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发展战略模板(10篇)

时间:2024-04-06 09:38:43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经济发展战略,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经济发展战略

篇1

1引言

1958年美国发展经济学艾伯特·赫希曼在《经济发展战略》一书中率先提出“发展战略”这一概念,重点讨论发展中国家如何利用自己的潜力、资源与环境,谋求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联合国先后制定了60年代、70年代、80年代三个10年的“国际发展战略”,它使得“发展战略”一词逐渐越出以发展中国家为研究对象的范围,也广泛运用于发达国家。

2国外研究现状

2.1理论贡献。

(1)区域平衡增长论。

均衡增长的主要涵义是指国民经济中各个行业和部门相互协调、共同增长。主要包括赖宾斯坦(H.Leibenstein)的临界最小努力命题论、纳尔森(R.R.Nelson)的低水平陷阱论、罗森斯坦和罗丹(P.N.Rosenstein-Rodan)的大推进论,以及纳克斯(R.Nurkse)的贫困恶性循环论和平衡增长理论。

(2)区域不平衡增长论。

区域不平衡增长论认为增长过程在实质上是不平衡的。其代表理论有佩鲁(Perour)的增长极发展理论、缪尔达尔(GunnarMyrdal)的循环累积因果理论和赫希曼(A.O.Hirschman)的依附理论。

(3)区域阶段发展论。

倒U型理论(ReversedU-ShapedTheory)

1965年,美国经济学家威廉姆森(J.G.Williamson)把库兹涅兹的收入分配倒U型假说应用到分析区域经济发展方面,提出区域经济差异的倒U型理论。他通过分析24个国家的国际横截面数据和10个国家的时间序列数据,认为国内不同发展阶段区域不平等的变化趋势,地区间收入差异的长期变动趋势大致呈倒U型。

(4)钟型发展理论(BellShapedTheory)

1980年。美国著名区域经济学家阿朗索(W.Alonso)提出了“钟型发展理论”,引入了描述经济发展过程的变化次序模式—钟型模式。在发展初期,国家的增长是不平衡的,存在富裕地区与贫困地区。即使在某一区域内,用各人口组所占财富比例来衡量,社会不平等现象也很突出。

由于某一个或几个城市增长很快,高速城市化是增长早期的特点。

2.2国外典型区域经济发展政策的战略选择案例。

(1)美国区域开发的“均衡”战略。

美国在开发不发达地区时,采取的是均衡战略,其有七个主要措施:

一是对不发达地区实现优惠税制;二是由政府出面组建经济开发区,帮助落后地区加快发展经济;三是以交通运输为重点,扶持经济落后地区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四是利用财政金融手段,鼓励并引导私人企业向落后地区投资;五是优化产业布局,拉动经济增长;六是有意识提高劳动力索质,注重引导人力资源流向;七是重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2)前苏联区域开发的“倾斜”战略。

与美国不同的是,前苏联在区域开发上采取的是“倾斜”战略,主要是通过建立一些科研中心来辐射周围地区,为周围地区经济发展提供资金、技术、人才支持,以此来促进相应地区的经济发展。

(3)巴西区域开发的“发展极”战略。

巴西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采取的措施是在落后地区建立“发展极”并以此形成发展网络,带动整个落后地区的经济开发。巴西“发展极”的建立是通过设立专门的开发机构来指导、组织并实施的。

(4)日本区域开发的特殊战略。

60年代,日本政府为缩小经济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之间的差距,缓解经济布局的不合理现象,先后制定了四次全面综合开发计划,采取了“据点开”、建设“定居圈”和“技术集成城市”等措施来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3国内研究现状

中国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了经济发展战略的研究。刘国光(1984年)在其主编的《中国经济发展战略问题研究》中提到,经济发展战略是指在较长时期内,根据对经济发展的各种因素、条件的估量,从关系经济发展全局的各个方面出发,考虑和制定经济发展所要达到的目标、所要解决的重点、所经过的阶段以及为实现上述要求所采取的力量部署和重大的政策措施;杨万钟(1999年)在《经济地理学导论》中提出区域发展战略是在经济区划的基础上对未来区域经济发展蓝图的总体勾画,是进行区域规划和产业布局的重要前提。方创琳(2002年)在《区域发展战略论》中提出,区域发展战略就是根据区域发展条件、进一步发展要求和发展目标所做的高层次全局性的宏观谋划;单于广(2003年)认为我国当前宜采取非均衡协调发展战略。他认为区域非均衡协调发展战略指由于我国各地区发展同一产业或者同一产业投人产出效果不尽相同,在国家所掌握的资源十分有限的情况下,为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保证国民经济较快增长,国家必须集中有限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采取重点开发的方式,并在资源分配和财政投入对重点开发地区的重点产业进行倾斜,以此求得中西部地区和东部沿海地区的共同富裕。

4结语

李奇泽、敖明山(2008年)在分析了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演化过程三个重要的阶段,均衡发展阶段、非均衡发展阶段、非均衡协调发展阶段后,作者指出区域统筹发展战略将是我国今后区域经济发展将选择的发展战略,他认为具有很强的统筹协调力是区域统筹发展战略的关键点,区域统筹发展战略有强大的资源整合力,具有生态支撑力是区域统筹发展战略的亮点,具有生态支撑力是区域统筹发展战略的亮点。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其理论和模式也应保持与时俱进,不断更新和完善,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新的、适应需求的区域发展战略将产生。超级秘书网:

参考文献:

[1]刘国光主编《中国经济发展战略问题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

[2]谭祟台等《发展经济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

[3]张培刚主编《新发展经济学》,河南人民出版社。1992.

[4]杨万钟主编《经济地理学导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篇2

众所周知,经济发展的快慢与经济制度、市场经济秩序公平与否、商业文化形成与积淀、资源禀赋的多寡都有很大关系。单纯从那一方面研究经济问题都带有片面性,研究形成的发展战略实际意义都不可能大,对经济发展贡献都非常有限。综合看甘肃经济在总体上还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困难和问题:

1.发展战略不够清晰。中心带动,怎样带动、用什么样的优势带动,干部学者理解不一,说法不同。从我省进出口贸易可以看出,中心带动优势不明显。2010年1-10月,进出口增速达到118.1%,比全国增速36.3%高3倍多,排全国第一位;出口增速153.3%,比全国平均增速32.7%高4倍多,排名全国第一;进口增速109.5%,!比全国平均增速40.5%高两倍多,排名全国第二。但进出口总量最大的是金昌市,而不是兰州市,金昌市占到了全省进出口总值的62.6%;兰州市进出口总值仅为10.04亿美元,占全省进出口总值16.6%,且主要进出口商品为5-7号燃料油、硅铁和石油及天然气钻机,三项商品占兰州市进出口总值的13.4%。这说明兰州经济增长主要不是靠工业,而是靠服务业和其他产业。 商业文化尚处初始阶段。良好的商业文化是经济快速发展的必要前提。甘肃由于长期受儒家压制重商主义、阻碍科技进步等消极思想的影响,干部群众思想比较保守,商业文化难以形成,具体表现在:第一,学而优则仕的思想根深蒂固。认为只有当官才是干事业,才不会虚度人生,才是最大的富贵利禄;搞科研、学经济、干企事业都不是大丈夫所为。致使许多本能在科技、教育、医疗、经济方面做出杰出贡献的优秀人才当了公务员,在机关里干起了抄抄写写的事情。这种思想在很大程度上浪费了人才,延缓了科技经济发展进程。第二,君臣父子上下尊卑的等级思想比较严重。一些基层干部把自己视为土皇帝,等级思想、特权思想浓厚。认为自己是君,群众是臣民;自己是上等人,群众是下等人;上等人对下等人的奴役是合理的、应该的。从来不把人民的合法利益和党纪国法当回事,没有一点依法治国、依法办事、公平竞争的意识;考虑问题不是从本地区经济发展的角度出发、人民生活改善角度出发,而是从对自己是否有好处出发。

由于以上儒家腐朽思想的存在,使民主法治思想、公平正义思想、建立公平市场经济秩序的思想观念淡漠,推动经济快速发展所需要的尊重物权、明晰产权、公平竞争,用智慧、靠科技开发、靠辛勤劳动致富的商业文化长期建立不起来,发展经济所需要的公平的市场经济制度难以形成。自然条件艰苦,交通闭塞。产业集群理论认为,自然禀赋对经济聚集现象的形成是具有重要意义的,运输成本的存在常常使所有对运输成本有依赖的产业呈现出较为典型的聚集,大型钢铁与化工企业常常聚集在靠近海洋或大江大河边,为的是能够利用成本较低的运输方式。但甘肃自然条件艰苦,交通闭塞已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甘肃地形狭长、面积广阔,国土总面积45.44万km2省内由东南向西北斜长绵亘。主要公路有西兰、甘新、甘川、京藏等公路。截止2008年底,公路通车里程为105638km,公路密度为23.25km/百km。但高速公路较少,通车里程仅有2000km,且西兰公路在宁夏段尚未开通,成为卡脖子路段。铁路营业里程2148公里,建设密度仅有每百平方公里0.47公里,约为东部沿海省区平均密度70%,铁路干线以十字构架为主,通道少、缺乏支线联系、覆盖范围窄、带动区域有限,大多数县域范围内没有铁路通过。民用航空机场少、规模小、航线航班少,没有开通国际直飞航班。

