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优秀实习生总结模板(10篇)

时间:2022-06-07 23:24:41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医学优秀实习生总结,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医学优秀实习生总结

篇1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2.25.047

临床实习是医学教育必不可少的一个阶段,在这个阶段,实习生要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认识疾病,学习诊断和治疗技术,为成为一名合格医生打好基础。要想成为合格的医生,必需养成良好的临床思维能力。在以往的临床带教中,笔者发现许多实习生的临床思维能力不足,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已经成为医学教育的核心[1],必需加强实习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现将带教体会总结如下。

1 临床思维的概念

临床思维是指医生把患者的症状和体征与必要的辅助检查结合起来,得出正确诊断和恰当治疗的过程,是分析综合、比较概括等多种思维的结合[2]。临床工作中,不具备良好的临床思维,就不可能成为一名优秀的医生。

2 提高思维能力的必要性

临床实习过程中,实习生要把在学校里学习过的理论与临床实践相结合,认识疾病的同时,学习临床经验和诊疗能力,为以后的临床工作打好基础。在实习过程中,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3]。医生要想给患者正确的治疗,必须先做出正确的诊断,所以实习生必需学习正确的诊断方法,而正确的诊断方法来源于正确的临床思维。良好的临床思维体现于一名医生对患者的诊断和治疗过程,还体现在诊疗过程中的总结比较过程中[4]。良好的临床思维是成为一名好医生得必备条件,所以,实习生不仅要学好医学理论,还要在实习中学会正确的临床思维方法。

3 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

进入临床实习以后,实习生面对各种各样的患者,患者的症状不像书本介绍的那样典型,实习生初入临床,会感觉茫然不知所从,如何获取患者的症状及体征信息,然后得出正确的诊断,是一个反向的思维过程。带教过程中,笔者发现许多实习生思维片面,生搬硬套书本理论,不能正确地分析患者的信息,这就要求带教老师在带教过程中,要重视思维能力的培养,不仅要教会学生询问病史和查体,还要引导他们根据已有的理论知识由浅入深的分析病情,改变思维模式,促进学生从顺向到逆向思维的转变,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提高临床分析和鉴别能力,避免工作中产生诊疗错误,为培养优秀临床医生打下良好的基础[5]。

4 加强临床实践教学

无临床实践就无临床思维的产生,只有多接触患者,多参加临床实践,不断地增加自己的感性认识,使思维建立在丰富的感性认识之上,才能提高自己的临床思维能力。病房是实习生最好的实践课堂,实习中要让实习生深入病房,去观察病情变化。笔者让学生每人分管3~5张病床,每个学生都要仔细观察病情变化,观察治疗效果,如果发现病情变化,要首先自己做出分析,养成独立思考问题的习惯,以提高实习效果。临床带教老师要加强床边教学,教学查房是培养实习生临床思维能力的最好途径。查房时带教老师要从患者的症状、体征以及辅助检查结果进行分析,引导学生正确地询问病史和查体,帮助他们由浅入深地分析病情,把基础理论同临床病例结合起来,在诊治患者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临床思维能力。教学中要结合患者症状及体征向学生提问,让学生主动思考,改变学生跟着看却不动脑筋的局面。教学中要提醒学生,一些细微的、不起眼的发现,也可能对明确诊断有重要意义[6]。

5 引导学生进行病例分析讨论

带教过程中,要充分利用疑难和死亡病例。这些疑难及死亡病例是很难得的教学资料,书本上是没有的。笔者每周都在固定时间,由带教老师选出科室里遇到的疑难病例进行讨论,让学生积极参与,大胆表述自己的见解,提出解决方法,这利于学生开阔视野,拓宽思路。由于受临床经验限制,学生们的分析往往停留在疾病现象的表面,带教老师应对疾病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及诊治方法加以分析,并做启发式的讲评和总结,使学生从更深层次上认识疾病。通过疑难病例讨论,使学生增加了临床经验,改变了以往的定向思维,对培养良好的临床思维方式是有帮助的。通过病例讨论,实习生可以从高年资医生身上借鉴学习许多有益的思维方式,吸取教训,开阔眼界,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7]。

6 提高主动性,合理应用辅助检查

大量先进仪器已经应用到临床,使许多疾病能够得到快速诊断。由于医疗环境的恶化及医生自我保护的加强,临床上出现了过度辅助检查的情况,过度依赖辅助检查必然加重患者的经济负担,还会让实习生变得不动脑筋,认为只要有先进的仪器就能看病,而忽略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这对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极为不利[8]。带教学过程中,带教老师不能让学生过度依赖辅助检查,要强调临床思维的重要性,要让学生认识到辅助检查只是手段,要正确地诊断疾病,必须做好询问病史、仔细查体、观察病情基本环节等,才能有效地用好辅助检查手段,提高自己的诊断能力和治疗效果。

7 搞好学术讲座

每周举办学术专题讲座,营造学术气氛,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为了提高实习生的临床思维能力,每周安排专家举办学术讲座,把能提高实习生兴趣又和临床实践密切相关的最新进展传授给学生[9],帮助实习生了解医学动态,掌握医学新理论,对于掌握新知识,拓宽学生们的知识面,提高思维能力,均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总之,临床思维能力是每一个医学生必需具备的基本能力,临床带教老师要不断探索,利用多种方法加强实习生的临床思维能力,使他们在以后的临床工作中能够减少片面思维,成为一名优秀的临床医生。

参考文献

[1] 杨波,王丽炳,彭泳涵,等.实习医生如何建立正确临床的思维[J].西北医学教育,2009,17(6):1267-1268.

[2] 王玉琦.注意培养良好的外科临床思维[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6,26(1):2-4.

[3] 江锦平,李雪松.实习医师外科临床思维能力培养刍议[J].白求恩医学院学报,2007,5(5):319-320.

[4] 汪建初,蒲涧,韦建宝,等.医学实习生外科临床思维的建立及意义[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08,30(6):1100-1101.

[5] 江毅,肖联平,田永刚,等.对学生进行临床逆向思维能力培养的探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6,1(1):47,78.

[6] 王挹青,施华秀,孙德军.加强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培养的几点体会[J].中医教育,2006,25(1):40-42.

[7] 王松,段春燕,王清.外科临床实习中存在的问题及教学体会[J].现代医药卫生,2010,26(6):948-949.

篇2

临床实习是医学生成长为一名合格医师的重要阶段,是医学教育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实习的质量要依靠良好的临床带教老师的培养。作为医学生临床工作的启蒙者和指导者,临床带教老师各方面素质直接影响着临床实习质量。现将我在临床带教过程中的体会总结如下:

1 掌握实习生的心理,客观地进行教学指导

因初次进入临床实习,对医疗环境、专业技术等比较陌生,故绝大多数实习生对于诊治患者感到束手无策,难以与患者进行有效沟通,担心出差错而感到茫然,同时对带教老师或同伴的评价比较敏感。此时,实习生容易产生自责心理,思想包袱较重。因此,带教老师应充分发挥主导作用,详细规划实习生在本科室应掌握、熟悉、了解的理论知识、各项操作技术及各项临床检查,耐心、细致地进行临床教学指导,对临床实习生多给予表扬与鼓励,帮助其摆脱心理束缚,使他们尽快适应环境,熟悉各项临床工作,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科室工作中来。

2 以身作则,培养实习生高尚的医德医风

临床带教老师应德才兼备,其自身职业道德水准的高低在无形中影响着实习生的职业道德情操。实习阶段是实习生接触临床工作的开端,也是培养医德医风、职业素质的最佳时机,应着重培养实习生建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实行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的医疗精神,培养其严谨的工作作风。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和医疗模式的转变,传统的医德观念正受到严峻的考验,医学生的医德教育也面临许多新的问题。但是,崇高的师风师德对于提高医学院学生的整体素质及医疗服务水平,促进医疗卫生事业健康发展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

