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店顶岗实习计划模板(10篇)

时间:2022-07-22 10:43:37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酒店顶岗实习计划,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酒店顶岗实习计划

篇1

一、酒店顶岗实习存在的问题

1.学校方面难于管理。校外实习生作为在校学生,学校当然负有无可推卸的管理责任,但因实习生身在校外异地参加酒店顶岗实习,校方难以像其他在校生一样施行管理,加之,学生实习点地域分布散而远,实习时间长,实习生管理空间增大,同时受制于实习指导老师数量、交通因素等,学校很对顶岗实习学生的管理就会出现盲区,影响实习效果,也会导致实习期突发事件发生概率提高。

2.实习酒店往往出于追求经济利益的目的而不能保证顶岗实习规范地实施。

(1)不能按照实习计划和内容安排学生的实习。酒店出于管理成本利益考虑,学生难以真正实现转岗、轮岗。一方面,酒店担心学生能力达不到岗位要求,影响服务质量,进而影响酒店声誉;另一方面,轮岗会给酒店管理带来一定困难。所以多数学生都是在一个工作岗位上完成顶岗实习,没有完全实现顶岗实习的价值。

(2)酒店将学生视为廉价劳动力,经过简单培训就让学生上岗,和酒店正式员工做同样的工作,却可以支付更少的实习工资,严重打击了学生的实习积极性。

(3)酒店实习很难保证每天八小时的工作时间,尤其是餐饮岗位,经常会晚上加班到很晚,高强度、长时间的工作,让一些学生体力吃不消。

3.学生实习的心态调适困难,实习工作积极性不高,稳定性差。主要表现在:

(1)角色转变慢,心理不适应。实习生往往还错将自己定位于学生身份,同时由于缺乏工作经验,技能不熟练,工作出差错时就怀疑自己的能力,畏惧眼前的工作。

(2)与企业职工人际关系不协调,沟通交流不畅,缺乏团队合作精神,甚至有的学生表现出我行我素的个性。

(3)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使学生对工作认同度低,一些学生将实习想象的过于美好,但真正进入实习阶段,面对繁重的工作而产生消极、悲观心理,一些实习生感到体现不了自我价值,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不强,有的甚至出现动摇或逃避实习的念头。

二、酒店顶岗实习管理模式的探索

1.顶岗实习前期管理

(1)学校、实习酒店与学生共同组建顶岗实习组织机构。本组织机构由三级构成:一是实习工作领导小组,由系部、校企合作办和实习酒店的领导组成,负责酒店顶岗实习工作的领导、实习管理制度的制订。二是实习专业指导小组,由专业教师、学生辅导员和酒店指导师傅组成,负责制定顶岗实习内容和计划,指导实习学生的思想和技能,并实施监督管理。三是学生自主管理小组,由在同一实习酒店的学生组成,并由学生推选实,实负责本组成员在实习期的学习、工作、生活的自我管理工作,同时接受指导教师的指导、监督。

(2)专业实习指导小组成员共同拟定酒店实习内容和计划、管理制度、考核办法等酒店顶岗实习文件。

(3)做好学生实习前的动员工作。首先,树立学生的吃苦意识,让学生明白实习的真正目的,强调酒店实习对就业及将来职业发展的重要意义;第二,让学生明确自己的“双重身份”,即定岗实习期间,他们既是一名在校生,又是一名酒店的准员工,同时接受学校和实习酒店的双重管理;第三,要带领学生学习实习管理制度、考核办法等实习文件,约束学生的实习纪律;第四,做好安全教育,教育学生遵守岗位操作规范,注意工作期间的安全,在下班后的课余时间也要遵守宿舍管理制度,保证人身和财产安全。

(4)双向选择,签订顶岗实习协议。学校安排各实习酒店与学生的见面会,学生和实习酒店进行双向选择。学校、学生、酒店三方签订《顶岗实习协议》,规范三方的权力和义务。

2.顶岗实习中的过程管理

(1)学校做好跟踪服务与管理。根据专业人数和实习酒店要求不同,酒店顶岗实习有的分散,有的集中,学生集中的酒店可以安排专业指导教师常住,或者是安排教师在该酒店挂职锻炼,学生比较分散的实习酒店则可以一个地方或区域安排一个指导老师,定期到各实习点看望学生。指导教师要掌握学生的联系方式,可以通过手机、QQ群随时与学生沟通,做好实习生的思想、纪律、生活、心理、安全等方面的引导。

(2)酒店与学校携手管理,形成学校指导教师和酒店实习师傅构成的“双导师”管理体系,学校指导教师和酒店师傅共同按照实习计划和内容安排实习进程,定期轮岗,并做好学生思想工作和技能指导,及时解决出现的各种问题。为了增强学生对酒店的认同感,酒店应对学生的住宿、饮食、工作给予更多人性化的关怀。酒店管理者在感情上要把实习生当作正式员工,对他们要多鼓励,少处罚,多指导,少埋怨。

(3)学生自主管理小组进行自我管理与监督,小组长要帮助同学解决思想、生活和实习工作中的困难,做学生与老师之间的沟通桥梁。

篇2

一、高职酒店管理专业顶岗实习的特点

(一)实践性

高职酒店管理专业顶岗实习是由学校统一安排学生到与专业相关的企业,将酒店管理专业培养目标中的实践培养目标确定的岗位职业技能、职业素质为学习对象而进行的实践教学活动。,整个实习过程凸显实践性。

(二)实习学生身份的双重性

顶岗实习学生的身份并不以所在学习环境为改变。实习者是学生,在实习过程中需要遵守学校的制度和规范,学生的身份并没有改变,实习学生在实习过程中还得服从实习企业的管理,因此,实习学生具有学生和员工的双重身份。

(三)管理的复杂性

学生顶岗实习中双重身份造成学校管理的难度,在保证学生顶岗实习质量的同时,需要加强实习者的安全,还要协调实习生的生活、学习过程中的利益冲突、纪律等等问题,实习生的管理比在校生复杂的多。

(四)互利性

顶岗实习各方具有互利性。顶岗实习为学生提供学习机会,为学校解决实践教学场地问题,而直接受益方该是酒店方,学生实习能够解决酒店员工短缺问题,大大降低了人力资源成本。

(五)长期性

教育部在高等职业教育实践教学方面不少于6个月的顶岗实习的要求下,各高等旅游职业院校的专业顶岗实习基本超过6个月,普遍长于学校的一个教学学期。

二、高职酒店管理专业顶岗实习问题

高职酒店管理专业顶岗实习问题有大有小,这些问题涉及学校、合作酒店及实习学生个人,总结相关资料和实际,主要问题有:

(一)实习管理不到位

在顶岗实习实践教学中,制度比较完美而不切实际,例如学生中有些因身体原因确实不能完成实习的,就没有处理的办法;规定实习指导教师定期看望学生,实际上因教学工作忙而做不到。

(二)缺乏有效沟通

实习管理过程中学校应积极与企业沟通,不要出现问题时相互推拖,影响学生实习质量,应在校企合作的角度,协商共同培养学生的问题,尤其是学生轮岗、岗位培训方面,校企合作的条款中应明确各方职责。

(三)只顾眼前利益

顶岗实习对酒店来说有利可图,因为实习酒店只看重学生的廉价劳动力,造成实习生对酒店映象差,当酒店参加学校组织的招聘会时,招不到合适人选,何况当今学生利用网络手段评价酒店的影响力不可忽视。

(四)不够关心实习学生

校方在实习安排方面强调统一性,无法顾及学生个性特点及个别需求,酒店方对学生实习缺乏系统的计划而对学生的培养少,加上学生与家长的沟通障碍,致使实习学生产生被冷落的感觉,影响学生实习的积极性,通常表现为对工作的消极和怠慢。

三、对高职酒店管理专业顶岗实习问题的对策

(一)做好实习前准备工作

实习学生是顶岗实习的主体,一切以学生实践学习为重心,顶岗实习前的准备工作非常关键,也是实习顺利进行的基础工作。实习准备工作包实习酒店选择、签订实习协议、分配实习生及召开实习动员会几个环节。

(二)完善实习管理

实习的管理制度注重适用性,全面性、可操作性、统一性原则,将实习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处理办法都考虑到。例如学生因身体健康原因不能完成实习任务情况、学生受伤、病事假、纠纷等问题等的处理办法。

