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技术促进法模板(10篇)

时间:2024-04-16 16:22:33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科学技术促进法,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科学技术促进法

篇1

1. 变“单一”考试为全面考查

(1)重视课堂教学的考查。课堂中教师的讲与学生的学都把学生的考查放在课堂之外,使考查学生的过程脱离教学实际,造成学生紧张的应试气氛,弄得学生晕头转向,不敢上课。课堂中考查学生,既能有利于促进学生对数学重点内容的注意和记忆,将自己的精力均匀地集中于课堂,又能及时地反馈学生对本堂课掌握的程度,从而提高学生在课堂45分钟内掌握更多的知识,增强课堂教学效益。考查的形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如课堂提问、课堂练习的完成,定时作业、课堂讨论、课堂抢答等形式。教师可根据学生完成情况合理打考评分,逐一记载。这样学生兴趣横生,兴致高涨,思维活跃,培养了学生参与课堂的意识,增强了教学效果。

(2)重视学生口述能力的考查。传统的数学课堂模式是学生在课堂上“鸦雀无声”,“一片肃静”而今天或未来的数学教学只凭一张考卷是无法考查学生的动口能力。因此数学教学因从“封闭型”变为“开放型”,课堂因由“一片肃静”变为学生的探讨声。教师应适当在每个教学班进行几次有声有色的学生讲课活动,讲授内容可以是课本中知识层次相对较浅的章节:或者是学生在课外辅导资料中学来的有代表性、典型性的数学概念和习题。讲授前教师先让学生各自准备所讲内容的学习目标、任务、注意事项;找到知识的重点、难点;编写讲授程序表,最后各自轮流上台讲解,有教师和其余学生一起评议打分,作为考查学生的一项内容记载下来。实践证明,笔试成绩好的学生不一定就得高分,笔试成绩差的学生也会得到较高的评分。这种方法使学生在快乐中掌握了知识,改变了过去学生“不好意思”和口述表达能力差的现状。

(3)重视对学生课后作业的考查。课后作业是学生对课堂知识的巩固和记忆,加深理解和应用知识的重要途径,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学生实践活动,是检验学生知识是否掌握的重要手段。以往批阅作业只是对学生做题正确与否的裁决,现在不仅看作业的正确,而且每次或分阶段对学生作业的认真程度,各种解法,作业的卫生状况等进行评定,按甲、乙、丙、丁等多种等级换算成考查分,也作为平时考查分的一项内容记载。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自己平时养成良好的作业习惯,也使教师对作业中出现的问题有提示,督导学生开动脑筋,积极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有效训练和提高;有利于教师能定量分析学生对所学知识掌握的多少,自己教学的成功与失败;有利于教师改变和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

(4)重视对学生书面表达能力的考查。期末与期终考试之前,教师编写一定量的练习题,组织学生进行“预考”。题量要求不要太大,每人一至三四道适中,而且每位学生所做的题难易程度与本人实际能力相当。在一定的时间内,答错者不扣分,答对者给以评分,记载下来。如此考查,学生都有得分的可能,因此学生会认真地准备,主动地参与。减轻了“统考”中的心里压力,逐步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在正式考试之前,教师可以给学生公开考试的内容、范围,试卷题型,难易比例,重点与难点,然后让每位学生就上述内容进行自由命题,这样学生纷纷查阅课本及相关的各种资料,认真复习课本例题和习题,请教同学和老师,然后教师将学生拟好的试题进行综合,合理取舍,适当调整,变编成一套完整的适应本班学生实际数学知识水平的试题,然后进行“统考”。命题过程认真的学生得分就高,没有认真命题的学生得分自然较低,考后进行评分,也记载下来。这样学生在自己命题考查自己的过程中调动了积极性,培养了兴趣,掌握了知识,洞察到数学试题的编写和解答各种题型的方法、思路,从而促进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考试之后,组织学生写好数学考查小论文,就考查的重点,难点,批阅的思路、应试的心里、试题的类型等让学识自己选题。写好后由教师批阅,挑选好的小论文班上进行交流,学习,然后打分,再由教师修改后推荐发表和评奖。这样,促使学生在考试后主动地对试题和一段时期的学习内容进行分析、小结,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 用标准分数衡量学生成绩

主观印象和单纯打分来衡量学生是否努力学习,往往有很大的片面性。有的学生比较努力,但因评分不够高而说他没有用功,实在是冤枉;有的学生评分较高,教师说他很努力,其实他的潜能远未发挥出来,教师的评价实是“过奖”。因此要打破沿袭的“百分制”,评定学生成绩的依据采用统计法得到标准数据,对学生进行全面衡量。用 x1, x2…… xn表示学生的各项考核得分;n表示考查的次数;s表示标准差。

x—=x1+x2+……+xnn

s= 1n(x1-x—)2+(x2-x—)2+……+(xn-x—)2

由公式求出学生各项得分的平均分和标准差。S的大小表明某个学生成绩的稳定状态; 大小表示某个学生用功的程度。通过两公式计算,教师可参考两个数据及平时学生的表现给每位学生合理地打出考查内容中的等级,记入学生的成绩报告单。这种方法能准确地评价每位学生成绩结果的真正优劣。

篇2

中图分类号:R 283 文献标识码:R 文章编号:1009914X(2013)34027201

引言:制药工程是一门综合性和实践性极强的学科,涉及到多项领域的结合和应用。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医药工程也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占据着重要地位。这与社会的发展和人们文化意识的提高有着密切的关系,健康问题在当今社会是非常受重视的话题,而制药工程就是关乎到人们健康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制药工程要想不断扩大和发展,就必须对制药工程技术进行改革和创新。只有不断提高制药的新技术,研发更多新的产品,才能满足市场的不断需求。

