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期刊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论文结束语模板(10篇)

时间:2022-12-16 19:20:30

论文结束语

篇1

回首往事,心潮难平,感慨良多,但无论如何这些实实在在的经历,是我人生中弥足珍贵的记忆。在此,要个性感谢求学过程给予我无限支持和帮忙的老师、朋友和亲人们。感谢我的指导老师,从日常的学习,论文题目的确定到论文的撰写,程老师都给予我悉心的关怀和耐心的指导,给我鼓励和动力,也正是在她的指导和督促下论文才得以如期完成。

感谢我们一齐在学校努力的同学,我们彼此关心、互相支持和帮忙,留下了许多难忘的回忆。

感谢我的父母和家人,感谢他们对我学习、生活给予的支持和照顾。在论文的写作过程中,还获得了许许多多人的帮忙与先前研究工作者的宝贵资料,论文的研究成果离不开你们的协作和帮忙,在此对你们表示深切的谢意。期望能够以本文向你们汇报,以感谢你们对我的关怀与帮忙,感谢一向以来对我的支持与鼓励。你们永远是我的精神支柱和继续前进的动力。

所有帮忙和关心过我的人们,尽管与你们为我付出的一切相比,所有的语言都显得苍白无力,我仍要真诚地说声:谢谢你们!

毕业论文写作常用结束语

经过了两个多月的学习和工作,我最后完成了《##########》的论文。从开始接到论文题目到系统的实现,再到论文文章的完成,每走一步对我来说都是新的尝试与挑战,这也是我在大学期间独立完成的最大的项目。在这段时间里,我学到了很多知识也有很多感受,从对博客一无所知,对ASP,ADO等相关技术很不了解的状态,我开始了独立的学习和试验,查看相关的资料和书籍,让自己头脑中模糊的概念逐渐清晰,使自己十分稚嫩作品一步步完善起来,每一次改善都是我学习的收获,每一次试验的成功都会让我兴奋好一段时间。从中我也充分认识到了博客这一新兴的出版方式给我们生活带来的乐趣,在属于自己的网络空间上,尽情宣泄自己的情感,表达自己的感受,并且把自己的想法与他人分享,我也有了一个属于自己的博客空间。

虽然我的论文作品不是很成熟,还有很多不足之处,但我能够自豪的说,那里面的每一段代码,都有我的劳动。当看着自己的程序,自己成天相伴的系统能够健康的运行,真是莫大的幸福和欣慰。我相信其中的酸甜苦辣最终都会化为甜美的甘泉。

这次做论文的经历也会使我终身受益,我感受到做论文是要真真正正用心去做的一件事情,是真正的自己学习的过程和研究的过程,没有学习就不可能有研究的潜力,没有自己的研究,就不会有所突破,那也就不叫论文了。期望这次的经历能让我在以后学习中激励我继续进步。

毕业论文常用结束语范例

篇2

1、结论:经过两个多月的努力,企业职位分析面临的问题及策略论文终于完成。

2、在整个设计过程中,出现过很多的难题,但都在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下顺利解决了,在不断的学习过程中我体会到:写论文是一个不断学习的过程,从最初刚写论文时对企业职位面临的问题的模糊认识到最后能够对该问题有深刻的认识,我体会到实践对于学习的重要性,以前只是明白理论,没有经过实践考察,对知识的理解不够明确,通过这次的做,真正做到林论时间相结合。

3、总之,通过毕业设计,我深刻体会到要做好一个完整的事情,需要有系统的思维方式和方法,对待要解决的问题,要耐心、要善于运用已有的资源来充实自己。同时我也深刻的认识到,在对待一个新事物时,一定要从整体考虑,完成一步之后再作下一步,这样才能更加有效。

(来源:文章屋网 )

篇3

其次,在结构框架上,本文分成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为行政系统中非正式组织概述,包括行政系统中非正式组织的概念、特点及其沟通。

第二部分从正反两方面对行政系统中非正式组织的作用进行剖析。

第三部分介绍了行政系统中非正式组织的管理对策。

篇4

对于《〈论语·述而〉》“自行束?以上,吾未尝无诲焉”一章的解释,治《论语》的学者们长期聚讼纷纭,由于争论的焦点一直集中在对“束?”一词的训诂上,为获得对它的定诂,人们的视野往往不能超越“束?”一词,因而忽略了对本章其他语词词义的厘定,或者对其他语词曲为之说,以求合于“束?”的既定诠释,思考过程中常常存在着方法论上的错误,那就是缺少对整个章句的训释是否符合整部《论语》文本、先秦语用实例和孔子的总体思想的权衡。鉴于此,本文拟在综合前贤对“束?”一词综合阐释的基础上,求索本章其他语词可能的词义,同时将本章放在《论语》文本和孔子为人及其总体思想上去理解。

一、 束?

历来对“束?”一词的解释大略有以下几种:束带修饰;年十五;拜师的礼物。如果细心考索可以发现,几家早期有代表性的注家(值得注意的是,因为他们去古未远,后来各说大抵由此生成或者从中找到佐证)对于“束?”一词的解释并不象后来学者所认为的那样泾渭分明,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可以互相承认,同时并存。

西汉孔安国《论语注》有云:“束?,束带?节。”I然而曹魏何晏《论语集解》引孔安国语则谓:“言人能奉礼,自行束?以上,则皆教诲之。”对孔安国这一段话,萧梁皇侃《论语义疏》是这样理解的:“孔注虽不云?是脯,而意亦不得离脯也。”如此,在孔安国那里,“束?”兼具动作束带?节和名词肉脯二义。

东汉郑玄《论语注》:“束?,谓年十五以上也。”II而唐写本《论语》郑氏注则有以下记载:“自……(省略号为缺文,本段中以下省略号仿此)酒脯。十五以上有……经说曰臣无意外之交弟子有束……与人交者当有所教诲以忠信之道也。”壬本有“自行束?……施遗焉”字样III。根据文中有“酒脯”、“施遗”语词,可知在郑玄眼中,“束?”又可释为弟子拜师的礼物。如此,在郑玄那里,“束?”一词又兼具表十五岁年龄和名词肉脯二义。

上引孔颖达解释《尚书·秦誓》“如有束?一介臣”句原文如下:“孔注《论语》以束?为束带?节,此亦当然一介谓一心耿介,断断然守善之貌。”而在《礼记·少仪》“其以乘壶酒、束?、一犬赐人;若献人,则陈酒、执?以将命,亦曰‘乘壶酒、束?、一犬’”一段的正义中,孔颖达谓“束?,十?脯也。酒脯及犬皆可为礼也。”准此,孔颖达之释“束?”就全与孔安国同,也兼束带修节和肉脯二义。

