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医学前景模板(10篇)

时间:2024-04-01 15:11:47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精神医学前景,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精神医学前景

篇1

keywordsmentalhealthnursesburnout

近年来,职业倦怠在社会各行各业中都有所表现,已引起医疗卫生[2]领域许多研究者的关注。精神科护士职业倦怠也逐渐引起了相关人员的调查研究[1],masiach等人将职业倦怠看作一种综合征,它包括情感枯竭、冷漠以及个人职业效能减退[3]这一观点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认可并广为引用[1]。

精神科护士由于职业的特殊性,经常承受着社会的偏见与不理解,工作责任心较重、工作环境中应激强度较高,还要承受避免精神病人突然攻击威胁的精神压力以及病人家属的合作性较差等方方面面的精神压力,因此成为职业倦怠表现突出的一个行业[4]。对此,本人根据自己十多年的工作总结,归纳出以下原因。

1原因分析

1.1护士编制不足,工作强度大基础护理落实不到位目前我国,大部分医院护理人员未能按编制的规定配置。1987年卫生部颁布护理人员的编制为病床与护士之比为1:0.4。然而,近年来有研究认为,平均床护比为1:0.5~0.6较为适宜[5]。而现实临床上,1:0.4的配比都不能保证,如:我院护理人员与床位比是1:0.17。护理人员少,工作量大,基础护理工作繁重,功能制护理不能得到较好落实,护士为此只能避轻、就重,抓重点而轻全面护理工作,因此无法满足患者生理、心理需要,造成患者与家属的不满,使护理人员不仅增添了工作量,也增加了心理压力。

1.2待遇不公平,社会地位低从心理学的角度看,人人都有享受公平对待的要求。如奖金分配、工作安排、学习进修的机会等方面,如受到不公平的待遇,护士的内心就会产生怨气。加上社会对护理工作存有偏见,少数人把护士工作视同于佣人和保姆,不尊重她们的人格和所付出的辛勤劳动[6]。同时,精神科护士长期要面对精神残疾的病人,没有语言沟通、情感交流,甚至有的病人连吃、喝、拉、撒都不知道,需要护理人员来帮助。以我院为例:200张床位,目前收治住院的169位精神病人中,男病人有128人,女病人有41人,男、女病人比例为3.12:1,而护理人员男女比例为1:3.25。众多的女护士(很多是未婚女护士)面对身形高大、体魄强健、没有自知力和自制力的男性精神病人,她们的精神长期处于高度戒备与恐惧中,即使如此,时常还要无法避免地遭受意外攻击[7]、骚扰,其心理承受的压力不言自明。姑且不论专科护士职业,单就从人性角度看,这些人有思想、有情感,却长期得不到交流,长期紧绷着的精神和压抑的心情,必然会使她们情感枯竭、冷漠、厌倦,工作的持续性受到挑战、积极性受到抑制。

1.3工作风险大,责任性强精神科护理工作是高风险、责任性较强的服务行业。由于职业的特殊性,精神疾病的复杂性及患者缺乏自制力和自控力以及医疗技术的局限性,使风险无处不有,无处不在。我国精神科目前大多采用封闭式管理。病人将封闭式医院自喻成“监狱”,把住院比作“坐牢”,因此不安心住院治疗,他们面对封闭的大门和铁窗,心理产生厌恶和反感,常出现逃跑或自杀的行为。由于自由受到限制,他们对护理人员很容易产生敌意情绪,经常攻击、骚扰护理人员。已颁布实施《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使医疗民事诉讼案日益增多。我国加入了wto后,医疗卫生行业已实现与国际接轨,一种全新的护、患关系正在形成。由于护理模式的转变、工作职能的拓展和新技术、新业务的推广应用,使护理工作风险越来越大。进一步增强了护理人员的风险、责任心与学习应用新技术的心理压力。

在130多种压力较大职业中,精神科护理工作名列榜首。在精神科护理工作环境中,常存在疾病传染给自身的高危险性,如穿刺、注射、处理污染伤口及分泌物等职业性接触,从而造成护理人员心理上的谨慎与恐惧。规范的无菌技术操作要求,又使护理人员倍增了对患者的高度谨慎,增添了护理人员心理压力。有研究表明,0.004ml带有hbv的血液足以使受伤者感染hbv,针刺伤可传播20多种血原性传染病[8],hlv感染者和alds病人,工作中被hlv血液污染的针头或利器刺伤皮肤会有0.3%感染的危险[9]。精神病人由于不配合摄片、b超等检查,需要护士协助,不可避免地接触x线,这些都容易造成植物神经功能紊乱、造血功能低下,甚至诱发肿瘤[10],从而导致护理人员身心耗竭。而在玩世不恭等职业倦怠的表象下,掩藏着的就是对传染性疾病的恐惧和处理重大疾病无能为力的实质。

1.4睡眠紊乱,导致神经衰弱睡眠是人生最重要的生理活动。良好的睡眠能解除护理人员日常工作疲劳,保持充沛的体力和旺盛的精力,从而能更好、更有效保正护理工作的质量和病人的安全。而精神科护士的工作实行的是8小时倒班制,人员少,频繁上夜班,生活无规律,大脑长期处于紧张状态、体能消耗也大。大量的生活护理、病情观察及治疗,都由护士来完成。特别是夜班护士,因为是单独工作,要独立应对随时可能出现的紧急、危重病情变化等情况,经常因为一个人忙不过来而心理紧张。同时夜班工作后容易产生疲劳、不良情绪,如碰上患者死亡,护士执行终末处理等,都会使90%左右的护士处于恐惧、害怕中,这些不良因素的刺激会影响护士的正常生活和工作。此外,在精神科护理队伍中,有不少是20多岁的年轻女护士,她们正处于恋爱、婚姻、生育阶段,容易为琐碎的生活问题而困扰。频繁的夜班工作,既影响她们的生活规律,又影响对家人的照顾,使她们觉得与恋人、伴侣、孩子、父母相处时间少,易引起情绪波动、突增怨恨。加之交接班准时,易造成护理人员睡眠不实,引起生物钟紊乱导致失眠、焦虑、抑郁、等疾病[11],使工作效率下降。

1.5社会舆论因素精神科护士为病人付出辛勤劳动而得不应有的尊重与承认。如:当病人病情痊愈出院时,病人往往只感谢医生,而忽略护士。工资及福利待遇相对较低,晋升和继续深造的机会少,所作的贡献得不到社会完全认可。特别是媒体亦真亦假的炒作,常给医护人员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严重挫伤了医护人员工作积极性。同时,多数护理人员为女性,在家中还要承担家庭主妇的角色。许多护理人员为了晋升、提高学历和更新知识,利用业余时间参加培训和自考学习,常背着工作、学习、家庭的沉重负担,对生理和心理造成很大影响。

1.6护理人员自身因素护士对护理工作的主动性、自觉性不高,特别是对精神病患者的生活护理、心理护理,往往认为无关紧要,可做可不做,只要不耽误病人的药物治疗,康复训练制护理能免就免。在这种思想的支配下,护理差错,并发症,如病人外逃、自杀、褥疮等违规和失职行为时有发生。医疗行业的本质特点是治病救人,这就对技术性、紧张性、高度的责任性提出了高标准与严要求,护理人员的文化素质、道德修养、应变能力决定着医疗护理效果。知识的匮乏、技能的不足常使一部分护理人员工作处于被动和受制状态,这也会引起护士的焦虑、烦躁的心理情绪,形成较大的心理压力。

1.7工作满意度由于工作缺乏规律性,频繁倒班,心理、体力透支较大,护士很少有机会参加各种护理学术活动,就连继续再教育、自学参加学历教育,都会受到班次工作的制约。因此,排班制度的灵活性、科学性不足,也会使护士对工作产生不满。倒班制度和工作人员少,使想学习的护士没有时间,想补休息的护理人员得不到及时补休,从而对工作产生厌倦和抵触情绪。同时,对规定的年休假、节假日休息补偿不够,也会使护理人员产生不满情绪。对精神病人攻击护理工作人员后,造成身体和精神的伤害关心不到、处理不妥,也会产生不满情绪。

2缓解职业倦怠的基本方法职业倦怠,是快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与人的生理、心理、环境需求间的矛盾所引发的职业病态。纵观此类病态的深层原因,本人认为:有自然生理原因,而更多的则是社会原因。为此要缓解职业倦怠可从以下方面着手。

2.1全社会都要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理念,在考虑行业快速、高质量发展的时候,也要充分考虑到人的生理承受力和心理需求,避免与防止职业倦怠周期加快带来的负面影响。要在全体医护人员中贯彻“以病人为中心”、树立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的行业理念,从多方面入手,采取物质的、精神的等各种措施、方法,调动每位医护人员的行业积极性,使良好的医德、医风与稳步扎实的优质服务协调一致,使人员素质、技能与长期贯彻中的立业之本理念相匹配。同时,把解决长远问题与解决各类具体问题、解决迫切问题与解决隐患问题合二为一,合理谋划,分步落实。如:要保证护理人员与床位的合理比例。尽可能创造出贯彻医疗行业立业理念的客观环境。具体落实中,要毫不懈怠地紧抓优质服务和救死扶伤这一恒定不变的工作主题,积极营造业务技能和优质服务方面的比、学、赶、帮、超氛围,着力解决好护理人员正常的生理承受力、心理需求与做好主题工作的客观要素问题,如:按照人性化管理要素,根据个体差异合理安排班次;提供一切便利条件,积极倡导和鼓励继续学习教育;按照能者上、庸者让的选贤用人机制,公开选拔中层管理人员;建立健全医护人员服务态度和护理工作质量监督考评考核责任机制,细化、量化、护理人员与患者间的医德、医风管理等等。尽可能使护理人员的生理承受力、正常的心理、环境需求达到现实条件下的平衡,延长职业倦怠的周期。

