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礼仪模板(10篇)

时间:2023-01-29 00:04:05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国学礼仪,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国学礼仪

篇1

一、泰国学礼仪的缘由

泰国是一个笃信佛教的国家,在泰国即使国王拜见僧王也要下跪行礼。在曼谷的玉佛寺,供奉着泰国地位最为崇高的一尊佛像,每年都是由国王亲手为佛像更换衣服。在泰国旅游,处处可见身披黄色袈裟的僧侣以及富丽堂皇的寺院;在民间家家户户都供奉佛经佛像。佛教文化深深影响着泰国民众的思想观念和精神世界,佛教为泰国人塑造了道德标准,也影响着泰国学生的行为规范和学校的礼仪。

泰国最早的教育是传统的寺庙教育。从1220年到1886年,泰国的教育由寺庙教育、宫廷教育、家庭教育发展到1932年的正式教育。1932年泰国发生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泰国近代史上第一部确立君主立宪制的宪法诞生了,该宪法除了明确国王是国家的元首,武装部队最高统帅,各种宗教的支持者之外,还开创了泰国现代的教育制度。

但追根寻源,僧侣阶层才是泰国历史上第一批职业教师,至今仍然地位显赫。千百年来,僧侣阶层用他们的渊博知识和职业戒律教化和规范着泰国民众的言行,泰国民众也以他们独特的方式表达着对僧侣阶层的敬仰和感激。这种敬仰和感激之情久而久之就演变为一种礼仪,一种信仰,渗透到了现代教育制度中,渗透到泰国民众的骨子中,造就出具有谦恭,宽容,善良、文明、热情等优良品质的泰国民众。在我任教的泰国艺术大学佩契布里校区,虽然远离市区,但宗教的氛围也丝毫不减,我无时无刻都能感到这种气息的存在,而且是呆得越久,越熟悉泰国文化,就越发有同感。

二、泰国学校的常规礼仪

泰国是一个非常重视礼仪的国家,学生从小就养成说敬语和讲礼节的习惯。每天清晨彼此见面都会行“合十礼”,就是双手合十放在胸前,然后深鞠躬,让鼻子碰到中指,学过汉语的会说一声“你好”,没有学汉语的也要说声“萨瓦蒂卡”。泰国是一个等级森严的国家,对不同的人行“合十礼”的方式略有不同。如果你向泰国极受尊敬的僧侣行礼,你需要双手合十,把手举至头顶,然后鞠躬行礼;如果你向长辈行礼,你需要双手合十,将手放于胸前,深鞠躬,让鼻子碰到中指;如果你是向同辈行礼,你只需要双手合十,将手放在胸前就可以了。在学校里,平时当学生请教老师或等候批改作业时,总是很安静、很自觉地跪在老师的桌子旁,中国老师往往会示意不必那么客气,可以坐到椅子上,这时他们也会选择蹲下的方式,绝对不会站着比老师高。

泰国是一个文明祥和的国度。从金碧辉煌的皇宫,到脚不沾尘的寺院;从优美迷人的海滩,到具有热带风韵私家小院;从蔚蓝明亮的天空,到宽阔幽静的校园,到处都是洁净而美丽的。走进校园,你会被大学生们整洁朴素的校服所吸引,一年到头一身简单的白衬衫和深色下装,再佩上带有佛像的校徽,显得朴实无华,又富有青春朝气。泰国人喜欢慢节奏、休闲的生活,但学校里却看不到学生打牌或打麻将的情况。泰国学生非常爱清洁,不会随地吐痰,不会在墙上乱画乱踢,也不会乱扔东西、破坏公物等。在学校食堂不论人多人少,学生们总是会自觉地排队。泰国是一个懂得尊重他人的权利,包容性极强的国家,在我任教的学校也接纳人妖学生,帮助提高文化素质,实现自身价值。泰国学生女生多男生少,平日里大家大多彬彬有礼,很难看到大声喧哗或者当众发脾气、吵架的现象。今天泰国旅游管理专业倍受青睐,培养出的学生具有热情、周到、认真等专业服务素质,能把为他人服务视为自己的一份荣幸的工作。也许正因为这种种的因素,才造就了泰国世界旅游强国的名誉。

三、宗教文化与校园生活

泰国是一个充满仁慈、仁爱的国家,佛教让泰国人懂得因果报应的道理,塑造了泰国学生的道德标准,使之形成了崇尚忍让、安宁和爱好和平的精神风范。泰国一年中的节假日有13天之多,除了万佛节,佛诞节,三宝佛节外,还有父亲节,母亲节,元旦等。每逢节假日,学校都会放假或组织学生参加丰富多彩的活动。通过活动,学生潜移默化接受传统的影响,了解传统的文化内涵及举办程序。

泰国学生普遍热情善良,乐于助人,热心参与公益活动。在我任教的大学每个学期都要举行全校性的义务献血活动,老师、学生们都会义不容辞积极地参与,整个活动充满仁爱的关爱,彰显着人性的光辉。平日里经常有学生为当地的寺院筹集善款,据说泰国的多数寺庙都是靠社会捐赠善款来维持的。

泰国是一个尊师重教的国家,每年新学期开学第二周星期四就是泰国的拜师节,每逢佳节泰国国王的公主们也会到各个学校参加庆祝活动。按学校惯例,活动时总要邀请僧侣们到场诵经祝福。学生一律盘腿坐在地上,先唱国歌,而后在僧侣们的主持下背诵佛经,唱诵圣歌,僧侣们为新生祈祷,赐福他们前程光明。接着校长讲话,歌颂教师们的伟绩,激励学生努力学习,为美好的未来奋斗。在这个隆重的节日里,每班的学生会亲手用鲜花编制一至两个美丽的花篮,作为礼物献给老师。花篮就陈列在大厅最醒目的地方,供老师、学生观赏,学校还组织老师当场打分。泰国学生确实心灵手巧,花篮设计新颖大方,色彩艳丽,制作精致、华丽,既浓缩了泰国的文化和智慧,也体现出现代审美的专业水平。庆典上最感人肺腑的场面便是参会的每位学生手持一串串茉莉花圈,跪着走到老师的跟前,向老师献花,表达他们仰慕与尊敬之意。老师在接受学生馈赠后,为每个学生祝福。通过这一活动,学生可以了解教师的光荣使命,尊重老师的地位,感谢老师培育之恩。我是第一次经历这样的场面,被学生的真诚深深震撼,不由地感到教师工作的神圣。

