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化论文模板(10篇)

时间:2022-06-21 19:33:01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医学文化论文,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医学文化论文

篇1

1藏医学缘起

藏医藏药已有1600多年的悠久历史,是祖国医学宝库中的一颗明珠。藏族先民就认识到某些动、植物和矿物有解除人体病痛的作用,在藏族群众中很早就流传“有毒就有药”的说法。藏医学在雪域高原的特殊地理环境下孕育、发展和完善。据《玉妥·云登贡布传》记载,最早流行的一种医学叫“本医”。当时藏族医学还没有系统的理论,主要靠放血疗法、涂摩疗法、酥油止血等比较原始的治疗方法。

藏医学文献异常丰富。藏族学者根据藏文献的内容,创立了“十明学”,其中“医方明”是“大五明”之一。医方明(“禁咒闲邪,药石针灸”)即医药学,论述所治疾病、能治药物、医治的手段、施治医生的科学。【1】藏族医学形成于吐蕃时期,先为零星,后集大成。下面先介绍藏族几部医学文献。

2藏族医学古籍举要

纵观藏医药发展历史,藏医药学著作有两百余部藏族医学文献,藏医药学古籍异常丰富,下面选代表性医学古籍文献作简要的介绍。

2.1《门杰钳莫》古籍介绍。

《门杰钳莫》(又称《医法大论》)。根据《吐蕃王臣记》等史籍的记载,松赞干布641年迎娶文成公主进藏时,带去了大批书籍,其中就有“医方百种,诊断法五种,医疗器械六种,医学论著四种”。 文成公主入藏带去的医书,其中就包括中医大典《医法大论》。七世纪中,由马哈德瓦、达马郭嘎等译成藏文,书名为《门杰钳莫》。此书中系统介绍了中医的人体生理、病理、诊断、治疗,中医的阴阳五行,营卫气血,五脏六腑等学说。《医法大论》对藏医药有较大的影响,可惜原书已失传。

2.2《无畏之武器》古籍介绍。

唐朝著名中医韩文海参与编译过医学著作《无畏的武器》这部书。韩文海是为赞普松赞干布治病而来的汉地著名中医。韩文海到吐蕃后,即把具有中医特点的《大小汉医医疗术》翻译成藏文《甲解妥普切琼》。他与印度医生巴拉达扎、波斯医生加林诺共同编成一部综合性医书《无畏的武器》(藏语名《敏吉拜林卡》)。该书共七章,吸收了中医、印度医学和波斯医学的内容,是古代各民族医学经验之集成,该书吸收中医学的内容最多。松赞干布曾明令吐蕃所有医生传习,该书流传甚广。可惜的是:《无畏的武器》与《医学大全》一样均失传。

2.3《月王药诊》古籍介绍

《月王药诊》又译为《医药月帝》,是目前所能见到的最早的藏医学经典著作。8世纪,赤德祖赞与唐王朝联姻,金城公主人藏时又带去各种医学典籍。汉族医僧摩诃衍和藏族大译师毗卢札那在综合这些医学著作译稿的基础上,编译成一部综合性医书——《月王药诊》。该书在吸收了国外和汉族等国家和地区的医学精华基础上,并结合藏地医疗实践而编撰的一部医学著作。

《月王药诊》是现存最早的一部藏医学著作。书中记载的藏药780种,包括植物药440种,动物药260种,矿物药80余种。而到《四部医典》问世之时,其中所载的药物已达到1000种以上。6~9世纪中叶是藏医药学史上的关键时期,虽然此时的著作大都是藏医学与医药学的合著,但为后来的藏药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

该书论述脉诊时,将脉象分为寒、热性两种。书中有五脏脉象及通过脉象来识别人体疾病等内容。总的看来,《月王药诊》以汉文医学著作为蓝本,有译有编,这充分反映了藏医和中医、印度医学的历史渊源。

2.4《蓝琉璃》古籍介绍

《蓝琉璃》由第司·桑吉嘉措于1689年编撰完成,系《四部医典》全部章节的注释著作。该书对《四部医典》作了1200多条详细的注释,这是对17世纪以前藏族传统医学实践经验和医学理论的整理和总结。历代藏族医学工作者均把《四部医典》奉为藏医学的必修教科书,而把《蓝琉璃》奉为最“标准”的注释本,将其比作与宝石琉璃无二的珍宝。因此,有人认为,“如果说《四部医典》是一把金锁的话,那么《蓝琉璃》就堪称为打开这把金锁的金钥匙【3】。

2.5《兰塔布》古籍介绍

《兰塔布》又名《门阿兰塔布》,该书是由第司·桑吉嘉措于1691年撰写的。《兰塔布》是一部具有巨大影响的临床学专著,它是《四部医典》之后又一部伟大著作。该书是针对《四部医典·秘诀医典》进行注释补充的医学著作,全书共133章。该书以进一步充实丰富了“粘”疫症的理论。全书以病因、三邪症(隆、赤巴、培根)、热症、“粘”疫等为主要内容,并就在藏族地区常见病的诊断和治疗等方面做了详细论述。

18世纪中叶,《兰塔布》及其注释著作《金钥匙》与《四部医典》一起被译成蒙古文,深受广大蒙医药工作者的欢迎,并成为医家进行临床实践的理论指导。

2.6《晶珠本草》古籍介绍

该书又名《药物学广论》或《无垢晶串》,它是由著名藏医学家帝玛·丹增彭措所著。该书对历代藏医药书籍中的记载作了考证,约于1732年成书,1740年木刻版印刷本而留传后世。