上述孔安国、郑玄、孔颖达于“束?”一词皆持二解,且其义项互相交叉,看来不能认为这三位大学者皆系模棱两可之辈,也不能简单地从语境上强生分别心,只能看作这三个义项本可相通,事实也正如此:其时持十?脯去拜师,一般在十五岁左右IV,如孔子云:“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为政》)《尚书大传》:“公卿之太子,大夫元士之嫡子,年十三入小学,见小节而践小义,年二十入大学,见大节而践大义。”“余子十五入小学,十八入大学。”要之,不拘泥于十五岁这一年即可。V而弟子行拜师礼之时,自然恭敬有加,必要束带修饰而后可,日久相沿成习,“束?”遂成为人生特定年龄段的一种仪式或着装,而后又反过来用这种特定年龄段的仪式或着装来指代这个年龄段,汉语中“及笄”、“弱冠”皆此类也。又因表修饰的“修”与表肉脯的“?”相通,如今本《述而》:“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敦煌出土唐写本《〈论语〉郑氏注》“修”作“?”VI又如今本《颜渊》:“樊迟从游于舞雩之下,曰:‘敢问崇德,修慝,辨惑。’”其中的“修”字,日本书道博物馆藏敦煌写本《论语郑氏注》也作“?”VII,上述二字显然系“修”的异体字。又如《孟子·尽心上》“?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墨子》中“修”多作“?”。“束?”于是具有了三种义项,在具体语用过程中,则视使用者的需要或仅取其一,或兼取其二,于是出现纷然杂陈的局面。这就是后世研究者无论执持哪一说都能找到足够例子但又不足以说服持论对方的原因。

二、 自、行、以上

前人于本句解诂,多以解决“束?”一词为目的,从上述三说中择取其一,然后援引文献以证明,文章也就打住。其实,本句训诂的难点还不仅仅在“束?”,还有“自”、“行”、“以上”和下文的“诲”字。

“自”字在《论语》和与之相先后的其他典籍中无甚深义,除本义“鼻子”、后起义代词“自己”和介词“自从”外也无更多歧义,问题是今人极容易与今天的“自行”相联系,于是解读成如“人洁己以进”VIII之义,似乎于《论语》文本有证。但笔者检索了《周易经传》、《论语》、《老子》、《墨子》、《孟子》、《庄子》、《荀子》、《韩非子》、《春秋》及《三传》等典籍,未见第二处将“自行”用作一词的语例。IX孤证不立论,因而也就不便将二字连读。

关于“行”字,有学者释为“行年”,从句义言,这与孔子“十有五而志于学”吻合,于理也能通。然而,尽管《庄子》、《荀子》、《韩非子》三部先秦典籍中“行年”一词凡九见,但同是这些典籍,却未见有一处以“行”代“行年”之例,《论语》、《孟子》中则连“行年”一词也未见。增字释义在此就显得不甚合适,既如此,“行年”一义就与本句无涉。

再看“以上”。“上”很早就有二义,一作动词,一作方位名词及其引申义。“以”字意义的生成也随“上”字而变化。如果将“行束?以上”作为一个动作,与“洁己以进”语法功能相同,本句意义也能说得通,事实上也确有学者作过这样的解释X。但在笔者检索过的先秦文献中,如《周易经传》、《论语》、《老子》、《墨子》、《庄子》、《孟子》、《荀子》、《韩非子》、《春秋》及《三传》等,“以上”二字连读时,“上”作动词仅《左传·昭公二十八年》一例:“(叔向)下,执其手以上”,XI而作为方位名词的“上”则所在多有,仅《墨子》中就达三十四处之多。就是《论语》中也有一例:“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雍也》)再者,从句式上看,本句与先秦其他典籍中出现过的“自有生民以来”、“自三代以下”“自中人以上”结构极似。XII第三,“上”作动词,本句应是“自行束?以上者”而不是“自行束?以上”,此点允下文展开。

至此,“自行束?以上”可作如下解读:自从十五岁毕恭毕敬地行了拜师礼之后……

三、 诲

一看到“诲”字,很容易使人想起同在《述而篇》中的两处“诲人不倦”:“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子曰:‘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前者体现出孔子虚以下人的美德,后者则是孔子客观的自我评价。但这偏偏是个很具迷惑性的字眼,若作如字读,“诲”谁呢?人们自然想到了那些主动提着礼贽上门求教的弟子。以此立论,且不说上文已论“自行”不作一词,更不作主动解;验诸《论语》文本和孔子为人,穷困如颜回,未必能付得起这在别人看来并不昂贵的学费;更何况这话听起来太不象出自一个喻于义胜过喻于利的君子之口。于是又有人提出另一种解读:那些十五岁以上的后生,我都曾教诲过他们XIII。这又遇到以下两个问题:一是这般骄矜不实的言词与孔子一贯的谦躬态度相距甚遥,譬如《泰伯篇》“子曰:‘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骄且吝,其余不足观也已。’”夫子的言说无疑胜过后人的猜测;第二,依此立论,前半句应是“自行束?以上者”,如:

子曰:“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学而》)

子曰:“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为政》)

子曰:“?自既灌而往者,吾不欲观之矣。”(《八佾》)

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里仁》)

子曰:“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述而》)

上述除第四例“者”字结构在意义上作为介词“与”的受事者外,其他皆作动词的受事者。而在《论语》一书中,这样倒置的受事者除了以下二种情况外一般都是“者”字结构,一是本身是具体的人名如《泰伯篇》的泰伯、尧、舜、禹和《季氏篇》的齐景公等,二是主语部分过长,如“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述而》)。但是,迄今所见的《论语》各种版本中,本章并未发现有“者“字的异文。需要作补充说明的是这个问题在第一种解读中同样无法克服。由此可见前文对本章上半句的诠释无误,于“诲”字,则只能另作解释。

唐初陆德明《经典释文》引郑玄《论语注》云:“(诲)鲁读为‘悔’字,今从古。”这是一条很关键的信息。陆氏《经典释文》叙录谓“郑校周之本,以齐、古正读,凡五十事。”近代王国维从《经典释文》勾稽出二十四条,得出结论道:“郑氏所据本固自鲁论出之张侯论,及以古论校之,则篇章虽仍鲁旧,而字句全从古文。”XIV一旦“全从古文”,难免有所差池。如《乡党篇》“瓜祭”,鲁读“瓜”为“必”,郑注从古论;《卫灵公篇》“好行小慧”,鲁读“慧”为“惠”,郑注也从古论,其实二者皆不可必。回到本章,“诲”既不能作如字读,依鲁论作“悔”,其义却能豁然贯通,曰:自从十五岁毕恭毕敬地行了拜师礼之后,我还不曾有过没有遗憾的日子呢。其实,正如上述《卫灵公篇》的“慧”与“惠”一样,“诲”“悔”二字系本有其字的通假,如《易系辞上》“慢藏诲盗,冶容诲淫”中的“诲”字,陆德明《经典释文》引卜虞本正作“悔”。汉代经师于本有其字的假借造诣精深,于本无其字的假借则有未曾深研处,这也许正是郑玄从古论作“诲”又作如字读的原因所在。然而在清人朱骏声的《说文通训定声》“母”部中,却收录了周秦汉典籍中大量以“母”字为声旁的字相互通假的语例:悔,字亦作“?”,《尔雅·释诂》:“?,病也。”《诗·伯兮》“使我心?”、《十月之交》“亦孔之?”,《释文》本作“悔”字。又为“侮”,《诗·抑》“庶无大悔”笺:“慢也。”《书·洪范》“曰悔”,郑注“悔之言晦也,晦犹终也”。《诗·生民》“履帝武敏”,《尔雅·释训》谓“敏,拇也”。《老子》“澹兮其若海”,《释名·释水》:“海,晦也。”……由上述诸例可推知,“诲”“悔”因同声而通假。而在本文所讨论的“自行束?以上”一章中,根据意义和语法通例,则以鲁论“悔”作本字读为优,通行本之“诲”仅一借字耳。

