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3-25 01:05:21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挂职副县长总结,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他开始参加会议,下乡调研,看各种资料。最重要一点是,他要想清楚这一年挂职时间里该做什么、能做什么。
他的70多个高校同行,在武陵山周边71个县市区里也进入相似角色。这片分属湘鄂渝黔四省市的地域,被称为“武陵山经济协作区”――它既是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点区域,又是国家新一轮扶贫开发战略的首个试点区。
这种“区域发展与扶贫相结合”的全新模式被寄予厚望――过去20年的中国扶贫,从“贫困县”到“贫困村”乃至“贫困户”,不断细化,俗称“点扶贫”。这种方式在减少贫困人口数量上颇见成效,但并不利于“面”上的均衡发展。《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里,提出要连“点”成“面”,以县为基本计列单位,划出11个扶贫片区,要求到2020年,扶贫对象将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都有保障。
之后又确立一项机制:每个片区由一个中央部委负责统筹协调。武陵山片区由国家民委负责。已明确的一项工作计划是,今后5年,国家民委将向武陵山区分批派驻380多名挂职干部。他们的统一称谓是“联络员”。
联络员的到来,就是在这个大背景下产生的。
他们是干什么的?
据介绍,首批联络员形成一个层次分明的架构:第一层,是坐镇北京的武陵山片区试点工作联系领导小组,由国家民委副主任罗黎明负责。
第二层,是驻各省份的总协调,比如湖南的协调人,是国家民委办公厅副主任魏国雄。他同时挂职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州委常委、副州长。
第三层,是各省份分出的一些小片区。如雷崇民挂职邵阳市委常委、副市长。
第四层,是派驻在县一级的联络员,他们通常挂职县(市、区)委常委、副县(市、区)长。
2012年3月下旬,派驻湖南的40名联络员相继到岗。
在邵阳,一名当地官员对突然到来的副市长感到陌生,特地上网搜索其简历。但很快,他又有了新的疑问:“联络员是干什么的?”
事实上,联络员的一些任务与普通挂职干部相似,如利用自身所长开展帮扶工作,就像在怀化挂职的青觉,正在考虑利用中央民族大学的资源,对口支援当地学校。
但另一些任务,则显示出联络员的特殊性。
根据国家民委的公开材料,联络员的主要工作如下:宣传《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督促和协助挂职地尽快完成与国家规划的对接,出台子规划;跟踪落实各项政策和工作,特别是今年的项目和资金;开展调查研究,定期汇报调研情况;探索沟通协调机制,为区域协作摸索经验;开展民族团结示范区的创建工作。
因此,联络员要面临一连串挑战。比如,武陵山片区横跨四省市,由71个县市区组成,发展思路和利益导向各有差异,如何协调?
湘鄂边界县城仅隔4公里的“双子县”――龙山和来凤,就提供了一个例证。
一直有融城计划的两县计划合建一座大桥,各负责一部分工程。龙山段完工后,来凤段却未见动静,“人工断桥”存在了很长一段时间。除了资金到位步伐不一致,开发思路不同也是重要原因:一个但求速成,另一个想着建桥的同时在周边开发新区,以至征地延误了许多时间。
人们还普遍关心:资源如何才能用在刀刃上,避免权力拦截和重复建设?如何引导区域间的产业协同?如何吸引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扶贫?具体的问题如组织机构方面,是像欧盟那样各自让渡一定权力,还是采用相对松散的联席会议制?
联络员们要做的,就是深入基层为这些问题摸索答案,遗憾的是并无先例可循。挂职邵阳新宁县的叶炜记得,离开北京前,国家民委一个副主任说:“你们要摸着石头过河,甚至连石头都没有,就得直接往河里跳。”
他们正在做什么?
“先熟悉情况,再发现问题,然后提出建议”,是联络员们比较一致的计划。
融入当地、熟悉情况是第一课,常用的办法无非是看材料、找人交谈和下乡调研。调研必然要听取汇报。在一些乡镇,基层官员们早把数据背得滚瓜烂熟,谁来了都是同一套说辞。对此,一个副县长联络员采用的办法是,“少听多问多看”。
这位联络员是财务专业出身,善于从数据中找出不合理之处。在一个偏远乡镇,镇长介绍当地有一个炼钢厂,他饶有兴趣地跑过去一看,“原来就是个土法炼钢的东西”。
调研中,一些问题也初现端倪。
挂职武冈副市长的何建宁发现,政策不均衡会引发一些问题。他去过一个苗、侗、仡佬族杂居的村子,村子与城步苗族自治县交界,有村民跟他抱怨:“我家亲戚住在对面就能享受优惠政策,为什么我们不能?”
类似情况,当地干部显然更熟悉,但不一定会如实陈述。“他们还是有顾虑的。”一名联络员称。
在联络员的网络中,信息会流通得更顺畅些。经过筛选总结,他们最终会形成一个或多个达成共识的调研报告,上交国家民委。国家民委作为武陵山片区的联系单位,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片区工作的走向。
他们能带来什么?
私下里,有当地官员坦承,并不看好这批挂职干部,理由很简单:地方要的是资金和项目,但高校出身的联络员并没有这方面的能力。
青觉承认,这种观点也有道理,“我们并没有带着项目和资金下来”。
财政部曾公开表示,2012年的中央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同比增长20%,新增部分约50亿元,主要用于片区发展,这将成为各地争夺的重头戏。
青觉了解到,资金项目仍走正常渠道――先由地方申报,中央进行统筹,然后逐级规划落实,这意味联络员无权直接干涉。
他记得,他们抵达长沙那天,在欢迎宴上,一位省委领导对来“接人”的各市州官员强调了两点:一是对联络员放手使用;二是不能给他们强加跑项目的任务。
但这并不意味着不能施加影响,“我们至少可以提出建议,”雷崇民说。
也有人认为,联络员作为一个整体,至少可以影响国家民委,后者则直接影响资金项目的分配――武陵山片区规划以十年为期,期间的修改和调整必不可少。
联络员的建言机制有待探索,监督的职能却已明确。
旧的扶贫模式常遭诟病的一点是,扶贫资金下拨到地方后,常会遭遇拦截和挪用。联络员被明确要求,今年的项目和资金下来后,对之进行跟踪落实,确保合理使用。
正是考虑到地方政府可能挪用资金,许多省份都将项目审批权限提至省级管理部门,但这又会导致新问题。
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在其报告《在发展中消除贫困》中指出:省级管理部门每年接到数以万计的项目申报,但这些部门远离项目实施地点,除了项目申报书,缺乏其他信息来源辅助项目评价,所以审批只是走形式,达不到排除非扶贫项目的目的。
在何建宁看来,将他们下放到县一级的好处就在于,可以在项目编制时帮助“优选”,尽量瞄准扶贫“靶点”。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实施科教兴县和人才强县战略,以促进农业科技体制改革、盘活科技人才资源、促进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为目标,以落实科技知识、加速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提供科技服务为主要内容,以包村带户科技帮扶、技术承包科技指导、领办基地科技示范为主要形式,推动现代农业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切实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区域农业特色产业的形成和发展,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二)主要目标任务
从2007年起,选派70名科技特派员下到农村工作,其中:包村挂职10人,科技帮扶、技术承包、科技指导的科技特派员60人。
选派科技特派员要针对农业特色产业的发展需求,以技术服务、技术承包和建立经济共同体等多种形式,开展技术开发和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带领农民引进先进的新技术、新品种,提高产品附加值,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扶持农业专业技术协会,培养科技示范户,建立一批科技示范基地,壮大一批特色产业,推广一批先进实用技术,培养一批科技明白人和科技致富典型,组建一大批营销协会、专业协会等合作经济组织,为支柱产业的形成和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二、选派方式和工作形式
(一)选派方式。科技特派员选派工作坚持“民主推荐、组织选派”的原则。一是个人报名,组织审查。在自愿报名的基础上,按照德才兼备的标准,由组织进行审查,确定选派对象;二是科技推荐,在科技部门做好科技人员的调查、摸底基础上,广泛征求乡、村以及龙头企业、专业大户对人才、技术的需求意见,由科技、组织部门推荐,选派对口的科技人员对接;三是组织选派,县委根据新农村建设的需求,对十个示范村选派十名挂职包扶村书记。
(二)工作形式。(1)包村带户,科技帮扶。特派员以新农村建设十个示范村为重点,驻点跑面开展技术指导、服务。(2)技术承包、科技指导。科技特派员采取有偿服务或无偿服务的方式,对各示范园区、重点企业、产业大户开展技术承包,指导他们生产、经营。(3)领办创办基地,科技示范。科技特派员以资金、技术入股合资或独资创办领办基地,实行风险共担,利益共享,建立一批科技示范基地,辐射带动产业发展.