缺乏公平的市场环境。“公平的市场环境”是经济快速发展的前提。没有公平的市场环境,经济效率会大大降低,经济增长质量也没有保证。一是机会不公平。国有企业和其他所有制企业机会不公平,有些领域至今 民营企业都不能进入,造成中石油、中石化等大型央企实质性垄断。政府采购和招标投标过程中的机会也不公平,有些企业通过权力寻租取得了政府发包和政府采购项目的实施权,从中获得了高额利润,使得一些在本行业里具有高科技、高质量的企业没有机会取得项目承包权,影响了工程质量和科技进步,降低了发展的效益和质量。二是制度不公平。由于我国存在封建社会的后遗症,虽经30多年的改革有了一些变化,但市场体系、市场机制、市场组织都很不完善,市场规则不统一、不透明,尤其是准入机制不健全,交易不规范,市场发育不成熟。

为了推动甘肃经济持续、快速的发展,建议对经济发展战略做如下调整和完善:

篇3

一、旅游循环经济及其战略体系

一方面,循环经济明确的要求人们要采用友好的方式将生态环境、自然环境利用起来,循环经济的发展要求与依托为生态环境及旅游资源的旅游业发展模式在本质上是统一的。如何有效的保护旅游环境与旅游资源,如何真正的实现在旅游业中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与不断循环,是旅游业发展的重点及关键;另一方面,旅游业是有着较强关联性与综合性的一个产业,旅游业的运行主要包括六大要素,也就是“住、行、食、娱、购、游”,并且还涉及到一系列的相关产业及行业,有助于在产业之间、行业之间以及旅游要素之间及其内部形成循环网、循环链。另外,在旅游业中,当前已经对可持续发展战略予以实施,基本上其思想保持一致与相关的循环经济理论,旅游业是最理想的循环经济发展载体。

从总体上来看,旅游循环经济是广泛的涵盖旅游活动六大要素、旅游开发活动以及旅游区农业、工业等一系列社会活动,并且对各类新型技术的应用为支撑,以相关的法律法规为保障,以此实现减量化、资源化、再修复、再利用、再思考五原则的一种旅游发展模式。富有时代气息的旅游循环经济明确的要求要严格的按照循环经济的基本理念进行开展及开发,借助于资源持续循环利用、生态旅游、清洁生产、发展循环超市、绿色认证、绿色消费等方式,来减少废弃物的排放,保护旅游资源,无害化处理废弃物,以实现“最低污染、高效利用、合理开采”的目的。旅游循环经济模式的推行及建立,既能够大幅度的提高能源与资源的利用率,充分的保护生态环境,极大的减少废弃物的排放,切实的实现环境、经济和社会的共赢,同时还能够在不同层面上在可持续发展框架中纳入消费与生产,从根本上转变以往的不断恶化循环、过度消耗资源的旅游方式,促使旅游业始终健康、有序及科学的发展。

旅游循环经济模式的构建具备着相对较强的综合性,其广泛的涉及到了旅游活动六大要素、旅游开发活动以及旅游区农业、工业等社会活动,因而旅游循环经济战略体系就需要以循环经济理念为指导,并且由动力系统、理论系统、目标系统、旅游循环经济模式和参与层面系统等部分构成及运行,以此将旅游业的长远发展目标实现。

二、推进旅游循环经济发展战略的有效措施

(一)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建立政府主导型发展模式

要想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则需要在开发旅游资源的过程中,保护及循环利用旅游资源,并且深刻的意识到资源及环境对可持续发展的制约,促使整个社会均认识到旅游可持续发展中应用循环经济模式的迫切性及重要性。另外,要强化循环经济理论的培训学习,提高旅游从业者、旅游管理部门以及游客的可持续发展意识,最大限度的利用各项资源,在利用开发旅游资源过程中融入环境保护理念,以便于促进资源配置率的提高。

(二)积极提倡“绿色旅游”

“绿色旅游”明确的要求旅游目的地均尽可能减少破坏,控制污染,提供安全、卫生以及清洁的旅游环境;旅游经营者应当对不危害游客身体健康的产品予以提供,进行正当、公平的竞争,自觉坚持诚信为本,与此同时,行业协会应当将行业自律的功能最大限度的发挥出来;游客在旅游中要负责自身的行为,为东道主及自身的共同利益进行有益坚强的度假旅游,大力的倡导“公平旅游”以及“绿色旅游”。

(三)完善相关法律法律,规范可持续发展模式

长期以来,我国旅游业普遍存在轻管理而重经营、轻保护而重开发的不良状况,资源保护措施和旅游环境保护措施滞后,不但缺乏有力的立法来保障可持续利用旅游资源,并且环境资源保护的地方法规与国家法律法规中也有着相当多问题存在。因此,在对旅游资源保护进行立法的过程中,应当切实的将循环经济的理念引入,对生态环境进行统一的管理,使旅游服务产业走向法制化且生态化的进程,实现旅游全过程对环境的无威胁、无污染。在设置立法条件和立法思想时,要充分尊重生态规律,贯彻落实3R的循环经济原则,多维度的保护与节约资源环境,从而减少或者消除游客和旅游企业对环境所带来的间接亦或是直接的负面性影响。

篇4

一、公司总部

公司总部是指在企业组织结构中相对独立的,以控制权为核心的,具有战略决策、资源配置、资本经营、业绩管理及外部公关等全部或其中几种职能的组织单元(赵弘,2004)。随着公司经济活动规模的扩张,公司可通过内部各职能活动如生产职能、决策职能、资源配置职能、营销职能的相互分离深化其内部分工,获取由专业化带来的效率改善。这种专业化将形成多个相对独立的内部次级组织,如工厂、总部、财务与投资公司、营销公司、研发中心、采购中心等,它们通过信息流、物质流、资金流和人力资本流相互联系,成为一体。在交通与通讯技术不发达、运输与沟通成本较高时,这些次级组织必须相互接近,以降低企业整体运营的成本。现代低廉交通与通讯技术的发展降低了各次级组织间运输与沟通的成本,这扩展了其选址空间。如果公司对各次级组织进行独立的选址,将其尽可能布局在各自的最佳区位上,将导致各次级组织的营运成本的降低或收益的增加,若其净效应高于由此导致的公司内部运输与沟通成本的增加,这种分散选址就将为公司所采用。迪肯和劳埃德(Dicken and Lloyd, 1990)指出,伴随着公司组织形态的空间扩张,实施公司高层管理与战略决策的公司总部首先从公司中分离出来,形成公司总部与公司日常动作与管理活动的组织(生产工厂与销售部)分散布局的空间形态。

二、总部经济

经营在不同产业上的公司,其相同属性的次级组织进行独立选址的区位指向性往往是不同的。例如,服装业的生产工厂在独立选址时是劳动力指向性的,而软饮业的生产工厂在独立选址时却是市场指向性的。但经营在不同产业上的公司的总部却往往具有一致的区位指向性。Davis和Henderson(2004)从总部生产函数的角度解释了公司总部区位指向性。他们认为,获取和传播信息是公司总部重要的中心职能,公司总部的生产函数强调高技能管理人才、专业化服务、信息资源以及与其他总部的空间接近性等高级资源的投入。除产出信息外,高额的利润是总部另一主要产出,这一产出对税收及稳定的政局(财产保护)也相关敏感。采用定量模型的研究方法,Henderson等(2005)确定了其他公司总部带来的信息溢出效应、总部与生产基地的地理关系、总部对于各种服务业的需求投入、总部特性等对总部利润水平的影响。Davis等(2004)则确认了服务多样性的规模效应、金融服务业的集聚效应、总部的外部规模效应等对公司总部区位的影响。Heenan(1979)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研究了60个美国跨国公司和47个日本跨国公司设立地区总部时考虑的因素,其重要性次序是:当地市场的重要性和支持性的服务业、政府对公司总部的态度、政治稳定性、接近主要国家的市场、通讯设施、教育与医疗设施文化多元性等。Little(2003)对50家在瑞士的非瑞士籍公司总部或地区总部区位决策标准的调查显示,88%的公司认为公司税收优势是重要的区位优势,72%的公司强调高素质的管理人才的可得性,69%的公司重视生活质量,也有62%的公司认为城市区位的中心性也很重要,但仅有10%的公司选择与现有生产企业的接近性作为设立地区总部区位的因素,另外,当地政府的支持和CEO的个人偏好也是重要的区位因素。Klier等(2002)对全球1000家跨国公司设立地区总部时考虑因素的考察发现,跨国公司主要关注如下因素:作为地区总部的声誉、潜在顾客、研发集中程度、管理体制、高素质员工、房地产成本、工厂基础设施、金融体系、清洁环境、生产质量与人身安全等。

