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明朝知识点模板(10篇)

时间:2024-03-30 09:33:07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初中历史明朝知识点,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初中历史明朝知识点

篇1

初中历史中包含大量多样的历史故事,对这些故事进行有效的利用能够使初中生更透彻地了解历史这一学科,从而更有效地提高课堂效率。初中历史不仅要让学生学习基本的历史知识,也不是为了应对所谓的考试,而是让初中生对历史这一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

一、什么是故事化教学

1.故事化教学概念

故事化教学是指教师在讲课时,在所授课程中加入一些相关的故事,进而达到对课程内容更深层的理解,增加课堂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吸引他们的课堂注意力,让其在故事中感悟真谛。

2.故事化教学的实质及方式

初中历史教学故事化是极具科学依据的一项改革,正处在青少年时期的初中生能够在故事中充分感受历史的魅力,培养其主动发现问题、了解问题并积极思考的习惯。故事能够使初中生充满兴趣,从而化被动为主动,在课堂上占据主导地位,积极主动地思考。教师在课程内容中加入的小故事应该生活化,并且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这样才能使学生保持较高的听课效率。

3.故事化教学中的注意点

历史故事不能与课程内容产生脱节现象,教师应根据教学要求及实际条件进行适当的挑选。主要分为三种形式:(1)初中历史课堂中,教师可讲述与教材相关的历史小故事,其中包含著名人物、事件以及特殊的历史故事;(2)历史老师还可以在课程基础上进行人物虚构,从他们的视角及经历讲解课堂相关知识;(3)为了便于学生对相关知识点的记忆,老师还可编制简短精练的小故事。

二、故事化教学方式的策略

1.初中历史教学具有一定的欣赏性

初中历史教师在这种新型教育方式中,应以学生为主体,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与学生保持良好的关系,这对初中历史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应在教课过程中不断提升自己授课的艺术性。在初中历史中,教师要懂得运用不同的教课方式,让学生在这种艺术性教学中学习知识。这不仅能够培养初中生对历史知识的浓厚兴趣,还能获得对历史文化美的感触。因此,初中历史老师不仅要改善课堂氛围,还要将历史知识完整地、精确无误地传达给学生,用这样的方法最大限度地激发初中生对历史的兴趣,使其在学习中感受知识的魅力,并对历史产生兴趣。

2.营造适当的教学氛围

初中历史教师应在合适的课程内容中插入适当的故事,使初中生在其中有效地感知历史。举个例子,在讲解二战期间的内容时,教师可利用这一事件让学生理解我国人民在此期间所受的苦难,意识到战争的残酷性,增强初中生的爱国意识以及对战争的厌恶,换句话说,老师应在课程教学完成后,利用故事围绕课程内容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比如说,在讲解四大发明时,教师能搜集发明者创造发现的小故事,让初中生感受古人的智慧以及他们的发明对现在所造成的深远影响,从而增强学生的爱国热情及民族自豪感。

3.使故事化教学更生动

历史本就是多姿多彩的,其中的故事也趣味良多,但如果我们将历史课本变成一条条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死板的知识点,那就背离了学习历史学科的初衷,学生也会对历史产生厌烦、抵触情绪。只有把它们变成人人皆可讲述的故事,让学生对其有所了解并讲述,即使某个学生所讲述的故事并不完整,也算不上流畅,但是学生敢于站起来讲,就能极大地增强学生的勇气及信心,尤其是那些平时不怎么讲话发言的学生,给了他们一个展现自己的机会,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素质能力提升平台,这才是真正的意义所在。由此可见,一个小小的故事便能拉近师生间的距离,它使课堂有了乐趣,学生有了勇气,更提高了课堂效率。

4.感受故事中的情感所在

历史就像现实的一面镜子,它里面蕴含了无数做人的道理、人生哲理以及先辈们遗留下来的时代精神。学生在一个个精妙绝伦的故事中感受先人的情感及精神。对历史的有效学习,可以增强初中生的爱国意识,形成自豪感,那些优秀的人物,都可以给初中生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让其在一个个小故事中潜移默化地形成优秀品质。这对青少年今后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也有重大影响。比如说,教师在讲解“明朝的对外交流与冲突”时,就运用了这种新型教学方式来实现情感教育目的。

历史教师首先让学生从语文课文中找出郑和下西洋和戚继光抗击倭寇这两个事件,在学生熟悉了解后,让其在班内进行演讲活动,讲述结束后,历史教师对其中的精彩讲演进行了点评及嘉奖,同时提出问题:为什么你们都没有提及他们能够成功的原因呢?他们身上有哪些品质值得我们学习?在良好的课堂氛围下,学生积极地投身讨论,在这个过程中,对其中所含的哲理及高尚品德有了深入体会。由此观之,故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情感方面有着必要的作用。

篇2

自从新课程标准实施以来,历史教学从原本的应试教育模式逐渐转变到服务于学生发展的角度上。人们一直将数学、语文、英语称为三大主科,而历史教育一直饱受歧视,由于历史知识的特殊性,大多数学生认为历史“一背便可”,因此初中历史教育仅仅局限于“背诵”单一的模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常常因为枯燥乏味的教学模式而大为受挫。做好历史学科的教学工作,要求中学历史教师改变落后观念,进行大胆创新。课堂是实现教育目标的重要手段,是组织教学活动的主要途径。“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古人历来重视历史,即使在今天,重视历史教育同样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初中历史教学的核心

知识结构可分成基本线索和基础知识两大部分,历史是一门线索性很强的学科,在编写时要明确所学内容的线索,对学生的学有帮助。编写时往往以填空形式出现,让学生在练习过程中理解所学内容的知识线索。

基础知识是历史课学习的核心部分,主要包括知识结构的构成、基本知识点、教师的点拨和设疑、印证的材料等。首先按课本对知识表述的顺序、知识结构的构成、教师授课的意图把各节内容的知识构成、基本知识点、教师的设问、印证的材料打印出来。

二、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实施有效教学

创造自由质疑的课堂环境。适宜的课堂氛围会给学生和谐、积极的感觉,促使学生情绪高昂、呈现最佳的思维状态。在历史教学中,我们要尊重历史事实,允许学生有疑问就质疑,在质疑中学会思考、理解历史。在历史教学中,适当地设置富有挑战性的问题,会激发学生探索的热情,从而实现有效教学。这些问题需要学生深入思考才能回答,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三、学习方法的传授

初中历史的学习方法一般包括记忆方法、理解角度、理论运用等内容。如在学习哪些欧洲国家不是北约和华约组织成员时,让学生记住一句话:“噢,瑞瑞请给男孩一点爱!”其中的“噢”代表“奥地利”,“瑞瑞”代表“瑞典”和“瑞士”,“男孩”代表“南斯拉夫”,“爱”代表“爱尔兰”。短短一句话,学生既记住了要学的知识,又提高了学习兴趣,还掌握了记忆的方法。同时技能训练是对一节课学习的检验,有选择题、填空题、材料解析题和问答题等题型。训练题的设计要体现针对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既要有基础知识的检验,又要有基本技能的训练。这些练习有的在课上完成,有的是课下作业。

四、促进自主学习,实施有效教学

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自主学习,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中。在自主学习中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初中历史教材中的很多资料可以用来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其作用。

五、激活学生的历史思维

无论从哪一个角度讲,历史本身和历史学科都不会限定在某种僵化模式中。人们对历史的正确认识,需要发散式、复合式思维,需要广阔、全面、客观、辨证、变化、发展的视野,尤其对历史因果关系的思考,是对人思维水平的检验。学习历史就如学习数学,是思维的训练和强化,是思考的过程,是获得思维成就的经历,是积累经验的机会。所以,任何教学方法都要以激活、调动、启发学生的思维为主,促动学生历史思维的发展。