三、工作职责和管理制度
(一)科技特派员工作职责
1、深入调查研究,分析现状,寻找差距,帮助基层,制定科学的长远和近期规划,为示范园区、企业、农户提供依靠科技促发展的决策服务,为政府和部门提供决策依据。
2、帮助基层选择主导产业,调整产业结构,争取科技项目,促进区域农业特色产业的形成和发展。
3、帮助基层培植龙头企业,开展农副产品深加工,组建产品流通网络、销售队伍,捕捉市场信息,抓好产销一条龙服务。
4、引进新品种、新技术、新工艺,开展科技试验活动,提高优良品种的覆盖率和实用技术的普及率。
5、开展“联包联动”活动,即联系包扶一个村民组,联系包扶一项产业,联系包扶一个基地,联系包扶40户农户,带动本地科技思想的弘扬,带动科技知识的普及,带动推广科学技术,带动群众科技致富,开展卓有成效的科技服务活动。
6、以农函大、农广校、党校、农业技术推广站为依托,开展科技培训,培训一批科技明白人、农民经纪人和科技致富带头人。
7、总结经验,反馈信息,调查民情,反映民意,汇报工作进展,做好检查验收工作。
(二)科技特派员管理制度
1、科技特派员的管理工作由科技特派员办公室负责,办公室具体负责特派员的安排、管理、督促、考核工作。
2、凡被抽派的科技特派员,时间原则上为一年,每年在入驻单位工作应不少于100天,根据双方需求可以续签合作协议。
3、科技特派员必须尽职尽责搞好科技服务,接受派出单位和科技特派员办公室的双重管理,无故不得脱离工作岗位,每季度向办公室汇报一次工作,半年一小结,年终写出书面总结汇报。
4、科技特派员办公室与有关部门定期检查了解情况,年终进行考核,存入本人档案,作为职称晋升晋级、评优的重要依据。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县里成立科技特派员工作领导小组,由县委副书记、县长关崇新任组长,县政府副县长李宝承为副组长,科技局局长梁洪维、人事局局长刘兴民、财政局局长商大顺、农村经济局局长黄英杰、林业局局长郭钦平、水利水产局局长金玉镖、动物卫生监督管理局局长赵策、果树总站站长郝春波、蔬菜总站站长田兴华、蚕业总站站长孙会波等涉农部门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科技局,办公室主任由梁洪维兼任。各乡镇(办事处)、各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科技特派员工作,并纳入议事日程,量化分解各项工作任务指标,与经济工作同考核、同奖罚;各部门要积极支持,把本单位的精兵强将推选出来,下派基层,确保选拔的特派员下去后,能真正发挥应有的作用。
(二)加强舆论宣传。要充分发挥县报、电视台等新闻媒体的作用,加强舆论宣传,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科技特派员工作的良好氛围。新闻媒体要跟踪报道,宣传好典型、好做法、好经验,以正确的舆论导向促进此项工作的持久开展。
侯军岐已为这本即将出版的调查报告起了一个名字:《博士十策》。“我们的博士通过与农民和基层官员面对面的交流,搜集到了许多第一手的资料,希望能为党和政府的决策建言献策,为实现社会和谐贡献力量。”
在此之前,有农业经济管理、农业技术经济与项目管理、园艺等专业学科的106名博士,被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派往陕西的农村。这个被校方称为“百名博士访三农”的活动,被博士们形象地称为“上山下乡”。
农民不是不愿意讲真话
谈到这次“博士访三农”活动的起因时,侯军岐说,“目前解决‘三农问题’,缺少的不是理念和方法,而是第一手的基层情况。解决‘三农问题’如同病人看病,病把握不准,再好的‘药方子’也没用。”
2月21日,筹备了半年之久的“百名博士访三农”活动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启动,首批30名博士奔赴陕西的宝鸡、汉中、商洛和安康。
“以前关于三农问题只是一个观念,只是一个概念,这次下去之后,感觉到了责任。”在读博士王秀娟深有感触地告诉《瞭望东方周刊》,“虽然去之前早有心理准备,但下去之后发现,一些农村的贫困现状还是让人触目惊心。”
2月23日是农历的元宵节,王秀娟把带去的元宵和走访的村民一起煮着吃,“有一个男村民,吃着吃着眼泪就掉在碗里了,说他一辈子还没吃过这么好的东西,听得我们心里特别沉重,也感觉肩上的担子更重了。”
博士们和村民同吃同住。“我住在村长家,村长家的条件还是比较好的,但没有多余的被子,我和村长媳妇盖一床被子。”王秀娟说。
陕西省柞水县瓦房口乡党委书记万维勤对这次“博士访三农”活动“感到非常惊喜”,“现在一些上级领导来农村视察情况,都是事先安排好的,农村有好多地方是需要步行才能到达的,但有几个领导能深入到这些地方去呢?顶多是车能开到哪儿就调研到哪里,会导致调研不够真实和全面。”
一个让万维勤感受深刻的事情是,“现在好多希望小学的选址都是在车能开到的地方,而真正在最贫困最需要帮助的深山里,希望小学却没有几个。”
“好多人有顾虑,担心我们的调查不会得到农民的配合。这是毫无道理的,农民是不敢向他的县官、乡官讲真话,而不是不愿意讲真话。”侯军岐说。
“这次活动对帮助政府解决‘三农问题’是一个有益的补充。”陕西省委政策研究室助理巡视员梦熊在接受《瞭望东方周刊》采访时评价说。据了解,陕西省省长陈德铭对此次活动曾作出批示:这应该是一次十分有意义的调研活动,既可使政府从一个侧面了解行政工作的进展情况和存在的不足,又可使博士们在实践中受到一次国情教育。
“这是一场求解‘三农’问题的民间实验。”华商报社执行总编辑孙晓冰认为。此次“百名博士访三农”活动由华商报社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共同策划,《华商报》对此次活动进行了大篇幅的报道。
后税费时代的农村需求
“我们在调研途中,经常会被农民拦住,咨询一些问题,有好多农民还找到我们的住处问我们,问的有农作物的病虫害防治、种植前景等,农民对科技的需求还是非常大的。”博士生刘天军说。
让刘天军感到疑惑的是,每个县乡都设有农技站,但很多人什么也不懂,“我向农民发了100份问卷,收回有效问卷98份,73份显示农户很需要科技人员,但没有科技人员下去为他们服务。”
商洛市新田地绿色食品有限公司经理李元在听说“百名博士访三农”的活动后,专门来到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邀请博士生到他的企业去看一看:“我们的企业在运作过程中总感觉力不从心,想请博士从更高更深层次指导。”
李元毫不隐讳地说,当地政府每年都有好多科技下乡的活动,“但大多是刷刷标语,或者在大街上摆个桌子宣传一下,流于形式。”
对此,柞水县瓦房口乡党委书记万维勤解释说:“乡镇干部的素质比较差,知识层次老化,信息落后,科技人员缺少,这些差异直接限制了经济发展。”
李元向《瞭望东方周刊》讲述了一个让人哭笑不得的真事:“某县农业局的一位领导对农业一窍不通,有一年冬天下大雪,这位领导十万火急地给各乡镇领导打电话质问,‘下这么大的雪,把麦苗冻死怎么办?你们采取了哪些防护措施?’”
“农村现在非常需要科技人才,尤其是农业税减免之后,农村的发展有了更大的利润空间。但现在好多农民纷纷外出打工,把自己可以致富的土地放弃了,舍本求末,因为从土地上他们得不到更多的收益。如何利用科技增收,这是目前解决农民收入的一个瓶颈。”
《瞭望东方周刊》在2004年9月采访宁夏回族自治区撤销陶乐县建制一事时发现,这个总人口仅3.2万人的小县城,竟然有2300多人吃财政饭的,而在政府各部门严重超编的同时,却是各乡镇农业科技人员的严重缺编。
“综观中国农村历次变革,政策从基层来,从实践中来。”“三农问题”专家李昌平称,“所以后税费时代的中国农村需要更多的精英知识分子深入农村,与农民相结合,学习农民的创造力,发现农村的潜力,与农民协作,总结经验教训,寻找农业问题的综合解决之道。”
不过,侯军岐认为:“大学要成为农业科技推广的主体,我感觉难为了大学,大学的利益源在哪里?教师的利益源又在哪里?社会责任感要和利益对接起来。”据介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毕业学生只有不到30%到了农业岗位上,而真正专业对口的不到10%。
高教改革尝试
在读博士生王秀娟目前任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管学院经济系副主任,1996年留校,主要教授课程为《农产品贸易》,“以前讲到农村时只是泛泛来说,现在就有具体的事例了。”
据《瞭望东方周刊》了解,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百名博士访三农”活动开展的同时,中国农业大学也开展了“红色1+1”科技行动,学校12个博士研究生党支部与北京市密云县12个村党支部共建,100名博士生进村,1个党支部带动一个村庄,一名博士生帮扶1个农户。
“学校还从这些党员博士生中选聘6人到密云县挂职,分别任农委、科委等部门副处级干部。”中国农业大学党委书记的秘书王海滨告诉《瞭望东方周刊》。王目前挂职密云县任县长助理。
一、整改工作落实情况
1、提高认识,高度重视。以上工作涵盖了我局的绝大部份重点工作,做好这些工作对扩大我县工业经济总量、培育新的增长点、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提高市场竞争力起着非常大的作用,将更加有利于我县经济社会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为此局领导高度重视该项工作,制订了责任分解细化表,落实了责任领导、责任科室和具体负责人,对每项工作明确了完成时限。并每旬按时向县委督查室上报整改工作进展情况。
