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信息资源模板(10篇)

时间:2022-11-07 11:07:35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网络信息资源,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网络信息资源

篇1

关键词:

互联网;信息资源;网络化资源收集;资源特点

一、网络时代之所以存在,在于它有着自己独特的特点

互联网是没有国界的虚拟自由王国,信息在上面自由流动、并且用户使用和言论自由。互联网作为世界上最开放的计算机网络。每一台计算机都可能和互联网连接,实现信息等资源的共享。在互联网内,虽然有一些付款服务,但绝大多数的互联网服务都不需要花钱的。很多资源和信息也是免费的。在互联网内,你是怎样的人仅仅取决于你通过键盘操作而表现出来的你。互联网作为一种新的传播方式,在虚拟社区中,它可以与众不同的个人特征,只有独特的信息和服务,它可能在互联网上不会被淹没在信息的海洋和互联网指南是个性化的时代。互联网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它通过数字信息处理,通过信息流来替代传统的物理流量,使互联网通过虚拟技术在现实世界中有很多传统的现实。互联网从商业运作开始,就没有国界,信息的流动是无限的自由。因此,互联网从诞生是一个产品的全球化,当然,全球化也不排除本地化,如互联网主流语言是英语,但对中国习惯或中国。笔者认为,无论是对网络信息的怎么使用?怎么利用?网络信息资源的收集与利用,归根到底是为了方便用户获取和利用网络丰富的信息资源。目前网络信息搜索和利用主要借助于网络检索工具,或直接检索相关专业数据库。网络不仅是一个浏览新闻,娱乐场所,而且是一个伟大的学习窗口和科学信息的重要来源,和人民的食物和服装生活在虚拟世界的关系。网络信息资源的存在是宽松的,没有特殊机构的集中管理网络,它最大的特点是自由发展模式:免费连接和免费信息,延长免费,免费增加服务模式和服务内容。自由发展创造了互联网,最终形成一个网络信息资源。

二、与传统的信息载体相比,网络具有一些独特的特征:

1)大量的复杂内容。

互联网作为一种计算机网络的通信网络,收集各种信息资源的整合,将海量的信息来源与传统的载体进行追赶,同时,由于互联网自由的特性,无论是集体还是个人。可以自由地在网上各种信息,导致了太多的网上计数信息。

2)类型,宽范围。

各种各样的网络信息、电子出版物、动态信息、软件资源,书目数据库,在线数据库,个人主页,论坛、电子邮件等信息。信息的形式,它们涉及领域很广,包括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和人文学科,但也包含了使用寿命,休闲和娱乐信息。

3)混乱的动态性。

互联网是开放的,TCP/IP连接不同的网络标准,没有统一的组织和管理网络信息资源和信息标准。同时,地址、连接和内容本身是不断变化的,因此,信息资源的变化,无法预测死亡。因此,当前的互联网信息资源状况正处于混乱状态,

4)质量不稳定的信息质量参差不齐。

网络信息有很大的自由度和随机性,缺乏质量控制和管理机制,使网络信息复杂和混乱,存在安全隐患,质量品质参差不齐,让用户选择使用网络资源带来了障碍。

5)超文本链接。

网络信息组织是以超文本链接为基础,通过网络与传统的纸质文档的链接,形成一个三维网络,所有相关信息都通过一个节点连接到互联网上,这与传统的纸质文档有很大的不同。信息网络打破了传统媒体的时间、空间的限制,为读者提供了一个新的途径,提供了大量的信息,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但信息量也使读者别无选择。所以我们在信息采集过程中要注意准确、有效性、针对性和实用性,要不断根据相关学科的研究重点和研究进展进行调整和修改,并注意补充和完善各类信息。笔者认为信息资源共享是网络信息资源开发的最终目标。但是真正实现信息资源共享,除了需要先进的网络技术保证,还需要建立信息资源共享机制。只有技术与制度完善融合,才能保证信息资源开发的最终目标得以实现。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给网络信息的利用带来巨大冲击。信息资源没有被利用,它就是静止的“无功”源,这是战略资源上的一种浪费。

因此,合理和有效地开展以需求为导向的网络信息资源,树立基于需求提供信息服务的理念,重视对信息资源用研究,提高网络信息资源的服务功能,是人类长期的责任,也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工作。网络信息资源收集与利用就是将信息技术和信息内容在虚拟的网络里实现融合,共生共荣。

作者:汪慧芸 单位:宜兴市史志办公室

参考文献:

篇2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信息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已成为现代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时时刻刻都在网络上、浏览、查询信息。这种信息的形式是多样的,内容是复杂的,容量是庞大的。这些信息是文化的痕迹,在一定时间间隔内它的价值是不可估量的。但由于网络信息的动态性特点,这种信息的生命周期却是十分短暂的,据相关机构统计,一个网页的平均生命周期仅有44天,如何高质高效安全稳定的保留这些具有潜在价值的网络信息已经越来越受到国内外相关领域的重视。

一、 网络信息资源保存的需求分析

网络信息虽然形式多样、内容繁杂,但它仍是一种数字信息,同数字信息一样必须依赖众多技术、方法、工具和管理机制才能为人们所利用,所以在保存网络信息自身数据的同时,与其相关的技术、方法、工具和管理机制也应一并保存。这样网络信息资源的长期保存就必须满足以下需求:

1.网络信息原始数据的保存。网络信息的生命周期短和存储量庞大的特点,限定了网络信息资源的保存必须采用冗余备份的方式保存。由于现在网页的内容是多种多样的,有文字、图片、声音、图像等内容,其数据模式又大多是服务器/客户端模式,许多内容多是采用服务器请求调用的方式获取,很容易在保存的过程中,只是保存了信息的绝对连接或服务器请求命令。当再次打开保存后数据时很可能就会无法显示。这就要求在保存信息过程中必须将不同类型的信息完整的采集下来,并保证保存信息能被准确完好地读取。

2.网络信息动态联系特征的保存。网络信息具有传统信息所没有的动态性特点,网络信息从类型角度看,多是由脚本数据,表单数据,函数公式,链接数据,数学模型组成,其功能和表现形式多为导航,工具选项,交互式表格等。其显示的内容多根据访问网页第一时间浏览者的需求由服务器动态生成的,并非传统数据一成不变的。换句话说不同的人在网络上查询相同的信息可能得到的结果是完全不同的,但又都是正确的,它反映了信息与信息之间的联系,而这些信息正是现代网络信息的关键所在,比原始信息更重要的不是内容而是信息之间的联系。这种联系的保存是网络信息的难点,而这些信息的丢失将导致网络信息的灵魂消失。

3.网络信息属性的保存。网络信息的属性包括:出处,时间,作者,来源,性质,类别,关键字等等。通过这些信息的保存能追溯相关信息的来源与历史,确认信息的真实、可信和完整性。同时,可通过此种方式针对现代网络信息进行信息、内容校验、身份认证、版本演变、知识产权认定。所以,保存网络信息的属性,对于真实、完整地保存网络信息是十分必要的。

4.信息类型与处理标准的保存。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新技术,新标准,新类型,新模型不断涌现,同时,旧的标准也在不断被替代,由于网络信息资源的多样性,在进行保存的过程当中,不同时期的网络信息中的信息编码、字符格式、网络标记、体系结构、压缩方式、加密算法等方面的技术标准是不同的,要确保在一定时间跨度上不同网络信息的可识别和解析,就必须记录保存当时网络信息资源的信息类型和处理标准。

5.网络信息管理机制的保存。虽然,网络信息被保存了,但这些信息的使用原则是不相同的,这决定于网络信息的属性以及与之相对应的管理机制,比如:知识产权管理机制、信息安全机制、保密等级机制、屏蔽原则等等。这些是网络信息鉴别分析、合法使用的前提,是网络信息资源存储的可持续进行的基础。

二、 网络信息资源保存过程

1. 网络信息资源的采集。面对庞大的网络信息资源的采集,首先要划定信息收集的范围。通常情况下各国采集与本国有关的重要信息,范围条件包括:服务器的物理地址在本国;由本国组织、公民创作拥有;国家顶级域名;使用本国官方语言;研究价值;公众的关注度等。根据范围条件通过专门的采集软件对网络资源综合地进行采集。此外网络信息是在不断变化的,这就要求对于已采信息一段时间间隔后需要重新采集,以保证数据的连贯性。实践中可以发现有的网站内容更新较稳定,很少时时更新,更新周期较长;而有些网站特别是新闻网站,跟新速度极高。所以针对于不同的网络信息资源信息更新的时间概率应采用不同的间隔标准。

1) 收到信息的甄别:采集的数据还要进行替旧和,替旧主要是在数据的再次采集的过程中发现数据较以前有修改,就记下修改信息并将信息更新为现有信息。是指在网页的采集过程中,网络信息的网址虽然不同但其内部的内容却是一样的,对于这样的信息,只需要记录简单的网址信息,而不需要记录全部的网络信息了。

2) 甄别后信息的数据分离:在确定了要保存的信息资源后,数据还不能马上保存,还要进行数据的分离。从资源中分离出信息原始数据、动态联系特征、信息属性、信息类型与处理标准、信息管理机制。这是因为网络信息资源的价值不仅仅只局限于网络信息资源的内容本身,还包括这些网络信息资源形成的规则与机制。而且这些信息资源的规则和机制的价值往往远高于信息资源本身的价值。

2. 网络信息资源的分级保存原则与介质选择。面对不断变化迅速增多的大量网络信息,完全保存是不可能的,即使已经进行了划定范围采集其数据量的庞大也是难以想象的。如何利用有限资源对网络信息进行,稳定高效安全的信息保存是十分必要的。对将保存信息依据研究价值、保存时效、数据位置的信息进行分级保存。比如:研究价值越高、保存时效越短、数据位置越趋近于普通用户主机的数据需要进行归档级的数据保存。采用专用的服务器集群保存,为数据集成做初步的数据保存,并在适当的时机对相应的数据信息进行数据挖掘,得出的规则进行永久保留,并应用到相应的网络信息资源保存的采集框架中;研究价值高、保存时效长、数据位置趋近于服务器的数据一般采用分布服务级。根据数据的物理位置选择最近的符合网络信息资源保存框架协议的分布式服务器进行保存;研究价值低、保存时效短、数据位置越趋近于普通用户主机的数据可以采用镜像级的数据保存。对于这类数据可采用只在附近的分布式服务器保存文件内容的方式;研究价值低、保存时效长数据位置趋近与服务器的数据可采用链接级。主要通过服务器集群记录相应数据资源的网络链接,并形成统一的查询目录,也可将目录分类或分布保存;研究价值低、保存时效长、数据位置越趋近于普通用户主机的数据可以采用检索工具级的数据保存。采用网络服务提供商的搜索引擎进行检索,可将检索指向相应的服务提供商,不保存相关数据,只记录服务提供商。