(三)加强与实习企业的合作

校企合作在酒店管理专业建设中越来越重要,主要表现为:学校和酒店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实施订单教育;酒店为学校提供实践教学场地,学校为酒店输送人才;学校为酒店进行专业理论培训,酒店为学校专业教师提供实践锻炼机会;学校和酒店共同参与科研工作,提高各方的科研能力。

然而,校企合作中也出现诸多问题需要共同应对,比较典型的是人才培养方面的问题,需要各方积极深入合作。

(四)注重实习生考核

篇3

目前酒店管理专业学生顶岗实习可以分为两类:分散实习和集中实习。分散实习是将学生实习活动安排在学校教学过程中,实习时间较短,实习场所可由多家酒店组成。此种实习方式较为灵活,对酒店和学生双方要求并不是很高。集中实习是将实习活动安排在较为固定的一个时间,通常安排在大二或大三,时间为6个月到一年,将学生送入酒店,主要由酒店承担人才培养任务,实习后由酒店和学校共同对学生实习过程进行考核。这种安排的优点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学生职业能力提升呈阶梯状递进,学生在掌握了本专业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后,深入酒店顶岗实践,学以致用。另一方面也避免了学生分散实习后无法安心坐在课堂学习的弊端。因此,集中实习是目前酒店管理专业学生顶岗实习采用的主要方式。

二、酒店管理专业学生顶岗实习问题分析

酒店管理专业学生顶岗实习过程是学生职业能力提升的关键环节,在这个重要环节中校企双方都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但目前此环节却存在诸多问题。问题1:人才培养和人才需求错位。大量实习生、毕业生反馈,实习酒店和就业岗位与学生理想酒店和岗位存在差异。同时,实习单位则有反应招人难,招人才更难的现象。问题2:学生在顶岗实习期间会出现理论和实践脱节的现象,知识能力衔接出现断层,即理论知识与实际能力需求存在差异,而这时学生无法从酒店得到明显的理论提升,其原因在于学生实习期间完全交给酒店培养,学校和老师参与度较低,学生在实习期间,这种所谓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必然缺乏存在诸多弊端,不利于学生的全面成长。

三、酒店管理专业学生顶岗实习效能提升途径

综上所述,学生顶岗实习效能的提升并不是由酒店或学校单方面就能够实现的,而是需要学校、企业甚至社会三方共同努力和协作,才能够充分实现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为酒店培养和输送高质量管理精英和服务人才。因此,从学校、学生、企业三方入手,才是符合酒店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顶岗实习效能的有效措施,具体实施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

(一)顶岗实习“双导师”制度

引入现代学徒制理念,帮助完成学生“双身份”的角色转化,并在学生顶岗实习期间,为学生安排“双导师”,即校方导师和企业导师。校方导师由学校专业教师担任,专业教师负责提升学生的岗位工作能力,疏导学生在实习期间的心里问题,帮助学生做好此阶段的职业生涯规划。企业导师由酒店基层领导或技术能手组成,负责学生在顶岗实习期间岗位工作指导和培训、沟通和协调等方面培养。校方导师与企业导师之间并不是独立完成指导工作,而是要有计划、有协作、有考核,校方导师和企业导师、学校和酒店共同承担起对学生的培养义务,充分实现全方位育人的培养目标。

(二)酒店完善实习管理制度和措施

酒店在学生顶岗实习期间应该实施“以人为本”的管理制度和管理措施。实习生初入职场有激情、有迷茫甚至有恐惧。而酒店的人性化管理则是为学生搭建成长平台的一个关键。人性化的管理包括:科学合理的实习计划、符合学生能力需求的实现岗位、合理的薪酬水平、协调的人际关系、合适的调休制度等。并能够结合不同实习生特点和水平,灵活安排实习岗位和单一岗位的实习时间。实习目标能够以学生能力培养为前提,不要让学生顶岗实习成为企业获得廉价劳动力手段。

篇4

二、注重顶岗实习教学的开展,实现院校与酒店的强强联合

为了进一步培养学生关于酒店管理工作的实践能力,院校以及教师应注重对酒店管理顶岗实习教学的开展,加强对实习教学的投入力度。顶岗实习是一个充分检验学生学习掌握程度的有效途径,但这种教学实践性较强,因此不仅需要院校与教师的大量投入,同时还需要实现院校与酒店的强强联合,在学生开始顶岗实习之前对学生开展有计划的岗前培训。而后,教师根据实习方案与计划来开展实习教学,针对性的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进行项目化教学与管理,制定相应的考核标准,以动态管理的方法来对学生开展顶岗实习的教学。院校与酒店的强强联合,对于院校本身酒店管理教学有实际性的促进作用,院校可以邀请酒店管理高级来进行现场指导,考核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进而提高院校对酒店管理的教学水平;同时,院校还能为合作酒店赢得良好的宣传效果,促进合作酒店的经营。

篇5

由于职业教育目前仍是我国教育体系中较为薄弱的环节,存在着培养模式滞后,发展不均衡,结构不合理等问题,导致所培养的人才无法与当前的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为更好的推进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国家有关部委于2002年颁布了《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其决定中明确了中职教育实行2+1”的培养模式(即在学校学习时间为2年,第3年到与所学专业对口的企业进行顶岗实习),中职学校顶岗实习的方式不同于其他实习的地方在于它能使学生完全担当其实习岗位的所有职责,更突出实践性与独立性,对于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更为全面,由此可以看出,顶岗实习在中职教育中是一个重要的教育过程,对培养学生的专业实践技能和适应社会的能力具有其他实践教学方式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对中职酒店专业学生实习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酒店专业同样是一门实操性较强的专业,中职酒店专业的学生在酒店顶岗实习与在校的实践课程学习效果是完全不同的,前者更能让学生全方位系统的提升酒店服务的操作技能,因此顶岗实习效果对其显得尤为重要,笔者通过采用访谈和问卷的方式从学校、学生、企业三个方面对中职酒店专业的顶岗实习现状情况进行了相关调查和分析。

(一)学校方面

在对中职学校的调查上选取了广州市土地房产管理职业学校等三所中等职业学校旅游酒店专业教师和教务人员做为目标调查对象,通过访谈方式来调查了解学校在酒店专业顶岗实习管理体系上的基本现状特征。

1、顶岗实习的时间安排

通过对几所中职学校酒店专业顶岗实习情况的了解发现,只要是按照“2+1”培养模式的中职学校,实习时间大部分都安排在第二个学年结束后开始,有个别以酒店专业做为重点特色专业的学校在第二个学年结束前就已经安排部分学生到岗实习,由此看来中职学校酒店专业的学生实习时间至少在一学年以上。

2、岗位对口情况

所调查的中职学校都要求酒店专业学生实习岗位必须与专业相符,该项已作为实习考核的一项主要评价指标,但综合了解到的实际情况看,受各种因素影响顶岗实习第一学期仍有5%左右的学生所在的实习岗位与酒店专业不相符,而第二学期上升到了25%,专业培养与现实适应出现了部分错位。

3、实习岗位选择情况

从调查中发现大部分中等职业学校酒店专业学生都由学校统一安排到校企之间有多年稳定合作且签订了相关实习协议的酒店顶岗实习,学校与企业间有着密切联系,专业教师对酒店的运营管理有较为详实的了解,便于带实习的老师更好的对顶岗实习学生指导和管理,同时也方便该类酒店企业集中培养和岗位设置。在中职学校对实习岗位选择的模式上除了上述之外,还有两种方式为少部分中职学校采用:其一是学校统筹安排与学生自主联系结合的方式,该方式灵活性强,在学校无法保证足够的酒店实习岗位时可以缓解部分学生择岗的问题,同时对一部分有其他社会资源帮助选岗的学生提供了更加机动的发展空间;其二是完全由学生自主选岗的模式,这类学校大部分没有固定的实习合作酒店,或者所联系的酒店企业岗位远远不能满足顶岗的学生人数,但该种实习岗位的选择方式给后期学校对酒店专业学生的管理增加了难度。由于每个学校的酒店专业所占比重不同,重视程度不一,因此在对实习岗位的选择模式上也存在不小差别。