孔子有“悔”,这是实践的孔子日新其德的好学精神和强烈的自省意识决定的,有《论语》文本为证: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按:曾子的参省精神无疑是乃师思想的忠实继承。

子曰:“过则勿惮改。”(同上篇)

子曰:“吾与回言终日,不违。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为政》)

按:对弟子自省意识的肯定可以看出孔子心目中参省精神的地位。而在《中庸》之中,孔子对于颜回的激赏却是紧接在对于自己缺点的反省之后的:“子曰:‘人皆曰予知,驱而纳诸罟?陷阱之中,而莫之知辟也。人皆曰予知,择乎中庸而不能期月守也。’子曰:‘回之为人也,择乎中庸,得一善则拳拳服膺,而弗失之矣。’”

子张学干禄。子曰:“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 悔。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为政》)

按:对弟子作“无悔”的要求,正是因为极富参省精神的孔子心中有一“悔”字在,并把无悔作为一种境界在追求着。

子曰:“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述而》)

(陈司败)揖巫马期而进之,曰:“吾闻君子不党,君子亦党乎?君取于吴,为同姓,谓之吴孟子。君而知礼,孰不知礼?”

巫马期以告。子曰:“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同上)

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

子游对曰:“昔者偃也闻诸夫子曰:‘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

子曰:“二三子!偃之言是也。前言戏之耳。”(《阳货》)

按:在后人眼中的圣人,自我感觉照样大过小过不断,难怪志于学之后,“未尝无诲(悔)焉”。但这并不影响孔子的光辉形象,因为能够在明明德的过程中做到“不贰过”,那么,正如子贡所说:“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子张》)

注释:

I 见唐孔颖达《尚书正义·秦誓》引。

II 见章怀太子《后汉书·延笃传》注文引。

III 见王素《唐写本论语郑氏注及其研究》第82页,文物出版社,91年11月。

IV 这话也可以倒过来说,其时人们在十五岁左右去拜师,作为拜师的礼物,习惯上都以十?脯充当。

V 如西汉桓宽《盐铁论·贫富》:“余结发束?,年十三,幸得宿卫。”

VI 见王素《唐写本〈论语郑氏注)及其研究》第175页,文物出版社,91年11月。

VII 见上书第136页。

VIII 《述而》:“子曰:‘与其进也,不与其退也,唯何甚?人洁己以进,与其洁也,不保其往也。’”

IX 仅见有以下三个不能作为词的例子:“以此教人,恐不爱人;以此自行,恐不爱己。”(《庄子·天下》)“鼎成三足而方。不炊而自烹,不举而自藏,不迁而自行。”(《墨子·耕柱》)“四面之吏亦皆自行其守。”(上书《号令》)前二例不作一词,而系一词组;最后一例“行”与“其守”构成动宾关系,恰好证明“行束?”亦系一动宾关系。

X 如姜可瑜《〈论语)“自行束?以上吾未尝无诲焉”正义》(见《中国语文》1983年第5期)和黄金贵《〈论语〉“束?”句解诂》(见杭州大学古籍研究所杭州大学中文系古汉语教研室合编《古典文献与文化论丛》中华书局1997年2月出版)二文即持此说。

XI 《韩非子·外储说右下》“故兹郑之踞辕而歌以上高梁也”一语中,“上”与“高梁” 构成动宾关系,“以”字连接“歌”与“上”两个动词。

XII 上述姜可瑜、黄金贵二文皆将“上”释为上进,在这样的语法结构中其说于文献证据不足。

XIII 孔广森《经学卮言》即持此说:《汉书·王莽传》“自初束?”,《伏湛传》“自行束?,迄无毁玷”,《延笃传》云云,盖并同郑解,是言成童以上皆教诲之也。

XIV 见王国维《观堂集林》卷四《书〈论语郑氏注〉残卷后》。

本文主要参考文献:

何晏集解、邢?m疏《论语注疏》,《十三经注疏》本

程树德《论语集释》,中华书局1990年8月出版

董季棠《论语异解集说》,台湾太冠出版社1975年出版

王素《唐写本〈论语郑氏注〉及其研究》,文物出版社1991年11月出版

王泗源《束?非从师之礼敬》,见王著《古语文例释》第287──293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8月出版

篇5

一、引言

电视谈话节目是通过主持人来引导嘉宾在演播现场围绕话题展开即兴对话交流的方式来达到传递信息或娱乐目的。它融合了日常会话和机构话语的特征,Ilie(2001)称之为半机构话语。电视谈话节目是当今社会比较“火爆”的电视节目形态之一,其影响日益扩大,这一特殊会话类型逐渐成为了语言学者们关注的对象。电视谈话节目作为一种公开讨论式的会话,主持人得体、自然地结束会话需要一定的技巧。但结束方式因主持人和节目风格、节目时间等多种因素而各异。本文从会话分析的角度来探讨英汉电视谈话节目结束部分的会话结构类型,探索主持人语言的特殊规律,以期丰富大众传媒语言的研究和运用。

二、理论背景和研究现状 会话分析是民族方法学的一个分支,是研究人们口头会话的过程。Sacks,Schagloff,Jefferson等人(1974)在对自然会话进行了大规模的研究之后创立了会话分析理论,随后许多学者对会话结构展开了研究,研究发现,一个完整的会话从局部结构上看具有话轮转换系统、毗邻对、序列结构、反馈项目、修正机制等会话结构特征,从整体结构上可分为开端、主体、结束三部分。

谈话人通常是以诸如“Goodbye,See you”等程式化的告别语通过协商的方式来结束对话的。根据Sahagloff和Sacks(1973)的研究,日常会话的结束部分一般由话题界限语列、前置结束语列和结束语列三个基本部分组成。但由于电视谈话节目是非私人性的、有明确目的、正式场合的会话。这类语类具有其自身独特的特点。Clayman(1989)提出新闻访谈的结束阶段由两部分组成即结束前部分和结束部分。Clayman和Heritage(2002)还发现“与日常会话不同,新闻访谈话语中并没有日常会话中使用的程式化告别语(2002:74),而代之以致谢表达,谈话结束过程一般包括准备结束谈话之前的努力、最终致谢前的引语、准备结束、结束(ibid;74-82)。我们在Ciayman(1989)的研究基础上来考察英汉电视谈话节目结束阶段的会话结构特点。本研究语料为中国内地、香港和英美谈话节目,包括时事热点话题讨论、名人或一般人物访谈和以娱乐为目的的明星访谈等。

