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2-27 00:41:39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初中数学公式,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微探究” 是根据教学内容, 围绕某个小知识点或某一问题,选好一至二个探究点,从一堂课中拿出五至十分钟,在教师的组织、引导下,让学生用自我探究或合作交流的方式学习。数学公式的学习很适合采用微探究方式。以下通过两个案例来简要谈谈微探究常规的流程和策略。
一、平方差公式的微探究
“平方差公式”是“数与代数”中一个基础而重要的公式。我们觉得这一过程看似展现了公式的形成过程, 但较为简约,也来得突然,学生只是在教师指定的框架内机械操作, 处于盲目状态, 自然难以发现公式的本质特征,只能侧重于记忆公式。如此进行的平方差公式教学,不能充分挖掘公式的思维价值,也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所以,有必要引导学生对平方差公式的形成过程进行微探究,从而使学生深入理解平方差公式。具体流程如下。
第一步,计算比赛
师:同学们已经学习了多项式乘以多项式,老师给出了四道小题,看谁做得又快又正确。
(1)(100-1)(100+1) (2)(3a+2)(3a-2)
(3)(x+y)(x-y) (4)(x+1) (x-1)
第二步,交流体会
“你是怎么算的? ”让同学们交流。一般同学都是运用多项式的乘法公式进行计算,有个别同学做完前两个,就发现其中规律,不仅计算过程简单明了,而且正确率高。
第三步,观察思考
师:仔细观察计算的结果,你有什么发现吗?生:这四个算式中前三个的结果为两项,而第四个算式的结果为三项,当两数和乘以两数积时,只有两项。是什么原因呢? 教师以(2)为例进行方法展示:
(3a+2)(3a-2)=(3a)2- 3a×2+2×3a-22=9a2-4, 不少学生发现:原来是中间项正负抵消了。
第四步,归纳结论,得出平方差公式。
师:上述结论,你能用文字语言、符号语言加以表述吗?让几位同学归纳及补充,教师投影(略),从而得出简洁、和谐的“平方差公式”。
这个微探究时间约为10分钟,其过程是“尝试计算――观察思考――归纳结论”。一方面,是同学们自己得出“平方差公式”:(x+y)(x-y)=x2-y2。而以比赛的形式尝试计算,也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容易激起学生探究的兴趣。在尝试计算后,教师适时出示问题让学生思考其规律,同时,让学生体会到:为什么要学习平方差公式?有什么优越性?这有助于学生对知识、方法的理解,有助于学生观察能力、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二、三角形三边关系微探究
初中数学中 “认识三角形”一课的主要内容是三角形的边、角的概念及表示,三角形的分类以及“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关于这些概念、表示及分类,一般是教师对照图形进行介绍,学生说说、议议,一般不用探究。而对于“三角形的三边关系”(a-b
第一步,合作实验。
搭火柴棒实验。让同桌的两名同学合作准备5根小木棒,长度分别为3cm、4cm、5cm、6cm和9cm,任意取出3根小木棒首尾相接搭三角形,看能搭成几个三角形?
第二步,交流实验成果。
先请一位同学交流一下自己的尝试成果, 再请1~2位同学补充, 可得:3cm、4cm、5cm,3cm、4cm、6cm,4cm、5cm、6cm,4cm、6cm、9cm和5cm、6cm、9cm。
第三步,发现结论。
师:根据上述情形,哪位同学能说出构成三角形的三边必须满足什么条件吗?由两位同学回答后,归纳总结: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师:你能将上述文字语言转换为符号语言吗?生:设三角形三边的长度分别为a,b,c,则a+b>c,b+c>a,a+c>b;
第四步,验证结论
师:请思考,在三角形中为什么一定有a+b>c?教师画出示意图形(如图1),引导学生转化:a+b=BC+CA,c=BA;再请学生思考:为什么一定有BC+CA>BA?学生联系旧知识“两点之间线段最短”进行理解。
第五步,延伸拓展
二、重点、难点分析
本节教学的重点是完全平方公式的熟记及应用.难点是对公式特征的理解(如对公式中积的一次项系数的理解).完全平方公式是进行代数运算与变形的重要的知识基础。
1.两数和(或差)的平方,等于它们的平方和,加上(或减去)它们的积的2倍.即:
这两个公式是根据乘方的意义与多项式的乘法法则得到的.
这两个公式的结构特征是:左边是两个相同的二项式相乘,右边是三项式,是左边二中两项的平方和,加上(这两项相加时)或减去(这两项相减时)这两项乘积的2倍;公式中的字母可以表示具体的数(正数或负数),也可以表示单项式或多项式等代数式.
2.只要符合这一公式的结构特征,就可以运用这一公式.
在运用公式时,有时需要进行适当的变形,例如可先变形为或或者,再进行计算.
在运用公式时,防止发生这样错误.