4、对实习学生的管理情况

学生到酒店进入实习后,学校将派出专业老师对在酒店实习的学生进行全程巡查管理和实习指导,充分了解学生的出勤和各岗位的适应能力等情况(如客房服务岗位表现一般的学生可能更适合餐饮岗位),这一点所调查的几所中职学校都近似相同。通过调查发现,对于学生集中较多的同一个酒店,实习指导老师可以更好的协助酒店使学生快速适应岗位,相比对实习岗位分散较大的学生来说管理更为方便,指导也更为有效。因此上述所提到的对实习岗位的选择方式也显得尤为重要,将直接影响学校对学生的实习管理效果。

(二)学生方面

在对学生的调查上,主要选取了两所中职学校的三个班级作为数据取样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法及李克特五点量表分析法对数据进行收集和统计,分别对酒店专业的实习生在实习前的态度与期望、实习中的问题以及对实习管理的满意度等方面展开调查,发放问卷120份,回收问卷112份,有效问卷105份,问卷有效率87.5%,数据已达到该项调研的标准。现将几项主要方面的数据归纳如下:

1、对学生实习态度的调查

由于调查人数受限,为了减少误差,让数据更能真实的反映实际情况,因此本人在对学生的实习态度调查上选用了李克特量表(Likertscale)调查统计法来对学生实习前的各项态度进行评分。该测评共设定了5个评价项目,每个评价项目设定5个选择项,每项按照5个选择项的两极给予1-5的分值。其中1-3号为正评价项目(即分值越趋于5分则学生在实习态度上对实习作用的评价越高,分值越趋于1分则反之);4-5号为反评价项目(即分值越趋于5分则学生对实习的热情越低,分值越趋于1分则反之)。测评项目与统计数据见表1、表2。

表1 酒店专业学生实习态度评价项目

编号 测评项目

1 去酒店顶岗实习对于学好酒店专业很重要

2 通过顶岗实习能更好的提高专业技能和就业能力

3 对中职生涯的顶岗实习很期待

4 想到去酒店实习将面对很多困难我感到很苦恼

5 去实习只不过是为酒店提供廉价劳动力,不一定有收获

表2 学生实习态度评分统计表

编号 分值 人数 分值 人数 分值 人数 分值 人数 分值 人数 总分 平均分

1

1分 2

2分 14

3分 31

4分 39

5分 18 369 3.54

2 3 12 16 55 19 392 3.73

3 12 25 32 28 8 313 2.98

4 3 25 9 43 25 379 3.61

5 4 12 21 32 36 401 3.82

由上表的评分统计数据可清晰的看到1-3号正向评价项目的平均分值都集中在3分左右,这表明学生虽然肯定去酒店实习能在技能提升和学习方面起到积极作用,但总体来看这种认可程度不高,对于实习的目的感到较为模糊。从4-5号反向评价项目测评来看,分值都接近4分,由此足以说明学生在态度上对实习的认识存在偏差,部分同学抗拒困难,不敢面对在酒店实习中的问题,甚至认为实习的收获要小于付出,反映出学生对去酒店实习的热情和积极性不高。

2、对学生实习期望的调查

从各项数据来看中职酒店专业学生对实习岗位的期望值整体偏高。由图1可以看出尽管中职学生基础较为薄弱且无任何实践经验,但绝大部分学生都希望到高星级的酒店顶岗实习,三星级以下的酒店几乎没有学生愿意去;从图2的数据可以看到学生除了在乎通过酒店实习获得实践经验外,对酒店能给予的薪酬也较为看重,由此也反映出该专业的学生对实习的目的还有待明确。

3、对学生在酒店实习中困难因素的调查

从图3可以看到接近一半的学生认为在酒店实习人际交往较为困难,反映出中职酒店专业学生与人沟通交际的能力欠缺,其次学生通过实习发现之前在校所学的各项操作技能和理论知识不足以应对岗位的需要,使实习工作有些力不从心,还有部分自我约束能力欠缺的学生对酒店的管理制度有明显的不适应。

4、学生对实习管理的满意度调查

在调查学生对学校和酒店实习管理的满意度时发现接近半数的学生对两者的满意度均不高,还有少部分学生对实习的管理出现了极为不满的情绪,两个实习管理体系相比而言,学生对学校实习管理的满意度要明显高于酒店,这与酒店对实习生的管理制度存在一定的关联。(如图4所示)

(三)酒店方面

酒店是该专业学生实习的主要场所,在对实习企业的调查上主要通过对四家高星级酒店的人事主管和中层管理人员进行了访谈式调查,其目的主要是了解酒店企业对接收实习学生的原因、对顶岗实习学生的培养及评价等方面。

1、接收实习生的目的与存在问题

从调查了解到的情况看大部分的酒店企业接收中职酒店专业实习生是为了丰富岗位设置和酒店人才的梯队培养,降低部分岗位的人力成本,担当社会责任。

而据几家酒店的人事部门负责人反映除了上述目的近几年所接纳的中职实习生也为酒店带来了部分风险和问题,由于中职学生属于职业教育最底层,年龄相对较小,个别酒店专业的实习生缺乏职业素养及职业能力与纪律意识不强,实习作风懒散,破坏了酒店正常管理秩序,严重的学生还给酒店在服务质量和企业形象上造成了较大的负面影响。

2、酒店所亲睐的实习生

酒店一方面想通过招收中职实习生来促使企业更好更快发展,一方面又担心中职学生的综合能力不强导致企业受损,哪一类实习生是受酒店欢迎的呢?通过了解酒店最亲睐具有以下几个方面能力的实习生,首先希望实习生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纪律观念和可塑能力,谦虚务实、勤学肯干,到岗后能服从酒店的统一管理,履行岗位职责,较好的完成岗位任务;其次希望学生能具有熟练的操作技能和团队合作意识,外语基础较好。这些都是接纳实习生的酒店企业所希望具有的基本条件和要求。

三、影响中职酒店专业顶岗实习效果的问题因素

通过上述对中职学校、酒店专业学生、酒店企业三个方面的深入调研,发现了诸多影响中职酒店专业学生实习效果的问题因素,现将其整理归纳如下:

(一)酒店专业学生实习前的培训动员不到位

从对学校的访谈中了解到,目前大多数的中职学校在学生离校顶岗实习前都会进行相应的实习任务布置和实习要求说明等工作,如实习的时间、期间需完成的实习日志和总结等,而对实习生在心理辅导和思想动员上做的不够,导致很多学生在实习前期的态度和目的都不明确,如就有学生认为去酒店实习一方面只不过是去为酒店做苦力,另一方面是为了完成学习任务顺利毕业,从一开始就对实习产生看厌恶情绪,其次中职学生年龄大多集中在15-18岁,心理层面的情绪波动大,抗挫能力差,自信心缺乏,加上酒店实习的岗位多数服务性较强,致使学生在酒店上岗后面对强度较大的工作出现了各种负面情绪,因此很多学校更多的是注重技能层面的培养,而忽视了针对酒店实习岗位做与之相适的心理辅导。

(二)实习指导老师的派选与管理不合理

从与酒店专业的实习指导老师交谈中了解到,大部分指导老师除了对在酒店实习的学生进行日常的巡查指导之外还有过于繁重的其他教学任务,如教学、教师各项竞赛、带学生参加竞赛等,由于实习指导教师需要兼顾多方面工作,又分身无术,加上很多酒店较为分散,导致对酒店实习学生的管理大打折扣,受教师精力和时间限制有个别学生甚至整个实习期都见不上老师几次,使学生在酒店中面临的多层问题得不到实质性解决,也让学生感到与学校有所脱离,严重挫伤了学生的实习热情和积极性。再则学校对实习指导老师的管理缺乏激励与监督机制,工作好坏无奖罚之分,没有制度的支撑仅凭教师的个人职业道德来完成好该项工作显得较为苍白空洞,只有优化源于学校层面对实习管理的体系与制度才能减少和避免学生在酒店实习中出现的各项问题。

(三)酒店缺乏对实习生的激励与培养机制

从上述对酒店的调研中可发现酒店招纳实习生是为更好的满足岗位需求,节省管理成本,然而学生到岗后很多酒店并没有根据学生的技能情况做相应的培训和岗位配置,在后期实习中也没有一套科学完整的培养激励措施,这也导致了很多实习问题的产生:其一有些餐饮技能较为出色的学生恰恰却被安排到做客房服务,无法做到取精用弘,加上长时间没有轮岗机制,很多学生在实习中积极性不高,感到茫然,甚至有些学生认为自己根本不适合做这项工作,后悔当时选择酒店专业;其二有些酒店吸纳实习生只不过是解决一时的用人之需,从一开始就没打算培养中职的实习生作为后备人才,做得再好也获不到相应的认可,也难怪有些学生认为自己是廉价劳动力,缺乏培养与激励致使学生在酒店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在技能上也得不到提高。酒店的问题归根仍是学校的问题,只有校企之间合作更深化,学校选择那些能保证和满足实习要求的酒店,才能达到更好实习效果。