3 培养扎实的临床基本功

首先,临床实习生必须通过医疗文件书写关,带教老师应将病历书写规范告知每一位实习同学,严格指导体格检查操作,方法正确,动作规范,技巧娴熟,特别是对各专科疾病应重点检查,不遗漏重要体征和有鉴别意义的阴性体征,让学生树立认真、严肃、负责的态度对待病历书写[1]。其次,带教老师及时批改,具体指导,对不足之处认真点评,帮助实习生分析临床表现,及时查找修改病历书写中的问题,让他们随时改正,下次遇到类似的地方不至于犯同样的错误。最后,带教老师教学查房对实习生临床收获尤为重要,力求做到准备充分,目的明确,查房程序规范,体检顺序及手法规范,分析病情思路清晰,表述准确,客观评价辅助检查结果。归纳总结时突出重点,结合病例理论联系实际,能将本学科有关新进展、新技术反映到查房中。

4 培养科学的临床思维

临床医疗模式正从传统的经验治疗向循证医学转变。首先,在医学生行医起步阶段应观察、勤思考、多练习才能使学生不断积累临床经验,培养学生正规的诊疗思维框架和基本诊疗能力。其次,有意识地灌输循证医学的理念,形成诊断,并在治疗过程中不断查找不足,总结经验,通过不同场合的查房分析、病历讨论、术前讨论、会诊意见等,培养和提高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最后,在查房时指导同学观摩带教医师如何汇报病史,再遇到相似的病例时即由实习生汇报,锻炼他们归纳总结的能力,使他们逐渐学会从纷杂的临床资料中去伪存真、归纳分析,得出最佳的诊疗方案。培养他们由原来的纵向思维逐渐向横向思维转变,逐渐形成自己的临床思维。

5 丰富带教模式,增强带教效果

在临床带教中引入以人为本的理念,经常关心实习生的思想、生活和学习,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全面了解学生情况后,才能更好地因材施教。带教过程中采取操作演示法和科室小讲座法,结合临床,锻炼实习生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并且通过讲课后的讨论,也使实习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进一步地促进学习。临床带教老师需要灵活带教方法,比如可以充分利用典型病例在床边讲授,通过启发式的提问,巩固学生的理论知识,激发实习生的热情和求知欲。根据教学效果对各种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完善,积极探索有利于实习生学习的教学方法,以丰富临床教学形式,增强临床带教的效果。

6 带教老师应相互交流、总结经验

在带教过程中,我们应定期举行师生座谈会,让学生给带教老师提出意见和建议,找出问题,共同解决,让带教老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知识结构和带教方法。同时,我们带教老师也应定期举行教学研讨会,大家相互传阅带教记录,交流带教经验及体会,以获得共同提高。

总之,提高临床带教效果的方法很多。针对实习生的特点及医疗形式的变化,不断调整教学模式,提高教师的带教意识、带教水平、业务素质,既注重临床基本功、医德医风的培养,又紧跟当前形势及专业进展,不断注入新的内容,以达到良好的实习效果,为实习生以后成为一名合格的医师打下坚实的临床医学基础[2]。

篇3

【关键词】形成性评价;医学检验;实习

医学检验是运用现代化学、物理检测方法和手段进行医学诊断的一门学科,要求理论联系实际,是一门实操能力要求很高的学科。《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指出:高校要把教学作为中心工作,重点要放到提高质量上,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思维,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和就业能力、创业能力。因此,在培养医学检验工作者的过程中,我们除了注重学校医学检验专业知识的学习,对实习阶段专业技能、专业素质培养的也不容忽视。目前,检验医学实习教育已进入“以能力培养为目标(Competence-basedEducation,CBE)”的阶段,有效实施反馈-矫正的教学评价过程是实现此目标的重要环节,形成性评价则是这一环节的重要方法[1]。形成性评价(FormativeAssessment)是为引导教学过程正确、完善地进行,而对学生学习结果和教师教学效果采取的评价。2007年,李井泉全文翻译HersheySB教授题为“医学生教育中形成性评价的运用”文章,才进一步将形成性评价引入医学教学[2]。近年来,国内医学教育形成性评价研究发展迅速,论文数量逐步上升,引入形成性评价后,针对教学效果评价,即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等提高与否的研究偏多,而对评价方案及评价体系研究较少。至今尚未形成一套行之有效及值得广泛借鉴的评价模式[3]。为此,本文将探索制定医学检验实习中形成性评价体系,并对其效果进行评价,为进一步提高医学检验专业实习带教质量、提高学生实习效果提供参考。

1医学检验实习中形成性评价体系构建

制定一套适合本科室实习生的形成性评价体系,是实施形成性评价、提高实习带教质量的前提。在临床检验基础的理论授课过程中,有学者进行了形成性评价,通过评价、反馈、矫正三个步骤,提高了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4]。在医学免疫学的教学中,有教师构建了包括卷面考核(终结性评价)、平时考核(形成性评价)和小组活动合作学习考核(形成性评价)的评价体系[5]。这些评价体系的制定,对提高学生课堂学习效果有较显著的作用,对我们制定实习中的形成性评价体系提供了参考。在实习过程中,通过形成性评价的实施,实习生可以明确自己的实习目的和进度,在实习过程中做到心中有数。带教老师可从学生反馈的信息中了解学生实习情况,有的放矢的进行指导。双方都可以有效地利用这些信息,根据个人实际情况采取适当的修正措施,达到良好的带教和实习效果。为此,我们在2015—2016年度实习生中尝试进行形成性评价,制定了适合本科室实际情况的形成性评价体系,以期进一步提升实习生的积极性和实习效果。

1.1制定明确的学习内容和目标

经过多年的探索和总结,我们以实纲为依据,根据不同层次实习生的特点,制定《实习轮转记录》(学生用)和《实习考核要点》(教师用)。两份材料均包括详细的实习内容和目标,不同的是教师用《实习考核要点》中会明确标识带教和出科考核的重点内容,方便带教老师有目的的对实习生进行考核。在实习生入科时,《实习轮转记录》人手一份。内容包括各组轮转时间(细化到各岗位轮转时间)、实习内容和目标(明确哪些内容熟悉、哪些内容掌握、哪些内容了解等)、掌握情况(自评、带教老师评价)、带教老师签名。在实习过程中同学可以不断对照表格的内容进行自我评估,有重点的对自己的薄弱环节进行实习,最终全面掌握实习内容。带教老师也可以根据《实习考核要点》及时掌握实习情况,调整带教策略,并按要点进行考核。

1.2定期评价

我们每季度收集实习生的《实习轮转记录》,对他们的实习情况进行集中评价。先对表格的完成情况进行检查,之后总结表格反应的问题,了解学生在实习中遇到的困难,有针对性的解决问题。同时,在每组轮转结束后进行考核,包括理论和操作两部分,进一步评价实习生对重点内容的掌握情况。每一轮的考试题目由带教老师从《实习考核要点》中随机抽取,不固定考试题目,避免学生临时“抱佛脚”。对未达到出科要求的同学要寻找原因,对症解决问题,必要时重新进行薄弱环节的实习,帮助其保质保量的完成实习。

1.3不定期访谈

在实习的整个过程中,除了定期对实习内容进行评价,我们还要关注实习生的思想情况、生活情况等,帮助他们解决影响学习的障碍,保持积极向上的学习状态。开展这项工作的形式多种多样。在工作闲暇时,与同学聊天,在轻松自如的氛围中了解他们实习、生活情况;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负责实习生的老师建立实习生QQ群、微信群等,大家可以在这个平台交流,有问题随时,老师可以第一时间掌握学生的想法。对于问题突出的同学,要重点关注。对于一些特殊同学,要给予多一点关注,让他们融入实习生的大家庭,与其他同学共同进步。形成性评价不是为了选拔个别优秀学生,而是挖掘每个学生的潜质,不断改进他们的学习方法,让大多数同学有所提升[6]。

2医学检验实习形成性评价的实践效果

试行了形成性评价体系后,我们对实习生的实习效果进行全面评估,发现有以下改变:

2.1实习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提升

实习生在实习过程中对照《实习轮转记录》,可以随时对自己的实习内容掌握情况进行自评,有意识的主动对薄弱点进行实习,他们在实习中的自觉性和主动性都有明显提升。此外,由于出科考试题目不固定,带教老师在考试前随机抽题,因此,同学主动对实习内容进行全面掌握。在动手操作方面,同学会利用工作之余自行练习。工作中遇到不熟悉的知识点时,同学会主动翻书查看,积极性明显提高。

