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教学特点模板(10篇)

时间:2024-04-08 17:45:14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职业教育教学特点,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职业教育教学特点

篇1

一、引言

2006年的9月,我参加了天津市教委组织的职业院校骨干教师赴加拿大的进修学习。经过这次出国进修学习,开阔了眼界,增长了不少见识,拓宽了思维面,使我对西方国家职业培训和职业教育教学特点有了进一步了解,对中西方职业教育理念有了更深的体验。加拿大职业培训和职业教育的主要目标是为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培养具有专门技能、特殊技能的劳动者或企业短缺人才,并为他们提供技能和进修的机会,以提高他们的就业能力。加拿大职业培训和职业教育教学方法的先进理念,为我们进行职业教育教学工作带来了指导和启示。

二、加拿大职业培训的教学特点

在加拿大以进行英语语言强化培训和计算机专业职业培训为主要内容,培训课程教学方法特点突出。

1.英语语言培训的教学特点

(1)教学形式新颖,采用圆桌分组的教学形式,教师随时可以与学生进行交流,易于师生互动,同时也便于学生之间的讨论交流。在交流中让学生学会合作,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肢体语言,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便于学生理解所学的知识;教师利用启发的形式让学生尽量地多提出问题和个人见解,然后与学生进行讨论,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

(2)教学目的明确,教学内容实用。教师能够很好地把握培训内容,教学内容涉及了生活的各个方面,例如:参观用语、基本对话交流等,信息量适度,易于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英语的基本会话。

(3)在教学方法的运用方面教师有独到之处。教师利用做游戏方法进行教学,这样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而且使学生很容易掌握所学的知识;另外教师采用的教具简单而实用,利用情景教学方法,使学生的参与度很高。例如,在英语语言培训课程上,上午学习日常生活用语,下午就到有关的相关的地方去进行实践学习。

(4)进行英语培训的过程中没有固定教材,每天学习一个知识模块,教师会发一些相关的教学资料,这些教学资料是教师精心为培训专门设计的,可以根据教学内容随时更新,最后用活页夹加到一起,累加成册形成英语培训教材。

2.计算机职业培训的教学特点

(1)课堂采用案例教学,教学实例接近生活和实际工作需要

案例教学是运用案例进行教学实践,改变传统教学以本为本、从概念到概念的注入式教学方式,变成一种促进学生成为教学主体,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探索性学习的开放式教学方式。加拿大学院的教师根据我们学员学习的特点进行案例教学,所采用教学案例很实用,接近我们的生活和实际工作,为进一步学习提供良好的素材。

(2)课堂作业采用大作业的项目形式

教师为了提高我们学习的创新能力,以大作业形式让我们完成他们所提出基本训练要求,学员做好大作业后,要在课堂上公开展示自己的作品,这样不仅考察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及综合处理问题的能力,而且调动了学生主动学习和勇于探索的积极性。

(3)教师有很高的综合素质和业务技能

为我们进行专业培训的教师具有良好的专业素养,很强的职业技能,例如,网络安全教师,曾任教前公司的网络管理部门经理,有极为丰富的网络安全管理经验,另外他所展示计算机网络教学课件打破了传统的PowePoint课件模式,以三维动画的形式讲解网络传输的原理,把讲解枯燥的原理知识变成简单易懂的动画展示,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多媒体教师在HBI学院任教时,自己设计开发网站,做专业摄影师,另外他还是一位冰球教练,同时也是冰球队的经纪管理人。数字技术教师是一位专业的音乐制作人,有丰富的数字音乐制作经验。他们在讲授课程的同时,也向我们传授了丰富的职业经验,让我们开阔了眼界,增长了知识。

三、加拿大职业教育的教学特点

在进修期间,还对加拿大职业教育的教学进行了考察。加拿大的职业教育主要是中学后的职业教育,其教育类型有:授予文凭和证书的社区学院(相当于我国的高职)教育;非学历的职业培训和预备性训练;成人职业教育和培训。高等职业教育更是形式多样:有二年制或三年制的专科、四年制本科(与大学联办)和一年制研究生专业证书班等。

加拿大职业教育的教学特点,是注重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参与意识,老师讲课并不面面俱到,提倡学生自学和思考。老师有时会选择一个project(项目),让学生自学后提交书面报告或根据项目内容完成相关内容操作,这样学生就会到图书馆查阅大量的文件和资料,提交书面报告;或者自己通过自学后完成项目操作任务提交操作成果,否则只能得到0分的成绩。另外,在许多教学场合,教室与操作车间连在一起,学生在教室中自学,遇到实际问题可以随时到操作车间进行练习,并有教师进行现场指导,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加拿大职业教育的教学方法着重培养与他人合作协调的能力,鼓励学生在公众面前表现自己。根据老师提出的问题,大家商量对策、分头准备,最后在班上宣讲和表演出来,以提高学生的团队精神。

加拿大职业教育在理论教学的同时,也非常注重实践教学,使学生在实践教学中掌握更多的实用技能。在安大略省宾顿市Fletchers Meadow高中,还推行一项名为Co-op的实践教育项目,其教学实践目的意在全面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Co-op,全称为Cooperative Education,是由学校、用人单位和学生三方共同参与的一种教育项目。高中学生11年级或12年级(相当于我国的高二、高三年级),在学校学习一段时间完成学校部分的学习任务,并通过用人单位面试,学生进入公司工作,用人单位也非常欢迎这些学生到公司工作,在这段工作期间学生定期向学校汇报工作情况,负责这个项目的教师也要随时跟踪学生以了解他们的学习和工作情况,根据每个学生的不同情况调整学生的工作、学习进度,工作一段时间后,学生要回到学校接着完成学习任务,这样“理论—实践—理论”的良性循环直到高中毕业,学生不但熟练地掌握相关专业的理论知识,而且有很强的职业技能,丰富的职业经验。为进一步地学习工作打下了非常好的基础。

篇2

张家界旅游学校创办于1983年,是湖南省创办最早、规模最大的旅游职业学校,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一直是学校重点建设的专业,为社会培养了数以万计的旅游服务与管理人才。学校一直把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高素质专业人才作为教育的目标和宗旨。为了实现这个办学目标,学校结合学情、校情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努力探索有效的途径,在重视专业理论教学的前提下,将实践性教学纳入了学校专业教学的整个过程中。所谓实践性教学就是在向学生系统地讲授专业理论知识的同时,紧紧抓住专业应用性的特点,突出应用特色,强化实践性环节,将理论学习与提高技能有机结合,以求培养学生动手操作技能的各种现场教学和专业实习活动。

职业学校的实践教学是相对于学校的理论教学而言的,与理论教学密切相关,但又不同于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的教学内容是传授专业技能,是通过合理结构配置呈现的具体教学内容,包括实训、见习、案例教学、毕业实习、科研训练、社会实践等;而理论教学的主要内容是理论知识和思维逻辑,教学形式主要是课堂授课。此外,实践教学在培养目标、教学环境、教学设备等方面也表现出与理论知识教学的很多不同点,种种区别使实践教学具有自己的特点。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创新的不断加快,实践性教学已经成为职业学校教学的重要一环。为了使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实践性教学符合新时期的要求及学生的实际,笔者认为在实践性教学中只有透彻研究这些特点,并在了解该专业特点的基础上探寻科学的方式方法,才能提高实践教学的质量,达到预期的教育教学实效。

一、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实践性教学的特点

1.教学目的的明确性

职业教育中采用的实践教学不同于基础教育中的基础知识教育,也不是基础教育中的素质教育,而是职业教育中的专业技能教育,教学的目的在于从对知识的传授和掌握转向对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注重能力和素质的培养,从而实现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所以实践性教学就是一种对学生进行职业能力的训练,是具有明确的职业能力标准、职业范围甚至明确的就业岗位的教学。为实现这一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在课程结构和教学内容的组织上以应用性为主。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的实践性教学就是为旅游行业培养所需的导游、旅行社计调与旅行社管理、外联、景区景点讲解员等相关人才。这就需要培养学生具备相对应的管理知识,如上、下、平行沟通能力、信息处理能力、财务报表能力等。

