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卫生价值模板(10篇)

时间:2024-04-16 16:22:32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公共卫生价值,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公共卫生价值

篇1

疾控的使命是预防疾病、残疾、伤害,创造健康环境,维护社会稳定,保障国家安全,促进人民的健康。

疾控的主要工作围绕三个大的专业学科领域展开。一是生物医学,具体为传染病(包括性病、艾滋病、肺结核等)和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等。二是环境医学,人生活在地球上,必然与生存环境发生关系。环境因素与健康危害因素息息相关,会对人的健康产生直接影响,包括食品、水、空气、辐射等。三是行为医学,人群疾病与健康的关系,比如吸烟、酗酒、吸毒等不良生活、行为习惯。疾控工作主要围绕这三大专业领域,开展监测、干预、科研、教育培训、公共卫生服务和管理。通过这些活动,不断地进行健康危害因素监测干预,高危人群健康管理与服务以及发生或罹患疾病人群的监测与管理。这些活动涵盖了人的整个生命周期。疾控工作在这些业务活动中存在哪些问题和困难呢?

首先,当前传染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虽然已经控制了一些古老的传染病,但其中的一些不断出现反复,例如结核病。另外还有一些新发的传染病在不断地暴发,例如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中东呼吸综合征、埃博拉病毒等。第二,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已成为全球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高血压等慢病发病率在不断上升,人群的预防和控制很困难。慢病是不可逆的疾病,将会伴随到人的死亡。第三,健康危害因素未得到有效的监测和控制。突出表现在监测面窄,如食品安全问题、环境雾霾问题并未全面开展人群危害的监测与动态评估,监测信息采集的及时性、完整性、准确性得不到保障,迫切需要信息化手段支撑和促进业务活动的开展。

根据疾控工作的使命,从三个层次来提出目标定位。

政务目标:提升重大传染病信息服务水平和科学决策能力,提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快速反应及应急处置能力,开展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预防控制,保障公共安全和全民健康。

业务目标:建立和强化传染病、预防接种、营养与慢病、生命登记和健康危险因素监测体系,获取公共卫生服务信息,为公众提供公共卫生信息服务,为决策提供信息支持。

作业目标:通过开展疾控公共卫生业务活动,获得传染病预防控制、免疫规划、精神卫生、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控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健康危害因素监测评价与干预绩效考核的业务指标。并应用这些指标评价一个国家或地区人群健康状况的水平,提出防控和干预措施,提升公众享受公共卫生服务的感受。

这些指标充分体现了公共卫生工作与临床工作的不同,它是面向人群健康状况的公共卫生服务,而不是临床个体健康状况的服务。但是在区域人口健康信息化建设中或医院信息化建设中,往往存在着注重个体信息要素而轻视人群总体信息要素,导致在社区层面公共卫生管理缺失的矛盾。

信息化差距

中国疾控信息化经过多年发展取得了一定进展,特别是2003年以来,国家传染病监测网络直报系统的发展建立,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但是与医疗机构电子病历服务信息系统连接,为政府提供公共卫生动态信息服务能力仍然不足。公共卫生信息化建设与需求目标还有很大的差距。

具体差距的主要原因,一是公共卫生应用系统建设信息化投入不足,回顾十年来,疾控体系能力建设,国家重点加强了各级疾控机构实验室能力的建设,而忽视了对公共卫生信息化的投入。省以下的公共卫生机构缺乏专项资金建设投入,因此投入不足是首要的问题。二是信息系统建设与疾控体系建设和能力建设发展不平衡。从2003以来,全国疾控机构基础能力建设取得了一定成绩,疾控机构的基础条件显著提升。各级疾控中心中最好的是实验室。但是,信息化建设并没有得到过多的推动,以至于造成目前地方疾控能力实验室“腿长”,信息化“腿短”。

随着深化医改的信息化建设的推进,国家提出了“46312”人口健康信息化发展的总体规划,其中很重要的就是推进三大基础数据库建设,即电子病历、电子健康档案和全员人口数据库。在公共卫生的监测、干预和评价活动过程中应该如何利用三大数据库成为当前需要迫切落地实施的重要内容。解决医防信息结合问题是切入点,促进开放共享电子病历、电子健康档案和全员人口数据库,实现信息系统的互联互通是重要抓手。信息化的发展必然带来业务流程的改变,业务模式的重构依赖于管理的变革,而工作的核心是管理思想的变革。

公共卫生信息化的目的和意义

通过信息化手段,优化公共卫生服务流程,提高服务能力。业务的发展速度比人才队伍发展要快。多年来疾控机构的编制基本上没变,但工作任务却在逐年增加。从财政逐年提高的卫生经费来看,业务量随之增加,但是人员却没有增加,所以只能通过信息化手段来减轻现有人员新增工作的负担。

通过信息化手段,可以规范业务标准。信息系统建设必须标准化,它的基本原理决定了在建系统的过程中必须建立业务规则,比如规范业务流程,获取哪些业务需求指标,采集哪些数据。因此信息化建设能够促进业务标准的制定。另外,通过信息化实施有助于整合公共卫生资源,提高管理能力,提高工作效率。

以传染病报告为例。医生填写纸质报告卡差错率为5%,录入系统过程中差错率为5%,多一个手工操作环节就会多5%的差错率,所以从医生诊断到录入计算机,平均差错率为5%~10%。而信息化手段能够减少手工环节,降低差错率,提升信息质量。

因此,公共卫生监测系统与医院信息系统能够对接,让电子病历或电子健康档案直接实现交换医生工作站疾病诊断信息,则手工环节造成的差错率就不存在了。

疾控信息化目标

疾控信息化的建设目标制订必须与现行的组织管理体系相符合,要符合国情。我国省级疾控中心32个、地市345个、 县级2000个,如此庞大的疾控体系如何建设?纵向如何运行?这对目标的制订是一个挑战。

总体目标需要建立和完善由中央和地方有机组成的全国统一的公共卫生监测信息系统网络,实现人群疾病与健康相关信息快速收集、综合分析和多方利用。疾控机构互连成网,信息互联互通。在分级管理的过程中实现对人群疾病和健康相关信息的快速收集、综合分析和多方利用。

首先,要建立省级、地市级两级疾控应用数据分中心,并依托电商外网或者其他的商用专网甚至是用互联网来构建虚拟的专网,对上与国家的数据中心连接,对下要与区域的卫生平台,甚至是医疗机构来对接,从而实现三级数据平台的互联互通。

第二,应用国家统一标准,建立分布式业务系统,促进地方疾控工作数字化。公共卫生的业务逻辑必须高度统一,不能各自为政,数据统一采集,信息分级利用。公共卫生数据汇总不是简单的统计相加,全国的发病率不是全国各省发病率相加再除以32,每一层面都需要从最基础的原始数据进行统计。因此,公共卫生管理的特点是纵向到底,横向到边。这与医院的点状管理模式不同,医院解决的是一个独立机构内的信息管理问题,面向的对象是个体,而公共卫生面向的是人群,公共卫生服务的区域有多大,信息管理要素就应该有多大。

第三,构建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实现三级平台疾控公共卫生应用信息系统建设与应用。构建统一的公共卫生资源共享平台,支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需求,并将服务范围延伸至边远欠发达地区。我国目前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大多偏远地方没有资源和能力来构建自己的信息化服务平台,可以通过资源共享平台,把信息管理与利用的差距通过信息化手段来“抹平”,从而促进共同发展,保障公共卫生数据的完整性。

具体建设内容

一是加快数据中心和云平台建设,满足公共卫生数据资源管理服务需求。重点加快中西部县区网络覆盖建设,缩小城乡差距。云平台更多体现的是服务的平台,体现云服务的概念,不用都建物理平台也能共享到资源,从而满足对公共卫生数据利用的需求。重点加快中西部地区,特别是县区一级网络覆盖的建设,缩小城乡差距。目前疾控机构与医疗机构的网络连通基本上通过互联网,应用安全得不到保障。因此,医疗机构的专网覆盖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二是加快各省级业务应用数据分中心建设,提升公共卫生服务能力。目前省级业务应用数据分中心发展严重不平衡。有些地区通过地方政府争取到经费,建立了数据中心,但是近3/4的省级疾控中心还很落后,个别省甚至还没有计算机机房或机房很简陋无法承载业务应用。省级业务应用数据分中心是上下联通的重要枢纽,也是国家管理区域的重要数据分中心。医院信息化建设发展很快,国家疾控数据中心不能直接与全国6万多家医院直接对接,必须要实现属地化管理,分级信息利用。因此,加快发展省级、地市级数据中心建设已经成为推进疾控信息化发展的瓶颈。

三是构建统一的公共卫生资源共享平台,支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需求,将服务范围延伸至边远地区。现在有很多声音批评疾控,认为业务条块结构,烟囱林立,遍地信息孤岛。完全消除信息孤岛并不现实。而事实上,应该是去连接孤岛,架桥修路。由于疾控的阶段工作重点决定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疾控的业务线条仍然需要存在,但是我们可以让每个线条的数据整合利用,促进信息资源共享,从而全面支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需求,将服务范围延伸至边远地区。

四是加快推进公共卫生信息服务,加强传染病、预防接种、重性精神病、地方病、口腔卫生、老年保健、艾滋病、结核病、慢病监测等业务应用系统建设。公共卫生信息过去更多是为政府决策服务,然而,为公众服务才是公共卫生的本质,要让公众感受到公共卫生信息化的好处,从政府投入的公共卫生信息化过程中收益。公共卫生业务内容是公众关注的健康需求,他们需要的并不是业务数据本身,而是需要知道公共卫生数据所代表的健康和疾病的风险级别。因此,建立信息服务的平台以及提供服务的能力是当前推进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五是促进区域人口健康信息平台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及居民健康卡的系统应用,建设完善统一标准的数据交换平台,提升对现有数据的挖掘、利用和分析能力。增强决策的科学性和预见性,为实现全民健康提供更好的信息支撑服务。

公共卫生业务模型分析

公共卫生主要监测系统

信息采集是监测活动重要的过程,通过监测手段可以获得大量的人群公共卫生信息。公共卫生的监测系统,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三大类。