2.2实习生专业知识体系更完善

我们制定的《实习轮转记录》中不仅包括操作内容,还有理论内容。因此,同学会根据要求补充欠缺和遗忘的理论知识,达到理论联系实际,实践督促理论学习的效果。在科室,同学除了翻阅自己的教学书籍,我们在每个实习组内都准备了相关的指导书籍,同学可以随时查阅。最终,实习生不仅能完成一份标本的检验,还能对报告反应的问题进行判断和合理解释,为今后走向工作岗位,独立开展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2.3带教工作井然有序

在我们试行的形成性评价体系中,除了制定适用于实习生的《实习轮转记录》,还包括适用于带教老师的《实习考核要点》,而且突出了重点带教和考核内容。这样老师在带教过程中做到心中有数、重点突出,有效引导实习生在大纲要求的范围内实习。同时,我们对实习时间的管理具体到每个岗位,这样同学和老师都可以按时间进行实习和带教,避免出现虽然每个大组实习时间固定,但在有些岗位轮转时间长,有些岗位又没有轮到的情况。为每个同学提供公平的学习机会,使他们能熟悉每一个工作岗位的职责、要求和工作内容。

2.4加强实习生和带教老师的沟通

在形成性评价体系中有很多沟通的环节。在一季度一次的集中评价结束后,我们要和所有实习生进行座谈,给他们反馈评价的结果、发现的问题、解决的办法。同时,还要听取他们对实习的意见和建议,不断督促我们进行改革。同时,我们也要定期与带教老师进行交流,了解学生实习的动态,发现实习中存在的问题,和老师一起讨论解决方案,完善带教管理。此外,利用现有的交流平台,QQ、微信、邮箱等,跟同学、老师及时进行交流,加强沟通,了解他们的想法。这样不但拉近了老师与同学的关系,也掌握了同学在实习中的思想、学习和生活情况,便于更好的进行管理。

2.5增强实习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检验科实习生学历层次较复杂,包括中专、大专、本科及研究生。怎样使他们既能牢固掌握必须的专业技能,又能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扬长避短,并且形成很好的学习氛围,是我们形成性评价开展的又一重要目的。经过试行,结合同行的经验,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通过加大形成性评价在成绩评价中比例,改变了考试方式单一、学生重结果轻过程的状况,利于提高实习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更加重视平时学习,在实习中加强团队合作精神[7]。

2.6达到学生实习的期望,实现科室和学生双满意

实习是学生巩固专业知识和学习专业技能的关键阶段。同学来医院实习,除了有学习的目标,还带着一些其他的愿望[8]。比如,通过优秀的实习表现,获得优秀实习生等荣誉称号,为今后找工作、考研、出国等打下基础。在形成性评价体系执行的过程中,我们也考虑到学生的这些诉求,通过平时的座谈、交流等,全面了解学生的表现,在评分表上有所体现,为实习结束时评比提供客观依据,使真正优秀的同学脱颖而出。

3本次形成性评价的不足之处

在我科引入形成性评价体系后,在实习带教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不足之处。

3.1形成性评价体系内容有待完善

虽然我们在借鉴医学检验专业课程形成性评价体系的经验,结合我科的情况制定了该评价体系,但在执行的过程中,我们发现,评价内容尚未包括对学生除专业知识和技能以外能力的考察。比如,某些同学创新能力强,在实习过程中,发现某些手工操作的不便利,自己发明了小的装置,替代了以前的操作,为实际工作带来了方便。这样难能可贵的创新精神我们应该在评分系统中有所体现。再如,有些同学领导能力很强,在医院或学校组织的活动中,率领大家夺得了好的名次,为科室和班级争了光。这样的领导才能我们也应该在评分系统中有所体现。

3.2考评方式有待量化

在目前的形成性评价体系中,我们只对每个专业组实习内容设计了总的评分,没有细化到每个知识点和操作技术。这样不利于更客观地反应每个知识点和技术的掌握情况。此外,对于考勤、专业知识以外能力的评分等缺乏相应的量化考评,使一些有特殊能力的同学在评分体系不能得分。这样在最终进行全面考核时缺失了部分考评数据,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公平原则。

3.3缺乏激励机制

在执行形成性评价体系的这一年里,同学们积极性和主动性的提升是有目共睹的。由于条件的限制,实习结束时,我们按学校的要求,只将个别优秀实习生报送到学校,由学校进行奖励。这样对大多数认真实习、成绩优异的同学是有些许挫败感的。这也不利于他们今后工作中长久的保持积极向上的工作态度。因此,在后续完善形成性评价体系的工作中,我们将补充激励机制,使每一个优秀的同学都能感受到自己的努力是被大家认可的。综上所述,在医学检验这门实践性学科中引入形成性评价,可以促进实习生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提升实习效果。同时,有利于带教老师的带教和管理,使整个实习过程井然有序。最终使实习生圆满的完成实习,顺利走向工作岗位。对我们存在的问题,在后续的实习管理中我们将进一步完善,以期达到更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姚磊.形成性评价在检验医学实习教学中的应用初探[J].基础医学教育,2012,14(3):533-535.

[2]HERSHERSBELL.医学生教育中形成性评价的运用[J].李井泉,译.中国全科医学,2007,10(4):285.

[3]蒋敏丽,徐森明,莫颂轶.形成性评价在国内医学教育中应用现况与分析[J].高教论坛,2016(1):95-97.

[4]张海燕,李晶琴,许子华,等.形成性评价在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临床检验基础中的初步探索与实践[J.现代医药卫生,2015,31(17):2695-2697.

[5]冯辉,祁赞梅,曹雅明.形成性评价在医学免疫学教学中的应用[J].基础医学与临床,2016,36(8):1172-1175.

[6]李斌,苏燕,杨文杰,等.医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课程形成性评价体系的建立和实践[J].高校医学教学研究(电子版),2016,6(2):3-6.

篇4

临床医学是实践性很强的行业,毕业实习则是培养和提高学生临床实践能力,深化理论知识、提高综合素质,促进理论与临床实践相结合的关键环节。我院作为国家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高校的直属附属医院和临床学院,始终把临床实习教学放在重要位置,着力建设示范性教学实习医院,积极开展临床实习管理模式的实践与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开展临床实习管理模式的实践与探索

我院开展的临床实习“分层分段”管理模式包括三个层次和三个阶段,即“教学管理部门、实习带教科室和实习组”三个层次以及“实习前、实习中和实习后”三个阶段(其中我院又将实习中分为内科实习期、外科实习期、综合科实习期三个部分)。

一、实习的三个层次管理

1.教学管理部门 这是实习管理的第一个层次,我们管理部门的实习管理工作是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的:①合理安排计划,进行阶段化管理。实习管理工作常常是教学管理部门诸多工作内容之一,如何在繁杂的行政事务当中有效地搞好实习管理工作呢?我们认为,工作的计划性是搞好管理的重要前提。因此,我们对实习管理进行了统筹安排和科学计划,将实习期划分为内、外、综合科三个阶段,分阶段实施管理,每一个阶段实习结束时,及时对实习工作进行检查,督促教与学双方落实教学计划,保证实习教学质量。②结合医院实际,完善制度化管理。制度是行动的准则和依据,切合实际的规章制度是开展好实习管理的重要保证。因此,我们注意联系实际,修订和完善各项医院实习管理文件,对实习管理提出了具体的要求,明确规定教与学双方的职责与权利,做到职责明确,责任到位,促使教学相长,切实把实习带教工作落到实处。③关爱呵护学生,实施人性化管理。在实习管理中我们坚定一个理念,就是“视学生如子女、把学生当弟妹!”,这种理念切实贯彻在我们的教学管理中,比如:我们的教学管理人员都能熟记全院每位实习生的姓名、爱好、特长,并建立实习生电子档案,对每位学生的实习表现和考试成绩都了如指掌,以便有针对性的进行指导、帮教。这样的人性化管理,让每位学生都能感受到医院和老师对他们的关注与尊重。为加强与学生沟通交流,我们规定每周星期六为教学管理部门的“实习生接待日”,专门接待学生来访、实习转科和实工作汇报等。同时注意加强与学生家长的沟通。大学生是很富个性的群体,虽然自我意识很强,但对家长还有很大的依附性,因此医院需要与学生家长保持沟通,以利于对学生的管理。比如学生请假等,我们要求学生必须事先跟自己的家长报告,由家长亲自打电话与我们联系,遇到重大事情,我们还尽可能邀请家长来院说明情况。另外,经常举办各种文体活动, 师生共同参与,增进师生感情交流;在一些传统节日,我们还组织实习同学聚餐或给他们发放餐券等,让实习生切实感受到医院“大家庭”的温暖。

