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禹治水教学反思模板(10篇)

时间:2022-10-07 07:15:26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大禹治水教学反思,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大禹治水教学反思

篇1

大禹治水教师教学反思范文一《大禹治水》这篇课文讲述的是一个民间传说故事:古时候,这篇课文讲述的是一个民间传说故事:古时候洪水泛滥成灾,百姓过着悲惨的生活,大禹用疏导的办法治理洪水,他治水13年终于制服了洪水让老百姓过上了安定的日子。在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通过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感受到他“舍小家为大家”的精神;从大禹“走遍千山万水,吃尽了千辛万苦”“挖开九条大河,劈开九座大山”的描写中体会到大禹的顽强意志。

在教学第一自然段中,让学生观看洪水泛滥的情景,让他们直接感受当时的状况。并在动画情境的渲染下提问:在这滔滔的洪水中,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让学生在想象中,再现故事发生时的生活场景,同时也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继续播放洪水泛滥的情景,让学生说说看了以后的心情如何。这主要是为朗读作好情感的铺垫,再让学生通过读来释放自己的感情。第一自然段的教学将画面与音乐良种刺激融为一体,更好地激发了学生对语言的多角度思考,多方位想象,并且通过读来表现起内心的感受,自然而然明白大禹治水的原因。

新课标指出:“应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课文第二自然段用简练的几句话叙述了大禹治水的经过,教学中,我先出示一组词语:走遍 挖通 察看 引导 劈开,让学生按顺序排列一下,从而揭示大禹治水的全过程。并紧扣“千辛万苦”、“千山万水”、“走遍”、“察看”等重点词语引领学生细细品读从而理解和体会大禹治水的艰辛和他的吃苦精神。

课文第三自然段中未对“三过家门而不入”这个故事做具体的描述,对这个自然段的理解,为了避免个别太过现实的孩子说出“他不爱妻子和孩子”而误导其他孩子。我先出示了三过家门而不过的有关资料,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到大禹的奉献精神。

第四自然段主要采用深入情境,情中悟理。首先让学生放声朗读,说说心情如何,为什么。学生可能会说:老百姓过上了幸福生活,不再流浪等等。并分组与第一自然段作对比朗读,这样安排,与第一自然段的情景形成鲜明对照,加深学生对大禹的崇敬之情。然后出示大禹像,引读最后一句话:从此,大禹的名字代代相传。师述:让我们记住这位伟大的英雄——(学生接:大禹),让我们永远记住这位无私奉献的伟大英雄——(学生接:大禹)。课堂气氛调动起来了,学生对大禹的崇敬之情达到。有意识地把思想教育融于语言文字之中,含而不入,隐而不晦,使学生受到崇高的人格熏陶和感染。最后提问:如果你是老百姓,你想对他说些什么呢?小朋友可能会说:“大禹,你辛苦了。大禹,你真伟大!”言语的发源来之于具体而深刻的情境,在一片喜庆祥和的氛围中,在情动于中而形于外的境界里,进一步挖掘了教材的思想性。

大禹治水教师教学反思范文二《大禹治水》是一个流传千古的传说。大禹的精神是可贵的,作为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也是极具典型性的,可是,作为二年级的学生,理解课文所要颂扬的大禹精神和文字表达的特点,还是有一定难度的。

由于学生缺乏对洪水感知的实际经验,因此无法体会到百姓无家可归的悲惨情景,情境创设从一开始就有障碍。为了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滔滔的洪水让老百姓无家可归”这一课文内容,我让学生在读完第一自然段后,让学生说说自己的心情”然后,再辅助以视频加深、巩固印象,让学生从视觉上直观的了解洪水的可怕与危害。

在禹治理洪水的过程中,教案通过“他吃尽了千辛万苦,走遍了千山万水,仔细地查看水流和地形。他带领老百姓挖通了九条大河,劈开九座大山,引导洪水流入了大海。”说明大禹为治水付出了艰苦的劳动,以及治水工程的浩大。这是全文的关键句,在教学中我紧紧抓住“吃尽千辛万苦、走遍千山万水、挖通、劈开”等关键词让学生反复朗读体会,以及个人谈感受等形式,从学生感悟到禹治水的艰苦与不易。

同时,这一教学内容是全文中最为困难的一部分,学生不能理解“千辛万苦”这个词语中所包含的深刻含义,从而也就感受不到禹这个人物的个人形象,体会不到课文所要表达的中心。所以,能让孩子在老师的引导之下结合生活实际,发挥想象力是最为有效的方法。这一环节的教学,我认为设计还是比较流畅、到位的,我设计了用动画理解“挖通”“劈开”,让学生直观的掌握了这一部分的内容。

禹在治理洪水中发生的感人故事,“三过家门而不入”是其中最广为流传的一个。如果从煽情,调动课堂气氛这一角度来说,这一小节是个很好的切入点,于是,我采用创设“情景对话”这一方式来进行教学。问学生“如果你就是禹的儿子,你想问妈妈什么呢?”“如果你是大禹,你会怎么说呢?”利用师生的交流,来对禹的个人形象进行概括和提升——禹一心扑在治水工作上,他舍小家顾大家,是个无私奉献的人。

反观自己的教学,我深有感触,我想在很多方面自己还需要不断努力和改进:

第一,对教材分析还应更加深入地钻研,这样才能使教学设计合理有效。没有深入的研究就没有发言权,只有对文本反复钻研,才能体会文本的精华,从而生发出属于自己的东西。

第二,应该严格遵守“教师主导性和学生主体性”这一要求进行,教师在教学中只扮演一个穿针引线的作用,学生能回答的,教师一定不能代为回答,一定要让学生在课堂上做教学的主人。教师应该相信学生,放手让学生自读自悟,教师只需在学生确有困难的地方点拨指导,教给学习方法,体现学生的学。这一点是我在以后的教学中必须要改进的。

第三,规范教师的语言。说话时应该尽量简炼,评价语应该尽量多元化。

第四,要关注课堂的生成。在课堂上,随时会有学生灵光的闪现,如何抓住学生的这些语言,将它们与理解文本很好地结合,这也是我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仔细研究和学习的。

总之,这堂课带给我很多的启示,也为我今后的教学提供了很好的帮助和历练,希望我能从中得到更多地提高。

大禹治水教师教学反思范文三《大禹治水》这篇课文讲的是古代大禹治理洪水的故事。他“三过家门而不入”,一心一意为百姓谋幸福的精神被世人敬仰,代代相传。在设计教学目标时,我首先考虑的是如何让学生了解大禹治水的艰辛,感受体会大禹舍小家顾大家的奉献精神。我就在教学中以文本内容和有关大禹治水的资料相结合进行讲解,拓展延伸。

