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4-19 16:17:08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茶文化的影响,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茶起源于中国,目前,全球有100多个国家与地区在饮用茶。虽然说,茶的饮用已经开始普及化,但能够形成茶文化体系的国家却并不多。许多人认为英国茶起源于欧洲大陆,实际上红茶来源于中国。在英国,出名的英国红茶种植园寥寥无几。英国人对红茶十分热爱,同时,饮茶历史也比较悠久,才将红茶冠以“英国”的前缀。随着岁月的流逝,茶叶在英国的整体文化中意义逐渐加重,不仅是人们生活的必需品,更是交际、应酬场合的常客,饮茶从一种饮食活动逐渐演变为高品质、高格调的文化产品。因此,要想进一步了解英国茶文化,就要重视英国茶文化对社会的影响方面的探究。
1英国茶文化的主要内容
文化这一概念意义深刻,从广义讲,文化是指人们经历社会变迁过程中创造的物质财富、精神财富,换句话说文化就是人们在进行创造的过程中所获得的一切。从狭义的角度上讲,文化是指一种社会的意识形态,就是通常人们所说的人类精神财富,如文学、科学、教育等等。从文化体系的角度看,文化可以分为两大体系,一是技术,二是价值。技术是指物质领域方面,价值是指人们在进行一切社会活动过程中形成规范、人格以及人格性的事物。因此,笔者在进行英国茶文化探索过程中,重点探讨英国茶文化的价值体系。
1.1英式早茶
在晨起,英国人要饮早茶,又称之为“开眼茶”。主要以红茶为主,聚浓郁与清新为一体,色泽鲜亮、口感出色。若是有客人,一般来说,会给客人一杯早茶,这是提醒客人清醒最好的方法之一。同时,在早茶期间,主人与客人还可以进行交流,对于客人的就寝情况进行询问。在英国,早茶具有重要地位,为了方便喝早茶,英国人发明了专门的饮茶工具,即茶婆子。
1.2英式上午茶
英式上午茶是英国人的一种饮茶习惯,这一饮茶习惯并不为人所知,又被称之为“公休茶”。时间约为20分钟。在上午11点的时候,无论是贵族还是上班人员都会休息一会,喝一杯茶,是工作间隙的一种调剂方式,由于客观因素的限制,上午茶最简单。
1.3英式下午茶
英式下午茶是英国茶文化的关键环节,同时也是茶文化的主要载体。这主要是因为没有茶叶种植的英国人民,积极发散思维,利用贸易,对饮茶方式进行创造,英国茶文化就是凭借英式下午茶享誉世界,同时,也是英国人典雅生活的一种代表。在英国,正式的下午茶最为讲究,内容极为丰富。首先,主人要选择家中或是茶室中最好的房间作为饮茶聚会的场所,对茶具、茶叶的选择有要求,不仅要精致,还要高档,同时,对所上的点心,选择一个三层的瓷盘盛放点心,第一层一般为三明治、手工饼干;第二层是英国传统的松饼、果酱、奶油;第三层则是时令水果、美味小蛋糕等。食用过程也有一定的规定,一般从下向上的顺序进行。
1.4英式晚茶
有学者认为英式晚茶也是下午茶的一种,但是按严格意义划分,主要是按照时间的不同进行。晚茶一般在下午6点左右开始,也可以将晚茶与晚饭合并到一起,更具有平民化色彩。在这一饮茶过程中,对内容以及形式没有过多要求。
2英国茶文化的影响
2.1对英国生活方式的影响
在茶文化几百年历史发展过程中,其饮茶方式发生多次变换:刚开始,英国民众将茶叶作为来自东方的一种药材进行使用;其次,英国皇室开始接受饮茶,并融入到饮食文化中;再次,由于由上而下的推广方式,饮茶逐渐成为中产阶级高雅的代名词;最后,随着其饮茶习惯的改变以及文化的发展,茶已经成为人民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在16世纪早期,人们沉溺在咖啡、啤酒中,虽然部分大陆国家已有饮茶消费,但是并未引起重视。在17世纪,英国人将茶叶作为一种药材在本国使用,有人开始意识到东方茶叶的多重用途。直到1662年,皇室对饮茶开始推崇,并逐渐演变为一种宫廷礼仪。尤其是1685年,英国的光荣革命之后,新女王正式将茶叶带入到英国。皇室人员开始推崇饮茶活动,相应的贵族人们开始纷纷效仿,家庭式的茶会逐渐成为当时最流行的社交礼仪,同时,茶会也是地位的象征。在17世纪下半叶到18世纪初期,英国本土的咖啡室开始贩卖茶饮料,“汤姆式咖啡屋”的成立,更是进一步推动饮茶活动的普及。由于这一咖啡屋的茶饮价格合理,口感佳,环境优雅,人们不仅可以在咖啡屋中饮茶聊天,还可以进行会客、演讲以及看杂志等娱乐活动。随着这一消费方式的流行,英国的咖啡室数量不断增加,由于皇室担心人们聚众闹事,在1675年,曾一度颁令禁止咖啡室的开放。但是,由于英国皇室也饮茶,加之欧洲与亚洲的贸易交易开始发展,咖啡室又开始兴起。在18世界初,茶叶逐渐取代咖啡的位置,成为人们的日常生活行为。在英国茶文化发展过程中,女性力量不可忽视。女性是家庭消费最为有力的支撑,饮茶活动之所以快速走进英国人们的日常生活,离不开女性的推广。到了18世纪,随着茶叶贸易的发展以及茶价的降低,女性开始推崇饮茶活动。在十九世纪六十年代,英国饮茶活动开始转变,单纯的家庭形式已经无法满足人们的消费需求,商业性的饮茶场所———茶室开始出现。到了20世纪,茶叶在英国的地位已经不可撼动,英国还成立了茶业联盟,认为茶叶不仅仅可以作为一种休闲活动,同时茶叶中具有对人体有利的物质———黄酮素,还可以作为一种保健饮品,促进人们的身体健康。
2.2对英国绅士风度的影响
英国人最典型的形象就是具有绅士风度,在以男性地位为主导的社会中,绅士风度的体现主要表现在男性的行为举止、文明仪态以及对女性的尊重等方面。主要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公平合理的竞争原则;二是理性主义原则;三是强烈的国家荣誉感以及高度的自尊意识。从绅士风度出现的时间看,出现于茶文化形成之后,并深受英国茶文化的影响。茶文化对英国绅士风度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2.2.1对男性服饰的影响
在英国,茶文化具有较为严格的服饰要求。在维多利亚时期,男性出席茶会必须身着燕尾服、戴高帽,手持雨伞。即使是出席一般的社交活动,也要遵循一定的衣着规范。在英国,男性的衣服总是干净、整洁的,手缝西装是有格调绅士的象征。在这一时期,对于男性服装的颜色也有所要求,例如,西装外套颜色一般为暗色系,而衬衫则需要鲜艳一些。对于服饰的用材有一定要求,例如,夏天一般使用亚麻布,冬天则选择纯羊毛材质。除此之外,配件也有一定的要求。
2.2.2对男方式的影响
在饮茶活动中,英国人具有严格的社交礼仪,男士除了服饰要符合相应的规定,同时,还要做到行为大方稳重,物品要轻拿轻放,保持茶室的安静。对于身边的女性要保持绅士风度,主动为女。因此,在绅士风度形成的过程中,极大受到了茶文化的影响,这一影响不仅仅体现在茶会等场合。同时,这一影响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也较为常见。在实际生活中,男性重视生活细节、温文尔雅。除此之外,男性还要保持礼貌、谦虚的风度,在保持自身尊严的同时能够体谅周围的人群。
2.2.3对男性价值观的影响
以上行为规范或多或少体现出积极向上的价值取向,英国社会的精神价值观与历史发展的轨迹不尽相同,人们开始追逐饮茶这一高雅生活方式。随着英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以及政治制度的现代化发展,人们开始追逐上流人士的风尚,尤其是对饮茶活动的追捧。在饮茶过程中,人们享受到贵族化的生活情趣,快节奏的工业化生活方式逐渐改变为享受型生活。虽然说绅士风度具有一定的保守性与固步自封的特点,但是其强烈的个人主义精神在英国的发展过程中依旧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2.2.4对男性性别观念的影响
在英国茶文化发展的早期,最主要的体现是纯粹的男性特色,因为,在那一时期,女性是禁止进入咖啡馆。随着饮茶生活习惯的改变,饮茶活动逐渐家庭化、社会化。女性角色在这一过程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例如,在维多利亚时期,在饮茶活动中,女性具有绝对的主导地位。不管是进行公共饮茶活动,还是进行家庭饮茶活动都需要女性为主导。因此,部分学者将英国茶文化称之为“淑女茶文化”。在这一饮茶活动中,男性所起到的多为礼貌参与。这一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看出,茶文化直接体现出对女性的尊重。
2.3对英国民族精神的影响
英国的茶文化来源于东方,但是在接受与融合过程中发生根本性变化,在将饮茶纳入到日常生活中的过程中,英国人进行了集体茶会、茶舞等休闲娱乐方式的开发,丰富自身生活。通过具体分析发现,英国茶文化主要是以个人、集体为单位,进一步体现出英国的个人主义价值观,同时也表现出英国“以个人为中心、保持独立”的民族精神特征。在英国,茶文化发展过程中,十分重视规则与传统,在进行高雅品质体现的同时,更体现出一个人的内涵,这些表现进一步体现出英国的民族精神,即保守、认真以及追求体面。除此之外,这一民族精神还体现在茶文化的实用性。与东方茶文化不同,英国将饮茶逐渐融入到一日三餐过程中,并有固定时间与场所,不会随意进行茶会的开展,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英国人务实的特性。在英国茶文化形成过程中,对民族精神影响还表现为近代女性解放思潮的涌现。在此过程中,女性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从皇室女王对饮茶活动的推广,到下午茶的发明,一直到19世纪在茶会中女性地位的不可撼动,茶文化体现出女性的绝对主导地位。在维多利亚时期,在饮茶活动中,女性具有绝对的主导地位。不管是进行公共饮茶活动,还是进行家庭饮茶活动都需要女性来主导,而男性所起到的多为礼貌参与。
3结语
英国茶文化扎根于英国社会发展过程中,因此,形成于东方不同的饮茶文化,在英国,茶文化缺乏农业国家的影响,更多体现出资本主义国家的内容,在不同的发展时期,其茶文化的内涵以及内容也存在不同的变化。从其影响方面来说,对英国社会及民族精神影响较大,因此对英国文化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叶盛珺.文化传播视角下中华茶文化与国家文化软实力提升[J].茶叶,2015(4):223-226.
