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3-27 15:12:24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农村改革存在的问题,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关键词:农村产权制度改革 意义 组织机构 流程 问题 建议
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加速的城市化不但改变着城市的面貌,也改变着原来形成的城乡关系,农村和城市之间的物流、人流、资金流的日益频繁“交流”,工业用地和城镇居民用地的大量需求,造成了农村资源特别是土地资源十分稀缺。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为农村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也对农村经济制度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各地政府都希望土地流转的规模进一步扩大,通过土地规模经营方式的转变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以此解决小生产和大市场的矛盾。
一、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的必要性、意义及经验
(一)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的重要意义
我国是农业大国,掌握真实的土地基础数据,以及充分了解和掌握各地区的土地现状及今后的发展趋势,是经济社会发展及国土资源管理的必需和必要的。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是新形势下又一轮制度性变革,其核心是归还和确立农民的土地房屋转让权,优化资源的空间配置,提高农民收入,适应城市化加速对农村资源大规模流转、积聚和集中的要求,并为加快工业化、城市化和新农村建设,奠定可靠的基础。
(二)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的开展经验
通过对成都的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的调查及分析,我觉得在以后的农村产权制度改革过程中,应该汲取以下经验:
1.设立耕保基金,为耕地保护建立“防火墙”;
2.农村土地、房屋的全面确权,包括农村土地所有权、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农户宅基地使用权;
3.搭建村民自主的确权平台,由村民自主协商解决确权中遇到的历史难题,也尽可能减少矛盾,做到公平公正;
4.“确实权”, 是对农村承包土地的确权,从以台帐为基础、回避近年随人口变动不断调整承包关系的累积矛盾的“确虚权”,转向以实测面积为基础,“台帐、土地、合同、权证与耕保基金”五个一致的“确实权”,为大规模转让奠定坚实的基础;(这段话放在这里感觉上有点不是很文辞达意,因为感觉它是名词解释,如果你想放在这里,”确实权”前面就要加句话,比如是让农民保证确实权什么的话,使其符合前面所要求的汲取的经验)
5.要建立产权交易市场,促进要素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
二、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的总体流程
总体流程如下:
三、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开展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
主要问题有:
(1)由于农村大量人流向城市,造成大量土地闲置,被租用或被其他人种植、交税,未及时向各部门及时上报,使土地的所有权有争议;
(2)农民个人并不拥有对集体土地的所有权,农民手中所拥有的土地权利和权益无法从资源变成资本;
(3)农村没有建立起真正的市场经济,土地、人员、资金链并没有真正的被激活;
(4)农村人口的大量流动及信息资源的更新延迟,造成部分人口户籍信息与本人真实信息不对称;
(5)各市、区由于资金和资源的不同,造成各级之间的测绘资料的比例尺、坐标不统一。
由于涉及部门多,例如公安系统、农村经济发展局、国土资源局、统筹城乡发展工作局、各乡镇及街道办事处等各部门,其间的资源交流、更新、共享,有着不同程度的延迟和落后。通过以上的问题,我们发现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农村产权改革的难度相当大。
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开展过程中问题处理的建议
(一)统一农村产权制度改革范围内的所有测绘资料所属坐标系统、比例尺大小及核实标准(1:500耕地实测图或全国第二次土地调查数据);
(二)加强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所涉及到的各部门之间的资源更新、共享、交流。由统筹办牵头,各乡镇、街道办组织人员对各村(社区)的户数、人口、房屋、林权、土地台账等基本情况进行摸底调查,调查数据力求准确、全面;
(三)加强公安系统与各乡镇、街道办的资源交流、更新、共享,使人口信息为最新、最全,防止因姓名不符、性别不符、死亡或被死亡等因素拖延下一步工作的开展;
(四)各乡镇、街道办根据摸底调查、台账和现场核查情况,全面清查集体土地、房屋、林权现状、权属内容、权利人等,其结果要求与总账保持一致,各类权利人与权属内容保持一致;
(五)由国土局工作人员、镇村组人员、所属权利人代表、专业测绘技术人员同时在场,涉及边界纠纷需各方权利人代表同时在场进行边界的勘测定界并签字,其结果与清理核查结果一致;
(六)处理台账、清理核查结果和勘测定界结果之间的矛盾和纠纷,最终明确权利人、权属内容、权属范围、实测数据等;
(七)对明确权属的结果进行公示;
(八)在数据入库期间,进一步的核对权利人、权属内容、权属范围、实测数据,保证台帐、土地、合同、权证与耕保基金的五个一致。
五、结束语
由于新一轮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在数据及图件成果方面要求远远高于上一轮,同时还要求录入数据库和管理信息系统。在总结上轮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中所存在问题的基础上,结合新一轮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的要求,为了不走弯路,有必要组建一个由试点市、区、乡镇的技术领导小组对未开展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的地区进行技术指导和培训,以提高新一轮的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的效率、数据库及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的质量。
本文在总结和剖析上轮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下一轮的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的几点粗浅建议,以供大家探讨。由于笔者接触规划管理面和业务水平有限,不妥之处请读者批评指正。
1.产权主体模糊
我国对农村土地产权主体的规定不尽相同,存在主体界定不清、相互交叉现象。《宪法》《民法通则》和《土地管理法》分别对农村土地所有权主体有所界定,但又表述不一,存在交叉问题,导致在实际操作中存在土地产权主体多元化现象。
2.产权界定不清
农村土地产权界定不清表现为:一是农村土地所有权界定不清,由于历史原因,现行土地所有权归“三级所有”,对农村土地所有权缺乏统一规定;二是农村土地使用权界定不清,经过多次土地调整,土地使用期限与农民期望值不相符;三是农村土地处置权界定不清,因土地所有权界定不清,导致土地处置权存在混乱。
3.产权关系不明