公司总部的这种共同的选址指向性自然导致了公司总部在特定区位上的集聚。这一特征首先显著地表现在全球经济层面上。例如,2007财富500强公司中,将总部设在东京的有50家,在巴黎的有26家,纽约和伦敦分别有22家,北京有18家。在国家经济层面上,公司集聚的特征也特别明显。例如,美国大型公司总部主要集中在波士华城市群、休斯顿、达莱斯、亚特兰大等以及西部的南加州和硅谷等区域。中国大企业集团也主要集中在三大城市群地区,这其中,约有10%公司总部聚集于北京,控制的资产约为所有国内企业集团控制资产的50%。总部经济的集聚特征还表现在城市经济层面上。公司总部总是集中在城市的特定地区,即中心商务区。例如,在东京,公司总部主要集中在银座、丸之内、日本桥、新宿地带和池袋、涩谷、赤坂、台场地带,而首尔的公司总部主要集中在中区、钟路区地带和江南区、瑞草区地带。

公司总部向特定地区的集聚形成了总部经济形态。总部经济是指以控制权为核心的公司总部、公司地区性总部及专业职能总部(如采购中心、研发中心、营销中心、财务公司)等向中心城市集聚,以及现代金融服务业、中介服务业、会展与机构服务业、研发与技术服务业、医疗保健业、教育培训业、文化传媒业等相关支撑性知识型服务业在集聚区迅速发展,并通过该集聚区引领中心城市及其腹地经济发展而形成的一种经济形态。在本质上,总部经济是高级生产要素,如高水平的科技管理人才、研发、金融、营销、物流、会计、律师等知识和技术含量比较高的组织等在空间上的集聚,是一种高级形态的产业簇群。另一方面,总部经济代表了与市场、政府相并立的企业在空间上配置经济资源的作用的增强。在严格意义上,总部经济是对总部腹地的垂直分工的经济形态的简称,与城市腹地经济主要关注于空间资源的市场配置与政府配置不同,总部经济还侧重强调企业总部在资源的空间配置上的作用。企业总部不仅拥有较政府更丰富与准确的信息,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克服市场在配置资源上的滞后性与浪费,总部经济在优化区域乃至全球经济的资本配置,协调区域经济发展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三、总部经济战略

总部经济的发展对总部集中所在的中心城市及其辐射区域具有显著的经济效应。总部集聚的中心城市不仅集聚着人才、资本、信息等创新要素,还进一步吸引着这些经济发展的核心要素向中心城市的进一步集聚,并促成知识型服务业将迅速发展并形成较为完整的现代服务业体系,促进中心城市经济结构的高度化。总部经济是高附加值的经济,不仅参与公司的利润创造、还集中着公司的利润,对中心城市具有明显的财税贡献效应和产值贡献效应。总部经济的发展还能带动其经济腹地的发展。设置总部的公司多为其所经营产业中具有竞争优势者,一般具有较高的技术优势、营销能力和管理技能。公司总部向中心城市集中后,其生产活动、营销活动、采购活动即在其辐射的经济腹地布局,带动腹地经济的技术升级、管理提升与需求市场的扩张,从而促进腹地经济的发展。在总部经济发展中,跨国公司地区总部进驻且集聚所产生的经济效应尤为显著。跨国公司地区总部的进驻本身即是对当地投资环境的肯定,可以提高其进驻城市与国家在国际经济中的知名度。而且,跨国公司地区总部能为当地雇员提供更高层次的管理岗位引进与高层决策功能相配套的管理经验和知识,可以迅速提高驻在国的科技发展水平。另外,跨国公司地区总部还能带动包括法律、商业、银行在内的各方面配套服务的投资和发展,促进所进驻城市与国家经济与世界的全面接轨。

总部经济对中心城市与其辐射区域的显著经济效应使其具有了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意义。总部经济发展战略主要是在新兴经济体崛起的国家中所使用的一个理念。在发达的成熟市场经济国家,总部经济是在市场力的主导下经过较长的时间而形成的一种经济形态。但在新兴的快速成长的经济体中,其经济结构特别是中心城市在短期内即面临着产业结构升级的巨大压力,而市场力在短期内又难以促成这种经济结构的升级,经济体特别是其中心城市的发展即陷入困顿。此时,实施总部经济发展战略,即政府通过财税政策、土地政策、进入管制等经济手段,引导区域内公司总部向中心城市集聚、区域外公司来中心城市设立区域分部和专业职能分部,以及推动本土集团公司向区外扩张,以及中心城市传统的制造业向城市腹地的扩散等,是促进经济体结构升级与经济再发展的一种可行方案。在亚洲,最初对跨国公司总部或地区总部给予优惠政策的是菲律宾(1974年),新加坡则首次成功实践了总部经济发展的国家战略。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新加坡生产制造成本提高所引致的制造基地外迁,新加坡经济的再发展陷入结构性的困境。为此,新加坡政府于1986年提出了以“国际综合商务中心构想”,制定了旨在引入跨国公司地区总部的税收优惠政策。新加坡政府还先后提出了特准国际贸易计划、商业总部计划、营业总部地位以及跨国营业总部奖励计划等。1993年,新加坡设立促进海外投资委员会,其与经济发展局制定了一系列对不同类型的总部给予针对性的优惠政策(Yeung H, Poon J and Perry M, 2001)。在这些政策的作用下,以金融和商务为重点的现代服务业在新加坡迅猛发展,跨国公司地区总部也迅速向该国集聚,实现了新加坡从“制造基地”到“总部基地”的转变,新加坡也因此成为大多数跨国公司向东南亚乃至亚太市场推进的首选之地。1995年,台湾当局也适应亚太地区经济特别是中国大陆经济快速成长、两岸经贸关系迅速发展和台资外移引发的台湾经济发展困顿的经济现实,推出了以建立高附加值的制造与研究中心、航空转运中心、海运转运中心、金融中心、电信中心和传媒中心为核心的《发展台湾成为亚太营运中心计划》,力图通过建设亚太营运中心,吸引跨国公司来台投资和设立亚太地区的区域营运总部,推动岛内的产业升级,全面振兴台湾经济,并提高台湾在国际政治经济舞台上的影响力(吴献斌,1995)。但由于多方面的原因,该计划并未得到切实的实施。2000年,台湾又推出“全球运筹中心计划”,该计划共45项具体计划,其中,与总部经济联系紧密的主要是“营运总部计划”和“国际创新研发基地计划”。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与经济结构的升级,我国不少城市也表现出显著的总部经济特征。一方面是跨国公司进入中国市场20多年后,其业务从一般生产制造逐步深入到研究开发、服务、营销等,在整条产业价值链上开展业务。为了统一管理协调研发、生产制造、销售和服务等各类业务,许多跨国公司纷纷将其境外总部迁到中国或在中国设立地区总部,调整国际市场战略。另一方面以民营企业为主的中国本土企业的战略型调整与地理扩张,正逐渐地改变城市的分工态势由产业专业化走向功能专业化,企业总部沿着城市等级体系迁移,从乡镇到小城市,从小城市到大城市再到超大城市(贺灿飞,2007)。为促进城市经济的再发展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推动我国企业的全球化进程,北京、上海、广州、深圳、青岛、杭州等相继提出发展“总部经济”的构想,颁行了激励性的政策,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就,其中,香港、北京和上海已经成为或初步成为我国乃至亚太经济层面的总部经济中心城市。

参考文献:

篇5

煤炭资源作为我国能源安全的基础产业,其在我国经济建设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自西部大开发以来,在陕西省工业总产值中,榆林煤炭资源的产值份额占比非常大。而榆林市充分利用煤炭资源丰富的优势,大力发展煤炭产业,不仅大大提升了本地的经济发展水平,还成为陕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支柱产业之一。除此之外,榆林市的煤炭产业对于支持东部地区经济的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分析榆林市煤炭产业发展中面临的困境,从而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榆林市煤炭资源概况