三、访谈结束阶段的会话结构分析

1 访谈结束阶段会话结构类型

根据所收集的语料,电视访谈结束阶段的会话结构可以分为四种类型,即无明显结束部分类、结束部分类、结束前部分+结束部分类以及结束前部分+结束部分+结束后部分类。如:

例1:

主持人:……

嘉宾1:你说中国人这个教育,……中间就换一个脸。

主持人:……

嘉宾2:反正我觉得美国的中学里头有好多这种差异。

例2:

主持人:我们首先感谢今天到场的各位嘉宾,……沉迷网络游戏还真是一件危险的事,所以今天节目最后,我们请大家关机。

例3:

主持人:在我们今天的节目结束之前,我想请问两位嘉宾,……

(嘉宾1:……嘉宾2;……)

主持人:谢谢。

主持人:我们今天的讨论……电视机前的朋友,……好,谢谢收看我们的节目,谢谢。

例4:

KING: Thank you, group.

BEGALA: Clooney,...

HARRIS: You are a good looking man.

MILLER: I love you.

KING: ... Thank you a11....Go to CNN. com/LanTKingright now. ... Tomorrow, we' re going to keep you on top of allthe latest in the financial and political news departments. That' sLARRY KING LIVE Thumday.

例1中的主持人和两位嘉宾围绕“内地高考状元为何愿赴港求学”的话题展开讨论,模拟私人间的日常聊天会话,比较随意、自然,并没有刻意设计明确的结束阶段,谈话和议论没有戛然而止而是继续进行,片尾的音乐慢慢响起,谈话的音量渐弱渐无,镜头也慢慢推远。这种开放式结尾给人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给人留下回味和思考的空间。例2中主持人并没有在结束之前的话轮中向对方提示谈话即将结束,而是直接以感谢和总结节目内容来结束谈话。例3中主持人在结束部分之前的话轮中使用“在我们今天的节目结束之前……”明示节目即将结束,待访谈嘉宾接过话轮轮流发言完毕后,主持人以对嘉宾和电视机前观众的感谢来结束节目,这样的结束显得比较正式、完整。例4是美国CNN访谈节目“Larry King Live”比较典型的结束方式,主持人在感谢之后,往往会接着介绍下期节目的内容、时间和其他节目有关信息,并重申正在播放的节目。

2 结束部分的会话策略分析

通常情况下是由主持人来发起话轮结束访谈,而嘉宾无需应答。根据节目时间和现场的具体情况,结束部分可以包括主持人对节目内容的总结或评论、对嘉宾和场内外观众的感谢、祝福和道别等内容。上面例2中的主持人在结束部分就是先感谢嘉宾,然后对节目加以总结和评论,最后与观众道别。有的结束部分除了例2中的内容以外,还包括祝福的话语,如:

例5:

主持人:今天我们大家一起讨论的是出国留学这样一个话题。……希望各位过得好,心情愉快。谢谢,我们下期再见。

由于受时间、节目内容或是主持人风格的影响,有的访谈仅以感谢来结束节目(如例6)。英美主持人通常会在结束部分重复嘉宾的名字,然后表示感谢(如例4),这样既起到了总结作用又使观众记住了嘉宾。还有的结束部分,尤其是娱乐性的访谈节目,是以“ladies and gentlemen”等表达后面接嘉宾的姓名或者头衔等方式来提示结束,唤起观众的掌声以表示感谢(如例7和例8),节目在观众感谢的掌声中(有时还配以音乐)完美地结束。

例6:

主持人:谢谢大家,谢谢你们,谢谢他们的老师和家长,我们下期再见。

例7:

Anchor:. "Ladies and gentlemen, Daniel Radcliffe!" (Ap-plause)

Guest: "Thank you very much!"

Anchor: "Thank you Daniel " (music)

例8:

Anchor: Exactly. Mr. President, .... Thank you verymuch, sir. President of the United States. (Applause)

电视谈话的会话参与者虽然事先都有所准备。但由于会话本身的随机性,有时很难准确把握结束时间,因此主持人有时会根据现场谈话的进展情况,随着观众或嘉宾的谈话内容顺势结束节目(如例9和例10),既显得自然得体,又不落俗套。

例9:

Anchor: Listen, ... You have been an absolute gentlemanin private and"...

Audience : Conan rocks.

Anchor: I agree, Conan rocks.

例10:

主持人:你的苹果卖得贵不贵?

嘉宾:不贵。

主持人:多少钱一斤?

嘉宾:三角多钱一斤。

篇6

 

引言

管约理论(GB Theory)是乔姆斯基转换生成语法管辖与约束理论(The Theory of Government and Binding)的简称。Chomsky根据名词的指涉功能把名词分成照应语(anaphor)、指代词(pronominal)、指称语(referential)三类。他认为每种语言中都存在且只有这三类起指称作用的词语。他总结出三条基本规律,即约束原则(binding principle):(a) 照应语必须在管辖语域内受约束;(b)代名词必须在管辖语域内自由; (c)指称语必须自由。简单地讲,约束原则就是通过考察名词和先行语之间的地位高低和所处的区域内外等结构关系,来最终确定二者是否可以共指。

对于立足英语于发展起来的约束原则来说,虽然它能够为大量的英语事实所证实,但其他语言的情况又如何呢?各国语言学家纷纷用本国语材料加以验证。汉语中的“白己”也引起了语言学家们的浓厚兴趣。据研究表明,汉语“自己”一词的照应用法与英语反身代词存在大量的不同之处。本文试图在总结前人的研究成果基础之上,从管辖语域和统领关系这两个角度分析汉语反身代词所指的不同并对此现有的解决办法做一简单的评述。

1.从管辖语域看汉语反身代词所指的不同

1.1长距离约束(long distancebinding)

当生成语法学者把约束理论用于汉语,他们首先发现汉语“自己”一词的先行语可以越出其局部范围,即“自己”可以在约束原则所规定的管辖语域之外受到约束。这种现象被称为长距离约束(long distance binding)。例如:

老张i知道[小李j喜欢自己i/j]。

老张i听说[小李j骂自己i/j]。

按照约束理论,两句中“自己”的管辖语域分别为括号所示,“自己”只能受“小李”的约束。然而,事实是大多数讲汉语的人都认为两句中的“自己”既可以指“小李”也可以指“老张”。这一现象不仅使得汉语反身代词与英语反身代词形成对立,而且对Chomsky(1981)所提出的第一约束原则构成了至少是表面上的反例。那么,如何解释汉语中的这种现象?汉语中的长距离约束应受哪些句法限制?