2.实习带教科室 带教科室是实习管理层中最重要的部分,其管理工作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①完善管理体系,促使职责制度落实。医院的实习管理一般是由科室的总住院医师负责,但“老总”的工作十分繁忙,常无暇顾及学生的管理,加之总住院医师不由教学管理部门对口管理,使之觉得管理实习是“份外之事”。因此我们设立了科室教学组长,专门负责实习教学管理工作,并给予他们一定的岗位津贴, 形成由教学管理部门到科室教学组长再到实习组的实习管理体系,并强化了各级人员的责任意识。我们还制定了《毕业实习教学管理规范》,指导和规范科室完成好学生的入科教育、日常管理、出科考核鉴定等一系列实习管理工作。②统筹病区讲座,促进实习教学开展。实习教学活动中较难开展的是每周1次的病区小讲课,由于实习生轮换科室快,1个专题常常需要重复讲数次,受益学生少,老师积极性不高,而且很难监控老师的授课质量。因此,管理部门将各病区的讲课专题统筹起来,精选内容和主讲人,将专题分为内科、外科、综合科三个系列,系统编制授课安排表,每周一、三、五晚分别安排内、外、综合科讲座,实习生除参加本专业讲座外,还可自主选择自己喜欢的专题,每个阶段实习结束我们还组织实习生评选“我最喜爱的专题讲座”,并给予主讲老师奖励,此项工作得到了同学们较高的评价。③加强技能训练,提高学生技能水平。为加强学生临床技能训练,我院还建设了独立的临床技能训练室,购买了大量的模拟训练设备,并定期开放实验室,供实习生和住院医师进行训练。由于要顾及病人的医疗安全,实习生临床动手的机会有时候并不多。因此,我们开展动物实验,用小猪供学生训练,有效地提高学生技能水平。④开展查房竞赛,增强教师教学素养。从2002年开始,我院将每年8月份定为“教学竞赛活动月”,开展教学查房为主的竞赛活动,以竞赛的方式带动了实习教学活动的规范开展,对提高广大教师的教学素养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3.实习组 实习组是实习管理的目标层,为便于对实习生的管理,教学管理部门将实习生平均编入内科、外科、综合科三个大组,每组设1名组长,实习结束后,实习组填写《实习小结》,转科时交教学管理部门,并汇报小组活动情况,有效地督促了实习组完成实习计划。另外,我们还注意学生党员的培养,将外校转来的学生党员编入教学管理部门所在的党支部,便于对学生党员的培养,并有利于发挥他们的模范带头作用。

二、实习的三个阶段管理

1.实习前 每届实习生在进入临床实习前我们都安排为期1周的岗前教育,开展一系列的岗前培训,如医院介绍、医疗安全教育、护理常规、感控知识、实习礼仪等讲座,并组织观看医德医风教育宣传片等,通过岗前教育增强学生爱岗爱院、敬业奉献的思想观念。

2.实习中 在实习中我们主要开展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①考评带教科室的实习教学工作。医院制订有《实习教学管理考评标准》,标准涵盖了实习管理的各个环节,当每个阶段实习结束,我们依照《考评标准》检查带教科室的实习教学情况,并依据各科室的工作量核发实习带教课酬。②考核实习同学的理论技能水平。首先是科室组织的出科考试,出科考试以理论考试为主,试题从各专业的试题库中抽取,考后的试卷交教学组长批改,成绩作为出科鉴定的依据。其次是教学管理部门组织的阶段考试,每阶段实习结束1周内进行,包括三基理论考试与临床技能考核,其中临床技能考核以竞赛的形式进行,并给予成绩优异的同学颁发奖状和奖金,有效激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③评选阶段优秀实习生。每个阶段实习结束,由各科室的教学组长组织评选优秀实习生和评定表现较差实习生,名单报送教学管理部门,以表彰先进,鞭策后进。近年,我们开展了评选“星级”优秀实习生,取得较好成效。我们让每个带教科室在每个阶段可以授予3至5名“星级”优秀实习生,最后统计每位实习生所获得的“星”数,优异的同学将被“授勋”,并颁发荣誉证书,这样使学生有别样、新奇的体验,有效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④召开实习阶段小结会。阶段结束后,我们根据学生阶段考核情况分别召开实习阶段小结会和科室教学组长座谈会,以表扬先进、评批不足,通报违纪学生,并征求师生意见,提出下一阶段学习目标和改进措施,有效促进实习工作的开展。

3.实习结束 实习结束是管理的终末环节,我们主要开展了以下一些工作:①标准化评定学生实习鉴定。为避免学生鉴定流于形式, 教学管理部门制定了学生鉴定考评办法,将学生鉴定分为科室考评和医院考评两部分。科室考评包括医德医风、理论知识、临床技能和病历质量等四个内容。医院考评则包括科室考评情况、每个阶段理论技能考试成绩和“星级”学生评选情况等三个内容,并依据这些内容给予学生总鉴定。②合理化推选优秀带教老师。为了改变以往先进荣誉由科室自评,出现轮流 “坐庄”的情况,对优秀带教老师的评选方法是:由教学管理部门组织学生进行不计名投票,根据票数评选出“十佳”带教老师。老师们都认为通过这样的评选方式比较合理,所评出的优秀老师荣誉称号“含金量”高。优秀带教科室的评选也完全由学生投票产生。③民主化评选全院优秀实习生。优秀实习生的评选活动是对每位实习生一年实习的最好总结,为使评选公平、公正,我们的做法是:将学生一年来的考试考核成绩和获“星级”奖励情况进行汇总、公布,最后组织全体实习生进行民主投票,让同学们选出自己心目中最值得学习的榜样,根据票数民主推选出“十佳”优秀实习生,并且将优秀学生名单报送学生所在学校,建议表彰,这样的做法是对学生最大的肯定和鼓励。④开展实习结业大总结。实习结束后医院还及时组织召开实习结业典礼,总结一年工作,表彰奖励先进。我们还召开毕业实习生座谈会,进行满意度调查,请学生留言,对医院的实习管理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以使今后的实习管理工作更好地开展。分层分段管理模式实施效果

目前,我院按照这种管理模式,严格执行各个环节管理,加强监控,重在落实,取得良好效果。

1.2007年6月的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中,教育部专家在我院检查3天,共抽考了11名同学的临床技能,结果全部达到优秀,平均分95分;理论测试20名同学,结果成绩优异,平均分94分;还抽查了6名教师的理论授课和2名老师的教学查房均得到高度好评。评估专家还给予了我院实习管理工作充分肯定的评价,认为我院各项工作充分体现了“硬件不足软件补”的理念。

2.今年我们对刚毕业的2008届实习生进行无记名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对医院教学管理工作的满意度达96%(154/160)。

3.我们对附院临床医学专业实习生的实习前和实习后的考试成绩进行了追踪调查:右江民族医学院2008届临床医学本科专业毕业生共有563人,其中在附属医院实习的毕业生为58人,外院实习的毕业生为515人,附院实习生实习前的理论考试成绩、临床技能成绩与外院实习生的成绩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t值分别为0.938和0.232,P均>0.05),而实习后毕业考试附院实习生上述两项成绩较外院实习生明显提高,比较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t值分别为5.113和6.019,P均<0.01),附院实习生的成绩更好。详见表1。

表1 附院实习生与外院实习生实习前后考试成绩比较注:数据由学院考试中心提供,与外院实习生实习后比较,P<0.01

以上数据表明,临床实习“分层分段”管理模式在我院的实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体

“模式”是现代科学技术中普遍采用的一个术语,是为了明确的目标,依据一定的理论,应用合理的手段与策略,而形成的有利于理解和操作的运作形式;它是解决某一类问题的方法论,有助于任务的完成,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们所探究的“分层分段”管理模式正是管理学中企业生产过程的计划与控制理论在临床实习管理当中的应用,通过对“分层分段”管理模式的实践与探索,我们有以下深刻地认识:①合理计划是提高实习教学质量的前提条件:要求我们对实习期进行科学分配,分层次、分阶段、有重点地安排好实习教学管理工作。②组织团队是提高实习教学质量的有力保障:要求我们建设好一支热衷于教学、责任心强、教学水平高的实习带教和教学管理队伍。③激励沟通是提高实习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要求我们注意加强与学生沟通、与学生家长沟通、与带教老师沟通,从多方面去激励学生和带教老师的学习与教学积极性。④有效控制是提高实习教学质量的根本措施:要求我们在工作中将管理的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牢牢把握住实习教学管理的关键点,积极采取有效策略和措施,优质完成实习教学任务。

需要注意的是,在实习教学管理过程中,我们不能忽略了管理工作的连续性,教学管理部门还应该经常地、定期地深入临床教学一线了解情况,发现问题,并及时调整工作安排,采取有效措施,确保为社会培养出优秀的卫生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

[1]苏 博,刘鉴汶.高等医学教育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4,80-84.