六、系统化历史知识,实施有效教学

系统化历史知识对增强历史复习效果有重要作用。初中历史知识如果只是零碎地记忆,则很难增强学习效果,只有把历史知识放到整个历史背景中,使历史知识系统化,才能提高学习能力,增强学习效果。系统化历史知识要全面了解历史教材,进行归纳总结。因此,需要师生相互配合,联系前后的历史知识,使之系统化。“横”的方面要把这一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联系起来。比如,近代资产阶级革命可以总结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欧洲革命、意大利统一战争、美国内战、德意志统一战争、俄国二月革命等。“纵”的方面可以把每个事件的前后都联系起来,比如,可以用中国近代史作为一条纵线,串联历史知识,理清历史线索。

七、巧妙提问,提高学生的知识记忆能力

1.抽签提问的尝试。

课堂提问是提高教学效率的有效手段,但如何提问,则要讲究艺术性。我采用的是抽签提问法,具体做法可分为五个步骤:第一步,设疑,即提出问题,制造悬念;第二步,阅读,指导学生带着问题看书和思考,寻找答案;第三步,抽签提问,让几个学生回答,列出不同意见;第四步,讨论,自由发言,分析问题;第五步,教师归纳总结。其中,关键的是第一步和第三步。第一步“设疑”要难易适当,并有一定的诱惑性,引起学生去思考。第三步抽签,机会要均等,使人人都感觉到自己有可能被抽中,因而认真看书,积极动脑筋想问题,不敢懈怠。所抽的签可用纸片做,每张纸片上只写一个学生的名字,装入信封中。提问时当众抽签答完后将签装入另一个信封。为了引起学生的重视,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态度及答题水平,每次提问都打分,记入平时成绩。

2.多给出思考题,不否定学生。

学生在学习历史时,需要学习的不仅仅是历史知识,还有思考问题的能力。鼓励学生多思考,并且愿意和大家讨论交流,这样会事半功倍。比如讲清朝入关的问题,当康熙统治天下的时候,政治清明,百姓安居,而明朝遗臣却因为统治者非汉人而殊死抵抗,策划谋反,问学生如何看待这个问题。这关系到很多东西,如文化、民族、政治等,要给学生思考的时间,然后鼓励他们说出自己的想法,进行交流探讨,从而在历史课上学到更多的东西。

篇3

现阶段初中教育教学系统的历史课堂教学还普遍存在着教学设计理念相对陈旧、教学方法模式有待完善、适配途径步骤缺失等一系列典型性问题,从而导致了当下初中历史教育教学体系中的单一索求指标任务、忽视教学设计灵活多元、途径方法陈旧固定、课堂互动气氛沉闷等等亟待解决的瓶颈困境。进一步开辟拓宽历史教学思维模式创新化的广度,将历史课堂教学与生活实践协调统一,通过互动协调的教学氛围的营造、丰富多样的教学方法创设、人性系统的学习反馈机制的完善,从而快速有效地调节优化既存的历史课堂教学体系的整体结构,进而实现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理念模式创新改进的具体化、可行化、长效化推进发展。

一、创新型教学的内涵属性与价值位阶

创新型教育教学理念模式又称发散性教育教学理念模式,具体适用于到初中历史学科的教育教学中,则是指在基于历史课堂教学的属性特征的前提下,针对性地将其与相关联学科、社会生活实践等具有实效价值内涵层面上的衔接联系的要素提炼出来,通过一系列灵活多元的课程备课设计、互动趣味的课堂教学情境的创设、丰富人性的方法途径的实施应用,深度凸显历史学科自身的价值索求、侧重激发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创新化意识、探究式技巧,最终在圆满效率实现既定教学目标的基本前提下,有力助推素质化全面教育在初中历史教育教学之中的铺设延伸。

伴随着新课程改革进程的深入推进,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也逐渐突破了旧有固定的“重点人物、时间、事件标注圈划”、“难点易错集中讲解、读背”以及“大考试小测验反复巩固”等的束缚羁绊,逐渐扩展延伸至侧重加强课堂教学的创新灵活化设计、活跃课堂师生互动教学、提升学生的历史学科探究实践能力以及深化历史教育教学结构人性化拓展等新层次、新方向。这种开放性、多元化的氛围态势也就为提倡教学模式灵活多样、教学方法简易高效的创新型教学途径创造了基本的前提条件。

二、创新型教学途径的针对解析以及具体创设

(一)立足学生阶段实际,更新教学设计整体思维

在进行创新型教学途径方法的创设实践之前,教师需要进行整体备课规划方针的思维更新,一方面要根据新课改大纲所规定的中学历史教学要求,适时适当增删历史教材的部分内容,划定知识讲授的精准范围,将一些偏、难、杂的教学实践价值不大的内容范围予以舍弃,只需简单地进行概念解释,让学生形成基本的感性认知就可以;另一方面则要突出初中学生的阶段性特点,开动脑筋、合理灵活地将一些本阶段学生喜闻乐见的历史大剧、史学综艺、野史趣闻等等要素巧妙具体地进行转化,融入实际的课堂教学之中。譬如可以将进来颇受初中学生群体乐道的“甄嬛传”作为突破口,教师可以利用“甄嬛体”的灵活编排,将有关雍正皇帝对于“摊丁入亩”以及“改土归流”等改革措施的要点进行风趣幽默的讲解,这样就使得学生在自己熟悉喜欢的氛围环境中去轻松愉快地接纳消化相关知识,从而使得学生想学历史、要学历史、爱学历史。

(二)以生活实践为基本来源,将创新型途径模式具体化

我们在历史教学中引入实施创新型教学途径方法,实质上就是让本阶段的学生群体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感悟生活,在生活中体味历史,二者是彼此独立又交互衔接的统一关系。所以在进行创新型教学的实践之时,教师需要侧重将谐音技巧、生活场景、社会经历融入这种新型的模式方法之中。譬如在讲解公元1644年李自成明朝、清军入关这一节时,就可以以顺口溜“一溜柿子”谐音化地表述公元1644年这一历史事件,同时为了加深记忆,也可以进一步阐释“一溜柿子”这种常见的生活意向其实就是八旗清军拖在身后的柿子球状的长辫。这样鲜活生动的比喻不仅使得学生对于历史事件、历史时间有了具体形象的感悟,加深了对于这一知识点的理解记忆,而且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探究欲望,进一步诱使学生触类旁通地进行其他类似知识点的灵活记忆,可谓一举多得。

(三)结合现代媒体教学手段,丰富教学内容模式的多元性

实现教学内容更新、方法模式转化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求知欲望的前提,也是创新型教学途径创设推进的核心价值追求。所以在实际的创新型教学的模式方法的创设铺展中,教师可以将趣味盎然的历史人物轶闻故事、丰富多样的幻灯片演示、翔实经典的纪录片播放等多媒体教学手段作为创新型教学途径方法的表现形式与创设内容。诸如在讲解讲述欧美资产阶级革命之时,就可以将中央电视台录制的《大国崛起》系列纪录片进行幻灯片精彩图片展示、影视资料播放观赏等等,并组织学生进行集体讨论、心得抒发、感悟分享。从而使得学生在放松心情、缓解学习压力的同时,也加深巩固了对所学历史知识的记忆理解。

三、结语

初中历史教学理念模式的创新实践作为一种交互协作的综合型思维途径集合,在初中系统历史教育教学机制的整体运作发挥着辅、改造性、协调性的关键作用。进一步加强历史教学创新化理念模式的推广普及,细化具体的创新方法步骤创设铺展,继而稳步提升学生群体的历史修为素养与实践应用能力,从而快速协调地实现初中历史教育教学体系的积极、持续、长久发展。

参考文献:

篇4

历史,是一个国家,一个社会进步的反应,通过历史,人们可以了解几百年前甚至几千年前的社会状态和人们的生活方式;通过历史,人们也可以预测到以后社会的发展。培根说:“读史使人明智。”从历史中人们可以学习到很多做人的道理。很多学生认为学习历史不重要,觉得没有意思,尤其是学习中国的历史。其实,要想了解国外的东西,学习国外的历史,首先要学习的是中国的历史,咱们自己的历史,只有先知道了自己的历史,才能去更好地学习国外的历史。初中历史主要讲述的就是中国的古代史、近代史等。很多学生都认为学习历史的方法就是记忆,记的内容多了,历史自然就学习好了。诚然,背诵的多了,自然记住的也就会多一些,但是学习历史并不是只有背诵这一个方法。提高历史学习效率的方法也很多,需要教师多多思考。历史是一门很有意思的课程,通过运用各式各样的教学方法,课堂效率的提高也就必然的了。

