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4-22 15:35:39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企业信息化评估指标,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中图分类号] F30 [文献标识码] A
Building a Middle Stage Assessment Index System for the Xinjiang Agriculture and Animal Husbandry Modernization Construction Plan
YANG Hu, WU Zhengping
Abstract: Taking the Xinjiang Agriculture and Animal Husbandry Modernization Construction Plan (2011-2020) as an example, the study divides the assessment into four parts, in terms of regional layout and industrial structure, major projects, supporting systems and implementation effect. To build the index system in a scientific, systematic, and reasonable way and adjusting to local conditions,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and Delphic method are used to proof the layer and weight of relative index and finally define the layer of each key index. In building an index assessment system, analytical hierarchy process and expert scoring method work together to set up the index evaluation model. The study seeks for an evaluation method for the medium-term and long-term planning of agriculture projects with field research and analytical calculation.
Key words: Xinjiang Agriculture and Animal Husbandry Modernization Construction Plan, middle stage assessment, index system, construction
一、前言
农业中长期规划是指导未来一段时期内农业发展的行动纲领。对规划中实施情况进行跟踪分析,适时开展评估,客观评价规划总体目标、主要任务、重大项目、各项指标等完成和落实情况,评价规划实施成效,发现并分析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同时根据区域内外发展环境变化提出进一步改进规划实施效果的对策建议,对于推动完成规划提出的目标、任务和重大项目,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加快实现农业现代化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农牧业现代化是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现代工业产业及技术装备农业,引进现代农业经济管理理论,采用先进的农业管理制度,不断替代传统农业落后的生产力,全面提高农业生产经营水平,最终实现农牧业现代化。农牧业现代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实现农牧业现代化,以促进农牧民收入,改善农牧区生产生活条件为主要目标,努力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现代职业农民培育体系、新型农业支持服务体系,争取早日实现农牧业现代化。将农牧业现代化发展阶段分成了起步阶段、初步实现阶段、基本实现阶段、高级实现阶段这四个阶段,每一阶段根据农牧业发展的相关指标进行评判,最终确定其实现的阶段。截至“十二五”期末,新疆农牧业现代化规模仅为起步阶段,现代化程度不高,农业发展与中东部发达省区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在下一时期的发展中,提出四项基本任务和目标,分别为:区域布局与产业结构、重点工程、支撑体系和规划实施效果,为实现农牧业现代化指明了发展方向。
二、中期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和方法
(一)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1.科学性原则。新疆农牧业现代化建设规划中期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首先应遵循科学性原则[1]。一方面构建科学的指标评价体系,使整个评价体系能够切实反映全区农牧业现代化的发展进程,客观地体现农牧业现代化发展的各项影响因素;另一方面应科学地构建指标评价体系,使之能够充分体现农牧业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工作绩效。这就要求构建指标体系的过程中,应充分借鉴国内外关于农业现代化的评估理论、方法,结合新疆农业部门专家意见和建议,对该规划的中期评估指标体系进行完善,从而符合科学的指标构建原则。
2.系统性原则。中期评估指标体系构建的系统性原则要求在指标选取的过程中,要统筹兼顾,首先应具备完整性,整个指标体系应是一个完整的评价系统,做到指标层次明晰,指标内容明确。整个评价系统由不同的元素组成,各元素应相互联系,具备可比性,使每一项指标都属于整体必不可少的部分,同时由各元素组成的指标体系应能反映农牧业现代化进程的工作绩效;其次整个指标评价体系应具备层次性,将农牧业现代化分成不同的层次,各层次由不同的指标构成,从而由各因素通过不同层次来反映工作的整体绩效和农牧业现代化整体进程。
3.合理性原则。合理性原则要求指标层次体系中无论是中间层还是具体的指标,都应切合农牧业现代化发展的评估工作,从而更好地服务于整个中期评估的绩效评判。一方面涉及的层次与指标应科学合理,要考虑到指标数据的可计量性和采集数据时的可得性,尽可能使评价指标和整个层次体系具备一定的可操作性;另一方面指标评价体系无论从整体到部分、从总的层次到具体元素应符合评估工作的需要,目的性应该突出,每项指标评价的工作应该明确,避免出现重复。所选指标数量不应过多,给评价工作增加不必要负担。同时整个评价指标体系也不必过少,从而不能客观反映农牧业现代化建设的工作绩效。
4.因地制宜原则。参考国内外对于农业现代化过程中的项目评估、中期考核、指标体系构建等领域的研究和实践,客观分析其他地区的相关领域成果与绩效,本次研究对农牧业现代建设评估的指标体系应符合新疆发展的实际特点,纵观其他学术成果与工作实践,在现代农业的建设进程中,往往较为突出“大农业”的概念,即相较于传统农业而言,现代农业包含的概念广,所涉及农业领域较为宏观,其发展往往依靠科技支撑、产业化经营实现农业产值的增加,进而实现农业现代化。相较新疆而言,农牧业发展往往紧密相连,相互依存,二者相互促进,因此构建指标评价体系时,应充分考虑新疆实际状况,将农牧业发展与现代化理念相耦合,从而制定出符合新疆实际的农牧业现代化指标评价体系。
(二)指标体系构建方法
1.德尔菲法。德尔菲(Delphi)法亦称德尔菲技术,由美国兰德公司最先发明主要用于企业战略的预测分析,属于集体性决策方法。德尔菲法广泛用于专家对于某一问题的意见或决策建议,建立在专家的多次意见交汇和讨论,通过反馈和集体交流,最终形成统一的专家集体看法、建议和决策[2]。
2.AHP层次分析法。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简称AHP法,是把总的决策和目标进行层次的分解,在总目标下,分成准则和方案等层次,将各层次元素进行归纳和分类,并以此为基础对总的目标进行定量和定性的分析,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决策方法[3]。它把研究对象作为一个复杂的系统,对决策进行比较判别、分解,形成有机的统计分析,从而形成一个结构清晰,要素齐整的评价系统,多用于指标评价中权重的确定和计量。
层次分析法是把复杂的问题进行分解,将整体的目标分解成若干要素,在归类之后按重要性,将各要素分解成不同层次,进而有利于比较。在整个要素层次中,按照重要程度进行层次分解,同一层次相互平行,上一层相对下一层较为重要,通过一系列比较和计算,最终测算出各元素权重。
三、指标体系构建
(一)中期评估指标体系
依照新疆农牧业发展规划的战略部署,结合新疆农牧业发展现状,在咨询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业厅、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和新疆农业大学的相关专家后,确定了新疆农牧业现代化规划指标体系如下:
新疆农牧业现代化规划指标体系共分为三层,依次是目标层“新疆农牧业现代化水平”,策略层“区域布局与产业结构”、“重点工程”、“支撑体系”、“规划实施效果”和指标层的“全区粮食总产量完成值”等21个具体指标。