篇5

中图分类号:R19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0515(2010)07―233―2

临床教学是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基础理论向临床实践过渡的中间环节,是培养高质量医学人才的重要途径。如何改善临床教学和确保临床教学质量,缩短与校本部教学质量的差距等相关问题,已经成为临床研究和探索的一个热点话题。我院是一所综合型三级甲等医院,是省内外多所高等院校的教学基地,教学任务繁重。作为一所远离院校的医院,如何做好教学工作,如何应对不断改变的医疗市场及由此而造成的专业实习的变化,是我们一直探讨的问题。以下是我们的一些体会。

1 重视岗前教育

实习生入医院后,科教科便组织院内有丰富经验的老师分别从医德医风、医疗法规、医疗安全、院内感染监控、无菌观念、护理基础等方面对他们进行基本素质训练,介绍医院整体布局,目的是使他们在临床工作中树立良好的医德医风,以及在工作上有初步认识。每位实习生在入科室的第一天,由科主任、教学秘书和带教老师再次进行入科前的教育,内容有:医德教育、科室的专业特色、医疗分组情况、规章制度、熟悉科室布局、病历书写要求、各种资料和记录本存放位置等,安排带教老师,分配分管床位。

2 做好实习生日常带教工作

2.1 坚持教学查房 教学查房是提高实习质量的重要环节。各临床科室都坚持每月一次以上教学大查房,主要内容包括:结合典型病例提出有关症状与体征示教,提问及讲解诊断、鉴别诊断、治疗方案及护理措施内容,有关技术操作的考核、提问及示教,介绍以往治疗、护理此类病人的经验与教训等。

2.2 教学病例讨论 英国著名教育学家洛克说过:“教师的一项重要技能是吸引和维持学生的注意。精彩的病例介绍,不仅可以吸引学生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而且可以为学生的理性认识准备感知材料[1]”。在病例讨论过程中,首先由主任医师引举病例,如疾病的分类,各类的临床表现,病因,诊断、鉴别诊断的要点,病情观察与护理等,最后进行总结,要求学生将学到的与问题相关的知识全面总结和扩展[2],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引导学生进行由浅入深认真讨论,各抒已见。通过病例讨论,使学生对各类病例有深刻认识,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2.3 强化三基训练 基本理念、基本知识、基本操作是临床教学的根本任务,整个实习过程都围绕这一根本任务进行安排。在临床实习过程中着重强调学生基本功训练,在带教老师指导下,让学生多动手操作,进行体格检查、书写病历、开处方、开医嘱,手术科室尽量创造机会让学生亲自操作、亲自实践等。要求老师放手不放眼,同时要求学生从大事入眼,小事入手,从我做起,从点滴做起,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

2.4 加强医疗文件书写训练 写好医疗文件是提高实习质量的基础之一。各科明确规定由带教老师指导实习生进行问诊、体检检查、病历书写并认真修改病历;要求实习生每周完成一份完整病历,经带教老师修改后,在转科前交科教科。通过严格的训练,使每一位学生充分重视和理解每一份医疗文件既体现着自己的业务水平和责任,又关系着病人的安全和健康,同时具有一定的法律效力[3]。

3 综合管理

3.1 严格临床带教老师管理 临床带教老师是实习生接触专业实践的启蒙者[4],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学医院实习质量,我院还制定了一套考核带教质量的细则,由科教科负责落实。考核结果每月报医院教学领导小组,带教老师的带教质量与晋升、晋级、年终评优挂钩。每年度请实习生集体投票,评选优秀带教老师。科主任与医院签订责任状,一定要将科内的带教工作做好。这样一来,老师的教学意识、教学责任心也得到进一步增强。

3.2 出科考核,实习生综合素质评定 出科考核及综合素质评定是整个实习过程中的重要一环,可以反映实习生在科室的综合表现,是检查实习效果,保证实习质量的重要措施[5]。要求实习生每完成一个科目的实习进行出科理论闭卷考试,考试由科教科统一安排,由带教老师对实习生进行理论和专科技能考试。同时科室负责人和带教老师对科室实习生进行综合素质评定,内容有思想品德、学习态度、工作纪律、临床能力等。考试成绩及评定表由科主任(或教学秘书)签名后交科教科保存,学习实习结束后,科教科将学生成绩报送学校,记入学生档案,这样做提高了评分的真实性和可*性。

3.3 召开实习生座谈会 科教科、护理部与实习生一起讨论,是否完成了实习目标,同时总结教学工作中的成功之处与需改进的部分,教学管理员做好记录,也请实习生以背对背的形式填写学生对教师教学工作、对教研组教学工作、对授课老师的讲课态度、能力、水平、效果等进行评价,从而获得真实可靠的评价资料,以便持续改进。同时讨论并解决实习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对不能立即解决的问题会后及时反馈到科教科,尽力为实习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

4 适应职业市场变化,提升实习生的竞争力

随着医疗市场的不断变化,实习生的专业由原来以医疗、护理为主演变成现在医疗、护理、药剂、检验放射、口腔、医学信息管理、预防医学等学科的局面。如何适应市场需求,调整师资结构以适应实习专业的变化?我们的做法是:市场变,我们也跟着变,在实践中总结经验,完善自我[6]。

4.1让学生了解院前急救运作 随着急救医学不断发展,我们安排所有学生轮转急诊科,以了解急诊科的运作,熟悉院前、院内急救技术,提高应变能力。

4.2 适应求职市场变化 随着电子计算机的普及,医院办公自动化系统的应用,电子病历书写的推广,医疗市场不但需求救死扶伤的专业技术人员,更需要掌握多项技术专长的毕业生。而社区服务的扩展,让更多的病人从医院转到了社区,市场急需“面面俱到”的护士。

近几年来,我院积极采纳带教老师及学生的反馈意见,制定了一系列事实求是、科学严谨的管理模式,多次聘请专家、教授安排传授教育、管理、礼仪、法律等相关知识,组织并举办多项培训及岗前培训,建立一系列老师与学生“教与学”之间双向评估的量化指标及实施方案,为临床带教工作开拓出一条新的途径和有效的方法。

参考文献

[1] 杨 英,周 红.护士进修杂志,2005,20(7):599

[2] 杨耀防.国外医学教育分册,1994,15(4):150-178

[3] 黄瑞儿,郑良娣.现代医院,2005,5(10):142

篇6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6-0587-01

临床实习是医学生毕业前的最后一个阶段,是通过实习阶段将所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与临床实践相结合,进一步巩固、提升和运用所学医学知识的过程,是医学教育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院作为鄂东地区唯一一家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每年接收多所医学院校不同层次医学实习生300余人,这些医学实习生基础水平参差不齐,有三年制中专生,五年制高职高专学生,也有全日制大学本专、科生。笔者通过近五年的实习教学工作管理,从人性化管理的角度出发,积极探索和研究临床实习教学工作的管理模式,不断深化教学改革,取得了较明显的成效。