一、有好的开端

任何一堂课,能够在上课之初就吸引到学生的眼光,这堂课就成功了一半。同样,历史也是如此,有一个好的开头,学生的兴趣也就来了。教师要用心设计开头,既有新意,又能有强烈的刺激性,能够一下子就抓住学生的目光,可以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知识的不足之处,让学生欲罢不能,既想听教师的讲解,又有自己去一探究竟的想法。学生的积极性调动开了,学生的心理状态好了,课堂的氛围也就有了,自然课堂效率也就提高了。历史课的导入可以是有趣的历史故事,例如,在讲明朝历史的时候,可以从讲朱元璋的故事开始,也可以从武侠小说《倚天屠龙记》中的朱元璋的故事开始,学生都喜欢听故事,好的故事可以让学生一下就记住相关的历史人物和事件。历史课也可以从学生身边的生活和学生感兴趣的事情开始,如,在讲的课程时,可以先给学生播放有关的音乐,把学生带入那个时代,感受一下那个时代的氛围,然后教师提出问题:“这个时候发生了什么事?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音乐产生?同一时期还有其他的什么事发生?”这样可以刺激学生思考,让学生去寻找答案,学生也就自动地参与进了课程中,课堂效率自然就会提高。

二、有多样的教学方法

不论使用什么样的方法,能够让学生参与课堂中,使学生能够学习到知识的方法就是有效的方法。在教授历史的过程中,选择正确的方法可以切切实实地提高课堂的效率。比较浅显容易的知识可以让学生自己进行学习,教师进行适当的总结,这样既节省了学生的时间,学生自己学到了东西,又增加了学生的自信心;比较深奥一点的知识,教师可以通过与理论相结合的方法讲给学生;有争议的问题,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去网络上或是书中寻找答案,然后进行讨论;枯燥的理论方面的知识,可以跟现实中的例子相结合或是用俗语、顺口溜的方式进行学习。教学方法各式各样,要根据不同的课程,不同的学生,甚至不同的时间选择不同的方法。

合理的教学方法有利于提高课堂效率,课堂的质量也会提高。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参与性。教师要引导学生自己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并且要适当地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让学生也能够充分地发挥自己的思考能力。

三、要有好的结束语

课堂小结在课堂上发挥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好的课堂小结总结整堂课的知识点,对知识点进行概括、深化,让整堂课的结构、条理等一目了然;好的课堂小结也让学生更好的巩固知识,加深学生的理解和记忆;好的课堂小结也会顺便带出下堂课的内容,让学生先进行思考,进行预习,自己去寻找知识点。教师要不断地去寻找课堂小结的新形式和新方法,来与新的教学需求匹配。如,在讲第一次国共合作课堂小结时,在总结完知识点时,可以顺便提问学生:“既然是第一次合作,那是不是还有第二次合作啊?什么时候开始的第二次合作?第一次合作出了什么问题吗?”

四、多多运用多媒体

多媒体教学可以使课堂更加新颖、多样、生动、有趣味,同时运用有图片和声音的设备也可以引起学生的注意,吸引学生的眼光。合理地运用多媒体,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提高课堂效率。对于深奥、难以理解的历史事件,教师运用多媒体,可以搜集到足够的图片或声音资料,这样就增加了课堂的趣味性和多样性,学生也可以在图片或是声音资料中开阔自己的视野。图片和声音资料可是使教师上课事半功倍。例如,在讲抗美援朝的时候,可以适当地用影片资料来刺激学生,还能增加学生的爱国热情。

再好的教学方法,都需要有学生的参与,教师在运用各种教学方法的同时,加上学生的积极参与,一堂有效的历史课才会出现。课前,学生要做好预习,能够带着问题,带着自己的想法进入正式的课程;在教师讲课的时候,学生要积极的思考,认真地回答问题;课后,学生要进行适时的复习,自己将知识点进行总结、归纳。有了学生的参与,加上教师的讲解,初中历史课堂的效率就提高了。

历史课是一门很有意思的课程,也是一门很重要的课程,有效的课堂效率既可以让教师省力,又可以让学生省时。要提高课堂的效率,学生要积极地进行预习、复习和总结;教师则要运用好的导入情境、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好的课堂小结和新设备。

篇5

历史课堂教学是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每个环节都应有机地融合在一起,衔接自然、流畅,或淡而无痕,或不留“痕迹”。许多新教师在听课与评课的过程中,和被执教教师流畅自然教学环节,一气呵成的教学内容所折服,感叹老教师把教学设计能力与课堂教学艺术表现得游刃有余。如何让初中历史教学各环节有机整合?下面就历史教学中涉及到的导入、授课、提升这三个不同阶段的课堂教学,探究教学环节的衔接处理。

一、导入阶段——导入新课内容的衔接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如果一节课有一个好的开始,学生就会充满兴趣地继续听下去,课堂学习气氛也能快速地调动起来。良好的课堂导入不仅能提高课堂效率,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教师应该通过了解、分析学生生理和心理的特点变化,用心设计好每节课的导入,让学生的思维在一节课的开始时以最短时间生发出智慧碰撞的火花,快速消除因上一节课带来的疲惫,帮助学生迅速集中自己的注意力,让他们能够精神饱满地投入到本节课的学习中,提高课堂内的学习效率。詹姆士是哈佛大学的一位心理学家,他曾用实验证明,通过激发一个人的兴趣,可以提高他3-4倍的积极性。与此同时,有专家推导出这样一个学习效果公式:学习成绩=能力×兴趣。接下来,先让我们看一则案例。案例一:在文化课的教学中,结合学生对电视文化的关注来引入历史中的文化。我在讲授人教版七下《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一)》时曾这样设计导入衔接:首先,展示图片《后宫甄嬛传》的宣传画(当时该电视剧风靡一时,学生看到剧中主演的古装照片时十分兴奋)。然后我提问:“同学们,最近热播的《甄嬛传》主要故事情节发生在哪里?(打一建筑群)”,学生们也不举手了,七嘴八舌的大声说着答案:“故宫”、“紫禁城”。我就加以引导:“明清时这个建筑群叫紫禁城,现在称为故宫。因为这个故事发生在清朝,所以答紫禁城是对的。”学生们恍然大悟,频频点头表示认同。我抓住时机继续导入衔接:“今天呢,我们要学习包括紫禁城在内的明清时期的建筑艺术,以及科技成就”。于是,学生们立刻坐好,等待下一个知识点的出现。这样的问题设置,在课堂教学过程的第一个环节上就能够紧紧拴住学生的心,并让他们的注意力集中起来,使学生们怀着一种期待投入到课堂的学习中。教师也可以自然而然地将课堂教学衔接到将要学习的课程知识上来。因此,精心设计的导入衔接可以为上好课打下坚实的基础。其实,导入衔接的方法还有很多,比如道具插图、历史典故、背景说明、问题提出、温故导入等等方法。但是,大体都要有这样一些特征:近——与要教学的知识相近,与学生近期关注的热点贴近;简——衔接的知识内容简洁明了,表述的语言要言简意赅;创——创设一个有趣的教学情境。