2.2营造公正、公平、和谐与积极健康向上的工作环境首先,要从改革管理观念、管理体制、机制方面着手,敢于破旧立新,完善责、权、利公平机制、体制,使护理人员充分感受到公正、公平为自己各项权益保障带来的精神愉悦。其次,要坚持加强思想品德教育与业务技能学习教育。通过多形式、多内容的学习教育,可以把医院管理者的意志变为全体护理人员的自觉行动,促进凝聚力、创造力的膨发。特别要把护理人员业务素质的提高,作为医院与时俱进发展的基础纳入重点管理日程,狠抓岗位技能培训、继续教育学习,使越来越多的护理人员认识到:知识是挽救他人生命和自己职业生命的“有力武器”,时刻不能偏废,从而激发起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学习形式上,可以提倡鼓励自学为主。如:自学考试、夜大、函授、远程教育等。

内容上,多倡导基础理论和前沿理论的掌握与应用,如:护理专业新理论、新知识、新技能等。操作应用上,倡导“以病人为中心”,把生理护理延伸到心理护理、院内服务扩大到院外服务、技术服务扩大到社会服务,紧追现代生理、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下的前沿护理工作。在服务上主动树立“五心”:观念,即诚心、虚心、耐心、细心、爱心,专业上履行:“五勤”标准,即脑勤、眼勤、嘴勤、手勤、腿勤。真正实现对病人的整体护理,融洽护患关系,提高病人和家属的满意度。同时,抓好护士岗前服务态度的培训举办专题讲座,从护士的着装仪表、行为举止、语言规范等教育入手,组织护理人员收看护士服务礼仪展示的电视录像等,使新护士在上岗前就认识到社会对护士的期望,培养新护士带着良好的服务态度走上工作岗位。开展护士服务礼仪评选活动,使护士对病人和蔼可亲、一视同仁,工作积极认真、仔细、高度负责,给人以信任感,既保证了病人的护理安全,又减少了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

2.3建立完整的工作管理体系护理工作要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加强思想教育,改变旧的思维方式。通过一定的制度来制约,加强管理、检查、督促,定期对清楚的住院病人进行满意度的调查,建立相应的奖惩制度。病人的满意度是医院管理工作中一项最重要的评价内容,也是对护理工作最客观、最公正的评论[12]。提高病人满意度作为日常管理工作内容来抓。针对不安全事件易发点,服务不到位的隐患进行监管,以一流服务质量为目标,加强规范化管理,将以人为本的护理服务理念运用到护理工作中。提高病人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减少护理工作上的纠纷和差错。

参考文献

1.梁正英,鲍立铣,刘伦,等.精神科护士职业倦怠现状调查研究.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6;14(1):81~82

2.李超平,时勘,罗正学,等.医护人员工作倦怠调查.中国临床心理杂志,2003;11(3):170~172

3.maslachc,jacksonse,andleitermp.maslachburnoutlnventorymanual.paloalto:consultingpsychologistspress,1996

4.creenglasser,burkerb,andfiksenbouwl.workloadandburnoutinnurses.journalofcommunity&appliedsocialpsychology,2001;11:211~215

5.朱冰船,付桂香,姜冬九.病房护理人员相对不足原因分析及对策.护理学杂志,2003;18(7):520~522

6.郭永松,李平.医护服务态度满意率的分析.xx护理杂志,1996;10(3):10

7.翟金国.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攻击行为及相关因素研究.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1999;6

8.seefflb.hepatitisbfromaneedlestickinjury.annlnternmed,1991;115:411

9.张兴友,范江.艾滋病毒感染与艾滋病.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135

篇2

结合英语教学实践,我对英语教学的人文性产生了一些想法和思考。

一、解读人文性,体悟英语教学新的理念

人文精神的主体和基本要素显然是人,人文精神是人的精神,是人所具有、人所表现、人所追求、人所培育的精神。人文精神表现“人”,造就“人”,追求真正意义上的“人”。用现代西方哲学术语表达,人文精神是“人的条件”。很显然,教育对人文精神培育的意义是显而易见的。教育是一种是人文精神培育的过程。教育的使命,一是培育人文素质,二是培育合理的人文精神。英语教学应凸显这种使命性。人文精神的培育,应明确这样两个重要的教育理念:一是人文精神的培育,不是知识教育,而是素质培养;二是人文精神的造就,是人文情怀、人文智慧和人文境界三者统一并依次提升的过程。

二、人文化英语教学的教学策略

(一)主体性策略

主体性教育是素质教育思想的核心,因为人的发展既不能由父母包办,又不能由教师代替,从根本上说是主体性的发展。“没有主体内在潜能的开发,没有外在文化知识经济发展主体的内化,人的发展是不可能的”。

教育的过程和学生双方作用的过程,人作用于人的过程,其核心关系是教与学的关系,因此教师和学生都是主体,“教师是教的主体,学生是学的主体,也就是说主体的发展,不仅不否定教师的作用,而且把教师也视为并列的活动主体,且发挥着指导者的作用。教育中的这种‘双主体性’决定了教师要负教的责任,学生要负学的责任,只有双方的主体作用都得到充分发挥,教育才能收到最佳效果”。教师进行的一切教学研究活动都应该在考虑教学目标和教学目的的基础上,以学生的需要、能力、发展为出发点,以能够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为前提。具体来说有以下几点:

(1)根据学生的认识水平灵活选择教学模式。英语教学中听说读写四种言语活动是相互联系和促进的,教师要根据不同学习阶段和不同教学对象对听说读写进行有侧重或平衡的综合训练。

(2)做好学法指导。教学是教学生学,外语课是使学生掌握外语,学生掌握外语必须靠自己去学,这是学生主体性的根本表现。简单说来,就是“学生愿学,能学,可以不走弯路地学”。

(3)启发学生积极参与言语交流活动。启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是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关键。英语教学中,从造句到看图说写,从讲故事、情景对话到角色扮演、即兴发表见解都是启发学生进行创造性活动的有效途径。教师在课堂上要充分体现英语教学的交际性特征,扩大师生间、学生间言语沟通的面,做到从用中学,学为了用。外语教学的意义就是“使学生在积极参与学习活动中真正获得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

(二)全体性策略

“应试教育”使学生遭到不平等的对待,只注意少数学生,忽视了多数学生,特别是歧视后进生的现象在许多学校仍不同程度地存在。这完全违背了素质教育的根本宗旨――面向全体学生,对每个学生负责。当然,面向全体不等于“齐步走”、“一刀切”,“因材施教”指的就是既要面向全体,又要承认差异。教师在教学中要做到抓中间,而不放两头,知人善教,好、中、差分别要求,如对外向型学生,要利用其善交际之长以带动班上的言语交流活动;对内向型学生,则要鼓励积极参与,大胆张口。总之,教师要从学习上、个性上发挥不同学生的优势,做到既照顾全体又培养个别。

(三)全面性策略

英语教学因其教育的特殊性要体现素质教育的全面性是大有可为的。首先,英语新课程标准已明确提出英语教学不仅要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还要培养学生的道德素质,这足以说明英语教育必须与思想教育相结合。其次,中学英语教学的内容和过程本身就是发展学习智力因素,提高认识素质的过程。如通过对语音、语法、语句、语篇的学习而发展学生的注意力、观察力和记忆力;通过对英语语法结构、语言逻辑等问题的分析而发展其思维力和想象力。

(四)发展性策略

着眼于学生未来发展的潜力,英语教学就要在教给学生知识、培养学生语言能力的基础上,加强语言交际运用能力的培养和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学生在校期间所学的语言知识是“基础的”,具备的语言运用能力也只是“初步的”,要把英语作为交际工具用于日后的工作和生活中是远远不够的,而未来的工作和生活所需要的语言知识和某方面的交际能力更多的还是要靠学生今后去继续学习,不断练习提高。这种学习能否继续下去,关键就在于学生是否具有一种“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或说“终身学习能力”,或说“学会学习的能力”。

三、构建人文化英语教学的途径

(一)民主开放,激发兴趣,培养学生的良好心理素质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学生学习可持续发展的必要前提,是学生自主创新学习的可靠保证,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学生只有在兴趣、动机、品质、意志等方面被充分激活时,情感上才能有全身心地投入,才能促进智力因素的提高,从而产生极大的效益。

(二)创设情境,营造氛围,提供人文环境

著名心理学家托兰斯说:“我们要想促进创造力就需要提供一个友善和奖赏的环境,以便使之在其中繁荣发展。”所以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应该注重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充分挖掘教材的德育功能,不断提高学生的文明修养。