3.运用完全平方公式计算时,要注意:
(1)切勿把此公式与公式混淆,而随意写成.
(2)切勿把“乘积项”中的2丢掉.
(3)计算时,要先观察题目特点是否符合公式的条件,若不符合,应先变形为符合公式的条件的形式,再利用公式进行计算,若不能变为符合公式条件的形式,则应运用乘法法则进行计算.
4.与都叫做完全平方公式.为了区别,我们把前者叫做两数和的完全平方公式,后者叫做两数差的完全平方公式.
三、教法建议
1.在公式的运用上,与平方差公式的运用一样,应着重让学生掌握公式的结构特征和字母表示数的广泛意义,教科书把公式中的字母同具体题目中的数或式子,用“”连结起来,逐项比较、对照,步骤写得完整,便于学生理解如何正确地使用完全平方公式进行计算.
2.正确地使用公式的关键是确定是否符合使用公式的条件.重要的是确定两数,然后再看是否两数的和(或差),最后按照公式写出两数和(或差)的平方的结果.
3.如何使学生记牢公式呢?我们注意了以下两点.
(1)既讲“法”,又讲“理”
在教学中要讲法则、公式的应用,也要讲公式的推导,使学生在理解公式、法则道理的基础上进行记忆.我们引导学生借助面积图形对完全平方公式做直观说明,也是对说理的重视.在“明白道理”这个前提下的记忆,即使学生将来发生错误也易于纠正.
(2)讲联系、讲对比、讲特点
对于类似的内容学生容易混淆,比如在本节出现的(ab)2=a2b2的错误,其原因是把完全平方公式和“旧”知识(ab)2=a2b2及分配律弄混,排除新旧知识间相互干扰的一种作法是向学生指明新知识的特点.所以讲“理”是要讲联系、讲对比、讲特点.
教学设计示例
一、教学目标
1.理解完全平方公式的意义,准确掌握两个公式的结构特征.
2.熟练运用公式进行计算.
3.通过推导公式训练学生发现问题、探索规律的能力.
4.培养学生用数形结合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数学思想.
5.渗透数学公式的结构美、和谐美.
二、学法引导
1.教学方法:尝试指导法、讲练结合法.
2.学生学法:本节学习了乘法公式中的完全平方,一个是两数和的平方,另一个是两数差的平方,两者仅一个“符号”不同.相乘的结果是两数的平方和,加上(或减去)两数的积的2倍,两者也仅差一个“符号”不同,运用完全平方公式计算时,要注意:
(1)切勿把此公式与公式混淆,而随意写成.
(2)切勿把“乘积项”2ab中的2丢掉.
(3)计算时,要先观察题目是否符合公式的条件.若不符合,应先变形为符合公式的条件的形式,再利用公式进行计算;若不能变为符合条件的形式,则应运用乘法法则进行计算.
三、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一)重点
掌握公式的结构特征和字母表示的广泛含义,正确运用公式进行计算.
(二)难点
综合运用平方差公式与完全平方公式进行计算.
(三)解决办法
加强对公式结构特征的深入理解,在反复练习中掌握公式的应用.
四、课时安排
一课时.
五、教具学具准备
投影仪或电脑、自制胶片.
六、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1.让学生自编几道符合平方差公式结构的计算题,目的是辨认题目的结构特征.
2.引入完全平方公式,让学生用文字概括公式的内容,培养抽象的数字思维能力.
3.举例分析如何正确使用完全平方公式,师生共练完成本课时重点内容.
4.适时练习并总结,从实践到理论再回到实践,以指导今后的解题.
七、教学步骤
(一)明确目标
本节课重点学习完全平方公式及其应用.
(二)整体感知
掌握好完全平方公式的关键在于能正确识别符合公式特征的结构,同时还要注意公式中2ab中2的问题,在解题过程中应多观察、多思考、多揣摩规律.
(三)教学过程
1.计算导入;求得公式
(1)叙述平方差公式的内容并用字母表示;
一、知识结构
二、重点、难点分析
本节教学的重点是完全平方公式的熟记及应用.难点是对公式特征的理解(如对公式中积的一次项系数的理解).完全平方公式是进行代数运算与变形的重要的知识基础。
1.两数和(或差)的平方,等于它们的平方和,加上(或减去)它们的积的2倍.即:
这两个公式是根据乘方的意义与多项式的乘法法则得到的.
这两个公式的结构特征是:左边是两个相同的二项式相乘,右边是三项式,是左边二中两项的平方和,加上(这两项相加时)或减去(这两项相减时)这两项乘积的2倍;公式中的字母可以表示具体的数(正数或负数),也可以表示单项式或多项式等代数式.
2.只要符合这一公式的结构特征,就可以运用这一公式.
在运用公式时,有时需要进行适当的变形,例如可先变形为或或者,再进行计算.