2.教学计划的系统性

实践性教学不同于生活实践,不是单个的行动和事件,是一个由一定的物质基础和人员合作完成的系统工程,是有计划地培养人的活动,即是一种系统性的教育。在中职教育中,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必须是系统有序的,要符合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逐步积累和深化、循序渐进的认识规律。因此要对实践教学计划进行统筹安排,学校应有自己的实践教学方案,每个方案都要明确的实践教学的设备、场地、资金规划、师资、期限、过程等,体现出各阶段的培养计划,在制定计划时要考虑到实践教学目标必须与社会对旅游服务与管理人才的总体要求一致,要分阶段、有层次、有梯度地来指导整个实践教学活动,优化和完善各个实践教学环节。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在一年级时让学生学习、了解了旅游概论、旅游地理、旅行社经营与管理等基本理论课程的内容后要有针对性的安排学生在旅行社、景区参观、见习,让学生初步了解各个部门业务分工及合作的框架;二年级通过案例教学、实操等手段,使学生掌握实操的技能;三年级考取专业技能证后到相关企业实习,进一步掌握旅行社、酒店的服务技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教学形式的直观性

人们常说:“百闻不如一见。”贯彻实践性教学的直观性,可以使学生获得真实、具体、丰富的感性材料,通过直观认知,了解、熟悉技术的操作要领,突破时空和思维模式的限制,使语言难以表达清楚的抽象知识概念具体化、形象化,为学生的感知、理解和掌握技术规范创造条件,增强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高技能培养的效率。例如,讲授“地陪导游中首次沿途导游”时,笔者用多媒体手段展示相关的视频资料,学生清晰地看到了沿途导游的全过程;同时,教师通过情景模拟,让学生能很直观地明确沿途导游的内容及要领。

4.教学环境的开放性

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教学环境与其他教学不同,需要的是一种真实的或仿真的情景,需要的是可操作的实际设备,所使用的设备未必能在教室这个有限的空间内容纳,所组织的活动未必能在教室这个固定的空间内展开,所使用的素材未必能在教室等特定的空间内获得,所培养的能力未必能在师生单向交流中形成。导游专业的实践教学除了在教室内进行情景模拟外,应把学生带到旅行社学习不同部门的工作流程和技能,此外还要让学生走进景区(景点),融入到现场导游的具体环境中去。因此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时必须处在一个开放的环境里。

5.教学内容的动态性

职业教育教学内容不同于普通教育,普通教育的教学内容是基于人类知识的积淀,而职业教育的教学内容是源于当代的职业世界,是对职业世界中技能的归纳和整理,随着科学技术发展的日新月异,专业知识的更新周期不断缩短,许多新的技术、新的管理思想逐步应用于专业管理领域,专业管理教学应及时追踪新技术、新装备的发展进程,不断更新教学内容。由于旅游服务与酒店管理的教学实践是开放的体系,必须同外界尤其是旅行社、旅游景点景区发生信息的交换,因此实践性教学也应有一个动态更新机制,在制定教学计划时,要广泛地开展社会调查,了解本专业相对应的职业岗位群的职责和综合素质与能力要求,并根据旅游业的实际情况和对人才的要求来调整教学内容,针对企业实际所需的人才类型来培养学生,落实具体的课程,强化教学“应用能力”。其教学内容与职业需要必须尽可能的保持同步,至少不能落后于社会需求,因此实践教学内容必须随着市场需求的变化而不断更新,使其处在动态变化之中。

6.教学方法的创新性

传统的教学方法是重在培养人的智力水平,增加人的知识总量,但职业教育不能简单照搬普通教育中的方法。在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中,应该根据职业教育的目的和学习内容的特殊性,重点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社会应变能力,以适应旅游服务与管理工作的需要。因此,在实践教学过程中要不断创新,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如角色扮演法、分组讨论法、团队合作法、案列分析法等

通过与时俱进的实践性教学方法,吸引开放性教育条件下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既受到基本学习能力的培养,又受到素质教育的熏陶,激发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

7.教学评价的多元性

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考核不像理论教学考核那样单一和客观,带有主观性和主体的自主性的特点。因为实践性教学活动完成情况的考核标准以文字说明为主,除完成的字数、完成的时间是类似量化的指标外,基本上是定性指标及原则性说明,任课教师或指导教师对考核标准的文意理解必然带有一定的主观性和随意性。而开放教育下实践性教学活动的完成需要依赖于学生自身的自主性和自觉性,但开放教育下的学生质量差异较大,而且整体水平不高,自主学习意识不强,很难靠自主性保证实践性教学过程的真实性、完整性的教学质量。这种主观性和自主性的特点导致评价的多元性,从主体视角来看,实践教学评价可以由学校管理人员、教学人员、企业管理人员、学生家长、职业教育专家共同参与;从过程角度来看,实践教学评价可以包括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从评价内容看,实践教学除了技能评价外,还有知识评价、职业道德评价等。 但无论是谁评价,评价内容是什么,总之评价的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在对学生实践活进行评价时,既要关注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结果,也要关注他们在活动中的变化和发展;既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更要注重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二、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实践性教学实施方式

实践性教学是传统教学中的薄弱环节,在如何加强实践教学方面,我校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不断进行探索,采用了实训、见习、案例教学、毕业实习、科研训练、社会实践等方法,从技能初步形成、技能操作实训到技能强化等分层次、分阶段逐步地开展实践性教学,将知识技能与工作岗位结合起来,突出操作,重视合作和创新,培养了一大批社会所需求的创新型适用人才。

1.技能形成性实践教学实施方式

技能形成性实践教学是实践性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技能学习从无到有的成长过程的实践教学形式。作为刚刚从初中毕业的学生来说,对所学的专业还没有清晰地认识和了解,组织好校内实践教学,有利于学生技能操作意识的形成和发展。按照技能学习的发展顺序和规律,可以分为感知认同实践和仿真模拟操作实践等方式。

1.1感同认知实践教学。所谓感同认知实践教学就是组织学生利用感官了解职业工作的过程、企业的环境、设备的形态以及职业发展的空间等。目的是让学生对所学的专业和将来所从事的职业从各方面有感性的、初步的认识,并产生喜好等认同感,为以后的学习和教学打好基础。感同认知实践的方式主要有参观、调查、访问、演讲等,这些方式可以集中组织,也可以分散进行;实践的地点可以是校内的,也可以是校外的。可以让学生到学校所在的地区内各大旅行社看一看各旅游部门的工作流程,或让学生分批跟团了解导游员的工作实况。或通过演讲、班会等形式强化他们对所学专业的感受,增强专业意识,激发专业热情。

1.2案例教学。在《导游实务》、《旅游法规》等课程的教学中可以利用案例分析的方式增强学生的认知能力。我校专业课教师都非常重视案例的教学,收集了许多的案例进行补充教学。一般采用如下过程进行案例教学:①课前布置案例内容,由学生自主分析或互相讨论;②课堂指定学生重点发言,并进行全班讨论;③由教师进行归纳总结,课后要求学生书面归纳。

1.3仿真模拟。这是技能的初步形成阶段,是按照职业世界的真实情况、构造,尽量模仿真实的工作环境,体现旅游服务业的原始原貌,营造职业工作的气氛,通过教师的示范、影像教材的演示等让学生了解、掌握技能操作的顺序、动作标准和注意事项等,学生经过模拟掌握基本的动作要领,了解相关设备、工具的性能、使用方法等。