第一类,哨点监测系统。“哨点”就像一个哨兵站岗放哨,其目的是发现“敌人”,岗哨的设置则要求有一定的视野范围,只能够在视野的区域内发现“敌人”,因此监测效果的好坏取决于岗哨的设置。例如,艾滋病哨点监测,在不可能做到从全人群中筛查发现艾滋病患者的情况下,可以选择在高危人群中筛查,即监测范围为高危人群,进而估算总体感染水平。但监测范围的局限性就决定了监测结果不能代表全部人群,而只能代表高危人群中的艾滋病患者感染率或者发病率。因此,不同人群的监测系统设计和产出目标必须要相对应。

第二类,抽样监测系统。抽样监测是通过随机抽样的方法从小的样本推断出总体结果的监测方法,它的投入比覆盖全人群的监测要少。例如,国家DSP死因监测系统,在全国范围内抽取一百七十几个县区,通过各县区监测数据来估算全国的总体死亡率。从统计学的角度来讲,总体率和样本率之间统计学检验没有显著差异(P>0.05),则认为样本率是可以代表总体的。因此,抽样监测可以代表全人群,但其缺点是不能估算分地区的死亡率,而只能得到一个水平的监测结果。

第三类,全人群监测系统。全人群的监测覆盖是最理想的情况,目前在我国,能够实现全人群监测系统的是传染病和突发事件监测报告系统。但是慢性传染病数据的准确性仍然不高,且存在不同程度的漏报,因为慢性传染病患者如果不去医疗机构就诊,可能就不会被发现。开展居民漏报率调查,就是要去发现那些罹患传染病或者慢性传染病,却没有去医疗机构就诊的患者,并通过调查校正医疗机构传染病报告的准确率。我国从2003年开始实行传染病网络直报,由于实现了动态传染病监测报告,虽然慢性传染病患者到医院就诊的滞后情况仍会存在,但漏报越来越少了。

根据公共卫生面向人群的这一特征,监测的特点更多是反应率的变化,而质量控制的监测数据其统计学的可信区间达到所设定的90%~95%,就可认为数据是可用的,或者至少能够代表监测结果。因此,开展医疗机构的漏报调查,是每年要开展的重点监督内容,即医疗机构有没有依法报告。只要医疗机构不漏报,可信区间就不会降低,监测的结果、公布的数据就是可信的,对防控工作的指导就能得到保障。从这个角度来讲,开展一项研究工作,要从各个方面综合考虑,通过监测的手段和科学的数据分析,给决策者提出合理的、科学的建议,做出正确的决策,这就是科学的决策。2004年修订新的传染病防治法和相关工作规范,都是不断地改进工作管理策略的过程,而最终目标仍然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对公共卫生的投入增加,实现全人群监测覆盖。

电子健康档案的覆盖率决定了监测人群的覆盖率。三大基础数据库电子健康档案的建设目标就是要覆盖全部人群,保证每个人都有一个电子健康档案,每次医疗就诊的结果都被记录下来,实现动态记录更新。这将全面颠覆传统的公共卫生监测模式,监测信息直接从电子健康档案中抽取获得。因此,促进健康档案的建设和人群覆盖率、公共卫生监测信息要素的完整性就变得非常迫切,这也是公共卫生监测系统建设发展的一个核心内容。

公共卫生监测信息模型

疾控的六大业务活动的信息化建设是通过从信息采集、数据管理、统计分析、信息反馈和决策支持这样的流程来运行的,区别在于不同的活动内容,采集的信息元素、数据管理的指标、统计分析的结果和目标、信息反馈的对象是不同的,决策支持对应的主管或行政部门是不同的,资源共享和为公众服务的信息内容也是不同的。实际上,信息系统建设并不复杂,难点在于怎样提取出要素。

基于生命周期的公共卫生监测

建立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的核心目的是要动态权威地评价区域人群健康状况,因此就必须包含人的全生命周期,即从出生直到死亡。生命周期大致可以划分为以下阶段:胎儿、新生儿阶段;五岁以下儿童阶段;青少年阶段;成年阶段和老年阶段。在人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所面临的公共卫生问题是不一样的:孕期和出生的时候存在出生缺陷的问题,儿童阶段主要是免疫征对疾病的问题,青少年阶段面临生长发育和伤害的问题,老年阶段面临慢性病的问题。因此,每个人不同阶段所罹患的疾病或者所面临的公共卫生问题既有共性也有个体差异性。在通过信息管理的手段来支撑业务活动的时候,就需要逐步地把人群疾病的活动实体转化为信息业务指标的过程。

公共卫生监测信息维度

公共卫生监测活动主要从3个维度来描述,即时间、空间和人群,与不同的监测对象相关联即构成了公共卫生监测信息管理的4个维度。

二维报表是传统的信息描述方式,一个报表展现两个维度的信息。通过信息系统的建设,二维报表可以变成三维或四维,利用信息交互界面在展现两个维度的基础上,可以将另外两个维度设置为查询条件,即通过查询条件的改变,使描述结果发生改变。

疾控公共卫生的对象维度主要围绕出生缺陷、感染性疾病、传染病、免疫规划、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精神疾病、健康危害因素等业务指标体系进行描述。这些对象伴随人的生命周期而变化,但并不是所有人都具有所有对象维度。

空间维度主要指地球物理空间,每个人都有一个物理的投影坐标,即GPS测量时所获得的经纬度坐标值(X和Y),通常在工作中难于动态采集每个人的坐标值,因此,常用不同尺度的行政区域来描述人群疾病的空间分布情况,比如登记个人的现住地址。空间维度与国家的行政管理体系是相关关系,但疾病的流行与行政区划是没有关系的,针对疾病而言没有地域边界,但从行政管理的角度来划分,有边界则更便于落实疾病控制的主体责任。

人群维度,主要是按人口学特征的分类要素进行划分,因此,信息采集时人口学特征的基本元素是不能或缺的,比如性别、出生日期、职业等。但不同的对象维度所关联的人群分类要素是有差异的,比如针对艾滋病、性传播疾病的监测,不安全等高危因素可能是必要的元素,而针对职业病,患者所从事的职业就是重要元素。因此不同的疾病,人群的分类维度要素是有差异的,不能完全用一个标准来衡量。

然而,要通过信息系统实现4个维度的信息管理,还需从信息的分类上进行四维度的转化。时间维度需转化为日、周、月、季、年不同的统计时间节点。空间维度可以直接使用地理信息的基础数据,从经纬度坐标识别定位,或利用省、市、县、乡、村边界地图所对应的数据元值域代码(数据字典)进行描述或展现,使每个病例个案数据都能汇集到具体的某个空间区域。人群维度,重要的是将人口学特征的要素转化成与之相对应的值域代码,比如用“1”标识男性,“2”标识女性。年龄划分将会根据出生日期进行推导。由于监测对象的多样性,其对象维度的划分重点在于合理的信息分类,大类可分为生物、环境和行为。针对疾病而言,通常按疾病谱来分类,每个病种还会有很多分类属性,如按传播途径分类(呼吸道、消化道、自然疫源、血液接触、母婴等),按危险程度分类(急性、慢性),按管理级别分类(甲、乙、丙)等。针对实验室监测,有病原微生物分型分类,媒介宿主。

由于公共卫生的特殊性,对于突发的公共卫生事件,信息管理将是特殊和综合的,信息内容包括首次报告的信息、多次进程报告的信息、事件结束后的结案信息。因此,信息分类管理的特征既是一个独立业务活动,又是一个连续的动态过程。疾病预防控工作需要依赖相应的组织管理体系,作为实施疾控公共卫生业务活动的组织体系,需要动态掌握相关人、财、物等运营情况,并实施有效配置和管理。

综上所述,疾控信息可归纳为两大类,一类是监测信息,以生物、环境和行为为对象开展监测,实施动态管理过程中获取监测指标的信息要素的集合;另一类是管理信息,即通过组织体系,以行政、财务和人员管理为对象,对人、财、物实施监测管理过程所产生的信息要素的集合。

信息管理维度的颗粒度越细,信息系统建设的条件、成本和难度就越大,投入也就越大。因此,信息化建设的需求的分析很重要,但大多数信息系统建设并没有很好地开展需求分析,以至于建成后要么不能解决问题,要么没达到建设目标,最终造成建设浪费和冗余。信息系统的设计需要与现行的客观条件相契合,即与国情相结合,提出合理的建设目标,然而当一个需求满足以后,就会有新的需求产生,信息化建设是一个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没有“交钥匙”工程。在系统建设的过程中要“因地制宜”,不同的阶段解决不同的问题,建设需要有优先级,适当预留发展的空间。针对信息资源的服务,传统的运作方式加上信息技术手段就会创造出新的业务管理服务模式,也就是现代信息服务模式。

公共卫生信息服务的根本是业务,监测、干预、科研、教育培训、营运管理是主要业务活动,政府决策部门、公共卫生专业机构和公众是主要服务对象。针对不同的服务对象所提供的信息是有所区别的,并不都是同一颗粒度:政府决策者需要的是能够辅助决策的信息要素;公共卫生专业机构人员需要从实体到数据,甚至希望获得最原始的数据;公众需要的是健康与防病知识,并且是动态的知识服务,不同的健康与疾病状态的时候,需要获得与之相匹配的知识来指导,必须与知识库结合起来,通过动态监测数据对应到知识库,这样才能有效地对公众提供信息服务。因此,服务内容和服务对象是相对应的,应为不同的对象提供不同的信息服务,通过上网行为人工智能监测,从海量信息中识别出来能够满足个性化服务的信息,这就是典型的大数据应用。

研究信息服务必然要研究数据共享,然而在数据共享过程中,都希望共享别人的数据,但不愿意分享自己的数据。这主要是缺乏数据共享的利益分配机制,因为数据是重要的资源,是资源就有价值,如果价值的利益回报或分配机制缺失,数据就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共享。因此,在数据服务体系建设过程中,需要对系统管理和使用者的责任、义务、利益、权利、时间、空间等方面进行优化组合,建设协同工作规范,制订利益分配机制,对数据消费者有什么权利和义务必须要有明确的规则,否则数据共享、资源共享将是一句空话。这些问题都是研究数据资源服务体系不能回避的。