一、制药工程技术的现状概括

近几年来我国药品质量问题频频上到各家媒体新闻版面,成为受到人们普遍关注的话题,药品质量的安全问题关系到人们自身的切身利益,必须引起制药企业和国家有关部门的足够重视。药品质量的提升也会推动制药工程进一步的开发和创新。我国制药的工艺水平相对于国际上存在很大的差异和不足,生产设备以及技术监控设施都相对落后,没有完整的智能化的制药装备,不能解决制药技术改革的问题。这些原因都制约着我国制药工程的发展和进步,在以技术为引导的产业结构中,制药企业不能达到质的飞跃,产品的质量自然而然的就不能达到一个很高的水平。通过我国目前对制药工业所提出的要求和发展方向,需要在整个制药业制定一个科学的发展战略,改善制药工程的施工工艺和提高制药的技术水平,在推出新产品的领域上做出彻底的改变和创新,只有这样我国制药工业才能不断进步和发展,逐渐走上国际化的发展路线。

二、制药工程技术分析

1、技术工艺问题分析 ①制药过程分析技术,制药过程分析的过程中需要涉及到化学、物理、生物、数学等领域的相关分析,通过这些综合因素的研究考虑,找出可能引起药品之间发生反应的一些关键因素,通过一些设计的过程降低这些风险的发生。②制药工艺优化技术,对制药工艺的各个技术进行深入剖析,解析制药工程中各个流程的具体操作步骤,在产品工艺上做到优化、精准、确保每一个环节都满足检测的要求,使制药工艺有所提升。③质量控制技术,药品质量是药品企业最为关键的性质,必须要建立一套健全的质量控制体系确保药品质量符合国家规定的合格要求。

2、装备技术问题分析 ①粉碎设备。粉碎设备能对药材中有效物质的溶出和浸出起到一个促进作用,也是制备胶囊、丸剂、散剂、混悬剂的基础设备。在药品制作过程会涉及到“水分”和“捣”这两个粉碎办法,这两种方法主要应用在一些矿物药、贵重药和特殊性质的药材当中。企业制药这样大规模的制药工程中这种方式不适合运用。②提取设备。许多制药企业制药提取设备比较落后,再加上生产的流程和管理措施存在不足导致成产工艺不能很好的实施,制药厂的这种情况普遍存在于各大企业中,保证提取设备的标准与否,决定着制药企业能否做出合格的产品,关系到制药工业未来的发展。③浸提设备。这个过程的作用是用溶剂将药材中的有效成分提取出来,其中主要涉及了三个方面的因素,第一关系到能否从药材中提取出有效成份;第二最大限度的获得有效成分,没有利用价值的物质能否进入到提取液中;第三保证提取物尽量均

3、中药的质量控制,医药产品严格的质量控制在通过中国制药工艺优化技术开发,每个单元过程进行分析的质量控制指标与相关的工艺参数进行了深入的分析,通过各阶段的药物经验建立质量检验工艺品系统指标,工艺参数的优化,一直被精确地控制整个制造过程中,提高中药制药技术的质量。

4、药品经营质量管理技术中国(包括生物检测和化学等),有效和跟踪的过程测量过程控制集成技术的概念,类型各指标的质量检测过程在线监测药物可以追溯到各方面的证据链医学表单数据使用的质量监控实施,打造制药过程质量事故追溯体系,因此质量和风险的过程建立了质量保证体系。为了避免此类问题的整个过程和生产生产质量模型药物,以量化的过程中,建立管理机制,中药制药传统工艺的精确控制,质量风险预警系统,提高制药过程质量控制水平。

三、制药工程技术发展方向

1、生物技术方向 生物技术是新世纪的新型发展的关键领域,在医药行业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对未来制药业的发展起到一个方向指引的作用,其中基因工程、细胞工程和微生物工程都是比较前沿的技术科学领域。

2、材料技术方向 材料技术是制药工程中最为关键的技术,科学的进步给现在制药业提供了丰富的材料基础,让制药工程有更多选择的机会,从而也产生了更多的研究方向,目前最常见的有复合材料、生物材料、药用高分子材料、新型药用包装材料等。

3、自动控制 与石油、化工的自动化相比,制药业的自动化存在更多的内容,之前的工艺流程的运用方法和策略有大量人工参与的环节,这就需要大量的人力资源来满足企业的发展,因此,自动化控制的研究方向是制药工业一项重要工程。

4、信息化技术 自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的制药工业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和发展,在逐渐重视企业自动化过程和信心化建设的道路上,做出了不小的贡献。建立一支高新技术的制药企业链是现在大多数制药企业发展的方向,通过对国外技术的学习和借鉴来实现我国制药工业自动化、信息化的建设,推动我国整体制药工业进步和发展。

四、中国医药创新工程的建议和战略方向

随着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步伐,人类已进入时代大数据智能技术,制药工程前所未有的“云计算”,科学和技术创新的制药工艺技术,制药工艺设备和检测技术,将接受一个主要的装修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制药过程分析技术。人们为了实现中国医药产业的快速发展,通过自主创新,必须抓住这个机会,布局制药技术,工业技术革命,积极抢占制高点的战略。为了实现中国医药,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技术升级,深深提高质量控制水平显着创建制药产品在世界上的影响和未来数字医疗智能化的发展趋势,制药工程和生产系统将推动以创新工业生产的飞跃性发展。

结语:我国的制药工程经过长期的发展,已经到一个比较成熟的地步,随着科学技术领域的不断创新,也引领着制药工程不断发展壮大,但由于我国的制药工程产业发展的较晚以及技术的相对落后导致现在还有许多薄弱的环节。面对新时代对药品的巨大需求,应该立足于科技技术根本,大力提升制药业的工业水平,为迎接不断壮大的市场要求做好准备。

参考文献

[1]张业旺,刘瑞江,李红霞,闻崇炜.制药工程专业实习基地的建设与维护[J].实验科学与技术,2012(04).

