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改革的起点模板(10篇)

时间:2024-04-04 11:00:07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农村改革的起点,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农村改革的起点

篇1

推进新一轮农村改革,需要深刻把握农村发展的历史坐标和时代方位,认识新一轮农村改革的重大意义和重要作用,以更宽的视野和更大的力度推进各项改革。

一、加大农村改革开放的步伐,在我国改革开放的坐标中把握新一轮农村改革的方位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农村改革,开辟了我国社会主义改革的道路,在改革开放30多年的伟大历史征程中占据特殊地位,发挥开创性作用。当前,我国正处于发展的关键期、改革的攻坚期、矛盾的凸显期,改革的难度越来越大、涉及的利益关系越来越复杂、改革的成本也越来越高。总书记说:“抓住农村改革发展这个重点,就能掌握整个改革开放的主动权,就能带动我国经济社会新一轮发展。”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实现改革的新突破,仍然需要由农村改革做出新的尝试、进行新的探索,仍然需要从农村改革中汲取智慧、积累经验。比如如何进一步深化农村经营制度改革,完善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如何进一步推进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改革,促进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等等。以农村改革的新突破带动整个改革的新突围,为经济社会发展增添新的活力。为此,一方面,我们在以更高的视角、更宽的视野来审视农村改革,把农村改革放在改革开放的大局中来考量、来谋划、来推进。另一方面,要以更加深刻的认识来把握新一轮农村改革的地位和任务,以农村改革的深入推动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化。

二、把三农工作作为重中之重,在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坐标中把握新一轮改革的方位

篇2

【作者简介】吴凯之,安徽行政学院社会学系副主任、中国三农问题研究中心研究

员,主要从事社会学、政府治理、地缘战略、历史文化研究。

一、问题的提出

1978年12月的某个冬夜,安徽省凤阳县梨园公社小岗生产队的农民们度过了平常却不平凡的一晚:平常的是他们依然在就着微弱的天光吃着无菜的稀饭,而不平凡的则是他们无意识地即将揭开中国农村改革的大幕。就是在这个晚上,十八个农民的红手印摁在了一起。把土地、若因此坐牢杀头,则户户相帮,幸生者当济死嗣。这是个连坐式原始性的举动,是生命处于边缘情境中的最后一搏。是什么因素导致十八户农民要如此绝望地做这最后一举?安徽农民大包干的原发动机和目标是什么?如何认识农村改革的政治与经济起源?我们究竟应该怎样客观地反思改革实践及其价值指向?本文拟从政治社会学视角对此做出思考。

威廉·配第说过,土地是财富之母,劳动是财富之父。把土地、劳动力、生产要素和时间科学地给以配置,是现代经济学研究经济现象的基本框架。也就是说,在一定经济制度背景中,土地和劳动者结合的机制与方法是产生财富的根本。一切社会财富离开了土地和劳动者都将是无源之水[1]。而财富的创造、分配、增长以及消耗总是有规律的,对这一规律的探索路径基本上是经济学分野的一个重要因素。无论是古典经济学还是现代经济学,对各种生产要素配置的体制与方法的研究,最终所要解释和求证的都是关于财富的本质、起源、增长和分配问题。

但马克思远远超越了古典经济学和现代经济学思想的阈限,对财富以及其创造、分配做了更加深刻的解释。纯粹经济学意义上的关于财富和劳动学说,总在忽略社会和政治要素的作用,从而把财富的生产、创造、分配和权利拟物化。实际上财富不是生硬的,它在生产和交换过程中,并非仅仅只有一种冰冷的物性。现代经济学的谬误在于,把物质资料的生产过程完全物化,从而忽视了生产主体人的社会关系的复杂性。这是一种颠倒本末的理论设计,它直接把财富的生产、分配与交换完全庸俗化为物与物的关系,从而把劳动者以及其所置身其间的社会设置、社会历史和文化传承剥离出去。在这样的理论中,劳动者只是生产工具,成为社会达尔文主义和实用主义为其构筑思想体系的一种工具;作为生产资料的土地和作为劳动主体的人,远离特定历史阶段和时代背景中的社会关系,成为纯粹的财富生产的要素,生产关系被消解,其结果必然导致一种思考惯性—生产、财富、分配的体制机制变迁,从特定社会的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中被分解脱离。因此,一定意义上,无论是古典经济学还是现代经济学,都是为资本不遗余力地攫取劳动剩余而生成的思想逻辑,它把劳动、财富和活生生的劳动与劳动者以及其关联的社会制度、阶级立场、生产资料的所有关系和劳动成果的分配方式进行了混淆,进而颠覆了人的社会性,又把人性异化为物性,最终导致对人类的控制与奴役[2]。

马克思洞若观火,深刻地揭示了人类两大生产门类之间的关系,发掘了资本主义人性被异化的规律,缜密地阐述了财富生产、分配、交换的二重属性。马克思深刻的论述了这一唯物史观中的财富的本质,认为财富的本质既是社会的,又是物质的,既是商品的价值体现,又体现了商品的社会生产关系;人类劳动生产既要面对自然界,又要面对人自身,财富的生产、分配、交换,人类一切经济活动,都是一定的生产关系的作用与表现[3]。因而矫正了纯粹经济学认识的理论偏差,赋予劳动、劳动者、财富、分配以社会学内涵。