在教学第一自然段中,让学生观看洪水泛滥的情景,让他们直接感受当时的状况。并在动画情境的渲染下提问:在这滔滔的洪水中,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让学生在想象中,再现故事发生时的生活场景,同时也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继续播放洪水泛滥的情景,让学生说说看了以后的心情如何。这主要是为朗读作好情感的铺垫,再让学生通过读来释放自己的感情。第一自然段的教学将画面与音乐良种刺激融为一体,更好地激发了学生对语言的多角度思考,多方位想象,并且通过读来表现起内心感受,自然而然明白大禹治水的原因。

学生没有亲身经历过洪灾,学习第一自然段时就无异于纸上谈兵,而学不好这一段,也会影响到后面内容的教学效果。我先让学生自由读,问:“你的心情怎样?为什么?”这时学生的回答只基于想象,并不深刻。接着,播放了一段洪水冲毁家园的片段,随即又配乐朗读了第一节,这时再问:“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这次学生的回答从简单的字面理解升华到了感性的认知,一个个感同身受,发言积极,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读好“无家可归”一词,进而读好第一节,便显得水到渠成,事半功倍了。在此环节的教学中,通过激发感性认识来促理解练朗读,打响了头炮,为整课教学奠定了基础。

新课标指出:“应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课文第二段用简练的几句话叙述了大禹治水的经过,教学中紧扣“千辛万苦”一词,引领学生细细品读。首先通过看图理解大禹“察看水流和地形”的困难,以及“走遍千山万水”的艰辛,在此基础上启发学生想象大禹可能会吃哪些苦,遇到哪些危险,使学生对“千辛万苦”有形象的认识。其次,抓住“挖通了九条大河,劈开了九座大山”,通过反复朗读和想象,感受治水工程的浩大。以及大禹所承受的难以言说的辛劳,从而加深对“千辛万苦”的理解。最后,让学生谈谈自己对大禹的看法。这样,大禹不怕吃苦,顽强治水的形象就在学生的脑海中刻下了深深的印记。

在学习“三过家门而不入”一段时,我出示了一组填空,让学生从这一组数字中来体会大禹的公而忘私的精神。教师设计了“儿子会问妈妈什么?”“妈妈会怎么说?”这样的问题,将学生带进课文情境,学生不禁会结合生活经验,将自己想象成文中的孩子,回答中真情流露。反之感受到大禹舍小家顾大家的伟大。最后治水成功了,老百姓又过上了安定的日子,我让学生说说如果你也是其中的一个老百姓,你会怎么感激大禹。另外,课文教学的结尾也相当精彩,在结尾点题:“为什么在禹的名字前面加个‘大’字,叫他‘大禹’呢?”这个问题点明了文章中心,点出了课文结尾“伟大”一词,使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得到了归纳和升华,起到了点题和总结。

篇2

教材解读与儿童理解合二为一的关键,是在儿童的世界和教材的世界中找到关联之处。

为了准备全国苏教版课堂教学大赛,我选上《大禹治水》这篇课文。研究组齐力斟酌,就是难以跳出“教师主控”这样一个怪圈。就在一筹莫展的时候,张老师支了一招,熟能生巧,这个“熟”不仅是文本,更重要的是对儿童的“熟读”。熟读儿童,是要了解孩子对文本的理解,寻找孩子自己的世界与文本世界之间的链接。

大禹治水方法的科学性是本课教学难点之一,如何突破这一难点,张老师提醒我,“让学生来总结评价大禹父亲‘鲧’的治水方法”是儿童经验与文本语言的链接点,因为儿童有关于“疏”与“堵”的具体生活经验。这样,我就准确地寻得了这样一个切合点。

师:课文学到这儿,我想起了“鲧”这个人。他是禹的父亲,用了“堵”的办法。大禹为什么不用这种方法?

生:不行,因为土会变松,还会被冲走的,会引起更大的洪水。

生:因为他看到父亲用“堵”的方法失败了,他如果也用这种方法,也会失败的。

师:(追问)那么大禹用的是怎样的方法?

生:他用“疏”的方法。

生:他疏通,让水从高的地方流向更低的地方。

生:(突然,一个清瘦的男孩站了起来)堵的方法不是完全错误的,得在“堵”的基础上进行疏通,要疏堵结合。

师:(举起他的手,挥向大家)真是个金点子。(全场响起热烈的掌声)

课堂就应该超越“唯师范式”,让教材解读与儿童理解合二为一,基于儿童的生活经验就突破了教学难点,也使儿童与文本真正相遇,学生成了真正的探索者,敢于质疑,敢于挑战!这让我真正触摸到了“学生有无限可能性”的实际意义,教学只有从这里开始,才会成为一种艺术,才会充满生命的气息。

课中:儿童的表达是教学的第二文本

此处儿童的表达是指儿童与文本对话后的感受、理解、困惑或思考。只有建立在这个基础上,让儿童的表达成为教学的第二文本,课堂才有可能从需要走向教学目标,课堂才可能展现精彩的一幕。

如何让儿童的表达成为教学的第二文本?看张老师执教《牛郎织女》的片段。

生:七月七的时候,牛郎织女为什么不趁机带着儿女回到人间去生活,还要回到原来的地方?

师:这个问题提得非常专业,如果你乐意接受的话,给你取个外号叫“牛郎织女研究专家”。(众笑)

生:我知道为什么七月七的时候,牛郎织女相会了却不“私奔”的原因,(哄堂大笑)因为王母很厉害,再跑,王母娘娘会再划几条银河,说不定以后再也见不到了。(众笑)

师:每年能见一次总是比没得见要好啊!但这里有个问题,“私奔”是什么意思?现在,喜鹊,甚至天上的王母、天兵天将等都看着、都知道的情况下,这叫不叫“私奔”?

生:不叫“私奔”,叫“公奔!”(大伙笑得前俯后仰)

师:你创造了一个词,但为了表达得更清楚,我建议再换个词。

生:公开地私奔,公奔。(众笑)

师:这样说也行,不过要在私奔这两个字上打个双引号,这表示不是真正的“私奔”,而是逃跑。我们就要像他这样不断地思考,不断地探索,这就是学习,这就是研究。我们再来研究一下:他们可以逃跑,为什么不跑呢?

