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产业发展的建议模板(10篇)

时间:2024-04-02 14:48:47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促进产业发展的建议,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促进产业发展的建议

篇1

2农机推广不能满足农业产业发展的需求

新舟以“加快农业产业化富镇,加快农村城市化进程兴镇”的思路发展农业已取得显著成效,但对农业机械化的平衡发展规划、推广服务机制建立统筹与重视度不够,以致农机推广工作及农机化还不能满足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需求。

(1)农机推广机构不健全。乡镇机构改革以来,乡镇农口五站合一,农机站合并于乡镇农林服务中心,农机推广服务体系已名存实亡。推广人员纳入乡镇府统一调配,农机推广人员不能专职专用,不少农机员的主要精力没有真正集中到农机化工作上,使农机员本职工作淡化,久而久之,农机员在思想、观念、技术上已不能适应农机化发展形势,行动上跟不上发展步伐。同时,县及乡镇农机推广人员年龄逐渐老化,知识结构不合理,新老交替缓慢,大中专毕业生寥寥无几。农机推广技术力量弱化,使农机推广的专业性、技术性降低。

(2)农机化工作还未提到应有高度。乡镇政府及乡镇农技推广中心的工作着力点在农业产业化发展及种养技术推广,推广农业机械几乎是农户自主自发的事。农业机械化发展规划、农机化与农业产业发展配套布局研究不够。而且县级农机推广部门与基层联系松散甚至脱钩,农民对农业机械的真实需求情况不得而知,有些农机化基础工作得不到有效落实。因此,依靠乡镇基层农业(农机)推广机构来发展农机化的可能性在淡化。

(3)农机装备结构及布局失衡。由于农机技术推广的政策引导与规划指导性不强,农户及产业基地对农机具购置缺乏长期规划,有时顾前不顾后、顾头不顾尾。一是低效率低价位的小型农业机械多,大型高性能高效率机械少,环保型机械及多功能机械少。二是自购自用的多,开展作业服务的少,致使部分农机具使用率低,造成资源的浪费及农机资产闲置。三是设施农业装备发展不够,养殖机械化技术及产后深加工机械化装备少。

3加快推进农机化发展的建议

(1)同步谋划农业产业与农机化发展规划。根据城乡一体发展要求和农业产业布局,统一规划农业机械化发展。以6个农业产业基地为机械化技术推广示范基地,结合基地实际,重点发展机械化深耕和平整地技术及装备、节水灌溉装备、育苗及移载机械装备、大棚机电设备,养殖成套机械设备。

(2)改进推广服务方法。以镇农业服务中心为主力,统筹农机技术推广工作,特别是要改进推广服务方法。一是创新服务模式。在推广方式上,应深入农户和生产基地进行调查研究,认真听取意见和要求,大力宣传农机购置补贴等政策优惠,把服务送到田间地头。二是因地制宜促推广。结合本镇的实际情况并加大示范点的力度,大胆将新技术新机具在产业基地、示范点和农机大户中率先推广应用,不同产业推广不同新机具,发挥以点带面的辐射作用;既要优先推广投资少见效快、综合效益显著的新技术新机具,同时还应注意引进推广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良好的新技术新机具。三是发挥桥梁纽带作用。镇政府及镇农业服务中心要加强与农机生产企业和农机经销商的联系,搞好协调服务,督促企业做好农机产品售后的“三包”服务和技术培训,解决购机、用机及修机过程中的问题。

篇2

一、我国第三产业发展的现状

(一)发展成就

2009年中国统计年鉴的相关数据显示,第三产业对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率从1990年的17.32%增加到2008年的42.93%,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做出了突出贡献。2008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中,第一产业34000亿元,占GDP的11.3%;第二产业146183.4亿元,占GDP的48.6%;第三产业120486.6亿元,占GDP的40.1%。目前的产业结构是以第二、第三产业为主,第一产业基础薄弱。而发达国家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为70%,发展中国家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为50%,我国第三产业不及发展中国家水平,与发达国家更有差距,有待进一步发展。

第三产业是解决我国就业问题的重要渠道。第三产业从业人员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比重由1990年的18.5%上升到2008年的33.2%。2000年以来,第一产业占GDP比重每减少1%,就业人数平均减少1435万人;第二产业占GDP比重每增加1%,就业人数平均增加1809万人;第三产业占GDP比重每增加1%,就业人数平均增加5601万人,可见第三产业是解决就业问题的重要力量。

从第三产业增加值构成角度,横向比较:2008年批发和零售业占19.17%,金融业占13.96%,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占13。77%,住宿和餐饮业占5.5%,房地产业10%,其他占37%,批发和零售业、金融业和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是第三产业增长的重要行业。纵向比较:批发和零售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比重不断下降,而金融业比重不断上升。

(二)存在问题

1、第三产业内部结构不合理。第三产业主要是服务业。我国的第三产业中主要以批发和零售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餐饮、住宿等传统服务业为主,而金融保险业、咨询业、科技研发等现代服务业虽然如雨后春笋般发展,但是其规模远远没有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国际上,金融保险业和工商服务业是现代服务业的主导力量。我们还需要进一步协调第三产业内部结构,提升服务层级。

2、第三产业发展不均衡。一是地域不均衡。目前我国现代服务业主要集聚在北京、上海等发达城市和一些沿海城市,而内陆地区发展落后;乡镇和农村服务业发展落后。导致第三产业难以实现统一的规划和管理,阻碍了向世界先进水平靠近的步伐。二是电信业、金融业、教育培训业一直以来都受到国家行政干预,市场准入限制较多,阻碍了民营资本的进入,不利于公平竞争,导致效率低下,资源配置不合理进而引起资源浪费等现象,不利于第三产业结构优化和调整。

3、第三产业服务水平质量低。我国第三产业人员素质不高,服务意识不强;缺乏高技能、有创造力的员工,技术型人才缺失。这主要是观念上认识不清、教育培训缺乏和薪酬待遇落后等原因造成的,最终导致第三产业服务质量参差不齐,影响了我国第三产业的竞争力。

二、我国现行税制中对第三产业发展的有利因素

(一)营业税中关于第三产业的优惠政策

关于金融业,实施条例中规定:金融机构业务往来暂不征收营业税。金融机构往来是指金融企业联行、金融企业与人民银行及同业之间的资金往来业务取得的利息收入,不包括相互之间提供的服务。

对单位和个人(包括外商投资企业、外商投资设立的研究开发中心、外国企业和外籍个人)从事技术转让、技术开发业务和与之相关的技术咨询、技术服务业务取得的收入,免征营业税。免征营业税的技术开发、技术转让业务,是指自然科学领域的技术开发和技术转让业务。

(二)企业所得税中关于第三产业的优惠政策

企业从事国家重点扶持的公共基础设施项目的投资经营的所得,自项目取得第一笔生产经营收入所属纳税年度起,第1年至第3年免征企业所得税,第4年至第6年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环境保护、节能节水项目的所得,自项目取得第一笔生产经营收入所属纳税年度起,第1年至第3年免征企业所得税,第4年至第6年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居民企业转让技术所有权所得不超过500万元的部分,免征企业所得税;超过500万元的部分,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

国家需要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小型微利企业减按20%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创业投资企业从事需要国家重点扶持和鼓励的创业投资,可以按投资额的一定比例抵扣应纳税所得额。

税收优惠政策促进了我国第三产业的发展,第三产业的发展也为国家财政做出了巨大贡献。用计量经济法对各地区税收负担率和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进行分析,发现二者存在着正相关关系,第三产业占GDP的百分比对地区税收负担率有着显著的积极影响,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每增加1%,地区税收负担率约提高1.05%。

三、我国现行税制中对第三产业发展的不利因素

我国的现行税制中既有促进第三产业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又有一些缺陷有待完善。

(一)营业税和增值税税制设计存在矛盾

目前,我国营业税和增值税不交叉,工业和商业企业征收增值税,服务业征收营业税。以服务业为主导的第三产业中,除了批发和零售业、软件业征收增值税外,其他服务业都征收营业税,增值税征收范围过窄。营业税是按企业的销售额或营业额全额征税。服务业中间流转环节多,每一道环节都征营业税,导致服务企业税负太高,也阻碍了专业化分工;另外由于2009年1月1日我国实行消费型增值税,允许购进的固定资产进行增值税抵扣,而对于缴纳营业税的服务性生产企业,是对其营业收入进行征税,不允许对购入的固定资产进行增值税抵扣,这对于购入固定资产较多的服务行业会造成沉重的税收负担。增值税服务范围过窄的问题给服务业尤其是生产业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不利于生产业的快速发展。

(二)营业税税率设置不合理

我国目前营业税税率按照行业、类别的不同分别采取不同的比例税率。交通运输业、建筑业、邮电通信业、文化体育业税率为3%;服务业、销售不动产、转让无形资产税率为5%;金融保险业税率为5%;娱乐业执行5%-20%的税率。这其中有两点不合理:一是服务业在我国百花齐放,涉猎领域众多,各有特色,有着不同的服务对象,盈利能力不同,服务性质也不同,不能统一执行5%的税率;二是金融保险业的税率为5%,这虽然是我国从2001年的8%不断下调之后的结果,但是面对国外金融机构强有力的竞争,国内金融业财务负担仍然很沉重,竞争力不强,金融保险业的税率仍有下调的必要。

(三)税收优惠政策侧重点不够全面

我国税收优惠侧重点在公共基础设施的投资以及高新技术产业的投资优惠上,对于传统服务业改造和扶持的力度不够,对于软件研发、技术开发和工业设计等高科技含量的现代服务业和农村现代服务业相关优惠较少,缺乏对于内陆地区第三产业发展的引导拉动机制,对于个人科技方面成果的相关优惠较少,这些都不符合我国第三产业发展的目标。

四、促进我国第三产业发展的税收政策建议

(一)调和增值税和营业税之间的矛盾

扩大增值税的征税范围。增值税征税范围过窄给生产业带来较重的税收负担,为此将一些缴纳营业税的行业纳入增值税的范围,显得尤其重要。在十二五税改中已经提到增值税扩围,营业税将取消,可见这一问题已引起足够重视。并且上海于2010年9月1日率先试点《营业税差额征税管理办法》,对类进行营业税差额征税,其中规定从事广告业务的企业,以其全部收入减去支付给其他广告公司或媒体的广告费后的余额为计税营业额。但是增值税的征税范围的扩大不是盲目扩大,不是全面扩大,而是需要考察各个行业的增值额,考察行业性质和税收负担情况,做出比较,将适合且亟需纳入增值税征税范围的行业纳入。应先在交通运输业、建筑业、金融保险业、邮电通信业等专业化分工较细的行业试点。

(二)调整营业税税率

一是对服务业进行细化,而不再是统一征收5%,按照服务性质和盈利水平不同,细分为“高盈利”和“低盈利”服务业,分别实行不同的税率;二是继续下调金融保险业的税率,减轻国内金融业的财务负担,增强国际竞争力,使我国税收制度逐步向国际化接轨。

(三)完善税收优惠政策

减少行政干预和垄断,在大力发展公共服务业的同时,鼓励民营资本进入这些垄断行业,制定有利于公平竞争的税收优惠政策。加大对软件研发、技术开发和工业设计等高科技含量的现代服务业的优惠力度。加大农村现代服务业的优惠力度,缩小城乡差距,将第三产业发展侧重点由北京上海等发达城市向内陆其他城市转移。加大第三产业科技人员的税收优惠力度,对科技人员的科技收入减免征收个人所得税,促进职工提高个人技能,加强教育和培训,提升服务水平。

参考文献:

1、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税法[M].经济科学出版社,2010.