一方面,马克思认为,财富总是由物质产品构成的,“使用价值总是构成财富的物质内容”“不管一种产品是不是作为商品生产的,它总是财富的物质形式,是要进入个人消费或生产消费的使用价值”[4]。另一方面,马克思又认为,财富必然具有其特定的社会形式,是社会生产关系综合作用的产物。在财富生产、分配、交换的过程中,人的劳动也关涉了众多要素,是人与自然,人与物,人与人,人与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相互作用的过程[5]。

劳动是财富之父,在马克思看来,劳动者的劳动是一个过程,首先是人和自然之间的过程,是人以自身的活动来中介、调整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的过程[6]。因此,这一过程既是劳动者占有和支配自然对象以创造使用价值的过程,又是劳动对象和其他生产资料的使用价值得以转换的过程;既是劳动者改造自然改造自身的过程,又是社会生产关系的表现、发展和改变的过程[7]。财富是劳动、生产资料、劳动对象、社会生产关系甚至社会制度相互作用的结果。因此,本质上是社会设置的产物。

篇3

强化新闻评论 唱响主旋律

评论是党报引导舆论的旗帜,是舆论引导之利器。在宣传“河南省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过程中,信阳日报社组织精干采编力量,深入基层一线采访,除及时报道市委、市政府的部署和各县区、市直各单位的行动外,还紧扣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总体方案,针对如何盘活土地、创新农村土地流转机制,做好财政金融文章、创新农村资金投入机制,做强专业合作文章、创新农村社会化服务机制,做实养老医疗文章、创新农村社会保障机制,做优人力资源文章、创新支持人才投身综合试验的机制,做亮县域特色文化文章、创新文化引领经济社会发展机制,做好统筹发展文章、创新城乡一体化机制,做足基层组织活力文章、创新农村组织建设和民主管理机制等,连续推出了《盘活土地 就要抓住“金钥匙”》、《突破瓶颈 就要打造“金钵子”》、《多予少取 就要创造“金点子”》、《民生是天 就要锻造“金手杖”》和《人才培养不拘一格聚起来》、《文化建设特色产业亮起来》、《城乡统筹区域一体富起来》、《组织创新民主管理活起来》等系列评论员文章,由表及里、深入浅出、切中实质、论述深刻,每篇评论都紧密联系本地一些成功的做法摆事实、讲道理,以事说理、事理相称、循循善诱,很有说服力。可以说,这些系列评论文章有理、有据、有力,充分发挥了主流媒体在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建设中舆论引导上的独特功能。

创新宣传形式 增强指导性

作为党报,宣传报道领导讲话精神是时政报道的主要职责之一。但积极创新形式,努力让领导讲话精神宣传得更有力、效果更好,真正实现有效传播则是党报必须苦练的基本功。《信阳日报》紧紧抓住“试验区”契机,在创新领导讲话宣传形式、实现有效传播方面进行了积极尝试。

2009年7月初,时任河南省委书记徐光春、时任河南省委副书记陈全国先后到信阳农村调研,并发表了重要讲话,这对推进信阳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为贯彻落实省委领导的讲话精神,信阳日报在宣传上再度进行了大胆创新和精心策划。

根据徐光春同志的重要讲话精神,信阳日报社围绕三个重点,推出三个整版的宣传报道,从核心提示、权威声音、背景解读、成功范例、记者点评等方面着手,并配发新闻图片,对每个观点逐一进行深入剖析,力求精益求精、贴近实际。整个深度系列解读的版面视觉冲击力大、宣传影响力强。

根据陈全国同志的讲话精神,报社又一次创新,在头版显著位置,连续推出20篇解读文章。该系列解读报道持续时间长,方式方法新,分析阐述透。有的文章提出观点并加以深刻论述;有的文章对一个观点的不同侧面进行分析、说明。如系列解读之《落实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的需要》、《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的需要》、《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需要》等,形式新颖、分析透彻、层次清晰、观点明了,对信阳各级干群全面理解省委、省政府的“综合试验区”精神提供了及时、有力的指导帮助,达到了非常好的社会宣传效果。

采撷鲜活典型 强化示范性

为尽早形成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建设的舆论强势,2009年5月,信阳日报社派出骨干记者,深入采写并在一版发表了消息《今非昔比看刘洼》,同时在四版推出七八千字的长篇通讯《融入新试验 刘洼在实践》,图文并茂地介绍了刘洼村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的一系列具体举措。2009年6月1日开始,信阳日报记者精心采写的《核心区里求突破》、《“先行先试”当先锋》、《“活”了土地“富”农民》、《“独辟蹊径”顺民意》、《改革发展在用人》等来自农村改革发展核心试验区的系列新闻述评陆续见报,客观报道了“核心试验区”怎样抓改革、怎样谋发展、怎样搞试验的典型举措。从6月9日开始,又推出《农村社会化服务的又一大胆探索》(上、下两篇),深刻剖析了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创立带给人们的启示――必须大力弘扬农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必须大力扶持农合组织发展壮大、必须大力引导农合组织规范发展。