[2]姚驰.基于中英茶文化差异解析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J].福建茶叶,2016(3):275-276.
[3]徐常利.解析中西方茶文化的内涵及生态翻译研究[J].福建茶叶,2016(7):298-299.
[4]苏花青.英国茶文化及其影响分析[J].福建茶叶,2016(8):385-386.
[5]《多维视角下的英国茶文化研究》出版[J].农业考古,2011(2):46.
[6]乐素娜.中国茶文化在东西交流中的影响———以英国茶文化为例[J].茶叶,2011(2):121-122+126.
其次,茶文化的兴起,推动了瓷器器型的革新。唐代以前,瓷器尚保留了大量陶器的特征。自茶文化兴起,瓷器变得更加灵动。以壶为例,魏晋时期流行“鸡首壶”,壶身与早先的陶罐无异,仅多一鸡首状流,盘口、鼓腹,短小流,整件器物重心偏下,显得厚重。唐代以后,“汤瓶”取代了“鸡首壶”,盘口逐渐变为侈口,腹变小,流加长,且流多管状或棱状,重心上移,整件器物显得活泼。这些变化,可能与晚唐时期兴起的“点茶法”有关。“点茶法”即先将茶末置于盏内,用汤瓶注以沸水,将茶末调成膏状,最后持汤瓶向盏中冲注适量热水而成饮用的茶。向茶盏中冲注的动作称为“点”,因为盏的容量很小“,点”特别讲究技巧,否则沸水很容易溢出。于是对装沸水的汤瓶的要求也逐渐提高,从流里面倾倒的水水流要顺畅、水量要适度、落水要准确。为了便于点注,高颈、长腹、长流的汤瓶应运而生。管状和多棱状的流,顺畅性和水流稳定性明显好于魏晋时期流行的鸡首流。魏晋时期的碗,直口或者敛口,深腹、实心底,与陶钵较为相似。至唐代中期,碗多为侈口,由深腹变为浅腹,圜底增多。唐代晚期流行斜直壁碗,器型也有逐渐变小的趋势。关于唐代文人饮茶方式,文献中也有零星的记载。唐代具有较高史料价值的笔记小说《封氏闻见记》卷六有这样的记载:“……伯熊著黄批衫乌纱帽,手执茶器,口通茶名,区分指点,左右刮目。”茶器内装的是刚刚煎完的茶,温度较高;喝茶时要能“手执茶器”而不烫手,茶器应该便于散热,而且方便“手执”。这一时期大量发现的敞口、浅腹、圜底的小碗,敞口、浅腹利于散热,小巧、圜底的特点,使人能以手执住而不致烫手,很可能是作茶具用。这种小型侈口碗,应是陆羽所提及的“口唇不卷,底卷而浅,受半升以下”的茶瓯。
茶文化既属中国文化范畴,即为以礼规范在品茶的各个细节,讲究茶叶、茶水、火候、茶具、环境、和饮者的修养、情绪等共同形成的一种意境之美。茶文化包括茶叶品评技法、艺术操作手段的鉴赏、品茗美好环境的领略等整个品茶过程的美好意境。其过程体现形式和精神的相互统一,是饮茶活动过程中形成的文化现象。它起源久远,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与宗教结缘。全世界有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居民都喜爱品茗。有的地方把饮茶品茗作为一种艺术享受来推广。各国的饮茶方法不同,各有千秋。中国人历来就有“客来敬茶”的习惯,这充分反映出中华民族的文明和礼貌。中国茶文化糅合了中国儒、道、佛诸派思想,独成一体,是中国文化中的一朵奇葩,芬芳而甘醇。
1、茶文化溯源(南北朝时期)
饮茶起源于巴蜀,始于西汉。从饮茶起始,就有了客来敬茶的礼节,到南北朝时,客来敬茶成了普遍的礼仪。南北朝茶文化初步兴起,这一切充分说明,南北朝是中华茶文化的酝酿时期。茶具作为茶文化的重要载体,在这一个时期是重要的孕育阶段,而佛教、道教徒及儒教的文化根源和民族大融合的社会背景给茶具艺术的发展提供了丰富营养,使茶文化一开始就具有了器物文明和中华文化传承相统一的特点。
2、唐宋茶文化全面发展(唐宋时期)
大唐中兴,社会安定,经济繁荣,饮茶之风也随之呈风起云涌之势,在这一社会大氛围的影响下,中国茶具首次从食、酒器中分离出来而自成一个体系,为品茶文化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唐代的饮茶方式以煮饮为主,茶具品种繁多,每一种的作用之界限细致,如陆羽在《茶经髙四之器》中列举了28种茶器,茶釜(鍑)、茶炉、茶碾、茶罗等一系列的茶具。可见唐代茶具的多样和讲究,但是具体到个人饮茶,可根据实际情况准备不同的茶具,而普通人家,准备的茶具可能会相对简单些,但其中几件则是必须的,那就是茶炉、茶釜、茶碾(或茶臼、茶磨)、茶碗。茶炉,煎煮茶最重要的器具之一,可由铜铁瓷铸造。直筒,下有数脚,空心中间盛放碳;茶釜:重要的煎茶具,敞口,深腹,口沿有两桥形耳,釉色莹润,器形规整;茶碗,饮茶器。越窑茶瓯最佳。“茶瓯”:陆羽把当时一种敞口,斜壁,浅腹,矮足圈的碗称为茶瓯。
以唐代的陶瓷茶碗为例,当时在全国享有盛名的产地有越州、鼎州、婺州、岳州、寿州、洪州、邢州七个大的产区。饮茶之风盛行带动茶具生产在各大生产区内兴旺发达。邢窑生产的白瓷碗器形一般小而浅,略似斗笠,敞口浅腹,比较厚重,口沿有凸起的厚卷唇,给人以丰润厚重的感觉;越窑碗,花口通常做五瓣花形,腹部压印成五棱,圈足稍外撇,敞口,深腹,釉色莹润,器形规整。
宋代是一个抑武扬文的时代,对文化相当重视。饮茶也变得更加有文化、有品位,点茶和斗茶就是宋代最有特色的品饮方式。宋代的饮茶器具相对于唐代来说要简单些,但种类和数量上比唐代少不了多少。出现了:茶筅、汤瓶、茶盏,三者是点茶必需的用具。宋代汤瓶设计与制作的壶嘴瘦小,颈细而流长,整体造型典雅秀美。宋人崇尚点茶,汤瓶在点茶过程中起重大作用。宋代的茶壶,关键在壶嘴,嘴出水时要有力,落水要准,为此壶嘴的出水要圆而小,以求出水时呈抛物线形,流出来的水富含线条美,又不易破坏“茶局”美。
3、茶具对茶文化的贡献与影响(元明时期)
宋代饮茶发展到元代已经走下坡路。但元代茶具不仅为国内所共珍,而且远销国外。元代茶文化从某种意义上说,无论是茶叶加工,还是饮茶方式,亦或是使用的茶具是上承唐宋,下启明清的一个过渡时期。
进入明代以后,茶叶的加工和饮茶方法、饮茶习惯都出现了一系列的大变革,因而茶具造型和艺术风格都相应的出现了一个较大的转型。明代的饮茶风尚不仅讲究茶质、制茶的方法、贮存的场所及用水的好坏,而且还讲究饮茶品茗的环境,对器皿的要求越来越高。又因“茶以青翠为胜”,故而绿色的茶汤,用洁白如玉的茶盏来衬托,更显得清新雅致,悦目自然,陆羽鼓吹的怡情悦目的茶具基本精神,终于在明代得到了回归。清代的茶饮习惯仍然是在继承明代传统的基础上向前发展,淡雅仍然是这一时期的主流风格。
清代茶具品种增多,形态多遍,色彩多样,再配以诗、书、画、雕等艺术,从而把茶具制作推向新的高度。而众多新茶类的出现,又使人们对茶具的种类与色泽,质地与式样,以及茶具的轻重、厚薄、大小等。提出了新的要求。
明清景德镇瓷独领,其茶具小巧玲珑,胎质细腻,釉色光润,画意生动。彩瓷、珐琅、粉彩,美丽炫目;白瓷质细、料厚、形美,素静典雅,质朴无华,釉色光莹似玉,可谓精美绝伦;青花瓷淡雅滋润,与茶的清丽恬静和谐一致,具独特美感,青花茶具名声鹊起。雍正、康熙、乾隆三朝景德镇彩瓷生产最为繁荣,因此茶具也显得格外精致、华贵,除青花外尚有粉彩、斗彩、珐琅彩及各类颜色釉,极一时之盛。在此期间,由前代盏托演变而来的盖碗也开始流行,它们常被用来款待客人,成为清代茶具的一大特色。
4、多元化的现代茶具
如今,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工作压力的增强,人与人的交流时间也变得越来越少。而饮茶可以使人获得片刻的安宁、轻松、愉悦的享受。城市里相应出现了各式各样的茶楼,成为人们休闲聚会的好地方,茶文化带动了陶瓷茶具的空前兴旺。
现代茶具造型在人们审美观的影响下日趋丰富,茶具的设计与制作是根据人们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
1.茶文化的穿入
“梵香引幽步,酌茗开净筵”,中国茶文化历史悠久,韵味浓厚。韩国与中国地域上唇齿相依,自古以来就有着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与联系,在两国人民的友好交往中,凝成了深厚的友谊。茶文化是两国源远流长的文化交流内容之一,特别是茶文化作为两国文化交流关系的纽带,一直起着重要作用。喝茶,对于韩国人而言,是一天忙碌中最珍贵的时光,尽管在韩国咖啡文化盛行已久,但历经几个世纪的沉淀,茶文化已与韩国本土文化融合,形成了独具韩国特色的茶文化。喝茶对于韩国人来说已越来越流行。
2.中韩两国茶文化交流
早期茶的传播者主要是佛教徒,而佛教最初传入高句丽为公元372年,因此可推测茶传入朝鲜半岛时间大约在公元四世纪以后。在六世纪和七世纪,新罗为求佛法前往中国的僧人中的大部分是在中国经过10年左右的专心修学,尔后回国传教的。他们在唐土时,当然会接触到中国茶文化,并在回国时将茶和茶籽带回新罗。韩国古籍《三国史记》载:"前于新罗第二‘卜七十弋善德女王(公元632-647年在位)时,已有茶。"善德:女王已属三国时代末期,故韩国饮茶不会晚于七世纪中叶。
三国时期,是韩国开始引入中国的饮茶风俗,接受中国茶文化时期,也是韩国茶文化萌芽时期,但那时饮茶仅限于王室成员、贵族和僧侣,用茶祭祀、礼佛。
3.中韩两国茶文化异同