目标层的确定即本次研究的任务,即做出对新疆农牧业现代化建设规划的中期评估,策略层则反映了指标评价体系的中层主要指标,是对目标层的模块化处理,依据《新疆农牧业现代化建设规划纲要》(2011-2020)的部署,选取的四个主要因素较为切合规划中的四项基本内容,具体的指标层则根据策略层的任务规划,总结和提炼出21项具体指标,符合国家农业现代化的基本考核指标。同时考虑到指标数据的可得性,本次研究选取的具体指标数据主要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统计年鉴》(2016)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业厅、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负责农业工作的相关机构协助获取,若干指标数据通过选取南北疆20个行政村作为调查对象,通过面访与调查问卷的发放获得一手的数据。
(二)规划指标体系权重的确定
根据层次分析法基本理论,本次研究的新疆农牧业现代化建设规划中期评估指标体系的目标层权重设置为1。目标层下分策略层4项指标,指标层设21项指标,权重的确定主要结合德尔菲技术与层次分析法,需要说明的是,本次研究在层次分析法中采用和积法的运算方式[4],最终确定了指标层各项指标权重。
策略层四项指标权重利用德尔菲技术法,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业厅、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农口部门与新疆农业大学管理学院专家进行讨论与交流后,认为农业现代化建设区域布局与产业结构、重点工程、支撑体系和规划实施效果这四类指标所占比例应相等,即各占农业现代化建设的25%。
按照层次分析法的理论要求,指标层指标权重的确定通过各专家打分与交流,最终形成了各项指标的专家打分表,根据各位专家的打分情况,最终计算出了各项指标的具体权重。
四、结论和展望
本次研究从新疆农牧业现代化建设目标出发,对新疆农牧业发展的重要指标进行界定,首先从农牧业现代化建设的体系入手,依照新疆农牧业发展的实际,将2020年作为实现新疆农牧业发展现代化的重要节点,进而逐层、逐个确定发展指标。在指标的选取中,利用层次分析法和德尔菲技术对相关指标的层次和权重反复论证,最终确定每一关键指标的层次[5]。
通过对新疆农牧业发展的评价指标进行样本分析,进而适合新疆本地发展的农牧业发展指标评价体系,对新疆农牧业发展的总体评估研究和实践提供了有益参考。本次研究重点放在了指标评价体系的构建当中,选择层次分析和专家打分的方式建立指标评价模型,在两种方法中,层次分析法注重数理理论的算法分析,专家打分则偏重主观意愿的评价,因此两种方法均具有一定的客观性和主观局限性。
本文将中期评估的评价结果进行了总结,对得分结果的区间进行了划分,是对指标评价体系的研究和农牧业工作绩效考核的一种新的尝试,具有一定的推广意义。今后农牧业发展的绩效评价研究中,评价方式的选择、评估模型的确定和考核结果的判定中,应尽量选择假设情况少且涉及主观评价较少的模式,进而遵循评价结果的真实性和客观性原则,对发展规划的评价落脚点应该是中期考核这一宏观目标,进而为工作实践的调整和发展提供指导和目标。
[参 考 文 献]
[1]李晓,林正雨,何鹏,曾鸣,雷波,刘强,陈春燕,古稳.区域现代农业规划理论与方法研究[J].西南农业学报,2010(3):953-958
[2]周灿芳,曹阳,余华荣,张禄祥,柯清标,段洪洋,黄红星.区域农业规划方法与实践研究[J].广东农业科学,2007(12):136-139
信息化已成为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人类社会正逐渐由工业化社会迈向信息化社会。企业是国民经济的细胞,企业信息化是国民经济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发展高科技产业、推进国民经济信息化,就必须推进企业信息化。本文回顾了有关企业信息化研究的文献,对企业信息化发展规律、企业信息化评价及企业信息化风险等内容进行综述,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探讨,以期为该领域的研究与发展提供借鉴。
一、国外学者对企业信息化研究综述
对企业信息化的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但至今国内外研究仍处于不断探索中。国外学者对企业信息化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企业信息化发展规律研究、企业信息化成熟度研究、企业信息化评价研究等几个方面。
(一) 企业信息化发展规律研究
代表性的研究有诺兰(Nolan)水平理论。1973年,Nolan水平理论立足于美国企业的调查数据,将企业IT应用划分为4个水平:引入、传播、控制和集成[1]。1984年, Nolan提出了描述组织IT吸收过程的扩展IT水平理论[2]。
(二) 企业信息化成熟度的研究
R.Sabherwal采用5个指标衡量IT的成熟度[3]。Reich B H,I Benbasat提出了测度IT成熟度的9个指标工具[4]。Yash P Gupta, Jahangir Karimi将IT在计划、控制、组织和协调方面的职能,作为公司运用信息技术成熟情况的衡量指标,建立了含有20个问题的指标体系[5]。
(三) 企业信息化评价的研究
国外学者对企业信息化评价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企业信息化绩效评价方面。Barbara Farbey提出信息系统收益来源于5个方面,分别是战略收益、管理收益、操作效率与有效性收益、功能收益和支持收益[6]。Carol Saunders鉴别出信息系统绩效的重要影响维[7]。Theophanis Stratopoulos比较了运用IT成功的公司和运用IT不太成功的公司[8]。
二、国内学者对企业信息化研究综述
相对于国外蓬勃发展的企业信息化研究,我国信息化的研究起步较晚,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才开始企业信息化的理论研究。
(一) 企业信息化发展规律研究
国内学者借鉴诺兰阶段模型中的阶段概念和衡量指标,如马芝蓓认为只有将二者结合起来,才能为现代组织管理信息模式的选择提供更充分的理论依据[9]。郭讯华博士对中国企业网络时代总体信息化进程进行阶段分析。
(二) 企业信息化的评价研究
国内学者对企业信息化的评价研究可概括为两个方面:一方面致力于企业信息化评价指标构建,另一方面致力于企业信息化评价方法的研究。国家信息化测评中心在2002年出台《企业信息化测评指标体系方案》,该套评价指标体系为评估我国企业的信息化发展和应用水平提供了一个依据和标准。倪明 等从理论上建立了一个基于部门间资源分配的企业信息化投资决策模型。司林胜 等对企业信息技术应用绩效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
(三) 企业信息化风险的研究
近些年来,国内企业信息化发展势头很猛,应用范围也逐年拓展和深入。然而,就企业信息化应用的本身而言,我们经常会听到两种截然不同的说法:一种是说企业的应用是失败的;一种是说他们在企业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已经取得了明显的效果,总体上是成功的。那么企业信息化的成败是如何界定的呢?应该如何评估企业信息化的效果呢?
首先,企业信息化成功与否应该包括两个层次:一个是指上线成功,一个是指应用成功,这是相互关联的两个方面。只有成功上线的信息化系统才谈得上成功应用。抛开那些颇有争议的过细的指标体系,可以从一些可控的关键指标要素来分析信息化系统上线的成败。信息化项目的关键要素一般只有三个,即时间、成本、质量,可以把这三个要素作为判定信息化项目成败的标准。即项目有没有在进度上超出计划?项目在成本上有没有超出预算?项目在质量上有没有满足需求?系统的功能是否符合需求计划?系统的信息处理和运行方式是否合适?项目的整体运行状态是否适应企业的运营体系?如果对以上问题的回答是否定的,则基本可以判定项目是失败的;如果对以上问题的回答是不确定的,则说明项目的建设是不彻底的,也是存在风险的;如果对以上问题的回答全是肯定的,则基本可以判定项目的上线是成功的。
其次,对于企业而言,衡量信息化成功与否的更为重要的一个层次是指应用层次。关于应用的成功与否,其判定标准同样可以包括很多层次。比如,实现基本的电子化成为一个基本的标准,企业经营指标因信息化的实施大幅提升可能会是更高的标准。如果经过评估,相应的指标达到了预期的标准,则可以视之为成功,如果不能达到设定的标准尺度,就算是失败。
第三,从评估方法来看,要考察信息化应用成功与否,从最高水准的评估来看,是要采用完整的评估模型与相应的指标体系进行综合评估,并结合一定的标准,对企业信息化应用的效果进行分析。这种做法的优点在于可以进行科学、系统、全面的评估,缺点在于实施起来一般需要动员更多的人力、财力、物力以及时间等资源。
最后,从相对完整的评估来看,在信息化效果评估过程中,一般需要考虑评价指标、指标的参照标准值、指标的权重等几个方面。从企业信息化的评价指标来看,所涉及的指标一般都包括定量指标与定性指标。定性指标一般包括科学决策、管理改进、人员积极性、客户忠诚度、渠道忠诚度、信息共享与安全、员工电子学习意识、员工素质等;定量指标一般包括生产周期、库存周转、订单处理速度、供货周期、采购周期、财务核算周期、资金周转、研发周期、服务时间、各项成本降低等。需要指出的是,对于定性的指标能够量化的,也要尽量将其转化为定量指标。不同类型的企业可以根据自身情况来确定适合自身业务特点的评估指标体系。从指标值的参照标准来看,首先主要是要跟企业原有水平做纵向对比,形成目标值,可以通过不断超越自己来提高信息化应用的水平;其次,要跟同类企业的平均水平做对比,通过比较测度,以衡量自身在信息化应用方面的水平。评估过程中,可以通过单项指标与综合指标分别来测度企业信息化在总体上的表现。
一、企业信息化水平评价体系内涵
企业信息化水平的评价体系主要是指由评价指标体系制订的原则,评价指标体系,评价内容,评价原则和评价组织等所组成的整体。
企业信息化水平的评价一般可分为:单一企业信息化水平评价,即对一个具体的企业信息化水平进行评价,如对海尔集团,联想集团等;行业企业信息化水平评价,即对某一行业企业信息化的整体水平进行评价,如对汽车行业,纺织行业等;区域企业信息化水平评价,即对某一个地区的企业信息化水平进行评价,如一个市、一个省或一个国家等。