与此同时,《信阳日报》每周都推出一个《试验区建设》专版,集中刊发国内外关于加快农村发展的成功经验和有益探索,用以启发、引导信阳市的试验区建设;同时,还大量刊发信阳市各县区在试验区建设方面先行先试的做法和成效类的稿件,意在让大家相互借鉴、相互启发,合力推进其试验区建设。这些稿件的刊发,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从多角度重现了信阳各界解放思想求发展的生动实践,为推进试验区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舆论支持。

2009年6月11日,信阳日报社联合各媒体驻信阳记者站的记者,深入到农村采访,迅速拿出2800字的新闻特写《利在当今 功在后世――信阳市乡村卫生室建设一瞥》,当晚6时许即被人民网、新华网、中国网、大河网等门户网站纷纷转载,引起了网民的共鸣,翌日,《信阳日报》在一版显著位置刊发,既较好地起到了典型引路、诠释改革发展的新举措、新成效的作用,又利用报、网联合之优势,打造了亲民的宣传效果,让主流的、正面的新闻报道更加深入人心。

与此同时,《信阳日报》还精编发表诸多农村改革发展试验区建设的理论思考文章、言论等,与读者一起探讨如何进一步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试验区建设,直至目前信阳市面临的一系列新挑战,引起了广大读者的共鸣。许多党政领导干部、社科理论界的专家学者结合理论和实践,广泛讨论新时期如何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试验区建设,指出目前信阳市面临的发展机遇以及亟待解决的问题,认为在新起点上加快信阳的振兴崛起,最重要、最迫切的任务就是大力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建设。

篇4

辉煌的2009年即将过去,充满期待和希望的2010年就要到来。年末岁首,抚今追昔,感慨颇多。回顾那忙碌而充实的过去的一年,365个日日夜夜,鞭策与动力常在,收获和希翼并存。喜迎新年,我们代表本刊编辑部向一直以来关注、支持《农村・农民・农民》(A版)杂志发展的全国广大读者特别是农民朋友送上新年的祝福,祝愿大家在新的一年万事如意、合家幸福!

对《农村・农业・农民》(A版)来说,2009年是收获颇丰的一年。这一年,我们始终以“发展农业、振兴农村、富裕农民”为办刊宗旨,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这一年,我们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力争把刊物办成宣传科学理论、传播先进文化、塑造美好心灵、弘扬社会正气的阵地;这一年,我们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的中心工作,努力做好涉农服务工作。不仅编发了大量宣传农村改革的好文章,而且还着重报道了我省农村改革中涌现出来的新事物、新成果、新经验、新人物,“把农机合作社做大做强”、“息县夏庄,新农村改革发展的领跑者”等报道,宣传了我省农业战线上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为庆祝60周年,我们又派出精干人员,赴漯河深入采访,编发了一组系列文章“漯河市在改革创新中阔步前进”,从多侧面、全方位进行深度报道,引起强烈反响,得到多方面的好评。同时,我们还针对一些重大纪念日,精心策划、编发了专题文章,进行宣传报道。如,为纪念六一儿童节,杂志刊发了关注农村留守儿童的文章“花蕾,在春天里绽放”;为纪念党的生日,刊发了“民生让党旗更鲜艳”的长篇报道等,受到了广大读者和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11月14日,在郑州召开的“农村・农业・农民杂志社(A版)阅评会上”,参评的各位领导和专家对本刊给予了肯定和厚望,并提出了一些中肯的意见和建议,这是对我们的极大鼓舞和鞭策。

2010年是充满希翼的一年。在迎战金融危机初战告捷,经济起稳回升的基础上,新的一年将会有更好更快的发展。12月5日至7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了“夯实‘三农’发展基础,扩大内需增长空间”,作为2010年经济工作任务中的重要一项,并从六个方面作了详细的阐述。这充分表明,党和国家将“三农”工作放在了更加突出和重要的位置,也为“三农”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契机,为“三农”的腾飞拓宽了更大的空间,为办好刊物提出了努力的方向,提出了具体的任务。我们将再接再厉,努力把杂志办出新亮点,办出新特色,办出新水平,使之成为广大读者的挚友、农民朋友的致富指南。

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在国家各种惠农政策的浇灌下,农业茁壮成长,农民大有作为。农业是一片希望的田野,三农杂志也犹如一棵嫩绿的幼苗需要呵护,需要扶持,需要阳光雨露,需要良田沃土。我们诚恳地希望得到社会各界的扶持和帮助,需要农村基层干部和农民朋友的广泛参与。只有如此,她才能吐绿发芽、蕊萼怒放,成为希望的田野上最灿烂的花朵,在为中原大地奉献盎然生机的同时,也满足了广大农民期待的眼神!