公共卫生的数据需求与特征

公共卫生的数据需求是通过监测和服务过程所获得的数据,但实际上来自人群社会化活动的公共卫生相关信息并没有很好地得到收集和利用。因为这些信息与传统监测的数据不同,大多是在网络媒体、社交网络等上以文本形式存在的非结构化或半结构化的数据。这些数据如何收集、处理、分析、利用,是有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如何从海量网络信息中去筛选、过滤出敏感的公共卫生信息,从而发现异常或规律,是公共卫生媒体监测的核心需求。

公共卫生数据的特征首先体现在体量巨大,每个个案数据都需要包含时间、空间、人群和疾病4个维度,对象包括传染病、慢病、健康危险因素等。二是数据繁杂,包含生物医学、环境医学、行为医学。信息包括以人群为基础的信息,以实验室为基础的生物和环境信息,以组织机构为基础的管理信息,以人群社会化活动为基础的结构化、半结构化,甚至非结构化的信息。三是所获得的敏感信息少,收集的数据正常的多,异常的少。因此,如何从每天监测的大量信息中发现异常或敏感信息,就成为监测的主要任务。例如,从传染病海量监测数据发现传染病暴发的信息,这就是传染病监测预警的基础。由于敏感信息少,需要连续监测来捕获异常的信息才能及时发现疾病的流行规律,其数据处理分析的难度就在于此。四是数据分析的时效性要求比较高,特别是对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响应,需要第一时间快速得到研判结果,对数据分析需求实时运算。这对一个信息系统的要求是非常高的,也是公共卫生大数据的主要特点。

公共卫生信息管理组织体系

一个国家公共卫生信息管理的组织体系是由政府的行政管理体制决定的。不同的组织体系,信息系统服务管理模式是不一样的,从国家、省、市、县、乡五级构成了我国疾病预防机构的公共卫生信息管理组织体系。其末梢组织是乡镇卫生院防保科。因此,组织体系决定了信息系统运行的服务管理模式,或者叫运营管理模式。信息系统设计必须依从于组织体系。

公共卫生信息系统分类

公共卫生监测的信息系统,从业务的维度分类,可以分为五类:一是以人群监测的传染病、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信息系统;二是以事件监测管理为基础的突发事件管理信息系统;三是实验室为基础的健康危险因素监测信息系统;四是以疫苗干预活动为基础的免疫规划信息系统;五是以组织机构管理为基础的管理信息系统。但信息来源几乎都是来自基层的医疗机构、疾控机构和其它的卫生机构。

我国当前疾控公共卫生信息系统建设发展不平衡,有些系统已经建成,有些正在建设,还有许多系统未建。这就是信息系统建设差距,系统建设不完整,防控决策就会缺乏信息支持。例如,当前国家没有建立慢病监测系统,因此针对高血压、糖尿病、脑卒中、心梗等慢病的患病率和死亡率,仅依靠一些横断面调查的数据进行估算,调查往往存在抽样和系统双重误差,其数据准确性也难于验证。数据的不准确,不仅会误导老百姓,甚至使管理者作出错误决策。

疾病监测的生命周期

任何疾病的流行都是有周期的,不同疾病的生命周期长短和峰值不同,急性传染病周期短,慢病周期长。因此,掌握疾病周期就能找到疾病的流行规律,才能更好地做到早期发现、早期预防和早期控制。从信息的角度,实现疾病预测是追求的最高境界,退而求其次是预警。

一个全国性的疾病监测体系在组织体系框架下,每一级疾控机构在监测的过程中,对疾病生命周期的捕获,都具有共性的需求。疾控的公共卫生信息系统和信息网络,应该是一个整体,无论建立多少个数据中心、平台分多少级,最终业务逻辑、信息标准必须是高度统一、一体化的,否则就会出现问题。因此,公共卫生云平台的发展是疾控信息化的必然方向,这与医疗机构临床信息化发展截然不同。

信息化是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公共卫生云平台的建设首先需要推进疾控组织机构的数字化建设。数字化是实施信息化的基础,在业务活动基于手工操作的时候,就谈不上信息化。要实现疾控六大业务活动信息化,必须在四个环节实现数字化:一是核心业务数字化,即传染病、慢病、健康危险因素、免疫规划、疾控综合等。二是支持性业务数字化,即科研、教育、实验室、信息管理。三是内部营运管理数字化,即才、财、物、后勤保障。四是决策管理数字化,即决策的数据支持,甚至是计算机智能辅助决策。因此,要实现信息化,首先就要实现疾控机构的数字化。

国家疾控信息系统的体系架构

总体架构

国家疾控信息系统体系架构的总体架构的核心是建立一体化信息采集云平台,并在其基础上,各级疾控机构建立分布式集成化的信息统计分析和应用平台,用于支撑疾控各项业务应用。网络是应用信息系统实现的基础,以电子政务外网为基础,同时依托互联网建立虚拟专用网络(VPN),或者租用商用专网进行混合组网,将各级各类医疗机构或区域平台互联互通,这样才能有效利用电子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信息,实现公共卫生的动态监测。

平台建设

平台是实现业务信息管理的重要手段,要实现业务体系和管理体系全面推动信息化建设和发展的目标,必须同时建立统一的信息资源管理平台和统一安全认证的信息服务门户,才能满足授权用户(信息资源管理部门,公共卫生机构)信息管理、利用和服务和非授权用户(公众的服务)的需求。

应用架构

国家疾控公共卫生信息系统的应用架构分为三层,底层是医院信息系统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信息系统,该层利用先进的工作过程构建业务信息系统,也称生产系统。中间层是区域卫生平台,该层是支持业务协同管理的实时监控软件平台,目的是满足辖区内各级各类医疗机构之间的业务协同和基于人群电子健康档案管理和信息共享。上层是综合集成的软件平台,信息从中间层通过业务过程的协同和优化,抽取基本的数据集,满足国家级和省(市)级根据不同的业务管理过程进行动态监测、业务管理和信息服务。三层应用架构是一个横向协同,纵向联动的信息架构,即支撑医院诊断治疗、社区管理服务、疾控监测干预三位一体的协同工作模式。

数据架构

要实现纵向的关联和横向的数据交换,疾控业务逻辑的高度统一,就需要建立统一的公共卫生数据采集交换平台,连接不同的平台,支撑不同的业务信息系统的信息采集,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消除独立条块业务系统、线条对接医院上报数据的诟病。

区域公共卫生信息化

区域的公共卫生信息化,目标是构建智慧型的公共卫生系统(以下简称“智慧公卫”),只有智慧公卫才能促进全民健康保障的可及性,因此智慧公卫是区域人口健康信息化发展的方向,也是公共卫生信息化在区域人口健康信息在建设中的定位,如果方向偏离,将无法实现最终目标。

智慧公卫是通过打造以动态电子健康档案为基础的区域人口健康信息平台,利用先进的物联网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实现公共卫生服务对象与卫生人员、公共卫生服务机构、数字化设备之间的互动,逐步达到信息化和促进人群健康监测与管理的智能化。通过智能化的过程,将信息动态地与健康档案相关联,为上层的信息系统提供了准确的信息要素,为下层提供实时信息交互与共享。

智慧公卫的核心要素

智慧公卫的核心要素主要由区域人口健康信息系统和以社区为中心的家庭健康保健系统构成。

区域人口健康信息系统功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区域电子健康档案管理信息系统。主要开展疾病危险度的评价,制定以个人为基础的危险因素干预计划,减少医疗费用支出,以及预防和控制疾病的发生和发展的电子健康档案。二是公共卫生信息系统,包含与人群健康相关的社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系统。主要以EHR为基础,通过建立电子疾病档案(EDR),以协同工作流程为主线,开展支持疾病及相关危险因素监测预警、干预评价、预测预报。三是社区医疗服务系统是家庭保健系统。主要开展疾病基本治疗、慢病社区护理以及大病向上转诊和接收恢复转诊双向转诊服务。四是科研项目管理系统。主要开展病理研究、药品与设备开发、临床试验等信息进行综合管理。

家庭健康保健系统,也称为健康保健信息系统,其功能是更好地对人群以家庭为单位提供全方位的健康和疾病的管理服务。家庭健康保健系统是最贴近市民的健康保障,包括针对行动不便,无法送往医院进行救治病患的视讯医疗,对慢病以及老幼病患远程监测、看护,对智障、残疾、传染病等特殊人群的健康监测,还包括自动提示用药时间、服用禁忌、剩余药量等的智能服药系统(如结核病、AIDS治疗)、儿童计划免疫接种服务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智慧公卫的特征

区域智慧公卫的特征主要体现在互联性、协作性、预防性、普及性、创新性和可靠性六个方面。作为智慧公共卫生管理,要能感知到疾病或者事件的发生,早期就能获取信息,能够被区域的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普遍接受。并能够从区域医疗卫生计生机构的业务活动过程中提供实时动态的信息服务。例如动态电子健康档案管理需要记录一生、管理一生、服务一生,即区域内的每一个人在任何医院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或者被随访,其相关健康或疾病信息就能够实时更新到档案中。因此,它是一个实时的在线数据服务系统。为实现动态管理,还需要构建基于健康档案的病人主索引(MPI),并通过主索引对人群流动监测,实现“谁建档谁管理,谁服务谁更新”的电子健康档案管理与服务基本原则。

区域公共卫生信息化的实施策略

在国家人口健康信息化发展总体规划框架下,如何构架区域公共卫生应用。首先要有集成化的技术思路,其次还要同时考虑安全体系建设。在实施策略上,首先要立足规划、统一标准。按照国家人口健康信息化发展总体规划的要求,采用统一的信息标准开发公共卫生监测与应用系统,确保系统纵横互联互通。二是要以业务为根本,需求为导向,从满足公众的公共卫生信息服务需求出发,建设数据中心和业务应用系统,以提供适宜、可及的信息服务为根本目标。任何信息系统的建设不能脱离业务来谈信息化。三是要强化协同,联合推进。基于区域人口健康信息平台和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实现公共卫生各业务领域间、公共卫生与其它行业间的业务协同和信息共享服务,实现跨行业、跨领域的联合推进。特别是区域信息化的建设,不同异构系统之间要连接到一个平台,不仅仅是技术问题,更重要的是构建新的管理机制的问题。因此在实施以数据交换为基础的区域信息平台集成过程中要全面遵循以下原则。即网络建设是基础,平台集成是手段,标准落实是核心,业务管理是重点。高效、高质量和可负担的智慧公卫不但可以有效提高公共卫生服务质量,更可以有效阻止疾病发病率的上升。