(四)实习考评标准形式过于简单

到酒店顶岗实习是该专业学生教学任务的重要组成部分,不管以何种模式来实现学校对实习生的管理,最后的实习考评始终是引导学生圆满完成实习任务和检验酒店实习效果的有效手段,但从调研的情况看,很多中职学校对学生的考评标准不明确,形式也较为单一,最终便流于形式,实习手册的完成情况、上岗时间及酒店的评价意见是目前中职学校对实习生的主要几项考评指标,除此没有更能精细化反映学生实践能力的标准,因此对学生产生的约束力不强,认为在实习中表现好坏对他们影响不大,容易产生懒散心态,也是导致实习目标不明确及效果不佳的一个主要原因。

四、提升中职酒店专业实习效果的举措

综合目前中职酒店专业的现状与存在的各项问题,为更好的优化该专业实习管理,以下笔者将试图提出几项提升中职酒店专业实习效果的举措与建议:

(一)强化在校期间的岗前培训

从调查中可知,目前学生在校期间对实习前的培训仅仅是开几次动员大会鼓动下实习热情或简单讲述下实习要求,学生对将要实习的单位和到岗后从事的工作了解甚少,导致学生在实习前出现各种不安情绪,也使很多学生产生不切实际的期望,到岗后发觉酒店及岗位都不如预期以至于出现悲观心态。学校应根据与签订实习协议酒店的实际情况趁早准备提前布置,邀请酒店的相关人员来校做系统讲授(如酒店基本情况、管理制度、岗位的要求等),并做适当的模拟实操训练,而不是一堂宣讲课就草草了事,帮助学生充分了解真实的实习情况,在实习态度和心理情绪上做出正确引导,使酒店专业实习生真正做到有备而去。

(二)根据学生实际技能水平细分酒店实习岗位

酒店专业对于学生实操能力和服务意识的要求都很高,为了能让酒店对实习生到岗后进行有效管理,做到岗位与人的统一,中职学校在实习前应联合酒店一起对将要顶岗实习的学生做一次技能测试,将不同学生不同实操项目的技能水平做一次细分,把每个学生的技能情况移交给对应的实习酒店,酒店以此再结合岗位的实际情况做到科学顶岗,在实习中定期考核定期轮岗,这样既能保证学生在实习中得到全面锻炼,也能根据学生的特点做精细化培养,使学生实现同一专业领域内的一专多能。

(三)根据实习情况适度调整教学计划

实训课程一直是中等职业学校培养方案中重要的一个环节,每个学期学校都会在教学任务中安排实训周进行实操训练,目的也是为学生第三年的顶岗实习和最终就业打基础,对于校企合作较为稳定,实习基地较为充裕的中职学校来说实训课程的教学计划也可围绕顶岗实习做适度调整,在课时上可适度增加,在内容上可适度丰富,其目的是为了能邀请实习合作酒店的专业人员来校参与学生的实操课程,一方面能让学生提早了解更多有关酒店的情况和行业内信息,另一方面也能让酒店提早了解学生技能水平,以便使酒店的实习安排做得更为周全合理。

(四)重视对顶岗实习过程的总结管理

中职学校每年的顶岗实习从做出计划到实训结束便是一个完整过程的完成,从过程管理理论的角度来看管理的过程并不是一次管理流程就能实现的,它需要像爬楼梯一样不断循环滚动的向前向上(如图5所示),在图中P为计划,D为实施,C是检查,A代表总结,因此对于一个过程的完成只是一个循环的完成,而非一个系统的结束,而总结在其中发挥着承上启下的作用。目前很多中职学校在实习结束后却忽视了这个重要的环节,这使得每年的顶岗实习管理工作陷入了原地循环,无法实现过程中质的上升。实习管理工作的总结需要所有指导老师与酒店管理人员共同进行深入研讨,找出上一个循环出现的各项管理问题和解决对策,在下一年的实习计划中加以改进,少走弯路。

(五)校企共同制定实习管理方案,构建良好的沟通机制

调查中发现,目前多数中职学校的实习管理与酒店没有统一更没有形成联动,出现了不少管理真空和漏洞,学生实习效果的提升重在管理,而实习生的管理是由学校与酒店双方共同来完成的,即便是不同系统对同一目标群体的管理也需要协调统一,因此实习管理的方案应该由双方共同来制定,而不是“各自为战”。除此在实习管理中校企之间还需构建一套健全科学的沟通机制,学校除了派指导老师到酒店巡查指导学生实习之外,实习小组长、教务行政人员等也可定期到学生较为集中的实习酒店与负责人了解相关情况,实现多层面全方位的校企沟通,及时解决问题,优化管理方案,从而达到提升实习效果。

五、结束语

篇6

实习初期对酒店安排的客房、餐饮等最基层服务工作岗位均能接受,但工作流程逐步熟悉以后,实习生们会发现酒店服务工作无非就是一种机械的、高强度的体力劳动,本科实习生的失落感不断加强,工作热情和责任心都会受到影响。许多实习生不能正确看待实习待遇,尤其实习三个月后,他们对社会认识更加深一步,觉得其劳动付出与实际报酬不对等。不少学生反映工作内容和正式员工没有任何区别,却得不到同样的报酬,自认为是廉价劳动力,工作积极性不高。

2.实习基地选择问题。

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实习不是一项短期行为,实习酒店难以落实、稳定,或把实习生等同于廉价劳动力来使用,这与学校制定的初衷与目标将完全相反,势必影响到整个实习效果,对酒店、学校、实习生都会产生不利的影响。虽然学校在选择实习基地时都会与酒店方强调这些内容,酒店方在洽谈时(通常都是人事部门负责人)都承诺如何按照校企双方的要求来对待实习生,但在后期执行阶段往往由于内部管理制度、员工执行层面等问题无法将之前的承诺兑现,相应的考评机制也缺乏客观标准,并最终导致学生实习阶段无法真正实现教学实践目标的要求。

3.实习管理中出现的问题。

3.1酒店目标与实习目标之间的错位。

酒店追求的是利润最大化,作为酒店来说,它与学校联系实习的目的主要是为了降低企业成本,酒店以盈利为目的,需要服务质量稳定,要求保持员工相对稳定,而学生的实习则以学习为主要目的,为能掌握不同部门的实践知识,要求尽可能轮岗。这种酒店目标和实习目标的错位,导致实习过程中企业利益和学生利益之间的冲突,如果酒店没有相应的激励措施,学生就会产生廉价劳动力的感觉,从而影响实习积极性。

3.2学生管理中出现的问题。

由于顶岗实习酒店多,学校师资力量有限,往往一个教师负责若干家酒店的实习指导,无法兼顾各个酒店及实习生的所有需求。有些学生对实习认识存在偏差,或闹情绪、或与酒店闹矛盾、或擅自离岗。甚至有些学生以学校的名义向酒店请假或辞职,造成实习成为形式,如果学校与酒店沟通不及时,就会造成比较严重的后果。

二、酒店管理专业本科生顶岗实习的对策

1.解决实习生心理问题的相关对策。

1.1开好实习动员会,让实习生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

在实习动员工作中,一方面尽可能详细的介绍实习单位情况、实习的权利和义务,使其对实习情况更全面的了解,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理性的面对实习,做好思想上的准备。另一方面,教育学生明确工学结合实习的目的,给自己一个正确的定位。实习不是去赚钱,更不是去享受.而是到实践中去锻炼,强化和提高自己的理论和实践水平,为将来的工作奠定基础。

1.2企业实行“匹配式”管理。

酒店的实习生来自不同的院校,年龄层次、理论知识和技能构架不同,实习目的也各有不同。如酒店忽视实习生不同教育水平和年龄结构而不分层次进行管理,可能导致其产生对酒店管理和酒店行业的反感情绪。因此酒店有必要做好实习生“匹配式”分配与管理,即根据实习生的特点制定针对性的培训计划和实习安排,同时也要配合校方做好实习生的心理管理。