新的一年,新的起点,我们将整装待发,在希望的田野上耕耘……

篇5

一是意义重大

二是信心十足。**乡从1995年开始就筹备撤乡设镇工作,由于当时的各项指标难以达标,一直没有实现。到了2005年,经过十年的努力,各项经济指标上幅很大,又开始筹备撤乡设镇工作,但因乡镇机构改革,又没告一段落。我调来以后,牢固树立“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的决心,便把撤乡设镇工作作为党委、政府的工作中心来抓。

三是要求迫切。撤乡建镇是全乡的大事,多年企盼,自从我提出这一奋斗目标后,全乡更是掀起热潮,通过有序组织,全乡上下,通过层层召开村干部会、党员会、村民代表会、村民大会,进一步统一思想,目前,全乡上下形成了共识,希望早日实现撤乡建镇。

篇6

1984年9月,一群中青年经济学者为中国改革开放大计聚首莫干山“论剑”(史称“莫干山会议”),那个具有时代责任感的经济学者群体被称为“莫干山一代”。那次会议所讨论的许多议题和所形成的一批成果,对中国经济体制“战略转型”产生了重要而深刻的影响,并在此后一段相当长的时期内推动了中国各个领域的改革开放。而“莫干山一代”所共有的“责任”、“担当”等精神,至今仍“受世人之瞩目,跨世纪而弥鲜”。

9月15日至19日,“中青年改革开放论坛(莫干山会议)”召开,笔者有幸参会研讨。

历史惊人的相似。28年前的会议主题历史性地定位在“价格改革、对外开放、国企改革、金融改革、农村改革和农村发展”等战略性、综合性议题。近30年来,中国在经济、社会各领域均取得了重大成就的同时,也出现了诸如收入分配不公等问题,这些问题本身所具有的战略性和综合性,丝毫不亚于首次“莫干山会议”所聚焦的议题。毫不夸张地说,中国已经到了加快推进新一轮改革开放的关键时刻。

本次会议设置了理论与宏观、改革与收入分配、城市化与土地制度、全球化与对外开放、法制改革五个专题讨论组,最终形成了绝大多数代表认可的五个基本观点:

“推车论”。目前,中国的改革开放仍在艰难上山,且越走越陡,我们不能仅靠顶层设计,需要凝聚各方面的智慧和力量,上下结合,同心协力。如果任凭利益分化和价值冲突的矛盾深化,改革的车轮就可能滑向权贵资本主义,甚或倒退回计划经济。

“一条腿论”。加入WTO后,中国经济这条腿便跨过了全球化门槛,搭上了高速发展的快车。但另一条腿 (社会发展)却没跟上,特别是脑袋(政治体制)还关在门内。作为崛起的大国,中国已不再可能继续“韬光养晦”,我们需要认真谋划并积极参与到全球化战略。

“起点公平论”。收入分配改革设计要从关注“结果公平”更多转向关注“起点公平、机会均等”,加快消除城乡二元经济,构造起点公平的机制,诸如公共服务的均等化、统一城乡社会保障、实现农村土地流转、创造向上流动的社会通道等。我们一方面要坚决反对因垄断和寻租滋生的腐败行为;另一方面,要尊重、保护和鼓励那些依靠个人能力、勤奋、创新所取得的合法财产和收入。

“价税财利联动改革论”,即筹备实施价格、税收、财政和利率的配套改革。财税制度和财税体制改革因涉及一系列重大问题,已再次成为1994年“分税制”改革之后事关新时期改革开放全局的一个关键性领域,它既“绕不过去”,且“非改不可”。推进价、税、财、利联动改革,是“成本最低、风险最小、共识最多、条件成熟、易于操作、成效也最令人期待”的一项关键性改革,应当成为新时期改革战略的“切入点”。

篇7

为了满足社会对农产品快速增长的消费需求,近年来我国对部分农产品的进口数量明显增加。我国是一个人均农业自然资源稀缺的国家,需要合理利用国际资源和国际市场,以减轻国内的资源和环境压力;但我国又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必须牢记去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发出的警示:“我国有13亿人口,只有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才能保持社会大局稳定。”从我国的国情看,再靠增加自然资源的投入来发展农业已没有多少余地,再靠增施化肥农药来增加农产品产量不仅提高成本更会破坏环境。因此,要端牢我们自己的饭碗,就必须加快建设现代农业,舍此别无他途。

建设现代农业,离不开大兴农田水利、加强科技服务、不断提升农业的物质技术装备水平,更离不开深化改革、创新农业经营体系、发挥体制机制优势,激发农业生产要素本身的活力。

篇8

正视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从实践和群众反映看,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急”。对任务的长期性、艰巨性认识不足,工作上操之过急,缺乏长期奋斗的思想准备。二是“偏”。对目标的全面性、完整性认识不够,把新农村建设片面理解为“新村建设”,偏重于新村规划和村庄整治,对发展生产、农民增收、深化改革等任务重视不够。三是“冒”。脱离当地实际,超越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盲目攀比发达地区,把标准定得过高。四是“同”。不突出乡村特色、地域特色、民族特色,不区分轻重缓急,一种模式,一个步调。解决这些问题,关键是引导广大农村党员干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刻认识建设新农村的重大意义和科学内涵,自觉地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的重大决策和部署上来。