王嘉龄等(Wang&Stillings1984;Mohanan1982)提出的方案是更改Chomsky的名词词组分类,认为“自己”不是照应语、代名词或指称语中的任何一类,应归属于新的一类名词,并称之为“照应指代词”。为此,他们建议应在约束原则中再增设第四条来处理这类词语。但这样做不但会引起一些严重的理论问题,同时对汉语句子中何时允许长距离约束,何时不允许长距离约束仍然不能给出很好的解释。

1.2阻塞效应(blocking effect)

随着研究的深入, 学者们又相继发现汉语中的长距离约束会受到这样的限制:位于反身代词近处的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代词会阻挡“自己”以位于远处的名词作为先行语。这种现象被称为阻塞效应(blocking effect)。论文发表,汉语反身代词“自己”。阻塞效应最早是由黄运骤(Y H. Huang 1984)和汤志真〔Tang1985,1989)等提出。他们认为,只有当所有可能的先行词在人称和数量特征上保持一致时,对“自己”的长距离约束才能实现,如果根句主语和“自己”之间被一个有不同人称的名词短语隔离时,长距离约束就会被阻断。例如:

张三i觉得我j对自己j没有信心。

他i觉得你j对自己i/j没信心。论文发表,汉语反身代词“自己”。

自阻塞效应提出后,,阻断效应就成了汉语长距离反身代词“自己”研究的热点。众多学者为解释阻断效应提出了各种各样的观点,并为此争论不休。但是从总体上讲,他们基本上都是用一种方法来解释长距离反身代词“自己”的阻断效应。

2. 从统领关系看汉语反身代词所指的不同

汉语中的“自己”不仅在很大程度上不受管辖区域的限制,而且,大量的事实表明它也不受统领关系的严格限制。简言之,统领在汉语中既非必要条件,又非充分条件:统领用于汉语,有时会失之过严,有时又会失之过宽。

2.1失之过严――次统领

按照约束理论,只有统领反身代词的成分才能充当它的先行语。然而,汉语中的情况并非始终如此。如:

小张i的阴谋害了自己i。

小张i那样做对自己i不利。

两句中,虽然“自己”均不受“小张”统领,但只能指“小张”。论文发表,汉语反身代词“自己”。显然,汉语中的反身代词并不一定要被先行语统领才可与其共指。

为了说明汉语中的先行语与反身代词受一定的结构限制,Tang和Huang & Tang等提出了次统领的概念(sub-command),即如果一个名词词组统领反身代词,那么在这个名词词组所属范围内的任何一个成分,都可以认为统领反身代词;另外,先行语和反身代词之间不能再有一个有资格约束反身代词的其他成分出现。然而,徐烈炯认为,即使这样做仍不能解决汉语中的所有问题。有些情况下,某些语义方面的差异或第一人称、第三人称在话语功能方面的差异,似乎是决定“自己”所指的更重要的因素。论文发表,汉语反身代词“自己”。

(a) 张三i的爸爸j的钱被自己i/j的朋友偷走了。

(b) 张三i的爸爸j的阴谋被自己j的朋友识破了。

(a) 他i认为我们j的做法会害自己j。

(b) 我i立刻明白他们j的话针对自己i/j。

(a)(b)两句的结构大致相同,单纯句法限制很难对“自己”所指的这种差异做出合理解释,这不能不促使我们认为,这种差异是由语义或语用因素引起的。论文发表,汉语反身代词“自己”。徐烈炯(1992)认为这两个因素对“自己”的约束也有重大作用。他提出:当其他因素相等时,题元等级高的主目语有担任“自己”先行语的优先权,基本顺序为施事、(心理)经验者、主题(theme)、受事(patient)等。他把这一现象称为“题元等级效应”。

2.2失之过宽――主语倾向性

统领的概念除了有时会失之过严外,有时也会失之过宽。研究者们发现,汉语中的“自己”往往把句子的主语当作先行语,称之为主语倾向性。如下面两句中的“自己”,虽既受“老王”的统领,也受“小李”的统领,但它只能指“老王”而不能指“小李”。

老王i告诉小李j说自己i要来。

老王i送给小李j一本自己i的书。

虽然研究者们对汉语中这种主语倾向性的分歧很大,但他们大都承认“自己”的所指具有这种倾向,并且尝试在句法范围内进行解释。黄正德(1982)、Mohanan(1982)、Cole等(Cole andSung, 1990)不少人认为主语倾向性是长距离照应语对先行语的基本要求之一。因此他们建议把第一约束原则参数化,规定一部分反身代词在其管辖语域中受主语约束,甚至不受管辖语域限制,只受主语约束,以此容纳汉语、朝语、日语等语言中长距离反身代词的特性。

结束语

总的说来,约束理论在解释英语语言中的照应关系时具有普遍意义,但在解释类似汉语反身代词这类语言现象时也遇到了不少困难。论文发表,汉语反身代词“自己”。10多年来,汉语生成语法学者们以Cbomsky的管辖与约束理论为背景和基本理论框架;从新的角度对汉语“自己”一词进行了广泛深人的研究与探讨,发掘了不少语言现象,提出了一些新颖的见解,深化了人们对“自己”特性的认识。但是同时我们也必须认识到要辨别汉语反身代词“自己”的真正所指并不完全是从句法的角度考虑,语义,语用等非句法因素在理解过程中也同样起着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徐烈炯.生成语法理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2]宋国明.句法理论概要[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

[3]王广成.从约束原则看生成语法对自然语言的共性研究[J].外语学刊,2002,(3):70-74

[4]程工.生成语法对汉语“自己”一词的研究[J].外国语言学,1994,(1):34-40

[5]李京廉.现代汉语中长距离反身代词“自己”的阻断效应研究[J].外国语言文学,2004,(1):6-9

[6]林家庆.乔姆斯基约束理论述评[J].山东外语教学,1996,(3):31一34.

[7]陈治安,蒋光友.试论约束理论的解释力[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1997,(1):58-61

篇7

一、转换生成语法的概述

1.转换生成语法的初始提出

转换生成语法(简称TG)最早由美国语言学家乔姆斯基提出,主要用来描述语法。乔姆斯基认为语法主要包括基础和转换两个部分。

2.转换生成语法的研究对象

乔姆斯基把人们在特定环境下所使用的话语叫做外表化语言(Externalized language),简称E-语言,把大脑中的语言知识系统叫做内在化语言(Internalized language),简称I-语言。生成语法认为,语言研究的对象应该是语言知识(I-语言、语言能力和语法)。

3.转换生成语法与语言习得

生成语法家们总是把语言研究与儿童习得的现象紧密连接在一起。其实语言是一个很复杂的系统,儿童在四五岁时便能轻松掌握母语,这种能力不可能完全与生俱来,但也不是完全通过后天经验形成的。以乔姆斯基的观点来看,语言是人脑的产物,我们能学会、使用语言,与大脑本身的机能有根本的联系。在生成语法学中,人类与生俱来的那部分语言知识必定含有世界上所有自然语言的共同特征,即具有普遍性。

4.原则与参数理论

生成语法学假设普遍语法由两大部分组成,即“原则”和“参数”。与人类语言的共有现象有关系的叫“原则”,与语言特有现象有关系的叫“参数”。实际上儿童的语言习得就是参数的设定。

二、转换生成语法的理论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

1.题元理论在教学中的应用

题元理论属于原则与参数中的一个理论。在生成语法中,把关于题元角色分派的理论叫做题元理论。我们可以借用以上原则和理论帮助学生分析错误的句子,让他们更了解为什么有些句子不合语法。

2.约束理论在教学中的应用

所谓“约束”(Chomsky,1981),是指句中两个名词性成分之间指称意义上所依赖的关系。在约束理论中,名词短语分为三类:指称语言、照应语和代词。例如:

(1)Mary hated himself.