2.实习基地选择相关对策。

2.1选择管理正规,具有较高档次的实习基地。

选择档次较高、管理较好的企业,更易加深实习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由于笔者所在院校坐落于长三角较为发达地区,且酒店管理专业为本科层次,比起其他一些同类院校来讲有一定的优势,同时结合最近几年的实习基地反馈的情况来看,国际五星酒店的管理和培训都相对更加完善,人性化管理水平也更高。所以今后的实习基地基本定位在国际五星级酒店,且一般要求在长三角地区,距离学校不远,也为指导教师在后续的实习过程中提供更为便利、更为快捷的管理提供条件。这样便于高起点、高标准、严要求,使实习生在实习过程中能得到更好的锻炼。

2.2以合同的形式明确酒店企业的责任,并提出相应具体考核指标。

在实习过程中,实习生很多时候实际上是承担了与企业员工同样的工作,如果报酬过低,都会影响其工作积极性,从而不利于工作与学习。酒店合同的形式为实习生提供合理的福利待遇(其等级可参考工作时间一年以内的正式员工),可以使实习生们更容易获得工作的快乐感和满意感,为酒店节约大量的经营成本。针对酒店工作的特殊性,合同的签署要尽可能取得最高管理层的支持,以便相关条款在实习过程中更好的落实;合同内容还应对实习生加班、调休、专业技能培训、轮岗实习等方面加以明确规定,并将上述内容加以量化引入到实习期结束时的考核,考核优秀的实习基地可以在下一年度的实习生选择、数量等方面给予一定的优先权,考核不合格应取消实习基地的资格。目的是督促双方应以合同为依据,切实把学校和实习生的需求与企业的经营实际有机的结合起来,谋求长期的、稳定的战略合作。

3.实习管理方面的对策。

3.1明确顶岗实习中学校、酒店和学生的责任。

为保证顶岗实习顺利进行,实习前,组建学校、酒店、学生三重顶岗实习管理机构,规范学校、酒店、学生实习期间的沟通机制,制定管理制度,落实管理责任:以学校教学目标为总方针,以实习生为核心,兼顾实习单位的特点,学校主要履行学生教育管理保护责任,协助企业管理学生,去酒店指导顶岗实习,完成教学实践任务;酒店提供顶岗实习条件,按照教学计划完成顶岗实习任务。在履行学生劳动保护的前提下,主要负责学生在酒店的顶岗实习管理工作;学生服从校企双重管理,遵守学校实习纪律和企业劳动纪律,完成顶岗实习任务。

3.2学校的评定制度应与酒店相应评估制度度衔接。

学生在顶岗实习期间应认真完成酒店及学校的任务及教学要求,完成顶岗实习日志、实习周记等。内容包括实习岗位、实习内容、实习过程、实习单位指导、实习情况小结;实习结束后,要求学生撰写实习报告,并召开实结会,互相交流心得、体会,使学生学而有所得,谈而有所获,知而有所用。指导教师根据学生的实习综合表现、实习日记、实习周记、实习报告以及实习单位的综合评定评定顶岗实习成绩。

篇7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酒店服务行业人力资源的需求也迅速增加,并且规模大、档次高的酒店,越来越需要具有高素质的职业技能人才,这对于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是一个发展的机遇,也是一种挑战,而对于职业院校来说,培养怎样的人才来适应行业的要求则是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要内容。笔者所在学校在骨干院校建设的过程中进行“多学期分阶段”的教学模式改革探索,围绕酒店管理专业“多学期分阶段”人才培养创新实验区建设,对酒店管理专业学生于大一暑期安排在酒店进行为期三个月的顶岗实习,经过三个月的实践锻炼,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同时通过跟踪调查,也了解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对出现的问题进行系统思考。

一、顶岗实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学生顶岗实习认识不到位

(1)学生没有充分认识顶岗实习的重要意义。在入职前校企合作的单位都到学校进行了宣传,由学生自愿选择实习地点,部分学生到了实习单位后,不能及时适应工作环境,沟通协调能力较差,致使与单位员工人际关系处理不融洽,一时难以融入酒店团队。

(2)爱岗敬业精神不够,学生到工作岗位后,实质上就是酒店的一名员工,在短暂的时间内没有及时进行角色转换,缺乏吃苦耐劳的品质,对前厅、客房、餐饮、会务等工作岗位干了几天就感到厌倦了。

(3)对从事的职业认识不够,很多学生觉得自己是大学生,而只做一些重复简单的工作,觉得工作没有意思,甚至将工作程序简单化,不利于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技能的提高。

2.合作企业认识不到位

(1)酒店是追求经济效益的企业,学生到酒店后,通过简短的培训后就被分配到具体的工作岗位,作为一名正式的员工使用,在执行酒店的规章制度上要求严格,并且罚多奖少,在待遇上反差很大,同工不同酬,使学生在心理上难以接受,有的学生甚至一气之下中断实习。

(2)在实习岗位的安排上缺少轮岗。学生入职后基本上是固定岗位,很少轮岗,致使学生在顶岗实习过程中工作过于单一,对酒店各个工作岗位没有系统体验,也对酒店管理的整个工作流程不太熟悉,不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技能,也没有完全体现学生的自我价值。

(3)酒店加班加点频繁,实习生往往安排在最苦最累的岗位上,把学生当廉价劳动力使用,经常加班加点,没有加班工资,缺乏激励机制,也影响学生的正常休息。

3.学校在管理方面不到位

(1)学生到酒店实习后,学校在学生管理方面存在很大的真空,由于没有学校的老师在酒店进行管理和指导,学生的管理完全委托给校企合作单位,学生的日常管理、养成教育、心理健康等问题都难以落实到位,也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

(2)专业课的老师无法到一线去指导学生实习,由于师资紧张,教学任务较重,专业实习指导教师很难派驻实习点,很多学生在操作规范、专业技能等方面很难有所提高。在外实习的学生很期望学校的老师到实习点上去看望他们,毕竟他们还是没有出校门的学生,他们更需要关心、交流、倾诉,同时也需要老师帮助他们解决一些实际困难,因此很多学生只有通过电话反映情况,希望老师能协调解决。

(3)学校和酒店都有管理学生、教育学生的责任和义务,学生在顶岗实习的过程中,学校方应加强与校企合作单位的沟通,要求企业多一些人文关怀,以生为本,关心他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使学生能够愉悦地完成实习任务。

二、学生顶岗实习中存在问题的对策思考

1.做好宣传、统一认识

顶岗实习、工学结合是职业教育的突出特点,是加快技能性人才培养的重要模式,职业教育较发达的德国、澳大利亚等国家都有成功的经验。因此要向学生宣传顶岗实习是强化理论联系实际、训练基本技能的最好课堂,是强化学生应用能力和实际技能的重要途径,通过顶岗实习,使学生了解企业运行的工作流程,在真实的工作场景中,体会理论与实际的有机结合,在感性和理性认识上产生一个质的飞跃,从而为进一步加深对职业的认识及职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制定制度和实施方案

顶岗实习是一项教学活动,应纳入学校正常的教学计划安排,要形成制度化、规范化,一般要求在大二的第一学期安排3~4个月的时间,制定可操作的实施方案,有目的、有要求、有计划地开展,并有专人负责。

3.建立一套科学顶岗实习的考核评价体系

学生实习结束后,要写出实习报告,实习成绩由企业和学校根据考核细则共同进行考核评定,企业的人力资源部门择专人负责日常考核与管理,学校的实习指导教师负责专业指导和考核,校企双方共同监控实习的全过程,客观、全面评价学生在顶岗实习中的综合表现。

4.要选好实习企业

一所高标准的酒店就是一所好学校,在选择企业时一定要实地考察,选择信誉好、管理科学、服务优质、有较好的企业文化的星级酒店,只有在这样的环境条件下实习,学生才能从中学到他们所需要的知识,达到实践锻炼的目的,有利于学生的成才,同时要求酒店尽量安排学生轮岗,让学生熟悉各个岗位的工作流程,为今后的毕业实习和就业打下基础,并且学校要与企业签订协议,维护学生的权益,在确保学生安全、劳动保护、生活条件的同时,给予学生合理的劳动报酬。