一是农民和集体经济组织间产权关系不明。作为农村土地所有者的集体组织把土地使用权通过租赁或承包方式赋予农民,使土地使用权和所有权分开。集体组织作为土地所有者应得到农民的租金,但现实中并非如此,例如有些土地,农民并不上交租金;二是农民和国家间产权关系存在认识误区。从理论层面上讲,国家和农民间不存在直接产权关系,但大多数人往往认为两者之间存在直接产权关系;三是集体经济组织和国家间产权关系不合理。国家在征地过程中,将集体所有的土地转为国家所有,使集体失去土地使用权的同时,农民也失去了土地使用权。国家在征地过程中容易出现土地定价不合理,对农民补偿不充分的现象。
4.产权权责混乱
一是对农村土地具有所有权的“村集体”,在土地使用的监督和管理方面没有确定明确的形式和程序;二是对于土地承包者应承担的权利和义务没有具体规定。目前,对土地承包权的界限、内容和法律形式都缺乏明确规定,无法对土地所有者和经营者的权利和义务进行有效约束。
二、农村土地产权制度的改革与完善措施
1.明确所有权主体
在目前,农村土地所有权存在归乡镇、村民小组和村民委员会“三级所有”的现状,应根据我国农村土地产权实际情况,对土地所有权的主体进行明确,从而有效解决土地多头管理或所有权缺位等问题。目前,由于乡镇政府组织范围较广,管理费用过高,已被列入农村土地所有权之外;村民小组不是一级行政单位,且不是经济组织,因此也不应列入农村土地所有权之内;村民委员会是最基层的一级农村组织,是群众选举产生的,可以代表群众心声集中行使权力,因此可以把农村土地所有权主体明确为村民委员会。
2.健全使用权流转制度
在土地使用权流转过程中,首先,建立土地流转中介机构和流转市场;其次,乡镇政府要准确定位,在农村土地流转过程中发挥好服务职能,不得采取行政干预行为。农民是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的主体,流转行为应基于农民的自愿。
3.明确承包经营权内涵
承包经营权有着双重属性,经营权具有土地使用权性质,承包权具有土地所有权性质。目前土地所有权存在的主要缺陷是所有权经常侵害使用权,导致土地使用权运行不充分。可以通过以下措施解决,一是土地承包期永续化。目前很多国家通过延长土地承包期来完善土地制度,因土地所有权归集体所有,集体始终具有对土地的处置权,因此土地承包权永续化并不是土地私有化。二是明确农户经营决策权。在承包范围和法律规定之内,农户按时履行责任和义务,任何个人和组织都不能干涉农户的经营活动。三是对农户收益权进行界定。在承包期限内,农户依据合同交足发包方租金和根据法律上缴国家税收之后,剩余部分由农户自由支配。四是对农户转让权进行明确。在承包期内农户有权转让土地使用权,任何部门不能进行限制和阻挠。
4.其他补充保障措施
1、农村小学作文教学存在的问题。
1.1 出题偏“心”。这里的“题”,既指文题,又指作文训练的内容和要求。出题偏心,就是说教师在出题时,不考虑小学生的生活经验与兴趣,不遵循小学生的认识能力和作文训练规律,而是凭自己的主观要求选题。大多数农村小学对学生进行书面作文训练都是自三年级始,一般以8篇大作和8篇小作作为标准的训练量。8篇大作虽然是教材中确定的训练项目(这些训练每次都体现一个分段或分组目标,包括一两个要求,呈递进状),但据我们所掌握的调查资料显示,多数语文教师对语文课标、教材中关于作文教学的总体目标、分段分组目标认识不清楚,或者是无目标,随心教学:或者是在零乱的目标指引下教学:或者是要求过多、面面俱到地教学等等。作文训练目标陷入了极大的盲目性和随意性。而8篇小作,教师一般是无教案上课,更为随心所欲去安排训练内容,有的甚至是靠一时的“灵感”。例如,有的老师出过《我爱春天》、《勤劳的妈妈》、《夸夸我们的好班长》等文题。试想,如果学生没有感到春天的可爱、“妈妈”的勤劳,没有见过或听过“班长”值得夸赞的事例,怎么办呢?不胡思乱想,瞎编乱造,能行吗?出这种文题,实际上就是让学生说谎,要他们捏造不曾见过的事情、不曾发生的感情,还何谈“内容要具体,不说空话”和“有真情实感,不说假话”?何谈逐步提高小学生的作文素质?
1.2 指导偏“位”。小学语文课标强调“要重视作文指导。”调查发现,不少教师把这里的“指导”搞错了位置,狭隘地理解为就是“作前指导”,所以便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都投至此处,从命题、选材、确定中心、选择写法,到开头、结尾及词语的使用等等都作一番细致入微的指导。心理学告诉我们:小学生作文是从具体观察到抽象概括的思维过程,需要在长期的写作实践中去认真地体验和训练,化为自己的作文能力。教师把中心思想和写作方法抄在黑板上,“扶着走”、“一言堂”,包办代替,让学生写“遵命作文”,依杖而行,完全处于被动、消极的地位,实际上是由抽象到抽象,忽视了学生的思维特点,违背了学生的思维规律,这样的作文无疑是“无味”的。
那么,到底什么时候该导,什么时候不该导呢?教师的指导作用又该体现在哪里?笔者通过几年的教学尝试,认为“三分导写,七分导改”是切实可行、十分有效的。
“三分导写’,是指在进行有特殊要求或者审题有困难的习作训练时,教师要稍加指点后再让学生写作。这里,教师的指导是纲领式的,不应作过多过繁的说理讲解。一般情况,教师出示作文题后,可不作任何解释或指导,放手由学生自己审题独立写作,学生可以看书,可以互相讨论,但不能抄袭别人现成的文章。教师要鼓励学生写实事、抒真情,切忌胡编乱造、无病;鼓励学生大胆写,不要依靠教师的指点,不要怕写不好;鼓励学生按时一次写好,过关,不要拖延时间,不要等到第二次再写好。
“七分导改”即指教师要把对学生的作文指导重点放在“指导改”上。只有让学生在写作实践中去感知、体验,发现思维发展过程中所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产生渴望获取成功的动力,再加上教师有的放矢的点拨指导,才能够水到渠成地顺应他们的思维规律,提高他们的作文能力。
1.3 批改偏“向”。农村小学作文教学中的批改偏向问题也是十分严重、发人深思的。首先突出表现在“重大轻小”上。在调查时我们发现,85%以上的学校提出对大作文要精批细改,对小作文则可以简化,一般只是改改错字病句,不须眉批,也不须尾批。这是一种错误十分严重的做法。对小学生进行作文训练,在形式上可以有大小区别,但在实际教学时绝不能有轻重之分,而应该一视同仁,无论是备课、讲评还是批改都亦然。至于作文批改,袁微子说:“应当重在思路的指点,内容的选择,要重批不重改,逐步训练由学生自己改,改要着眼于内容。”根据小学生的年龄和学习品质的特点提出精批细改,是很有必要的。但这里的“精批”,不应是“精细”,眉毛胡子一把抓,而是精致,有重点;“细致”,不但不要太删大改,而且还要尽量少改、小改,努力改在要点上。一般情况,教师可用不同的修改符号标出来,留给学生自己动脑动手去改,逐步培养他们自我修改作文的能力。
其次是圈点偏向优美词句。有些教师把好文章狭隘地理解为美丽的词句,而对美丽词句的看法又脱离了切合实际、讲究实效这一标准,有些语句明明不符合事实,明明中无病、胡套乱用,与前后文内容连接不上,与表现中心毫无关系,反而也被加上圈点了。再美丽的词句,脱离了实际,也会褪色,变得暗淡无光。若我们这样去圈点学生的习作,就在暗示学生读书时只注重美丽的词句,作文时只用心于词句的修饰。此外,下批语时也要摆正优美词句的位置。例如笔者就曾于一学生作文后见过这样的评语:描写校园景色的词语不够美丽、生动,此分明表示不顾学生的思想与情绪,硬要他写出校园的美丽,久而久之;对培养学生良好的作文素质有害无益。
2、解决上述问题的对策。
第二,历史包袱得到有效化解。通过发行专项票据置换不良贷款,2007年末,按四级分类口径统计,全国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比例为9.3%,与2002年末相比下降了约28个百分点;在资本充足率方面,农村信用社、农村合作银行和农村商业银行分别达到13%、14.1%和13.3%。随着各项扶持政策的逐步落实,农村信用社的历史包袱得到初步化解,不良贷款率迅速下降。
第三,资产质量不断改善,支持“三农”服务功能有所增强。自2004年以来,全国农村信用社连续三年实现盈利,2007年盈利440亿元。截至2007年末,农村信用社农业贷款余额1.43万亿元,占其各项贷款的比例由2002年末的40%提高到46%;占全国金融机构农业贷款的比例由2002年末的81%提高到93%,成为事实上的支农主力军。
一、农村信用社运营状况
――对广西某市信用联社的调研
在改革取得明显成效的同时,农信社运营中还存在一些急待解决的问题。笔者对西南某市(以下简称A市)信用联社的调研印证了这些问题。