泰国是一个热爱生活,充满浪漫的国度。在业余生活中,学生们除了喜欢谈论少女的婀娜多姿,少男的白净俊朗外,最突出的就是有许多由学生会的学生自己组办的文艺表演、体育活动、社会考察、出国旅游等活动。其中也不排除是旅游专业的学生大学学习阶段中必须完成的一项学习任务,也就是学生作为活动的筹划者、组织者或服务者自己组办一次国内或者国外的旅游,老师除了活动结束后要给每个学生导游打分、做评价外,活动中与社会上召集的散客一样只是一个享受生活的旅游者。这些活动极大地增强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合作意识以及社会的适应能力,同时也使得整个校园里天天都流动着一股蓬勃向上的积极力量。

篇2

翻开任何一本现代礼仪方面的教科书,你都会发现里面的主要教学内容基本上是在参照西方实用礼仪知识的基础上形成的。融合西方宗教和人文思想的西方礼仪,更注重外在形式的规范化和有序。这就导致很多礼仪老师以为只需要将学生的动作要领和步骤训练得规范标准即可。这其实是走入形式化教学的误区。要知道,中华民族自有的一套传统礼仪即使是到现在也仍具有现实意义和人文价值,其倡导的“修身进德,勉为君子”的宏大思想一直是中华民族的灵魂和根基。目前广为流行的微笑训练标准是“露出八颗牙齿”,这实际与中国传统要求的“笑不露齿”是相矛盾的。大家想想,没有来自内心的平和喜乐,只剩下考核标准的微笑还有什么意义呢?没有深厚国学文化的熏陶和涵养,“邯郸学步”式礼仪教学与涵养君子之风的目的完全背道而驰,礼学的真正目的反而被掩盖了。

一、现代礼仪教学中增添国学的意义

2013年10月教育部“1号文件”《关于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意见》,从方案中我们看到北京中考语文总分值由120分增加至150分,高考总分值由150分提高到180分。其目的就是为了加强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考查,充分体现语文的基础性和作为母语学科的重要地位。这里反映出对传统国学的重视,足以引起每位教育工作者深思。国学知识博大精深,需要我们撷取精华,将传统礼学之“魂”与现代礼仪之“形”完美结合起来,塑造中华民族自有的道德风范。

二、授课环节中增添国学魅力的操作步骤和方法

1.吟诵

教师在讲述新课之前可安排学生用3~5分钟时间吟诵一些耳熟能详、朗朗上口的国学经典词句,要求他们在吟诵时态度中正平和,精气内敛,荡涤乖戾之气,涵养君子之风。如在讲述“礼”的核心和特点时可选用如下语句。

人无礼则不立,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荀子》)

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论语》)

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礼记・曲礼》)

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论语》)

非礼勿听、非礼勿视、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论语》)

礼者,理也。(《礼记》)

在讲述沟通技巧这一章节时,可补充一些修身养性的句子。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资治通鉴》)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论语》)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诗经》)

仁者见之谓之仁,智者见之谓之智。(《周易》)

夫礼者,自卑而尊人。(《礼记》)

在讲述餐饮出行等礼仪时可选用如下语句。

食不言,寝不语。(《论语》)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论语)

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论语》)

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论语》)

食居人之左,羹居人之右。(《礼记》)

共食不饱,共饭不泽手。(《礼记》)

行不中道,立不中门。(《礼记》)

吟诵便于记忆,便于理解。在吟唱朗诵的过程中反复琢磨作者的原意,体会其丰富的思想内涵,终有一天,心胸必会豁然开朗,与作者越千百年而相通。这不仅是学习传统文化的有效手段,还能引发触动学生的追思情怀并深刻领略国学的魅力。

2.研典

被称作20世纪最知名的历史学家和伟大智者的阿诺德・约瑟夫・汤因比博士曾说过,古典教育是一种无价的恩惠。《周易》亦有云:“君子以多识前言往行,以蓄其德。”一个人的阅读史,就是他的精神发展史;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就取决于这个民族的阅读水平。我们在指导学生学习过程中可恰当地节选一些通俗易懂,紧扣主题的国学小故事、趣闻、掌故等,课后还可布置相应的选读内容来加以精进和巩固。

在讲到礼仪修养的重要性时,可以将《子路见孔子》和孔子有关“文质彬彬”的描述结合起来:

子路见孔子,孔子问曰:“何好?”曰:“好长剑。”子曰:“以子之能,加之学,岂可及乎?”子路曰:“学岂有益哉?”子曰:“狂马不释策,操弓不反檠,木受绳则正,人受谏则圣,受学重问,孰不顺成?”子路曰:“南山有竹,不揉自直,斩而用之,达于犀革,何学之为?”子曰:“括而羽之,镞而厉之,其入不益深乎?”子路拜曰:“敬受命。”(选自《孔子家语》)

篇3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君子务知大者远者,小人务知小者近者。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篇4

一、 首先在教育内容上把关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首先必须去除国学礼仪教育中那些封建道德内容,防止陈腐的毒素毒害新时代的幼儿。《弟子规》 、 《三字经》等经典中也有少许说法,在今人看来,往往是迂腐的,甚至是迷信的,非常不适合当代生存状况,这样的内容家长在对孩子进行渗透时要剔除;其次,选择的内容要适合孩子年龄阶段阅读。《三字经》 、 《弟子规》 、 《千字文》等典籍,三字一句,合辙押韵,朗朗上口,孩子容易记住,且有兴趣反复朗读,其中的内容博大精深而又深入浅出,文章将历史悠久而内容广博的中华传统美德悄无声息地融入短短的句子中,每字每句,都告知为人处世的道德规范,对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很有作用。如“长者立,幼勿坐”,“对饮食,勿挑拣”,“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等等。

二、 在教育形式上改进

选取国学中的精华,把国学中的经典礼仪教育生活化、故事化、游戏化,通过生动活泼、寓教于乐的活动,让幼儿喜爱并乐于学习和接受,切忌说教和灌输。

家长可以在孩子吃东西时讲“孔融让梨”。如今的独生子女大多是小皇帝、小公主,见了喜欢的食物只顾吃独食,或者先把好的挑了吃,不懂得谦让。此时,正是爸爸妈妈给孩子讲“孔融让梨”故事的好时机:孔融4岁时就非常懂得礼节。一天,父亲让孔融七兄弟从最小的小弟开始挑梨吃,小弟挑了个最大的,而孔融拣了个最小的说:“我年纪小,应该吃小的,剩下的大梨就给哥哥们吧。”父亲听后十分惊喜,又问:“那弟弟也比你小啊?”孔融说:“弟弟比我小,我也应该让着他。”讲完了,问问孩子:“宝宝吃东西时应该怎样做呢?”