在运用公式时,防止发生这样错误.
3.运用完全平方公式计算时,要注意:
(1)切勿把此公式与公式混淆,而随意写成.
(2)切勿把“乘积项”中的2丢掉.
(3)计算时,要先观察题目特点是否符合公式的条件,若不符合,应先变形为符合公式的条件的形式,再利用公式进行计算,若不能变为符合公式条件的形式,则应运用乘法法则进行计算.
4.与都叫做完全平方公式.为了区别,我们把前者叫做两数和的完全平方公式,后者叫做两数差的完全平方公式.
三、教法建议
1.在公式的运用上,与平方差公式的运用一样,应着重让学生掌握公式的结构特征和字母表示数的广泛意义,教科书把公式中的字母同具体题目中的数或式子,用“”连结起来,逐项比较、对照,步骤写得完整,便于学生理解如何正确地使用完全平方公式进行计算.
2.正确地使用公式的关键是确定是否符合使用公式的条件.重要的是确定两数,然后再看是否两数的和(或差),最后按照公式写出两数和(或差)的平方的结果.
3.如何使学生记牢公式呢?我们注意了以下两点.
(1)既讲“法”,又讲“理”
在教学中要讲法则、公式的应用,也要讲公式的推导,使学生在理解公式、法则道理的基础上进行记忆.我们引导学生借助面积图形对完全平方公式做直观说明,也是对说理的重视.在“明白道理”这个前提下的记忆,即使学生将来发生错误也易于纠正.
(2)讲联系、讲对比、讲特点
对于类似的内容学生容易混淆,比如在本节出现的(ab)2=a2b2的错误,其原因是把完全平方公式和“旧”知识(ab)2=a2b2及分配律弄混,排除新旧知识间相互干扰的一种作法是向学生指明新知识的特点.所以讲“理”是要讲联系、讲对比、讲特点.
教学设计示例
一、教学目标
1.理解完全平方公式的意义,准确掌握两个公式的结构特征.
2.熟练运用公式进行计算.
3.通过推导公式训练学生发现问题、探索规律的能力.
4.培养学生用数形结合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数学思想.
5.渗透数学公式的结构美、和谐美.
二、学法引导
1.教学方法:尝试指导法、讲练结合法.
2.学生学法:本节学习了乘法公式中的完全平方,一个是两数和的平方,另一个是两数差的平方,两者仅一个“符号”不同.相乘的结果是两数的平方和,加上(或减去)两数的积的2倍,两者也仅差一个“符号”不同,运用完全平方公式计算时,要注意:
(1)切勿把此公式与公式混淆,而随意写成.
(2)切勿把“乘积项”2ab中的2丢掉.
(3)计算时,要先观察题目是否符合公式的条件.若不符合,应先变形为符合公式的条件的形式,再利用公式进行计算;若不能变为符合条件的形式,则应运用乘法法则进行计算.
三、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一)重点
掌握公式的结构特征和字母表示的广泛含义,正确运用公式进行计算.
(二)难点
综合运用平方差公式与完全平方公式进行计算.
(三)解决办法
加强对公式结构特征的深入理解,在反复练习中掌握公式的应用.
四、课时安排
一课时.
五、教具学具准备
投影仪或电脑、自制胶片.
六、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1.让学生自编几道符合平方差公式结构的计算题,目的是辨认题目的结构特征.
2.引入完全平方公式,让学生用文字概括公式的内容,培养抽象的数字思维能力.
3.举例分析如何正确使用完全平方公式,师生共练完成本课时重点内容.
4.适时练习并总结,从实践到理论再回到实践,以指导今后的解题.
七、教学步骤
(一)明确目标
本节课重点学习完全平方公式及其应用.
(二)整体感知
掌握好完全平方公式的关键在于能正确识别符合公式特征的结构,同时还要注意公式中2ab中2的问题,在解题过程中应多观察、多思考、多揣摩规律.
(三)教学过程
1.计算导入;求得公式
(1)叙述平方差公式的内容并用字母表示;
[当前第1页/共2页]<<>>
(2)用简便方法计算
①103×97
②103×103
(3)请同学们自编一个符合平方差公式结构的计算题,并算出结果.
学生活动:编题、解题,然后两至三个学生说出题目和结果.
要想用好公式,关键在于辨认题目的结构特征,正确使用公式,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乘
法公式”.
引例:计算,
学生活动:计算,,两名学生板演,其他学生在练习本上完成,然后说出答案,得出公式.
或合并为:
教师引导学生用文字概括公式.
方法:由学生概括,教师给予肯定、否定或更正,同时板书.
两数和(或差)的平方,等于它们的平方和,加上(或减去)它们的积的2倍.
【教法说明】
①复习平方差公式,主要是引起回忆,巩固公式;编题在于提高兴趣.