1 做法

1.1 强化岗前思想道德教育

实习生到院后,随即进行岗前思想道德教育,学习医院实习生管理制度等有关规章制度,强调实习阶段的纪律,通过以往的案例分析教育学生,重点抓好实习前期教育,强化实习阶段实习生既是学生又是“准医务人员”双重身份的教育,教育学生培养严谨认真的工作学习态度,引导学生真正认识到临床实习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1.2 分级管理,加大对实习生的督导管理力度

近年来,我院对实习生的管理逐步形成了三级管理模式:实习院校指派教师与我院主管实习工作的同志总体安排实习计划和协调管理;医院临床带教工作小组根据实纲的具体要求制定临床教学实习目标和考核项目,组织和督导带教老师具体落实实习计划;各科室护士长以及带教老师具体安排学生的实习工作。

通过这种管理模式,实现科室对实习生月考评、医院临床带教工作小组对实习生季考评。科教科根据这些考评结果在实习中期及末期教学工作总结会议上,征求对带教老师、带教方法等带教管理方面的意见,从而不断改进和创新临床实习教学工作。

1.3 注重沟通,重在学生道德品质和综合能力的培养

近五年,临床实习生大多数学生是独生子女,性格鲜明,人际交流沟通能力欠缺。在实习过程中,容易造成医患双方因沟通不到位产生的不必要的误解。为此,一方面,我院临床带教工作小组的老师们定期召开实习生座谈会,通过集中听取意见和个别谈心等方式,了解和掌握实习生的工作情况及思想动态,及时消除他们的心理障碍和疑虑。另一方面,科教科、护理部经常召开护士长、带教老师带教工作联席会,了解教学内容、教学进度和教学效果,针对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及时改进和调整工作安排,护理部教学督导组每月对实习生进行全面督查,科教科也不定期到临床科室督导,检查学生的工作、言行,加强与病患及家属的沟通,通过信息反馈,发现不足并及时改进,已达到“教”与“学”相互推动、相互促进,不断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1]通过树立好的榜样激励学生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利用院内各种专题学术讲座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1.4 建立医院、学院、学生家长三方联动机制

近年来,我院为加强与校方、学生家长之间的沟通与联系,对来院实习生建立了一套完善的个人信息电子档案。学生来院实习须与医院签订实习承诺书,科教科将学生本人承诺事项作为管理和考核指标之一,对于有违反承诺事项的学生及时将情况反馈到学生家长和学校管理部门,使家长和学校及时掌握学生的实习情况和思想动态。

同时,科教科根据督导考核情况定期向学校通报学生的实习情况,及时将实习过程中的突出成绩及存在的问题与实习生所在学院汇报,做好学院老师来院联络工作,让学生体会到学校、医院、带教老师对他们的关心及爱护。[2]引入激励评比优秀实习生并把实习表现良好的学生纳入优秀毕业生的评比范畴。[3]

2 探索与思考

要建立一支高素质的临床带教师资队伍,是对临床实习学生正确带教,实现临床实习宗旨和教学目标,培养德才兼备的实用性医疗人才的关键。

为使临床实习教学工作顺利进行并达到预期效果,主管实习工作部门和医院临床带教工作小组应当根据各个专业实纲要求,制定“实习带教双向评价表”,开展背靠背的“教师评学,学生评教”活动。[4]

随着市场经济的冲击及医疗与教学工作报酬差距的进一步加大,势必会使教学与教学管理工作的喜人局面出现倒退,与此同时,管理概念、管理措施、管理研究不断更新、跟进的同时,教学投入成为教学管理发展的瓶颈。因此,我们一定要适应飞速发展的医学与医院建设的需要,不断拓宽思路,建立发展机制,让每个医师的双重角色在医院发展的大舞台上尽情展现。[5]

参考文献:

[1] 李淑香.医学生临床实习管理中应注意的几个环节.中国医院管理,2000,20(11):50

[2] 谢凤鸣.护理实习生带教体会.中国医学创新.2009,6(10):120-121

篇7

医学生在进行临床实习前的实践课只是临床见习和实验室模拟训练,其动手实践的对象为标本、模型人及病案。实习生进入医院直接在患者身上进行视、触、叩、听等操作检查,其操作的技巧、手法的轻重等,都需要有一个熟悉适应的过程。临床上就会表现出动作僵硬,动手能力差。

1.2组织纪律松懈

医学生进入医院实习期间,缺少了学校老师学生的管理,加之有些同学自我控制能力差,则出现纪律松懈、懒散,学习不求上进。

2影响临床实习的因素

近年来,随着医疗体制的改革、高校扩招及就业压力等因素影响,使医学生临床实习的教学效果欠佳。调查发现影响医学生临床实习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2.1岗前培训不足

医学生实习前学校一般都组织实习动员和培训,教学医院也有岗前实习培训,但培训内容大多为医院规章制度、主要注意事项等。缺乏患者首诊的接诊、沟通交流、诊治宜忌等系统性培训,更缺少转入不同科室前该科室独特诊疗常规及注意事项培训。使实习生进入每个不同科室都需要有一个比较长的适应过程,难以很快进入角色。

2.2高校扩招

随着高校招生数量地逐年增加,医学院校招生规模更是不断扩大,进入临床实习医学生不断增多,而相对稳定的实习医院承担的临床实习任务越来越重,医院教学资源则难以满足不断增多的实习生学习需求,临床老师带教也难以对成群结队实习生逐一指导。这样,通过临床实习也难以培养出技术精湛的临床医学人才。

2.3医患关系影响

由于不断增多地医疗纠纷报道,医患关系也日趋紧张,带教老师不敢轻易放手让学生亲自操作。调查显示,1/3的实习生没有进行过胸腔穿刺、腹腔穿刺、骨髓穿刺、腰椎穿刺等临床实践技能的操作,1/2的学生只是偶尔操作。随着相关医疗法规的颁布,患者维权意识日益提高,有些患者拒绝实习生对其检查,甚至个别患者对医生带着成群的实习生查房也产生反感,使学生在临床实习中显得无所适从,严重影响了医学生临床实习的教学质量。

2.4升学、就业压力

调查显示,医学生中25%的本科生放弃实习,全力准备考研;30%的专科生积极准备升本考试。他们平时加紧学习英语及医学理论知识,参加考研或升本辅导班。75%的实习生在春节前后就忙于查阅招聘信息、准备和投递个人简历、参加就业招聘会,甚至有些学生因实习期间没找到拟聘单位而焦虑。如此种种,学生根本无法专心临床实习。

3临床实习中的教学管理

为了培养合格的临床医学人才,顺利通过由医学生到临床医生的转变,保证临床实习教学的质量,下面就临床实习中的教学管理加以探讨。

3.1加强岗前培训

医学院校在学生到医院实习前进行实习动员和培训,实习动员师生共同参与,调动学生实习兴趣,了解实习的目的、意义及程序;培训为实训教师和临床经验丰富的带教老师指导,带教老师重点就临床实习中的病史了解、病历书写、沟通技巧、学习方法及相应法律法规进行培训,实训教师重点对临床实习中的常用诊疗技能进行规范化指导、强化模拟训练,提高学生到医院的临床动手能力。带教医院培训应分阶段进行,进入实习前医院医教科对实习生进行医院管理、整个实习流程、转岗程序、规章制度等大体培训,让学生尽快熟悉实习环境和流程,避免进入新的学习环境而茫然无措。转岗实习前相应科室应对实习生进行本科室的特色诊疗、注意事项进行培训,避免因特别沟通或特殊诊疗欠佳而影响医患关系,影响学生实习。

3.2加强实习期间管理

建立实习双重分级管理制,一是“学校-教务处实习科和系部辅导员-实-实习学生”分级管理,教务处实习科定期进行实践技能考核,结合医院医教科选择患者进行现场诊疗、病历书写等考核或竞赛,组织学生开展病例讨论;系部辅导员密切联系实,对学生的出勤、心理、生活等进行管理和帮助。二是“医院-医教科-带教医生和实-实习学生”分级管理,医教科结合带教医生对实习中的病历书写、动手操作进行指导,组织医生、学生共同开展病案讨论;结合实和带教医生对学生的出勤等劳动纪律加以管理。由此可见,实在实习管理中起着重要作用,是学校、医院与实习生之间的桥梁。应选用管理能力和沟通能力强的优秀学生担任实,既可以起到模范带头作用,也可以加强实习管理。

