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3-26 17:22:02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思维品质如何培养,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思维的深刻性是良好思维品质的基础。它表现在对化学问题的深入思维,要求学生用扎实的双基、透彻的概念以及化学知识的本质和规律,去认真分析和深刻理解题意,灵活、准确地解决具体问题。对于初中生来说,其化学思维的深刻性往往受到思维具有离散性所影响,从而在化学概念与原理、化学性质与变化、实验操作与手段的本质理解呈孤立、间断的状态或停留在机械记忆的水平上,影响了思维能力的提高。离散性还表现在对化学概念、原理、规律只满足于形式上的理解,忽视其来龙去脉,或只注重内涵而忽视其外延,对化学知识理解应用起到不良的影响。
克服思维的离散性,提高思维的深刻性,必须逐步引导学生掌握学习化学的思维特点和规律,正确认识化学复杂运动形式,抓住关键形成思维中心,以逐步达到增强思维的深刻性。在初中教学中,还应把提高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的培养放在重要位置,帮助学生建立知识结构体系,并挖掘它们之间内在联系和对立统一关系,使学生形成“多则择优,优则达快”的思维方式。
二、思维逻辑性的培养
这是思维的重要品质,它表现思维的条理性和有序性。由于初中生的思维处在半幼稚半成熟时期,造成他们在认识问题过程中存在混乱现象,即思维的无序性。这种无序性还反映在学生不能正确把握有关化学概念及知识间的因果关系,造成多步推理的困难。
作为描述性为主的初中化学,很有必要以理论为指导,以反应规律为线索,加强推理教学,增强化学知识的条理性、规律性。同时,教师要时刻注意正确引导,进行归纳总结,做到触类旁通。在“无序”变“有序”的过程中,督促学生复习和理解重点知识,记忆有关结论,强化巩固所学的知识,并按类型精选有关习题进行有目的练习,使所学的知识由“无序”到“有序”,由“会”到“活”,由“活”到“用”。
三、思维精密性的培养
这是思维特殊的品质,化学思维的精密性(或精确性)表现在从量的角度来理解或研究化学概念理论、物质及其变化规律。它是深刻理解化学知识的需要,也是教学大纲所要求的。但是,初中教学毕竟是以描述性为主的化学定量研究与化学计算,必须恰当地建立在所掌握化学知识的基础上,不能脱离初中化学原理与化学事实去搞偏而怪的空洞的化学计算。教师在精选题型、题量上要使学生在思维的精密上得到训练与加强。
为了使思维的精密性得以提高,我们可以运用不同的知识讨论、分析同一问题,加强知识间的联系,这种训练由教师给学生输入一个信息,然后,学生根据这个信息和已掌握的知识,在教师的指导下,输出许多新的信息,逐步减少思维的片面性,从而提高思维的精密性。
四、思维敏捷性的培养
它反映了思维的锐敏程度和迅速程度。敏捷性应以正确性为前提,它是上述几种思维品质的集中表现。在教学实践中,因思维定势缘故,思考问题方法总受某种“模式”的束缚,而极大影响了思维的敏捷性。如,我们讲到物质的组成和结构时,学生容易接受“原子分子物质”这种模式,而对于原子、离子也可以直接构成物质却认识不足,由于知识面掌握不全,就谈不上敏捷性。
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将零碎的化学知识联系成一个整体,使他们学会知识迁移的能力,是克服思维定势的一个方法。同时,配合增加足够数量的习题,经过一定的解题技能的训练,对于提高思维敏捷性有着明显的帮助。
如何搞好这方面的训练呢?我们总结以下几点:
(l)变化练习,深化双基;
(2)定时练习,训练速度;
(3)一题多解,训练思路;
(4)多题一解,掌握规律;
一、培养思维的自觉性
1、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思维情趣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发现问题,诱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引发思考,激发学生学习和思考情趣。
创设问题情境,还要在一些教学内容和学生求知心理之间适当创设一种“人为障碍”的现象,把学生引入与问题有关的情境中,激发学生产生弄清未知事物的迫切愿望。如教学第二册“元、角、分的认识”。老师在黑板写1、10、100,然后问:谁能在每个数后面加上单位名称,并用等号把这三个数量连起来?这时学生对问题感到新奇:100总比10和1大,怎样用等号连起来呢?学生陷入深思!接着教师把学生的求知欲望引导到本节课教学的内容上。
2、要重视说的训练,提高思维的自觉性
(1) 读说训练
小学生好说好动,善于模仿,开口读的记忆方法比默记的效果好,多种感官同时参加学习的效率高。思维的发展和语言的表达有着密切的关系,人们思维的结果,认识活动的情况都是通过语言表达出来的。反过来,由于语言的经常磨练,也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因此要充分利用小学生在学习上的这此有利特点和根据思维的发展与语言训练的辩证关系,注意加强说的训练。提高学生思维的自觉性,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的有效手段,在于引导学生认真阅读课本,说算理、讲思路。
(2) 说理训练
计算与解答应用题,要适当引导学生进行说理训练。如14―9=?要求学生不仅能正确迅速说出得数,还会讲出是这样想的:9加5得14,14减9得5。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简单的判断推理能力。开始解答简单应应用题时,就要注意指导学生读题训练,如第二册第90页例6:“有黄花5朵,红花比黄花多3朵。红花有几朵?”图示是实物图和文字表达的长方条形图结全。图分成哪两部分?怎样算红花的朵数?”在教师的指导下,借助直观图示和操作活动,按照“想”的三个问题,让学生依次说出:红花的朵数多。红花的朵数可以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与黄花同样多的5朵,另一部分是比黄花多的3朵;要计算红花的朵数,就是把红花中两部分的朵数结全起来。
(3) 表述整数四则坚式计算方法。
培养学生能根据法则,结合竖式计算,口头表述演算过程。有条理的边想、边说、边算。既帮助学生从抽象的法则中顺利步入运算之门,保证多数学生初期运算的正确性,又有效地促进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如教学第二册的两位数加两位数中的进位加例3:34+28=( ) 。竖式的下面写上:“个位上4加8得12,向十位进1,个位写2。”学生开始计算进位加时,容易忘记进上来的1,为了避免遗忘,强调要把进上来的1先加上,但仍有部分学生要忘记。为此,在教学的初期,可教给学生口头表述演算过程的方法:个位上4加8得12,向十位进1,个位写2;十位上1加3得4,再加2得6,十位上写6;和是62。