《晶珠本草》分上、下两部。上部为歌诀之部,以偈颂体写成,对每种药的功效进行了分类概括论述;下部为解释之部,以叙述文写成,分别对每种药物的来源、生境、性味、功效加以叙述。书中上部13章为总论,下部13章是分论。书中记载的药物有2294种,它是藏医典籍中收载药物数量最多的一部著作。

《晶珠本草》可贵之处不仅是对以往医书中记载的药物全部收录,而且还纠正了历代本草中记载的谬误。该书对药物的分类方法是比较科学的,至今在植物分类学、动物学、天然药物学的分类方法上仍有其重要的参考价值。《晶珠本草》是一本可以和《本草纲目》相媲美的藏药学经典著作,是藏族医药史上影响最大的药物学专著。

2.7敦煌藏医文献介绍

藏族的医学文献散落在民间的已难明下落,值得庆幸的是在敦煌藏文文献中有大量发现,显得十分珍贵。

2.7.1《P·T·1057号文献——藏医医方杂集》。

该卷共208行,文字有藏文厘定前的一些特点。内容包括36个医方,分别医治流血不止等药方。其中有些医方与中医相似,有些纯系土方,有些则为汉地闻所未闻,甚是奇特。文献开头“抄自医术文库之遍验医方”可视为文献原名。

2.7.2《P·T·127号文献——藏医灸方残卷》。

该卷有184行,文字有厘定前的一些特点。所录内容,灸治范围甚广,对人体上下内外一百多种疾病(包括内脏、五官、生殖器官、血液、皮肤、牙齿、毛发等疾病)的具体症状、灸疗穴位、操作方法以及灸愈所需的次数,均作了具体说明,具有很强的操作性。

3《四部医典》及藏族医学理论

3.1《四部医典》介绍

《四部医典》(藏名《华丹据悉》),该书是藏医学中最重要的一部经典著作,是由著名藏医学家宇妥·元丹贡布用藏文著成。

《四部医典》几乎囊括了藏医学体系与理论实践的全部内容,它吸收了《医学大全》、《无畏的武器》和《月王药诊》等藏医著作的精华,并总结了藏医药的临床经验。因此,《四部医典》堪称为藏医学“百科全书”式的知识总汇。宇妥·元丹贡布也被藏族人民尊称为“医圣”和“药王”。

3.2《四部医典》基本内容

《四部医典》全书由四部分组成,共156章。全书正文基本上是用九字一句的藏文写成的韵体文。该书内容十分广泛,归纳起来主要有五个方面内容:一是基础理论;二是生理和解剖;三是疾病的诊断方法;四是治疗疾病的原则和方法;五是药学的基础理论和用药原则。《四部医典》奠定了藏族医学的理论基础,后代的藏族医学家对该书曾做过很多注释本。这部权威性医学著作代表了当时吐蕃医学的最高水平,至今仍然是藏医学工作者必读的经典医著。

3.3藏医学基础理论与诊断法

藏医学具有独特的医学理论体系。它不但有系统的理论,而且有丰富的实践经验,藏医学是我国少数民族医学中最为完整的医疗体系之一。藏医学认为隆、赤巴、培根这三种因素(即三因)是构成人体的物质,同时又是人体生命活动不能缺少的能量和基础。在正常情况下,三者之间是平衡和协调,这种状况下人是健康的。如果三者中的某一种或几种由于某些原因出现了偏盛或偏衰的情况,原来的平衡和协调状态遭到破坏,这时身体就处于病理状态。要想恢复健康,就必须设法纠正偏盛或偏衰的状态,重新恢复三者原来的协调。

隆、赤巴、培根三者有着各自的特性和功能,相互依存,彼此制约。“龙”的功能是主呼吸、肢体的活动、血液循环,五官的感觉、大小便的排泻、帮助分解食物并输送饮华。如果隆的平衡失调,就会产生各种疾病。“赤巴”(胆)的功能是产生热能,维持体温、增强胃等功能。 赤巴失调就会产生症状为身热、皮肤、呕吐下泻、腹部胀满等的各种疾病。“培根”可以调节消化及水份代谢,影响人的体重和性情。如果培根失调,则可引起脾、胃等消化系统疾病和体液失调等各种疾病。 藏医学认为人体有七种物质,即乳糜、血、肉、脂、骨、髓和精,它们均可在赤巴产生的热能作用下,变成“精华”,精华散布全身,使人发育、成长、保持健康。而人体三种排泄物(粪便、尿和汗),可以通过它们将体内的废物排出体外。

人在正常情况下,三大因素支配着七大物质基础及三种排泄物的正常运行。由于内外因素的变化,使三大因素失去平衡,将导致疾病的发生。

此外,在诊断学方面,藏医除了采用汉民族地区的望、闻、问、切等诊断法外,藏医学还有可堪称一绝的尿诊诊断法,如辨别尿的颜色、泡沫等来诊断辨病。

总之,藏族医学具有悠久的历史,它是我国少数民族传统医学的重要代表。这些珍贵的医学古籍中包含着比较完善的医学理论体系,这是难能可贵的。因此,我们要保存和利用好这些医学古籍,为人类的健康事业作出积极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朱崇先主编,中国少数民族古典文献学,民族出版社,2005