这个典故是培养孩子谦让、懂礼品质的最好事例,但不能指望孩子一步到位。因此,可以在一段时间内将这个故事作为饭前或吃点心前的保留节目,请孩子给大家讲一讲。让国学中的礼仪教育故事化,日久天长,孩子就能将对“融四岁,能让梨”的感悟转化为体贴关心他人的行为,并衍化成一种良好的行为习惯了。

在孩子“以自我为中心”时讲《弟子规》,讲国学教育生活化。不少宝宝都是“小磨蹭”,父母招呼洗澡、收拾玩具或停止看动画片,说了几遍也不见他们动弹。每遇到这个场面,父母最好趁机教《弟子规》:“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自己说一句,让孩子跟着学一句,再讲解一番,使之明白,父母招呼自己,应立即答应;父母要求自己做一些事,也应很勤快;父母教导的时候要恭敬地聆听;对父母的批评要愉快地接受。告诉他,从古至今,孩子都是这样尊敬父母的,由此使他们学会尊敬父母长辈、懂规矩。

当父母忙着做事而被宝宝打断时,教他们诵读《弟子规》中的相关的语句:“人不闲,勿事搅;人不安,勿话扰”;《论语》中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使之明白,看见人家没有空闲就不去打搅;看见人家身体不舒服,也不去请教问题;自己不想要的,不希望的,也别强加给他人。教育孩子做事要把握好时机,将心比心,尊重别人的感受,多站在他人的角度想问题,在人家方便的时候才提出自己的要求,不能只顾自己,这是礼貌、更是做人做事的基本准则。爸爸妈妈们不妨借助国学典籍中的基本礼仪,培养男孩的绅士风度和女孩的淑女风范。

当下一些教学机构所引入的“国学”,其教学方式大多是带着孩子读读背背,摇头晃脑,入口不入心。这样的“国学”教育,表面上教给了孩子“国粹”的知识,其实质却伤害了孩子的身心和智力发展,拔苗助长,适得其反,影响孩子一生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对待国学教育,家长一定要严肃认真,避免步入误区。

三、 持之以恒,言传身教,创造国学氛围

篇5

一、幼儿诵读国学经典的价值

1.国学经典的文化价值

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上下五千年的华夏文明举世瞩目,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先人积累了大量的智慧,曾使得中华民族在世界民族之林的航标中遥遥领先。然而以儒家文化为核心的传统文化却也有它愚昧和落后的一面,并在20世纪初的中得到教育界和文化界的否定,鲁迅曾经在《狂人日记》中将以儒家为代表的封建礼教思想描述为“吃人”。 传统文化经典也被国人以摧枯拉朽之势摒弃一旁。随后很长的时间里,国人的思想一直都被追求“民主”、“自由”所主导,一直到之中的破“四旧”,传统文化被与封建礼教划上等号,国学经典也被视为封建糟粕,将其弃之尘埃。

然而,随着当前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全球一体化的加剧,在激烈的外来文化的冲击下,怎样保住文化的民族性与本土性?这成为当下国人日渐关注与思考的问题。于是传统文化得到重新的慎思,牟钟鉴,陈光林在其主编的《儒学价值的新探索》中谈到:“传统文化和儒学有‘三性’:时代性、民族性、人类性,时代性要转换,民族性要升华,人类性要阐扬。”对于传统文化我们要秉承理智和甚至的心态,对于违背时展的、落后的要给予改善,对于具备民族性特色,体现民族优秀文化的要给予发扬,具备人类性的更要给予积极推广。对于传统文化不能一概视为封建、落后的糟粕,而应进行“创造性的转换”与“综合创新”,既要超越传统,又要超越反传统,国学经典文化就像我们民族的血液,需要在蜕变中传承,“一个民族没有了经典,就没有了文化,没有了历史,没有了根基,没有了灵魂,没有了常理常道,因而也就没有了未来与希望。”[1]

二.幼儿阅读国学经典的意义

2.1 国学经典的启蒙意义

国学经典文化以 “仁义忠恕孝悌礼信”的道德伦理观为核心,国学经典文本里几乎都贯穿了这样的价值观,这对于幼儿从小养成道德、诚信、孝顺、仁爱等传统美德具有直接的促进作用,幼儿时期,处于人格发育的基础时期,可塑性非常强,价值观的灌输对于以后的为人处世,性格养成都非常重要,现在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自私、任性成为当下幼儿的代名词,而国学经典的诵读,可以塑造传统礼仪文化的语言环境,加上教师的适当引导与讲解,让国学经典文化在他们心中扎根,从中华传统文明中,汲取到正面的能量,尤其是当下外来文化、网络文化的冲击,国学经典文本的阅读与学习对于幼儿健康人格发育、培养良好的道德素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2 幼儿是传统文化的传承者

一个民族的生存与发展,离不开本民族文化的保持与传承。[2]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犹太民族历经了几千年的颠沛流离但最终还是复国,这离不开其对于本民族文化的坚守。当前越来越多的国外民族对我们中华传统文化表现出了海纳百川的接纳与认同,但是却有很多国人在冲击中迷失,因此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刻不容缓,幼儿时期是一个对周边事物建立认知的阶段,此时介入以国学经典为主的传统文化教育,有利于其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将其作为最初的价值观确立,从而有利于传统文化的传承以及未来的弘扬。

三、幼儿国学经典诵读---以《弟子规》为例

国学经典作为传统文化最核心的部分,曾经对封建社会进行了几千年的精神统治,对于仁爱、诚信等中华民族优秀道德伦理观的形成功不可没,但是其也有愚昧和落后的一面,因此教师在幼儿诵读的过程中要给予适当的讲解与引导,以实现在传承中创新的目的与效果,本文就以国学经典《弟子规》为例,根据笔者的课堂实践,谈一下幼儿国学经典诵读中需注意的问题。

《弟子规》原名为《蒙训文》,作者是清朝秀才李毓秀,后来经过贾存仁改编而成《弟子规》。其内容主要来源于《论语?学而篇》“弟子,入则孝, 出则悌, 谨而信, 泛爱众, 而亲仁, 行有余力, 则以学文”的文意,经过引申扩展,以三字一句,两句一韵的形式进行了阐释与论述,为“弟子”们指引了为人处世之道。倡导在生活中以家庭和睦、社会和谐为第一目标恪守各种礼仪和规范。笔者认为在阅读课对《弟子规》进行诵读教学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 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加深幼儿的理解

