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期刊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公共图书馆安全模板(10篇)

时间:2022-03-23 14:24:20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公共图书馆安全,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公共图书馆安全

篇1

关键词:

公共图书馆安全事故;公共安全教育

安全是指人的身心不受危害,它是生命和健康的保障,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前提和要求,人类社会存在和进步的必要条件。《汉语大词典》对安全的解释,一是平安、无危险;二是保护、保全[1]。马斯洛提出的需求层次理论,将安全需求视为人的第二层次需要,认为人除了第一层次需要即生理需求之外,其他三个层次的需求,即归属和爱的需求、自尊需求和自我实现的需求,都是建立在安全需求得以保障的基础上[2]。没有安全的保障,人类的生存与生活不可想象,更别提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无论是个人、家庭还是单位、国家,没有了安全的保障,一切都无从谈起。可见,安全是关系国计民生、社会安定、人类发展的头等大事。当今社会,我们不仅面临大自然给人类人身安全带来的威胁,如地震、洪水、火山爆发、动物侵害、疾病等,还要面临财务安全、社交活动安全、信息安全、心理疾病等等。我国每年都会有很多的安全事故发生,地震、台风、山洪、雷击、校园伤人、爆炸、火灾、楼体垮塌、污染、诈骗、踩踏、交通事故、生产安全事故、自杀等等。国家安全监管总局数据统计显示,“十二五”期间我国较大事故起数总数达1944666起,年均达324111起,死亡人数总数达430818人,年均达71803人[3]。数字触目惊心,安全形势非常严峻。这些血的教训无不警醒人们决不能忽视国民的安全,必须重视和加强国民的安全教育。

1目前我国安全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经过政府和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我国在安全教育方面与以前相比有明显进步,但是还存在不少问题,国民的安全教育现状令人担忧,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安全教育体系不健全

从2004年开始,国家教育部就将安全教育列入中小学教育计划和教学内容。国家教育部副部长赵沁平在接受采访时说:“在已有的安全教育基础上,进一步推广增加中小学生的安全教育内容和形式,逐步使安全教育制度化、规范化。”[4]但是学校安全教育中有很多问题迫切需要解决:如,学校安全教育到底采取什么样的运行机制,以什么形式纳入学校教学系列,从上到下没有明确的规定;安全教育的时间、内容、教材、教师、教学效果等,都没有统一的规划和落实[4]。由此可见,安全教育在学校的教学工作中一直没有得到应有的位置。公众的安全教育覆盖面相对学生来说更小,普通公众是社会的中坚力量,和学生相比,他们是受到各种安全事故危害最多的群体,公众的安全教育还需要进一步推进。

1.2国民安全教育投入严重不足

我国国民安全教育投入的严重不足导致了安全教育体系的不健全,公共安全教育体系缺乏整合,公共安全教育设施匮乏,缺少专职从事公共安全教育的师资力量。学校的安全教育难以落实,很多学校并没有把安全教育真正纳入学校的日常教学体系中,学校安排安全教育课时少,大部分学校安全教育内容有限,培训方式主要以讲座为主,很少开展消防、急救等方面的自救技能培训与实战演练,教育手段整体上处于较低水平。很多地方还停留在“运动式教育”阶段,缺乏安全教育长效机制。社会上很少针对公众开展安全教育培训,现有的安全教育课程不仅数量少,而且受众人群有限。各地安全演练大多缺乏实战性,表演的成分居多,实际效果不明显。

1.3安全教育师资力量十分薄弱

目前,我国各地几乎没有专职从事安全教育的师资,也没有专门培养安全教育师资力量的机构。大部分学校和单位的安全教育培训,由负责学生管理工作的老师兼任或是临时聘请一些从事安全工作的人员来举办一些讲座,这些老师都不是专业的安全与应急教育教师或专家,有些可能实践经验比较丰富,但对安全知识的系统性掌握不全面,民众接受的都是零散的、不系统的安全知识,教学效果得不到保障。

2公共图书馆开展公众安全教育的必要性

目前由于公众接受安全教育的途径很少,安全教育的任务又很紧迫,公共图书馆应该承担起社会教育的职责,满足人们对安全文化的需求。

2.1开展公众安全教育是公共图书馆应履行的社会教育职能

加强我国普通民众的安全教育,培养公众的安全意识,提高应对突发事件时的自救互救能力应成为当前和今后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开展社会教育是公共图书馆的职能之一,公共图书馆是向公众提供平等免费教育机会和终身教育机会的文化场所,是对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补充。国家从2011年底实行公共图书馆向公众免费开放的政策,就是为了让更多的公民享受到免费的教育和文化信息,不断提高国民的综合素质。因此,公共图书馆应结合社会热点和市场需求,积极和社会教育机构合作来满足社会公众多样化的求知需求,来弥补学校和家庭安全教育的缺失,提高国民的公共安全意识和素养。

2.2开展公众安全教育可以使公共图书馆满足人们更多的文化需求

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并不在于有多少高楼大厦和奥运金牌,而是在于国民的教育程度和生存质量,而图书馆发达程度往往直接影响着国民的启蒙和教化。随着我国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公共图书馆将进一步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不但满足人们新的文化需求,而且挖掘和拓展、提升人们对精神文化方面的更多需求。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越丰富、越多样,公共图书馆就越具有更加深厚的社会基础和更广泛的发展空间,公共图书馆能够让城市的生活更美好。近年来随着国内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个人对安全的需求越来越强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共图书馆宣言1994》明确提出“图书馆服务必须适应乡村和城市社区的不同需求。”作为公民终身教育的公共图书馆,应该积极顺应时代的潮流,不断更新服务模式来满足人们更多的文化需求。

3公共图书馆开展公众安全教育的策略与方法

公众安全意识的培养和自救互救能力的提升应该建立在丰富的安全理论知识和应急能力掌握的基础之上。公共图书馆作为公共教育的主阵地,要结合自身在资源方面的优势,通过多个途径来对公众进行安全教育。

3.1向读者推荐安全主题的图书资料,增强公众安全防范意识,减少和预防安全事故发生

公共图书馆可以结合安全生产月、安全教育日开展以安全为主题的专题图书推荐活动,馆员可以挑选一些有代表性的安全主题图书做成课件,在宣传电视、led屏上播放;设立安全主题专柜,向读者推荐包括安全方面的法律法规、安全生产、日常生活安全、突发公共事件防范等图书,鼓励读者借阅,提高读者的安全意识;馆员可以编辑一些应对安全事故的常识性小册子,免费发给读者。公众通过阅读安全主题方面的系列图书资料,可以了解安全与应急管理的基本知识,掌握安全与应急管理的法律法规知识,突发事件的诱发原因及特点,可以提高公众的安全意识,能够培养人们“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增加公众对危机的认知,提升对安全事故的防范意识,杜绝不该发生的安全事故。安全防范意识是良好安全的前提条件,是安全的重要性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表现了人们对安全的一种主观能动性。只有具备了足够的安全防范意识,才会做事认真,遵纪守法,不违规操作,事事考虑周全,预见存在的隐患。据统计,安全事故中除少数的不可抗力外,绝大多数与人们缺乏安全意识有关,所以必须把安全教育工作做到位,使公众从被动的“要我安全”转变为“我要安全”。如2014年12月31日,上海市黄浦区外滩广场发生拥挤踩踏事件,造成36人死亡,49人受伤。事后,上海市政府成立了事故调查团,事故原因:“是对事发当晚外滩风景区特别是广场人员聚集的情况,黄浦区政府和相关部门领导思想麻痹,严重缺乏公共安全风险防范意识,对重点公共场所可能存在的大量人员聚集风险未作评估,预防和应对准备严重缺失,事发当晚预警不力、应对措施不当。”[5]2015年8月12日,位于天津市滨海新区天津港的瑞海国际物流有限公司危险品仓库发生火灾爆炸事故,造成165人遇难、8人失踪,798人受伤。调查组查明,事故直接原因是“瑞海公司危险品仓库运抵区南侧集装箱内硝化棉由于湿润剂散失出现局部干燥,在高温(天气)等因素的作用下加速分解放热,积热自燃,引起相邻集装箱内的硝化棉和其他危险化学品长时间大面积燃烧,导致堆放于运抵区的硝酸铵等危险化学品发生爆炸”[6]。调查组认定,瑞海公司严重违法违规经营,是造成事故发生的主体责任单位。事故还暴露出有关地方政府和部门存在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监管不力等问题。2016年的“11.24”特别重大坍塌事故,造成了74人遇难和2人受伤,从初步掌握情况看,与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压缩工期、突击生产、施工组织不到位、管理混乱等有关[7]。

