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旅游开发建议模板(10篇)

时间:2024-04-08 17:45:13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乡村旅游开发建议,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乡村旅游开发建议

篇1

1聊城民间艺术旅游开发的重要意义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信息文化交流越来越频繁,在促进经济文化融合的同时,也使得很多独具特色的民间艺术渐渐消失在历史长河中,因此留存下来的民间艺术文化弥足珍贵。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将保护民间艺术和促进经济发展实现和谐统一,成为当前社会经济发展建设过程中需要解决的一大重要课题。开发民间艺术旅游,是一种有效的解决措施,既满足了现代社会经济发展需求,也达到了弘扬传统民间艺术文化的目的。特别是对很多保存了大量民间艺术、民俗文化的乡村地区来说,这是振兴乡村经济的重要机遇,对推动乡村经济发展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2聊城民间艺术旅游开发的原则

2.1突出民俗文化内涵

民间艺术旅游开发最重要是要有民间艺术特色,富含深厚丰富的文化内涵,才能够使聊城乡村旅游业和其他地区的乡村旅游业有所区别,促进聊城旅游业的发展和进步。要达到这一目的,在开发旅游业的过程中,必须要与当地的民俗文化进行充分融合,重点突出民俗文化内涵。这也是聊城民间艺术旅游开发的主要原则,对振兴当地的乡村经济具有重要作用。要突出民俗文化。具体实施过程中,要充分体现出“三里不同风,五里不同俗,大节三六九,小节天天有”的不同民俗文化特色,包括民间技艺表演、节日风俗、礼仪仪式以及饮食文化等,从而充分展示本土的乡土文化,突出本土特色,提高旅游产品的档次和品味。

2.2坚持本土化,视觉内涵保持一致

受到地域、民族等不同因素的影响,聊城地区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民俗文化和丰富的民间艺术,使得聊城区别于其他地区,形成了独特的地域文化内涵。这是其他地区无法仿效的,也是聊城地区最主要的特点之一。在发展聊城民间艺术旅游开发、振兴乡村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必须要坚持本土化原则,突出民间艺术的本质,使视觉感受与当地的文化内涵始终保持一致,从而真正突出聊城民间艺术旅游开发特色,打造独一无二的民间艺术旅游文化,推动乡村经济发展。

2.3坚持可持续发展,体现文化生态

目前,很多地区都在实施民间艺术旅游开发,造成普遍的开发过度现象。过度开发不仅导致很多地区的民间艺术旅游趋于同化,更对民间艺术造成了严重破坏。因此,聊城在进行民间艺术旅游开发过程中吸取这一教训,坚持可持续发展,防止过度开发,建设生态民间艺术旅游文化,对促进乡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在对聊城民间艺术乡村旅游进行开发的过程中,必须深刻认识到保护旅游资源的重要性。开发过程中要重视对旅游资源的保护,做到适度合理开发,可持续发展。对保护与开发、人文与自然之间的关系采取正确的处理措施,真正体现经济、环境和社会的和谐统一发展。

3聊城民间艺术旅游开发模式

通过学习国外民俗旅游文化开发的先进经验,结合聊城地区的实际情况,对聊城民间艺术旅游产业实施科学合理开发,推动聊城民间艺术旅游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从而为带动聊城乡村经济发展、振兴乡村发挥积极作用。

3.1开发舞台戏曲表演旅游模式

聊城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民间故事极为丰富。这些是宝贵的文化资源,可以对其进行改编和加强,将这些脍炙人口的民间故事搬上舞台,形成特色的戏曲表演旅游模式。通过生动的故事艺术表演,可以给游客留下深刻的印象,让游客充分体验古老的民风民俗。此外,聊城民间艺术本身就包括地方舞蹈和戏曲,如山东快书、高唐四平调、竹马舞以及火狮子等[1],是当地的特色艺术形式。在旅游开发过程中要充分利用,从而形成聊城特色的表演旅游文化。开发过程中要注重表演内容的知识、艺术和趣味性,同时加强参与性,让游客能参与到表演活动中,加强游客的旅游感受,丰富游客的旅游体验。

3.2开发节庆文化旅游模式

当地富有特色的节庆活动能够直观反映聊城的文化特色,同时能够让游客直观感受到聊城地区的民间艺术魅力。因此,在进行旅游开发的过程中,要充分利用聊城民间的节庆文化习俗。节庆活动具有良好的开放性,非常适合旅游开发,无论是参观还是参与,都能够充分满足游客的精神文化需求。例如,曲阜国际孔子文化节的大型古代乐舞表演,既能够让游客感受古代传统祭孔仪式的肃穆庄严,也能感受到传统儒家文化的熏陶。此外,阳谷县的社火节能够让游客充分参与到节庆活动中,切身体验节日的文化氛围。

3.3开发美食文化旅游模式

旅游产业中,美食是一项重要因素。民以食为天,无论到哪里,都离不开美食。因此,开发美食文化是聊城民间艺术旅游开发的重点内容之一。聊城美食风味是鲁西美食的代表。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聊城美食吸收了南北风味特色,形成了独特的美食文化。特别是临清市和阳谷县,由于临近京杭大运河,在古代是商业繁荣之地,因此当地的美食文化受到了商业文化的影响,形成了特色饮食文化。例如,阳谷县的美食街、水浒宴[2],将美食与文化紧密相联,让游客在满足口腹之欲的同时,也能体会到梁山好汉的万丈豪情。

3.4开发水文化旅游模式

聊城临近京杭大运河,形成了丰富的运河文化。大运河贯通聊城全境,历史上无数南来北往的商人沿着大运河来到聊城,在这里留下无数的故事,也形成了聊城独特的运河情怀。打造运河观光旅游线路,让游客或乘船于悠悠运河水中感受京杭大运河曾经的辉煌,或沿河岸边欣赏大运河新风貌,还可以打造水上古城风景、运河休闲度假中心等,带给游客更多的体验。

3.5开发水浒文化旅游模式

聊城的阳谷县素来有“武松故乡”的美称,此外还被称为“千年古城”“东夷之都”等。因此,可有效开发利用这3大元素,打造阳谷县独特的旅游文化。此外,可以对古建筑及遗址进行修葺,打造特色旅游项目。例如,恢复宋街、文庙以及酒道馆等古建筑的旅游功能,修复紫石商业步行街,打造旅游商业项目等,将聊城地区的儒家、市井以及水浒等文化特色充分结合,从而打造具有地域独特风情的特色旅游模式[3]。

3.6开发旅游周边产品

旅游周边产品的开发,也是构建旅游业的重点内容之一。结合聊城的民间艺术特点,开发各种民俗工艺纪念品,如土特产、书画以及民间艺术品等,从而满足游客的购物需求,促进旅游业的发展和繁荣。

4聊城民间艺术旅游开发在乡村振兴中的价值

篇2

土地作为乡村旅游业发展的载体,随着乡村旅游的快速发展,乡村旅游用地的开发也在不断扩张,乡村旅游用地的开发主体包括了地方政府、企业、村委会和农户,由于经济利益的驱动和土地、资金等要素方面的限制,在各地或多或少的出现了因为乡村旅游用地的开发而违法用地的现象,如:河南安阳市采用“以租代征”的方式,违反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土地用途,非法租赁农民集体耕地,建设300多亩的“四季花香生态园”乡村旅游景点。

一、研究背景

乡村旅游以“生态游”、“文化特色村”、“休闲观光农业园”、“农家乐”等形式的乡村旅游在我国蓬勃兴起,被称为21世纪中国乡村传统产业的重要替代产业和乡村发展的战略产业。我国乡村旅游发展至今,经历了初创、产业成形、全面发展3个阶段。

违法开发乡村旅游的行为带来了负外部性,目前研究乡村旅游用地的文章多集中于乡村旅游违法用地的原因和如何解决这两个方面,得出土地法律和制度本身的不完善和不合理是土地违法行为的主要原因,提出通过编制乡村旅游业发展规划并把乡村旅游业纳入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来解决其违法行为[4]。前述研究多是从宏观制度层面进行分析,忽视了经营乡村旅游业农户这一主要微观主体的动机及诉求。

笔者选取江苏省南京市锁石村和金牛村、河北省石家庄市五岳寨、贵州省贵阳市黄金大道风景区和渔洞峡风景区以及情人谷风景区等经营农家乐的农户进行随机抽样调查,共发放问卷35份,有效问卷33份。其中直接参与违法用地农户共14户,占42.4%;间接参与违法用地农户共11户,占33.3%;未参与农户10户,占24.3%。通过调查分析将农户进行分类,建立probit模型分析农户违法开发农家乐意愿的影响因素,从而提出管制和改善农家乐违法开发经营行为的政策建议。

二、实证研究

1.农户的分类。根据农户是否做出乡村旅游开发违法用地这一行为,将农户分为三种类型:直接参与乡村旅游开发违法用地的农户、间接参与乡村旅游开发违法用地的农户和未参与乡村旅游开发违法用地的农户。由于间接参与乡村旅游开发违法用地的农户是被动接受者,其行为产生并不是结合自身条件与外部环境而产生的,因而本文只讨论直接参与农户与未参与农户的行为决策。

直接参与乡村旅游开发违法用地的农户在乡村旅游开发中,违法用地行为并非被动,这主要是与乡村旅游用地具有较高收益性相关,农户个人因素的激励,如:筹资能力强,敢于冒被查处的风险,未经审批,擅自改变土地用途、非法建设和改建,有的农户借乡村旅游用地开发之名,非法倒卖土地使用权及买卖宅基地等。