智慧公卫使公共卫生医师能够搜索、分析和引用大量科学证据来支持他们的病因研究和流行病学诊断,同时还可以使医疗卫生、科学研究人员、疫苗供应商、保险公司等整个医疗生态圈的每一个群体受益。在不同医疗卫生机构间,建起疾病与健康信息整合平台,将区域医疗卫生机构之间的业务流程进行协同整合,医疗卫生信息和资源可以共享和交换,从而大幅提升了医疗卫生资源的合理化分配,使公共卫生服务真正做到以人为本,促进全民健康。

特别是公共卫生大数据的应用,将进一步提升百姓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感受。但实施过程要充分引入社会化服务的概念,体现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共同建设。政府主导,开放相关数据资源,引入社会力量搭建信息服务平台,实现政府业务部门与企业应用服务相结合,面向公众提供公共卫生信息资源及信息技术服务。发挥社会资源提供公共卫生服务技术支持的作用,最终建立新型的疾控公共卫生服务模式,满足各级疾控机构人员对疾病监测信息管理与服务的需求。

实施技术路径

实施的技术路径是分步实施,逐步覆盖。公共卫生监测的理想模式是全人群覆盖,只有做到全面覆盖,才能做到对全人群的健康和疾病的管理,才能动态地去做人群健康的测量和评价,这是最终的目标。但在实际实施过程中则应从抽样监测开始,逐步推进。这样能够保障信息化的分阶段投入能够快速见成效。

篇2

律回春晖渐,万象始更新。值此xx年新春佳节到来之际, xx市xx区卫生局向您致以节日的祝贺和亲切的慰问!感谢您一年来对我们卫生局工作的关心、支持和理解,衷心祝愿您新春快乐、身体健康、阖家幸福!

篇3

一、广泛宣传卫生防病知识。各地要以《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为蓝本,结合春季传染病疫情特点,围绕当前防病重点,做好预防呼吸道传染病、消化道传染病特别是手足口病、流行感冒等疾病,防范雾霾天气以及春季保健等卫生知识的宣传;要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网络以及现场咨询、讲座等多种形式,充分利用好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的宣传阵地和技术力量,做好防病知识普及工作,营造全社会共同参与卫生防病的浓厚氛围;要抓住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健康教育项目的机遇,扩大传播卫生防病知识的覆盖面,不断提高居民健康知识知晓率,促进居民养成健康行为。

二、全面开展环境卫生整治。各地要集中开展环境卫生整治活动,要在加强日常保洁的基础上,对责任区和薄弱环节进行重点整治,清除陈年垃圾和卫生死角,整理各类杂物,疏通沟渠管道,填平坑洼污水;各乡镇要结合农村清洁工程、改水改厕、危房改造、新农村建设等工作,组织群众清洁居家卫生,整理房前屋后杂物,清除积存垃圾,拔除杂草,修整道路,实行畜禽圈养,完善农村垃圾收集运转处理体系。县建设部门加强各类工地和建筑垃圾、余土运输的管理,防止扬尘造成环境污染。县教育部门要督促全县所有中小学、托幼机构整治环境卫生,做到勤晒衣被多通风,加强饮用水卫生和日常用品的消毒,教育广大学生和幼儿抓好个人卫生;发现手足口病患儿要及时就诊并向卫生部门报告,切实保障学生和幼儿身体健康。

篇4

    最近,我部陆续接到各地关于一些企业特别是乡镇企业和个体企业违反《职业病防治法》,造成重大职业病危害,损害劳动者特别是农民工健康事件的报告。有关媒体对民工中毒或者患职业病后得不到及时诊治,有的企业主对中毒或者患职业病的职工不闻不问,甚至拒付诊疗费用等违法现象进行了报道,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为了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福建仙游县外来农民工患职业病事件的通报》和九部门《关于开展全国乡镇企业、农村个体工商户职业病危害专项整治工作的通知》精神,切实保护劳动者健康和合法权益,根据《职业病防治法》的有关规定,现通知如下:

    一、充分认识做好民工职业健康保护工作的重要性。做好乡镇企业和农村个体工商户职业病防治工作,保护劳动者的健康,特别是维护广大外来农民工的健康权益,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集中体现,对于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维护社会稳定,实现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从讲政治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强民工职业健康保护工作的长期性、艰巨性和重要性,要以对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切实抓好这项工作。

    二、狠抓落实,做好乡镇企业、农村个体工商户职业病危害专项整治工作。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加大执法力度,通过对本地区危害严重企业的整治和对大案要案的查处,以儆效尤。当前,各地卫生行政部门要根据九部门文件精神,按照专项整治工作部署,加强领导,组织协调,形成综合整治合力。要结合本地区职业病危害特点,确定整治重点,对重点行业、重点地区、重点单位加强监督检查,切实落实各项整治措施。狠抓大案要案,并及时向社会通报,通过查处一批职业病危害严重的乡镇企业和农村个体工商户,举一反三,从源头上遏制职业病危害事故的发生。

    三、认真做好劳动者的职业健康保护。在本次专项整治中,凡存在有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职业病防治法》和卫生部的有关规定,组织有关劳动者到当地卫生行政部门认定的职业健康检查机构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对于体检中发现的疑似职业病患者,必须及时送有关职业病诊断治疗单位进行诊断和治疗,体检和诊疗费用由用人单位承担。对不依法履行职业健康监护义务、不按照规定对职业病病人、疑似职业病病人进行医学观察、诊断、鉴定、治疗的,各地卫生行政部门要依法予以严肃查处。

篇5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2CZZ023);陕西省软科学项目(2014KRM07);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人文社科重大项目(SKZ2014002);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14P11)

作者简介:高琰(1979-),女,西安交通大学学院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公共危机管理。

引言

《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首次确立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目标,确保每个公民,尤其是广大农民能够享有公共医疗服务保障。在强化硬件设施建设的同时,要全面加强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特别是农村基层公共卫生人才的培养,为提升基层医疗服务水平奠定基础。在这一背景下,本文依托西部地区――陕西省历年医疗统计数据,借助洛伦兹曲线和基尼系数,评价乡村卫生室和乡村医生以及卫生员在西部地区的配置情况,验证西部地区基层卫生人力资源配置的科学性,根据测评结果形成农村基层公共卫生人力资源队伍建设的相关建议。

西部地区农村基层公共医疗卫生条件与东中部差距较大,东部地区拥有的卫生资源是中部地区的1~1.5倍以上,是西部地区的1.3~1.7倍,占全国的比例比西部地区高约5%~20%[1]。蔡维汉、董晓建认为,陕西省乡镇卫生院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人力资源存在人员数量不足、人员质量不高、结构分配不合理问题[2];贺凤飞等对陕西省某地区农村卫生人员的配置进行调查,发现陕西省每千农业人口执业(助理)医师数仅为0.86人;地区医护比平均为1∶0.97,远低于全国要求(1∶2),与WHO的要求(1∶3)相差甚远[3]。刘强等人研究发现,陕西省2009-2011年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院人力资源数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中,院卫生人员数比全国水平年均低10.34人和12.97人;卫生技术人员数较全国水平年均低8.61人和11.04人;执业(助理)医师数与注册护士数较全国水平年均分别低5.16、2.49、5.71和3.67人[4]。

农村基层乡村医生素质和能力方面存在诸多问题,陕西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力资源研究报告调查显示:乡村医生面临最大的问题在于:职称比例失调,47家乡镇卫生院卫生技术人员(医师、护士和医技人员)中高级职称15人,平均每院0.32人,占1.83%;中级职称89人,平均每院1.89人,占10.87%;初级职称557人,平均每院11.85人,占68.01%;无职称人员158人,平均每院3.36人,占19.29%;学历水平偏低,本科以上学历5人,院均0.11人,占0.61%;大学本科学历57人,院均1.21人,占6.96%;92.43%的卫生人员为大专或中专及以下学历;执业能力偏低,47家乡镇卫生院351名医师中执业医师181人,院均3.85人,占51.57%;助理执业医师106人,院均2.26人,占30.20%;无证人员64人,院均1.36人,占18.23%。数据还显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存在着无证人员执业情况(乡镇卫生院接近20%,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近10%),严重影响基层的整体执业能力和医疗安全[4]。

现有研究视角多集中于乡镇卫生院这一层级,虽已明确其卫生机构人力资源的缺乏,但未能明确资源缺乏是反映在总量上还是结构上。考虑到对基层公共卫生机构的定义为:“最小的行政区划级别的医疗机构,其大致定位为县级医院为龙头、乡镇卫生院为骨干、村卫生室为基础。其中乡镇卫生院负责提供公共卫生服务和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等综合服务,并承担对村卫生室的业务管理和技术指导等工作;村卫生室承担行政村的公共卫生服务及一般疾病的诊治等工作。”因此,本文拟从基层最基础的公共卫生服务角度切入,依托现有研究基础,结合最新统计数据,采用基尼系数评价方法,将关注视角放在村级卫生室这一最为基础的公共卫生服务机构,以陕西省乡村卫生室资源配置为例,通过对陕西全省乡村卫生所人力资源总量和结构配置的测算,尝试评价资源配置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并依此提出改进建议。

一、陕西省农村基层公共卫生人力资源配置评价

(一)农村基层公共卫生人力资源总量分布评价

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乡村医生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要求,每千人不少于1名的标准配备乡村医生,每个村卫生室至少要有1名乡村医生执业。2015年起,约48%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要由村卫生室承担。陕西农村地区人均乡村医生数量的最低配置达到1‰,乡村医生和卫生员与村卫生室的比例不低于1∶1。结合陕西省历年统计年鉴(见表1),农村地区人均乡村医生数为1.316‰,除西安外,全省乡村医生和卫生员与村卫生室的比例为1.285∶1,除铜川、延安市以外,基本达到了这一比例。