②有了平方差公式的推导过程,学生基本建立起了一些特殊多项式乘法的认识方法,因此推导完全平方公式可以由计算直接得出.
2.结合图形,理解公式
根据图形完成下列问题:
如图:A、B两图均为正方形,
(1)图A中正方形的面积为____________,(用代数式表示)
图Ⅰ、Ⅱ、Ⅲ、Ⅳ的面积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B中,正方形的面积为____________________,
Ⅲ的面积为______________,
Ⅰ、Ⅱ、Ⅳ的面积和为____________,
用B、Ⅰ、Ⅱ、Ⅳ的面积表示Ⅲ的面积_________________。
分别得出结论:
学生活动:在教师引导下回答问题.
【教法说明】利用图形讲解,增强学生对公式的直观理解,以便更好地掌握公式,同时也培养学生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
3.探索新知,讲授新课
(1)引例:计算
教师讲解:在中,把x看成a,把2y看成b,在中把2x看成a,把3y看成b,则、,就可用完全平方公式来计算,即
【教法说明】引例的目的在于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公式的结构,为运用公式打好基础.
(2)例1运用完全平方公式计算:
①②③
学生活动:学生独立在练习本上尝试解题,3个学生板演.
【教法说明】让学生先模仿公式解题,学生可能会出现一些问题,这也正是学生对公式理解、应用和熟练程度上存在的需要解决的问题,反馈后要紧扣公式,重点讲解,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关于例呈中(3)的计算,可对照公式直接计算,也可变形成,然后再进行计算,同时也可训练学生灵活运用学过的知识的能力.
4.尝试反馈,巩固知识
练习一
运用完全平方公式计算:
(1)(2)(3)
(4)(5)(6)
(7)(8)(9)
(l0)
学生活动:学生在练习本上完成,然后同学互评,教师抽看结果,练习中存在的共性问题要集中解决.
5.变式训练,培养能力
练
运用完全平方公式计算:
(l)(2)(3)(4)
学生活动:学生分组讨论,选代表解答.
练习三
(1)有甲、乙、丙、丁四名同学,共同计算,以下是他们的计算过程,请判断他们的计算是否正确,不正确的请指出错在哪里.
甲的计算过程是:原式
乙的计算过程是:原式
丙的计算过程是:原式
丁的计算过程是:原式
(2)想一想,与相等吗?为什么?
与相等吗?为什么?
学生活动:观察、思考后,回答问题.
【教法说明】练是一组数字计算题,使学生体会到公式的用途,也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也起到加深理解公式的作用.练习三第(l)题实际是课本例4,此题是与平方差公式的综合运用,难度较大.通过给出解题步骤,让学生进行判断,使难度降低,学生易于理解,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分析这类题的结构特征,掌握解题方法.通过完成第(2)题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与之间的相等关系,同时加深理解代数中“a”具有的广泛意义.
练习四
运用乘法公式计算:
(l)(2)
(3)(4)
学生活动:采取比赛的方式把学生分成四组,每组完成一题,看哪一组完成得快而且准确,每组各派一个学生板演本组题目.
【教法说明】这样做的目的是训练学生的快速反应能力及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同时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
(四)总结、扩展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乘法公式中的完全平方公式.
引导学生举例说明公式的结构特征,公式中字母含义和运用公式时应该注意的问题.
八、布置作业
一、数学启迪发展功能
1. 数学史的启迪作用
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如何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迫在眉睫. 我们教师可以结合教材,恰当地选插一些数学史,创造悬念,启发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在讲完全平方公式时,不妨让学生多了解一些关于它的知识. 虽然教材上出现了“杨辉三角”,但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并应用这一“三角”的人却并不是杨辉,而是我国北宋时期的著名数学家贾宪. 贾宪最著名的数学成就,是他创制了一幅数字图式,即“开方作法本源”. 在欧洲称它为“帕斯卡三角”. 帕斯卡对它进行了更进一步的研究,建立了正整数次幂的二项式定理:(a + b)n = C■■ + C■■an-1b + C■■an-2b2 + … + C■■abn-1 + C■■bn,帕斯卡还把这一“三角”用于高阶等差数列求和,并成功地应用它解决了赌博过程中的赌金分配的难题――点数问题,以此成为概率论的创始人之一.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融入数学史,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还能启发学生思考.
2. 数学史的发展作用
教材的定理、公式、法则是数学家或数学教育家的发现结果,展现在学生面前的就是经过千锤百炼的“完美无缺”的知识体系. 但这种完美的形式缺少了曲折复杂的探索探究过程. 结合数学史进行数学教学,通过让学生了解某一数学内容的发展规律,从而学到作为知识活动结果的知识结论,还能学到反映在认识活动过程中的研究方法,从而学到运用知识和发展知识的方法.
