安全监控系统、加快建设环境监管预警体系等方面进行多项优化与改革创新,而省环保厅也将对顺德区加快饮用水源地整合及水环境综合整治、VOCs达标整治试点示范以及黄标车淘汰给予支持,指导顺德区土壤环境保护和综合治理、建设环境监管预警体系。

五是建立生态文化体系。顺德区将进一步加强生态文明科普宣传、公共教育和专业培训,加大媒体对生态文明的宣传力度,注重保护和修复岭南水乡特色文化、古建筑等原生态文化,确保城市发展和历史文明的有效传承。省环保厅也将在顺德区开展公众、媒体环保宣教活动,以及绿色学校、社区和环境教育基地建设。

探索“顺德模式” 推进全省生态文明建设

“省环保厅与顺德区政府合作共建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对于创新推进全省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省环保厅厅长李清在签约仪式上掷地有声。

他表示,改革开放30多年来,顺德不断解放思想,开拓进取,率先创立了经济发展的“顺德模式”。近年来,顺德区以生态区创建为载体,积极实施“青碧蓝绿”十年环保工程,强化推进“美城行动”,在环保统筹机制、责任考核、生态细胞工程、环境网络执法等方面都有新突破,实现了生态环保工作的跨越式发展,也为省厅与该区合作共建生态文明示范区奠定了基础。

李清强调,省环保厅与顺德区政府共建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主要目的是通过加强双方合作,推动顺德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改革,“努力在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等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和创新,为广东乃至全国探索生态文明建设先行示范经验,形成可推广的生态文明建设典型模式”。

对此,陈敏在接受采访时也透露,在顺德区建立生态文明示范区,一方面是顺德已有良好的工作基础,同时在产业转型升级、传统产业改造和环境质量改善等方面仍有很大空间;另一方面,顺德区已率先进行了大部制改革,在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和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方面先行先试,探索经验后,可向珠三角乃至全省、全国推广,并可发挥其积极的示范带动作用。

在签约仪式上,佛山市副市长许国对顺德区的生态文明建设工作也给予了充分肯定,他表示,近年来顺德区在生态综合整治工作方面成绩显著,走在全市前列。2013年,顺德区在全年的环保考核排名中位居前列,并率先通过了创建广东省生态区技术核查。因此,佛山市政府对顺德区创建生态文明示范区充满信心。

顺德“蓄势待发”重点推进

笔者从签约仪式上获悉,根据合作协议,省环保厅与顺德区政府将会分别成立工作协调小组,并定期召开协商会议,省环保厅将在政策上给予全力支持,顺德区将把任务落实到各相关部门,在协议框架基础上制定实施方案,明确落实协议的项目安排、时间节点要求及具体工作措施,并抓紧组织实施。合作双方约定,要适时总结经验,及时加以推广。

对此,许国表示,顺德区与省环保厅共建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区将是一项长期且艰巨的系统工程。因此,既要立足长远,抓好规划,又应着眼当前,分步实施。现阶段顺德将重点开展四项主要任务:

首先,围绕共建目标,与省环保厅建立顺畅稳定的工作机制。顺德要在省环保厅的指导下,尽快搭建专门组织架构,为共建工作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同时完善协商机制,充分借助省环保厅的人才优势和技术优势,及时协商解决在创建工作中所遇到的重大难题。

篇9

1引言

宿迁市地处长三角地区,是淮海经济圈、沿海经济带、沿江经济带交叉辐射区,也是长江经济带等国家战略互动的重要节点。建市以来,宿迁市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各项决策部署,始终坚持“生态立市”的发展战略,突出生态富民,加快转型发展,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长足进步。特别是立足自身独特的生态优势,全面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思想,加快生态经济示范区建设,积极探索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路子,努力把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生态资源转化为富民资源。

2宿迁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效

2.1坚持生态优先,着力凝聚思想共识

生态优势是宿迁的最大优势,宿迁始终坚持把生态立市作为第一战略,按照省委、省政府对宿迁发展指出的“建设生态大公园”大方向,加强生态保护治理,加快发展生态经济,推动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互利共赢。在规划引领上,制定出台《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实施意见》、《关于印发宿迁市生态文明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和《关于试行开展绿色发展评估工作的意见》等文件,形成独具特色的“1+1+N”生态文明建设推进机制。注重从根本上转变干部群众的思想观念,进一步提高公众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激发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热情。在江苏省生态文明建设百姓满意度调查中,宿迁生态文明建设满意率和政府重视程度评价值均位列全省第二。