由于韩国的茶文化是从中国从中国传入,因此两国茶文化具有一定共同之处。例如,朝鲜半岛在三国时代以饮用饼茶为主;高丽时代以饮用碾茶为主;朝鲜时代以叶茶为主要饮用茶。在我国宋元时期,韩国普遍流行宋的“点茶”;在元代后期,中国茶文化在韩国进一步加深,“茶房”、“茶店”等等逐渐兴起;80年代,韩国专门成立了“韩国茶道学院”教授茶文化,韩国的茶文化又再度复兴。中国茶文化传入朝鲜半岛后,不断与韩国茶文化相互交融、彼此渗透。韩国茶礼的精神“和、敬、俭、真”传承了中国茶文化的主旨,中国人心地善良、以礼待人、简朴廉政、以诚相待的特点,也深深的影响到韩国。
与中国叶茶不同,韩国本地传统茶在韩国也非常流行。“传统茶”不使用茶叶,可以放几百种材料,大多数会加入蜂蜜。“传统茶”不用开水冲泡,而是将原料长时间浸泡、发酵或熬制而成,是一种天然与健康的饮品。具有药用价值的各种汤,包括药丸和膏熬成的汤,都被称为“茶”,这便是“传统茶”的前身。现在,韩国“传统茶”已经成为一种强调天然和健康的甜饮。
韩国的茶文化深受中国的茶文化的影响。传统的韩国茶礼,与日本茶道有些相似。而高丽五行茶礼突破了这种模式,人数较多、内涵有所丰富,是韩国层次较高的茶礼。
4.中韩两国茶道的比较
韩国的茶道精神是以新罗统一初期的高僧元晓大师的和静思想为源头,中经高丽时期的文人李行、权近、郑梦周、李崇仁之发展,尤其以李奎报集大成。最后在朝鲜李朝时期高僧西山大师、丁若镛、崔怡、金正喜、草衣禅师那里得到完整的体现。元晓的和静思想是韩国茶道精神的根源,李奎报把高丽时期的茶道精神归结为清和、清虚和禅茶一味。最后由草衣禅师集韩国茶道精神之大成,倡导“中正”精神。总的来说,韩国的茶道精神即敬、礼、和、静、清、玄、禅、中正,其中融合了儒道释的思想,而敬、礼、和、清、中正主要体现了儒家思想。
中国的茶道精神源于陆羽《茶经》“俭”的思想和释皎然的“全真”思想,中经裴汶、赵佶,至朱权而集大成。中国茶道精神可概括为清、和、静、真、俭、淡,老庄道家的思想成分重一些。
韩国茶道受儒家思想影响最大,故重敬、礼、和、中正;中国茶道受道家影响最大,故重清、真,返朴归真,任运自然。
5.结语
中华茶艺在当代是清一色的泡茶茶艺。韩国茶礼则以泡茶为主,点茶为次。中华茶艺重茶的品饮、冲泡艺术,韩国重礼仪形式,“工夫在茶外”。韩国受地理环境、气候环境限制不适于种茶,故无论是茶的产量还是质量韩国茶都无法与中国茶相比,他们不能象中国人那样可以品尝种类繁多、风味各异的茶叶,故只能在茶道器具,茶道的程序和礼仪上花样翻新,日趣繁复。中国茶道重茶、重艺,韩国茶道重礼、重仪,两国彼此取长补短,又兼具独特性,韩国茶文化体现当地文化特性的同时,也是儒家思想在朝鲜半岛的一种文化体现。
参考文献
[1]从儒释道三教的角度来看中韩茶文化 - 周琼琼 孙威江 - 《 福建茶叶 》 - 2011,33(1)
[2]中韓茶文化学历教育的比较研究 - 苏祝成 - 《 职业教育研究 》 - 2013,(10)
[3]"茶禅一味"的三重境界 - 余悦 - 《 农业考古 》 - 2004,(4)
[4]从跨文化交际看中韩茶文化 - 崔婧琪 - 《 福建茶叶 》 - 2017,39(6)
[5]浩瀚无涯 世界之茶——“中韩茶文化交流会”综述 - 柏凡 - 《 农业考古 》 - 2002,(4)
[6]“中韩茶文化交流会”欢迎词 - 曾绍阳 - 《 农业考古 》 - 2002,(4)
[7]中韩茶文化交流与比较 - 丁以寿 - 《 农业考古 》 - 2002,(4)
任何一种文学作品,其创作到形成独立的风格体系,都与其所依附的文化体系有很大关系。客观的讲,文化造就了文学作品。当然,想要创作出优秀的文学作品,也必须对其文学作品创作的根源进行有效融入。西方茶文化是在茶及饮茶逐渐融入西方生活之后所形成的文化体系,无论是其内涵,还是价值理念,都充分反映了社会生活与大众理念的体系化融合。而在西方茶文化形成过程中,其文化内涵也对英语文学作品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
1西方茶文化的形成过程分析
文化是一种意识理念,其形成基础是物质元素,任何文化形态都是基于一定社会元素所形成的,西方茶文化也是如此。通过对西方茶文化的具体内涵进行全面解析,我们可以看到其中容纳了丰富的文化理念,而其从特点来看,主要分为英国茶文化和美国茶文化,而这两者共同特点都是以英语作为自身发展语言的文化体系,因此可以说,西方茶文化实际上就是以英美文化为载体的茶文化。西方茶文化并不是一直就有的,而是经过长期发展所形成的文化体系。尽管西方茶文化也是茶文化的一种,但是该茶文化与我国茶文化之间有着重要差别。虽然两种茶文化都是以茶和饮茶生活为基础所产生的文化体系。但是从根本上看,茶文化都是茶与其基础文化相融合所形成的文化体系,因此其差异来自于其文化根源。1848年,英国人罗伯特来到我国,将茶树种子带到印度,而印度湿润的气候、肥沃的土壤为茶叶生产种植营造了良好的氛围和空间,从此在印度形成了庞大规模的茶园。这就为英国茶文化体系的形成奠定了重要基础。实际上,茶叶在很早就已经进入欧洲大陆,但是欧洲大陆人对茶叶太多欢迎。直到茶叶传入英国之后,其与英国文化便形成了体系化的文化融合,正是英国人对茶叶的热爱和推崇,加上饮茶习惯和风气不断成熟,从而形成了具有英国文化特色的茶文化体系。而美国作为英国的殖民地,茶与茶文化也流传到美国。但是客观的看,英国茶文化与美国茶文化之间是有一定区别的。在整个英国茶文化体系中,正是其形成与英国工业革命时期,其整体资源比较丰富,茶文化中更多融入了享受、物质元素,整个茶文化极其讲究,充满贵族元素。而对于美国茶文化来说,其形成与美国独立之后,此时更多追求的是效率,整个茶文化中融入更多的是效益与效率,因此,在美国茶文化体系中,我们更可以看到美国茶文化恰恰是袋装茶的发源地。在美国独立战争历史中,波士顿倾茶事件是其重要的导火索,而这无疑证实了茶叶在美国的地位。英美两国作为当前世界上物质元素最为丰富的国家,其文化影响力超过了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因此以英美茶文化为核心的西方茶文化就成为极具广泛影响力的文化体系。整个文化内涵不仅影响了社会生活,同时更是对其文学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
2西方茶文化的具体内涵认知
研究西方茶文化时,通过研究英国茶文化和美国茶文化,就能形成体系化全面认知,尤其是英国茶文化,其实际上就是整个西方茶文化体系的内核。根据相关统计表明,在整个英国人的生活中,饮茶所占的时间超过了三分之一,尤其是红茶,更是以英国红茶享誉全世界。西方茶文化作为饮茶习惯与传统文化的体系化融合,研究该文化体系,必然能够为我们全面了解茶文化内涵提供重要基础。
2.1西方茶文化的相关内容阐述
西方茶文化的内容主要表现在茶与饮食习惯的有效融合。因此,在整个西方茶文化内容中,茶已经成为社会大众生活习惯中的重要内容。比如,对于英国人来说,早晨醒来之时,要饮早茶。其对早茶的精心准备程度,就知道茶叶在其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在英式早茶的调制过程中,不仅要精选阿萨姆红茶,同时更要经过对浓度和色泽的把关,从而是其满足早茶的需要。而在工作时间,其在工作间隙中,也会使用上午茶作为调节工作气氛的主要方式,当然上午茶是整个饮茶过程中最简单的环节。而在英国人饮茶生活中,最复杂的则是下午茶,可以说,下午茶就是英国茶文化的核心,正宗的英国下午茶,不仅讲究,而且其中充分融入了相关礼仪内涵,在英国下午茶文化体系中,其与社交活动相融合,成为西方社交活动的重要工具和媒介。而美国茶文化则更倾向于便捷和生活化,在美国饮茶过程中,袋装茶就成为其茶文化体系中重要的符号之一。
2.2西方茶文化体系中的具体内涵分析
通过对西方茶文化体系进行全面认知,我们可以看到其中内涵主要包括:首先,其应用属性从药用、生活饮用到一种文化符号。茶叶在传入西方初期,其更多是作为一种药物来使用,在其看来,饮茶能够帮助人们形成清醒的心情,同时也能对很多疾病形成有效治疗方法。而随着其对茶叶的功能价值属性认知日益成熟,其贵族上层开始品茶,茶已经发展成为一种展现异国文化及生活理念的一种行为方式。而随着全球交往日益便捷,茶叶正式进入西方大众生活,其不仅实现了饮茶方式和饮茶文化的本土化,同时也成为社会大众的重要生活习惯。其次,在整个西方茶文化体系内,包含了极显贵族生活特点,内容丰富精致的文化内涵。在西方,饮茶习惯从出现到形成,更多是在近代时期,此时,无论是社会生产力,还是物质基础,都实现了极大丰富,因此在饮茶过程中,其应用元素更加丰富。而饮茶不仅仅是一种生活习惯,而是一种融入了丰富审美价值和生活价值元素的生活方式。下午茶文化的出现和形成,不仅标志了该茶文化体系中的文化属性,同时其对整个西方文化也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因此,认知西方茶文化,就必须对其下午茶形成有效认知。最后,在西方茶文化体系内,社会习惯与社会大众意识形成了全面融合。因此,整个茶文化就是对社会生活形成全面了解的基础。在西方茶文化体系中,其不仅对饮茶内容和品质有着较高要求,同时其对茶文化体系中的理解和认知也超越了任何一种价值理念。在西方茶文化体系中,其将现代社会的节奏要求与整个文化相融合,而这正是与我国传统文化所不同的行为阐述和理念表现。
3西方茶文化对英语文学作品创作的具体影响