榆林市位于陕西省最北部,地处陕甘宁蒙晋五省(区)接壤地带。全市总土地面积43578平方公里,总人口376万人(2015年)。全市下辖2区10县,属于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0.7℃,年平均降水400毫米左右。自然灾害频繁,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霜冻、暴雨、干旱、大风等自然灾害发生。榆林煤炭资源具有储存量大、分布集中、煤质优良、极易开采的特征。具体而言:榆林市作为我国大型煤炭基地之一,具有丰富的煤炭资源储存量,就当前来说,榆林市煤炭预测2800亿吨,探明储量1500亿吨,煤田主要集中分布在榆阳区、神木县、府谷县、靖边县、定边县、横山县。全市有54%的地下含煤,约占全国储量的五分之一。侏罗纪煤田是该市的主力煤田,探明储量1388亿吨,占全市已探明煤炭总量95.7%;榆林煤炭质量优良,煤类具有低灰、低硫、低磷、发热量高的特点,化学反应性强,热稳定性好。同时,榆林煤炭埋藏浅,极易开采,储存条件好,煤层总厚度约为15-20米,主采煤层5层,单层厚度平均3-6米,最大厚度为12.5米,属特低灰(7-9%)、特低硫(小于1%)、特低磷(0.006-0.35%)、中高发热量(28.470-34.330mj/kg)的长烟煤、不粘煤和弱粘煤,是国内最优质的环保动力煤和化工用煤。本市的石炭一二叠纪煤田是稀缺的焦煤和肥气煤,探明储量54.74亿吨,单层厚度15.47米,煤田主要分布在吴堡和府谷两县。榆林市境内拥有煤矿400多座,大型煤矿企业达到8家,全市煤炭生产规模超过2亿吨。

二、榆林市煤炭产业发展中面临的困境

榆林市的能源产业发展迅速,虽然推动了榆林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但是榆林煤炭产业在可持续发展中还面临一些困境。具体而言:

1、煤炭安全生产形势十分严俊

近年来,榆林市高度重视煤炭安全生产工作,落实责任,强化监管,深化专项治理,不断加大安全投入,积极开展煤炭安全质量标准化达标工作,开展煤炭行业“打非治违”专项行动,促进了本市煤炭安全生产状况稳定好转。然而,煤炭行业是一个高危行业,其在当前的生产运行中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安全隐患问题,比如:行业事故频发、安全技术装备陈旧、“三违”现象突出等。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煤炭安全基础工作不牢固,安全生产理念贯彻不彻底。煤炭安全基础工作存在的不足表现为:职工的素质参差不齐、安全意识淡薄;重生产、轻安全意识普遍;周边盗采猖獗,安全生产受到威胁;顶板危害没有得到有效防护;煤矿机电设备管理缺位,机电事故频发等。

2、煤炭开采环节浪费严重,利用效率较低

当前,榆林市煤炭回采率低于国家技术规范标准,很多煤矿都未能达到标准。无证开采、越界开采和采取破坏性方法开采等违规采矿行为比较严重,这使得煤炭在开发、加工和转化中资源的综合有效利用率较低;有的煤炭企业为了片面追求高产,只顾眼前利益,在煤炭开发和利用上缺乏清醒的认识和合理的长远的开采规划。不顾薄厚配采,出现采厚弃薄、采肥丢瘦、采优弃劣的掠夺式开采问题较多,在煤炭开采技术和管理上缺乏相应的创新能力,从而使得煤炭资源在开采过程中损失浪费严重。

3、环境污染问题较多,生态保护工作重视不够

就榆林市而言,属于气候干旱地区,降水量少,地面蒸发量大,生态环境脆弱,很容易遭到破坏。由于过去监管不力,许多煤炭企业为了追求经济效益,不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出现乱采滥采,过度开发的现象。有的煤炭企业还将采煤中的污水直接排放到附近的河流,致使煤炭周边地区的地下水和地面河流受到严重破坏和污染,进而也致使地下水浪费严重,使得当地的水资源更加短缺,有的已近枯竭。此外,有的灾害区域地下水水位也减少了近3米之多,有的河流甚至也因煤炭开发而出现断流,在这样的水资源紧缺情况下,不仅影响了农作物的产量,破坏了生态树林,影响了当地农牧民的生存环境;乱挖超挖的结果也严重破坏了原先煤层的地质结构,致使山体崩溃、地面塌陷和沉降、水土流失等地质灾害频发,这给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不可磨灭的灾害性后果;还有一些高污染、高耗能的煤炭企业,由于缺乏对废气排放的严格处理,致使煤炭产区及周边的空气质量恶化,空气中出现的污染含量严重超标,这不仅影响了当地的地下水源,还影响了当地居民正常的生产生活用水。近些年来,榆林市虽然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并且已经实施了环境综合治理措施,在实际中也取得了一些显著成绩,但是治理仅仅是冰山一角,今后要想真正实现榆林市煤炭产业可持续发展,就需要我们重视环境生态保护工作,并把环境污染治理和生态环境恢复作为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紧抓不放。

三、榆林市煤炭经济发展策略

1、加强煤炭安全生产工作,构建安全生产长效机制

加强煤炭企业安全基础工作,牢固树立安全第一意识,建立健全安全管理自我约束机制,防止重特大事故的频发;严格安全生产责任制,努力实现榆林市煤炭产业安全生产状况取得好转;构建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加大安全投入力度,加强煤矿瓦斯、水害、冲击地压等重大灾害治理,提高煤矿安全生产保障能力;正确处理安全与改革、安全与效益、安全与生产的相互统一,使之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为了适应当前煤炭工业管理体制改革和政府职能转变的新形势,要理顺关系,按照“谁主管、谁负责”和“谁办矿、谁受益、谁负责安全”的原则把责任落实到个人,搞好行业的安全管理和监督工作;在煤矿安全生产和日常管理中,要通过举办学习班、培训班等形式,向职工开展安全法律、法规的宣传、学习和普及教育活动,使安全法治理念深入人心;榆林市各煤炭企业要牢固树立以质量保安全的观念,坚定不移地向安全高效智能化开采方式转变。深化安全管理制度改革,建立和完善煤矿安全自律机制和激励机制,加强安全生产的科学化管理。提升煤炭企业职工队伍素质,紧抓职工的安全技术教育和正规培训工作;强化安全技术管理,进一步落实领导分工负责制;依靠科技进步,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不断完善安全技术措施,加强安全科研攻关,推进采煤方法改革,增强煤矿安全生产的技术保障;严格落实煤矿作业场所职业危害防治规定,健全职业安全健康监督体系,提升煤矿职业安全保障水平,实现煤矿安全管理从大幅降低安全事故向提高职业健康保障程度转变。

2、科学规划,节约利用,提高煤炭资源的利用率

如何做好煤炭资源的开采规划,遏制煤矿资源浪费,提高资源利用率,这已经成为我们目前急需要解决的一个重大课题。对煤炭资源开发要进行长远的科学规划,合理分布,统筹开发,改变煤炭资源全面开采局面,实现煤炭资源的可持续开发。提高煤炭资源开采率的技术运用,通过科技攻关,解决难采矿床的系列重大技术难题,建立起难采矿床安全、高效开采的综合技术体系;加快煤炭产业发展步伐,进一步提高单井生产能力、办矿水平、抗风险能力和安全生产能力,逐步解决煤矿乱、弱、密的状况,使榆林市煤炭产业逐步走向安全、健康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提高煤炭废弃物利用率,实现无废开采,创新环境生态修复技术;要认识到合理利用,节约和保护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建立资源节约型经济结构;煤炭资源开发利用规划要有利于保持总量平衡,调整产业结构,兼顾资源和环境的承受能力,合理规划煤炭工业布局,妥善处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与资源效益的关系。同时,要着力推进煤炭行业结构调整与转型升级。要优化资源开局,严格控制煤炭总量;依据市场需求,科学规划,控制新建规模;建立煤矿退出机制,淘汰落后产能,消化过剩产能,优化煤炭生产结构;支持建设大型坑口电厂,促进煤电一体化发展;发展现代煤炭物流,煤炭金融等新型产业,加快煤炭上下游协调发展;推进企业兼并重组,推动煤炭结构调整与转型升级,促进煤炭发展方式向新型工业化转变。

3、实现资源开发和环境协调发展

在煤炭产业发展中,要积极推进资源有偿使用,建立和完善保护资源开发利用的常态机制,实现资源开发市场化。通过市场运作,公开拍卖、挂牌出让采矿权,按照公开、公正的原则,建立平等的市场准入机制,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促进煤炭行业开发由不完全市场向完全市场化转变。建立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使得榆林市的各个煤炭企业在资源开发中有法可依、有章可循,科学合理地进行开发评估和规划,杜绝乱采、滥采的违法行为;实现煤炭资源开发和环境协调发展,做好生态保护工作,组织相关专家对榆林采煤塌陷区进行调查、评估和鉴定,形成报告,并采取措施进行有效治理。加强环境污染治理的相关宣传工作,提高煤炭企业的环保意识,建立生态补偿制度,提高对污染物超标排放的处罚标准,从而正确引导煤炭企业积极履行生态环保的责任。加大环境保护和治理的资金投入,切实做好环境综合整治。在煤炭资源开发中,必须重视地下水源的保护,尽量避开对地下水层的破坏,并且要采用保水采煤的工艺,在矿区建立污水循环利用系统,提高工作、生活用水的使用效率。通过矿区生态再建和区域绿化,恢复矿区的生态平衡,减少水土流失,改善空气污染状况。