在学习新知识时,体验到独立思考的乐趣。学生思维的自觉性就会逐步提高,这是进一步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前提。
二、培养思维的敏捷性
思维敏捷性是指思维活动的速度,思考问题严密、敏捷、反应迅速等。培养思维的敏捷性很重要,从一年级起就要注意培养,要重视双基训练。教学时,要注意引导学生认真思考,想出合理、敏捷解决问题的方法。
1、基础题要教好练透。
使学生弄清算理,掌握计算思路。在此基础上,组织一系列的有效训练,使学生能正确地、比较迅速的进行口算和简便计算。
2、简缩口算思维过程,提高口算速度。
简缩思维过程,就是口算时中间环节的计算要短暂地保留在记忆中,这需要一定灵敏的瞬时暗记能力。开始小学生缺乏这些能力,通过训练,就能逐步适应,从而提高口算速度,达到了口算训练过程培养学生思维敏捷性。例如第四、六册的减法与乘法口算例题:58―26=32(想:58―20=38,38―6=32),14×3=42(想:10×3=30,4×3=12,30+12=42)。
以上两道例题,分别是两步和三步的口算题,先让学生按照教材要求进行口算训练,到了适当的时候,引导学生把口算中间环节――口算结果暗记来来,以最后一步口算出得数。
3、抓联系找规律,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
数学是一门规律性很强的学科,在教学时要注意引导学生观察比较,找出其知识之间存在着的内在联系、规律性的东西。如20以内的进位加法,学生学习9加几。初学时9+3需要详尽表述口算过程(9和1凑成10,把3分成1和2,9加1得10,10加2得12)。经过一些练习,学生掌握口算步骤以后,引导学生在题组9+2、9+3、……9+9的练习中,找规律简化思维过程。经过观察比较,学生就会领悟到“9”加几,只要把加上的数分出1与9凑成10,剩几就是十几。找出了规律,最后省略思维过程,直接得出结果。这样既 使计算准确又提高了速度,同时也培养了学生思维的敏捷性。
三、培养思维的灵活性
思维灵活性是善于从不同角度和不同方向进行思考,能根据条件和问题的变化灵活地转换思路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能灵活运用知识来处理问题,学习时能举一反三,迁移能力强。
1、综合训练
例如,教学了运算定律和一些性质后,在学生掌握了各种简算方法的基础上,可设计一些综合训练题。如1÷125、1.25×8.8、180÷4÷5、18.74-1.45×2-1.51等让学生运用口算和简算综合进行计算:
1÷125[想:(1×8) ÷(125×8)=8÷1000]=0.008
1. 25×8.8=1.25×8+1.25×0.8=10+1=11
180÷4÷5[想:180÷(4×5)=180÷20]=9
18.74-1.45×2-15.1=18.74-2.9-15.1=18.74-(2.9+15.1)=0.74
因为,数学所研究的是现实数量关系和逻辑可能的结构关系,是由具有特定含义的符号语言、数学概念术语以及数学表达模型而构架起来的。因此,在数学学科教学中,需要采用函数思想,数形结合思想,概率与统计思想和必要的哲学思想,将实际问题情境进行数学组织化,将陌生的数学问题转化为已知的或已经会解的数学问题来处理。而与之相适应的数学教学,必须通过学生的思维加工和学生认知结构的同化,才能正确地掌握应用这些思想化的数学材料,才能恰当地体验运用这些数学思想和方法。所以,数学教学实质上是思维活动的教学,良好的思维品质决定着数学教学的成败。
2 确立良好思维品质的发展目标
2.1 发展学生的数感和符号感。数学的基本构成要素是数和符号。要用数学命题,公式法则和相关的图形来正确刻画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就必须以准确鲜明的数感和符号感为必要的前提。
2.2 发展学生的数学信息感。数学信息感不仅包含教材所提供的常规数学模型,还包括关于解答问题,探索规律,学习知识等方面的思想方法。数学信息是抽象于现实并应用于现实的关键因素。
2.3 发展学生的数学过程清晰感。数学过程清晰感,包括对观察、分析成果的清晰表述,对解题过程的清晰展示,对思考理由的清晰阐述。学生具有数学过程清晰感,是良好思维品质的具体体现。
2.4 发展学生的质疑意识感。质疑意识感,包括提出中间问,确定中间结果,制定解题计划,明确复杂问题可分解为成的简单问题,提出对“双基”知识的理解障碍点,体会学习数学中的心理问题。较强的质疑意识感,是形成良好思维品质的催化剂。
2.5 发展学生的自我意识感。正确的自我意识,包括实事求是的态度,独立思考的自律习惯,能与他人交流思维成果,自觉体验数学的应用价值,随时评价优化学习方法。学生有了较强的自我意识感,就会发挥利用积极因素,自觉加强思维品质的修养。
3 精心营造能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学习氛围
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是形成良好思维品质的活性剂。因此,教学双边的思维活动要遵循学生的认识规律,要让学生始终处于民主和谐、积极活跃、心理负担适度、施教过程自然、师生感情融洽的环境之中,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要从对学习过程的关注中,从学生思维的失败中,培养学生急切体验成功的情感。给学生思维以正确的导向,使学生能在一种激活状态中优化自己的思维。
4 切实培养学生的下述思维品质
4.1 思维的灵活性。在教学过程中,要经常进行一题多解、变式练习和多题一思等强化训练活动;要使知识呈现方式和教学讲解方法体现多样性;要克服思维定势对思维活动的负面影响;使学生能在多种环境条件下,灵活运用概念、法则、公式、定理、规律、方法、步骤和技巧去思考问题;使学生具有灵活的思维取向和学习价值取向。
4.2 思维的敏捷性。在教学思想上,要建立有关速度、正确率、状态调整的目标体系;要注重提高快速感受“双基”知识、数学经验和分析方法等方面的数学反应能力;要注重提高几何语言图形化、空间观念形象化、相关概念系统化、数学模型与现实情境相转换的直观感应力;提高学生的知识接受效率,增强师生双方反馈信息的灵敏度。
4.3 思维的逻辑性。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注重展示对于概念本质的抽象过程;注重展示对于数学问题的思考分析过程;注意展示相关判断和数学命题间的逻辑结构关系;注意数学思想方法的归纳总结和数学方法对思维活动的指导作用;培养学生遵循认识规律、坚持理解记忆的凭据推理的自觉性。
一、 一题多解,培养学生思维的开阔性.