(三)延缓判断,允许学生有思考的时间,鼓励学生进行自我判断和评价

学生的见解有时可能出现错误或偏颇,但其思维过程尚未完结,在其再思再想之中有可能发现问题,自我矫正。如果学生的见解虽有违常识,却又有一定的根据和道理;抑或学生的见解超出了教师或人类的已知领域,那就根本不应该做出否定性判断。

篇3

在新课改教育背景下,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目的,人文素养作为学生综合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学校教育的高度关注。而语文知识中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知识和人文精神,是开展人文精神教育的重要载体。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人文精神已经成为高中学校开展人文教育的主要措施。但是,由于高中语文教学中人文精神教育时间较短,缺乏丰富的经验,高中语文教学中人文精神的渗透存在着很多问题需要高中语文教师积极解决。研究高中语文教学中人文精神的渗透不仅能够加强人文精神教育,而且对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有着深刻意义。

1高中语文教学中人文精神渗透教育存在的问题

1.1语文教育理念错误

在应试教育模式的影响下,高中语文教学十分重视学生语文知识的巩固和语文技能的训练,忽视了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念的培养,没有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人文精神,缺乏对学生精神素养的培养。例如,有些高中语文教师根据高考题型来开展语文教学,高考考什么,教师就将什么,没有深入挖掘语文教材中的人文内涵,语文教育理念错误。

1.2语文课程缺乏人文思想

虽然,高中语文课程的课时数较多,但是,教学内容主要集中在语文篇目中的修辞、文法、篇章结构以及语言等技能上,忽视了语文知识中的人文内涵。另外,大多数高中语文教学将课堂局限在教室中,忽视了学生的生活实践,导致语文知识脱离于社会生活,语文知识的生命力逐渐削弱。

1.3语文教学唯科学化现象严重

从教学目标来将,高中语文教学十分重视学生的语文逻辑、修辞以及语法等系统知识的讲解,注重学生对语文理性知识的掌握,但是却缺乏学生文学情感和人文素养的培养。从教学方法上来说,大多数高中语文教师采用知识灌输的方式,将学生视为语文知识的容器,缺乏对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的重视。并且,大多数语文教师都是按照教学大纲开展语文教学,忽视了学生的知识需求、学生的学习水平以及学生的学习兴趣,导致语文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知识需求不相符。唯科学化的语文教学导致高中语文教育缺乏人文性和人性美,语文教育成为对学生写作技能的训练和语言文法的训练。

1.4语文教师缺乏人文精神

大多数高中语文教师十分重视语文知识结构的完善和语文教学水平的提升,而忽视了自身人文素养的培养。很多语文教师对语文写作技巧、语文阅读方法和语文解题方法十分了解,但是却缺乏教材人文精神挖掘的能力,无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和文学情感,导致高中语文教学局限于技能传授和知识传授。另外,部分语文教师长期习惯于传统的应试教育,忽视了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学生的主体地位,缺乏对学生的人文关怀。教师在教学中居于课堂主导地位,全面操控学生的语文学习,难以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人本主义思想。

2高中语文教学中人文精神渗透的策略

2.1提高教师的人文素养

首先,高中语文教师应积极充实自身的人文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为此,高中语文教师应积极学习历史文化知识、哲学宗教知识、社会道德知识、美学知识、政治法律知识等方面的知识,不断更新自身的知识结构。另外,高中语文教师应积极观察生活,感悟生活,发现生活中的人文现象,提高自身人文素养;其次,高中语文教师应坚持以人为本的观念,注重对学生的人本主义关怀,积极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根据学生的学习特征和身心特征开展语文教学,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人文知识,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2.2深入挖掘教材中的人文内涵

首先,高中语文教师应充分挖掘语文教材中的人文知识,将语文教材内容与我国传统文化相结合,以传统文化为切入点,深入挖掘语文教材中的人文知识和人文内涵,加强培养学生的人文主义精神;其次,高中语文教师应深入挖掘语文教材中的情感,引导学生深入体会文章中作者所要表达的感情,加强学生的情感教育,完善学生的人格和精神;最后,高中语文教师应引导学生体会语文教材中人物的情感和人物人生经历,鼓励学生将人物的经历与情感相结合,使学生在感悟中了解人生的价值。

2.3积极开展语文活动

高中语文教师应根据语文教学内容开展语文活动,将学生带入到相关的语文情境之中,加强学生的情感体悟,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例如,在课文讲解的过程中,语文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将学生带入到具体的人物中,加强学生对人物性格的了解,不断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情感体悟能力。另外,高中语文教师还可以开展主题班会、主题演讲会、诗歌朗诵等活动,加强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

2.4科学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首先,高中语文教师应充分重视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既要深入挖掘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价值,又要深入挖掘语文学科的人文价值,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渗透相关的人文知识,将工具价值与人文价值相结合;其次,根据学生实际开展人文精神教育。高中语文教师应深入了解学生的情感倾向和学生的学习兴趣,采用适合学生的教育方法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人文精神教育,使人文精神教育与学生的学习相衔接;最后,防止说教化倾向。高中语文教师在教学中渗透人文精神应将人文知识与社会实际生活或语文知识相联系,使学生在实际案例中了解人文知识,避免单纯的说教式教育。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浅议 数学 教学 主体 精神 培养

主体性是人的个体特征之一。在新时期课堂教学改革实践中,特别重视课堂教学中师生角色的定位,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体现学生主体地位,要改变传统教授式教育观,树立以学生为主体核心的教育观,以学生学法为根本的教法观。

数学教学中应培养学生的主体精神,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引导学生思考,提供学生参与的机会,提高学生的参与能力,培养学生的数学情操,使学生在互动学习中获得成就感,体会到数学学习的乐趣。那么,作为广大的一线中学数学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的主体精神呢?下面我根据平时的教学实践,谈谈在这方面的几点思考。

一、重视激发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

有了一定的兴趣,学生才能对学习积极准备,集中精力,认真思考,主动探索未知的领域。在教学引入时,可用贴近学生生活的实例引入,既能化难为易,又使学生倍感亲切。提出问题,设置悬念,能激励学生积极投入探求新知的活动。例如在学习垂直时,可联系到“大漠孤烟直”的古诗。好的引入,在课堂教学中是导言,是开端,是教学乐章的前奏,是师生情感共鸣的第一音符,是师生心灵沟通的第一座桥梁。在实际教学中,向学生介绍有教育意义的数学发展史,数学家小故事,趣味数学等。通过兴趣的诱导激发使学生对数学产生亲近感,改变数学在学生心目中枯燥无味无用的看法。例如学习无理数时,可讲一些数学发展史。学习圆和勾股定理时,可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数学的辉煌成就。学习坐标系时,介绍笛卡尔对数学做的巨大贡献。学习圆锥曲线时,可联系生活实际,介绍数学对工业制造等方面的影响。如果忽视掉数学的历史,仅凭数学教材的学习,难以获得数学的原貌和全景。如果在教学中渗透上述内容,让数学活起来,这样就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有助于学生对数学概念,方法,原理的理解与认识的深化。数学史还可以让学生客观的评价中国数学的历史与现状,认清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以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二、鼓励学生参与实践活动,引导学生独立探索

很多人认为数学是枯燥干瘪的公式理论的学习。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好的数学教育应该从学习者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提供给学生充分进行数学实践活动和交流的机会。中学数学的学习中,有些知识来源于生活中。如果让学生独立地去获取知识,独立地去处理和解决有关的数学问题,数学思维能力自然得到发展。

例如初中数学一元一次方程章节中的商店打折销售问题,可以让学生放学去市场商店中参与调查。同样教育储蓄问题时,也可以让学生到银行了解利率知识。学习一百万有多大时,可以让学生回家数大米或绿豆等等,这比老师单调的讲解有趣得多。这样既为本节内容的学习积累了富的感性经验,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又培养了学生走向社会,适应社会的能力。不过这种数学活动学生的经验较少,学生没有这方面的经验或勇气的话,教师要做好相关的提示指导工作,必要时可以取得家长的支持,这样的活动如开展好了,有时让学生终生难忘。

三、开展数学小组合作讨论

数学虽和语文等语言学科不同,但也并非没有彼此借鉴的地方。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在学生的探索学习过程中,要运用交流讨论,合作学习等方式。教师适时的给予引导。讨论学习是实施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主体意识和创新能力,促进学生数学能力发展的一种重要的教学方式。例如在初中数学生活中的数据一章,老师教学设计应定位在学生的自主讨论活动上。老师要鼓励学生通过合作交流,表达自己的观点,显示独立的个性。教师不应轻易的否定学生的观点,不把自己的意见强加给学生,要放手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自己探究创造。当然这里的放手决不是放任自流,否则学生得到的是一些肤浅的,支离破碎的知识。我们在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充分放手的同时,多在导字上下功夫,讲究导的艺术,教师导得好,学生的聪明才智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真正驾驭学习,成为学习的主人,才能为学习自主添活力。

篇5

西南联大(1937年8月—1946年7月)已“胜利关闭”70多年,而对这所“临时”大学的回忆与纪念仍热度不减。在社会、经济和办学条件远胜于当时,并且“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振奋目标已提出十多年的背景下,我们纪念西南联大,与其说是对历史的回忆,不如说是对现实的不满。

西南联大的贡献,精神是第一位的[1]109。但当透过当事人或学者对西南联大的回忆或研究,寻找西南联大的精神时,我们看到的并不是枯燥的口号,而往往是鲜活的人物和动人的故事。知识会过时、会被遗忘,但那些沉淀在记忆深处的感受才是关于一所大学的所有回忆的“酵母”。若干年后,还会有人像我们今天怀念西南联大一样,怀念现在的大学吗?