篇3

【【关键词】网络/社科信息资源/检索策略

随着全球信息化的不断深入,网上社科信息资源日益丰富。但由于网上信息资源高度分散、数字信息的易拷贝等特点导致信息重复率高,无序性更为突出。所的社科信息没有统一的管理和规范,加之现有的检索工具智能化程度较低,导致信息查询困难,大大影响了网上社科信息资源的利用效率。了解目前网上社科信息资源的分布情况,加快和扩大网上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进度和规模,利用信息网络共享社科信息资源,弥补目前普遍面临的信息资源短缺的问题,已经迫在眉睫。

1网络社科信息资源的分布

1.1网上电子期刊资源

网上电子期刊具有时效性强、内容丰富、检索途径多样等优势,利用率非常高。网上电子期刊包括与印刷版同时发行和仅在网上发行的两种,其主要来源渠道有:

(1)出版商和文摘索引服务商提供的期刊检索服务。目前,国际上大多数主要的期刊出版商都建立了全文数字化期刊数据库,并通过因特网提供服务。如美国学术出版社(AcademicPrees)的IDEAL(InternationalDigitalElectronicAccessLibrary)系统(http://),德国Spring-Verlag出版公司的Link系统(http://link.springer.de)等。有的文摘索引服务商则将自己的产品上网,提供包括期刊订购、检索、全文传递等服务。如美国威尔逊公司(Wilson)的WilsonFulltext(http://)。

(2)网络数据库信息服务商提供的服务。存储在网络服务器上的网络数据库品种多、质量高,大多由信息服务商或大型图书情报机构创建维护,如世界上最早和最大的国际联机检索系统Dialog,美国联机计算机图书馆中心OCLC,中国期刊网等。访问的形式主要有授权直接访问或访问镜像站上的数据库两种。中国期刊网的题录数据库免费供用户检索,可为用户提供6000多种刊物的题录信息。有的数据库服务商不定期地提供某些数据库的免费试用服务。

(3)文献情报部门或学术性机构提供的服务。文献情报部门或学术性机构依托自己或协作单位的馆藏,通过自己的网站提供期刊或其他类型文献的网上检索服务,用户在有的网站检索二次文献信息的同时,还可以订购原始文献,原文可通过E-mail、传真、浏览、下载和联机打印等方式获取。如美国科技信息研究所的科学网(webofscience,http://)提供世界三大引文索引SCI、SSCI、A&HCI)的检索。

(4)网络版期刊提供的服务。许多期刊正在网上建立自己的网站,便于读者上网检索或提供免费的电子邮件现刊目录服务。如《中国远程教育》免费为广大读者提供全文阅读、期刊订阅及检索服务;《世界华人名人录》网络版提供网络版的题录和全文;中国经济展望网提供《宏观经济观察》、《宏观经济论坛》等多种网络版期刊的题录和全文,等等。

1.2网上图书信息

网上提供的图书信息主要包括书目信息和电子图书。

(1)出版商提供的书目信息。国内外许多出版社都设有自己的网站,通过因特网其出版物的目录、最新图书内容简介、价格等信息。如高等教育出版社提供新书推荐、教材目录以及书目查询服务等;AcademicPress提供其出版物的目录、最新图书内容简介、价格等信息,带有一定的销售宣传性质。

(2)图书馆、文献情报中心提供的联机图书馆馆藏目录。目前全球至少有15000个大型图书馆的联机目录24小时对外开放。读者通过OPAC可以查询到大量的书目信息,确定某本书是否在馆,能否通过馆际互借加以利用等。有些联机目录不但提供书目及摘要,还提供其他信息资源,用户可以通过相应的URL地址访问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的各种图书馆。

(3)数字图书馆提供的电子图书。数字图书馆是数字化生存时代的重要文化基础设施。用户只需通过鼠标和键盘,记载人类文明成果的图书资料就会方便地进入人们的生活。如超星数字图书馆可为读者提供35万册的PDG格式的数字图书。其会员可随时阅览到最新图书。国内可供读者阅读图书的还有中国数字图书馆、书生之家数字图书馆等。

(4)研究机构提供的电子图书。以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的“古文献资料库中心”和中国台湾的“瀚典”为代表。两网站除部分内容需付费使用外,绝大部分内容可免费在线浏览。

(5)个人或团体网站提供的电子图书。大多数文学类网站属于此类,有的以收藏为主,有的以链接为主。虽然侧重点有所不同,但大多是中外文学名著和眼下一些比较红火的图书,也包括一些网友自己的习作和文摘,一般为全部免费提供给读者阅读。

1.3网上报纸资源

网上电子报纸时效性强、传播范围广,提供大量时事、专题、经济、政治、法律法规等方面的信息,正逐渐成为新的重要的社科信息源。据不完全统计,自1995年10月《中国贸易报》率先在网上开办电子版以来,到1999年6月,国内已有273家报纸上网提供阅览。以《人民日报》网络版为例,它从每天凌晨0时30分到5时,将每天出版的《人民日报》、《市场报》等17种报刊的全部文字和图片上网,还分为“中国”、“国际”、“财经”等9个频道,每天滚动国内外新闻1500条,并就新闻热点制作专题。网站还设置了对报刊和频道新闻均有效的信息检索功能,读者很方便就能查到相关资料。

1.4网上学位论文资源

(1)利用全国性的学位论文数据库提供的信息。许多国家已将学位论文数字化列为重要的项目计划,其中较具规模与成效的,例如:ETDDigitalLibraryNetworkedDigitalLibraryofThesesandDissertations(NDLTD)网络博硕士论文数字化图书馆计划。它是一个国际论文资源的电子图书馆计划。通过整合性检索可检索19个单位的论文;另外更列出许多大学及研究机构博硕士论文的网址。CALIS高校学位论文(文摘)数据库,是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的一个子项目,建库的目的是通过对分散在各大学中各类学科的学位文献信息的收集、整理、建库、上网,使原始的论文信息获得升值,为国内外希望获取高校学术信息的用户提供方便的查询途径,起到推动高校教学、科研交流和促进发展的作用。高校学位论文数据库收录包括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全国著名大学在内的83个CALIS成员馆的硕士、博士学位论文,截止到2002年5月21日,已有97所学校申请加入学位论文数据库建库工作,学位论文数据库上网数据已达到约9.7万条。

(2)利用商业出版机构或信息中介者提供的信息。目前已有商业出版机构取得授权,通过正式的出版渠道出版学位论文;有些则是委托商接受论文订购。如1983年成立的UMI公司,是美国学术界首屈一指的出版公司,出版物包括自1861年美国的第一本论文到目前所出版的150多万本美加地区博硕士论文,1997年以后出版的已经有PDF形式的论文,可直接使用信用卡订购下载。通过Amazon网络书店订购学位论文,前25页可免费浏览。

(3)利用联机检索系统中的学位论文数据库。一些知名的联机检索系统中都包含大量的与学位论文有关的数据库。如Dialog系统、QuestelQrbit系统、STNFizKar/sruhe系统。我国的“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由教育部主管、清华大学主办,是中国知识基础工程(CNKl)继《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等超大型数据库建成后,又一项大规模开发利用我国知识信息资源的重大信息化工程。按照CNKI信息采集范围规定的信息源,它已收录全国有博士招生点的280多家院校的1800多个博士点和3000多个硕士点2000年以来的博硕士学位论文5万多本。并按科学的体系进行了编辑。到2002年底,加入这一数据库的博硕士培养单位将达到80%以上,2002年6月2日的《光明日报》称该数据库是目前世界上惟一最科学、最全面的中文全文博硕士学位论文检索数据库。

(4)学术教育单位自建的学位论文数据库。有些大学或资料中心在原有图书馆馆藏目录查询系统之外建立本校的博硕士论文查询系统,部分学校除提供书目及摘要外,另有全文下载功能。如:MITThesesOnline麻省理工学院,收录经选择后的博硕士论文,提供论文扫描后之全文。可线上订购全文,包括:纸本、PDF档及微缩片三种形式。《上海交通大学学位论文数据库》,提供多种途径包括摘要和全文的检索能力,可以查到上海交通大学历年的博硕士论文书目资料及摘要,博士论文的全文下载仅限授权用户。

1.5网上政府信息

政府信息是政府活动的原始记录和产物,它的发展与政府机构本身的扩充及其职能的强化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其文献地位和使用价值也随着综合国力的增强和在国际事务中所发挥的作用,而不断上升和升值。网络政府信息的多少,已被视为一个国家民主程度的表征之一。

在网络发达的美国,据1997年中期统计,美国联邦政府的4300个网站和215个电脑公报牌已将政府的42个部门机构拴链为一体,在2000年末已将政府3/4的议事录(transaction)电子化。通过网络,可以查找美国的总统文献,如:国情咨文、经济咨文等;可以通过美国GPOAccess主页、美国国务院网站或美国国务院外交事务网等查找美国国务院的文献资料;还可通过美国商业部的国情普查局、劳动统计局、经济分析局等查找美国的统计资料。

1999年1月22日,中国电信和国家经贸委经济信息中心联合40多家部委信息主管部门在北京召开了“政府上网工程”启动大会,要求1999年底60%以上的部委和政府部门在163、169网上建立正式网站,到2000年底则要实现80%以上部委和政府部门建立网站。据2002年7月22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1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全国各级政府部门申请域名的已达5864个,“政府上网”已经成为现实。