篇3

1. 历史上老枣区品种退化、质量下降

近几年来,一些老枣区枣农想生产好枣不尽人意,枣商和消费者想买好枣又难以买到,枣农年年看着枣商提着钱袋子来,再提着钱袋子走,与南方鲜枣40元/千克的高效益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2. 红枣优良品种占有率低

目前,红枣产区制干品种多数是上世纪90年代以前栽种的根蘖苗,多是良莠不齐的杂劣品种,个头大小不均,果形多样,品质差异也较大。品种落后,即使管理水平再高也难以产出优质红枣。目前,各地虽然也选出一些枣树优良品种,但由于大树改接费用较高且接后两年无产量,损失太大,枣农不愿改接。据调查,在冀鲁金丝小枣主产区,优良品种率不足30%,并且这些品种抗病能力较差,遇连续阴雨还会发生大量裂果(只能制干)。鲜食品种主要是以冬枣为主的晚熟品种,早、中熟品种少,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有的在当地市场1千克仅售4元,由于包装差,保鲜运到外地损耗较大。

3. 制干技术落后

北方枣区传统制干方法靠自然晾晒,但由于前些年枣树面积增加,产量大幅度提高,选择自然晾晒场地受到很大限制。采收后若遇连续阴雨会造成大量烂果。因此,不少农户兴建了人工烘干设施,但由于设备和技术落后,烘干后的红枣色泽和质量均较差。

4. 历史上老枣区红枣面积逐年减少

由于生产资料价格和打工者的工资不断上涨,很多枣农觉得种枣不合算,不仅辛苦而且风险大,因此有的枣农干脆将枣树弃之不管甚至砍掉。《齐鲁晚报》曾对红枣树被大量砍伐事件进行过图文并茂的报道。据调查,全国老枣区滥伐枣树现象非常普遍,而近几年红枣新区发展较快,最快的是新疆,已达675万亩,我国南方亦超过百万亩。

二、造成我国老枣区红枣产业陷入低谷的原因

1. 枣树病虫害日趋严重

前些年,由于有机磷等剧毒农药的大量使用,使生物链遭到严重破坏,害虫天敌大量减少,枣树病虫害越来越严重。2003年以来,绿盲椿的暴发给红枣生产增加了很大难度,该害虫从枣树发芽到成熟几乎为害整个生长季,且为害程度非常严重。另外,枣细菌性落叶病、枣锈病、缩果病、炭疽病、轮纹病和裂果等病害近年来也日趋严重,尤其是多雨年份常常大暴发,给防治带来很大难度。

2. 滥施激素导致红枣品质下降

枣农盲目追求产量和果个,滥施赤霉素、膨大素等激素,造成了红枣品质的严重下降。值得注意的是,我国的膨大素是从日本进口的,但日本现在已经禁止使用。人们大都知道瘦肉精、速成鸡等激素食品的危害,却不知道激素也已危害到了红枣。

三、以科技创新振兴我国红枣产业的对策和建议

1. 实行产业化规模经营管理

小规模家庭经营很难实现标准化和无公害管理,红枣生产必须走产业化营业的路子。具体有以下几种模式可供参考:

①企业带动式。企业做龙头,把枣园作为基地,统一指导枣农按标准化生产。企业和枣农签订合同,实行保护价收购。

②建立红枣农业生产合作社或红枣协会。可以村或联村为基础,实行统一技术指导,统一提供农药、肥料等生产资料,利益同享,风险共担。目前,海南、四川、云南、贵州、湖南、湖北、广东、福建等省已有七百多个此类专业合作社。

③专业大户承包。以土地流转的形式将枣树卖给或租给一个或几个大户经营,签订长期合同。

2. 大力推广红枣优良品种

近几年南方培育的桂台1~4号、郭裕新教授培育的金丝新四号等都是适宜推广的枣树优良品种。各枣区要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选用最适宜的枣树优良品种,进行良种化改造。桂台1号在四川、海南、广西、湖南等省区均可做一年两熟反季节生产。

3. 实行适宜的枣树栽培新技术

夏树让教授发明的“鲜枣一年多熟高产技术”使南方八省区栽培的枣树硕果累累、品质优良。云南元谋县、广西柳州市每千克售价均达40元左右。李秀营发明的“优质枣超前成熟丰产方法”生产的金丝枣不仅超甜、超大且红枣魁王级率由过去的5%提高到了95%以上,不开甲、不打激素能使产量翻番,还能在露地栽培条件下提前20~30天成熟。倡导在枣树树液流动前对树干采取斑驳锤击和用铁丝捆扎等保花促果措施;淘汰枣树开甲,喷施赤霉素、膨大素等管理技术。

篇4

摘要 近年来,新疆电解铝产业发展迅猛,然而加工程度低,依然以低附加值的原材料形式输出,这一情况反过来也影响了电解铝产业的发展。积极发展铝下游加工产业,实现电解铝的就地转化,不仅会进一步推动铝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也对于我区工业转型升级,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有着十分突出的意义。据测算若将适合新疆发展的铝加工产业发展起来,能够实现就地转化电解铝近400 万吨,实现产值750 亿元,届时新疆铝产业将成为一支产业链较为完整、整体竞争能力较强、规模超千亿元的产业。本文采用定量的分析方法通过对新疆铝产业发展的现状、趋势进行了分析研究。

关键词 铝产业 健康 发展

一、新疆铝产业发展现状

2013 年我国电解铝产量达到2 200 万吨,占全球总量的47%,铝材产量近4 000 万吨,占全世界的50%左右,已成为世界上第一大原铝生产国和铝加工国。与此同时,全国电解铝行业呈现出利润率下降、开工率不足、产能大规模向西部转移的趋势。新疆凭借丰富的煤炭资源和低廉的电价优势,吸引了一批国内电解铝企业投资。电解铝产能从2009 年的5.6 万吨发展到2014年的近600 万吨,在全国可谓一枝独秀。

在电解铝快速发展的同时,铝深加工产业尤其是铝基电子材料已具有一定的基础。220 公斤级蓝宝石晶体(高纯三氧化二铝晶体)已研发成功,150 公斤级已实现规模化生产,处于世界领先水平;高纯铝产能5 万吨,电子铝箔产能4.7 万吨,均位于全国前列;电极箔生产线近200 条,产能3 500 万平方米,在中高低压电极箔市场均占有较大份额。

铝板材、型材等加工产业已开始围绕电解铝企业进行布局,新疆新铝铝业年产10 万吨建筑型材,40%实现对周边国家出口;新疆东方希望有色金属有限公司与7 家铝加工企业达成合作协议,并已开工建设,计划今年年底实现铝水的全部就地转化。

然而,从整体情况来看,新疆铝加工产业依然较为薄弱,没有形成规模、产业链不成系统。电解铝能够实现就地转化的比例极低,企业布局分散,配套产业几乎空白。要实现铝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必需系统地将铝加工业发展起来。

二、发展铝加工产业的战略选择

1.新疆的优势和机遇。煤炭资源丰富,电力成本低。电解铝企业生产成本中最大的成本是电费,新疆丰富而低廉煤炭价格和较为灵活的用电政策大大降低了用电成本,生产电解铝的电力成本比东部要低2 800~4 000 元/ 吨。同样在铝加工行业,新疆地区加工材的电力成本比东部要低200~300 元/ 吨。

电解铝规模大,具有原料供应优势。新疆电解铝企业技术较为先进,能耗标准低于内地,在原本就低很多的电解铝成本上,为铝加工企业直接供应铝液可以进一步降低成本,具有十分显著的原料供应优势。

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具有向西开放的区位优势。交通、电网、通信网络、油气管道等丝绸之路经济带基础设施的全面建设,将会有力拉动投资,给铝消费带来巨大的市场空间。另外,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国家,多数国家铝产品依靠进口,为新疆提供了良好的市场机遇;部分相邻国家具有丰富的铝土矿资源,可以大大降低原材料成本。

2.面临的困难和挑战。远离材料供应和消费市场,运输成本高。目前电解铝的原材料完全依赖从内地采购,如果加工材面向内地和东部沿海销售,运输成本将大幅增加。

人力资源匮乏,用工成本高。在电解铝发展的过程中,人力资源已经成为限制企业发展的掣肘。本地工人供给不足,只能在内地招工,人均工资均比内地同类企业高出约30%。

短期内国内产能过剩,市场竞争激烈。当前国内从氧化铝、电解铝和铝加工总体产能过剩,产能利用率低,产品价格低位运行,市场竞争激烈。

3.适合新疆发展的方向和产品。在充分考虑新疆的产业优势和劣势、机会和挑战的基础上,提出以下发展方向:

(1)极其适合新疆发展的铝加工产品.蓝宝石晶体及晶片加工。产品价值极高,对运费不敏感,产品应用范围广,需求量大,国内技术在国际上处于领先地位。现已有晶体生产企业两家,可进一步发展上游高纯氧化铝及下游晶片加工产业。预计年产高纯氧化铝1 500 吨,晶体1 000 吨晶体,窗口材料1 亿片,产值165 亿元,利润20 亿元。

电极箔。产品利润极高,对运费不敏感,新疆已有一定产业基础和配套。同时积极引进电解电容器生产企业,实现终端产品本地化。预计产量4 000 万平方米,产值36 亿元,利润8 亿元。

圆锭(棒)、线杆、民用板带用铸轧卷坯、压铸铝合金锭等初级加工产品。对技术和资金的需求不高,易于大规模利用铝液,节省了二次重熔的能耗,能够降低成本约400 元/ 吨,需要配套的产业不多,市场需求量大。预计产量350 万吨,产值500 亿元,利润4 亿元。