二、授课阶段——教学知识点之间的衔接

教师要将知识点之间的衔接,贯穿在整堂课的教学内容里,通常就是要用一连串的提问或层层递进的语言组织,把课程中的一个子目很自然地过渡到下一个子目中去,把课文中那些间隔的知识点串连到一起。一个完美的知识点衔接,能将课本上的教学内容一步一步引向深处,便于学生们理解本堂课的主要内容。这样一来,不但能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的兴趣,还能激发他们学习的欲望,促使他们主动思考,让课堂教学实现事半功倍的效果。再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个案例。案例二:课堂疑问就是为了设置一个“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的悬念。在讲授人教版九上《中古欧洲社会》时,对于第一个子目中“等级森严的西欧封建社会”和“罗马教廷”两个内容的衔接就遇到了不好处理的情况,假如采用直接衔接的方式:“刚刚我们学习了西欧封建等级制度,下面让我们继续来了解一下罗马教廷”。使用这样的方式衔接,必然会让学生产生这样一些疑问:这两件事情之间有什么必然联系呢?为什么要把这两件事情放在一起学习呢?很显然,有这样一些问题的存在,就必然会对学生的整体知识建构不利。于是,我再换一种衔接方式,以提问式来衔接:“刚刚我们学习的西欧封建等级制度中位于最高等级的是谁?”学生轻松回答:“帝王”。我继续引导提问:“那么,这是不是意味着帝王始终就是西欧封建社会时期拥有至高无上权力的人呢?”学生开始积极思考,迅速到书中去寻找答案,很快,有学生开始举手:“不是!拥有至高无上权力的是罗马教廷!”立刻,所有学生的注意力就都转移到了罗马教廷的知识上来。同时,我也顺利完成了两个内容之间的衔接。在这个例子中,我感觉,后一个探索方法效果更好,而这个方法的创设是建立在:(1)教师充分地分析了两个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2)找到了一个突破口,并且选择了一个恰当的提问方式。既抓住了学生的求知欲,又温故而知新了。做到这样,就可以架设起两个知识连接的桥梁,给学生一个完整的认识。案例三:选准切入点,借用史料从不同角度引导学生逐步深入地理解与掌握知识。如我讲授人教版七下《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一)》一课时,课标的要求是:通过北京紫禁城和明长城来体会中国古代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针对这个课标要求,我选择了语言和材料来共同实现衔接。我首先让学生阅读了这样一段话:“一统天下的秦始皇,将修建于早些时候的一些断续的防御工事连接成一个完整的防御系统……在明代,又继续加以修筑,使之成为世界上最长的军事设施。它在文化艺术上的价值,足以与其在历史和战略上的重要性相媲美。”这是《世界遗产名录》中的一段话。在学生看完材料后,我展开系列提问:“这一古代建筑是?”顿时,五花八门的答案又出来了:“明长城”、“秦长城”、“长城”。我公布:“答案是长城。之所以我们同学能答出这么多的结论,是因为大家还不清晰一个概念,那就是,长城是古代中国在不同时期修筑的规模浩大的军事工程的统称,现存的长城遗迹主要为建于十四世纪的明长城。那我们不防就以材料中出现的秦朝和明朝这两个时期的长城为例,来做个简单的对比,感受一下明长城的恢弘气势。让我们通过下面的图片资料共同分析。”师生共同总结归纳之后,我继续提问:“请同学们谈谈看了关于紫禁城和明长城的众多资料后,有何感想?”(带有总结归纳,拓展延伸的性质)到此,对于这节课的课标要求就顺利地完成了衔接,使得学生在学习历史知识的同时,情感上得到一种升华。即意识到,紫禁城和明长城是我国古代人民智慧的结晶,创造的建筑史上的奇迹,是中华民族的骄傲,这也充分显示了中国劳动人民的无穷智慧和强大的创造力。当然,在这个案例中我做了这样一些准备工作:大量的寻找其他版本的初中教材、高中教材中涉及到本课知识的史料;找到一个切入点,通过简明扼要的语言准确设问。一步一步引导学生深入学习,当学生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整个教学过程中后,所有的要求也就迎刃而解了。

三、提升阶段——深入拓展教学目标的衔接

深入拓展教学目标的衔接,常出现于一个阶段的教学小结,目的是承上启下或总结。奥苏伯尔曾指出:“影响学习的唯一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学习者已经知道了什么。要探明这一点,并应据此进行新的教学。”由此可见,这样的衔接是对学生发散思维和知识迁移能力的训练,既可以帮助他们开拓思路,还有利于培养他们敢于创新和勇于实践的精神。案例四:将已学知识进行有效的整合,帮助学生整体建构知识体系。我在讲授人教版七下《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一)》一课时,在总结部分我设计了一个图表,将本课中涉及到的建筑和科技让学生一一回顾,并进行口述。学生们回答的都很流畅。我提问:“掌握了这些还不够,大家想一想本课的标题是什么?”学生们齐答:“《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一)》”。我继续引导:“学完了本课知识,你现在能说出时代特点鲜明指的是什么吗?”学生们开始有的抓耳挠腮,有的窃窃私语,有的到书上去翻找。于是,我给出提示:“首先我们要问一问自己:明清的时代特点是什么?”立刻,找到单元标题的学生开始说了:“是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危机”。我表示认同的同时,继续提示:“这个特点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政治:君权的加强与强化。经济:商品经济发展,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外交:闭关自守。”学生们还是不明就里,我及时提示:“现在,同学们要做的,就是将今天所学到的内容与代表明清时期特点的表现一一对应,以此证明这些史实带有这个时代的特点。”这时,学生们好似茅塞顿开,豁然开朗了。这种语言的衔接使学生在温故知新中得到了拓展提升,所以,语言衔接对于一节完整的历史课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需要教师在课前就能思考出,如何尽量用最少的语言,讲透一个问题的关键,给学生以明确的思考指南。

四、课堂内容衔接的启示

衔接材料要有可靠性。教师需要研读与所授课相关的历史书籍,并且,适当研读不同版本的教材和高中教材,丰沛教师自身的知识储备,形成该课完整的优质的历史知识建构。衔接方式可以多样化。这就要求教师要做好充分的课前预设,运用教学智慧,利用学生关注的焦点和热门的话题,能采取学生乐于接受的形式进行顺畅的课堂内容衔接。综上所述,在历史课堂教学中的探索是无止境的,在平常的课堂教学过程中也许我们已经设计、探索、运用过不同形式的衔接方法,如果我们能够更加重视这些衔接方法,并把它作为一种课堂教学艺术,进一步研究琢磨出更巧妙的方式,那么更容易让学生掌握历史知识,也能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高效率的历史课堂也会更轻松自然地呈现出来。

参考文献:

[1]李彦雄.历史课堂教学导课艺术初探[J].教育探索,2011(07).

[2]韩德杰.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导课模式的研究[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9(11).

篇6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7)09-0089-02

在新课改的推动下,如何提升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效率成了我们教师教学的一个难题,我们的教师在不断地在寻找最适合的方法来引导学生更好的学习。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讲述了目前我们所探寻出来的结果:

一、明确目标,营造良好教学氛围

明确目标是我们的研究所需的一个重要步骤,在明确目标的过程中,营造一个良好的教学氛围是重中之重。教师是提高教学效率的主力军,在历史课堂教学中,随着新课改理念的不断渗透,初中历史的教学目标发生了很大变化,新课程改革后,我们的教学目标应该是培养学生的兴趣、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现如今,社会发展迅猛,影视、网络在我们的生活中广泛传播,历史题材作品也逐渐突出,在一定程度上,这大大激发了学生对历史的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务必要运用好这些资源,同时还要注意教导学生运用自己所学到的知识去和他人进行沟通和交流,学生可以有很多种表达自己的方式,选择自己喜欢的适合的方式,能充分发挥他们的主动性,让他们在良好的学习氛围中产生极大的热情,学会主动探究,这便能很好地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二、创设情境,实现情感共鸣

历史上的人物、事件的发生以及所包含的知识点都是不同寻常的。我们的教师应该充分利用现代化多种多样的资源去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爱上学习历史。多媒体教学就是其中的一个典型例子,它可以将资源进行有效整合,为学生搭建一个有效的平台。当教师讲授的内容让学生产生了兴趣,学生就会表现出积极的回应。当学生产生这样的心理时,教师选择恰当的时机,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一定可以与学生引起情感上的共鸣。部分历史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会从学生的情感出发,通过语言等多种方式,创设课堂教学情境,引起学生情感的共鸣。例如:学习君主集权的强化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向天再借五百料》渲染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化被动为主动,这时再引入新知识,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听完歌曲以后,教师再对学生做出提问,更加提升了学生的能力。