5.配备好顶岗实习的指导教师

实践效果好坏,师资很重要。指导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理论知识,还要具备丰富的实践操作能力、沟通协调能力,指导老师最好在酒店工作或挂职锻炼过,积累实践经验,并能及时指导学生,也可聘请酒店优秀的员工或管理层作为学校的兼职教师,从而打造一支多元化、双师型教师队伍,全面满足顶岗实习等实践教学的需要。

综上所述,顶岗实习是提高高职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有益探索,但要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和创新,形成一套科学的制度,经过工学结合的教学改革,为行业提供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参与文献:

篇8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4 . 02. 073

[中图分类号] G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4)02- 0141- 03

“校企合作”是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办学模式的必然趋势,其中的顶岗实习教学既能强化实习生岗位技能、又能缓解酒店用工紧张问题,还可为酒店业储备优秀人才,但这毕竟是中职实践教学的成功模式,如果高职院校就这样拿来使用,那它确实是处在一个可有可无的尴尬之地。因此,高职的实习教学模式应该在中职实习教学模式基础上有所创新和发展,通过顶岗实习为酒店培养“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高端技能型人才”,既实现高位就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又为酒店业留住优秀人才。

基于上述原因,结合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学生的顶岗实习情况,通过细致的分析与研究,提出了“3 + 3 + 3 + 3”新型的酒店管理专业顶岗实习模式,该模式为学生顶岗实习进行有效的设计、系统的指导、有力的保障和客观的评价,使学生通过实习就可具备并胜任酒店基层管理人员的工作能力,为实现高位就业奠定坚实基础。

1 研究背景

1.1 国内学者对酒店管理专业顶岗实习工作的研究

近年来国内学者对酒店管理专业的顶岗实习工作展开了广泛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酒店实习的效果、类型、时限、过程管理和效果评价等方面。然而针对酒店实习模式的研究并不多。侯国林提出了5种实习模式设想:① 加强实习基地建设,寻求合作,共同发展;② 要将校内实习与校外实习相结合;③ 校企一体化模式;④ “3 + 1”模式,即采用3年学习,1年实习的方式;⑤ 实习模式国际化,即让学生到国际旅游企事业单位实习。吴洪梅、李丽等学者比较赞同大多数高职高专类旅游专业院校实行传统的“2 + 1”实习模式,即2年学习理论知识,1年到企业实习。侯明贤、郑海燕 等通过对传统实习模式的分析,分别提出了“适应、思考、研究” 3步渐进的实习教学模式和严格挑选实习合作企业,实行轮岗制、多岗位选择的以就业为导向的实习模式。

1.2 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就业定位

在酒店实习的酒店管理专业学生有3个学历层次:本科、高职和中职,本科学生当为应用型,中职学生属于技能型,那高职呢?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将学生的培养规格定位在酒店中层以上管理者。即部分学生就业时可进入酒店基层管理岗位,实现高位就业,经过2~3年的工作努力,便可胜任、进入部门经理岗位工作,这是高职教育教学的任务要求。它将改变即使毕业生能胜任基层管理岗位工作,也仍要去充当“劳动力”角色的现实。因此,进行顶岗实习模式改革创新,实现酒店专业学生高位就业是我们必须关注的重要问题。

2 传统顶岗实习教学模式的不足

现在较多的高职院校采用传统的“2 + 1”或“1.5 + 1.5”的人才培养模式,这种模式简单地说就是在3年的教学时间里,有2年时间或者是1年半时间在校内组织教学,以理论教学为主,辅之以实践教学环节,1年的时间或者1年半的时间在酒店进行顶岗实习。仔细分析传统顶岗实习教学模式,其不足主要来自于3个方面。

2.1 来自于学校

由于缺乏先进的实习教学理念和系统的实习教学方案,使得学校不能对学生的实习过程进行全程跟踪指导以及对于实习效果进行客观评价,因此使得学校在实习中的地位和作用被弱化,无法为学生提供科学的引导和帮助。

2.2 来自于酒店

传统实习模式多强调实习生的“员工”角色,实习生更像是酒店的“廉价劳动力”,单调、乏味、重复性的工作,随着实习时间的推进,学生新鲜感、兴奋劲逐渐消退,实习的稳定性也变差。此外,在学生实习过程中,没有周密的实习计划、没有轮岗安排、没有具体实习指导人员、没有相应的阶段培训计划,实习生得不到细致的实习指导,不能满足其个性化学习的需要,因此实习热情受挫,不配合工作,以种种理由提出请假甚至终止实习的申请。

2.3 来自于学生自身

一些学生将实习当作一种负担,为了完成实习而实习,没有意识到实习是一个学习和积累经验的过程,还有一些学生目光较为短浅,只关心一些低层次的问题,例如:薪金待遇高低、假日休息时间多少、住宿条件如何、伙食好坏等等,这些都背离了实习教学目的,制约了实习教学步伐,影响了实习教学的效果。

因此,如何建立具有高职酒店管理专业特色的顶岗实习创新模式,以适应现代酒店行业对人才的需要,满足我们对学生高位就业的培养目标是迫切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3 “3 + 3 + 3 + 3” 创新实习模式的构建

“3 + 3 + 3 + 3”顶岗实习创新模式是指通过构建3个实习系统(保障系统、运行系统、评价系统)、确定3个学习内容(技能学习、外语学习、管理能力学习)、制定3个制度(岗位调配制度、过程指导制度、实习生档案制度)和考核3个阶段(3个月、6个月、1年)的新的顶岗实习模式,强调对学生操作技能、职业素养、综合素质、应变能力和基层管理能力的培养,使学生能够完全胜任其实习岗位的工作,独挡一面。

3.1 一“3”——建立3个系统

顶岗实习创新模式“3 + 3 + 3 + 3”主要由3个系统构成,即保障系统、运行系统和评价系统。

3.1.1 保障系统

3.1.1.1 思想保障

做好思想保障工作是实习工作的大前提,在实习前夕开实习动员大会,积极鼓励教师参与;解除家长对实习的疑虑和误解;对学生提出明确要求,并预见实习中的种种困难。

3.1.1.2 条件保障

它是实习工作的坚强后盾。选择具有良好企业文化、高品质服务水平和完善管理制度的酒店进行校企合作,为顶岗实习提供稳定的教学基地;不断地进行师资力量的完善和提高,注重实践教学环节,借助企业导师力量为顶岗实习提供技术保障;保证学生的食宿条件,提高实习生活质量,为顶岗实习提供物质保障。

3.1.1.3 法律保障

它是顶岗实习的护身符,通过签订一系列具有法律效益的协议来保障学校、企业和学生3方的共同利益。学校与企业签订人才培养协议,主要包括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方向、用人数量、用人时间以及双方的权利义务和违约的处理方式;学生与酒店签订顶岗实习协议,主要包括说明双方的权利义务和违约的处理方式;学生与学校签订顶岗实习协议,主要也是包括说明双方的权利义务和违约的处理方式。

3.1.2 运行系统

主要包括实习培养目标的确立、合作单位的选择、实习协议的签订、兼职教师队伍的建立、联合教学方案的设计、现场教学的实施、工作岗位的调换、工作重点的制定和工作情况的检查等。学校要认真进行企业调研,慎重选择实习企业,与企业共同商讨确定实习培养目标,并签订顶岗实习协议,明确双方权利义务,同时建立兼职教师队伍,校企双方共同设计教学方案,实施现场教学,同时还要为具备一定素质和能力的实习生提供轮岗工作和锻炼的机会,确定工作重点,检查工作效果。

3.1.3 评价系统

评价的主体包括学校、企业和学生,3方共同参与评价使得评价结果更真实;评价的内容包括实习方案评价、实习过程评价和实习效果评价,这样使得评价内容更全面。评价的方法包括学生自评(通过填写《顶岗实习日志》、《顶岗实习周记》、《顶岗实习报告》)、同学互评和校企双方导师综合评价,这样使得评价方法更多样,评价结果更客观。