(2)一定条件下能够在新疆发展的产品。轧制铝板带、铝箔;一般建筑和工业用铝管棒型材;铝线杆和线缆加工。这些产品应用范围广,市场容量大,对技术和装备要求相对不高。新疆和周边国家地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基础设施薄弱,相关需求有较大增长空间。然而,这些产品生产需要的辅助材料相对较多,要求当地有一定的机电修协作配套条件。需要出台具有针对性的政策,创造必要的产业发展环境。预计产量120 万吨,产值235 亿元,利润16 亿元。

4.产业布局。依托现有电解铝产业情况,可以布局四个基地:

(1)准东铝材粗加工基地。发展圆锭、铸造铝合金锭、铝线杆等初级加工产品。

(2)乌鲁木齐铝材深加工基地。发展高纯铝、高纯氧化铝粉及电子铝箔、交通运输用铝板带材等高技术高附加值铝深加工产品。

(3)石河子—玛纳斯铝材深加工基地。发展蓝宝石、电极箔深加工及下游产业,同时发展建筑和交通运输用铝挤压材、铸件、锻件深加工,以及建筑门窗深加工、特种车辆生产制造加工等。

(4)哈密承接铝产业转移示范区。以河南对口援疆为依托,承接河南铝产业转移。

三、政策建议

1.制定“十三五”铝产业专项规划。把铝产业作为“十三五”时期新疆新型工业化重点发展的方向之一。组织专业团队,制定《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十三五”铝产业发展规划》,加强顶层设计,明确发展方向,提出保障措施。将铝深加工产业作为“十三五”期间铝产业的发展重点,有序推进产业发展。

2.保持铝产业的低电价优势。采取直购电、自建自备电厂、共建自备电厂等方式保证铝产业企业能够享受电价优惠,国家电网在备容费、过网费方面给予适当优惠,并要确保企业用电安全。支持铝企业在国家政策允许的范围内与煤炭、电力企业进行跨行业整合。在条件成熟的铝产业园区内试点局域网供电模式。

3.支持铝加工企业享受相应财税优惠政策。将铝加工产业列入《西部地区鼓励类产业目录》,积极支持铝加工产业享受西部大开发有关税收优惠政策。对符合条件的企业,在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发生的研发中产生的费用,按照有关税收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实行加计扣除。

4. 加强铝产业聚集园区建设。重点布局准东铝材粗加工基地、乌鲁木齐铝材深加工基地、石河子—玛纳斯铝材深加工基地、哈密承接铝产业转移示范区四个铝产业基地,因地制宜、突出重点。原则上新建铝产业项目均要入园,同时不断完善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并发挥园区基础设施共享优势,减少基础设施重复投资建设。

5.对标行业准入标准。对于今后新建铝业项目要切实和世界一流企业对标,和国内先进水平对标,严格执行国家相关政策和行业准入标准,提高项目建设门槛,避免淘汰落后产能进入。鼓励企业对电解槽固体废物处理设施进行同步规划、同步建设。

篇5

一、充分认识发展产业集群的重要意义

产业集群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特征,是在特定领域内相互关联的企业在同一区域形成产业链接和聚集发展,并形成一定规模和竞争优势的经济群体。产业集群是中小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是工业生产社会化的必然过程。加快产业集群发展,壮大产业集群规模,能够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和生产要素的有效集中,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增强企业竞争能力的迫切需要;是提升区域综合实力、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各地、各部门要围绕“争进十强”的奋斗目标,抓住襄樊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的发展机遇,充分认识发展产业集群的重要意义,不断增强工作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进一步加快产业集群的发展。

二、明确发展产业集群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现有优势产业为基础,以工业园区建设为载体,坚持政府扶持引导和企业自主发展相结合,紧紧围绕培育壮大区域特色经济,加速生产要素的集聚和产业提升,细化专业分工,延伸产业链条,扩大产业规模,打造区域经济竞争优势,促进我区中小企业产业集群健康发展。

(二)基本原则

1、市场导向原则。按照产业集群发展规律,充分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作用,进一步确立企业在发展产业集群中的主体地位,转变政府职能,强化公共服务,规范市场秩序,营造良好环境。

2、集聚发展原则。增强集聚功能,强化专业协作,发挥群体优势。把优化产业布局与加快城市化进程结合起来,把加快园区建设与促进产业聚集结合起来,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推进产业集聚。

3、技术创新原则。完善技术创新体系,搭建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推进产业技术进步,打造产业名牌和区域品牌。

4、内外兼顾原则。注重国内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的开发利用,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拓宽利用外资渠道和领域,实施“走出去”战略,广泛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

5、可持续发展原则。把发展产业集群与建设生态*、绿色*结合起来,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实现环保生产,最大限度地推动节能降耗,发展循环经济。

三、发展产业集群的工作重点

(一)加强工业园区建设。经济开发区、*工业园及各镇工业园区是产业集群发展的重要载体。要按照“布局集中、产业集聚、土地集约、生态环保”的原则,全力推进经济开发区建设,重新配置工业园区,使工业园区发展规划与产业集群发展规划相衔接,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明确界定主导产业,鼓励产品相类似的企业相对集中生产。

(二)继续壮大企业规模。以构建产业集群、延伸产业链条为主线,突出抓好规模以上企业的培植和改造,充分发挥其产品辐射广、技术示范精、信息扩散宽的作用。重点抓好规模以上企业尤其是产销过亿元企业发展壮大。加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加快企事业科研成果转化。鼓励规模企业采用多种形式,利用多种途径,对其周边企业进行并购和改造,不断形成新的产业集群。

(三)实施品牌带动战略。大力实施名牌战略,重点扶持技术含量高、有市场潜力的名牌产品和知名企业。鼓励名牌企业扩大经营规模,全方位、多层次开展技术合作,实现资源共享。加大名牌产品的推介力度,促进名牌产品升级晋档,以名牌企业、名牌产品的地缘优势为依托,提升本地区产业集群的知名度。

(四)实现产业集群内企业优势互补。加大产业集群内部企业的沟通力度,引导集群内企业构建新的生产秩序,实现既有专业分工、又有系统合作的局面。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弥补产业集群基础建设、空间布局、横向联系等方面的不足,使产业集群的功能更加完善。

四、发展产业集群的主攻方向

围绕自身优势,集中发展一批规划科学、主业突出、特色明显、竞争力强的产业集群。重点抓好机电汽配产业、纺织服装和农副产品加工产业、现代物流产业等3个产业集群建设。

(一)扩大汽车零配件生产规模,发展机电汽配产业集群。以经济开发区为平台,充分发挥毗邻高新区的地域优势,以长源东谷、荣华集团、*轴承工业园为重点,大力发展汽车主导产品、汽车零配件以及与汽车生产相关的各种服务,形成上下游产品相衔接、大中小企业相配套的汽车零配件产业群,增强汽车零配件产业的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从为现有厂家配套向全方位、系列化方向发展。到“*”末,汽车零配件产业的产值突破100亿元。

(二)提高纺织服装、粮油食品生产能力,发展纺织服装和农副产品加工产业集群。重振纺织服装工业雄风,提升和改造我区现有纺织服装企业,加快对落后的设备进行彻底更新换代,提高生产能力,扩大生产规模,建成具有一定规模的现代化纺织服装基地。同时,充分利用我区农副产品资源丰富的优势,通过产业化经营手段,实现工业与农业、农村与城镇的有效对接,把农业生产的资源优势转化为工业经济发展的强势。以*鲁花、万宝粮油、襄樊正大、*希望、安华纺织、金安泰制衣等企业为重点,用工业化的理念培植纺织服装和农副产品加工企业,促进企业快速发展。到“*”末,以纺织服装、粮油加工、饲料加工、蔬菜加工为主体的产业集群产值突破100亿元。

(三)加快商品流通速度,发展现代物流产业群。充分发挥我区地处全国铁路、高速公路交接点和通讯网络“八纵八横”的优势,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从我区实际出发,重点建设两大物流中心:一是围绕东风汽车公司庞大的购销业务,依托华中光彩大市场、天润汽车大市场、新世纪建材及一批汽车4S店,在316国道旁建设一个功能齐全的仓储区,重点发展汽车及零部件物流中心;二是以新规划的襄樊铁路东站为核心,抓住货物运输将从城区转向市郊的机会,在肖湾东站建立一个物流产业中心,为各大专业市场及其他用户开展服务。到“*”末,物流产业产值突破100亿元。

五、完善产业集群发展的服务体系

按照“政府推动、市场运作、自主经营、有偿服务”的原则,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打造一个以信用担保、管理咨询、信息服务、市场开拓、人才培训、技术攻关为重点的企业服务体系。

(一)搭建公共服务平台。根据产业发展需要,在规模较大的产业集群中,建立技术研发中心、产品检测中心、产业信息中心、人才培训中心等公共服务平台。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采取政府重点扶持、社会共同资助、企业投入为主的方式进行,利用现有产业技术基础,实行市场化方式运作,有效整合各种服务资源。

(二)加快信用担保机构建设。一是充分发挥现有担保机构作用,壮大资本金规模,拓展担保业务,支持产业集群发展。二是鼓励民间资本进入信用担保领域,创办商业性的民营贷款担保机构。三是开展企业诚信评价工作,加快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建立一个有统一标准、客观公正的信用数据库。

六、进一步强化产业集群的政策措施

各地、各部门要加强对产业集群发展工作的指导,把发展产业集群作为打造产业优势、增强区域经济竞争力的重要措施,将产业集群发展纳入本地、本部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积极制定并落实各项扶持措施,推动基础设施建设,培育要素市场,完善服务体系,强化工作措施,维护市场竞争秩序,为产业集群发展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和市场环境。

(一)科学制定发展规划。区经济、发改等部门要结合《*区“*”

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纲要》,科学拟定全区产业集群发展规划及措施,并认真组织实施。规划要坚持“高起点、高标准、布局合理、适度超前”的原则,培育和发展一批具有地方优势和利用地方资源的产业集群,促进产业布局与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城镇化协调发展。

篇6

当前,我国农业发展进入新的历史阶段,加快形成农业绿色发展方式,已成为一项紧迫的任务。农药作为具有一定毒性的特殊农业生产资料,既对保障农业生产安全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又给农产品质量安全和生态环境带来一定影响。加强农药管理,任务繁重、意义重大。

(一)加强农药管理,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需要。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端牢中国人的饭碗,始终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首要任务。守住“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战略底线,需要巩固提升粮食产能,做到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受气候和环境变化的影响,病虫害的发生不可避免,通过施用农药等防治措施,控制虫害、遏制病害,实现“虫口夺粮”保丰收。必须加强农药管理,严把质量关,推进科学用药,提高防治效果,保障农业生产安全。