[2]潘娅,刘华鼐.制药工程校内联合实验基地建设实践探讨[J].广州化工,2012(24).

[3]冯书晓,刘振,李小莹,柴元武,李军波.制药工程专业大型综合性实验的开发与实施[J].药学教育,2009(01).

篇3

练习课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巩固新授知识,形成技能技巧,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发展学生智力的重要途径。但我们的练习课往往是枯燥乏味的重复机械练习,学生没有兴趣,练习的效率低下。心理学认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的动力源泉。因此,要想真正地达到小学数学练习课的高效性,就必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习成为学生的内需。

一、挖掘生活素材,创设数学情境

练习课教学,同样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进行挖掘和创造,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境,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如,《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一课中,教师先出示了一组家乡优美的风景照片,再通过统计喜欢不同风景区的学生人数,得出喜欢野人谷的人数是观音洞的3倍,然后再请学生用不同的数学语言叙述两者之间的关系:喜欢观音洞的人数和喜欢野人谷的人数比是1∶3,喜欢观音洞的人数是野人谷的,喜欢观音洞的人数比喜欢野人谷的人数少等等,通过这样的叙述沟通了倍数、比、分数之间的关系,再由学生补充相关的条件,提出问题,最后让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解答。这样的问题情境,从学生最熟悉的家乡风景出发,所有的数据都是从学生中产生的,解决的也是身边的问题,学生的兴趣自然高涨,成了一个探索者、研究者,学习成了内在的需要,练习也就有了较高的效果。

二、优化教材,精心设计练习题

教材中的练习题是机械的、重复的,教师应该大胆创新,合理优化,用新颖的、有趣的、充满变化的习题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1.变呆板的题型为灵活多样

在习题的设计中,教师应将呆板的题型用灵活多样的形式呈现出来,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如,圆柱体积的计算中,可设计这样的习题:

某学习小组测量一块石头的体积,进行了如下操作与测量:

①小华量出它的长1.2分米,称出它的重量是1250克;

②小明准备了一个圆柱体玻璃缸,测量出玻璃缸底面半径3分米,高2分米;

③小兰往玻璃缸中倒入1分米深的水;

④小红把石头放入玻璃缸中,发现水正好淹没了它;

⑤小强测出现在水深1.2分米。

你能根据他们的测量结果,算出这块石头的体积吗?

这样的题型把单纯的求石头的体积变成了一个实验操作,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使学生积极投入到探究中,而且使学生感悟到了求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方法步骤,在筛选必要条件的过程中也训练了学生的思维,练习的效果是多维的。

2.变封闭的题型为开放

在练习设计中,教师可有意地设计一些条件或是问题开放的习题,以训练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发散思维,激发学习兴趣,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如学习了计量单位后,可设计这样的题型:

3( )=3000( ),5( )>5( ),学生看到题目自然而然地会产生疑问:3和3000怎么相等?5又怎么会大于5呢?有了疑问,也就有了探究的动力。

再如,学习了分数后可这样设计:请你用不同的方法比较和的大小。通过学生探究、小组合作交流及教师的启发,学生找出了不同的方法:①通分(化为同分母分数比较);②化为同分子分数比较;③与1进行比较:因为,所以;④以为标准进行比较;⑤用倒数进行比较。这样,除了让学生学会常规的解题方法之外,还让学生学会了多方位、多角度地解决问题,并从中发现最有效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促进了学生思维广阔性、灵活性、创造性的发展。

又如,在小学阶段总复习,解决问题时,可这样设计:根据问题选择条件并列式,不计算。

条件:食堂有两种花生油。①甲桶有54 kg;②乙桶油和甲桶油的质量比是2∶3;③乙桶油可以吃6天;④甲桶油的容积是60升;⑤乙桶油价值80元

①食堂共有花生油多少kg?

条件( ) 列式( )

②甲桶油比乙桶油多几分之几?

条件( ) 列式( )

③两桶油共吃多少天?

条件( ) 列式( )

④甲桶油的价值多少元?

条件( ) 列式( )

引导学生从众多的已知条件中排除表面现象的干扰,抓住问题的本质,高效、简洁地解决问题,促进学生思维深刻性的发展,提高他们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变单一的学科知识为综合学科知识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注意数学的学科性,还应注意数学的综合性,将数学知识与其他学科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以增强数学的趣味性。

如,学习分数及百分数时,可这样设计:下面这首诗歌中“春”字占总字数的几分之几(百分之几)?春天春日春水流,春原春草放春牛。春花开在春山上,春鸟落在春枝头。如此设计将分数或百分数与诗歌联系起来,不仅使学生感悟到数学无处不在,学习数学是有用的,同样也会使学生感到有趣,练习自然就达到了有

效性。

再如,学习找规律时,可以将数学与音乐整合,播放欢乐的音乐,让学生结合音乐的节奏、旋律,创造有规律的舞蹈动作及用手拍出有规律的音乐节奏等,并上台表演。既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兴趣,又加深了学生对规律的认识和理解,还提高了学生的音乐素质,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了丰富多彩的环境,为学生提供多角度理解数学思想的机会,增强了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兴趣及学好数学的信心。

四、变纯数学题型为生活题型

数学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又运用于生活。而生活中的数学是随处可见的,在设计练习题时,将纯数学题型与实际生活相结合,让学生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可以极大地调动学习兴趣,使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的意义,激发学生去探究、去发现。

如,应用题的教学可抓住很多学生都有移动电话这点进行设计:电信移动电话的交费方式有以下两种:(1)免交月租费。通话每分钟0.25元,每月基本消费15元;(2)交月租费,每月交月租费18元,通话每分钟0.1元。请算一下,每月通话时间为100分钟和200分钟,选择哪种方式比较划算?如果你也有移动电话,你认为用哪种方式交费比较好?为什么?学生要解决的是自己所遇到的实际生活问题,是学生自己的需要,探究的兴趣自然浓厚,效果不言而喻。