(一)信用联社概况。A市为县级市,行政区域面积350平方公里,总人口14万人,辖内有两乡一镇和两大区级企业。2006年,国内生产总值17.13亿元,财政总收入2.93亿元。
A市信用联社起源于1953年,之后逐步发展壮大,于1984年组建A市农村信用合作社联合社,2006年12月30日,成立A市农村信用合作联社,结束了信用社县、乡两级法人核算体制,实行县级统一法人核算体制。截至2007年12月末,联社设有营业网点6个。资产总额31294万元,其中各项贷款15592万元;负债总额30104万元,其中各项存款24418万元;所有者权益1190万元。各项总收入1404万元,各项总支出1237万元,经营利润167万元。
(二)资金来源情况
信用联社资金主要来源于存款和拆借资金。近三年来,存款在资金来源中所占比重达到78%以上,这说明信用社资金来源单一,2007年尤其如此。2005年以来资金来源结构见下表。
表1:近三年资金来源结构表
从存款来源结构看,三年来从村、镇吸收存款的占比急剧下降,从2005年的71.5%下降到2007年的32.46%,而从县及县以上区域吸收的存款从2005年的28.50%,急剧上升到2007年的67.54%。从存款来源看,该农信社已经越来越“城镇化”。
表2:近三年存款来源情况表
从存款市场占比看,该信用联社从2005年的8.64%,增长到2007年的17.22%。同时考虑到“县及县以上存款”占比大幅度增加,可见该信用联社在县及县以上区域的竞争力提高很快。
(三)资金运用情况
从资金规模来看,三年来该信用社的农户贷款规模变化很小,而农户贷款在贷款总规模中的占比从2005年的54%急剧下降到2007年的29%。农产品流通和加工类企业贷款占比达到1/3强。值得注意的是,该信用社的非农企业贷款增加很快,截至2007年末,占到贷款总额的34%,这从贷款角度印证了该农信社“城镇化”趋势日益明显。
表3:近三年贷款结构表
(四)不良贷款情况。至2007年末,该联社的不良贷款(按四级分类)余额为1028万元,占贷款总额为7%。据该联社分析,不良贷款形成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信用社的管理体制不顺,造成政策不稳定连贯;信贷管理存在短期和不负责的行为;行政干预。
从下表可以看出,该联社三年来不良贷款总额变化不大,其中政策性原因、行政干预以及历史遗留造成的不良贷款占比达到50%以上,而且在三年中变化不大。2007年末,因为经营性原因和客户恶意逃债导致的不良贷款总额达到323万元,考虑到该年度其经营利润为167万元,该信用社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能否实现商业可持续值得注意。
表4:近三年不良贷款情况表
(五)其他情况。该联社的中间业务发展状况一直不理想,2007年中间业务收入占总收入的比例仅为2.96%,而利息收入占比达到90.38%。
同业竞争方面,该联社在当地和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竞争主要是存款,而贷款基本没有竞争,与国有商业银行的合作主要是理财业务及日常尾箱保管和押运。信用社对国家关于村镇银行等农村新型金融机构的有关政策只是有所了解,还没有真正意识到其可能带来的竞争,当然这与该信用社区域内尚未设立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有直接关系。
涉农贷款方面,信用社的信贷人员基本为当地人,人熟、地熟,但该信用社对涉农贷款的基本费用初步估算为每笔216.45元,相对较高。信用社的放贷政策比较灵活,涉农贷款发放程序相对简易。
信用社与地方政府的关系方面,该联社与地方政府在2001年以前,只是维持于行政性的联系关系,即参加一些会议,接受政府布置一些任务等。自2001年该联社按照人总行关于大力推行农户小额信用贷款以来,当地政府意识到信用社对地方农村经济,特别是农业生产的作用后,对信用社发展予以高度的重视,从存款组织到旧贷清收都给予极大的帮助。在贷款的发放上,也改变了以往用行政指令的方法,而是采取协调沟通的方式进行。
人员构成方面,信用联社共有在职员工55人,其中中级职称4人,初级职称32人;大学本科5人,大专19人,中专及高中31人;从专业结构来看,主要岗位的人员大多接受过金融或经济学专业学历教育或在职培训。
二、农村信用社运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由于A市农村信用联社地处大城市郊区,经营领域具有较好的金融生态,因而并不能很好地代表广大农村地区的农信社状况,但也正因如此,该信用社的经营状况能够更好地体现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过程中的农村信用社的主要特点。从本次调研以及笔者收集的其它资料来看,农村信用社运营中还存在以下问题:
(一)农村信用社的定位已经名不符实。从调研情况看,无论是存款还是贷款,该信用联社已经基本上城镇化。且其三年来农户贷款规模变化很小也充分说明,改制后的农村信用社不可能“主动”服务三农,其“农民合作”的意味已经越来越淡,“合作金融”的性质已经名不符实。笔者从其他地区调研的情况来看,农村信用社与一般商业银行的区别,主要在于农民在贷款前,需要办理一个股东证。从经营目标来看,无论是省一级联社还是市联社,其内在追求都是利润最大化。
在过去几年中,农信社确已成为支农的主力军,但农信社的这种经营行为并不是具有内生性和市场化特征,而是带有明显的政策导向。考虑到农信社发放的农户小额贷款和联保贷款资金主要来自于央行的支农再贷款,以及无法阻遏的“城镇化”倾向,对于农村信用社改革所设定的“合作金融”和“服务三农”的经营定位需要重新考量。农信社事实上的商业化与“服务三农”之间已经越来越形神背离。
(二)农村信用社管理体制改革仍需深入。2003年以来农信社管理体制改革的核心是建立县(市)法人制度和由省一级政府管理本区域内农信社。在县(市)法人社建设基本完成的情况下,需要进一步理顺作为行业联合体的省联社和县(市)法人社之间的关系。
省联社是由县(市)法人社集体出资组建的事业单位法人,主要承担行业管理职能,但多数地方的省联社演变成了县(市)法人社的“上级部门”,甚至控制着作为企业法人的县(市)法人社的主要管理人员的任命,存在很重的“上下级管理色彩”。造成这一结果的可能原因之一,是农信社改革中地方财政和中央财政共同分担了注资等改革成本,地方政府理所当然地认为农信社是其“下属”的企业。此外,长期以来各级地方政府一直具有强烈的拥有“自己”的金融系统的偏好。对A市信用联社的调研以及其他资料印证了这一问题。近一年来,省联社下达了一系列的经济指标和任务,并与员工的工资考核挂钩。很明显,联社的大多数工作是围绕着省联社的指导方针来进行的。
当前农信社管理体制中省联社的强势,导致农信社监管效率降低。目前,人民银行基本上是负责货币政策指导、日常结算服务、账户管理和现金供应缴解等;银监会负责合规监管和金融风险防范等,省联社负责行业管理等工作。但在监管过程中,银监会和省联社的监管,存在比较明显的重叠,现场检查比较频繁,使联社处于疲于应付的状态,影响了正常业务的顺利开展。
(三)农村信用社产权制度改革及内部治理有待深化。此轮农信社改革的重点之一是明晰产权并引入民间投资。随着县(市)法人社的全面设立,产权改革工作基本完成,但远未实现由产权改革引致公司治理改善的目标。民间资本进入后,由于股权占比较低,其对公司治理以及农信社的日常管理并不十分关心,而更加注重通过这种产权关系换取优先贷款权。民间资本尚且如此,那些拥有农信社微小股权的所谓“社员”,更不会认为自己是农信社的一份子,这必然导致社员大会或股东大会形同虚设。
由于各地经济总量、经营区域等因素的影响,农信社在业务规模、人员结构等方面存在很大差异,中小规模农信社如何结合实际,落实“三会”制度值得进一步研究。
(四)农信社可持续发展问题。以央行票据置换农信社不良贷款,改变了农信社资不抵债以及全行业亏损的局面,实际上完成了农信社的再造。虽然近三年来农信社连续三年实现全行业赢利,但农信社能否实现商业持续发展,还有待观察。
笔者从山东、广西等地调研的数据显示,虽然采取了贷款终身追究制等措施,部分农信社的贷款,尤其是农户贷款,依然潜藏着较大的风险。导致风险的原因大致可以分为两个方面:第一,信用社管理水平较低;第二,农村依然是金融资金的高风险集中地。此外,与商业银行相比,农信社中间业务开展困难,收入结构中利差收入占比更高,更易受到资金规模的影响。