儿童为本的教学必须建立在儿童与文本相知相遇的基础上。之所以孩子说到“私奔”,是对文本的理解不到位,而追问“私奔”,让儿童的表达成为教学的第二文本,这是为了进一步还原文本,让儿童成为发问、表达和思想的主体,把语言以及意义的建构还给儿童,让儿童成为课堂的建设者、开发者、实践者。

课后:儿童的评价是教学反思的依据

一堂课成功与否,我们要关注孩子的感受,孩子的评价与建议是我们课堂教学反思的关键。逐渐成熟的课堂就应该踏上全面倾听儿童、理解儿童之旅,在不断发现与改进中生长。

张老师三上《九色鹿》,两次倾听孩子的心声。第一次,引进课外名人名言与《农夫和蛇》的故事,制造矛盾冲突——你救不救调达?深入地探讨了人性,课讲得很深。上完后教师们议论纷纷,贬褒不一。而张老师却是请孩子来座谈,结果有一半孩子喜欢,一半孩子搞不懂。张老师只说了一句话:“一半孩子说不行,这课就不行。”

于是,张老师在梳理孩子们意见的基础上,重新设计教学。第二次试教,以“读出表情、读出心理、读出见解”为基本方法,抓住“惭愧”“斥责”“惩罚”“下令”这几个词联系生活,展开想象,最后也在不同的角色身上得到了不同的启发。但遗憾的是,尽管学生学得快乐,语言落实也比较到位,但想象出来的诸如吊死调达、鞭刑等“酷刑”却成了张老师心中的隐忧。

篇3

中图分类号:G4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10-019-1

本人在平时的教学与听课中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学生回答错误,教师大多否定其回答或不置可否,然后另请他人。有时连续几位同学答不出,教师只好自己作答。这种简单的评价学生课堂错误回答的方式,往往会对学生产生消极的情绪影响,从而降低学生的参与热情,抑制学生的思维,久而久之,学生就会惰于思考。试问作为“上帝”的教师在“给学生关上一扇门”的同时,有没有给学生开启一扇打开思维的“窗”,解脱心灵的“窗”?有没有给自己开启一扇合理利用学生课堂错误,变错为宝的“窗”?那么究竟该如何评价课堂上的错误回答呢?我结合自己的学习、实践与反思来谈谈自己的一些粗浅做法和认识。

方式一:“孩提学步”――多引少否,领略窗外的“春暖花开”

著名诗人海子曾经说过:“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确只有面朝大海,我们的心胸才会变得一如大海般博大宽广、纯净透明;我们才会更多地给予那些犯错误的孩子,以及那些错误更多的欣赏与理解。我们面对犯错误的孩子,才会表现出如同父母面对自己的孩子孩提学步时的欣赏与耐心。这样我们的老师,我们的学生才能共同感受到“春暖花开”般美好的教育真谛。

在一节高年级A部分语篇教学的市公开课上,教师设计的教学过程中有一个环节Read and judge,此环节针对课文内容,让学生判断句子是否正确,主要检测学生是否正确理解语篇及培养学生捕获相关信息的能力。其中第一个句子是:1.Jim only opened the present for his grandpa.方同学被请到回答这个问题,他回答:“True.”下面有学生举手,但教师并没有急于让答错的方同学坐下,而是开始引导:“How do you know that? Can you find the sentences in your book?”方同学从书上找到了相关句子并读了出来。教师追问:“Who opened the present for Jims mum?” 方同学答:“Jim.”教师继续追问:“Who opened the present for Jims dad?” 答:“Jim.”学生此时立刻意识到自己刚才对句子的理解错误,随后方同学作出了正确的回答。

如果是我,在公开课这种场合下,绝不可能让一个回答错误的同学继续分析下去,多半会让他先坐下,再另请其他同学解答。但这样的处理方式往往会使得答错的同学开始被动地等待其他同学的答案。这位老师用引导代替否定的处理方法,让很多听课老师感觉眼前一亮,对这个学生的错误处理也成为这节公开课的一个闪光点。我们不难看到,学生的思维并没有因为回答结束而终止,而是从回答结束进入了新的开始。教师真正做到了让学生通过错误得到提高与发展。我相信方同学通过这次的错误,对句子的分析和课文的理解必定更加深刻。

方式二:“大禹治水”――多“疏”少“堵”,演绎错误的“美丽”

“大禹治水”的传说千古流传,我们要为大禹的精神击鼓而歌,更要为大禹治水的方法拍手称赞。大禹吸取了父亲“只堵不疏”,最终失败的教训,巧妙采用“多疏少堵”的方法,成功治理了黄河流域的洪水泛滥。作为教师,面对学生如洪水泛滥般的错误,何尝不可以多“疏”少“堵”呢?

在一节重点学习past和to时间表达法的课堂上,我问学生:“What time is it now?”当时教室里钟面显示的时间是9:10。大部分同学举起了手,我随即请了成绩一般的A同学回答,A说:“Nine past ten.”班上立刻响起一片惊疑声,更有很多同学将手举得老高,欲给出正确解答。而A同学眼见周围同学异状,似有顿悟,欲言又止。我示意全班安静,等待A同学重新回答,他很快地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并给出了正确的答案,然后自信地坐下。再比如有一次进行随堂听写,我请B同学上黑板书写。他给出了这样的句子“May I have this a ball pen?” B同学回到座位,周围同学立刻提醒他哪里出了问题,B同学仔细一看,发现自己犯了个很低级的错误,顿时懊恼不已。我看到B同学的表现,决定再给他一次机会,让他自己上黑板点评一下自己的解答。结果B同学评讲得十分认真,还告诫同学不要学自己的马虎大意,然后带着不好意思的笑容回到了座位。

试想,如果当时教师立即去纠正或请其他同学去纠正,那么给这两位同学留下的可能只是遗憾,长此以往,更可能导致学生害怕回答问题,拒绝回答问题的情况的出现。上面的案例中教师没有直接否定学生,而是给学生一次重新分析的机会,多“疏”少“堵”这种处理学生错误的方式能够让学生重新进行思考,会使学生对问题的认识更深刻。并且如果学生能给出正确的自我评价,也会使学生对今后的学习充满自信,起到一种激励的作用。

方式三:“扬长避短”――“盘活”课堂,解脱学生负重的心

篇4

平面的、静止的文字是难以真正调动起学生质疑的兴趣和热情的,只有将原本孤立的文字置于生动、鲜活的情境中去,才能走进学生的心灵,丰富学生的感官,给予他们真切的体验,让他们在这种体验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这种质疑才是有意义的。以激发学生质疑意识为目标导向的情境创设,要着力于诱导学生积极提问,推动他们情绪高涨、思维活跃。

如在教学《送给盲婆婆的蝈蝈》一课时,为了让学生在新课伊始就大胆质疑,唤起他们质疑的兴趣,凝聚学生质疑的重心,教师精心创设了如下情境:

①播放关于蝈蝈的视频。在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同时,告诉学生蝈蝈是一种身体绿色、善于蹦跳、能发出响亮清脆声音的昆虫。

②展示盲婆婆面露笑容的图片。告诉学生,婆婆年纪大了,而且双目失明,什么也看不见了。

③出示课题。启发学生:你想知道些什么?