篇4

中图分类号: G62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普通教育的整体改革,是社会发展对教育提出的必然要求,计算机是一门工具性、实践性很强的学科,研究计算机教学的要求、内容、方法、手段、形式间的纵横联系,需要整体观念的指导,需要注重整体效益。电化教学,作为现代科技成果进入教学领域后产生的一种新型的教学形态,它在改革传统的教育思想、教学方法,提高教育质量和教学效率,实现最优化教育方面显示了现代媒体计算机技术最优化的功能。 下面谈几点实践体会:

一、运用计算机技术,加深感知,促进各门课程的掌握。 教学过程有时候是一种很抽象的过程。它大体可分为感知、理解、巩固、运用几个阶段。其中感知教材,即充分感知教材中的基础知识,形成生动、完整的表象是教学的重要一环,是促进理解、深化认识的必要前提,也是儿童发展的基础,感知材料越丰富,越明确,获得的概念才会越清晰、越深刻。教学中运用计算机技术,可以在事物的大小、远近、虚实、繁简、 抽象与具体之间实现转换,有利于再现其它直观手段难以展示的 教材中的有关形象,以提高感知成效,加深对组成部分以及每部分的理解.

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动机

美国现代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最好的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有了兴趣学生才能主动、愉快地学习,才能在课堂教学中发挥主体作用和主动精神。而兴趣是一种积极作用的情绪,不是凭空产生的,它和情感相联系,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深入了解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识规律,运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悦耳、悦目、悦心的情境,使学生产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身临其境的感受,催发出学生积极探索的情感,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主动发现、主动探索,即探究式学习,从而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学习任何一课时,绝大部分学生对所讲知识都没有过感官上的认识,只是根据文字去想象,如果用到计算机技术,下载直观的实物图片, 并给出信息词,几分钟之后学生们争先恐后地举手复述,课堂效果很好。在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和学生的实际,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把复杂的、抽象的、不常见的、难以理解的内容变为直观的浅显的、动态的感性材料,为学生创设必要的情景,从而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协同配合,通过自己或与学生们的协作解决学习上的难点。

三、全面优化课堂教学

通过精心准备,教学中我们可以借助电脑、投影仪等先进的多媒体手段,向学生展示图、文、声、像相结合的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增大课堂语言流量及容量,从而可以优化英语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果。在教学 中,我用从网上下载的图片导入,学生们兴趣大增,既学习了相关知识,又自然地引导学生进入了话题; 在教学中我用实物投影,让同学们了解所学课程当中某些东西的只管形象,这样不仅增强了感官认识,也为理解做了必要的知识的铺垫。而这样的效果是以往的教学手段无法达到的。

四、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在课前教师可把准备好的图文声像资料做成网页,让学生运用计算机手段自主学习,丰富了知识的内涵和外延。使学生由单纯学习课本有限的知识扩展到由课本知识点向无限的知识空间发散,由被动接受变成了主动探究与获取,激起学生强大的求知欲。同时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过程,是一个充满想象、不断创新的过程,又是一个科学严谨、有计划的动手实践过程。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及信息素养,并且通过这种"任务驱动式” 的不断训练,学生可以把这种解决问题的技能逐渐迁移到其他领域。进而可以培养学生们的观察能力、记忆能力、操作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计算机技术让课堂教学不再枯燥无味,给学生创设了大量的富有情趣的情景,让学生接触了更多的知识,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满足了他们的强烈的求知欲望,让他们看到了丰富多彩的世界,从而不再局限于教师所讲,不再拘泥于课堂。网络还实现了语音、语调、神情、体态语、风土人情、人文景观的最佳结合,促进了学生对英语的表层和内涵间关系的细致体会,而且通过对各感官的刺激,也让学生从多角度了解该门课程。

但一切事物都具有两面性,结合不等于混合,要把网络用在刀刃上。过多过滥地使用计算机辅助教学的直观性,会使学生产生思维的懒惰心理,不利于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传统教学和现代教育技术各有利弊,要合理取舍,不可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因此,我们要深刻理解现代化教育的本质,在利用信息技术之前,教师要清楚信息技术的优势和不足、教材和学生的特点以及学科教学的需求,把能否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作为运用网络辅助教学的重要标准之一。在计算机辅助教学中继承传统教学的优点,努力探寻网络环境下新的教学模式。传统教学和现代教育技术都有优势,也都有弊端,要合理取舍,不可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计算机辅助教学有其不可替代性的一面,但它不能代替传统教学手段所起的作用。要深刻理解现代化教育的本质,牢牢掌握教学目的和难点,了解传统教学模式的优点和局限性,以便在计算机辅助教学中继承它的优点,同时要进行补充和提高。不只满足于将它作为一种“新鲜事物”,而应该明白,计算机在课堂教学中像黑板粉笔一样,是自己的一种教学工具。

所以,我们应该在教学发展上继续探索前进,适当地利用现代计算机技术与课程相结合,促进教学整体发展。

篇5

0引言

所谓的教育技术学科竞赛是指和教育技术以及专业相关的竞赛活动,这是一个广义的概念。本文是从两个方面来界定教育技术学科竞赛的,一方面是由教育技术学科职能部门举办的竞赛,另一方面是由其他部门举办的,参赛对象主要是教育技术专业的学生的一种竞赛形式。教育技术学科竞赛既考察了该专业的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实际应用能力,又可以激励学生努力学习专业知识,逐步提升自己的问题解决能力。