截止目前,农信社经营状况的改善主要得益于不良贷款置换等政策性举措。在目前的农村金融生态和政策支持体系下,农信社能否按照改革设计的目标定位以及市场化运营原则,实现商业上的可持续,很大程度上关系我国农村金融改革的成败。
三、进一步深化农信社改革的建议
(一)农信社改革体系的设计尚需考虑区域差异化问题。在产权改革过程中,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的设立已经创立了农信社改革的多样化模式,但除此之外,多数的农信社采取了县(市)级法人社的形式。从近几年的运行情况来看,这一形式还不能充分反映我国农村地区的差异化。
在区域经济关联度较高、城镇化水平和农业产业化水平较高的东部地区,应重新设定农信社的经营定位,鼓励农信社跨区域兼并、合并,使其逐渐发展成主要面向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种养大户的农村商业银行,并进一步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对于中西部等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县(市)级法人社,应在有效监管的前提下,进一步放宽民间资本进入的比例限制,继续通过产权制度的改革推动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和经营水平的提高。对少数严重资不抵债、无法实现商业可持续的农信社,鼓励其他金融机构或者民间资本进行兼并。
(二)进一步明确省联社的属性和定位,理顺管理体系。由于2003年的改革明确了农信社归属省政府管理,且省政府为农信社改革“掏了腰包”,部分地导致省级政府将农信社视为省管企业。作为承担行业管理职责的省联社,其行为边界已经远远超出了原有的制度设计,俨然已经成为县(市)级法人社的“总社”、“总行”。
以县(市)为单位成立法人社,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防止资金跨县域流动,抑制农信社的城镇化倾向,从而较好地支持三农发展。在县(市)级法人社公司治理结构很不完善的情况下,省联社比较详细的业务指导,甚至是人员管理,对于保持农信社的正常运行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但是,目前省联社的行为已经远远超出了行业管理的范畴,也违背了相关产权制度设计。此外,在银行业监督部门大多已经设到县级的情况下,省联社基于行业管理角度的业务指导和监管确无太大意义。目前来看,做实农信社的“三会”制,完善其法人治理结构,是理顺农信社管理体系的基础。
二、推进农田水利改革措施与成效
商水县在农田水利建设管理中始终严格按照“项目管理法人制、招投标制、监理制、合同制”的“四制”要求进行。成立项目建设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协调监督工作,业主派专人坚守工程现场,对工程进行全程监督严把质量关,对项目资金设专账管理,专款专用,资金支付采用县级报账制。实践证明,在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工程中,尤其是小型灌溉、排涝工程让受益农户参与建设的全过程是非常必要的,全县在农田水利建设中始终坚持这一点,在规划设计阶段让受益农户参与。首先听取他们的意见,从而让规划更切合实际;在工程建设实施阶段,让受益农户参与,倾听他们对工程使用操作的具体要求,以使所建工程操作更简单、省力、节能,此外可以让他们对所建工程质量随时监督,对确保工程质量起到关键作用,更重要的是可以提高受益农户对农田水利工程建后管护的积极性和责任心。为使农村小型水利工程长期发挥效益,商水县不断深化小型农田水利产权制度改革,积极探索小农水工程管护机制,倡导“谁投资、谁受益、谁所有、谁管理”的原则,发挥农户农民用水协会组织、村组集体以及其他农村合作组织的作用,落实管护责任,初步建立了保证工程长效运行的管理机制。具体做法是:1.首先明晰产权,再签定管护协议对工程项目形成固定资产的产权进行界定,对产权进行登记移交,将机电井、输变电线路、输水管道等明确为国有资产,产权属项目乡镇所有;将田间沟渠及配套建筑物等明确为集体资产,归村级所有,具体将农田水利项目资产移交给乡镇,乡镇水利服务站负责工程管护,并签定管护协议,产权证由县级水行政主管部门统一监制,项目乡镇政府核发。在水利服务站统一指导和协调下,委托乡镇农民用水协会进行灌溉运行管理,协会对水利服务站负责,每个行政村是用水协会会员单位,会员单位人员根据该村面积大小,确定1~2名会员,会员由各村村民代表选举产生,由水利技术推广中心培训后持证上岗。协会及其会员主要职责是负责本乡村所有水利工程设施的管护及统一协调节水灌溉工程的运行管理,并接受水利部门及镇政府的监督。2.工程管护费用,坚持谁受益谁负担的原则工程管护费用由受益单位自己筹集,效益较大且具有公益性的工程,政府可视情给予一定的补助,县级财政预算每年列入一定的养护经费,有水费收入的从中按一定比例提取维修费。3.农业用水管理实行供水商品化采用用水总量控制和灌溉用水科学化,水价由县物价部门、县水利局、用水者协会或农户代表核定,根据实际情况,本着保本微利的原则,核定供水乡级成本,确定合理水价,同时实行水价、水费定期公布制度,接受群众监督提高用水农户节约用水和爱护工程的自觉性,使工程运行和维护趋于良性循环。4.管护人员报酬乡镇所属工程管护人员的报酬由乡镇负责解决,行政村所属工程管护人员的报酬由该行政村负担,有水费的可从水费中解决。报酬的额度应根据当地实际情况由村组负责人、群众代表、管护人员共同协商确定,做到报酬合理。总之,要使管护人员有责、有权、有利,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其积极性,才能管好用好农田水利工程。5.产权制度改革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是管好用好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使其发挥最大最长久效益,使运行管护处于良性循环的必经之路,多年来在这一方面进行了许多有益的尝试,已经初见成效。
三、深化农田水利改革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农田水利建设资金短缺,投入机制不健全农田水利工程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就商水县而言,国家投入有限,县财政收入匮乏,尤其农村税费改革后水费不再征收,同时取消了水利义务工和劳动积累工,农民不再向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投入。2.农田水利建设过程环境有待改善农村土地实行承包责任制后,既有调动农村生产劳动积极性及解放生产力有利的一面,也有影响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不利的一面。这是因为一个小的农田水利工程如一眼水井、一条田间灌排渠道往往涉及数家农户,较大一点的农田水利工程甚至涉及几十户上百户,由于这些农户思想参差不齐,因此也给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协调带来一定的困难,有时因为某一两户的问题而使工程工期延误。3.农民缺乏投入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积极性农村实行土地承包责任制后,农民一家一户经营的土地面积小且田块零星分散,加之耕种田地几年才调整一次,因此农民对改善自己土地范围内的农田水利工程设施缺乏积极性。4.重建轻管观念依然存在农田水利工程一般在建设时从各级领导到受益群众都十分重视,但等到工程建成交付使用后,往往就很少过问了,致使工程运行中出现的问题不能及时解决,工程缺乏维护,造成工程带病运行。5.管理难度大,追责制度不完善农田水利工程的管护大部分交由工程所在行政村负责,由于没有管护经费及有效追责制度,导致工程管护责任不能落实;工程管护不当造成工程损坏、损毁时,不能及时追究管理不善责任;由于工程占地没有补偿,导致工程施工时有阻力,甚至影响工程合理布局;村组管护人员素质较差,其原因是当前农村青年90%以上都外出打工,村组工程管护人员只能由老年人充当,而这部分人员文化水平较低,特别是对于机电配套工程,他们所知甚少或根本不知,因此对工程的使用和工程中出现的故障及维修也就无能为力。