这个阶段往往是学习新技能的基础阶段,理论与实践教学并重,以理论为基础,重点突出实践操作,一步步培养学生操作技能。以上实践性教学以在学校内部开展为主。

2.技能强化性实践教学实施方式

学生在理解、掌握基本的知识和技能后,需要开始强化这些技能,并通过教学项目等不断综合单项技能,以达到熟练再现技能的程度。强化的方式主要有实训、见习和技能竞赛等。

2.1实训。实训是实践教学的主要形式,是中职学生理论实践结合的重要途径,实训是为熟练掌握某种技术或技能而在真实或仿真的环境中进行反复训练的活动。实训目前是我校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占相当大的比列,实训的时间一般在学习专业课之后,是在一定理论和技能基础上进行的,实训的内容不是仿真模拟操作实践教学期间的单项动作训练,而是单项能力、甚至是多项能力的综合,因此,实训教学中经常采用项目教学等具有复合型的教学方式,实训的地点随所需条件而定,校内有实训基地等条件的可在校内展开,也可依靠企业资源展开。

2.2见习。见习是实践教学的补充形式。我校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在二年级上学期或下学期采取招标的形式与旅行社联系,由中标的旅行社派出精干的导游员组织学生到岳阳楼、衡山、韶山等湖南经典旅游线进行实地教学活动,这些带队的导游员既是学生的导游工作者,更是学生的“师傅”。从这些导游员身上学生学到的不仅是他们的导游工作能力,还有他们的应变能力、语言沟通能力等综合知识。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从课堂、学校走出来,开阔视野、增长实践知识与技能。

2.3技能竞赛。技能竞赛是实践教学的促进形式,有利于提高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师和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提高中职学校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因此,应定期举办或参加全国、省、市、校级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技能竞赛,将其制度化、固定化。需要注意的是,技能竞赛应作为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实践性教学的一个必要环节,却不能用技能竞赛完全代替系统、全面的专业教学,毕竟技能竞赛前的强化训练不可能面对所有的学生,但我们可以通过技能竞赛所获得的经验和教训,用于指导以后的实践性教学,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

3.技能整合性实践教学实施方式

这是综合利用所学专业知识和技能,进行检验性实践,进一步完善技能,并不断获得工作经验的教学方式。包括以下两种情况:

3.1校外实习。以毕业实习这种方式为主,这是学习期间的最后阶段,是中职教学中必有的实践教学形式。学习的内容具有综合性的特性,包含了理论知识、专业技能、方法策略及社会能力等。学生兼有学习者和工作人员的双重身份,还可领取一定的劳动报酬。实习目的是使学生充分利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复杂的难题,进行创造性实践,由此达到最高级别的的实践,因此这种教学实践教学具有最终性特性,是职业教育整体培养目标的综合反应。

为了提高学生的职业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帮助学生积累实际工作经验,必须重视校外实习。在校外实习首先要和相关的企业合作,建立校外实习实训基地。这可以借鉴德国“双元制”教学模式。所谓“双元制”教学是一种国家支持、校企合作共建的办学制度。“双元制”中的一元是指职业学校,其主要职能是传授与职业有关的专业知识;另一元是企业或公共事业单位等校外实训场所,其主要职能是让学生在企业里接受职业技能方面的专业培训。这种“双元制”模式重视能力培养,针对性较强,能充分调动企业办学的积极性。在这种制度保证下,企业不仅会制订完善的培训规划,促进专业理论与职业实践相结合,强化技能培养,而且能提供充足的培训经费,使教学有足够的物质保证。不过当前由于就业形式比较严峻,使得学生的毕业实习变成了就业实习,这样做从长远来看是不利于学生的未来发展的,因为学生通过校内实习只是初步具备了基本的导游专业技能,学生必须要在实际工作中去锻炼、提高并积累实践经验。这就需要学生不能始终在单一的岗位上实习,必须要有岗位轮换。通过岗位轮换一方面拓展学生的专业技能,另一方面也能培养学生的综合专业素质和创新能力。

3.2社会实践。这是指导学生在社会中从事的一项实践活动,常以3-5人为一组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布置相关任务,目的是增强学生对实践活动的了解,培养学生的协调能力、沟通能力和对理论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

以上这些实践教学形式是循序渐进、互相补充的,动作技能的形成规律是由简单技能的组合逐步形成复杂的技能,有一个熟能生巧的发展过程,只有熟练掌握了单项技能才能学习复杂的技巧,并且在这个过程中必须给学生充分反复操练的机会,即结合专业特点,不断的强化操作训练,在最后阶段整合实践经验,联接所学技能,形成较完整的职业技能。

参考文献

[1]张晋.高等职业教育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33.

[2]欧阳河.职业教育基本问题初探[z].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5,(12):22.

篇3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2-015-01

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新课改的推进,对中职语文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我们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改进教学模式以适应教育发展的要求。对于职业教育来说,语文虽然是一门基础文化课,如果教师不了解培养对象将来从事职业的工作环境和工作特点,不能建立起文化课与专业课之间的联系,就容易导致片面强调所教课程的学科系统性,而忽视其应用性。从而使语文的教育教学将无法适应职业教育的要求,进而丧失中职语文的特色性,丧失其在中等职业学校中存在的价值。作为中职语文教师,应该对这一学科的教学有一个正确的定位,努力拓宽我们的专业面,了解学校各专业的特性和学生就业方向,并以此为指导,既把握语文学科的特点,又和专业职业教学结合,针对学生情况因材施教,上出有中职特色的语文课。

一、突出语文的实用性,激发语文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推动学生学习的一种力量,兴趣是可以培养的,要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兴趣的最好办法是让他们明白语文的实用性。让他们明白学习语文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生活,更好地工作。职业教育是就业准备教育,学生毕业后大部分将自主谋生。他们或进企事业单位做员工,或自己办厂开店做老板……找工作要写自荐信、应聘信,面试时需要落落大方、灵活应答;自己开店办厂首先要向工商部门写一份营业申请书;与人生意合作还得会拟定合同;当幼教老师要能生动形象地讲述故事;当餐饮服务员要能听清客人的要求;当技工师傅要能看图纸说明书;当文秘人员要能写会议记录……学好语文可使他们更好地交际、交流。处在这一时期的职校生,各方面的可塑性较大,对语文学习兴趣培养的可塑性同样强。传统的语文教学以本为本,往往会引起学生的厌倦,所以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不应拘泥于课本,只为学语文而学语文,而是语文教师还要通过其他多种办法,来培养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二、注重口语的训练,培养学生交际能力

大部分中职生毕业后面临就业,口语交际能力应该是必备的。但现实是中职生在这方面的能力非常差。其原因,一方面是他们大多数来自农村,见识不广,胆小怯弱;另一方面是中职语文教学忽视了对这方面的能力训练。口语训练的第一步是要让学生建立自信心,让学生建立一种乐观向上、主动好学、富有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克服精神不集中、不爱思考、不肯主动回答老师提问的现象。学生拥有了自信,课堂教学的路就畅通了。其次,要遵循先易后难的原则,从朗读入手,循序渐进,先让学生开口讲话,然后通过自我介绍、讲故事、诗歌朗诵等活动让学生正确流利地使用普通话,比较完整地讲述和朗读,做到声音洪亮、吐字清晰、自然流畅。再就是让学生复述课文,在课堂上提问交流,逐步做到出口成章,表意准确。

三、加强写作训练, 提高语文实际运用能力

在以往的语文教学设计中,听、说、读、写、背几乎涵盖了所有的课程。语文课程的设计毫无新意,语文课没有得到过走出课堂的机会。对于职业中学而言,用人单位考虑的更多是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单纯校园里“纸上谈兵”的教学设计是不行的。长时间以来,实践性教学环节的欠缺使得语文教育流于表面。部分教学内容比较抽象,社会经验稀少的学生不明白也就在情理之中了。例如,在对写作说明文的学习过程中,学生们对说明文的理解不够清晰,了解到这种情况,我们应该特别组织一些实践活动。比如;在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中,带他们参观了一些较为便利的旅游景点,景点之中的说明文短小精湛,此时讲解更富有实际意义,学生们果然很快就读懂了这其中的要点所在。该方法可以应用到各个专业,烹饪的学生可以了解一些食谱,机电专业的学生则可以多分析一些机械说明,管理专业的学生可以参观一些管理机构,这些活动即把语文教学渗入其中,又给各个专业的学生带来了实际的专业教学意义。同时,会写常用的应用文是学生今后走向社会所必需必备的基本技能。请假条、计划、总结、合同、通知、启事、广告、自我介绍、求职信等这些常用的应用文能为中职生走向社会后,处理学习、工作和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提供直接服务,在作文教学中应该把这些非常有用的技能培养融入其中。