1学科竞赛对于促进大学生教育技术能力发展的作用

1.1有利于提升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教育技g实践是大学生进行创新的源泉,教育技术实践能力的发展是大学生走向社会的重要标志。在我国高校不断扩大办学规模的背景下,大学教育由精英教育转变为大众教育,所以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稍显不足。有调查显示,学生对高校的教育环境不是很满意,企业对于高校毕业生的能力评价也不高[1]。这就说明我国高校要加强培养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创新型人才是大学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而学科竞赛是整合课内外教学资源举办的活动,是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对于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至关重要。有实践研究表明,参加过学科竞赛的学生,他们的综合素质与未参加过的学生相比要高出很多。

1.2有利于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团队合作精神是21世纪人才的必备素质,这也是高素质人才的培养目标之一,企业发展也离不开团队合作。这就要求高校大学生不仅要掌握足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还要学会如何与他人合作。参与学科竞赛就需要与他人合作才能完成,因为现在的教育技术学科竞赛已经不再是个人参赛,而是以小组形式参赛,这样就一定要小组成员互相配合才能完成竞赛任务,通过协调分工共同解决问题,才有最终走向胜利的可能。

1.3有利于奠定就业基础

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和我国人口的增加,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在供大于求的前提下,企业开始提升自己的用人标准,越来越关注毕业生的实践能力。而学科竞赛获奖证书将就是学生能力的证明,这也成为毕业生的一个就业优势,参与一项竞赛,就相当于经历了一场项目开发,整个竞赛过程都可以看到学生的能力,对于参赛选手来说也是一笔财富,可以为今后的工作实践打下基础。同时,学科竞赛还可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与人合作的能力,在参赛过程中也能意识到自己的不足,今后可以针对自己的缺陷不断改进、完善自我,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求。

1.4有利于提高教师教学水平

学科竞赛和学校的教学工作是紧密联系的,竞赛的主体是学生,教师就是充当指导者的角色,在赛前培训和指导以及逻辑思维训练等方面,教师都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教师在辅导学生参赛的同时,就会发现实践教学对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非常重要。为了适应竞赛的要求,教师也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和指导能力,从而不断完善自我,所以竞赛也是教师的一个提升机会。

2提升教育技术学科竞赛水平的策略

2.1建立系统化的竞赛体系

学科竞赛应该以传统竞赛为基础,构建全方位的竞赛体系,形成国家级竞赛、省级竞赛、校级竞赛和院级竞赛等多种形式,充分发挥出各类学术团体对教育技术学科竞赛的推动作用。学科竞赛不同于课堂教学,要举办一场成功的学科竞赛,就要先建立一套竞赛机制,确保竞赛活动能够有序开展。对于如何组织竞赛和辅导、工作人员安排和评审颁奖等各个环节都要制定详细的规章,并制定出相应的竞赛奖励措施,对教师的指导工作程度进行规定,尽量做到公开、公平和公正。

2.2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

举办一场竞赛是需要做很多准备工作的,科学地运用激励机制,就可以正确引导参赛选手,鼓励他们突破自我赢得胜利。在高校建立学生学分制度是确保学科竞赛活动持续开展的一种动力。高校在制定专业培养目标的时候,应该把创新学分列入必修学分行列,这样就可以激励学生积极参与各项学术活动,从而调动他们的积极性[2]。学校还可以设立创新奖学金,教师指导学生参与学科竞赛和创新活动都要计算工作量,然后通过绩效考核给予教师一定的奖励,从而调动教师的指导积极性。

3结语

总而言之,学科竞赛具有导向性和示范性,可以推动高校的学科建设和教学工作,促进课程教学的改革,也有利于形成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教育技术学科亦是如此,开展教育技术竞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学生今后就业增强技能,提升社会就业率。

参考文献:

[1]樊里略,陈佳.以学科竞赛促进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J].时代教育,2016,23(07):201-202.

篇6

项目管理是国民经济中许多经济组织和科研组织需要用到的管理手段。在理论上项目管理专家把上世纪80年代之前的项目管理称为传统的项目管理,80年代以后为现代项目管理。传统项目管理主要包括范围管理、时间管理、费用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四个方面,这一阶段项目管理主要应用于国防科研、建筑工程等领域,致力于预算、规划和达到特定目标的小范围活动。现代项目管理在传统项目管理基础上增加了质量管理、沟通管理、风险管理、采购管理和综合管理五个方面的内容,项目管理的应用也逐渐扩展到制造、金融、电信、软件开发等许多行业,国外许多大公司投入大量时间和资金及培训来提高项目管理能力。我国自20世纪60年代华罗庚教授等数学家在全国推广统筹法开始了项目管理的研究与应用,20世纪80年代中建筑工程项目实行招标承包制初步形成了建筑市场和工程项目管理模式,20世纪90年代开始了我国项目管理知识体系的研究工作。在我国的项目管理体系内,理论核心包括了项目管理的概念、观点、原理及与项目环境和管理行为有关的内容,诸如领导、权利、成员及组织的目标等,这些基本的内容与农业技术经济学有密不可分的学科与应用联系。项目是一个特殊的将被完成的有限任务,它是在一定时间内,满足一系列特定目标的多项相关工作的总称。项目管理是以项目为对象的系统管理方法,通过一个临时性的专门的柔性组织,对项目进行高效率的计划、组织、指导和控制,以实现项目全过程的动态管理和项目目标的综合协调与优化。农业技术经济学是一门技术科学与经济科学相交叉的学科,其研究对象是农业技术进步中的技术经济关系。农业技术经济学以经济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为基础,特别是以技术经济效益原理为主线,对农业技术进步的现象和特点进行解释,对农业技术进步在农业经济系统内的地位进行分析,对农业技术进步与农村社会经济协调发展进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对农业技术进步的一般规律进行探索。随着知识经济的来临,越来越多的知识性项目蕴运而生,农业技术就是其中一类重要的知识性项目。