3.2开展安全教育讲座,培养公众的应急决策能力,扼制安全事故的进一步恶化

公共图书馆可以和安全教育培训机构开展合作,由图书馆提供场地,邀请安全教育培训机构的专业老师来给读者培训,安全教育应该贴近生活、通俗易懂。如地震、火灾、突发性疾病、饮食中毒、心理健康等,授课方式也要灵活多样,不应该仅局限于传统教学模式,应多结合案例剖析,情景模拟等方式,以更加有感官冲击的形式或模拟场景的体验式环节来加强受众的学习兴趣和记忆点,来培养公众的应急决策能力。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经常发生包括自然灾难、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突发疾病等,这些非常态的安全事故会对公众的生存和环境造成意想不到的灾难性的严重后果。公众通过参加安全教育讲座,学习各类突发事件发生的案例,可以借鉴过去处置突发事件的经验教训,从而在面对非常态、不可预测的突发事件时,在事件的初期就能迅速、及时地做出决断,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扼制安全事故的进一步恶化,降低事故的损失。

3.3定期进行安全演练,增强公众的自救能力,有效减少伤亡和损失

公共图书馆除了向读者推荐安全主题的图书、开展安全教育讲座以外,还应该跟社区合作,定期组织馆员和市民进行安全演练。因为图书、展览、讲座这些都是关于安全方面的理论知识,只是纸上谈兵,如果缺乏演练,公众真正面临危险时会显得手足无措。公众安全素养提高最有效的形式是参加安全演练。模拟触目惊心的灾难场面会比课堂上的说教给参与者留下更加深刻的印象,应急处置会让参与者掌握到应急技能。开展公众安全演练,可以提高民众的安全与应急技能,知道在自然灾害、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该如何应急和自救,掌握以安全为前提的自我保护技能、沟通技能和解决问题技能。目前,我国由于缺乏安全教育,公众自救意识和应急能力还不够强,主动参与程度不高,过分依赖政府救助,当灾害突然来临,人们就会惊慌失措,不知道如何自救及求救,有些甚至会采取一些极端的行为,造成更为严重的后果,如地震时发生拥挤踩踏事件、惊慌跳楼事件等,带来不必要的伤害。从宏观角度看,安全演练是提升全社会公共安全能力的重要基础性工作。通过大面积地实施安全演练培训,有助于迅速提升各级、各领域应急管理人员和机构的能力,从而提升整个社会的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2005年8月,由北京专业调查公司的《城市居民危机意识》的调查报告显示,北京市民中有4成不知道哪里有避难场所,更有近7成根本没有想到过避难。我国2013年4月20日芦山发生的7.0级地震,造成了196人遇难、21人失踪、1.34万人受伤[8]。日本由于平时注重国民的防灾教育和避险救护技能的训练,使得日本民众积累了丰富的应急知识,遇到突发事件并不慌张,临危不乱、快速准确地做出最佳的逃生方案,使得逃生效率大大提高,降低了突发事件可能导致的生命、财产损失。2016年11月22日清晨5时59分,发生在日本福岛县近海的7.4级地震,仅造成6人受伤,没人遇难[9]。

篇2

1 影响图书馆安全的因素

1.1 自然隐患

自然隐患指由自然原因引起的人身财产安全隐患,如火灾、水灾、虫蛀、温、湿、光照等引起的化学物理变化造成的隐患[1]。比如在不合适的光、温环境下古籍类图书的纸质将会发霉甚至损毁。

1.2 社会环境

社会治安状况好坏、人流量大小往往直接影响到图书馆的日常管理。比如临沂市图书馆地处繁华的城市中心,人流量日均接待读者4000人次,免费开放要求的“零门槛”入馆导致人员成分复杂,这给安全管理工作带来不小的压力。

1.3 设备隐患

设备隐患指图书馆的建筑设计缺陷造成的或者设施使用过程中引起的安全隐患,由于图书馆经常要使用大量的照明设施和中央空调设备,管道、线路在铺设施工布置不当,线路老化等问题都可能存在水灾、火灾的安全隐患[2]。比如临沂市图书馆2012年夏季因中央空调部分冷凝水回水管道倾斜角度不合理导致的溢水事故就是此类问题。

1.4 网络安全隐患

这主要针对网络安全造成的隐患。目前大多数图书馆都已经基本实现了自动化和网络化,但同时面临来自网络环境的安全威胁也在与日俱增。以临沂市图书馆为例,我们目前图书借还主要依托于interlib系统及Rfid高频物流识别技术,如果interlib系统受到网路病毒的攻击和破坏,图书馆的借还工作将全部停滞,甚至会导致数据库信息泄露、篡改甚至破坏的严重后果。

1.5 突发性安全隐患

常见的主要有突发事件、盗窃、打架斗殴和人为破坏等,作为公益性开放式窗口,临沂市图书馆在日常工作中遇到过精神病患者、酗酒人员闹事、盗窃图书、为了争抢自修区座位打架的各种突发性安全隐患,这类安全问题如果不及时合理的处置可能会带来一些列不良社会影响。

2 临沂市图书馆在安全管理工作探索

2.1 建立安全管理防范体系

2.1.1 强化领导,落实责任

进一步落实了馆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各部室负责人具体负责为主要内容的安全生产“一岗双责”制,坚持一手抓业务工作,一手抓安全生产工作,做到“两手抓、两手硬”。成立安全消防领导小组,层层分解安全生产目标任务,逐级签订《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责任书》,全面落实安全监管责任,并在《临沂市安全生产岗位管理实名制信息系统》上登记备案,做到职责明确、任务明确、责任到人、措施到位。

2.1.2 建章立制,完善制度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危机管理过程也要遵循这一规律。临沂市图书馆结合本身情况,根据当前新形势的变化,积极借鉴上海图书馆、深圳图书馆等先进馆的安全管理经验,依照相关政策和法律法规,将图书馆的各项管理规定从安全危机管理角度重新审视并修订,新制定了《临沂市图书馆公共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临沂市图书馆安全消防应急预案》、《临沂市图书馆夜间值班巡查制度》、《临沂市图书馆领导带班制度》等,做到岗位到人,职责明确。建立健全各种安全管理制度能够从制度层面做到有据可依,这是加强和落实安全管理工作的有力措施。

2.1.3 建立和配置应有的安全防范设施并做到定期检查

临沂市图书馆区域内共配备95个消防栓,232处消防灭火器,每年定期更换干粉,在各大书库都设有烟感报警器、喷淋头,并委托专业消防机构进行设备的经常性维护。在馆内通道口、电梯间、服务台等关键部位设置闭路监控系统,实现全覆盖无死角。自开馆以来,利用监控系统抓获各类偷窃读者财务不法分子9名,共挽回读者损失过万元,有效地保护了进馆读者的财产安全,受到了读者的广泛好评。

2.1.4 综合防范,全面加强网络环境下图书馆安全工作

临沂市七楼电子阅览室配备一个中央机房、98台公用电脑,为了保证给广大读者营造一个安全绿色的上网学习娱乐的环境我们主要从以下三点做好防范:(1)软件防范:一是安装防病毒软件,在网卡、工作站、中心服务器上安装防病毒软件,及时更新升级;二是构建防火墙、网络绿霸,能够实现对非法网站的及时隔离屏蔽,并有效阻挡来自网络外部的攻击。(2)升级硬件:近期我们对中心机房进行了改造搬迁,配备更大容量的UPS防断电系统,更换机房专用精密空调,实现机房温度的24小时恒温控制,杜绝了火灾隐患,同时也为市图书馆今后更好地、规范地开展数字图书馆工程建设打下坚实基础。

2.2 树立安全意识,加强安全危机管理

树立安全意识,就是图书馆要从长远的角度出发,将安全危机管理纳入到图书馆中长期的战略规划中来,时刻保持应对安全危机的状态。临沂市图书馆作为新建馆,员工年龄梯队呈现年轻化,35岁以下的同志占总人数的76%,在对可能发生的各种安全危机在思想上和行动上的意识还不够。为此,我们非常重视对员工的安全责任意识的培养和安全危机管理的教育,组织干部职工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山东省安全生产条例》、《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处理条例》等有关安全生产方面的法律法规及安全常识,掌握相关安全技能,牢固树立“安全生产责任重于泰山”的意识。加强员工对安全危机的心理承受力,使他们掌握安全危机处理的基本知识。我们认为安全意识的培养是成为一名合格的现代图书馆员工的必备条件,图书馆每一名同志只有真正树立起安全意识,保持对安全危机的高度敏感性,从关系自身生死存亡的高度来认识安全危机管理的重要性,才能做好预防、规避和应对安全危机状况的工作。

2.3 加强与公安部门的合作,充分发挥馆内治保人员的作用

篇3

公共图书馆是人类文化知识的宝库,是对内对外进行文化交流、学习与合作的重要场所。由于图书馆馆藏资料的可燃性,计算机网络机房、各类用电设备的易燃性,加之人员的流动的大量性等特点,一旦发生火灾,造成的损失不可低估。因此,图书馆消防系统的建设尤为重要。