通过视频、图片的情境渲染,帮助学生基本扫清了认知上的障碍,使他们从一开始就扣住关键展开质疑。

二、在定格中展开质疑。使学生问之得法

在从“有疑”迈向“善疑”的^程中,教师要体察学情、深挖教材,从教学各个环节中找到可以“定格”之处,引领学生在阅读中的重点、难点处体会疑点,做到三“点”的契合。要把握好定格的时机积极进行质疑探究,可以从预习中进行质疑。强调“读书必发问”;可以从课题上定格,仔细揣摩文章的眼睛;还可以在反思阶段定格,组织学生对文本进行反刍等。

如在教学《谁的本领大》一课时,教师在课始、课中和课末三个环节中适时“定格”,给学生留下质疑的时间和空间,促进学生更深刻地领会文章主旨。在导入阶段,让学生根据课题质疑,有学生提问:“太阳和风究竟谁的本领大呢?”教师鼓励学生畅谈太阳和风都有哪些本领,营造自由辩论的氛围,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在学习本文第4-8自然段时,让学生回顾前面内容进行质疑,有学生提出:“为什么又要进行第二次比赛呢?”教师要学生品读课文,感受太阳的得意与傲慢。在课末总结阶段,启发学生对全文展开质疑,有学生问道:“这个故事真好,还有像这样的故事吗?”教师抓住这一疑点,引导学生展开课外拓展阅读,向学生推介了《伊索寓言》。通过及时恰当的定格,使本节课的学习活动饱满而又深刻,让学生有了充盈的收获。

三、在激励中展开质疑。使学生问之得趣

篇5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9-0020-02

一、引言

水不仅是繁衍万物的生命之源,也是孕育人类智慧和文明的天然摇篮。水作为一种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生命要素[1],贯穿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进程的始终[2],并将其内在涵育的文化潜移默化地渗透到人类的思想意识中[3],锤炼民族性格,呼唤情感共鸣,凝聚共同记忆,形成一个观照全人类的水文化图腾。从某种程度上讲,人类文明史也可以视为一部水文化的发展史。

中华民族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其中与水有关的文化内容更是丰富多彩。比如,黄河被称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孕育了博大精深的中原文化,长江作为亚洲第一、世界第三大河流,成就了绚丽缤纷的楚国文化。因此,水文化是中国文化的典型代表和重要来源之一。

一般来说,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认识水文化,即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从物质层面的角度来说,水文化主要记录了人类对于水的认识与改造,属于人类活动实践范畴。但是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以及对大自然的不断认知与探索,对水文化的认识也由物质的表层提升到一种更高的精神意境,即水文化的精神层面,它主要包含了人类对水及其变化的认知,以及由此而形成的一种哲学思辨和审美意识[2]。

在古代汉族的神话传说故事中,就流传着大禹治水的传说,记录了大禹率领民众,与洪水斗争,最终战胜洪水的故事,其治水的精神也受到后人的颂扬。可以说,大禹治水在中华民族文明史上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由此而形成的“公而忘私”、“民族至上”、“民为邦本”、“科学创新”等为内涵的大禹治水精神,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标志与象征。另一方面,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农业大国,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文明历史发展进程中,农业生产一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水又对农业生产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农业灌溉需要水,而洪旱灾害的频繁发生又会给农业生产带来极大的影响。因此,中华民族的文明史也可以看作是一部兴水利、除水害的历史。中华民族在长期的治水实践中,形成了十分丰富的水文化,包括与水相关的科学、人文等方面的精神与物质水文化遗产,从一定意义上讲,水文化已成为中华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4]。

当今社会,水问题仍然十分突出,水资源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愈发尖锐。频繁发生的洪涝灾害仍是心腹大患(即“水多”的问题),水资源短缺仍然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即“水少”的问题),日益恶化的水环境仍未得到有效的控制(即“水脏”的问题),水土流失和生态退化等问题仍然没有得到根本性的改变(即“水浑”的问题)。2006年,联合国确定第14个“世界水日”的主题为“水与文化”,试图引导各成员国认识到提高水文化知识、开展水文化教育等在解决当前水资源问题与危机中的重要性。然而,水文化在解决当前面临的水问题方面还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深入探索和研究水文化与社会发展、经济发展等的内在关系,探讨水文化教育的有效途径,为解决我国目前日益突出的水问题寻求文化的支撑,这方面的工作已经越来越受到学界和业界的关注和重视。而高等院校,尤其是为水利改革和发展提供支撑的水利院校,作为水利学科发展的重镇和该领域人才培养的主阵地,开展专门针对水文化的宣传和教育更是显得十分迫切和必要。

二、水文化教育的内容

水文化作为一个文化体系,涵盖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等诸多方面[1]。因地域、气候、环境等区位因素和自然禀赋的差异,世界各地所具有的水文化特征也不尽相同。因此,在我国开展水文化教育时,必须紧密结合我国的水情、国情和中华民族文明的历史发展进程,综合考虑水的社会经济属性、哲学属性、政治属性、民俗属性、艺术属性等要素[5],深入挖掘水文化在水利改革和建设、社会经济发展、文明进程演化等方面的影响和意义,寻找水文化在社会发展各要素间的内在联系和外部延展,这不仅能够使得民众可以接触水文化、熟悉水文化、理解水文化,进而可以传承水文化,最终能够“以点带面”,使得全社会逐渐认识并重视水文化在当前水利工程开发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的重要性。

关于“水文化”的定义,学界观点不一,因此对于“水文化”内容也没有明确界定。但百变不离其宗,都是围绕“人”、“水”和“自然”关系的探讨。总体来讲,笔者认为,我国的水文化教育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