中职语文教学有双重职能:既要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又要为专业课的学习服务。鉴于职校学生大多重视专业而忽略文化课的情况,我们就要以专业为突破口,巧妙地把语文与专业联系起来,并挖掘语文课与专业课的联系,使学生体会到语文是一种工具,是学习其他专业学科的基础,从而喜欢并重视语文学科。所以中职教育的特点就决定了中职语文教学有别于普通中学语文教学。中职语文教学必须确立能力培养的“专业化”导向,必须把语文教学中的“听、说、读、写”能力训练与专业的“职业化”训练紧密结合起来,突出专业性,形成综合职业能力、创业能力,实现职业学校“语文教学为专业服务”的宗旨,提高中职学生的语文文化素质,为提高全面素质、综合职业能力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奠定基础。因此,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必须坚持“职业化”原则,根据各种专业所需要的具体能力让学生掌握语文的工具性作用。

篇4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309(2011)03-0023-1.5

一、通过动手培养学生的职业兴趣

人的心理活动规律是:听过的一般会忘记,看过的可能会记得,做过的才会理解。如果“听”、“看”、“做”、“想”都做到了,那样理解才会深刻。如果做过失败了又成功了,那会记忆一辈子。

如何通过课堂教学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好胜心,这是激发学生职业兴趣的唯一手段,也是职业技能的教育目标,并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的心态、心灵、情操、精神、意识、行为习惯等,最终达到培养学生积极心态、敬业精神、主动意识等,以及自信心、责任心、进取心和关爱心,这是职业教育目标。其中的关键词就是“动手”,通过“动手”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和好胜心,在“动手”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动脑”,学习理论知识和钻研技能,在“动脑”的过程中逐步引导学生大胆探索和创新――“动心”,最终达到热爱职业――“动情”。所以激发兴趣的第一步是创造学生动手的机会,同时仅有动手还是不够的,必须设立各种情景或条件让学生在课堂上产生兴趣,包括视觉兴奋、听觉兴奋、触觉兴奋、嗅觉兴奋、最终达到记忆兴奋。

二、注重知识向能力的转换

知识不等于能力和素质,知识必须转化为能力与素质才能体现出其价值。教师要引导学生将吸纳的知识转化为能力与素质。实际能力是以不断积累,不断深化的潜移默化的过程,需要从三个方面加强引导。

首先,注重学习方法和学习能力的提高。围绕知识点精心安排构建一个相对完整的问题情境,从问题的提出到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整个认知过程,必须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指导学生总结自己的学习过程,着重总结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转化活动,总结从未知到已知的转化过程,总结由认识到实践的转化过程。

其次,强化转化环节。知识向实际能力转化的每一个环节,都要抓住关键有针对性的下功夫。引导学生将所学的具体知识再加工,成为内在联系紧密的系统,把知识变成观念并牢固记忆。加强学生对实际问题的理解。在复杂的实际问题面前,教师要提供足够的问题实物,在动手中认知事物,在操作中提高能力。同时,教师还要设置一些问题情境,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最后,最大限度发挥教育情境的作用,加强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情绪,激发他们主动学习的热情,处处注意利用一切机会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激发学生的创造热情,激发学生对问题的探索。而且,在一个问题解决后,可以相应的教育情境保存下来,再现新的教育情境。这样就为知识转化成能力架设了牢固的桥梁。长此以往,学生见到的情景多,发现的实际问题多,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也多,能力也日渐增强,从而实现知识向能力的转化。

例如,在点火实验中,通过高压跳火试验,让每一个学生都亲身感受高压跳火过程和能量释放状况。特别是个别同学在不注意安全时被电击后兴趣大增,并积极探寻电击产生的原因。探寻如何把控制初级低电压从12V升变为次级高电压30KV左右的过程,以及高压电配送到各缸火花塞等系列问题,从而引伸到发动机工作时,计算机控制的最佳实际点火提前角信号,必须从搜集初始点火提前角信号、基本点火提前角信号和修正点火提前角信号的传感器输入信号开始。通过电控单元与内存的数据和程序,进行运算、处理、判断,然后输出信号控制电子点火模块,达到准确控制发动机点火的目的。使学生在学习中有了兴趣,有效地提高了学习的内动力,就做到忙而不累,乐而忘忧,提高了学习效果。

四、加强以问题为主线的教学方法

围绕如何培养学生提出问题、思考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以研究问题为主线的教学形式,形成探讨问题的的风气。这是引发思考、启迪智慧、激发灵感的最重要渠道。

例如,在对电控发动机中氧传感器的故障诊断技术的教学过程中,首先要提出问题:氧传感器失效后,“汽车会出现什么故障现象?不同车系和同车系不同车型的故障会不会一样?”,然后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思考和讨论。一般来说学生会根据氧传感器原理思考问题,得出初步结论:认为混合气会出现偏差,会造成发动机性能不佳,如怠速不稳、耗油量增加、排放性能减低,生成故障码且储存故障码。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对几款车亲自动手实验,观察氧传感器性能变差后具体出现的故障现象。通过亲自动手实验得知:对日系车来说,发动机工况看不出多大变化,最多是故障灯被点亮,可照常行驶;而对大众/奥迪车系影响较大。

通过上述带着问题而设置的实验,由此得出结论:“相同器件失效后,在不同车系和同车系不同车型出现的故障现象有较大差异”。这会引起学生进一步思考讨论,并查阅相关资料来求证,知道以上现象是各厂家发动机管理系统在不同时期设计上和控制上的差异造成的。以此拓展思维,让学生了解问题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五、实行理论和实训一体化教学

毋庸讳言,近些年来,职业院校的生源质量令人堪忧,学生普遍比较有惰性,理性思维、逻辑思维和抽象思维比较差,所以培养学生应该以兴趣为中心,以素质熏陶和技能培养为目标,以理论和实训一体化的课堂为载体,从感性认识开始,让学生从简单到复杂,从直观到抽象,按照“化整为零、各个击破、步步为营、层层推进”教学思路不断的展开教学内容,并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道德素质和职业素养。在展开理论和实训一体化课程的时候,首先考虑学生“贪声好色”的心理需求,尽量把教具搞的能够发光和发声,让学生不仅在实训中产生视觉兴奋和听觉兴奋,还要让学生能动手产生触觉兴奋,最终产生记忆兴奋,这就是“有声有色”的课堂。

把课堂变成理论和实训一体化的课堂,让课堂不再难“熬”,而是快乐的学习,这是职业教育改革的方向。

对于职业院校学生天然存在的智力和非智力差异,培养目标应定为三个级别,即“人、人才、人物”。第一类学生“低材生”,把他管住培养目标定为遵守纪律,这类学生即使学不到技能到社会上也不会危害社会,当然能够转化最好。第二学生是随波逐流的“中材生”,这些学生需要尽量转化,以激发兴趣为核心,把他们培养成技能过硬、素质达标的“人才”。第三类学生属于学习目标明确、意志坚定、兴趣浓厚的“高材生”,必须重点培养,按照高的要求严格要求他们,在知识与技能、素质与素养等诸多方面进行全面和重点培养,把他们培养成在学校是班级管理的灵魂人物和能够在未来工作岗位发挥关键作用的领军人物。

职业兴趣激发和职业素质熏陶是职业教育的总体目标,所以理论和实训一体化的课堂是职业教育改革的方向和目标。但理论和实训一体化的课堂一方面需要充足的器材(教具)和实用的教材,另一方面需要“人、人才、人物”的塑造者和管理者同时担任三种角色:妈妈、爸爸和师傅。