间接参与乡村旅游开发违法用地的农户属于被动接受者,主要是由地方政府、村委会和企业开发商三者为了各自的利益,地方政府同时为了政绩突出,采取“以租代征”及其他方式违法占用农用地开发乡村旅游,由于占用的农用地使用权归村集体成员拥有,因而这些农户成为违法用地的间接者。

未参与乡村旅游开发违法用地的农户并非是不愿意成为乡村旅游开发的主体,由于其资金及技术等要素的缺乏,没有能力从事乡村旅游开发,还有可能是地方政府、开发商和村委会违法占用的土地不涉及这些农户所承包的使用权及宅基地使用权。

2.影响农户违法用地行为的因素分析

(1)理论假设

①个人因素。农户的个人因素影响其行为决策的理论假设见表1。

②环境因素。农户所处的环境要素,也可称为外部因素或外部变量。包括了交通条件、区位条件、政府监督力度、村集体是否具有乡村旅游特性、法律和道德约束、风俗习惯及,还有地方政府、开发商、村委会会不会成为乡村旅游用地违法开发主。当交通便利、具有区位优势、政府由于执法成本大而疏于监察等适宜的环境因素有利于农户参与到乡村旅游用地违法开发中。

乡村旅游主要依托田园风光、独特的自然景点,农户做出乡村旅游开发决策的前提是本地区周围有景区景点,即在外部环境适宜的条件下进行的,本文主要探讨在外部环境既定的情况下,农户的内部因素是怎样影响做出违法开发乡村旅游的决策。

(2)模型构建与变量设计。采用Probit二元选择模型分析农户个人因素对农户是否违法参与农家乐的影响程度,包括以下变量:因变量,虚拟变量participate(1=直接违法参与开发农家乐);自变量包括户主个人因素和农户家庭特征因素,户主个人因素:age(年龄),虚拟变量sex(1=男),education(受教育年限),虚拟变量cap(1=筹资能力强);农户家庭特征:higheducation(家庭中受教育年限最高),laborman(家庭中男劳动力人数),laborwomen(家庭中女劳动力人数),unhealth(农户家庭身体不健康人数),income(总收入)。变量描述性统计见表2。

(3)模型估计结果

篇3

所谓社区参与,广义上讲,既是政府或非政府组织介入社区发展的过程、方式和手段,更是指社区居民参加发展计划、项目等各类公共事务与公益活动的行为与过程,体现了居民对社区发展责任的分担和对社区成果的分享。根据以上定义,社区参与包括以下四方面的内涵:

①社区参与的主体是社区居民,这里的社区居民不仅仅包括行政区域的社区居民,更包括社区居民利益的代表者――政府、社会团体等维护当地居民利益的企事业团体及个人。

②社区参与的客体是能体现当地居民利益或与大部分居民利益相关的各项事务。范围涵盖各个方面。

③社区参与的动机是公共参与精神,不单是为了谋取经济利益,也是为了居民的自我价值、自身潜能得到更好地发挥和实现。

④社区参与的目标是最终实现社区及居民的共同发展、全面发展及可持续发展。

1.2 社区参与的类型

由于划分依据不同,社区参与的类型有多种表现形式,不过经常被运用到旅游规划开发方式是根据社区的发展阶段、参与规模划分。根据社区居民的发展程度,可以将社区参与划分为个别参与、组织参与、大众参与、全面参与四个阶段,其发展阶段与参与人数呈近“s”形。

2 乡村旅游开发模式的构建

2.1 乡村旅游开发模式构建依据

2.1.1 灵活掌握社区居民参与程度,保证参与主体的积极性。乡村旅游开发处于乡村旅游发展的初级阶段,因此,面临着很多的问题,比如政策是否完善、资金是否充足、管理机构组织是否完善等等,要解决这些问题,单靠当地村民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应该吸引更多的相关主体参与到乡村旅游开发过程中来。随着乡村旅游的发展,再不断地提高当地村民参与程度。

2.1.2 确保乡村旅游开发的深度和广度。从乡村旅游开发的最终成果看,是为了形成一系列具有市场需求的旅游产品。伴随着旅游市场的不断完善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游客对乡村旅游产品的需求也越来越多样化、个性化。从我国目前对乡村旅游资源的开发现状来看,乡村旅游产品以果品采摘和农家乐为主,而这些旅游产品除了果品采摘、农事体验过程及农家乐之外,并没有充分展现乡村旅游的特色及内涵。因此,在乡村旅游开发模式构建中,一定要从乡村旅游产品体系角度出发,注重乡村旅游开发的深度和广度,最终形成丰富而富有特色的旅游产品体系。

2.1.3 确保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在乡村旅游的发展过程中,不仅仅要关注乡村旅游的发展给当地带来的经济效益,更不能忽略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尤其是在乡村旅游发展的初期阶段,政府为了追求政绩,增加税收,企业为了短期的经济利益,甚至有些村民也会为了短期利益而忽略了乡村旅游开发过程中带来的环境问题及社会问题。这些问题在开发的初期或许不会出现,但是短期的不出现并不代表永远的不出现,一旦这些问题出现了,对其影响最深的就是当地村民。但是村民由于资金、知识有限,他们并不能独自解决这些问题。从这一点看,当地村民的利益是与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的。

2.2 乡村旅游开发模式的构建

根据社区参与理论,“政府+企业+农户+村委会”模式在保证乡村旅游发展实现的同时,也最利于最大限度地保证当地村民的利益,同时也利于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该部分主要从各参与主体的角色扮演及职责分工来构建乡村旅游开发模式。

2.2.1 政府。角色扮演:乡村旅游发展的支持者和引导者。政府在乡村旅游发展的初期,要充分地扮演支持者的角色,尤其是在乡村旅游发展初期,资金和基础设施上的支持。但是随着乡村旅游的发展,并且伴随着乡村旅游市场机制的日益完善,政府除了要扮演好支持者的角色(不仅仅是资金物质方面的支持还要有政策上的支持),还要扮演引导者的角色,保证乡村旅游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职责分工。制定有利于乡村旅游发展的政策。一方面为乡村旅游开发模式参与者的参与行为提供支持和肯定,另一方面也有利于调动其他参与主体的积极性。尤其是政府在招商引资方面,要与当地旅游局搞好合作,充分利用旅游局的专业优势,吸引一切有利于乡村旅游发展的企业和资金加入到马耳山乡村旅游的发展上来。

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和维护。随着经济的发展及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外出旅行对旅游地基础设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基础设施不仅仅决定着景区的可进入性,另外,在方便游客的同时,对给游客留下好的印象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对其他参与主体的监督和引导。于各参与主体参与目的的不同,必然会导致各参与主体的行为与乡村旅游发展的总体目标偏离,这就要求政府对其他参与主体的行为进行监督和引导,其具体实现途径是通过一系列的措施保证其他参与主体根据景区的发展规划调整自己的行为,加强对农户的培训和监督,提高参与者农户的旅游经营素质等等。

2.2.2 旅游企业。角色扮演:乡村旅游的经营管理者

职责分工。景区规划。旅游企业作为乡村旅游开发的主体,它的第一项职责就是保证乡村旅游产品的质量和数量,为此可以设立景区规划处,景区规划处的职责不仅仅是落实景区的各项规划工作,同时它还包括乡村旅游项目的设计及旅游产品的开发组合。

做好游客的接待服务。游客服务中心不仅仅要做好游客的接待工作,同时也要加强对接待游客工作人员的培训和管理,另外还要对景区附近的摊点、商贩进行规范和管理,保证乡村旅游景区的整体形象。

加强景区管理。为加强景区管理,可以设立景区管理处。景区管理处主要负责景区的卫生、安全以及景区内基础服务设施的管理维护,同时也负责景区内的其他琐碎事务的处理。

提高景区工作员工的职业素质。为提高景区员工的职业素质可以设立人事处。人事处不仅仅要加强对本公司员工的培训和管理,提高职业技能,同时也要设立农户培训处,对参与乡村旅游经营的农户定期的培训和相关知识的学习,不仅有利于旅游公司平时经营管理活动的顺利开展,同时也有利于吸收更多的农户参与到景区经营管理中来,提高乡村旅游发展的层次水平。

加强对外联系,拓展营销渠道。为加快乡村旅游的发展,必须要加大景区的宣传力度,提高景区的知名度,为此可以设立外联部。外联部不仅仅负责景区的对外宣传活动,同时更是负责景区的对外联系。

2.2.3 农户(当地村民)。农户的参与不仅仅为乡村旅游的开发经营提供了人力资源,同时也是乡村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户的参与不仅仅是一个经济问题,从乡村旅游的长远发展来看,它更是一个社会问题,因此,在乡村旅游开发模式的构建中,农户的参与是必要而重要的。虽然农户在乡村旅游开发模式中仅仅是参与者的角色,但是他的意义却不仅仅如此。

角色扮演:乡村旅游的参与者。农户在开发模式的角色定位,不仅仅是由发展乡村旅游的目的决定的,从他们对乡村旅游开发的重要作用来讲,农户的参与有利于保证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并且伴随着乡村旅游开发模式的日益完善,农户在模式中的地位也会越来越重要。根据乡村旅游开发的内容,农户在模式中的参与主要是作为旅游企业的员工、“农家乐”的经营者及其他旅游项目的参与者。