行业企业信息化水平的评价和区域企业信息化水平的评价是建立在单一企业信息化水平评价的基础之上的。
二、企业信息化水平评价的意义
企业信息化是企业不断应用信息技术、深入开发和应用信息资源的过程。或者更确切地说,企业信息化是信息技术应用和信息资源开发由局部到全局、由内部到外部、由战术层次到战略层次不断深化的过程,其建设过程应该包括计划、实施、评估和改进四个环节。
对企业信息化建设水平进行评价,是从企业引进信息技术的目的和战略出发,考察信息技术应用给企业经营和管理带来的影响。企业信息化水平评价的现实意义主要体现在:(1)检查企业信息化是否达到预期目标。(2)及时发现企业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3)总结企业信息化实施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
三、企业信息化评价的内容
1.信息设备的装备情况
企业信息设备的装备情况,是评价企业信息化水平最基本的内容。如计算机、多媒体、传真机和电话等信息设备的装备,局域网、互联网的建设情况。
2.信息技术应用的广度和深度
具体来说,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做。从功能上,考察管理系统的功能在多大程度和多大范围上得到了信息技术的支持;从性能上,涉及技术先进性、可靠性、适用性、易维护性和用户界面等等。值得注意的是,在评价信息技术应用的广度和深度的过程中,要遵循动态性原则层次性原则。随着企业信息化的进展,企业不断应用新的信息技术,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也要随之进行调整。而且,评估指标要有重点,分层次,以确保评价的质量。
3.信息资源开发和利用
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企业信息化的重要内容。企业信息系统的运行要靠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来支持,否则再先进的信息系统也毫无意义。可见,在企业信息化水平的评价中必须要十分重视信息资源开发和利用情况的评价。从信息资源开发利用角度,可以评价信息系统的利用程度和企业的知识管理水平。在评价中可以从挖潜能力、信息的收集、加工和共享方面、数据库的开发等方面进行评估。
4.信息化人才开发
人是企业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企业信息化的重要参与者。随着企业信息化的深入,员工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教训,这是进一步推动企业信息化的基础。这方面,可以从企业信息专业技术人员的比例数、企业员工素质的提高和员工参与信息化的程度等方面来评定。
5.信息化组织和控制
对企业信息化组织和控制是基于信息化的深入,员工逐渐形成比较完善的信息化规划、组织和控制机制,同时,也必然伴随着有关信息化方面的政策、制度和标准的制定过程。企业信息化的实施总是依托于某一类型的组织结构,信息技术能使信息方便、高效的存储、使用、修改、积累和传播,从而为企业的经营活动发生由量到质的改善提供可能。
6.企业信息化经济效益的评价
企业信息化经济效益可使用比率算法,差额算法进行评价。
(1)企业信息化经济效益的比率算法:
式中:QE为企业信息化收益;QC为企业信息化成本。
(2)企业信息化经济效益的差额算法:
企业信息化经济效益EX1=QE-QC
四、企业信息化水平评价的指标体系
1.企业信息化信息设备装备指标
(1)信息设备单项装备率。邮政装备率,企业用于邮政间接投资费用与信息设备投资总费用的比率;电话装备率,企业用于电话装机费用与信息设备投资总费用的比率;传真机装备率,企业用于传真机购置费用与信息设备投资总费用的比率;计算机装备率,企业用于购置计算机的费用与信息设备投资总费用的比率;多媒体装备率,企业用于多媒体购置费用与信息设备投资总费用的比率;电子信箱装备率,企业用于电子信箱投建费用与信息设备投资总费用的比率;网络装备率,企业投建网络费用与信息设备投资总费用的比率;国际互联网装备率,企业投建国际互联网站(点)费用与信息设备投资总费用的比率。
(2)信息设备综合装备率。通过这一重要指标全面反映各种信息设备综合装备的程度,它等于信息设备投资总费用与企业全部设备投资总额之比。
(3)信息设备装备提高率。这是动态反映信息设备装备率提高的速度指标。它有信息设备单项装备提高率和信息设备综合装备提高率两个指标。
2.信息技术应用的广度和深度指标
(1)信息技术应用于企业管理的范围。如财务管理、人事管理、生产管理、物料管理、客户管理等。
(2)信息系统的性能指标:①信息系统的总体水平:系统的总体结构、地域与网络的规模、所采用技术的先进性等。②信息系统功能的范围与层次:功能的多少与难易程度、对应管理层次的高低等。③信息系统的质量指标:系统的可使用性,系统的稳定性,系统的可靠性,系统的适应性,系统的可扩展性,系统的可维护性等。
(3)信息系统的安全性和保密性。
(4)信息系统文档的完备性。
3.信息资源开发和利用指标
包括:①每人使用互联网的字节数;②每人图书、报纸、杂志的总印张数;③人均电话通话次数;④人均传真次数;⑤购买数据库的数目;⑥开发数据库的数目;⑦数据库信息总量。
4.信息化人才开发指标
包括:①企业信息专业技术人员的比例;②企业信息专业技术人才的职称结构比例;③企业用于信息技术人才培养和培训的经费;④企业用于吸引信息技术人才的专项资金数量;⑤企业用于奖励信息专业技术人才的专项资金数量。
5.企业信息化组织和控制指标
包括:①信息化方面的方针和政策;②信息化的管理制度和标准;③企业CIO体制实施情况;④企业业务流程再造的效果;⑤企业组织结构的变革情况;⑥企业信息系统维护和运行管理的质量;⑦企业信息化项目管理的质量;⑨企业信息化总体规划的水平等等。
6.企业信息化经济效益的指标
(1)直接经济效益的有关指标:①信息化的投资额:包括信息系统硬件、软件的购置、安装,应用系统的开发或购置所投入的资金。②信息系统运行费用:包括消耗性材料费用、系统投资折旧费及硬件日常维护费等。③信息系统运行新增的效益:主要反映在成本降低、库存积压减少、流动资金周转加快与占用额减少、销售利润增加及人力减少等方面。④投资回收期:投资回收期为通过新增效益,逐步收回投入的资金所需的时间,它也是反映信息系统经济效益好坏的重要指标。
(2)间接经济效益的有关指标:①对组织为适应环境所作的结构、管理制度与管理模式的变革会起巨大的推动作用,这种作用一般无法用其他方法实现。②能显著地改善企业形象,对外可提高客户对企业的信任程度,对内可提高全体员工的自信心和自豪感。③可使管理人员获得许多新知识、新技术与新方法,进而提高他们的技能素质,拓宽思路,进入学习与掌握新知识的良性循环。④系统信息的共享与交互使部门之间、管理人员之间的联系更紧密,这可加强他们的协作精神,提高企业的凝聚力。⑤对企业的规章制度、工作规范、定额与标准、计量与代码等的基础管理产生很大的促进作用,为基他管理工作提供有利的条件。⑥应用系统提供了丰富的信息,提高了管理者决策的自信心和准确度。
五、企业信息化水平评价的方法
1.企业信息化指数的测算方法
综合评价分析法的基本评价模型,通常多采用简单线性加权法:
式中,Pi为第i个评价指标无纲化处理后的值;W i为Pi的权重;EII(EnterpriseInformatization Index)为企业信息化水平总指数值。
2.企业信息化水平指数的提高率
它是动态反映企业信息化水平提高速度的指标。一般有两种方法:
(1)环比法。即本年度企业信息化指数与上年企业信息化指数之差,及与上年企业信息化综合指数的比率。
式中:叫为企业信息化水平指数的提高率;年企业信息化水平指数;年企业信息化水平指数。
(2)基比法。①企业信息化水平指数总提高率:
式中:为企业信息化水平指数的总提高率;年企业信息化水平指数;为基年企业信息化水平指数。②企业信息化水平指数年均提高率:
式中:为企业信息化水平指数的总提高率;年企业信息化水平指数平均提高率;为基年企业信息化水平指数;N为l,2,3,…,N一l,N。
六、企业信息化水平评价的组织
组织也是企业信息化水平评价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的好坏将直接影响企业信息化水平评价的结果,因此,在企业信息化水平评价的过程中必须注重组织的工作。
信息化发展水平是新经济时代企业价值能力的一种体现,是衡量港航企业现代化水平和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指标之一。当前,港航企业信息化向着智能化、集约化、突出协同应用和综合服务的趋势发展,并趋向于进一步的大规模应用。信息化水映的是一个综合体系,把人、组织、技术、应用及企业战略整体纳入考虑范围。综合评估企业信息化发展水平,考察其对组织业务运作和管理的支持程度、对组织落实发展战略的支撑水平、信息化建设成效,切实反映信息化对组织的业务水平提升、管理效能提升所起到的作用,并客观反映企业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对促进港航企业更好地转型发展具有现实意义。
1 信息化评估基本思路
围广、技术要求高、考虑因素多,不仅要评价信息化建设的技术水平和先进程度,还需综合考虑被评估对象的业务体系、组织模式和管理特点等因素。在此基础上,建立一套科学规范的信息化评估体系。
具体评估时,可以根据评估目的和对象的不同选取不同的评估方法,一般需按照以下思路(见图1)进行:(1)明确信息化评估的目的和要求;(2)根据企业业务战略对信息化进行正确定位和认识;(3)评估贯穿于整个生命周期,而不仅是事后评估;(4)根据不同的评估需求尽量选用成熟的参考框架;(5)分析信息化水平影响环境因素,充分考虑不同组织和条件下的差异性;(6)选择合适的评估技术方法,并适应信息化技术的要求,注重定量与定性评估的有机结合;(7)将评估与监管相结合、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注重动态监控和管理,然后以合适的形式展现评估结论。