4、加快循环经济发展,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发展经济主要以循环式经济为主,是把能源的高效、清洁利用和循环式的运用,作为经济发展新的生成形式。在国家对煤炭产业结构升级转型的方针下,大型煤企要进行一体化的调整,提高自身企业在竞争中的地位和优势,实现煤炭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这就需要建立和完善循环经济体系。发展可循环式经济需要抓四个方面:一是再次考量;二是减少用量;三是再次循环和再次运用;四是再次修复。具体而言,榆林市要加快循环经济发展,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就要以“分质利用、清洁高效”为思路,延伸产业链,加大煤炭就地转化力度,为整个行业发展找寻新路径。近年来,煤炭价格持续低迷、产能过剩、低端竞争等问题频发,使得很多煤炭企业陷入困境,而这时单纯依靠挖煤、资源输出根本难以为继,因此,榆林市以“分质利用、清洁高效”为思路,推进煤炭企业提质转型显得尤为重要,促进煤炭价值链由低端向高端转变。通过将煤炭转化为电力,提高煤炭资源综合利用水平,促进电力工业的发展,并以电力生产为龙头,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煤炭开采及洗选过程产生的煤矸石,中煤等可用于发电,煤矸石及发电厂产生的粉煤灰可作为筑路材料和制造水泥等建筑材料的原料,利用粉煤灰还可提取氧化铝,电厂脱硫产生的硫磺可作为生产石膏用。通过上述循环利用,就可以极大地提高煤炭资源的利用率和综合效益。

四、结语

“十三五”时期,我国煤炭工业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已成为煤炭行业发展的主旋律,煤炭安全高效智能化开采,煤炭清洁高效节约化利用已成为煤炭经济转型的突破口。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国内经济社会发展呈现新趋势,能源革命提出新要求,虽然煤炭行业出现困境,非化石能源比重上升,但煤炭作为我国能源的主体地位不会改变。结合我国国情对部分地区的能源经济发展战略进行调整,有助于我国全方位的促进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榆林市作为我国重要的能源生产基地,需超前规划,率先转型。全力推动榆林煤炭行业发展由数量、速度、粗放型向质量、效益、集约型增长转变,由煤炭生产向生产服务型转变,提升榆林煤炭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但是,由于煤炭资源的过度开采,导致了当地很多矿区生态环境日益恶化。这就亟需我们进一步研究煤炭能源合理有效的开采方式,围绕煤炭安全高效智能化开采和清洁高效节约化利用,着力依靠科技创新,推进绿色矿山、数字煤矿示范工程建设,促进榆林煤炭行业发展由劳动密集型向两化融合、人才技术密集型转变。通过可循环式的经济模式,推进煤炭产业链的整体融合,发挥协同效应。实行项目联动策略,实行行业集中发展策略,联合一些能源化工巨头推展深层处理,做好相关产物探究、开发以及生产,成为独一无二的能源行业集中区。实行科教“兴榆”的策略,加强循环经济科学的研究,在榆林市部分区域中设立科技园区,建造科学平台,让科技成果孵化企业发展。实行可持续的经济发展策略,重点放在行业构架的设计,增加方法的转变,社会和谐的建造。要充分借鉴国内外煤炭行业发展成果和能源发展型城市的经验与教训,深入剖析榆林市煤炭经济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凝聚发展战略共识,从而促进榆林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锐.榆林市煤炭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西北大学硕士论文.2012.06.

[2] 景采文.陕西延长中煤榆林能源化工有限公司发展战略研究[D].西北大学,2013.

篇6

1958年美国发展经济学艾伯特·赫希曼在《经济发展战略》一书中率先提出“发展战略”这一概念,重点讨论发展中国家如何利用自己的潜力、资源与环境,谋求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联合国先后制定了60年代、70年代、80年代三个10年的“国际发展战略”,它使得“发展战略”一词逐渐越出以发展中国家为研究对象的范围,也广泛运用于发达国家。

2国外研究现状。

2.1理论贡献。

(1)区域平衡增长论。

均衡增长的主要涵义是指国民经济中各个行业和部门相互协调、共同增长。主要包括赖宾斯坦(H.Leibenstein)的临界最小努力命题论、纳尔森(R.R.Nelson)的低水平陷阱论、罗森斯坦和罗丹(P.N.Rosenstein-Rodan)的大推进论,以及纳克斯(R.Nurkse)的贫困恶性循环论和平衡增长理论。

(2)区域不平衡增长论。

区域不平衡增长论认为增长过程在实质上是不平衡的。其代表理论有佩鲁(Perour)的增长极发展理论、缪尔达尔(GunnarMyrdal)的循环累积因果理论和赫希曼(A.O.Hirschman)的依附理论。

(3)区域阶段发展论。

倒U型理论(ReversedU-ShapedTheory)

1965年,美国经济学家威廉姆森(J.G.Williamson)把库兹涅兹的收入分配倒U型假说应用到分析区域经济发展方面,提出区域经济差异的倒U型理论。他通过分析24个国家的国际横截面数据和10个国家的时间序列数据,认为国内不同发展阶段区域不平等的变化趋势,地区间收入差异的长期变动趋势大致呈倒U型。

(4)钟型发展理论(BellShapedTheory)

1980年。美国著名区域经济学家阿朗索(W.Alonso)提出了“钟型发展理论”,引入了描述经济发展过程的变化次序模式—钟型模式。在发展初期,国家的增长是不平衡的,存在富裕地区与贫困地区。即使在某一区域内,用各人口组所占财富比例来衡量,社会不平等现象也很突出。

由于某一个或几个城市增长很快,高速城市化是增长早期的特点。

2.2国外典型区域经济发展政策的战略选择案例。

(1)美国区域开发的“均衡”战略。

美国在开发不发达地区时,采取的是均衡战略,其有七个主要措施:

一是对不发达地区实现优惠税制;二是由政府出面组建经济开发区,帮助落后地区加快发展经济;三是以交通运输为重点,扶持经济落后地区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四是利用财政金融手段,鼓励并引导私人企业向落后地区投资;五是优化产业布局,拉动经济增长;六是有意识提高劳动力索质,注重引导人力资源流向;七是重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

(2)前苏联区域开发的“倾斜”战略。

与美国不同的是,前苏联在区域开发上采取的是“倾斜”战略,主要是通过建立一些科研中心来辐射周围地区,为周围地区经济发展提供资金、技术、人才支持,以此来促进相应地区的经济发展。

(3)巴西区域开发的“发展极”战略。

巴西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采取的措施是在落后地区建立“发展极”并以此形成发展网络,带动整个落后地区的经济开发。巴西“发展极”的建立是通过设立专门的开发机构来指导、组织并实施的。

(4)日本区域开发的特殊战略。

60年代,日本政府为缩小经济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之间的差距,缓解经济布局的不合理现象,先后制定了四次全面综合开发计划,采取了“据点开”、建设“定居圈”和“技术集成城市”等措施来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3国内研究现状。

篇7

二、小城镇建设问题

1、坚持走小城镇在建设的过程中农业产业化以及乡镇企业二次创业共同抓。将小城镇建设与农村经济的发展融合到一起,在从中找出二者的结合点,不仅要寻找小康城镇在发展农业产业化自身的特点,同时也要发现乡镇企业本身的优势,在建设小康城镇的同时,大力发展农业。

2、强化小城镇规划建设工作。要把重点放在把握建设上,尽量避免平均用力,要采取科学性、现实性对小康城镇进行可行性的规划,正确看待小城镇规模小、水平低的现象,将这一现象尽量的在最短的时间内扭转过来,从而提高小城镇规划质量工作。

3、创设多元化投资体系。由于政府在资金投入有限的情况下,根据市场经营模式,在经营城镇的过程中增加的投入,不要限制农业基础设施的投资,合理的把投入的资金用好,加强招商引资。

4、加快小城镇综合改革步伐。第一,强化小城镇户籍管理制度的落实工作,对于长时间、稳定的居住在小城镇的住户,要为他们办理城镇常住户口手续。第二,强化的使用制度,在小城城镇建设的过程中,政府要实行统一制的管理和经营。第三,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

三、生产力与科技水平比较低的问题

1、重点突出农业科技项目建设,着力发展技术产业。第一,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强化全面对外经济的技术合作,在与合作的过程中,采用正确的方法来改善环境,从而吸引投资商。第二,重点开发有实力的技术企业,让这些有实力的技术企业成为真正的龙头企业。第三、为一些中、小性的技术企业创作有利的发展条件,培养他们着装的成长。