在《弟子规》的诵读课上,笔者一般会结合生活经验,有的放矢的解释相关内容,比如"父母呼 应勿缓;父母命 行勿懒”首先给幼儿解释这几句话的意思,告诉他们,要尊重父母长辈,从小要有“孝”的观念,并结合一些现实情况进行讲解,比如很多幼儿都会看央视的儿童频道,央视儿童频道近几年搞的《十大孝心少年》评选活动,在幼儿及家长当中也都比较熟悉,可以结合电视节目为幼儿讲解什么是“孝行”,并与家长配合做一定以“孝”为主题的活动,比如回家给父母洗脚,帮助爸爸妈妈做一件家务等等。诵读“若衣服,若饮食,不如人,勿生戚”的时候,则主要针对大班虚荣心萌芽的现状切入,告诉他们不攀比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历史上很多有作为的大人物在生活中都谦恭有礼,不比吃穿。引导幼儿从小树立简朴、自律的作风。

2. 对内容进行引申扩展,培养幼儿创新精神

前文也提到,对于国学经典我们要持批评地继承的态度,因此在给幼儿上国学诵读课时不能盲目灌输所有的传统文化观点,还是以"父母呼 应勿缓;父母命 行勿懒”为例,这里面既蕴含着遵从父母的“孝行”理念,也有封建社会“愚忠”、“愚孝”的暗示,因此在幼儿诵读过程中要给予适当引导,培养幼儿的质疑与创新精神,指出对于父母的观点和行为,既要充分尊重,也要独立思考,思考父母的观点与命令是否合理,如果不合理的话,则可以引入后面的内容:“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以和顺的态度与父母沟通,反复劝谏,启发幼儿勤于思考,对书本内容也要有自己的认识与分辨,从而有辨别的汲取传统文化精髓。[3]

3. 活学活用,促进幼儿知行合一

随着诵读课的进行,幼儿对《弟子规》的认识也逐步深入,根据笔者的教学

经验,小班幼儿即可完整讲述弟子规中蕴含的1-2个故事,但是对于与实际行动的结合,还需要教师的强化与环境的渗入,比如在上其他课时,有个别幼儿不停讲话,课堂气氛一时难以安静,于是笔者严肃的说:“话说多!”其他幼儿立即齐声喊出:“不如少!”个别幼儿听到这里,知道是不好的行为,立即安静了下来。根据笔者的经验,笔者所教授的从小班开始到大班,《弟子规》诵读课都对幼儿的价值观念及行动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影响。

结束语:国学经典文本的诵读,对于幼儿思想道德启蒙及华夏文明的传承有着重要的意义,但是在诵读过程中需要教师适当介入与引导,让幼儿既能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汲取到传统文化精髓,同时又能摒弃封建糟粕,并且做到将价值观转换为行动,从而真正实现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