篇2

一、中医文化教育的必要性

培养一名真正对社会、对国家有用的、医术精湛、医德优秀的医学人才,是高等中医院校工作的目标。在实现这一目标过程中,高等中医院校与其他医学类院校不同之处在于,高等中医院校还秉承我国传统的中医文化精神,是中医院校大学生不同于其他高等教育工作对象的一个显著特征,在中医院校大学生中开展中医文化教育是高等中医院校的一项重要工作。

(一)从专业教育和行业特色角度的分析

中医学专业不同于其它专业,其产生根源和学习过程与中医文化密不可分。中医文化也就是指有关中医的思维方式、传统习俗、行为规范、生活方式、文学艺术,甚至一些影响深远的事件等。[1]对中医院校大学生来说,中医文化对中医院校大学生来说,是伴随着他们学习和今后工作的精神基础。中医文化蕴涵的价值观念、伦理道德、人文精神影响了中医院校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中医院校大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首先要具备一定的我国传统文化知识基础。中医学的和谐观体现在中医辨证施治的各个环节中。[2]中医文化中蕴含着我国古代哲学思想中朴素的辩证思维方式,注意调整阴阳的平衡观;动静结合的恒动观有助于培养中医院校大学生的辩证思维,也将影响中医院校大学生的思维方式和世界观。

(二)从学生素质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角度分析,中医文化教育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1.从对人的教育角度分析,中国古代知识分子“达则兼善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医道不仅仅是治病之道,它关涉到每个人的精神内涵和人格确立,关涉到我们对宇宙万物整体的认识。于是,一个独特的,不同与其他医学的一种新型医学就是在这样的人文背景下产生了。

2.中医文化倡导“悬壶济世、大医精诚、以人为本”的伦理道德。“人命至重,有贵千金”的救死扶伤精神是中医医德观的体现。对此,唐代名医孙思邈在《千金要方》中指出,名利思想“此医人之膏育也”,作为一名医生必须“无欲无求”、“志存救济”。张仲景的医德[3]观完全体现了中华民族以“仁爱”为核心的传统美德,形成以“仁”为核心的职业道德。中国医学史上著名的“医乃仁术”的命题,充分体现了医疗实践的伦理价值。

可见,中医文化的内涵与素质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所要达到的目标在许多方面是一致的。

二、当前高等中医院校中医文化教育工作面临的危机与挑战

从目前中医院校大学生对待中医学和中医文化的态度看,有的学生不热爱中医专业,不相信中医、学习不认真、缺乏职业道德和人文精神,更不愿意去了解和学习中医文化,有的学生毕业后不愿意从事中医药事业,而已经走上中医业岗位的人员,他们的中医文化知识和底蕴不能让人满意,这样就难以培养出合格的中医从业人员。形成这些问题的因素是多方面的。

(一)新的时代背景和文化背景给中医文化教育带来了挑战

1.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复杂的国际形势变化和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的发展渗透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和多元文化背景下,给中医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带来了挑战,也给高等中医院校教育工作带来了新的课题。

现代中医大学生,进大学前接受的主要是以现代科技文化为主的教育,再加上他们从小就接触了大量的西方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知之甚少。一旦接触到精气、阴阳五行这些传统理论,自然就会与自身的知识结构和思维方式发生冲突,容易导致认识上的困惑、理解上的偏离,甚至对所学专业失去信心。

2.此外,近代以来一直没有消除的中医废存之争给中医文化带来了危机。近代百年曾有过三次关于中医废存的论争。在中医文化发展过程中,近代以来的中医废存之争给中医文化的发展带来了危机和困境,同时,也给中医院校大学生中医文化教育工作带来了一个新的课题。

(二)现代高等中医教育模式中中医文化教育的淡化

现代高等中医教育模式的偏差也是导致中医文化教育淡化的主要原因。面对强势西医的冲击,现代高等中医教育应该遵循继承与创新并举的原则,在坚持中医传统理念、保留中医精髓的基础上,学习借鉴西医学的先进技术和方法,以培养具备传统医学知识和技能的高等中医人才为目标。然而,目前高等中医教育强调掌握中西医两套本领,即“两条腿走路”,这种教育模式使得高等中医教育正在丧失中医特色。同时,因有限的教育时间变得更加有限,也就决定了学校的目标定位和质量标准以及课程设置等方面中医文化教育的淡化。

1.中西医课程同时开设的教育模式,冲淡了中医传统理念的确立和中医特色思维方式的养成。由于就业压力和中医创新发展的需要,现代中医院校普遍开设西医课程,中西医课程开设比例普遍达到了6:4,有的甚至达到了5:5。[4]这种教育模式也造成了中医思维模式养成的滞后性。

2.传统人文课程开设不足。从中医院校目前开设的课程结构来看,人文素质类除必须开设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外,某些院校也探索性的以选修课形式开设了一些医学人文课程,诸如医学心理学、医学伦理学等,但作为中医学文化基础的《中国传统文化史》、《中国古代哲学史》等课程则普遍没有开设,或者也仅仅以选修课的形式开设,很难达到理想的教育效果。

3.中医学术研究“西医”化。近年来中医学术研究严重偏离中医传统,走上了西医化的研究道路,中医科研在中医现代化的光环下,被“异化”为采用西医的实验方法对中医的印证性研究,却放弃了经典著作的研读,忽视了中医临床能力的培养。