现代社会正悄悄解构传统大学的生存方式,大学的存在价值正受到质疑。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被视为大学的三项基本职能,与之对应的是人类知识的传承、创造和应用。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各种公立、私立、企业或非营利专门研究机构的建立,使大学已不再是传承、创造和应用知识的唯一机构。大学正面临来自社会现实及自身发展两方面的挑战。从社会现实来讲,挑战不仅源于全球范围内公共财政对大学支持的减少,而且源于社会压力对现代人生活方式和感知能力的影响。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人们的生存压力越来越大,现实生活的富足及现代人的浮躁心态和急功近利的心理,让人们越来越没有热情和耐心从事某项可能要花费3—4年甚至更长时间的研究或学习。从大学自身来讲,技术进步(如互联网)已深深改变了人们获取知识、更新知识和应用知识的方式与能力。而且,社会问题变得越来越复杂,但大学里的研究却变得越来越精细。知识更新速度一日千里,学生们往往等不及新的知识和信息到教师那里转一圈后自己才获悉。大学应该怎样证明自己在社会生活中的价值?大学应该如何维持和加强对年轻人的吸引力?

面对现实中的危机,大学不妨从两个方面应对。一是努力适应社会和自身发展的需求,改变传统的生存方式;二是努力开发自身所具有的独特优势,为现代人提供从其他地方不可能获得的体验。但大学对社会现实需求的任何妥协,都会招致坚持“象牙塔”理想的人的强烈批评。现实中也确实存在大学禁不住经济利益的诱惑和驱使而损害大学教育传统理念的现象。大学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自身独特优势的开发,却往往竞争不过纯商业教育机构。譬如在网络教育领域,阿波罗集团(Apollo Group)受欢迎的程度就远胜过传统大学。

大学的两个应对之策迫切需要一种纲领予以规范和指导,大学精神无疑可以担此重任。大学精神是反映大学历史传统、特征面貌的一种精神文化形态,是师生员工在长期的教与学、工作与生活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并为广大师生所认同的一种群体意识,它包含科学精神、自由精神、独立精神、人文精神、创新精神和批判精神等基本内容[2],具有导向、激励等功能。用大学精神规范和指导大学适应社会及自身发展的需求,则可以避免大学迷失于功利主义的“丛林”;用大学精神统领大学开发自身优势和特色,则可以使旧传统历久弥坚,新风尚根基茁壮。

大学精神是一所大学历史的沉淀和凝练,也是统领和指导大学未来发展的基本指南,应该成为全体师生员工行为的规范。但是,大学精神是无形的,这一特征决定了作为大学存在的重要基础——学生无法对大学精神进行直观的观察,而只能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用心去体会和感受,这即是大学体验。

一、 大学体验的内涵和作用

教育不仅是知识和能力的传授,也是灵魂的塑造,“如果一种教育未能触及到人的灵魂,未能引起人的灵魂深处的变革,它就不能称之为教育”。所以,作为大学精神的具体化,大学体验所要追求的目标即是将一代代教师、学生和员工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孜孜以求的精神文化形态内化为学生的个性品质。这一目标的实现或者说这一过程的完成,不仅需要大学与学生,尤其需要教师与学生双方的共同参与和双向交流,还要求学校管理者、教师与学生之间能够产生一种情感的默契。“专门称之为体验的东西,就是意指某种不可忘却、不可替代的东西,这些东西对于领悟其意义规定来说,在根本上是不会枯竭的。”[3]离开大学许多年后,你也许不再记得学校的某些规章或课程,但你绝对不会忘记那个对你的思想以及思考问题的方式产生过重大影响的规定或教师。

(一) 大学体验的内涵

由大学教育活动引发,沉淀后留在记忆中的个人或集体的心理感受,我们把其称为“大学体验”。

大学体验是将大学精神具体化的基本途径,是大学精神在大学教育活动中的实践,具有丰富的内涵,由多个维度构成。借用心理学、社会学等学科的某些概念,可将大学体验分为认知体验、情感体验、行动体验和关联体验。其中认知体验是指学生认识世界、获取并运用知识的体验,是学生运用感觉、知觉、记忆、思维和想象时获得的感受;情感体验是学生内心被触动,而对事物产生某种肯定或否定态度的感受;行动体验是学生通过亲身参与而获得的感受;关联体验则是学生把自己与更广泛的社会和文化联系在一起而获得的感受。这四类体验中的两种或多种的混合便构成混合体验,而所有四种类型体验的相互融合则构成学生的全面体验。尽管我们试图追求全面体验,但结果很可能是某种单维体验更能让学生记住大学。而且,事实上,各种体验之间往往是交织在一起的。借用系统论的观点,全面大学体验会带来超越单维大学体验的效果之和的效果,即不同维度大学体验的交互作用会对大学教育的成效产生积极的影响。

大学体验是大学精神渗透于教育中的实践工具,具有独特的内涵和作用,而且大学体验是一种心理感受,并不是具体的实在物,它由一些体验线索组合构成。这些体验线索是指大学任何能够被学生感知和感觉到的人或事物。

(二) 大学体验的作用

1. 大学体验的维系作用。大学体验的维系作用首先表现在对大学精神的传播和继承。大学体验是大学精神贯彻到整个大学教育过程中的产物,通过将大学精神融入到学生的记忆中,大学体验建立起学生对大学精神的恒久记忆,强化了学生对“大学品牌”的忠诚度。时间的流逝,学生可能记不住教师所授的知识,但却依然能在回忆中感受到大学的理想信念、价值追求及教师自然流露的风范。

大学体验的维系作用还表现在对大学经历的感知和留念。大学体验由大学教育引发,尽管其表现内容和形式会多种多样,但始终与大学有关。当类似的认知、情感或行动等体验在其他时空条件下出现时,当事人往往会想到此种体验第一次出现的场景,大学体验也会在此过程中得以重现,学生对大学的感情也就再一次得到强化。

2. 大学体验的教育作用。教育是传授知识和培养素质的统一,大学教育的特殊性还在于其专业性比较强,与学生未来的职业紧密相连。在大学教育的过程中,认知心理和非认知心理都在发挥着作用,而最能将这两者结合起来的,便是通过学生自身的体验,让学生对自己的潜能、现实的社会和未来可能的职业产生或深或浅的体悟。

大学体验的教育作用突出表现在能够使学生产生人生中可能遇到的认知、情感、行动和关联的感受,使学生与他们周围的日常生活世界紧密相连,加深校园生活与学生未来发展之间的联系。

3. 大学体验的筛选作用。大学体验是外部活动在学生心理的内化,其间必然经历一个信息交换与渗透的过程,而受制于学生对信息的接受能力和已有的认知结构,这种内化过程包括两个相互联系的阶段:第一是学生形成体验能力的阶段;第二是学生选择体验对象的阶段。这样,学生就对大学里的活动进行了某种程度的筛选,其结果是大学教育者所设想的目标不一定能够完全实现,而留在学生记忆深处的筛选的记忆则成为学生对大学的所有印象。经过学生在社会上的口耳相传,这些筛选后的记忆成为人们了解大学的符号,形成社会对大学进行非正式评价的一项重要依据。

二、 构建良好的大学体验

大学体验是学生个体的就学感受,外力不可能为学生塑造一个理想化的个性大学体验,只能积极创造合适的外部环境,为给学生留下良好的大学体验提供条件。参与、体验情境和线索是体验形成的必要条件,大学管理者所能做的就是鼓励学生参与,创造体验情境,提供体验线索。具体可通过如下途径进行: 转贴于

(一) 合理设计大学活动

美国学者丁托(Vincent Tinto)在大量研究了美国大学学生的辍学现象后提出,防止学生辍学的唯一方法是改善学生的就学体验,使得辍学风险较高的学生与学校之间实现某种“学术融合”与“社交融合”,也即,学校必须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人文环境,使其产生一种归属感、自豪感,将艰苦的学习过程变成一种难忘的人生经历[4]。

若要实现学生与大学的“学术融合”和“社交融合”,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对学校活动的参与。这种参与不仅应该是学生在校期间学业和人格发展的要求,更应该是他们将来面对事业上挑战的最好的预演[5]190。