(二)加强农药管理,是促进农业绿色发展的需要。过去,为保粮食等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农业资源过度开发,农药等化学投入品过量使用,生态环境已亮起了“红灯”。必须加强农药管理,遏制农药过量使用、滥用,把不合理的用药减下来,让透支的环境“喘口气”,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三)加强农药管理,是促进农业提质增效的需要。经济的发展和消费结构的升级,居民消费正由吃得饱向吃得好、吃得营养、吃得健康转变,社会对“舌尖上的安全”高度关注。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更多体现在农药残留的控制上。必须加强农药管理,推广高效、低风险、低残留农药,推行绿色防控和统防统治,增加绿色有机农产品供给,促进农业提质增效。

(四)加强农药管理,是促进农药产业转型升级的需要。我国农药产业大而不强,产能严重过剩,创新能力不足,产业集中度较低,农药市场秩序较乱。必须加强农药管理,加快技术创新,优化产业布局和产品结构,提升农药产业质量效益和国际竞争力。

二、加强管理促进农药产业健康发展的思路原则和目标任务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紧紧围绕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一主线,贯彻《条例》规定,以绿色发展为导向,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提质增效为目标,依靠科技进步,优化产业布局,健全监管体系,强化责任落实,推进科学用药,加强市场监管,加快产业转型升级,促进农药产业健康发展,保障农业生产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和生态环境安全。

(二)基本原则

――坚持依法治药。增强法治观念,强化违法行为查处。依据《条例》规定,完善配套规章,健全监管体系。加强市场监管,维护市场秩序,净化农资市场。

――坚持创新驱动。激发创新活力,加快研发新农药,开发新工艺,提升农药技术创新能力。

――坚持绿色引领。推进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推广高效低风险、低残留农药,建立农药废弃物回收处置制度。

――坚持市场主导。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引导企业加快技术创新。更好发挥政府的作用,做到放管Y合、优化服务。

――坚持统筹发展。统筹国内与国外农药市场,兼顾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和资源环境。

(三)目标任务

――优化产业布局。到2020年,进入化工园区或工业园区的化学农药原药生产企业达到60%以上;到2025年,进入化工园区或工业园区的化学农药原药生产企业达到80%以上。

――优化产品结构。到2020年,新登记同质化产品数量减少30%;到2025年,新登记同质化产品数量减少50%。有序淘汰高毒农药,积极发展生物农药,以及高效、低毒、环保新型农药。

――提升产品质量。到2020年,农药质量抽检合格率稳定在95%以上,农产品农药残留检测合格率稳定在96%以上。农药生产经营行为进一步规范,农药市场秩序稳定向好。

――提高农药利用率。到2020年,农药利用率提高到40%以上,到2025年农药利用率接近发达国家水平。

――健全农药管理体系。用3~5年时间,健全农药管理机构,提升县级农业综合执法大队的装备水平和人员素质,构建农药全程、全覆盖的监管体系。

三、严把登记准入关,优化农药产品结构

(一)加强登记分类指导。支持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登记,加快推广应用;支持小宗特色作物用药登记,在确保产品质量的前提下,适当简化登记资料,加快审批进程;支持生物农药登记,对天敌生物免于登记。限制高毒高风险农药登记,对安全性存在较大风险或隐患的产品不予登记,对在生产或使用中缺乏有效安全防范和监管措施的产品不予登记。

(二)加快农药技术创新。完善农药创新体制机制,推动农药创新由国家主导向企业和产学研相结合转变。深化农药科研成果权益改革,建立技术交易平台,促进成果转化应用,激发科研人员创新热情。鼓励企业增加科研投入,开发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新产品。支持研发机构、科研人员等新农药研制者申请登记。加快建立完善的农药创新体系和与之配套的知识产权管理体系。

(三)提升农药登记门槛。采取有效措施,适当控制产品数量。相同有效成分和剂型的产品,有效成分含量梯度不超过三个。严格限制混配制剂产品登记,混配制剂的有效成分不超过三种;有效成分和剂型相同的,配比和含量梯度不超过三个。鼓励已登记产品优化配方或剂型,及时淘汰落后的配方或剂型。

(四)建立农药退出机制。加强对已登记农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监测评价,重点对已登记15年以上的农药品种开展周期性评价,加快淘汰对人畜健康、生态环境风险高的农药。发现有严重危害或较大风险的,不予延续登记,或采取撤销登记、禁限用措施,并督促农药生产经营单位及时召回问题产品。加强现有高毒农药的风险评估,本着“成熟一个、禁用一个”的原则,有序退出,加快淘汰。

(五)加强登记试验管理。规范农药登记试验单位的申请、审核和管理。农药登记试验实行省级备案管理,新农药登记试验须经农业部批准。试验申请人要对样品的真实性和一致性负责,保证其生产或者委托加工的农药,与登记试验样品一致。登记试验单位要按照试验技术准则和方法开展登记试验,保证试验数据的准确性。省级农业主管部门要加强对登记试验安全风险及其防范措施落实情况的监督,发现在登记试验过程中出现难以控制的安全风险时,责令停止试验。

四、严把生产准入关,优化农药产业布局

(一)加强农药产业调控。省级农业部门要加强农药产业发展战略研究,落实国家产业政策,优化产业布局,促进农药企业转型升级。控制生产规模,坚持适度、有序的原则,加快淘汰高污染、高风险的落后产能,遏制农药企业盲目扩张和重复建设。提高集中度,新设农药企业须在省级以上化工园区建厂;农药企业迁址或新增原药生产范围的,须进入市级(地市级)以上的化工园区或工业园区。制定政策,积极培育大企业集团,支持企业采取兼并重组等方式,扩大生产规模,提升质量效益。力争用3~5年时间,兼并重组一批中小农药生产企业,退出一批弱小农药生产企业,培育一批大型农药企业集团,提升农药企业竞争力。

(二)加强生产许可管理。农药生产许可实行“一企一证”管理,省级农业部门负责生产许可证核发。严格准入条件,农药生产企业要具有完善的环境保护、安全生产等设施及设备,以及固定的生产厂址和布局合理的厂房、符合生产工艺要求的自动化生产设备和设施、完备的管理制度等。严格审批程序,省级农业主管部门要严格执行生产许可管理办法,公开办理条件、程序、时限和要求。严格技术审核,要按照农药生产许可审查细则,组织开展技术审查、现场考核,确保其符合农药生产规定。加强农药生产许可审批的证后监管,适时开展督查,确保审批标准严格、运转有序。

(三)强化安全生产责任。落实质量管理制度,引导农药生产企业严格按照产品质量标准生产,实行产品可追溯电子信息码管理,做到生产全过程可查、质量可控。落实安全生产责任,严格执行生产工艺流程和岗位安全制度,落实职业卫生规定,排查安全隐患,保障生产安全。落实环境保护责任,严格执行国家环保标准,加大环境污染治理投入,减少污染源,降低“三废”排放。对发生违法违规行为的,配合环保、安监等部门依法查处。

五、严把经营准入关,规范农药市场秩序

(一)加强经营许可管理。县级以上地方农业部门负责经营许可证核发。严格条件,经营人员要具有专业机构学习经历,具备指导农民科学选药、合理用药的知识和能力;经营者要配备可追溯电子信息码扫描识别设备和用于记载农药购销电子台账的计算机管理系统。严格审核,县级农业部门要实地核查经营场所及配套设施,明确经营场所不得同时经营食品、食用农产品、饲料等;利用互联网经营农药的,必须设有实体店,并在互联网上醒目标注农药经营许可证、产品的相关许可信息、标签图案等,同时严格执行互联网行业管理有关规定。加强农药经营许可审批的跟踪调度,适时开展督查,确保经营审批规范有序。

(二)实施限制使用农药定点经营。农业部《限制使用农药目录》,省级农业部门制定限制使用农药的经营布局规划,核发经营许可证。经营限制使用农药的,实行专柜销售、实名购买、溯源管理,经营场所要具备仓储及其配套的安全保障设施设备。经营者须配备有2年以上农药经营行业从业经历的销售人员,能够为农药使用者提供相应的指导服务。禁止利用互联网经营限制使用农药。

(三)强化经营管理责任。引导农药经营者自觉遵守国家法律法规,诚信经营、规范经营。加强督促检查,对经营场所、经营人员、台账管理不符合规定要求,以及超范围经营农药的,要责令及时整改,整改不到位的,依法撤销经营许可证。加强技术培训,组织经营人员定期参加相应技术培训,提高经营能力和服务水平。加强质量监管,规范经营者进货渠道,建立购销台账,不得加工、分装农药,对问题产品要及时召回。对发生违法违规行为的,要依法查处。

六、加强农药使用指导,保障农业生产安全

(一)推进科学选药用药。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建立健全科学选药、合理用药制度。根据不同区域的种植制度、作物结构和生长发育进程,指导农民对症选药,防止乱用药造成成本增加和质量安全事件。指导农民按照标签标注的适用范围、剂量、方法施用农药,并按标签标注的安全间隔期收获农产品。禁止高毒农药在蔬菜、瓜果、茶叶、菌类、中药材等作物上使用,鼓励植保专业服务组织统一购买和使用农药。协助林业、粮食等部门,做好相应农药管理。

(二)推进农药减量增效。深入开展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多措并举减少农药用量。扶持植保专业服务组织,开展病虫统防统治,提高防治效果。推广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绿色防控技术,控制病虫危害,减少化学农药用量。加快推广高效施药机械,推行精准施药,提高农药利用率。

(三)加快农残标准制定。农药残留标准是评价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状况的科学基础,也是规范食用农产品生产经营行为的基本准则。制定农药残留标准,重点制定蔬菜、水果和特色农产品的农药残留限量标准,启动进口农产品农药残留限量标准制定。加快标准集成转化,指导农民开展标准化生产,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

七、加强农药市场监管,维护农民利益

(一)完善监督抽查制度。依法开展农药产品质量监督抽查,严格抽查的主体、程序、方法,保障抽查的真实性和有效性。按照“双随机一公开”的原则,组织开展所辖范围内农药产品质量的监督抽查,检查范围要覆盖农药生产企业和经销商,依法及时公开抽检结果,建立企业诚信档案。

(二)依法惩处违法行为。对核实为假劣农药的生产、经营者,依法进行处理,情节严重的依法吊销相关许可证。对无证生产、经营农药或被吊销相关许可证的,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10年内不得从事农药生产、经营活动。农药生产、经营者招用被禁业人员的,依法吊销其生产、经营许可证。对造成重大质量安全事故、涉嫌犯罪的,及时移交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八、加强体系建设,提升农药管理水平