2、在县域农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要重视突出技术的创新,对传统的工业进行改造和提高。第一,采取使用新技术的措施加快传统产业的改造步伐,同时还要提升传统产业的技术质量。第二,大力发展并引进一些高新技术,将促进技术和农业资源的优势互相融合到一起,同时政府要给与一定的帮助和支持。第三,尽快的研发出新产品,提高市场占有率,第四,大力促进农民的积极性,激发农民创造发明的兴趣和热情。

3、将农业科技进步放在重要的位置还要高度重视并突出,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包括农作物良种化、高效养殖科技、农产品加工技术、避灾农业科技、农村科技引导与培训。

4、提高科技意识观念,为科学技术的大力发展创造有利的条件。强化科学研发建设发展的力度,并创建完善的专家顾问体系机制,与此同时,大力提倡科技人员的参与和做好技术服务的分配,尽量的发挥科技人员的潜能。另外,还要建立多渠道的科技投入体系。

篇8

2中小企业实现循环经济所面临的困难

2.1中小企业缺乏循环技术创新意识

中小企业缺乏对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的危机感,对循环经济的理解不够。其对循环经济的模式知之甚少,对适应循环经济要求的生态技术创新更少。利益化的趋势使得一些中小企业的领导只考虑到短期的经济效益,没有从长远的角度考虑循环经济下的新技术对企业带来的新的经济效益以及企业的经济效益与社会、生态效益的关系。使企业的循环技术创新遇到障碍,长远看也削弱了企业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2.2中小企业难以形成循环经济的规模优势,循环技术创新能力弱

规模经济是发展循环经济的基础。与大企业相比,中小企业大多数是依靠原始资本积累发展起来的,资金和规模小,无法建立本企业独立的研发中心,多依赖外部技术,所以在经济技术创新上难以与大企业相比。由于存在技术垄断,也使得中小企业难以获得现成的循环技术,致使长期处于单位产值资源消耗大、能耗高、资源无法充分利用的状态。

2.3人才缺乏是中小企业进行循环技术创新的瓶颈

大多数中小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长期坚持家族式管理,任人唯亲,而且相当一部分中小企业的经营者自身素质不高。技术创新人才、科技人才的分布不合理,约有2/3以上的技术研发力量在企业之外,其余部分也主要分布在少数大型企业集团。再加上中小企业的条件差,使得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人员严重短缺。具有专业特长、科研能力强和科研水平高的技术带头人以及高素质、高学历人员更难在中小企业扎根。

2.4中小企业进行循环技术创新资金不足

中小企业缺乏循环技术改造所需资金,不能及时引进先进循环技术和工艺来改造落后工艺。循环技术创新所需资金得不到满足,导致技术创新停滞或失败,或者创断过程中出现的非预见性资金供给不及时,难以进行循环技术升级和设备更新造成项目的失败和机会的丧失。造成中小企业资金紧张因素较多,如:因规模小自身资信不足,银行出于资金安全考虑,对中小企业惜贷。另外,政府对中小企业的财政支持不足,中小企业也很难能从政府部门得到研究开发经费,很难通过发行股票或债券直接融资,这些都使得中小企业发展循环经济技术改造的资金缺乏。

3中小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技术创新策略

3.1提升面向循环经济的技术创新意识

中小企业可以进行技术创新联盟获得循环技术,从而转向循环经济。联盟内企业循环经济的实现会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形成良好的企业形象和企业品牌形象。这将促使联盟内的企业加强循环技术创新意识,进而对循环技术有更多的投人。同时,也将会在技术创新联盟所在的区域产生影响,迫使更多的周边企业重视循环技术的重要性。

3.2建立集中地循环经济利用项目

对中小企业来说一方面由于污染治理的边际成本较高另一方面由于量大面广政府很难进行有效的监管“谁污染谁治理”这样的经济政策对中小企业并不可行。在实践中较为可行的倒是“谁污染谁付费”。在这中间我们的政府可能要充当非常重要的角色,一是引导排放相同污染物的企业相对集中建设;二是引导由具有环保设施运营资质的专业公司负责污染的集中治理解决中小企业污染治理设施技术落后、达不到经济规模要求的难题。实践证明这种运作不仅降低了企业治理污染的成本,也可以使排污企业能够集中精力关心市场发展主业。鉴于中小企业的特点及其对市场的依赖,只要政府加以正确引导,完全有可能使相关中小企业相对集中于一定的专业区域或工业园区从而使巾小企业污染的集中治理成为可能。集中治理应是解决中小企业污染的有效途径。

3.3通过合作联盟解决中小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资金问题和人才瓶颈

中小企业实施循环经济技术创新策略首先要解决的是人才问题。中小企业通过联盟可以使人才技术共享,是一种有效的外部学习方式。通过联盟建立专家网络和循环技术专家队伍,促进循环技术的研发工作,为发展循环经济提供技术支待和保障。另外,中小企业从循环经济发展的战略上积极引进和培养循环经济专业技术和管理人才,保护和尊重人才,使其在职业安全、稳定和社会保障方面,对企业有充分信任,企业要创造条件、建立好的激励机制,使人的才能得到充分发挥。建立联盟有利于降低单个中小企业循环技术研发费用。通过建立联盟,企业转向循环技术合作和相互依赖,降低单个企业在研究开发中的风险,从而降低研发费用和成本,一定程度也解决了中小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资金短缺问题。

3.4选择适合的循环技术的新路径

篇9

社区银行(CommunityBank)是指在一定的社区范围内按照市场化原则自主设立、产权明晰、独立运营、主要服务于中小企业和个人客户的中小银行。

一、社区银行在美国经济发展过程中重要作用探析

由于大型企业及跨国企业主要集中在发达地区,这些大型跨国企业不会依赖社区银行进行融资。而欠发达地区的经济支柱则主要是中小企业和农业,这些企业主要依赖社区银行进行融资。所以,美国社区银行对于推动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美国社区银行对弱势群体和欠发达地区经济的拉动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体现。

(一)社区银行在欠发达地区有大量分布

根据美国独立社区银行协会(ICBA)的数据统计,美国社区银行10%分布在东北部、10%分布在西部、16%分布在西南部、20%分布在东南部、20%分布在中西部、24%分布在中北部,如图1所示。

图1美国社区银行区域分布图

社区银行按人口比例在全美国基本上是均衡分布的,无论是发达地区还是欠发达地区,都有自己的社区银行。这对于拉动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是十分重要的。

(二)美国社区银行对中小企业和农业的支持

在欠发达地区,主要的经济支柱一般是中小企业、农业、私营业主等。而社区银行由于自己的经营性质,其主要客户群体也正好是中小企业、农业和私营业主。美国社区银行对中小企业、农业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它们的贷款支持,对消除美国二元经济现象、推动区域间相对均衡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从表1可以看到,资产规模小于10亿美元的社区银行,对于中小企业的贷款占其自身资产的比重都超过了17%,最高的达到了20%,而大银行的该比重都在12%以下,资产规模超过100亿美元的,该比例甚至仅为6%。银行中小企业贷款占整个商业贷款的比重也随着银行资产规模的增大而逐渐减少;资产规模在1亿美元以下的达到了93.44%,资产规模在1~5亿美元的也达到了77.65%。这两个层次的社区银行达7204家,占社区银行的绝大多数。而资产规模在100亿美元以上的大银行对中小企业的贷款仅占商业贷款的33%。反映资产规模小的银行更愿意将资金贷款给中小企业。

由表1还可以看出,社区银行小额贷款的单笔平均数额比大银行要高,但是贷款总数额却不如大银行。例如,资产规模小于1亿美元的社区银行单笔100万美元以下的贷款平均单笔数额为54.593万美元,而资产规模大于10亿美元小于100亿美元的大银行单笔100万美元以下的贷款平均单笔数额仅为13.523万美元。通过分析可以得出结论,社区银行投放于中小企业的小额贷款主要用于生产用的启动资金,而大银行主要用于临时性的周转资金。

从表2可看出,无论是对农业固定资产投资还是农业经营费用,社区银行对于单笔数额越小的贷款,其在所有银行对该类贷款中所占比重越大,对于单笔小于10万美元的贷款,两者的比例都达到了82%以上。这充分体现出社区银行对于普通农户家庭和小规模农业产业化企业的资金支持。社区银行对农业固定资产的贷款占比达64.6%,对农业经营费用的贷款占比达60.6%,这两个数据也充分体现了社区银行对美国农业发展的贡献。

二、美国社区银行发展的成功经验

(一)政府的支持

从美国社区银行的发展历史可以看出,在社区银行成立的初期,政府的保护性政策使得尚未成熟的社区银行取得了蓬勃的发展。尤其是1863年美国颁布的《国民银行法》,规定开办银行的最低资本金只需2.5万美元。这极大地繁荣了社区银行的数量[1]。当然,这也与美国当时特定的金融生态环境有关系。