1.6电子论坛和电子会议

因特网上设有USENET及Listserv电子论坛,也称新闻讨论小组。USENET及Listserv都是由成千上万个专题讨论小组构成。每个小组是由某一主题参与的文章所构成。USENET与Listserv类似,但是,前者范围更广泛,几乎无所不包,一般不需订购便可参与;而后者较为严肃,而且更趋学术性,通常还需订购方可参与。因特网上用户通过E-mail均可自由参与电子论坛的活动,从中可以获得用任何其他手段都难获得的第一手重要专题信息与资料。因此,它是研究人员及时了解跟踪学科动态与前沿的最有效途径之一,可消除印刷出版物时间滞后的缺点。电子论坛的另一特点是举办国际电子会议。例如,利用Listserv,一些学术团体与组织已成功举办了多次专业性的国际学术会议。参加这些会议,能了解本专业的最新研究发展动态,获取完整的会议论文与资料。

1.7网络数据库

存储在网络服务器上的文献信息数据库称为网络数据库,多由信息服务商或大型图书情报机构创建维护,品种多,质量高,但基本上都是需要付费才能使用。访问网络数据库的形式主要有直接访问和访问镜像上的数据库两种。目前在网络上运行的著名数据库,如:Dialog系统已拥有600多个集文献信息库、数据信息库、事实信息库和全文信息库于一体的大型专业数据库系统;OCLCFirstsearch数据库,能为用户提供包括ArticleFirst、ContentsFirst、ERIC、FastDoc、GPO等14个基础数据库。

1.8网上其他社科信息

网络上还有大量的会议信息、政策法规、标准文献、产品样本目录、组织机构、通讯讨论组等。这些资源的实用性也很强。

2网络社科信息资源的检索

2.1直接进入网站或数据库进行检索

通过这种途径进行检索,要求检索者对网络信息资源分布有所了解,进行检索前,首先要分析所检课题的信息类型,然后找到可能包含其内容的相应网站的相应系统。比如,要了解某一新课题相关论著,首先确定需要检索书目,可以利用国家图书馆的书目检索系统进行检索,也可进入高校图书馆书目信息查询系统进行检索。如果要了解课题目前国内外研究最新进展,首先确定可以检索期刊目次,外文的可以进入清华的科技新刊报导检索,中文的可以检索CNKI的期刊专题题录数据库。

2.2利用搜索引擎进行检索

搜索引擎俗称“网络门户”,是搜集网络信息资源最方便的入手工具。据统计,至少85%的网上用户使用搜索引擎来查找信息。目前在因特网上已有数千个搜索引擎,中文搜索引擎也有100多种。利用搜索引擎可以搜索所有在网上的资源而不必预先知道资源所在的地址。搜索引擎通常有两种检索方式:一种是分类目录导航,一种是输入检索词进行匹配检索。前一种是以Yahoo!为代表的人工分类式搜索引擎,根据检索主题所属类别,逐级展开分类目录,查找分类匹配信息。分类式搜索引擎虽具有分类清晰、准确的优点,但却存在人工成本高、收集内容有限、难于更新的不足。后一种是以AlatVista为代表的基于Robot的搜索引擎,它提供对关键词、主题词或自然语言的查询,由程序自动搜索。用户只要在搜索框中输入检索式或表达式,搜索引擎就会返回一组指向相关站点的超链接。由于是机器人程序自动搜索,可方便地收集更多的网站并及时更新、发现及删除已不存在的站点,从而大大提高用户查询结果的数量。这两种类型搜索引擎的工作原理各不相同,检索效果也各有差异,应合理选用。

2.3利用专业信息资源导航系统获取信息资源

搜索引擎虽然是整合互联网信息资源,并使之有序化的重要手段。但是据NEC研究院的最新研究,网上信息缺乏有效整合标准和手段,搜索引擎只能覆盖网上不到1/4的信息,而发表在《自然》杂志的研究称,没有一个搜索引擎可以覆盖网上信息内容达16%以上,并且随着站点越来越多,这个比例还会下降。因此通过通用搜索引擎查找信息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为通用搜索引擎的信息覆盖面广,面向大众的信息居多,要查询业务性较强的主题,查准率较低。为了使网上的信息资源充分发挥作用,许多国家的信息工作者把分散在网上的某一或某些主题信息通过多个搜索引擎的协同搜索,选择有较高利用价值的信息资源URL,经过专业人员的加工、总结、归类,以目录的形式组织起来,按学科门类进行分类,使用户能按类目浏览,方便地获得某一主题的相关信息。通常先按照学科设立一级类目,在一级学科类目下设二级学科栏目,二级学科类目下可以按照信息资源类型设三级类目(如果本学科的信息资源较少,可以不再按信息资源类型设三级类目,使二级类目直接对应于具体的信息资源,这样更简洁明了),三级类目对应的就是具体的信息资源的网址。从而形成了一系列的网上专业资源指南和WWW虚拟图书馆,把读者和网上信息资源连接起来,可以节省用户网上漫游的时间。如:知识管理虚拟图书馆(http:///km/)、语言类虚拟图书馆(http:///)等。

3基于网络的社科信息资源检索策略

网上社科信息资源内容丰富、种类繁多、更新频繁,通过各种专业搜索引擎和专业信息资源导航系统查找是最主要的途径。但是,任何一个研究人员都必须关注、浏览本专业相关的国际学会、协会、研究所的网上主页,同时加以取舍和鉴别,最终从网上获得有价值的信息,这才是网络信息检索的主旨所在。同时,网上的信息检索系统有着各自不同的服务功用,用户在检索时,如果选用不恰当,会事倍功半,因此在实际检索中应针对不同的检索要求,加强检索策略的规划,其中包括检索标识的确定、检索人口的选择、检索词间的逻辑关系以及检索提问的表达等。正确而完善的检索策略可优化检索结果,反之会造成检索的失误或失败。

3.1确定检索项

(1)分析检索课题,明确检索要求。分析检索课题,是为了弄清楚检索课题要达到的目的和意图,弄清楚课题学科属性、专业范围及相关内容,以便正确选用数据库、检索词和逻辑运算符,确定检索标识,达到良好的检索效果。

(2)选择适当的语词,确定检索项。规范词和自由词是检索常用的语词。规范词是规范化的语词,是受控词汇,它取自主题词表(叙词表)。自由语词是自然状态的语词,属于非受控词汇。检索时,应遵循优先使用规范词,根据实际情况恰当使用自由词的原则。

(3)检索项之间进行逻辑组配,编制检索表达式。不管是数据库还是网上的搜索引擎,几乎都具有逻辑组配检索功能。由于已确定的检索项表达的主题概念间存在逻辑关系,可以通过使用布尔逻辑算符和位置算符对检索项进行组配,编制成检索表达式。常用的布尔逻辑算符有“逻辑与”(and)、“逻辑或”(or)和“逻辑非”(not);常用的位置算符有“near”、“with”、“field”等算符。

3.2选择检索工具

(1)科研选题和科研进行中,由于要检索比较专业的、学术性较强的文献信息,如正式发表的期刊论文、会议记录等,应选择网上数据库检索系统,以保证检索结果的全面性和权威性。

(2)网上商务信息数据库的比重逐年增加,如中文的万方数据资源系统和美国的Dialog公司均提供许多很有特色的商务信息数据库,用户如要检索比较准确和系统的商务信息(包括政策与法规、市场、金融、商品等),也可以选择网上数据库信息检索系统,登录其网站,进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有偿信息检索。

(3)检索时效性较强的信息,如新闻报道、最新商务信息等,可以选择网上搜索引擎。搜索引擎具有信息传递速度快且免费检索的特点,但对于学术性强,比较专深的课题,用搜索引擎检索效果不理想。

(4)针对具体的检索课题,可根据实际情况选用不同类型的信息资源灵活地配合使用,取长补短,即以专业性或综合性数据库检索为主,适当辅以网页搜索的检索方法,以达到最佳检索效果。实际操作中,用户最常用的就是这种综合运用的方法。

【参考文献】

1黄如花.网上电子期刊的利用.图书情报工作,2001(12)

2陈光祚,夏立新,我国网络图书现状分析与发展对策研究.中国图书馆学报,2002(2)

3李家清.开发利用网络信息资源的对策研究.图书情报知识,2001(1)

篇4

1.1 网络信息资源老化的原因

网络信息资源的老化是指网络信息资源中情报的有效价值随着时间的流逝逐渐衰减,利用率逐步降低。这与传统文献的老化一样,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造成网络信息资源老化的因素很多,我们大致可以将其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网络信息资源的增长。情报学家M.劳恩曾说过:“文献增长得越快,文献的半衰期就越短。”信息资源的增长和老化是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它们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信息资源的动态变化。众所周知,网络信息资源的增长速度极其惊人。以我国为例,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统计,2002年12月31日,全国网页总数为157,091,220个,字节总数为2,877,754,095KB[1];2003年12月31日,全国网页总数为311,864,590个,字节总数为6,059,431,526KB[2];到2004年12月31日,全国网页总数就达到了650,682,300个,字节总数增长到20,537,214,718KB,与2003年相比,增幅分别为108.6%和238%[3]。

(2)网络信息资源的更新。网络信息资源的更新是指网络信息资源在载体形态、数据组织方式、网址等外在特征不变的情况下,所含知识和情报在内容上的变化。1998和1999年,Bar-Ilan和Peritz对信息计量学领域网络信息的生命周期研究表明,在6个月内近50%的网页发生了变化[4];而Wallace Koehler的观察结果更为显著,他发现97%的网站6个月内会发生变化,如观察时间为1年,则比例上升为99%。对于网页而言,这组数据分别为98.3%和99.1%[5]。应该指出的是,网络信息资源更新并没有引起网络信息资源总量的增长。

(3)网络信息资源的消失。网络信息资源的消失是指网络信息资源无论出于何种原因,被从系统中删除,不能再被访问和利用。文献[4]表明,68%的网页1年内将被从网上移除;而文献[5]发现,有12.2%的网站和20.5%的网页6个月后不能再被访问到。1年后,分别上升到17.7%和31.8%。并且,每周有0.5%的网页和网站消失。与网络信息资源的更新不同,网络信息资源的消失意味着网络信息资源总量的减少。