三、用史料引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思维水平

课本上的描述看似客观,可终归只是一家之言,如果学生只专注于课本中的描述,盲目听信于历史课本中的记录,是不会看到真实的历史的。现如今的教学就存在这样的教学漏洞。因为历史的发生时间距离我们较为遥远,因此很多学生只能了解字面内容,不利于思维能力的发展。有一名初中历史教师曾意识到这个问题,在开展《全民族抗战的兴起》这节课上,他不仅引导学生学习完了历史课本中的知识,还引导学生学习了台湾人拍摄的抗日纪录片《一寸山河一寸血》,引а生了解对日本侵略者的态度,然后要求学生结合之前学习的内容对史料进行分析深入理解。这名历史教师引导学生应用这样的方式思考:挖掘时的数据,印证台湾纪录片中给出的数据是否正确,终于得出了属于自己的历史结论,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学生的思维水平得到培养。由于种种原因,我国历史课本中的材料过于片面,理解并分析史料是历史学习的基础,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含义,得出正确结论。因此为了帮助学生思辨历史知识,教师可为学生引入相关的史料,这些史料可以帮助学生还原当时的历史状况,对学生思维的培养具有很大的作用。

篇7

近年来,课改正轰轰烈烈地开展,有效的课堂又是有效教学的重要载体,要实现有效教学就要利用好课堂四十分钟,把课堂教学的立足点放到学生身上,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因此提高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势在必行,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培养:

一、培养兴趣是提高历史教学有效性的前提

托尔斯泰曾说过“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自我好学,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主动学习,才会激发其内在动力,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所学的知识才能持之以恒,在学中讲究提问艺术,这是各学科都惯用的手法之一。作为人文社会科学之一的历史学科,尤其注意此点,面对创新的压力,历史知识跨度大,涉及范围广,持续的时间长,提问艺术此时显得尤为重要,既要注意语言的幽默性,又要符合知识的难度。因而培养兴趣是提高教学的前提。

1.精心导入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导入是课堂教学的门户,是成功的关键,在有限的时间中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是一件值得回味的事,当面对多种多样的导入时,要学会因课而导,因时导入。如,在讲述“元朝疆域空前辽阔”这一知识点时,我们可利用现代工具播放一首诗《敕勒歌》,可以先引领学生闭目聆听,为其营造草原的景象,感受无边无际的原野,一同领略草原风情,逐步过渡到草原英雄――“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由于有导入做铺垫,自然地过渡到他统一蒙古扩充领地是草原赋予的构想,这样利用情景联想的交叉,让学生身临其境,充满着疑虑带问而学,激发他们的求知欲,也初步地认识成吉思汗这一人物,可以说起到画龙点睛之效。

2.开展竞赛

传统的复习方法就是让学生反复地记忆,容易使学生失去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适当开展竞赛可以使学生的好胜心和求知欲更加强烈,学习兴趣和克服困难的毅力会大大加强。可以把全班学生分为男生女生两大组或几个组或者自我找寻竞争对手,进行历史知识大比拼。这种模式既可以增加课堂趣味性,活跃课堂气氛,又能突破教学中的重难点,使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更加牢固,同时,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和竞争意识。

3.创设情境

新课改要求设置生动活泼的教学情境,然后开展让学生能够亲身体验的教学活动,完成整个教学过程。比如,在学习《明朝君权的加强》这一课时,学生在探究“锦衣卫”时,为了突破这个教学难点,可以安排一次角色扮演活动,挑选三名学生,分别扮演朱元璋、大臣、锦衣卫,表演朱元璋派锦衣卫监督大臣的一个片断。这个角色扮演活动效果很好。因为历史角色的台词把锦衣卫的职能融入人物语言。学生也喜欢参与这种类似于“穿越”的活动,同时也有展示自己的机会。

二、培养思维能力是提高有效性的重要方法

1.合作探究

我国始终坚持改革开放的原则,然而教育也是开放的,适当改换传统教学模式,开辟宽松的民主教学环境,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推动学生担任学习主角,加强学生个体间的信息交流。如,以讨论、辨析、导演历史小剧等多种形式,诱发学生进入学习的角色中,在激发其自主意识时,刺激他们的创新兴趣。另外,教师还要允许学生对教师讲课提出见解和质疑,并调动学生参与,如引导若干学生支持或反对教师的某一观点,通过有序的积极辩论,使学生各抒己见,从而优化学生的创造心理环境,激发他们想象的冲动、联想的新颖、思路的开阔,有效调动学生的潜意智能,使之成为创造性思维的策源地。

2.联系实际

历史沉淀于现实中,现实里蕴含着历史的传承。历史与现实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尽力发掘历史教材内容与生活实际的联系,增长学生的生活智慧,寻找历史教学内容与生活实际的连接点,帮助学生知古鉴今,拓展思维,追寻事物发展的规律。我们在指导学生学习历史的时候要尽量地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使学生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的学习和生活中去,让学生在历史与现实的联系中学会了解过去,理解今天,展望未来,伴随着历史的学习不断进步和成长。

3.整合教材

教材的编排是烦琐的,知识分散,学生掌握较为困难,尤其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屈辱史,又是一部抗争史,更是一部探索史。这成为初一学生跨入初二的一大转折点,梳理变得尤为重要,可结合数字记忆法,将有效的知识浓缩起来,最后归结为:一性质、两矛盾、三线索、四阶级、五制度、六列强、七条约、八人物、九运动、十战争。利用关键词引领学生找寻答案,这样既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积累,扩充了大脑的容量,又有效地减轻了学生的负担。

三、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是提高有效性的重要途径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给学生,还要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学生自主学习就是学生自由地开展学习活动,通过自主学习能激活、诱导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与学习心态的形成。实践证明,只有倡导和实施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学习方式,才能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1.加强阅读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是历史自主学习的前提和基础。在自主学习中面对历史教材和史料,首先要迅速浏览全文,抓住主体内容,关注标题。精读字句,学会圈点批画、做记号、写批注,学会抓住关键词和重点语句,把教材中的知识化为自身的知识。

2.积累方法

学习历史是需要大量的记忆,而积累大量的学习方法,则可以大大提升自学的效果。比如,制定学习目标的方法、谐音记忆法、图示记忆法,还可以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篇8

高中新课程历史必修一、二、三分模块、按专题进行编排,分别讲述了人类社会发展历程中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与科技等领域的内容。在这种编排体系下,课程内容古今贯通、中外联系,跨度大,这对于习惯了以时间为序的通史教学的学生来说,在知识点把握上难度较大。在教材的叙述中,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之间的照应不多,不利于学生从全面的角度理解历史事件。这就需要教师对必修一、二、三中相关的教材内容进行前后联系、对比分析,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点的认识。

政治、经济、文化是高中历史教学的主要内容,也是人类历史发展中的有机组成部分,这三方面的内容联系密切、相互影响。经济发展水平决定政治发展状况;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文化产生于一定的经济、政治环境下,同时,文化反映着经济、政治发展的时代特征。在历史教学中,复习某个模块中的一个专题时,与另外两个模块的相应内容作对应复习,分析历史事件在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联系,既可以起到温故而知新的作用,又有利于学生理清思路,更全面、更透彻地认识历史事件,促进学生了解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初步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现以必修三中明末清初的进步思想为例,联系必修一、必修二中相应的政治、经济内容进行对应复习,找出思想文化与政治背景、经济背景之间的关联,从而使学生加深对明末清初进步思想的理解与认识。

一、思想文化与政治背景对应联系

必修一相关知识点回顾:封建君主专制、废除丞相、设立内阁、设立军机处。

对应与联系:通过回顾必修一中明清时期的封建统治,了解封建专制的残酷与腐朽,有利于学生理解反专制这类进步思想产生的社会根源,使学生认识到思想文化的产生及其特点与当时的政治背景息息相关。通过回顾明清时期封建专制不断加强、思想控制日益严密的史实,有利于学生理解处于高压统治下的进步思想难于发展的原因,使学生认识到思想文化的发展程度受到相应的政治环境的制约。