合理设计能够丰富大学体验的活动,不妨从如下两个方面着手:第一,全面认识大学体验的内涵。设计大学活动只是实践大学精神、促进学生与学校“学术融合”和“社交融合”的手段,其根本目的是提供大学体验的平台和鲜明的体验线索。程式化和好大喜功式的仪式带给学生的往往是枯燥和乏味,甚至厌恶的感受,而以学生为中心的精心设计则可以为学生带来一生难忘的体验。譬如在美国一些大学的毕业典礼中,校方不仅热情邀请学生的家长参加,而且还会在典礼现场,请那些家庭中第一位大学毕业生们和他们的家人起立,接受众人的欢呼和祝贺,这种活动引发的学生对大学教育的感激、对大学的认同,要比校长的长篇大论有效得多。第二,尽量设计能让学生产生全面体验的活动。活动方案应尽量考虑到学生的认知体验、情感体验、行动体验和关联体验,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成长规律,活动的内容应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适当结合学生的职业发展。活动的形式宜多样化、短程化、个性化,以满足学生活泼好动、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而又追求自我个性张扬的特点。比如对大一新生开展入学教育,通过参观校史馆及图书馆、与高年级学生交流、参加大学学习指导等活动迅速让学生消除对大学的陌生感;为毕业生开设“跳蚤市场”,处理他们的图书、资料、私人物品等等,既能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又可以丰富他们的市场经历。

(二) 积极挖掘大学故事

尽管我们可以用一些简练、深刻的语句来概括大学精神,但“大学不是一个空洞的概念,而是一个知识共同体,一个由有血有肉、有学问、有精神的人群组成的知识共同体”[1]7。所以,说到底,在现实中,大学精神是通过人物和故事来体现的。“大学传统的延续,主要不是靠校史馆,也不是靠校长演说,而是靠熄灯后学生们躺在床上的聊天,或者饭桌上的口耳相传。这些在大学校园里广泛传播的雅人趣事,真假参半,代表了一代代大学生的趣味、想象力及价值判断。”[1]173这也最能被学生接受,形成了大学体验的主要素材。

大学创办时的艰辛经历、大学校园中有趣的教师员工和同学之间的恶作剧、校园民谣、师生之间真挚的情谊……有些虽不能见诸正史,却可以成为学生日常消遣、调侃的对象。这些故事中包含了师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和个性取向,也特别能体现一所大学的风格与涵养。

大学相关部门应注意及时搜集校园里流传的逸闻趣事,或对发生在校园里的故事进行某种程度的“加工”,使其以普通人喜闻乐见的形式展示大学精神。此外,大学管理者还应通过出版物、网络、正式或非正式场合的演讲对大学故事进行适当宣传,让更多的人熟悉、了解故事中所蕴含的大学精神。需特别指出的是,为丰富大学体验而“加工”的故事不同于先进人物或先进事迹的宣传材料,其特征应该是鲜活、有趣而又富有思想性的。没有思想的故事,显得浅薄;没有故事的思想,令人乏味。这些故事也许过于传奇,抑或“上不了台面”,但却能让人在会心地微笑、啧啧地称赞或叹息中感悟大学精神的真谛。

(三) 努力营造校园环境

大学精神的形成和传播需要一定的空间和时间,大学体验也就在这样的过程中得以完成。校园是师生活动的主要场所,是大学精神和大学体验的物质载体。校园环境本身就有可能形成一种良好的大学体验,而且通过对校园环境的塑造,可以为大学体验创造积极的条件和合适的情境。

校园环境的建设包含建筑、校园景观等硬环境,也包含浓郁的学术氛围、积极奋发的精神面貌等软环境。如美国的一些著名院校,特别是私立名校,无不刻意在公众心目中塑造一个充满贵族气息的校园环境。需要指出的是,大学尽管不是大楼之谓,却也需要个别有历史意义和代表性的建筑作为大学的标志,提供大学体验的线索。在美国的大学中,有幸拥有像普林斯顿的校园哥特式或哥伦比亚的古希腊庭柱式建筑的大学,往往不惜以建造新楼数倍的代价去维修这些古色古香的教学楼[5]32,以增加校园文化的厚重,营造一种远离世俗喧嚣、可以自由遐想的清新氛围。与我国某些大学追求大广场、大校门、大雕塑相反,美国大学中常有艺术雕塑或园艺小品点缀于校园的各个小角落,为学生创造了一种清雅脱俗的文化环境,而这些艺术品或由校友捐赠或由校友创作,其背后所蕴含的故事,又可成为大学体验的一部分。

参考文献

[1] 陈平原. 大学有精神[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2] 杨鲜兰. 论大学精神的培育[J]. 高等教育研究,2004(2):20-23.

篇6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在素质教育的推动下,国家加大了对科普教育的重视,并将普及科学技术和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作为一项重要的行为准则,科普教育也获得了很大的发展和进步。作为一名中学生,在实际的学习和实践中感觉还存在着一些困惑和困扰,最为突出的感觉就是广大同学科学精神的缺失,创新能力的不足。因此需要同学们改变学习观念,主动地参与到科普学习中来,为科学精神的培养奠定坚实的基础。

1中学生科普教育的现状

在当前教育过程中,科普教育虽然取得了一些发展和进步,同学们参加科普教育以后仅仅是学习到了一些表面的知识,对学生的科学素养的提高作用不大,这主要是由于在科普教育中缺乏对学生科学精神的培养。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从教师方面而言,只是将浅显的表面知识传授给学生,并为对科普知识进行深入的探索和发现,甚至部分教师缺乏一定的科普素养和科学精神;就学生方面而言,对学习深奥的知识缺乏耐心和兴趣,即使对科普知识有着较为浓厚的兴趣,也是受到素质教育的潮流的影响,缺乏对深层次的科学精神的把握。

中学生科普教育中科学精神缺失是普遍现象,对学生科学精神和科学素养的培养起到了阻碍作用,致使科普教育出现虚假的繁荣现象。首先,对科普教育的认识不到位,同学们普遍认为科普教育是一门辅助学科,没有认真地对待科普教育,没有挖掘科普教育中的科学知识,不利于自身的成长;其次,对科普学习缺乏有效的方法,只是获得了表面浅显的知识,为对深层知识的应用进行探究和发现,更加缺乏对科学精神的认识。

以上问题是当前中学科普教育中的常见问题,严重地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学生科学精神的培养,对素质教育的实现起到了严重的阻碍作用。

2 中学生科普教育中培养学生科学精神的策略

学生科学精神的培养关系到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对其未来的发展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因此需要在中学生的科普教育中加强对科学精神培养的重视,这也是科普教育最根本的教育目标。为了在中学生的科普教育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中学生需要充分的发挥其主观能动性,自觉参与到科普教育中来,这就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2.1转变角色,树立主体观

学生要改变观念,认识到自己才是学习的主人,应该充分地发展自己的主观能动性,科普知识的学习需要自己去探索和发现,而不是教师去灌输,因此学生要从观念上改变对教师的依赖性,自己参与到科普学习中,积极探索和发现。首先,学生要培养自己的探究兴趣,要主动质疑,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小组合作去探究;其次,学生要善于观察,广泛涉猎,对周围的社会事物进行观察,发现实际生活中的科普知识,并自觉地将所学科普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真正地做到学以致用。

2.2认真学习基础知识

基础知识的学习是学生培养科学精神的基础和前提,因此需要认真学习基础知识,为科学精神的培养奠定坚实的基础。在基础学科中,蕴含着丰富的科普知识,学生要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并自觉应用这些科普知识。例如在地理学习中,就蕴含着丰富的科普知识,这就需要青少年适应科普基地、居住社区、学校、野外活动和家庭一体化的模式,自觉地参与到丰富多彩的宣传、讲座、参观、考察、制作、竞赛等活动中,认真学习地理知识、地理思想和地理方法,培养青少年对地理科学的兴趣和创造能力,树立正确的自然观、资源观、环境观、发展观、人生观,并重视自身地理素养的培养。总之,中学生要将科学精神培养的重点放在参观学习、阅读学习、野外实习体验和动手制作方面。

2.3广泛涉猎,加强实践

科普教育具有开放性和实践性的特点,这就为同学们自主探究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因此同学们要在好奇心和求知欲的指导下,自觉地参与到实践活动中来,提出问题,并根据教师的指导,去探究和发现。科学精神的培养不能单纯依靠科普课堂,更加需要青少年积极地参与到社会实践中,并对社会活动进行深入的思考和探究,逐步培养科学精神。

此外,随着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和完善,为我们学校科普知识、培养科学精神提供了便利的条件,因此需要青少年加强对网络信息的应用,从互联网上收集和处理信息,培养自学的能力。

3结束语

科普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对同学们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需要加强对科普教育的重视,不仅要让同学们真正掌握科普知识,还要重视科学精神的培养,真正明确科普知识对实际生活的重要作用,提高同学们参与科普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学习的效果,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学生科学精神的培养是科普教育的重要内容,学生应该认识到科普教育以及科学精神培养的重要性,自觉参与到科普学习中,为自己科学精神的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

篇7

中图分类号 G41

文献编码 A

文章编号 2095-1183(2015)06-0018-04

学校德育能否取得成功,高素质的教师、良好的教学条件、健康的教育气氛和科学的管理制度等要素固然必不可少。但这些因素能否发挥作用,最终还是取决于学生的内在条件,即学生的精神成长水平。那么,学生的精神成长水平对他们的道德发展有什么意义?应该如何促进学生精神的充实和成长?回答这些问题,需要我们从人的全面发展、精神与道德的关系、儿童道德的发展规律等角度进行深入的思考和研究。