美联储一直没有专门针对社区银行的限制性政策。只要社区银行有能力,大银行能做的业务社区银行也能够做。当然,对大银行的风险控制措施同样对社区银行成立。比如风险投资比例,虽然在绝对数上社区银行允许的投资数要小得多,是由于其自身的资产规模造成的,允许的风险投资比例与大银行是一样的。

(二)独立社区银行协会的扶助

美国成立了独立社区银行协会(ICBA,TheIndependentCommunityBankersofAmerica),其宗旨是为社区银行服务。一方面,可以向美联储或者国会传达社区银行的意见,维护社区银行的利益;另一方面,可以加强社区银行间的联系,促进合作。同时还对社区银行的经营行为起到一定的引导作用。在社区银行发生危机的时候,该联盟可以集中其它社区银行的力量来对有问题的社区银行实施紧急援助。这样,社区银行虽然在经营上相对独立,但是由于有了独立社区银行协会作为后盾,它们可以紧密地团结起来,形成一股较为强大的合力,在美国的金融产业中占据一席之地。

(三)社区银行注重自身的市场定位

美国的社区银行都有准确的市场定位。社区银行有自己特定的客户群体——中小企业、农场主、个人借贷者等。社区银行之所以将他们锁定为自己的目标客户群,一方面,社区银行的贷款很大程度是依赖于关系型贷款。大银行拥有很大的资产规模和雄厚的资金实力,它们评价一家企业往往是依赖财务报表等硬信息。对于大银行来说中小企业与其之间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如果想要了解一家中小企业的真实情况必须花费大量的信息收集成本。所以大银行更愿意将贷款投向财务状况良好、信誉佳、风险低的大型企业。同时根据它的财务状况和风险状况给予其优惠贷款利率。如果社区银行也要去争夺这些大客户的话,相对于社区银行自身的资金实力来说,很低的优惠利率社区银行是承受不了的。相反的,社区银行基于自己的软信息优势,对于当地的经济情况、借款人道德品行和经济实力的真实情况等都比较了解,所以中小企业、农场主、个人借贷者的贷款对于社区银行来说不一定是高风险贷款。社区银行不需要花费太大的成本就能了解当地一家中小企业、一个农场主或者个人借贷者的真实状况。这些客户由于无法或者很难从大银行取得资金支持,他们常常只能依赖社区银行作为自己的融资渠道,因此,社区银行可以在合理的范围内向他们收取较高的利率。根据自身的特点,社区银行将目标客户锁定在这样一个群体当中可以为自己赢来低风险高收益的利息收入,与社区内的中小企业、农场主、个人借贷者取得双赢发展。另一方面,美国中小企业和农场主的经营用款具有很强的时效性。大银行冗长的决策链条使得他们的经营用款时常不能得到及时的批复,社区银行则恰好能够满足他们的时效性贷款需求。社区银行可以根据自身的特点,将目标客户锁定在社区内的某一特殊群体,更加专业、周到地为其服务。以南加州的国泰银行为例[2],作为南加州第一家华人社区银行,它在处理个人贷款业务上效率非常高,在申请当日便可完成对汽车贷款的回复,在一个工作日内可通过对房屋贷款的申请。即使是面对小企业的银行服务也往往是量身订做的。

(四)与所在社区协同发展

社区银行遍布美国的小集镇、超市、小商品购物中心、学校、地方产业中心、新兴开发区,为当地的中小企业和社区居民带来了融资便利,极大地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也为社区银行自身赢得了发展空间。社区银行与所在社区协同发展有一生动的例子得到说明,这就是财产抵押贷款(Mortgage),即以住房、土地等物产作抵押发放的贷款,这一贷款用于购置住房、土地或其它物产[3]。美国居民大部分都有自己的独立住房(别墅),但上世纪初还远不是这样的情况,其生活条件的改善与银行提供Mortgage有极大的关系。美国居民通过取得银行的抵押贷款提前住进高档别墅,快速提高了生活水准,高消费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银行也从中获得了无尽的商机。美国居民获得的财产抵押贷款,大都是由当地的社区银行提供的。当一居民到某社区购新房时,当地社区银行就为其办理期限可达20~30年的住房抵押贷款。可以说,社区银行在美国各地的均衡分布,为缩小以至消除经济的城乡差别及区域差别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我国设立社区银行的战略思考

我国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国民生产总值从1978年的3624.1亿元增加到2006年的299047亿元。但是,我国经济结构的二元性并没有随着GDP的增加而减弱,而是经历了一个先弱化后加剧的变化。以二元对比系数(即农业部门和非农业部门比较劳动生产率的比率)来反映我国二元经济结构的基本状态。二元对比系数曾经从1978年的0.16弱化为1984年的0.26,即农业部门与非农业部门差别缩小了。但到了2004年,二元对比系数又下降到了0.18,这说明现在农业部门与非农业部门的差距与1978年的状况相差无几。

与经济的二元经济结构问题相对应,金融的二元结构问题也相当突出。根据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分析小组公布的《2004年中国区域金融运行报告》,2004年末东、中、西部全部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占全国比重分别为63.9%、18.1%和15.3%,东、中、西部地区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占全国贷款余额的比重分别为61.6%、19.1%和16%。这与该年东、中、西部地区GDP占全国的比重依次为58.4%、24.7%和16.9%大致相吻合。

根据我国的现实情况,为了有效地解决二元经济结构问题,认为应积极推行非均衡协同发展战略。非均衡协同发展战略的基本内涵在于:在国家战略发展的初期阶段实行非均衡发展模式,有重点地开发和投入,但这种“重点”不是永久性的,一开始就应建立在协同发展的战略思维基础之上[4]。“协”是指较发达地区要通过扩散效应带动落后地区和落后产业发展,“同”是指全国各区域各产业共同发展。当经济发展到了一定阶段(例如人均GDP达到了一定的水平),就应适时实行战略转移,更多地关注落后产业和落后地区的发展。我国人均GDP已达到2000美元左右,处于社会矛盾高发的过渡时期,应适时实行战略转移,以和谐为重,更多地关注落后产业和落后地区的发展。社区银行作为地方经济发展的强有力金融支撑,应得到全社会的高度关注,成为近期金融业发展和改革的重点。

在我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经济水平高度不均衡的发展中大国,在弱化二元经济结构的过程中,仍应继续推行“发展极”模式,但不是像过去那样主要重视国家级的“发展极”和大区级的“发展极”建设,而是要重视多层次发展极的建设。具体说来,今后应特别重视县域发展极的培育,包括县城、乡镇、县域内开发区甚至村的发展极建设。通过这些分布于全国各地大大小小的、星星点点的发展极的聚集和扩散效应,实现国民经济的均衡发展。在这些县域发展极的形成、发育和作用过程中,离不开地方金融机构的资源聚集和配置的整合功能。社区银行能够成为这些县域发展极最合适的金融支撑。

对于社区银行如何界定,国内学术界和实业界并非一致,但绝大多数认同如下特点:(1)规模小;(2)服务对象是社区范围内的中小企业、农户和居民;(3)不跨区经营;(4)资本金以民营资本为主;(5)产权清晰;(6)分支机构少,管理高度扁平化。符合以上特点的社区银行,才有比较充足的条件为当地的中小企业、农户和居民提供有个性化的金融服务,才有可能与当地的中小型民营经济血肉相连、协同发展。我们赞成社区银行以民营资本为主,是因为上面所论述的社区银行是商业性经营的。在大银行国有资本占绝对优势的情况下,社区银行为保证服务对象的需要,以民营资本为主是重要的产权基础。既然县域经济是我国经济发展中的薄弱环节,是解决我国二元经济结构的关键,为适应建设县域发展极和县域经济的需要,我国的社区银行经营的区域应以县域范围(或城市中的区)为宜。在县域内经营应成为我国社区银行的重要特点。在县域范围内经营,社区银行将以其得天独厚的条件,利用县域经济发展的大好时机,获得空前的发展,取得县域经济与地方银行机构的双赢。

目前,我国的城市商业银行、城市信用社、农村信用社、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都在一定程度上具备以上社区银行的特点,但都存在不符合之处。例如,按以上社区银行标准衡量,城市商业银行资产规模普遍偏大、政府或国有企业股份普遍偏高、经营区域普遍过大。所以,我国的城市商业银行不是典型的社区银行。农村信用社、农村合作银行在许多方面更接近社区银行,但仍存在定位不当、产权不够清晰、政府作用过大等诸多问题。例如,农村合作银行大多存在跨县域经营的动机,国内还有动议把各省范围内的农村信用社统一整合成省级农村合作银行。至今,大多数农村信用社的公司治理机制还不完善,存在诸多问题。所以,我国的上述地方中小金融机构最多只能称为“准社区银行”。