参考文献

篇6

摘 要:中国以礼仪之邦著称于世,礼仪文化源远流长。礼仪文化内涵丰富,形式多样,影响深远。它既是中国乡村社会的文化传统,又是传统国家意识形态的重要组成。2012年1月16-17日在北京召开的“礼仪中国”东岳论坛学术研讨会从礼仪的视角切入,围绕礼仪的现状与反思、传统礼仪功能和当代价值、礼俗的发展与变迁、国家祭祀与宗教礼仪、民间信仰与礼仪规范等问题进行研讨,旨在加深对中国的历史传统和现实处境的深刻理解,促进对全球化时代中国文明主体性的理论思考和实践关怀。关键词:礼仪;文化;礼制;礼俗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12-0105-03礼仪文化源远流长,影响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2012年1月16-17日在北京召开的“礼仪中国”东岳论坛学术研讨会①汇集了来自法国、韩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和国内四十余位专家学者。论坛从礼仪的视角切入,进行了六场大会发言,围绕礼仪的现状与反思、传统礼仪功能和当代价值、礼俗的发展与变迁、国家祭祀与宗教礼仪、民间信仰与礼仪规范等问题进行热烈讨论,旨在加深对中国的历史传统和现实处境的深刻理解,促进对全球化时代中国文明主体性的理论思考和实践关怀。下面对研讨会中代表们关注的主要论点略作综述。一、礼仪的历史意义和当代价值中国以文明古国、礼仪之邦著称于世。在五千年的文明史中,礼仪影响着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中国古代是一个“礼制”社会,礼仪在维系血缘纽带、协调人际关系、规范伦理道德和稳定社会秩序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历史上无论是从经学意义还是史学意义,关于礼仪的研究非常发达,取得了辉煌的成就。然而由于历史原因和政治因素的影响,加之现代化进程和全球化影响,在新旧秩序交融和变革的大背景下,礼仪研究失去了连续性,道德滑坡、礼仪缺失成为中国当前普遍呈现的社会现实。挖掘礼仪的思想内涵和历史意义,重新审视礼仪的历史实质和内在精神,以古为鉴,思索礼仪的当代使命和现实价值,为当前的社会现实问题提供解决之道成为学者们关注的焦点。彭林(清华大学)教授的报告《礼是中国文化之心》概述了礼仪文化在中国文化发展史中的重要作用和深远影响,指出礼在中国文化发展中在国家典制、人际关系、社会风尚、道德规范、社会秩序等方面发挥过重要作用。礼乐文明奠定了中国文化的底蕴,是中国文化区别于西方文化的根本标志,中国的核心思想就是礼。如今需将“礼”的教育与推广提上议事日程。萧放(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以《中国传统礼仪形态与当代社会生活规范轮纲》为题,结合自己研究针对在当前礼仪淡化、缺失、传承断裂的背景下,对如何保持中华礼仪文化的独特性,复兴与重建礼仪文化等问题提出了实践性建议。他认为,当前可以从三方面进行尝试:一是对传统礼仪文献做系统梳理,建立完整的信息库;二是根据传统的礼仪文献和礼学著述,对诞生、成年、婚礼、丧礼等具体礼仪进行专题研究。在研究的过程中,他特别提出要加强对实践的强调,要尝试对某些礼仪形式的恢复。以前研究中容易被忽略的礼器,作为民众行为方式和礼仪表达的重要载体,也应成为今后研究的重点;三是通过定点和抽样调查、深入访谈等形式,作深入的社会文化调查,为礼仪的推广做信息支撑;四是在对传统礼仪特性、社会流传变化方式以及西方礼仪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提出组建民族礼仪的模式。通过试点和示范,使传统礼仪文化资源得以转化和利用。李鸿宾(中央民族大学)教授的《当前社会“礼仪”缺失的若干思考》列举了当前社会礼仪缺失所造成的种种问题,并从历史的角度分析了问题产生的原因。他认为造成这种礼仪缺失的主要原因就是以和60年代“破四旧”为标志的“革命”范式下对传统的废弃。同时,他将中西方礼仪文化发展进行了对比,认为欧洲在传统向现代社会转轨中延续传统的优秀成分,又与现性、文明相结合创造了包含优质传统文化要素在内的现代性礼仪规范;而中国在被迫从传统向现代转型过程中文化承传的脉络被割断,使得传统与现代相互脱节,现代礼仪精神内涵缺位,文明规范丧失。而解决之道就是重新认识“传统”,完成“传统――现代”的对接,同时将中西优秀、精致文化相结合,使东方社会走向文明。贺学君(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的报告《传统礼仪的“神”与“形”》分析了传统礼仪的特征,指出礼仪的基质与人类积极本质一脉相通,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延续性,同时具有浓郁的历史性与鲜明的时代性。而当下道德滑坡、文明失落的现状要求在传承和创新传统礼仪时,不仅要明了传统礼仪之“行”,即礼仪的程序,重视仪式本身的严肃性和神圣性。她以人生仪礼为例进行了分析,提出更要理解传统礼仪之“神”,即礼仪背后的文化精神。根据新的时代意识,神行结合,在继承的基础上创造性的构建现代人能够接受的新礼仪。王杰文(中国传媒大学)副教授的《“礼仪中国”的神话――古今中国礼貌用语的比较研究》通过古今中国礼貌用语的比较研究说明,古代中国的礼貌用语是一种基于“差异”与“不平等”的社会等级的、流行于精英群体的仪式。这种仪式性的表征方式会随着社会的变迁发生变化。礼貌用语本身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中国人要批判地继承传统需要正确认识礼貌用语本身的适用性。韩国学者崔顺全(韩国国立民俗博物馆研究官)以《朱子的与韩国祭祀的现状》为题,从祭祀场所、陈设图和行礼等方面考察了当今韩国施行祭礼的现状,通过古今对比说明朱子的《家礼》在存续至今的过程中发生了哪些变异,对韩国民众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及其如何被民众接受并被应用到现实生活中成为传统祭礼传承至今。来自北京朝阳区高碑店村的党支书支芬书记以《弟子规的村落实践》为题,介绍了高碑店村以弟子规为代表的传统礼仪在高碑店村复兴的过程及其对村民的影响。二、国家祭祀与礼制表达“国之大事,在祀与戎”,中国古代国家祭祀在历代的王朝统治中发挥着重要功能。作为礼乐制度的重要内容,国家宗庙的设置和祭祀,不仅是国家权力在信仰领域最为重要的外化形式之一,也是保证政治权力秩序稳定、整合社会的重要手段。在这种礼制化过程中,国家与民间各种力量的关系和互动也是历来礼仪研究领域中的重点。雷闻(中国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的报告《太牢之殇――唐五代国家祭祀中的用牛与屠牛之禁》从中国古代国家祭祀中的祭品入手,分析了唐五代时期国家祭祀仪式中用牛与屠牛之禁的变化及产生这种变化的原因。北京民俗博物馆副馆长关昕的论文《礼俗之间:北京东岳庙祀典的象征与实践――兼及明清“小祀”的融通性》以东岳庙为例,分析了东岳庙在由宫转庙的礼制化过程中国家正祀与民间信仰的互动。指出“小祀”在国家制度和观念上具有伸缩性和灵活性。这种特性使得小祀中的一些礼仪实践成为社会共享的资源和思想,其礼制也内化为民众思想的源泉之一,被熟稔的汇入于行善积功的大众宗教实践中,从而成为民间社会接衍国家礼制理念和实践的中介。张勃(北京联合大学)副教授的报告《从国家祭祀场所到公共生活空间―北京五坛的功能变迁》考察了北京地区五坛在国家祭祀体系中的地位和这些祭祀场所在20世纪发生的重要变化。通过这种功能变迁说明国家祭祀活动是中国成为“礼仪中国”的重要方面,而对包含崇尚秩序、天人合一等观念的祭祀活动进行一定程度上的恢复有利于礼仪中国的当代重建。朱玉麒(北京大学)教授的《告于庙社到告成太学――清代边疆平定的礼仪重建》论文通过对大量碑文和史料的考证,指出帝王时代武功从告于庙社到告成太学,不是简单地恢复上古礼制,实际上是将新的帝国疆域布告天下。通过这一形式显示国家权力在疆域中的象征。而这种变化也对清代士人新的中华国家概念形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三、民间信仰中的礼制习俗与地域社会作为民间信仰中的神庙祭祀是中国礼制体系的重要组成。作为一种“地方性”的文化现象,在考察民间祭祀礼仪时将考察对象置于其所处的社会文化背景下,按照社区分析和田野调查的方法研究民间信仰的功能和影响、仪式与社会变迁、地方社会与国家权威之间离合与共融等成为代表们关注的热点话题。