2 评估指标体系设计
2.1 设计原则
评估指标是评估模型的骨架。科学建立评估指标体系是决定评估工作成败的关键。指标体系的设计要遵循以下原则:一是务实性原则,强调与被评估对象业务特点和规律紧密结合;二是整体性原则,合理构造层次结构和指标数量,全面反映信息化建设各个方面;三是简明性原则,尽量选与目标关联最紧密的重要指标,与现有数据衔接,数量精炼、定义明确,便于采集;四是独立性原则,便于专家根据情况灵活运用。
2.2 指标体系构成
建立评估指标体系是信息化评估的首要工作,也是研究的难点和重点。结合港航企业业务特点和信息化应用情况,将评估指标体系分为5个一级指标、22个二级指标和35个三级指标。其中,一级指标为:业务支持、技术架构、管理与运营、应用绩效、可持续发展等5类。每类指标,根据评估要求再逐层细化建立二级指标(见图2)。
(1)业务支持。主要考察信息化是否能有效支持企业业务战略的发展,关键是从应用覆盖面、覆盖深度与广度、业务协同等方面,测度是否能满足业务应用和经营管理工作需求。
(2)技术架构。重点考察企业在信息技术应用方面的状况,包括网络通信、基础设施、应用系统、信息资源、信息安全和信息技术应用(渗透和扩散)等方面的先进性与实用性,关键在于测度技术架构与业务体系的技术支撑能力。
(3)管理与运营。考察企业在信息化建设管理方面的水平和能力,包括战略管理、组织、流程制度、运维管理、安全管理等方面的能力提升情况。
(4)应用绩效。考察企业信息化的价值,衡量信息化组织贡献与影响,包括运行效率、管理效能、社会效益、节省费用、组织成长和知识创新等方面提升的响应能力情况。
(5)可持续发展。考察企业信息化保持平稳、高效、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包括信息化建设的技术和管理基础、资金投入水平、人才队伍保障和制度规范程度等方面内容。
3 信息化评估流程
(1)建立指标体系。在指标体系建立方面,采用“层次清晰、综合评估”指标体系设计理念,充分反映被评估对象的业务与管理特点,遵循系统全面、科学合理、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原则,建立分层、分级的指标体系。
(2)选择评估模型。根据评估对象与评估目的的不同,在适应性分析的基础上,确定组织信息化能力评估的基准,明确评估指标与基准的对应关系,选择科学、合理的评估模型。
(3)确定指标权重。指标权重是指该指标在本层指标中的相对重要程度。具体评估时,可以根据不同的评估目的和要求,分析指标的内涵与属性特征,选取主观或客观的赋权法,以确定指标权重。
(4)评估数据处理。评估数据是评估结果产生的源泉,有了评估数据才使得评估变得有意义。数据分为定量数据和定性数据两种,在应用评估模型C时通常要对数据进行一定的处理。其中,定性数据的处理通常采用的方法是调查问卷法,如采用隶属度赋值方法,将定性指标分成几个档次,制定评分依据。定量数据的处理则按照指标的释义和组织的具体情况进行收集,然后进行无量纲处理,将定量指标原值转化为评估值。
(5)结果综合分析。对企业信息化能力进行定量分析,是准确评价信息化水平的关键。在评估中,体现技术效益和有形经济效益的指标,一般采用定量分析方法。而体现社会效益和无形经济效益的指标,由于较难被量化,则采用定性分析方法进行考核。通过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实现客观、科学的评估。
4 应用与分析
模型”,将信息化能力分为启蒙级、基本级、适应级、规范级、战略级等5个评分等级。每项指标按评分区间从低到高依次为1~5分,如1分表示“启蒙级”,5分表示“战略级”等。每个评分等级都有相应的评价尺度和标准。
以企业信息化总体建设成效为依据,立足于企业发展战略的信息化支撑与服务,通过实地调研与专家打分相结合的模式,从业务支持、技术架构、管理与运营、应用绩效、可持续发展等5个方面对其信息化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估,并采用直观、简明的雷达射线图进行展现(如图3)。
评估结果表明,该企业信息化建设成效显著,总体水平达到规范级,未来在管理与运营、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尚有进一步拓展的空间,以更好地适应港口转型发展的需要。
5 结 语
信息化发展水平已经成为衡量一个港航企业现代化水平和综合竞争力的一个重要标志。不同的测评方法会产生不同的评价结果。要从被评估对象的业务体系分析入手,充分理解组织业务模式和管理特点,结合好评估的目的与要求,在评估综合分析中尽量采用简单、明了的形式直观反映综合评估结果。科学、客观地评估港航企业信息化发展水平,有助于港航企业梳理和认识自身信息化建设成效与差距,尤其在多个同类企业的比较分析中能相互借鉴与促进发展。然后,在此研究基础上选择同类型港航企业进行评估比较分析,给出综合性的评估结论,以促进信息化工作更有力地支撑和融入企业发展战略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F27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937(2015)17-0055-05
一、引言
工业和信息化部2014年1月颁布的《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管理体系要求》(试行)中明确规定两化融合的目标是推动企业围绕数据、技术、业务流程的互动创新和持续优化,不断打造信息化环境下的新型能力。随着企业信息化过程的推进,信息化的绩效愈来愈受人关注,希望通过一定的方法评估其绩效是否达到了预定的目标。然而由于信息化绩效具有长期性、无形性、间接性的特点,在短期内给企业经营带来的效果很难显现并且很难全面衡量,因此,在理论界尚未形成评价信息化绩效的统一标准。本文围绕上述目标,应用价值链理论构建企业的信息化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力求在评价企业信息化绩效方面实现新的突破。
价值链理论是由哈佛商学院的迈克尔・波特提出的。他认为企业是由资源和能力组成的,具体而又相互分离的价值活动是企业竞争优势产生的源泉,这些具体的价值活动包括基本活动和辅助活动,基本活动分为内部后勤、生产运作、市场营销、售后服务和外部后勤,辅助活动分为基础设施、人力资源、技术开发、采购,这些活动相互联系,构成了企业的价值链,共同促进企业价值的产生。企业实施信息化的目标是希望发挥互联网、信息技术的优势,使得管理和流程运行更加系统化、科学化和规范化,以使企业的内外部资源得到合理的优化配置,实现信息的资源共享,以支持设计、生产、管理集成一体化的企业运作。因此,将价值链理论应用到企业信息化绩效评价当中,不仅可以评价企业实施信息化以后内部业务的协同能力、各种内部资源的共享能力和使用效率,还可以评价企业与外部的协作效率,使企业认识到自己的竞争优势,发现存在的薄弱环节,找到提升信息化环境下新型能力的正确途径。
二、企业信息化绩效评价体系研究现状
有关企业信息化绩效的评价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并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张晶、黄京华根据资源理论,将企业的资源划分为IT基础设施、IT人力资源、IT关系能力和IT战略能力,提出了IT价值综合模型;张军玲(2013)结合平衡计分卡和绩效棱柱思想构建了包括财务、客户、内部过程、发展潜力、其他利益相关者的中小企业信息化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再利用德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对信息化实施情况进行评价;陈宪宇(2010)以平衡计分卡为原则构建了企业的信息化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法、网络层次分析和模糊评价法对企业实施信息化后的绩效进行综合评价;程翠凤(2010)根据平衡计分卡的思想构建了中小企业信息化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评价指标权重;王玉红(2014)以平衡计分卡理论为基础,从信息化战略、信息化客户、信息化流程、信息化发展四个角度来构建信息化指标模型;游南海(2005)依据价值链理论,从基础设施、人力资源、物流、研究与开发、生产、市场营销、售后服务七个方面构建了制造企业的信息化绩效评价体系;胥洪娥等(2013)以企业信息化能力和价值链理论为基础,构建了包括基础建设、人力资源、战略、应用状况、安全、效益指数等在内的信息化绩效基本指标;刘荣坤(2011)从信息化投入和产出的角度建立企业信息化的绩效评价指标,并结合实例验证评价模型的有效性。
综上,目前的研究多基于资源理论角度、平衡计分卡角度和价值链角度来评价企业信息化绩效。但是,这些角度都有自身的缺点,资源理论注重资源的投入和产出而忽略了过程指标;平衡计分卡包含了过程指标,却不能反映需改进的生产运营环节;以价值链角度评价企业信息化绩效可以弥补以上两种方法的缺陷,但已有研究所构建的指标体系大多注重企业信息建设水平,而不是信息化的实际绩效,也没有系统地根据波特价值链理论从价值链上基础活动和辅助活动的角度来研究企业信息化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因此本文基于价值链上九种活动来构建企业信息化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三、基于价值链的信息化绩效产生机理分析
(一)企业信息化绩效的内涵和特征
企业信息化绩效是指企业在应用信息资源过程中表现出的各种效益。实行信息化可以优化企业价值链上的基础活动和辅助活动的流程,降低成本;优化企业的管理活动,提升管理水平;企业各种能力的提升也会形成协同效应,改进企业的绩效。信息化绩效与一般绩效相比有显著的特点:
1.间接性。信息化为企业价值链搭建基础平台,通过对企业的基本活动和辅活动的支持和改造而增加企业价值。
2.长期性。信息化在企业内的价值增值转化过程是需要一定时间的,企业实施信息化之后,它的绩效在短时期内很难发挥出来。