陕西省农村(行政村一级)卫生资源配置数量基本达到国家乡村医生队伍建设最低标准,对比近10年全省人口自然增长率(见表2),人口自然增长率虽逐年降低,但仍维持在4‰左右。随着全面二胎政策的放开,将会迎来新一轮的人口增长潮,当农村基层公共卫生资源增速小于人口自然增长率时,全省农村基层公共卫生人力资源将无法满足这个最低标准。

表2陕西省人口自然增长率

年份2005200620072008200920102011201220132014

然增长率(‰)4.014.044.054.084.003.723.693.883.863.87

(二)农村基层公共卫生人力资源结构分布评价

1.评价方法选择。本文运用洛伦兹曲线和基尼系数,对陕西省农村基层公共卫生资源(村卫生室、乡村医生和卫生员)地区分布的公平性、布局的合理性进行测评。根据测评数值判断卫生人力资源分布的均衡性,反映陕西省农村公共卫生人力资源分布是否存在结构性缺陷。

2.评价数据选择。根据陕西省历年统计年鉴中的乡村医生和卫生院相关数据制作洛伦兹曲线,计算基尼系数,判定陕西省乡村医生和卫生员分布的公平性、均衡型和科学性。

(三)评价过程

1.洛仑兹曲线的绘制。“洛伦兹曲线是美国统计学家M.O.洛伦兹(Max Otto Lorenz)提出的一种公平性测量方法,经济学家通常用其来研究社会收入分配或财富分配的公平程度。通过洛伦兹曲线,可以直观地分析一个国家以及社会收入分配平等或不平等的状况”[1]。洛伦兹曲线的弯曲程度有重要意义。一般来讲,它反映了收入分配的不平等程度。弯曲程度越大,收入分配越不平等,反之亦然。

以陕西省农业人口分布累计百分比为横轴(X),以陕西省乡村医生和卫生员人均数量百分比为纵轴(Y),绘制散点图(见图1),并根据散点形成曲线OCL(图中虚线),该线即为洛伦兹曲线。该线与绝对平均线OL的距离大小,直接反映资源配置公平性的弱与强。具体而言,洛仑兹曲线与绝对公平线所形成的区域OLC(虚线OCL与实线OL组成的部分),其面积为s,可直观反映出陕西省乡村医生和卫生员分布情况,图1显示,其分布并非绝对平均,有一定的不公平性,而其不公平性要量化表达反映其严重程度,则需要通过基尼系数反映。

2.基尼系数的测算。基尼系数是1943年美国经济学家阿尔伯特?赫希曼根据劳伦茨曲线所定义的判断收入分配公平程度的指标。基尼系数是比例数值,在0和1之间,是国际上用来综合考察居民内部收入分配差异状况的一个重要分析指标,基尼系数由于给出了反映居民之间贫富差异程度的数量界线,可以较客观、直观地反映和监测居民之间的贫富差距,预报、预警和防止居民之间出现贫富两极分化。因此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认同和普遍采用。借鉴此,本文用基尼系数以确定陕西省全省基层公共卫生机构分布的情况。

基尼系数等于绝对公平线与洛伦兹曲线围成的面积与绝对公平线下直角三角形面积之比,其计算过程是:洛伦兹曲线和对角线之间的那块类月牙形区域面积为s,绝对不均等折线和绝对均等对角线围成的直角三角形OAL区域的面积SRtOAL,通常这个是个定值0.5。基尼系数G=s/SRtOAL=类月牙形区域面积/SRtOAL,其中,类月牙形区域面积为直角三角形OAL区域的面积SRtOAL减去虚线OCL与绝对不均等折线OAL组成区域的面积,该面积用p表示,s=直角三角形OAL区域的面积SRtOAL-p=0.5?Dp。

本文按照全省数据所做的洛仑兹曲线散点图,增加趋势线并进行拟合,多次拟合后发现,除单项式y1=1.010 8x-0.154 5的曲线拟合度较差外(用以表征拟合度的R2仅为0.913 4),其他多项式(从二次多项式到6次多项式)曲线均与散点拟合相对较好,各拟合曲线的表达式及表征拟合度的R2分别为:二次多项式y2=0.956 2x2+0.031 4x+0.009 6(R2=0.986 1);三次多项式y3=-0.011 8x3+0.974 3x2+0.024 3x+0.010 0(R2=0.986 1);四次多项式y4=-2.287 5x4+4.629 0x3-1.976 5x2+0.619 0x-0.002 1(R2=0.987 8);五次多项式y5=-1.974 6x5+2.670 2x4+0.261 3x3-0.404 6x2+0.427 7x-0.001(R2=0.987 9);6次多项式y6=31.049x6-97.966x5+115.16x4-61.369x3+15.066x2-0.954 2x+0.000 7(R2=0.988 8)。这些拟合线中,R2越高,表明该曲线与实际的散点重合最多,最适合用其表达式表征曲线,并以此计算基尼系数,据此,本文以拟合度R2最高的6次多项式来表达洛伦兹曲线(见图2),并计算洛伦兹曲线下的面积,即曲线:

y=31.049x6-97.966x5+115.16x4-61.369x3+15.066x2-0.954 2x+0.000 7下的面积。

具体计算步骤是:

先用不定积分求其原函数:

F(x)=∫(31.049x6-97.966x5+115.16x4-61.369x3+15.066x2-0.954 2x+0.000 7)dx

再求其定积分,进而算出面积:

S=[31.049x7/7-97.966x6/6+115.16x5/5-61.369x4/4+15.066x3/3-0.954 2x2/2+0.000 7]01

计算结果为:p=F(1)-F(0)=0.343 4

s=0.5-p=0.5-0.343 4=0.156

基尼系数g=s/SrtΔOAL=0.156 6/0.5=0.313 3

基尼系数

基尼系数介于0.2~0.3,表示比较平均;

基尼系数介于0.3~0.4,表示相对合理;

基尼系数介于0.4~0.5,表示收入差距较大;

基尼系数>0.5以上,表示收入分配差距悬殊。

基尼系数越接近1,表示收入分配越不平等[5]。

国际上通常把0.4作为收入分配差距的“警戒线”,目前卫生领域的基尼系数的评价标准均借鉴经济学的上述标准[6]。

同理,测算陕西省农村村卫生室人均数量的分布情况(过程与前类似),其洛仑兹曲线下的面积为p=0.311 35,s=0.5-0.311 35=0.1886 5,其基尼系数g为0.377 3。

二、研究结论

通过绘制陕西省全省基层公共卫生机构分布的洛仑兹曲线并测算基尼系数后可知:陕西省农村基层公共卫生资源总量上达到国家乡村医生队伍建设的最低标准,全省现有农村基层卫生资源在各市的分布符合当地发展实际,基本不存在分布的结构性缺陷,配置相对科学合理。但其所达到的标准仅为最低标准,结合全省人口增长趋势及“全面二孩”政策的放开,陕西省也将毫无例外地迎来新一轮人口增长潮,对当前的基层公共卫生资源形成巨大的压力和挑战。

陕西省全省基层公共卫生机构分布的洛伦兹曲线测算的基尼系数数值显示,陕西省农村基层卫生资源的配置基本合理,但资源总量与结构合理的持久性及资源质量仍存诸多潜在问题,主要表现为:(1)农村基层医疗卫生队伍稳定性弱,农村医生存在较为严重的离职倾向[7]。现有农村基层公共卫生人才队伍整体稳定性不足,离职意愿高,特别是农村基层全科医生更是留不住、下不去。(2)人员技术水平低,业务能力弱。农村基层公共卫生人力资源在学历方面,乡镇卫生院执业(助理)医师和注册护士以大专和中专为主;在职称方面,初级职称占到75%以上,中高级职称比例很少[8]。业务水平较低,绝大多数卫生院不能开展手术和生化检查等业务[9]。总体来看,个别乡镇卫生院卫生人员中还有卫校毕业的人员,甚至不乏赤脚医生[10]。而其主要原因在于:

1.政策层面。现行的培养机制存在问题。我国大学农村全科医学教育理念尚未完全形成,在校生的农村全科医学教育滞后,多数学校没有设立农村全科医学教学机构,农村全科医学师资的数量和素质与实际需求差距较大。我国农村全科医生的数量还远远不能满足现实的需求,农村全科医生培养数量与城乡需求相比还是远远不足[11]。全科基地面临机构数量不足并需加强硬件软件建设,需要逐步完善医院、基层机构和公共卫生机构间的密切分工合作关系等问题[12]。

2.经济层面。农村基层公共卫生人员面临待遇低、负担重、条件差等现实情况,经济落后、收入不满意是导致农村基层医务人员离职倾向较高的重要原因。

3.制度层面。激励设计不足,职业认同感差。目前大多数地区尚未建立具有激励性的全科医生人事制度(包含考核制度及分配制度),这些因素打击了在职全科医生的积极性,造成全科医生岗位缺乏吸引力,优秀卫生技术人才不愿从事全科医生职业,进而出现`下不去、留不住'的现象[11]。农村全科医生的职业认可度低,职业精神缺失、职业发展与个人追求的满足性不足。

三、对策建议

1.农村基层公共卫生人力资源队伍培养目标。立足西部实际,农村基层公共卫生人力资源队伍的培养目标应确定为培养一支“下得去、留得住、干得好的以农村全科医生为基础的农村基层公共卫生人力资源队伍”。从国家宏观政策出发,建立全科医生制度,逐步形成以全科医生为主体的基层医疗卫生队伍。