职责分工。旅游企业的员工。农户作为旅游企业的员工,根据旅游公司的岗位职责开展相应的旅游经营活动,比如景区的售票员、清洁员、旅游接待者等。在乡村旅游发展初期,由于模式开发机制也不是十分完善,再加上农户自身旅游素质也不高,因此,农户在企业中只是负责景区的日常管理活动。但随着经验的积累,工作能力及自身素质的提高,可以逐渐参与到乡村旅游产品的设计、景区规划及发展战略、品牌塑造等问题中来。

“农家乐”经营者。农户不仅仅是乡村旅游资源的拥有者,在“农家乐“模式中,农户更是乡村旅游产品的生产者及服务的提供者。对于乡村旅游游客来讲,他们来农村不仅仅是为了欣赏农村独特的田园风光、体会农事采摘的乐趣,更重要是感受农村独有的乡村文化,体验原汁原味的乡村生活,而这些只有通过与农户的亲密接触才能体会得到,因此,在“农家乐”产品经营方面,必须有农户独立经营,自负盈亏,才能激发农户的参与的积极性,同时保证旅游产品的原汁原味。但是在“农家乐”产品的设计及经营

管理方面,农户要听从专家及旅游公司的建议,接受旅游企业的培训及村委会的监督,以保证“农家乐”产品的质量。

其他旅游项目的参与。对其他旅游项目的参与主要是指农户听从村委会的安排,参与旅游公司组织的乡村民俗活动,按照景区规划的内容,在规定的区域根据相关的规定经营土特产的买卖生产。

2.2.4 村委会。由于农户在乡村旅游开发模式中的地位仅靠政府是不能得到充分的保障,再加上,在乡村旅游开发模式中,政府、旅游企业、农户为了保证各自的利益,难免会做出不利于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行为,因此,在马耳山模式中,需要村委会的介入,它不仅仅是农户利益的代表者,同时,它的介入也有利于协调三者的矛盾,保证乡村旅游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因此,村委会在模式中由于职责的不同,扮演的角色也是不同。

篇4

【作 者】李星群,广西大学商学院旅游管理系副教授。南宁:530005

【中图分类号】 F590.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54X(2010)01-0184-005

On the study of villagers’ fellowship and social cognition in developed rural tourism minority nationality villages

Li Xingqun

Abstract: In developed rural tourism minority nationality villages, community villagers are the most important stakeholders. With the difference of economy and education, they become active or passive participants which leads to further polarization in villagers’ economy, fellowship and social cognition. On the basis of a large-scale survey on villagers’ fellowship and social cognition in developed rural tourism minority nationality villages across Guangxi, the result indicates there a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active participantswho are advantaged groups and passive participants, villagers’ fellowship and social cognition have differences by independent T-test or One-Way ANOVA, andopening rural tourism businesses and education are the main factor which lead t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Keywords: minority nationality villages, villagers , fellowship,social cognition

我国乡村旅游活动开展较晚,但经过数十年的发展,目前已经成为整个旅游产业板块中最为重要的增长极之一。近年来乡村旅游也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研究领域,引起了学者的关注,发表了不少论文。目前关于国内乡村旅游的研究中,旅游开发对乡村居民影响的定量研究比例偏低,且以个案为主,相关研究零星分散,且缺乏基于大规模数据调查和具有普适性的相关研究。本文的调研数据是来自开发乡村旅游的广西少数民族村寨,数据来源广泛,涉及的少数民族有壮族、瑶族、京族、毛南族等,对民族地区的社会主义文明建设和和谐社会构建具有重要意义。

一、研究方法

广西是我国五个少数民族自治区之一,境内有壮、汉、瑶、苗、侗、仫佬、毛南、回、彝、京、水和仡佬等12个世居民族。2005年末,全区总人口4925万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1898万人,占38.54%。在广西的11个少数民族中,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传统和民族风情及其表现形式。壮族的歌、瑶族的舞、苗族的节、侗族的楼和桥是广西民族风情旅游四绝。各民族经历了世展演变,但都保留着自己的文化传统和生活习惯,成为独特的传统习俗,为民族地区发展旅游业提供了丰富的民族文化旅游资源。

从全国范围来看,广西的民族地区旅游业在发展规模和阶段上均位居前列,具有一定的典型性。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以阳朔为代表的广西乡村旅游已享誉海内外。近几年,广西旅游部门将旅游工作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以创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为带动,充分利用秀美的自然山水、独特的民族风情开展农业观光游和农民生活体验游,促进了乡村旅游的迅速发展。龙胜平安壮寨和金坑瑶寨的田园风光和农耕乡村景观、靖西旧州老街手工绣球、恭城新农村与生态农业旅游典范的红岩村在区内外均有较高的知名度。考虑到民族地区乡村旅游目的地地域分布、经济发展水平、吸引物类别、旅游地生命周期、民族特征等方面具有多样化,以比较真实反映广西乡村旅游的客观发展情况,我们选取了龙胜、靖西、东兴、阳朔、环江、恭城等地少数民族村寨进行调研。居民与乡村旅游关系,直接影响着居民受乡村旅游的影响程度,其中创办乡村旅游经济实体的居民受旅游业的深度影响。鉴于此,调研对象分为两类,一类是创办乡村旅游经济实体的业主(简称创业组);另一类是一般家庭的核心居民(简称对照组),在同一村寨,创业组与对照组按1∶1收集问卷。正式调查采取现场座谈与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提高了问卷的调查质量,创业组共收集有效问卷150份,对照组169份。对收集的有效问卷采用SPSS15.0进行统计分析。

二、数据分析

(一)受访者基本特征

性别、婚姻、年龄、家庭经济地位、受教育程度、社会阅历、投资意识可以反映出受访者的个体差异。在少数民族村寨中开发乡村旅游,居民逐步分为年龄相对较低、家庭经济地位相对较高、受教育程度相对较高、社会阅历丰富、具备投资意识的创业组群体,年龄相对较大、家庭经济地位相对较低、受教育程度相对较低、缺乏社会阅历、在投资方面保守的对照组群体。

(二)受访者交际能力及社会认知差异分析

1.个体差异导致的差异分析

受访者性别不同,导致其对“关注旅游相关报道”、“旅游业发展前景乐观”两项指标的看法存在明显差异。而由于婚姻状况不同,导致受访者对“经常向亲戚朋友寻求建议”、“困难时亲戚朋友会鼎力相助”的看法存在显著差异。另外由于受访者年龄、家庭经济地位、受教育程度、社会阅历、投资意识的差异亦导致其对交际能力及社会认知的相关指标的看法存在显著差异,具体情况见表2。

2.旅游开发导致的差异分析

在开发乡村旅游的少数民族村寨,良好的基础设施和旅游设施,以及旅游者的光临,畅通的人流、物流、信息流使居民获得更多与外界接触的机会,居民的思想、行为会受到一定的影响。总的来讲,创业组居民由于与旅游者有更多的接触,其受旅游业开发影响较大,而对照组居民受旅游业的影响程度较低。就居民的人际关系调查,受访者“能取得亲朋信任”、“困难时亲朋会鼎力相助”这两项的平均值分别为4.12、3.99,说明人际关系比较融洽,但“向亲朋寻求建议”、“与亲朋交流商业信息”的平均值分别为3.60、3.26,说明村寨中人与人的交流还没有上升到交流商业信息,共同谋求旅游业发展的程度,即当地的商业氛围并不浓厚。创业组和对照组对上述四项指标的看法存在明显的差异,对每一项指标创业组的平均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平均值,可以认为创业组的人际交往能力远远强于对照组。

对居民的社会认知调查显示:居民普遍看好旅游业的发展,其中“旅游服务是不错的行业”的平均值为4.29,“旅游业发展前景乐观”的平均值为4.04,且创业组和对照组对旅游业的看法相当一致。总的来讲,发展旅游业的支持力度相当有限,其中“政府出台优惠政策”、“金融部门提供贷款”、“关注旅游相关报道”的平均值分别为2.51、2.71、2.80,创业组与对照组对相关指标看法存在显著差异,创业组比对照组更加关注旅游业发展环境。另外旅游游示范效应十分明显,对成功人士的关注,以及鼓励下代自力更生都能很好促进当地社区居民参与旅游开发(见表3)。

(三)引起交际能力和认知差异的主要因素分析

开发乡村旅游的少数民族村寨中,创业组与对照组居民在个体上存在明显的差异(见表1),而受访者的交际能力及社会认知因个体差异而存在明显的差异(见表2),同时由于受旅游业的影响程度不同亦表现出交际能力和社会认知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见表3)。引起交际能力及社会认知差异的因素中,个体差异是主要原因,还是旅游业的影响是主要原因?利用多因素方差分析,分别以交际能力和社会认知因素变应变量,组别(创业组、对照组)及反映个体差异的指标为固定因素,分析主效应。结果显示:从交际能力角度看,组别、性别、婚姻、年龄、家庭经济地位、受教育程度、社会阅历、投资意识的P值分别为0.006, 0.233, 0.193, 0.326, 0.251, 0.461, 0.283, 0.291,结果显示受访者的组别对交际能力有显著影响。从社会认知的角度看,上述P值分别为0.000,0.101,0.829,0.350,0.350,0.044,0.545,0.052,受访者的组别、受教育程度对社会认知有显著影响。因此,总的来看,开发乡村旅游的少数民族村寨中,引起居民交际能力和社会认知差异的主要因素分别是:居民是否创办乡村旅游经济实体、受教育程度。