3.2 二“3”——学习3个内容

酒店对实习生的培训内容应该由3个部分组成。

3.2.1 技能培训

岗位技能培训应该由各部门制订培训计划,通过岗前和在岗培训的方式,对实习生进行操作规范、工作技巧等方面的培训,并进行最终考核给予成绩。

3.2.2 外语培训

主要是英语的培训,通过讲授、影视欣赏、口语对话练习等方式,使学生可以熟练地使用英语对客服务,同时提高外语能力也为个人职位晋升增加筹码。

3.2.3 管理能力培训

对于一些实习表现较好、个人素质和能力较高的实习生,在符合规定的前提下,有针对性地对其进行一些相应的管理能力培训,并为其提供一定的锻炼机会。

3.3 三“3”——制定3个制度

3.3.1 岗位调配制度

实习岗位的分配一方面由酒店各部门对学生进行挑选,另一方面老师也可根据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和专长对酒店进行推荐。目的是使学生能在适合自己的岗位上得心应手的工作,加强自信心的同时也可提高酒店的工作效率。尽管岗位调配对学生而言是有着重要意义和作用的,然而轮岗对酒店来说意味着增加培训负担,所以多数酒店不愿这样做,为此我们应该制定严格的轮岗条件,满足条件的允许轮岗,如经过酒店系统培训后在本部门工作3个月以上,在本部门表现优秀,包括服务技能和职业道德方面,经过考核成绩良好的。尽量做到兼顾酒店和学生双方利益。

3.3.2 过程指导制度

顶岗实习期间要对学生进行全程跟踪指导,并由“3个导师”共同负责实习生的学习、工作和日常管理。这3个导师分别是“职业导师”、 “专业导师” 和 “企业导师” 。“职业导师”主要由辅导员组成,负责学生在实习期间的日常管理工作、思想教育及心理辅导工作。“专业导师”由相关专业教师组成,主要负责到实习单位对学生的实习情况进行了解、对实习工作进行指导、解答学生在实习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并组织好校外教学。“企业导师”主要由酒店的相关管理人员组成,负责学生在实习期间的食宿安排、上岗培训、实习指导、安全教育等工作。根据三段式的考核方案,制定不同阶段学生的工作要点,其中1~3个月,工作的要点是帮助学生适应实习生活,树立正确的职业观;3~6个月,工作的要点是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指导,满足其个性化的学习需要,对优秀的学生可以协助其调岗,并建议其学习基层管理知识;6~12个月,工作要点是根据学生实习情况做好就业指导工作,帮助每个学生找到就业方向,对于不愿从事酒店行业的学生,协助其调换工作。

3.3.3 建立实习生档案制度

为了更好地了解实习生的实习过程,总结实习成果和不足之处,我们应该建立实习生档案,包括实习岗位说明,岗前培训内容,工作场地、场景照片,工作成果,实习日记、周记,实习报告,实习鉴定和各种考核表格等。这样可以一目了然地将一名实习生的整个实习过程真实地记录下来,以便更好地总结实习的经验和教训。

3.4 四“3”——考核3个阶段

建立三段式的考核方案,在学生实习期间的3个月、6个月和1年这3个时间段对学生进行跟踪考核和评价,考核内容包括:工作态度、业务技能、服务水平和外语能力等。

3.4.1 3个月阶段

学生实习的前3个月主要是以适应为主,包括对酒店工作环境的熟悉、对工作中人际关系的适应,以及对劳动强度和劳动时间的适应等等。有很多学生由于适应不了这些方面,所以在实习初期就出现逃避实习等问题。所以把这一阶段作为第一个考核点,可以准确掌握学生对实习的适应程度和心理动态,以便进一步进行实习指导工作。

3.4.2 6个月阶段

这一阶段,基本上酒店对于每一个实习生的基本情况都有了一定的了解,这一阶段需要酒店和学校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指导,满足其个性化的学习需要,对优秀的学生可以协助其轮岗,这样既使得优秀的学生有了进一步学习的机会同时也对其他同学形成了激励作用。

3.4.3 1年阶段

这一阶段学生实习1年,对于酒店工作有了自己的理解和认识,要根据学生实习情况做好就业指导工作,帮助每个学生找到就业方向,对于不愿从事酒店行业的学生,可以协助其调换工作。只有通过考核才能拿到实习合格证书,最终得以顺利毕业。这样对学生在酒店的实习就有了一定的约束力,学生在平时的工作中也会更加关注自己的工作态度、服务技能、外语水平等。

“3 + 3 + 3 + 3”创新实习模式为学校提供了实践教学资源,增强了实训师资力量,培养了学生的专业技能,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养,学生到酒店真实的环境中进行学习和工作,可以将在校学习的理论知识与实践工作相结合,学习专业技能的同时也深化了对管理知识的认知,还拓展了人际交往能力,强化了团队合作意识等,并可以直接感受酒店的企业文化和经营氛围,这样学生在实习结束后进入工作岗位就会从容不迫、顺利地完成角色的转变,也提高了就业竞争实力。同时企业与学校建立合作关系,通过学生去酒店实习可以补充必要的劳动力,满足酒店人力资源短缺需求。这样不仅为酒店节约了培训成本,还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提高了酒店的知名度和社会地位。真正使学校、企业和学生三方达到了共赢的目的。

主要参考文献

[1] 侯明贤. 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实习模式探索[J]. 教育与职业,2007(12):150-152.

[2] 招建贞. 高职酒店管理专业顶岗实习的有效设计[J]. 魅力中国,2010(1):245-246.

篇9

培养目标决定培养模式,同时也直接影响课程体系及课程内容。根据我国教育部对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规定,通过酒店管理专业的学习,不仅使学生掌握酒店管理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同时还要全面掌握酒店服务与管理的基本技能,在就业岗位上也有了明确的规定,能够胜任餐饮、客房、康乐、前厅等业务部门的领班、主管及部门经理等基层、中层管理者的岗位。由培养目标可以看出,酒店管理专业培养目标的实现,离不开实践教学的实施,而根据酒店业发展的实际,学生要做到酒店的管理者,也必须从基层做起。目前,我国大部分高校酒店管理专业纷纷与高校所在地酒店或外地酒店合作,开展实践教学,教学模式也多种多样,有短期实地考察的、也有与酒店长期合作的。结合酒店管理专业发展实际,本科院校以短期实地考察为主,而高职高专院校则以长期合作为主,随着现代教学改革的发展需要,尤其是作为实践性较强的酒店管理专业,顶岗实习模式的优化及改革也势在必行。

1.2研究问题的提出

综合以上两点的分析,无论是对学校,还是对酒店,都需要顶岗实习模式的完善和推广。但在酒店定岗实习模式中还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如酒店将顶岗实习的大学生仅仅当作廉价劳动力,失去了学生顶岗实习的学习意义;学校将顶岗实习当作教学计划的一部分,认为只要实施就可以了,缺乏对顶岗实习效果的跟踪及实习信息的反馈;学生定位不准确;有些学生将实习作为个人的事,与学校无关等。这一切问题的根源都来自于顶岗实习模式的不完善。

2许昌学院酒店管理专业定岗实习模式发展现状

2.1许昌学院酒店实习定岗实习模式介绍

许昌学院酒店实习所采用的顶岗实习模式是“学校统筹安排‘,3+1’模式”所谓学校统筹安排,是指学生要在学校指定的酒店完成顶岗实习,同时,在实习过程中,学生要遵守《许昌学院旅游学院学生实习的有关规定》。学校统筹安排是模仿军人的半军事化管理,便于对学生的实习情况进行管理“。3+1”模式是由传统的“3.5+0.5”模式改进演变而来的,所谓“3+1”模式是指学生需要在校完成3年的课程,包括实验实训课程、专业考察、毕业论文等实践环节,第5或6学期集中到实习酒店顶岗实习,而第8学期分散实习,其中顶岗实习为期7个月,再加上分散实习3个月,共1年。顶岗实习模式具体实施如下:(1)学校:许昌学院旅游学院作为学校的代表,负责与酒店的沟通联系,其主要职责是对实习酒店的考察、选择,与酒店签订协议合同,组织动员学生到酒店实习,领导、老师不定期到实习酒店查访,对学生的实习情况进行考评总结等。(2)学生:服从学校安排到指定的实习酒店实习;实习期间,认真完成实习日志及总结;实习期间,服从酒店、学校的双重管理,但以酒店管理为主;在实习期间表现优秀的学生下一届实习动员交流大会。(3)酒店:截止到2014年8月份,与我校签订学生实习协议的酒店共10家,分布在江浙及广东一带,全都是五星级酒店。综合我校多家酒店实习情况,酒店对学生的管理内容及方式主要有:“一对一师徒式”;在学生岗位确定之前对学生进行为期3天左右的培训;有人事部门或者岗位职能部门对学生进行岗位培训及管理;负责安排学生食宿;支付学生实习薪酬;对学生实习表现进行考评等。