(4)替代性网络信息资源的出现。随着人类对客观事物和社会运动规律认识水平的提高,原有的知识不断被完善和突破。同时,由于技术的进步和社会信息需求的共同推动,网上信息的加工深度越来越大,原有的知识和情报被包含在新的知识和情报之中,因而,原来不完善、不全面的陈旧信息资源逐渐不再被利用。替代性网络信息资源的出现并不意味着原有信息资源的更新和消失,而表现为网络信息资源中,蕴含新知识和情报的信息的出现和信息总量的增长。

(5)网络信息资源的吸引力。网络信息资源的吸引力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网络信息资源所揭示和反映的对象所处的发展阶段。处于诞生和发展初期的事物,相关网络信息资源的数量往往呈指数增长,老化遵循负指数函数关系。进入成熟期后,信息的增长速率变小,老化曲线也变得平缓,半衰期加长。当对该事物的认识积累到一定程度,将出现质的飞跃,相关信息的增长进入新一轮的指数增长阶段,相应的,老化曲线也恢复成负指数曲线。二是网络信息资源的受关注程度。对于网络信息资源所揭示和反映的对象而言,受关注程度越高,往往意味着知识更新越快,半衰期越短,反之则越长。对于网络信息资源自身而言,其受关注程度遵循“Winner takes all”法则,受关注程度越高的网络信息资源半衰期越短,也就是说信息更新越快,质量和数量也稳步提升。

1.2 网络信息资源老化的特征

网络信息资源老化与传统文献资源老化既有相同之处,又有显著的差异,其独特之处主要表现在:

(1)非累积性。传统文献资源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其存在的永续性,即使这些载体上的知识和情报完全失去了使用价值,它也不会消失。原有信息的修正与更新、替代信息的生产以及新信息的产生必须依靠新的载体。因此,传统文献资源从数量上来说,总是不断增长的。而网络信息资源则不然。网络环境中的信息是介于产生后永续存在与即刻消失两种状态之间的第三类信息,它的更新和消亡是其存在和运动的常态。在网络环境下,新信息的出现并不一定意味着信息总量的增长,而且,相当一部分信息在丧失其使用价值之后会彻底消失,引起信息总量的减少,呈现负增长状态。所以,我们认为网络信息资源具有非累积性,这表明网络信息资源的老化研究往往只能基于特定时间点或时间段,难以系统地回溯其历史状态。

(2)动态性。动态性与非累积性是内在统一的。任何信息都是外在形态与所含内容的统一体。记录信息的载体和信息的组织方式是信息资源的外在形态,而内容,即其所蕴含的知识和情报才是核心。传统文献资源的外部形态和内容是不可分割的,因而必然具有累积性。而网络信息资源的外部形态和内容可以是相互独立的,因此,在网络信息资源载体的形态、信息组织方式、网址等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内容可以不断更新,甚至删除,这就体现为它的非累积性。众所周知,半衰期、普赖斯指数的测定都是依据特定领域文献资源的被利用情况,而网络信息资源的动态性使其老化规律的研究增加了新的内容,即对网络信息资源自身生命周期的研究。

(3)不完全性。传统文献,的生产和传播是受控的,由相关机构统一审核和管理。因此,在传统文献资源老化研究中,研究对象的范围一般相当清晰,在数量上也是可数的。而在网络信息资源的老化研究中,研究对象的不完全性却是无法回避的问题。导致该问题出现的原因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网络的开放性决定了网上信息的基本上处于不受控制的状态,因此,任何研究者都无法确知网络信息资源的精确构成和分布状况,在研究特定领域的网络信息资源时,也就不可能准确地划定研究对象的范围和数量。二是网络信息资源的非累积性和动态性造成了研究对象在时间维度上的缺失,因此,在研究中也就难以系统地回溯研究对象的历史状态。

2 衡量网络信息资源老化状况的指标 根据网络信息资源老化的原因及其特征,我们从网络信息资源自身的生命周期和网络信息资源被利用情况两个方面,建立衡量网络信息资源老化状况的指标。

2.1 网络信息资源的生命周期

网络信息资源的生命周期反映的是网络信息资源自身的老化状况,可以采用半衰期和生存期两项指标衡量。

2.1.1 半衰期

半衰期源于物理学领域,原指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有半数发生衰变所需的时间。我们借用这一概念,将网络信息资源的半衰期定义为网络信息资源的基本构成元素有半数发生变化所需的时间。根据是否考虑网络信息资源的增量部分,网络信息资源的半衰期又可以分为静态半衰期和动态半衰期。

(1)静态半衰期。静态半衰期是指在不考虑增长的情况下,网络信息资源的基本构成元素有半数发生变化(含消失)的时间。例如,以网页为基本构成元素,考察网站A的静态半衰期。假设网站A有10000个网页,每个月有1000个不同的网页发生变化,并且有100个网页消失。根据上述定义,网站A的静态半衰期为10000÷2÷(1000+100)=4.55(月)或0.38(年)。

(2)动态半衰期。动态半衰期是在考虑增长的情况下,网络信息资源的基本构成元素中较新的一半产生于多长时间内。例如,在上例的基础上,假设网站A每个月新增500个网页。根据动态半衰期的定义,网站A的动态半衰期为10000÷[2×(1000+500)-(500-100)]=3.85(月)或0.32(年)。

当然,半衰期的计算在实际研究中情况会复杂得多。首先,网页不会匀速地发生变化、消失和增长;其次,一个网页可能连续多次发生变化,由于我们考察的基本元素是网页,因此只能将其计为一次;第三,在计算动态半衰期时必须认识到,新增网页也会发生变化;最后,出于研究的需要,我们可能会选择在信息组织上比网页粒度更细的单元作为基本构成元素,譬如知识单元、网络链接、单词等。

2.1.2 生存期

网络信息资源的生存期是指特定网络信息资源的URL存续时间。如同人的遗传密码一样,URL是区分不同网络信息资源的唯一标识,因此,我们认为URL是判定网络信息资源生存期最理想的依据。根据该定义,只要URL保持不变,无论内容如何变化,都视为同一个网络信息资源。在极端情况下,特定URL所对应的网络信息资源内容甚至可以为空反之,即使内容没有发生任何变化,只要URL被改动,我们就视为原信息资源“生命”的终结和新网络信息资源的诞生。当然,如果特定网络信息资源及其URL同时被删除,同样也意味着该网络信息资源生存期的终止。

2.2 网络信息资源的价值周期

网络信息资源的价值周期的计量依据是其被利用的状况,这与传统文献资源老化规律的研究思路基本相同。文献半衰期的研究可以分为学科文献的半衰期和论文的半衰期。学科文献的半衰期是指某学科(专业)现时尚在利用的全部文献中较新的一半是在多长一段时间内发表的;论文半衰期是指引用这篇论文的全部其他论文的二分之一是在这篇后的多长时间内发表的。需要强调的是,学科文献的半衰期是相对于被引文献而言,而论文的半衰期是相对于引用文献而言的[6]。与此相对应,我们仍然以“半衰期”为指标衡量网络信息资源的价值周期,并按研究对象分为宏观网络信息资源半衰期和微观网络信息资源半衰期。

(1)宏观网络信息资源半衰期。根据学科文献半衰期的概念,我们将宏观网络信息资源半衰期定义为某主题领域网络信息资源所含链接的链宿所指资源中较新的一半是在多长时间内产生的。例如,如果我们说网络信息计量学的网络信息资源半衰期是1.2年,就表明在我们进行统计研究的那一年里,在网上的网络信息计量学文献中的链接所指资源的50%是在最近1.2年内发表的。

宏观网络信息资源半衰期的研究是基于网络信息资源中的链接。由于网络信息资源中的链接与文献的被引文献是性质完全不同的两类事物,因此,在借鉴其研究思路的同时,我们应该注意自身的特殊性。笔者认为,最重要的几个需要解决的问题是:第一,必须明确链接的目的,也就是链源与链宿之间的关系;第二,当链宿的时间晚于链源所在网络信息资源的时间时应当如何计算;第三,是应该采用网络信息资源中所有的链接,还是只考察出链;第四,从理论上来说,我们需要获得该主题领域的所有网络信息资源,并提取其所含有的链接。由于网络信息资源的不完全性,研究结果可能与客观实际存在相当程度的差异。

(2)微观网络信息资源半衰期。参照论文半衰期的概念,微观网络信息资源半衰期是指指向该网络信息资源的全部其他网络信息资源的二分之一是在其后的多长时间内出现的。例如,网上某文档的半衰期是1.5年,就意味着该文档所获得入链的链源所在网络信息资源的50%出现于其后的1.5年内。

与宏观网络信息资源半衰期的研究相比,微观网络信息资源半衰期研究所面临的问题相对较少。根据上述定义,微观网络信息资源半衰期的研究不涉及自链,并且基本不会出现入链的链源所在资源的时间早于研究对象出现时间这样的情况。因此,需要考虑的问题中最主要的就是解决或尽量缩小网络信息资源的不完全性。尽管有研究表明,网络链接的使用动机与文献引用动机存在巨大差异,但笔者认为,无论处于何种动机,网络信息资源获得入链就意味着其使用价值的实现,我们在计量其半衰期时不必做过多的区分[7]。

3 网络信息资源老化研究展望 网络信息资源的老化研究与网络信息资源的增长、分布与利用研究共同构成了网络信息计量学研究的基本框架,对丰富与完善网络信息计量学的学科体系具有极高的理论价值。同时,网络信息资源老化研究的成果也是网络信息资源建设、管理和利用的依据,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目前,国内对网络信息资源的老化研究才刚刚起步,所见文献仅有2004年王宏鑫和邱均平在《情报理论与实践》第4期所发表的《关于网络信息老化研究的若干问题》一文[8]。因此,在现阶段应该借鉴文献计量学的研究成果,在充分认识网络信息资源与传统文献资源所存在差异的基础上,建立网络信息资源老化研究的理论与方法体系,为探索网络信息资源老化规律和实践应用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 2002年中国互联网络信息资源数量调查报告.cnnic.net.cn/html/Dir/2003/11/22/1393.htm

2 2003年中国互联网络信息资源数量调查报告.cnnic.net.cn/download/manual/report20030330.pdf

3 2004年中国互联网络信息资源数量调查报告.cnnic.net.cn/download/2005/2005041401.pdf

4 Bar-Ilan, Peritz B.C.The life span of a specific topic on the Web: the case of "informatrics" a quantitative analysis. Scientometrics. 1999, 46(3):371-382

5 Wallace Koehler. An Analysis of Web Page and Web Site Constancy and Permanence.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Information Science. 1999, 50(2).