3.3严格毕业考核

学生实习结束返校进行毕业考核,毕业考核应着重进行实践技能考核,也是对临床实习效果的检验。我校毕业考核是模拟临床执业医师考核的程序进行,即“笔试测试(病史采集、病历书写等)-技能操作和体格检查-机试(心肺听诊、心电图、X线、B超、CT等)三站进行。考试不通过不予毕业。实践证明,严格毕业考核,是促使学生重视临床实习、加强技能训练的有效途径。

篇8

[中图分类号] G642.44[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0)10(c)-095-01

问题式教学法(problem-based-learning, PBL)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即“以问题为基础、以学生为中心、以老师为引导”的教学方法[1]。由美国神经病学教授Barrows 于1969年首次提出,经历四十余年的完善与发展,已成为全球范围内认可并推广的教学模式,该模式颠覆了传统教学模式中学生和教师的角色,体现了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这个主体,以问题是学习的起点和依据为理念,有利于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培养,同时可以使临床思维能力得到提高。

1 临床带教在医学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临床带教是医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医学生完成从理论知识到临床实践、学生到临床医生角色转换的关键环节。随着近年来医学高等院校扩招的进行和素质教育的开展,有限的医学实习教学资源已不能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学习需求,传统的填鸭式的医学实习教学模式已成为培养高素质、高水平医学人才的制约,因此需要对带教模式进行改革,除了带教老师的言传身教外,更要培养实习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以适应千变万化的实际临床工作[2]。临床思维能力包括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归纳六种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思维过程,是医务工作者在认识、判断、分析、治疗疾病过程中的逻辑思维方法,正确的临床思维方法是医务工作者在临床工作中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是医学教学的重要目标也是工作的重中之重。思维是人类发展的主要源泉,创新思维可以说是思维之花中的一朵奇葩。如何将创新与我们的思维模式相结合就是现有教学体制改革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3]。

2 PBL教学法的实施

2.1 PBL教学法的优势

PBL教学法是“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是对传统的带教模式进行优化,对教学质量的提高起重要作用。问题式教学法有利于提高实习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锻炼其沟通交流及协作能力,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和方法,但是目前还存在教学硬件和软件方面的不足,同时需要制订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以保证实习生充足的自学时间[4]。

2.2 PBL 教学法的具体实施过程

首先根据本学科内容和特点设置情景,提出难易适度的问题;然后实习生通过医学期刊或医学网站等资源查阅相关资料,提出各自的问题,组间同学进行学习交流,互相分析解决问题;最后选择合适的时间和地点,带教老师和实习生一起进行课堂点评和讨论,并对本知识点进行深化总结,加深理解和记忆,指导实习生继续学习和研究,锻炼临床思维能力和逻辑性。

2.3 PBL教学法的意义

PBL教学法给实习生提供了一个自主学习的机会,实习生有目的、有针对性的进行文献检索,熟悉检索的途径和方法,并对检索的结果进行归纳、分析、总结,从而激发实习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同时也对担负带教任务的临床医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促进了临床医生对相关基础知识的储备和更新,以解答实习生提出的各种各样的问题,发挥引导作用,胜任带教工作。

3 讨论

PBL教学法适用范围广,且不与传统教学冲突,可以将二者进行合理的结合、相互补充,以实现最佳的带教效果[5]。目前,我科PBL教学法还处于摸索阶段,因此带教过程中依然不能忽略传统的带教内容,实际带教过程中有机地结合教学查房、对典型病例进行讨论、与学科相关的技术操作训练、出科考试等带教方法,保障带教质量。带教老师在努力提高自身专业知识的同时更要增强责任心,不能把实习生当成帮手,只做一些跑腿、联系的重复工作,也不能听任实习生一味地看书准备考研,要逐渐启发实习生的主动思维和积极性,尽可能地提供实践操作机会以提高动手能力,增强独立完成临床工作的信心,使其能力得到提升和角色迅速转换。总之,PBL教学法在国外教学改革中已经卓有成效,可为我国的教学改革指引新的方向和思路,我们应结合自身情况灵活运用,深入研究和探索,制订出别具特色的教学新模式,努力为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培养出更多、更优秀的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王天宝,邓美海,伦丽仙,等.普外科实习带教中PBL 教学法的应用[J].中国医疗前沿,2007,2(15):60-61.

[2]杨伟毅,苏海涛,郭达,等.培养医学实习生临床思维能力带教方法探讨[J].医学教育探索,2008,7(4):382-383.

[3]陈壮贵,李鸣,纪经智,等.临床实习中学生临床思维能力培养的探讨[J].临床医学工程,2009,16(2):60-61.

篇9

临床思维是医生对疾病的发生进行研究调查、综合分析以及推理判断等一系列的思维活动,是从调查疾病到做出诊断,最后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的思维过程,其关键因素有两方面,①临床经验,②科学思维。然而纵观当前毕业的医学实习生,不仅没有得到好的临床接触机会,不能很好地积累临床经验,而且还没能养成良好的临床思维,这不仅和实习生自身因素有关,往往和临床教学方法也有重大关系[1]。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篇研究选取2013年毕业来我院胸外科实习的临床专业本科生100名,其中有男性学生57名和女性学生43名,年龄在23~26岁,平均(24.1±0.7)岁。所有实习生都由知识经验丰富的临床教师授课,教材选择人卫出版的《外科学》第八版,胸外科疾病包括肺癌、肋骨骨折、食管癌、胸外创伤、先天性心脏病等。现将100名学生随机分成两组,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名,研究组实习生应用模拟临床思维教学法,对照组实习生应用传统教学方法,两组实习生在性别、年龄、学历等方面没有显著差别,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由教师利用挂图、多媒体等方法向学生传授知识。研究组采用拟临床思维教学法,先由老师讲解课本知识,是学生对所学内容能够大概了解,随后教师根据教学大纲,筛选实际病例,由学生模拟临床过程,由学生现场模拟患者,其他学生进行诊治,参照实际临床工作,对"患者"进行视、触、叩、听等,收集临床资料,对"患者"进行诊断治疗,带教老师在旁进行指导,及时纠正错误,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临床思维,每1位同学都要亲临实践,最后由老师做出总结并带领学生回顾所学知识。最后通过对所有实习生进行理论考试和临床技能考核来评估学习效果。

1.3效果评价 对所有实习生进行理论考试和临床技能考核,理论考试内容包括选择、填空、简答、病例分析,技能考核包括病例采集、辅助检查的使用、查体技能、鉴别诊断、制定治疗方案等,其中得分小于60分为不合格,大于60分为合格,大于85分为优秀。

1.4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17.0统计软件处理分析所得数据,方法采用χ2检验,P

2结果

两组实习生考核成绩详见表1。

由表1可见,研究组和对照组学生在理论考试和技能考核中的成绩存在一定的差异,表现为研究组学生的合格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学生,在理论考试中,研究组学生的合格率为96.0%,对照组学生的合格率为78.0%,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在技能考核中,研究组学生的总体合格率为96.0%,对照组学生的总体合格率为74.0%,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

3讨论

模拟临床思维教学法的应用起源于上个世纪的70年代,其要求实习生将理论和实践严密结合,进而养成良好的临床思维。临床思维是医生对疾病的发生进行研究调查、综合分析以及推理判断等一系列的思维活动,其关键因素有两方面,分别为临床经验和科学思维。模拟临床思维教学法包括两种教学形式[2],①临床病例模拟,②模拟患者,其目的在于提高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临床技能。

纵观当前毕业的医学实习生,不仅没有得到好的临床接触机会,不能很好地积累临床经验,而且还没能养成良好的临床思维,这不仅和实习生自身因素有关,往往和临床教学方法也有重大关系。模拟临床思维教学法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其严格遵守教学大纲计划,重新编排知识内容,进行课堂上的病例模拟和专题讨论,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进而达到提高学生的理论知识和临床技能的掌握程度的目的,消除了传统教育方法不良的"三个中心"理念,充分发挥学生自主思考和自学能力[3],取得较高的教学效果。许多学生反映,使用模拟临床思维教学法之后,他们能够获得更多的接触患者的机会,切身体会各种疾病的诊治经过,相比于呆板的课本学习,他们更加倾向于前者。