抓住新农村建设的重点。一是抓好农业生产,切实让农民得实惠。重点抓好生产发展,在促进农民增收上多下功夫。为此,应继续推进结构调整,积极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不断加大基础设施投入,促进农业科技进步,加快建设现代农业。二是突破资金投入瓶颈制约。健全农业投入保障制度,调整财政支出、固定资产投资、信贷投放结构,保证各级财政对农业投入的增长幅度高于经常性收入增长幅度;建立现代农村金融制度,加大对农村的金融支持力度,拓宽融资渠道,综合运用财税杠杆和货币政策工具,定向实行税收减免和费用补贴,引导更多信贷资金和社会资金投向农村。三是加强制度建设,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体制保障。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在充分尊重农民土地承包权和生产经营自的基础上,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深化乡镇机构、农村义务教育体制和县乡财政体制、土地征用制度改革。适应取消农业税的新形势,完善乡村治理机制。四是真正把决策权交给农民,充分调动农民建设新农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新农村建设的资金投向和物资运用都应让农民知情,接受农民监督。五是搞好分类指导,突出特色、注重实效。进一步细分地域类型、工作措施,提高指导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把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作为基本方向

正确理解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基本内涵和总体要求。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基本内涵,就是以保障农产品供给、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资源产出率和商品率为途径,以现代科技和装备为支撑,在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在市场机制和政府调控的综合作用下,建成农工贸紧密衔接、产加销融为一体的多元化产业形态和多功能产业体系。基于现阶段农业农村发展的实际,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应加强农业基础建设,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农产品有效供给和农民持续增收;在稳定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基础上推动农业经营方式创新,不断满足农业生产力发展的新要求;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高农村经济发展的质量;稳定完善强农惠农政策,着力构建农业支持保护体系;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努力形成城乡发展一体化新格局;扩大农业对外开放,提高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能力,保障国内产业和供给安全;坚持因地制宜、循序渐进,积极探索建设现代农业的多元模式。

拓宽农业发展思路,积极发展现代农业。发展现代农业,必须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进农业科技进步和创新,加强农业物质技术装备,健全农业产业体系,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增强农业的抗风险能力、国际竞争力、可持续发展能力。把发展粮食生产放在现代农业建设的首位,稳定播种面积,优化品种结构,提高单产水平,不断增强综合生产能力;开发农业在特色产业、生物质产业、生态产业、旅游休闲产业、农业文化产业等方面新的产业形态,构建现代大农业产业体系,把农业基础建设好、发展好、巩固好、维护好;立足产业特色和地域条件,发挥产业优势,重点培育主导产业,推进规模扩张,形成产业群;大力培育产业化龙头企业或集团,推动产业集群发展,加强优势农产品基地建设,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农业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积极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建立健全农业科技体系,不断加强农业物质装备建设,实现农业科研与推广应用的有效对接;用现代科学文化、科学技术武装农民,着力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篇9

[2].2011年中国教育统计年鉴.

篇10

(一)与会代表认为,今年以来,我国农业生产延续了过去多年的好形势,在“九连增”的基础上保持了稳步发展的好势头。

夏粮再获丰收,小麦实现“十连增”。从辽宁、吉林、湖南、安徽、江苏等地与会代表反映的情况看,南方主产区早稻面积增加、增产趋势明显,中稻长势正常;东北地区目前大部分作物长势好于去年;黄淮海夏玉米主产区玉米面积增加,长势普遍较好。可以说,全年粮食生产实现丰收具备较好基础,对稳增长、控通胀、防风险将提供有力支撑。

(二)与会专家也指出,当前农业农村经济形势进中有忧,下半年仍存在一些不确定性,影响粮食生产的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日渐凸现。

从国内看,农业生产存在不确定性,如应对得力,全年丰收仍有希望。今年部分地区秋粮播种期推迟,生长期缩短,要过好东北洪涝和早霜、南方台风、洪涝、干旱、寒露风等多个关口,近期部分地区的农作物病虫害防控形势较为严峻。

宏观经济影响存在不确定性。经济增速放缓意味着农产品需求特别是工业用农产品需求与价格会得到抑制;中央财政收入增速下降,有可能对增加“三农”投入产生影响。

农产品市场运行存在不确定性。如近期镉大米事件持续发酵,南方大米价格大幅下跌。从国际看,世界经济仍处于深度调整之中,复苏比较缓慢,农产品出口的外部环境不宽松。目前我国农产品外贸依存度已经超过20%,受人民币持续升值和自贸区谈判影响,未来大宗农产品进口可能持续增加。国内外诸多不确定因素,对国内农产品需求与价格有可能产生不利影响,从而影响农业生产者心理预期。

(三)与会专家认为,从人口、消费和资源因素看,粮食紧平衡将是长期趋势,供需总量平衡、品种品质结构平衡、粮食作物与非粮食作物结构平衡、产销区域结构平衡、自给与进出口平衡这“五个平衡”的矛盾日益突出,农产品供给宏观调控的难度越来越大。在这个大的背景下,有以下四个问题需要高度关注。

一是如何看待粮食紧平衡。有专家认为,粮食紧平衡是一种理想状态,也是调控追求的目标,这种状态不容易出现谷贱伤农,有利于保护和调动种粮农民积极性。有鉴于此,应在全球化的背景下看待粮食安全问题,我国95%以上的粮食自给率目标实现有一系列目标需要研究。