一、农业技术进步与项目管理的关系

(一)农业技术进步具有项目的特性

农业技术进步就是农业新技术不断运用于农业生产,并使农业生产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农业新技术通常是通过提高单位投入的农产品产量,或提高农产品的质量,或增加农产品的新用途等形式对农业生产水平提高发挥作用的。农业技术进步活动主要分两大类。一类是技术创新项目,如研制开发、工艺进步、技术改造等活动,这些活动具有开创性、前瞻性、风险性、一次性等特点,都有明确的目标和时间、成本、质量等约束条件,每一个活动也就具备了项目的特性。另一类是这些创新成果的应用,如日常的生产、营销活动的组织,这些活动具有周而复始、连续不断的特点,这些活动由于面对社会需求的不同,每一次组织活动也可当作一个项目来管理。

(二)农业技术创新离不开项目管理

1.农业发展要靠技术创新项目来实现。农业技术创新的过程是一个个项目诞生、实施、运作过程的集合,农业科研机构不断参与技术创新和不断变化的市场竞争,项目也就不断产生。每一个创新项目构成了技术进步的载体,成功的项目为农业带来了活力,也构筑了农业发展的阶梯。

篇7

【中图分类号】G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34-0138-02

新课程改革中除了教材的改革,教学模式也发生极大的变化,在高中信息技术课中新的教学模式和手段既为信息技术老师们提供了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改变了教师以演示操作为主的传统教学,以学生“学”为核心,让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自主探索学习,同时也对老师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即改进课堂教学设计,完善评价机制,提高自身专业能力,促进师生共同提高、共同发展。

一 教师方面

1.开展校本培训促进教师能力的提高

我们深知,只有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才能满足新的教学要求;只有教师观念、教法、知识的不断更新,才能促进教学稳步推进并取得预定的成效。因此,我们充分利用每周三的教研组活动时间,进行研讨交流、课题带动、自学反思、集体备课等内容丰富的校本培训,有效提高了教师的知识水平与专业技能,为“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模式实验在我校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改进备课方式,钻研课堂教学设计的每个环节

第一,探究式教学模式要求提供有效的探究任务,在课前准备中要考虑到上课过程的具体实施,这就要求老师研究新的、学习优秀的教学设计,如资源整合。在探究过程中为让学生掌握和理解所学知识,体验探究的成功感,教师要采用较好的方式引导学生、指导学生。自学网站资源将学生的自学过程和学习资源融合在一起,是信息技术教师实施探究活动的有效策略。除教科书外,工具书、其他图书、报纸网络资源等,都可以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资源。在进行新课教学时,怎样将这些学习资源进行有机的整合,为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扫清障碍,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应用了自学网站资源,即“导学案”。

第二,要避免课堂随意性。适当调整课本的教学顺序和教学内容,关注学生的差异,制定不同的教学方案和评价标准,给予不同的关注和评价,完善课堂教学设计和组织形式,根据每节课的特点,设计不同的教学任务,采用适合的教学方法,注重教会学生学习方法,这就要求教师认真对待每个环节,改变过去信息技术课的随意性。

3.提高教师的专业化程度

要求执教者勇于创新,不断探索新方法并用于教学。教师不但要把信息技术看作是促进学习、交流情感和思想的工具,更要作为拓宽生存空间、改善生存条件的需要;不仅要把信息技术延伸到其他学科的学习中,还要超越课堂。有时学生会提出很多新问题,我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学习、补充新知识,不断总结、不断积累、不断提高,从中获得专业成长。

4.致力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回顾课堂,授课之初精彩的导语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巧妙的情境创设调动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激情,富有感召力的语言让每个学生跃跃欲试、主动参与……这些做法正是学生自主学习的体现,能有效促进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我们认为,只要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那么,“自主学习”就是成功的。积极探索,教师和学生均有所得。新的教学模式使得课堂教学中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师生互动、平等参与的喜人场面,学生的学习方式逐步多样化,主动参与、积极合作、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善于质疑成为课堂教学中的新亮点。

二 学生方面

1.“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有效促成了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发展

学习中,学生的积极参与和主动配合为“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模式的构建奠定了基础,积极与他人合作的意识、强烈的求知欲促成了“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落实。通过“自主、合作、探究”课堂教学改革,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与他人合作的意识,有利于学生自信心的树立;在探究中的积极参与、求异求新更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学生对老师情感的提升是探究学习的前提

师生关系直接制约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克服困难的意志,影响学生认识活动的效率。学生对教师的情感,随心理距离的逐步缩短,一般经历下列几个发展阶段:(1)接近——去除生疏感、惧怕感,与教师相处有一种安全感;(2)亲近——感到与教师的关系和睦,自己已经得到教师的肯定与承认,会主动地去亲近教师;(3)共鸣——产生与教师感情上的共鸣,为教师的言行所感动,体会到教师对自己的期望;(4)信赖——能与教师倾心相交,向教师打开心灵的窗户,在困难矛盾中期望得到教师的帮助,也能与教师共欢乐。

“教贵情深”,师生间的融洽关系是探究学习的桥梁和剂。所以,教师要改变在课堂上“我说了算”的做法,树立“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观念,从讲台上走下来,自觉成为课堂上的一员。要彻底改变那种板着面孔进行“传道”、“解惑”的局面,变教师的单向传授为师生共同进行学习和双向交流,建立起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教师应重视感情投资,把自己真挚的爱传递给学生,用亲切、鼓励、信任、尊重的情感信念,使学生产生不怕错误、敢于求异、敢于发言的良好学习心理。