明清时期,封建制度走向衰败,统治腐朽,阶级矛盾与民族矛盾不断激化,社会危机加重。在这种社会形势下,出现李贽、黄宗羲等进步思想家,成为历史的必然。他们不满于社会现实,大胆批判社会的黑暗,抨击君主专制的残酷,挑战封建“正统”思想的权威,力求打破专制统治的牢笼,挣脱“正统”思想的禁锢。于是,有了对“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这一传统观念的质疑;有了“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的责骂;有了“以天下之权,寄之天下之人”的呼吁。这样,具有民主色彩的进步思想,就在明末清初这一特定的政治环境中产生。但是,这些进步思想受到社会环境的制约而不能进一步发展。明末清初,尽管封建制度走向衰落,但封建势力依旧顽固而强势。明太祖废除丞相制度,加强皇权;明成祖设立并操纵了内阁,进一步加强君权。清朝的雍正帝设军机处,军机大臣只能“跪受笔录”,一切军国大事取决于皇帝,“主独制于天下而无所制”。明清两朝政府实行八股取士,大兴文字狱,思想专制加强,封建统治的正统思想依旧强大。在这些旧势力、旧思想的压制下,新兴的进步思想难于传播、发展。它无力发展成为一股强大的思想解放潮流,更不能从根本上动摇封建统治的思想基础,也就不能引发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以促进中国社会的转型。

通过思想文化与政治状况的对应联系,便于学生认识到:一定的思想文化产生于一定的政治环境下,其特点与发展程度又受到这一政治环境的制约,同时思想文化又反映了时代的政治环境特征。

试题设计1:汉朝的董仲舒提出:“君之所以为君者,威也……威不可分……威分则失权,失权则君贱矣。”明末清初的顾炎武提出:“人君之于天下,不能以独治也”、“以天下之权,寄之天下之人”。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A.前者是落后思想,后者是进步思想

B.两种观点都得到当时的统治者认同

C.前者代表封建制度,后者代表资本主义制度

D.两种观点都源于当时的社会环境

分析:董仲舒生活在封建制度的发展时期,他提出加强君权的主张,适应当时的社会环境,符合了封建统治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需要,有利于国家统一与社会发展,并非落后思想,从而否定A项。顾炎武的主张违背了封建皇帝加强君主专制的意愿,遭到统治者反对,从而否定B项。受到社会环境的限制,顾炎武、黄宗羲等人的思想没有跳出传统儒学体系,其思想并不代表资本主义制度,从而否定C项。这两位思想家的观点,都是在特定的背景下产生的,是社会发展的产物,因此D项正确。

二、思想文化与经济背景对应联系

必修二知识点回顾:重农抑商政策、海禁政策、资本主义的萌发。

对应与联系:通过联系必修二中明清时期商品经济的发展状况,有利于学生理解进步思想产生的经济根源。通过联系在封建专制的高压下,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缓慢、力量薄弱的史实,有利于学生认识到进步思想难于发展的原因,从而帮助学生了解思想文化与经济基础之间的联系。

明朝中后期,在江南地区出现了“机户出机,机工出力”的现象,产生了“计工受值”的雇佣与被雇佣关系,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方式萌芽了。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工商业阶层队伍不断扩大,他们希望有一个发展经济的良好环境。然而,自从秦国的商鞅变法实行重农抑商的经济政策以来,历代封建王朝基本沿用这一政策,压制了商品经济的发展。明、清政府通过种种手段,限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扩展,加上受到海禁政策的影响,新兴生产方式发展缓慢。在这种特定的经济形势下,进步思想家希望突破专制政府的束缚与禁锢,营建一个自由、平等、宽松的社会环境,促进经济进一步发展。于是,他们反对传统的重农抑商政策,倡导“工商皆本”。这反映了明末清初资本主义萌发的时代特征与要求。但是,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缓慢、势力单薄的境况下,面对顽固而强大的旧势力、旧思想,进步思想的发展缺乏相应的经济基础与阶级条件,注定它不能成为社会的主流思想,不能从根本上解放人们的思想,不能掀起强大的思想解放潮流。

通过思想文化与经济背景的联系,学生认识到一定的思想文化植根于一定的经济环境;思想文化的特点及其发展程度受到经济环境的制约;同时,思想文化又反映了时代的经济发展状况。

试题设计2:黄宗羲说:“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也。”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这种主张的社会背景是商品经济自由发展

B.他的主张在当时掀起了发展工商业的

C.他主张发展工商业,压制农业

D.他的主张反映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缓慢发展的状况

篇9

所谓前置性学习,就是在正式课堂教学之前所进行的目标明确的自主性预习,是生本教育理念的一个重要表现形式。前置性学习是学习的第一个过程,也是最重要的过程,是必要的组成部分。先学后教,先做后学是由学生认知规律决定的,也是符合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的。

皮亚杰理论体系中的一个核心概念是图式。在皮亚杰看来,图式可以说是认知结构的起点和核心,或者说是人类认识事物的基础。因此,图式的形成和变化是认知发展的实质。皮亚杰认为,认知发展是受三个基本过程影响的:同化、顺化和平衡。在认知发展理论中,同化是指个体对刺激输入的过滤或改变的过程。也就是说,个体在感受到刺激时,把它们纳入头脑中原有的图式之内,使其成为自身的一部分,就像消化系统将营养物吸收一样。顺化是指有机体调节自己内部结构以适应特定刺激情境的过程。顺化是与同化伴随而行的。当个体遇到不能用原有图式来同化新的刺激时,便要对原有图式加以修改或重建,以适应环境,这就是顺化的过程。平衡是指个体通过自我调节机制使认知发展从一个平衡状态向另一种较高平衡状态过滤的过程。就一般而言,个体每当遇到新的刺激,总是试图用原有图式去同化,若获得成功,便得到暂时的平衡。如果用原有图式无法同化环境刺激,个体便会作出顺化,即调节原有图式或重建新图式,直至达到认识上的新的平衡。同化与顺化之间的平衡过程,也就是认识上的适应,也就是人类智慧的实质所在。平衡状态不是绝对静止的,一种较低水平的平衡状态,通过个体与环境相互作用,就会过渡到一种较高水平的平衡状态。平衡的这种连续不断的发展,就是整个认知发展的过程。

课堂教学重心前置,使学生的问题、疑难、矛盾得以提前暴露、展现,自己能解决的及时解决,不能解决的提交课堂解决,也就是“先学后教”,这是对传统课堂“先教后学”的一个历史性改革与突破。前置性学习采用先做后学、先学后教的上课模式,就是根据认知发展理论,激发学生学习的潜能,有效利用头脑中已掌握的知识资源,经过消化吸收,即同化;或者调整旧有知识结构,以构建新知识模式,即顺化,从而更好地掌握新知识,连续不断地达到更高水平的平衡状态。学生可以通过“先学”,进行有效同化和顺化,甚至达成一定程度的平衡。依据学生“先学”效果,教师课堂教学可以更有目的性和针对性,更加突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能动性,对最大限度提高课堂效率和学生学习能力无疑是有效的。新课程的目标之一就是对学生实施“主体性发展教育”,就是要通过各种渠道和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主体潜能,使之真正成为活动、学习的主体,进而成为社会生活与社会实践的主体。而教学重心前置简单的理解就是先学而后教,无疑就是让学生的主体性得到最大的发挥,并将主体性从课堂延伸到课外。

前置性学习是一堂课的开端,是学生自己摸索、理解的自学过程,也是上好一堂课的重要环节。前置性学习充分到位,课堂上学生就能更好地把握重难点,进而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因此,养成前置性学习习惯是学生有效学习的重要保障。结合我校高中《历史》课的教学模式,前置性学习的关键在于学习前置,问题前置,以问题为中心,让学生从课前的自我同化和顺化,到课堂上让问题在课堂中得到充分讨论,相互同化和顺化,最终达成知识的重新建构,使得问题圆满得到解决,达到平衡状态,并对学生前置性学习效果进行及时跟进评价,从而积极调动学生的学习自主能动性,最终达成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结合教学实践,要做好前置性学习,真正确立学生学习主体性,充分发挥前置性学习的有效性,在课堂设计中一般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就以高一历史必修一专题一第四课《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为例,来进行尝试。