文学作品创作实际上是对文化意识的有效阐述和全面呈现。如果想要对传统茶文化形成全面认知和了解,就需要充分借助文学作品这一创作进行有效了解。西方茶文化体系的核心是英国茶文化和美国茶文化,而这两者实际上都是英语语言下的文化体系。在西方国家中,除了英国外,美国等西方国家也形成了独立的茶文化体系。茶文化作为独立的文化体系内涵,其以茶物质元素为基础,融入了丰富的价值理念和行为规范,同时形成了一大批与茶相关的文学艺术作品。文学艺术创作实际上是对现实生活的再现,无论是其价值理念,还是对创作灵感的激发,都是文学创作的重要来源。虽然西方茶文化与我国传统茶文化一样,都是以茶为主要创作元素的茶文化体系,而且都是社会文化与饮茶习惯的体系化融合。但是从根本上看,两者并不一致。我国传统茶文化是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价值文化内涵,其根源是传统文化。而西方茶文化形成与近代时期,其根源是近代文明,同时其价值理念中更多是对现代生活方式的诠释和变革。从文学创作背景来看,任何一种良好的文学作品,其都只植根于一定文化体系之内,因此想要研究西方茶文化对英语文学作品创作的具体影响,就必须完善探究西方茶文化的具体内涵。当然,体系化研究其具体内涵,也能够帮助我们有效了解西方茶文化和英语文学作品的内容,进而实现对西方茶文化的有效传承。西方茶文化对英语文学作品的影响,表现在诗歌创作过程中。在很多英语诗句中,我们都可以找到有关喝茶场景的有效描述,诗人拜伦更是将茶成为泪水,其将茶作为阐述和表达一定情感的载体和基础。正是很多描述茶的英语文学作品让我们充分了解西方茶文化的具体内涵。其次,是该茶文化体系对散文创作的影响。散文写作有着独特特点,比如在整个散文创作过程中,其尤为重视价值情感的诠释和表达。想要创作出经典的散文作品,就必须结合能够有效激发人们价值情感的创作元素,而西方茶文化正是为英语文学作品的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最后,小说创作也是整个英语文学作品创作中的重要内容。西方茶文化不仅为英语文学作品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同时也为其文学作品内涵立意的形成奠定了重要基础。在英语文学作品创作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有很多关于西方茶文化情节的有效描述和表达,特别是整个小说作品之所以成为经典作品,正是与其融入了文化理念有直接关联。
4结语
茶叶最早进入欧洲大陆时,其并未能得到欧洲大陆人们的广泛认可。而在18世纪时,茶叶进入英国,此时英国恰好正处于工业革命时期,高速发达的社会生产力、极度富裕的物质生产资料,使得茶叶在英国实现了成熟发展,而在英国人逐渐形成品茶习惯时,逐渐形成了独立的茶文化体系。英国人对茶叶的推崇和喜爱发挥到了极致,因此英国茶文化就成为西方茶文化的领军者。随着茶文化发展日益成熟,逐渐形成了一系列与茶相关的词汇和生活元素。而这些内容在不断发展过程中,就形成了对英国文学体系的有效影响。
参考文献
[1]赖月珍.从英语文学作品的书名管窥西方文化[J].语文学刊(外语教育教学),2013(2):125-128.
[2]朱锦锐.英语文学作品翻译中如何处理中西方文化差异[J].海外英语,2014(17):17-22.
[3]王旭华.透视英语文学作品的文化内涵[J].科技信息,2015(12):126-131.
欧洲茶文化源自我国的茶文化,与我国茶叶传入欧洲有着密切关系。其大概形成于17世纪,与英国王室对饮茶的喜爱和推崇密不可分。欧洲茶文化尽管形成于欧洲大陆,但是随着欧洲尤其是英国人对北美的经营,欧洲茶文化随即传入美国,并有所创新和变革,形成了我们今天看到的欧美茶文化。与茶文化类似,同属英语体系的英美文学具有很强的同构性,在文学创作上的表达方式、表达内容也高度一致。因此,我们在英国文学和美国文学中都可以看到大量茶文化的影子。从英美文学中茶文化的内容我们不仅可以看到英美茶文化的魅力和其对英美社会的影响,更是能够深入了解到英美文学的发展历程及其内涵特点。
1英国茶文化特色及内涵
在西方世界,英国茶文化是西方茶文化的鼻祖。英国茶文化源自中国茶文化,但是又根据英国社会文化的特点,形成了与中国茶文化截然不同的形态和价值理念。我们知道,中国茶文化深受儒家、道家、佛家等思想的影响,其一方面强调要积极进取,另一方面更是追求一种淡然洒脱的境界,强调要尊重自然、顺从自然,并且要更好地从大自然中感悟到“道”的力量,能对人生和宇宙有着独特的见解。因此,在中国茶文化当中,茶味其次,茶道是最重要的。而英国茶文化则不同,其更加注重茶叶的味道和口感。因此,在茶叶传入英国后,英国饮茶者为了去除茶叶本身苦涩的味道,会在煮茶时加入一些牛奶以及其它调料一共烹制。在饮茶的方式上,英国茶文化更是独具特色。由于一些历史原因,英国社会形成了“下午茶”的饮茶传统。一开始,下午茶为了满足英国人的口腹之欲,因为下午茶并非仅仅饮茶,更是会配以一些精致而美味的糕点。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下午茶成为了英国人社交的一种重要载体。在饮茶人群上,英国茶文化同中国茶文化相似,都经历了一个自上而下普及的过程。中国茶叶一开始传入欧洲时,价格十分昂贵,普通老百姓难以购买,只是流行于英国王室及贵族家庭当中,这也就使得英国茶文化在一开始带有浓郁的贵族色彩。后来,随着航海技术的发展,以及英国殖民扩张,大量的茶叶被运往英国,茶叶才渐渐进入普通大众的生活当中,日益成为英国人生活中的必需品。尤其是在英国工业革命后,英国茶文化开始与英国工人阶级文化融合,在保留其贵族礼仪文化的基础上,更是增添了以务实严谨为主要内容的工业文明色彩。
2美国茶文化特色及内涵
从一定程度上说,美国茶文化是英国茶文化在北美大陆的延伸。但是其在发展历程中,又结合美国独特的人文内涵,呈现出与英国茶文化不尽相同的特征和风格。在北美大陆被“发现”之后,大量的欧洲人尤其是英国人纷纷来到这片神秘的土地上开始新的生活。欧洲移民带来的不仅仅是先进的生产技术、政治制度,更是将英国茶文化带到了这片朝气蓬勃的新大陆上。早在17世纪,位于美国东北部大西洋沿岸的城市波士顿,率先开始了茶叶的贸易,很快就让饮茶之风盛行于美国各个城市当中。在饮茶的口味上,美国茶文化也有其特殊之处。由于美国地大物博,畜牧业较为发达,因此美国人在饮用茶叶时,会加入一些牛奶、羊奶或是奶酪等添加剂,这就让美国的茶饮品较之英国茶水更加厚重而醇香,这一点跟我国北方游牧民族饮茶的习惯颇为相似。另外,美国茶文化的这一特点还跟当时美国人的生活有很大关系。彼时,北美大陆上的新移民正处于创业奋斗的阶段,每日操劳劳作,一方面需要用茶来提神减压,另一方面更是需要大量的能量和热量。而茶叶与奶制品的结合,恰恰能够满足他们的这些需求。应该说,尽管美国茶文化源自于英国,然而根据不同的社会背景和历史发展特点,美国茶文化在诸多方面呈现出了新的风格,与其母体———英国茶文化相比,少了几分高贵和典雅,而是多了一些粗狂豪放。十九世纪和二十世纪,是美国发展的黄金时期,工作和生活的快节奏,就让美国茶文化得到进一步创新发展。一些茶商敏锐发展商机,开发设计出一些便携式的袋泡茶以及茶饮料。尽管在中国饮茶者看来,这种一次性的袋泡茶和添加了其它调味剂的茶饮品已经失去了茶道精神以及品茶的乐趣,然而对于美国人而言,其更加务实高效,也与当时美国人快节奏的生活相适应。
3中国茶文化对英美文学的影响
大航海时代让中西的联系更加紧密,在英国茶文化形成之前,中国茶文化对西方文学尤其是英国文学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尽管美国文学产生时,英美茶文化已经出现,但是随着中国移民进入美国,中国茶文化也不可避免对美国文学产生影响。英国茶文化的产生需要一个过程,需要时间的沉淀。我们知道,英国茶文化的产生是自上而下的过程,在英国茶文化出现之前,一些英国作家在文学创作中描写茶叶时,更多的是受到中国茶文化的影响。中国茶文化对英国文学的影响,不仅仅体现在内容的描写上,还体现在对英国文学家思维和情感表达的方式方法上。饮茶对于当时的英国文学家是一件新鲜事物,同时昂贵的价格更是为中国茶文化显得更加珍贵。所以很多英国作家都会在作品中抒发对茶叶的热爱之情,这一创作特征跟我国茶歌、茶诗有着很大的相似性。譬如说,西方第一首茶诗《饮茶皇后诗》,里面有花神、秋色、嫦娥、桂花、茶等充满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传统茶文化特色的内容。类似这样的文学作品在英国还有很有。这让我们知道,在英国茶文化形成之前,中国茶文化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英国文学家对茶的认知以及其创作的思路和情感表达方式。中国茶文化对美国文学的影响也颇深。由于美国文化是多元化的文明,尽管其以欧洲文化为基础,但是源自全世界的移民让美国文化丰富多样,具有极强的包容性。在美国文学中,有一类重要的文学类型叫做华裔美国文学,这里面有几部著名作品如《吃碗茶》、《茶壶烈酒》等,将中国茶文化对美国文学的影响进行了集中的反映。譬如说,小说《吃碗茶》中,作者便以茶为媒,让男女主人公的爱情故事因茶而获得最后的圆满。又比如说,小说《三杯茶》在剧情发展上,采用的是我国古典小说常用的“草蛇灰线,伏行千里”的写法。另外,三杯茶的寓意其实跟中国茶文化也有着密切的关系。
4英国茶文化对英美文学的影响分析
英国茶文化对于英美文学的影响颇深。其不仅在诗歌上深刻影响了英美文学,更是在小说、散文、剧本等文学载体上对欧美文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我们研究茶文化对英美文学的影响,英国茶文化应当是重点研究的对象。