农业类期刊存在的问题
受体制、地域、市场环境影响。内蒙古地处边疆,经济落后,文化氛围较差,缺乏市场竞争意识,一味延续“等、靠、要”的老一套办刊思路,仅靠国家财政拨款来维持生存,依赖性过强,且经费紧张,没有积累。受制于国家对报刊政策的调整,在期刊细分市场上经不起风浪,不能以不变应万变。
领导班子不健全,缺乏创新精神。几经期刊改革,农业期刊生存环境恶化,逐渐淡化为“三农三牧”服务宗旨,成为主办单位的累赘。《现代农业》等3本杂志划归农牧业科学院主办以来,一直在等待改革中原地踱步。6年来,杂志社班子不健全,不能正常开展工作,在改革中继续观望,从而坐失了市场发展的最佳时机。
办刊经费紧张,职工素质有待提高。多年来,办刊经费不足一直是农业期刊面临的最大难题。没有经费,刊物质量难以提高,发行量跟不上,广告自然难以承揽,创收渠道狭窄,办刊陷入了难以维持的恶性循环之中。因为经费紧张,编辑人员除了继续教育培训外,几乎很少有出去参加学习培训、交流办刊经验、更新知识的机会,造成了编辑人员闭目塞听,专业知识贫乏。不能学习到先进的办刊理念,也不能及时领会国家行业指导性政策精神,自然也跟不上办刊形势,办刊理念陈旧,难以突破陈规,谋求发展。
受其它因素的影响。农业期刊是公益性杂志,其行业性质决定了其发展空间有限,除了同类期刊间竞争激烈,还要受网络、电子出版物及多媒体的冲击,如果不是专业技术人员评定职称及学术交流的需要,农业期刊可能真的要被淘汰。
上述这些影响是不可避免的,也是影响期刊生存的重要因素。
发展思路及对策
农业期刊面临的问题还有很多,但在这些主客观难题的背后如何突破办刊颈瓶,才是农业期刊适应市场,以不变应万变的生存发展之道。
加强班子建设,打造合力团队。 在生产关系中,人的因素是最主要的因素,竞争的核心是人才的竞争。因此,要根据杂志社办刊工作需要尽快完成单位的合并整合,成立社务会,建立健全班子工作职能,使班子成员分工明确,职责分明,才能更好的开展工作;各部门间要互相支持,团结协作,才能形成合力,最大效率发挥班子潜能,有条不紊的开展工作。
加强内部管理,引入竞争机制。传统的“大锅饭”显然已经不适合杂志社的健康发展,应该适应市场环境和经济形势,逐步引入竞争机制,对外竞争要有危机感和紧迫感。这就要求办刊工作者要学习和理解市场大环境和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懂得优胜劣汰,适者生存;对内也要有竞争,部门间、同事间既要互相支持,也要在工作技能、业务学习以及经济创收等方面相互竞争,这样才能培养职工的竞争意识,形成积极进取,紧张有序的工作氛围,才能进一步增强杂志社期刊的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
努力提高办刊质量,打造期刊精品。杂志社最根本的任务是办好杂志,其它各项工作也要围绕杂志的出版发行而展开,所以,刊物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杂志社能否生存和发展。现在我们办刊还存诸多问题,说明我们的质量意识和服务意识还不够强,还存在着得过且过的惰性思想。因此,杂志社要注重学习,紧跟形势,学习各家期刊之长,补已之短,做到以质量求生存,以服务求发展,努力找出且实可行的办刊新路子。
加强学习,紧跟形势。要充分调动编辑人员的学习热情和工作积极性,努力创造一个学习气氛浓厚的学习型集体,还要积极筹措经费走出去参加各种与业务相关的培训班及研讨会,使员工能在学习中拓宽工作思路,开阔眼界,学习到中国乃至世界上先进的办刊模式和经营理念。只有这样,才能在知识不断更新的今天不至于落伍,才能适应改革的需要,才能进一步发挥个人的潜能和智慧,为杂志的进一步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依托现有资源,内联外挂,实行多种经营。当前,农业杂志社的根本出路就是改革创新,自强自立,实现自养,也就是保生存、求发展。首先,要利用自身资源,不断寻求新的发展渠道。既要遵守国家的办刊政策,适应形势的需要,提高刊物质量,又要开放搞活,找出适合杂志社生存发展的新路子。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推进和新课程标准的实施,给农村小学语文教学带来了很大的冲击和影响。部分教师,尤其是边远山区学校教师出现了新课程标准实施后的不良反应,有的教师说现在的课不知怎样上了,很迷茫,不知怎么样进行有效的语文课堂教学,整天只知道忙、累,有的教师说现在备一节课的时间比以往的多了很多,仍然老是找不到上好一堂课的感觉等等。
一、新课程标准下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农村小学普遍存在教学信息化设施落后,教学改革信息闭塞的现象,教师缺乏接受和了解新课程教学动态和前沿信息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利用或懒得利用学习资源,如课件资源、教案资源、教辅资源等进行有效地课堂教学。加上农村小学的教师采集学习资源十分困难,现在有些村校虽然配备有一些多媒体设施,但是还没有掌握好相关技术,只能仅凭一本教学参考或教师用书。因此,简单的教辅用书以及新课程教学经验的不足,导致一部分教师在组织新课程标准下的课堂教学时往往感到力不从心。
2.没有现成的、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作指导,也是制约农村小学语文课改的因素之一。一堂课怎样上,如何上才能达到最佳效果,这些问题一直是部分语文教师最需要解决的。现在大多数语文教师采用了“参与互动”课堂教学的模式,但多数教师觉得教学中收与放的尺度不好把握。
3.没有经常性的培训和学习,是阻碍语文课改快速发展的重要原因。由于新课程标准实施时间不久,农村小学信息闭塞,有很多语文教师一直处于“半饱”状态,一些该“啃”的材料没有完全“啃”到,对于新课程实施中的思想、目标及方法没有完全理解、掌握乃至运用。只靠次数不多的课程培训和观摩学习,犹如井底之蛙,眼光狭小,所见有限,无法很好地应用于教学实践中。
4.农村小学的学生情况近年来比较复杂。留守儿童多,转入转出的学生也较多,随之出现了一批学困生,学困生理解能力差、学习漠不关心,要转化这一批学困生并非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此外,学习较好的学生由于得不到更优质的营养快线,已不满足甚至开始厌倦语文教师简单的鼓励和表扬,导致部分教师找不到上好课的感觉。
二、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困惑
1.绝大部分学生对写作有恐惧感。一到让学生写作文的时候, 每一个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写作情绪障碍。这种厌烦情绪不仅妨碍学生习作水平的提高,也降低了教育对学生的有效影响。
2.该如何落实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 鼓励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地学习,但常常不好操作,流于形式,缺乏在个体独立思考基础上的真正合作,在课堂中只有少部分同学能参与,其他同学仍是被动,没有表现的机会。有的学生合作学习时,不会倾听,不会合作。成了许多教师落实新课标、新理念的一种装饰。
3.怎样有效的开展口语交际。口语交际课上,学生在老师创设的情景中却没有在日常生中交谈得好。绝大部分学生不想发言,发言的学生也没有创新,好像被一个模式固定了。如何让绝大多数学生开口说话是我一直困惑的问题。
4.怎样开展综合性学习?由于考试几乎不考综合性学习,因此学生往往不重视综合性学习。"考什么学什么"的思想,在学生心目中可以说是根深蒂固。上课教师纸上谈兵,学生动不起来、走不出去,学生没干劲、不感兴趣。再加上教师对综合性学生的研究和学习不够深入,对其内涵理解不够透彻,即使指导,也是缺乏协调与配合,往往单枪匹马,没有形成有效合力,这样以来,综合性学习就形同虚设,即使学了,也只是摆摆花架子。
三、几点看法
1.创新个性化的课堂教学模式。在个性化课堂教学模式创新中,应注重体现学生在课堂上的主动性与合作性。农村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善于捕捉课堂中有利于教学的信息,创设一个良好的课堂教学模式,调适学生的心理状态,因地制宜,因人施教,才能使语文课堂教学焕发生机。