3.广泛性和无形性。信息化在企业中影响很大,涉及到价值链的各个方面,同时它给企业带来的效益多是无形的,例如管理能力的提升、竞争力的增强等,因此不能仅仅用财务指标对其进行评价。
(二)信息化绩效产生机理分析
首先,企业投资于信息基础设施,使企业内部注入信息化要素,之后再经过企业信息部门的加工处理后,形成不同的信息系统,转化为企业的信息化资产,完成信息化的第一次增值;其次,这些企业信息化资产作用于企业价值链上的基本活动和辅助活动,对这些活动进行合理优化并加强相互之间的联系,实现信息化的第二次增值;最后,信息化要素转化为生产力要素,通过价值链的分解、重构、整合和集成,优化企业业务流程,提高企业生产率,增强竞争力,实现价值增加。参照丁新超(2008)的观点,结合一般企业具有普遍意义的价值链上的九种活动,本文提出企业信息化绩效产生的过程,如图1所示。
信息化会影响企业价值链中的九种活动,同时这些价值活动也在创造和使用信息,信息化对企业价值链的影响有以下几点:
1.提高价值链的效率,增强价值链的适应性
信息化使价值活动各环节的资源能够被充分利用,实现资源的节约,从而降低成本,使企业以低成本提供更高的价值。同时,信息技术使企业的信息渠道更加顺畅,能够对客户需求、市场信息、宏观环境等外部因素作出及时的应对,提高企业的应变能力。
2.延伸企业的价值链
信息技术的实施使企业内部价值链各活动之间以及企业与上、下游企业的联系得到加强,企业之间、企业与客户之间也能够实现信息共享,建立协同合作的伙伴关系,使企业内部价值链向其上、下游企业延伸,形成产业价值链。
3.优化价值链上的各项价值活动
企业将信息技术应用到价值链的各环节中,使信息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提高了各环节效率,从而达到优化的目的。对各具体价值活动优化如表1所示。
四、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根据信息化对企业价值链的影响分析,应用价值链理论,以价值链上九种活动为基础,同时考虑企业价值链与企业外部之间的联系以及各具体指标之间的相互联系与作用,构建企业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如表2所示。
总的来说,依据价值链的思想,以价值链上九种活动为框架进行企业信息化绩效评价能够较完整地从不同角度分析企业信息化绩效,这也是价值链理论的优越性所决定的。这一评价体系既衡量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水平,也注重评价信息化对企业产生多少实实在在的价值。
五、评价指标权重确定
在建立企业信息化绩效评价指标之后,为了使评价更有可操作性和可比性,还必须对各评价指标进行量化分析,即确定各指标的权重。由于评价指标中既有定量评价指标也有定性评价指标,而层次分析法对于定性与定量指标相结合的评价较为适合,因此本文对专家进行调查问卷,结合层次分析法确定企业信息化绩效评价指标的权重。
(一)指标权重的计算
首先,把企业的信息化绩效评价体系划分成三层,包括目标层(企业信息化绩效评价);准则层(内部后勤、生产作业、外部后勤、市场营销、售后服务、基础设施、人力资源、技术开发和采购);指标层(具体评价指标)。根据专家打分结果,采用9级标度法对判断矩阵进行赋值,得到以下两个矩阵。
准则层对于目标层的判断矩阵A:
A=■
指标层对准则层的判断矩阵B:
B1=■ B2=■
B3=■ B4=■
B5=■
B6=■
B7=■ B8=■
B9=■
在此基础上利用yaahp软件计算各准则层和指标层的权重,计算结果如表3所示。
(二)一致性检验
利用yaahp软件检验一致性,得到准则层一致性指标C.R.=0.0093,指标层的一致性指标C.R.分别为0、0.0039、0.0088、0.0088、0、0.0817、0.0176、0、0.0176,均符合一致性检验的要求。
结 论
本文基于价值链的思想,从信息化对企业价值链影响机理的角度构建了企业信息化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将企业价值增值和信息化结合在一起。运用层次分析法得到各指标的权重,从权重分析可知自动控制柔性程度、产品成本降低率、准时交货率、客户满意度和内部信息共享能力是影响企业信息化绩效的重要指标,权重都超过了0.05,因此企业想要提高信息化绩效,就要从这几个方面努力。目前,信息化绩效的评价理论与方法在学术界尚未形成普遍认可的成熟体系,在实践中的成果也很少见,因此本文也只是一种研究尝试,提出的指标体系在理论上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但在具体应用时可根据企业所在行业、所处具体情况的不同而对指标体系的内容进行分解提炼,对指标的权重进行适当的修改。
【参考文献】
[1] 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管理体系要求(试行)[S].2014.
[2] Tom McGuffog.The Obligation to keep Value Chain Management Simple and Standard[J].Supply Chain Management,1997,2(4):124-133.
[3] 杨定泉.信息化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分析[J].会计之友,2011(6):45-47.
[4] 张晶,黄京华,高皓.基于资源观的企业IT价值综合模型[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0(2):130-136.
[5] 张军玲.基于层次分析法的中小企业信息化绩效评价研究[J].科技与经济,2013(3):86-88.
[6] 陈宪宇.企业信息化绩效评价与实证研究[J].工业技术经济,2010(6):90-92.
[7] 程翠凤.基于BSC的中小企业信息化绩效评价体系研究[J].财会通讯,2010(7):23-26.
[8] 王玉红,赵斌.信息化绩效评估模型构建与分析[J].财务与会计,2014(10):43-46.
[9] 游南海.基于价值链模型的制造业企业信息化绩效评价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1企业信息化测度研究现状
1.1部分研究成果
近年来,国内诸多学者对企业信息化测度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取得了十分丰富的成果。
1. 1. 1刘凤勤的企业信息化建设水平测度方法。吉林大学刘凤勤于2001年2月在《情报学报》《机械工业企业信息化建设水平测度方法》提出包括3个一级指标、9个二级指标的“企业信息化综合力度法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中3个一级指标是:信息化信息装备力;信息化信息利用力;信息化发展潜在力。该指标体系对企业信息化测评研究具有独到新颖的见解。
但是,指标体系中一些指标并不贴切,如:指标体系中的“每百人函件数”,在电话、电子邮件十分发达的今天,函件已经不是人们沟通信息的重要手段,所以,该指标值已经不能反映企业信息化的水平,在某种程度上说,指标数据的下降反而可以说明企业信息化水平的提高。另外指标“信息技术经济效益值”的计算采用企业信息技术使用前后的年收人和年成本进行计算,虽然可以说这是一种思路,但其做法是十分不科学的,因为,企业信息化的经济效益具有滞后性,而且,企业的“产出”或“利润”的增加,也不能都归功于企业信息化,所以,以此来衡量企业信息化水平是不合适的。
1.1.2梁滨的企业信息化基础理论与评价方法。中国社科院博士研究生梁滨1999年5月的博士论文《企业信息化的基础理论与测评方法》可能是我国最早的企业信息化测评指标体系研究成果。论文从人本管理的思想出发,认为企业信息化包括以下5个方面:生产过程信息化;流通过程信息化;管理信息化(体现人本理念);组织结构信息化;生产要素信息化。根据这5个方面,梁滨第一次提出了具有20个二级指标的企业信息化测评指标体系,对各具体指标给出了具体的计算方法,并首次使用“企业信息化水平与企业经营相关度”测算企业信息化效益的方法,具有较大的开创性。
但是,该指标体系中并没有完全体现他在理论分析时所提出的5个方面,没有设置反映企业管理信息化、组织结构信息化、生产要素信息化的具体指标。另外,整个指标体系的指标测算绝大部分都是以投人的经费为基点进行测算的,这样指标体系的计算结果就是经费投人越多,信息化程度就越高。而实际上,经费的投人多少,只能说明企业管理者对信息化的重视程度,而且过多的经费投人,可能导致过度信息化,从而给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改变企业领导对企业信息化的态度。因此,这一套指标体系的运用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1. 1.3唐志容的企业信息化水平测评指标体系研究。天津科技信息研究所唐志容于2002年3月在《科学与科学管理》杂志上《企业信息化指标测评指标体系研究》,提出了一个包含5个一级指标、18个二级指标的企业信息化测评指标体系。指标体系中的5个一级指标是:信息技术投人及设施水平;生产过程自动化;管理信息化;营销信息化水平;人员素质。
这一套指标体系明确的将管理信息化、人员素质作为2个独立的一级指标提出来,说明作者意识到管理信息化、人员素质在企业信息化建设中的重要性。”
但是,该指标体系中用“生产过程自动化”作为一级指标衡量企业信息化水平,并不太合适,因为,“生产过程自动化”不能等同于“生产信息化”;在一级指标“管理信息化”中,虽然提出了4个非常精彩的二级指标,但是对信息化对管理变革中的组织机构变动、流程再造等并没有作出反映。
1. 1.4国家信息化测评中心的企业信息化水平测度指标体系川。2000年国家信息产业部信息化测评中心推出“企业信息化基本测度指标试行方案”,该指标体系包括6个一级指标:战略地位;基·础建设;应用状况;人力资源;安全;效益指数。这一套指标体系剔除了企业特点和行业特征,是一种通用型的指标体系,使得不同行业能够在除去行业特征的情况下测评共有的信息化特征水平,如果指标能够很好地推行、应用,可以大大地加快我国企业信息化测度的发展。