台湾陈益源(台湾成功大学)教授的《台湾云林口湖“牵水车藏”集体祭祀礼仪所蕴含的民间智慧》通过台湾云林的水难祭祖仪式的考察,分析了在将这种灾难转变为今天台湾地区富含仁爱精神和慎终追远的孝道精神的文化资产过程中,民间信仰中仪式的作用。安德明(中国社会科学院)教授的《对传统的协商:街亭村民间信仰重建过程中村民的互动》通过对甘肃天水街亭村20世纪80年代以来民间神灵信仰的连续考察,在民间信仰重建过程中村民之间动态的互动关系,指出任何一个社区从来不会存在有机的不变的传统,仪式和礼仪都是在新形式和新条件下得到新的改变和整治。今天所看到的传统祭祀和信仰实际是不同群体在多方协商和磨合过程中最终达成的一个为整个信仰系统内部成员共同接受的折中的新传统。孟宪实(中国人民大学)教授的《信仰的共鸣及其方式――试论东岳信仰的集体性》以北京东岳庙为例,通过对民间东岳信仰集体性的分析指出,民间信仰的集体性和组织性特点实际体现出了社会化的特征。当事人在进行神灵信仰和集体崇拜行为时更关心的是组织与集体本身。这种方式强化了日常生活的善举、善行,使得社会的良好道德建设有了组织化的落实。而这对于当今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杨利慧(北京师范大学)教授的《“一枚煎饼补天穿”――补天节探微》对学界较少关注的节日――补天节的文献梳理,探讨了神话在节日仪式形成过程中的作用以及饮食作为表达性文化所承载的多重意义,指出这种研究对于认识礼俗文化丰富性和多样性的重要意义。王炳华(中国人民大学)教授的报告《新疆孔雀河青铜时代居民崇“七”与“人日”崇拜习俗》结合多年的调查和考古发现,分析了这两种习俗的表现形式以及国家行政力量和地域传统之间在习俗形成中所起的作用。潘守永(中央民族大学)教授的《小传统、地方性知识与儒家“礼仪”制度:一个人类学的分析视角》从人类学角度,结合人类学家雷德菲尔德(Redfield)和格尔茨(Geertz)的“大传统”、“小传统”和“地方性知识”等相关概念和理论,通过对以儒家理论为基础的“礼仪制度”在中国传统社会中对治国理民、文化形成等方面的影响的分析,从礼制的角度对这些概念进行了解读和反思。四、中国传统礼仪的变迁和反思礼源于俗又不同于俗。官方礼制与民间礼俗在形式和内容上存在怎样的差别?在中国传统社会秩序构建中又各自扮演着怎样的角色?这二者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又随着时展产生了怎样的变化?礼俗的源起与衍变、古代礼制模式、礼俗生活的表现、礼仪文化现象背后所蕴含的思想及其对社会的影响等也引发代表们的广泛讨论。吴丽娱(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院的报告《礼与中国古代社会》站在宏观角度上从礼仪的起源、历朝历代礼制建设的措施和建设、礼制制度的发展、郊庙祭祀、国礼和家礼等方面对礼仪制度和国家制度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论述。提出礼仪制度本身为国家制度运转的一种方式,这种方式造就了中国社会的发展特色。陈梧桐(中央民族大学)教授以《明代乡饮酒礼》为题,总结了这种在明代中央和地方广泛实行的公众性礼仪的特点和功能,并分析了这种制度在维护统治秩序、引导社会秩序、加强基层控制中的作用。台湾学者钟宗宪(台湾师范大学)教授的论文《论〈礼记・昏义〉的性别意识》以《礼记・昏义》所载内容为核心对中国古代婚姻观念进行了考察和反思。认为婚姻的意义在于生殖、繁衍的目的;两性关系的建立,在力求男女和谐的分工;对于家国而言,则是基于社会人伦秩序的建立需求与两性角色扮演均衡分工的考虑。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博物馆副馆长张铭心的《两晋南北朝时期汉文化的分流与合流――以墓志风俗为中心》以与中国汉民族葬礼紧密相关的代表性用品――墓志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其发生、发展到成熟的三个阶段,具体形象地展现了中国中古时期汉文化的整体发展和地域流变特征这一层面。北京励志堂科举匾额博物馆馆长姚远利的报告《提纲挈领,用匾额复兴礼文化》概括了匾额的发展史及其在中国礼仪体系构建中的地位和作用。呼吁在新时代背景下重构当代礼制的同时应对匾额的文化价值重新审视。五、宫廷礼仪与宗教礼仪较之民间礼仪,宫廷礼仪具有规范及引导全民的示范性和引领性。各类繁复有序的仪式规程不仅对中国古代宫廷礼制的发展影响深远,而通过对宫廷礼仪行为的具体行为、礼制的发展过程的分析,探究其反映出的国家政权、等级差别等观念、对当时社会生活的文化意义等则有助于加深对不同时代国家建制、统治特点、社会状况的理解。赵中勇(故宫博物院)研究员的《明代宫廷典制史》从祭礼、家礼、宾礼和军礼四方面对明代宫廷典制的发展过程进行了梳理,同时分析了宫廷典制变化的原因和其对国家、中央和地方礼仪典制的影响等。彭勇(中央民族大学)副教授的《明代皇室冠礼的仪式及其功能》通过对明代皇室冠礼中具体仪式的研究,着重分析了这种皇家礼仪所反映出的强烈政治色彩。他指出明代皇室冠礼不单纯是皇室成员成年的标志,更是一种政治权力的象征,其实质是皇权运行的工具。赵和平(北京理工大学)教授的《唐代皇帝家庙》考证了自唐高祖李渊至高宗李治时代与太庙并立的皇帝家庙系统,分析了在中国传统礼制体系中除了前朝后室之外,左祖右社的宫城格局程式的形成过程宗教的影响深刻地渗透到中古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在礼仪文化中,特别是国家祭祀,宗教仪式与国家礼仪关系密切。从这一角度理解佛教、道教与国家礼制的关系、对民间社会的影响也成为部分学者研究的线索。刘屹(首都师范大学)教授的《道教礼仪的历史概貌与研究现状》对道教礼仪内容和发展过程进行了系统梳理,总结了道教礼仪的研究现状及其与国家礼制之间的关系。由此指出了当前的相关研究还存在对“道教礼仪”的内涵认识不足、历史发展脉络不清、对历史上仪式文本的形成过程考察不够充分和对古今道教礼仪关系的认识不够深入等问题并分析了原因。周齐(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的《由佛教名山文化略谈名山文化之场效应及其现代意义》主要讨论了佛教如何利用自身的文化之场效应在传播过程中的特殊作用对国家和民间社会产生影响。此外,部分学者还以书院为研究的切入点,探讨了书院在礼制教育和礼仪文化推广和传播方面的作用。北京东岳书院筹备组组长关三多以《同善堂义学与东岳书院》为题,通过对北京东岳书院的历史追溯,总结了书院在礼仪文化向民间渗透过程中的作用及其对当代书院建设的启示。赵法生(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的《梁漱溟的教育思想与当代书院的使命》通过分析著名教育家梁漱溟先生教育思想中书院在国民教育中的特殊地位,指出礼乐教育是人格培养和情志教育的重要内容,也应成为当代书院继续坚持的传统。叶涛(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的《宋代泰山书院述略》介绍了宋代泰山书院创办的时代背景、主要业绩、历史地位及其影响等,指出其在弘扬儒家礼学精神中的特殊作用。纵观整场论坛,从报告的学者和代表看,既有资历深厚、成就辉煌的学术大家,也有当今活跃在各研究领域的青年翘楚。六场发言,代表们的讨论热烈而广泛,两代学者间也增强了代际对话,不时碰撞出思想的火花。从报告的内容看,整场论坛呈现出以下特点:1.研究具有强烈的问题意识。学以致用。复兴礼仪文化、重构新礼仪不仅是应对当前道德滑坡、礼仪缺失的现实困境,更是中国走向世界确立自己主体文化的客观需要。因此,代表们带着强烈的问题意识和积极的入世精神,将关注的焦点普遍集中在了如何实施传统优秀文化价值的转化等现实操作性强的问题上,反映出学者们对文化的责任感和实践理性。在这种基础上对礼仪文化的重新审视和考察已经远远超过当下学术本身的使命和意蕴。2.增加了研究的广度和深度。此次参会代表们来自社会学、人类学、历史学、民俗学、考古学、宗教学等各个领域,跨学科、多角度的研究让研究者的视野更为广阔。同时,本次会议进一步扩大了史料运用的广泛性,墓志、碑文、地方文献等的大量使用,田野考察和文献解读相结合,加强了研究阐释的深度,结论也不乏新意。3.地域社会的研究仍是重点。本次会议涉及的论题非常广泛,有对典章制度的考证,政治理念的阐发,社会关系的论述,有对生活细节、器物习俗的描述和考证,还有对传统理论的批判和反思,而在历史情境中审视地域社会与礼仪文化的内在联系,从民间社会与国家权力互动的角度考察礼仪的变迁仍是当前研究的重点。