2.2补齐生态短板,着力抓好环境治理

坚持问题导向、需求导向、效果导向,深入开展“两减六治三提升”专项行动,全面推进污水治理、洪水防范、涝水外排、供水安全、节水管理“五水共治”,控制水土流失、防治土壤污染、防控土壤退化、治理地力透支、控制面源污染“五土整治”,燃煤烟气、车船尾气、工业废气、扬尘灰气、餐饮排气“五气治理”,坚决消除各种环境风险隐患,不断提升宿迁生态环境质量。在中央环保督察组督察江苏期间,累计交办宿迁市48件环境件,案件数量全省最少,占比不足2%,全部按时办结。在召开的督察情况反馈会上,宿迁市是2个未被点名通报的设区市之一。去年,按照“彻底禁、禁彻底”的要求,全面开展耿车片区废旧物资回收加工综合整治,全市6978户废旧物资回收加工户全部整改到位,清理废旧物资60余万t,清运填埋垃圾14.4万t,用3个月时间,彻底解决了被国家环保部挂号、困扰城区30年、涵盖气水土多要素污染的历史顽疾,耿车片区的“耿车味”已经变成了“耿车蓝”,“垃圾镇”转型成了“淘宝镇”,整治成果被《新华日报》头版头条、中国环境报专版进行报道。

2.3强化生态优势,着力提升环境质量

深入实施“生态文明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加快沿大运河、沿古黄河、环洪泽湖、环骆马湖和环中心城市等“五大生态走廊”建设,大力推进沿河、沿湖、沿路和农田林网建设,积极实施林相改造和树种更新,加快构建布局合理、林种多样、景观优美的绿色生态屏障,全市林木覆盖率达31%,居全国平原城市前列。集中禁止洪泽湖和骆马湖采砂,整治716条非法采砂船,非法采砂得到全面控制。加大退渔还湿还湖和渔民上岸工程推进力度,新增受保护自然湿地10万亩,湿地总面积达到256万亩。围绕林荫、彩色、花园、海绵“四个城市”建设目标,着力推进景观、生态、休憩相融合的复合型绿化,城市绿化覆盖率达42.6%;大力整治镇村环境,创成国家级生态乡镇16个、省级生态乡镇46个。优化生态红线,全市生态红线区域面积占国土面积的30.73%,位居全省第二,为发展生态经济留足了生态资产。

2.4发展生态经济,着力加快绿色转型

坚持把发展生态经济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积极探索经济生态化、生态经济化的发展新路,加快推进生态经济示范区建设,实现产业竞争力和生态竞争力“双提升”。科学编制《生态经济示范区发展规划》,以生态为基因,把生态经济示范区建设与转变生产方式结合起来,大力推进“生态+”,推动生态与工业、农业、旅游、养生、文化等进行跨界融合,创造新业态、新模式、新产业,实现生态经济化、经济生态化。坚持以生态经济示范镇建设为突破口,在扶贫重点片区选取8个乡镇进行试点,推动人口向镇区集中、工业向园区集中、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建设生态宜居新家园、生态环保创业园、生态农业示范园,加快农民向股东转变、务农向务工转变、打工向创业转变。近期,正在推进沿大运河、古黄河“两河”生态富民先行带建设,实施建设百万亩生态成片林、百万亩生态湿地、百万亩生态高效农业、百条生态河道、百个风情旅游景点、百项生态环境基础设施等“六百”工程。

3宿迁生态文明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更是一项长期任务。虽然宿迁市在这方面做了一些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受政策、资金等诸多因素制约,生态文明建设中仍存在一些问题。

3.1个别地方落实责任不够主动

个别地方对环境污染问题仍采取遮遮掩掩或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态度和方式来处理,或有案不查、有罪不究,或降格处理、以罚代刑。重地方发展、轻环境保护,对待环保问题还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说起来重要、喊起来响亮、做起来挂空挡”的现象,不能真正做到“两手抓、两手硬”。尤其是少数基层党委政府履行“党政同责、一岗双责”不力;相关职能部门对自己承担的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认识不到位。