一、精神成长: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众所周知,“人性的构成有三个维度――自然性、社会性、精神性”[1] 。其中,自然性是人最基本的属性,体现在人的生理存在和动物性本能等方面,是人的社会属性和精神属性的基础。社会性是人的本质的重要标志,是人发展的核心内容,体现在人对社会或他人的依赖性和社会适应需求等方面。精神性则“主要是指个体独特的精神世界,表现为其精神生活的取向和质量”[2],是人的高层次的生存状态,是对现实生活的一种超越,主要体现在人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审美取向、个人理想、情感、态度、兴趣、爱好等方面。

自然性、社会性和精神性三个方面在人的发展中既相互依赖又相互促进,三个方面缺一不可。但人的精神成长由于其抽象性、内在性、难以测量性等原因,在学校教育中往往得不到足够的重视。用内尔・诺丁斯的话来说,即“当代公立学校教育最严重的缺陷可能是对人的精神世界的忽视”[3] 。其实,人的精神作为人对自己的动物性和现实生活的一种超越,在人的生存和发展中有着特别重要的作用和意义。首先,它是人生的“导航”系统,“是个人存在的深层次尺度”[4] 。其次,它是人的生存和发展的内在推动力,“人正是通过精神的存在与追求,才体现出强大的生命力” [5] 。再次,精神又是人的有意义生活的源泉,丰富并充实的精神能够对普普通通的生活赋予丰富的意义。因此,要实现人的全面、高质量的发展,就不能忽视其自然性、社会性和精神性三个方面的协调发展,更不能忽视精神全面发展的引领作用。

二、道德发展受制于精神成长

人的道德发展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但其中比较重要的是现实生活和个体的精神。其中现实生活是个体道德产生的基础,精神是道德发展的“导航仪”和最终归宿。个体在现实生活中为了适应社会环境而初步形成一定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但它们能否超越个体的功利性需要而变成他的绝对信念和行为尺度,最终还取决于个体的精神成长水平。我们可以用皮亚杰的建构主义理论来解释这一论点。在建构主义看来,学习不是个体被动地接受现成知识的过程,而是在自己原有认知结构的基础上,通过与周围环境的交互作用能动地建构知识的过程。该理论认为,学习者原有的认知结构在他的学习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在个人建构主义看来,具有一定认知结构的个人,能动地与周围环境交互作用,从而变革建构认知结构(也是知识结构),这就是学习和发展。”[6]当然,道德的形成与知识的掌握是不一样的过程,我们不能用知识学习的理论来评价道德的形成过程。但仔细思考可以发现,个体的道德发展也是一个建构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个体在自己原有的知识、经验、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基础上不断理解和内化外在的道德规范要求,并最终将其提升到精神层面,形成新的精神结构。

当然,个体道德的建构并不是一种直线式提升的过程,而是一种波浪式的发展过程。这一过程好比一只已形成上涨趋势的股票的走势。也就是说,人的道德就像一只强势股,在作为“支撑线”的现实生活和作为“阻止线”的精神层面之间不断“反弹”和“回落”,从而逐步完善和提升。当然,这一过程并不是简单的升和降的过程,道德的每次“反弹”都意味着一次质的提升和发展。比如,人在生存过程中通过家庭教育、同伴交往、学校教育等途径不断了解和掌握相关道德规范并将其付诸实践,甚至在这些外部因素的作用和自己原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信念体系的帮助下,把相关道德准则进一步内化为自己坚定不移的信念。这就是道德从现实生活到个体的精神层面的一次“反弹”,是人对现实生活的超越。道德的这种“反弹”一旦出现,它下一步会反过来以“良心”的角色“回落”到现实生活,监督和引导人的生活和道德行为,并经过生活的考验进一步提升和丰富。这就表明,人的道德发展与其精神成长密切相关。人的精神成长水平越高,道德就越容易从现实生活中的功利性水平提升到高尚的精神层面;反过来讲,道德对人的精神层面的反弹越强,它对人的生活的引导作用越强,人的道德水平也就越高。反之,人的道德水平便可能会停留在需要外部因素约束的低水平状态,甚至会走向堕落。

三、从社会导向到精神导向:儿童道德发展的必然方向

众所周知,人的道德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经过从无到有、从低水平到高水平的逐步发展的过程。比如,皮亚杰通过研究认为,儿童的道德发展经过无律、他律和自律等三个阶段;柯尔伯格认为,儿童的道德发展经过三水平六阶段的发展过程。当然,他们关于儿童的道德发展可能会达到的最高水平的具体表述并不是相同的,比如皮亚杰以“公正阶段”[7]来表示儿童的道德发展可能会达到的最高水平,而柯尔伯格以“普遍性伦理学原则定向阶段”[8] 来表示这一水平。但是,深入分析可以发现,他们所提出的道德发展的最高水平在很大程度上都与人精神的引导与参与密切相关,而初级阶段的道德发展则往往与家长、教师、亲朋好友、法律、制度、纪律等社会因素的约束和引导有很大的关系。这就意味着,在道德发展的不同阶段,内在的精神因素和外在的社会因素对儿童道德发展的引导作用并不一样。在初级阶段,儿童的道德发展主要受到现实生活、人际关系等外在的社会因素的引导,而在高级阶段则主要受到自己的理性、信念、良心、价值观等内在的精神因素的支配。根据这一分析,我们把儿童的道德发展水平可以划分为社会导向的初级水平和精神导向的高级水平两种类型。

当然,以上的两种道德发展水平并不是可以绝对分开的。实际上,在人的道德发展过程中,很少出现完全被社会因素或被精神因素导向的极端现象。反而,在很多情况下,社会和精神因素对个体道德发展的引导作用是同时存在的,只不过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这些因素的主次地位不同。但可以肯定的一点是,社会导向的道德水平是精神导向道德水平的基础,精神导向的道德水平是道德发展的最终目标。因此我们可以推断说,从社会导向的道德发展水平提升到精神导向的道德发展水平是儿童道德发展的必然方向。

四、道德教育必须考虑学生的精神需求的满足

作为处于全面发展的初级阶段的个体,学生在精神上有着强大的发展需求和空间。不仅如此,精神成长是学生道德发展的重要前提和保障,是道德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因此,学校德育为了保证道德教育的效果,不仅要重视道德教育的内容和途径,还应该重视学生精神需求的满足。我们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

(一)以精神导向引领德育提升

道德规范作为调整人与人、人与社会和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行为准则,具有很强的现实性。因此,学校德育也应该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紧密结合,在现实生活中提高学生对社会道德规范的认识和理解。但这只是学生道德形成的初步阶段,学生在这一阶段所形成的道德可能是形式上的和表面上的,因而它可能只有在相应的外部因素的约束下才能存在和发挥自己的作用。这就说明,这种道德生命是不可靠的,也是短暂的。因此,为了培养学生“永恒不朽”的道德品质,我们必须把学生庸俗化的道德尽量提升到精神层面,从而使其超越现实生活并从“信念”或“良心”的角度发挥自己的作用。

当然,对低年龄阶段的学生来说,由于他们的抽象思维还未成熟的原因,把他们庸俗化的道德水平提升到精神层面,难度可能会大一些,但这并不意味着这样做完全不可能。我们在道德教育过程中,可以让学生通过换位思考、亲身体验、相互交流等方式对道德准则的价值和现实意义形成比较深刻的理解。其实,这也是学生的道德对庸俗化的一种超越,是学生道德向其精神层面的靠拢。

(二)根据学生认知发展的阶段性特点,推动学生精神向人类永恒价值或普遍性原则靠拢

根据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原则定向道德的形成是儿童道德发展的最高水平,但这个阶段并不是所有儿童都能达到的。当然,这里所说的“原则定向”的道德发展阶段跟我们前面所谈的“精神导向”的道德发展水平并不是完全重合的。我们所说的“精神导向”的道德发展水平包括“原则定向”的道德发展阶段,“原则定向”的道德发展阶段只不过是“精神导向”道德发展水平的最高层次而已。这就意味着,儿童的道德发展可能达到“精神导向”的水平,但不一定能达到“原则定向”的高端层次。之所以这样,是因为对永恒价值或普遍原则的理解和内化需要像抽象逻辑思维等高级认知的参与。处于低年龄阶段的儿童虽然可以把一些一般的道德准则通过自己现有的认知能力能提升到精神信念的层次,但由于抽象逻辑思维能力还没有成熟的原因,在理解和内化永恒价值或普遍原则方面可能会遇到比较大的困难。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永远达不到这一水平,这需要时间,需要他们认知水平的提高。因此,我们的道德教育应该有耐心,并随着儿童认知水平的提高,不断深化道德教育内容的层次水平。

(三)利用多种途径促进学生精神的充实和成长

为了使道德教育达到预期的效果,我们除了考虑道德教育本身的要素以外,还应该充分考虑学生的精神成长的需求。不同学生的精神成长需求在内容和程度上可能有所差异,甚至有的学生的精神成长需求可能会超过我们教育能所提供的范围。但无论如何,我们必须从集体和个体的角度来了解所有学生的精神成长需求,并通过多种途径不断满足他们合理的精神成长需求。道德教育本身也是精神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我们可以通过心理健康教育、读书活动、参观活动、文艺活动、讲座活动、师生交流、生生交流等途径不断促进学生精神的充实和成长。除此之外,更重要的是,我们平时的教育教学活动必须向价值教育方向靠拢。价值教育的优势在于,它“主张用理想和理想性(下转第页)(上接第页)的、精神性的价值谱系引导人的成长和发展,关注人之生存目的,使人有理想、有信念、有目的、有追求,能够创造,能够超越,具有理想性和精神性”[9] 。当然,这需要全体教职工的相互配合和共同努力,需要充分挖掘和利用各类课程和活动中有利于学生精神成长的一切因素。这就是学校教育“培养人”这一本质特点的集中体现。

参考文献

[1][2][4][5]王坤庆.精神与教育――一种教育哲学视角的当代教育反思与建构.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75,93,84,169.