1 图书馆消防系统建设的重要性

1.1 图书馆承担着重要的社会职能作用

图书馆承担着重要的社会职能作用,收集和保存着大量的文献资源,履行着为各级政府机关、社会组织及社会公众提供文献信息及参考咨询服务,参与对内对外文化交流与合作等职能。

1.2 图书馆承担着重要的社会教育服务任务

除了社会职能作用之外,公共图书馆还承担着重要的社会教育服务作用。一方面为各级政府部门和科研机构及公众提供文献借阅、业务研究、信息咨询服务等。另一方面通过开办各类文献展览、公益讲座、报告会等活动,传播中华文化、传承社会文明。

1.3 图书馆馆藏资料的历史价值性强

公共图书馆作为集中收藏各类文献和书籍的场所,具有极强的历史价值性,尤其是一些图书馆收藏和保存着珍贵的国家古籍和文献,重要的历史资料,发生火灾就会造成重大的经济、社会和文化损失。

2 当前公共图书馆消防问题分析

2.1 消防安全工作不到位

当前图书馆消防安全工作仍存在诸多不到位的地方。一是安全宣传不到位。对内对外缺乏积极宣传消防的大氛围、大环境;二是安全责任不到位。职责不明,责任不清;三是消防制度不规范。主要是值班制度不严肃、检查制度流于形式、整改问题不彻底、演练制度不经常缺乏针对性等问题。如2013年8月法国国家图书馆老馆发生火灾就产因为责任不清,职责不明,安全检查不到位,导致火灾发生。

2.2 消防设施建设与配置不合理

当前公共图书馆的消防安全设施建设不够到位,难以应对突发的火灾事故。主要表现在:一是图书馆消防系统建设比较滞后;二是日常维护不及时;三是错报、误报、失灵现象存在;四是灭火设施配置、疏散通道的管理、警示标志的摆放不合理。设备器材的建管脱节现象突出,后续维护保养不及时等问题存在。

2.3 应急预案不科学

目前各级图书馆消防应急预案不够科学,情况设想简单,处置程序单一。作为公共文化场所,馆藏文献丰富而珍贵,读者集中,人员流动性强等特点,一旦发生火灾,简单而单一的消防应急预案难以保证馆藏资料安全和读者等人员生命安全,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和负面影响。如2014年4月26日中国地质大学江城学院图书馆发生火灾后,第一时间内,校内救援力量不足,应急不力,导致火势蔓延较快。

3 公共图书馆消防安全系统建设对策

3.1 强化消防安全意识

强化馆内工作人员及读者的消防安全意识。首先,应定期组织全体员工进行消防安全培训,普及消防知识,强化消防安全意识。其次,建立严格的管理制度,完善消防安全监督机制,落实好人员值班、责任追究、请示报告、定期检查等制度。第三加大宣传力度。在馆内醒目位置张贴各类防火标志和防火警句等,形成浓厚的消防安全氛围。

3.2 加强消防设施建设和维护

结合图书馆馆藏、建筑结构等实际,采用消防栓灭火系统、建筑防火分区以及火灾报警等方式。同时考虑到某些珍贵文献资料的重要性和不可再生性,在图书馆灭火系统中应采用先进的气体灭火系统以及细水雾灭火系统,可以在保证灭火效率的同时,尽可能地保护馆内的文献资料。

3.3 制定火灾应急预案

科学的火灾应急预案可以将火灾损失降至最低。公共图书馆火灾应急预案的制定重点把握以下几点:(1)在火灾发生初期能够做到及时报警并启动火灾报警按钮。(2)应急预案应充分考虑人员的紧急疏散与现场救援相结合。(3)在火灾发生时应尽可能将损失最小化。(4)预案应保证各个部门之间的统一协调和指挥。

3.4 加强消防演习

通过加强灭火演习,提高馆内工作人员和读者的消防安全意识和自救能力,在火灾发生时可以更快地做出反应。在消防演习时应将工作人员分为灭火行动组、内部疏散引导组、外部疏散引导组、警戒组、医疗救护组、宣传报道组、事故广播、通讯组等几个小组,明确各个行动小组的职责,加强行动小组之间的协调合作。

4 结语

图书馆承担着重要的社会职能与文化传承作用,馆藏文献具有极强的历史价值,一旦发生火灾破坏力巨大。因此公共图书馆消防安全系统建设必须放在图书馆建设的重要位置。当前公共图书馆消防安全中主要存在消防安全意识不到位、设施建设与维护不及时、火灾应急预案不科学等。加强公共图书馆消防系统建设的对策包括强化消防安全意识、加强消防设施建设、制定科学应急预案、加强消防演习等,通过这些措施,最大限度地保证图书馆的消防安全,使公共图书馆在文化事业建设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篇4

前言:在我国建筑工程施工中,工程质量的好坏将会直接关系到国家经济的建设,一旦出现工程质量问题,便会导致许多的安全隐患和质量事故,其损失是无法估计的。因而,施工单位必须要建立一套完整的质量管理体系,把质量、安全管理看作是企业的头等大事。只有加强企业的施工质量控制和安全管理能力,才能够使整个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的产品和成果得到保证,进而全面提高房屋建筑施工的综合效益。质量与安全管理是房屋建筑施工过程之中的关键内容,它不仅会关系到单位、施工企业的利益,也会关系到国家、人民的利益,影响到国家、社会的和谐发展。也正是因为这样,我国房屋建筑施工企业必须及时的认识到质量、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并且结合自身的具体实际条件,寻求有效的解决措施,只有这样才能实现预期的建设目的,满足人们的需求。

1.加强土木工程施工质量与安全管理的重要性

针对近年来我国的工程建设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的质量事故以及问题进行研究表明,土木工程施工中的质量控制与安全管理体系的不健全是导致工程质量问题频发的主要原因之一,现代土木工程施工企业的质量管理体系应该根据自身的施工管理架构与工程流程构建基础,并且根据工程实际情况进行质量控制的完善,以建立起完善的质量和安全保证体系来保障质量管理体制的完善。每一项工程施工过程都要保障跟质量管理体系相适应,以满足工程的实际需求,避免传统施工质量控制体系不能满足工程实际情况造成的质量控制的不适应性。通过科学的质量和安全管理体系的完善促进土木工程专业的发展,保障工程施工质量奠定良好的基础。

2.土木工程施工中质量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2.1重视程度不够,存在侥幸心理

部份施工企业在施工中对质量管理存在着侥幸心理,不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来分析,往往依据以往的习惯和经验来对质量进行控制,对工程质量管理一直放不到主要的位置,领导在意识上就不够重视,因此往往导致质量管理工作做不到位,在施工过程中监督力不够,从而为工程的质量埋下了隐患。

2.2片面要求工程进度,轻视工程质量

部分建筑企业在利益的驱使下,为了获得利益的最大化,在施工过程中,为了片面的追求工程进度,赶工期问题严重,这样往往忽视了对施工过程中质量的控制。施工人员在施工现场,只为求快速完工,而忽视了质量的要求,为图方便快捷违规操作的情况时有发生,施工人员多劳多得,因此为了赶进度,粗制滥造,把规范标准置于脑后,同时因领导对质量的不重视,施工现场的质量管理工作监督不力,管理措施落实不到位等情况,导致施工过程中质量缺乏控制,建筑产品无法达到质量的要求。

2.3细节处着力不够,管理不到位

在施工现场的质量管理过程中,无法把具体的管理措施落实到每个施工环节上,质量管理往往只做表面文章,没有在细节上做到位,这样对工程的质量势必会产生影响。

3加强土木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的具体措施

3.1对设计图纸进行有效控制

在正式施工前必须要对设计图纸的意图和主要内容有全面的了解和掌握,不仅要检查设计图纸是否正确反映设计方案、计算是否正确、尺寸标注是否有误、选用材料以及施工要求是否合理"整体设计中各个部门的设计是否协调等!而且要审查其是否有细节错漏,还要考虑到应用于施工中是否合适,是否具有可操作性。

3.2要加强工程施工企业人才管理与培训,促进土木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措施的实行。

3.3要通过严格的现场管理

为保障工程施工质量奠定基础,为工程技术参数"施工工艺管理奠定基础,保障工程施工质量处于受控状态,满足工程施工要求,施工监理是保证施工质量的关键,质量管理部门要及时听取监理部门对主要关键部分的施工质量的监察报告,落实监理责任。同时,还要及时取样抽检,确定施工工艺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对于施工监理部门,要检查其监理工作是否有完善的监理工作程序,检查监理报告是否标准,对于不符合要求的施工操作是否及时纠正。