(一)加强管理队伍建设。省级农业部门要建立与履行职责相适应的农药管理机构。地(市)、县(市)农业部门要按照履行农药管理职责的要求,明确相应机构,配备相应人员,提供相应条件。加强农业综合执法队伍建设,重点提升县(市)级农业综合执法机构的农药执法能力,建立一支廉洁公正、作风优良、业务精通、素质过硬和装备精良的农药管理队伍。

(二)强化农药管理责任。将监管责任落实到单位和个人,做到职责明确、责权统一。加强廉政风险防控,制定农药登记、生产、经营许可的廉政风险防控点,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保障廉政安全。加强监督检查,上级主管部门要履行监督下级部门的职责,对评审制度执行、评审过程运行进行督察,发现有违规行为的,责令其整改或提出处分建议。落实农药行政审批人员保密和回避制度,确保审批过程公平公正。

篇7

发展产业集群必须在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作用的前提下,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加强政府的宏观规划、引导和促进作用。政府通过城市发展规划、产业区域布局与规划、区域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等政策,影响产业集群的发展水平和方向,使产业集群发展与黑龙江经济结构调整、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区域经济整体竞争力提升、黑龙江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的宏观战略有效结合。

由于黑龙江是一个老工业基地,原材料工业所占比重较大,它所产生的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等问题比较突出,因此,未来黑龙江产业集群发展规划必须纳入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体系中,通过政策引导,大力发展循环经济,鼓励产业集群向生态化方向发展。

二、构建区域产业―创新体系

产业集群是一种简化的国家创新体系,其最关键和必须使用的系统要素有助于促进一个国家国民经济各领域的创新,并促进产业集群由低端向高端发展。提高产业集群竞争力,需要从这方面入手。大力培养以大学科技园为核心的聚群模式,促进产、学、研紧密结合,加速集群产品产业化。企业要充分利用当地的研究机构和企业研发部门的技术力量,发挥当地的专业性人力资本的优势,由技术模仿,到自主创新,掌握产业核心技术,发展技术含量高的新兴产业,使产业集群获得技术含量的提升,把产业群不仅建成产品加工基地,更要建成产品创新基地,将产业集群建成真正有竞争力的创新系统,使区域产业结构不断保持技术领先,确保区域经济持续增长。

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也是区域产业――创新体系的长远工作之一,其中一项重要工作就是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以及技术推广,这是区域产业集群持续竞争力的源泉所在。把黑龙江重点产业发展与高新区建设结合起来,充分发挥高新区自主创新和资源整合方面的优势。

三、政府应该给予必要的政策支持

要根据市场形势和本地资源的具体状况,在注重产业关联发展的基础上对某些可优先发展的产业给予政策优惠,合理调整本地的产业结构。根据新技术条件,鼓励集聚企业走产业融合的发展道路。对某些条件允许的产业,政府可以进一步降低进入门槛,鼓励不同所有制性质、不同区域、不同要素形式的资本投资创办小企业,形成宽松的小企业市场准入机制。尤其是要鼓励、推进科技成果参与投资,允许人力资本、智力成果作为注册资本。进一步审视和改革前置审批制度,形成“并联审批”,为小企业的创立提供一站式 的限时服务。

四、加强产业集群内部合作伙伴关系建设

集群内部企业、市场中介机构、政府等参与者之间形成良好的生产、创新网络,共享基础设施、关键共性技术平台、中介服务,但是这种合作伙伴关系并不能自发形成。即使能够自发形成,其形成不仅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而且有着严格的进入限制,并不是所有企业都可以享受合作网络的好处,因为要想从合作中受益,除了必要的投资之外,更需要一个参与者有可以获得合作溢出效应的条件,比如一定的知识积累、一定的技能和人才等。在这个方面,在产业集群中居于多数地位的中小企业必将处于不利位置。随着时间的积累,如果没有合适的补偿机制,中小企业的创新活力将会受到抑制,中小企业将难以成长,更为重要的是,将无法形成专业化、规模化的区域生产配套体系,而后者是一个成功产业集群持续竞争力的重要保证。

企业是决定一个地区创新活力高低和经济发展绩效优劣的关键,企业内部的团队精神对于企业与外界的合作至关重要。因此,结合黑龙江产业集群发展需求以及国际技术发展新趋势,促进多层次、多形式的产业合作伙伴关系将是未来重点加强的一个政策领域。

五、建立区域合作机制

建立区域合作机制,打破地方分割,促进区域分工与协作,是黑龙江产业集群发展的重要保障。集群发展是一个区域协同发展的过程,需要资源要素的顺畅与交易,也需要生产销售服务体系的有机协调,而非各自为政。加快黑龙江老工业基地振兴,把黑龙江建设成为我国新型产业基地和新的重要增长区域。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大力发展集群内部的各种市场中介组织,促进集群成长与集群品牌建设、自主创新紧密衔接,也是产业集群健康发展的重要内容。

此外,加强黑龙江产业集群的规划与管理,加强产业集群的基础研发和调查,将有助于黑龙江产业集群健康发展。

六、完善信用体系加强法制建设

篇8

中图分类号 F4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2104(2013)01-0055-08 doi:10.3969/j.issn.1002-2104.2013.01.008

目前,在扩大内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大背景下,跨区域产业转移已成为中国区域政策中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手段。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尤其从2004年以后,东部地区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特征明显,表现为东部地区制造业市场份额开始陆续下降,劳动力密集型和原材料密集型产业率先从东部地区转移出来。东部发达地区产业西移一方面缓解了东部经济集聚造成的要素价格上涨和资源环境承载压力加大的状况,为东部地区产业升级腾出了空间;另一方面,伴随着生产要素的持续流入,有利于促进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1]。

现有研究更多强调产业转移在均衡区域经济增长中的作用,而较少关注产业转移对节能减排的影响这一视角。俞毅[2]通过构建以污染控制为目标的区域GDP门限值来指导传统产业省级转移的区位选择,认为使GDP总量超过门限值的东部各省份的传统第二产业向GDP尚未达到门限值的中西部省份转移,不仅能够带动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缓解东部地区劳动力成本上升过快、资源环境压力过重等问题,也有利于形成全国产业布局的合理梯度。

因此,在促进区域产业有序转移和协调发展的进程中,针对不同区域碳排放与经济增长特征,有差别地提出碳减排目标,实现东部地区产业转型升级与中西部地区跨越式绿色发展的有机结合,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本文将按产业转移特征和工业化水平进行区域划分,从碳排放系数、碳排放强度、经济结构及经济规模四个方面对不同区域碳排放因素进行分解,明确其差异特征,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不同区域的碳减排目标。

1 方法模型与区域划分

1.1 方法模型

目前,对数平均Divisia指数(LMDI)分解模型已较为成熟,王峰等[3]做了详细的推导与说明,具体推导过程如下:

根据日本学者Kaya[4]提出的Kaya恒等式可将碳排放的影响因素分解为5种效应:

这样,通过LMDI分解模型,可以把中国区域碳排放的影响因素分解为碳排放系数、能源利用结构、能源利用强度、产业结构及经济规模效应五种效应,并且有效解决了分解中的剩余问题和数据中的0值与负值问题。同时,LMDI方法中,分部门效应加总与总效应保持一致,即不同的分部门效应总和与各个部门作用于总体水平上获得的总效应相一致,这一点在多层次分析中十分有用。根据区域能源平衡表,终端能源消费分为农林牧渔业、工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仓储邮电通讯业、批发和零售贸易餐饮业、其他第三产业6个部门。相应地,n表示1-6个部门,对分部门碳排放的分解公式如下:

Gn(CO2)=Cn(f)・Cn(m)・Cn(t)・Cn(s)・Cn(g)(5)

在本文的研究中,如果按照Wu等[5]的方法对1997-2009年中国28个省市区、6个部门、19种能源(包括电力与热力)进行三层完全分解,工作量将非常巨大,而且不能更好地说明研究的结论。因此,鉴于研究重点的不同,我们引入区域碳排放系数,对LMDI模型进行改进。

我们选取的能源包括原煤、洗精煤、其他洗煤、型煤、焦炭、焦炉煤气、其他煤气、原油、汽油、煤油、柴油、燃料油、液化石油气、炼厂干气、天然气、其他石油制品、其他焦化产品计17种一次能源及电力、热力共19种能源。

按照公式的定义,f代表碳排放系数,m代表能源利用结构,其中17种一次能源碳排放系数假定不变,但区域热力和电力排放系数是变化的。能源利用结构代表了区域这17种一次能源与电力、热力的利用结构变化,根据《2006年IPCC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指南》所提供的能源燃烧缺省CO2排放因子,各种能源的碳排放因子不同,其中煤炭及其产品的排放因子>原油及其产品的排放因子>天然气等的排放因子。因此,如果能源总量不变,燃料结构中不同能源比重的变化将导致CO2排放量的变化。

为此,我们根据区域终端能源消费的17种一次能源,及其碳氧化率、平均低位发热量、燃料排放因子分别计算出其碳排放量,同时,按标准煤平均低位发热量29 270 MJ/t统一换算成标准煤。

热力的处理较为简单,分别按各地区使用的一次能源加总算出其碳排放总量及换算成标准煤。电力的计算相对复杂,使用国家标准的折算系数不能反映区域差异特征,按魏一鸣等[6]的定义,由于每年发电燃料的构成变化及发电技术的变化,区域电力的碳排放系数有很大的变化,原则上需要通过各省市区的发电量(包括火电、水电、核电)和发电燃料的CO2排放计算得到。同时,在终端能源消费中还需要考虑电力系统自身电力的使用与输送的电耗。另外,在测算区域碳排放系数中,还要考虑区域间电力的相互交换,计算起来较为复杂,而且由于各行业使用的电力构成不一致,对区域各行业的电力碳排放量的最终计算结果仍然只能是一个估计值。

为简化起见,这里用7大电网(华北电网、东北电网、华东电网、华中电网、南方电网、西北电网和海南电网)电力碳排放系数代替各地区电力碳排放系数。先假定7大电网之间不存在电力交换,分别按区域能源平衡表中电力使用的一次能源数量,采用相同的方法计算出其碳排放数量与标准煤数量;其次对七大电网进行加总,得出各大区域电网电力碳排放总量与标准煤总量;然后按区域平衡表中各地区终端能源使用的电力数量进行加权平均,得到各地区电力碳排放量和标准煤数量。最后,按各地区各行业终端电力消费量分配到各行业。这样,既考虑到了区域内的电力交换问题,又很好地避免了碳排放重复计算的问题[7]。