2、以工业经济服务年为契机,深入开展落实整改工作。为了深入开展县委、县政府提出的“项目推进年”和“工业经济服务年”活动,我局大力推行“一线工作法”,建立了机关干部联系企业制度,每位机关干部联系一家企业,要求每月到企业一次,主动做好相关服务,及时帮助解决存在困难。以此为契机,加强了整改工作落实进度,及时了解掌握整改工作第一手材料。
3、加强部门配合,搞好综合协调工作。在全面落实以上工作中,我局还积极主动与财政、电力等有关部门加强横向联系,搞好协调,保证了整改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整改事项主要成效
1、群策群力培育中小企业发展。
(1)完善中小企业发展政策。为了深入实施“工业强县、项目带动”战略,进一步优化经济发展环境,促进我县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我县先后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今年为了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改进审批方式,简化审批环节,提高办事效率,我局又配合审批中心和发改局出台了《企业投资项目绿色通道审批制度》和《企业投资项目核准和备案暂行办法》,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企业投资项目都采取特事特办、急事急办,全程跟踪服务。同时我局还出台了《企业技术改造项目登记备案制》,《工业投资项目审议协调制度》也即将出台,我县中小企业发展软环境将得到进一步的改善和优化。
(2)努力搭建银企合作交流平台。为了加快银企合作步伐,充分发挥政府在企业和金融部门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作用,我局于3月份和县工商银行联合举办了银企洽谈会,于4月份和县建行举办了金融产品推介会。今年1-9月份,我县各金融部门对全县各中小企业新增贷款6000多万元,已超额完成了“全年新增贷款5000万元以上”的整改目标任务,今年各中小企业贷款融资难问题得到了明显缓解。同时我局还积极努力为我县的工行、建行两家金融机构争取省财政厅、省中小企业局下拨的2005年度中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金14.7万元,及县财政配套资金3.6万元,为金融部门加大对中小企业的贷款支持提供了效益支撑。
(3)做好培育扶持,力促中小企业发展壮大。按照我县“两轴三圈”经济发展空间布局,我局对全县20个乡镇的工业经济发展考核目标作了调整,加大对资源禀赋良好乡镇规模以下企业培育扶持力度。目前北界、应村、三仁等毛竹资源丰富的乡镇竹篾制品加工业渐成气候,妙高、大柘、石练等主要产茶区茶叶加工在逐年增加,全县现有竹篾加工户2000多家,茶叶加工户500多家。1-9月份全县乡镇工业完成产值100148万元,同比增长22.41%,其中云峰、石练等7个乡镇产值增幅在30%以上。全年有映山红木业、(神牛涂料等11家企业有望成为新的上规模企业。
2、举全县之力开展招商引资工作。
2006年县委、县政府把招商引资工作作为“一号工程”来抓,努力开创招商引资工作新局面:3月中旬从乡镇、部门选派9名年青干部到永康、温岭等地挂职锻炼3个月;4月下旬和5月中旬副县长尹建中带队前往温岭和温州等地召开了招商引资洽谈会;5月下旬县委书记陈建波带队前往台州地区就招商引资、新农村建设、旅游发展等工作进行考察;6月初县长陈景飞率有关部门领导前往永康考察;7月初陈县长、尹副县长率队在温州召开了“××县招商引资项目推介会”;9月份在“汤公文化节”之际邀请了比利时、奥地利、台湾、杭州、宁波、温州等地的企业家来*举行投资洽谈会。通过努力,截止9月份我县共引进市外内资项目23个,合同总投资21580万元,完成市政府任务指标(2.65亿元)81.43%,实际到位11255万元,完成任务指标(2亿元)56.28%。10月初通过以商招商及积极争取,一家投资1.5亿元的温州铜制品生产企业已与我县签订了投资协议,该项目投产后将达到年产4万吨铜制品生产能力,年产值将达到30多亿元,目前具体事宜正在洽谈中。今年我县的外资引进工作进展缓慢,目前才引进项目1个,合同投资83.76万美元,实际到位61.1万美元,与市政府下达的考核任务:合同550万美元,实际利用150万美元相距甚远。
3、加快企业自主创新,促进增长方式转变。
(1)以“项目推进年”为抓手,努力促进企业技术改造投入。1-9月份我县共有工业投资项目53个,其中省重点项目1个、市重点项目6个、县重点项目12个。共投入资金24041万元,完成年度计划66.78%。根据“项目推进年”活动要求,我局深入企业对投资项目做好调查摸底工作,在项目进程过程中做好全程跟踪服务,及时帮助解决碰到的困难和问题。目前已有22个项目完成全部投资进入正常生产,2个项目尚处设备安装调试阶段,其余项目进展顺利。
(2)积极申报省级资金补助,为中小企业发展争取更多的资金支持。1-9月份我局已帮助企业完成省传统工艺美术保护品种专项资金申请1个,省农产品加工示范企业申报2个,钱塘江源头地区生态环境保护省级财政专项补助3个,中药现代化省级财政专项补助1个,2006年中小企业专项扶持资金申报1个,2006年重点乡镇企业农副产品贴息和补助资金申报1个,上报省级技改贴息项目8个,国家商务部机电产品技改贴息项目1个。
(3)认真做好技术创新项目申报工作。我县工业企业绝大多数还处在发展的成长期,产品单一、科技含量低、研发投入非常有限,但今年仍有凯恩特种材料公司的高透晰双面胶带原纸、池禾化工公司的造纸涂料流变性改良剂和碧岩竹炭开发行的纳米活化长效多功能竹炭制品研制开发申报了省级技术创版权所有新项目。其中高透晰双面胶带原纸和纳米活化长效多功能竹炭制品研发已通过了省级专家的鉴定和认证。虽然离整改目标还有差距,但是从我县工业经济的实际基础来看成绩还是值得肯定的。
4、抓好清洁生产和节能降耗,推进循环经济发展。
(1)抓好清洁生产企业和绿色企业的审核、验收工作。目前我县的浙江元立集团镀锌分厂已委托浙江大学清洁生产中心完成了清洁生产审核报告,预计在11月底进行验收。浙江凯恩特种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和浙江池禾化工有限公司的清洁生产正委托浙江省清洁生产中心进行审核,预计在年底前完成审核报告。××绿源木业有限公司绿色企业申报材料已上报市局,正在等待验收。
(2)鼓励企业采用新工艺、新设备实施节能技术改造。浙江元立金属制品集团有限公司完成了水箱拉丝机电控制及线材轧钢加热炉技术改造,项目投入运行后每年能节电265度,节煤7500吨,增效300多万元,该项目已经申报了省级节能补助。
(3)高度重视节能降耗工作。由于统计部门单位gdp能耗的权威数字还没有出来,目前我们只能计算出规模以上企业1-9月份万元产值综合能耗是0.35吨,比去年同期减少20.3%。根据市里节能降耗工作会议精神,我局已着手摸清了用能大户企业,将于近期召开规模以上企业节能降耗工作会议,与我县的用能大户签订节能降耗目标责任书。同时积极配合电力部门搞好部份企业的谐波治理工作,保障安全、有序用电。
(4)做好资源综合利用生产企业复核工作。2006年5月22日,××绿源木业有限公司资源综合利用通过了省、市有关专家认定。
三、整改工作存在问题
我局的整改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1、招商引资方面虽然较好地完成内资引进整改任务,但是目前我县的实际利用情况仍然偏低,有的项目进展速度仍然缓慢,外资项目引进方面情况也不理想。随着土地政策调整,我县可供的工业用地仅剩金岸畈的400余亩,今后招商引资工作制约因素会更加突出,压力会更大,工业后续发展会面临更加严峻的考验。
2、工业技改投入仍显不足。近年来我县的工业技改投入随着凯恩(总投资4亿多元)、绿源(总投资3亿元)等大项目的相继完成,主要集中在新引进的招商引资项目上,今年虽然有50多个技改项目,但是大多数是中小企业的改建、扩建和更新改造项目,投入都不大。园区新建的20多家企业由于开工时间大多数集中在下半年,到目前实际的投入还不多,关键要看第四季度的进展速度。
3、由于我县规模企业少,绝大多数又是粗加工型的企业,具有一定技术创新能力的企业屈指可数,每年要培育一定数目的技术创新项目难度很大。
4、我县的工业是以金属制品加工业为主导产业的,近几年招商引资项目也以建筑五金类为主,到目前为止金属制品加工业产值已占了我县工业总产值的50%以上,今后节能降耗工作任务会更重。
四、下一步工作举措
1、举全县之力完成金岸畈区块土地征用工作,为新的投资项目争取尽可能多的发展空间。同时努力为已落地建设的项目做好各项服务工作,加快项目建设进度,帮助企业早投产早见效。
作为一个随着改革开放在村中形成了规模化的板材加工业的村庄,与以粮食种植为主的传统农村社区,在贫富分化上两极差距更大。
本村按照经济总量的话算是兰考县小康村之一,其实只是有特别富有的农户而使经济总量增大而已,其人均收入的差异很大,贫富分化严重,经济发展并不和谐。
传统社区集体记忆痕迹尚存,多少显示出一些非市场的生活价值取向。尤其是作为集体时代生活载体的老人,对于传统仍旧记忆犹新。同时支书感到难以组织农民从事村中有利于村民长远和整体利益的公共事务。村支书感到,取消农业税后,组织农民搞水利建设是最大的困难。
(二)村庄内的老年人状况
李村老年人愿意独自过生活的、以空巢型家庭形式居住的占很大多数。
在李村,55岁以上的老年人大概有300人左右,60岁以上的老年人有近200人。一般而言,传统农村社区的家庭都是老年人跟自己的孩子生活。可是在李村,有相当数量的老年人都是自己生活,无论是有老伴还是丧偶,形成了残缺家庭或是空巢家庭。这种状况也导致了诸多问题的产生。如老年人们晚年生活比较孤单、生活条件差、迷信滋生等。