三、建议与对策

面对中医文化教育工作面临的危机与挑战,高等中医院校工作者不仅要从意识和理论上重视中医文化教育工作,也应在实践中加强中医文化教育工作:

(一)课堂教育:课堂教育是对中医院校大学生进行中医文化教育的主阵地

在课程体系建设中体现中医文化教育,提高中医文化育人效果课程教育是人才培养的主要途径。要加大传统文化课程比重,形成对中医大学生进行多学科的中医文化教育的课程体系;将专业教育、思想政治教育与中医文化教育相结合,在大学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中加入中医文化相关知识教育课及在其它学科中渗透中医文化思想。

(二)在校园文化活动突出中医文化主线

大力发展中医文化,营造一个健康向上的文化环境。必须构筑浓厚的文化氛围,积极开展学习中医文化相关社团建设,定期组织中医文化等传统文化讲座;在校报、网站等媒体开设专栏;开展征文比赛等方式,让学生潜移默化接受中医文化的精髓,在继承祖国医学的同时,也得到品性的培养和锻炼;在人文素质教育中侧重进行医学人文与中医文化教育。

(三)在科研活动中重视中医文化研究

中医院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要突出中医文化研究的地位与作用。中医院校应注意培育中医文化科研队伍;在各类各级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课题申报中,加大中医文化相关课题的申报力度;撰写和发表高质量的中医文化研究论文;培育和建设中医文化研究与教育基地;指导大学生学习和研究中医文化。

(四)在中医院校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中传播中医文化

鼓励中医院校大学生走出校园宣扬中医文化,引导中医院校大学生积极参加各种社会公益活动;在中医院校大学生就业和创业教育中融入中医文化内容。

进一步发掘中医文化,结合时代特征,对中医文化进行扬弃,找出时代背景下中医文化的合理内核,将中医文化与中医院校大学生的培养工作有机联系起来,进一步探讨中医文化与中医大学生的教育工作的联系,探索将中医文化中的合理内核内化到中医院校大学生培养工作中的手段、方式,对中医院校大学生开展中医文化教育,培养具有中医文化精神的中医药从业人员,显得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3]曲黎敏.中医与传统文化[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3,15.

篇3

【关键词】高等中医院校;大学生;中医文化教育

一、中医文化教育的必要性

培养一名真正对社会、对国家有用的、医术精湛、医德优秀的医学人才,是高等中医院校工作的目标。在实现这一目标过程中,高等中医院校与其他医学类院校不同之处在于,高等中医院校还秉承我国传统的中医文化精神,是中医院校大学生不同于其他高等教育工作对象的一个显著特征,在中医院校大学生中开展中医文化教育是高等中医院校的一项重要工作。

(一)从专业教育和行业特色角度的分析

中医学专业不同于其它专业,其产生根源和学习过程与中医文化密不可分。中医文化也就是指有关中医的思维方式、传统习俗、行为规范、生活方式、文学艺术,甚至一些影响深远的事件等。[1]对中医院校大学生来说,中医文化对中医院校大学生来说,是伴随着他们学习和今后工作的精神基础。中医文化蕴涵的价值观念、伦理道德、人文精神影响了中医院校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中医院校大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首先要具备一定的我国传统文化知识基础。中医学的和谐观体现在中医辨证施治的各个环节中。[2]中医文化中蕴含着我国古代哲学思想中朴素的辩证思维方式,注意调整阴阳的平衡观;动静结合的恒动观有助于培养中医院校大学生的辩证思维,也将影响中医院校大学生的思维方式和世界观。

(二)从学生素质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角度分析,中医文化教育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1.从对人的教育角度分析,中国古代知识分子“达则兼善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医道不仅仅是治病之道,它关涉到每个人的精神内涵和人格确立,关涉到我们对宇宙万物整体的认识。于是,一个独特的,不同与其他医学的一种新型医学就是在这样的人文背景下产生了。

2.中医文化倡导“悬壶济世、大医精诚、以人为本”的伦理道德。“人命至重,有贵千金”的救死扶伤精神是中医医德观的体现。对此,唐代名医孙思邈在《千金要方》中指出,名利思想“此医人之膏育也”,作为一名医生必须“无欲无求”、“志存救济”。张仲景的医德[3]观完全体现了中华民族以“仁爱”为核心的传统美德,形成以“仁”为核心的职业道德。中国医学史上著名的“医乃仁术”的命题,充分体现了医疗实践的伦理价值。

可见,中医文化的内涵与素质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所要达到的目标在许多方面是一致的。

二、当前高等中医院校中医文化教育工作面临的危机与挑战

从目前中医院校大学生对待中医学和中医文化的态度看,有的学生不热爱中医专业,不相信中医、学习不认真、缺乏职业道德和人文精神,更不愿意去了解和学习中医文化,有的学生毕业后不愿意从事中医药事业,而已经走上中医业岗位的人员,他们的中医文化知识和底蕴不能让人满意,这样就难以培养出合格的中医从业人员。形成这些问题的因素是多方面的。

(一)新的时代背景和文化背景给中医文化教育带来了挑战

1.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复杂的国际形势变化和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的发展渗透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和多元文化背景下,给中医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带来了挑战,也给高等中医院校教育工作带来了新的课题。

现代中医大学生,进大学前接受的主要是以现代科技文化为主的教育,再加上他们从小就接触了大量的西方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知之甚少。一旦接触到精气、阴阳五行这些传统理论,自然就会与自身的知识结构和思维方式发生冲突,容易导致认识上的困惑、理解上的偏离,甚至对所学专业失去信心。