一、前置性学习的问题设置,要在真实掌握学情基础上展开

真实掌握学情,精准设置问题,是学生能否在前置性学习中,顺利进行同化的前提,也是学生能否进行顺化的关键,也决定了前置性学习所能到达到的平衡高度。

高一学生对中国古代专制皇权、内阁、军机处等的知识一般只有在观看影视作品时留下的大概印象,对专制皇权的起源、发展等等具体知识比较陌生、如内阁制初中历史基本没有涉及。初中知识不系统,没有通史的基础铺垫,学生对有关内容的理解、认识有一定困难;特别是一些女学生平时对这方面内容关注少,兴趣一般。在日常生活(通过各种媒体)和初中学习中,学生对明太祖和清朝、康熙、乾隆、大学士、军机大臣等有一定的耳闻和认识,而且高一学生具有一定的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初步的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高一学生对中国古代史知识虽比较陌生,但是通过本专题前面三堂课的学习,已经大致了解和掌握了中国古代(明以前)政治制度的演进过程。

在掌握这些学情后,问题设置就可以有针对性进行。并结合10年上半年热播的电视剧《万历首辅张居正》和学生对乾隆、和的认识来设计问题:(1)同学们知道张居正担任过内阁首辅一职,那么了不了解内阁是一个什么机构,首辅是一个什么官职?(2)同学们都听说过和这个名字,在和担任过的官职中,有一个叫做军机大臣,请问军机大臣是一个什么官职?(3)内阁首辅和军机大臣与我们前面了解的丞相一职是否相同,它们的职权分别是什么?通过这些问题的设置,同学们可以将这些问题纳入到头脑中原有的图式中进行思考,并与原有对这些知识的片段认识相整合,使头脑中的历史人物完整化、鲜明化、生活化,形成历史人物和官职及职权的完整图式。

二、前置性学习的问题设置,要在结合课堂重难点基础上,简明扼要,指向性明确

繁杂的前置性学习往往会重复以前课前预期的老路,一项内容两块招牌,弄得学生晕头转向,反而增加学生课业负担,实效性不大,进而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致。所以前置性学习的问题设置一定要简明,指向性明确。学什么,老师应有明确的要求。可以在结合本课重难点基础上有针对性提问,有效落实重点和突破难点。

本课重点叙述和阐释了三方面问题。第一个方面,讲君主专制统治空前强化。第二个方面,讲清朝成功解决了边疆民族问题,维护和巩固了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第三个方面,课文简要分析了明清空前强化君主专制制度的恶劣影响,介绍了面对近代化浪潮中国晚清统治者被动进行的改革。由于第二方面列为学生课外阅读内容,所以本课重点为明朝的内阁;清朝的军机处;君主专制制度强化的影响等三个知识点。难点在于如何让学生理解明清时期中枢权力机构的变化如何体现专制皇权的不断加强;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

基于这些重难点,结合学生已有知识图式,可以设问:(4)内阁除了首辅以外,还有哪些官员?(5)明朝为什么会出现内阁这么一个机构?它的职权是什么?(6)军机大臣在什么机构办公?他们的工作方式是什么?(7)内阁和军机处是怎么顺应君主专制制度不断加强的需要的?

三、前置性学习的问题设置,要在有利于落实三维教学目标和充分考虑学生基础差异性基础上,体现弹性和层次性

在实际教学中,由于落实三维教学目标的需要,以及学生学业基础存在差异性,前置性学习一定要富有弹性,具体到问题设置就需要有层次。

本课的三维教学目标可以分解如下:(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了解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密折等史实。认识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培养学生分析史料、概括史料的能力。(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大量的史料和图片,学生的学习兴趣被激发的同时,通过对具体史料的分析,使学生在分析、比较、概括中去探究问题,思考问题,从而让学生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能够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懂得论从史出的历史学基本原则。(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讲解、分析明清专制制度强化形成的原因和内容及影响,让学生认识到一种制度的演进过程,对祖国古代的政治制度不因其弊而全盘否定,不因其利而盲目推崇。应该抱以客观的评价,做出合理的判断。

在前几个问题的基础上,结合三维教学目标和学生差异,再设置:(8)内阁和军机处的出现,对加强皇权有什么益处?(9)为了防止内阁的专权,对皇权形成威胁,明皇帝采取了什么措施?(10)清皇帝通过军机处加强中央集权,为了加强对地方行政的控制,采用了什么措施?(11)内阁和军机处的出现,对我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发展有何意义?带来怎样的后果?

1~6问和9~10问是达成课本知识目标,7~8问和10~11问是达成能力、方法目标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这样布置既有统一,又有开放,并使得问题之间有层层递进关系,使学生不断对新知识进行同化和顺化,主动消化吸收,最终为己所用,达到平衡状态。

四、前置性学习的问题答复要适时指导,即时评价

前置性学习是一种自主学习能力,要让学生逐渐掌握其中要领,先易后难,所以教师在指导策略上可以采用先扶后放,循序渐进的原则。让学生有章可循,有的放矢。对知识目标的达成,可以结合教材内容,正确引导解答方法。通过举一反三,学生很容易掌握。对于能力目标、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可以通过增加相关史料,课堂分合作小组讨论等等,让学生学会还原历史背景思考问题,用历史语言评论案例。并在前置性学习任务布置中,有老师的指导,有合作小组的帮助,有独立探索,有互助合作,学生的前置性学习能力会水涨船高。

《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实验)》的评价建议中提到:学生的学习评价是历史教学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反馈、调控教学并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功能。学习评价必须以《课程标准》为依据,遵循既注重结果,也注重过程的基本原则,灵活运用各种科学有效的评价手段,对学生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做出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评价。

即时评价是教学过程中依据一定的评价标准对教学现象做出的实时评估,通过调整、控制受评者的后继行为取得最佳教学效果,是一种有效促进教学目标实现的教学手段。

在实际教学中,维持学生对前置性学习的长久兴趣,激发学生课堂谈论中的踊跃程度,并激励学生课外拓展相关知识,对学生的课堂表现及时跟进积极评价就显得尤为重要,甚至成为能否继续前置性学习的成败关键。由于科目本身特点,课堂表现成为对学生前置性学习效果评价的主要依据。

课堂教学中,如果教师能够巧妙地运用口头语言和态势语言的艺术,对学生前置性学习的问题答复即时评价,一方面,可以通过肯定性评价,激起学生更大的参与热情,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满足学生的成就感;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否定性评价,引导学生学会自我反思,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实现走我完善和发展。两方面结合,使学生能够真正理解前置性学习的现实意义。

当然,即时评价不仅是教师对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进行跟进评价,而且还包括调动学生,使学生进行互评与自评等各种评价活动。目的都是能够对学生在课前的付出做出积极评价,通过即时评价来营造课堂氛围,引导课堂教学目标的实现,并引导学生在完成前置性学习任务过程中,思考所学的知识和现实生活有什么联系,引导学生学会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提升他们自主学习能力,从最开始被动完成教师布置的前置性学习任务到能够主动进行前置性学习任务的布置和完成,从而使得前置性学习的持续进行提供学生主体的动力和保障。

通过以上三个问题的有效解决,每堂课的课堂设计就能有目的进行。学生通过课前的充分研究,能让课内的学习更具深入,课内的交流更具宽泛,并能运用课本来解决实际社会案例,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进行前置性学习,就是要让每个孩子有准备地进入课堂进行学习,也就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参考文献:

[1]黄济,王策三.现代教育论.人教社,1996.

[2]郭思乐.教育走向生本.人教社,2001.