例如我国数学家探索球体体积公式的逻辑思维特点. 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到刘徽创“牟合方盖”仍未解决球体体积计算公式. 祖冲之研究了《九章算术》中误差很大的“开立圆术”和张衡、刘徽在这个问题上的尝试. 他批评张衡“术不弗改”,同时又从刘徽的未竟之业中获得启发. 祖冲之父子对球体体积的研究,沿用刘徽那套思想,抓住了关键的“牟合方盖”的体积计算问题. 但在研究过程中改变了视角,他们实际着手处理的不是“牟合方盖”本身,而且从一个正方体取出其内切“牟合方盖”的剩余部分(称为“方盖差”). 祖着力考察“方盖差”的特点,使问题终得解决. 祖比刘徽高明的地方在于吸取了刘徽的教训,不去钻那个“牟合方盖”的牛角尖,而是研究“方盖差”的体积,从而找到了解决问题的途径,也正是这条途径,才引导祖得出世界著名的“祖原理”.
由此可见,教学数学史,十分有助于学生探索和掌握数学发展的基本方法,发展和提高学生的智力因素.
二、 能力培养功能
1. 培养审美能力
数学确实是个最富有魅力的学科,它所蕴含的美妙和奇趣,是其他任何学科都不能相比的. 尽管语文的优美词语能令人陶醉,历史的悲壮故事能催人振奋. 然而,数学的逻辑力量却可以使任何金刚大汉为之折服,数学的深感趣味能使任何年龄的人们为之倾倒!
在学习黄金分割时,可以向学生介绍黄金分割在建筑上、绘画及艺术造型上,乃至生活各方面的广泛应用. 建筑物的窗口,宽与高度的比一般为0.618;人们的膝盖骨是大腿与小腿的黄金分割点,人的肘关节是手臂的黄金分割点,肚脐是人身高的黄金分割点;当气温为23摄氏度时,人感到最舒服,此时23∶37(体温) = 0.618;名画的主题,大都画在画面的0.618处;弦乐器的声码放在琴弦的0.618处,会使声音更甜美.
2. 激发创新能力
培养学生学习态度和创新能力的最好教材是将数学家们获得重大发现的思想活动的历史记录以及历尽挫折的经历体验引入课堂,让学生明白数学的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历史上任何一项数学成果的取得都经历了重重曲折. 这样,学生们在开始时不能很好地理解新概念、新理论时,就不会感到迷茫,相反,他们将备受鼓舞,继续学下去.
3. 培养数学思维能力
传统的数学教材一般都是经过了反复推敲的,语言精练简洁. 学习数学史可以使学生形成探索、研究的习惯,去发现和认识在一个问题从产生到解决的过程中,真正创造了些什么,哪些思想、方法代表着该内容相对于以往内容的实质性进步. 对这种创造过程的了解,可以使学生体会到一种活的、真正的数学思维过程,有利于学生对一些数学问题形成更深刻的认识,了解数学知识的现实来源和应用,而不是单纯地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从而可以在这种不断学习、不断探索、不断研究的过程中逐步形成正确的数学思维方式.
三、总结与建议
数学史的功能不尽相同,数学趣闻能激发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数学名题能开阔视野,训练思维;数学家成长的故事能激励学生勇于克服困难,形成理性的人格;数学理论的形成过程能加深理解数学;数学应用能让学生知道数学的巨大作用,坚定学生要努力学好数学的决心.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意认识到一些关键问题,如课堂教学是学生了解数学史知识的主要渠道,数学史内容的选择,时间观念的改变,运用数学史开展研究性学习,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同时应该更多地通过设置问题和再创造的方式去激发学生兴趣,重建数学概念,发挥数学史真正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日
期:___________
2021年初中数学教师工作总结范文
一)作为初中数学教研组组长,担负着整个初中数学教学教研发展方向的重任,因此在学期初就制定了本学期的数学教研计划。由于今年初中部教学班级增多,教学任务加重,数学作为一门主学科,任重而道远。尤其是初一,两位老师都是新聘任的,需尽快熟悉教学。在数学教学与教研中,我们坚定不移进一步深化“杜郎口”和“洋思”教学改革,将每周的周一下午第一节做为固定的数学教研时间,在教研活动中,对各年级本周教学内容及重点难点进行把关,并对各种公开课和教研活动进行___教研和通告,努力完成各种教学任务,切实做到了使数学教学工作不拖学校工作的后腿,有效的杜绝了教学事故的出现。__年个人工作总结
本学期由于初一数学课本及教学内容变化较大,两位教师都是新聘任教师,因此我们将初一的教学内容作为本学期数学教研的重中之重,对两位教师进行了长期的追踪听课和指导,听评课___余节,使两位教师都有了长足的进步,教学成绩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在期末考试中初一的一、二两个班数学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三、四两个班成绩仍需加强,其他各年级的数学也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二)作为初四年级一班班主任,担负着明年中考的重任以及学校的期望。由于,这___届学生仍然是新接的班,对学生情况不熟悉。学期初,我用了一个月左右的时间逐步了解、认识、熟悉了全班学生,接着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首先细心挑选班干部,大胆鼓励他们在班上开展工作,同时加强指导,让他们尽可能快的成熟,有力地进行班级管理。在班干部逐渐成熟的时候,在班级内实行了议会制管理,对班级内的事物进行了量化管理,并对老师的教学进行可行性分析,使教学尽力向师生都有利于教学的方向发展。并进行每月一次选举,使得责任心强的同学有了更大的发展空间。
一、教学工作