1. 1. 5唐小我等人的企业信息化指标体系研究。2001年6月侯伦、唐小我等人在《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发表文章《企业信息化及其指标体系探讨》,文中提出一个包含3个一级指标、15个二级指标、56个三级指标的企业信息化指标体系。指标体系中的3个一级指标是:信息化组织建设评价指标;信息化基础设施评价指标;应用信息系统评价指标。
但是,该指标体系也存在一些不足。首先,一级指标中没有考虑到企业“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水平”。我们知道,无论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基础设施多么好,没有与之匹配的信息资源,信息化是没有任何价值的,这就像无论公路修得多么好、车速多么快,但是没有货运就不会产生经济效益一样。其次,指标体系中定量与定性指标显失平衡,定性指标太多,定量指标太少。第三,指标体系没有给出具体的指标测算方法,使得这套指标得应用受到限制,缺乏可操作性。
对企业信息化述评测度理论研究成果除了上述之外,还有很多,在此文章不再赘述。
1.2综合评述
综上所述,我国企业信息化测度理论的研究成果十分丰富,为推动我国企业信息化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但作者认为,现有的成果中存在以下一些共同的不足之处:
1.2.1操作性不强。通过文献查证,我国众多企业信息化研究成果中,大多是一些描述性、介绍性的文章,虽然对企业信息化建设具有一定的指导性,但缺乏可操作性;对企业信息化测度指标体系的研究较少,要么测度不全面,要么指标体系过于庞大,指标无法准确测算,缺乏操作性。
1.2.2定量研究不足。多数文章在研究时定量分析工具使用较少,这种从定性到定性研究,缺乏说服力和科学性。企业信息化研究应该尽量多使用定量研究方法,从具体指标的定量研究到企业信息化定性结论,增强研究的科学性和说服力。当然,指标体系中有一些十分重要但又很难进行定量的指标,如,“信息化效益”指标在企业信息化指标体系中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指标,对持续建设企业信息化的作用很大,但是,该指标量化的难度较大,这也给我们继续进行研究留下一些课题。
1.1.3研究角度单一。在现有的文献中,对企业信息化测度研究基本上都是从企业信息化静态现状着眼,强调、侧重企业信息化的现有数量、规模,研究角度十分单一,所以无论怎样顾此轻彼、顾彼轻此的指标体系研究都不能改变研究的先天性不足。因此,企业信息化测度研究,应该从信息化发展水平、信息化发展质量、信息化发展能力多个角度着手,进行立体的研究。
1.1.4指标测算缺乏科学性。在现有的成果中,多数学者对信息化指标测算都使用“投人法”或“产出法”。如果测算方法太侧重“投人法”,其结果是投人越多信息化程度越高,这将违背“适度信息化”原则;如果测算方法太侧重“产出法”或“利润法”,因信息化效益具有滞后性,因而测算方法缺乏科学性。
2企业信息化水平测度的新方法
2. 1三维立体测度理论与方法
我国一些企业在早期信息化发展阶段具有一定规模和水平,信息化格局较好,但是缺乏可持续发展的潜力,于是在新的一轮竞争中逐渐落伍,最后与企业期初信息化目标相差甚远;一些企业信息化高标准、高投人,最后企业负债累累、举步为艰。导致这些情况的主要原因是现有的企业信息化测度理论与方法不能对企业信息化建设进行科学的指导,不能确保正确树立“适度信息化”的企业信息化理念,于是我们在充分考虑到企业信息化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企业信息化测度从企业信息化发展水平、发展质量和发展能力3个角度立体测度,以改变现有企业信息化测度理论与方法先天性不足,提出新的企业信息化测度理论与方法:
三维立体测度理论—企业信息化发展水平测度(数量与规模)、企业信息化发展质量测度(效益和稳定性)、企业信息化发展能力测度(可持续能力)。
通过研究确定,企业信息化内容都具有“信息化组织建设”、“信息资源开发和利用水平”、“信息化基础设施”和“应用信息系统”四大属性要素,因此,建立以这4个要素为二级指标的企业信息化发展指数与质量指数,建立以“信息化系统”和“信息化环境”为二级指标的企业信息化能力指数,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企业信息化综合指数。
发展水平:主要指企业信息化发展状况即信息化要素的数量和规模,建立企业信息化发展指数(EIDI)。
发展质量:主要测重信息化系统结构和经济效益,建立企业信息化质量指数(EIQI)。
发展能力:是指信息化系统中的可持续建设能力,建立企业信息化能力指数(EICI )。
企业信息化测度方法:以投人法为主,兼顾信息化效益和发展潜力。
2. 2企业信息化测度的综合指数模型
建立企业信息化综合指数(EISI):
α,β,γ分别为企业信息发展指数、质量指数和能力指数指标权重。
其中:
EiDi为企业信息化发展指数,反映信息化发展现状水平。
Di为企业信息化发展指数二级指标权重;dy为三级指标权重;f( Aij)为企业信息化发展指数具体指标。
EiQi为企业信息化质量指数,反映信息化的效益体现程度,包括稳定性和持续性。
Qi为企业信息化质量指数二级指标权重;qij;为三级指标权重;f(Bij)为企业信息化质量指数具体指标。
EiCi为企业信息化能力指数,反映企业信息化可持续发展的潜力。
Ci为企业信息化能力指数二级指标权重;cij为三级指标权重;f( Cij)为企业信息化能力指数具体指标。
2. 3指标的处理
制造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主体,当前制造型企业面对全球市场竞争加剧的严峻态势,正在逐步实现从工业化进程向信息化进程的转变。十以来我国重点目标是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升级,实现从制造业向创新转型升级,信息技术将会扮演重要角色。2015年国务院公布了《中国制造2025》规划,提出了“以促进制造业创新发展为主题,以提质增效为中心,以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为主线”的行动纲领,为中国向制造强国“三步走”战略指明了方向。
基于上述背景,近年来我国制造业信息化建设水平和推广力度均有了大幅提升。然而,作为企业追逐利润为首要目标,其信息化项目建设的巨额投入,能否带来利润最大化,本文将从制造型企业竞争呈现的新特点入手,阐述了信息化在制造型企业竞争中的作用,并结合对信息成本分析和信息效益分析,系统分析论证制造型企业信息化建设带来的巨大经济效益。
1 制造型企业现状
在当前社会经济取得长足发展的今天,制造业生产效率不断提高,人们不断追求更加优质的物质生活,对产品质量、差异化和个性化等方面的因素有了更多的诉求,产品需求市场随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如图1所示。
产品种类随着市场需求逐渐增多,为满足用户日趋个性化的产品需求,市场对企业批量处理任意大小订单的能力要求越来越高。在此趋势的导引下,制造业企业的竞争要素也发生了变迁,知识创新已成为取得竞争优势的新方向,其对企业竞争能力提升作用明显,主要体现在以方面。
1.1 企业的R&D能力
当前消费者追求个性、新颖、与众不同的趋势越来越高,对制造业研发多样化产品的能力提出更高要求,产品生命周期越来越短,更新换代速度明显加快。如图2所示。
1.2 企业的产品创新能力
企业的知识创新实质上就是企业接受、筛选市场信息,并将有效的市场信息作用于产品更新的过程。可见,现在企业间的竞争已不仅是生产技术能力的竞争,还包括信息获取能力的竞争。但拥有信息并不是最终目的,信息的使用不一定能够达到预期效果,这对企业信息化运作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当供应链管理理论提出后,传统的物流供应链模型(如图3)发生了改变。在新的供应链管理环境的物流系统模型(如图4)中,制造商们面对的是更为复杂的信息环境。信息流量大大增加,由此导致了信息的指数增长和信息的充分共享性,也同时提出了现代企业的信息经济性。
2 制造业信息化应用给企业带来的收益
2.1 信息技术带来的直接效益
文中所指的直接效益是指可以直接从财务数据上体现出来的经济效益。其中包括:
(1)信息的加速效益
企业由于产品价值提前完成而取得的经济效益。一是实施企业信息化改造将加快信息流通速度,企业获取信息时间差缩短,企业与企业及消费者之间的距离拉近,导致企业库存、资金占用量减少,资金周转速度加快。二是由于实施企业信息将收集产品的信息到产品形成送达最终消费者手中的整个时间段缩短,提高了生产效率,加快了经营运作的速度,赢得市场先机。
(2)信息使用规模的经济性
信息使用的个体越多,信息的成本就越低,即信息的规模经济效益。这在企业的日常管理中显而易见。例如:在企业广告的过程中,企业的广告费用是固定的,而广告信息带来的经济效益取决于广告接收者的数量,越广为人知,就越有利于N售,广告的单位成本也就越低,由此产生了信息的规模效益。
(3)企业信息化网络互联带来的经济性
企业内部网络互联促使管理协调有序,中间管理层减少。由于生产网络与销售网络互联又为生产部门接触客户市场带来便捷。在企业信息网路互联一方面扩大了原有生产、销售市场的范围,给企业创造了一个更广阔的机会空间,另一方面它产生了多样化的交易方式,简化了企业之间的交易程序,降低了交易成本。
2.2 间接经济效益
间接经济效益代表了信息化项目实施之后除直接效益之外的连带效益,体现为企业整体竞争能力的增强。具体可以分为四个方面:企业管理决策能力的提高、技术运用和创新能力的提高、生产经营能力的提高、员工素质的提高。
为了更直接的评价信息化项目的实施效果,综合上述信息化带来的各项经济效益,建立了如下反映企业信息化项目综合效益的指标体系(见图5)。
3 企业信息化成本分析
信息的获得是要付出成本的,信息化成本是企业为了获得信息效益所必须付出的投入。
3.1 直接成本