4.1英国茶文化对英国诗歌的影响
在17世纪中期,英国著名诗人艾德蒙将祝寿诗歌跟茶文化相结合,写下了著名的《论茶》。这首具有浓郁英国风格的诗歌,以茶为媒介,在叙事中达到了抒情的目的。18世纪初期,《灵丹妙药茶诗两篇》问世,这两首诗把茶叶视为能够治愈疾病的灵丹妙药,另外更是认为饮茶可以赋予创作者更多的灵感,让其创作出更美妙的文学作品。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茶叶在英国文学家心中的地位之高。另外一位英国诗人塞缪尔,将茶视为生命不可缺少的事物,其曾在诗中这样表达对茶的热爱:夜幕降临时饮茶作乐,夜深人静时饮茶慰藉,朝阳升起时用茶迎接新的太阳……英国诗人在创作茶诗时,其感情往往十分强烈,而中国诗人在这方面则要委婉细腻许多,这反映出中西文化之间的差异。
4.2英国茶文化对英国散文的影响
与茶文化有关的英国散文,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就是其具有很强的纪实性,往往会通过详细且细腻的笔触,对社会各阶层的饮茶场景进行具体地描写。因此,今天的读者在阅读当时的散文时,能够很深入地了解到当时人们饮茶的具体细节。在小说方面,茶文化的影子更是随处可见。与其它文学体裁类型相比,英国小说中的茶文化不仅仅起着抒情的作用,更是在人物塑造、剧情推进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譬如说,世界名著《傲慢与偏见》就多次对茶会进行描写。小说中茶会的介入,让男女主人公的感情更加具有感染力,更加生动而具有情调。这对于小说的整体格调、品位以及剧情的发展能起到很关键的提升和推动作用。
4.3英国茶文化对于美国文学作品的影响同样十分深刻
日本语言文学是日本文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具体的语言内容,还是体系化的价值理念,实际上都是当前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因此,了解日本语言文学,基础在于内涵诠释,更重要的在于融入和反映了日本茶文化作品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日本茶文化体系影响下,其不仅丰富了日本语言文学的素材,更重要的是诠释和表达了具体的理念内涵。
1日本茶文化的具体理念内涵分析
日本茶文化源于我国,属于我国茶文化体系中的重要影响地区。我国茶文化融入日本之后,经过细致和优化,其逐渐与日本哲学理念和宗教文化等一系列内容相结合,从而实现了日本茶道艺术的创新与完善,可以说,日本茶道艺术又回传我国,从而实现了日本茶道的回传。通过对日本茶文化艺术进行分析,我们能够从中感受到其中所具备的价值理念和精神内涵,因此深层次认知日本茶文化里的内涵,极其必要。当然,想要对日本茶文化理念内涵进行全面认知,不仅需要其对日本茶文化的物质元素进行了解,同时也需要选择合适的认知载体。结合理念融入和元素分析,从而实现日本茶文化的全面了解。在日本文化体系中,我们能够感受到其将茶道艺术作为修身养性,提升自身价值思维的重要内容。可以说,在日本文化体系中,其将茶文化理念内涵进行了丰富创新,实现了文化元素理念和精神内涵的丰富与完善,无论是生活化,还是艺术化元素,都极其丰富。实际上,想要对日本茶文化进行全面认知,必须认识到日本茶文化是从我国传入的,而且传输早期,其更多作为一种贵族生活元素,因此该文化体系中,融入了修身养性,价值理解等一系列完善的内涵要素,所以这就为日本茶文化体系的价值理念内涵奠定了基调,所以日本茶文化是从贵族文化推向社会大众的,但是其根本上仍然具有文化理念的内涵融入。日本茶文化的影响,实际上是多方位的,尤其是整个日本语言文学体系中有很多与茶及茶文化相关的要素,我国茶文化及茶元素等内容传入日本,并实现体系化创新发展的过程,实际上经历了多个阶段,从传入到发展形成,直至反传入我国,可以说,这不仅反映了日本茶文化体系的创新发展,同时也是日本茶文化体系的融合与体系化。日本茶文化对日本文化体系的影响是多方位的,无论是政治、经济,还是具体文化要素,都有茶文化的具体痕迹,因此,了解日本茶文化,就能对日本文化体系形成全面影响。而日本语言文学作为日本茶文化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价值诠释,日本茶道艺术是其茶文化体系核心,而茶礼艺术则是日本茶文化体系的价值核心。
2日本茶文化对日本语言文学的具体影响
日本文学作品体系是日本文化的重要诠释和表达,通过对这一系列文学作品的具体内涵和创作理念进行分析,我们能够从中感受到对文化元素的借鉴和应用,当然更为重要的是日本文化作为我国传统文化体系的影响地文化,无论是具体的文化理念,还是文学作品创作都深受影响,因此探究日本茶文学作品的创作背景及价值内涵,能够帮助我们全面认知茶文化在日本的影响,同时也能帮助我们了解茶文化影响下的文学作品创作。客观的讲,文学作品的创作与文化体系之间有着重要关联,文学作品的基础是文化体系,而文化体系也直接影响文学作品的具体创作。当然,任何不同题材的文学作品在具体创作时,都必须结合融入自身文化理念。对于日本文学作品体系来说,我们能够从中寻找到多种与茶和茶文化相关的题材与作品,而在日本茶文化的具体理念影响下,很多日本文学作品从理念的应用和素材的选择上,都具有茶文化元素的价值融入。日本茶文化对日本文学作品的具体影响,不仅在具体创作上,其实际上更是将传统文化体系上所具有的精神理念和内涵,进行全面,有效融入。因此,通过对日本茶文化与文学作品之间的关系影响进行深层次分析,可以看到,从本质上分析,茶叶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综合元素和内容,并且在生活应用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茶文化体系内涵,因此,认知和了解该文化体系的具体内涵,不仅仅有着丰富重要的作用价值,更重要的是一种生活态度和生活理念的实质性融合。无论是具体的茶文化要素,还是传统茶文化内涵,都能够对我们了解传统茶文化的发展和应用,有着重要帮助和价值作用,文学作品既是文化理念影响的结果,同时也是对整个社会生活发展的有效理解和准确认知,因此,通过对日本文学作品的具体创作内涵进行分析和了解,能够帮助我们了解社会发展的具体趋势和方向有重要帮助。
3日本语言文学与日本茶文化的关系内涵
在日本文化体系中,可以寻找到很多与茶及相关的文学作品。当然也能从中看到茶、饮茶和茶文化的语言描述,而这不仅反映了茶文化在文学作品创作过程中的成熟度以及日本茶文化对日本语言文学的影响和价值应用。因此,结合日本语言文学体系发展应用过程的具体状况进行分析,我们可以看到,茶文化理念影响到整个语言文学体系的价值内涵,更重要的是,也为日本文化理念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了有效基础。语言文学作为整个文化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其中所具有的价值理念,还是其具体的形成背景,实际上都是对当前整个日本茶文化传承发展过程的重要内容。以日本茶文化为基础的日本语言文学是日本文化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中日两国有着悠久的文化交流历史,无论是文化理念内涵,还是具体的文学体系,其实际上都是互相影响,相互作用所形成的文化体系。可以说,日本文化受我国传统文化体系影响较深。自唐代开始,随着多元文化传承交往不断推进,如今茶道艺术在日本本土形成了成熟发展,但是我们必须看到在日本文化体系发展日益成熟的今天,虽然有着广泛市场认知度,但是无论是具体的茶文化理念,还是日本茶文化体系内的各项关联要素之间,均存在一定问题和不足,因此探究日本茶文化体系中各项关联要素,尤其认知日本茶文化对日本语言文学的具体影响,极其必要,在该背景下,充分结合具体文化传播现状,制定有针对性的发展对策就极其必要。通过深层次认知日本茶文化与日本语言文学的具体融合思路,能帮助我们完善了解日本茶文化的具体内涵,同时也能帮助我们全面了解与茶及茶文化相关的日本语言文学的具体形式及理念内涵。事实上,日本茶文化对日本语言文学的形成发展,产生了重要作用和影响,其不仅提供了创作素材,同时其在交往过程中,也大大丰富了文学理念内涵,从而实质性推动了日本语言文学的成熟发展。
4当前日本茶文化的具体传承思路分析