本人在教学工作方面,能按常规做好课前、课中、课后的各项工作,认真钻研教材,课堂教学真正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优化教学方法,创设课堂情境,诱发学生的认知需求和创新欲望,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在培养学生形象和抽象、分析和综合思维能力的同时,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求新、求异、聚合、发散等思维方式和方法;以学生创新学习为主线组织课堂教学活动,鼓励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索、主动思考、主动操作、主动评价,运用启发学习、尝试学习、发现学习、合作学习等方法,在教学中求创新,在活动中促发展;课堂教学重视学生的训练,精心设计练习作业,对学生的作业严格要求,培养良好的作业习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集体辅导和个人辅导,热情辅导中下生,有组织地进行课外活动,重视对学生的知识考查,做好学生的补漏工作。根据教材的特点进行德育渗透,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品德教育。把堂上获取知识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成为信息的主动摄取者和加工者。充分发掘学生自己的潜能,使学生从被动接受的“要我学”转化为主动的“我要学”,变“学会”为“会学”,掌握基础知识的基本技能。同时,本人还积极参与听课、评课活动,虚心向有经验的老师学习,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还与班主任、家长密切配合,互相沟通,反映学生平时的学习、活动、生活情况,共商教育孩子们的方法,共同管理好学生,使学生能健康发展。使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同步,共同培育好青少年一代。
二、班主任工作
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领导者,组织者和实施者。作为班主任,每天面对的,是几十双渴求知识的眼睛,每天接触的,是几十颗等待滋润的心灵。如何让这一双双的眼睛充满智慧之光 怎样使这一颗颗心灵健康成长 这不仅需要班主任具有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更需要班主任具备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作为科任教师,我主要协助班主任做好下面工作
1、思想教育工作常抓不懈
A、发挥自身表率作用。
B、建立一个良好的,科学规范的班级制度,即班规。
C、及时开好班会课。
D、不辞劳苦做好学生的家访工作。
2、耐心细致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
一、思想政治方面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决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教学方针,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关注学生,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遵守《教师法》、《未成年保护法》和《楚雄州教师七条禁令》。按时参加学校的每周一次的政治学习、师德师风学习和业务学习,时时处处严格要求自己。
二、教育教学工作方面
1、这一学期,我主要担任学校九年级(2)班和(6)班数学学科的教学工作,工作中能主动协助班主任管理好班级,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行为习惯和卫生习惯。九年级学生即将毕业,教师教育教学的重点主要是在课堂上传授学生知识,帮助学生复习迎考,同时培养学生自信心和乐观向上的精神。我从一点一滴抓起,规范学生的课堂学习习惯、认真完成作业和认真书写的习惯。面对学生在做题中遇到的问题我及时解惑,面对学生思想上的压力我及时疏导,面对学生出现惰性思想时,我及时鞭促。
2、做好教育教学常规工作。课前认真研读《课程标准》和教材,《教师教学用书》,弄清教材教学知识之间的前后联系,并依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认真完成年级备课组长分配的集体备课课时。提前两周认真阅读教案,有针对性的写出每一个课时的研修建议。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每节课必提前进教室,充分做好上课前的一切准备工作。科学合理的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优化、整合、共享集体备课的教学资源。优化课堂教学结构,不浪费课堂上的一分一秒,课后及时反思教学过程中做得好的方面和存在的问题,及时写出课后反思。课后认真批改作业,尽量做到面批面改,及时督促学生订正错题。充分利用课余时间辅导潜能生,并有针对性的和班主任一起进行家访。
3、业务学习方面。订阅《中小学数学》杂志,认真阅读,做好每周4页的学习摘记。认真阅读教育教学方面的著作,如《给教师的100条建议》和《第56号教室的奇迹》。按时认真参加数学教研组的教研活动,积极主动的去听他们的课。平时在办公室中,虚心的向各位老师请教、探讨教学工作中的问题,一起共享教学资源,互相鼓励、学习,共同进步。平时注重努力地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理论水平、教育科研能力、课堂教学能力等,我抽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年努力学习各种教育理论,并勇于到课堂上去实践,及时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进行反思、调控。
运用“尝试成功”教学模式进行教学,要想使课堂教学达到如期目的,收到良好的效果,我认为教师必须要注意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教师要有明确的新课程数学教学目的