2.创设和谐愉快的课堂心理气氛。创设和谐愉快的课堂心理气氛有利于学生的智力活动,能使学生思路开阔,思维敏捷深刻,想象丰富活跃,记忆力增强,积极主动,激发兴趣,从而更好地接受新知识,并进行创造性学习。良好课堂心理气氛的营造,需要语文教师的精心组织和主动创设。
我国西部革命老区农村地区的学前教育是新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确定的工作重点之一。笔者以四川省宜宾市部分农村幼儿园,发现西部革命老区学前教育的发展在迎来机遇的同时,仍然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一、西部革命老区学前教育发展面临的困境
宜宾市地处四川、云南、贵州三省交界处,农业人口占70%。属于盆地、丘陵、高原交织地带,总人口近600万。该市11区县,有9个红色革命老区[1],其中6个属于国家级贫困县。聚居汉族、苗族等22个民族。是西南比较典型的红色革命老区之一,具有较大的代表性。
1、革命老区师资队伍短缺
师资短缺且流失严重、教师专业化程度低。据统计,2007年全国学前教育师生比为1:24.68,西部地区远远低于这一比例,而宜宾市学前教育师生比仅为1:55.87,在部分贫困农村地区师生比甚至达1:200①。可见,西部地区学前教育师资严重短缺,使西部革命老区幼儿园师资队伍出现“杂牌军”现象,这些幼儿教师基本上没有学前教育的专业背景。来自不同专业背景的转岗教师专业化程度不高,单就学历达标率这项指标而言,革命老区地区在不将临聘教师、代课教师统计在内的情况下,学前教育教师仍存在学历不达标情况,这大大降低了学前教育质量,制约了革命老区学前教育的发展。
2、革命老区幼儿园分布非常不均衡
幼儿园布局困难,农村地区幼儿入园难问题尤存。宜宾市2011年至2013年,实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在没有公办幼儿园的乡镇、街道办事处,省级财政扶持新建10所乡镇、街道办事处公办幼儿园,宜宾市级财政扶持100所,县级财政扶持100所。到2015年底,宜宾市三分之二左右的乡镇、街道办事处建立起公办幼儿园。以上发展规划确实有效地解决了一部分农村幼儿的入园难题。
3、革命老区幼儿教育理念十分滞后
学前教育观念落后。学前教育观念落后问题可从家长观念和幼儿教师教育理念两方面窥其一斑。家长的观念问题表现为三类:一是忽视学前教育型,该类家长固守6、7岁入学启蒙的观念,将子女“放养”于家中;二是学前教育工具化型,该类家长将入园仅看成是解决无人照管孩子的途径,没有认识到学前教育对幼儿发展的重要作用;三是学前教育小学化型,该类家长将学前教育看成是小学教育,期望
幼儿在幼儿园学习较多的知识或技能。
幼儿教师教育理念问题表现为:在教育目标上,以知识获得目标替代幼儿全面发展目标。调查发现,在许多幼儿教师的每日工作计划中都将让幼儿学到某类知识作为重要目标。在教育活动内容上,以知识教学活动主为而非以游戏活动为主。在师幼关系上,将师幼关系看成是长幼关系而非平等的人与人之间的人际关系;在对幼儿的管理上,教师对幼儿的管理方法以“唬住”方式代替关爱、合作与指导方式。
二、西部革命老区学前教育的改进策略
1、大力提升老区幼儿教师的生存质量
首先,应解决长期困扰农村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的农村幼儿教师编制问题。对于公办幼儿园,要核定编制,解决教师的身份问题,工资待遇有了制度性保障,才能让乡村幼儿教师名正言顺地从事自己的事业。其次,要提高幼儿教师的待遇。待遇直接关系到教师队伍的稳定性和工作积极性。目前革命老区地区幼儿教师待遇较低,既难以吸引到优秀人才加入幼儿教师队伍,也难以留住已有的优秀人才。再次,要制定专门的幼教职称评定制度。目前我国绝大多数西部地区没有制定出幼教领域的职称评定制度。据统计,其中城市幼儿园49.3%未评职称,县镇幼儿园52.0%未评职称,农村幼儿园70.6%未评职称。②西部地区这一现象更为严重。这导致了幼儿教师工作积极性大大降低,教师流失现象严重。因此,制定专门的幼教职称评定制度,完善幼儿教师职称评定体系,形成激励幼儿教师积极性的长效机制十分必要。
2、大力提高老区幼儿教师专业化水平
要扩大幼儿教育类师范生的招生规模,师范院校在教学上既要重视幼儿师范学生正确的学前教育理念的树立,也要重视技能技巧的训练。在大专层次上,大力建设幼师院校,在训练学生技能技巧方面狠下功夫;在本科层面,重视高师学前专业的发展,从理论到实践着力打造高素质人才。除此之外,努力为教师搭建专业化成长的平台,让更多乡村幼儿教师接受理论熏陶,更新教育理念。针对西部革命老区幼儿教师的特定背景,教师专业化成长要从基本理论建设入手,充分发挥理论对农村教师专业化实践的引领作用。应大力加强对农村幼儿教师专业化结构如教师的专业道德、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专业素养等基本教师专业结构的科学建构。
3、均衡、合理布局老区幼儿园
革命老区地区特有的地理和人口分布特点给幼儿园布局带来困难。分析困难原因、借鉴国内外经验,笔者认为,可以采取以下措施:首先,独立或联合建立有一定规模的幼儿园“规模化幼儿园”。充分利用现有资源,以支持大村独立建园,小村联合办园的方式建立一批幼儿园,着力解决农村幼儿入园问题。其次,在人口分散地区可采取流动幼儿园或家庭式幼儿园的形式解决人口稀少且分散地区幼儿的入园问题。家庭式幼儿园由几个家庭组成,以家庭住房为教育场所,以农村现有条件为资源,国家给予资金支持聘请具有一定高学历人员为教师开展简易的幼教活动,使偏远农村幼儿受到一定的学前教育。
总之,解决好西部革命老区学前教育的发展问题,是真正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重点和难点,也是实现各地区教育均衡发展的关键环节。只有革命老区地区学前教育全面发展了才能真正实现教育公平和公正,体现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的本质。
中图分类号 F30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02-0344-02
榆中县位于甘肃省中部,省会兰州东郊,总面积为3 296.7 km2,至2013年末,全县总人口43.17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8.55万人,占总人口的89.3%;城镇人口4.62万人,城镇化率10.7%,人口自然增长率为7.21‰,人口密度为131人/km2。
榆中县以种植业为主,主要种植小麦、玉米、马铃薯,经济作物有药材、蔬菜、水果、苗木花卉,有猪、鸡、牛、羊等畜牧养殖业,目前已形成蔬菜种植、水果、畜禽养殖、苗木花卉四大产业基地。
1 榆中县土地产权现状
目前,土地流转在榆中县培育特色主导产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土地流转的面积逐年增加,农业逐渐向规模化生产发展。2010年新增土地面积2 000.0 hm2,2011年新增土地面积3 333.3 hm2,2012年新增土地面积3 333.3 hm2,2013年新增土地面积3 333.3 hm2,2014年新增土地面积4 000.0 hm2。截至目前,榆中县流转土地的面积达到了1.39万hm2,流转土地的面积已经超过全县土地面积的1/5。从流转规模看,土地流转正呈现出集中化、规模化的发展趋势。从流转的模式看,流转模式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主要有互换、转让、出租、转包等方式。从土地流转后的用途看,农村土地流转主要用于药用植物、设施发展农业、旅游业及其他经济价值在现代农业中添加值较高的领域。从流转土地的主体看,土地主要流向养殖合作社和农业企业,土地流转后形成了“合作社+农户”“公司+农户”的发展模式。从流转土地的典型看,小康营通过租赁土地的方式,流转200.0 hm2土地发展日光温室生产,使当地现代设施农业得到了长足发展;定远镇通过租赁的方式流转土地13.3 hm2,主要发展特色花卉种植,并成立了合作社,特色农业效益逐渐凸显;甘草店镇通过租赁的方式流转土地100.0 hm2,主要种植玉米、马铃薯、中药材等作物,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重庆甘肃商会、甘肃兴陇农业旅游开发有限公司租赁农户耕地133.3 hm2,拟建以种植薰衣草为主题的农业观光、游览、体验景区,以上土地的流转带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增加,效益是流转前的3~6倍。另外,贡井乡荣鑫源养羊、定远镇顺源蔬菜、众诚蔬菜、吉仓农产品等农民专业合作社都是与农户采用“公司承包+反雇农民”参与生产模式。让农民接受现代企业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根据市场信息、经营战略,以实现标准化的生产经营目标。