2.此外,近代以来一直没有消除的中医废存之争给中医文化带来了危机。近代百年曾有过三次关于中医废存的论争。在中医文化发展过程中,近代以来的中医废存之争给中医文化的发展带来了危机和困境,同时,也给中医院校大学生中医文化教育工作带来了一个新的课题。

(二)现代高等中医教育模式中中医文化教育的淡化

现代高等中医教育模式的偏差也是导致中医文化教育淡化的主要原因。面对强势西医的冲击,现代高等中医教育应该遵循继承与创新并举的原则,在坚持中医传统理念、保留中医精髓的基础上,学习借鉴西医学的先进技术和方法,以培养具备传统医学知识和技能的高等中医人才为目标。然而,目前高等中医教育强调掌握中西医两套本领,即“两条腿走路”,这种教育模式使得高等中医教育正在丧失中医特色。同时,因有限的教育时间变得更加有限,也就决定了学校的目标定位和质量标准以及课程设置等方面中医文化教育的淡化。

1.中西医课程同时开设的教育模式,冲淡了中医传统理念的确立和中医特色思维方式的养成。由于就业压力和中医创新发展的需要,现代中医院校普遍开设西医课程,中西医课程开设比例普遍达到了6:4,有的甚至达到了5:5。[4]这种教育模式也造成了中医思维模式养成的滞后性。

2.传统人文课程开设不足。从中医院校目前开设的课程结构来看,人文素质类除必须开设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外,某些院校也探索性的以选修课形式开设了一些医学人文课程,诸如医学心理学、医学伦理学等,但作为中医学文化基础的《中国传统文化史》、《中国古代哲学史》等课程则普遍没有开设,或者也仅仅以选修课的形式开设,很难达到理想的教育效果。

3.中医学术研究“西医”化。近年来中医学术研究严重偏离中医传统,走上了西医化的研究道路,中医科研在中医现代化的光环下,被“异化”为采用西医的实验方法对中医的印证性研究,却放弃了经典著作的研读,忽视了中医临床能力的培养。

三、建议与对策

面对中医文化教育工作面临的危机与挑战,高等中医院校工作者不仅要从意识和理论上重视中医文化教育工作,也应在实践中加强中医文化教育工作:

(一)课堂教育:课堂教育是对中医院校大学生进行中医文化教育的主阵地

在课程体系建设中体现中医文化教育,提高中医文化育人效果课程教育是人才培养的主要途径。要加大传统文化课程比重,形成对中医大学生进行多学科的中医文化教育的课程体系;将专业教育、思想政治教育与中医文化教育相结合,在大学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中加入中医文化相关知识教育课及在其它学科中渗透中医文化思想。

(二)在校园文化活动突出中医文化主线

大力发展中医文化,营造一个健康向上的文化环境。必须构筑浓厚的文化氛围,积极开展学习中医文化相关社团建设,定期组织中医文化等传统文化讲座;在校报、网站等媒体开设专栏;开展征文比赛等方式,让学生潜移默化接受中医文化的精髓,在继承祖国医学的同时,也得到品性的培养和锻炼;在人文素质教育中侧重进行医学人文与中医文化教育。

(三)在科研活动中重视中医文化研究

中医院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要突出中医文化研究的地位与作用。中医院校应注意培育中医文化科研队伍;在各类各级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课题申报中,加大中医文化相关课题的申报力度;撰写和发表高质量的中医文化研究论文;培育和建设中医文化研究与教育基地;指导大学生学习和研究中医文化。

(四)在中医院校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中传播中医文化

鼓励中医院校大学生走出校园宣扬中医文化,引导中医院校大学生积极参加各种社会公益活动;在中医院校大学生就业和创业教育中融入中医文化内容。

进一步发掘中医文化,结合时代特征,对中医文化进行扬弃,找出时代背景下中医文化的合理内核,将中医文化与中医院校大学生的培养工作有机联系起来,进一步探讨中医文化与中医大学生的教育工作的联系,探索将中医文化中的合理内核内化到中医院校大学生培养工作中的手段、方式,对中医院校大学生开展中医文化教育,培养具有中医文化精神的中医药从业人员,显得尤为重要。转贴于

参考文献

篇4

二、英语文学翻译过程中正确处理文化差异的策略

1.认识作品的体裁,正确处理彼此之间的文化差异英语文学的翻译与其文学体裁有着密切的联系,不同的文学体裁所具有的特点也是不相同的,针对不同体裁的独有特点,根据源语言与翻译目的语言特点之间的差异性特征,熟练的运用这些语言存在的特征,才能真正把英语文学作品翻译的更加完美,体现出不同体裁作品的不同风格。但是,我们也要明确文学体裁的差异不等于其文化内涵与文化元素也存在着多大的差别,如针对科技内容英语文章的翻译,其蕴含的文化元素就相对较少,因此,对这一类文章的翻译,就很少考虑文化的差异,而针对小说、话剧的英语文学体裁文章的翻译,则在具体的翻译过程中,必须要考虑其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如果不考虑其文化的元素而进行翻译,其作品翻译出来一定让人感到枯燥和乏味,而失去了作品独有的文化魅力。因此,在英语文学的翻译过程中,一定要考虑其文体的差异,根据不同文体所具有的自身文化差异,运用与之相适应的正确翻译方法来进行翻译,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的翻译出好的文学作品。

