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9-15 19:59:44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世界科学论文,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1.1.1观察组学生采用“课堂理论课互动讨论课情景再现课”三个层次组成,形成逐渐递进的序贯式分阶段教学方法。其具体方法如下:1)课堂理论课,回顾由专业教师讲解的理论知识,对所学的基本概念、知识点等进行总结,使学生对每次课的理论知识有一个完整的概念。2)互动讨论课,由任课教师在实验课教室内进行授课,授课过程中采用多媒体进行本节课的所学内容的整体概括,随后通过自制的微课以及教学视频学习相关内容,随后讨论本节课所学的知识,使得学生获得初步的感性认识[3]。3)情景再现课,以5~7个人为一个小组,1名学生负责组织工作。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分配角色,一个小组中一个人是病人,其他人都是医生的角色,按照微课教学视频以及教师授课内容所示,医生给患者做体格检查,并在带教老师的帮助下,学生模拟医生对患者进行查体,边查体边叙述相关的解剖学知识(如心脏的体表投影、阑尾炎的体表投影等相关知识点)等,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中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改变学生单纯接受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4]。
1.1.2对照组学生采用传统实验课教学方法,由任课教师对实验课前实验员准备好的解剖学标本进行逐一讲解,讲解完成之后由学生自行学习和辨认标本。
1.2评价方法教师根据实验课课堂状态、学生参与程度、相关知识掌握情况、问题回答正确率以及期末成绩等做出相关评价,并以问卷形式观察学生对两种教学法的接受程度、是否感兴趣、对相关知识点的理解及掌握情况等。
1.3统计学方法本次所收集到的数据均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两组均数的比较采用t检验。
2结果
2.1两组学生成绩的比较观察组实验考试成绩与理论考试成绩均高于对照组(P<0.01)。
2.2观察组学生满意度调查三段序贯式教学模式提高了学生对观察组学生学习的满意度,其满意度达到100%。
2.3观察组学生对满意度评价观察组学生对三段序贯式教学模式的各项评价顺位第一为非常同意,第二为同意,并且两者合计的满意度较高;而反对和强烈反对的比例较少。
(一)“问题解决”课堂教学模式的理论框架:(1)在一定的问题情境背景下,高中学生可以利用必要的学习材料,借助教师和同伴的帮助,通过意义建构主动获得知识。(2)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为高中学生学习高中数学知识提供动力,而系统的高中数学知识体系为问题的解决提供保障。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与高中数学知识体系的建构两者之间的互补与平衡有助于高中学生认知结构的完善。(3)高中学生和教师是教学活动中能动的角色和要素,师生关系是互为主体、互相依存、互相配合的,师生双方的主体性在教学过程中都应得到发展和发挥。(4)高中学生主体作用主要体现在高中学生的学习活动过程中。(5)教师的主体作用主要体现在对教学活动进行科学认识的过程中,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导是发挥主体作用的具体表现形式。
(二)“问题解决”课堂教学模式的功能目标:学习发现问题的方法,开掘创造性思维潜力,培养主动参与、团结协作精神,增进师生、同伴之间的情感交流,形成自觉运用高中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高中数学思想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意识。
(三)高中数学问题解决能力培养目标:1.会审题——能对问题情境进行分析和综合。 2.会建模——能把实际问题高中数学化,建立高中数学模型。3.会转化——能对高中数学问题进行变换化归。4.会归类——能灵活运用各种高中数学思想和高中数学方法进行一题多解或多题一解,并能进行总结和整理。 5.会反思——能对高中数学结果进行检验和评价。6.会编题——能在学习新知识后,在模仿的基础上编制练习题;能把高中数学知识与社会实际联系起来,编制高中数学应用题。
(四)“问题解决”课堂教学模式的操作程序:教学流程:创设-尝试-自主- 反馈情境-引导-解决-梳理。