职业院校的学生普遍缺乏自信心,所以需要老师倾注爱心,特别是对于那些“低材生”的转化,要像妈妈一样关爱“人和人才”的成长,关心他们的学习和生活,在感情上感化他们,在困难时鼓励他们,在生活上关心他们,把知识和技能的传授和素质的熏陶结合起来,让失落的灵魂在爱心的温暖中得以回归,这就是职业教育的“灵魂教育”。

懒散、不遵守纪律、爱上网、怕吃苦等也是职业院校学生常见的不良习惯,而理论和实训一体化的课堂对纪律和责任心的要求是比较高的,所以老师用“爸爸”的严去管他们。在纪律方面严格要求他们,在行为方面引导他们。俗话说:严师出高徒,如果离开了“爸爸”的威严,那理论和实训一体化的课堂就没有办法开展下去,这就是职业教育的“纪律教育”。

职业院校同时还承担着“饭碗教育”的功能,而“饭碗教育”就需要教师像师傅一样手把手教他们掌握“端饭碗”的本领。人的心理活动规律是,受教者如果被施教者精湛的技艺征服了,那么他对于学习就会“掏腰包”――投入物力,就会“熬夜”――投入精力,所以需要老师把理论和实训一体化的课堂搞得“有声有色”,让“人、人才和人物”都在“声色”中兴奋和快乐,最终培养出都可以端得起不同重量的“饭碗”。

【参考文献】

篇5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06-0107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社会对职业技术人才的需求更加迫切,新的历史时期对职业学校体育教学也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职业教育是以培养技术劳动者为目标,以培养综合职业能力为核心,适应广泛就业需要的职业素质教育。与普通高中相比,职业学校学生不仅要掌握较强的职业技术来适应社会的快速变化,而且还要有强健的体魄和健康的心理适应社会的发展。因此,对提高身体素质和心理承受能力最直接、也是最有效的体育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教学目标明确,实践与理论并重

在许多职业学校,体育一直被视为是一种自由锻炼的课程,教育模式散乱,没有目的性。如果一直按照这样的教学模式发展下去,就会使学生养成散漫、没有纪律性的坏习惯。所以,体育教师要摆正自己的教学态度,让自己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在平时的教学中,不能让学生漫无目的地活动,要制定一些具体的教学方案,让学生在体育课上过得充实而有意义。比如,一个学期要求学生锻炼哪一方面的身体素质,训练哪些项目,在长跑、短跑、跳远、跳绳、球类技巧方面,掌握哪些体育动作要领,达到一个什么样的目标;仰卧起坐、俯卧撑等方面需要完成多少才算合格,教师要根据男女生的实际情况,制定一定的计划,这样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不仅学生的体能得到锻炼,而且学生会有一种成就感,也会更加乐于上体育课。

教师在上课的时候要讲一些理论性知识,引发学生的兴趣,然后再让学生去实践,体会这些理论指导的实践意义;教师还可以将理论课和实践课相结合,可适当地让学生观看一些体育视频,让学生去理解为什么要在理论的指导下去实践。例如,教师上课时可以先讲一些“立定跳远、跑步、跳高”等一系列相关的注意事项和理论,在操场上帮助学生进行实践,在实践过程中及时纠正练习中所出现的错误。这样才会激发学生积极参与的热情,全身心地投入到体育实践中,在体育锻炼中历练自己、培养能力、全面提高自身素质。

二、重视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

体育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体育教师则是通过体育教学实现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的目标。通过体育教学,可以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培养学生遵守纪律、团结奋进的集体主义精神和高尚的道德品质,这些对职业学校学生来说显得尤为重要。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中,应从“育人”的目标出发,坚持站在“育人”的高度备课,将思想品德的内容寓于整个体育教学之中,使学生养成自觉参加体育锻炼的好习惯,为他们将来升学或就业打下良好的身体基础,真正体现学校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的教育目标。

在具体教学实践中,体育教师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德育渗透:其一,结合课堂常规进行德育渗透,对学生进行文明礼貌、组织纪律、思想作风的教育。如通过队列练习,有目的地培养学生遵章守纪的自觉性,进一步增强学生的集体主义荣誉感。其二,结合教学内容进行德育渗透。在体育课教学中,学生有多方面的学习内容,如跑、跳、掷、基本体操、游戏、球类等。如在短跑教学中,结合动作的技术要领,要求学生遵守规则,打消抢跑等投机心理,培养求真务实的精神。在这些教学内容中学生最感兴趣的往往是游戏,因此,在各种不同类型的游戏教学中渗透德育无疑是最好的途径之一。如通过接力游戏,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其三,充分利用现代化教育手段,加强德育渗透力度。主要是利用体育教学活动的实践环境,结合体育教学方法,贴近学生实际,激励学生的进取精神。

三、重视体育教学中的心理健康教育

职校学生普遍入学成绩差,常被传统的教学观念视为中考的失败者,受到来自社会、家庭、学校和就业的压力,造成学生普遍存在严重的自卑感、害怕考试、害怕与人交往问题。体育运动是一种良好的治疗心理疾病的方法,可以转移个体不愉快的意识、情绪和行为,使人从烦恼和痛苦中摆脱出来,是治疗抑郁症、焦虑症的有效手段。再者,体育运动是一种积极的休息方式,在持续紧张的学习、工作压力下,或是在情绪消极低沉的时候,参加适量的体育运动,对消除疲劳、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提高学习、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大有益处。因此,在体育教学中实施心理健康教育非常必要。

在体育教学中实施心理健康教育,首先,要加强健康教育专题的教学。国家有关部门已颁布《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将健康教育专题列为体育与健康课程必修课,并分配了一定的学分。在体育教学中开展健康教育专题的教学,对学生培养健康意识,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和社会适应能力显得很有必要,也更符合“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和精神。其次,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要及时采用激励和肯定的方法,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使学生能主动参与课堂,培养自我意识,树立自信心;教师要通过创设运动情景,着力营造宽松、愉快的教学氛围,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教师要密切关注学生的心理感受和情绪变化,培养学生情绪的调控能力。

篇6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以计算机系统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在经济社会的各个领域都得到了广泛应用,已经成为生产生活的一种重要手段和必需。特别是在生产一线、服务一线、管理一线的相关工作,对计算机的依赖更是难以割舍。数据表明,社会企业对具有良好职业素质、掌握多项生产技能、具有浓厚计算机专业背景的高职院校毕业生需求数量持续攀升。在这样背景下,积极进行高职院校计算机教学改革创新探索,不断提升高职院校学生计算机素养,对提升高职院校毕业生核心竞争力以及提升院校实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职业学院计算机课程教学特点

计算机课程与其他课程之间具有明显的区别,特别是对于职业学院,由于职业学院在教学定位、学生特点、教师配备等方面有别于一般高校,所以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课程教学也具有一般高校不具备的特点。

1.应用性实践性特色突出。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课程的设置,目的在于提高学生计算机操作应用技能,适应未来职业需要,这也决定了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课程的应用性实践性特色

十分明显。一方面,学校需要通过计算机理论教学,使学生较系统地掌握计算机相关理论知识,为进一步应用计算机提供理论支撑。另一方面,通过上机实践,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计算机的能力,可以为学生以后就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2.课程体系开放内容更新快。由于计算机技术发展迅猛,与计算机相关的新技术、新系统、新软件不断推陈出新,要使学生毕业后能够实现无缝对接,要求学校和教师在教学中需要不断更新知识,及时调整教学思路与方法,以适应突飞猛进的计算机技术发展需要,提高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教学的质量和水平。

3.正确引导学生上机操作。计算机课程的实践特征决定计算机教学必须要高度重视学生上机实践环节的教学。由于职业技术学院学生生源广、来源千差万别,导致学生计算机基础差

异较大。对于有的学生来讲,入校时就已经掌握了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和相关的应用软件的运用;而对于另外一些学生来说,可能还没有实际操作过计算机,导致在上机练习时,有的学生对计算机充满了好奇,而有的学生则对上机感到无所谓,会把上机时间作为游戏娱乐的时间,这就要求教师做好相关引导工作。