二是如何看待粮食主产区地位。有专家指出,浙江农民粮食种的多一点、少一点没关系,如果吉林、黑龙江这些地方的农民没有种粮积极性,国家的粮食安全就很危险。从某种意义上说,浙江等发达地区是钱库,吉林、黑龙江等粮食主产区就是粮库,要发挥各自的比较优势。粮食安全是国家的责任,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既要发挥比较优势,也要强调利益补偿。让粮食主产区为了国家粮食安全牺牲地方和农民的利益,产粮大县、财政穷县的状况保障不了国家的粮食安全。

三是如何看待农产品质量安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上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关注度越来越高,而且越来越敏感,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比数量安全更严峻。在信息完全开放的背景下,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对产业发展和农民收入的影响越来越大,有时甚至是毁灭性的。近期湖南、江西出现的镉大米事件,导致湖南、江西大米滞销,影响远未结束。

四是如何看待农业资源安全。农业资源安全既包括数量安全也包括质量安全,目前这两方面的问题都很突出。在数量方面,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快速推进,耕地减少不可逆转。特别像东北地区,黑土地下完雨都油汪汪的,真是肥沃。但这些年由于国家主体功能区的配套扶持政策没有跟上,这些限制开发区也在上工业项目,占的都是好地,这些黑土地用一寸少一寸,绝对是不可再生资源,占了可惜。在质量方面,一些地方农地退化、沙化,耕地面源污染加剧,水资源污染情况更加严重,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迫在眉睫。

(四)与会专家建议,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供给必须创新发展思路,出台相关战略措施。

一是下决心加大对产粮大县的奖补力度。实施用“财政转移支付换取粮食安全”的战略,国家应根据对粮食安全贡献的大小,对农业大县合理增加资金奖励,在保证一般性转移支付的同时,根据粮食播种面积和单产情况,设立奖励系数,建立与粮食产量、商品量和利益相挂钩的粮食奖补稳定增长机制。改革产粮大县考核机制,彻底摒弃GDP指挥棒。让产粮大县发展粮食生产不吃亏,充分调动产粮大县积极性,专心发展粮食生产。

二是充分发挥价格信号稳定农民种粮预期的重要作用。不断完善重点粮食品种最低收购价政策,合理确定并不断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保持粮价合理水平,引导农民多种粮、种好粮。借鉴国外经验,积极探索重点粮食品种的目标价格政策,稳定粮农收入预期,提高种粮比较效益,使农民种粮有利可图。

三是加大核心产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把粮食生产核心功能区作为重点区域,把种粮大户等新型经营主体作为重点受益对象,着力加强灌溉排水、土壤改良、道路整治、机耕道、电力配套等工程建设,尽快出台

解决种粮大户等规模经营主体晒粮场、机库棚建设用地的办法,创造规模生产条件,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四是高度重视农产品质量安全。切实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大力培育新型经营主体,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和品牌化建设,大力推进农产品优质优价,从源头上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

二、农民收入能否持续较快增长值得高度关注

今年上半年全国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4817元,同比实际增长9.2%,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势头。但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幅回落了3.2个百分点。无论是东部、中部还是西部地区,无论是粮食主产区还是非主产区,都呈现出农民增收步伐放缓的态势。

(一)与会代表认为,纵观当前价格、就业、补贴等几方面增收因素,农民收入能否实现全年较快增长还存在不确定性,连续三年城乡居民收入之比缩小的势头能否延续值得关注。

从农民家庭经营收入看,存在一定不确定性。家庭经营收入历来是农民收入的一个大头,但也是今年波动最大和最不确定的因素。上半年农民家庭经营收入达到2434元,同比增长7.6%,增幅同比回落6.8个百分点,超过总体降幅,成为上半年农民增收放缓的最大下拉力量。

影响上半年家庭经营收入的因素,除养猪业低迷外,H7N9禽流感也对禽业生产消费造成重大冲击。江苏农委同志讲,H7N9禽流感已使江苏家禽产业直接损失近50亿元,很多是把种鸡当成商品鸡杀,把种蛋当成商品蛋卖。原来判断6、7月份应该从H7N9禽流感阴影中走出来,现在还没有见好转,许多家禽企业濒临倒闭。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影响紧随其后。湖南桃源县的大米原来畅销浙江、广东等地,镉大米事件以来,已经卖不到县外了。更重要的是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重挫了消费者信心,负面影响短期难以消除,进而对农产品消费需求与价格造成长期不利影响。此外,农业灾害影响不可忽视。今年以来,农业干旱、洪涝、病虫害等灾害交替出现,给农业生产带来的不确定性影响明显增大。重庆市仅近期的强降雨就造成农业直接损失4.3亿元。

家庭经营性收入是农产品数量和价格两个因素作用的结果。从数量上看,只有增产才能保证卖力的增长。但农业生产有周期性规律,“十连增”后是否还继续增产?这有较大的不确定性。更重要的是影响生产增长的土地、水等资源,从数量和质量两个方面对支撑持续增产已显得力不从心。因此,增加农民家庭收入,主要依靠农产品数量的不断增长是有难度的。从价格上看,农产品价格的上涨也有很多约束。价格是波动的,有涨有落,更重要的是它有两个直接限制因素,一是CPI中农产品权重过大,国家控通胀、管物价,必然首先要调控农产品价格;二是目前很多国内农产品价格都高于国际农产品价格。由于消费者容忍度和国际价格天花板两个因素制约,主要依靠农产品价格上涨增加家庭经营收入也是不太现实的。