三、结论与建议

(一)结 论

通过对民族地区的创业组居民和对照组居民的调查,发现创业组和对照组具有明显相区别的特征,其中创业组是年龄相对较低、家庭经济地位相对较高、受教育程度相对较高、社会阅历丰富、具备投资意识农村优势群体,而没有创办乡村旅游经营实体的居民则在经济地位、教育程度等方面具有明显劣势。人口统计指标、居民是否创办乡村旅游经营实体都可能导致居民交际和社会认知的差异,但创办乡村旅游经济实体与否、受教育程度不同是导致差异的主要因素。

(二)建议

民族地区居民对乡村旅游的全面认识,以及居民交际能力的提升有利于居民参与乡村旅游的开发并获得旅游收益。由于贫困人口受自身客观条件的限制,在旅游开发过程中很容易被边缘化,无法公平、公正地参与利益分享。因此,在加大少数民族村寨乡村旅游开发中,保障乡村旅游经济实体利益的同时,政府部门要加大村寨中弱势群体的帮扶力度,从政策制定、利益分配、税收调控、培训教育等多方面提高弱势群体的生存能力,维护弱势群体的利益,防止在村寨中贫富分化进一步加大。政府部门要制定相应的措施,积极推动和鼓励少数民族村寨的居民参与旅游开发;一方面要使他们能直接参与到旅游开发活动中,以增加受益机会,另一方面也要密切关注他们的参与质量。只有提高绝大部分居民的素质和保障他们的利益,才能达到民族旅游扶贫的目的和少数民族村寨乡村旅游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谢雨萍,邓祝仁. 发展生态农业旅游对乡村生态伦理的影响研究[J], 旅游学刊,2006,21(9):79-85.

[2]李慧,苏勤.古村落旅游发展的社会文化影响研究-以西递村为例[J], 黄山学院学报, 2007,9(1):48-52.

[3]肖光明,郭盛晖,汤晓敏. 古村落旅游开发的社会文化影响研究-以德庆县金林水乡为例[J], 热带地理, 2007,27(1):71-75.

[4]王帆,赵振斌. 旅游影响下的古村落社会文化变迁研究-以陕西韩城党家村为例[J], 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7,18(5):761-764,769.

[5]刘炳献. 旅游对阳朔社区居民的影响-一种权力视角的解读[J], 科技经济市场,2007, 8:84-85.

[6]刘韫. 乡村旅游对民族社区女性的影响研究-四川甲居藏寨景区的调研[J], 青海民族研究, 2007,18(4):30-33.

[7]陈晓艳,黄震方. 基于乡村居民参与的旅游影响感知差异分析-以南京江心洲为例[J], 江苏商论, 2007,8:85-88.

[8]刘英杰,吕迎春. 目的地居民对旅游社会影响的感知态度实证研究-以大梨树风景区为例[J], 乡镇经济, 2007,11:34-38.

[9]苗红,陈兴鹏.少数民族地区居民对旅游影响的态度与感知研究-以甘肃马蹄寺景区为例[J],旅游科学,2007,21(5):66-72.

篇5

一、广西乡村旅游开发模式现状分析

广西乡村旅游经济经过多年的开发和发展,在借鉴国内外成功的乡村旅游开发模式,结合自身特点,主要形成了以地域发展模式和开发经营模式两种模式。

(一)广西乡村旅游地域发展模式现状

乡村旅游发展的地域模式主要收区位论、交通条件和经济地理的影响等影响因子来进行划分的。当前,广西乡村旅游的发展的地域模式主要体现在如下三种模式:

1.环都市发展模式

环都市发展模式是依托毗邻都市的区位优越条件、发达的经济和交通条件,利用近郊的优美生态环境、农业景观、乡村景观等来吸引都市市民前来观光、休闲、体验、度假等需求而形成的一种发展模式。这种模式突出特点是都市市场稳定、交通条件好、自驾车方便、回头客多、参与性强、花费不高等特点。这类模式具有代表性的是桂林大圩毛洲岛、草莓岛、桃花江鲁家村、阳朔荷兰饭店等;柳州市添发花果山生态园;南宁市美丽乡村、乡村大世界等属于这种类型。

2.景区依托型发展模式

景区依托型发展模式是以重点景区为依托,以乡村农业景观资源或民俗民族文化为依托,突出乡村农家风情风味特点,重在参与体验一种发展模式。如桂林阳朔兴坪农家乐、遇龙河农家乐、月亮山历村;桂林龙胜龙脊梯田的金竹壮寨、黄落瑶寨、龙脊古壮寨、龙胜温泉大唐湾民俗山寨以及钦州三娘湾农家乐、北海银滩周边的农家乐等,这类模式发展较为成熟。

3.远郊型发展模式

远郊型发展模式是远离中心城市或为城市的边缘或山区,区位条件不明显、交通不便,地方经济发展不发达,但乡村乡土景观、生态环境、民族民俗文化特色明显。这种发展模式对游客形成巨大的吸引力,如桂林恭城红岩村、灵川江头洲村、阳朔石头城、兴安秦家大院、柳州三江程阳八寨、贺州黄姚古镇等乡村旅游点属于这样发展模式。

(二)广西乡村旅游开发经营管理模式现状

乡村旅游在其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多种开发经营管理模式,每种模式各具自身的开发经营管理特点,其重点都侧重突出当地社区的参与管理模式。广西乡村旅游开发经过多年的发展总结,主要形成以下4种经营管理模式:

1.个体经营模式

个体经营模式又分为当地农民投资个体经营和城镇企业老板投资个体经营两种模式。

一是当地农民投资个体经营。主要以农民个人或家庭为单位开展旅游接待,这种经营模式适合开展家庭旅馆、餐饮、农副产品、手艺品等旅游服务项目,他们除了为旅游者提供食宿外,还可为其提供参与农村劳作和挑夫、向导、讲解等服务。因投资少、经营灵活,农活和旅游服务可以兼顾,是农民开发旅游行之有效的起步方式。如柳城县沙埔镇景泉农庄就是该村农民蓝柳屏尝试投资农业旅游成功的例子。该旅游点年接待游客近7万人次,年旅游收入约230万元,2006年被评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这种模式约占全区乡村旅游点总数的五分之一左右。

二是城镇企业老板投资个体经营。这些投资者原先经营着自己的一份产业(如房地产、培育果木种苗、或做生意有了较好地积累等),从中拿出一部分投资旅游项目并直接参与经营。如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北海田野科技种业园、桂林临桂县刘三姐茶园等。

2.股份集资模式

股份集资模式一般以乡村为单位,或若干个家庭(个人)自愿集资、出资源、出劳力,组成产权明确,资产、责任与利益相关联的联合开发、自主经营的旅游区(点)或旅游企业(如有限公司等)。这是一种具有集体所有制性质的企业形式,实现了资金、人力和智力的结合,具有一定的规模和实力,是引导农民共同致富的有效形式。如广西农业旅游示范点宾阳蔡氏书香古宅、融水县四荣乡田头村等。

3.公司+农户模式

公司+农户模式是指具有旅游特色的村镇,通过引进有经济实力和市场经营能力的企业,进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改善,以重点旅游景区为核心,把旅游景区的部分服务功能分离出来,指导周边和旅游区内乡村的农民参与旅游接待和服务,形成具有浓郁特色的乡村旅游产品,吸引和招徕国内外旅游者。公司与农户各司其职、各有所为、各得其利,既解决了资金来源,又能使较少资金得到有效地利用。

这种模式把城市旅游企业的资金、市场和经营管理人才与乡村中的景观资源、人力资源和物产资源结合起来,是城乡结合、旅游支农的一种新形式,亦是统筹城乡旅游互动的一大创造。如桂林旅游发展有限公司与龙胜龙脊的平安壮寨、黄洛红瑶村寨的合作;龙胜森林旅行社与龙胜镇金车村的合作,桂林蝴蝶谷景区与当地瑶族村寨的合作等,均为此类经营模式的成功范例。

4.综合开发模式

综合开发模式是指以具有丰富旅游资源、交通通达条件较好,又有一定经济发展基础的乡村为依托,县、乡政府有组织地引导农民经营户按照统一规划和建设要求,利用当地生态、民俗、建筑、人文等旅游资源,有组织、有规范地进行旅游经营与服务。如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恭城红岩瑶族生态新村、南宁杨美古镇、钦州灵山大芦村等。

篇6

中图分类号:F592 文献标识码:A

1 乡村旅游经济的概念定义

乡村旅游是一种新型的旅游形式,其根据旅游目的、旅游地点、旅游吸引物来界定。目前,国内外学术界对乡村旅游还没有完整统一的定义。国内较受统一认可的概念是指在乡村地区,以具有乡村性的自然和人文客体为旅游吸引物的旅游活动。这个概念包含2层意思:旅游活动发生在乡村地区,以乡村性作为旅游吸引物;二者缺一不可。

2 发展乡村旅游经济是破解“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

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经济,需要依托具有一定经济社会发展基础的农村,特别是具有独特旅游资源优势的乡村,以期通过旅游开发在较短时间内成为业内热点;乡村旅游经济的蓬勃发展,可以促使当地农民脱贫致富、产业结构优化、村容村貌改善、农民素质提高,可以有力地推进当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2.1 发展乡村旅游有助于推动农业产业化