(2)John welcomed the criticism of herself.

(3)He said [that Jim is coming].

(4)John doesn’t want himself laughed by Mary.

句(1)中的反身代词在管辖语域得不到约束违反了第一约束原则。根据这一原则,照应语(在此句中为反身代词himself)必须在管辖语域内受到约束,主语Mary和这个反身代词不同指,所以这个反身代词在管辖语域内就没有受到约束,这个句子不合法。如果在此的反身代词是herself,这句话就合法了,因为Mary可以约束它。句(2)中照应语herself的管辖语是介词of,包含该照应语及其管辖语的分句是整个句子,在这个约束域,照应语没有找到先行语,与句(1)的情况一样。如果把herself换成himself,就合乎语法了。在句(3)中,根据第三约束原则,指称语(Jim)不会受到来自何处的约束,不管是来自管辖语域内还是管辖语域外,Jim都不会受到主句主语的约束,所以不合乎语法。句(4)违反了第二约束原则,此句中的反身代词himself在管辖语域得不到约束,所以不合语法。

3.深层结构和表层结构在教学中的应用

在教学中,为了让学生掌握新的句型,我们采用反复训练法。但是学生只知道有些句子从表层结构来看是一致的,并不知道它们是由其他句式转换过来的。句子的结构首先由词库中的词项经过推导产生D-结构,D-结构经过转换又产生S-结构,S-结构又经过转换形成逻辑式(LF)和语音式(PF)。我们可以通过分析句子的推导,告诉学生句子的结构,这样便于他们理解句子。

(1)a.Jim is hated.

b.[IP e Infl[VP is hated Jim]].(D-结构)

c.[IP Jim Infl[VP is hated t]].(S-结构)

(1)b是D-结构,主语位置是空的,宾语Jim,在这里不能获得格,因为过去分词hated没有赋格的能力,并且没有格的名词短语在句子中是不能存在的。为了获得格,在S-结构中,Jim由宾语位置移到主语位置得到主格,如c所示。

(2)a.Jim seems to be clever.

b.[s.NPe seems[s Jim is clever]].(D-结构)

c.[s.Jim seems[s(t)to be clever]].(S-结构)

篇8

在我的教学活动中,我努力探讨,运用所学的教学理论知识以及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点一般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一、悬念式

教学实践证明,教学过程就是一个学思结合的过程。有经验的老师在结束某篇课文的教学时并不急于揭开它的“红盖头”,而是半遮半掩,给人留下思考的空间,进而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随着下课时间的接近,学生的注意力开始慢慢分散,学习情绪低落,课堂气氛常会由热烈而变得冷清。因此,教师必须组织好第二次“飞跃”的教学过程,能精心设计具有思考性、实用性、趣味性的练习,或继续设置些新的问题或悬念,能摄取学生的注意,使学生兴趣有增无减。

例如,在教学《变色龙》时,我是这样结束的:“警官奥楚蔑洛夫闪亮登场,而又高调谢幕,故事到这里真的结束了吗?警官离开后又会上演什么故事呢?发挥你的想象续写这个故事吧,相信自己,我们都可能成为当代的契诃夫!”

这样的结束语给学生留下了思考的余地,紧紧抓住了学生的思维,有利于学生深入理解文本并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二、抒情式

在教读情感强烈的文章时,运用抒情式的结束语,更能使学生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感情,引起学生的共鸣。

在结束《我用残损的手掌》教学时可以充满激情的进行以下描述:“同学们,在抗日战争中觉醒的戴望舒,”用残损的手掌“摸索广大的土地,是他在困苦抑郁中爱国精神的升华。恰是这一片丹心,撑托起了民族的脊梁。吟咏诗歌,我们在感念中生发的是对祖国母亲的一份深情、一份责任。祖国永远在我心中,让我们在雄壮激昂的《国歌》声中唱响心曲吧。”(音乐起,师生共唱国歌)

这段话既是教学小结,又是课文教学的延伸;既可以在教学结束之前掀起教学高潮,又巧妙的揭示、强化了课文主题。

三、复述式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故事情节较强的文章授完整篇后,需要口头复述课文内容。通过形象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复述课文内容,以帮助学生消化理解、巩固强化所学的知识,又能帮助他们理清思路,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如在学习了《智取生辰纲》之后,我边播放《水浒传》的主题曲,边让学生复述故事,学生兴致很高。以这样的方式结束,既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又帮助学生理清了思路,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哲理式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情感、态度、价值观问题一直是一个“雾里看花,水中望月”的教学目标,对一些人来说可能还是一块尚未开垦的处女地。在结束时巧妙地渗透哲理,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不失为一种好办法。

篇9

1.引言

近10年来,汉语反身代词研究一直是语言学界的一个热点。汉语反身代词包括简单和复合形式反身代词:“自己”和“代词+自己”。一般情况下,英汉反身代词具有相同的语法性质,都可以用乔姆斯基发明的约束理论来解决。

自Chomsky提出管辖与约束理论以来,很多学者利用“照应语须在本管辖语域内受约束”这第一约束原则,但是管辖语域因语言而异。因此,本文试图从约束理论的角度对英汉反身代词的语法功能异同进行详细的对比与分析。

2. 约束理论

根据约束理论所述,按照[±照应性]及[±代词性]特征,显性名词性成分可分为照应语、代词和指称语。照应语具有([+照应性,一代词性])特征,包括反身代词和相互代词;这里的代词是传统的普通代词,具有([一照应性,+代词性])特征,这里的指称语包括专有名词和普通名词,具有([一照应性,一代词性])特征。这些先行名词性成分分别受三条原则的制约,即在本管辖语域内,照应语必须受到约束;在本管辖语域内,代词必须是自由的;指称语也必须是自由的。