数学教学目的,就是规定了数学教学应当完成的知识传援、能力培养、思想个性品质等方面的教育任务,是根据我国教育的性质、任务和课程目标,并结合数学科学的特点和学生的年龄特征而制定的。特别是现行初中数学的新课程教学目的,更明确提出了要“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在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要让学生受到把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的训练”“形成用数学的意识”。
作为数学教师,必须对教学目的有明确的认识,并紧紧围绕教学目的展开教学。因为它是考核学生成绩和检查、评估教师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因此,我们必须全面、深刻地掌握数学教学目的,并在教学过程中,经常以此来检查和评价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从而不断改进数学教学方法。
二、积极营造课堂民主氛围,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课堂教学是师生的双边活动,是师生相互交流的一个互动过程。师生均能以积极的心态进入到教学过程中,是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并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前提。因此,教师要自觉、积极地营造课堂民主气氛,主动地转变教育观念,转换主体角色,摆正教与学的位置,甘愿充当学生的服务员,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在这种宽松、民主的氛围中,学生才能对所学的数学感兴趣,他们才敢于去发现、去思考,学生的尝试意识就会更强烈,尝试的思路也会更宽广。
三、重视教学目的,展现教学目标
我们每位教师在备课时都为教学活动制定了具体的教学目标,但大多数的情况下是这些教学目标只供教者使用,而教学的主体―学生常常被糊里糊涂地牵着鼻子走,课堂上学生总处于被动地位。“尝试成功”教学模式的特点是课堂教学中教师尽量让学生在复习旧的知识基础上先行尝试练习,在尝试过程中发现问题并致力寻求解答。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把具体的教学目标适时地展现给学生,让学生知道自己该做什么,该往哪方面思考、怎么思考。只有让学生明白了本节课的教学目的和目标,他们才能有针对性地去发现问题并积极地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四、鼓励合作交流,体验探索乐趣
合作交流可以是师生间的交流,但更主要的应该是学生之间的交流。教师必须为学生的充分合作和竞争搭建平台,努力营造全员参与的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他们的认识水平、思维能力、语言表达等各方面都比较接近,在合作中,他们平等地参与,每个学生都在相互的讨论、交流、启发、帮助、协作中各抒己见、大胆假设、大胆探索、从中发现不同的思路与方法。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和探索求新的能力。同时也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了有利的学习条件,为学困生创作了质疑的机会和环境,让他们在优生的帮助下,达到求知的目的;优生也在帮助别人的过程中锻炼了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获得了成功的体验和帮助他人的喜悦;中等生则在他人的启发下,跳一
跳摘到“果子”。每个学生都能从别的同学那里看到解决问题的另外一些角度,这有助于培养学生全面考虑问题和善于从别人身上取长补短的习惯,从而达成共识、共享、共进的境界。
五、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
在教学中教师首先要善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激发其好奇心,培养学习兴趣;其次要及时发现问题即时纠正,引导学生正确思维,提高课堂效;再有就是教师的课堂总结要到位,要围绕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突出重点,解决难点,让学生有一个明确的知识收获,因为我们的尝试练习毕竟是学生自己摸索总结得来的,他们对这些知识的掌握还不够系统和完善,因此,教师有必要帮他们归纳总结,形成系统知识。
总之,只要我们在数学教学中转变教学理念,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形成学生主体意识,让学生探索中学习数学。那么,学生自主的探索精神和探索能力就会得到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和综合素质就会得到全面提高。
参考文献:
1.高文.《现代教学的模式化研究》山东教育出版社
加强学习,提高思想认识,树立新的理念 . 坚持每周的政治学习和业务学习,紧紧围绕学习新课程,构建新课程,尝试新教法的目标,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注重把学习新课程标准与构建新理念有机的结合起来。通过学习新的《课程标准》,认识到新课程改革既是挑战,又是机遇。将理论联系到实际教学工作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丰富知识,提高能力,以全新的素质结构接受新一轮课程改革浪潮的“洗礼”。
二、新课改
通过学习新的《课程标准》,使自己逐步领会到“一切为了人的发展”的教学理念。树立了学生主体观,贯彻了民主教学的思想,构建了一种民主和谐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使尊重学生人格,尊重学生观点,承认学生个性差异,积极创造和提供满足不同学生学习成长条件的理念落到实处。将学生的发展作为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重视了学生独立性,自主性的培养与发挥,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
三、教学研究 .