篇10

1.高中历史课程设置及教材编写欠合理。首先经济史的课程内容由于不同的知识选择,导致不同课题内容设置存在着较大的轻重反差。有的课题内容偏少,教材编写也较空泛。如人民版教材中“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等课题。有些则内容厚重,造成教材繁杂。如人民版教材中“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等。此外,教材编写者对课标的把握也存在偏差:如人民版教材中“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内容包括“神农的传说”、“‘从刀耕火种’到‘以牛田’”、“贫者无立锥之地”、“沉重的赋税和力役”、“大禹和他的继承人”。课标对此课的要求是“知道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了解古代农业的基本特点”。与课标相比,人民版这一课内容显然多出许多,如阶级关系、赋税制度、水利工程等,而对土地制度却讲的不够详细。我们如果忽视对课标的理解,一味地依据教材,可能就会混淆主次,偏离学习重点。教材除这类游离于课标内容要求的偏差外,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分析不清、文字表达含糊,甚至体例结构不清等缺陷,这些教材问题的存在加大了经济史教学的难度。

此外,由于高中历史课程的专题编写体例客观上造成了知识断裂,人为割裂了经济与政治、文化之间的联系,导致教学中对一些重大问题的分析失去政治及思想文化层面的知识依托,成为了经济史教学中的障碍。

2.初高中经济史教学严重脱节。整体而言,初中历史课程存在着重政治史,轻经济史的倾向。从课标看,初中中国近现代史部分14个单元,共65个知识点,经济史仅占13个,占比只有两成。与政治史相比,经济史要求明显偏弱。当然,这与初中学生的认知程度是相关联的,但这也说明了初中阶段经济史基础知识的相对薄弱。而高中经济史的专题史体例和较高的能力要求,需要学生有较好的基础知识储备。这种初、高中经济史相脱节的现象,导致高中经济史内容偏多、偏难。

3.师生的经济学理论知识贫乏。尽管学习经济史在现实层面具有经世济国的重大意义,但经济史对师生而言毕竟属于比较专深的知识内容,教或学难度较大。经济史内容涉及了诸多深奥、抽象的经济学理论与概念,往往超乎学生的认知程度。同样,许多教师也存在经济学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的知识储备相对不足的问题。以已昏昏,何以使人昭昭?改变经济学专业知识储备与高中经济史课程要求相脱节的状况,是许多历史教师需补上的一课。

了解高中经济史课程教学存在的缺失,是进行经济史有效教学的基础。下面,本文就此提供一些教学思考,希望对提升经济史教学的有效性有所裨益。

二、经济史课程教学的应对策略

(一)准确把握课标。经济史教学必须认真钻研课程标准,以课标为依据。对课标的把握,除熟悉经济史的课程地位、基本理念、体例结构外,教学过程中还应重点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1.理解课程内容的两个层面能力要求:即第一层是掌握史事的要求,第二层是历史认识的要求。如:课标“列举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基本史实,认识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特征”,采用两段式的表述形式,先要求识记相关史实,然后进一步提升到理解和应用层面,最终达到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目的。在此,教师应对识记层面的“了解、简述、知道、列举”,理解层面的“总结、概述、说明”,应用层面的“分析、探讨、认识”等能力指向要求加以区别与把握,以明确教学目标要求,指导教学活动。

2.依照课标要求,明确教学目标。如:两次工业革命,课标要求“了解两次工业革命的基本史实,探讨其对资本主义市场发展的影响”。教学内容则可细化为(1)知道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并能列举珍妮纺纱机、改良蒸汽机、火车等重大发明,了解工厂制的形成;概述电、石油等新能源的开发和应用的相关史实。(2)探讨工业革命如何促成以发达国家为主导的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从生产关系、国际关系和世界市场等方面评价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教学目标要完整、准确地把握课标要求的内涵(即每个知识点所要掌握的基本内容)和外延,避免对课标知识点要求认识上的偏差,这就要求教师吃透课标,要有准确把握课标的能力。

3.依据主流史观梳理经济史。高中历史课程以文明史为核心,突出体现了文明史观、现代化史观和全球史观等新的史学理念,并以这些史学理念贯通古今,联系中外,串起各个模块的知识脉络,经济史也不例外。所以,教师应引导学生从一些基本史观出发,梳理经济发展的重要脉络及其规律,按不同史观的要求,对经济史内容进行有机整合。同时,这三种史观是相互联系的。现代化史观和全球史观更多地强调1500年以来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演进及工业文明向全球扩散的历史,实际上是文明史范式的一个特定阶段,二者只是在这一阶段用现代化范式和全球化范式来概括更能把握其特定的历史阶段特征而已。如果说,现代化主要从纵向角度演示人类的近现代文明进程,全球化则侧重于横向角度强调人类文明的联系与交流。

因此,只有认真研读经济史模块的课标,准确把握、理解课标的思路与要求,教师才能依据重点,简化教材,进行具体有效的教学设计,达到减负增效的教学效果。

(二)理顺基本内容。由于教科书的叙述存在着或过分简要,或容量过大,甚至条理不清的情形,历史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应根据教学内容的主旨及重点,依托新课程涉及的领域和范围,编织完善、合理的知识网络,帮助学生弄清历史发展的本来面貌。首先,要将基本史实条理化,复杂过程简约化。如“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新体系”,教材内容即可要点化概括为:一个中心(以美国为中心)、两个体系(国际货币金融体系和国际贸易体系)、三大组织(IMF、WB、GATT)等三个方面。此外,在理清各课知识条理的基础上,还应适时对单元知识及大、小专题知识结构进行宏观整合。这不仅有助于学生更大跨度地纵横梳理知识结构,有利于掌握历史基础知识,还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及时地“三步一回头”,达成温故知新的学习效果。经济史教学量较大,面面俱到不容易讲清楚,也很难完成教学任务,故授课中要坚持简约知识结构,理顺基本史实的原则。

(三)讲清基础概念、讲透理论分析。经济史中涉及的经济基础概念、基本理论和观点,对于中学生而言相对陌生、抽象。历史老师要善于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在教学中要力求通俗易懂、深入浅出地讲解经济史中的这些概念和基本理论、观点,切不可冗长。(1)历史概念力求讲清、讲白。如“海禁”与“闭关”,二者往往混淆。海禁在明清时期都实行过,但都是短期的,并非一贯的政策(明朝倭患平息,清朝平定台湾后都开禁)。而清朝的闭关则是长期的政策(根本原因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导致)。海禁主要是对内的防范,而闭关则主要是对外的消极防卫措施。此外,还有自然经济与小农经济、商品经济与资本主义经济、原始资本积累与资本积累等概念间的区别。这些都是学习经济史中绕不开的基础概念,它们是学习理解经济史的重点,是历史思维的切入点,往往也是考试命题的着眼点。不少同学在考试中选择题丢分严重,其因素之一就是历史概念模糊不清。(2)基础理论和基本观点要讲全、讲透。如“为什么说19世纪末20世纪初意味着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说明、论证这一观点:(1)首先,以欧美资本主义国家为核心的世界分工格局最终形成,工业生产大范围、大规模地发展起来。各资本主义大国通过殖民扩张、瓜分世界、商品和资本输出及掠夺原材料,建立了完全根据本国利益为转移的国际分工体系。(2)大规模近代交通通讯系统的建立。两次工业革命,形成了联接世界的铁路网、海运、公路交通网络及通讯系统。(3)世界贸易以空前规模发展起来。(4)世界金融中心形成。伦敦成为工业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体系的金融中心。(5)股份公司的普遍化,甚至形成跨国公司。(6)列强对世界的瓜分进一步推进世界市场的形成。由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新技术、新产品需要大量的铜、橡胶、石油等原料和能源资源,而这些正是欧洲国家缺乏的。这加剧了它们对世界市场的争夺,引发了列强瓜分世界,东西方相互依赖性空前加强。

总之,经济史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联系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深入浅出地讲授经济史教学中的相关理论和概念,注意把“历史”与“当下”联系起来,努力贴近学生生活,帮助学生理解经济史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