在教学过程中,有很多的数学习题,都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解法,都能从不同的途径得到正确的答案,只要方法得当.这样的习题可以培养学生思维的开阔性,在一题多解的同时,可使各种知识在同一题得到巩固,从而起到综合复习的效果.
例1:三角形中位线定理:如果e、d分别是abc两边ab、ac的中点,那么de∥bc,de= 1/2bc.
出示本题后,教师要求学生独立地、尽可能多地探讨证明的方法,两分钟后陆续有学生举手表示已经有了证明的思路,老师便让学生把不同的证明方法、过程写到黑板上.
【证法一】: 如图1,延长de到点e/,使ee′=de,易证ade≌be′e,得∠ade′=∠be′d,be′=ad=cd,所以be′∥ad,由此可得四边形dcbe是平行四边形,所以de′∥bc,de′= bc,即de∥bc,de= 1/2bc.原命题得证.
【证法二】: 如图2,将ade以点e为旋转中心,顺时针旋转180度,到bee′的位置,则∠dee′=1800,∠ade′=∠be′d,be′=ad=cd,所以be′∥ad,由此得四边形dcbe是平行四边形.原命题得证.
【证法三】:如图3,延长de到点e/,使ee′=de,则四边形adbe′对角线互相平分,所以四边形adbe′是平行四边形,则be′∥ad, be′=ad=cd,所以四边形dcbe也是平行四边形.原命题得证.
【证法四】:如图4,过点e作en∥ac,过点a作an∥cb交于点n,en交cb于点m,则四边形acmn是平行四边形,bemaen,所以mn∥ac,mn﹦ac,en=em,an=bm,由此em=cd,所以四边形cdem是平行四边形,de∥cb,de=cm=an=bm.原命题得证.
对于以上的四种不同解法的分析、讨论,可以知道从习题的解法上发散,有利于知识之间的转化和学习的迁移,有利于开发学生的智力,拓展学生的解题思路,发挥学生的想象空间,充分激发学生潜能;通过解法的比较,有助于帮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同时也告诉同学们,在问题的解决上,要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
二、 一题多变,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在数学课堂上,往往有很多意想不到的收获,这种收获不单纯是来自于学生的不同解法,有时候来自于学生的联象、讨论、提问.
例2 (1)如图5,在abc中,bp、cp分别平分∠abc、∠acb,已知∠a=n0,求∠bpc的度数.这道习题是苏科版八年级下册151页探索研究18题
第(2)题,其答案是∠bpc=900+1/2n0.
这道习题我是先让同学们讨论,然后由学生板演解决的.完成这道习题时,我问学生还有什么问题,学生思考后大部分学生表示没有什么问题,能够独立完成.这时,有一个平时学习不很积极的学生举手,我觉得他没听明白,就问他什么地方没听懂,他说,老师如果pb、pc是abc的两外角平分线呢?怎样求∠bpc的度数.我说,你提的好,这就是我们要做的另一个练习.
(2)如图6,在abc中,bp、cp分别平分外角∠cbd、外角∠bce,已知∠a=n0,求∠bpc的度数.请同学们讨论,怎么解决这个问题.解:∠cbd=∠a+∠abc,∠bce=∠a+∠acb.∠cbd+∠bce=∠a+∠abc+∠a+∠acb=∠a+1800 ∠1=1/2∠cbd,∠2=1/2∠bce
∠1+∠2=1/2(∠a+1800)=1/2∠a+900∠bpc=1800-(∠1+∠2)=900-1/2∠a=900-1/2∠n0.
同学们,还有什么想法,这时就有不少学生举手,说如果一个是内角平分线,一个是外角平分线呢?结果会怎样?
(3)如图7,在abc中,bp、cp分别平分外角∠cbd、外角∠bce,已知∠a=n0,求∠bpc的度数.
解:∠2、∠acd分别是bcp和abc的外角∠2=∠1+∠bpc,∠acd=∠a+∠abc
∠acd=2∠2,∠abc=2∠12∠2=∠a+2∠1即:2(∠1+∠bpc)=∠a+2∠1
∠bpc=1/2∠a=1/2∠n0
通过以上两道变换条件的练习,学生充分运用自己的知识储备,积极开展思考活动,用多种思维进行思考和探究,使学生从中获得再认识,提高识别、应变、概括能力.另一方面,老师要善于激发、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及时引导、点拨,提高学生思维的灵活性,达到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一题多果,培养学生思维的严密性.
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思维品质,使学生分析问题有逻辑,书写有条理,同时还要培养学生分析问题严谨,不遗漏,考虑所有可能性,培养学生思维的严密性.
例3 已知abc是等腰三角形,∠b=450,则∠a= 0 .
这道填空题看起来比较简单,其实不然,在课堂上能做全的同学却不多.学生分析问题时考虑的不全面、不严密,虽然从∠a是顶角或底角两种情况来思考,但很多同学都填出900和450两种结果,在课堂上,老师要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讨论探究,当∠a是底角时有两种情况:①∠b是顶角,此时∠a=67.50;②∠b是底角时,∠a=450,所以∠a的度数应该是450、900和67.50三种情况.
象这样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能注意根据教学内容,从学生的学习实际出发,故意留点疑问,设些陷阱,让学生出点错误,反而能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可以培养学生思维的严密性,让学生思维的严密性在出错中得到提高.
四、 利用习题训练,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
学生在运用运算律、运算法则、公式、性质等进行解题时,由于思维定势的影响,往往只注意正向思考问题,而对于逆向运用却不习惯,解题时思维呆板,缺乏灵活性.事实上数学中的许多公式、运算法则、性质等都可用等式表示,包含着自左向右和自右向左两方面的含义,强调哪一方面都是片面的,都是数学课堂教学的疏漏.教师在课堂上有意识地选编一些典型习题,进行逆向思维的专项训练,拓宽学生解题渠道,提高灵活应变能力,促进逆向思维能力的提高.
例4 计算:(2x+y)2 ·(2x-y) 2
说明:本题可以直接正向运用完全平方公式,但计算过程比较复杂,若能逆向运用积的乘方公式(ab)2=a2·b2,则计算过程就变得简单明了.