2.农村基层公共卫生人力资源培养的路径。为实现西部地区农村基层公共卫生人力资源队伍数量与质量的双提升,本文提出如下培养目标路径。(1)农村基层公共卫生人力资源培养以本地化为主。考虑到农村基层公共卫生机构的条件限制、医学人才培养的特点,建议农村基层医学人才的培养以生源本地化为主。地区在制定招生政策时予以倾斜,要以强化本地人才的造血功能为目标,适当考虑区域社会关系的绑定,降低本地人才的流失。根据评估,陕西基层公共卫生医学人才的配置相对科学合理,在今后基层卫生工作发展过程中,考虑以订单式培养为主,实现基层公共卫生人才的有效培养和科学配置。加强基层卫生人员的各类保障,确保专业人“留得住”。(2)农村基层公共卫生人力资源培养要加强制度建设。重点应为制度化辅助,强调农村基层医学人才培养的“输血”机制,实现以“输血”机制造就“造血”机制的土壤,以“输血”机制为“造血”功能赢得时间和基础。

篇6

一、面向地方公共卫生的人才培养

(一)完善人才培养体系

地方公共卫生服务水平的提高和完善需要大量的公共卫生人才,大力发展我国地方公共卫生服务事业的关键也就是人才。为地方培养合格的、高质的公共卫生人才,是我国高等医学院校为地方公共卫生服务的最基本形式。医学院校的发展应该与地方公共卫生服务事业的需求发展相结合,不断努力提高公共卫生人才的教学质量。医学院校为地方培养公共卫生服务人才,首先就要不断完善自身的人才培养体系,保证为地方培养合格的公共卫生服务人才。医学院校在完善人才培养体系过程中要重视以下方面:

1. 加强医学生预防医学教育

预防医学教育是医学院校人才培养的重要方面,但是也是最容易被忽视的方面。医学院校教学中,无论是专科医学还是全科医学,都必须要重视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的预防医学教育。通过预防医学的教育,可以加强医学生对预防医学的认识态度,提高专业知识技能,并可以帮助学生在日后的临床行医过程中能够敏锐的感觉到存在的公共卫生问题,并及时的进行报告,第一时间的解决公共卫生问题。

2.公共卫生人才的层次培养

医学院校对公共卫生人才的培养应该根据不同的要求氛围不同的层次进行人才培养,其中应该以大专或本科学生为主培养基层社区的公共卫生服务人才;对公共卫生硕士应该培养成为更高层次的公共卫生领导者。通过对不同层次人才的的不同培养,可以更好的完善学生的知识体系,更好的为地方公共卫生服务工作提供必要的支持。

3. 强化对在职公共卫生人员的继续教育

公共卫生技术人才在毕业后还是要通过医学教育进行不断的培训、提高。医学院校应该强化对在职公共卫生人员的学历教育,要积极的为创造条件,为公共卫生的专业开设成人学历教育,并可以实行相对宽松、合适的弹性学分制,准许参加培训的公共卫生人员分阶段的完成全部学业,并鼓励在职的公共卫生人员参加到学历教育中,提高整个地方公共卫生服务体系中人员的学历层次和专业技术能力水平。

(二)拓宽人才培养途径

医学院校为地方提供公共卫生服务的主要方法就是要为地方培养适合的公共卫生人才,因此医学院校必须要根据实际的情况选择适合的培养途径,不断丰富和拓宽人才培养的途径,而这些人才培养途径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 教学方法改革

医学院校长期以来都是以传统的知识讲授为主要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在新时期内仍是需要提倡的,但同时为了追求更高的教学效率和完善的教学体系,就必须要继续的、充分的挖掘这种传统教学方式的内在优势,以培养学生更为扎实的医学基本知识。

2. 教学模式创新

医学院校的教学模式往往较为单一,因此医学院校为了更好的服务于地方共公告服务,就应该要根据本校的实际办学条件和办学特点,并结合人才培养的要求,选择设计适合本学校的教学模式。通过对教学模式的创新,培养多样化、多层次的公共卫生服务人才。医学院校可以通过弹性学分制的设立来吸引更多的在职公共卫生人员进入学校学习,不断完善全方位的教学模式。

3. 重视医德和职业素质教育

公共卫生服务作为一项特殊的工作,对其工作人员的培养和职业培训必须要在强化专业知识教育的同时,重视医德和职业素质教育。医学院校在进行专业知识和节能培训的过程中,还必须要辅以针对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教育,在学习过程中强化学生对我国公共卫生事业发展和人类健康保健事业发展贡献力量的使命感和紧迫感认识。

二、加强公共卫生研究

(一)增加地方科学研究比重

医学院校的主要任务除了对公共服务人才的教学培养、以及附属医院的医疗工作外,还肩负着进行科学研究的工作。在医学院校为地方公共卫生服务事业提供服务的过程中,应该在重视教育和医疗工作的同时,还应重视增加对地方科学研究的比重。医学院校通过增大面向地方的科学研究比重,可以更好的开展公共卫生的研究。医学院校除了要在教学阶段积极的争取国家的科研项目外,还应该加强与地方科学研究结构、省市重点科研企业之间的联系,充分的发挥医学院校在人才、技术、设备方面的优势,通过有计划、有组织的引导和鼓励学校教师在突发公共事件中的应急处理、疾病预防与控制、环境检测和食品安全防控、社区医疗保障、卫生管理等方面的研究,来不断的提高为地方公共卫生服务的能力。

(二)重视科研成果转化

医学院校在重视医学知识教学的同时,还要增加对地方科学研究的比重、增加科研课题研究,但在此基础上,医学院校还应该要积极的采取更加多样化的方式,促进科学研究成果的转化。科学研究的成果只有通过有效的技术开发,才能够真正的转化为可以应用与生活、生产的物化现实生产力,才能够对我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起到促进的作用。医学院校在重视科学研究的同时,也必须要强化对科学研究成果进行转化的意识,不断的探索更加丰富的教学和企业合作的模式,通过与企业之间的科研合作,建立产业技术的战略联盟,加强学校科学研究实验与企业生产开发的衔接,为地方建设一批能共服务于地方建设、具有较高及鞥整理的可以成果转化基地和技术转移中心,全面的附近科学研究成果的转化。

三、全方位拓展社会服务功能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高等学校的社会服务职能也变得更加丰富。医学院校除了承担着教学工作的任务外,还应该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和社会需求来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在做好基本社会服务的同时,可以开辟更多的服务渠道来为地方公共卫生服务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持

(一)宣传文明卫生理念

现代大学负有创新文化、引领社会、宣传民众的使命。据调查统计,2003年我国公民基本科学文化素质达标率仅为1.98%,与发达国家情况相去甚远。中国人随地吐痰、乱扔垃圾等不良习惯已为世人侧目,公民卫生意识急待提高。早在上世纪40年代,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就提出了“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或虚弱,而且包括身体、精神和社会适应的完好状态”的现代健康观,被认为是现代社会医学和卫生革命的理论基础。

传承和普及医学和健康思想文化,普及现代健康观,加强卫生宣传教育,是提高中华民族科学文化素质的重要方面,也是医学院校社会服务的重要内容。医学院校可以根据地方实际的卫生情况,以及在日常行医过程中所发现的地方性的常见病和季节性的常见病等常见疾病进行宣传,向公众进行科学的解释,引导公众参与到卫生宣传中,保持对健康知识的学习热情,促进公众形成更加健康的生活方式。温州医学院一直高度关注这一工作,常年开展各种以卫生宣传和健康教育为主题的义诊活动,开设健康教育进社区活动,将卫生宣传教育作为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基本内容,组织出版了一系列面向公众的卫生宣传和健康教育普及报刊和读物,提出了让公众走近现代健康理念的口号。

(二)积极献计献策

医学院校的专家、教授通常在公共卫生领域内,对一些涉及到地方公共卫生服务的问题有着权威的、科学的、专业的发言权。而在地方的公共卫生服务工作中,积极的专业的意见对公共卫生服务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有着重要的作用。医学院校在服务于地方公共卫生工作中,要支持并鼓励其教师和专业的技术人员积极的参与到政策的制定中,通过自身专业领域内的咨询决策工作来推动地方公共卫生服务政策的科学制定。

(三)重视卫生防病工作

卫生防病工作通常是地方公共卫生工作的重点,而卫生防病工作的开展需要医学院校融入与地方,并要主动的与政府相配合,发挥自身优势,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和义务,以此来为地方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做出必要的支持。医学院校可以充分的发掘学校在人力、物理方面的各种资源,与地方群众的健康情况相联系,尽可能的满足地方群众在公共卫生方面的各种需求,满足群众对疾病预防、科学质量方面的要求。

参考文献:

[1]傅华.如何培养合格的医学人才来夯实公共卫生这道墙[J].复旦教育论坛,2005,3(1):87-89.

篇7

近些年来,医学技术水平取得了快速的发展,许多不易治愈的疑难杂症被不断攻克。但是,环境污染等问题持续高发,从而造成公共卫生疾病多发,给医学界带来更多挑战。从而使人们的健康得到保证是人们所重点关注的[1]。本文以本地区学校2012年~2013年共2年内所发生的公共卫生疾病进行研究分析,从而达到加强公共卫生疾病控制的有效途径,研究结果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通过对本地区公共卫生预防控制中心对于本地区2012年~2013年间所发生公共卫生疾病的记录,随机选取高校3所,中学11所,小学25所进行研究分析。2012年~2013年间这三类学校共发生85起公共卫生疾病事件,共有469名学生发病,但未出现死亡事件及重症病情。

1.2方法 对于选取的高校3所、中学11所、小学25所在2012年与2013年所发生的公共卫生疾病事件分别进行统计[2],并且对2012年~2013年公共卫生疾病事件发生次数差异做出分析。2012年度各个学校未对学生及教师进行公共卫生的相关教育,2013年度各个学校均开展了预防公共卫生疾病的一系列教育活动,加大对预防公共卫生疾病的宣传力度,定期开展公共卫生课,在校内增设消毒设施,张贴公共卫生疾病预防的宣传广告等各项措施[3]。

1.3统计学方法 统计学分析选用SAS8.0统计软件,以x±s表示计量资料,应用t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为P