[3]内尔・诺丁斯.学会关心:教育的另一种模式.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1:93.

[6]钟启泉.知识建构与教学创新――社会建构主义知识论及其启示.全球教育展望,2006(8).

篇8

引言

人文精神作为一个历史概念而存在,是需要我们通过一定的人文知识去认识的客体对象。他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中形成和发展起来,是特定历史背景中人们三观的集中体现。人文精神培育的落脚点要以高中历史教材相关知识点为基础,把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作为标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尊重学生,课堂上实现师生情感沟通交流,最终实现历史课堂的人文主义精神教育。

一、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人文精神培育的必要性

(一)高中生的思维特点

相比较初中生而言,高中生的思维开始向着抽象思维转变,这些都是依赖直观的、感性经验的支持。他们在用逻辑思维和辩证思维对各种事实材料进行理论分析的时候,还是容易造成片面性和表面化的缺点,往往只能估计事物的一方面特点而忽略了别的方面。

(二)高中生的情绪体验

从高中生的情绪体验内容来看,他们不再单纯的以生理需要为主,开始转变为社会性需要,对社会各个方面的关注度增强,学会了把自身目标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结合起来。

(三)高中生价值观

高中生的价值观念迅速发展,他们开始在心理上区别“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热切的关心自己的成长,关注自身在他人眼里的评价,和自身个性方面的优缺点。

以上高中生的心理特点的分析,其实就体现了人文精神在高中历史教育培育中的重要地位和意义,现代性危机和学生的身心发展都呼吁教育回归学生的生活世界,提高学生对世界和自我的认知。教育只有结合了学生的心理特点才能真正发挥教育的作用。

二、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人文精神培育的目标

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人文精神培育必须要目标明确,只有明确了目标才能更好的为教学模式提供修改的指导性方向。人文精神培育的目标应该具有基础性、导向性、综合性三个特点。

(一)基础性

说到人文精神,广泛的意义指的是: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留下的人类文化精神遗产,历史教学中的人文精神必定要以人文知识作为载体,对学生进行人文精神教育就必须要建立在对相关历史知识认知的基础下,学科知识是基础、是载体、是桥梁,同时人文精神的主体又是人本身,所以需要学生最后把历史知识内化、整合、提升为自己的思想精神。历史史实转化为历史认识为学生们们理解世界、认识自我打下坚实的基础。所以,人文精神目标首先要遵循基础性原则。

(二)导向性

俗话说“历史可以让人明智”。一方面,学生的三观还没有完全的成熟,对一些事件有自己的看法和认知,这样的认知可能存在错误的方向,这时候就需要教师积极的引导,对错误的观点及时的纠正。另一方面,人文精神虽然是以一定的具体知识为载体,但是仅仅依靠强制性的记忆是不够的,这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首先选择那些能够增进人幸福、促进人的发展内容进行教学,积极促进学生正确价值认识和判断观念的形成。

(三)综合性

人文精神的范畴是广泛的,它渗透在人类历史各个方面的活动之中,包括政治、经济、艺术、科技等多方面。在历史教材中,我们要分别从宏观、客观两方面入手:从宏观揭示历史发展不可逆的方向,又要以微观的眼光看个别人物、个别事件中体现的情感和精神。在教学过程中既要总结普世价值,又要根据不同时代、不同民族包容不同的文化和价值标准。认识中华民族的精神内核,体现中国文化的主流价值。

三、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人文精神培育的策略

(一)运用诗性语言,增强情感共鸣

近代西方理性主义史学深深的影响着历史研究的思维方法、历史教材的编写方式、历史教学的传统模式。现在的高中的历史研究和学习变得公式化、概念化、符号化。历史老师更是反复多次的强调课本中频繁出现的“标志、开端、转折、”等词语,在不知不觉中我们的历史学习变得注重强调概念,而忽视了对情感色彩的鲜活和灵动的把握。如今课堂上的老师们语言表达力求精准到位,自认为说的很好,然后却缺少了精彩的语句和优美的诗文,导致学生失去了对历史探究的乐趣。假如现在的教师能够挣脱传统理性主义史学的熏陶,在准备的历史语言中加入丰富生动的警句和哲理,则肯定可以增强学生的情感共鸣,有利于帮助课堂效率的提高。

(二)探究历史细节,追溯历史生活

以宏大的叙事为线索的历史教科书,非常具有概括性的给学生重现了历史上的重大事件,然而教材的内容是已经十分浓缩和概括了的,它遮蔽了很多鲜活的历史细节。这时候,教师应该结合课程的重难点对教科书没有提到的细节进行补充,带领学生重温历史的丰富和浩大,从而加深对某个时代、某种文化的价值认同。例如苏俄经济政策的知识点,教材知识轻描淡写的说到粮食税、部分资源让给外国资本家经营等知识,这些都是属于国家政治经济层面的宏观概念。一般如果课时安排紧张,教师是不会就其展开的,那么就会容易造成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不到位、不透彻的问题,所以我们提倡教师能够在课堂上适当的转换一下授课重点,尽量的把学习的重点偏向对知识点和概念的理解和体会上,而不是占本宣科的陈述历史事实,在深入探究历史细节的过程中,使学生能够从历史的多面去理解历史,理解当时的时代背景,深刻的体会政策的必要性。

四、结束语

全球性的技术化浪潮在给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了社会文化中的人文精神的丢失,这激发了现代人学的兴起。在课程目标中,“情感态度价值观”是最难实现的,所以文章对“人文精神培育”作为一个全新的角度去探析高中历史教育改革问题,并且根据高中生的特点提出相应的改革政策。

篇9

终身体育,是指一个人终身进行身体锻炼和接受体育教育。中等教育阶段是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一个关键时期,它不仅是初等教育阶段的延伸,还为高等教育阶段的体育发展打下基础。笔者认为应从以下五个方面努力,着力培养中学生终生体育意识,使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和步入社会以后都能拥有强健的身体和保持良好的运动习惯。

一、提高体育教师自身素质,具有教学创新思维

中学生对体育知识技能的认识和理解主要来自体育教师的引导。体育教师与学生是面对面进行教学与交流的,所以教师要做到言传身教、为人师表。教师的个人素质、运动能力直接影响到学生在接受教育时的心理。所以,为了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培养中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就必须要提高体育教师的自身素质和运动技术水平。学生的兴趣和爱好是多种多样的,课上学生遇到不懂的体育知识、体育技能自然要找到体育教师寻求帮助。

体育教师的思想观念还要跟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随着信息化进入体育课堂,体育教师应不断的提升自己的文化知识,引入新的教学理念,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前进。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不断丰富教学内容,如练“健身操、轮滑、体育舞蹈、跆拳道等一些新兴的体育运动项目。针对中学生而言,缓解学习压力培养运动能力是关键,教师要利用上体育课的时候组织班内的小竞赛,如:“足球赛、健美操表演、跆拳道演练”等,让其他的学生当拉拉队和观众,在轻松愉快课堂中,学生身体得到了锻炼,心里得到了放松。

二、中学体育教学中应实施“开放型”教学

“开放型”教学要求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以帮助学生建立起适合自己的运动目标并且引导学生自主练习、提高主体接受能力为根本任务。“开放型”教学在思想上要求教师对学生放心;在体育活动中要求教师思想放开,对学生体育成绩放宽,教学方法放活。首先,改变师生关系,和学生们做朋友,随时听取学生的意见,了解学生的心里需求;其次,在成绩评定要根据学生的个人努力情况。如,应将学生在体育课中的学习态度和努力程度作为成绩评价的标准;最后,就是教学方法要灵活,让学生参与教与学的过程,同时为自己制定一个目标。例如,篮球单手肩上投篮练习,每个学生可根据自身情况为自己制定的目标个数。

在教学组织形式上,“开放型”教学的着重点就是要教学手段灵活多变、教学内容丰富多彩。例如,准备活动不必每次都绕操场跑,可以用体育游戏代替准备活动或者安排“螺旋形”“蛇形”“障碍跑”等丰富多彩的准备活动;在教学中应遵循因材施教原则,这样既考虑到学生的主体意愿,使学生感受到超越自我的胜利感,又激发了学生的练习动力,使学生在轻松快乐的环境中锻炼,非常有利于中学生体育运动习惯的的养成。