【解法一】:原式=(4x2+4xy+y2) ·(4x2-4xy+y2)=〔(4x2+y2)+4xy〕·〔(4x2+y2)-4xy〕
= (4a2+y2)2-16x2y2=16 x4-8x2y2+y4
长期以来,我们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学生都习惯于教师讲、学生听,教师说,学生记,哪些需要背诵,哪些需要熟记,教师都一一点明,学生无需动脑,无需智慧,只需要简单的机械记忆。学生的头脑中没有问题,有的只是教师教的知识还有哪些需要记忆和背诵,缺乏自主参与、分析文本的意识,这种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无疑对学生是人生的浪费。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给予学生发展的空间,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思维是从问题开始的,学生掌握知识、形成能力的过程,就是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宋代教育家朱熹曾说:“学贵有疑,疑者觉悟之机也,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对问题的思考,才能激发起学生的认知冲突,造成其强烈的求知欲望。学生思维的积极性才能在对问题不断的发现、解决中培养起来。
一、尊重学生的独特见解,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教材所选的文本,都是语言文字与思想艺术结合的典范,教师要让学生通过教材的学习,发展学生的各种语文综合素养,全面提升语文素养。传统的语文教学,教师注重的只是让学生掌握教材,把学教材当成了教学的基本任务,学生即使把教材倒背如流,但在实际运用中却显得手足无措,我们语文教学要培养的是具备语文能力的学生,而不是掌握语文知识的人。学生知识丰富,但能力低下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教师的教教材,而不是用教材教,学生的思维被限定在教师设定的教学目标中,没有个性发展的空间。我们常说“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反观我们的语文教学,过多的标准答案,统一要求,湮灭了学生的解读灵感和真切感受,接受的是并不认同的教师或参考书的现成说法。要发展学生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就必须改变教学观念,尊重学生的个性化认识,让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知识、经验对文本进行个性化解读。教师要为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创设出一个心理安全环境。“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要当好课堂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让学生在平等、和谐、宽松的个性思维空间中,去感受、去品悟、去接纳“各师其心,其异如面”的文本。
二、教师要加强事业心,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语文课堂教学效率低下是笼罩在我们每一教师心头上的阴影,也是制约教学质量的因素,但它又决非是不可逾越的鸿沟, 那么如何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呢?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一个对教学工作没有热爱之心的教师,一个不全身心投入教学工作的教师,是很难出成绩的,因为他的工作是为了对付工作、应付检查,是一种很勉强的工作,也是没有什么工作效率的工作,所以重新审视这个问题,在当前显得尤为重要。 语文课堂学习效率低下是语文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是书读得不够。新课标的两个关键词“感悟”、“体验”无一不是建立在充分诵读的基础上的。教学文言文,朗读尤其重要,可以说古文的语感是勤奋刻苦地读出来的。 和谐的师生关系能创造出融洽、民主、恬静、活跃的课堂气氛,使双方尽快进入智慧交流的状态,从而使教学达到最佳的效果。做学生的忠实听众,倾听他们的心声,时常与他们进行心灵的交流,主动靠近他们,聊他们所感兴趣的话题,加入他们的行列与之一起活动,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对他们少一些惩罚,多一些宽容。俗话说,亲其师方能信其道,学生只有喜欢你,才会认真听你的课。学生只有听课才能在学习过程中进行思考,进而锻炼思维。
三、运用好的方法,及时给予学生恰当的指导
当今的教育已迅速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中专学校的数学教育不仅仅是向学生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素养。数学思维品质作为数学素养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必须重视。数学思维品质主要包括思维的灵活性、批判性、严谨性与广阔性。数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基础课,如何寓思维品质的培养于教学之中,值得探讨。
1.增强转向机智,培养思维的灵活性。思维的灵活性是指转向的及时性以及善于自我调节,能够摆脱旧模式的束缚,且不过多地受思维定势的影响,善于从旧的模式或通常的制约条件中摆脱出来。由于经过几年的中学数学学习,学生的思维易产生知识应用的定向性、基本概念表述的定型性以及处理问题的定序性,这些思维定势在中专数学的学习中在一定程度上都会产生学习上的负迁移。因此在教学中要特别注意培养他们的转向机智。
1.1 注意新旧知识的联系,克服应用的定向性。新知识是旧知识的延伸、扩张和飞跃。当思维嵌入旧模式,陷人困境时,应及时转向新的一面。当学习多项式、线性方程组等中学接触过的知识时,由于同学们对新知识还不太熟悉,最易受中学所学内容的干扰。例如有这样一道题:“假设g(x)=x2-4a+a,若存在唯一的多项式f(x)=x3+bx2+cx+d使得g(x)|f(x),且f(x)|g2(x),试求f(x)的表达式。”结果同学们想到的是常用的多项式除多项式的一些知识和方法,致使此问题复杂到解一个含六个未知数的二次方程组,虽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终未求得其解。事实上,若这时思维能及时转向新知识――多项式在复数域内的分解式,问题便会很快得到解决。
旧知识是新知识的基础,学习新知识难于理解时,勿死钻牛角,应及时转向相关的已知知识,温故而知新。向量空间的定义抽象不易理解,若能及时转向我们学过的几何空间等知识,通过对这些知识的复结,将会大有助于理解向量空间的定义。
1.2 注意概念的等价描述,克服表述的定型性。中学数学中,由于所学知识有限,许多概念只能给出定型的描述。随着知识的增多,在中专数学教学中要逐步地尽可能从不同的角度对所学概念予以等价的描述,让同学们更深刻的理解知识。常做这种变形训练是对付思维定势的一个法宝。
1.3 寻求变异,排除处理问题的定序性。中专数学中所涉及的许多问题的解决方法已不再是单一的,过程也不是绝对定序的。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不依常规,寻求变异。学会应用变换的手法,将代数与几何相联系,探索内存关系,学会用不同的方法,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问题,勇于探索和创新,培养思维的灵活性。