二、当前高职院校计算机教学现状分析

1. 计算机教学定位相对模糊。

职业学院计算机教学定位,是紧跟时代步伐、贴近社会需求、科学设置教学内容、增强教学针对性的重要途径。科学合理的计算机教学定位不仅有利于职业学院计算机教学的发展,而且也有利于职业学院的整体发展和竞争力的提升。由于计算机应用在经济社会发展

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已经普及到社会生产的方方面面,这就对职业学院计算机教学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与此同时,在高等教育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计算机素养与技能已经成为一个学校有别于其他院校的重要标志之一。职业学院由于没有对计算机教学进行科学定位,对计算机教学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定位不准,这就削弱了计算机教学的优势,导致学生计算机应用技能相对较弱、就业趋紧、社会声誉差,直接影响职业学院的可持续发展。

2.学生计算机水平千差万别。由于高职院校生源的不断变化,学生来自不同的地区,受地区差异的影响,使得学生接受计算机教育的基础和计算机素养参差不齐。即使现在基础教育要

求各年级都开设计算机课程,但由于受各地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的局限,特别是受师资条件的限制,在实际的计算机教育中,课程设置、师资的配套、教学软硬件条件方面,存在诸多的差异。学生计算机水平导致高职院校在组织教学时,面临诸多的矛盾与问题。对于一些基础较好的学生,掌握了较好计算机基础,在组织计算机教学过程中,如果一味强化基础教学,将使这一部分学生对教学失去兴趣,甚至会出现抵触情绪,严重时还有可能会影响到教学的开展。而对于计算机基础相对较弱的学生,如果压缩基础知识的教学,会使得这部分学生的学习压力过大,使学生出现厌学情绪。如果在组织计算机教学时,不能兼顾这两类学生的实际情况,很容易出现问题,其他同学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影响,整个班级的计算机教学也会受到不良的影响,进而影响整体教学效果。

3.重理论教学,轻实践教学。职业学院的教学组织,特别是计算机教学,尤其是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教学,由于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大多往往还是采用理论讲授的方式组织教学,对于计算机操作与实践的时间相对较少。对于计算机教学的考核与考查,也更多地反映在理论知识的掌握上,很少把精力放在实践技能的考核上。即使是对实践技能进行考查,也相对宽松,对于一些考查操作的试题,往往只要通过背记知识点,完全不需要通过上机实践就可以轻松过关,导致职业学院的学生在正常安排的上机活动中,草草应付,把大量的时间花费在上网聊天、打游戏上,计算机教学的实践性特色没有得到有效体现和落实。

三、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教学改革创新探讨

1.创新计算机教学理念。教学理念是教学的灵魂,是推动教学的内生动力。计算机教学要坚持以先进的工程教育思想为指导,以激励学生学习热情、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核

心,深化教学改革,积极探索提高专业教学质量的方法,开放办学,培育高素质的、符合社会需求的计算机应用人才。要立足教学创新,以提高兴趣为基础,教学过程中既要注重对计算机系统、工作流程、计算机网络、数据处理等基础理论、基础课程内容的设置,又要注重把一些社会热点、计算机技术发展动态等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引入教学过程。此外,还要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进行相关课程的设置,如网页制作、动画设计等课程,做到既能够满足社会对应用程序课程的需求,同时也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打造良好的实习条件。职业技术学院的教育职能注定学校在组织教学过程中,必须高度重视实习环节的教学,特别是计算机教学,其实践性、应用性特征需要突出,需要得到更多关

注。要积极创造良好的实验实习条件,使学生来有所学、学有所会、会有所用,切实提升职业技术学院学生技能。要通过多方筹措资金,加大对实习场地及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使计算机教学的条件得到显著改善,增强学生的实习兴趣,增加人人参与实习的机会。在抓好计算机课堂教学的同时,还要结合计算机课的特点,认真组建各类兴趣小组,广泛开展计算机应用相关竞赛,并将为对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对兴趣小组开放计算机实验室,指定专业教师进行跟踪辅导,使学生拓宽计算机学习空间,增加计算机上机实践时间,提高计算机技能。

3.强化自学与互动合作。计算机课程的实践性特征决定了开展自学与互动合作学习的必要性。在学习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通过学习小组等形式进行互动、合作学习。通过制

篇7

一、中等职业学校体育教学的特点

1.任务的双重性

任务的双重性是指既要完成体育教学大纲中的重点内容,又要完成各种专业所需要的身体素质和专业必须的技术,技能的教学。这一点就区别与普通高中的体育教学。也就是说大纲的教学内容与各种专业的体育教学两者促进,互为补充。即专业素质的提高与技术的掌握有利于大纲的理解。对大纲教材的理解与掌握又促进专业技术的巩固和提高。所以,体育教学必须实行双轨走路,只有这样才能适应中等专业学校教育的发展和社会的需要。

2.内容的针对性

内容的针对性是指根据不同的专业确定和选择不同的体育教学内容,方法及手段。

首先,是针对专业特点将大纲的内容适当的删减,增加符合专业特点的内容。

其次,将大纲教材引向专业化。如学前教育专业培养的目是做幼儿教师,所以在传授大纲内容如“快速跑”时要引导学生结合专业学习。先让他们沿直线跑,然后再跑三角形,最后作迎面接力跑,既增强活力,激发了兴趣,又调节了运动量。使学生不仅掌握跑的基本技术,又要掌握根据幼儿身心特点进行教学的方法。

3.量的合理性

量的合理性是指合理的安排运动量与课的时间分配等。首先是在运动量的安排上,要考虑到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活动量(运动量)远远地超过了普通高中学生。因此应特别注意教学实习、生产实习、活动量与运动负荷的关系。如果与普通高中学生的运动量一样是不够的,因而应加大强度,逐级增加运动负荷,使身体适应学习、实习和工作的需要。

其次是一课时时间的分配问题。即大纲内容与专业技术及专业所需身体素质的学习、训练各占一定比例。只有这样才能完成中等职业学校体育教学的双重任务,才能体现出中等职业学校体育教学的特点。

4.传授知识的科学性

传授知识的科学性是指向学生传授正确、有效、科学体育基础知识及锻炼身体的方法和手段。

由于中等职业学校教学任务的双重性与量的合理性所决定,传授知识要少而精,准确扎实,使知识适用于社会与专业发展的需要,同时培养提高学生自我锻炼的自觉性和终身锻炼的习惯,教会学生先进的、科学的、行之有效的锻炼身体的方法。

5.实践的实用性

实践的实用性是指体育教学的内容选择要符合专业特点,适用于未来工作岗位的需要,即经济又适用。由于中等职业学校体育教学除了学习必要的大纲知识外,更重要的对学生进行职业技术,技能的训练。通过在校的二、三年学习以后,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及专项身体素质,马上上岗便可顶岗工作,速见成效。因此在整个教学中,必须抓住专业特点,全面提高身素质和专业技术技能,达到学用结合。

二、体育教学与专业特点相结合的必要性

1.中等职业学校培养的目标是为社会所需培养出各类合格的专业技术人才。要想实现和完成职业教育的目的、任务,就必须要求体育教学与专业特点相结合。

2.体育教学与专业特点相结合,是搞好中等职业学校体育教学、完成体育教学双重任务的有效途径。

3.体育教学与专业特点相结合,是提高学校群体工作成绩的重要手段。

我校是普通中等职业学校,开设了二十多个专业。根据各专业及学生身心特点等进行教学,从中得到很大启示。由于在教学中加强专业身体素质的训练,使学生的达标成绩逐年提高。同时,社会信息反馈良好,深受用人单位赞扬。这些毕业生在社会各单位即是生产能手,又是文体活动骨干。