篇5

关键词:网络信息资源 优化配置 信息生态

随着计算机网络的普及与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我国的网站数量剧增,目前网民人数已经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网民人数最多的国家,无论是政府、企业还是用户,对信息资源的使用有了新的要求。虽然网络信息资源的容量曾几何级数的增长,但信息来源分散,质量参差不齐,缺乏必要的组织与控制,这都严重影响了信息资源的获取及使用,信息资源的优化配置成为信息管理者所关注的问题。

网络信息资源配置是以人们对网络信息资源的需求为出发点,以追求网络信息资源配置的效率和质量为指针,通过设计网络上信息资源的流向,进一步规划分配网络信息资源的类型、内容、数量、时间、空间等方面的分布,最终达到为网络用户提供便捷的信息服务和信息资源被合理有效利用的目的。

一、研究的必要性

1.技术的变革与互联网的发展。信息技术的发展一日千里,技术架构经历了信息孤岛、以局域网为支撑的内部集成、以Internet为技术平台的分布式系统。体系结构从单层结构发展到3层乃至多层结构,从C-S结构到B-S结构。互联网的出现是现代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产物,它所涌现的信息资源的海量与包容性是其他任何信息媒介所无法比拟的。信息资源管理也有数据管理—信息管理—知识管理—信息生态的不同阶段。技术的发展进步及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对信息资源管理提出的更高的要求,必须充分考虑到其引起的变革。

2.网络信息资源的特点。从内容上看,网络信息资源具有分布广、数量大、种类多和不稳定的特点;从形式上看,网络信息资源具有非线性、交互性、动态性、累积性、多样性的特点;从信息资源的质量上来看,网络信息资源又具有良莠不齐,真假莫辨的特点。目前网络信息资源的使用现状仍存在很多问题:一是网络信息资源缺乏有效组织;二是信息检准率较低,网上信息资源分散、无序现象加剧;三是网络信息资源缺乏深层次的开发。只有对网络信息资源进行积极有效的组织和管理,才能带来真正有序的信息空间,实现信息资源效用的最大化。

3.企业所存在的问题。大多数企业应用系统处于“信息孤岛”状态,单体应用、部门级应用居多,企业级集成应用少。应用系统的数据以不同形式存储在不同的数据库中,而且各个业务系统通常分别由不同的职能部门管理和维护,分布在不同的地域,加之网络与信息安全性的防护措施,使得这些系统功能之间相互交叉,有着重复的信息和数据,但相互之间却很难进行畅通的信息交流与共享,形成了一个个“信息孤岛”。

4.环境的变化。目前企业的管理者一般都有企业信息化的战略构想,开发管理信息系统、建立电子商务平台、进行企业流程重组等正在如火如荼的开展。但是,在进行信息化改造的时候,决策者容易忽视环境的因素给企业信息化建设带来的影响,如社会、政策、经济、技术等。特别是进入到21世纪以后,企业所处的经济环境已从相对稳定、变化可预测的线性时代步入不断发生激烈变化的非线性时代。过去,信息资源管理通过给予企业信息保障,来向企业决策提供各种预测方案。但现在所提供的预测跟不上环境的变化,信息管理对企业环境的不适用已是必然,只有适合环境的企业才能生存和发展下去。在信息社会中各种事物的变化越来越快,“变”成了惟一不变的因素。要适应迅速变化的信息环境就得了解信息环境, 企业内外部环境将对信息资源管理的效用与效率产生重要影响,正视环境的变化并采取相应的策略才能解决企业所面临的问题。

二、研究内容

1.网络信息资源优化配置内容。大多数国内学者从网络信息分布的时间、空间和数量特征三个方面论述了网络信息资源配置的内容。李楠澜将网络信息资源配置内容总结概括为网络信息资源的时间矢量配置、空间矢量配置以及品种类型上的配置和在数量上的配置等四方面的内容。就品种类型配置,又从媒体类型、内容、时效性、归属特性及保密程度进行区分。

2.网络信息资源优化配置原则。刘水养指出网络信息资源的配置应在一定原则的指导下,通过多种不同模式的调配有序、高效地进行,使得网络信息资源发挥出最大的效用,从而达到优化配置的目的。他认为应该遵循宏观调控原则、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原则、质量保证原则、集成配置与互补合作原则、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原则、集中与分散相结合原则、品种多样化原则等。

许恩元在《网络信息资源优化配置原则与模式新论》中引入了信息资源有效配置的理论依据—帕累托最优理论。分别就社会福利最大化原则、需求导向原则、公平原则、协调共享原则、市场手段与政府手段互补原则、合理分工与综合发展相结合原则等进行分析。

3.网络信息资源优化配置模式。网络信息资源配置的模式包括宏观配置和微观配置两方面的内容。宏观配置就是政府通过宏观手段对信息资源的配置提供政策性的指导,是一种政府层面的行政干预行为。对于宏观配置研究者一般从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信息政策和信息法规、设置均衡配置的指导目标、引入竞争机制及调控增量信息资源的规划与建设等方面进行了论述。

微观配置就是信息的制作、传播部门在政府宏观调控指导下对网络信息资源在时间、空间和数量等要素上作适时的配置,是一种技术性、操作性行为。重点需要网络信息资源在时间、空间、数量、类型、及技术的配置。

篇6

中图分类号:G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2117(2014)06-0062-01

1 问题的提出

1.1 图书馆资源现状

1.1.1 现有资源不能满足读者信息需求

根据《甘肃省高校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建设调查》显示,截至2010年12月31日所调查的21所甘肃省高校购买文献资源数据库256个。平均每所高校拥有14.75个中文电子资源数据库和3.83个外文电子资源数据库。其中兰州大学共计拥有数据库为56个,约占文献数据库总量的1/5。

然而图书馆重复建设现象严重,除去重复建设的数据库,我国面向高校的文献数据库近150多个。即便是教育部直属重点高校兰州大学也不可能将所有数据库全部收录,对于省属、市属的普通高校因资金、人员、技术等诸多方面因素的限制就更不可能有能力建设全面面向读者的文献资源保障系统,只能将有限的力量集中于重点学科领域。然而这样做的结果往往造成文献数据库重复建设现象严重,以中国知网(CNKI)、维普资讯(VIP)和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三大中文文献数据库为例,几乎每所高校图书馆都有购买。

1.1.2 图书馆资源建设理念的转变

应对低水平的重复建设状况,应采取区域性、行业性集团采购的办法增强与数据库厂商的议价能力,以降低文献数据库采购成本。更应采取更深入的文献资源合作,如calis文献传递、开放存储等文献服务办法,最好的办法就是将目光转向互联网络,将以藏为用的文献服务思想转变为以用为找、以用为组织、为加工。

网络信息资源馆藏化就是图书馆利用一切办法为提供给信息用户的非自有网络资源。网络是信息资源的大海,其中的文献信息资源数以万计,如将其中有价值的部分组织起来为我们的信息用户服务,不但能够极大地节约信息资源采购经费,满足信息用户的需求,更能够为图书馆工作开辟新的领域,拓展更加广阔的空间。

1.2 网络资源现有组织方式不足

信息用户对搜索引擎的不满(信息富矿的挖掘能力不足、反馈过度(影响查全率、查准率等)、竞价排名机制使信息无法按照信息关联程度排序。

根据艾瑞市场咨询的《个人门户发展趋势研究报告》,其中57.9%的互联网信息用户表达了对搜索引擎结果中冗余信息多的不满,居各类不满因素的第一位。艾瑞通过网络调研和街头访问获得的1809份有效样本中,网络信息用户对搜索引擎不满意的内容主要集中在冗余信息多、死链接太多/网页打不开、找不到足够的资料、有价值信息太少等多个方面。这些过多的冗余信息降低了互联网信息的查全率。

2 网络信息资源馆藏化对图书馆的利与弊

2.1 有利方面

网络信息资源馆藏化可以采取收录互联网文献信息,建立富有自身特色的网络文献数据库或者网络文献资源指南目录。文献信息通过图书馆信息加工人员采集、分类、统一格式、文献标引,纳入数据库后就可以提供给读者使用。这种网络信息资源整理工作对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建设是非常重要的,它是网络信息资源馆藏化的典型形式。这样图书馆可以从网络文献信息资源中有选择精华部分,建立富有自身特色的网络文献指南数据库以供读者使用。

在这种运作模式下,图书馆可以将节约出来的人员,资金加以合理利用,适当增加人员培训经费将文献信息服务向着信息咨询的方向深入开展,以提升图书馆的服务水平。

2.2 有弊方面

网络信息资源加工是图书馆新的工作方向,因为网络信息质量差异大,如何鉴别信息质量是网络信息资源馆藏化所面临的最大问题,所以网络信息馆藏化对图书馆信息采集人员信息标引人员提出的要求非常高。首先,应具备较强的网络文献信息检索能力以及计算机信息处理技能。其次,应具有广博的知识面以及专业水平。再次,对网络信息分析、捕捉、处理能力的要求也较高。

这种既掌握电子文献信息资源建设技能又精通专业知识的高技能复合型人才图书馆只能根据需要进行培养,因为以图书馆的待遇条件很难招聘到这样的高素质人才。

3 网络信息资源馆藏化问题的解决

3.1 增强认识配套人员、资金

网络信息资源馆藏化是未来图书馆工作的重要方向之一,要使网络信息资源对广大读者起到应有的作用。首先,图书馆届应该转变观念,信息资源建设的目标是为了读者能够最大限度地利用,虽然购买数据库是一条简单、省事、省力的便捷途径,但应当注意的是这种没有特色的文献信息资源建设方式,读者享受到的信息资源也就毫无特色,只会使得图书馆的信息服务之路越走越艰难。