2 榆中县农村土地产权存在的问题
2.1 土地产权主体不明
2.1.1 农民对土地所有权认知不清。榆中县现行农村土地产权实行集体所有权制度,但所有权是属于村民小组、村集体还是乡镇现行法律并没有明确规定,另外农民集体到底是以什么样的形式存在,有关法律也没有做出解释。从而使农民集体成为一个无形之物,既没有自己的组织形态,也没有法人身份,这造成农村土地所有权“人人有权,农民无权”问题的存在,从而导致大量耕地被政府、企业等恶意征收,农民失去土地,没有经济收益,贫困现象加剧。同时,农民对土地的管理多为短期投资,不注重土地的长期管理,对土地投资的积极性不高,不利于农民经济收入的增加,也不利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2.1.2 土地经营管理权主体含糊不清。村委会成员是由农民自行选举,代表村民处理本村相关事务,这一基层政权在农村常常越位替代集体经济组织,但法律并未对村委会的集体经济组织的职能做出相关的规定。
2.2 土地承包权不稳定
我国相关法律规定集体所有土地应由集体成员承包经营,任何个人、企业还是其他组织都不得限制或非法剥夺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承包本集体内土地的权利,即国家依法保护村集体土地承包关系的长期稳定不变。然而在实践中,榆中县一般都存在“三年一小调,五年一大调”的现实,土地承包合同的不稳定性使农村土地产权的行使缺乏连续性。这直接导致农民对土地不进行长期投资,粗放经营土地,引发对资源的浪费及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更不利于保障农民的长期受益。
2.3 土地产权不完整
农村土地产权主要有土地所有权、土地使用权、土地收益权、土地处置权等。土地所有权归乡镇、村集体、村民小组享有。土地使用权归农民所有,可以通过承包或者划拨的方式获得。就当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土地收益权和土地处置权受到严格限制。土地处置权不完全属于农村土地权利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建设用地使用权都受到相关法律、法规的限制,流转方向受到限制,流转活动需要经过审批。农村土地权利人享有的土地收益权不能真实体现土地产权的价值。
2.4 土地承包经营权内涵不充分,不明确
榆中县现行农地权利制度中因土地承包经营关系而形成的主体双方权项内涵不清,权责混乱现象十分突出:一方面,农民在耕地上的权利意识不清,无法通过合理的途径保护自己的权益,时常存在被政府无由征收的现象,特别是在城乡过渡部位。当前我国经济不断发展,城镇化步伐不断加快,城市周边土地被征用的可能性越来越大。就榆中县的情况来看,农民与基层乡、镇政府的土地使用权纠纷冲突发生的频率不断增加。在当前的土地管理体系下,对土地的大量征用和农民对土地缺乏长期投资的现实无法避免。另一方面,政府在土地集体合同中义务不清。相关法律对土地承包经营权人的权利没有明确、完整的规定,仅借由签订承包合同的方式来约定土地承包经营双方的权利和义务。这种承包合同往往很难做到权利、义务的明确和公平。尤其处于相对劣势的农民群体,受自身素质较低等因素的制约,农户在许多地方对土地权利的理解不清,维权意识的缺乏。这为使得各种侵权违法行为的发生提供了便利,甚至出现承包合同内容与国家的土地政策法规相冲突的现象[1]。
2.5 土地使用权缺乏有效的流转机制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首要目标。在当前农村经济体制中,土地产权界限不明确,给土地流转设置了障碍,阻碍了农业生产规模化、集中化经营,不利于农村资源优化合理配置。当前,榆中县流转土地面积占总耕地面积的比例不高,流转的范围较小,跟不上现代农业发展的步伐。在进行土地流转时,农民多进行私下交易,权利义务不明确,流转纠纷多发[2]。同时,土地流转后并没有形成种植规模,很难形成一个流动的效应。
3 榆中县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的制约因素
3.1 法律制度约束
3.1.1 流转程序不完善。目前土地流转正处于起步阶段,还未形成整套的正规流程,也缺少有效的科学管理制度。在集体土地所有权,土地承包经营权和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中,还有很多产权未实际记录,同时尚未将“归属清晰、权责明确、流转顺畅、保护严格”的农村市场和现代农村产权制度体制建立健全。
3.1.2 流转机制不健全。目前,榆中县多是以村集体和农户自行转让为主,处于自发和无序状态。土地流转多以农户之间口头协议为主,流转的随意性较大。在这种无序状况下出现农户流转期限不明确,流转双方权利义务不明晰的现象。土地流转没有签订书面合同或签订了简单的合同,一旦情况发生了改变,就会产生纠纷和矛盾,损害了合同双方的利益,不利于土地流转工作的正常开展。
3.2 征地制度约束
当前榆中县地方政府为提高政绩而不顾农民利益强行征收土地并随意进行土地流转,大搞形象工程,出现侵害农民利益的“越位”行为。同时,政府从中控制土地交易价格获取暴利,种种行为使得农村集体耕地减少[3],农民享受不到土地所带来的收益。另外,集体的决策缺乏民主,往往具体到某件事情,是“村干部说的算”,片面追求经济发展,滥用土地,把大量的农用地转化为城市用地和工业用地,农民没有实质的决策权,严重的导致土地利用效率低下。
3.3 社会保障制度约束
榆中县是国家重点扶贫县,经济落后,农民人口多,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目前仍处于不完善状态,农民面临的市场风险、生活风险较大。榆中县农民低保制度只对农村特困家庭进行补助并没有大范围实施,使得其他同样存在困难的农村居民得不到救助,而且榆中县财政普遍存在困难,保障水平低,政府无力为农村低保提供足够的资金。另外榆中县当前土地转让价格低,这使得农民在失去土地时只获得了较低的转让费,但自此农民失去了赖以生存的保障[4]。
3.4 自然环境约束
榆中县自然条件差,山区耕地大多数为土层较薄、漏砂、地处偏僻、路途遥远、耕作不便的土地,难以形成规模经济生产。另外,当地受气候干旱及经济发展落后的影响,耕地产量低而不稳,甚至出现投入而无产出,从而减少了政府投资企业的量。
4 榆中县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的对策和建议
4.1 明晰产权归属,强化土地所有权
让农户享有土地所有权的处置权和受益权,是农民从土地中获得财富的根本保障。针对现实中土地所有权的“三级所有”格局,应对哪一级集体拥有所有权作出明确的规定,解决所有权主体缺位或者多头管理的问题。为完善农村土地产权制度,维护农民合法权益,要采取确权颁证的措施。土地承包经营权归榆中县农村,应在坚持农村集体产权的前提下,贯彻落实基本经营制度,做好登记、建立严格档案等管理制度,确保做到公平、公开。
4.2 完善承包经营权的内涵
一方面,榆中县现行土地所有权的最大缺陷在于使用权的权能不够充分,导致所有权经常侵害使用权。这就要求做到土地承包期永续化,保证土地家庭承包经营权有足够的期限,至少50年不变,保证两代人能够收回投资。做到只要农民在土地利用中符合法律和承包合同的要求并在使用范围内切实履行义务和责任,任何组织和个人就不得干涉农民的生产活动。另一方面,榆中县基层政府出现土地使用审批不合理现象,违法占用农民土地,这是因为土地管理中缺乏有效的外部监督,出现“内部人控制”行为而导致的结果,因此必须建立有效的内部和外部监督。
4.3 引入市场机制,建立土地使用权市场流转机制