随着当前我们对茶文化的价值认知日益成熟,如今,探究日本茶文化体系中所具备的文化内涵及价值理念,就极其必要。通过对日本语言文学体系的具体风格和特点进行了解,能够帮助探究日本茶文化对整个语言文学体系的具体影响,尤其是在许多经典的日本文学作品中,有很多关于茶文化的理念融入和诠释,比如,在诗歌的创作过程中,有很多描述茶的诗句,我们能够从中品味到茶文化的理念内涵,所以,日本语言文学是茶文化传承的重要要素。日本语言文学不仅是一种语言要素,更重要的是一种融入了丰富文化内涵和价值理念的体系化元素,通过对日本语言文学的具体状况进行分析,我们能够感受到其中所具备的价值理念和行为规范。了解日本茶文化,需要有良好的载体和基础,日本语言文学作品无疑就是其中最好的切入点。通过对日本茶文化的具体创作思路进行分析,我们能够看到其对整个文化体系的价值影响。随着当前多元文化和现代文化传承发展日益成熟,如今想要实现对日本茶文化的有效了解和传承,就必须通过细化文化内涵,创新文化理念,优化文化思路,从而实现理想的日本茶文化传承与发展。结合日本茶文化的具体理念和内涵,我们能够感受到其中所融入的价值要素,而这正是实现其价值创新的基础和关键。日本茶文化体系中所具备的茶道艺术理念,是当前日本茶文化传承融合的精髓。认知文化需要有合适的载体和要素,实现对日本茶文化的理念,其关键和重点在与探究到适合两者系统化融入的基础。而随着当前时代文化及机制理念日益成熟,日本茶文化在应用过程中,形成了内涵到形式上的影响。想要实现日本茶文化传承的理想效果,就必须结合不同语言文学体系的价值理念,通过创新传承机制,从而提升整个文化体系的实质性影响力。
5结语
虽然日本茶文化与我国茶文化之间有着体系化的关联,但是日本茶文化对日本语言文学的具体形成、社会习惯和价值理念也产生了重要影响。日本人将具体的茶文化元素与价值理念内涵进行融入,从而形成了具有日本特色的文化理念内涵。探究日本茶文化对日本语言文学的价值影响,能够为我们系统化了解日本茶文化提供实质性帮助,同时也大大丰富了日本语言文学作品理念的创作素材。探究日本茶文化与日本语言文学之间的关系内涵,能够创新与完善日本茶文化理念的传承机制,同时也能实现日本茶文化的时代价值。
参考文献
[1]董春燕.浅谈“鱼文化”对日本语言及文学的影响[J].比较教育研究,2013(7):118-121.
[2]李行健.日本近代文化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影响[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18):171-172.
[3]李军杰.基督教文化对诞生期日本浪漫主义文学的影响[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4(16):353-355.
关键词:传统茶文化;中式景观设计;影响
我国园林和景观设计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这也充分说明传统文化和景观设计之间也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1]。我国很早就有饮茶的习惯,因此,在进行中式景观设计时,要能够意识到传统文化对景观设计的影响,并更好地将设计元素融入其中,从而创造出更多的经济以及社会效益。茶文化作为我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构成因素,一直以来凭借着其丰富的内蕴,一直是景观设计的重要部分之一。我国传统茶文化应用在中式景观设计中,不仅使景观设计的形式更加丰富,还赐予了中式景观设计特殊的人文价值和深远的时代意义。
1茶文化内涵以及其在文化景观设计中的价值
从广义角度来分析,茶文化所就是表示茶叶发展期间一切的精神财务、物质财务总称。其物质内涵表示茶的种植、采摘、烤制、销售等各种技术含量较高的内容,其精神内涵表示茶品种、品尝、民俗等相关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文化价值表示茶文化在中式景观设计中的表现一般为建筑小品,该种设计样式承载着中国源远流长的文化历史,除了是传承之外,也是对历史文化的再现,包括茶马古道的陆羽亭、动感雕塑园等,这种通过景观方式展现的中国茶文化形象生动,从而帮助游客更好地记忆,这种多样化的展现方式还能够让游客的互动性、参与性更加强烈,让他们在娱乐中学习到更多的茶文化知识,领略到茶文化的深刻内涵和独特风貌[2]。茶文化所具有的经济价值主要表现在观光茶园的出现从根本上改变了常规茶叶宣传推广、盈利的方式,通过开展体验性活动、营造氛围、设置特色旅游项目来为茶园创造出更多的经济效益,营造茶园氛围、设置旅游项目通过茶文化景观来实现,例如茶田画、茶田迷宫、文化长廊、特色瞭望塔等,从而吸引更多的园区游客,让园区氛围得到活跃。旅游价值则表现为茶文化在景观设计中的自然和人文两种,其中自然观光茶园静谧、清新,让广大游客乐意前往欣赏。人文型实际景观层次不穷,这种绚丽多彩的灯光让观众能够欣赏到更多的景色,拥有独特造型的建筑景观、创意的小品、别具一格的茶文化体验活动为旅游区、茶园吸引更多的游客,从而让茶文化景观所具有的旅游价值得到发挥。
2茶文化在中式景观设计中的现状和原则分析
2.1茶文化景观设计现状
我国现阶段茶园文化景观设计处在出现和成长阶段,而茶文化和景观设计成功融合的案例相对较少,大都表现为雷同化、趋同化现象[3]。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概括如下,首先,在对景观设计初期没有详细地对地块区域各种设计元素进行考察,这就导致整个设计成为无根之木;其次,开展设计时没有明确系统地进行形象塑造和定位,缺乏文化特色和主题创意;最后,设计方和委托方地位不够平等,一般都是设计方根据委托方所提供的想法将效果图展现出来,文化艺术精神和物质功能性难以结合在一起,施工方专业性不够,一般都是大小工、小包头结合,对于施工过程中所使用的材料、细节不够重视。
2.2茶文化在中式景观设计中的原则分析
首先是因地制宜原则,考虑到广义“地”因素,包括地理位置、地形地貌、地的主人、气象气候等因素,从而让设计成果更具有地域性;其次为天人合一的原则,新创造出的景观要能够和天、人、地等因素有机结合在一起,从而营造出“宛自天开”的境地,从虚实对比、空间布局、材料选择、形势把握等不同角度推敲;再者为以人为本的原则,茶文化园景观建设的目的就是满足人们的某种需求,所以,要能够合理使用各种现代技术手段来掌握人们的行为规律,从而设计出能够满足人们需求的中式景观;最后为创新原则,要能够立足于当地的民族风情、文化特色来对景观设计加以创新,从而让其更具有特色化[4]。
3传统茶文化在中式景观设计的应用
茶文化在中式景观设计中的应用主要表现为以茶作为主题的各种景观设计,并围绕茶文化所具有的内涵开展各种创作,茶文化和中式景观设计的方法分为精神、物质两个不同层面,其中物质层面则主要是以茶器、茶烤制、茶种植作为切入点;精神层面则是以茶诗词、茶艺术、茶传说作为切入点。
3.1茶种植在中式景观设计中应用茶作为生态、自然的一种产品,而依托茶文化所设计的中式景观则可以通过改变茶田本身的布局方式,通过布置或方、或圆等几何形状来形成不同的茶田景观,从而让人们和自然之间的距离逐渐拉近,获得更多的经济以及社会效益。
3.2茶烤制在中式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茶文化园景观设计可以通过将制茶加工工具作为原型,利用美学、抽象、设计等不同的知识来设计出特色显著的茶文化主题景观,例如通过对制作绿茶时所使用的晒茶筛子为原型所涉及的茶园瞭望塔,这不仅能够展现出茶文化特色,还能够让整个设计有迹可循,阳光透过竹条留下的斑驳倒影,这就让亭廊更具有动感。
3.3以茶销售作为切入点的应用
茶马古道作为茶贸易中较为独特的一种方式,其也形成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通道。以茶文化作为主题的景观能够利用雕塑再现的方式展现出古代“茶马古道”场景,以“茶文化”作为依托所展现的卖茶、运茶场景,或者仿造古代“茶马古道”场景,让游客能够更好地体验“马帮”的贸易之路[5]。
3.4茶内涵在中式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茶艺作为饮茶期间所形成的文化现象,包括艺术操作方法、茶叶品技法、品茗的环境,这种过程所体现的是精神和形式的集中和统一。茶文化园景观设计能够从差异表演过程中选取设计素材,而且,茶艺师的服装配饰可以通过比例尺缩放的方式形成景观小品。其次,将茶诗词当成切入点所展开的设计,中国作为茶艺发源地,有着较为悠久的饮茶、种茶历史,也留下很多品茗、咏茶、斗茶的诗词曲赋。茶文化园景观设计能够从这些艺术中获得更多的灵感,形成不同的设计元素,并且更好地传承中国茶文化精髓,例如主题茶楼、茶互动长廊等景观建筑。再者,茶与禅的结合作为中国文化发展史的著名景观,一杯茶中包含浓浓春意,并且有佛学、人生的三昧,有茶人的品味和景观。通过营造和谐安定的景色来打造特色景观,禅境的营造也要能够深刻地感悟到佛学的精髓,似有似无、或动或静,从而更好地置身其中,感悟人生。将和地方茶相关的名人雅士、传说当成设计的主要依据,例如“大红袍”演出,就是根据武夷山茶叶救助赶考秀才,秀才重返道谢的故事改编而来,而且,人们也设计出不同的实体景观建筑,以此纪念和茶相关的人物,当人们置身于此就会陶醉、就会流连忘返[6]。
4结语
茶文化作为我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构成元素,其能够为人们提供更多情趣高雅、景致独特的视觉盛宴,其还实现了茶园休闲观光的价值所在,改变了之前茶园单一农产品生产功能的方式,通过总结茶文化景观设计的不同方法来为茶园景观设计提供更多指导。
参考文献
[1]龙彬,戴翔.茶马古道文化景观的解读与诠释———临沧茶马古镇规划设计探略[J].华中建筑,2011(12):86-89.