2.归纳反思,培养思维的批判性。思维的批判性是指思维活动中善于严格地估计思维材料和精细地检查思维过程。在数学教学中,学生思维的批判性表现为愿意进行各种方式的检验和反思,对己有的数学表述或论证能提出自己的看法,不是一味盲从,思想上完全接受了东西,也要谋求改善,提出新的想法和见解。
提高学生思维的批判性意识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2.1 培养学生解题后的反思习惯。培养学生解题后的反思习惯,就是培养学生对解题活动进行回顾、思考、总结、评价、调节,也就是对经验与教训的反思。解题顺利时,要考虑解题过程的关键步骤用到了哪个概念、方法、结论;若解题过程中出现了挫折,也要找到原因,是哪部分知识不熟悉造成的。不论是经验还是教训,都能从不同的两个侧面强化数学的有关知识,这是提高数学思维批判性的前奏;其次是对问题的答案进行检验和分析,推理是否合理,论证是否充分;最后是考虑是否有其他的解法。
2.2 教学中经常进行改错训练。思维批判性的反面是无批判性,这也是许多中专学生的特点,他们常常表现为轻信结论,不善于或不会找出自己解题中的错误。教师在教学中经常出一些改错题,让学生讨论改正,有助于学生形成思维的批判性。
2.3 在教学中经常提倡学生不要迷信书本,不要迷信老师,要有自己的独立思考,敢于提出不同的见解。
3.抓好各个环节,培养思维的严谨性。思维的严谨性是指考虑问题的严密有据。鉴于数学知识的特点,严谨性的培养可贯穿于教学的各个环节:
3.1 学习概念时,字斟句酌的理解。
3.2 应用定理时注意它的适用范围和等价形式。为提高学生思维的严谨性,教学中力求做到传授知识的完备性,让学生搞清楚每个定理的来龙去脉。
3.3 做题时不但要注意明显的条件,且要挖掘那些隐含的条件。另外,每解一题不仅需注意各步骤中应用已知条件是否恰当,且要注意整个解题过程中是否穷尽了所有的已知条件,哪怕忽略一小点,也会使你的解答不完善,甚至错误。因为一个好的题目它的已知条件是独立的。
3.4 判断推理应言必有据。教学中向学生进行一系列抽象数学方法的传授和训练,对培养思维的严谨性大有益处。
3.5 结论的推广要谨慎。作为中专学生,他们已具备一定的独立思考能力,教学中要积极引导鼓励他们去探求新知识,以培养创造性的思维能力,同时也要提醒同学勿随意推广结论。特别是从有限到无限,稍不留意,就可能得出错误结论。
学生自主学习是创造学习的基础,培养学生自主性的学习品质至关重要。人本主义教学观认为:“我们面对的学生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他们都有思想、有感情、有独立的人格,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个体。每个学生都蕴藏着独立学习的巨大潜能。”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充分发挥他们的自主性,那么如何培养学生自主性的学习品质呢?
1.以人为本,树立正确的学生观。
许多科学家的研究证明:“人的大脑就像一个沉睡的巨人,它比世界上最强大的电脑还要强几千倍。”因此,教师要以人为本,相信学生的潜能,相信学生能够独立学习,自主学习,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相信每个学生都有很大的可塑性,是不断变化发展与进步的个体。“搬运工与哲学家之间的原始差别,要比家犬和猎犬之间的差别小得多,他们之间的鸿沟是分工掘成的(马克思)。”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实施“因材施教,分层教学”,做到尖子生吃饱,中差生吃好,使全体学生自主参与,激励竞争,形成一个“兵教兵,兵教官,官教兵”的全班学生共同提高的统一整体。如我在每一节教学时,都预先准备一份学案,学案中所涉及的问题有深有浅,首先让学生预习教材,再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做学案中的题目。这样一来使好、中、差的学生都各有所得。
2.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创设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
创设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培养学生自主性的学习品质的基础。新世纪呼唤着新型的师生关系,这种关系要求教师的权威从此不再建于学生的被动与无知的基础上,而是要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创设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使学生能够主动参与、自主学习,从而发展思维。课堂教学是教师与学生的双边活动,“只有在师生积极的相互作用中,才能产生作为一个完整现象的教学过程(著名教育家巴班斯基)。”教师在课堂中始终要以学生为主体,甘愿做人梯,做幕后“导演”,把学生推向化学教学的舞台。
3.善于运用言行表情,鼓励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学生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主体意识的形成和主体参与能力的培养。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中善于运用言行表情,一个善意的眼神,一句赞许的话语,一番精彩的开场白,都能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获得终身受用的化学基础能力和创造才能。
4.课堂中设计多种参与方式,培养严谨的科学学习习惯。
我在课堂中十分注重学生的自主参与,通过独立学习、小组讨论、集体评议、师生交流等多种教学手段,使自己发挥组织者、指导者的作用,多让学生各抒己见,多听学生意见,与学生配合,达成思维共振与感情共鸣,努力为学生创造自主学习的机会。组织学生讨论、交流、探究,为了开阔学生的思路,进一步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引导他们自我获取知识,我常组织学生广泛地讨论,激发学生积极思考,让学生在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推理、概括中自行得出结论。
二、培养学生创造性的个性品质
1.启发思维,培养学生的质疑品质。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的思维往往是从疑问开始的,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教师应鼓励学生对教材有自己独特的理解,对疑问有与众不同的解释。“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让学生自己提问题。”爱护和培育学生的好奇心、质疑习惯,是培养他们创新意识的起点。因此,我在课堂教学中,重视让学生多问、多想、多说,从不给学生一个标准答案,允许学生保留自己独树一帜的观点,培养敢想、敢说、敢做、敢争论的精神,使学生产生创新的欲望和激情。
2.创设生动的学习情景,培养学生创新品质。
陶行知先生曾经讴歌:“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因此,教师在课堂中要实施创造性教学,寓创新素质的培养于课堂教学之中,“在每个学生身上发现他最强的一面,找出他作为人的发展源的‘机灵点’,使学生能够最充分地显示和发挥他的天赋。”(苏霍姆林斯基)