生产发展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旅游是带动性很强的一个产业,可以有效带动当地发展休闲观光农业、餐饮娱乐业、旅游交通运输业、手工艺品加工业等相关上下游产业,这些产业发展速度快、消耗资源少、生机活力强,既可迅速带来投资回报,还可以安排大量剩余劳动力就业。

2.2 发展乡村旅游有助于实现农村资源和环境的可持续开发利用

乡村旅游能够让人们在亲近自然、接触自然的过程中,加深对自然的了解和认识,加深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认识,潜移默化地树立起环境保护意识;乡村旅游以自然观光为主,建设的基础旅游设施基本不会对当地自然环境和资源产生硬消耗,也很少对当地自然环境造成污染,因而环境成本极低,有助于改变依靠传统粗放式生产实现经济增长的理念和方式,以达到调整优化当地产业结构的目标,最终实现既发展当地经济、又保护当地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的目,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多赢”局面。

2.3 发展乡村旅游有助于提升农民道德文化素质

乡村旅游的主体多是都市人群。这一群体具有良好的文化素质,或是各行各业的精英,或是久居都市、深受城市文化熏染的市民。他们文化程度高、思想观念新、掌握信息多,虽然旅行短暂,但是仍然可以为当地乡村的农民带去新思想、新观点、新知识、新技术、新信息,从而在与当地农民接触过程中润物无声地加以影响,进而带动乡村向更文明、更进步的方向发展。

3 提升乡村旅游业品质的建议及措施

3.1 下大力保护好乡村环境

全面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环境,打造环境秀美、空气清新、绿化硬化、适宜人居的乡村环境,既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应有之义,也是发展乡村旅游的基础和保障。因此,要牢固树立“环境兴游”、“生态兴游”的观念,做好乡村旅游资源的保护工作。要抓紧制定乡村环境保护条例,建立健全乡村环境监测、评价的标准和方法体系,完善乡村污染处理规范;要抓好重点村街的污染预防和整治,坚持取缔高耗能、高污染企业,严厉打击“十五小”行业和企业,从源头上禁绝环境污染;要加强对乡村旅游开发过程中违法排污的监测,加大环保执法力度,严厉打击开发过程中的违法违章行为,避免资源浪费和简单粗暴使用,努力减少对乡村生态环境和旅游资源的破坏性开发。

3.2 要传承延续好农村文化

特色的农村文化是乡村旅游吸引城市游客的根本,必须保持和传承,否则乡村旅游将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3.2.1 要提高当地农民对保持农村文化的思想认识

引导他们认识到,没有了农村文化特色,就难以吸引到外来游客,要坚持培育延续好纯朴、憨厚、直爽的乡风民风,展现农民热情好客、豪爽大方的可贵品质。

3.2.2 要坚持以政府为主导,切实增加文化建设投入

地方政府要把文化建设列入乡村旅游的总体规划,积极引导社会各界力量在资金上、在技术上对农村文化建设给予大力支持。保持好具有乡村特色的民居、民宅,深入挖掘民间特色艺术,培育民间艺术家,并借助政府的影响力加大宣传推广,以增强乡村旅游经济的吸引力。

3.2.3 要突出特色、打造文化品牌

按照“人无我有、人有我新”的品牌建设思路,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地发展特色品牌。可以推广独特风味饮食,可以打造特色主题体验,可以推介特殊田园风光。

3.3 注重强化农民的主体地位

篇7

中图分类号 F324.5;F59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06-0297-02

SWOT Analysis and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Rural Tourism in Poor Mountainous Areas:Taking Zhujiaying Village of Fuping County as an Example

REN Hui-bin LI Jian-min * YIN Xing FAN Hong-yan

(Business College,Agricultural University of Hebei,Baoding Hebei 071000)

Abstract The article adopted SWOT method to analyze the practical conditions of tourism development in Zhujiaying Village.The following suggestions were put forward,making use of the resources advantage of scenicarea to build new brands;relying on alleviate poverty policy to strengthen the scenic area quality;developing “great tourism” grounded on Taihung Mountains;riching tourism products types;rational developing tourism resources.

Key words tourism development;SWOT analysis;mountainous area

中国山区面积非常广阔,山地、丘陵、高原总面积约占中国陆地面积的2/3,超过1/2的人口居住在山区,山区发展水平对中国整体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改革开放以来,山区经济突飞猛进,农民生活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山区发展仍然相对滞后,开发山区对于中国经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根据相关学者研究,环京津贫困山区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开发旅游资源是该地区脱贫致富的根本途径之一[1]。

该研究以阜平县朱家营村为例,运用SWOT分析法,从自然环境、经济发展水平、社会、历史文化等角度,对朱家营村的旅游开发条件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阜平县朱家营村旅游业的发展策略。

1 阜平县朱家营村旅游开发现状

朱家营村位于著名革命老区阜平县西部的天生桥镇,地处太行深山区,总面积为32.3 km2,植被覆盖面积占该村土地总面积的95%以上。该村风景秀丽,区域周边有著名国家级地质公园――天生桥景区(AAAA级景区),气候宜人,年平均温度在12.5 ℃左右,年最高温度不超过26 ℃。近些年,朱家营村以打造“天生桥乡村旅游第一村”为目标,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2013年全村共有休闲度假服务企业21家,改扩建停车场5家。但由于该村旅游开发尚处于起步阶段,整体旅游区域缺乏较为系统的开发规划,旅游资源整合程度比较低,没有将当地独有特色融入到旅游开发中去,主要以简单的田园风景观赏和农事劳动体验为主,无法体现出当地独有的特色。

2 朱家营乡村旅游开发SWOT分析

2.1 朱家营村旅游开发中的优势(S)

(1)自然资源优势。朱家营村位于阜平县西部的天生桥镇,地处太行深山区,风景秀丽,气候宜人。景区年平均温度在12.5 ℃左右,植被覆盖面积在95%以上,山峰、峡谷、瀑布、古树、珍稀禽类众多。其中主峰百草坨海拔2 144 m,地势险峻,是1927年奉军和晋军的战场,周边有国家级自然公园、地质公园天生桥瀑布群景区(AAAA级景区),天桥瑶台瀑布落差高达112.5 m,气势磅礴,景色壮观。

(2)人文资源优势。朱家营村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附近的古代御道是当年康熙、乾隆出巡五台山时留下的遗迹。景区周围有明长城、南北温泉、古北岳恒山等景点。此外,朱家营村还是传统的革命老区,附近有晋察冀军区司令部、边区政府旧址等众多红色旅游景点。

(3)区位及交通优势。朱家营村位于保定市西南约130 km处,周边有北京、天津、石家庄等多个城市,通过保阜高速可直达各个城市。

2.2 朱家营村旅游开发中的劣势(W)

(1)景区开发资金有限、基础服务设施薄弱。朱家营村经济发展比较落后,贫困人口占全村人口的50%以上。景区整体开发资金比较短缺,由此导致景区内的供水、排水设备、通讯设备、垃圾处理设备等相关的必要服务设施落后。

(2)宣传机制不到位,知名度有待提高。近些年,随着朱家营村旅游开发项目的推进,景区在保定、石家庄、太原等城市有了一定知名度。但是从营销的角度来看,景区还未建立有效的宣传与推广机制,宣传不到位。

(3)景区缺乏整体规划,资源开发不到位。旅游服务区整体缺乏经营规划,景点建筑风格与周边居民房屋的建筑风格有较大差异。多数企业并没有清晰理解乡村旅游的内涵,大都是仅仅在对现有资源进行粗略整合就开始营业,既没有包含当地特色的民俗、文化元素,也没有现代景区的气势,无法满足游客对新鲜感和差异感的追求。

2.3 朱家营村旅游开发过程中的机遇(O)

(1)旅游市场空间广阔。随着周边城市居民对城市忙碌生活的厌倦和对绿色、低碳生活的追求,乡村旅游具有广阔的潜在市场。朱家营村以其原始山区的独特生态资源优势,必将迎来广阔的市场空间。

(2)政策对朱家营旅游开发的支持。2012年新出台的《燕山太行山集中连片特困区扶贫规划》中提出太行山地区应打造精品旅游路线。2013年阜平县还被定为“国家旅游扶贫试验区”。2014阜平县在旅游规划中明确说明打造天生桥5A景区。

2.4 朱家营旅游开发过程中的挑战(T)

(1)乡村旅游客源竞争激烈。近些年,随着河北省乡村旅游的快速发展,太行山地区涌现出众多深受游客青睐的旅游景点。如涞源的白石山、涞水的野三坡、易县的狼牙山等。

(2)景区环境受到破坏。天生桥景区周边一些山体由于采矿,植被和灌木非常稀少,使得景区内和与周边这些山体的色调差异很大。此外天生桥景区内以天然瀑布和原始森林为主要景观,景区主要呈现“白”、“绿”2种色调,而由于周边居民带的过度开发,植被受到破坏,使得景区和居民带的色彩极不协调。

3 朱家营村旅游开发策略选择

通过对阜平县朱家营村旅游开发条件的优势(S)、劣势(W)、机遇(O)和挑战(T)进行SWOT分析,提出如下策略。

3.1 依托景区资源优势,打造特色品牌(SO)