[2]姚丹丽.茶文化产业园景观设计模式及功能研究[J].福建茶叶,2016(4):170-171.
[3]苏俊艳.西乡茶产业基地景观规划设计[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6.
[4]周婷,邵宛芳,侯艳.浅析茶文化在生态茶园景观中的表达与营造——以西双版纳大渡岗乡云宝生态茶园景区设计为例[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5(2):10-14.
学校是培养新一代人才的摇篮,而其校园文化是只有在学校这种环境中才存在的特色文化,是在学校这一特定的环境氛围内,专门以全体师生为中心制定的相关规章、活动实践乃至其所承载的精神财富。而茶文化是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世界文化体系中不可或缺的文化瑰宝,通过茶这一载体进行各种文化的传播,不但可以促进我国茶企向世界各国销售茶产品,而且可以促进我国茶文化及其它传统文化的传播。茶文化的内容丰富,涉及了艺术审美、社交礼仪、哲学宗教等多个方面,而且在思想上融合了儒、道、释三家的思想精华,集各家文化的深刻内涵于一体,不但体现了我国传统文化的魅力,而且展现了我国饮茶之文人雅士的道德风范,起到了重要的文化传播及发扬传统、修养身心的作用。学校肩负着为国家培养人才的重任,而在学校课程中合理的开展心理教育课程是现阶段我国开展教育改革的必然要求,心理教育可以帮助学生的各项技能及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从某种角度上来看,心理教育的独特内涵与茶文化精神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共通性,尤其是其功能意义,因此,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充分的应用茶文化进行教学具有重大价值。本文通过对茶文化的整体及内涵概述,茶文化对学生的心理健康保持的影响及心理健康课程中融入茶文化的价值功能做了清晰系统的分析探索。
1中国茶文化概述
茶文化是由我国古代人民以茶为载体,融合多种优秀的传统文化,历经千年发展积淀而衍生出的,具有一系列的丰富内容,但仍是以茶为核心。我国古代具有高度发达的农耕文明,而茶文化的繁荣发展正是以此为基础的,以至现代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人们对于高品质的物质及精神生活都有了更高的追求,因此,对于茶文化的追求也成为了人们对于生活品质追求的重要体现。从文化的视角来看,茶文化是与茶相关的、随着人类社会发展创造出来的、系统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统一,是“中介文化”的所属范畴之一,并且在历经了千年的历史积淀之后,其内容与内涵的整个体系更加趋向于健全与完善。茶文化的文化内容主要涉及到了茶的发展历史、生长环境、地域风俗、茶业发展科技乃至茶的种类、茶具、茶艺、茶诗、茶画、茶舞等多种艺术表现形式,再由茶这一具体物质发展延伸至人们的社会生活及思想精神,如茶德、茶道等,但总体上来讲,茶文化在结构体系上共分为了物质文化、制度文化与精神文化三个层次。从行为文化的角度来看,在茶叶的生产、制作与消费发展过程中,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形成了多种约定俗成的茶事活动,通过茶礼茶俗及茶艺表演等形式进行演绎。我国在古代即已经形成了敬茶的习俗,茶被应用于多种礼仪风俗中,如客来敬茶、以茶敬佛、婚礼敬茶、以茶祭祀等,而且不同的民族、地区、社会地位及不同的茶叶种类等有着不同的茶礼习惯,各有各的特色。除此之外,还有心态文化,这主要表现在茶客饮茶品茗的身心意境、审美意趣及价值观念等几方面,是在长期的茶事活动中逐渐的积累表现出来的,从而体现出茶叶的生产过程及茶区茶农们的生活常态,将茶艺文化与人生哲学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促使茶文化上升到精神思想哲学的高度,进而形成了茶道等精神文化,同时这也是茶文化的核心精髓所在。
2中国茶文化对学生心理教育的影响
2.1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处世态度,形成正确的思维方式
我们知道茶文化的精髓核心是茶德、茶道精神,而这种思想精神的表现又与茶人的思想精神息息相关,茶人精神是指茶人所具备的面貌、风范、气质与素质所塑造的茶人形象,其最朴素的精神表达是从茶树的风格品性中引申出来的人的社会精神,即“无私奉献自己力所能及的力量,为人类谋福”。对于高校环境中学习的学生来说,从丰富的优秀茶文化中汲取其蕴含的营养,并充分的吸收应用,学习茶事活动及茶艺心态所代表的茶人精神,从而掌握正确的为人处世方向与原则,会直接影响着学生的人格发展。所以,在高校的心理健康课程中应用茶文化,以茶文化作为心理素质培养的载体,通过学生对茶道精神的深刻领会体悟,对学生进行思想心理方面的健康保持及强化,从而帮助学生定期的自省,以良好的心态认识自己,以平稳和悦的心态调整自己的社会人际关系,平和地面对生活中的挫折,处理各种各样的问题,进而促进我国和谐社会的发展。
2.2帮助学生更好地修身养性
茶文化与人类的精神理想追求息息相关,其本质就是从泡茶、品茶过程中领会其所蕴含的各种文化韵味。在这种文化本质的促使下,人们通常可以通过细微的视觉、听觉、味觉等来感受茶道精神,从而对未知的事物进行有效的细致探索,使学生能够在茶文化引导的心理教育中达到自我认知层面上的自我超越。茶道精神蕴含了我国传统美德中的仁义与诚信,而这两种美德也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健康心理发展,是学生素质修养表现的重要指标,同时也是学生立身处世的基本准则。将茶文化引入高校的心理教育课程,可以帮助学生品茶与学习两者互促,领悟深厚的茶道精神,培养自己的思想品德修养,更加注重人与人交往的仁义与诚信,改变自己原有的性格中的劣势,重新在修身养性中塑造自己的人格,以乐观积极的心态为社会、为人民服务,利人利己。
2.3提升整体素质,实现全面综合发展
学生的高校学习时期是学生的“三观”正确保证的关键阶段,他们的各方面技能素质都在逐渐的成长完善,所以,将茶文化融入于高校教育课程具有重要的影响。茶文化经过几千年的发展沉淀之后,已经具有了比较完善健全的文化体系,且其精神内涵意蕴博大精深,对保持学生的心理健康十分有效。此外,茶文化根植于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体系中,包容了美学艺术、礼仪风俗、哲学思想等理论精髓。学生在心理教育课程中接触茶文化,不但可以体会到华夏千年丰富文化的独特魅力,而且还可以从中学习为人处世的原则、理念,改善自己的心理、言行与价值观,了解各个行业各个领域的发展特色,以茶道精神对学生未来走入社会的发展方向进行有效指导,并结合自己的发展目标,以修身养性的方式升华自我。
3大学生思政教育中融入茶文化的价值研究
3.1思想引导价值———行为规范的丰富
茶文化对于茶客的行为、礼仪及社交等都有一定的要求,其价值观念也是淡泊悠远、积极向上,是目前浮躁喧嚣社会的有效补充。教学活动尽管是以完成教学目标为目的的,但如果一味的追求目的,则会对学生的思想心理上形成急功近利的局部价值观念引导,不利于其长远发展,而通过融入茶文化,使学生的心态保持积极、清新的状态,乐观豁达地看待将来会遇到的社会问题,从根本上完善自己的价值观念,规范自己的行为准则,从而帮助完成心理教育课程的教学目标。
3.2文化学习价值———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茶文化作为一个完善的知识文化体系,具有丰富的历史人文内容,在之前传统的心理课程教学中,教师往往过分的依赖于心理教材,仅仅是传授理论内容,不仅增大了学生的理解难度,而且很难帮助学生理解心理课程的内涵与魅力,从而促使学生的心理课程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不强。将茶文化与心理思想课程的教学知识有效的结合,不但直接丰富了学生所学习的课程知识,而且可以帮助学生理解中国茶文化历经千年的发展渊源与知识体系,加深高校学生对于心理知识内容的印象,以其特有的文化学习价值实现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
3.3人才培养价值———理性、健全价值观念的形成
目前的心理课程教学中,教师通常以知识内容的讲解作为教学重点,而相对忽略了学生的实际心理,忽略了学生多种多样的价值观念,甚至是某些如利益导向等的片面错误的观念,从而无法有效的帮助学生改善自己的价值观念,培养与同学、集体、社会中的情感友谊。茶文化的精神蕴含包括了修身养性、与人为善和淡泊宁静等思想价值内涵,而这正是学生的人生成长所具有一定程度缺失的理念。所以,通过高效心理教育课程对于茶文化的合理借鉴,可以帮助学生形成理性、健全的价值观念体系,从而达到心理思想教育的教学目的,最终培养出适合我国未来发展的高素质人才。结语茶文化具有丰富的精神内涵,涉及到了多种多样的文化知识领域,包含了宁静致远、仁义诚信、社交礼仪等多方面的哲学思想及处世原则,将其应用于心理教育课程,对于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极为有益,可以帮助他们保持正确的自我认知方向,从而实现综合性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桂华,高旭晖,金哲.茶文化与大学和谐校园的建设[J].中国茶叶加工,2010(3):46-48.
[2]张学连.浅谈茶文化在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及其开展[J].科技文汇,2009(15):58-58.
[3]黄晓琴,张丽霞,向勤锃,试论《茶文化学》课程对大学生人文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J].中国茶叶加工,2010(1):40-42.
[4]兰岚.中国礼文化在大学生思政教育中的价值及实现[J].长春大学学报,2014(10):1431-1434.