分居后,儿子、媳妇则按月给老年人一定的粮食或面粉以供生活,也会在平时给点零花钱;更多的老年人若还能下地干活则自己凑合着搞生产、独自过生活;也有少数老年人靠做生意或小买卖、或者在村里的厂子做些力所能极的活儿挣钱来养活自己。例如,73岁的齐秀英大娘和71岁的老伴生活在一起,齐大娘靠做鞋拿到集市上去卖,一个月能挣些钱补贴家用;老伴在家里也开了小卖铺,每个月有300左右的收入。这样,他们就不需要向子女伸手。没和子女分开住的老年人,也有很多表示:如果有可能也愿意自己独住,靠自己养活自己。可见,愿意独自过生活的养老观念,是形成空巢家庭的决定因素。
二、老年人协会与新农村建设
(一)老人协会的背景与源起
何慧丽作为中国农业大学的一名老师于2003年8月始,借着中国农业大学与开封市“校市共建”的机会,来到兰考挂职副县长。因为主要负责农业,而三农问题又是一个整体,所以必须统筹考虑。在她看来三农问题的实质是中国在人多资源少的条件制约下,由于追求工业化、城市化而造成的城乡差距拉大、农民长期处于 “温饱有余、小康不足”状态、乡村日趋凋敝的问题。何慧丽第一次到XX村时的所思所想就是上面观点的具体印证。2001年的时候村子里也就是只有一个文艺队,成员以中老年妇女为主,这确实老年人协会成立的基础所在。
基于此,何县长通过外部资源的激发和带动,促成一些村庄的经济组织、社会组织、文化组织的建立,渐进地改善村庄治理,探索出全面进行乡村建设的内源性机制;为在工业化进程中留在乡村的人找出一条全面小康的可行性之路。如何把一家一户的分散性小农组织起来,不但能以规模化的方式对接科研单位,对接大市场,使农民在可以互助合作的领域进行增收或节支;而且可以使被市场经济所消蚀的村庄重新增强凝聚力,使广大村民在经济、文化、社会、政治等领域活出一种精神,活出人的自信和尊严,这是缓解“三农问题”的根本所在,也是在兰考进行新乡村建设的目标所在。文化合作成为了这里最早的一种实验模式。
借用当前新乡村建设的既有资源,在整合了各种人力和社会资源后,经过5年多的探索,何慧丽等在兰考县六个乡的六个村庄组建了五支农民文艺队、九个合作社、两个老人协会。阎楼乡XX村老人协会就是其中的一个。从目前的实践总结看来,何慧丽带领下的新农村建设以农村社团文化建设最为成功和有效。
XX村老人协会正式成立于2004年7月2日,是在县妇联、乡政府的支持下,在中国农业大学社会学系学生的参与下成立的。大李庄西村老年协会正式成立于2004年7月2日。在正式成立前,老年协会成功地组织过2个活动:将从河南大学和宴阳初乡村建设学院得来的捐赠衣服分给了村中的贫困老人,做到了公平合理。老人协会作为一个真正属于老年人、服务于老年人的民间组织,目的是使村里的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用,维护老年人的生存权、享受权和发展权。
(二)老年人协会的活动及其评价
文艺活动也给老年协会带来了很多好处:首先,给老年人提供一个相互关心、交流的机会和场所。二是提高了老人的社会地位和参与意识。老人在文艺表演中容易找回自信,特别是在受到村民和城里来的大学生、专家、官员的肯定的情况下;老年协会文艺队经常参加村内的重大活动,村民们自然会重视老人的作用,老人还将在文艺表演形成的自信带到其他领域,如调解家庭纠纷和邻里矛盾、做一些力所能及的社会公益性事务。三是弘扬了尊老敬老助老的传统美德。现在老人成为文艺队主体,歌颂孝顺子媳、批判不孝行为成为表演的重要内容之一。
XX村老年协会还组织了一些旨在提高老人福利的其他活动,其中最有特色和最有影响的活动是制作十二生肖。老人们这个东西很富有人性和环保原则,也能代表中国的传统文化,如果组织老人制作这些手工艺品,然后到市场上去卖,可能会提高老年人参与市场的能力,改善老年人的物质生活,解决老年协会活动经费不足的问题。
老年协会新近开展的很有创意的活动是创办乡村博物馆。乡村博物馆展示了村庄内收集的大量的明清以来的农业生产工具、生活用具和交通运输工具。它不仅给村庄内的老人提供了一个重温旧梦的场所,激发了老人的自豪感,增加了老人间交流的机会;而且给年青人和少年儿童提供了一个了解村庄悠久历史和前辈艰辛生活的生动教材,培养了他们对家乡的热爱和对老人的尊重,提高了他们对未来生活预期。
XX村两委一直关心、支持老年人协会各项工作的开展,紧紧利用好老年人协会这一载体,让老年人协会来开展“好媳妇、好儿子”的评选工作。老年人们评出他们心中的好媳妇、好儿子,有利于弘扬正气,有利于老人自己日常的生存和发展。此外也有利于村两委在处理好村里经济事物的同时,推进本村的精神文明工作的建设,培育良好的村风。
关于具体开展的事项大致共有六项:维护老年人应当享有的一切合法权益,有组织地妥善解决一切损害老年人正当权益的事情;开展一系列有利于老年人身心健康的活动,如看戏、唱戏(歌)、跳舞等,给老年人提供一个相互关心、交流的机会和场所;关注并参与村里的红白喜事,慰问生病老年人,弘扬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协助村两委对村里的一些人与人之间、家庭与家庭之间的矛盾,做力所能及的调节工作,力所能及的社会公益性事务;开发一些能赢利的福利性事业(如手工艺品等),造福、改善老年人的物质生活,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负责修订、完善村志。
此外,每到中秋节、重阳节和春节,老年人协会领导就会利用社会上捐赠的钱买些月饼、糕点及花生等礼品送给会员。在调解矛盾上,仅半年多来,协会的领导成员就调解了矛盾纠纷十几起,其中有经济纠纷、子女敬老问题,等等。老年人协会还为老年人们轮流排班,每天两人一起打扫村中的道路。
(三)老年人协会的成绩与影响
2006年XX老年协会被评为全国模范老年协会,这个成绩受到了县乡领导的高度评价,并得到领导的许诺,说要大力支持老人协会的发展。村子里的老年人协会是兰考乡村建设中农村文化建设的主力军。有了老年人协会的好处,社会媒体广泛报道,其他乡镇的老年人纷纷要求本协会的领导分赴各地传经送宝,赵凤兰率领的一班人欣慰地答应了。他们曾到固阳镇的贺庄村、秦砦村、雷砦村、三义寨乡的南马庄村,葡萄架乡的贺村,等等很多村庄,教他们老年人扭秧歌,打腰鼓,跳健身舞等。
老人协会也被推广到了兰考的各个乡镇。汴梁晚报8月29日报道说,兰考县将该县东坝头乡作为老年人协会试点推广乡,来促进乡风文明建设。同时,该试点乡的推广,也开启了该县应对老龄化趋势、构建和谐社会的有益探索和推广。
三、XX村老人协会助推新农村建设给我们的启示
兰考县XX村老年协会等新农村建设实验虽然时间不长,但也为新农村建设积累了一些经验。具体的可以说是以下几点:
1、新农村建设目标应放在提高农民的福利特别是精神福利上,而不能局限于增加农民收入。眼光局限在农民增收上,那是不了解中国国情。短期内,农民不可能长时期大幅度增收,不可能仅仅靠增加经济收入来提高自己的福利。我国未来的50年应关注从社会文化方面乃至从经济方面再造农民的福利。
2、通过文艺宣传营造合作文化和制造公共舆论。组织农民参加群体性的文艺活动,为人们提供一个相互交流和了解的机会,增进人们的信任和互惠,创造一个共享的价值,帮助农民在村庄范围内形成一个关系紧密之群体,从而铺设出将福利最大化的实体性日常规范基础;同时,文艺宣传还能鼓励在合作起带头和示范作用的积极分子,有助于打破集体行动的困境。兰考的实践就证实了这一点。
3、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外部资源。兰考实验就利用了几种不同的资源:一是支农的大学生志愿者的促动作用。二是具有中国农村主位意识的三农学者特别是具有新乡村建设理念的学者与专家。三是关怀现实,扎扎实实地改善农民生活的各级官员。四是城市中关心农村发展与建设的退休人员。五是具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家。
4、善于发挥农村精英分子的引导和示范作用。外因必须通过内因起作用,仅有外来资源,如果不能激发农村内部的资源,新农村建设是很难取得成效的。任何农村都有一些热心公益事业的精英分子,如果能够充分发挥他们的引导和示范作用,就能激活农村潜在的一些内生资源。为什么在XX村老年协会的建设中可以取得成功,就在于善于发挥以赵大娘为代表的村庄精英的作用。而其又充分调动了老年精英和老人中弱势人群如残疾人和孤寡老人两种人积极性,采取了抓两头捉中间的战略。
参考资料:
1、王习明:秧歌、十二生肖与乡村博物馆——兰考闫楼XX村老年协会调查 ,中国乡村发现网
2、记者鲁杰:乡村建设可解三农问题:以兰考乡建实践为案例,三农中国网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精神为指针,以科学发展观为统揽,牢固树立发展环境是第一竞争力的理念,坚持以“一线四新”发展战略为总览,以提高各级干部综合素质和能力为核心,不断提高服务质量,为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促进全县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进步做出了贡献。因此,全镇上下要牢固树立“欠发达”就不能“欠环境”的理念,各村各站所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共识,抓住战略性、全局性、根本性问题,抓纲带目,步步深入,彻底清除科学发展、转型升级道路上的“拦路虎”和“绊脚石”;要充分认识本次活动的重要意义,以活动为契机,大力加强自身建设,提高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提升文明程度及服务水准,营造对外服务的良好氛围,全力营造“人人关心环境、共同创造环境、悉心维护环境”的浓厚氛围。
二、工作重点
(一)着力改善政务环境
1、精简审批事项。坚持非禁即准、非限即许、应减必减,全面清理行政许可、非行政许可审批和行政监管事项,凡没有合法依据的事项,一律取消;凡明确取消的审批事项,一律取消;对已经明确取消的审批事项,任何部门不得以任何借口或形式实施,一经发现,严肃追究责任;保留和省市下放事项统一编制目录,明确实施主体、办理条件、办理程序、办理时限、收费标准和监督电话,除涉及国家秘密和商业秘密外,底前一律向社会公开。(责任单位:县政府法制办;参加单位:县监察局、县行政审批服务中心)