直接成本是指事先可以预算,事中可以控制并且在企业信息化实施中产生的成本费用。它包括从初始投入、建设过程、到后期维护阶段中企业能够直接计算的显性成本,可以通过会计帐目反映出来。
3.2 间接成本
间接成本是指由直接成本派生出来的那部分成本,或配套于直接成本而发生的成本,是不能直接通过会计账目体现出来的隐形成本。它包括:
(1)转移成本 也可称为锁定成本。锁定是一种变相垄断,即对原有系统的依赖,这有利于企业积累信息系统化经验,但阻碍了新的更有效的信息技术的引进,某种意义上是对新的高效率信息系统的自动放弃。这增加了发生额外成本的几率,构成企业的间接成本。
(2)弥补信息流动性陷阱的成本 随着企业更多的信息流通渠道开通,信息的供给也大大增加了,信息的大量供给衍生成信息泛滥,企业的信息需求面对的是大量泛滥的,不适用或无法使用的信息;导致企业所需求的信息不能完全得到。企业为了弥补这种流动性陷阱而对信息的加工整理产生的成本。
(3)机会成本 是指将一种具有多用途的有限资源置于特定用途时所放弃的收益.企业在制定信息化实施战略时,不仅要分析实施信息化可能带来的长期利益,而且应考察其他投资机会能产生更大的回报,即机会成本问题。
(4)先动成本 由于企业信息化的不确定性因素很多,早期实施新技术和新理念的企业可能不会获得更多的收益,还要多承担不确定性风险。反之,由于先前的企业已经替后来者付过了“学费”,后来者可以用更低的成本使用更成熟的技术、理念,规避大量风险。
(5)调整成本 不同的计算机生产厂商,不同的信息技术供应商大都使用是用于自己的规范与标准来描述各自产品的特色,这使作为买方的企业在更新系统时不得不付出大量的因采用新标准、统一标准而带来的巨大的调整性成本6。
(6)信息技术的无形成本 与一般的固定资产投资不同,信息化设施的更新换代频率很高。在技术创新的作用下,芯片技术更新换代的周期开始由18个月缩短至12个月,甚至10个月。这样,由于出现新的更为有效的信息技术设备,使原有的信息技术的继续使用变得不经济,不得不提前报废,这就是我们说的信息技术设备的无形损耗所带来的无形成本。
4 信息化的效益计算
信息化项目带来的效益可以由上述信息收益扣除信息成本计算。笔者选择易量化,有针对性的指标,建立了一个新的经济效益分析模型来对企业的信息化项目的效益进行计算与评估,并将这种方法称之为标杆法。
使用该方法,首先应该确定一个标杆企业。标杆企业的选择应遵循一定的标准。它应该在生产规模、产品形态及市场运营等方面是与被评估企业较为接近。然后,选取充足数据证实信息系统应用整体经济效益的指标,选取信息化实施前和后的某段时期内,比对企业的企业指标变化情况,从而评估实施效果。这里采用息前资金利税率作为评估企业综合经济效益的指标。资金利税率(%)=报告期累计实现利税总额÷(固定资产净值平均余额+流动资产平均余额)×100%。为了增加评估的科学性,假定被评估企业和标杆企业信息化实施周期、软件、硬件条件相同。
具体的计算方法如下:
首先,建立一元回归模型。取信息化项目实施前后反映被评估企业与标杆企业的息前资金利税率样本数据:
信息化项目实施前数据组:X1,X2,…Xi,Xn
Y1,Y2,…Yi,Yn
信息化项目实施后数据组:X’1,X’2,…X’i,X’n
Y’1,Y’2,…Y’i,Y’n
其中,i表示计算期内的某一时间点。
则根据两组数据可以建立如下一元回归模型:
y=a+bx (1)
式中:y为因变量(被评估企业息前资金利税率);x为自变量(标杆企业息前资金利税率);a,b为回归系数。
然后,由已知样本数据根据最小二乘法原理求出回归系数。计算公式为:
式中:n为样本数据点数目(最好不少于20);Xi,Yi 为样本数据
应注意,样本数据应该经过分析筛选,去掉不可靠和明显不正常的数据点。
为了评估预测结果的可信度,可以计算标杆企业与信息化项目实施企业指标间的相关系数r,进行相关性检验。
0≤│r│≤1, │r│越接近1,说明x与y的相关性越大,预测结果的可信度越高。
过以上步骤,可以分别得出被评估企业信息化项目实施前后的回归方程:
y1=a1x+b1 (5)
y2=a2x+b2 (6)
假定被评估企业不实施信息化项目,其评估指标与标杆企业将保持(5)式的关系不变,实施信息化项目之后的一段时间内,被评估企业的评估指标也将与标杆企业保持(6)式的关系。则(6)式与(5)式相减便可得到被评估企业在信息化项目实施前后的差额息前资金利税率。可由下式表示:
Δy = y2 - y1=(a2- a1)x+(b2- b1) (7)
剔除销售税金(包括增值税、城乡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等)后,信息化项目实施所带来的息前资金利税率增量为:
式中:ε为差额息前资金利税率;r为销售税金与产品销售收入之比;S为产品销售收入利税率;K为企业资金总额;( )r为信息化项目实施导致的利税总额增量中包含的销售税金。
根据各阶段资金利润率增量的变化情况,结合信息化项目实施后一段时间内企业的实际投资数据,可以预测出信息化项目实施有效期内各年的现金流量,从而构造出用于信息化项目投资的内部收益率(IRR)。并将内部收益率(IRR)与基准折现率(i0)比较。
当IRR≥i0时,该信息化项目在经济效果上可以接受;
1 国内外研究现状
目前,在信息化的全面评价指标体系方面,国外进行了一些分散、独立的研究主要侧重于软件质量的测量,其注意力主要集中在获取利润,减少和避免投资风险上,而他们对信息化评价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意义与作用的关注和研究的较少。国内评价方法和体系都是处在战略管理的层面,是对社会信息化的宏观评测。对大型煤炭企业来说,更重要的是评测体系如何与管理职能、方法联系,如何全面掌控企业的信息化状况和绩效,如何指导企业深入应用信息化,如何推动企业信息化建设。
2 大型煤炭企业信息化考评体系构建理论依据
2.1 考评体系的设计原则
考评体系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
(1)统一性、整体性。考评体系应作为一个整体全面地反应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各个方面。
(2)可操作性。所选取的指标应该尽量与企业现有数据衔接,新指标应定义明确,便于数据采集。
(3)引导性。通过考评体系设定,能指导企业信息化发展路径和前进方向。
(4)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原则。企业信息化环境与效益的定量评价非常困难,一次定性与定量分析结合是客观评价信息化水平的重要原则。
(5)稳定性。考评体系将在一段时期内保持相对稳定,局部可根据具体情况作一定调整,从而使该体系真正对企业起到指导作用。
(6)简明性。评价指标应简明,交叉少,覆盖面大,指标设置应具有一定的综合性,指标之间的逻辑关联要强。
(7)可延续性。所设计的体系不仅可在时间上延续,而且可以在内容上拓展。
(8)灵活性。评估专家根据可能发生变化的实际情况,可对指标灵活运用。
2.2 考评指标的权重方法
2.2.1 指标权重理论基础
具体权重根据德尔菲法、层次分析法,结合政策导向确定。
(1)德尔菲法
德尔菲法是依据系统的程序,采用匿名发表意见的方式,即团队成员之间不得互相讨论,不发生横向联系,只能与调查人员发生关系,以反覆的填写问卷,以集结问卷填写人的共识及搜集各方意见,可用来构造团队沟通流程,应对复杂任务难题的管理技术。
(2)层次分析法
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简称AHP)是将决策总是有关的元素分解成目标、准则、方案等层次,在此基础之上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的决策方法。层次分析法的特点是在对复杂的决策问题的本质、影响因素及其内在关系等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利用较少的定量信息使决策的思维过程数学化,从而为多目标、多准则或无结构特性的复杂决策问题提供简便的决策方法。尤其适合于对决策结果难于直接准确计量的场合。
2.2.2 权重指标分配
考评体系设计四级指标,一级和二级指标为各企业指标体系的共性指标,三级和四级指标为企业的特性指标,也是量化考评打分指标,即数据采集项。其中四级指标是企业重要应用系统的特性考评指标。
企业信息化考评指标总分计算方法:
I=Σ(Pi*Wi)
I表示指标体系的总得分;Pi表示第i个指标的得分,各指标得满分都是100分:Wi表示第i个指标的权重,所有指标权重的和为100%。
3 大型煤炭企业信息化考评体系构建
3.1 考评体系总体设计
考评体系设计四级五细则,包含4个一级指标,16个二级指标, 86个三级指标,5个应用系统考评细则,包括财务系统、资金系统、医保系统、设备管理系统和人事培训系统。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为共性指标,三级和四级指标为数据采集项。一级指标包括:信息化保障环境、信息化管理制度、信息化基础设施、信息化应用水平。
3.2 考评体系指标内容
3.2.1 信息化保障环境
信息化保障环境占考评权重的10%,总分100分,反映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基本条件和支撑环境。包括4个二级指标:组织领导工作机制(40分,占总权重4%)、信息化规划及投入(20分,占总权重2%)、信息化工作执行力(30分,占总权重3%)、信息化教育培训(10分,占总权重1%),和9个三级指标。
3.2.2 信息化管理制度
信息化管理制度占考评权重的15%,总分100分,反映企业信息化制度、日常业务管理、人员素质等方面的情况,包括5个二级指标:规章制度(20分,占总权重3%)、技术资料(20分,占总权重3%)、工作记录(20分,占总权重3%)、网管资料(20分,占总权重3%)、业务人员(20分,占总权重3%),31个三级指标。
3.2.3 信息化基础设施
信息化基础设施占考评权重25%,总分100分,反映企业信息化在硬件设施、信息安全等方面的情况,包括4个二级指标:机房系统(25分,占总权重6.25%)、网络系统(25分,占总权重6.25%)、服务器(25分,占总权重6.25%)、信息系统安全(25分,占总权重6.25%),33个三级指标。