(1)水文化包含着丰富的哲学意味和人生启迪。自古以来,就有很多关于水的传说与故事。既有广为流传的“大禹治水”,也有家喻户晓的“李冰治水”,这些传说故事得以延续,不仅因为他们对水的治理有功,更归功于他们孜孜不倦的探索精神。

在我国古代从春秋战国到唐宋元明清各个时期的一些诗词歌赋中,也充斥着诸多关于水的元素,其中也可以折射和反映出水文化的发展和演化。比如,《管子:水地篇》中的“是以水者,万物之准也,诸生之谈也。”“水,万物莫不以生”,均将水当做万物的本源。老子的《道德经》中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在道家学说里,水为至善至柔,有滋养万物的德行,它使万物得到它的利益,而不与万物发生矛盾、冲突。《荀子・劝学》说:“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海。”《诗经・关雎》中的“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等等。这其中,既有水之治理、水之道、水之德、也有水之哲学、水之精神。

大学阶段是学生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形成的重要阶段。因此,加强思想教育和成长引领是大学教育不可回避的议题之一。思想教育的方式多种多样,结合实际事物的讲授方式,才最深入人心。在这方面,水文化教育具有天然的优势。

(2)近代以来,随着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和科技文明的不断进步,我国对于水文化有了更加科学、合理和全面的认识,无论是从水文化的概念与内涵的角度,还是水文化与社会、经济等的关系,都提升到了一个新的水平和高度。这其中涉及到的内容,包括对水资源的认识、水法规、节水知识、水生态、水利科技等相关的诸多方面。水是人类生存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资源之一。值得注意的是,它和其它自然资源一样,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也同样具有资源的“不可逆”性。尤其是支撑人类大部分生活用水的淡水资源,正呈现出一种骤减的态势。在“节约用水”的全球呼声中,人类开始审视自己的行为,开始反思人与自然的关系。在上世纪70年代,提出了“可持续发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的理念。

(3)水文化产品。这个方面可以说是以上两类水文化内容的具体形式,包括的内容比较广,既涵盖了以水文化为主题,开发的文学、艺术、纪念品等新的文化产业内容[5],也有在不同地区和风景区的开发中融入和结合水文化内涵,例如在诸如城市景观设计、居民区景观设计、码头改造与设计当中重视和体现水的特色,围绕水文化,设计一些水文景点等等,提升水工程的文化品位和艺术格调。另外,在我国古代的一些音乐、绘画与古典园林中,也有与水文化相关的知识可供研究与宣传,对于学生人文素养的熏陶大有裨益。

三、水文化教育的形式

水文化的教育涉及到学校、社会和水利行业3个层面的教育[6],然而,综合来看,目前关于水文化的教育相对滞后。因此,需要整体布局、综合考虑、统筹规划,立足于前文提到的水文化教育的内容,从多个渠道、多个角度、多个方位发展水文化教育的形式,这其中既包括坚持既有的传统的水文化教育方式,也要适应当前形势,开发与发展一些新的水文化教育方法和手段。具体来说,水文化教育的形式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需要重点考虑:

(1)编撰“水文化教育”教材,开发“水文化教育”特色课程。目前,专门针对“水文化教育”的教材,尤其是专门针对高等院校学生的教材尚不是很多,需要加强对于这类教材的编撰。在全国水利专业高等院校需要开设专门介绍水文化的公共选修课程甚至是必修课程,如“水利史”课程、“水文化”课程等。除此之外,在所有的其它高等院校也应该开设此类课程。高等院校中也应该专门设置一些针对“水文化”的大学生创新课题,通过课题项目的带动和引领,用以激励学生自主的学习水文化、认识水文化、弘扬水文化等。

(2)开展“水文化教育”特色实践活动。只有将水文化教育与实践活动结合起来,才能真正将水文化根植到每个人的心中。目前,在水利高等院校中,水利实习已经比较普及,在其它非水利高等院校中,也应该逐步的开展和推广与水文化教育相关的特色实践活动,比如参观一些著名的水利工程(如都江堰水利工程、三峡大坝工程等)、水利景观等等,或者利用“世界水日”和“中国水周”等事件,组织开展水文化主题活动,以此为契机,深化人们对水的认识。在高等院校中,也可以定期开展一些与水文化相关的主题活动,吸引全体师生参与,营造水文化教育的氛围。

(3)打造特色“水文化教育”的新媒体平台。要充分利用报纸杂志、广播影视、网络电信等大众传媒资源,注重宣传的针对性、广泛性、多样性,使先进的水文化进城市、进农村、进学校、进企业、进社区[7]。当前,随着网络技术和数字技术的不断发展与进步,新兴媒体得到了快速的发展。较之“单向直线式”的传统传播路径,新媒体“点对点”式的网状传播方式,体现出超强交互力、广泛传播力和形象表现力。这一技术特性使新媒体能够成为一个很好的教学工具。因此,水文化教育除了传统的教学方式外,还可以融入一些新媒体教学手段。

例如,可以专门建设水文化网站,开发特色水文化教学平台;搭建水文化教育的微信公共平台,专门负责维护,不定时推送与传播有趣的水文化知识;播放关于水文化的影音视频,引导学生思考,从而给他们留下直观、深刻的学习印象;让学生自己创办“水文化”电子杂志、微视频等,让他们主动思考、主动学习。

值得注意的是,我们不能一味追求新媒体的“短”、“平”、“快”,而忽视了传统媒体的经典和深刻。可以适当引导学生阅读水文化相关的书籍和报刊。例如,曾经风靡一时的《水知道答案》,通过水不同的结晶形状,感化人向上向善。尽管这本书的科学性备受诟病,但不可否认,它确为水文化教育带来了新的思路。

(4)推动和实施“走出去”战略。不仅要学习和熟悉中国的水文化,也要了解国外的水文化,如水政策、水法规、水治理等方面的信息,紧跟时事、与时俱进。另一方面,鼓励老师和学生积极参与国际活动,进一步扩大国际交流,借鉴国外水文化传播的形式和手段,同时增强中国水文化的国际影响力[7]。

四、总结

总的来看,水文化教育影响重大,意义深远。构建水文化教育体系,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必须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在观念、体制、方式等多方面有创新和突破。高等学校、科研院所更是应该要在水文化教育中发挥主动作用和带头作用,营造良好的氛围,推动建立水文化教育,实现水文化教育的发展繁荣,提高水文化在全民族思想道德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培养人们亲水、爱水、节水、护水的意识,共同助力“中国梦”的早日实现。

参考文献:

[1]艾菊红.傣族水文化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4.