其次,应该高度重视网络信息馆藏化,从人员、资金、设备等方面予以重点倾斜,成立起专门的部门对网络信息资源加以专业化的甄别、收集、标引、本地化等,使得网络信息资源能在图书馆人的工作下去伪存真,为读者提供高品质的网络信息资源。

3.2 法律问题

网络信息馆藏化的法律问题主要集中在版权和使用费用两个方面,针对这两方面的问题可以有不同的变通办法解决。

首先,针对不需要授权的资源可以采用直接收录的办法,如历年英语等级考试试题、计算机等级考试试题以及政府公开的统计年鉴、行业标准等进入公共领域的信息资源,都可以采取这种办法解决。

其次,针对有著作权的信息资源,可以采取争取授权并且付费的办法,但这样的工作在实践中受时间和金钱等因素的制约难以实现。另一种方法就是图书馆只建立起网络信息资源检索目录,对资源本身做超链接处理。并不实现网络资源的本地化,这样虽然可以避免法律方面的问题,但是受到网络环境的限制会造成信息资源的健康度下降,出现大量的死链接。

要解决这样的问题应该从国家法律的宏观层面入手建立起图书馆免授权收录,然后按照使用次数向著作权人付费的模式。

(包头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技术部,内蒙古 包头 014030)

参考文献:

篇7

二、同行和社会学习者

同行和社会学习者是网络教育资源的重要支持者和服务对象。他们的认可度关乎网络教育资源能否得到除本校师生外的有效推广,是网络教育信息资源建设是否成功的重要依据。同行和社会学习者的利益诉求是:网络教育信息资源有使用或借鉴价值;网络信息资源所处网络环境方便自己使用;希望在使用过程中不产生版权等纠纷问题。政府是网络教育信息资源建设的推动者、倡导者,是网络资源顺利开发实施的保障者。政府的财政支持,法律法规的制定为网络教育资源的进行提供了财政和法律保障。政府的利益诉求是:教育信息资源能够共享、资源成果能够推广,提升院校的教学水平;完善教育规划,提高办学质量;财政拨款用到实处,切实提高院校网络教育信息资源建设能力。

三、网络教育信息资源主要利益相关者影响权重分析

通过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到,网络教育信息资源受到各主要利益相关者共同影响,这些影响或直接或间接,若处理得好对网络信息资源的建设有促进作用;反之,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没有平衡好的话,将对网络信息资源建设起到阻碍作用。各利益主体的权重分配是一个平衡各利益主体的重要指标。以合法性、影响力和紧迫性来作为层次分析法的准则层,通过层次分析法来确定各利益主体的影响权重。层次分析法[6](AHP)是一种多目标决策分析方法,是系统工程中对非定量事件作定量分析的一种简便方法,也是对人们主观判断做出客观描述的一种有效方法。层次分析法体现了人们在决策思维过程中进行分解、判断、综合的基本特征,是定性分析与定量计算相结合的一种实用决策方法。具体分析方法如下:第一步,将决策问题分解为三个层次,最上层目标层(O):网络教育信息资源(网络资源);中间层为准则层(C):合法性(C1)、影响力(C2)、紧迫性(C3);最下层为方案层(P):学校管理者(P1)、教师(P2)、家长(P3)、学生(P4)、政府(P5)、同行和社会学习者(P6)。各层元素间的关系用相连的直线表示。如图1所示。第二步,通过相互比较确定各准则对于目标的权重,及各方案对于每一准则的权重。这些权重在人的思维过程中通常是定性的,而在层次分析法中则要给出得到权重的定量方法。第三步,将方案层对准则层的权重及准则层对目标层的权重进行综合,最终确定方案层对目标层的权重。从计算结果可以看出,政府和教师的权重最高(同为24%左右),这说明政府是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框架当中最为重要的一方,它的政策制定、法律保障以及财政支持对网络教育信息资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在知识信息经济时代,作为人力资本的教师有着同样的重要性;学校管理者次之,权重计算结果为22.17%,这说明了作为组织和管理者,学校管理者的贡献举足轻重,学校管理者制定的组织和管理方案对网络教育信息资源建设的成败有决定性作用;学生的权重为18.45%,这充分说明了作为服务对象的学生对网络信息资源建设的影响不容小觑,在制定网络信息资源建设方案时,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利益;同行与社会学习者、家长所占比重分别为7.19%、4.30%,说明了其在网络教育信息资源的推广中的作用是明显的,在进行网络教育信息资源相关的组织和决策时,应充分考虑这两个利益相关者。本文来自于《广州职业教育论坛》杂志。广州职业教育论坛杂志简介详见

篇8

众所周知,由于因特网的信息流通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约束,使得全球的信息资源以前所未有的程度和方式在全世界的范围流通,它已经成为迄今为止规模最大、范围最广、影响最深的信息集合,使人类步入了以数字化和网络化为特征的知识经济新时代。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现代通讯技术的发展,人类已经步入以数字化和网络化为特征的知识经济时代。为了提高我国的国际竞争能力,特别是创新能力,我国政府特别构建了由“知识生产系统,技术生产系统,知识传播系统和信息应用系统”四个良性循环的子系统所形成的知识传播体系,已经被纳入国民经济建设的核心任务与创新体系当中。随着网络信息量的急剧增长,网络信息资源管理成为国内外教育界空前关注的重要领域。探讨网络环境下信息资源管理策略,对开发与利用网络信息资源具有重要意义。另外需要指出的是,我们的目的不仅仅是积累浩如烟海的信息,而是要使得海量的信息资源能方便有效地为教育与教学服务。如何使网络信息资源的有序化管理和充分共享,如何加强对网络信息资源的建设和管理,成为今后工作的重中之重。

一、网络信息资源的含义

信息资源通常是指经过人类筛选、组织、加工和存取,能够满足人类某种需要的各类信息的集合。目前,学术界关于对于信息资源的含义有多种不同的解释,归纳起来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狭义的范畴,认为信息资源就是指文献、信息数据资源或各种媒体信息集合(包括文字、声像、印刷品、电子信息、数据库等)。这都仅限于信息本身。另一种是广义的范畴,认为信息资源就是可以获得的各种有用性信息要素的总称。这既包含了信息本身,也包含了与信息相关的工作人员、仪器设备和技术资金等各种资源。那么网络信息资源可则可概述为通过计算机网络可以获得的各种有用性信息要素的总称。它主要是使用数字化形式记录,采用多媒体形式进行表达,而文件存储在磁或光以及各类通讯介质上,并通过计算机网络通讯方式进行传递信息内容的整合。目前,网络信息资源以因特网信息资源为主,同时也包括各种局域网、城域网上和其他没有连入因特网的信息资源。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使信息资源网络化成为一大潮流。与传统意义上的信息资源相比,网络信息资源在传播范围、载体形态和传递方式等,都显示出无法比拟的特点。

二、网络信息资源的特点

1.存储数字化

信息资源凝集着人类的智慧,积累着人类社会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知识。网络信息资源把纸张上的文字变为磁性介质上的电磁信号或者光介质上的光信息,使信息的存储、传递、查询更加方便,而且所存储的信息密度高、容量大,可以无损耗地被重复使用,比印刷品价格便宜。不仅能提供信息线索和著录,还能提供有关信息的全文和原稿。

2.表现形式多样化

传统信息资源主要是以文字形式表现出来的信息。而网络信息资源信息的形式采用超文本、超媒体、集成式地提供信息,除文本信息外,还有图表、图形、图象、音频、视频、软件、数据库等多种形式存在的,涉及领域从经济、科研、教育、艺术到具体的行业和个体,包含的文献类型从电子报刊、电子工具书、商业信息、新闻报道、书目数据库、文献信息索引到统计数据、图表,电子地图等。另外,它还提供了获取非出版信息机会。,即在主流出版物渠道之外的文献,包括研究报告、调查采访、研讨会发言、笔记、项目计划报告、政策方针等。它们反映了许多研究成果背后的原始数据或第一手资料,或者是因为其内容过于新颖和专业而未被纳入正式文献交流渠道

3.以网络为传播媒介

传统的信息存储载体为纸张、磁带和磁盘等传统介质,而在网络时代,信息的存储是以网络为载体,以虚拟化的状态展示的。这必然扩大了人际交流的范围,提供了更多的直接交流机会。还可在许多学者、研究人员、咨询专家的个人网页上发现其研究心得、教学演讲用的资料,这些颇具特长的知识库,其参考价值也得到了广泛的重视。

4.数量巨大,增长迅速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09年1月13日在在京了《第2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08年底,我国互联网普及率以22.6%的比例首次超过21.9%的全球平均水平。同时,我国网民数达到2.98亿,宽带网民数达到2.7亿,国家CN域名数达1357.2万,三项指标继续稳居世界排名第一。

同时,随着3G时代(The 3rd Generation,指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的到来,无线互联网将呈现出爆发式的增长趋势。而在网络求职、网络购物等实用型互联网应用率大幅增长的同时,网络音乐、网络视频等娱乐型应用的使用率则呈现下行趋势,我国互联网正经历着由娱乐化应用向价值应用时代的转变。

5.传播方式的动态性

网络环境下,信息的传递和反馈快速灵敏,具有动态性和实时性等特点。信息在网络种的流动性非常迅速,电子流取代了纸张和邮政的物流,加上无线电和卫星通讯技术的充分运用,只需要短短的数秒钟,上传到网上的任何信息资源都能传递到世界上每一个角落。

6.信息源复杂

网络共享性与开放性有着较大的自由度,提供了正式出版和发表渠道之外发表个人见解的空间,使得大家都可以在互联网上索取和存放信息,因而为新观点、不成熟的观点、未成定论的理论、假说、概念等提供了发表的园地。由于没有质量控制和管理机制,这些信息没有经过严格的编辑和整理,良莠不齐,各种不良和无用的信息大量充斥在网络上,形成了一个纷繁复杂的信息世界,给用户选择,利用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三、网络信息资源建设的内容构架