随着人们对健康绿色生活的追求,乡村旅游市场越来越繁荣,朱家营村应依托其独有的自然资源、人文资源等优势,利用当前的机遇,实施差异化战略,开发朱家营特色的旅游产品,突出“乡土味”、“新奇”、“健康”,树立“红色圣地,原真乡村―朱家营村”的景区形象。例如,依托该地血花剧社的游击队、村民智斗敌人等红色剧目,打造“太行深处红色风情―天生桥公园”特色旅游品牌,利用品牌推动地区旅游发展[2]。

3.2 依托扶贫政策,提升景区质量(WO)

近些年,中央和地方政府对贫困山区经济发展非常重视,出台了众多帮扶政策。朱家营村应当抓住扶贫机遇,有计划地利用好相关扶贫政策和帮扶资金[3],完善朱家营村的基础设施建设,更换和淘汰景区落后旅游服务设施;依托人才扶贫规划,积极吸纳优秀旅游从业人员,提高天生桥景区管理水平,将景区由4A级景区晋升为5A级景区。

3.3 立足太行,发展大旅游(ST)

乡村旅游业是一种地域性很强的行业,只有与周边景区进行联动,根据旅游资源划分不同的协作区域[4],才能在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地位。朱家营村地处太行深山区,拥有众多的优势人文资源、自然资源,但是仅依托自身资源无法与大规模的景区相竞争。朱家营村应当与地处太行山的唐县、顺平、满城等县域的旅游景点进行合作,实现资源互补,打造精品旅游路线,应对市场挑战。

3.4 丰富旅游产品类型,满足不同顾客需求(ST)

旅游开发应依据顾客的特点,开发相应的产品,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5]。对于青年人来说,忙碌的工作使其对都市生活感到厌倦,旅游观光是缓解他们工作与生活疲劳的重要方式。这一类人的特征是“忙里偷闲”,对于这一客源市场,朱家营村应当开发侧重休闲、放松的旅游产品。而对于“有空有钱”银发老年市场,朱家营村应当开发突出健康、养生的产品。

3.5 保护式开发景区,永续发展(WT)

旅游开发过程中应健全景区生态环境检测、监督制度[6],保护式开发景区资源。朱家营村应当合理地规划景区设计,保护好当地水资源、天然珍贵动植物,使旅游开发与环境保护相协调,实现旅游开发的永续发展。此外,朱家营村还应当对景区内乱搭、乱建现象进行治理,合理规划村庄建筑布局,实现土地集约利用。

3.6 构建宣传竞争策略,迎接市场挑战(WT)

朱家营村应当运用各种渠道进行宣传和促销,以提高景区的竞争力,如:在通往北京、保定、石家庄、太原等客源城市的高速通道路口设置合适的广告牌、指示牌;在主要客源市场的长途车站候车厅、公交车站牌、出租车灯箱等位置制作宣传广告;在e龙、携程等旅游门户网站广告信息等[7]。

4 参考文献

[1] 马德生.打造环京津休闲旅游产业带的对策建议[J].商业研究,2009(7):151-153.

[2] 顾晓明.临潼旅游开发SWOT分析及发展策略[J].商场现代化,2008(12):215-216.

[3] 王荣娟.北京山区旅游规划的SWOT分析与战略研究[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4):73-78.

[4] 陈景,葛京凤,深彦庆.河北太行山区生态旅游可持续开发模式探讨[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0(2):122-125.

篇8

乡村旅游、生态农业旅游在欧洲地区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因此欧洲地区的相关研究较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从宏观角度上,西方国家对生态农业旅游的研究主要围绕生态农业旅游的概念、生态农业与旅游的关系、旅游现象的描述以及生态农业在旅游业中的地位等方面展开的。

1.生态农业旅游客源市场结构方面。学者BrittanyRussell对生态农业旅游的客源市场结构做出了详细分析,总结出生态农业旅游市场的结构呈现出两方面特征,一是客源主体的受教育水平较高,另一方面是他们的经济条件较好。他们选择生态农业旅游这种方式,不是因为其收费低廉,而是为了寻找在城市失去了净化空间和尚存的自然文化氛围。他们参与农业劳动追求的主要是精神享受而不是物质享受。

2.生态农业旅游发展模式方面。丁小伦就国外生态农业旅游园区的主要发展模式进行了系统总结,将生态农业旅游园区分为三大类,即示范农场(DemonstrateFarm)、假日农场(HolidayFarm)与试验农场(ExperimentFarm),其中假日农场即为开展生态农业旅游的主要基地,以日本爱知县的“空中花园”、新加坡等国的“耕种社区”为例,又对假日农场做出了更进一步的分类,其中包括观光农园、农业公园、教育农园、森林公园。观光农园即在城市近郊或风景区附近开辟特色果园、菜园、花圃等,让游客亲自摘果、种菜、赏花、采茶等,享受田园乐趣;农业公园即按照公园的经营思路,把农业生产场所、农产品消费场所和休闲旅游场所结合为一体;教育农园主要以农业生产和科普教育功能为主,颇具代表性的有法国的教育农场、日本的学童农园等;森林公园多以林为主,辅以多变的地形、开阔的林地、优美的林相和山谷、奇石、溪流等复合生态群体。

3.生态农业旅游的制度建设体系方面。日本与韩国在生态农业旅游规范制度的体系建设方面较为关注。1990年日本颁布实施《修建市民农艺促进法》,对生态农业旅游用地做出了明确规定,同时以法律的形式使农业用地开设观光园这一行为合法化,从而促进农业旅游活动的较大发展;韩国政府对观光农园的规模限制也随着生态农业旅游的发展而越来越松弛,由最初的最大规模限制在0.02km2到如今的0.05km2,同时在资金与政策上对观光农园的发展给予支持,除此之外还包括对生态农业园区的申请、可行性评估以及对园区发展规模的确定,均给出了明确的依据与法律规定。另外,国外很多学者还对生态农业旅游产品的生态化设计等方面做出了专门研究。

二、国内城郊生态农业旅游研究综述

借助CNKI数据库的搜索引擎,本文采用与“生态农业旅游”和与生态农业旅游相近的“农业生态旅游”、“农业旅游”、“休闲农业”、“观光农业”、“乡村旅游”作为主题词,检索了1993年到2011年的中文期刊数据库,通过分类统计,总结国内生态农业旅游研究包括以下五个方面的内容(详见下图):

1.生态农业旅游的概念或内涵研究。目前我国学者对生态农业旅游名称本身还存在着很大的分歧,生态农业旅游单从字面意义上就有两种不同的组合方式,即“生态+农业旅游”类与“生态农业+旅游”类。

1.1“生态+农业旅游”类概念。卢云亭、李瑾、郑秀娟等认为“凡是能够给游客带来土趣、野趣、奇趣、异趣,同时具有观赏、休闲、科考、健身、阅历等不同旅游功能的农业均可称为生态农业旅游”。该类定义并未对“生态”一词做出解释,此处的“生态”仅仅是“农业旅游”的一个前缀,成为了修饰农业旅游的一个标签,这种概念的理解可以直接等同于对农业旅游的理解。

1.2“生态农业+旅游”类概念。该类定义将“生态”与“农业”连为一体即生态农业,强调旅游开发的基础是生态农业,而不是一般的农业资源,将科学的生态农业生产和旅游融为一体,扩大生态农业的“三生”功能(即生产、生态、生活功能)。随着生态农业的发展,近几年这类概念普遍得到认可。江金波、严贤春、崔娜娜、李广宏、谢雨萍、任冠文等认为生态农业旅游是以生态学原理为指导,以生态农业建设为基础,以农业观光、农艺与科技示范、休闲度假为旅游实体,同时为游客提供广泛参与和体验的农业生产、农产品采摘、加工等旅游活动。

2.生态农业旅游开发意义与功能研究。问建军、汶录凤、张青衫、伍海琳、范晓梅、吴莹、李广宏、高璐、刘玲等分别从生态保护、经济发展、旅游扶贫、环境教育等方面对生态农业旅游的开发意义做出了详细的阐述。

篇9

1.生态农业旅游客源市场结构方面。学者Brittany Russell对生态农业旅游的客源市场结构做出了详细分析,总结出生态农业旅游市场的结构呈现出两方面特征,一是客源主体的受教育水平较高,另一方面是他们的经济条件较好。他们选择生态农业旅游这种方式,不是因为其收费低廉,而是为了寻找在城市失去了净化空间和尚存的自然文化氛围。他们参与农业劳动追求的主要是精神享受而不是物质享受。

2.生态农业旅游发展模式方面。丁小伦就国外生态农业旅游园区的主要发展模式进行了系统总结,将生态农业旅游园区分为三大类,即示范农场(Demonstrate Farm)、假日农场(Holiday Farm)与试验农场(Experiment Farm),其中假日农场即为开展生态农业旅游的主要基地,以日本爱知县的“空中花园”、新加坡等国的“耕种社区”为例,又对假日农场做出了更进一步的分类,其中包括观光农园、农业公园、教育农园、森林公园。观光农园即在城市近郊或风景区附近开辟特色果园、菜园、花圃等,让游客亲自摘果、种菜、赏花、采茶等,享受田园乐趣;农业公园即按照公园的经营思路,把农业生产场所、农产品消费场所和休闲旅游场所结合为一体;教育农园主要以农业生产和科普教育功能为主,颇具代表性的有法国的教育农场、日本的学童农园等;森林公园多以林为主,辅以多变的地形、开阔的林地、优美的林相和山谷、奇石、溪流等复合生态群体。