3.2环境基础设施建设进度滞后

一是农业结构不够优化,与其他地区相比,养殖数量大,但产出效益低,且粪污收集、处理和利用设施缺乏有效投入,导致农业面源污染问题比较突出。二是产业发展配套设施不够健全,比如:产业链式集聚需要配套的金属表面处理中心、纺织印染服务中心等公共处理平台尚未建设到位,其他产业链式集聚需要的公共处理设施也较为缺乏。三是城市集中供热覆盖范围不大,城市集中供热尚未实现全覆盖,工业园区供热管网覆盖率为80%,整体供热能力不足,供热缺口较大。四是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不到位,乡镇污水处理覆盖范围不足50%,村居不足25%。中心城区污水处理厂管网密度仅达到8.7km/km2,与10km/km2的合理密度仍有一定差距。五是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及终端处理设施规划与建设相对滞后,乡镇中转站垃圾渗滤液未处理,餐厨垃圾处置场等设施建设也比较滞后。

3.3生态环境质量改善任重道远

大气污染防治形势严峻。2016年宿迁市PM2.5浓度减降率和空气质量达标率均达到省级考核要求,但秋冬季节受不良气象条件和北方集中采暖燃煤影响,加之市区工业企业布局不合理、燃煤较多、机动车增长较快、道路和工地扬尘管控难度大等因素,导致宿迁容易产生污染天气,持续减降的目标任务十分艰巨。水环境质量提升空间较大。列入省考的26个断面达到或优于Ⅲ类比例虽好于省考要求,但没有Ⅱ类水体,且劣Ⅴ类水质比例高。局部地区土壤污染问题不容忽视。

3.4经济发展绿色水平需要提升

目前,宿迁依靠资源消耗支撑经济发展的方式还未彻底转变,资源利用效率较低,集约节约化发展水平不高,扩大增量、盘活存量、增大绿量压力很大。单位GDP能耗下降率未完成省下达的目标,2016年生态文明建设工程主要目标要求达到0.524t标准煤/万元,而宿迁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为0.368t标准煤/万元。三产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例仍然较低,服务业发展的层次和品质也需要提升。

4加强宿迁生态文明建设的对策

4.1加快生态经济示范区建设

建市以来,宿迁一直秉持生态立市战略,良好的生态环境成为宿迁得天独厚的优势。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积极探索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路子,宿迁在江苏省率先建设生态经济示范区,加快发展生态经济,走出一条生态经济化、经济生态化发展新路。利用3-5年时间在全市开展生态经济示范区建设,到2020年,力争建成5个生态富民片区、8个生态经济示范乡镇、5个生态特色产业园,50个生态农业示范园、50个生态经济示范企业、50个生态养殖示范项目、5个生态旅游示范景区、5大生态走廊、25个美丽乡村,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系列创建,全面治理大气、水、土壤和异味等突出环境问题,在生态环境、创新能力、生态产业、绿色发展等领域力争取得重大进展。

4.2推进重点生态治理工程建设

按时序进度推进尾水导流工程建设,做好马陵河水环境治理工程扫尾工作、马陵河水生态系统构建、马陵河沿线智慧系统构建等。加快推进市区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项目建设,尽快完成可研编制、项目立项、实施方案编制等工作。督促骆马湖宿迁大控制三角区退田还湖生态建设工程尽快开工。加快大运河、古黄河、环洪泽湖、环骆马湖和环中心城市“五大生态廊道”建设,落实各项生态保护单项规划编制工作,依据规划细化方案,推进五大廊道重点生态保护项目建设。