根据上面的计算,我们确定i地区碳排放系数ηi为该地区当年的碳排放总量除以其标准煤使用量。即:

1.2 区域的划分

如何划分区域是研究中国区域碳排放效应首先面临的问题。在现有研究区域碳排放与经济增长的文献中,对于中国区域的划分,最常见的是东、中、西部的划分方法[9];齐绍洲、李锴[8]在区域能源强度差异的研究中,把中国30个省市区(未包括、香港、澳门以及台湾地区)划分为“东部省区”和“西部省区”,各包括15个省市区。但不管是第一种还是第二种划分方法,都不适合本文对区域碳排放及其动态变化特征的分析。首先,东、中、西部地区内部各省市区碳排放差异较大。例如,在西部地区,贵州省人均碳排放低,碳排放增量小,而内蒙古随着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快,碳排放总量出现了快速的增长。其次,在区域产业转移的进程中,东部地区所处的阶段也各不相同。珠三角、长三角等地产业在加快向中西部转移,而山东、河北等仍处于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2],其工业化快速推进带来的碳排放增量明显。本文通过考察区域之间产业转移状况,并结合其碳减排特征,将中国28个省市区(未包括、宁夏、海南、香港、澳门以及台湾地区)划分为三类由于、宁夏和海南三个省区的数据缺失,其中数据基本不全,宁夏2000年、2001年、2002年和海南2002年的产业部门能源消费量数据缺失,我们取28个省市区进行研究。。

为了反映区域之间产业转移状况,我们采用各地区工业总产值份额及其动态变化来反映文中各地区工业总产值份额是把28个省市区当年工业总产值作为100,各省市区当年工业总产值占28个省市区总额的比重作为其工业总产值份额,以反映区域产业转移状况及其动态变化。。

通过比较分析,我们按区域产业转移状况和工业化水平特征值把28个省市区划分为三类区域:第一类区域为产业净转出地区,包括北京、天津、辽宁、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和广东8个东部发达省市;第二类区域为产业净转入地区,包括河北、山西、内蒙古、山东、河南和陕西6个省区,也是工业化持续快速推进的地区;第三类区域为其他中西部地区,包括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甘肃、青海和新疆14个省区。划分后的三类区域产业转移状况见表1。

从表1中可以看出,在1997-2009年间,净转出地区工业总产值份额平均为45.67%,2005年之前其产值份额不断提升,表明产业集聚趋势明显,但2005年之后产值份额开始出现较为明显的下降,呈现较为明显的倒“U”形特征(见图1),表明其产业已在逐步向外转出;从工业化水平看,净转出地区一直维持在较高的工业化水平,但期间具有一些波动。净转入地区工业总产值份额平均为26.89%,这期间一直呈现出较为明显的上升态势,只在2009年出现了一定的下降,表明该类区域主要是产业集聚与转入;其工业化水平也呈现稳步上升的态势,2008年达到51.17%,之后略有下降。其他中西部地区工业总产值平均份额为25.38%,大体呈现出先下降后上升的“U”形变化趋势,其中以2005年为拐点;而其工业化水平在三类区域中最低,平均为37.72%,但从2005年开始工业化进程已明显加快。

2 中国区域发展差异与碳排放特征

下面分别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碳排放特征二个方面,对中国三类区域经济发展与碳排放差异进行比较分析。

2.1 区域经济发展水平

为反映不同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变化,我们选取了1997-2009年以美元计算的三类区域人均GRP指标来进行分析(见图2)。从图中可以看出,产业净转出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最高,2009年人均GRP达到6 615美元;其次为产业净转入地区,2009年人均GRP为3 952美元;最低的是其他中西部地区,2009年人均GRP只有2 663美元。从1997-2009年三类区域人均GRP动态变化看,净转出地区2009年人均GRP是1997年(1 306美元)的5.07倍,净转入地区人均GRP增长最快,2009年是1997年(668美元)的5.91倍,其他中西部地区人均GRP增长最慢,2009年是1997年(547美元)的4.87倍。这表明,东部发达地区产业主要是转移到发展水平比较接近的地区,而不是中西部最落后的地区。净转入地区由于产业转入获得了较快的经济增长。

2.2 区域碳排放特征

表2分别给出了三类区域工业碳排放份额及人均碳排放量二个指标。可以看出,三类区域碳排放差异特征较为明显。从1997-2009年各地区工业碳排放量所占份额看,净转出地区从1997年的33.61%下降到2008年的31.19%,下降了2.42个百分点,2009年又略微上升到31.48%;其他中西部地区碳排放份额尽管中间有所变化,但下降趋势更为明显,从1997年的37.83%持续下降到2009年的31.69%,下降了6.14个百分点;而与此相反的是净转入地区碳排放所占份额出现了明显的上升,从1997年的28.56%上升到2009年的36.83%,上升了8.27个百分点。

从人均工业碳排放量看,净转出地区人均碳排放量一直高于各地区平均水平,其中1997年为2.42 t,比平均水平高0.65 t,2009年增加到4.74 t,仍比平均水平高0.64 t。其他中西部地区人均碳排放量较低,1997年为1.78 t,比各地区平均水平低0.36 t,2009年人均碳排放量增加到2.87 t,比平均水平低1.24 t。净转入地区人均碳排放量出现了持续的上升,从1997年的1.82 t增加到2009年的5.51 t,13年间增长了202.58%,其中2004年之前一直低于净转出地区,之后则开始超过净转出地区,到2009年已高于净转出地区0.77 t,高于各地区平均水平1.41 t。

另外,我们还采用工业碳排放强度指标来分析三类区域碳排放的一般特征。工业碳排放强度为工业碳排放总量与工业总产值之比。从图3可以看出,1997-2009年三类区域碳排放强度都出现了较为明显的下降,但区域差异特征明显。净转出地区碳排放强度最低,从1997年到2002年下降幅度较大,6年间从5.2 t/万元下降到3.35 t/万元,下降了35.58%;随后的2002-2009年8年间,下降幅度开始减缓,从3.35 t/万元下降到2.54 t/万元,下降了24.18%。这表明,随着区域碳排放强度的不断下降,其碳减排的效果将趋于减缓。净转入地区和其他中西部地区碳排放强度较高,下降趋势基本一致,其中净转入地区从1997年的7.9 t/万元下降到2009年的4.39 t/万元;其他中西部地区从8.24 t/万元下降到4.17 t/万元。分阶段看,净转入地区和其他中西部地区碳排放强度在经过1997-2000年的快速下降后,“十五”时期碳排放强度下降幅度并不明显,分别仅下降6.80%和9.40%;“十一五”前4年,其碳排放强度又开始进一步下降,分别下降了21.89%和27.85%,但目前两类区域的碳排放强度仍然偏高,还有进一步下降的空间。尤其是净转入地区,2009年其碳排放强度在各类区域中最高。

3 中国区域碳排放效应分析

在对中国区域发展差异与碳排放特征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运用公式(7),我们对中国区域工业碳排放效应进行分解,计算数据来源于1998-2010年《中国统计年鉴》、《中国能源统计年鉴》、《中国工业统计年鉴》及各省市区统计年鉴。

受产业转移等方面因素的影响,不同阶段工业部门碳排放效应差别较大。从2001年起,中国重新开始了新一大幅度的增长,我们以2001年作为其中一个时间点。从三类区域工业总产值份额看,2005年是第一类区域即净转出地区工业总产值份额从上升到下降的转折点,也是第三类区域即其他中西部地区工业总产值份额从下降到上升的转折点(见表1),因此,可把它作为一个重要时间点来进行分析。这样,我们可以把1997-2009年分为三个阶段,即1997-2001年、2001-2005年和2005-2009年,分别计算不同阶段三类区域的碳排放效应,并与中国总体情况进行对比(见表3)。

从表3可以看出,1997-2001年间,与其经济规模快速增长相比,各地区碳排放增长幅度较小,主要是由于碳排放系数效应、能源强度效应和经济结构效应三方面都发挥了较好的作用。第一类区域工业部门经济规模效应最高,达到了45.9%,期间碳排放系数效应和能源强度效应贡献较大,分别为-2.99%和-34.49%,经济结构效应为-2.06%,碳排放总效应只上升了6.36%;第二类区域经济规模增长效应居中,但能源强度效应贡献较低,使得其碳排放增长在三类区域中最快,这期间碳排放总效应上升了19.16%;第三类区域经济规模效应最低,为33.99%,相应地其经济结构效应为-4.78%,能源强度效应为-30.94%,工业部门碳排放整体效应为-1.99%,同比出现了下降。但这种情况的出现一定程度上是以经济增长缓慢,工业出现相对萎缩为代价的。

2001-2005年是这三个阶段中碳排放增长最快的时期,工业部门碳排放总效应为73.46%,三类区域差别也较为明显。第一类区域碳排放总效应为65.6%,其中经济规模效应为82.67%,经济结构效应为6.1%,碳排放系数效应为-0.49%,能源利用效率不断提高,能源强度效应为-22.68%;第二类区域工业部门规模不断提升,经济规模效应为98.3%,经济结构效应为19.47%,同时能源利用结构没有得到相应的改善,碳排放系数效应为0.51%,能源强度效应为-15.92%,呈现出重化工业进程中较为明显的高增长、高能耗、高排放特征;第三类区域工业部门碳排放总效应最低,为58.23%,但其经济增长速度也是最低的,经济规模效应为60.65%,经济结构效应为0.82%,与此同时,其能源利用效率提升较慢,期间能源强度效应仅为-3.61%。

2005-2009年5年间,工业部门碳排放增速开始减缓,碳排放总效应为34.22%。三类区域碳排放总效应差别较小,但各区域碳减排的驱动力却呈现出不同特征。从第一类区域看,随着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经济规模效应明显降低,为58.43%,同时,经济结构效应为-7.48%,表明第一类区域工业部门转移效应明显;期间能源强度效应出现了进一步下降,仅有-17.85%,这表明随着第一类区域能源利用强度的不断下降,能源技术进步所起的作用应最低,为32.28%。第二类区域这期间经济增长仍保持较高的速度,工业部门比重呈现出上升的趋势,其经济规模效应和经济结构效应分别为64.99%和0.56%;碳排放系数效应为-0.85%,能源强度效应为-28.93%,碳排放总体效应为35.77%。第三类区域经济增长速度开始加快,工业部门比重呈现出上升的态势,其经济规模效应和经济结构效应分别为64.71%和8.71%,这也说明产业转移对其经济增长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同时,能源利用结构进一步改善,碳排放系数效应为-0.53%,尤其是能源强度效应,达到了-38.5%,后发优势明显,这表明从“十一五”时期开始,在节能减排的背景下,第二类区域和第三类区域能源利用效率不断提升,而且从发展趋势看,能源利用效率仍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