化学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自然学科,它自形成以来就与生产、生活和社会有着密切的关系。教师在备课中应该收集和参考一些理论联系实际的生动材料,创设课堂教学的活泼情景,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而创新思维的主要表现形式就是发散性思维,多角度的思考问题,以求得多种设想、方案或结论。在化学教学中,通过引导学生设计实验,学生的创新思维可以得到“活化”和发展。
3.挖掘教材中的材料,培养自主探究品质。
一、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对于中职学生来说,对化学知识的认识仍然局限在初中感性的化学知识上。其中感性阶段的认识主要有感觉、知觉和表象等。表现在化学教学中就是通过对化学知识的充分认识,进而在学生的大脑中形成清晰、正确的化学形象;然后能够对形成的化学形象进行归类和初步的概括,进而找到其共同的特点。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学生能够对化学知识逐渐地过渡到理性阶段,能够对所观察到的化学现象和事物进行逻辑思考。在这个阶段学生开始自觉地利用科学的思维方式,对知识进行比较分类、分析综合以及抽象概括等思维方式,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整理。通过对感性阶段所形成的不完善的知识结构进行分析,达到去粗存精的效果。并且对知识进行深层次的加工,然后在思维中形成一个牢固正确的概念。把对概念的认识从以前的感性认识逐渐过渡到理性认识,就是思维逐渐深刻深入的过程。
二、培养学生思维的批判性
对于化学教学来说概念的作用尤其重要,它对于不同物质的分类和限制进行了明确的规定,但是不同事物之间总是存在某些相似性,这就要求学生具有批判性的思维,正确辨别事物的正确性。在学生形成化学概念和掌握概念的过程中,要使学生能够正确地理解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能够辨别概念的类别和其中的关系。概念的内涵是指概念所反映的事物所具有的本质属性,是概念质的方面。通常所说的概念是指概念的含义,其中包含了概念的内涵,它说明了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特点和性质。外延是概念的应用范围,它包含了概念所包含的一切对象,是对概念量的方面的量度。在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时要使学生能够正确地判断化学教学中概念的正面例子和反面例子,能够严格区分相似概念之间在本质上的不同,同时也要找到不同概念之间的内在联系,反映出不同概念描述方式之间内在的统一性和局限性等。
三、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不知这事例是真是假,但我们不难感受到学会思考、发展思维对一个人成材的重要性。思维是人对客观事物本质特征和内在规律性联系的间接的、概括的反映。思维力是孩子智力活动的核心,也是智力结构的核心,要让孩子更聪明、更胜人一筹,我们就应从小就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我们若有意识地去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就可以更快地提高他们的思维水平。北京师范大学儿童心理研究所林崇德教授在他的“纵向研究”中发现,同是三年级的学生,经训练后,有86.7%的学生在三年级下学期达到逻辑思维的较高水平,而未经训练的学生要在五年级才有75%的学生达到相应水平。新课程改革从两年前就开始了。在今年下半年,我国广大地区的孩子们也都开始接触到了《科学》这门新的课程,科学课的开设正为孩子思维的发展起到了一个推波助澜的作用,也为学生有高效的思维提升提供了可能性。因为小学生的思维发展正处于皮亚杰描述的“具体运演阶段”和“形式运演阶段”,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的过度时期,他们的抽象逻辑思维的发展一般依据具体的形象及亲身的操作,而我们的科学课就为孩子们提供了这样一个平台,因为科学课的最大特点就是活动多,可让学生有大量的具体形象感知及亲身操作的机会。
《科学》的确是一门让学生在大量的科学探究活动中培养科学素养的学科。就拿六上年级的科学教材来说,一共有120个活动,但需清楚的是活动只是科学探究的外在形式,而其中内隐着的科学思维才是它的灵魂,没有思维的探究,学生最多只能是一个忠实的观看者和记录者,是不可能有重大的发现和认识。课标提到“科学探究涉及提出问题、猜想结果、制定计划、观察、实验、搜集证据、进行解释、表达与交流等活动”,从这些行为动词中我们不难看出科学课堂上的各个活动蕴涵着极大的思维成分。在《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解读》中指出“探究强调动手做(hands-on),但更强调动脑筋(minds-on)”。科学探究的重点之一就是“通过探究培养科学思维能力”。在《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中也指出“要鼓励儿童通过动手动脑“学”科学”。“动手—动脑”(hands-on and minds-on)是美国及许多西方国家小学科学教育的基本教学思想。它是认知理论在科学教学中的体现。美国的布莱笛曼在一个由全美科学基金会赞助的大型研究项目中,通过近15年对全美近1000个小学课堂及13000名学生长期的考察,得出以下结论:“如果应用实验性科学教学方法,教师可期望学生在科学过程技能及创造力方面有实质性的提高;在感知觉、逻辑推理、科学知识和数学知识方面有中等程度的进步……”《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也指出“探究”不但要有“科学的过程”,还要求学生在进行科学论证和批判性思维时能将过程和科学知识相结合。
作为一名科学教师,就要善于把握课堂的每一个细节,为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而教,为他们的幸福人生奠基!
一、在不断深入的活动中训练思维的深刻性
思维的深刻性指的是通过事物的表面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及事物间的本质联系的能力。思维深刻性是思维品质的基础。可以促进思维的准确性、概括性和预见性,主要表现为对科学现象、结论能不仅知其然,还知其所以然,能透过现象认识其本质。我们科学课要做的也就是和学生一起经历一个从事物现象到本质的认识过程。因此在不断深化的学习活动中定能助长学生对客观事物现象的深刻、敏锐的触角。
例如著名特级教师路培琦老师在《摆》一课中让学生花20分钟的时间做一个15次/10秒的摆,这是一个学生自主探究的过程,也是思维有浅入深的过程。能否做成功一个15次/10秒的摆,绝不是路老师的终极目标,提出这样的一个活动要求,目的在于引起了学生对自己做摆过程的关注,关注做摆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关注做摆过程中问题的解决方法,关注自己在做摆过程中的思维过程,当把摆做成功的时候不就是对摆本质了解的时候吗?在这样的过程中不正是对学生思维深刻性的极好训练吗?
又例如我在上《运动与摩擦力》这一课时,有这样的一个情景:
……
师:摩擦力不仅可以感受到(手拿着测力计)而且我们还可以用测力计来测量摩擦力的大小
师:我们来试试,桌上这个重物用测力计钩住它拖动起来,看看它和桌面产生了多大的摩擦力?
会做吗?
生:会
学生动手测量摩擦力(这是一个初步的尝试体验过程)
交流汇报
师:谁来代表你们哪个组说说测出来的摩擦力是多大
生:。。。。。。。
1.5牛
师:其它组呢
( 老师要板书 如: 1.8牛
生:。。。。。。。
2牛)
师:为什么同一重物,在相同的桌面产生的摩擦力会有哪么大的变化,同学们能找找原因吗?