2.2许昌学院顶岗实习模式存在的问题

2.2.1信息交流链不完整该模式的信息交流仅限于酒店与学校的交流,比如学校对酒店的考察,合作协议细节的商议。虽然实习期间院领导也会访查,一方面停留时间较短,另一方面学生与院领导关系并不十分密切,因此,所谓的访查也只是象征性地去看看,并不能切实地解决学生实习过程中生活及工作问题。因此,这样的信息交流链是断层的,不完整的。2.2.2缺乏有效的信息反馈机制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世上没有任何人和事是十全十美的。许昌学院顶岗实习模式亦是如此,因此,有效的信息反馈是很有必要的。在许昌学院顶岗实习过程中,学生遇到问题要么自己处理,要么学生与酒店沟通处理,虽有领导访查,一是频率太少,二是没有专业老师的介入,不能将实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一些有用的信息反馈给学校或老师,不利于顶岗实习模式的改进。2.2.3酒店实习管理不合理,失去其作为实践教学重要环节的意义许昌学院酒店实习时间长达7个月,在这7个月的时间里,酒店对学生的安排并没有从学生的角度考虑,安排轮岗实习。而对学生来讲,从熟悉当掌握工作技能两个月的时间已绰绰有余,两三个月再无提升空间,而酒店对实习生不仅没有轮岗,职位也没有提升的空间,所以,长时间的实习如果安排不合理的话一方面学生缺乏动力,另一方面也失去了“顶岗实习”作为实践教学重要环节的意义。2.2.4缺乏专业老师的指导与参与顶岗实习作为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它存在的意义不仅仅是让学生学以致用,更主要的是通过顶岗实习使学生得到提升,达到管理者的岗位要求,还有,最重要的是顶岗实习还要辅助于教学,所以,专业老师的参与是必需必要的。虽然星级酒店管理人员素质也较高,但是他们对学生不十分了解,而且对顶岗实习的教学意义也不关注,所以,他们也替代不了专业老师的作用。

3顶岗实习模式优化建议。

许昌学院于2002年开始旅游专业的酒店实习,从最初的餐饮酒店到星级酒店再到今天的五星级酒店,经过十多年的摸索,酒店顶岗实习模式也日渐成熟,尽管如此,还是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仅局限于许昌学院,这些问题已成为酒店实习的共性问题,因此,以下建议的提出对酒店顶岗实习模式的优化还是很有借鉴意义的。

3.1学校需进一步完善实习信息链

学校作为酒店、学生沟通的信息桥梁,有义务有责任保证信息链的完整。首先,应该以实习酒店为单位,将学生的个人信息编辑完善,在实习开始前一周发至实习酒店,一方面使酒店熟悉学生,合理安排岗位,并制定实习计划,另一方面也便于学生与酒店的双向交流,使学生对实习酒店及实习工作有更深入的了解。其次安排专业老师或学生干部对交流内容做整理,一方面方便信息的搜集整理,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及时发现实习过程中的问题,帮助学生和酒店更好地完成实习。最后,有专业老师对学生的实习日志和实结考核评定,并将其作为其重要的教学工作内容。

3.2将课堂搬进酒店,充分发挥专业老师的专业优势

每个实习酒店都要安排专业老师进行指导跟进,指导老师不仅要同实习酒店的学生保持密切的联系,同时还有同实习酒店保持联系,及时帮助学生做好酒店实习的心理和专业指导。另外,指导老师还有根据学生的实习情况,定期或不定期地到酒店,为学生做能提升学生的拔高理论课程的讲座,使学生能切实地及时地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3.3强化酒店的教学功能,实习形式多样化

实习生不等于廉价工,学生在酒店实习在给酒店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还应该利用自身的硬件优势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便利条件。实习酒店在尊重学生意愿的基础上可以减少学生的薪酬开支,增加学生的业余学习时间和机会。比如,学生可以利用休息时间参加酒店的其他培训,如英语培训、礼仪培训、对管理人员的培训等;允许学生第二岗位的选择,第二岗位可以是兼职的形式,也可以通过轮岗来实现,为节省企业的经营成本,学生在第二岗位进行第二岗位选择时,需要经过酒店人力资源部门和岗位职能部门的面试考核。第二岗位的实施可以激发学生的实习动力,也有利于为酒店培养复合型管理人才。

篇10

1.学生顶岗实习认识不到位(1)学生没有充分认识顶岗实习的重要意义。在入职前校企合作的单位都到学校进行了宣传,由学生自愿选择实习地点,部分学生到了实习单位后,不能及时适应工作环境,沟通协调能力较差,致使与单位员工人际关系处理不融洽,一时难以融入酒店团队。

(2)爱岗敬业精神不够,学生到工作岗位后,实质上就是酒店的一名员工,在短暂的时间内没有及时进行角色转换,缺乏吃苦耐劳的品质,对前厅、客房、餐饮、会务等工作岗位干了几天就感到厌倦了。

(3)对从事的职业认识不够,很多学生觉得自己是大学生,而只做一些重复简单的工作,觉得工作没有意思,甚至将工作程序简单化,不利于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技能的提高。

2.合作企业认识不到位

(1)酒店是追求经济效益的企业,学生到酒店后,通过简短的培训后就被分配到具体的工作岗位,作为一名正式的员工使用,在执行酒店的规章制度上要求严格,并且罚多奖少,在待遇上反差很大,同工不同酬,使学生在心理上难以接受,有的学生甚至一气之下中断实习。

(2)在实习岗位的安排上缺少轮岗。学生入职后基本上是固定岗位,很少轮岗,致使学生在顶岗实习过程中工作过于单一,对酒店各个工作岗位没有系统体验,也对酒店管理的整个工作流程不太熟悉,不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技能,也没有完全体现学生的自我价值。

(3)酒店加班加点频繁,实习生往往安排在最苦最累的岗位上,把学生当廉价劳动力使用,经常加班加点,没有加班工资,缺乏激励机制,也影响学生的正常休息。

3.学校在管理方面不到位

(1)学生到酒店实习后,学校在学生管理方面存在很大的真空,由于没有学校的老师在酒店进行管理和指导,学生的管理完全委托给校企合作单位,学生的日常管理、养成教育、心理健康等问题都难以落实到位,也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

(2)专业课的老师无法到一线去指导学生实习,由于师资紧张,教学任务较重,专业实习指导教师很难派驻实习点,很多学生在操作规范、专业技能等方面很难有所提高。在外实习的学生很期望学校的老师到实习点上去看望他们,毕竟他们还是没有出校门的学生,他们更需要关心、交流、倾诉,同时也需要老师帮助他们解决一些实际困难,因此很多学生只有通过电话反映情况,希望老师能协调解决。

(3)学校和酒店都有管理学生、教育学生的责任和义务,学生在顶岗实习的过程中,学校方应加强与校企合作单位的沟通,要求企业多一些人文关怀,以生为本,关心他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使学生能够愉悦地完成实习任务。二、学生顶岗实习中存在问题的对策思考

1.做好宣传、统一认识

顶岗实习、工学结合是职业教育的突出特点,是加快技能性人才培养的重要模式,职业教育较发达的德国、澳大利亚等国家都有成功的经验。因此要向学生宣传顶岗实习是强化理论联系实际、训练基本技能的最好课堂,是强化学生应用能力和实际技能的重要途径,通过顶岗实习,使学生了解企业运行的工作流程,在真实的工作场景中,体会理论与实际的有机结合,在感性和理性认识上产生一个质的飞跃,从而为进一步加深对职业的认识及职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制定制度和实施方案

顶岗实习是一项教学活动,应纳入学校正常的教学计划安排,要形成制度化、规范化,一般要求在大二的第一学期安排3~4个月的时间,制定可操作的实施方案,有目的、有要求、有计划地开展,并有专人负责。

3.建立一套科学顶岗实习的考核评价体系

学生实习结束后,要写出实习报告,实习成绩由企业和学校根据考核细则共同进行考核评定,企业的人力资源部门择专人负责日常考核与管理,学校的实习指导教师负责专业指导和考核,校企双方共同监控实习的全过程,客观、全面评价学生在顶岗实习中的综合表现。

4.要选好实习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