从工资性收入趋势看,将由快速增长转向平稳增长。近年来,农民工资性收入保持持续高速增长,成为农民收入增长的一大动力来源。但是在宏观经济增速放缓趋势的背景下,农民工资性收入增长的态势能否持续下去,形势也不容乐观。工资性收入是农民转移的数量和务工人员工资水平两个因素作用的结果。一些专家认为,目前,对农民工数量转移起主要作用的是机会和能力两个因素。机会就是经济增长提供的就业机会。国内经济增幅已连续六个季度回落,经济放缓就业机会自然就会减少,特别是目前吸纳农民工就业最多的小微企业经营困难加大,长此以往对农民转移就业更为不利。从能力上看,大部分农民工素质不高,较多地是在低端产业就业。经济放缓会促使经济结构转型、调整和产业升级的步伐加快,虽然带来相关就业机会,但目前农民工整体素质还与此不匹配,有机会无能力,农民工转移数量自然上不去。目前农民工工资比2008年翻了一倍多,希望今后保持如此较快的增长率是不现实的。因此,从农民转移数量的速度和农民工工资的增长率两个方面分析,未来农民工资性收入的增长速度会减慢下来。

从转移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的变动看,对农民收入的影响依然偏小。转移性收入的增长主要依靠国家财力的增长,经济增速下降,财政收入增幅减缓,农业补贴的增加就有了难度。近两年农民的财产性收入的增长是比较快的,但在农民收入中的比重比较低,未来一个时期的变动对农民收入总体水平影响较小。

综合以上分析,可以得出三个结论:一是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难度很大;二是结构性变化有很多不确定性因素;三是实现十提出的翻番目标相对容易,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比较困难。

(二)与会专家指出,确保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的态势不出现逆转,需要综合施策、标本兼治。

一是要加大农产品价格支持力度。要特别注重利用价格手段稳定增加农民收入,近期要特别关注夏粮的收购和价格,一旦价格下跌要及时启动最低收购价预案;下一步还应提高农产品价格支持水平,丰富价格支持的形式。

二是要确保农民转移就业和收入水平稳步提高。未来一个时期,劳动密集型产业对我国的重要意义都不会改变,在产业政策导向上,应始终坚持把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放在优先位序。要特别鼓励支持微小企业的发展。同时要建立农民工劳动报酬稳定增长机制。

三是因地制宜促进农民增收。党的十提出农民收入倍增目标后,各地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从发达的江苏、浙江到不发达的甘肃等许多地区,都出台了农民收入倍增计划,并且提出农民收入增幅要高于城镇居民,这个方向应坚持不变。各地促进农民增收要注意发挥本地优势,比如,东北尤其是黑龙江和吉林农民增收主要依靠粮食与价格,上海、浙江、江苏等发达地区的农民增收要靠现代农业建设、城镇化带动和财政转移支付,贵州等资源缺乏、经济又不发达地区主要依靠劳动力转移和农民工工资水平提高。

四是要加大国民收入分配格局调整力度。在当前经济走势趋缓的大背景下,更应坚定促进农民增收的信心和决心,保持增加“三农”投入的决心不动摇,使农民收入中来自政府支持部分的比重有明显提升。

三、土地制度改革是深化农村改革的重要突破口

补上农业短板、实现“四化”同步发展,实现要素平等交换、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维护广大农民根本利益、缩小城乡收入差距,都迫切需要深化农村改革,通过体制机制创新释放改革红利。当前,农村改革已经进入深水区,到了闯关的关键阶段。

(一)与会同志对深化农村改革呼声很高,关注的焦点大多涉及农村土地制度,可以说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已经成为深化农村改革绕不过的一个关口。大家对农村土地制度的关注点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城镇化过程中农民土地权益如何得到切实保护?长期以来,城市国有土地和农村集体土地的权益不平等,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不能进入市场流转,城乡建设用地同地不同价。征地收益分配机制不合理,补偿标准低。一些地方借城镇化名义,随意征占农民土地,擅自开展或扩大土地增减挂钩,侵害农民土地权益。

二是农村土地承包关系长久不变如何落到实处?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了现有土地承包关系要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此后几年的中央1号文件均就落实“长久不变”提出明确要求。但目前大家对这个问题的认识还不尽统一,有的理解就是原有承包关系的长久不变,有的理解是以起点公平为基础实现农村土地承包关系长久不变,长久不变的年限到底是多长,这些都需要尽快从政策和法律的角度给予回答。

三是土地流转行为如何规范?当前,土地流转过程中,存在流转服务不完善问题,有的地方甚至还存在违背农民意愿强制流转等问题。在土地流转后,一些经营主体擅自改变土地用途,出现“非农化”现象。