篇5

(二)教师应该因材施教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得背景下,教师对于学生的美术学教学的引导方式是多重多样的,但是最重要的是,教师要善于因材施教,对于不同的学生实行对其最有效的教学方案,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对于美术学的创新能力和审美能力,定期检察学生的美术作品,认真分析他们存在的问题,然后认真监督他们认识自己的不足,并且加以修改,尽量确定学生正确的学习方向,重点培养学生的正确的审美能力和优秀的创新能力和以及实践能力,对其作品进行点评,并且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制定适合学生发展的学习方式。此外,教师应该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交流,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了解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困惑,积极的帮助学生去解决这些问题,把自己当做学生的知心朋友,能够完全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了解他们,理解他们,然后根据他们的具体情况,掌握他们性格以及兴趣和风格,从而引导每个学生走自己的风格路线,积极创新,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创造出属于自己的,有创意的美术风格。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性格和行事方式,教师应该尽量让自己的教学方式灵活,保证每个学生都可以自由发展自己的个性,从而更加有效的学习美术,提升自己的创新思维。

(三)培养学生对于美术学基础课程的兴趣美术学基础课程是一个学生学好美术的根本,所以教师一定要努力提升学生对美术学基础课程的兴趣。首先,教师应该让自己的课堂活跃起来,美术学基础课程不一定要上的那么枯燥,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积极讨论发挥自己的观点和见解,这样不仅能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够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或者教师也可以通过野外写生的方式来上美术学的基础课程,这样,学生既可以享受到学习的乐趣,还可以高效学习。

篇6

二、具有“文化中国”情节的大陆视角

大陆对华裔美国文学的研究较晚一些,主要在上世纪80年代开始有所了解,到90年代大陆所有关于华裔美国文学的论文一共不超过5篇。大陆最初对华裔美国文学的研究并不是纯粹自己的见解,或多或少地会受到美国本土多元文化和台湾学者对华裔美国文学理解的影响,这一阶段属于大陆研究华裔美国文学的探索阶段。经过十多年的努力,大陆对华裔美国文学研究逐渐开始发出自己的声音,为华裔美国文学多元化的发展注入新的思想。国内对华裔美国文学的研究并不像中国台湾境内的学者那样“步调统一”,在对华裔美国文学的思考研究方面,出现了两类不同文学背景的研究学者:一类是以中文文学为研究背景主要研究海外文学的中文系学者,另一类则是以英语文学为研究背景研究华裔美国文学的英语系学者。大陆对海外文学的研究开始阶段主要是对一些包括香港、澳门在内的小范围的海外华人的中文作品进行研究。随着对海外文学研究的不断深入,除了对港台地区的海外文学感兴趣外,逐渐向世界范围内所有华人文学研究扩展,包括东南亚文学、新加坡、北美、欧洲、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华人聚集比较密集的国家和地区。相较于以英语系学者为主要研究人员的中文系海外文学研究,研究成员队伍更加庞大,具有非常深厚的中国本土文学的文化内涵。他们在研究华裔美国文学的过程始终以“文化中国”的角度切入,分析、理解华裔美国文学,并且试图将海外华人文学与母语文学紧密联系起来。他们发表的多篇博士论文和文学著作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华裔美国文学的多元化研究。与中文系研究海外文学研究队伍不同,由英语系组成的研究华裔美国文学的研究队伍最初是以翻译华裔美国文学为主线,侧重于将中国文学与华裔美国文学进行对比。恰逢21世纪初,大陆对华裔美国文学的研究进入到了持续升温的时期,大陆境内各个大学、期刊纷纷设立华裔美国文学研究机构或者期刊专栏,关于华裔美国文学的论文和文学作品已增加到近两百篇。这样,华裔美国文学也渐渐进入到了国内大学英语语言学习的课程,为英语系培养了一批专门研究华裔美国文学的硕士、博士,并且取得了很大成绩。无论是中文系的海外文学研究还是英语系的华裔美国文学的研究,都是从华裔文学的属性入手,强调其与中国文化的渊源,分析中国文化对华裔美国文学的引导和向度。从近几年发表的有关华裔美国文学作品可以看出,其主题已不再仅仅以华裔美国文学为主要方向,一般都要与“中国文化”、“中国文学创作”、“外国文学与中国文学的交融与冲突”等角度一同展开。在大陆,虽然对华裔美国文学的研究还在持续升温,但都与国内本土文化的主流思想是一致的,那就是无论是美国还是其他地区,华人对自己故乡的思念和中华文化的深深烙印是不随时间和空间改变的。

三、美国多元文化下华裔美国文化的差异文化政治

人都是一样的,无论到了什么地方始终不变的是自己民族文化的深深影响和思想观念。美国自称是一个自由国家,也是一个移民大国,随着移民而来的是多元文化的相互碰撞、冲突、融合、创新,这就像一个文化熔炉维系着美国多元文化的发展。但是美国国土无论多么的开放、自由,美国社会各民族的特点、民族的文化价值思想和民族精神是无法完全融合、同化的。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服饰、语言、思想和政治观念,他们对一些主流的美国政治观念并非完全能够接受,因而形成了美国多元文化下的差异文化政治。在一个多元化语境之下,美国文化试图通过同化的方式来消除民族的文化差异和不同的政治观念。如果美国完全丢弃族裔的文化特点,而以白人种族文化作为文化同化的方向,势必是一种文化霸权主义,所谓的文化多元主义只不过是一纸空谈。差异文化政治最主要的特点是思想上的多元化,避免单一性和同质性,新时期的差异文化政治要求文化的知识性、文化性和政治性。对华裔美国文学,贯穿整个文化脉络的是在中国文化中根深蒂固的儒家文化,对美国主流的文化来讲,华裔美国文学是少数族裔的文化传统。但是无论文化差异冲突和融合,华裔美国文化应该呈现出一种具有正面、正统中国儒家文化和独特的政治思想。在美国多元文化的大背景下,开创出具有独特地位、背景的自己族裔文化的文学成就,并能够形成影响美国文化,赢得自己生存空间的独树一帜的差异文化政治。