3.生态农业旅游的制度建设体系方面。日本与韩国在生态农业旅游规范制度的体系建设方面较为关注。1990年日本颁布实施《修建市民农艺促进法》,对生态农业旅游用地做出了明确规定,同时以法律的形式使农业用地开设观光园这一行为合法化,从而促进农业旅游活动的较大发展;韩国政府对观光农园的规模限制也随着生态农业旅游的发展而越来越松弛,由最初的最大规模限制在0.02km2到如今的0.05km2,同时在资金与政策上对观光农园的发展给予支持,除此之外还包括对生态农业园区的申请、可行性评估以及对园区发展规模的确定,均给出了明确的依据与法律规定。另外,国外很多学者还对生态农业旅游产品的生态化设计等方面做出了专门研究。

二、国内城郊生态农业旅游研究综述

借助CNKI数据库的搜索引擎,本文采用与“生态农业旅游”和与生态农业旅游相近的“农业生态旅游”、“农业旅游”、“休闲农业”、“观光农业”、“乡村旅游”作为主题词,检索了1993年到2011年的中文期刊数据库,通过分类统计,总结国内生态农业旅游研究包括以下五个方面的内容

1.生态农业旅游的概念或内涵研究。目前我国学者对生态农业旅游名称本身还存在着很大的分歧,生态农业旅游单从字面意义上就有两种不同的组合方式,即“生态+农业旅游”类与“生态农业+旅游”类。

1.1“生态+农业旅游”类概念。卢云亭、李瑾、郑秀娟等认为“凡是能够给游客带来土趣、野趣、奇趣、异趣,同时具有观赏、休闲、科考、健身、阅历等不同旅游功能的农业均可称为生态农业旅游”。该类定义并未对“生态”一词做出解释,此处的“生态”仅仅是“农业旅游”的一个前缀,成为了修饰农业旅游的一个标签,这种概念的理解可以直接等同于对农业旅游的理解。

1.2“生态农业+旅游”类概念。该类定义将“生态”与“农业”连为一体即生态农业,强调旅游开发的基础是生态农业,而不是一般的农业资源,将科学的生态农业生产和旅游融为一体,扩大生态农业的“三生”功能(即生产、生态、生活功能)。随着生态农业的发展,近几年这类概念普遍得到认可。江金波、严贤春、崔娜娜、李广宏、谢雨萍、任冠文等认为生态农业旅游是以生态学原理为指导,以生态农业建设为基础,以农业观光、农艺与科技示范、休闲度假为旅游实体,同时为游客提供广泛参与和体验的农业生产、农产品采摘、加工等旅游活动。

2.生态农业旅游开发意义与功能研究。问建军、汶录凤、张青衫、伍海琳、范晓梅、吴莹、李广宏、高璐、刘玲等分别从生态保护、经济发展、旅游扶贫、环境教育等方面对生态农业旅游的开发意义做出了详细的阐述。

篇10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06(2006)09―0075―05

一、问题的提出

乡村旅游,是以乡村地域及农事相关的风土、风物、风俗、风景组合而成的乡村风情为吸引物,吸引旅游者前往休闲、观光、体验及学习等的旅游活动。

中国乡村旅游起步较晚,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之后,发展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进入20世纪90年代,我国城市化和社会经济获得较快发展,人们经济收入增加,生活观念和消费结构转变,生活质量有了新要求。“双休日”和“黄金周”假日制度的执行,以及乡村地区交通设施的改善,都为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于是,继1998年“中国城乡游”之后,在国外已盛行几十年的乡村旅游在我国呈现出迅猛的发展势头。但是我国乡村旅游尚处于起步阶段,国内对乡村旅游的理论研究滞后于实践的发展,因此,不可避免地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为推进我国乡村旅游持续健康发展,有必要对当前乡村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地、系统地研究,探寻根治问题的“秘方”。

二、乡村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对研究成果的分析

关于乡村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现有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思想认识问题:无论是社区居民,还是政府,抑或乡村旅游经营者,均存在对乡村旅游认识不足的现象。具体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对开发乡村旅游所需的条件缺乏充分的分析与认识,对乡村旅游资源分析不够、评价过高,导致对乡村旅游开发过于乐观、期望过高。二是缺乏对乡村旅游基本特征的正确认识,致使忽视在乡村旅游的发展中继续有效地保持“乡村性”和“乡村意象”,出现建筑的城市化、活动的商业化等趋向。三是认为旅游应是风景名胜区与大都市的事,乡村地区没什么可游的,未能认识乡村旅游与农业生产的互补性和功能优势,从而忽视乡村旅游的发展。这三个认识误区严重制约了乡村旅游的健康发展。

(2)规划问题:缺乏统一规划。尹少华、邓德胜、文建林认为,地方在发展乡村旅游时,没有将乡村旅游资源的开发纳入区域旅游开发的大系统,进行统筹安排,全面规划,任由经营者进行盲目的投资与开发,甚至出现了遍地开花和重复建设的现象,是导致资源开发的形式单一、水平不高、档次低下、特色不强,从而缺乏对客源市场的吸引力的主要原因。

(3)基础设施问题:当前制约乡村旅游发展的最大问题之一是基础设施落后。许多基础设施仍然适应不了游客的需要,例如,道路、停车场、洗手间、工具室、电话亭等公共设施简陋、设备不足;客房、餐厅茶楼等主要食宿设施条件差,卫生状况和设施设备条件难以让人接受,难以留住游客。

(4)资金问题:资金短缺,投入不足。虽说乡村旅游投资相对较少,见效较快,但并不是说不需要资金,尤其是建设上规模、上档次的乡村旅游区,既需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又需对外宣传促销,必须有一定的资金保证。但目前在我国兴办旅游景点的热潮中,人们的投资热点是开发规模较大、资源品位较高的景区以及建主题公园,很少有人去投资乡村旅游。

(5)人才与管理问题:乡村旅游景点管理滞后,服务质量不高。具体表现为:一是卫生状况不好,存在“脏、乱、差”现象;二是乱搭乱建现象严重,破坏了古建筑、古村落的古朴风格,形成强烈的视觉反差;三是少数景点游览线路组织不好,标志不明显,有的还要走回头路;四是有的景点工商户太多,浓厚的乡村文化氛围或宜人的自然风光被花哨的商业气息所冲淡,让旅游者找不到“返璞归真”、“回归自然”的感觉;五是管理与经营体制不健全,从行业管理上看,管理力度不够,并缺乏相应的政策法规,大多数“农家乐”协会也形同虚设,许多开发和经营行为得不到应有的规范。出现这种现象,主要原因就是缺乏专业管理人才。没有专业管理人员的统一管理,会使本来就很松散的乡村旅游经营者更加松散;没有专业管理人员的点拨和引导,也很难加快乡村旅游向前发展的速度。

(6)产品与效益问题:首先,目前我国乡村旅游产品单一,未形成系列,产品雷同,品位不高,难于满足旅游市场日趋多层次、多样化和高文化品位的旅游需求;其次,产品粗糙,深度开发不够。许多乡村旅游产品只是表层开发,缺乏创新设计和深度加工,文化品位不高,特色不明显。第三,我国乡村旅游产品参与性不足,难于提高旅游者旅游感受。由于产品单一,档次不高,经营管理不善,服务质量不高等多方面原因,导致我国乡村旅游效益不明显,而负面影响则有所加剧。

2.对研究成果的思考

虽然上述研究成果对我国乡村旅游发展中的问题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研究,但是尚存在一些不足:一是对乡村旅游发展中的利益分配以及市场与促销问题缺乏关注;二是未能厘清这些问题相互之间的联系和问题发生的脉络。

(1)利益分配问题:在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涉及政府、农村集体、旅游企业和农民等的利益分配问题,如何妥善、合理地处理好这一问题,协调好在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各方的关系,对于乡村旅游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然而,乡村旅游利益主体的多样性和利益关系的复杂织在一起,给乡村旅游收入的分配带来诸多障碍,造成各利益主体间的矛盾。任何一方利益得不到保障都会带来负面影响。例如,安徽省宏村在古村旅游开发中,村民缺乏应有的知情权、参与权和利益分配,在对产权极不尊重、分配极不公平的情况下,宏村全体村民于2000年、2002年两次分别向黄山市中级人民法院、安徽省高级人民法院联名提讼,控告黟县人民政府违法侵权行为,导致宏村旅游办得越红火,宏村村民与政府、企业的矛盾越尖锐的现状。村民因利益分配不公而与旅游景区经营企业冲突的事件在我国其他地区也多有发生,如华夏第一苗寨――德夯苗寨村民曾封堵景区游道、凤凰县黄毛坪村村民分占凤凰苗王府景区停车场等。

发展乡村旅游的重要目的之一是发展经济,无论是政府、经营者或是农民,都希望通过发展乡村旅游从中获利,追求经济效益是他们发展乡村旅游的共同目的,同时也是问题和矛盾的产生所在。因而,利益分配问题是乡村旅游发展中一个关键性问题,这一问题的顺利解决有助于其他问题的解决,有助于推进乡村旅游持续健康发展,理应得到政府、社会以及业界与学界的广泛关注。