3.4对原材料以及半成品的质量控制。

在原材料的监控中,要注意对进场的实物进行仔细的检查,包括相关的质保书"规格和性能等是否符合相关的规定,对一些特殊的原材料还要进行复试,需要小心保存的易潮"易碎的物品,特别是在运输和安装等搬动较大的工序中,都要加倍注意操作。另外管理人员要多听取设计人员对设计理念的陈述,多征询使用单位人员在宏观以及微观上的建议,使设计方案不断完善!相关人员要对施工效果进行抽检,发现问题,及时与监理人员联系,进行整改,避免工程纠纷和因工程质量造成的浪费、对原材料的采购以及施工程序的检验都要有详细的记录。

4.土木工程施工中安全管存在的问题

4.1建筑法律法规体系方面的问题

当前的颁布的法律法规中,有一部分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建立的,可以说有些法律法规已经不能适应当前新形势发展基本需要,导致伤害事故行为缺少法律规范。因为法律人才与资源的短缺,导致立法工作不能和新问题同步的情况,在法律法规体系中出现的疏漏之处较多。

4.2建筑安全业绩评估方面的问题

当前对建筑企业开展的建筑工程安全评估,一般是政府安全检查执法部门用打分的形式来开展。一般来讲,国家开展安全大检查的一段时间内,建筑工程安全管理形势较好,但是在安全大检查之后,就会出现安全事故的再次反弹。

4.3安全生产管理机构体系中的问题

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机构体系方面存在的实际问题,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并未彻底解决,管理体制还不十分完善以及多次反复性改革,为建筑安全生产管理产生了一定影响。管理职能相对来讲比较分散,效果大打折扣。安全生产管理职能与工伤保险分开,导致了双方在发挥工伤预防以及使用工伤保险提升安全生产水平方面,管理效果不佳。

5加强土木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的具体措施

5.1对建设人员进行安全教育

施工企业应当制定并完善安全生产教育制度,增强安全意识,增强对安全事故的应急能力。同时,还应增加应急设备和救援物资的投人,防范于未然。定期进行安全演习,尽可能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5.2加强现场管理,做好防盗工作

可以建立专门负责安全生产的小组,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对施工人员的轮班、换岗等工作,认真做好人场教育;严格按照安全生产规定,对着装进行要求;必须认真听从指挥,不做违章的事等等

5.3做好机械安全管理措施

在良好的环境中使用机械,禁止违章操作,听从机械管理部门的指挥,定期进行检查、维护,对机械的隐患要及时处理,制定详细的预防措施。

5.4完善安全保障体系

对工程建设的后期保障以及监督是十分重要的,这就需要一些监督部门和单位对工程进行质量检查,杜绝豆腐渣工程,杜绝偷工减料。完善安全保障体系,才能使企业加强责任心,对施工项目质量有一定的保障。

6.结语:

建筑工程施工是一项较为复杂的工作,施工管理涉及很多方面的内容,因此必须针对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保证安全生产,确保工程的施工质量,才能真正的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促进建筑行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建国.浅谈土木工程管理[J].新疆石油教育学院学报,2012,(05).

[2]田月华.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M].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5

篇5

公共图书馆的建设,对文化的传播和人们文化修养的提升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对城市的未来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大数据时代到来,对人们的生活产生变革的同时,也对公共图书馆的资料管理模式带来了巨大的变化。逐渐实现图书资料管理的信息化和数据化,实现图书资料查询的便捷化,逐渐成为现代公共图书馆管理的重要发展趋势。因此,要注重公共图书馆资料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强化研究和分析,并采取有效的针对策略,实现公共图书馆的持续稳定发展。

一、大数据时代公共图书馆图书资料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先进的技术和设备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实现公共图书馆图书资料管理的数据化和信息化是时展的重要趋势。先进的信息技术和设备设施是实现公共图书馆信息化管理的重要基础和前提。只有在此基础之上,才能实现图书资料的电子化和信息化,完成数字图书馆的建立,构建完善的图书信息数据库,为人们资料查询提供便利。但是在实际的运用过程中,随着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图书资料管理的信息化,但是由于数字图书馆建设资金不足,导致计算机信息设备的采购不符合实际的运行需求,存储空间不足,运算能力较低等问题,严重限制了公共图书馆数字化发展的空间。

(二)信息安全管理存在漏洞

公共图书馆图书管理信息化逐渐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趋势。但是由于互联网技术的开放性特点,对公共图书馆信息安全管理带来了一定的挑战。由于现有的技术条件和设备基础上,还不能实现对图书资料信息的完善的安全管理,导致公共图书馆信息安全管理存在漏洞,信息泄漏等问题非常不利于公共图书馆的稳定发展。此外,一些不法分子利用非法手段窃取客户资料信息等现象。由此可见,加强对公共图书馆信息安全管理,是大数据时代实现图书馆信息化发展的重要问题。

(三)图书馆大数据意识落后

在大数据时代,图书馆大数据思维是实现图书馆资料管理的重要动力和前提。但是在实际的管理过程中,由于部分图书馆管理人员缺乏与时俱进的精神,对公共图书馆管理意识落后,缺乏相应的大数据思维意识和全面认知,仅仅实现了资料查询的功能优势,而忽视其综合功能开发,严重限制了大数据时代信息化图书管理的全面发展。

二、大数据时代公共图书馆图书资料管理优化措施探究

(一)强化基础设施的建设

基础设施是实现公共图书馆信息化管理的重要基础。因此,要注重加大资金投入,积极引进现代化的计算机信息设备和技术,满足图书资料数据化和信息化的要求。提高计算机设备的运行能力,适应更加复杂的运行和计算要求。增加计算机信息设备的存储功能和存储空间,能够满足更大范围的图书数据资料的存储需求。只有这样才能为公共图书馆图书资料信息化和数据化管理提供坚实的基础和条件。

(二)提高信息安全管理效率

加强公共图书馆信息资料的安全性管理,是大数据时代实现信息管理的关键。首先,为了提升信息安全管理,要提升计算机设备的性能,构建完善的安全管理系统,强化信息安全防护措施。其次,采用高科技的安全防护技术,对安全管理系统的异常接口进行检测和抵制。设置完善的登陆权限,防止信息外泄。建立网路防火墙技术,优化公共图书馆信息安全环境。完善法律法規,对图书馆信息安全进行立法保护,对盗取或者泄漏相关信息的行为予以严厉的惩处。

(三)强化主动服务功能

公共图书馆图书资料的信息化和电子化,不仅为人们查找书籍提供了便利,节约了查找时间,而且降低了图书在使用过程中的损耗,强化了图书保护。此外,利用计算机信息技术,对用户大数据进行分析,能够方便了解到用户的借阅和阅读的喜好和倾向,从而通过智能计算机向读者进行相关推荐,迎合读者的需求。此外,可以建设虚拟书房,让每个读者对喜欢的书籍进行收藏管理,方面进行阅读。由此可见电子图书馆强化了公共图书馆的主动服务功能,为读者提供了更加优质的服务体验,激发读者的兴趣,对于进一步提升文化传播和教育效果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四)公共图书馆的整体规划设计

篇6

1公共图书馆的科学管理的改进措施

目前,我国公共图书馆的科学管理已经逐步步入科学化、规范化、合理化的轨道上,为公共图书馆乃至整个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文化效益。但是,在现在的图书馆的科学管理工作中还存在着许多的不足之处。根据对我国公共图书馆科学管理现状的调查分析,我们可从以下几点优化、调整、完善科学管理工作。

1.1引进人文管理中的优势,弥补科学管理中的不足之处

我国的公共图书馆的科学管理中存在着功能局限、特殊政策短效性、无法有效调动管理工作者主观意识的能动作用、无法有效充分发挥图书馆内部与个体管理人员潜在的积极因素等内在缺陷。为了弥补新时期下科学管理中的众多缺陷,我们要在公共图书馆的科学管理中引进人文因素,在图书馆的管理工作中将人文管理与科学管理结合起来,促进公共图书馆的管理质量。人文管理具有以人作为管理对象、管理民主化、重视服务群众、非强制性与人性手段的采取等区别于科学管理许多的不同之处,被称之为柔性管理。正是如此,人文管理与科学管理可以互补各自的不同之处,有效提高管理的效率。人文管理与科学管理并不是两种互不相干的管理提,前者正是在后者的基础之上建立起来,是对后者的进一步完善,人文管理是公共图书馆的科学管理工作中的一种新模式。

1.2加强公共图书馆文化的安全性建设,促进科学管理水平

公共图书馆文化的安全性从侧面反映了我国公共文化建设中的价值观,承担着发挥图书馆文化职能的重要责任。图书馆文化的安全性建设有助于提高公共图书馆的科学管理水平,要根据科学管理的需求形成安全观念、安全行为、安全制度、安全物态的安全文化建设理念,通过安全文化的建设促进公共图书馆的科学管理事业。公共图书馆中收藏着众多的宝贵书籍,承载着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面对信息网络的冲击,共公图书馆科学管理的安全性受到了中大的冲击。因此,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潮流,公共图书馆的安全性建设要满足新时期下公共图书馆的生存与发展的需要、满足公共图书馆的科学管理安全性需要、弥补公共图书馆科学管理的安全漏洞。