1茶与老人
茶是中华民族的举国之饮,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的瑰宝。发源于神农,闻名于鲁周公,兴于唐朝,盛于宋代,融合了中国儒、道、佛诸派思想,现已发展成为我国乃至东方甚至是全世界的一种灿烂而独特的茶文化。它既是饮料,又可以用来防病、治病、健身,药食一体,因而茶叶被人们誉为“万病之药”,“天赐恩物”,可以说具有重要的养生功效。喝茶的好处很多,可以使人精神振奋,增强思维和记忆能力,消除疲劳,促进新陈代谢,含有不少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能明显地抑制癌细胞的生长,能抑制细胞衰老,使人延年益寿,还能预防老年性白内障等等,但其实最重要是它的文化:以德为中心,倡导无私奉献,注重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提倡尊敬,重视修生养德,有利于人的心态平衡,提高人的文化素质。茶文化还具有知识性、趣味性和康乐性,能给人一种美的享受。老年的需求无非就是修身养性,陶冶情操,从而延年益寿,茶的作用恰恰能够满足这些需求,这便促发了老人对茶的喜爱之情,反过来茶的文化也影响了老人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影响着老人生活的方方面面。正因为老人爱喝茶,茶的品行也影响着老人,在众多长寿老人那里得到了实际的验证,爱喝茶的人,往往心平气和,淡泊静雅,心中无怨气,看透世间万物,能够气定神闲,保持身体健康。喝茶、品茶还让老人结交到许多好友,尽管已历尽沧桑,他们也需要在社会上获得认同感,以茶会友,让自己内心愉悦,慈祥安康。
2助行产品与老人
随着年岁的增长,老人的生理与心理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衰退,行动障碍较为突出,这严重影响了老人的出行,使得老人的生活受到限制。老人不得不借助拐杖、轮椅等辅助器材才能完成基本的日常活动,更多时候,子女都忙于工作,无暇照顾老人,老人的身心得不到关注,容易产生孤独感,所以,老年人应该多多参加户外活动,多与外界进行沟通,对于腿脚不方便的老人来说,助行产品就是十分必要的工具。助行产品的种类很多,很多设计公司已经不单单是把它作为一个行走辅助工具来进行研究,也不再限于拐杖、轮椅等器具,其中国外的产品更加优于国内的设计,比如:助行电动车、升降椅等。我国的研发尚处于起步阶段,伴随着很多问题:2.1安全性问题老人的年龄越大,身体状况就越差,力量就越来越小,协调性也变差,此时有些助行器就不适合使用。很多助兴产品的选材就有问题,个别木质产品容易受潮变形,影响使用,对于老年人而言十分容易造成意外伤害;加工处理粗糙,外观质量较差,这些都影响到老人的安全。2.2科学技术含量较少国内对助行产品研发起步较晚,很大程度上都借鉴过去老的产品设计经验,一些国际的先进的科技没有得到充分运用,造成资源的浪费,研究出来的产品也无法得到老年消费者的认可。2.3操作界面不适合老人一些研发人员已经意识到自己的落后,为了迎头赶上,没有考虑国内实际盲目引进国外技术,追求产品的高端,助行产品的操作界面并不适合老人使用,很多老人的知识文化水平不高,导致人机界面给老年人带来记忆或操作负担,使得他们无法灵活熟练的操作自己的行走辅助工具,这必然会造成产品滞销。2.4没有考虑老人本身的精神需求行走辅助工具,在老人的眼中已经不再是一个工具而是一位挚友,每天形影不离,一些研发者仅仅关注产品的性能,却忽视了这个问题,没有考虑老人的心理需求。2.5产品尺寸不符人到老年体态和外形都发生改变,由于椎间盘老化,长时间立姿造成的椎间盘压缩,使得老年人的身高逐渐变矮,并且中国平均身高普遍低于欧美,有些进口的助行器并不适合国内老人使用。还有某些类型的助行器由于其功能的、结构特点等不同程度的限制它的空间适应性,一些框架式的助行器体积较大,便携性较差,这些种种原因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老人的活动范围。2.6老年助行产品相对缺乏助行产品一般是用于辅助肢体运动受限的人支撑体重、保持平衡和行走的工具,老年人肢体运动障碍多是生理衰老所致,有其特殊性,不同于其他年龄段单一的肢体运动障碍或残疾,尽管现在市场上助行产品很多,但是,真正针对老人的助行产品数量却很少,这与庞大的老年人群体形成极大的反差。2.7产品辅助功能不合理有些产品为了增加吸引力附带很多特殊功能收纳、照明、警示等,功能的多样化不同程度给老人带来生活的便利和乐趣,但是设计者应该对附加的多种功能作进一步的考量,分析是否合理和必要,是否使得人机界面更加复杂,给消费者带来更多困扰。2.8老年人有消费惯性老年人对自己熟悉的产品购买上比较容易接受,往往对不了解的产品持怀疑的态度,要消除老人的防备心理,让其能更好的接受你的产品就要更多去了解老年人的需求。
3茶文化与茶思维对助行产品设计方向的影响
中国产业研究报告网的分析指出。到2020年,中国中老年人用品市场份额将上升至2万亿元。但目前很多老年产品仍然不被老人买账,因此,只有推出深得老人认可的产品才能在市场中占据有利位置。根据老年人的需求和身体情况,应从产品功能、外观设计、材质等方面设计适合老年人的助行产品,适合的设计不仅从人机方面满足需求,更要从情感方面考虑老年群体,如何理解经过茶香熏染的老人精神需求,以促使他们认可设计出的助行产品,其意义是十分重要的,其影响并不亚于对产品功能设计的研究。茶作为大自然的产物,深得自然的秉性。钟灵毓秀,造就茶的优良品德。茶性俭,先苦而后甘,它有着俭朴、清淡、和静的秉性,这恰与中国人崇尚先苦后甜,温和谦逊,宁静淡泊,恪守本分的思想相吻合,所以茶深得人们的喜爱。老人爱茶,正因为茶中蕴藏了人生,热爱是源泉,苦涩是过程,平凡是本色,所以针对与老人设计的助行产品要遵循这样的秉性,产品才会收到老人的喜爱。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3.1安全性喝茶益寿,老人更想健康的安度晚年,所以设计者要掌握产品的安全性,产品的安全与否直接影响使用,安全性好的产品能更好的维护老人消费者的安全利益,并产生信赖。对于老年人而言,安全要照顾到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老年人生理机能减退、疾病、伤残增多,因此,保持身体健康是老年人最基本的安全需要。第二,家人的安全需求,很多老人都是空巢老人,没有人陪伴左右,很多行为都是需要老人自己完成,这避免不了子女的担忧,因此,产品必须要保证安全。第三,生活环境需要,老人的行动不便,助行器必须是简单,方便,易于操作的,保证老人能灵活的运用,不至于发生意外。所以设计产品要从整个造型、结构的合理,各材料的承重能力和耐损能力等方面去考虑。例如:老人拐杖的手柄通常使用质地好,软硬适中的材料,这种料能够保证使用过程中舒适性,还能有效的防止老人发生意外时的伤害。拐头也注重选择防滑、耐磨的材料。为了应对不同的地形,设计出的可折叠或可伸缩的拐杖,应该更注重连结处的处理,避免出现意外。3.2舒适性喝茶养人,茶性温和谦逊,宁静淡泊,这也使得老人更加追求一个使用舒适的助行器来帮助他享受生活,以老人的行为需要为中心,使得老人能有实用、舒适、惬意的感觉。与年轻人相比老年人对于外界事物的整体适应性较差,因此,杖柄的设计要与手掌曲面能有效接触,受力均匀,不会在使用过程中产生疲劳和疼痛感,从而保证老人行动的稳定性。还有些助行产品充分考虑老人外出行走中容易疲劳,设计了座椅,如:座椅手杖,充分考虑了老年人的切实需要,给老人的出行提供更好的帮助。3.3易用性喝茶养性,对于老人来说,常年喝茶已经成就了他们简朴,宁静的性格,对于自己使用的物品,不会过多的去追求酷炫,而是喜欢产品的实用、易用。随着科技不断的发展,功能性的助行产品越来越多样化,这样可能会导致操作复杂化,这就需要设计者把握好主次关系,平衡好每个功能之间的关系,切实的做到产品的易用性。3.4情感性喝茶怡情,对于一个老人而言,人到迟暮,一切都看淡,就希望自己能平淡,宁然的生活,助行产品成为老人长期使用的工具,设计师应该多去关注老年人的心理设计出符合老人审美的助行器,满足他们的情感需要,充分体现人文情怀,因为助行器不再是一个工具而是一个伴侣。老人极其容易受到挫折感、限于无助的状态,所以产品的设计要充分考虑老人的心理。对于老人情感的关注不仅能有效的提高产品的热度,还能够推动整个行业的发展。
我国老龄化问题越来越严重,如何给老人一个安定的晚年,充分享受他们不曾享受的生活,是整个社会关注的问题,对于身体每况愈下,无法不借助外力自由行走的状况,每个老人的心理都是无助的,给予老人一个值得他们信赖的助行工具就显得尤为重要,因为助行器是他们与外界交流沟通的桥梁,充分关注老人的心理,体会他们的文化与思维更好的满足他们的需求,利用当今的高科技、新材料为老人出行提供更广的空间是作为设计者的责任。本文期望能够切实的改善老年人的生活,为助行产品设计贡献微薄之力。当然,笔者在研究过程中发现了很多问题和不足,会在后续的研究中不断完善、充实内容,拓展视野,还望更多能人志士给予建议和指导。
作者:胡雨霞 余书恒 单位:湖北工业大学工业设计学院
参考文献
[1]王秋惠;老年人行为分析与产品无障碍设计策略[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2]郑林欣;张帅;基于老年人生理衰退的产品设计[J];包装工程;2007年10期
[3]咸晓艳;从需求谈中国老年人日常生活用品设计[D];山东轻工业学院;2011年
[4]何晶晶;浅析人口老龄化背景下我国农村的养老问题[J];安徽农学通报;2007年18期
[5]黄艺红;刘海涌;;城市老年人服务需求的实证研究[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