1.创设问题情境,激发高中学生探究兴趣。从生活情境入手,或者从高中数学基础知识出发,把需要解决的问题有意识地、巧妙地寓于符合高中学生实际的基础知识之中,把高中学生引入一种与问题有关的情境之中,激发高中学生的探究兴趣和求知欲。创设问题情境的主要方法:(1)通过语言描述,以讲故事的形式引导高中学生进入问题情境;(2)利用录音、录象、电脑动画等媒体创造形象直观的问题情境;(3)高中学生排练小品,再现问题情境;(4)利用照片、图片、实物或模型;(5)组织高中学生实地参观。
2.尝试引导,把高中数学活动作为教学的载体。高中学生在尝试进行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常常难以把握问题解决的思维方向,难以建立起新旧知识间的联系,难以判断知识运用是否正确、方法选择是否有效、问题的解是否准确等,这就需要教师进行启发引导。常用启发引导方式:(1)重温与问题有关的知识。(2)阅读教材,学习新概念。(3)引导高中学生对问题进行联想、猜测、类比、归纳、推理等。(4)组织高中学生开展小组讨论和全班交流。
3.自主解决,把能力培养作为教学的长远利益。让高中学生学会并形成问题解决的思维方法,需要让高中学生反复经历多次的"自主解决"过程,这就需要教师把高中数学思想方法的培养作为长期的任务,在课堂教学中加强这方面的培养意识。常用方式:(1)对于比较简单的问题,可以让高中学生独立完成,使高中学生体会到运用高中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快乐。(2)对于有一定难度的问题,应该让高中学生有充足的时间独立思考,再进行尝试解决。(3)对于思维力度较大的问题,应在高中学生独立思考、小组讨论和全班交流的基础上,通过合作共同解决。
(五)高中数学问题解决能力培养的课堂教学评价标准: 1.教学目标的确定:(1)知识目标的确定应重视高中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2)能力目标的确定应强调高中数学思想方法的揭示和培养;(3)情感目标的确定应注意学习兴趣的激发、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科学态度和创新精神的培养等等。2.教学方法的选择:采用探究式、启发式教学方法,通过问题激发高中学生求知欲,使高中学生主动参与高中数学实践活动,以独立思考和相互交流的形式,在教师的指导下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掌握高中数学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高中数学思想方法,培养积极探索和团结协作的科学精神。3.问题的选择:合适的问题至少应有如下特点之一:(1)重视情景应用,即给出一种实际情景和需求,以解决现实困难为标志。(2)具有探究性,即问题不一定有解,答案不必唯一,条件可以变化,试验方案可以自己设计,允许与别人讨论等等。(3)非形式化,即不是教材内容的简单模仿,不是靠熟练操作就能完成的,需要较多的创造性。4.师生双主体意识的体现:(1)在课堂教学活动过程中,高中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意识强,能主动发现和分析问题,能联系新旧知识,能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与同伴开展交流、讨论,能提出解决问题的各种方法,并努力进行验证。(2)在课堂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能创造性地设计教学过程,洞察课堂中发生地各种问题,并准确地判断发生问题的原因,能动地、有效地处理这种问题,把握教学活动地主动权。
二、构建科学的高中化学评价体系
高中化学的评价体系应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的参与性和过程性,评价体系应是多元化和多主性的。评价应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促进了学生的学习成长。
1.评价方式应是多元化的,使评价更真实。
学生是一个群体,个性差异较大,学习能力、学习态度等都有不同程度的差异,教师的评价切忌千人一面,应当是有针对性的多元化的评价。(1)评价目标的多元化。针对不同的学生应有不同的评价目标,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基础、能力、个性等方面的差异,因人而宜,实事求是给出每个学生的评价目标,要评估学生的学习能力及表现,要制定学生所能到达的目标,从而激励学生进步,帮助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达到所预定的评价目标。(2)评价方法的多样性。目前,评价方法多采用常规作业、单元测试、期中和期末考试、上课提问的方式,这些传统的评价方式有一定的实用性,但不能真实反映学生的学习状况。评价方法应更加全面和科学,如自主评价、访谈评价、家长和同学评价、实践评价等。在常规的考试方法上也应改革与创新。教师在考评高中化学知识时,应把知识寓于真实的生活、科研及生产背景中,注重问题与实际的联系,加大试题的开放性与探究性。在平常练习中,应根据学生的能力设计不同难度的问题,设定多组练习,由学生自主选定完成,在考试时也应设定必做题和选做题,使学生有选择的余地,每个学生都能有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2.评价体系构建的多主性,让评价更全面。