1.3落实科学发展观,完善公共图书馆的科学管理中的评估手段

评估手段,在公共图书馆科学管理工作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良好的评估可以使公共图书馆长久的生存、最大限度的发挥其社会职能、检验公共图书馆的科学管理工作的不足之处。因此,建立起一套完整、有效的评估体系,对图书馆的科学管理工作方向具有指导作用,我们十分要重视对评估体系的科学性、规范性。在新时期,公共图书馆科学管理的评估手段急需我们采取科学发展观的理念指导我们的工作。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评估准则,建立起公平公正的评估体系。在建立评估体系时,要坚持评估设计能够满足图书馆管理文献的需求、评估内容能够体现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理念、评估手段公平公正,实现可持续发展。另外,评估指标的科学合理与否直接决定着评估体系科学、合理、有效性。评估指标作为公共图书馆评估内容的重要载体,要充分发挥其在引导我国公共图书馆的科学管理中的实践作用。

篇7

到2012年底,全国所有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都在健全服务项目的条件下,实现了免费提供基本性文化服务。就全国范围来看,公共图书馆免费开放还存在一系列运营方面的困难,其中,运营成本增加和原收费项目免收或降价等原因直接导致的运营经费不足尤为突出,短时间内对公共图书馆公益功能的正常发挥造成了一定影响。

免费和降价服务范围扩大导致事业收入下降。按照要求,公共图书馆取消了部分原有收费项目的收费,即取消了公共图书馆办证费、验证费、自修室使用费、电子阅览室上网费,取消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存包费,取消了文化馆(站)群众文化艺术辅导和培训费,业余文艺骨干培训费,公益性讲座、展览收费。这部分原来收费就比较低或已经取消收费,原来收与不收是可选择的,现在是强制性规定不能收,事业收费部分没有了。另外,按照规定,原来作为创收主体部分的事业收费项目也必须降低收费标准,这里包括某些场所与设施出租费和非基本服务收费。因此,公共图书馆深度参考咨询服务、赔偿性收费和文化馆(站)的高端艺术培训服务收费也受到一定限制,而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以外的公益,要与市场价格有所区分,降低收费标准,按照成本价格为群众提供服务。

增加服务项目和品牌建设加大了经费支出。从全国来看,公共图书馆建设并不同步,特别是中西部经济相对落后地区的公共图书馆,原来基本性公共服务项目本来就少,按照要求,到2012年底,所有图书馆、文化馆(站)都要免费提供健全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项目,全国所有一级馆、省级馆、省会城市馆、东部地区图书馆(站)免费提供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质量和水平不断提升,形成2个以上服务品牌。从实际执行情况看,中西部经济相对落后地区的公共图书馆很难达到这个要求。

到2012年为止,很多地方的公共图书馆基础设施建设都没有跟上。从建设面积看,全国公共图书馆的面积达标率普遍偏低,特别是地市级图书馆,按照《公共图书馆建设标准》,达标率仅为25%,由于面积狭小,缺少图书阅读、书库等必要功能空间,图书馆借阅能力受到限制,难以有效开展收集、整理、研究以及读者服务工作。从文献资源看,经济发达地区的公共图书馆文献资源较为丰富,而经济欠发达地区公共图书馆文献资源也相对匮乏,东部地区平均每馆藏量为75.3万件,西部仅为25.4万件。另外,为了创新服务内容与服务方式必须增加的技术改造费用。

制定应急预案和加强免费开放的宣传需要有经费支持。免费开放毫无疑问会带来读者与服务量的增加,为了更好的应对免费开放所带来的新情况和新变化,《意见》要求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要制定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完善应急处置机制,确保免费开放后的公众安全、资源安全、设施设备安全。因此,公共图书馆必须制订相关预案:文献管理系统的升级与调整,包括免费开放后读者证服务功能和读者证论证系统的升级与调整;对开放场所的公众安全进行论证并实施相应的安全预案,包括制订预约排队、阅览秩序管理等预案;对重要文献资源安全进行论证,增加重要文献保护预案,确保文献安全;对馆内文献传输设备的安全性进行论证,保证服务时间段内服务质量和设备本身的安全性。该文原载于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主办的《环球市场信息导报》杂志http://总第539期2014年第07期-----转载须注名来源等等。而预案的编制和实施都需要人力物力的支持,管理成本的增加是显而易见的。

公共图书馆人力成本明显增加。公共图书馆属于公益性单位,收入来源主要依靠财政支持,而现有财政支持已经很难满足免费开放所带来的人力成本提升对经费的需求。公共图书馆免费开放后,由于服务量、项目开发、应急预案制订以及宣传工作的增加,图书馆工作人员必然相应增加,有些部门的劳动强度也会加大。

另外,当前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的扩建和增加建设(包括分馆和文化站的建设)都需要增加经费支出。其中还包括吸纳一大批信息技术人员,这些人员以保障公共图书馆网络服务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为目的,实施着对文化服务网络系统的日常维护工作。而我们知道,网络信息技术人员的社会平均收入就比较高,如果公共图书馆不能提供合适的工资待遇,根本不可能留住他们。

2 公共图书馆免费开放经费困境的对策

实践表明,在公共图书馆免费运营过程中出现的经费困境,也并非不可解决,关键在于不断推进公共图书馆管理体制和服务机制的创新。

加强组织保障和立法以解决财政困局。公共图书馆免费开放的组织保障,指各级文化、财政部门要加强对免费开放工作的组织领导,将免费开放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点工作,纳入文化建设总体规划,纳入重要议事日程,纳入财政预算。中央财政安排专项资金,重点对中西部地区的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开展基本公共文化服务项目所需经费予以补助,对东部地区予以适当奖励。这是《意见》中规定了的,但是,由于中央财政安排的专项资金有限,在实践中怎么合理使用财政拨款和不断推进各地区公共图书馆免费开放,还得依赖地方政府各级部门的配合和协作,而这仅仅依靠一部指导意见肯定是不够的,相关立法势在必行。

以多元化、品牌服务增加收入并吸引社会资本。公共图书馆的公益并不排斥多样化有偿服务,从欧美发达国家的公共图书馆发展趋势来看,在保证公益的同时,发展多样化有偿服务在所难免。公益提供的是基本,而有偿服务满足的是基本之外的多样化图书信息需求。从目前的《意见》内容看,也是允许部分服务项目收取合理费用的,比如公共图书馆深度参考咨询服务(为读者收集专题信息,编写参考资料,或者进行代查、代译、复印书刊资料等服务)、高端艺术培训服务等。

探索建立公共文化多元化投入机制,鼓励社会力量对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进行捐赠和投入,拓宽经费来源渠道。

以信息技术创新为基础构建服务体系以降低建设成本。公共图书馆要适应信息技术本身的当展,在图书馆的建设过程中以信息技术创新为基础构建服务体系。借助数字图书馆,鼓励广大读者使用数字终端享受多元化公益性文化服务,相应减少物理图书馆的使用频率,相应降低物理图书馆使用成本。

篇8

我国是拥有13亿多人口的发展中国家,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公共图书馆事业有了长足的发展。截至2007年年底,全国有县以上公共图书馆2799个,馆舍面积达741万平方米,总藏量52053万册(件),从业人员5.2万人。[1]可见,公共图书馆已具备相当的规模。但公共图书馆作为公共场合也存在着安全隐患,俗话说,“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且看几个与图书馆有关的灾难案例:

1994年11月15日,吉林省吉林市银都夜总会发生特大火灾,殃及同一建筑内始建于1909年、藏书130万册的吉林市图书馆,造成科技文献资料库及10多万册少儿图书化为灰烬,损失相当严重;[2]2007年7月21日上午11时许,云南省图书馆的二氧化碳气体灭火系统发生泄漏,造成39人呼吸受困;[3]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汶川8级特大地震突如其来,地裂山崩,路断河改,数万鲜活生命顷刻消逝,无数美丽家园瞬间毁灭,所在地区的各级图书馆损失惨重。[4]

因此在大力发展图书馆事业的同时,关注图书馆的安全问题,关注遇到灾害时如何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的问题,是公共图书馆人责无旁贷的。

1 公共图书馆灾难的含义

灾难是指由于人为或自然的原因,造成信息系统运行严重故障或瘫痪,使信息系统支持的业务功能停顿或服务水平不可接受、达到特定的时间的突发性事件。灾难既包括自然灾难(地震、海啸等),也包括人为的灾难(如恐怖袭击、误操作、病毒等)。公共图书馆灾难特指在公共图书馆中发生的灾难,是“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生态环境破坏和严重社会危害,危及公共安全的紧急事件。”[5]其发生具有不可预测与不可抗拒的特点。