“约束”是指受主宾语这样的主目成分统治,并与之有相同的下标,这属于主目约束,起约束作用的成分叫“先行词”,“自由”指不同的下标。至于管辖语域,乔姆斯基最先的定义是:a是b的管辖语域, 当且仅当a是包含b和b的管辖成分的最小语域, 其中a=NP或S(从句)。受约束是指受论元约束,被在论元位置的成分所统率,且与之有共同下标。这里统牢概念所指的是, 如果a统率b, 则a与b彼此互不管辖, 且a属于一个管辖b的节点(node),如:

(1) She hates herself. 她恨自己。

这个结构树中,从统率概念来认读,a(她)统率b(自己),a(她)与b(自己)互不管辖,且a(她)属于一个管辖b(自己)的节点(s),并与其有相同的下标。因此可以改写成:[s她i恨自己i]。其中, s是个管辖语域,“她”处于论元位置的主语,“ 她”统率“自己”,并与其有相同的下标。也就是说,“自己”在语域内受“她”约束, 因此“自己”就指代“她”。

3.英汉反身代词的共性分析

反身代词是代名词的一种形式,当句子的直接或间接受词与主词所指的是同一人或同一事时,使用这种代名词。英语反身代词具有完备的屈折特性,在性、数和人称三方面与先行词保持着完全一致的关系,在指称上有最简性,在分布上与代词呈互补性,但在形态上不具最简性。汉语反身代词没有屈折特征,除了在人称之外不需要与先行词性数一致;在指称和形态方面不但可以在局部区域内与代词互补,还能出现在代词不能出现的非主目位置上。由此可见,反身代词在语言中均有照应、强调作用。

3.1英汉反身代词作主语

约束理论和反身代词要求反身代词在做照应语时必须与先行语照应,并保持一致,也就是说必须在管辖语域内受约束。因此,反身代词在语法功能方面,可以充当非时态句的逻辑主语,但却不能担任时态句的主语。如:

(2)Every cat considered itself to be loved.

(3)The cat thinks itself to be a cut pet.

例(2) 和(3)中的反身代词itself分别担任着不定式主语和动词宾语,与先行语保持性数一致,遵守乔姆斯基的约束理论。 英语反身代词不能担任时态句主语,但汉语反身代词却不同,主要有体现在以下两方面:(1)当上层主语是量化名词,或者疑问短语之时,下层主语必须是“自己”,或者是“自己”的组合词时才能形成共指关系。但英语比较简单,普通代词就可以取得上述共指效果。(2)具有泛指用法,表达说话人心目中普遍的真理或事实。

3.2英汉反身代词作宾语

英汉反身代词可以担任动词和介词的宾语,作宾语的反身代词与普通代词在指称方面的对立显得最明显,能体现出最强的照应性。如:

(4a) He hurt himself while rescuing the child.

(4b) 我能在这里看见自己。

(5a) He thinks too high of himself.

(5b) 对于自己,她没勇气想那么多。

例(4a)和(4b)表明,汉语反身代词在对应先行词时不受严格的句法限制,但在管辖域外受到限制,遵守“长距离约束”原则。例(5a)和(5b)中的英汉反身代词也显现照应特征。二者在此时特征完全一致。

3.3英汉反身代词作同位语

无论是英语还是汉语,在语法功能上反身代词都可以担任主语的同位语,二者都具有照应特征,具有相同的语法功能,如:

(6) John himself told her the news (himself).

(7) 她自己也想去北京旅游。

通过以上两个例子的对比可以发现英汉反身代词都可作同位语,起强调作用,在局部区域内受限制。但两者的位置不同,当反身代词强调主语时,其位置显得较灵活,而在汉语中,反身代词的位置却相对固定,其语义指向是根据上下文及词与词之间的语义关系确定的。

4.英汉反身代词的差异

“自己”与英语反身代词的语法特性可以从约束、分布及用法三个方面加以区分。

4.1英汉反身代词体现出的约束特性

“自己”可以跨越所在的管辖语域受到长距离约束,这与英语反身代词截然不同。如,

(7) 李四i说王五j不喜欢自己i/j。

(8) 李四i说王五j对自己i/j没有信心。

以上例子中,“自己”在受到本小句主语“王五”约束限制的同时,也受到了更上层根句主语“李四”的约束限制;所不同的是英语中的反身代词则是“局部的”。如:

(9)Mary thought [that the cat was pride of itself/*herself]

例(9)中,小句中的“itself”可以回指该小句的主语“the cat”,但是反身代词“herself”却不能用于照应本小句之外的根句主语“Mary”。

另外,“次统治约束”是汉语“自己”体现长距离约束的另一种重要方式。如:

(10)[王俊i的自负]伤害了自己i。

(11)[王俊i勤奋努力]救了自己i。

例(10)和(11)中,主语是复杂结构。例(10)中,名词“王俊”处在主语“自负”领属语位置上;例(11)中,“王俊”充当主语。但无论怎样,出在宾语位置的反身代词都会受到两者的约束。但是,次统治约束在英语中却是禁止的,在类似汉语反身代词”自己“所处的地方不能使用反身代词,只能用相应的代词形式代替。

4.2英汉反身代词的分布特性

对汉语反身代词“自己”一词的分析,很少有学者提到其分布特征。但是,在分布方面,其实际情况却是“自己”与英语中的反身代词有所不同。概括地说,汉语中“自己”的分布是极为自由的,可以处于汉语中名词短语所能够出现的任何位置,包括主语、宾语、附加语、名词短语的领属语等所处的位置。如:

(13a) [主语]李平说[自己是对的]。

(13b) [宾语]李平很讨厌自己。

(13c) [领属语]李平不喜欢自己的钢笔。

(13d) [附加语]他准备回家/王俊自己也想回河南。

从分布情况来看,英语反身代词受到较严格的约束,不会出现在时态句主语和主语领属语的位置。因此,与例(13a)和(13c)相对应的英语句子例(13e)和(13f)不合语法。如:

(13e)Li Ping said [herself was right].

(13f)Li Ping dislikes herself's pens.

4.3英汉反身代词的用法特征

汉语反身代词“自己”主要有以下三种用法:(1)照应用法,用于回指某一个先行词,但不能下指;(2)强调用法,用于强调某一成分或通过对比突显某一方面;(3)泛指用法,用于表达某个信念或事实,该信念或事实具有普遍性。

一般情况下,像所以其他语言中的反身代词一样,英语反身代词也具有照应和强调作用。但是,泛指却不具有普适性,其中反身代词就没有这种用法。在英语中,表示泛指的主要是代词,像“one”或“he”等。如:

(14)One should have confidence in oneself.