总体来看,三大区域受产业转移等方面因素的影响,不同阶段工业部门碳排放效应差别较大。第一类区域由于传统产业转移所带来的经济结构效应已开始显现;第二类区域正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加速发展阶段,目前工业碳排放强度较大,呈现出较为明显的高增长、高能耗和高排放的特征,碳排放所占比重不断增加,人均碳排放量也出现了较大幅度的增长。第三类区域一直以来维持较低的碳排放增长,但到2007-2009年间碳排放增长速度最快,碳排放增长趋势明显。“十一五”期间,各区域工业部门碳排放增速开始减缓,但其减排的驱动力却呈现出不同特征。从第一类区域看,经济结构效应开始显现,但期间能源强度效应呈现出持续下降的趋势,这表明随着第一类区域能源强度的进一步下降,能源技术进步所起的作用已越来越小,依靠能源强度下降产生的节能减排边际效益递减增加了实现环境与发展目标的难度。第二类区域经济增长仍保持较高的速度,工业部门比重还呈现出上升的趋势,其经济规模效应和经济结构效应使得碳排放进一步上升,但期间能源强度效应已开始显现。第三类区域经济增长速度开始加快,工业部门比重呈现出上升的态势,产业转移对其经济增长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碳排放增长趋势明显。同时,其能源利用结构进一步改善,能源强度效应已开始发挥重要作用,后发优势较为明显。

4 中国区域碳减排目标设计

早在京都协议公约中,就明确提出了全球碳减排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即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CO2排放方面都有义务,但由于国家经济实力不同,承担有区别的义务。同样,中国各区域碳排放的差异性,决定了未来区域碳减排政策也需要坚持“共同而有区别的责任原则”,根据不同区域碳排放特征,建立新的区域碳减排指标分配框架,促进区域产业有序转移与协调发展。对三类区域的碳减排目标具体设计如下(见表4)。

针对净转出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碳排放强度相对较低。随着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碳排放的经济结构效应开始显现。其主要原因是东部发达地区发生转移的产业主要是劳动力密集型和原材料密集型产业,这些产业相对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而言碳排放强度较大[1]。因此,在该区域能源强度效应进一步缩小的情况下,下一步的重点需要转移到工业结构的调整上,制定更为严格的减排标准,实施区域优化发展战略,强制减排,克服产业转移的粘性,进一步加大推动该区域传统产业转移的力度,促进其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从而达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目标,同时,推动该区域的产业转移,也将有利于促进区域经济均衡增长,其强制减排的经济意义更大。

对于净转入地区,工业化持续推进,人均碳排放量最高,碳排放强度也最高,高增长、高能耗和高排放的特征明显,在未来减排制度的安排上,同样需要实行强制减排,但强制减排的重点应放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能源强度上。在中国政府2020年的以碳强度衡量的减排目标中,净转入地区强制减排的环境意义更大。因为从全国碳减排的角度看,产业转移所带来的工业部门产值的区域结构变动对全国能源强度下降实际上起到了阻碍作用。这是因为,能源强度较低的净转出地区工业产值比重出现了下降,而能源强度较高的净转入地区工业产值所占比重逐年增加。这样就需要加强对该地区中那些工业增加值占全国比重上升较快、能源强度大的省区的监控,重点放在对山西、河北、内蒙古等省区的监控上。同时,为了推动净转入地区碳排放强度的下降,实现低碳经济转型,政府和企业有必要制定和实施低碳发展战略,重视和加强低碳技术引进、运用及创新。此外,在净转入地区发展到一定阶段后,也需要有针对性地向其他中西部地区进行产业转移,为推动新一轮区域碳减排、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创造条件。

其他中西部地区无论是从人均GRP、工业化水平、经济发展速度,人均碳排放量看都较低,如果采取“一刀切”的办法实行减排,显然对这一类区域不利。按照人文发展理念,不同发展水平地区在减排中应遵循“共同而有区别的责任原则”[11],对该类区域应实行发展减排,即在发展中兼顾减排义务。同时,其他中西部地区工业化尚未定型,能够很好地避免高碳发展的锁定效应(lockon effect),这也为该类区域充分利用后发优势,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实施以生态创新为核心的区域绿色发展战略创造了条件。中央政府和发达地区要帮助和扶持该类区域改善能源利用效率,进一步加大对低碳技术引进与应用的资金投入力度,使得该类区域能充分利用东部发达地区的低碳技术,降低单位产值的能耗水平。同时,要建立起财政科技投入的稳定增长机制,支持该类区域低碳技术的研发,支持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产业和低能耗、高效益的产业发展。其他中西部地区各级地方政府和企业也应加强对低碳技术进行战略投资,大规模应用低碳技术,注重科技创新和先进适用低碳技术的推广。

总体来看,中国幅员辽阔,不同区域的发展阶段特征和碳排放差异为未来中国建立差别化的区域碳减排目标创造了有利条件。这种差别化的区域碳减排目标,不仅有利于体现公平性原则和各区域发展的阶段性特征,而且也有利于推动各区域合理分工、协调发展新格局的形成,这将是未来中国促进区域产业有序转移和协调发展的重要战略途径。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魏后凯,白玫,王业强. 中国区域经济的微观透析:企业迁移的视角[M]. 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9. [Wei Houkai, Bai Mei, Wang Yeqiang. The Microperspective of Regional Economy in China: A View from Firm Relocation [M]. Beijing: Economic Management Press, 2009.]

[2]俞毅. GDP增长与能源消耗的非线性门限:对中国传统产业省级转移的实证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10, (12):59-67. [Yu Yi. A Nonlinear Threshold Model about GDP Growth and Energy Consumption: An Empirical Study on the Interprovincial Transfer of Traditional Industries[J]. China Industrial Economics, 2010, (12):59-67.]

[3]王峰,吴丽华,杨超. 中国经济发展中碳排放增长的驱动因素研究[J]. 经济研究,2010,(2): 124-137. [Wang Feng, Wu Lihua, Yang Chao. Driving Factors for Growth of Carbon Dioxide Emissions During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China[J]. Economic Research, 2010, (02): 124-137.]

[4]Kaya Y. Impact of Carbon Dioxide Emission on GNP Growth: Interpretation of Proposed Scenarios, Presentation to the Energy and Industry Subgroup[R]. Response Strategies Working Group, IPCC, Paris, 1989.

[5]Wu L, Kaneko S, Matsuoka S. Driving Forces behind the Stagnancy of Chinas Energy Related CO2 Emissions from 1996 to 1999: The Relative Importance of Structural Change, Intensity Change and Scale Change[J]. Energy Policy, 2005, 33(3), 319-335.

[6]魏一鸣,等. 中国能源报告(2008):碳排放研究[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Wei Yiming,et al. China Energy Report(2008): CO2 Emissions Research[M]. Beijing: Sciences press, 2008.]

[7]张友国. 经济发展方式变化对中国碳排放强度的影响[J]. 经济研究, 2010,(4): 121-134. [Zhang Youguo. Economic Development Pattern Change Impact on Chinas Carbon Intensity[J]. Economic Research Journal, 2010,(4): 121-134.]

[8]齐绍洲,李锴. 区域部门经济增长与能源强度差异收敛分析[J]. 经济研究, 2010,(2): 110-123. [Qi Shaozhou, Li Kai. The Convergence Analysis of Differences of Regional Sectors Economic Growth and Energy Intensity[J]. Economic Research, 2010,(2): 110-123.]

篇9

[2] 王景敏.基于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战略视角的“飞地经济”构建研究―兼论广西钦州市“飞地经济”发展优势[J].东南亚纵横,2011(6):73-76.

篇10

采摘观光旅游是以当地农民为主体,以农民所拥有的果园、菜园、花园、花圃等自然资源为特色,让游客在园内摘果、赏花、采茶,享受田园乐趣,同时以满足城市居民追求绿色,缓解压力,放松心情为目的,给游客以奇、异、野、土、尝、购等吸引力,并拥有观赏、参与、科考、休闲、健身、求知等多种旅游功能的一项亲身参与收获、娱乐于一体的较高层次旅游消费。

一、敦煌市阳关镇葡萄采摘旅游产业发展优势

(一)环境优势

一是光热资源丰富。光照时间长,全年日照时数为3 246.7 h,年总辐射量为6 882.57 MJ/平方,日平均辐射量为18.86 MJ/平方,属于光能富集区。昼夜温差大,降水量仅为42.2 mm,而蒸发量高达2 460 mm,是降水量的59倍。高温、干燥、日照长、温差大的自然条件对葡萄病虫害的发生和生存极为不利,是我国无公害葡萄产品生产的最适区域之一。二是由于境内的土壤多为沙质壤土,质地均匀结构疏松,通透性好,酸碱适中,四周被“瀚海戈壁”包围,形成了天然的生物隔离带。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地理位置为敦煌阳关镇葡萄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使产出的葡萄含糖量高,品质优良,色泽艳丽,酸甜适口,深受消费者青睐。

(二)旅游资源优势

阳关镇有阳关、玉门关、渥洼池、寿昌城等众多的历史文化古迹,并投资兴建了野麻湾度假村、新工坝游乐园、高老庄度假村等现代观光景点,重点打造文物古迹游览和乡村旅游.