篇7

古代六艺之学(礼、乐、射、御、书、术)是古代对人进行综合技能训练的主要内容。我们的校本课程融合了当代教育的理念和时代需要,舍去了射箭(射)、驾车(御)两种技艺,将其替换为“弈”和“武”,借棋道与武德涵养身心,也给其他“四艺”重新做了注脚。最终在提炼、增补、修改的基础上,形成了 “新六艺”,即“礼、乐、弈、武、书、术”,从多个角度为学生建立起一个可观、可听、可触、可赏的立体国学系统。

自主设计利于学生发展的课程内容

制定学校国学校本课程纲要。纲要以文化育人的现代教学理念为指导思想,具体介绍了“新六艺”的制定原则、目标内容和活动参考等,并提出了相应的实施建议。

突出“礼”和“书”的规范与经典诵读。从课时比例上,“书”这一单元占总课时量的38%,体现了学校重视经典吟诵、积累、感悟的设计思想。“礼”除了安排专有课时外,还在其他课堂中以行为规范的方式再现、体验、实践。

带领高年级段学生走进古圣先贤。鉴于高年级学生的理解力,我们选择承载圣贤思想精神的《论语》、《大学》以及《古文观止》与学生同读共议,让孩子们理解中华思想的内涵,在濡染熏陶下孕育一颗中国心。

在研讨中斟酌修订国学教材与学材。2008年学校成立了国学校本课程研发小组推进校本课程实施。小组成员结合课程纲要及各年级课程框架,设计编撰了供1—6年级上下学期使用的教材与学材。教材的编写以新“六艺”为单元框架,统合相关的学习内容,课时教材则体现对学习主题的要素分解,并借助文字和图片呈现学习资源。研发组还设计开发与之配套的学材,学材在设计上更注重对教材内容的拓展,引导学生进行课前搜集资料、课后延伸等。

追求利于学生知行统一的课程方式

我校国学校本课程以学生的兴趣与需求为出发点,以社会的需要和学生的发展为目标,力求体现“适合学生学习的国学,适合学生参加的国学,体现行为表现的国学,体现教育深刻的国学”的课程设计思想。

行国学理念重在提高学生人文素养。为了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索的学习活动中有所收获,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创设了多渠道的参与体验方式让孩子们感知。如学习古礼时,老师带领学生实际模拟,创设拜访、待客等人际交往情境,引导学生感受古人对礼仪的重视。

篇8

2010年初到韩国时,我已年过五旬。不过由于一直从事教育工作,身体和智力水平一直保持得很好,再加上朝鲜话和韩语本是同根同源,经过几个月的强化培训,应付异国生活已然没有太大问题。可遗憾的是,我和媳妇韩智慧在管教孙子的方面产生了矛盾。

孙子陈智敏5岁,粉雕玉琢,既会说中文又会说韩语,十分可爱。我恨不得时时刻刻都看到他,所以主动要求担负起他上下学接送的任务。可媳妇智慧却说:“妈,你学习韩语已经很辛苦,不能再加重负担。再说,没有养隔代的义务。”我在家闲得无事,不禁埋怨起她来。

更让我不舒服的是,儿媳每次接智敏回来,总是让他做这做那:盛饭擦桌洗碗烧水什么都来。我忍不住责怪她:“孩子那么小,就让他做这么多事情,受得了吗?”“妈,我是让他体会一下什么是辛苦,学会感激长辈的恩情。”餐桌上,看着儿子乐呵呵地接过孙子盛好的饭,我也不好意思再多说什么。媳妇知道我喜欢饭后喝杯茶,她便倒好茶,让智敏双手捧着茶杯,恭恭敬敬地给我敬茶。看着小孙子颤巍巍地端着茶杯,我的心都悬了起来:“你这个当妈的,太狠心了!就不怕孩子烫着?”“妈,您别担心,孩子慢慢会习惯的,他是在表达对长辈的感激呀!”为此,我不得不改掉饭后喝茶的习惯,对媳妇也更加不满了。

可是,媳妇依然我行我素。每天早上送孩子上学时,她都深深地向我行鞠躬礼:“妈妈,我们走了。”小孙子也学着她的模样说:“奶奶,我上学去了。”母子俩晚上回来也是如此。对此,我很不习惯。更让我惊奇的是,媳妇还给智敏胸前挂上了“孝行牌”,牌的正面是父母像,背面是孝敬父母的格言与规定。每晚,她要求智敏对照“孝行牌”默想自己的所作所为。有时,她还让智敏看账本,上面记载的都是家人给他花费的费用。这分明是在折腾我的宝贝孙子!

我的怒气与不满在一天天积攒,终于在一天晚上,看到媳妇再次“折磨”孙子时,我彻底爆发了。我把孙子一把扯到自己身后,对着媳妇一脸怒气地说:“够了!你知不知道你这样有点小题大做?智敏还那么小,什么都不懂,等他长大了再教他这些都不迟。你干嘛非要把这些老思想塞进他的小脑袋?”智慧满脸委屈,泪水在眼眶打转。儿子赶紧过来解围,把我单独拉到一边,向我解释:“智敏虽然年纪小,可如果不懂基本礼仪的话,别人就会说是家长的问题,我们走出去就会很没有面子。妈,你就多担待一下吧。过几天就是中秋节了,那时候,你就能看到智敏的表现有多么让人喜欢了。”

到了中秋节,媳妇一早起来,和儿子、小孙子穿上韩国的民族服装,敲响了我的房门。我还没回过神,他们就跪下来行叩拜礼了。儿子诚恳地说:“今天是韩国人的‘感恩节’。妈妈养育我这么多年,感谢你给予我生命和养育之恩。”一刹那,我内心震撼至极,激动得说不出话来。接着,孙子又把准备好的礼物送过来。我看着孙子那张精美的卡片,歪歪斜斜写的都是感谢奶奶的话,我幸福地抱着他亲了又亲……

晚上,我躺在床上,转辗反侧难以入眠。细细想来,媳妇真的很不错,她不仅自己孝顺,还带动了儿子和小孙子。虽然我嘴里没说,心里已经慢慢接纳了这种韩式教育。

榜样是最大的力量

韩国人大多信仰基督教,到韩国不久后,为了认识更多的朋友,我也开始参加各种教会组织的活动。在一次饭局上,承办人介绍我和一个同是中国媳妇的韩国女人认识。她叫金淑娜,在一家大型跨国公司做行政。她不仅外形靓丽,工作出色,家庭生活也料理得井井有条。跟她一同出席宴会的是她的一对子女,聪明伶俐又乖巧懂事。