(2)市场营销问题:市场研究不足,宣传促销力度不大,方式单一。目前,我国旅游开发已由资源导 向型向市场导向型转变,但乡村旅游存在地域分散、经营规模小的特征,而且资金不足,专业人才匮乏,致使乡村旅游经营者无力从事全面的市场调查研究。因而,目标市场与宣传促销方式也较为单一。例如,黄山周边地区乡村旅游的市场总是定位在游玩黄山景区之后意犹未尽的游客身上,很少走出去宣传促销,只寄希望于导游或其他从业人员将人带去。乡村旅游宣传促销手段以发传单或发名片和宣传册为主,并多局限在人际的范围和较原始的手段,主动宣传和参加集体促销的意识和要求不强,这很难适应旅游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新形势。市场宣传促销不力已严重制约了乡村旅游发展。

(3)问题的关联性:一切事物总是普遍联系和相互作用的。纵观现有研究成果,从不同角度分析了我国乡村旅游发展中的问题,但未能就所存在问题之间的关系进行全面的、系统的分析,仅把它们作为各个单一问题与现象加以分析;未能从问题的相互联系进行研究、分析其中的根本与核心问题,没有找出引发乡村旅游问题的根源和厘清问题的发展脉络,只停留在乡村旅游问题的一般性描述。在此研究基础上所提出的对策与建议,难免存在“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现象,难于收到“标本兼治”的效果。

系统论认为,从自然界到人类社会,是由众多系统构成的有机集合体,每一个系统都是由若干个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的要素构成的有机整体。乡村旅游作为一个完整的系统,其关联要素含多个方面,其中主要包括:体制要素、政府要素、农业结构要素、土地政策要素、利益主体要素、资源要素、生产要素、经营管理要素、市场要素等。因而当系统运动发展时,其中某一子系统或要素发生改变,必然带动其他部分与要素进行相应的变化,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乡村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正是由于系统运动发展时,某一子系统、环节以及构成要素未能进行相应的变化和调整而产生,即运动发展所造成系统内部的不协调以及系统与外部环境的不协调。因此,乡村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具有一定的系统性和关联性,只要找出根本问题,也即问题产生的根源,厘清问题的发生脉络,加以分析、解决,其他看似复杂的问题便随之迎刃而解,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且能“标本兼治”,实现乡村旅游的持续发展,如图1所示。

三、解决乡村旅游发展中存在问题的基本步骤

在乡村旅游发展中的问题关联图中,可以清楚地看出在乡村旅游发展中所产生一切问题的根源以及问题发展的脉络。思想认识问题处于问题关系链中的起因位置,是乡村旅游发展进程中引发相关问题的根源,是产生一切问题的“症结”所在。思想认识是行为决策的基础,政府、开发商、村民等乡村旅游开发主体,在对乡村旅游具有一定认识的基础上进行开发,但因认识的局限性和不完全性,致使行为决策出现偏差与不当,从而产生了缺乏整体规划、基础设施滞后、经营管理不规范、服务质量不高、资金与人才匮乏等影响旅游产品生产的问题,这些问题主要是以旅游产品生产为核心,笔者概称之为生产过程问题。生产过程中所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导致旅游产品问题与效益问题的相继发生,也随之产生了利益分配问题。

笔者依据乡村旅游发展中存在问题的关联性及其发生脉络,提出根除乡村旅游发展中存在问题的4个基本步骤:

1.提高认识,根除“病源”

无论是政府决策者还是农村村民、旅游企业管理者以及从业人员均要提高对乡村旅游开发的认识。首先,正确理解发展乡村旅游现实意义和功能优势,认清乡村旅游的主要内容与特点。其次,充分认识农业不仅是农村的主导产业,而且是重要的旅游资源之一,协调好旅游业与农业的关系,树立“以旅助农”、“农游合一”的开发理念。最后,对乡村旅游开发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进行科学分析,这样既可以对可能产生的问题制定防范措施,做到防患于未然,尽可能规避问题的发生,又可使各相关开发主体对问题的产生有心理准备,避免问题发生时出现慌乱、不满,甚至对乡村旅游开发丧失信心的现象。总之,在思想上对乡村旅游必须具有系统的、全面的认识,就乡村旅游发展达成共识,从而,消除问题发生的根源,并为后续问题的解决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2.合理分配利益,消除问题恶化的隐患

乡村旅游发展进程中,利益分配不公,则会出现诸如宏村、德夯苗寨等地的乡村旅游愈是发展、各利益主体之间的矛盾日益加剧和激化的现象,致使乡村旅游发展中的问题进一步恶化。虽然只有当乡村旅游发展产生效益时,才发生利益分配,但是,此时只是利益分配的结果体现。实际上,利益的分配思想与方式在确定开发主体与发展模式时就已形成。为此,要实现利益分配的公平合理,首先在乡村旅游开发前必须进行全面的社会调查,明确各个相关单位与人员的利益主体地位;然后依据各利益主体在乡村旅游发展中的相关程度、贡献等,制定科学的分配制度与途径,并保持应有的透明度。

3.全盘运作,突破生产难题

生产过程问题是乡村旅游发展中的核心问题所在,如何解决这一环节的问题,已是专家学者和从业人员广泛关注的焦点,并提出了许多有效的建议与对策。生产过程问题看似繁复,但只要顺利解决思想认识与利益分配问题,各相关开发主体就能明确目的、统一认识,形成乡村旅游发展合力,生产过程问题也能得以有序解决。

从图2中可以看出这一环节的问题主要是围绕旅游产品生产而展开的,规划、资金、人才、设施、经营管理等问题既相互关联、相互支撑,又相互制约。为此,要顺利解决生产过程问题,必须全盘运作,提高整体生产能力。

(1)制定整体规划,铸造破解生产难题的金钥匙。规划是旅游健康有序发展的基础,在生产过程问题中,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筹措与管理、人才开发、市场开发等问题,均需有科学的规划。由此可见,规划在生产过程中具有统率作用,是破解生产难题的金钥匙。因而,乡村旅游开发应该对旅游地的区位条件、资源特色、生态环境、社会经济及客源市场等进行认真和翔实的调查与评价,然后,在区域空间上进行统筹安排,全面规划;在时空上对乡村旅游开发活动进行有序的周密安排。这样既可以减少盲目开发和投资失误,又可以避免相邻地区的雷同和重复建设,提高乡村旅游开发的效果,从而促进乡村旅游的健康、有序、稳定发展。

(2)拓宽融资渠道,消除生产投入瓶颈,完善基础设施。资金是乡村旅游开发的重要条件之一,资金缺乏制约了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完善,从而影响乡村旅游产品的开发。乡村旅游开发可通过三条渠道筹集资金:第一,由政府部门统筹、批拨扶贫资金开发乡村旅游,政府投资的优势在于有利于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有利于乡村旅游的整体规划和迅速发展。第二,引进外资,给乡村旅游开发注入新鲜“血液”,拉动乡村旅游经济发展。第三,鼓励村民出资合股联营,这有助于增强村民的责任感,以主人翁的态度投入乡村旅游开发工作中。在整体规划的 指导下,充分利用有限资金完善旅游设施。

(3)加强人力资源建设,培养能够破解生产难题的人才。乡村旅游要上规模、上档次,关键在于人才,人才是推动乡村旅游发展和提高服务质量的根本保证。乡村旅游开发中的人力资源建设,需根据乡村旅游发展特点,遵循“培引”结合原则,以培养当地人才为主,引进人才为辅。通过加强经营管理者、从业人员、村民等相关人员的旅游知识和业务技能培训,从而提高服务接待水平。

(4)加强管理制度、法律法规建设,规范经营管理。在企业管理中,人们提出向管理要效益的经营理念,这一经营理念在乡村旅游开发中同样适用。因而,必须建立和完善管理机制,制定相应的政策法规,不断提高经营者的管理水平;逐步实现乡村旅游管理规范化。

(5)加大市场研究与宣传力度,拓展客源市场。从图2可以看出市场与旅游产品的关系,产品只有适应市场需求才具有生命力,再好的旅游产品必须投入市场,并为市场所接受才能实现其价值,由此可见,市场是旅游产品价值实现的保证。乡村旅游产品要适应市场的需求,首先必须研究市场动态,研究旅游者心理特征和消费趋向,再进行精心规划设计。同时,还需主动出击,把产品投入市场,充分运用各种促销方式,积极引导和激发旅游者的消费行为。总之,加大乡村旅游宣传力度,提高旅游产品知名度,是推动乡村旅游快速发展的重要措施。

4.消除问题,实现协调发展

生产过程问题的顺利解决,产品与效益问题也随之迎刃而解。首先,立足当地乡村旅游资源实际和发展状况编制的乡村旅游规划具有自身的独特性,在此基础上设计开发的乡村旅游产品具有明显的个性与特色,有效地消除产品雷同现象。其次,经营管理者、从业人员等相关人员的业务知识与技能的提高,开发资金筹措到位,基础设施的进一步完善以及经营管理的规范化,都为开发高质量、高品位的乡村旅游产品提供了有力的保障。第三,在广泛研究市场动态和旅游者的心理特征与消费行为前提下,设计和开发集观赏、考察、学习、参与、娱乐、购物和度假于一体的综合型乡村旅游产品,有效地满足了旅游者多层次的旅游需求。同时,随着宣传促销力度的加大与客源市场的不断扩展,乡村旅游的经济效益也随之逐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