由于榆中县自然条件恶劣、基础设施落后,导致土地产出率不高,有些地方经常会出现低产或绝收现象,这无形中会对农民的土地依赖性造成很大的冲击。由于农民减少或放弃对土地的依赖,很多农民会外出务工,土地撂荒现象非常严重,导致稀缺的土地不能被高效的利用,也会造成农村地区生态环境的恶化,后期会有更严重的环境问题出现。这种情况下,需要赋予农民权利,允许他们对土地进行处置,实行土地使用权流转。允许农民以出租、转包、转让、互换、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使用权且依法签订合同。同时,在落实农民对土地占有的前提下,土地流转应按照自愿有偿原则,强化对土地使用经营权流转的服务和管理,建立健全土地使用经营权流转市场,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
4.4 建立健全农村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
在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中,榆中县应建立以农民为主体的公共财政,同时以社会服务部门参与为基础,投资、保险和信用机制适当干预支持的新型农民社会保障制度模式。从整地补偿金中划拨一部分用作保障基金,鼓励农民参加社会保险,建立基本养老金账户。对失地农民进行职业培训,提高其职业技能,促进失地农民再就业;对失地农民融入城市生活给予关注,帮助农民尽快融入城市生活。
5 参考文献
[1] 王世联.我国农地产权制度变迁及创新策略研究[J].农业经济,2007(9):28-29.
小学科学课程是小学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通过对科学原理、科学知识与科学现象的教学,全面提升学生的科学知识储备,让学生用科学的眼光看待世界[1]。从本质上说,小学科学课程是素质教育新课改教学政策不断深入与推进的结果,是我们有效提升小学课程教育成效与作用力的重要步骤与重要方式。为此,我们必须坚持不懈地推进农村小学科学课程改革工作,理清农村小学课程改革的主要问题,有针对性地选择相应的解决措施与方案,从而切实提升农村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的质量与效率。
一、当前农村小学科学课程改革的主要问题
(一)教师主导,学生参与性不强
由于长期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小学科学课程课堂教学始终存在着教师主导、学生参与性不强的弊端,教师代替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角,教师将主要精力集中在基本知识的教学上,既没有为学生提供思考与消化的时间,也没有让学生充分地展示自己,长期以往,必然会影响学生对于科学课程的学习热情,这是当前小学科学课程改革必须解决的主要问题之一。
(二)教学重点不突出,教学成效有限
小学科学课程教学的重点在于激发学生探索科学、了解世界的欲望,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探寻自然现象背后的奥秘,并非培养出专业的“科学家”。但从目前教学现状来看,大多数教师往往忽视教学重点,侧重于科学理论的解释、基本概念的传输等等,将小学科学上成了理论课,这与小学推行科学课程教学的基本理念与出发点背道而驰。
(三)教学方式单一,课程改革进程缓慢
好奇、爱玩是小学生的天性,在有效推进小学课程改革的进程中,教师要更为注重教学方式与教学手段的更新,只有这样,才能够使课堂教学始终充满趣味性与吸引力,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给予学生更为新鲜、新颖的学习体检。但当前教学方式机械、单一,缺乏变化性是绝大多数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的通病,极大地影响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阻碍了小学科学课程改革的发展进程。
(四)实验不“实”,理论替代
科学课作为小学课程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其它学科不能替代的重要的育人功能。而实验则是完成教学任务非常有效的途径,也是学生模仿科学家进行探究的重要方式,也是对学生启蒙教育的重要学科。但农村小学受教育装备和师资的影响,很多教师没有实实在在的让学生动手进行科学实验,而是把实验结果直接告诉学生,背背答案应付考试了事,这样就完全阻碍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挥和动手能力的提高。
二、有效推进小学科学课程改革的有效措施
针对当前小学科学课程改革的主要问题,我们可将有效推进农村小学科学课程改革的主要措施归纳为以下四个方面:
(一)推行学生本位教学方式,调动学生参与热情
推行学生本位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参与热情是小学科学课程改革的重点工作,也是有效凸显小学科学课程改革作用力的影响力的核心。比如,在进行“水与食用油”这一节课的教学时,教师可以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由学生通过自主预习、小组讨论等等方式提前预习书本,回答课后问题,并在课堂教学环节通过小组之间互相提问的方式,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小学科学课程教学中来,同时也让学生能够真正体会科学学习的乐趣。
(二)创新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欲望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与学习热情的必要举措。科学与日常生活紧密相连,生活中的许多现象都可以用科学知识来解答,教师可以有效进入生活教学方式,比如在进行“种子发芽验”教学时,教师可以为学生发放绿豆粒,让学生在课下种植绿豆,并且记录绿豆破土、发芽的过程,让学生亲眼看到“科学”,发现“科学”,从而真正开启学生渴望接近科学、学习科学、探索科学的主动性,这是小学科学课程改革的核心任务与出发点。
(三)实验做“实”,为探究而设。
小学科学实验课,应以学生为本,关注学生学习的真实性、关注学生的有效参与、关注学生的真实感悟。科学实验课如涓涓细流,让学生在每一堂课中都学有所得。这就要求我们:
1.农村学校要加大实验设备设施的投入,能基本保障科学实验的正常开设。
2.加大科学教师的引进和培养力度,确保师资。
3.加强科学实验室的使用管理,较大对科学教师的考核力度。
通过以上措施,才能为学生实验探究创造更多、更好的条件和机会,真正做到“为探究而设”,让学生扎扎实实地开展实验探究活动、真真实实地体验、领悟科学实验的乐趣。这样的科学实验课才更加真实、朴实、扎实,这样的科学实验课才更具实效性。
(四)改革考核方式,提升科学考试成绩的含金量
必要的考核既是检查学生学习成效的方式,也是确定教学重点与教学计划的重要依据。为了进一步提升小学科学课程考试的含金量,我们必须改革小学课程考核方式,除了坚持传统的笔试之外,教师可以引入现场作答等等方式,将生活中与科学知识、科学原理相联系的科学现象制作成小纸条,让学生现场抽取问题,并在经过短暂的思考之后运用学到的科学知识去解释这些生活现象,旨在通过这种方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主动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意识,让学生能够真正学到知识,学会使用科学,从而进一步凸显小学科学课程的操作性与实用性。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小学科学课程改革是一项项目众多、任务繁重的工程体系,学校、教师与家长要共同参与到小学科学课程改革工作中来[2],只有这样,才能够有效、高效地解决小学科学课程改革中的诸多现实问题,提升小学科学课程改革的影响力,为我国素质教育的可持续化推进奠定坚实的基础与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