4.3提升“四大能力”水平

环境承载力是影响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因素,对于宿迁来讲,必须加大生态基础设施建设力度,通过加强“四个能力”建设,增强生态环境承载力。(1)提升污染物收集能力。加强污水收集,加快城市雨污分流和老旧污水管网改造,推进镇村污水管网建设;加强污物收集,着眼垃圾分类和收运,构建城乡一体大环卫格局。(2)提升污染物处置能力。强化生活污染处置,大力推进污水处理厂建设;着眼污染物处置,加快餐厨废弃物处置终端和建筑垃圾处理中心、垃圾焚烧处理工程、危废焚烧处置项目等建设;强化生产污染处置,开展畜禽养殖场提标改造建设,从源头上控制农村面源污染。(3)提升清洁能源供应能力。推行集中供热,加强供气设施建设,提高供气能力;严格使用合格煤、优质煤,全面提高煤质和燃用效率。(4)提升碳汇能力。全面构建生态保护林网,大力推进碳汇造林项目,切实提高碳汇水平。实施生态保护修复工程,积极推进100万亩生态经济林、100万亩生态湿地建设。

4.4建设重点绿色生态屏障

重点围绕洪泽湖、骆马湖周边,古黄河、京杭大运河、新沂河等流域性河流两侧,高速公路、国省干道、城乡道路两侧等“三沿”区域,以及沭阳县新河、庙头、颜集、扎下、潼阳等西南花木产业林片区,泗阳县卢集、高渡、裴圩、城厢等成子湖林果苗木片区,泗洪县峰山、天岗湖、双沟西南岗经济林果片区“三大”片区生态林建设目标,全面排查确认林木种类面积,掌握并确定好规划的任务数据,按计划推进秋冬绿化造林工作,为打造特色生态林区、推进生态经济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周文华.北京市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效、问题及对策[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2015,13(3).

[2]程杨.宿迁市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研究[J].科技展望,2016(35).

篇10

生态文明建设指标体系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内容。它是对生态文明建设进行准确评价、科学规划、定量考核和具体实施的依据,目的是为了客观、准确评价人与自然的和谐程度及其文明水平。目前一些城市构建了生态文明建设指标体系,“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将生态文明提升为政府行政决策考量的关键因素,加大生态文明建设在党政实绩考核的比重,考核结果作为党政干部评先创优、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虽然一些城市在生态文明建设考核上做过一些探索, 但截至目前,我国还没有形成一套统一、具体、有效的生态文明建设评价考核指标体系。

1.科学构建生态文明建设指标体系的重大意义

1.1能够为评价生态文明建设实现具体化、实效化提供科学依据

构建生态文明评价考核指标体系是量化生态文明建设最有效的方法,建设生态文明不能仅限于理论层面,而是要将科学理论转化为具体的行动,需要从实践上把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变为具体实际的要求。所以,要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重点目标进行细化、数量化,使大家对生态文明建设能够看得见摸得着,从而把生态文明建设与自己的工作有机结合。生态文明建设采取考核内容量化、计分层次化、结果运用实效化的方式,使建设评价考核工作程序进一步标准化、规范化,考核结果更加具体化、直观化,有利于形成科学的生态文明建设评价考核机制。

1.2能够为生态文明建设过程的监控、测评、考核提供前提条件

生态文明建设涉及面广、内涵丰富,将生态文明建设的各项目标任务指标化,使建设主体指标明确,责任到位,才能使各级党政领导机关及相关职能部门都各各尽其职,各负其。在现实的具体实践中,生态文明建设的评价不能凭空而论,而是要有一个规范科学的考核监控指标体系。这种指标评价监控不能只靠上级机关来做,要靠广大人民群众来评价。不仅仅是靠上级机关监控,广大人民群众更要参与监控。在现实工作中,更多的不单单是主观评价监控,重要的是客观评价监控,最重要的是靠客观真实的数据做依据。所以根据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涉及的重大目标、重点节点、重要问题,找准生态文明建设的着力点、切入点,构建科学合理的指标体系,就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客观性。有了科学规范的指标体系,能够为各级党政领导班子生态文明建设绩效考核提供客观真实的评价标准,为各个地区领导组织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准确依据,努力做到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化、常效化、自觉化。

1.3能够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提供舆论导向

健全完善一套规范科学的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在一定时期内将考核评价结果进行公开,准确客观地反映全国各地生态文明建设情况,有助于各级党委政府机关及领导进行过去和现实比较,有利于加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自觉性和紧迫感,形成良好的社会导向。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网站等媒体平台常年开设生态文明建设评价专题(专栏),开通环保政务微博,创办环保手机报等手段,有利于形成生态文明建设的舆论氛围。