新的学习方式“初来乍到”时,教师们都经历了一次“头脑风暴”,传统的“一言堂”与新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变革,新旧教学模式的交流与碰撞,让教师们着实有几分困惑与不知所措。短暂的茫然后,大家积极学习“自主、合作、探究”的相关理论知识来充实自己、指导实践,主动运用新的教学模式开展教学,并在探索中前行。

篇8

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培养学生信息技术能力的课程,它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为基本目标,以促进他们的个性发展为最终目的,来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学校应给予信息技术课程足够的重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他们的全面发展打下牢固的基础。本文以现阶段中学信息技术课程存在的主要问题作为文章内容的切入点,并对中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思路与学生个性化发展的促进路径进行了详细的阐述,以期实现中学信息技术课程质量高效提升的目的。

一、现阶段中学信息技术课程存在的主要问题

中学信息技术课程还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首先,教学观念非常滞后,很多教师一直在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这种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其教学质量,教学方法过于单一。其次,配套设施不够完善,不仅电脑数量无法满足学校学生的实际需要,同时,这些设备也过于陈旧,软件更新也不及时。再次,中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有着较大的差异,而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不是很高,这也给教师的教学增加了难度。最后,评价体系不够健全,一直以来,中学信息技术课程的考核方式都是以机考和考卷考试的方法为主,这种较为单一的评价体系,有待健全和完善。

二、中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思路与学生个性化发展的促进路径

中学信息技术课程在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的路径,具体来说,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种路径: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完善教学评价、扩大学生的视野、组织形式的灵活多样,具体内容如下:

1.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

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自然也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人。因此,教师应充分认识到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性,并给予尊重。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不能按照一个标准去衡量班级的所有学生,对学生所表现出的与众不同的个性,不要过分压制,而是去引导,使他们向着正确的方向前行。教师应转变教育理念,创新工作方式,通过多元化教学方式的实施,来满足不同学生的实际需要,从而促进班级学生的计算机操作水平能够整体性提升。比如,在教学生如何进行图片处理时,可以给学生介绍几种不同的图像处理工具,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喜好进行工具的选择,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2.完善教学评价

传统的评价方式一直都是以考核成绩来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但是这种评价模式过于片面和单一,忽略了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态度,无法满足信息技术课程的实际需要,更无法有效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违背了素质教育的本质目的。因此,教师应对传统的评价模式进行优化和升级,完善评价机制,实行多元化的评价方式,比如,可以在课堂上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也可以在一定时期内对课程内容进行总结性评价,也可以在期末对学生的学习成绩、表现、态度进行综合性评价。可以说,这种评价模式为学生的个性发挥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空间和平台。

3.开阔学生的视野

在网络环境下的学习,教师可以充分引导学生对丰富的网络资源进行充分的运用,不仅能开阔学生的视野和眼界,同时,学生学习兴趣也被充分调动出来。通过学生的自主性探究,学生收获了丰富的知识和经验,更加深了对自我的认知,将自己的特点和爱好进行更深层次的挖掘,从而实现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促进他们综合素质的提升。

4.组织形式的灵活多样

为了提高中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实效性,教师可以多开展一些活动,通过灵活多样的组织形式,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将他们的学习热情充分激发出来,给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实现个性化教学。比如,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同时,学生在为自己小组出谋划策的过程中,其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得到有效提升。正如前文所述,学生之间存在个体差异性,无论是在学习能力还是在理解能力、运用能力方面都存在着很大的不同,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进行分组,从而使学生的特长得到充分发挥,更为重要的是,这种合作学习模式,给每个学生都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的舞台,使他们的潜能得到有效激发,为他们的个性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篇9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10-0247-01

可持续发展教育已在我国实施近10年了,现在越来越多的学校重视起可持续发展教育,中等职业学校也不例外。在建设有特色的精品课程的同时,也要本着可持续发展的教育理念,让学生在学校不仅能学习到专业知识,还能学会如何建立自己的人生观、社会观,这样也使我国教育事业有了更高一层次的提升。

一、精品课程的建立

首先建设精品课程之前,应先具有一流的教师队伍、一流的教学方案、一流的教材、一流的教学管理,这些对教学都具有重要意义的。中等职业学校只有从精品课程建设抓手,才能大大提高教学质量以及人才的培养。

1.要有共享性

课程的习题、教材、课件、实训资料等一些和精品课程有关的教学资料都应该在本校网站发表。而且要有特定的人负责校园网上课程内容的持续更新,实现精品课程的共享,这样可以带动其他课程的日后建设。

2.课程内容是关键

精品课程内容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课程建设的成果。课程所选的内容要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社会情况。同时还要增加一些适时的新知识,让学校与社会同步,让学生能第一时间获取到最新的知识。课程的内容不止要包括专业知识,还要包括一些职业道德、安全方面的内容,这样才符合我国可持续发展教育的要求。

3.有特色的课程

精品课程不仅是采用学校所有的网络电子资源,还要对教学进行整体改革,让参与精品课程教学的老师,具有饱满的热情和对工作的无限热爱。同时要在教学中多运用专业案例,这样便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4.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

学生学习专业知识就是为了日后工作的实践。如果学生的学习只是拘泥于书本知识,这绝不利于学生未来道路的发展。比如中等职业学校设有“汽车维修”这个专业。那么就要求学生不止要具有本专业的理论知识,更要有实际操作的能力。那么学校建立精品课堂的时候,就要加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让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这才有利于精品课程的日后建设。中等职业学校要对一些实际操作性比较强的专业,要增加一些实训车间,便于学生在课堂学完知识后就能很好的在车间进行操作。同时也促进了学生与老师的互动,方便老师的日后教学。

二、可持续发展教育与精品课堂

可持续发展教育不只是注重课堂知识的学习,更是结合当今社会的实际情况,对学生的内在进行培养,使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结合,实现科教兴国。可持续发展教育是以人为本,对传统教育进行改革,大力培养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社会人才。