2、简化审批环节。凡可以采取事后监管和间接管理的,一律不设前置审批。简化环保、土地、规划等前置性文件评审程序,缩短审批时限。对新设立的企业投资项目,除娱乐场所外,取消工商注册登记时消防、环境影响评价的前置许可条件。凡同一项目涉及的不同审批事项,一律由县行政审批服务中心一口办理。无法律法规依据,任何部门不得设立前置审批条件增加审核、评审环节。
3、提高行政效能。完善“一门受理、一站式审批、一条龙服务、一个窗口收费”的行政服务体制,按照“应进必进、应办必办”原则,强力推进行政审批集中办理,底前全部建成便民服务中心,村村设立便民服务点。健全网上行政服务平台和电子监察系统,凡是达到网上办理条件的全部上网审批,到2015年底实现乡村联网和电子监察全覆盖。严格落实服务承诺、首问首办负责、ab岗、一次告知、限时办结、过错责任追究、重大项目动态跟踪问效、超时和缺席默认等制度,提高审批效率。
4、深化政务公开。按照机关标准化要求,全面梳理编制本单位本部门的行政职权目录,明确实施主体、依据和程序,报县权力公开办备案并向社会公布。完善重大行政决策制度,认真落实好“镇议事会、会审会”制度,认真做好“议事会、会审会、旁听会”工作安排部署以及参会人员数据库的建立工作,把公众参与、集体讨论等作为必经程序,进一步增强政府和部门重大决策的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推进政务互动平台建设,依托电子政务平台,实现重点领域、重要事项动态公开。
(二)着力改善市场环境
5、加强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建设。“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自11月投入使用后,要将公开交易职能从现主管部门中分离,归并集中,着力构建管、办、监相互制约、相互协调的运行体制,确保公共资源交易公开、公平、公正。
6、规范行政处罚行为。对现行规范性文件逐一审核,集中清理,对不符合市场经济发展需要和政府职能转变要求的,立即修订或废止,禁止拥有行政处罚权的部门下达罚没指标,取消罚没收入、行政事业性收费分成挂钩政策,工作经费由镇财政予以保障。建立首错不罚制,对非首次轻微违法行为责令限期整改,不进行处罚。
7、规范涉企行为。坚决控制涉企检查、评比、达标、培训、庆典等活动,除中央和省规定的涉企评比、达标活动外,未经县委、县政府批准,一律不得举办;对确需开展的,一律不得收费。涉企培训,须经县工信局审核,报常务副县长批准,费用标准由价格主管部门核定。除安全生产、食品安全、质量安全、环保事务和刑事案件外,各部门开展涉企检查,须在3个工作日前报县监察机关批准;同一部门对同一企业的检查,一年最多一次;多部门在同一时期对同一企业进行检查的,由县监察机关协调,联合检查。建立减轻企业负担案件举报查处机制,实现企业减负工作规范化、法制化。对符合规定条件的企业实行效能点监测制度,切实规范涉企检查行为。
8、整顿市场秩序。重点加强对食品药品安全、环境保护、安全生产、产品质量等方面的监管;健全投诉平台,完善有奖举报制度,坚决从严从重从快查处制假售假和在食品药品中非法添加有毒有害物质的事件。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促进自主品牌形成和品牌经济发展。
(三)着力改善法治环境
9、健全执法制度,提升执法水平。加强对行政执法人员的管理和监督,清退无证执法人员。6月底前建立执法质量考核机制,明确工作标准,落实岗位责任,对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行政行为,严格实行行政执法责任制和过错责任追究制;对秉公执法、高效执法的行政行为,及时予以表彰和宣传。
10、依法维护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秩序。建立“一企一卡”台账,实行警企联系包点制度,对重大建设项目开展挂牌服务、重点联络。强化破案打击力度,对涉企案件建立督办制度;深入开展涉企犯罪专项打击和专项整治行动,重点打击“砖沙石霸”、制假侵权、非法集资等涉企犯罪行为;对重大建设项目实行辖区派出所挂牌服务、包点民警重点联络,加强工程建设、投入运行等各个环节的安全监管。严格实行涉企案件强制措施审查审批手续。
(四)着力改善政治生态环境
11、积极探索科学的绩效考核方式。科学设置政府绩效管理和干部实绩考核的内容、评估指标及操作规程,实事求是地制定考核目标,注重科学性、系统性、创造性、可行性。修改和完善科级干部绩效考核和奖惩实施办法,强化日常管理和考核,进行不定期考察,避免年终考核一锤定音的片面,做到公平、公正,符合实际。考核结果与调整领导班子挂钩,与后备干部队伍建设挂钩,与干部奖惩挂钩,与领导班子思想作风建设挂钩。对实绩突出的领导班子、领导干部在职级晋升、物质奖励上倾斜;对实绩较差的领导班子、领导干部进行诫勉谈话,限期改进。
12、大力实施干部素质提升工程。扩大培训教育的覆盖面,以分层分类的培训模式提升干部教育培训的针对性,以细分细化的培训内容提升干部教育培训的实效性。继续有计划安排干部到省直机关和经济发达地区挂职培训,引进中直、省直机关和其他部门优秀干部来我县挂职。继续完善和创新公务员竞争上岗、事业单位干部交流轮岗办法,健全录用、辞职、辞退、问责等机制。继续深化“创先争优”、“基层建设年”活动,大力整顿政风、行风、作风。
(五)着力改善社会环境
13、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认真贯彻落实中央16个部委《关于深入推进矛盾纠纷大调解工作的指导意见》,进一步完善“三位一体”大调解机制,及时组织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层层建立台账,逐级落实报告制度。切实执行《关于进一步完善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的实施意见(试行)》,健全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对所有重大决策、重大项目全部进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坚持和完善重要时期干部下基层保稳定工作制度。坚持对重大矛盾纠纷实行挂牌督办、领导包案和责任查究制度。抓好矛盾纠纷的预防预警、排查发现、分析研判、联合调处、责任落实等机制建设,全面落实村日排查、镇周调度、月汇总制度,实现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经常化、制度化。
14、强化社会治安管理。加强公共安全综合整治,认真做好交通运输、消防、安全生产、易燃易爆、剧毒和放射性物品、校车管理等涉及公共安全方面的监督管理工作,年内把交通安全管理等涉及公共安全的工作纳入综治工作年度考核项目。积极推动镇村警务室、增加辅警力量、推进用房和装备标准化,同时拓展服务功能,集维护稳定、治安防范、排查矛盾、化解纠纷、人口管理、服务群众为一体。整合派出所警力,配备辅警人员,在重点街区建立110综合警务站,由派出所负责日常管理,24小时服务群众,切实提升警务效率和服务群众水平。
三、方法步骤
开展着力改善“两个环境”大发动活动,从12月4日开始至2014年12月底结束,分为动员部署阶段、政治整改阶段、巩固提升阶段。
(一)动员部署阶段(12月4日至1月)。主要任务是广泛发动,深入学习,提高认识,统一思想。1.安排部署。召开领导班子会,研究制定实施方案,确定工作重点,阶段目标和完成时限。并且按照要求,扎实开展改善“两个环境”大讨论活动,进一步凝聚工作合力,营造浓厚工作氛围。
(二)整治整改阶段(2月至2014年1月)。通过召开不同层面的座谈会、民主评议、自查自纠,梳理分析总结在改善“两个环境”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有步骤、有计划地抓好整改工作任务的落实。
(三)巩固提升阶段(2014年2月至12月)。重点是对改善发展环境各项措施的落实进行查漏补缺,巩固影响发展环境重点,难点问题的整治成效,建立发展环境持续改善的长效机制。
四、组织保障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全镇要把环境建设纳入到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镇党委成立改善“两个环境”领导小组,具体负责活动的安排部署、检查落实。实行党政领导亲自抓、主管领导具体抓,深刻理解“两个环境”建设的重要意义,要把环境建设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战略性工程来抓,坚持抓标治本、步步深入,抓纲带目、重点推进,真正让环境建设成为全乡经济发展的助推力和生命力。
下面,就如何进一步做好我县交通公路工作,我谈三点意见。
一、解放思想。奋起直追,以新一轮的思想大解放推动新一轮的交通大发展