2结果

对比分析2012年度~2013年度对于公共卫生疾病发生统计结果,见表1。

由表1可知,2012年度共发生67起公共卫生疾病事件,共有376人发病;通过开展一系列公共卫生疾病预防的教育活动后,2013年度共发生18起公共卫生疾病事件,共有93人发病,2013年的公共卫生疾病事件及发患者数明显低于2012年度,两年度比较,差异明显,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3.1目前公共卫生疾病控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3.1.1管理制度不够完善 完善的管理制度是所有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在我国,与公共卫生疾病有关的法律制度有《中华人名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4],但是由于在实际的工作当中因为其他因素导致不能将相关法律制度落实到位,因此,当前社会急需制定出一整套完整的体系制度对公共卫生疾病进行管理控制。

3.1.2从事公共卫生疾病控制的相关人员素质不高 公共卫生疾病的控制工作专业性较高,要求相关人员具备一定的医学知识以及法律知识,要求工作人员具备较高的应急能力,要求工作人员拥有较高的综合素质[5]。因此,应当对从事公共卫生疾病控制的相关人员进行专业能力的培训,使其自身的综合素质得到提升,从而使公共卫生疾病的控制质量得以提高[6]。

3.2加强公共卫生疾病控制的有效途径

3.2.1引起重视,加大投入 公共卫生疾病的有效控制可以促进社会的稳定发展,保护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充分了解加强公共卫生疾病管控工作的重要性,加大用于控制的人力、财力以及物力。

3.2.2建立完善体系 建立完善的管控体系,加强各相关部门间的协调工作,构建网络系统对公共卫生疾病进行管控[7],除此之外,还可以引用国外的一些先进的技术和管控理念,从而做到对于公共卫生疾病及早发现、及时处理、有效预防、有效控制的效果。

3.2.3加大宣传力度 积极在社会上开展了预防公共卫生疾病的一系列教育活动,加大对预防公共卫生疾病的宣传力度,定期开展公共卫生疾病预防讲座,增设消毒设施,张贴公共卫生疾病预防的宣传广告等各项措施。

综上所述,做好公共卫生疾病的控制工作对于保障全社会人民的健康十分重要。

参考文献:

[1]何景忠,谷寒峰.公共卫生管理机制中突发疾病控制策略[J].中国保健营养,2013(4):2171-2172.

[2]王陇德.突发公共卫生事件70%发生在学校[N].光明日报,2007,04,07(002).

[3]石晶,丁树荣.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健康知识的传播渠道研究[J].中国健康教育,2007,23(2):89-91.

[4]康煜.浅析公共卫生疾病与卫生防御[J].中国保健营养,2013(2):992-993.

篇8

功法运动是武术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掌握和提高武术套路与格斗技术而进行的一项专门性练习。由于功法练习历来被人们认为是武术习练过程中要进行的一项基本功训练,而对它的研究多停留在其辅助功能上,对功法单独的养生健身效果研究较少。随着中国武术在海内外的不断普及与发展,人们对武术的了解越来越深刻,对它越来越喜爱。再加上武术研究者对武术实践和理论的研究不断深入,不仅从技术动作、攻防意识等方面进行挖掘与整理,而且越来越重视对武术文化的传播和强身健体,调理身心的价值渐渐被丰富起来。作为武术内容之一的功法运动,对人体保养身心延年益寿的养生功能日渐被人们认可。

1.武术功法运动的内涵阐释

1.1武术功法运动在武术定义中的凸显

要说明一个事物,首先要认识该事物是什么,弄明白它是什么,才能很好地着手进行解释说明。因此,我们要对武术功法运动的内涵进行解释,就要首先对武术功法运动的发展过程进行梳理。1932年颁布的《国民体育实施方案》中对武术概念的表述:“国术原我国民族固有之身体活动方法,一方面可以给自卫技能,一方面可以锻炼身格之工具。”1961年10月,人民体育出版社出版的体育学院本科讲义《武术》[2]写道:“武术是以拳术、器械套路和有关锻炼方法所组成的民族形式体育。”这里的“有关锻炼方法”指的就是现在的“武术功法”,当时没有明确对其说明。1990年8月,今日中国出版社出版的《中国武术实用大全》明确提出:“武术……兼有功法运动、套路运动、格斗运动三种运动形式。”周伟良在《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概论高级教程》中对武术定义为“武术是以技击为主要内容,以套路和格斗包括功法练习为活动形式,注重内外兼修的中国传统体育项目”[3]。2004年4月,《中华武术》刊登洪浩博士“现代武术的三次革命与概念嬗变”[4]一文,该文介绍了近年来武术功法的发展情况,并在文章末尾写道:“第3次革命的号角已经吹响,此次革命也必将影响人们对武术概念的认识,让我们期待着武术概念的第3次嬗变,期待着多年来被游离于武术概念之外的功法运动加入武术概念的家庭。”到了2005年蔡仲林和周之华主编的武术教材《武术》对武术的定义“武术是以技击动作为主要内容,以功法、套路和搏斗为运动形式,注重内外兼修的中国传统体育项目”[5]。从以上对武术的定义和有关武术功法的文献资料中,我们不难看出,武术的功法运动有原来的不突出,到现在以定义的内容明显地被提出来,乃至出现“练拳不练功,到老一场空”这样极力推崇和重视武术功法的拳谚。一方面说明了功法运动在为武术套路和攻防格斗服务的同时,另一方面不难看出,功法运动的地位也是一步步提升,逐步受到人们重视。

1.2武术功法运动的内涵

历史悠久的中国武术是由若干拳种组合成的一个体系,据20世纪80年代在全国范围内展开的武术挖掘整理活动中总结,中国武术共包含129个“源流有序、拳理明晰、风格独特、自成体系”的拳种。学者们把这些拳种所包罗的名目众多的徒手和器械套路,统称为“套路运动”;把这些拳种所包罗的变化莫测的攻防技法,称为“格斗运动”;把这些拳种所包罗的琳琅满目的练功方法,称为“功法运动”[1]。也就是说武术功法运动是以单个动作为主进行练习,以达到健体或增强某方面体能、提高某种技击能力为最终目的、专门的练习活动的总和(包括练习内容和方法)。

1.3武术功法运动包含的内容

从文献资料看,集中记述武术功法的有明代的《易筋经》、清代刻本的《内功图说》、民国年间(1911―1949)出版的《少林七十二艺》和《练软硬功秘诀》等。1990年8月出版的《中国武术实用大全》[7]中,将上百种练习形式不同的功法,分为柔功、硬功、轻功、内功和感知功五类。这里我们借鉴2005年蔡仲林和周之华主编的武术教材《武术》对人们常见的功法内容进行一次梳理。功法运动主要是为武术套路和攻防格斗练习服务的,当然也有专门只练习功法运动以达到健身的,如专练“马步桩”以增加腿部力量,专习“排打功”以增强人体的抗击打能力,等等。功法运动的内容随着武术的发展更丰富多彩,下面按形式和功用讲武术功法运动分为内壮功、外壮功、轻功和柔功四类。

2.武术功法运动的养生价值体现

武术功法运动的健身功能,在20世纪60年代前后,被作为保健功法和保健疗法引入群众性体育活动中。到21世纪初期,国家体育总局群体司向全国发出征集武术健身方法的通知,拉开通过武术功法健身的新一轮。从人们的习练过程中可以看出,武术功法运动和悠久历史的中华传统养生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从其运动形式看,它们都是通过“调形”、“调息”、“调心”进行的,注重人体全面的、整体的修炼。

2.1武术功法运动中的“调形”功能

“调形”,即调整身体运动时的姿势以适应锻炼的基本要求,调形的方法常用卧式、坐式和站式(含行走)三大类。中医认为:“形不正则气不顺,气不顺则意不宁,意不宁则气散乱。”武术功法运动中的柔功锻炼的目的,就是锻炼肢体关节活动幅度和肌肉舒缩能力,提高柔韧性。武术硬功就是锻炼和提高人体的攻击力度和抗击打能力的练习方法。这类功法的锻炼目的在强筋骨、长力气的同时,将人体锻炼成“无一处惧打,亦无一处不打人”的所谓“金刚之体”。

2.2武术功法中的“调息”功能

“调息”,即调整呼吸,古代称为吐纳。通过调整呼吸,在意念的支配下主动吸收新鲜的氧气和自然界中各种有益于身体的精微物质(如空气中的负离子),同时排除体内的浊气、废气;调动人体之内气,增补人体先天之元气。并通过意识使之逐步聚集、储存于身体的某一部位,或使其循经络路线运行,以疏通经络,调和气血,达到体内真气充实奇平衡,实现扶正法邪健身之目的。武术功法运动强调整体性,讲究内外兼修,其练习的要点和难点在于通过练内功,培养以意领气、以气运身的能力,这样才能内外合一地以身发力。显然,内功功法练习的目的在于锻炼人体运动时,意、气、劲、形四者一动俱动、一到俱到、一止俱止的能力。

2.3武术功法中的“调心”功能

“调心”,即调整锻炼者的意识,使锻炼者自身的思想、情绪、意识逐渐停止活动,安静、清静下来,处于一种轻松愉快的身心平衡状态、调心在“三调”中最重要,只有使心进入一(即正念),或无念(即无后天意识支配状态),才能开发体内的潜能,全身肌肉、神经、血管等各部器官的组织细胞才得到充分放松,体内的生理、心理功能调节才得到充分发挥,从而获得最佳协调和统一。而武术功法运动则以调心养神锻炼为主要目的,其依据是“心主神明”的中医理论。“得神者昌,失神者亡”,只有通过“积神生气,积气生精”的锻炼方法,使人体精、气、神充盈、平衡,人才是健康的体现。肉体健康,心理、生理不健康者,不是健康之人也。武术项目中的太极拳、气功,对练精生气、养神健身有独特的重要作用和效果。

3.结语

武术功法运动的很多练习内容都与传统养生理论有密切的联系,通过“调形”、“调息”、“调心”达到调节人体身心平衡的功效。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不断增强,武术功法运动在为套路和搏斗服务的同时,其养身、健身、护身等价值功能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成为人们强身健体、调养心神、平衡身心的一种养生手段。

参考文献:

[1]体育教材编审委员会武术编选小组.武术[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61:12,16.

[2]周伟良.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概论高级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11):67.