(二)与会同志认为,当前健全完善农村土地制度,要重点抓好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做好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颁证基础工作。明晰的产权关系是保护农民土地财产权利的基础和前提,经过确权登记颁证后的农村土地,用益物权的性质体现更为明显,权能更加充分和完善,农民对投资、生产、流转的预期有稳定感。今年中央1号文件明确要求,用5年时间基本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颁证工作。确权登记颁证要重点解决农户承包地面积不准、四至不清等问题,强化对农户承包地的物权保护,推进土地承包管理信息化进程。

二是在起点公平基础上实现农村土地承包关系长久不变。应在充分考虑现有土地利益格局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地探索起点公平的长久不变形式。对于长期实行“生不增、死不减”模式,土地承包关系非常稳定,农户对现有土地承包关系充分认可,可以现有土地承包关系作为土地确权和长久不变的起点;对于长期实行“大稳定、小调整”模式,可在现有土地承包关系基本不变的情况下,针对历史遗留问题和个别特殊案例作最后一次小调整,在此基础上确权颁证和实现长久不变;对于个别土地承包关系频繁调整,或者土地长期数量不清、分配不匀的地方,要下大力气摸清底数,在群众充分认可的条件上公平分配,并以此为基础确权颁证并明确今后长久不变。

三是引导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探索建立农村产权交易市场,推动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交易。建立认定农业者制度,明确土地流转政策边界,依据农业产业发展规划等加强项目监管和土地用途管制,防止耕地流转“非农化”。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在土地流转时要尊重农民意愿,引导而不强迫,防止脱离实际人为加快流转。

四是加强土地物权保护。探索建立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和使用权继承、转让和退出机制。允许农民带着土地承包经营权和宅基地使用权进城。完善征地补偿机制,严格征地程序,提高补偿标准。

四、培育新型经营主体是发展现代农业的核心与方向

(一)与会专家认为,当前我们强调培育和发展新型经营主体,有着深刻的时代背景和形势要求。

一方面,在工业化、城镇化快速推进过程中,农村劳动力长时间、大规模转移,农村劳动力就业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怎样确保商品农产品供给面临全新考验,以商品农产品生产为目的的新型经营主体的构建,自然成为一种必然选择。

另一方面,“四化同步”,农业现代化是短腿。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的工业化和城镇化用三十多年的时间走过了发达国家一两百年走完的历史,真正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从城镇化看,珠三角、长三角与发达国家没有区别;从工业化看,更是显而易见,世界上500种工业产品,我们220种产品全世界产量第一,典型的工业品制造大国;从信息化看,信息化进程与发达国家也几乎是同步发展。但从农业现代化看,囿于生产特征和产业特征,我国农业并没有在三十多年的时间里走过发达国家一两百年走过的路,因此相对工业化、城镇化和信息化是滞后的,是短腿。从产业效率看,也能说明这个问题。据测算,2012年我国第一产业创造增加值人均2万元,第二产业是10万元,第三产业是8.3万元,这个数据十年间没有什么大的变化。提高农业劳动生产效率,补上农业短腿,解决农业现代化滞后问题,根本出路在于培育新型经营主体。

(二)与会专家认为,新型经营主体的载体形式多样,但从组织属性来讲,无外乎三种类型,即家庭经营型、互助合作型和企业经营型。

家庭农场、专业大户等,属于家庭经营型;社区合作、股份合作、专业合作、联合社等属于互助合作型;大中型龙头企业、工商资本进入农业等,属于企业经营型。这三大类主体组织属性、产权属性和分配关系不同,内在运行机制和比较优势也不一样。所谓组织属性不同,是指在农业生产的全过程或产业链上分工不同,产业产品不同,对组织属性的要求也不同。所谓比较优势不同,是指各种类型新型经营主体之间没有优劣之分,只是各自功能不同,彼此是相互补充关系,而非替代关系。从发展趋势看,家庭经营型主体将是商品农产品的主要生产者,互助合作型主体将是农业社会化服务的主要提供者,企业经营型主体将在产前、产中、产后的技术服务、加工、营销、开发“四荒”以及规模化养殖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三)与会专家认为,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和推进规模经营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二者紧密相联、相辅相成。

新型经营主体的优势和发展动力源于规模效益和专业化分工带来的效率提升。但从我国国情出发,农业经营规模也不是越大越好,而是要讲究适度。一方面,适度规模的收益与外出务工机会成本基本相当;另一方面,适度规模的生产投入有限,贷款压力较小。当然,由于各地条件差别较大,南方和北方,中原和东北的适度规模标准也不一样。有专家测算,北方的适度规模标准为100—120亩,南方的适度规模标准为50—60亩。同时,与会专家也指出,虽然传统家庭承包经营农户正从商品生产者演变为兼业型、生计型小农,但仍将长期存在,要重视普通农户对国家粮食安的重要影响,继续稳定完善相关支持政策,特别要大力发展生产,包括土地托管和代耕等服务,提高普通农户的生产水平。

(四)与会专家指出,培育新型经营主体要高度关注从业人员,要使从事农业经营达到进入有门槛、经营有效益、收入有保障、职业有尊严的要求。在培育新型经营主体扶持政策方面,要重点关注以下三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