交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先导产业和动脉系统,对经济和社会发展有着强大的先行效应和支撑带动功能。站在全局角度来看****,这几年经济发展势头很好,各项经济指标增幅很大,这里面有交通工作者的积极贡献。可以说,没有交通的发展,没有交通瓶颈的打破,就没有今天的成就。但放眼周边和兄弟县区,我们的发展还很慢,起点还很低,底子还很薄,还不足以跟别人比,就是在市内,我们也是前有标兵,后无追兵。这种差距的产生,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交通落后。俗话说,“要想富,先修路”,“小路小富,大路大富,高速路快富”。一条公路可以繁荣一方经济、加快一方发展。比如和平县,这几年,经济发展迅速,很大程度归功于交通建设,特别是高速公路的贯通,为和平经济的发展插上了翅膀。又比如我县临江镇,过去虽然与河源毗邻,地理位置比较优越,但由于东江阻隔,交通滞后,开发区搞了10多年,始终没有什么起色,经济一直都上不去。粤赣高速公路和临江东江大桥及市东环路的建成通车后,交通“瓶颈”打破了,临江虽然还是那个临江,但是,临江的经济却因此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园区建设如火如荼,财税收入大幅度递增,原来偏僻的小村庄今天变成了全县发展工业的主战场。实践充分证明,经济要大发展,首先要交通大发展。凭心而论,我们这几年在交通建设上,花了大量的精力,也有了很大的发展,无论省道还是地方道路的建设成绩有目共睹。但我县交通发展水平不高、竞争力不强的状况仍然没有改变。首先表现在公路等级低,没有高速公路和国道,没有铁路,一级公路仅有17.8公里;其次是路网不完善,客货运输主要靠两条x型的省道S120和S242,北面出口不通,其它与相邻县区的通道也不够畅,并且现有公路的承载力和抗灾能力很低。这种状况的存在,必然造成我县区域竞争力难以提高,直接影响经济社会的发展。因此,我们要充分认识我县交通的劣势,时刻保持清醒头脑,看到差距,承认差距,继续解放思想,以思想的大解放推动新一轮的交通大发展,紧紧抓住省委、省政府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建设大交通的历史发展机遇,想尽一切办法,调动一切积极因素,集中精力、财力、人力,大打一场以交通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攻坚战,从根本上改善我县的区位条件,促进经济社会加快发展,缩小与发达地区的差距,确保与全省同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二、加强领导,落实责任,举全县之力大打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翻身仗
去年5月,市委建华书记到我县调研,提出要建设河紫高速公路、发展****县域经济。这是我们推动新一轮交通大发展、快发展的良好机遇。我们一定要紧紧抓住这一机遇,乘势而上,全力加快推进河紫高速公路的建设,全力加快省县道的改造步伐,全力打好农村公路建设攻坚战,与全市一道,打造粤东北陆路交通枢纽新格局。具体要做到:
一是领导要到位。各级各单位要深刻认识加快交通建设对当地发展和拉动经济增长的积极作用,把交通工作、交通设施建设包括交通管理摆上重要位置,将其作为本地区、本单位事业发展的重要任务,列入任期目标和每年要办的实事中,加强领导,狠抓落实,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主管领导具体抓、其他领导协助抓的工作局面。今年,交通工作的目标和责任单位已经明确,关键就是要狠抓落实。我在这里再次强调,各级各部门要明确责任,抓好每一个项目、每一个工程建设,如果是因为主观原因导致无法完成任务的,要严肃追究部门和领导的责任。
二是部门要配合。交通建设需要全县各部门的大力支持和配合。一个工程项目能立项、能开工,县委、县政府以及交通部门做了大量工作去争取,来之不易,希望大家好好珍惜,支持交通部门的工作,形成举全县之力大办交通的良好氛围。我在这里要特别强调河紫高速公路建设用地控制问题。希望高速公路经过的9个镇、40多个村、当地的国土部门及相关部门,要以大局为重,全力配合做好高速公路建设用地的控制。年初,县委、县政府就把如何控制好土地、刹住违法用地,尤其是违法占用农田、乱搭乱建等问题列入了今年的重点工作之一。前段时间,县委、县政府对三个园区特别是临江工业园区的违章建筑采取了一系列的强硬措施,依法依规拆除了一批违章建筑,使乱搭乱建的势头得以遏制。县直有关部门要尽快出台切实可行的方案,控制好高速公路建设用地。我在这里郑重要求,国土部门要把高速公路所经过的镇村土地列入重点监控范围,当地的国土所要及时制止乱搭乱建行为。当地党委和政府要守土有责,密切配合,切实控制好高速公路建设用地。总之,交通公路建设任务,不管涉及到哪个地方哪个部门,都要切实履行职能,不要谈客观、讲条件、踢皮球,要为交通建设大开“绿灯”,兴起新一轮交通建设的热潮。
三是资金要保障。资金是交通建设的关键。交通公路部门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拓宽思路,克服“等、靠、要”的思想,主动出击,勤跑省、多立项,利用一切人脉关系,想尽一切办法,多方筹措资金,破解我县交通公路建设资金紧缺问题。一要想方设法争取省市交通公路部门及其它部门的支持。省公路局把我县外出乡贤钟伟明同志派回我县挂职任副县长,方便了县委、县政府和上级公路部门的沟通联系,这是我县发展交通的大好机遇。洋头至龙窝、龙窝至九树、瓦溪至九树的县道建设,希望伟明同志多想办法,争取早日动工建设,为家乡人民多做实事、做好事。二要广泛发动广大群众和社会各界支持、参与交通建设的积极性。村道建设筹资问题,交通部门有非常好的措施,效果很好。捐资不在乎多少,目的是通过百姓的参与,凝聚人心,形成良好的村风、民风。三要加强建设资金的监督管理,做到专款专用,确保资金使用好,发挥资金最大效益。
四是质量要保证。交通主管部门在工程建设的各个环节,要始终把工程质量放在首位,加大监督检查力度,确保工程质量。客观地讲,这几年我们交通建设的任务不断加重,质量也在不断提高,同志们在加快建设的实践中摸索出了许多好的加强质量管理的措施、办法。但是,在质量问题上,我们绝对不能有丝毫松懈,更不能麻痹大意,一定要以对国家、对人民、对历史极端负责的精神和一丝不苟的态度,认真抓好工程质量全过程管理。质量靠得住。那是真正的功德无量;质量靠不住,那就会好坏事。这一点大家都应该清楚,必须牢牢把握。比如村道建设,时间紧、任务重,但质量一定要保证。所在村的干部发现村道施工的过程中存在质量问题,要及时反映到相关部门直至县委、县政府,严格把好工程质量关。总而言之,要把好事办好。
三、加强管理,提高素质,打造一支能力强的交通干部队伍
俗话说:“打铁先要自身硬”,全县交通系统一定要加强自身建设。
一要加强作风建设。要大力开展“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争当山区实践科学发观的排头兵”学习讨论活动,以思想大解放促进交通大发展,把科学发展观真正落实到交通工作中,争做科学发展观的实践者和执行者,更好地承担起交通事业发展的重任。
他,亦是土生土长的秦川人,有着秦川人“肩挑日月”的担当。
他,半生勤于业,与牛为伍,被尊称为“牛博士”。
他,一片赤诚、心系民生,一脚踏上2007年度CCTV“三农人物奉献奖”和2008年“中国改革开放30年农村人物奖”的领奖台。
他就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副院长、国家肉牛改良中心主任――昝林森教授。
启程
1982年,昝林森考入西北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前身)畜牧专业。
一个正当弱冠之际的少年,如何会选择这样一个冷门专业呢?“其实”,昝林森直言这一专业并不是他的选择,“学习这一专业主要是因为志愿调剂,而我最初对此并不甚了解。”带着一片迷茫,他掀开了人生中崭新的一页。没有丝毫抱怨,他认为,任何事情只要潜心钻研,总会拨开云雾见青天。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经过三年的畜牧专业学习后,他又被学校推荐到内蒙古农牧学院草原系学习一年。鉴于他大学期间在动物学及植物学方面为期四年的出色学习成绩和表现,学校选他留校工作,于干旱半干旱农业研究中心专职从事旱区畜牧业研究。“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在动物科技,尤其牛羊学科在全国很有优势。传统的学科优势,大量的科研积累,使其在1984年便获批成立了农业部唯一一个黄牛研究室(国家肉牛改良中心前身),后来又成立了农业部奶山羊研究室,在国内肉牛和奶山羊研究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研究成果,在国际上也很有影响。”提及母校,昝林森语气中透着自豪。可是,他的研究之路却不是一蹴而就的。
“毕业后,我一直在定位自己的方向。”
正如昝林森所言,自1986年起,他就开始摸着石头过河,找寻一条属于自己的路。1989年之后,他瞄准了肉牛,奶牛的遗传改良事业。“从中国的长远发展来讲,牛肉和牛奶将是动物膳食结构中的最高追求,而据世界权威专家预测,当人均国民收入达到1500美金时,牛肉的消费就会成为人们的一种时尚和追求。另外,从世界范围而言所有畜产品中,牛肉的价格是最贵的,且近几年,国内需求量很大,价格也一直居高不下。可以说,发展肉牛、奶牛不仅符合世界的潮流,也符合中国人未来对食品的追求趋向。”1993年,昝林森正式师从牛界泰斗,著名畜牧专家邱怀,开始了他的科研之路。
凯歌
其实,在昝林森展开研究之前,我国的黄牛奶用化已经实现了。“我国荷斯坦牛的育种实际上是利用国外的荷斯坦牛同我国本土黄牛级进杂交后培育的一个品种,其本身就是黄牛变奶牛的一个过程。然而随着荷斯坦牛标准产奶量水平的提高,社会对于专门化肉牛的品种需求大大提高,此时,我随之开展了黄牛肉用专门化品种培育研究。该研究以秦川牛肉用选育改良为主线,并配套以标准化饲养、屠宰加工、疾病防控以及质量安全控制与溯源技术,从而形成了系统的秦川肉牛产业化工程配套技术体系。”
说到做到,15年以来,昝林森多次承担国家科技攻关和支撑计划、“863”计划、“948”计划、农业科技跨越计划、农业部行业科技专项及陕西省重大科技专项等课题,先后获省部级科技奖励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