篇9

强化动物防疫,防止动物疫病发生,杜绝动物疫病在动物与人之间传播流行,不仅是保障畜牧业生产健康发展,人民群众吃上“放心肉”的关键,也是提高动物及其产品质量的保证,更是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财产安全的需要。强化动物防疫工作关系重大,任务艰巨,特别是近年来高致病性流感、口蹄疫、蓝耳病等重大疫病的流行,、各街办、农场要充分认识、强化动物防疫工作的重要性,加强领导,强化责任,加大措施,注重实效,切实把这项工作做好。

二、加强领导,切实落实好动物防疫工作责任制。

为加强动物防疫工作的领导,明确工作职责,区政府已经成立了重大动物防疫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区农办。、各街办、农场也要成立相应的机构,同时要求村(社区)也应配备1名协防员,并上报区农办备案。政府、各街办、农场对本辖区动物防疫工作负总责,主要负责人是重大动物疫病防治工作的第一责任人。政府、各街办、农场要进一步明确职责,层层落实责任制,把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做到定岗、定责任、定任务。要建立防控工作督办和责任追究制,对重大疫情,重大动物防疫事件反应迟缓,处置不力及工作措施存在严重漏洞的要及时采取措施,发现一起,整改一起。对未完成动物防疫任务或防疫工作不到位,出现重大失误,造成重大动物疫情发生、流行的,要严肃追究责任人的责任。

三、落实措施,切实控制重大动物疫病的发生。

(一)强制免疫,提高畜禽免疫率。政府、各街办、农场要做到“村不漏户、户不漏禽、禽不漏针”,逐家逐户分期普查,建立好台账和户籍档案。要将动物防疫,作为一项强制性措施和经常性工作来抓,使重大动物疫病的免疫密度达到国家规定要求。政府、农场要重点加强高致病禽流感、口蹄疫、高致病性蓝耳疫病等重大疫病的防控工作。各街办重点是要加强对辖区内鸽子、宠物及流动家禽、家畜的防控工作,制止群众在城区内饲养家禽、家畜。

(二)严格疫情报告和管理,及时掌握疫情。健全疫情监测网络,及时掌握疫情,各地一旦发现疫情要在1小时内逐级上报到区防重办及畜牧兽医站,由立即派出2名以上技术人员赴现场调查核实,初步认为属于重大动物疫情的,应当在2小时内将情况报区政府并逐级上报市动物卫生防疫监督机构。

(三)要进一步加大宣传工作力度。要通过张贴宣传挂图、发放宣传手册、开展科普知识讲座、举办防控技术培训等有效措施,在广大养殖户中普及防疫知识,宣传“四不一处理”等防控措施,提高群众的自觉防疫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要注意正确引导新闻舆论,防止发生由于防疫药品市场人为炒作和群众以讹传讹等情况,造成社会不必要的恐慌。要加强对养殖户的宣传工作,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养殖户要按程序逐级报告。

篇10

妊娠期甲状腺功能异常包括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减)。前者包括妊娠一过性甲状腺毒症、妊娠Graves病(Graves’Disease,GD)及甲亢合并妊娠等几种情况,孕期未良好控制的甲亢可导致新生儿甲亢;后者包括原有甲减患者妊娠及孕期新诊断的甲减两种情况,孕期母亲甲减可能导致胎儿及新生儿甲减,影响患儿生长及智力发育。

1围生期甲亢的药物治疗

妊娠一过性甲状腺毒症一般不需要药物治疗,症状严重、持续时间长的可考虑短期应用抗甲状腺药物(ATD),症状缓解即可停用。妊娠期GD及甲亢合并妊娠患者均首选ATD,根据甲状腺功能调整药物剂量。在治疗孕期甲亢的同时,必须牢记我们在同时治疗两个人:母亲和胎儿。

1.1抗甲状腺药物可选择丙基硫氧嘧啶(PTU)与甲硫咪唑(MMI)。MMI与PTU同样有效,使甲状腺功能达到正常的时间也相似(7~8周)。但由于PTU与血浆蛋白结合比例高,胎盘通过率低于MMI(PTU通家台盘的量仅是MMI的1/4),传统上认为PTU优于MMI。此外,MMI所致的皮肤发育不全、气管食管瘘、面部畸形等较PTU多见,所以治疗妊娠期甲亢首选PTU,MMI作为二线药物。

ATD治疗目标:妊娠期甲亢的治疗目标是使用最小剂量的ATD,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达到和维持血清FT4在非孕正常值上限或略高于上限,促甲状腺激素(TSH)浓度处于或略低于对应孕期95%可信区间。

用法及监测指标:起始剂量PTU50~100mg,1次/8h或MMI20mg,1次/d,密切监测甲状腺功能,及时减少药物剂量。治疗初期每2~4周检查甲状腺功能,治疗后期可延长至4~6周。因血清TSH抑制状态的恢复滞后于FT4正常后数周,因此不以TSH水平作为监测指标。妊娠期间禁止合并使用左甲状腺素(L-T4),因可能增加所需ATD剂量。

致畸性:虽然尚缺乏前瞻性研究探讨致畸率,多项报道显示MMI与先天性异常有关。这些异常也可能是“胚胎病”的一部分,还可表现为发育迟缓、听力丧失、面容畸形等。自1940年PTU问世以来,只有1例报道新生儿肝炎及淋巴细胞高敏与PTU透过胎盘相关。长期随访研究显示,宫内暴露于ATD的胎儿日后体力和智力与正常孩子无明显差别[1]。

1.2碘剂碘剂可自由通过胎盘导致新生儿甲状腺肿与甲减,不推荐用于孕期甲亢。有研究显示轻度GD孕妇每天给予低剂量碘剂(6~40mg/d),引起6%的新生儿TSH升高[1]。因此,碘剂不作为一线治疗,仅小剂量用于术前准备或治疗甲亢危象。

1.3普奈洛尔β受体阻滞剂尤其普奈洛尔对控制甲亢症状及术前准备非常有效。但是孕期持续应用可能引起胎儿生长受限,以及自发性流产、产程延长、新生儿心动过缓等并发症,须慎重使用。

1.4放射性碘剂妊娠和哺乳期任何以诊断或治疗为目的的放射性碘应用都是禁忌的。育龄妇女在行[3]I治疗前一定确定未孕。如果选择[3]I治疗,治疗后至少6个月内应避免怀孕。

1.5哺乳期ATD治疗中国甲状腺疾病诊治指南指出:近20年的研究表明,哺乳期ATD的应用对于后代是安全的,哺乳期使用PTU 150mg/d或MMI 10mg/d对婴儿脑发育没有明显影响,但是应当监测婴儿的甲状腺功能;母亲应该在一次哺乳完毕后服用ATD,间隔3~4h之后再进行下一次哺乳[2]。MMI的乳汁排泌量是PTU的7倍,所以哺乳期治疗甲亢,首选PTU。

1.6胎儿和新生儿甲亢的药物治疗

1.6.1胎儿甲亢胎儿甲亢诊断和治疗均非常困难。如果临床有确切证据诊断胎儿甲亢,可考虑经孕妇服用ATD来治疗。开始剂量PTU150~300mg/d,1~2周减少剂量,以控制胎心率

1.6.2新生儿甲亢以尽快降低循环血中甲状腺激素水平为目的。(1)MMI 0.5~1.0mg/(kg·d)或PTU 5~10 mg/(kg·d)。(2)心得安1~2 mg/d,以改善症状。(3)复方碘溶液每5h I滴(约含碘8mg)。经治疗24~36h无明显效果,剂量可增加50%,必要时可合并应用糖皮质激素。

2围生期甲减的药物治疗

2.1妊娠前已经确诊的甲减要加强对已患甲减育龄妇女进行有关甲减对妊娠和胎儿脑发育影响方面的教育。准备妊娠的甲减患者必须调整左甲状腺素(L-T4)剂量,使血清TSH达到妊娠正常值范围再考虑怀孕。妊娠期密切监测甲状腺功能,调整L-T4剂量,最好维持TSH

2.2既往无甲减病史,妊娠期间诊断的甲减应立即进行L-T4治疗,根据患者病情,起始量可较大,尽快使血清TSH(妊娠8周之内)达到2.5mU/L以内。部分学者提出TSH应在0.3~2.5mU/L[3]。每2~4周测定TSH、FT4、TT4,根据检测结果,调整L-T4剂量。TSH达标以后,每4~8周监测甲状腺功能以继续调整并维持激素水平稳定。

2.3其他对亚临床甲减、低T4血症和抗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阳性孕妇干预的前瞻性研究正在国际多个国家进行,尚未形成一致意见。目前较倾向于孕期亚临床甲减及低T4血症也应积极干预使TSH

2.4新生儿甲减

2.4.1治疗原则早期诊断,足量治疗。

2.4.2治疗方法首选L-T4,美国儿科学会推荐L-T4起始剂量10~15μg/(kg·d),目的是使大多数患儿治疗1周内TT4升至100μg/L以上,TSH1个月内降至10mU/L以下。应根据病情进行个体化治疗,既保证生长发育的需要,又避免发生甲亢[4]。

新生儿甲减诊断的迟早及药物剂量恰当与否对预后有非常重大的影响。L-T4应在产后4~6周之内开始。有研究发现产后3个月内启动治疗的患儿与6个月后才启动治疗的患儿相比,智商(IQ)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7岁时IQ>85的比例分别为78%和0%[5]。治疗不及时或不恰当,多数患儿会逐渐出现生长发育迟缓,不可逆智能障碍,多种神经心理缺陷,严重者可发展为呆小症。

2.4.3治疗目标与治疗时限根据中国甲状腺疾病诊治指南的要求,应使血清TT4水平尽快达到正常范围,并维持在新生儿正常值上1/3范围,即100~160μg/L[2]。血清TSH值一般不作为治疗目标值,因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的调整需要时间,增高的TSH需要较长时间恢复。一过性新生儿甲减治疗一般维持2~3年,根据甲状腺功能停药。发育异常者需要长期服药。

参考文献

[1] Chan GW,Mandel SJ. Therapy insight:management of Graves’disease during pregnancy〔J〕,Nat Clin Pract Endocrinol Metab,2007,3(6):470-478.

[2] 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分会.中国甲状腺疾病诊治指南〔J〕,中华内科杂志,2007,46(10):876-8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