[2]王海波.水文化视角下洪湖体育旅游开发与推广的研究[D].湖北大学,2014.

[3]王娟.城市居住区景观水文化研究[D].南昌大学,2014.

[4]罗湘萍,王伟英.水文化传播教育新媒体平台的构建[J].浙江水利水电学院学报,2014,26(4):9-12.

篇6

小学语文课标对第一学段朗读提出明确要求:“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那么如何指导低年级学生从读通、读顺到读出感情呢?在平时教学中我不断反思,对课本中的文章做到每篇必读,并且找来录音,仔细地对照,反复练习,直到读出感情。工作之余大量地查找有关阅读教学方面的资料,经常观摩校内外老师的演练课、研究课,一改以往的指导方法,注重发展个性,充满灵性的朗读。

一、情境体验朗读法。根据教材和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教学中尽量用儿童化的、幽默的、充满情趣的语言去激励学生,使孩子的实际生活经验与书本的世界实现对话、互动。如《雨后》这篇课文所描述的内容和学生的生活很贴近,而且又富有童趣,教学时利用多媒体将孩子带入情境,先展示雷雨前后的场面,并配有打雷、下雨的声音,教师面带微笑提问:“下雨了,你们最喜欢干什么呢?”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因为每个孩子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和体验,所以各自的想法、做法都不相同:“我想打伞在雨地里走路”“我要双手捧着接雨水”“我想穿凉鞋在雨地里踩水”“我会头仰起来张开嘴喝雨水”……正当孩子们说得带劲时,我引导他们:“孩子们,雨后的广场上可热闹了,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学生带着那份开心、兴奋、得意读第一自然段,通过回忆唤起学生对课文内容的亲近感,感受体验快活得像神仙一样的童年生活,更有利于教学的深入。又如在教学《家》的开始部分,我出示课件――温馨的全家福照片组合画面,说:“每个小朋友都有一个家,谁来说说你有一个怎样的家?”孩子们在畅谈完家的幸福、温暖和可爱后,我又接着问:“你们喜欢自己的家吗?”引导读课题,“这是个小家,我们还有个大家呢!读一读《家》这首儿歌,你就明白了。”我在学生对家有了一个粗浅的认识的基础上,激发学生对家更深层次理解的兴趣,将学生带入一个教学的情景之中,学生读书的积极性被充分地调动起来。

二、鼓励个性化朗读。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在教学《猴子种果树》时,为了读出小猴“急切”的心情,老师抓住重点词语,进行重音训练,让学生思考:猴子为什么天天浇水、施肥……大部分孩子透过文字体验猴子的内心世界揣摩出老师的用意,说这是一只没有耐心的猴子,急着吃桃子,而有些学生却认为这是一只很勤劳的猴子。又如《狐假虎威》这则成语故事,故事的结尾也很清楚地点明了蕴含其中的思想意义,狐狸“狡猾”的形象学生在朗读时表现得淋漓尽致:眼珠子骨碌一转,故意扯着嗓子,到了百兽面前更是装模作样,神气活现,摇头摆尾……但是和开头狐狸的“窜”和老虎的“扑”形成对比,学生在品读中认为遇到危险时能急中生智,从凶残的坏蛋那里保住性命,狐狸真是太聪明了。所以面对文本,教师应该有自己的见解,但是不能束缚、左右学生的思想,孩子的想象、理解非常丰富,对课文更有不一样的感受和独特的见解,只要是合理的,在思维不背离的情况下教师应及时引导,给予肯定和鼓励。让学生从低年级起就敢于发表自己的不同见解,鼓励个性化朗读,“想怎么读就可以怎么读”,更让学生感受到“其实读出滋味就是这么简单”。

三、读出意境,读出感情。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的同时,通过有感情地朗读,可以使文章描绘的意境在学生头脑中浮现出来,从而使学生与文章描绘的意境水融,感受文中强烈的思想感情。如在讲读课文《大禹治水》后,教师提问:“大禹是一个怎样的人?”学生根据自己对课文的理解说:“他很聪明(想到的治水办法)、善良(洪水危害百姓)、坚强(走遍了千山万水、吃尽了千辛万苦)……”为了加深对人物的理解,又让学生再次通读本单元课文《要好好学字》《的扁担》《孔繁森》等,在读中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实践证明:朗读对于处在初学阶段的小学生格外重要。它有助于学生掌握每一个汉字的音、形、义,有助于加深对词语的理解和运用,有助于把握文章的层次结构。我认为低年级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把“读”的训练贯串于教学始终,使学生从“爱读、会读”到“读懂、读好”,在朗读中获取知识、提高能力、体验情感,逐步学会读书。

篇7

新时期下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持续深入,历史教学的功能也实现了转变,从以往的“传授历史知识,培养学生学科能力”向“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和思维,进而形成科学的价值观和人生态度”转变。同时历史学科在教学方式、教学实践、教学管理、教学内容以及教学评价方面都实现了创新和改进。本文主要针对以生存与发展教育为导向的中学历史教学进行探究,对推动历史学科的发展具有现实意义。

一、遵循以人为本的理念进行生存与发展教育

以人为本是开展生存与发展教育的核心理念,是新时期教育创新的重要思想。生存与发展是人类社会的两大主题,而历史教学的目的就是以史为镜,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价值观和人生观,通过历史教学,教会学生如何生存、如何发展。生存教育的目的不仅是教会学生生存的方法,更是让学生明白生存的意义,发展教育的目的则是开发学生潜能,培养学生个体精神。在新时期下生存与发展教育更符合时代与社会的发展。

二、将生存与发展教育贯穿于中学历史教学的具体措施

在教育改革的背景下历史教学在迎来发展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诸多挑战,特别是历史教师,一定要充分抓住素质教育的机遇,勇于接受教学中的各项挑战,开拓进取、负重自强、勇于创新,在教学中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在课前准备、课堂教学、教学评价以及教学反思等环节,贯彻生存与发展教育,并且以此为导向,渗透给学生发展意识和生存意识,陶冶学生的人文情操,激发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兴趣,进而开展主动学习,提高自身的人文修养和道德品格。