按照秦川牛产业化发展思路以及技术创新为突破口,昝林森率其团队,突出“优质,高效、安全”的生产方式,从秦川牛肉用选育扩繁、标准化饲养管理、优质粗饲料生产加工,胴体评定分割与牛肉加工及质量溯源等4个方面进行重点攻关和技术创新,形成了“秦川牛优质高效产业化配套技术体系研究”成果。并于2002年12月通过陕西省科技厅鉴定,总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2005年,该项目被授予陕西省科学技术一等奖,获发明专利7项、实用新型专利1项。项目实施15年来,累计改良地方黄牛657万头,新增出栏肉牛209万头,供港活牛4万多头,带动农民新增养牛410万头以上。累计新增经济效益48.7亿元、社会效益146.2亿元,促进了产业链延伸和全国肉牛行业的科技进步。
同时,他为解决困扰我国奶业发展的重大关键技术问题而开展的“奶业重大关键技术研究集成与产业化示范”的研究,单是专利技术就高达17项,其中12项已获国家专利授权,累计新增产值13.66亿元,直接经济效益达4.50亿元。2006年7月该项目顺利通过了国家教育部鉴定,总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2007年,它又在诸多评选项目中脱颖而出,喜获陕西省科学技术一等奖。
远方
昝林森教授主持开展畜牧业产业化工作,尚属1996年之后的事情。
而他所率领的团队,从最初的四五个人,发展到近百人的队伍,也凝结了他不少的心血。和那些只注重成果研制的专家不同,昝林森所追求的,是如何使成果走出校园这个象牙塔。他表示,“一方面,经济建设的主战场特别需要成果:另一方面,许多成果被束之高阁,没有用武之地,造成了很大的资源浪费。”
针对产业化过程中的一系列问题,昝林森总结了一个关于产学研结合开放式办学的新模式,提出了“注入式”、“链接式”和“捆绑式”观点。他解释说,“产业化首先要把领导的产业心,专家的事业心和老板的企业心结合在一起。有些企业在技术研发、装备设置上做得比较完善,只需要某个点上的技术补充,是为‘注入’;企业在产业链延伸过程中通过技术支撑,互存互荣,是为‘链接’;而‘捆绑’则是指专家以技术入股企业,利益均沾,风险共担。”
在陕西,被尊为“牛博士”的他,一向是针对肉牛、奶牛双管齐下的。三句话不离本行的昝林森,每提及这两类项目,言语便多起来,“它们都是反刍动物、草食动物,在项目上存在许多的相关性,其品种繁育,胚胎移植,性控技术的使用以及标准化饲养对粗饲料的要求基本都是一致的。但由于用途不一样,精饲料的选用指标有所区别。其核心创新点主要体现在良种繁育体系的建立上,且能应用一些新的生物技术来加快其遗传改良和种质创新。比如,在良种繁育、标准化的养殖技术之外,围绕食品安全,我们建立了从农场到餐桌的一个全程的质量安全监控体系。”
他关注前沿性研究,瞄准一些领域内的热点、难点,包括肉牛、奶牛的遗传改良,功能基因挖掘、转基因牛育种等,均有所涉猎。“不过,我只有三分之一的精力来做这些基础研究,其余的还是面向应用研究的”,昝林森如是说。
他挂职于国家级贫困县――陕西陇县,主管科技扶贫,帮助当地实施畜牧业产业化工程以及黄牛的改良,分文不取!这个“义务”,他一做就是五年!
Abstract: the investigation, at present most farmers have to join cooperatives will, but suffer from lack of ability organized cooperative champion, can feel powerless and frustrated. Because as a "soldier head to tail" village "two committees" shoulder farmers "fathers" responsibility and obligation, therefore, in the training object, the village cadres "two committees" and "two committees" outside the team sainted rural "artist" should bear the brunt.
Keywords: all-round responsibility system; Cooperatives, Village "two committees" inevitable choice
中图分类号:F276.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农业市场化进程的加快,农户分散生产经营的“大包干”方式逐渐暴露出许多问题。由于一家一户分散经营,农民无法进行农产品规模化和标准化生产,越来越难以适应国内外市场的需要,尤其是难以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由于在市场中处于弱势,农民不仅卖的便宜买得贵,而且还极易买到假冒伪劣产品,农业的生产经营成本大幅度提高,农民吃尽了市场的苦头。大包干的困境还表现在分散经营的农户缺乏信息、农资供应和农产品运销等方面的有效服务,农民在新品种引进、新技术应用、产品销售等环节上显得相对滞后,生产经营带有较大的盲目性。
可见,当大包干与市场经济正面遭遇的时候,建立在分散经营基础之上的农业生产力已经触及到它自身发展的“天花板”而出现徘徊不前的局面。例如,2004年起,我国实现粮食生产连续多年增产,农民收入连续年增加,但是,增收的因素主要是政府补贴效应。政府补贴虽然能够增加农民的收入,但并不能增加GDP总量。同时,农民总不能长期仅靠补贴来维持收入的增加。大包干是为了适应生产力发展状况的实际需要应运而生的,当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为了更好地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要,对大包干的具体操作样式作出相应的调整,这是顺理成章、合乎逻辑且符合马克思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辩关系原理的。
被誉为“用两条腿说话”(为了研究“三农”问题,温教授的两条腿曾经走遍40多个国家)的“农民利益代言人”温铁军教授曾在大包干发源地凤阳县作题为“生态文明导向下的新农村建设:生态农业与环保农村”的报告。温教授指出,农业在生产领域是基本没有什么效益可言的,农民应该向生产环节以外的领域如购销、加工、金融服务等领域要效益。但是,这项工作不可能由分散经营的小农来完成,而只有通过他们的联合体――农民合作社来实现。农民只有联合起来,组成自己的合作组织,才具备一定的规模,才能在无情的市场竞争中分得一杯羹。这一结论是温教授在对他所亲自考察过的包括发达和发展中国家在内的四十个多国家经验教训的总结,因而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和可信度。农民有了合作社,能够变分散经营为规模经营,变盲目生产为有计划的按订单生产,变无序竞争为有序竞争,变在市场上的弱势个体为强势群体。
目前,我国农民为了改变市场弱势主体地位,所采取的办法大致有几种:一是“公司+农户”方式,二是“公司+合作社+农户”方式,三是“合作社+农户”方式。在第一种方式之下,产品增加值的绝大部分往往被企业拿走,而经营风险却主要落在农民头上。在第二种方式中,合作社似乎有了公司作为依托,但实际效果却往往与愿望相反。据黄胜忠等《农民专业合作社治理机制及其绩效分析》一文显示,拥有依托组织对合作社来说负面影响是十分显著的,因此“要创造条件让依托组织逐渐从农民专业合作社中退出来”。(中国农村经济2008.3)第三种是农民通过合作社直接面对市场的方式,从世界范围的实践效果来看,这是农民应对市场竞争的最有效方式之一。
合作社的方式优点在于,农业能够在保证耕地承包权性质不变的前提下,既能扩大经营规模又能最大程度地发挥农民生产积极性和创造性。“合作社之所在市场经济中形成,就是因为市场交易中存在着产生合作社的动因。(唐宗《合作社功能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经济研究2007.12)丹麦农业史学家彦斯克里斯藤森对农业合作社的作过这样的结论:合作制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因为它能承担农产品的加工销售和重要原料物质的供应,从而得以利用大规模农业经营的优势。
具体来说,相对于分散生产经营的农民合作社的优点主要在于:1)生产的组织化。合作社能够根据市场需要或通过制订生产技术和产品种品质的统一规范来组织合作社成员进行统一生产,从而达到较为理想的经济效益。2)统一采购和销售。对农用物资如农药、化肥等农业生产资料进行集中采购,能够大幅度降低采购价格;对合作社成员所生产的产品按照统一的价格进行销售,则能够有大大效消除单个农户出售产品被恶意压价的现象。3)享受农业技术服务。合作社可以请得起农业专家到田间地头进行农业科技服务或请上级有关农业技术部门上门进行技术指导,而分散经营的小农是几乎不可能做到这些的。合作社还可以办培训班的形式聘请有关部门或专家对其成员进行技术培训,从而提高其成员的农业科技水平。4)打造自己的品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品牌是提升产品价值的最有力的手段。合作社成员所生产的产品进行统一销售,为品牌的打造提供了条件。信息网络的建设则是品牌营销的不可缺少的基础性工作,而这项工作的开展也是分散经营的小农所无法实现的。5)降低政府助农成本。世界上的大多数国家都对农民专业合作社提供法律、政策及财政方面的大力扶持。通过合作社向农民实施援助,相对于分散的小农来说,成本要小得多也容易的多。因此,十七大报告指出,“要探索集体经济的有效实现形式,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