篇7

作为一种社交活动表现形式的大学生文化艺术活动,具体到一个班级群体或是社团群体,大学生群体间易于形成三种类型反应,分别为积极响应型、消极回避型以及不冷不热型。造成这种明显区分的一个内在因素乃是大学生自身的兴趣点存在高低不等表现。从另一方面看,对于进入高等院校的大学生而言,与中学时期明显的区别在于他们是作为独立生活学习的群体。进入独立生活学习阶段的大学生,在思想意识以及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方面的渐趋成熟,也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为社交方式的自主性选择上。作为大学生文化艺术活动组织者的高等教育工作者,在尊重大学生群体内部兴趣差异的前提下,无法以高压命令的生硬手段推动活动的开展。基于此,笔者在大学生文化艺术活动组织的具体实践中牢牢抓住兴趣这个关键点做文章想办法。近年来的文化艺术活动组织实践经验表明,微博的使用在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也即激趣方面起到了正面积极的作用。为了能与微博使用频率高的学生更好地良性互动,笔者不仅注册了微博,还通过与学生特别是文艺活动积极分子在微博上建立活跃活动关系。通过这种方式,在学生学习以外的生活社交等时间内笔者加强与学生在网络虚拟空间的互动,扮演起亦师亦友的角色。

(2)参与度。

通过充分利用微博这一大学生普遍喜欢并使用的信息化媒介工具,笔者激发起学生共同参与文化艺术活动的兴趣。这为进一步开展大学生文化艺术活动开好了头,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大学生文化艺术活动具体开展过程中,微博的进一步使用使得学生在参与度上比以往也有了更大的提升。微博因其自身的特点在传播广度上具有其他社交工具不可比拟的优越性。大学生个体使用微博的在自己的微博好友圈内一些共同感兴趣的话题,能够引起广泛的“围观”关注,甚至是积极响应。笔者在利用微博组织大学生文化艺术活动过程中也发挥了微博这一优势,通过组织班级内学生或是文艺社团学生共同策划活动主题,吸引了更多的学生参与到了大学生文化艺术活动中来,有效地提高了大学生文化艺术活动的参与度。

篇8

关键词:有机化学论文

有机化学是一门集理论性、实践性和系统性为一体的学科。医学有机化学是医学、药学以及生命科学等相关专业的基础课程之一。它衔接无机化学,并为后续的生物化学、微生物学、免疫学、药物化学、药理学和医学检验等课程提供了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医学有机化学的内容虽与化学、化工、生物工程等专业的有机化学课程大致相同,但教学的侧重点、教学的方法须有所差异,对任课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笔者从自身的教学实践出发,从以下4个方面谈医学有机化学教学实践中。

一、了解学生化学基础

笔者所在学校的医学专业面向全国招生,而现阶段各省或地区的高考政策不尽相同,部分新生参加了化学学科的高考,因而具有较为系统的中学化学知识结构,同时对基本的元素、物质以及化学反应有一定的认识,这类学生具备较好的学习医学有机化学的基础;另有部分考生,未参加化学学科的高考,在高中阶段学业水平测试之后便停止了化学的继续学习,这部分新生的中学化学基础薄弱,普遍存在概念模糊,对元素、官能团的认知不清以及对化学反应几乎一无所知的问题,这些问题导致这部分学生学习困难,课堂参与度低,进一步导致学习兴趣和信心的丧失,最终难以顺利完成该课程的学习任务。

针对不同生源的中学化学基础参差不齐的情况,我们不仅需要在合班上课时考虑班级合理编排,更需要在课堂教学中照顾到基础薄弱的学生,同时满足基础较好的学生更高的学习需求。另外,我们尝试适当安排时间对基础薄弱的学生单独进行中学化学的重要知识点的回顾和讲解,将有利于这部分学生跟上该课程的课堂教学进度,也有助于他们对后续课程的学习。

二、引导学生系统建立有机化学知识结构

多数有机化学教材,包括该校使用的医学有机化学教材均按照化合物类型(如烷烃、烯烃、炔烃、芳烃、醛酮、羧酸及其衍生物、糖、氨基酸和蛋白质……)进行章节编排,虽利于学生依据化合物类型建立知识结构,但各章节内容仍稍显分散,知识点较为繁杂,学生掌握不易。为了学生能够从最基本的有机化学概念、原理出发建立完善的有机化学知识体系,我们有意识地加强了绪论部分尤其是关于有机结构和有机反应的基本理论的阐述。

比如:绪论中我们介绍有机化学反应包含两个基本的组成:反应物共价键的断裂以及产物共价键的生成。共价键的断裂方式只有两种:异裂和均裂。前者产生自由基,后者产生离子对,两者均为有机反应的活性中间体,大多数有机反应与这两种活性中间体的生成及参与有关,从而派生出有机反应的三个基本类型:自由基反应、离子型反应(亲核或亲电反应)以及协同反应。