2 公共图书馆灾难的类型

区分图书馆灾难的类型,目的是便于研究如何避灾。按照《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6]的分类标准,公共图书馆灾难可分为:1)自然灾害。主要指水旱灾害、气象灾害、地震灾害等。2)事故灾难。主要指各类安全事故、公共设施和设备事故、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件等。3)公共卫生事件。主要指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食品安全和动物疫情,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事件。如目前正在发生的甲型H1N1流感事件等。4)社会安全事件。主要指恐怖袭击事件、经济安全事件等。

3 图书馆发生灾难的原因探析

公共图书馆是人们寻求知识的渠道,为个人和社会群体的终身教育、自由决策和文化发展提供了基本条件。[7]它是社会公众的集散地,也是公安消防重点保护单位。虽然各级图书馆都很重视安全工作,但是发生灾难的事件还是难以避免的。分析其原因,主要有:

3.1自然原因

像地震、洪水、非人为火灾等自然灾害所造成的原因。如1976年7月28日唐山大地震造成直接经济损失约30亿元,唐山图书馆在地震中丧生2人,重伤五六人;[8]1998年长江特大洪水受灾,直接经济损失1450.9亿元;[9]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直接经济损失8451亿元。其中绵阳市图书馆7000m2大楼成危房,服务器及电脑等设施严重损坏,估算损失300—400万元。[10]

3.2社会原因

我国进入社会转型时期,突发事件增多。社会资源过于集中,社会分配不公以及市场竞争的加剧等现象,都是导致利益冲突的因素。“现代性产生稳定,但现代化却会引起不稳定”,一方面经济高速发展和生活水平普遍提高,另一方面市场经济不规范或是来不及规范而带来大规模的失范行为,导致社会发展不稳定。这些不稳定的元素在公共图书馆得不到适度的处置,也会酿成祸患,对读者或图书馆员造成伤害,甚至灾难。

4 图书馆避灾的对策

综上所述,图书馆发生灾难是难以避免的,但是,也不是无能为力的。只要我们积极寻求正确的对策,就可以把发生灾难的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

4.1树立“以人为本”思想,贯彻科学安全观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科学安全观的根本也必须是“以人为本”。无论发生何种灾难,在救灾时都要把人的生命放在第一位。公共图书馆如果发生突发事件,就必须把读者的生命安全放在首位。图书馆员有责任首先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内以最快的速度疏导读者有序地撤离图书馆至安全地带,尽可能减少生命损失。在疏散的读者群中,以少儿读者—老年读者—残疾读者—其他读者的次序依次撤出,而图书馆员则推后安全撤离。

4.2实施《建设标准》文件,加强安全规范

2008年11月1日正式施行的《公共图书馆建设标准》是公共图书馆建设逐步走向科学化、法制化、规范化的重要步骤,也是近年来我国图书馆事业法制建设取得的又一标志性成果。[11]《建设标准》对公共图书馆建筑安全提出明确的要求,图书馆“硬件”建设有了法规性的规范,从而在公共图书馆建筑的设计源头上把好安全关。

4.3开展安全文化教育,增强安全意识

“新世纪国际减灾战略——重视青少年防灾教育”。[12]防灾是减灾的前提,要减灾或者避灾,就必须提前防灾。因此,避灾的重要措施就是开展安全文化教育,普及防灾知识。安全防灾文化是一种特定的文化现象,它的核心是保护生命。安全文化教育在于普及安全自护知识,了解安全生产生活规律,掌握必要的应急和避灾的方法,进而获得临危应变的能力,即使一旦突发事件发生,也能泰然处之,及时采取行动,争取最大的生存机会,减少不必要的伤亡与损失,从而达到减灾或避灾的目的。公共图书馆要利用图书、展板、“共享工程”多媒体等一切载体向全体公民宣传安全文化知识、社会伦理道德、自救互救技能。特别是在少年儿童读者中加强教育,让他们从小就树立安全意识,防患于未然。

4.4制定避灾安全策略,提高实战技能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公共图书馆制定避灾安全策略,十分必要。

4.4.1强化安全责任,建立考核制度。首先强化安全责任,实行“安全一票否决制”。以图书馆馆长为第一责任人,成立“图书馆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并按照权限与工作岗位要求,实行馆长与中层干部、中层与职工层层签订安全责任书,明确各自的安全范围、配备相应的安全设施,把安全工作纳入考核体系,做到奖惩兑现。

4.4.2坚持分类指导,落实安全工作。根据图书馆有可能发生的灾难类型,分别制定安全管理制度,编制避灾减灾预案。如关于“火灾”的防范,防火是公共图书馆重点的预防工作。具体做法有:1)“物防”。设置防火栓、消防池(消防灌)、灭火器材,醒目处张贴“火警119”等。2)“技防”。设置灵敏的烟雾感应自动报警器,配置自动喷淋装置等。3)“人防”。安排专人定期巡查,并做好巡查记录。这样就形成了以“人防”为主,物防、技防结合的综合防火体系,如关于“社会冲突”的防范,图书馆员一是要坚持微笑服务,尊重每一位到馆的读者,为读者营造一个和谐的阅读环境;二是开展人性化、个别化服务,按照读者的特定需求,有针对性地为其开展服务,让其感到温馨;三是坚持有理有节的原则,既要坚持法律法规和图书馆规章制度,也要因人而异,稳定大局,掌握好“度”。

4.4.3按照预案要求,模拟实战技能。编制预案是防灾减灾工作的基础,更重要的是要进行模拟实战。如公共图书馆的灭火疏散应急预案,其内容包括组织机构含总指挥、副总指挥、灭火行动组、通讯联络组、疏散引导组、安全防救组,报警和接警处置程序,应急疏散、通信联络、安全防护救护程序和措施等。通过现场模拟,树立图书馆员的防灾信心,提高他们防灾技能。

总之,“居安思危”是公共图书馆人应有的职业品格,我们在积极致力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同时,关注图书馆的安全,关注图书馆避灾的研究,是非常必要的。让我们共同面对可能出现的灾难,坚持预防为主,探索防灾避灾长效机制,公共图书馆就一定能在安全、和谐的环境中发挥出特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黄小驹.《公共图书馆法》将体现以人为本[EB/OL].[2009-04-07].ccdy.cn/pubnews/483993/20090217/567889.htm.

[2]孙明华.21世纪高校图书馆的安全管理.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EB/OL].[2009-05-02].100md.com/html/DirDu/2006/01/01/85/50/96.htm.

[3]陈会菊,杨旭.云南省图书馆二氧化碳气体泄露39人中毒(图)[EB/OL].[2009-05-16].news.QQ.com.

[4]四川省省委省政府发表感谢信致谢全社会[EB/OL].[2009-05-12].politics.people.com.cn/GB/14562/9282118.html.

[5]朱力,韩勇,乔晓征等.我国重大突发事件解析[M].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1):2-3

[6]国务院《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EB/OL].[2009-05-16].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06-01/08/content_4023946.htm

[7]国际图联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共图书馆服务发展指南[M].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2.5:1.

[8]连寒亮.唐山旧事“舍不得退休的图书馆长”.[EB/OL].[2009-06-30].news.sohu.com/20060720/n244366036.shtml

[9]长江1998年特大洪水[EB/OL].[2009-05-20].zhidao.baidu.com/question/26935712.html.

篇9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7)178-0046-02

1 FRID技术概念及工作原理

1.1 FRID技术概念

RFID技术是通过无线信号识别及读写相关数据的一种通讯技术,通常又称为电子标签,或者无线射频识别技术。RFID技术分为主动FRID、被动RFID和半主动RFID,本文讨论的是主动FRID。FRID因为操作便捷、具备良好的保密及防伪性能而被广泛应用于图书馆智能管理系统。

1.2 FRID工作原理

典型的FRID系统由标签、阅读器以及数据交换和管理系统组成。FRID标签承载数据信息粘贴于物品上,阅读器通过耦合元件发送射频信号,当FRID标签进入射频信号区域范围时,标签从耦合元件获得能量驱动后级芯片与阅读器进行通讯。阅读器读取FRID标签数据信息并进行解码之后发送数据交换与处理中心。

2 公共图书馆引入FRID技术的需求分析

服务读者是图书馆的核心价值所在。公共图书馆是我国传递科学文化知识的重要阵地,对促进我国文化事业的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同时,公共图书馆由于馆藏数量多、服务范围广而受到广大社会公众的关注。基于提高图书馆管理效率,以及为读者提供优质服务的需求,公共图书馆引入了FRID技术,具体说来,有如下两点。