据统计,截止2011年上半年,农民专业合作社数量达到44.6万个。入社成员数从2007年的35万个发展到2010年底的715.6万个,增长了20倍。”(摘自《合作经济》2011年第12期“关于如何整合社会资源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几点思考”)四十多万看起来似乎是个不小的数字,但相对于拥有数亿农户的我国农村来说,还不成比例。同时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现有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还存在着不少问题,例如规模偏小、实力偏弱、管理水平不高、内部机构还有待健全、运作程序欠规范等等,这些不利因素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合作组织经营效益和与市场对接的效果。
尽管我国已经制定了关于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专门法律,党的政策也给予了大力倡导和支持,但绝大多数农民尚对合作组织知识缺乏必要的认识,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速度。
发展目标化。翻开教委主任的工作笔记,用波浪线勾画过的是这样一段话:到2015年,全县实现新建、改(扩)建乡镇中心幼儿园30所,配套完成农民新村幼儿园建设,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90%以上,创建重庆市示范幼儿园2~3所,合格园所达95%,普惠性幼儿园所占比例达到90%以上,专业教师数量达到80%,基本解决公办幼儿园教师编制。张和平说“困难再大都不怕,重点是要有目标,有了目标,再难,事也好办。我们将按照1+x模式,即1所中心幼儿园带动x所村小幼儿班共同发展,使农村普惠性幼儿园均衡发展。”谈到奉节学前教育的未来,张和平眼中闪烁着期待的光芒。
布局合理化。“目标在前,落实在后,怎么落实看布局,落实效果靠布局,所以布局的好坏,影响全局的效果。”关于布局的问题,张和平如是说。奉节县在幼教布局的问题上,把握三个关键领域:城区、场镇、村小,城区:新建公民办幼儿园和增设小学附属幼儿园。目前教委积极扶持城区新建优质民办幼儿园5所,独立建制公办幼儿园1所,增设小学附属幼儿园2所,极大地解决了城区“入园难”问题。场镇:新建(改扩建)中心幼儿园,小学附属幼儿园。目前,奉节已经完成1所中心幼儿园建设,6所小学附属幼儿园的扩建,较大地改善了这些幼儿园的环境。还有5所新建和改建的幼儿园,已经完成前期所有工作。村小:加强村小幼儿班建设。2012年,奉节新建了杉木村小幼儿园,回收龙坡村小等100余个村小幼儿园,将占用村小举办的幼儿班全部纳入公办幼儿园,由中心校负责管理,全面进行维修,确保安全。张和平说“通过以上途径,奉节县基本实现学前教育‘广覆盖’,特别是村小幼儿班的建设,使偏远山村的孩子也能‘有园上’‘上得起’,这是我几年来最高兴的事。”
条件标准化。2012年,县教委安排了110万元专项资金,对利用闲置校舍举办公办附设幼儿班,按照薄弱中心校1万元、村小5000元的标准予以奖补,用于幼儿园购置设施设备、玩教具、游戏材料和幼儿读物等;安排125万元专项资金,对5所乡镇独立建制中心幼儿园进行全面维修和升级改造,同时全县92个公办学校附属幼儿园自筹资金300万元进行校园环境创设和维修改造。张和平说:“这一系列的举措,为的就是让幼儿园条件不相上下,条件标准化,学前教育以更加公平的姿态迎接幼儿。”
管理规范化。规范管理,这个热词从出现频率来说几乎可以排进2012年机关工作的前三,但在这个问题上下得了狠心的却不多。奉节县雷厉风行,透露的就是一个“狠”字。2011年,由县政府牵头,教委开展了非法办学专项治理工作,全县共取缔非法办园3所,下达整改通知书50份,对整改合格的幼儿园予以登记注册。此外,县教委严格按照上级文件要求加强民办幼儿园收费备案管理,按照《等级评分标准》对幼儿园进行等级评定,评出一级幼儿园2所,二级幼儿园4所,三级幼儿园123所。在落实安全保障问题上,县教委推行新型校园警务体制,城区公民办幼儿园配备校警,为了孩子的安全,全县新购置了8辆大鼻子校车。对于幼儿园的考核也是“狠狠”把关,从2012年开始,幼儿园全部纳入年度考核,将学前教育机构分为独立建制的公办幼儿园、附属幼儿园、民办幼儿园三类,根据年度工作考核得分,分类别从高到低原则上取前三分之一的幼儿园确定为年度工作考核先进单位,予以表彰奖励。把关“狠”,督查更“狠”。奉节县建立了片区幼教督查制度。由县政府教育督导室的专职督学和各片区专职督学共同搞好学前教育督导工作。通过过程督导和综合评估对幼儿园保教工作、校园文化、财务管理、纠正“小学化”工作、教师培训及午餐午睡情况等进行督导。
质量满意化。有了目标、布好局、订了标准、实施规范,为的就是提高保教质量。为了扫清优质保教的障碍,奉节县于2012年2月制定了《奉节县规范保教行为,防止和纠正“小学化”倾向的工作方案》。此外,针对小学附属园“小学化”倾向突出的情况,奉节县分管教育的县委常委罗启辉、副县长吴康轩和教委领导多次调研幼儿园工作,还先后两次召开了小学附属幼儿园管理工作会议,根据会议精神各学校进行了“小学化”倾向的自查自纠,各片区教育管理中心集中组织了专项检查并形成检查报告。为配合“纠小”,县教委开展了“五个一”宣传活动,即一次社区宣传、一次家长讲座、一份宣传单、一条横幅标语、一块宣传展板,印制学前教育宣传单2万余份,悬挂标语100余条;各学校纷纷以现场解答、《宣传栏》《致家长一封信》等方式介绍规范办园、科学保教和幼儿园科学办园理念。
除了在“纠小”问题上下决心,在师资建设上奉节县也用心良苦。据张和平介绍,2011年奉节县首次公招了67名专业幼儿教师充实幼儿教师队伍,新增121个幼儿园教师编制,所有学校附属园幼儿教师编制单列。2012年又公招了70名幼儿教师,新增178个幼教编制。同时增加独立建制幼儿园管理力量,增设领导职数,纳入暑期干部调整。张和平说“新招收的幼儿教师分配到边缘的小学附属幼儿园或村小幼儿班工作,极大地改变了农村幼儿教师专业缺失的现状,今后三年内,每年将招聘不低于70名的专业教师充实到幼教行业。”
“大力发展公办幼儿园,积极扶持民办幼儿园,规范办园行为和安全监管,通过示范带动,提供普惠服务,逐步满足广大群众对优质学前教育的需求。”这是奉节幼教的宗旨,也是奉节幼教人不懈努力的方向。
开展普惠有保障
在普惠这项声势浩大的工程中,保障工作是首要任务。在张和平的办公室角落,堆放着奉节县所有幼儿园园长的思想汇报,汇报的主题只有一个“普惠”,而“普惠”的中心则是公益和科学。这样做目的明确,就是要让幼儿园知道普惠必须坚持公益和科学保教的方向,为大众提供有质量的保教服务。
2011年12月,奉节县制定了《奉节县普惠性幼儿园的标准及认定办法》,开展普惠性幼儿园认定工作。2012年根据幼儿园申请,县教委和财政局一起进行评审,先后评出普惠性幼儿园128所。此外,县政府还出台普惠性幼儿园的奖补扶持政策。通过财政支持,扶持民办幼儿园提供普惠。对城乡低保家庭幼儿、孤儿和残疾幼儿等学前儿童接受普惠性学前教育给予保教费的减免和生活费补助,确保贫困家庭幼儿不因贫困而失学。
普惠工作的开展为的就是解决“入园贵”“入园难”的问题,解决“入园贵”的问题,幼儿园收费就成了不得不说的事情。2011年,奉节县制定了幼儿园收费管理办法,根据全县的消费水平,制定了公办幼儿园收费标准,加大对民办园收费的监管力度,幼儿园收费要公示并坚决查处乱收费。2012年,11所民办幼儿园主动降价,为老百姓提供普惠,积极争取加入普惠性幼儿园行列,目前奉节县基本实现公民办幼儿园同级同价。
多措并举为质量
园本教研搞得好不好,决定了幼儿园办园质量高低。为推动幼教科研工作的开展,奉节县加强了城区幼儿园、乡镇中心园“两级示范中心”的建设,开展“手拉手”帮扶活动。依托城市优质幼儿园和农村乡镇中心幼儿园,发挥示范、引领、辐射作用,形成覆盖城乡的学前教育教研指导网络,定期对各类幼儿园进行业务指导。
学前教育科科长告诉记者,近几年,奉节县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分期分批组织人员到各级名园挂职锻炼,实地学习第一手管理经验。通过城区幼儿园聘请市名园长、专家做名誉园长、“名园长专家团”、乡镇中心园园长等到幼儿园指导工作,大家学理念、学方法、学细节,将各级示范园的管理经验层层下传,除了开展“送课下乡”活动,还开展“走教”制度,利用示范幼儿园骨干教师到民办幼儿园、农村幼儿园和村小幼儿班进行走教,使最偏远的地区也能及时了解到先进管理理念。
“示范园就是要充分发挥在教育干部队伍和教师队伍建设中的引领作用,不断探索和创新培训方式、方法和途径,努力培养和造就一批高素质的幼儿园长队伍。”这是张和平在调研永安镇幼儿园时提出的要求。为了全县普惠性幼儿园的的发展,李自力园长成立了园长工作室,总结出名师工作室的三个“结合”的工作理念:即教育理论学习与理念更新的结合,主题研讨与现场诊断的结合,“走出去”与“请进来”的结合。曾学云、、龚雪等园长就是从名园长工作室走出来的代表。当记着访问曾园长从一线教师如何能在这么短的时间成长为一名优秀园长时,她说“我从一个默默无闻的骨干教师慢慢成长为中层干部在到现在的园长,主要是有人带,有人帮,有人提点,有人引领,我的成长与名园长工作室密不可分。”除此之外,2011年以来,教委还先后举行片区幼儿教育研讨会8次,分层次组织全县幼儿园园长和教师培训1000人次,通过全县教师优质课竞赛活动,采取以赛代培的方式,免费培训教师200余人次。
同时奉节县还在探索“一核心三评价”的评价机制,即以人民群众对学前教育满意度为核心,开展社会、教师、家长对幼儿园的办园条件、教师素质、保教质量三方面的评价,并将评价结果进行公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