1.教学准备环节

在教学准备环节中教师要合理选择教学内容,科学制定教学目标,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知识水平选择教学策略,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为学生创设拟真的教学情境,进而实现预期的教学效果。首先,教师要仔细分析学生情况,以生存与发展为立足点,通过问卷调查、提问、谈话以及观察等形式,了解以及掌握学生的基本情况,分析每个学生的智力因素,同时还要对学生的性格特点、爱好兴趣、年龄意志等因素进行有效分析;其次,教师要合理选择教学内容,将生存与发展教育融入教学材料中,如在学习“大禹治水”这一故事的时候,教师要突出讲述在恶劣的环境下,大禹为了部族的生存,带领人们与洪水抗争,开挖水渠,成功治理水患;最后,教师要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和知识水平科学选择教学手段,通过教学渗透给学生发展意识和生存意识,通过历史图教学、历史剧编演、历史调查、历史访谈、问题探究以及资料研习等策略开展课堂教学。

2.教学实施环节

教学实施环节是贯彻生存与发展教育的关键环节,但是由于教学实施环节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例如,教学环境变化、教学思路调整、应急事件处理以及学生状态变化等,这些因素可能导致教学实施不能按照教学设计而进行,对课堂教学效果带来一定影响。因此,教师一定要灵活选择教学策略,通过鲜活而具体的课堂教学,实现历史教学与生存发展教育的充分融合。如在学习“生命起源”这一知识点的时候,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结合生活实际,与学生共同讨论生命是什么,人在社会中应该如何生存,实现自身发展。通过讨论,学生或许无法完全理解生命的意义,教师还要利用教学设备、环境以及教具为学生创设情境,进而开展生存与发展教育,带给学生深刻的印象,实现预定的教学效果。

3.教学评价环节

在教学评价过程中要以生存与发展教育为评价导向,在通过成长档案袋法、学生自评法、活动法、观察法以及考试法等方式进行评价的同时,教师还要注重评价的效果和评价可能给学生带来的影响。在重视学生发展、知识掌握以及思维锻炼的同时,还要重视学生发展与生存的能力,将生存与发展教育贯穿于整个教学评价中。

4.教学反思环节

在教学结束后,教师要及时进行教学总结和反思,思考在教学过程中,是否以生存与发展为教学导向,是否落实教学目标,是否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生存意识和发展意识,生存能力有没有得到提高。通过教学反思,教师可以丰富教学经验,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

总之,在新时期下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不断深化改革,中学历史教学迎来了发展新机遇,教师一定要充分认识历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生存与发展教育为教学导向,从学校环境、自身情况以及学生实际为出发点,积极参与到历史教学创新中,进而发挥历史作槿宋难Э频幕极作用。

篇8

一、明确治班理念、目标与底线

1.理念:教会学生追求高境界做人、高品位生存,并付诸行动。这是所有市级重点高中教师共同的使命。为国家储备科技生力军,为社会延续与发展提供必备人才,我们责无旁贷。

2.目标:所有学生100%达二类线;力争完成20%一类线目标;让每一名学困生坚持不懈,考上理想职校。

3.底线:安全零事故;大型考试,班级得分不连续年级靠后;高考一类线有人;学校量化管理每月不连续低于95分;学校重大事件零失误;给师生留下良好印象。

二、学生违纪使用关键词:高压、堵、疏

1.对“小事”高压。班主任的主要职责是什么?能使班级全体师生正常、有序、高效地投入到教学中去。不要认为处理差生,培养优生是重中之重。课堂内外学生说小话、教室吃东西、寝室违纪、值日生不认真值日,卫生一团糟、课代表收缴作业不及时等远比学生个人上网、打架等更为恶劣。前者影响整个团队,扰乱正常教学秩序。后者只是个人行为。如果教室里连安静、卫生等都不能保证,何谈求学、升学。针对小事,铁腕政策、高压为主。

2.个人违纪堵、疏相结合。学生有几种主要违纪现象:玩手机、看小说、抽烟、男女同学不正常交往。如果刚性惩罚对处于叛逆期的中学生不一定能治本。他们需要的是自我反省与矫正,排除极个别学生,重大违纪坚决执行学校违规处理办法。对玩手机、看小说的大禹治水疏导为主,让其主动认识到学习更重要。抽烟、不正常交往的停课,反思后写出承诺书。

三、自己所任学科确保“中庸”

班主任的德育主阵地,从时间来看不仅是在读报、团队活动和晚自习时间偶尔讲话,还要通过自己任教学科的课堂教学渗透来诠释自己的各种管理理念。很难想象自己所带学科落后而学生会相信你引导的学法;作业经常迟迟未改,学生会相信你言必行,行必果;课堂效率低下学生会相信你引领风潮,追求卓越;板书杂乱无序,学生会相信你规范书写的言论;挤占别的学科时间,学生会相信你合理安排时间的高谈。因此我坚决做到了以下几点:(1)平和心态,换位思考。从心里尊重各个层次学生,想想自己读书时的层次,在学生作业、考试不理想时就会少一些抱怨,多一份思考;少一点批评,多一点反省。(2)备课中多备学生。学生会的让学生讲;学生不会的,可能不会的,重点讲,深讲。(3)讲解时反映自己的“原生态”。对学生而言最难的是审题不清、不准,敢于讲出自己思考该题的全貌。

四、班级管理“成人化”

1.寝室长负责制。半学期一次学生测评,结合量化管理成绩,能者上。新寝室长负责挑选成员,无人选的学生,老师和家长教育后签订承诺书,经寝室长同意方可入住,否则家长陪读。

2.班干部一月至少开一次民主生活会。深入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深层次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若有违纪情况,当月解决,不留尾巴。

3.座位调整“自选”为主。

4.值周组轮换班级值日。

5.正确看待体育课与班团队活动的作用。

五、调动班级所有任科教师的积极性

“一个好汉三个帮”,片面强调班主任的地位而忽略所有任科教师的共同打造是不合实际的,因为一天的绝大部分时间是掌握在非班主任教师手中,再好的班级构想如心态、理想、学法、习惯、人文建设……若没有任课教师的积极参与都是纸上谈兵。要正确认识学生反映出教师的课堂问题,强调学生的问题是核心,要能站在一定高度认识到这些问题是教师个人成长历程中的必修课,多一份帮助,少一份责怪,是最行之有效的办法。同时每次大型考后质量分析会开到实处,力争化解这些问题。