1.学生就业问题

社会的竞争越来越大,就业也成了很多中专学生面临的一个难题。相比于一些大本、大专、高职的学生,中专学生在文凭方面缺少一些优越性。那么精品课堂的建立更要着重于对学生实践应用的培养,结合可持续发展教育的理念,让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面对就业竞争时能具有一些自身的优越性。

2.精神教育建设

教育不止是对学生知识的培养,也是对学生精神世界的一个培养。学生一天中大部分的时间都是在校园度过的,所以学校与老师对学生的影响很大。在老师讲解专业知识的同时,也要结合当前社会经济,让学生对社会情况有所认知,以便于日后更好地学习。

3.多方合作

教材是学生学习最直观的一个载体,教材的好坏直接影响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现在很多教材都是与一些企业联合开发的,这样企业把很多实际的用工标准、学科理论知识以及操作技能应用都融入到了书中,使学生能更直观的对本专业的社会情况有一定的了解。同时现在很多中等职业学校与一些相关企业相联合,学生实习期间可到岗操作,这样在学生正式走进社会之前,优先的积累了一定的工作经验,有利于在日后的社会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

4.结合当代职业技术发展趋势

社会在不断进步更新,很多岗位分工越来越细,以致很多新的工种不断出现,所以对中职教育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校要时刻保持与社会同步,不断吸取新的知识,加重培训技能型人才。同时还要借鉴一些发达国家的办学经验对教育进行改革,以市场为主导,让精品课程有所突破,重在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实现可持续发展教育。

总结:

教育对国家的发展有很大的推动作用。精品课程现已成为很多中等职业学校在教学方面追求的一个方向。让学生更好地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也重在培养了学生的内在,使学生对社会有了一定认知,利于学生未来的发展。

参考文献:

篇10

(2)英语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实现了教与学的创新。英语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就是要转变传统的教与学的方式,新型的教学强调师生互动,要求师生之间建立一种平等、和谐的关系。

(3)英语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提高了教师自身的信息素养。新课改使教师的传统地位受到了挑战,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成信息的支持者和指导者。教师是教育改革和实施的关键因素,提高教师自身的信息素养可以促进新课改的顺利进行。

五环教学模式促进英语学科与信息技术整合的实例分析

由于学校规定每位英语教师必须带两个班级,学校分配给我的是八年级1班和2班。为了研究和对比的需要,我决定在八年级1班采用信息技术与英语课程整合的五环教学模式,在八年级2班采用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以新目标英语――八年级下册Unit2 What should l do? Section A第一课时(1a―2c)为例进行了以下五环教学模式教学的设计:

1.教学对象 Class 1,Grade 8

2.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习和掌握新的单词和词组,并学会听、说单词和词组。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讨论、交流学习实际生活中的一些问题并学会用“should/Could”给出解决建议。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关心别人、帮助别人的良好品质和习惯。

3.教材与学生分析

本课是一堂听说课,重点训练学生的听说能力。在本课中所用到的句子时态为―般现在时和一般过去时,这两种时态学生都已学过,所以用这两种时态来描述学生遇到的问题对学生来说应该没有难度,对于句型What's the matter?已在八年级上册里学过,所以对学生进行情境构建引导学生说出此句型应该没有问题。

4.教学步骤

(1)情境构建。

在情境构建这个环节里,毫无疑问,主要内容就是情境构建。我先用一首周华健的歌曲《最近比较烦》引发学生的共鸣,让学生身同感受,从而联想到自己生活中的一些烦心事。等歌曲播放完毕,问学生是否也有烦恼,让学生畅所欲言,说说自己的烦恼,下一步,我也说出自己的烦恼,让学生给些建议,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接着,再以―个老朋友Erin的烦恼为话题引入本课。在这个环节里,周华健的歌曲起着抛砖引玉的作用。

(2)问题探究。

在此环节里,我通过给学生展示图片和语言,让学生既直观地看到语言所表达的Erin面临的问题,又可以形象地看到他在各种烦恼下的表现,有利于学生对英语句子表达的理解和掌握。通过这些图片和语言的展示,让学生探究出询问某人烦恼的句型:“What’s wrong?”等以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这个环节里,用图片学习英语既让学生感兴趣,又可以让学生加深学习英语的印象。

(3)交流提高。

在本环节里,通过让学生讨论交流得出每个问题的解决方法,并通过对问题提出建议让学生总结出了给建议的句型。通过应用信息技术,我创建了若干个幸运大转盘,在转盘中写出了八个常见的problem,通过转动转盘让学生随机练习矩形框中的句型。通过转盘的使用,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4)应用拓展。

在这个环节里,我设计了三个应用。首先,我解决了课本上的听力问题,也就是应用1和应用2。由于在上一个环节里学生对听力中所要用到的句型进行了反复训练,所以,在此处听力的解决比较容易。在听力的处理上,可以使用多媒体音响设备来用计算机播放电子语音的听力,方便快捷。在应用3里,我给学生展示了几张西部地区孩子的生活和学习图片,当然,也可以通过在互联网上搜索西部儿童的视频放在此处。不论是图片还是视频,目的在于激发学生对西部儿童的同情,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并让学生珍惜自己优越的学习环境,好好学习。

(5)反思升华。

在这个环节里,我给学生播放了一段关于北京雾霾天气的视频。北京的天气是当前人们议论的一个热门话题,也是我们亟待解决的一个大problem,所以,此处我用了这个材料,既锻炼了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又能让学生学会关心社会,关注热点话题。在此处,我通过北京雾霾天气视频的使用,既将信息技术和英语学科进行了整合,也将有关地理、环境的学科知识进行了课堂渗透,实现了英语、信息技术、地理、环境学科的整合和融合,更好地促进了学生对知识、技能、情感和态度的培养和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