信息资源建设主要包括文献信息资源、数字信息资源与网络信息资源建设三个方面。网络信息资源管理系统的核心是资源数据库。它是实现资源共享、节省开支、提高系统反应能力、工作质量和服务水平的重要手段和技术保证。资源数据库是通过规范的符号体系和表达关系把现实的网络资源在计算机数据库中建立对应的数字映像。所有针对资源的查询、统计、调度方案设计、数据分析、决策支持等,都是通过资源管理应用软件对数据库中的资源映像数据进行运算来实现的。世界提供服务的大型数据库有上万个,总记录数高达数十亿。这些数据库通过四通八达的网络向政府机关、社会团体、大中院校、公司及个人提供各类相关信息等。就目前来看,我国可供服务的信息资源显得非常匮乏,现有可供社会调取的信息资源只占世界总数的百分之几,我们在这方面还需待迎头赶上。

尽管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数据库建设还不尽如人意,但是我国的网络信息资源的开发建设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推出了一批有代表性的数据库。如国家科委西南信息中心、重庆普资讯公司出版的“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集公司推出的“万方数据库”等,特别是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开发的“中国学术期刊光盘数据库”该社在1999年推出的“CNKI中国知识基础设施工程”所包含的各类专题数据库及全文数据库,更是将我国的络信息资源开发与建设工作推向了一个新阶段。各地和各行业的网络信息资源建设工作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具有地方特色的数据库的建立等都成为我国网络信息资源开发工作中的亮点。

四、网络信息资源管理的理论构架

中山大学卢泰宏教授1998年出版的《信息资源管理》系统地论述了自己的信息资源管理理论时并明确指出,信息管理不单单是对信息的管理,而是对涉及信息活动的各种要素(信息、人、机器、机构等)进行合理的组织和控制,以实现信息及有关资源的合理配置,从而有效地满足社会的信息需求。信息管理的基本问题归结为五点:存―理―传―找―用。存即保存、存留;理即整理、加工;传即传播、传递;找即查找,检索;用即利用、使用。因此,信息资源管理既是一种管理思想,又是一种管理模式,其管理对象主要是信息活动中的各种三种是基本要素的集约化。即信息资源的技术管理,信息资源的经济管理和信息资源的人文管理,它们分别对应不同的背景,即信息技术,信息经济和信息文化,三者的集成构成了信息资源管理的三维构架。它们是对应于信息技术的技术管理模式,其研究内容是新的信息系统、新的信息媒介与新的利用方式;对应于信息经济的经济管理模式,其研究方向是信息商品、信息市场、信息产业和信息经济;对应于信息文化的人文管理模式,其研究方向是信息政策和信息法律等。

从技术管理角度来看,人们除了利用信息科学的原理研究解决大系统的稳定性,网络结构的有序性和高速率传输中的各种问题外,主要是用情报学的理论方法研究高速信息网络特点的信息系统,信息媒介和利用方式。分析信息资源管理产生的技术背景,研究怎样运用信息技术改进信息管理,特别是信息技术的综合管理,危害管理,网络建设,新的信息系统和系统设计思想等,对于有效实施信息资源管理是十分重要的。传统信息技术管理系统转变为现代的信息收集整理系统、管理信息系统、决策支持系统和专家系统,将信息管理推向智能阶段。信息技术管理系统在质量和内容上的极大提高,使人们身处于一个无所不在的技术网络中,在经历了分散管理,系统管理之后,网络管理成为发展的主要趋势。网络革命使信息资源的共享,数字化,快速传递与检索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但其负面影响也不可忽视。

从经济管理的角度来看,高速网络信息是一个巨大的社会经济系统,这个系统将计算机、信息资源网、信息生产者(提供者)、信息消费者(用户)融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从根本上改变了人类信息生产、分配、流通和利用的模式。引起整个信息产业革命,以高速网络信息为基础的信息活动具有与经济活动相同的特征、过程和媒介,因此有必要按照和遵循经济规律经济规律,运用经济杠杆,对网络信息活动进行良性引导。知识经济的资源配置是以智力、无形资产和软产品为第一要素,然而知识和信息不服从供求关系的原理,其纯粹的交换是不可能的;同时,由于信息价值的不确定性、信息使用价值的时效性和信息使用价值的实现需要一个过程等特点,决定了以信息技术和知识网络为基础的市场的独特机制,信息资源的经济管理和运作需要新的游戏规则。

从人文管理角度来看,人是信息活动和信息管理的主体,由人控制和满足人的信息需求是信息管理的永恒的核心问题。人们试图通过政策、法规、伦理道德的相互协调,将行政手段、法制手段和精神文明的力量结合起来,实现高速信息网络资源的规范化和有序化管理,形成有机体系和健康的网络文化,以保证高速信息网络有序运行。这些手段的综合运用改变了传统的单纯依靠技术的模式,解决了许多技术手段无力解决的问题,有助于克服网络迅速膨胀和无序扩张引发的种种弊端,创造均衡与有序的信息环境,并使技术发挥更大的效能。因此,对应于信息网络文化的人文管理模式,其研究方向是网络环境中的信息政策和信息法律等。人文管理把法治的力量、行政的力量和精神文明三种力量结合起来,为信息资源的有效开发和充分利用奠定必要的基础和前提,也是造就健康、和谐、理性的信息伦理乃至信息文化的必要条件。

五、网络信息资源管理的安全性

在新世纪全世界绝大多数计算机都将通过因特网联接到一起,信息安全的内涵也就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它不仅从一般性的专门防御变成了一种无处不在的普通的防御。当人类步入21世纪这一网络信息社会的时候,需要建立起一套完整的网络安全体系,特别是从政策上和法律上建立起有自己特色的网络安全体系。网络安全是一个很大的系统工程,也是网络信息资源管理不可缺少的一个方面, 它致力于解决例如如何有效进行介入控制,以及如何保证数据传输的安全性的技术手段,主要包括物理安全分析技术,网络结构安全分析技术,系统安全分析技术,管理安全分析技术,及其它的安全服务和安全机制策略。管理网络信息资源,保证整个网络系统的稳定性、安全性和信息流的高速传输需要信息技术做支撑,也需要技术支持。目前,应该加快研制各种安全系统和安全产品,主要是杀毒软件、防火墙、认证授权、加密技术等,以强化防范的手段和技术。网络信息安全是国家发展所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应该在系统规划的角度上去考虑它,从技术上、产业上、策上来发展它。我们不仅应该看到信息安全的发展是我国高科技产业的一部分,而且还应该看到它是信息安全保障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甚至应该看到它对我国未来电子化和信息化的发展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我们正走向信息经济与知识经济新时代,全球信息化数字化是新世纪最重要的特征。信息水平或信息能力的高低,越来越成为衡量某个国家发展水平的重要因素。一个国家是发达国家那么它必然是一个信息发达国家,反之亦然。信息控制论的创始人维纳指出:“如果一个国家的信息状态和科学状态能够满足可能提出的种种要求,那就有最大的安全”信息的重要性在于其价值的发挥,而这要靠信息资源管理来获取和提升。总之,互联网是信息爆炸的典范,丰富而繁杂的信息既给我们带来方便,又给我们带来麻烦。如何利用好网络这一信息时代的工具,是培养新一代人才亟待解决的问题。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认为,只要对网络信息进行有效地组织与管理,甚至对其进行二次开发,互联网便会成为我们培养人才的重要手段和工具。

参考文献:

[1]柯平,高洁.信息管理概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

[2]胡昌平.论我国科技信息资源的社会化开发与利用[J].情报理论与实践,1996,(5):26.

[3]钟守真,李月琳.信息资源管理含义探析[J].中国图书馆学报,2000,(1).

[4]高春玲.关于网络信息资源管理的思考.现代情报,2003,(12).

篇9

中图分类号:G203

1 网络信息资源管理概念

首先我们要清楚网络信息资源管理的概念。如今互联网社会许多信息资源不断地出现,使互联网成为一个巨大的信息资源库,形成了一种不同与传统信息资源的网络信息资源。网络信息资源是我们通过互联网可以利用的各种信息资源。而网络信息资源管理是把这种特殊的资源经过收集和加工处理从而利用的过程。它是以网络为纽带连接起来的信息资源和以网络为主要交流、传递、存储方式的信息来源,运用计算机网络的相关知识可以采用多种资源的总括。它是以数字的方式进行记载,运用多媒体的方法进行展示,保存在计算机磁、光介质上,采用网络通讯的方法进行传递等几个方面。它不但涉及了信息本身的内容,而且涉及了与信息有关的技术人员和一些必要的设备、资金等多种资源。从广义来讲,它包含因特网上的各种信息资源,也包含局域网和城域网的多种信息资源,目前是以互联网信息资源为主。

2 网络信息资源管理的概括内容

网络信息资源管理与网络的特点息息相关的。在网络信息资源迅速发展的今天,加大网络信息资源管理的力度,让它合理开发并且利用,从而满足人类生活的需要,提供一定的可消费产品的服务。只有合理搭建信息环境,才能更好地开发,保证社会的经济信息化不断地发展。网络信息资源管理的详细内容主要包含计划管理、系统管理和远程控制。

2.1 计划管理。主要是指所属部门的上级单位对网络信息资源管理建设工作及一些技术人员、各种工程、工程款等的管理。严紧围绕当今信息化发展的需求,统筹方法和计划,协调安排,让信息资源管理的建设工作面向整体化发展,禁止反复建设;一定要认真制定全局性和全域化的信息资源管理的一些政策,让信息资源管理的建设工作有一致的标准和法规。

2.2 系统管理。主要是指专业的技术人员运用总体的信息技术的手段对信息资源自身的内容及它所在的系统实施的管理工作。首先,要建立信息资源的库,对多种行业领域的各种信息资源实施分布式建设、统一式管理,保证信息资源库的开放性、共用性和相互重组性,为资源利用者提供一个整合学科体系、各种知识比较丰富、查询和预览便捷、运营手段实效的大型综合性的网络信息资源预备库。其次,要研制开发以资源库管理系统为中心的实际软件群,完成目录预览、信息资源下载、关键字搜索、视音频在线观看等功能,同时可提供远程控制、权限保留、内容上载等各种功能。再次,要加大资源的搜集、上载和维护工作,持之以恒地把各种优秀的信息资源统计和加工处理,然后入库,并实时补充、校对和完善,适应新信息时代的要求。