六、学会欣赏鼓励自己的学生

汽车需要加油,人的心灵更需要加油,孩子最需要的是精神财富,而不是物质财富。班主任只有发自内心地爱学生,尊重学生,欣赏学生,才能成为一个精神财富的给予者。只有理解学生,站在学生的角度看问题,才能成为学生真正的朋友和导师。学生才愿意为你创造奇迹。我们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寻找学生的闪光点,寻找值得赞扬的地方,哪怕在我们面对来自方方面面的压力时也要坚信这一点。要相信每个学生都是上帝送给我们的礼物。

子曰:“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班主任工作,千头万绪,各有高招,每个班主任都在兢兢业业中寻找各自的支点,“求”为可知也。

参考文献:

篇9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809(2010)12-0079-01

人文精神就是指一种注重人的发展与完善,强调人的价值和需要。关注生活世界存在的基本意义,并且在现实生活中努力实践这种价值、需要和意义的精神。

在当今,有这样一种反差极大的社会现象:在播放《雍正王朝》、《康熙帝国》等历史剧的电视屏幕前,人气火爆;在销售《》、《左宗棠》等历史书籍的柜台前,人头攒动;而在中学历史课堂上,却是一片死气沉沉的景象。许多调查证明,历史课是最不受学生欢迎的课程之一,这不能不引起历史教育工作者的深刻反思。

现实和历史都告诉我们,人文精神必须重新回归,让历史教学彰显人文精神。作为基础教育的中学历史教育,更是承载着人文精神涵育的重要责任。那么如何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呢?我认为应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1、课堂教学应加强情感投入

历史教师首先必须对历史教学有情感,在实际教学中注入情感,从而使历史课堂不再那么枯燥乏味。古往今来,众多的历史人物和无数的历史事件,或让我们扼腕长叹,或让我们深深思考……历史本身的无尽沧桑,给我们留下了可供发挥的广阔的情感空间和绝好的素材,当王昭君一曲琵琶飘然出塞,我们怎能不为她的命运不公而叹息,怎能不因她为民族友好而自我奉献的精神所感动?当战乱四起,烽火连天,“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我们怎能不为生灵涂炭、山河破碎而忧思?当我们讲到近代中国百年的屈辱史,怎能不痛恨列强的侵略、清政府的无能?怎能不为民族的悲剧而思考?……以言感人、以情感人,把强烈的情感色彩有机地注入历史课堂教学,不仅能给学生以极大的感染力,而且还会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学生必然在这种情感碰撞中,不知不觉中接受了我们所传导的知识和理念。如果历史教学仍片面强调学科知识,而不将触角伸向人类灵魂的最深处,以人文关怀来触动学生的心灵,那么,它将永远没有出路。

2、深挖教材的人文内涵

历史学科本身所具有为其他学科所无法比拟的浓厚的人文内涵,如能得到较好的挖掘,真正地让学生感悟,对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将大有裨益。

华夏古国五千年的古老文明,无不闪烁着人文精神的光彩。其优良的传统道德修养、品格情操,不胜枚举。有精忠报国、捐躯济危的爱国情怀;有富贵不、威武不屈的气节操守;有自强不息、精进不止的积极人生;有格物致知、知行合一的求是精神;有温良恭俭、推己及人的人间关爱;有坤德载物、谦下若水的的博襟;有民贵君轻、政在养民的民本思想……

人文精神具有“关注现实,感时忧国”的特点,而培养学生从认识历史提高到观察现实和预测未来的能力,既对今天的时代有正确的认识,又对历史的前途有乐观的信念,正是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真正意义上的尝试。

3、寻求历史与现实的契合点

“鉴前世之兴衰,考古今之得失”,寻求历史与现实结合,在历史教学中对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同时也是历史服务现实,启迪未来重要作用的体现。

以“大禹治水”为例,学生可以总结我国与水有关的一系列知识:中国古代的水利工程;治水英雄及其品格;水与四大文明古国;水与农业,水利与王朝兴衰;水与生态平衡;水与中国文化及中国人的性格;认识、利用自然规律等,总结前人用水、治水经验、教训、智慧,从而针对1998年我国长江流域和三江流域发生的特大洪水,以史为鉴,献计献策,提出治理方法,反思人类对生态平衡破坏的错误。

4、重视历史人物的剖析,提升学生的人格境界

黑格尔曾经说过:“贤良方正的实例足以提高人类的心灵,又可以做道德的教材,以灌输善良的品质。”革命志士谭嗣同面对生与死的抉择,他心中所想的是“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中国未闻有流血而牺牲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这种甘愿为革命流血牺牲的豪迈气概,使我们的感情真正得到了升华,真正体验到革命先烈为改造中国而英勇献身的革命精神之可贵。因此,教师必须关心学生的精神世界,让学生感受历史学科所具有的人文内涵,完善人格素质。

5、重视美育熏陶,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

历史蕴含着丰富的美的因素,教材本身就是一座美育的殿堂。古今中外各个历史时期的艺术珍品、名胜古迹;杰出人物灿烂的人生、闪光的思想;各个时代的科技成就、发明创造;文学宝库中的瑰丽诗词、不朽篇章……这些,无不是对学生进行品行美、心灵美、自然美、艺术美教育的最好的素材。读此素材,可陶冶情操,净化灵魂,进而引导学生对美的追求。

6、以学生为主体,营造民主的教学环境和氛围,激发学生独创性思维

篇10

较大的地震在来临之前,都会发生征兆。在这种征兆出现的地方,说明原来不是震中的地带,但一旦发生地震,该处也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这样,在某个地方如果发现类似地震的征兆,有关当局就应该迅速采取措施。如果在短时间内不能作出明确的判断,那就向直属机关报告,要求采取紧急应对措施。或者一方面发出预警信号,一方面采取预防措施。也许有些人认为,这样做会引起恐慌,使人们无法正常生活和工作,如果最终证明不是地震,那就会给人们造成一种反方面的损失。从这种想法来看,是害怕承担责任,还是存在某种侥幸的心理——或者认为地震一般不易发生?俗话说:一万不怕就怕万一。如果真的发生了地震,导致过多人员伤亡和发生严重的经济损失,那最大的责任又是谁?地震是我们人类无法避免和抵抗的,从这种作为我们人类共同的敌人来说,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有责任去承担。

如果要提高全民的抗震意识,就应该在教学内容里得到相关领导的高度重视。我们可以从地球每次地震发生的征兆中寻找共同规律。

地震实质是地壳运动中岩层错位裂变所造成的一种情绪发泄,是地球内部构造和变化的一种本质特征。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