(三)旅游产业基础优势

2011年阳关镇被评为“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龙勒村被农业部和国家旅游局评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建成以乡村观光休闲、农家餐饮、采摘体验为特色的葡萄农家园十余家,人均年收上万,接待游客过十万,农家园极大地拓宽了农民的增收途径。

二、对阳关镇葡萄采摘旅游产业调查分析

本次调查于2013年7月选取阳关葡萄产地阳关镇为调查对象,发放问卷20份《旅游业的发展对促进阳关镇葡萄产业优化升级政府游客调查问卷》和100份《旅游业的发展对促进阳关镇葡萄产业优化升级游客调查问卷》抽样调查,其中有效问卷各为18份、92份,有效率各为90.0%和92.0%。基本覆盖阳关镇政府及来此游客日均量的三分之一。通过spss19.0统计分析软件,使用a信度系数分析及相依样本t检验、分层聚类分析等分析方法,对游客对敦煌市阳关镇葡萄采摘旅游产业发展现状评价与敦煌市阳关镇葡萄采摘旅游产业发展前景评价的一致性,当地政府对敦煌市阳关镇葡萄采摘旅游产业分层聚类分析等进行量化分析,定量研究游客和当地政府对敦煌市阳关镇葡萄采摘旅游产业发展的评价分析。

(一)游客对敦煌市阳关镇葡萄采摘旅游产业调查分析

1. a信度系数评价游客对敦煌市阳关镇葡萄采摘旅游产业发展现状与游客对敦煌市阳关镇葡萄采摘旅游产业发展前景评价的一致性。采用李克特5点量表以1-5代表“较差”到“很好”的表述来评价游客对敦煌市阳关镇葡萄产业发展现状评价及敦煌市阳关镇葡萄产业发展前景评价。通过a信度系数测量累加李克特5点量表,经spss19.0 计算量表的a信度系数为0. 754,表明量表中各个研究变量内部具有较高的一致性。通过比较评价结果的均值,反映游客对敦煌市阳关镇葡萄产业发展前景评价均值高于游客对敦煌市阳关镇葡萄产业发展现状评价均值,说明游客对敦煌市阳关镇葡萄产业发展前景评价好于对敦煌市阳关镇葡萄产业发展现状评价。

2. 游客对敦煌市阳关镇葡萄采摘旅游产业的吸引力评价与游客对旅游促进敦煌市阳关镇葡萄采摘产业发展评价相依样本t检验。本次调查选取了游客对阳关镇葡萄产业的旅游吸引力评价与旅游促进阳关镇葡萄产业发展评价,各用a、b表示,以“1”-“4”代表“一般”的表述到“很强”。为了反映被调查者对于这两个变量评价的差别,使用spss19.0相依样本t检验比较两个变量的均值,在此基础上建立原假设H1:游客对阳关镇葡萄产业的旅游吸引力评价与对旅游促进阳关镇葡萄产业发展评价总体上没有差别。经spss19.0 计算变量“游客对阳关镇葡萄产业的旅游吸引力评价”的均值为2.59,小于变量“游客对旅游促进阳关镇葡萄产业发展评价”的均值为2.85。因为p-值0.160>0.05,所以接受没有差别的原假设H1,说明被调查者对这两变量的评价近似,较多的游客评价为“强”。

3. 游客对旅游促进敦煌市阳关镇葡萄采摘产业发展方面分析(多选)如图1所示,在游客对葡萄旅游促进阳关镇葡萄产业发展方面分析中,有83.72%的被调查者认为葡萄旅游在扩宽销售市场方面促进阳关镇葡萄产业发展,有81.4%的被调查者认为葡萄旅游在促进当地居民增收方面促进阳关镇葡萄产业发展,有65.12%的被调查者认为葡萄旅游在推广品牌营销方面促进阳关镇葡萄产业发展,有的58.14%被调查者认为葡萄旅游在优化产区布局方面促进阳关镇葡萄产业发展,有的32.56%被调查者认为葡萄旅游在创新开发葡萄产业方面促进阳关镇葡萄产业发展。4. 游客对旅游促进敦煌市阳关镇葡萄采摘产业发展建议分析(多选)如图2所示,在游客对推动当地葡萄旅游产业发展的建议分析中,有73.9%的被调查者建议为规范葡萄观光市场,有69.77%的被调查者建议为扩大宣传,有69.6%的被调查者建议为尝试开发葡萄高端旅游产品,有60.47%的被调查者建议为深度开发葡萄周边商品。

(二)当地政府对敦煌市阳关镇葡萄采摘旅游产业发展现状调查分析

1. 如图3所示,在当地政府对阳关镇葡萄产业发展现状评价分析中,有75%的被调查者评价为成立各类葡萄后加工龙头企业,同样有75%的被调查者评价为标准化集约化发展,有66.67%的被调查者评价为“公司+基地+农户”模式,有58.33%的被调查者评价为品牌化发展,有33.33%的被调查者认为葡萄观光旅游产业规模初具,有28.33%的被调查者评价为建立健全市场准入制度和质量监督制度。

2. 当地政府对敦煌市阳关镇葡萄采摘旅游产业发展现状评价分析。如图4所示,在当地政府对阳关镇葡萄旅游产业发展评价分析中,有91.67%的被调查者认可将葡萄旅游纳入全镇旅游体系中,有83.33%的被调查者认可发展集观赏采摘餐饮休闲葡萄观光园,有58.33%的被调查者认可开发葡萄酒相关旅游产品,有41.67%的被调查者认可开发葡萄相关旅游产品。

3. 当地政府对敦煌市阳关镇葡萄旅游推动葡萄采摘产业发展分析。如图5所示,在当地政府对葡萄旅游推动阳关镇葡萄产业发展分析中,有83.33%的被调查者认为优化产业结构推动阳关镇葡萄产业发展,有66.67%的被调查者认为向资本技术密集型转变推动阳关镇葡萄产业发展,有58.33%的被调查者认为创新产销模式推动阳关镇葡萄产业发展,有50%的被调查者认为扩展市场需求推动阳关镇葡萄产业发展,有33.33%的被调查者认为转移吸纳劳动力推动阳关镇葡萄产业发展。三、研究价值

综合以上调查及以往文献,笔者整理出研究农业采摘旅游产业具有以下意义:一是促进结构调整,推动农业转型。采摘旅游作为传统农业的后续产业,有助于促进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可形成旅游业带动第三产业,第三产业服务第一、第二产业的良性结构。农业采摘旅游拓宽了农民致富途径。同时,农业采摘旅游使当地村民重视环境资源的价值,农业采摘旅游有利于改善环境和保持生态平衡,最终使农村的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三从促进城乡交流来看,乡里人进城,城里人下乡,寻求差异,形成了都市与乡村的一个过渡带、衔接带、综合带。从经济角度看,城乡经济的互补互哺,有力地拉动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从文化角度看,城市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文化生活的品位影响了农村。实际上也形成了城乡经济、文化、社会的过渡和衔接,从而带动了区域经济结构的优化,同样带动了农村的社会进步和文化建设,推动了城乡统筹和城市化建设进程。这对缩小城乡差别,提高农村的城市化水平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四、敦煌市阳关镇葡萄采摘旅游产业发展对策

(一)规划始行

敦煌市阳关镇当地政府应对当地葡萄采摘旅游进行系统性规划和协调管理,制定当地葡萄采摘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编制当地农业采摘旅游纲要,按照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突出特色的原则。充分考虑生态环境承载能力;充分考虑区域旅游总体发展情况和旅游发展潜力等各方面因素,使规划既切合当前实际,具有较强的操作性,同时又具有一定前瞻性,推动当地葡萄采摘旅游快速发展。

(二)强化基础设施建设

完善交通、水电、餐饮、住宿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同时加强与旅行社、酒店等其他涉旅企业的联系合作。为游客提供观赏、品尝、购物、农作、休闲娱乐等多项服务。

(三)丰富产品内涵

敦煌市阳关镇应进一步丰富葡萄采摘旅游产业内涵,合理搭配品种,分散采摘季节,减弱季节性,同时探索开发主题农业采摘旅游活动,进一步增强农业采摘旅游产业吸引力。增强采摘旅游产品的参与性、趣味性,满足游客多层次需求,形成集观光旅游、度假休闲、旅游商品于一体的综合性农业采摘旅游规模产业链。

(四)创新经营管理模式

对敦煌市阳关镇政府葡萄采摘旅游可实行政府+公司+农村旅游协会+旅行社模式、股份制模式、农户+农户模式和个体农庄模式。成立“农业采摘旅游”协会,尽快出台“葡萄采摘旅游”服务质量等级划分及评定办法等制度。通过管理委员会来规范监督农业采摘旅游经营户的各项服务质量及服务标准,定期进行评价并发放相应的星级证书,构建葡萄采摘旅游内部管理体系,进一步提升管理和服务,实现葡萄采摘旅游产业内部管理体系,进一步优化管理和服务,实现农业采摘旅游集约化与规模化经营,统一收费标准来规范市场环境。

(五)加强人才培训

当地政府应建立科学的人才机制,重视农业采摘旅游产业人才队伍建设,建立科学的选人、引人、用人和培养人机制。通过与相关高校和其他地区的旅游企业合作,提高农业采摘旅游产业从业人员素质,提升管理水平。

(六)品牌化建设

葡萄采摘旅游产品重复性高,同质化竞争强。因此,当地政府应强化品牌建设,实行标准化管理。树立本土品牌,统一品牌形象,利用现代媒介加强品牌营销。

(七)注重营销

当地政府应强化调研市场信息,增强营销投入,注重营销策划,采取多样化的营销方式,与其他涉旅企业合作,通过当地葡萄采摘旅游协会、政府组织,举办葡萄节会等方式,整合营销。多角度、全方位地宣传全镇葡萄采摘旅游产业。加大打造品牌、塑造形象的力度,不断扩大敦煌市阳关镇葡萄采摘旅游知名度与影响力。

(八)加强生态保护

当地应加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合理利用农村资源。树立环境保护意识,制定并贯彻实施“农业采摘旅游”发展开发规划。葡萄采摘旅游产业开发应与资源环境相适应,妥善处理应“农业采摘旅游”开发而产生的垃圾、废水等,保持生态平衡,保证乡村清洁,形成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曾武英,范巍.采摘观光旅游开发之探析[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5(6):107.

[2] 张莉,杨建军.敦煌市葡萄产业发展的SWOT模型分析[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2(19):37.

[3] 余生明,陈翠莲,李葆荣,余海正.对敦煌葡萄产业发展的分析与思考[J].甘肃林业科技,2011(1):60.

[4] 刘洋,刘玉梅.论我国采摘旅游的现状与发展方向[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8(4):91.

[5] 李海平.从农家乐旅游发展看山区新农村建设--以?报?福?镇?2?0?0?0?年?至?2?0?0?5?年?农?家?乐?旅?游?发?展?为?例[J].商场现代化,2007(6):232.

[6] 廖军华浅析当前我国农家乐旅游的发展[J].湖北农业科学,2009(9):2324.

[7] 陈义彬.经济欠发达山区农业旅游发展研究--以广东梅州市为例[J].地理科学,2008(3):442-443.

[8] 郑群明,钟林生.参与式乡村旅游开发模式探讨[J].旅游学刊,2004,19(4):33-37.转引自李加林,童亿勤,时媛媛,李菁.中国乡村旅游研究综述[J].宁波大学学报,2009(1):92.

[9] 王永强,冯军.海南“农家乐”旅游可持续发展探析[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0(5):30.

[10] 赵世钊,张洪智,吴羽,等.安顺市农家乐旅游现状及对策分析[J].安顺学院学报,2009(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