在后续章节的讲解中,我们将具体反应归属到上述基本反应类型进行讲解。比如:讲解烯烃的化学性质时,引导学生关注碳正离子如何形成、如何稳定以及如何参与化学反应;讲解羟醛缩合时,引导学生关注碳负离子如何形成、如何稳定以及如何参与亲核反应。这样不仅让学生能够从根本上理解反应,并且能够围绕基本反应的类型及活性中间体,将内容庞杂的知识点进行归类并逐步建立相应的知识体系。

三、注重有机化学与医学的学科交叉

有机化学之所以成为医学专业的基础课程,不仅因为有机分子是构成动物、植物体的基本单位,体内的物质转换及能量传递也均与有机化学反应息息相关。在医学有机化学的教学中,我们有意识地引入相关的医学知识,在强化对知识点理解的同时,阐释相关的生物学或医学现象,从而提升学生对有机化学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例如:在讲解立体化学这一章节时,我们开篇即以“反应停”(沙利度胺)事件为例,让学生认识到确定化合物立体构型的重要性。在20世纪50~60年代,“反应停”在临床上被普遍用于抑制孕妇的妊娠反应,但随之而来的大量“海豹畸形婴儿”的出生使该药物被禁止使用。后来的研究表明,当时使用的药物“反应停”实际为一对对映体混合物,即安全的R构型及致畸的S构型的混合物。通过这一实例,学生自然意识到立体化学对于有机化合物结构的重要性,课堂专注度也显著提高。

篇9

2.仿真病区实训中心坚持高标准、高起点、以模拟真实护理临床工作环境,让学生体会到“上课就是上班”,尽量缩短学校和临床差距。教学中及时调整教学大纲操作项目并增购实训用物,实训内容和操作用物与临床相匹配,添置临床上常见的器械和仪器如超声波雾化吸入器、静脉微量注射泵等,教会学生在校期间正确应用这些仪器和操作技术。为了能使学生亲自体验一些操作,如鼻饲、静脉穿刺、肌肉注射等,除在模拟人上反复训练外,还为学生提供练习的一次性用品,鼓励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互相进行真人练习,使实训练习与临床工作实现“零距离”,既可以让学生亲自感受,锻炼学生的心理素质,也可以让学生体验患者的感受,让学生每次实训课都置身于仿真环境,犹如在医院病房、以护士角色进行各项操作及对各类患者进行护理,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和岗位适应能力,实现教学与临床工作的无缝对接。

二、教师管理与学生自主管理相结合

由于护理学实训课学生是在操作中完成的,教师又需兼顾教学、指导和管理等职责,往往存在管不过来的现象,课堂纪律会比较混乱。改革后将班级人数分为10~12个小组,每组大概4~5人,按学习和动手能力强弱合理搭配,每组选择责任心强、操作水平高的成员为小组长,对其他学生进行管理和指导,班长和课代表负责管理各小组长,教师管理班长和课代表。这样就形成了“教师—班长(或课代表)—小组长”三级管理体系,各个负责人各司其职,管理好自己的人员,课堂纪律就比较有序。

三、传统实训课

由实训管理员安排实训,上课前实训管理员将操作用物准备好,学生对于某些用物的使用目的都不知道,更不会自己准备用物理实一体化教学要求学生在开课前预习操作项目,熟悉操作相关理论知识,课前学生自行根据课程内容准备用物,实训管理员给予指导,而且小组内成员轮流准备用物,将学生角色由被动的接受者转变为主动参与的管理者,使学生向主动学习、手脑并用型转变,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对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临床思维能力有较大帮助。

篇10

2采用大班案例讨论课考核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对于一个患病的机体来讲,同时存在着机能、形态和代谢方面的改变。案例分析是生物化学教学过程中经常使用的方法,也是学生应当具备的学习能力[8]。如女性较为注意自己的形体,关注自己身体各部位的比例正常,有些女性刻意减少饮食量以保持身材苗条,有的女性由于过度减少进食量而出现低血糖的现象。教师授课时首先提出日常生活中可以见到的这个现象,引起学生的强烈好奇心,再分析糖代谢的内容,最后回到案例本身,使学生既学到了糖代谢的相关基础知识,又能将这些知识运用到生活及临床实践中,为将来的临床课程学习打下基础[9]。在案例的选择中我们特别注重案例与生化知识点的相关性及相互联系。例如:我们选择糖尿病的病例,讲解了糖代谢中血糖的来源及去路,与学生一起分析糖尿病患者为什么会出现“三多一少”的症状,糖尿病患者为什么容易出现酮症酸中毒?通过这个案例的学习,不仅讲解了糖代谢,同时还与脂代谢途径联系在一起,有利于学生对生化各章节内容从纵向到横向结合起来。在讨论的过程中,请学生先分析,教师参与讨论,及时引导,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是一种有效的、主动的学习方式。同时建立起案例讨论成绩评定方法以考核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即大班病例讨论成绩由病例讨论课现场讨论各班成绩(70%)和个人成绩(30%)组成。其中讨论课现场讨论成绩由教师及学委组织的答辩委员会评出;而个人成绩则根据每人准备工作多少、答辩参加状况、任务完成情况等内容,由学委组织学生评分。案例式教学考核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团队精神[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