3.2.4 信息化应用水平
信息化应用水平占考评全总50%,总分100分。反映企业在信息化应用、系统集成方面的水平,考评体系以应用为本,因此信息化应用水平在四大考评指标中占比重最大。包括3个二级指标:企业通用系统(60分,占总权重30%)、专用系统(30,占总权重15%)、系统集成水平(10分,占总权重5%)。企业可根据自身的情况,灵活设置三级指标。另外,企业可根据应用系统的战略性、重要性设置某一应用系统专用的详细考评指标,即四级指标。本考评系统以煤炭行业为例,列出了13个三级指标,5个四级指标。
3.3 考评体系运转保障
面对信息化建设日趋重要的大型煤炭企业,从战略层面,探索并深化信息化绩效和管理水平的精益管理模式和方法,推进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提升企业的信息化运行监管和效能监察,已非常重要。
企业信息化考评体系的有效实施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1)企业需建立一套合理有效的考评制度体系来保障。
(2)企业需有专门的管理机构来组织考评,形成统一的、全面的企业信息化绩效评价。
(3)考评要坚持实事求是,客观反映企业信息化现状,数据采集要真实准确。
(4)评价办法公开,评价过程透明,评价结果公正。
所谓林业企业信息化是林业企业为了适应快速变化的环境,提高效益和发展能力,应用信息技术,再造企业的变革过程,是信息技术从一般业务应用向业务核心渗透的过程,是传统管理向现代管理转变的过程,是林业企业在基础设施、技术应用、结构调整、资源拓展、管理制度等方面向信息化转变的过程,也是提高经济主体活力,提高企业效益和竞争能力,最终在国民经济中实现林业企业的现代化转变的过程。
林业企业信息化是一项系统工程,在其建设过程中会不断地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需要不断对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评价和解决,可以认为林业企业信息化的建设过程实质上就是一个不断评价和完善的过程,因此,准确客观地评价林业信息化必须依靠评价体系。
1林业企业信息化水平评价方法
1.1评价方法
林业企业信息化水平的评价主要采用标杆管理法。标杆管理是一个系统的、持续性的评估过程,通过不断地将企业流程与居领先地位的企业相比较,以获得帮助企业改善经营绩效的信息。通俗地说,标杆管理就是一个确立具体先进榜样,解剖其各个指标,不断向其学习,发现并解决企业自身的问题,最终赶上和超过它的一个持续渐进的学习、变革和创新过程。在标杆管理实施过程中,首先要确立标杆,标杆分为标杆企业和标杆值两种,其中标杆企业是指在同地区、同规模、相同发展阶段情况下与其他同类企业相比,在信息化效益相关指标数据方面有典型特征意义的企业,作为标杆库的成员,用来构造标杆值表。而标杆值是专家组根据一组标杆企业的信息化参数值综合确定的。
在林业企业信息化水平评价中,这两种标杆都要确立。标杆值的采用主要是设立参照基准,用于林业企业确定自身的信息化水平高低。标杆企业的确立则是为被测企业提供对比参照,便于其将具体指标与之对比,找出差距,分析原因,发现企业自身问题,为其今后信息化建设提供指导。
林业企业信息化水平评价标杆的确立应由林业主管部门主持,并定期或不定期更新的,以逐步改进测评精确度和不断反映信息化水平的整体进步。由于林业企业性质不同,地区间的不均衡,因此,应设立地区、行业两级标杆,便于企业确定自身在本地区、本行业中的信息化水平,逐步改进提高;同时应根据企业性质不同,按类型分别设置标杆,如设置营林型企业标杆和生产型企业标杆,便于企业的信息化水平评价。
1.2水平评价步骤
评价林业企业信息化水平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要保证评价工作的顺利进行,必须遵循一定的程序。
筹备阶段:明确评价目的要求,选择有关专家学者组成综合评价组。
准备阶段:主要是收集有关资料、分析评价工作的工作量大小并做出相应的评价预算。数据获取方式的设计包括统计资料、问卷调查、普查数据、实测数据等方式。
数据收集阶段;确定调查方法和调查群体,采集评价所需数据,对数据资料进行汇总整理,并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以保证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
评价阶段:按指标体系对数据进行计算评价,组织专家对权重予以确定、并对评价结果进行验证。
总结阶段:根据综合评价结果进行分析总结,提交相应的综合评价报告,指出不足之处和整改意见,并由有关部门公布评价结果。
2林业企业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在标杆管理实施过程中,不论是标杆的确立还是林业企业自身评测都需要一个指标体系。以提供评测的具体参数标准,因此必须建立一套指标体系。由于信息化过程涉及诸多方面。所以需要根据林业企业的特点,从不同的侧面和层次建立一套指标体系.对信息化发展进行客观的定量评价,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对策.以确保信息化目标的实现。同时.林业企业信息化评价体系也是一个建设指导的体系.可以帮助企业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一方面对其实施全过程进行全面的评价,使企业了解其企业信息化的现状和水平。并与企业的既定目标对比,发现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找出差距,为下一阶段的建设确定方向和目标;另一方面.总结经验和教训.并结合新情况,根据企业的新目标和新业务对信息化建设进行相应的调整。
2002年10月9日,信息产业部出台了《企业信息化基本指标构成方案(试行)》,为我国企业对自身信息化水平评价提供了标准。但该标准是一套通用型信息化水平评价的方案,不完全适用于林业行业,因此有必要建立一套适用于林业信息化评价的指标体系。
建立林业企业信息化指标体系,必须以信息化的基本规律和林业自身特点和规律为基础,关注信息化要素的特点及其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确定评价信息系统状态的指标集合。这种指标集合是相关指标的有机组合,可对复杂系统进行多指标综合评价。
2. 1建立指标体系的原则
①科学性原则:必须以信息经济学理论和统计学理论为依据,结合林业企业的特点,借鉴已公布的国家信息化指标和国际上比较通用的信息化测度的理论和方法,如波拉特方法和信息指数化方法,提出林业企业信息化评价的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
②客观性原则:由于评价的结果将直接影响着决策,因此需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其中定量分析是准确评价林业企业信息化水平的关键。
③差异性原则由于林业企业具有与其他行业企业不同的特点,而且林业企业自身的规模、性质也各不相同.导致了信息、化目标和标准也各不相同.所以设汁评价指标时.不能用一个统一的模式去衡量,尤其是指标权重的设定要有针对性,以反映出不同的情况。
④可操作性原则:即要求所选取的指标应该尽量与林业企业现有数据衔接,指标含义明确,便于数据采集。
⑤简约性原则:即要尽量选取较少的指标反映较全面的情况,所选指标要具有一定的综合性,指标之间的逻辑关联要强,但各指标间应保持相对独立,不应有明显的包容关系。
⑥前瞻性原则:所设计的指标体系应具有一定的超前性,即不仅可在时间上延续,而且可以在内容上拓展,以便于对企业的信息化建设过程进行连续评价。
⑦导向性原则:由于评价体系具有建设指导的意义,因此应能够引导企业按信息技术发展方向开展信息化工作,以避免浪费、走弯路等现象的出现。
⑧动态性原则:林业企业信息化建设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这就要求相应的指标体系也应具有动态性,以便准确地反映出信息化水平的实际状况。
2. 2林业企业信息化指标体系的构建
林业企业信息化指标体系分为定量评价指标和定性评价指标两部分.其中定量评价指标主要对林业企业信息化的基本情况进行评价,定性评价指标则是对林业企业信息化所达到的实际效果进行评价。林业企业信息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分为2个层次,共6大类31个指标(见表1)。
3林业企业信息化水平综合评价
由于林业企业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中,存在定性指标,因此可采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其进行综合评价。
3.1权重的确定
指标权重是对每个指标在整个体系中的相对重要性的数量表示。权重确定合理与否对综合评价结果和评价质量将产生决定性影响。由于林业企业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比较庞大。因此可采用层次分析法(AHP)。
选取两组相关领域的技术、经济和管理等方面的权威专家,其中一组专家根据各指标在林业企业信息化中的重要程度,确定各指标的相对重要性,进而确定各指标的权重;另外一组专家根据各指标在企业信息化中的重要程度,对各指标按百分制进行赋值,确定各指标的权重。综合两组专家的意见,初步确定各指标的权重。组织专家研讨会,最终确定各指标的权重。
3.2林业企业信息化水平评价计算
将各参数与标杆库中对应参数比较,可以得到一系列标准得分,其计算公式为:
尸‘二V /S.,
式中:尸:—第i项指标标准化得分;
V—第i项参数统计得分;
S—标杆库中对应参数标准值。
将计算出的标准得分加权处理,则可得到该企业的信息化指数,计算公式为:
S,二艺p:·W,
式中:5,—信息化指数;
尸:—第i项指标标准化得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