2.1 图书馆智能化管理的需求

当前,我国公共图书馆大多已经引进自动化公共服务系统,实现图书编目、借阅等的自动化管理,在公共服务系统中,条形码是图书识别的唯一介质,基于借阅安全的考虑,很多图书馆的智能化管理中,会在条码的基础上附加磁条的使用。然而,长久以来,磁条与条码并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一个磁条有可能对应若干个不同的条码,在图书借阅时,图书馆工作人员需要进行图书消磁工作,即对条码进行扫描从而将借阅数据传入图书馆借阅系统。读者归还图书时,在反复一次这样的流程。这样的过程耗时耗力,并不能满足公共图书馆智能化管理的实际需求。

2.2 为读者提供优质服务的需求

为广大读者提供更为优质的阅读服务是公共图书馆追求的价值与目标所在,公共图书馆的一切工作应该以满足广大读者的需求为出发点。当前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进程中,公共图书馆要做到将先进的文化带入到社区,了解社区群众对于阅读的普遍需求及个性化需求,并在此基础上,为社区群众提供更多大众化、个性化的阅读服务,为广大读者提供更加良好的阅读体验。在此背景之下,会有越来越多的读者走进公共图书馆,读者对公共图书馆的诉求也会更加多样化,这给公共图书馆的管理带来了巨大的考验。如果公共图书馆不能够实现智能化管理,繁琐的借阅手续不但增加图书馆工作人员的巨大负担,也会耗费读者大量的时间,给读者带来不好的阅读体验。如何简化借阅流程,缩短读者办理借阅手续的时间,是公共图书馆管理当局应当深入思考的问题。

因此,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背景下,公共图书馆基于满足读者优质阅读体验及个性化阅读的需求,有必要引进FRID技术。FRID技术可以简化借阅流程,缩短办理借阅手续的时间,同时也可以为读者提供各种个性化的阅读服务,从而全面提升公共图书馆的服务水准。

3 FRID技术应用于公共图书馆的对策

当前,由于图书馆引入的FRID技术标准的不统一、安全隐私问题、技术与图书馆需求的不匹配等问题的存在,导致很多公共图书馆并未引进FRID技术来进行智能化管理,FRID技术在我国公共图书馆的应用并不广泛。因此,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避免FRID技术在公共图书馆应用过程中产生的弊端。

3.1 FRID技术应用于公共图书馆的技术标准及安全问题

3.1.1 统一FRID技术标准,避免标签相互影响

当前FRID技术标准不一,引发了许多问题,国家应该出台统一的FRID技术标准,例如对FRID标签、阅读器等的规格进行统一的规定;对FRID标签的写入内容进行统一的定义以及规定统一的编程方式,制定统一的数据模型;对图书馆FRID系统进行规范化设计,制定统一的FRID技术实践标准。通过统一FRID技术标准,使得FRID技术在各个公共图书馆之间具备更强的适用性,促进FRID技术在公共图书馆的普及与应用,实现各公共图书馆之间数据互传、图书相互借阅,从而全面提升图书馆的服务水平与服务质量。

公共图书馆可以通过将FRID标签的面积缩小、将FRID标签埋于书脊之内或者在标签之上附加书袋等各种方式,对FRID标签进行隐蔽性处理,从而解决公共图书馆应用FRID技术带来的安全性问题。另外,图书馆工作人员应该错开标签彼此之间的位置进行标签的粘贴,以避免不同标签之间的相互影响。

3.1.2 加强读者隐私保护,做好防护工作

公共图书馆引入FRID技术,读者也有可能遭受来自黑客的隐私侵犯,黑客入侵的手段主要是读取FRID标签信息,并解析标签含义。因此,公共图书馆在引入FRID技术的过程中,要从增加FRID标签读取及解析的难度方面来避免黑客的入侵,从而保障用户信息安全体系。从增加读取FRID标签信息的难度方面来说,目前公共图书馆引用的FRID标签的最大读取距离是1m,这个距离对黑客读取标签产生了限制性的作用;从增加FRID标签解析的难度方面来说,图书馆应对标签解析机构做出限制,只有授权组织或者是同样引入FRID技术的图书馆才能解析标签信息,同时,出于用户信息安全方面的考虑,FRID标签之中无需记载读者的信息,如果有必要,则要对FRID标签进行加密处理。

3.2 FRID技术在公共图书馆的具体应用

3.2.1 图书入库物流化

首先,引入FRID标签技术,通过构建层位标签、架位标签,构建层架标识库,实现数字化的智能管理环境,从而提升新书入库及上架的高效性与准确性,方便图书管理人员及时准确掌握图书的流通数据等相关信息,从而提升内部管理效率。

其次,FRID标签替代原来条码及磁条的全部功能,文献数据的采集可批量进行,文献加工效率大大提升。

最后,通过FRID标签,可以快速定位文献定位、进行统计等,可实现典藏文献的精确化、实时化、高效率的管理。

3.2.2 图书借还智能化

FRID系统支持第二代身份证等多样化的载体,读者首次办理借阅手续时可以通过身份证、指纹信息等进行办理,之后就可以进行图书借还等操作,简化了工作流程。另外,引入FRID技术后,可解决多本图书借还困难的问题,尤其是图书馆提供馆外24小时还书处,读者不再受到图书馆开馆闭馆时间的限制,给读者还书带来极大的便利,极大的提升了图书馆工作效率及图书借阅服务水平。

3.2.3 图书盘点智能化

传统的图书馆盘点工作主要依靠人力进行,工作量繁重,出错率高,难以达到信息化管理的要求。通过引进FRID技术,盘点时只需扫描图书标签,FRID智能管理系统即可自动查找所有图书清单,自动生成盘点报告等,从而保证了盘点数据的准确性,大大降低了图书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提升了效率。同时,FRID智能化盘点无需中断借阅等工作,保证了借阅服务的不间断运行。

4 结论

综上所述,随着信息化的发展,FRID技术引入公共图书馆是大势所趋,FRID标签技术极大的提升了公共图书馆管理的管理水平及服务水平。同时,FRID技术也存在一定的技术标准不统一、安全漏洞等问题,亟须解决。因此,本文提出国家应针对FRID技术出台统一的技术标准,公共图书馆在引进FRID技术时注意规避黑客入侵,从而为FRID技术广泛应用于公共图书馆提供便利。

篇10

中图分类号:G258.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588(2013)04-0009-03

收稿日期:2013-03-15

作者简介:郭勇(1972-),泰州市图书馆馆员。 大学生勤工助学是指大学生利用课余或假期时间在校内外通过合法劳动取得合理报酬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大学生勤工助学已被社会广泛认可,目前,大学生勤工助学的范围较窄、岗位较少,大多集中在家教、饭店服务员及学校图书馆等,而公共图书馆开展大学生勤工助学的并不多。泰州市图书馆在2012年新馆开馆之际,为了缓解图书馆工作量不断增加及工作人员不足的问题,也为了给在校大学生一个培养各方面能力的社会实践平台,面向市区高校招收勤工助学的学生。在近半年的实施过程中,勤工助学为图书馆注入的活力和取得的成果给我们带来了惊喜,但同时出现的种种问题也一直困扰着图书馆管理者。现结合泰州市图书馆勤工助学工作开展的现状对大学生勤工助学的前景予以展望,并通过深入透彻的调查与分析,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的建议及解决的方案。

1 公共图书馆开展大学生勤工助学活动的有利条件分析

1.1 不断发展中的公共图书馆需要勤工助学的大学生参与到图书馆的基础业务工作中来

随着国家对文化事业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使得众多的公共图书馆在近几年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很多新的公共图书馆如雨后春笋般矗立起来,各馆的读者数量大量增加、文献资料成倍增长、服务时间不断延长、服务项目不断拓展、服务内容不断深化,图书馆业务工作的数量与质量要求较以前也有了大幅提高,而图书馆的工作人员队伍并没有得到同步扩大,因此,公共图书馆需要开设大学生勤工助学岗位,组织大学生参加图书馆的基础业务工作。以泰州市图书馆新馆为例,自5月搬迁以来,由于新馆环境优美、设备先进,吸引了大量读者前来,原有人员根本无法满足接待要求,所以,新馆增设了近25个勤工助学岗位,协助图书馆员工从事文献加工、文献排架整理及成人阅览室和少儿阅览室的管理等基础业务工作,目前运转正常。

1.2 大学生也希望到公共图书馆开展勤工助学工作

大学生参加勤工助学的原因很多:有的人是想减轻家庭负担,或是想弥补“财政赤字”;有的人是为了培养能力,锻炼意志,同时认识社会,增加自己的人生阅历;还有的人把勤工助学看做是丰富课余生活、调节“无聊”生活的一剂良药等等,不一而足。但无论是何种目的,公共图书馆无疑都是他们最想去的地方。相对舒适的工作环境、相对优厚的工作待遇、相对固定的工作时间等因素都深深地吸引了众多的大学生前来报名参与,而在图书馆工作的大学生除了可以增加对图书馆专业知识与技能的认识,另一方面,也可以在正常工作的同时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和乐于助人的良好品德,可谓相得益彰。泰州市图书馆在招聘之初的短短一周时间,25个岗位就吸引了近300人报名,并在以后的工作中还经常有学生来电咨询和报名。