常规临床教学方法学生不能深刻体验临床知识,对所学疾病的发生、发展、诊治等都了解不够透彻,因而导致知识学习不扎实。而模拟临床思维法能够带领学生模拟实际临床过程,由学生自我练习操作;同时还能够带领学生进入实际临床工作,使其充分了解临床内容,切身接触患者,和患者交流沟通,通过患者方面掌握临床疾病的各项知识,能够使学生记忆更加深刻。

本篇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学生考试优秀率(分别为58.0%和60.0%)及合格率(分别为96.0%和96.0%)都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地统计学意义(P

因此,在实际的临床教学中,我们为了培养合格的未来的临床工作人员,就必须要认识到临床医学专业学生教育的重要性,因为这影响着我国未来的医疗环境和医患关系。在实际的临床教学中,有两个方面的表现,①有相当数量的本科学生在本科的临床实习阶段放弃了实习的机会,准备考取硕士研究生;②受到目前严峻的医疗环境的影响,有部分本科阶段的学生实习已经受到了明显的限制,表现为相当数量的患者不愿作为临床病例的教学材料,难以取得患者及家属的同意,减少了学生们与临床实践的距离,这也是目前临床教学面临的问题之一。

综上,本文认为,在目前的医疗环境下,采用模拟临床思维教学的方法,可以提前将工作中可能遇到的问题摆到学生的面前,不仅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如何进行治疗和预防疾病,还可以帮助学生们学习如何有效地与患者进行沟通,提高治疗的效果,具有良好的临床教学意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篇10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3.07.255

【中图分类号】R-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7-0230-01

麻醉学专业近几年发展迅猛,麻醉工作及其教育已自成体系,形成独立专业,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麻醉医学的发展,并成为临床麻醉学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1,2]。在麻醉教学中如何运用先进的培养模式、改进教学手段、培养麻醉实习生的学习兴趣,已成为临床医学教育探索的重要课题。我院麻醉科自2007年对麻醉实习生实行规范化教学管理以来,取得较好的效果。

1 教学对象

初入临床的麻醉专业实习生。

2 教学目标

通过为期半年的专科系统化培养,使麻醉实习生能熟练掌握麻醉基本理论,基本麻醉方法、监测技术;急救技术;熟悉麻醉意外及围术期各种并发症的处理,培养麻醉实习生较好的临床思维能力和较强的团队协作能力。

3 规范化培养方法

3.1 师资队伍。由主治医师以上、具有扎实的专科理论知识、丰富的临床工作经验、并具备一定管理水平、能充分保证教学质量的高年资医师担任带教老师。

3.2 教学手段。

3.2.1 建立完整的学生档案。①学生考勤;②每天完成的麻醉工作量;③额外工作内容;以上三项由带教老师签字认可。④参加科室讲课的次数、内容,由教学秘书签字认可。⑤每月总结一次,由教研室主任签字认可。

3.2.2 建立高年资医师授课、临床指导和科研训练的制度。①对实习生每周一次高年资医师理论授课。②由主治医师以上人员亲自带教参加一线临床工作,施行各科的麻醉。③根据个人能力和意愿,参加本科室科研实践。

3.2.3 建立教师与学生互评制度。

3.3 教学内容。

3.3.1 入科教育。由教学秘书负责。集中学习医院实习生上岗规定,各项核心制度,麻醉科各项操作诊疗规范,麻醉科工作流程,科室相关行政规定;熟悉麻醉科手术室工作环境,麻醉准备间、手术室、麻醉恢复室的功能分区;熟悉各类麻醉急救物品、药品;熟悉麻醉文书、电子病历的书写与建立,使实习生能够循序渐进的进入麻醉医生的角色。

3.3.2 医疗安全,医学伦理教育。由指导老师负责。培养秩序井然的工作程序、正规的技术操作、良好的工作习惯是避免麻醉事故、实现麻醉安全的重要保证。在麻醉前认真访视病人,评估病情,签署知情同意书;手术过程中自始至终细致地观察病情变化,及时监测和记录患者各时点的生命体征;认真处理和及时报告麻醉手术期间各种突发意外和并发症;不能,更不能擅离岗位。

3.3.3 临床实践教育。①每周至少一次理论学习;②由主治医师以上人员亲自带教参加一线临床工作,施行各科的麻醉。要求认真访视病人并书写术前、术后访视记录,认真填写麻醉记录单,术后写好麻醉小结。熟练掌握椎管内麻醉、神经阻滞、气管内插管、静吸复合全麻等;掌握各种监护仪、麻醉机、抢救设备的使用及常见病、多发病的麻醉方法及麻醉管理;熟悉动、静脉穿刺术及双腔气管插管、单肺通气及纤维支气管镜的使用。熟悉休克、脑复苏治疗、酸碱电解质失衡的治疗、麻醉机和血气分析仪的使用,以及各种麻醉意外、围术期并发症的诊断和治疗。③根据个人能力和意愿,参加本科室科研实践,由课题负责人进行指导,使其掌握一定的科研思路和方法,鼓励学生提出有意义的创新思路。

3.3.4 考核方法。①教研室主任每天随机提问实习生所学的知识点;每周检查实习生的学习笔记并做修改;制订有效、合理的量化考核指标,每月组织理论和技术操作考核,不断强化巩固所学知识;出科前理论和技术操作考核。②每月组织指导教师和教研室主任以考勤、临床、参加讲课等多项内容对实习学生进行评议,考评分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档由教研室主任签名后存档。③每月组织进行教师与学生互评,由教研室主任和教学秘书负责,督促教师与学生改进工作态度和学习方法,弥补不足。

4 教学效果

2007年至2013年共计44名麻醉实习生参加了我科的规范化教学,包括本科实习生27人,大专实习生11人。经过在半年的严格带教,他们具备了一定的专业素质,基本掌握常规手术麻醉操作、管理及监测;对各种急诊、特殊病人,围手术期发生的危急情况救治积累了一定经验。所有学生在科室和学校各类考核中合格率均达到100%,已有3名本科实习生考入我院硕士研究生继续学习,其他分配至各医院的学生在工作中也获得了较好的评价。

5 体会

5.1 要有一支优秀的带教团队。带教老师首先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敬业精神和强烈的教学责任感,有进取心,才能在教学中通过言传身教不仅把业务知识传授给学生,还要把良好的医德医风和极端认真的工作态度传授给学生。

5.2 强化职业教育。通过了解学生的人生观、职业观、个人情况等,有的放矢地进行职业教育,强调敬业奉献的工作作风,树立职业荣誉感。在临床实践中注意培养学生加强医患沟通、医护沟通和师生沟通。充分尊重患者的知情同意权,加强医学伦理教育,做到尊重病人的生命,尊重病人的人格与尊严,尊重病人的生命价值,尊重病人的医疗权利,提高麻醉实习生的人文素质[3]。

5.3 规范化教学要适应本专业工作需求。由于麻醉科所涉及专业知识包括休克复苏、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失调、感染、外科营养、输血、创伤后内分泌及免疫功能异常、脏器功能维护、围手术期处理、重症监测等外科及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等内科知识,是各学科基础知识的有机结合。麻醉教学不能简单套用其他专科的教学模式。

5.4 培养团队协作能力。很多医疗活动都需要集体的配合才能完成,因此还需要培养实习学生沟通、交流和协作的精神。通过建立以团队为基础的学习教学模式[4],构建一种新型的学习型团队,应用团队化为主体的学习管理模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5]。

临床麻醉学实习是麻醉学的一项重要教学活动,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桥梁。如何更有效地提高培训效果,使所有的实习学生都可以达到培训标准是我们的中心任务[6]。我们需要麻醉学专业毕业生能真正学有所长、学以致用,为其将来更好地适应本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左友波,余庆波,陈昌林,等.浅析如何提高麻醉临床实习质量[J].川北医学院学报,2007,22(1):95-96

[2] 徐桂萍,伍湘伊.对麻醉学专业本科生实习带教方法的探讨[J].西北医学教育,2006,14(5):614-616

[3] 王亚峰.医学伦理教育应致力于培养医学生的人文素质[J].中国医学伦理学,2003,16(6):4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