实践表明,中等职业学校的体育教学与专业特点相结合是势在必行。

4.体育教学与专业特点相结合是树立学生专业思想与终身锻炼思想的有效方法。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毕业后直接参加生产劳动。如果在校阶段没有较全面的身体素质和掌握一定的专业技能,将不能适应社会生产劳动强度的要求。所以在校阶段要重点培养学生全面身体素质的锻炼和及时加强专业技术技能的学习,树立一日获得,终生受益的思想,养成终身锻炼的习惯,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三、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与要求

1.教师必须有献身于职业技术教育的精神,树立正确的职业观,用自己的行为引导学生全面正确地认识自己将要从事的专业,有坚定的信念和满腔的热情。要使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与终生的锻炼的自觉性,还要帮助学生树立和培养良好是职业体育道德观。

2.教师本身职业技术知识水平和能力要与中等职业学校体育教学相适应。

体育教师不但要熟练地掌握大纲知识,而且还要加强学习职业本身技术与理论,掌握其基本知识、技术、技能,提高业务能力,这样才能适应飞速发展的职业教育的要求才能使学生到准确、实用、科学、新鲜有效的专业知识。

3.要求教师要认真分析、研究并掌握各专业的特点,了解学生实际情况与身心特点,做到有的放矢,将专业特点同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

篇8

前言

在中学教育中,体育教学是其重要组成部分。但是,职业高中的体育教学与普通高中的有着类似的一面,也有其本身特殊性的一面。职业高中体育教学的特殊一面主要是因为它所教育对象和培养方向的方面的差别。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很早以前就提出了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因此职业高中的体育教育也应该根据自己的教育对象和培养方向,特定相应的教育目标来对其教育对象进行培养和教育。

一、职业高中体育教学特点相对于普通高中的具有以下几方面特点

1.1职业高中体育教学的任务方面

在职业高中的体育教学中,增强学生的运动能力和技巧,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是其最重要的任务,因此,在教学内容上选择比较侧重于田径。田径作为主要的教学内容可以让学生在掌握了技能、技巧的基础上,能够有效地培养和提高其耐力、灵敏以及力量等身体素质。此外,体操和武术也是职业高中体育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这两个运动项目提高了学生身体素质的同时,还培养和增强了学生身体灵活性。

1.2职业高中的体育教学有很强专业取向

因为职业高中的教学是面向就业的,所以在职业高中的体育教学中,必须使教育面向学生未来的职业,把体育教学和专业技术、技能培养结合起来进行培养。这样的话,不但能调动学生们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职业高中的学生对体育的感兴趣,而且还能提高职业高中的专业教学的有效性。一直以来在职业高中里,体育都不太受到重视,其主要原因是教师和学生关注的是专业技能和文化知识的培养,轻视了体育教学。

1.3职业高中体育教学间歇的时间

因为在职业高中中,文化课教学和专业技能培养是教学重点,所以体育课没有得到学校领导、教师以及学生的重视,似成对其可有可无的课程。又因为职业高中会根据社会对专业技术的需求情况,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外出实习以及参加各种升学考试和招聘活动,体育课不可能在职业高中的整个教学过程中持续开展。这些会严重影响体育教学的稳定性和计划性,使体育课开设时间相对缩短很多,从而不可能完成我国教学大纲上制定的任务。

二、职业高中体育教学策略

2.1增加多种运动项目,以增加美的教育。

在职业高中中,体育教学不仅要以锻炼身体、竞技排名为目的,也要注重以让多数学生接受美的教育为目标。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可以充分培养学生优雅的坐、立、行、走等身体基本姿势,将来让学生在生活中有能力展现自己美的姿态以及良好的精神风貌。在职业高中中,开设瑜伽、健美这些体育内容不但可以可以塑造学生的美好仪态,而且可以通过音乐的旋律,运动全身,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塑造学生美的心灵,使学生走向社会后脱颖而出。

2.2丰富授课内容,让学生充满兴趣参加体育课程。

一直以来,在普通高中体育教学和职业高中体育教学中,都没有明确规定体育课程的内容。导致老师和学生的态度也比较懈怠,经常以“自由活动”为内容,发挥不了锻炼身体和丰富技能的作用。如果,可以开设羽毛球、篮球,足球,轮滑等富有趣味性和技巧性的运动项目,加上开设素质拓展性的这种以团队协作达成目标为内容的新兴运动,使学生在收获知识的时候,也可以培养学生乐于助人、关心集体、勇于拼搏的思想品德,以丰富授课内容和提高学生兴趣。

2.3运用现代教学手段,把技术引入教学。

目前,多媒体设备等现代技术在各个学科的教学中已得到广泛的应用,已成为有效且生动的教学辅助方式。其实在体育教学中,现代技术同样也有其用武之地,譬如,在遇到不宜运动的天气或室内必修课时,可以通过多媒体有目的、有组织地让学生观看相关的比赛录像,也可以为学生播放一些运动项目教学视频,再结合教师现场授教,把理论与实践整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在传统教学过程中,当遇到不适合进行户外锻炼的体育课时,经常会被取消。如果引进多媒体等现代技术就可以继续体育课程,给师生都带来方便。

结论

总之,在职业高中的体育教学中,教师应当认真分析职业高中中体育教学的特点,因材施教,因地制宜地提出、制定相应的可实施的教学策略,切实提高职业高中的体育教学水平。这样以求实现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安排,让学生感受到学体育的乐趣,掌握应知的体育技能,让学生懂得如何科学地运动,以及欣赏拥有美的能力。这样可以让职业高中中的体育课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丁军宏. 职业高中体育教学有效策略探析 [J]. 职教天地,2011,(3):55.

篇9

随着我国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化,教育部对中等职业教育提出了“就业导向”、“能力本位”等新的职业教育理念。中职教育是为科技高速发展的当今社会培养并输送新型合格高素质的技能型劳动者。中职英语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在生活中和职业环境中很好地使用英语。因此,中职毕业生既要有一定的文化素质,又要有较高的专业技能,才能满足进入职场后的工作需求。

针对职业学校学生英语学习的现状,笔者在教学实践中结合学生的专业特点开展英语教学,设计教学活动,满足学生就业和未来生存发展的需要。

一、结合专业特点开展英语教学的必要性

由于普高热招,职专的生源质量严重下降。多数学生英语基础较差,且对英语学习不感兴趣,但是他们对专业课兴趣相对较高,喜欢操作课,尝试的欲望比较强烈。因此,在教学实践中,结合学生的专业特点,把课堂活动放在一些与学生专业有关的场景中进行,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单独讲授更有效。

如给酒店服务专业的学生上课时,在教授最简单的日常用语时结合学生的专业特点创设情境:假如你是酒店大堂经理,有一位来自美国的客人,你该如何与她交流?因为学习内容和专业相关,学生的学习兴趣比较浓厚,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积极排练对话,同时教师通过表演对话帮助学生掌握学习重点并突破难点。

二、教师在实施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从学生的专业特点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在课堂中老师应该是教育的引导者而不是课堂的主体。老师应该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引导学生在课堂时间内进行有效学习。所以老师在备课的时候不能只注重书本上的内容,必须根据不同专业学生的特点,为学生扩充新的知识,使学生尽快地把自己与将来从事的职业联系起来,奠定坚实的基础。如给烹饪专业的学生上课时,可适当扩充与学生专业相关的词汇:与各种调味料、主料与辅料及烹饪技术相关的单词等。

三、如何结合专业特点开展英语教学

1.抓住契机,时时渗透,贴近专业知识。

利用学习内容和学生专业特点吻合的契机,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多结合学生的专业课,开展英语教学,如服务专业的专业课程有餐厅礼仪、客房服务、酒店服务、导游等。因此,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可结合教学内容把英语教学与专业课相结合,根据学生知识水平和专业对学生能力的要求给学生加入一些服务方面的专业英语,比如酒店交际用语、摆台、餐厅英语、鸡尾酒名称等。这样既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又使学生在学习英语的同时多掌握一些专业知识。