我认为自己年龄稍长,应该大方主动地和孩子们打招呼。谁知我的主动问好令两个小朋友顿时紧张起来,虽然年龄尚幼,但他们竟对我弯腰呈九十度鞠躬回礼。后来一起赴宴的朋友告诉我,在韩国,孩子从小就进行长幼有序的道德教育,必须先由晚辈向长辈问好,表示尊敬。虽然这只是一件小事,但两位小朋友的“见面礼”却再次让我感叹韩国家教的传统严谨。

那天,金淑娜6岁的大女儿敏淑成为了大家啧啧称赞的焦点,原因就是她大方得体的道德礼仪,毫不矫揉造作,显然是因为良好家教的结果。饭局上,敏淑时而照顾年幼的小弟弟,为他擦嘴,表现出姐姐的风范;时而又为妈妈递酒,表现出女儿的孝顺。席间我不禁打趣地问:“淑娜女士是否有点重男轻女,把照顾弟弟和体贴妈妈的活儿全让敏淑一个人承担了?”金淑娜却坦然说:“敏淑是长女,有教育弟弟的责任,有些道理由姐姐去教导,比我们大人说教有效得多;另外,敏淑的一举一动让弟弟看在眼里,才会心悦诚服,愿意模仿学习,身教是比言传更高级的家教方式。”

事后,我询问媳妇后得知,在韩国根深蒂固的教育中,认为大人的行为习惯具有无声的影响力。孝道、和谐、为他人着想成为韩国家庭教育的重点。大人们以身作则、言传身教、遵守秩序,都会对儿童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媳妇智慧还特意讲述了一个很“极端”的例子――

在韩国,如果一对夫妻拥有未成年子女却想要离婚,他们只有在接受“子女养育指南”教育后才能进行离婚程序。“子女养育指南”是指从专家那里接受教育,学习关于离婚给子女带来的影响、稳定子女情绪的考虑事项、离婚后父母角色的分担等具体的行动指南。“这一政策的实施最终目的就是为了让离婚家庭的子女健康成长,”媳妇告诉我,“如果父母或者兄弟姐妹不作出表率,就没有办法要求子女拥有良好的品德与举止。”

礼仪熏陶无处不在

在韩国三年,我不敢说韩国人的文化层次和文明程度已经达到了一个很高的程度,但他们良好的礼貌态度、礼仪教养确实给了我最深的震撼。

每次和韩国人打交道,发现他们无论大人小孩,在问候别人的时候一定会先鞠躬,然后才是面带微笑的问候。与人握手,一定是伸出右手,同时左手搭在右手的小手臂上,上身欠一欠。韩国人的问候无处不在,虽然只是一声简简单单的问候,却让人感受到了一种被尊重和被关心的感觉,心情也会变得很愉快。

为了更好地塑造青少年的道德品质,韩国从小学一年级到高中一年级都开有德育课,所有的幼儿园都配有专门的礼仪室和礼仪课,配备以韩式家具、传统的民族服装等。有的幼儿园甚至专门开辟了家政活动室,使幼儿有机会自己动手学做小点心,在教师的指导与帮助下蒸熟后,请客人品尝。

此外,韩国人从小就重视对儿童进行“孝道”的熏陶,每到寒暑假,孩子都会听“忠孝教育”讲座。韩国的每个家庭都有教育子女品德、修养的家训挂于家中的居室,韩国孩子从小就认为孝敬老人、赡养父母是一种神圣的义务。如果你有机会到韩国人家中做客的话,就会发现不论多小的孩子,都懂得为客人和长辈倒水时双手捧着,恭敬地奉上。而一旦哪个不尽孝者被曝光,将被社会唾弃和排斥。

一个周日,我在教堂里又碰到金淑娜,她邀请我说:“干脆到我家作客吧,离这里很近呢。”可站在她身旁的小儿子俊尚却神色紧张,局促不安,小声拉着妈妈问:“我昨晚玩过的拼图还没收拾,怎么办?”我心中暗笑,家里有两个正上幼儿园的孩子,玩具、书本难以收拾是再正常不过了,家里乱一点就乱一点,何必那么在意呢?却见金淑娜严肃地对儿子说:“昨晚已经提醒过要收拾,没有做好是你自己的责任,妈妈该做的已经做到了。所以,即使今天有客人到家中做客,妈妈也不会替你包揽收拾工作或者向客人解释。”

篇9

九一八,今年这个“国耻日”却和往年不太一样,日本人右翼势力在这时制造了所谓的“国有化”事端。 9月11日,日本签订所谓“购买”合同,宣布对“国有化”。自古就是中国的固有领土,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针对这一事件,总理明确表态:中国政府和人民铁骨铮铮,在和领土问题上绝不退让半步。面对日本右翼政府在问题上侵犯我国的问题,中华儿女无不义愤填膺。全国各地纷纷举行反对日本政府这种卑劣行径的游行示威,然而这原本应当和谐美好的爱国旋律中也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杂音,少数不法人员在游行之中置法律不顾,煽动群众侵犯他人合法财产。没有谁会怀疑祖国遭受欺侮时涌动的爱国激情,在日本政府作出侵犯我行动时,我们当然要亮出自己的态度,但爱国应该在中国法律框架内进行,逾越法律底线的“爱国”行为只能授人以柄,损害国家形象,损害法治中国形象,使亲者痛、仇者快。

我们现在还是学生,应该把我们爱国热情的落脚点放在学习上。只有抓好学习,才能报效祖国;只有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情,才是最大的爱国。希望大家秉持客观和理性,正确认识问题,信任和支持中央的决策部署,理智、合法、有序地表达自己的爱国情感,将爱国热情融入到日常的学习和工作中去。在党的十即将召开的关键时期,为切实维护和谐稳定的良好局面,充分展现我校学生的大局意识、优秀品质和良好素质,特发出如下倡议:

一、要充分相信政府有能力把握大局,听从党的指挥,遵守国家法律,尊重他人权益,决不做违法犯罪之事。

二、在学校校园内、公共场合理性表达爱国情感,不给社会治安造成压力。

三、要科学分析,全面思考,让理性融入爱国情感,从国家利益出发,为国家的和平发展建设事业而奋斗。

四、要展示当代小学生的风采,用理性的力量为构建和谐社会努力。

五、要勤奋学习,化爱国热忱为学习动力。

篇10

主管单位:南方医科大学

主办单位:中国医学物理学会;中国第一军医大学

出版周期:双月刊

出版地址:广东省广州市

种:中文

本:16开

国际刊号:1005-202X

国内刊号:44-1351/R

邮发代号: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1983

期刊收录: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2008)

核心期刊:

期刊荣誉:

Caj-cd规范获奖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