三、利用竞赛,培养学生的运动习惯和兴趣

中学生身心发育较完善,对事物都有好奇心,好胜心,并且拥有一定的身体素质和体育能力,所以具有趣味性和竞争性的比赛与游戏更能激发学生对体育的兴趣。根据中学生这些特点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在教学内容上选择一些有趣味性和竞赛性的体育项目,来激发学生练习的动力。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只有在学习获得成功而产生鼓励的地方,才会出现学习的兴趣。”所以,让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到比赛中,比其他方式培养学生的锻炼意识都更为深刻。学校应多组织各种体育项目的竞赛,教师也应多与学生沟通,知道学生的心理需要,适时的举行一些校内体育比赛,促进学习积极性,养成体育锻炼的好习惯。

四、开设体育选项课,促使学生体育技能的全面发展

学生的兴趣爱好非常广泛,每个人爱好的体育项目各不相同,比如:足球、篮球、健美操、乒乓球,武术、舞蹈等等。可以根据学生的爱好来开设选项课,学生的选择性多了,锻炼的乐趣也就有了,并且能学会更多体育知识和体育锻炼方法。今后走出学校,步入社会,也可以参加单位组织的各种体育比赛,这更有利于终身锻炼。但是学校开展的基础体育课上所教授的基本技术动作还是要认真练习,因为走、跑、跳、投技术是一切运动项目的基础,只有把基本技术动作掌握好,把身体素质提高了,再练自己感兴趣的体育项目,才会有坚实的身体基础与基本的运动技能,才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篇10

神经科学:准确了解消费者

Neuromarketing被称为消费者神经科学、潜意识营销,是基于脑神经科学在市场营销、广告投放及广告内容和信息传达等方面的综合应用。虽然目前国内鲜少听闻有关消费者神经科学的应用,但在欧美已有许多成功的案例(如Yahoo、Google等),一些企业甚至建立了自己的消费者神经科学实验室(如Intel)。

尼尔森NeuroFocus首席执行官A.K. Pradeep博士告诉《新营销》记者:“脑神经研究是通过一系列先进的技术追踪研究人的注意力、情绪和记忆力。通过几十年的研究,神经科学在大脑如何构成和运转等方面已经取得了突破性的成果。通过一系列的研究和尝试,我们发现脑神经研究可以广泛应用于消费者行为研究领域,如广告评估、产品研发、用户体验研究、媒介研究等。这些研究可以帮助企业更精准地捕捉消费者最真实的消费感受,从而确保企业的产品更受消费者喜欢,营销行为更贴合消费者的潜意识认知。”

人的主观意识每秒仅能处理数百万条信息中的很少一部分,其余的信息则以潜意识状态存在。

Pradeep博士解释说:“实际上人们对于某种信息做出反应可以分成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就是听或者看,可以被称作观察阶段,只占1秒当中的前300毫秒。在观察阶段之后,是大脑的反应阶段,约为300毫秒到500毫秒。在之后的500毫秒到1秒之间,就是大脑将做出的反应传达到我们身体的相应部分,出现一些有意识的行为表达,比如面部表情、说话或者做动作。”

“传统的市场调研,不论是问卷还是座谈会方式,主要研究三个阶段的最后一个阶段―表达阶段。”Pradeep博士说,“在表达阶段,地域、教育程度、种族以及个人性格等因素都会影响个人的最终表达方式。比如,按照城市类型可以将中国消费者分为不同的级别,一级城市、二级城市、乡镇等等,消费者在行为、语言表达等方面会有很大的差异。所以传统研究得出的数据就会受到很多无关因素的干扰,因此需要大量的样本,通过剔除不相关因素才能达到研究目的。”

与此同时,由于中国人和亚洲其他国家的人在情感表达方面比较中庸,不希望冒犯任何人,因而不喜欢表达带有感彩的情绪或意见。即便是通过面部表情研究,也只能捕捉到极端表情―非常高兴或非常害怕。大多数中国消费者的感情表达是微妙而细腻的,这就使得传统的调研方式很难真正理解消费者对产品或广告的感受。

一般情况下,消费者只付钱购买他们看到并关注的产品,而关注越久记忆就越深刻,做出购买决定的可能性就越高。神经科学主要是通过眼动追踪、脑成像技术等科学方法,获取消费者对于产品和广告的关注点、大脑皮层反应和记忆情况等信息。

Pradeep博士说:“神经科学能够更精准地把握消费者的感觉、消费体验和对品牌的认识这类用传统营销方法看不见摸不着东西。”

由于神经科学研究的是大脑的潜意识反应阶段,这一阶段人们的大脑尚未受到民族、地域、教育、经济状况等因素的影响,人与人之间的差异很小,呈现的是大脑最原始的反应状态,因此数据的相似度极高,即便是中国市场,也只需要很小的样本量就可以达到准确理解消费者的目的。

商家的营销新体验

Pradeep博士笑称,消费者神经科学将开启一个新的B2B时代,即Business-to-Brain时代。

他介绍说:“消费者神经科学可以在许多领域应用,由于目前技术和人员的限制,尼尔森的消费者神经科学主要集中在产品的广告、包装和品牌三个方面。”

随着广告战升级,商家将越来越多的资金投入到明星代言或者广告播放中,最终却并不是明星越多、费用越高,效果就越好。记住了明星,忘记了品牌、产品的情形屡见不鲜。

“通过研究我们发现,消费者在观看广告的过程中记的是什么与实际记住了什么可能完全无关。”Pradeep博士说,“消费者实际记住的东西属于潜意识记忆,这与最终购买行为的做出有75%到80%的相关性。传统的研究方法主要测量的是消费者记住的是什么,潜意识记忆很难被反映出来。通过对消费者的大脑进行扫描,我们可以测算广告内容的有效性,帮助商家找出广告促使消费者做出购买行为最精确的时点,在缩短广告时长的情况下增加产品的销售量。”

产品包装对于消费者的购物体验有非常直接的影响,人们通过视觉、嗅觉、触觉最先感受到商品,并在大脑中形成一系列反应。包装虽然不是商品竞争的全部,但却是目前中国市场商家最关注的竞争内容。

通过神经研究先进的技术手段,尼尔森可以帮助商家了解消费者对商品包装最原初的感受,提升产品的包装形象,让消费者与产品产生互动,达到传递品牌信息、促进产生购买行为的效果。

“品牌,实际上是商家的标志性信息。”Pradeep博士说,“这种标志性信息在传统研究中很难获取。但在神经科学中,通过对比关键词,比如将苹果同‘酷’、‘革新’、‘惊喜’等词进行关联,测试消费者大脑皮层的活跃程度,就可以获取消费者的品牌感受。在这些研究结果的基础上,商家能够更好地引导消费者对品牌认知。”

源头打造完美产品

Pradeep博士说:“目前,很多商家都已经认识到消费者神经科学的重要性。除了能够帮助商家更准确地了解消费者的潜意识,预测商品的未来表现之外,还有助于商家更好地了解他们所处的竞争环境和竞争者。”

不论是中国、印度还是巴西,在全球任何地方,企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目前中国市场是世界上最有潜力的市场之一,竞争的激烈程度不言而喻。在这种情况下,更好地了解竞争对手,比竞争对手做得更好,对商家是非常重要的。

Pradeep博士认为,“付钱的人最关心营销效果”,为了尽可能确保商家有良好的市场表现,尼尔森的消费者神经科学团队会尽量在源头直接与商家合作。

Pradeep博士说:“我们与生产商家直接合作,是因为我们发现如果与商家的广告公司或产品设计公司合作,最终还是要将信息反馈给商家,无形中延长了决策流程,增加了不必要的成本。同时,我们发现商家更愿意尝试新技术和新方法,也更关注产品的市场表现,如果我们能够尽量从源头、产品概念阶段入手,将信息反馈给商家,就能确保产品从设计到生产一直符合消费者预期,保证产品最终有良好的市场表现,给商家带来利益。”

以汽车设计为例,汽车设计要综合考虑美学、功能、购买力及其他因素,设计过程昂贵且费时。一般情况下,生产厂商会通过调查问卷或者座谈会形式询问潜在顾客的想法和喜好,试图了解消费者做出“购买”决定的主要因素。通过眼动追踪、脑成像技术等,商家可以直接获取更可信的消费者潜意识反应。然后,生产厂商根据测试结果,消费者在潜意识中喜欢富于曲线、造型简单和具有自然纹理的汽车,综合考虑其他因素,设计出更符合消费者喜好的汽车,大大缩减从设计到制造的一系列成本,并确保新车上市后有良好的表现。

对话:

尼尔森消费者神经科学

《新营销》:目前,尼尔森的消费者神经科学客户主要集中在哪些行业?

Pradeep:消费者神经科学是尼尔森在中国市场开展的一项新业务,目前有很多企业希望与我们合作,运用消费者神经科学最集中的行业是食品饮料行业、健康和美容行业,而潜力很大的是汽车行业。

《新营销》:消费者神经科学采用了许多先进的技术和设备,营销成本是否非常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