教学工作是学校各项工作的中心,也是检验一个教师工作成败的关键。一学期来,在坚持抓好新课程理念学习和应用的同时,我积极探索教育教学规律,充分运用学校现有的教育教学资源,大胆改革课堂教学,加大新型教学方法使用力度,取得了明显效果,具体表现在:
(一)发挥教师为主导的作用
1 、备课深入细致。平时认真研究教材,多方参阅各种资料,力求深入理解教材,准确把握难重点。在制定教学目的时,非常注意学生的实际情况。教案编写认真,并不断归纳总结经验教训。
2 、注重课堂教学效果。针对初二年级学生特点,以愉快式教学为主,不搞满堂灌,坚持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教学为主线,注重讲练结合。在教学中注意抓住重点, 突破难点。
4 、在作业批改上,认真及时,力求做到全批全改,重在订正,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以便在辅导中做到有的放矢。
四、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 、教材挖掘不深入。
2 、教法不灵活,不能吸引学生学习,对学生的引导、启发不足。
3 、新课标下新的教学思想学习不深入。对学生的自主学习 , 合作学习 , 缺乏理论指导 .
4 、差生末抓在手。由于对学生的了解不够,对学生的学习态度、思维能力不太清楚。上课和复习时该讲的都讲了,学生掌握的情况怎样,教师心中无数。导致了教学中的盲目性。
5 、教学反思不够。
五、今后努力的方向
1 、加强学习,学习新课标下新的教学思想。
2 、学习新课标,挖掘教材,进一步把握知识点和考点。
一方面加强集体备课,一方面开拓校外交流。抓好集体备课,实现学科备课组脑力资源的共享,既是提高备课水平、保证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措施,又是提高教师整体素质的重要途径。在组内,我们一是做到课前讨论交流,二是做到课后反思小结。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的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因此,探索适应新课程要求的教学方式,使学生的学习方式更加多样化,促进学生主动全面的发展,就成为教研活动的总目标。我们每天都要抽出一定的时间碰头说一说自己的教学进度,本节课的教学目标、重难点;拿出教材提出自己在备课中想到的好点子以及遇到的问题;在教学中,怎样处理好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关系……
好方法大家资源共享,难题困难大家一起解决。每个人上完课后都会找机会谈谈自己这节课是否达到了预期效果;学生们有没有什么特别好或不好的反应;出现了哪些新问题,是怎么解决的,大家再商量着还有没有更好的讲解方式,以便让还没上这课的其他老师能吸取经验,更好地把握教材,这是我们的核心工作,每天必做。碰到特别难以把握的问题,我们会向其他有经验的老师们请教。有时设想的教学方法和现实的教学效果会有很大差异,这时我们会做一下教学实验,就是大家讨论一种认为比较可行的教学方式在某个班试讲一次,上学期“变速自行车的学问”这一节课,大家在课前讨论时都觉得这课很难上,什么飞轮、链轮啊一些专有名词我们先推了一辆自行车研究了一下,还是觉得怕学生不好理解,这时我们就集体备课由我先在四班试讲,其他成员在后面听,然后综合学生们的反应、授课老师的自我评课、听课老师们的意见再加以完善,其他老师再上时,争取达到最理想的效果。这样的教学实验我们做的很多,效果还不错,大家都觉得收益非浅。
在校外我们也不放过任何一次教研活动的机会,特别是听、评公开课这样的机会。我们还与其他学校保持着教研交流。我们和武珞路中学、东亭学校、二十五中的数学备课组长建立了联系,方便大家有问题一起研究。特别是在期终复习时,我们交流得更加频繁。外还利用同学、朋友的关系经常与潭秋中学、粮道街中学、四十五中、白沙洲中学、张家湾中学的同头数学老师进行讨论交流,交换备课资料。经过交流很容易发现我们的差距,从而尽快地弥补我们疏忽的东西;经过交流也开阔了我们的视野,学到了很多新的东西。
二.团结互助、高效合作
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教师对于学生是必不可少的,学生与教师的关系决定了学生对于该学科的爱好. 比如,常常有这种情况出现,学生因为对某个教师的偏爱,从而学习这位教师所教学科相对于其他学科而言格外优秀. 教师可以利用这种现象,在学生中建立自身的良好形象,使学生对自己有更多的好感,与学生保持一种亦师亦友的关系,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 同时,学生与数学的关系也决定着学生的数学学习水平. 比如,学生如果意识到该门学科比较有趣,就会对它更加好奇,更加努力学习,提高该门学科的知识水平. 因此,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和良好的学生与数学的关系,对学生的初中数学学习是极为重要的,是情智共生的前提. 例如,在初中数学教学的第一节课上,教师可以通过对自己的介绍拉近自身与学生的关系,使学生更好地认识自己,并在课堂上穿插一些有趣的笑话,提高学生对自己的好感度,从而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教师可以利用自身对于该门学科的了解,结合实际生活,使学生意识到数学学科的闪光点,也可以讲解数学概念的来源的小故事,使学生认识到数学来源于生活,从而感受到数学比较有趣. 同时,在讲解相关典故时,教师表现出来的专业性,也使学生感受到教师的魅力.
二、构建良好的学习氛围和数学情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