2.面向全体,人人参与,体验成功。

结合专业特点的课堂活动设计除了要考虑学生的兴趣、情景的仿真性外,还要考虑任务的难度。过易,学生达不到训练的目的;过难,容易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此,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可采取分层次教学法,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和学生英语基础差别较大的实际,将学生分成A,B,C三个层次(A层为基础较好的学生;C层为学习较困难的学生),并确定相应的、依次递进的教学目标。分出层次后,再根据教学需要将不同层次的学生混编成四五人的学习小组。学生以学习小组的形式参与课堂活动。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让每一名学生都在最适合自己的学习环境中得到最佳发展。教师设计的任务要从学生认知水平和英语基础出发,让学生跳一跳就够得到,这样学生才能感受到成功的快乐,从而产生更持久的学习热情。职业教育不是精英教育,更不是为了培养尖子生,而是让大部分学生完成、学会、掌握知识和技能,即兼顾两头。因此,可以给所有学生同样的材料,但设计不同的要求,给予不同程度的帮助;可以给不同学生不同程度的材料,执行共同的任务;可以以小组为单位,各司其职,发挥各自优势、特长完成任务。

3.结合专业特点,活跃课堂,开展教学活动。

学生的情绪与课堂教学节奏有直接关系。一节课如果学生情绪涣散低落、烦躁惊慌,教师即使手舞足蹈、口若悬河,也不会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相反,热情洋溢、欢愉喜悦的课堂氛围,将会使学生喜欢英语,爱上英语课。因此,教师一定要关注学生的情绪,随时调控教学节奏,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可在教学过程中穿插一些趣味性的东西,如与学生专业特点相关的图片、视频、例句等,促使学生集中注意力,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并尝试,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寻求新知。教师要善于消除不良情绪,让学生的注意力始终围着老师转,并积极思考。

让学生表演是一种很好的学习、实践方法,教师可结合学生的专业特点和教学内容,让学生通过角色表演解决职场问题或生活实际问题。在教授完课文对话之后,让学生分角色设计台词,即兴构思,然后让他们代表本小组进行表演,最后对他们的发音及表演技巧进行点评,也可以让学生互相点评。

如在学习餐厅点餐的对话之后,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编餐厅点餐对话并表演。学生积极通过参加对话组稿、内容讨论、情境仿真模拟等完成学习任务。该方式增强了学习的参与性,使不同学习基础和能力的学生在口语课上都“有事可做,学有所得”,从而实现英语学习的语用目标,为学生以后走向工作岗位奠定坚实的基础。

职专英语教学虽艰难,但是如果老师多花心思,多在学生的专色特点上下工夫,并把专业特点与课堂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就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学习并掌握更多的知识,从而真正实现英语学习的语用目标,为学生今后进入工作岗位做好专业知识的储备。

篇10

关键词:

小学教育;专业

前言

小学教育专业虽然是我国高师教育体系中一项新兴的专业,但随着研究人员不懈的努力,对该专业深入的研究,如今已经取得了良好的研究成果。虽然其中还存在较多的问题,比如人才培养模式的建立、课程内容设置的细节等等。这些问题究其根本,均与该专业的性质、内涵、特点有关。为了使人们更加清楚的了解小学教育专业的性质及其特点,笔者首先分析了什么是小学教育专业,然后对该专业的特点进行了论述,希望对从业人员有所帮助。

1什么是小学教育专业

当前对小学教育专业的具体性质,在教育界及其教育实践中存在有较大的差异与分歧,可以说是意见各异,各自持有各自的观点。以下给出了几个重要的观点:首先,有部分认为小学教育并不是一个独立的专业,因此没有必要单独开设此专业;其外,还有人认为小学教育专业可以成为一个单独的专业,但由于专业性并不强,所以应该将其并入至其他的师范类教育专业之中;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小学教育专业本身具有完整的整体框架,具有自身的培养目标、教育特色、课程结构、人才市场等,因此有必要设立一个独立的专业进行专门化的讲解。那么,面对这些分歧,我们应该如何做出选择,如何进行正确的抉择?笔者根据自身理解,从“小学教育专业”的字词上给出了解释。其一,“小学(教师)”。小学是小学教育专业的最基本方向,该专业进行培养的人才其基本要素就是具有小学特色,要求培养出的人才可以服务小学,服务教育,起到教书育人的能力。其二,“教育”。教育是小学教育专业的性质,要求师范类院校所培养出的人才应该具有教师的基本素养,应该能够达到教师的基本要求。其三,“专业”。它表明了小学教育专业的地位,说明该专业既具有专业化的特点,而且具有自身不同的本质,它是社会之中教育领域的一项分支,其所面对的对象是“小学教育”。换句话说,小学教育专业是一个结构完整、具有自身目标与特色的独立的专业。要从事小学教育,就必须具备有三个最基本的要求,即“大学专科、本科及其以上的专业学历水平”、“服务于小学教育”以及“教师教育”。该三者紧密相连,每一个要求都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可以说缺一不可。这三者中“教师教育”是小学教育专业的基本性质,“服务于小学教育”是根本属性以及基本核心,“大学专科、本科及其以上的专业学历水平”则表明了该专业人才培养的层次,表明了该专业要求的高度。小学教育专业的目标就是培养一批专业化的小学教师,因此,它具有自身的特点:首先,小学教育专业作为一个独立的专业,就必然和其他的专业一样,具有自身的科学性、实践性以及学术性;其次,该专业作为一个教育类的专业,就说明其根本目标就是为了教书育人,服务于教育工作;最后,它本身是小学教育专业,这就更加细化了服务方向,即要培养小学教师,在培养人才时应具有小学的特色。小学教育专业虽然是很有歧义,但有很多师范类院校开设此类专业,那么在人才培养与专业建设之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笔者给出了自身的理解:其一,把握小学教育命脉,掌握其基本理论,其中包括有小学教育学、小学学科教育学、心理学、小学班主任工作、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等等、其二,除了注重理论知识的培养,还应该培养其基本技能,比如小学教育技能,主要包括小学科研技能、小学班主任工作技能、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技能等;小学教育活动工作技能,包括文娱活动技能、体育活动技能、社会实践等等。总之,小学教师虽然不能说是德智体美样样精通,但也是琴棋书画、说学逗唱样样都会。其三,教育的本质,除了要教书,更有育人。因此,在对学生进行教育时,应该适当的陶冶小学教育工作的情感,这里主要包括有热爱小学教育事业、热爱小学生、热爱小学、热爱小学教育工作等等。

2小学教育专业的特点

在之上,我们论述了小学教育专业是一个具有完整框架,有独立目标和特色的专业,因此,该专业必然也有自身的特点,以下对其特点进行了概述。

2.1教育性和师范性:小学教育专业与普通的教育专业相比,它分工更细、任务更加明确,即专门化服务于小学教育,其基本宗旨就是培养小学的师资力量。该专业开设于高等院校之中,它的重要特点就是教育性与师范性,即该专业不仅要求教师具备基本的教育理论和技能,还应该注重对小学教育的心理、精神方面的研究。

2.2具有活动性、基础性以及启蒙性:小学教育专业除了具有师范性以及教育性外,还具有基础性、启蒙性以及活动性等多种特点。其中基础性是指该专业服务目标是小学,而小学教育又是教育的“基础”,因此,必须注重基础性。而启蒙性是指小学教师除了要教授学生基本知识,还具有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开启学生心智,小学生本身具有模仿性强、思维活跃、知识储备不丰富等特点,因此在教育时,他们接受能力较差,学习能力不强。这就给小学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学会合理的引导,去指引孩子探索的方向,激励他们不断的求实创新,做好儿童兴趣的启蒙。活动性则专注于小学生心理与生理的研究。众所周知,小学生具有活泼好动的特点,因此必须要求小学教师具有多才多艺的能力,如此才能满足教学的需求,才能开展多种多样的活动。

参考文献:

[1]司成勇,张芹芹.论小学教育专业的性质和特点[J].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2011,03:16-20.

[2]李蓉.小学教育专业的性质和特点解析[J].校园英语,2016,11:85.

[3]张成.本科学历小学教育专业培养方案研究[D].杭州师范大学,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