2.3 远程控制。负责对专项管理工作的必需补充,同时在网络信息资源的管理工作中发挥着巨大的力量。远程控制的完成是运用给予一定的权限和远程操作控制的方法完成的,专项管理的人员给予部分用户一定的管理权限,让他们根据自身的认知和理解综合管理权限内的信息资源,而且可以不断更新信息,删除信息,实施信息动态化管理。这种方法对于大型资源库的管理是很奏效的。为保证使用者积极地参与网络信息资源的建设管理工作,一定要给他们创造很好的网络使用平台,同时成立一定的奖励制度,鼓励使用现代化的教育技术,不断充实网络信息资源管理的体系。

3 网络信息资源管理的数据库建设工作

数据库技术在信息资源管理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是完成资源共享,节省经费,为系统提供应便能力和服务水平的重要方法。由于国内的数据库建设存在现状不足,主要表现在:(1)数量少、规模小、商业化水平低;(2)缺乏整体规划意识、管理体制薄弱,重复建设严重;(3)数据库发展水平低;数据年限短、完整性差;(4)缺乏权威数据库、无市场竞争力;(5)缺少高水平技术和高端人才支撑。从当前的情况看,我国能提供服务的信息资源很匮乏,和一些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数据库建设还不太乐观,可是近年来也得到了长足发展,已经从科学技术领域扩展到经济、教育、社会生活等方面。随着数据库的发展变化,节目型、文摘型数据库向全文数据库方向发展,事实数据库、数值数据库、多介质数据库比重越来越大,生产规模和产值也越来越大,用户数量正以百倍熟读增加。不断开展国内国际交流活动。未来几年把我国的网络信息资源开发及建设工作又推向了新的起点。

4 网络信息资源管理的三维建构论

4.1 技术管理。技术管理其研究内容是新的信息系统、新的信息媒介和新的利用方式。从技术方面来看,人们除了运用信息的方法来解决大型系统的稳定性,网络结构的高效传输过程中的多种问题外,主要是采用情报学的基本原理来研究较高层次的信息网络特点的信息系统,信息媒质和采用方法。网络技术的技术管理模式,它面向是崭新的网络信息系统,新的信息媒介和网络信息平台中的信息资源共享、收集、加工处理和传播与服务。

4.2 经济管理。经济管理其研究方向是信息商品、信息市场、信息产业和信息经济。从经济学方面来看,高效的信息网络是一个旁大的经济系统,此系统把计算机、通讯网络、信息资源网和信息用户成为一个完整的整体。运用经济学的原理和方法研究网络上的错综复杂的经济关系。依照经济的规律、采用经济杠杆,把网络信息相关的活动统一化管理,让网络信息资源完成最佳配置,从而获得最好限度的利用,发挥最佳效益。

4.3 人文管理。人文管理专项研究方向是信息涉及的政策和法律。从人文方面来看,人们运用国家政策和法律法规的相互制约,规范高速信息网络资源管理,逐步形成健康文明的网络文化,以保证高速信息网络有序运行,创造和谐、文明的信息环境,让技术发挥更好的潜能,它对应于信息网络文化的人文管理模式,它的方向使网络环境中的信息涉及的政策和法律等,在网络信息资源的管理实施中,这三种模式相辅相成。

5 网络和电视的融合发展

目前,网络与电视优势互补融合发展既是网络发展的需要,也是电视自身发展的必然。电视与网络融合后可以利用网络媒体文字、图片、图表、动漫、论坛、视频等诸多优势延续拓展自己的空间,尤其在与观众互动交流方面网络功能不可代替。目前,几乎所有的电视台都有自己的网站就是最好的例证。从电视自身发展需要,网络信息资源管理必须受到重视。

综上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时代,网络信息资源管理在今后的现代化社会的发展中将占有一席之地,它的管理方法直接影响到网络信息资源的合理运用。只有加大网络信息资源管理的力度,实施信息资源合理开发和正确使用,才能创造一个良好的网络环境,最大限度地发挥网络信息资源优势,提高网络信息资源的使用效率,发挥效用最大化,更好地为人们服务。

参考文献:

[1]钟守真,李月琳.信息资源含义探析[J].中国图书馆学报,2000.

[2]胡昌平,谷斌.网络信息资源的社会化组织与开发构想[J].中国图书馆学报,2002.

[3]王雅丽.网络信息资源管理[M].经济管理出版社,2008.

[4]姚红莉.浅谈网络信息资源管理[J].情报探索,2006.

篇10

1、网络信息资源概述

1.1 网络信息资源概念

网络信息资源是电子出版物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电子出版物的高级形式。网络信息资源(Network information Resource)是指以电子数据的形式将文字、声音、图像、动画等多种形式存放在光磁等非印刷质的载体中,并通过网络通信、计算机或终端方式再现出来的信息资源。它是文献信息在网络环境中的表现形式之一,是可以在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及多媒体技术相互融合而形成的网络上、查阅、存储与检索,能够满足人们信息需求的那部分信息的集合。

1.2 网络信息资源特点

1.2.1 内容丰富、数量巨大

网络信息资源包罗万象,涵盖了各个学科和领域的信息资源。从信息资源的内容上看,政治性、学术性、经济类、文学艺术类、娱乐咨询类的信息资源几乎涵盖了人类社会活动的所有方面;从信息资源的形式上来看,网络信息资源通过文本、图像、声音、数据库等形式存贮和保存,非常方便人们的开发利用。

1.2.2 动态性强、交互使用

网络信息资源具有高度的动态性,这主要是由信息资源的特点决定的。信息资源具有时效性,离开的信息资源起作用的时间段,信息资源便没有了利用的价值,因此为了保证网站的访问量,网站的开发者必须时时更新自己的信息,因此网络信息资源总是处于动态变化中,不断的进行着更替。网络信息资源还具有交互性,网络信息资源在使用中,可以在读者和信息资源之间进行互动。

1.2.3 传播迅速、普及面广

网络信息资源主要是通过internet互联网络进行传播的,因此有互联网络的地方,便能搜集到大量的信息资源。随着网络的不断普及,网络信息资源也将被带到世界的每个角落。一条信息到网上只需数分钟便可以传到地球的另一端,这种信息传播方式使工作效率大大提高,而且由于互联网络的特点,信息资源非常易于普及,人们可以在不同的地方共享一条信息。

2、网络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原则

2.1 系统性原则

收集网络信息资源应该尽可能的保证全面系统,特别是网络上的信息资源更新比较频繁,如果不能及时更新,就不能得到系统、全面的信息,因此,开发利用网络信息资源有必要对网络信息资源进行跟踪,将动态的信息资源进行及时整理,不断增添新的内容,这样才能保证所开发的信息资源具有新颖性。

2.2 选择性原则

收集信息资源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因此在这种工作中一定要注意选择性,这种选择性具体的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在网络信息资源的来源上要进行选择,要选择那些大型、专业、信誉好的网站进行资源的整理;其次,在网络信息资源的搜集途径上进行选择,要善于用不同的方法查询信息;最后,信息资源搜集整理后,再次进行选择,把精华信息提供给用户。

3、网络新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方法

网络信息资源就如同浩如烟海的知识海洋,在这里搜集自己需要的信息,存在一定的难度,因此必须要进行网络信息资源的开发整理。一般来说,开发网络信息资源主要下列几种方法。

3.1 利用搜索引擎进行资源开发

提到网络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就不得不提到网络搜索引擎这个最基本的网络信息资源开发工具。搜索引擎具有动态性特征,查找信息资源非常快捷,具有很高的实用性,它是目前利用互联网信息的最常用的工具。

3.2 建立网站导航和网络资源指南

这是网络资源开发利用的最基本、最直接的方法,就是根据读者的需求,采用一定的技术方法在互联网上进行搜集、整理,把相关的网站和网络资源从搜集结果中整理出来,对其进行分析研究,最后对信息质量高,利用价值大的网站和网络资源进行提取,并通过科技手段,建立一个大的链接,把最终提取出来网站和网络资源分门别类的列入到这一链接中,并对其进行简要的介绍,这样可以知道读者很方便的查找到自己所需要的信息。

3.3 建立专业网络资源指引库

网络资源指引库也就是通过建立的数据库指引读者到特定的地址上获取需要的信息,这种指引库不存放具体的信息资源,它存放的有关主题的数据库或服务器的地址,这种指引库将网上相关主题的站点进行集中,然后采用用户熟悉的主题树方式对这些信息进行组织,并且分级加以排列,用户可以通过浏览方式逐级进行浏览。通过这种方式开有效的弥补搜索引擎的不足之处。

3.4 通过专业网站订阅电子杂志

订阅杂志一直是现实中人们获得信息的一种手段,这种方法在网络上寻找信息资源也同样适用。大型的专业网站一般都会发行电子杂志,这种杂志中包含着大量的专业信息,基本上囊括了本网站的所有信息,通过订阅这种杂志可以使读者省去浏览之苦。而且,这种订阅非常简便,只要你拥有一个网络邮箱,电子杂志就会直接发过来,而读者只需要打开邮箱,就可以阅读一切自己需要的信息了,这是一种非常简便快捷的网络信息资源开发方法。

3.5 建立虚拟图书馆

所谓的虚拟图书馆是指对网络信息资源实现数字管理,通过网上提供的交互服务,使图书馆以虚拟现实的形式建立在互联网上,读者通过联网就可以随时随地的查阅资料。促成用户与信息资源之间快捷、便利、有效的联系,从而形成崭新的信息交流环境。

4、结语

网络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方法虽然各不相同,但是最终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怎么样才能更好、更快的得到所要查询的信息资源。综上所述,笔者认为,虚拟图书馆技术将是日后网络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最佳方式,但是也不能否定可能会利用更新的网络技术来开发网络信息资源,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人们在利用网络信息资源的时候,必将越来越快捷、越来越便利。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