生:每个组测量的误差带来的
生:看测力计的刻度有误差
生:拉的时候测力计的刻度有时大有时小,有的组可能是大的时候记下的刻度,有的组可能是小的时候记下的刻度,所以不统一
师:同学们都找了找原因,那什么时候才是真正的摩擦力的读数哪
愿意看看老师是怎样做的吗?
生:愿意
师:(演示)(轻轻拖动。。。。。。)1.8牛
老师读数的瞬间你们发现了什么?
生:重物动了一下(或“重物动起来了,重物刚动”)
师:看得非常仔细,刚动那一瞬间的拉力就是摩擦力。
我们再来重复测量一下刚才那个重物产生的摩擦力好吗?
生:好
学生第二次重复测量摩擦力(这是一次应用正确的方法测量摩擦力)
汇报交流2
……
在这个演示实验中,教师大可直接阐述测量摩擦力方法,学生照用就可。但教师并没有为了“刚动那一瞬间的拉力就是摩擦力”这一科学结论而直奔中心,而是将实验作为一种生活现象呈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充分感知,并随着教师的引导,学生的思维伴随着观察一步步走向深入,逐渐认识到事物现象后面的本质,经历了“现象——问题——假设——验证——结论”的科学过程,并在这个过程中促使学生思维深刻性,对客观事物的敏锐性得到进一步的滋养。
二、在相互表达和倾听中提升思维严密性
科学研究的成功,重大科学奥秘、规律的揭示无不与实验方案设计、实施的严密性有着密切的关系,究其本质则是思维严密性的体现。思维的严密性是在思考问题时能考虑到涉及实验的各个方面。思维是语言的内核,语言是思维的外壳,两者有着密切的联系。学生的表达往往反映了他的内在思维过程,对学生表达的指导,让学生对他人表达的“挑刺”其实就是一个思维的锻炼过程,一种科学思维方法的学习。
在我们的科学课堂中我们经常会碰到一些涉及到自变量、应变量、控制变量方面的一些实验,在这些实验中学生甚至老师最难把握的便是控制变量范围的确定,因为在通常情况下控制变量往往涉及到很多方面,稍有不慎,便会遗漏,致使实验失败。然而这也为我们培养学生思维的严密性提供了一个机会,其中一大策略就是多让学生表达和倾听,听别人意见,对比自己,进行反思,进而提出更富严密性的方案,在不断的交流中吸取他人的长处,弥补自身的不足,并在整个过程中懂得科学的严谨性,明白一项实验的成功须考虑各个方面,甚至是你想不到的方面,在这样的长久的表达和倾听中学生思维的严密性定能有所提高。当然作为教师自身更应该注重倾听和指导了。在科学课上,教师若能关注学生的表达和倾听,抓住其中的缺陷,引领学生认识自身回答的不足,则对学生思维的严密性培养也能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我在执教《温度和温度计》这一课时曾有过这样一个插曲。让学生用温度计测量一下身边能测量到的温度。结果在反馈时,一位学生汇报的最高温度为39℃,我敏锐地认识到了这其中存在的问题,因为当时身边没有其他的材料,最高温度也就是人的体温,到底是学生在谎报还是确实如此呢?我问学生是怎么测量的,学生就演示了一遍,原来他是用双手搓温度计的方式使温度上升到了39℃,学生的汇报显然是真实的。但我却并未就此而罢休,反而向学生提了一个问题:“同学们,你们知道老师刚才为什么会对他的汇报产生怀疑吗?”学生通过讨论、思考,最后明白了这其中的原委。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虽然参加的是一个验证的过程,讨论的过程,虽然最终实验证明学生汇报是科学的,但这中间教师的行为真的是一种“多虑”吗?学生所收获的只是一个人的体温在正常情况下只有37℃这样一个常识吗?若教师不从心底关注学生的表达,又怎能发现这其中的“不科学”,发现这其中蕴涵着的教育资源呢?
所以,在科学课的交流中,我们也应像语文老师那样关注学生的表达,培养学生的倾听习惯,并在表达和倾听中让学生思维严密性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做到三思而后行。
三、在反思和质疑中增强思维批判性
记得爱因斯坦曾经说过这么一句话:我怀疑权威,所以我遭到了报应,自己也成为了权威。有人把批判性思维列为未来社会公民必具的五大技能之一。在《美国学校教学课程与评价标准》中指出“在课堂中应该形成一种氛围,以批判思维为教育的中心”。
思维的批判性主要表现为思维能依据客观条件的变化而及时变化,从而能适应各种不同的情况,这需要有准确的判断和自我批判的态度。表现在学习中就是学生能指对所学东西的真实性、精确性、性质和价值进行个人判断,从而对做什么和相信什么作出合理决策。
增强学生思维批判性的的最关键一点就是要向权威发起挑战,不迷信课本,不迷信教师。比如在《马铃薯在水中是沉还是浮》一课中,当有学生指着那从溶液中烧出来的白色粉末状物体说是盐时,老师往往用先在水中加盐再烧的方式验证前一次实验中得到的白色粉末状物体是盐。这样的验证真的可以说明这是盐吗?这显然是不科学的。若在此时能问一句“你凭什么知道这就是盐?白色的物体只有盐吗?”从而引导学生向书本挑战,向自身批判。“一节没结论的科学课恰恰是一堂最具科学的课”。在“平面镜成像”的活动中,教材上明确指出物与像等大。可以说这是科学真理,是不容质疑的科学真理,然而在注重证据的科学课堂上有学生却质问老师:物与像的等距是怎么测出来的?这让所有的同学和老师傻了眼。接下去老师该怎么做呢?是一锤定音式的逼学生记住结论还是鼓励学生想办法去证明,将这原已成为真理的定论变成悬而未决的猜想?我想从为学生一生发展的眼光来看的话,选择后者远比选择前者的意义来得深,来得广。
著名的“姆潘巴”实验,就是热水比冷水先结冰的现象。从1963年“发现”这一结论至今已差不多有42年的历史,可几乎所有看到过这一论断的人都相信了,但在去年11月起,在上海向明中学科技名师黄曾新的指导下,上海市的3名女中学生——向明中学的庾顺禧、叶莎莎和上海中学的董佳雯,开始研究姆潘巴现象。4个月来,她们利用糖、清水、牛奶、淀粉、冰淇淋等多种材料,采用先进的多点自动测温记录仪,在记录了上万个数据后进行多因素分析,最后得出结论:在同质同量同外部温度环境的情况下,热液体比冷液体先结冰是不可能的,并提出了引起误解的三种可能。她们认为,只有当冰箱有温差、牛奶含糖量不同或糖没有溶解、含有较多淀粉等非液体成分时,姆潘巴现象才有可能发生。
庾顺禧、叶莎莎和董佳雯对世界权威的质疑体现着那份可贵的批判性思维,注重实证的科学精神,他们带给同伴乃至整个社会的价值影响远在他们探究出结论之上。因为我们都知道科学是发展的,今天的真理到了明天也许就成了古董,会被更加先进、更加科学的结论所替代。以前一直认为亚里士多德的物理学是千古不变的真理,后来产生了更科学的牛顿力学,接着又有了比牛顿物理学更科学、更深广的爱因斯坦“相对论”。这一切的变化,进步都来自于思维的批判。
批判的过程实质上是一个提问的过程,而提问本身就是一个批判的形式。在课堂上我们要把自己当成是学生的伙伴,一定要保持人格上的平等,不但要容许学生质疑提问,还要有意识地去激发培养学生的思维批判性,多问一个“真是这样的吗?”,促使学生多反思,多质疑。这些看似平凡的反思、质疑,却能促进学生思维中批判性的增强,为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产生积极的作用。