1.4能够为党委政府谋划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决策参考

生态文明建设指标考核情况,呈现的是各地区、各单位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成效和存在的不足,能够检查各个地区、各个单位在生态文明建设上的决策、执行状况,真实反映实际情况,为环境保护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使各级机关和领导不断创新生态文明建设的思路和举措,在源头规划和实际执行中,切实把经济发展的速度、规模、结构、布局,都要与生态环境有机结合,不以牺牲环境作代价,努力建设高效生态经济。

1.5能够为全社会监督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有效途径

建立生态文明建设指标体系,在一定时间向社会公布生态文明建设考核评价情况,深层次、大范围地接受社会公众和媒体的有效监督,有利于充分发挥社会组织的监督作用,有助于全社会形成关心、支持、参与和监督生态文明建设的强大力量。扩大群众对各级机关及领导干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民主监督和民主管理的有效形式。

2.科学构建生态文明建设指标体系的主要思路

从目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来看,按照国务院的部署,环境保护部正在抓紧制订全国生态文明目标指标体系和考核办法,目前已行成初稿,正在书面征求地方意见,尚未完成。从目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指标体系的实践来看,很多版本过于偏重生态环境方面的建设,而对经济、民生、文化、社会进步和制度保障等方面的指标考虑得不够深入,指标体系缺乏全面性和系统性,难以把生态文明的内涵和基本特征很好地量化表现出来,未能较好地达到促进经济、资源、环境、人口、社会全面协调发展的生态文明建设目的。指标体系的不完善直接导致了生态文明建设考核制度的缺陷。目前我国在生态文明建设指标体系实践上,主要参考原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制定的生态县、生态省(2007修订稿)建设指标体系,国家建设小康社会指标体系,新农村建设的指标体系,以及中央编译局2009年的国内首个“生态文明建设(城镇)指标体系”。这些指标体系要么偏重于生态建设,要么偏重于人民生活质量,要么偏重于解决城镇或“三农”问题,简单地将这些指标体系嫁接在生态文明建设指标体系上必然存在缺陷。

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系统复杂的工程,要求科学构建生态文明建设指标体系。要在遵循系统性与区域性相结合、综合性与代表性相结合、导向性与创造性相结合、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原则的基础上,对生态文明建设指标体系进行了探索研究,即围绕一个中心――促进经济、资源、环境、社会协调发展的生态文明建设理念,同时糅合我国时下倡导的建设主题如“发展生态、低碳经济”、“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两型社会”,“建设和谐社会”等,借鉴我国生态城市建设指标、生态园林城市建设指标、环保模范城市建设指标、可持续发展考核指标等,从生态经济文明建设、生态社会文明建设、生态环境文明建设、生态文化文明建设、生态制度文明建设5个层面来构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指标体系。指标体系包含3个层级,一级指标为生态文明建设总目标层;二级指标包括生态经济文明建设、生态社会文明建设、生态环境文明建设、生态文化文明建设、生态制度文明建设5个层面;三级指标在二级指标下选取若干单项评价指标组成,共32个指标,其中生态经济文明建设5个,生态环境文明建设6个,生态社会文明建设8个,生态文化文明建设7个,生态制度文明建设6个。

第一类指标―生态经济文明建设:主要从经济结构、低碳等两个关注方向来构建。这一类指标反映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中,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及产业绿色转型的程度,包括单位GDP能耗下降率、四项污染物约束性指标减排率、节能环保产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清洁生产审核通过率、无公害、绿色和有机农作物种植面积占播种面积比例等5个与我市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指标,总权数为30%。

第二类指标―生态环境文明建设:主要从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等两大方面来构建。其中资源节约主要从保护水、土地、森林等自然资源和节约能源的角度来构建;环境友好主要从改善环境质量、加强污染防治和发展绿色农业等方面来构建。这一类指标反映我市生态文明建设中环境的优化和保护程度,包括环境空气质量指数、地表水环境功能区达标率和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城镇污水收集处理率、城镇生活垃圾减量化及无害化处理率、生态保护地(受保护地区)面积比例、森林覆盖率及人均绿地增加率等6个指标,总权数为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