1.3 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为公共图书馆开展大学生勤工助学工作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公共图书馆开展大学生勤工助学工作可以大大节省地方政府的财政开支。以泰州市图书馆新馆为例,新馆开馆之初,经初步核算需要增加合同制工作人员25名,人员工资每年至少需要40万左右。后经反复论证,决定启用勤工助学的大学生来参与图书馆的管理,大学生的工资按小时计算,每小时10元钱,图书馆按实际需要安排大学生的工作,每年只需要20万左右,节约近一半的财政开支。

1.4 公共图书馆开展大学生勤工助学工作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1.4.1 时间优势

公共图书馆工作具有其特殊性,就是别人正常上班、学习的时候,图书馆相对轻闲,节假日往往是读者最多的时候,也是最需要大学生的时候,而恰好大学生也只有在节假日才能有更为充足的时间勤工助学,这在时间上正好吻合。以泰州市图书馆为例,周六周日常常是图书馆借阅大厅最为忙碌的时候,尤其是学生读者特别多,整个阅览区座无虚席,图书的流通量急剧增加,书架乱架的情况也特别严重。为此,我馆特别在双休日增设了24个勤工助学的岗位,将书架分区责任到人,大学生们负责将读者还回的图书、期刊整理上架,将乱架的图书放回原处,回答读者咨询,帮助读者找书。有了大学生的帮助,整个借阅大厅的工作忙而不乱,井井有条。

1.4.2 人员优势

想要来公共图书馆勤工助学的大学生很多,人力资源非常充沛,公共图书馆能够根据自身的需要选择综合素质相对较高的学生参与到图书馆的日常工作中来;另一方面,在校大学生也相对单纯、听话,可塑性强,容易管理。

2 公共图书馆开展勤工助学活动存在问题的分析

2.1 勤工助学的大学生的工作能力有待提高

大学生在学校主要是学习,获得最多的是理论知识,对社会的亲身经历和接触较少,缺乏社会经验,处理事情的能力不强,遇到突发事件不知如何处理,工作中有拖拉、推诿现象,工作效率需要不断提高。对公共图书馆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也缺乏相应的了解,很难真正达到工作岗位的要求。

郭勇:公共图书馆大学生勤工助学理性思考

郭勇:公共图书馆大学生勤工助学理性思考

2.2 勤工助学的大学生服务态度有待提高

公共图书馆的服务宗旨是全心全意为读者服务,目的是为广大读者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公共图书馆的工作单调、枯燥,需要工作人员有足够的热心、耐心和责任心,而年轻人热情但缺少耐心,有活力但易冲动,管理方式生硬,工作不能用心对待,缺乏爱岗敬业的精神和干一行爱一行、出色完成任务的工作态度,对于交代的事情能很好地完成,但缺少主动参与的意识和创新精神。

2.3 勤工助学的大学生人员变动大,工作随意性较强

勤工助学的大学生人员变动大,随意性较强,工作时间经常变化,每周请假、调休的人数很多,分析原因有两点:①大学生工作缺乏条理性,不能够很好地将专业学习和勤工助学结合起来,平时一窝蜂地要求上班,考试时又一窝蜂地开始请假。②学生有寒暑假,部分学生假期要回家,所以大学生勤工助学一年需要三至四批,每来一批就要重新培训,而最为难办的是人员衔接问题,有时会出现空档期,流动的人员、多变的时间给公共图书馆的工作安排带来了不小的难度。

2.4 勤工助学的大学生的安全也是一个大问题

2.4.1 交通与财务安全

大学生到公共图书馆来上班,交通工具多为公交车或电动车,必须要注意交通安全,既要防范交通事故,又要保管好自己的财物。

2.4.2 人身安全

公共图书馆是公共场合,喝酒闹事的、精神有问题的、心理不平衡的人都有,遇到这些人不讲理的时候尤其要注意有礼有节,不卑不亢,注意自我保护。

3 针对存在问题,公共图书馆应采取的相应对策

3.1 岗前培训是基础

公共图书馆必须要进行岗前培训,而且岗前培训需要正规化、制度化,不能简单地说说,从讲解到示范到考试到定期的考核要形成一条龙的培训进程。培训的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①文明礼仪的培训。公共图书馆是精神文明示范单位,作为一个重要的窗口单位,服务人员的礼仪形象不仅反映了图书馆工作人员的素质,而且直接影响到图书馆的服务质量。大学生来到图书馆工作就是图书馆的一分子,其一言一行代表的都是公共图书馆的形象。微笑服务、语言文明都是工作的必须。通过培训,要使年轻的大学生们了解和掌握一定的职业礼仪、服务礼仪和仪容礼仪等行为规范,并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加强自身的学习,密切与广大读者的联系,将文明服务、文明礼貌落实到日常工作中去。②专业知识的培训。图书馆工作不仅仅是简单的搬书运书、借书还书,一名合格的公共图书馆工作人员要具备基本的图书馆专业理论知识、扎实的文献信息服务技能和广博的知识面,要能为读者提供和推送丰富、有序、有水平的文献信息资源服务。通过专业知识的培训,大学生必须了解公共图书馆的文献分类、图书排架、文献检索等规则,能快速地帮助读者找到所需的资料。③处理突发事件的培训。老年读者突然昏倒,青少年一言不合聚众打骂,醉酒的躺着睡觉,精神病人时常搞点小破坏等等诸如此类的事情在公共图书馆内时有发生,遇到此类事情,如何在保护自身的同时合情合理地解决事情,是每一个勤工助学的大学生都要思考的问题。掌握分寸,得当处理,适度地表达关心,展现真诚,原则问题决不让步,小事情巧妙示弱,僵持问题冷处理等等这些临场处理问题的技巧说起来容易,办起来难,需要大学生不断地学习和积累。通过一系列的岗前培训,努力将一支勤工助学的大学生队伍培养成为真正专业的公共图书馆工作人员队伍,使勤工助学的大学生能真正融入公共图书馆的工作氛围之中,自觉把自己列为其中的一员,荣辱与共,共同打造对外形象,共创和谐图书馆。

3.2 制度把关是保障

规章制度所具有的明确性、稳定性的特点有助于规范勤工助学的大学生的行为,使人人各司其职,各尽其守。它是巩固劳动纪律的需要,也是解决大学生流动性快、工作随意性大、工作时间变化多这些问题的根本保障。大学生勤工助学至少需要3种制度才能保障工作的顺利开展:①劳动纪律的规章制度。泰州市图书馆规定大学生必须挂牌上岗,按时签到,请假必须提前一天,获准后方可休息。上班不得迟到、早退或中途离岗。②考核制度。泰州市图书馆每日要求有专人对大学生的工作进行考核,合格后才能发放全额工资,上班迟到、聚众聊天、与读者吵架等违纪行为一律考核为不合格,工资只能发放一半。③档案制度。由于大学生流动特别快,有时一个星期就要换人,每个大学生上班时间也不一样,大学生工资是按月发放,工资结算以档案资料为准。因此,大学生勤工助学档案必须专人负责并保证准确无误。档案的完备保存既有利于工资发放有据可查,又为日后的相关工作储备了第一手资料。总之,制度制定得越好,保存得越完备,大学生勤工助学工作就会开展得越顺利。

3.3 安全问题是关键

经常与勤工助学学生共同分析复杂的社会环境和严峻的治安形势,脑子里时刻紧绷注意安全的神经,保持自身安全防范的自觉性,提高安全意识。学习安全知识,帮助勤工助学的学生掌握必要的安全知识,针对可能出现的不同境遇、不同情况开展安全防范教育,让大学生掌握防范的方法,提高防范的能力,减少和避免安全问题的产生。

4 结语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公共图书馆开展大学生勤工助学工作虽然在客观上还存在一定的问题,还有进一步加强和完善的空间,但从根本上确实是解决了当前公共图书馆工作量大、人员不足的基本问题,帮助公共图书馆更好、更全面、更具体地贯彻了全心全意为读者服务的宗旨,确保公共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的顺利开展。因此,笔者有理由相信,在对勤工助学的大学生进行必要的岗前培训后,在制定了相对完善的各项制度并良性实施后,在加强了安全问题的防范措施后,公共图书馆的大学生勤工助学工作必定会沿着正确的轨道日益完善,并逐步得以推广。

参考文献:

[1] 赵红宇.大学生勤工助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辽宁经济,2009(7).

[2] 张旭.就业视角下的大学生勤工助学功能及其引导策略研究[J].科技信息,201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