四、在解决具体问题的情境中锻炼思维灵活性
思维灵活性是创新思维的必要条件。思维的灵活性,表现在对具体问题的解决能从实际出发,随机应变,能根据问题的具体特点采取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法,而不是墨守陈规。
例如在六下年级“微小世界”中“放大镜”通过一系列操作活动后鼓励学生提出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有关放大镜的问题。学生提出很多我没有想到的问题,六(1)班廖文杰说国庆节时,我在外公家玩了几天,发现外公早上用放大镜读报时经常抱怨:“这个放大镜字倒是能放大,就是容易看跳行,眼睛都看花了。”我拿过来看了看,确实很不容易定位,就想到了其他老人用放大镜读报时可能也经常看跳行。于是,我就想发明一个能分行,防止老人看跳行的放大镜。我肯定了他乐于探究的科学精神,并在课后与他一起努力设计制做了导行放大镜,参加重庆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小学生项目发明二等奖。(附表在后)
在我们日常的教学中,课堂上所需的器材往往是教师给学生们预备好的。即使让学生去准备,到底要准备些什么,也往往是由老师作出安排。一件不多,一件不少。在实验中也一样,先做什么,后做什么,往往由老师在实验前作好了指导,学生们也就按老师的要求一步步将实验进行到底。这样一来,效率虽高,但是长期以往对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肯定是不利的,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除了学到的科学知识外,剩下的我觉得全是“按部就班”了。这样的孩子是不能适应社会的,因为将来孩子走上工作岗位后的研究是没有人能为他准备一切的。因此,笔者以为在科学课堂上,教师不必面面俱到,应多给学生经历一些“风口浪尖”的机会,让他们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完成探究,学会随机应变。
在《奇妙的指纹》一课中,有位老师在上课时忘了带印泥,无法用印泥去取指纹了,于是,在不得已的情况下问学生能否用身边的器材将自己的指纹取下来,没想到学生凭着自己的生活经验借助身边的文具,有的甚至用讲台上的粉笔,地上的灰尘纷纷成功地取下了自己的指纹……这原本是一次课堂危机,然而没想到却成了课堂的一大亮点。虽然指印的效果不如印泥来得漂亮、清晰,但是在这样的问题解决过程中,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意识和感觉到了自己的智慧力量,体验到创造的欢乐,更重要的是在不知不觉、极度亢奋中锻炼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既然一不小心的疏忽竟带来了如此美丽的风景,那我们何不少做一些吃力不讨好的“无用功”,多去预设几个这样的好情景呢?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提高孩子的思维能力,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如果在课堂上我们能带着“发展学生思维”的理念指导学生开展活动,相信科学课的活动会产生更大的效益,为孩子们的终身幸福奠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心理学教程》——人民教育出版社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4)07-039-001
数学公式是初中数学学习的重要内容,它反映了数学对象的属性之间的关系,它具有符号化的抽象性和概括性,揭示了数学知识的基本规律,是衡量学生数学认知水平的重要载体。下面就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在公式教学中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
一、重视公式的引入和推导,培养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批判性
《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程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对于数学公式,不能单一的直接抛给学生,更应重视公式的形成过程,同时在推导过程中渗透数学的思想方法,帮助学生掌握公式的结构特征,培养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批判性。
1.什么结构的二项式的乘积结果是只有两项的,这两项与前面二项式的项有何关系?
2.学生自己设计几个两个二项式的乘积,使运算的结果只有两项,并验算其准确性。
二、重视理解公式中字母的含义,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和整体性
一个公式导出后,学生对公式一般有了初步的认识,有的学生的求知欲也已经得到了满足,但他们往往对公式中字母所表示的含义理解得不够透彻。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探寻公式中字母的含义,使学生深刻理解公式中字母的内涵和外延。
三、重视公式的逆用和变形,培养学生思维的发散性和辩证性
美国著名的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斯金纳认为,在学习新知识后要及时地给予强化。为了全面发展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在公式教学中必须加强公式的逆用、变形等各方面的练习,才能达到强化所学知识的目的。
教师要引导学生善于总结练习中公式呈现的不同形态和使用方法,这样才能在数学问题的推演过程中,根据随时出现的结构特征、表示形式、数量关系的信息,及时联想到有关公式及其变形,培养了学生思维的发散性和辩证性。
四、重视公式的整合和活用,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和深度性
整个解题的关键在于熟悉平方差公式的结构特征,结合已知条件,联想到奇偶性知识,创造了使用平方差的条件,有一定的技巧性和难度,从而培养了学生思维的深度性。
总之,数学公式的教学过程既是探索、推导、运用数学公式的过程,又是培养学生思维,提高学生数学品质的过程。只有让学生真正理解公式,掌握公式的来龙去脉,结构特征,灵活运用公式,才能使学生形成积极、广阔、发散、深刻等宝贵的思维品质。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制订.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