总之,我们可以发现汉语中的“自己”与英语中的反身代词有明显不同,而导致这些差异的因素可归结语言差异与词汇差异。

从语言差异的角度来看,汉语 “自己”与英语反身代词所不同是英汉语言形态差异造成的,因为英语是句法性的语言而汉语是语用性的,由此造成了汉英反身代词与先行词在约束层面的差异。英语反身代词严格按照反身代词的定义要求予以运用,汉语却不同。汉语缺乏表示一致关系的词缀AGR,因此反身代词可以担任时态句的主语。当汉语中的反身代词“自己”所照应的AGR和处于高层结构的另一ARG连在一起,且受到位置较近的AGR约束时,该反身代词就把处于较远距离的主语当做了先行语。

从词汇差异的角度来说,汉语“自己”所反映出来的特性完全是由该词本身所具有的某些特征决定的。在句法上,“自己”可以占据汉语中名词短语所能具有的所有位置,这种极端自由的分布在英语中是绝对不会不存在;在用法上,“自己”除了具有其他语言中反身代词所共有的照应和强调用法之外,还具有英语中所没有的泛指特征,用于表达某个带普遍性的事实或信念。

5.结语

历年来,不少学者语言差异说、生成语法中的移位差异说、参数差异说等不同角度对英汉反身代词进行了反复研究,但它们都有各自的弊端。本文在前人的基础上,尝试用乔姆斯基的约束理论对英汉反身代词进行比较,发现两者在语法功能上有共性,也有区别。英汉反身代词是一种特殊的代名词,从语法功能上来讲,两者都可以充当主语、宾语、同位语、表语等句法成分用于强调某一句子成分。至于区别,两者在约束特性、分布特征和用法特征等三方面都有很大的不同。具体来说,在约束特性方面,汉语反身代词受到长距离约束,在管辖语域内受约束,而英语反身代词在管辖语域内只受到局部的约束;在分布方面,汉语反身代词比较自由,可以出现在名词能出现的所有位置,而英语反身代词不能放在主语和主语限定词的位置;在用法方面,汉语反身代词可用于强调、照应及泛指,而英语反身代词只能用于强调和照应两方面。以上仅是笔者从约束理论的角度对英汉反身代词进行的一个初步分析,希望以后能做更深层次的探讨。

参考文献:

[1]Chomsky,Noam. Lectures on Governing and Binding[M].Fooris Publication, Dordrecht,1981.

[2]程工.汉语 “自己“一词的代词性[J].现代外语1994(3)

篇10

结束语是其整个语文教学过程中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结束语设计到位,能够使学生对全文有一个升华性的认识,同时也可以承接下次课的内容,激发学生后面的学习兴趣。那么高中语文课堂结束语应该如何设计呢?下面笔者根据自身的教学经验总结以下几种形式的结束语,以资借鉴。

一、总结概括性结束语

在众多的结束语设计类型中,总结概括性结束语是应用最为广泛的,也是最为基本的一种,绝大多数语文教师都会用到这一形式,对教学内容与课文特色、课文中心思想进行总结与概括,使学生在学习之后又能复习一遍,对课文的内容能够加深印象,加深理解,从而更为牢固地掌握课内所学。比如,教学《走一步,再走一步》时,为了让学生能够对课文有更深刻的感悟,教师设计了总结概括式结束语:“人生无常,任何一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都不可能一帆风顺,都要遭受困难,遭遇挫折,也面临着漫漫人生路的各项抉择。那么我们在人生旅途中,应该如何应对呢?课文中‘不要想着距离有多远,你只要想着你是在走一小步。你能办得到的’就给了我们很好的建议。人生路漫漫,却都是一小步、一小步的走下来,只有我们立足当下,不失自信,将每一小步都踏踏实实地走完,才能使我们的人生更为牢固,使我们遭遇的困难与挫折得以解决。”这段结束语不仅为学生再现了课文的中心,也使得学生对于人生有了另一种感受。

二、思维发散性结束语

高中语文教学对于学生发散思维有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结束语的设计过程中,教师可以设计一些令学生发散思维的问题,使学生进行思考和探究,点拨思维,激发兴趣。比如,教学《我的叔叔于勒》,临近课堂结尾,教师提出了问题:“假设于勒发了财,‘我’的父母又会是什么样的态度呢?你们可以想象一下吗?”教师设计了一个与课文不同的结尾,让学生发散思维猜测文中角色的思想变化,读出了背离课文原意的另一面意思。但这种带有开拓性的积极的背离,正有助于学生正反对照,不仅让学生更全面、更深刻地理解课文原意,也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思辨能力。

三、情感抒发性结束语

语文本身就是一门满含情感的科目,语文课文也是文质兼美,具有一定的情感性。因此,在高中语文课堂的结束语部分,教师也应该设计一些具有情感抒发性的语言,使学生受到熏陶与感染。例如,教师在教学《提醒幸福》之后,设计了这样的结束语:“这节课我们一起讨论,一起思考,一起发言和补充,同学们给了老师莫大的幸福,我们师生共同度过了一段幸福时光,就让这美好一刻在我们人生画卷上留下难忘的一笔。让我们珍惜每一刻的幸福,那我们的人生将充满玫瑰般的色彩!”短短一席话,使学生感受到了教师的情感,也受到了感染,这种情感抒发性的语言符合语文的性质与内容,也能促进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四、承接过渡性结束语

高中语文教材每个单元课文的设计都有着一定的规律和相似性,有些是在题材上相似,有些是在作者方面有一定的关联性,教师在一节课的结尾部分设计结束语应该着眼于整体,为后面的课文提供过渡。在某个“单元”教学完成阶段,如某篇课文、某个教学单元等,其强调教师通过对“单元”教学内容的总结,使学生对后续学习产生一定的认知,进而形成后续学习的主观愿望,实践证明系结尾艺术形式的有效运用,有利于学生树立整体学习意识,将分散的学习内容系统化,进而形成整体的学习思维,对培养学生兴趣,调动学生主动学习提升教学质量、创造教学氛围等方面具有积极的作用。

例如,人教版必修4第四单元有三篇课文:《廉颇蔺相如列传》(司马迁)、《苏武传》(班固)、《张衡传》(范晔),这三篇课文都是历史人物传记,有着一定的相似性。教师在教学《廉颇蔺相如传》之后的结束语中,先总结了本文的人物特点,然后对后面的《苏武传》、《张衡传》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并就三位史学家的著作进行了概述,承上启下,为学生学习后面的两篇文章奠定了基础。

五、结语

高中语文课堂结尾有很多的方式,结束语也可以有很多的设计思路,我们上文所介绍的总结概括性结束语、思维发散性结束语、情感抒发性结束语、承接过渡性结束语仅仅是冰山一角,还有很多可以供教师选择的结束语设计方式,比如检测巩固式结束语、引趣存疑式结束语、幽默生趣式结束语、创设意境式结束语等。这些结束语虽然并不常见,但是由于各具特色,在不同的文章中可以酌情选择。此外,高中语文教师需要注意的是,无论选用何种方式,都必须依据课文的内容、体裁和学生的特点而定,以确保所选择的结束语方式是适当的、高效的、有价值的。希望高中语文教师们能够用心、用智慧设计最佳效果的结束语,从而让我们的语文课堂产生“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的绝佳的艺术效果。

【参考文献】

[1] 刘黎霞.“曲”终课不散,有你更完美――谈高中语文课堂“结束语”的设计[J]. 考试周刊,201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