基于以上战略思考,为加快社区银行的建设,一方面应把部分准社区银行改造成真正的社区银行,另一方面须花大力气在县域范围内(也可在乡镇范围内)组建符合上述特点的社区银行。

四、我国社区银行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其对策

(一)社区银行应加强与社区的联系,充分挖掘软信息

除了少数当地十分有名的大型企业之外,我国相当多的地方中小银行对于当地众多中小企业、农业从业者和个人贷款者的情况并不十分了解。所以,当这些贷款申请者到准社区银行申请贷款时,地方中小银行常常像大银行一样主要依据财务数据、信用记录等硬信息来判断该笔贷款是否能够执行。

因此,社区银行具有的软信息优势在我国准社区银行还没有充分地体现出来。根据前文的论述,社区银行的主要优势之一在于软信息,而在资产规模、跨区服务方面不能与大银行相抗衡。因此,我国的准社区银行在未来必须加强与当地社区的联系,真正融入到当地社区中去,以充分挖掘软信息。

(二)社区银行要进行准确的市场定位

目前,我国的地方中小银行尽管有一定比例的贷款投向了中小企业和农业部门,但是指导思想还是和大银行一样争夺大客户,限制了产品的创新和业务的开展。大银行比起地方中小银行来说有更加雄厚的资金实力和品牌优势,他们可以用更加优惠的利率和附加条件去争夺这些优质客户资源。而地方中小银行去与大银行争夺这些优质客户很多情况下是低利润甚至是负利润经营。这样,社区银行应该把目光更多地放在中小企业和农业部门,与大银行差别化经营。

(三)社区银行应该开发具有当地社区特色的金融产品

全国各地的经济发展水平是很不一样的,各个地区的金融服务需求也是有很大的不同。大银行的运作往往由总行统一调控,分支机构很少有自。而社区银行因为立足当地社区,在金融产品开发自上就有很大的优势。社区银行应该针对地方各个不同的企业量身定做适合企业发展的金融产品。还要利用银行信息广泛和拥有相关专业人才的优势,在企业发展过程中提出建议或者帮助其拿出开发的具体方案。

(四)我国准社区银行产权结构有待理顺

由于历史的问题,我国城市商业银行大多由以前的城市信用社发展而来,而农村商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银行由以前的农村信用社发展而来。农村信用社又分别经历过由人民银行和农业银行管理的阶段。产权结构比较混乱,不利于今后工作的开展。准社区银行的产权制度改革不宜采取一刀切的办法,而是应该根据各地区经济发展的差异,采用不同的改革模式。对于产权形式的选择,农村信用社在经济发达的地区,因为市场化程度较高,社员之间关系较为松散,资金交易规模较大,施行商业化的股份制改造会使经营的交易成本减小;在经济欠发达地区,继续施行合作制或者股份合作制有利于交易成本的降低。

(五)社区银行应该加大中间业务发展力度

篇10

中图分类号:TE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5-0-01

伴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石油也逐渐向国家化一体化开采和开采资本全球化的方向发展,这种趋同发展对石油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行业标准,带来了更大的竞争压力。我国石油钻井企业相比欧美等其他知名石油公司来讲,面临行业起步时间晚、设备配套有差距、行业核心技术的掌控、使用和研发能力相对较弱、作业人员整体素质不高等各方面各层次上的不足,如何弥补这些不足之处,在世界石油勘探开潮中实现守稳国内领域,抢占国外资源进而实现海外“半壁江山”的油气战略目标,这就需要我们认真去思考。为此,笔者首先将从国际、国内石油钻井市场经济的发展现状予以论述。

一、石油钻井市场经济的发展现状

1.国际石油钻井市场经济的现状。由于国际钻井工程承包市场不断的增加,导致全球钻井工作量得到持续的增长,钻井市场的各项钻井指标也在同步增长。据相关资料统计,全球在用钻机数量从2007年的4870台增加到了2009年的6897台,增幅达到29.3%。在用钻机数目最多的国家依次为美国、中国、俄罗斯与加拿大,其中美国在用钻机量占全球在用钻机总量的25%。2007年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钻井总进尺为20.5亿万米,钻井10.5万余口。

2.国内石油钻井市场经济的现状。据非官方统计,我国2007年全国总钻井数目为16300口,总进尺3718万米,我国年钻井总数仅占世界钻井总数的15%,年进尺仅占世界总进尺数的18%。但是到2009年仅中石油就实现了钻井专业完钻井12900口,钻井进尺2479万米,其中国内完成11570口,占89.07%,国外1330口,占10.73%。石油钻井在国外的主要作业区域有委内瑞拉、巴基斯坦、哈萨克斯坦、苏丹等,而国内钻井市场近年来由中原地区逐步向西部推进。据相关资料统计,我国西部地区拥有大概53万平方千米的可供油地区,蕴藏着超过198亿吨极的丰富油气资源,是我国在新世纪进行油气开发的战略地区,同时还是国家在新时期油气开发的重要战略接替区域。目前,西部地区的油田主要包括塔里木油田、克拉玛依油田、塔河油田、吐哈油田以及胜利油田新疆勘探开发新区等大型油田,这些油田在开采过程中都实施油气并举的战略,通过西气东输的战略来实现油田效益的持续增长。

二、石油钻井市场经济发展战略规划

石油钻井市场的经营过程中,不同国家根据国情、地区特征和企业自身特点的不同而制定不同的发展战略,采用不同的经营模式,如美国石油跨国集团多采用发展战略是美国—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日本则是日本—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我国油气发展战略则是:我国西部和中亚地区,中东、俄罗斯和南美地区,北非这三个战略开发区域。在细分我国石油钻井市场分布区域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石油钻井行业设备、人员素质、技术研发等现状,笔者认为要提升我国钻井行业在全球市场中的竞争力,实现国家制定的油气发展战略,应从以下几个方面予以强化:

1.加强人员管理,提高人员综合素质。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把人作为推动整个石油钻井企业发展的根本力量。由于行业特点决定了大多数员工都是在野外进行作业,长时间远离家人,情绪难免波动,从而可能引起不安全作业,因此,应加强员工的思想政治教育,加强企业对员工的关怀和关爱,让员工能够心无旁骛地安心工作。其次,培育能满足不同作业市场需求、不同层次要求的复合型员工。在全球一体化服务的当下,只有发挥高技能、高素质人才的“软实力”才能实现更快更好地占领市场,因此,企业可以通过自主培训、送外培训以及增加国外项目作业的方式来提高人员技能,提升人才素质,从而打造高端技术人才,实现行业整体素质的提高。

2.持续开展技术研发,推广使用新技术,适当引进先进技术和工艺,消化吸收再创新利用,提高石油企业钻井设备的竞争力和科技技术实力。打仗靠枪好,钻井当然得靠先进的设备。目前,美国、俄罗斯等国都使用上了智能钻机、超深井钻机,这些设备的使用在节约作业时间、减少人工、加深钻井井深等方面都具有传统钻机无可比拟的优势,我国钻井行业要想在激烈的竞争市场中获得更多的机遇,就必须加强设备的配套,投入更多的资金自主研发或引进更先进的钻井设备,增加企业竞争的“硬实力”。同时,加快国产技术的配套集成,加快瓶颈技术的攻关,注重新能源勘探开发技术和经验的积累。

3.积极开展与国外知名钻井公司的合作,建立战略联盟。积极开展与斯伦贝谢、威德福、壳牌、雪佛龙等国外知名石油钻井公司的合作,通过联合投标共同进入新开发区域进行作业,通过联合作业而学习其先进的经营管理理念、方法和标准、以及先进的钻井工艺技术,并逐步摸索出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管理模式。

4.注重环境保护,切实履行好环境保护职责。经济的飞速发展,导致能源开采量持续攀高,由此对环境的破坏也不断加大,在满足生产需要的同时做好环境保护,是一个有责企业应切实履行的职责。为此呢,应该持续推行节能降耗,加强安全环保,减少或杜绝环境污染,实现石油资源的可持续钻采。

5.强化石油钻井企业的品牌战略经营。当前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形式已经由单纯的技术竞争向品牌、名牌方向竞争,其归根结底为质量与信誉的竞争。因此,石油企业在国际化经营过程中,应该通过提升服务质量和提高企业信誉两个方面工作的强化来实施品牌战略。只有这样,石油钻井企业才能做大做强,依靠品牌来拓展钻井市场。

三、小结

我国石油钻井业务应在现有专业化发展模式基础上不断完善,逐步实现专业化、一体化、集约化,同时抓好国内国外两个市场,要积极与国外石油企业建立良好的合作伙伴关系,并持续不断地开展技术攻关提升自己的软实力,切实搞好生产经营中的环境保护,从而实现能源行业的安全发展、清洁发展和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范志国,陆冉冉.市场经济条件下传媒企业的发展战略研究[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