传统评价是由教师单方面进行,这与布鲁纳的“结构主义”教学论的评价体系是相悖的,科学的评价体系是以参与者为主的,要突出学生的参与性,学生家长、同班同学都应参与评价,改变教师单一评价的片面性,使评价更具合理性和全面性,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发展。通常的做法是:(1)要求学生自主评价。教师进行完教学单元教学后,教师应要求学生进行自主评价及对教师的教学提出相关建议,主要包括单元知识点掌握、自我评价、学习目标、完成程度、进步方面、存在问题、改进办法、教学建议等。(2)同学评价和家长建议。每一学期结束都要求学生相互评价,主要包括学习态度、上课纪律、作业情况、相互学习等方面,家长应就学生在家庭学习的过程给出评价。
3.评价应注重学习的过程性,建立学生的成长档案。
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较复杂的心理活动,是一个系统工程,教师的评价应贯彻整个教学活动过程,应密切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心理动态和能力的培养。课后作业的评价应指出学生的进步与不足,应从知识再现、能力提高、知识运用等方面及时给出评价。单元测验后,针对每一个学习单元,应对学生的学心态度、学习方法和技能,给出准确的评价和合理化建议。每一学期及每一学年的结束,教师应对知识点的掌握、方法论的建立、思维能力的提高、学习中的闪光点及存在的问题给出正确的评价,指导学生扬长避短,逐渐成长。教师应以欣赏的态度鼓励学生的进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学生的学习意志,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xx区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
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在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从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是我们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健康发展的重要指导方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就是在立足于学习、研究有关如何发展的问题上,着眼于运用科学发展的眼光和思维方式,实现发展这一根本目标。是坚持以认识指导实践,以实践检验认识这一方法论的具体应用。
科学发展观是改革开放实践总结,是谋求长远发展的客观要求,更是解决实际问题的迫切需要。回顾改革开放三十年,尽管我们在经济、社会等各方面取得了斐然的成就,但是在我们发展的过程中,仍然存在不少不科学、不符合发展、影响和制约我们进步的理念和行为。从全国大范围来看,我们在发展过程中以付出环境、能源和生态的高昂代价,走高能耗、高投入、粗放式、低效益的经济发展模式还尚未完全突破,而且在某些地方,在不正确的政绩观的诱导下,还有盲目上演的苗头;从发展理念看,全局和长远的发展眼光认识不足,急功近利,盲目冒进,低水平的重复建设现象还大量存在;当前,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各种社会矛盾与冲突也日益凸显,社会管理的压力增大,维护稳定、实现和谐还任重道远。这些客观存在的问题都只有通过科学发展观来得到有效解决。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要在解决实际问题上下功夫。学习实践科学发展的目的不仅仅是就学习讲学习而不讲解决实际问题、就学习谈不足而不谈谋划发展举措,其核心目标是提高主观认识,集中精力以科学的态度对待、解决问题,是在求索的过程中发现病情、诊断病因的前提下开出药方、驱除病情,是用实质性举措来革旧出新的攻坚过程,是以科学发展观的学习认识来抓落实、抓深化、看效果、看收获的过程。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要在解决实际问题上下功夫。科学发展观不是华而不实的“花架子”,不是哄人骗人的“花拳绣腿”,更不是口若悬河、纸上谈兵。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要求“党员干部受教育”,但不是需要唱工好的干部,而是需要真学实干的“练家子”。只喊学而不动手改、不敢触及矛盾的根本甚至主动漠视、回避、掩盖矛盾,这样的学习实践无异于因循守旧,遵规蹈矩的守旧主义,与求一时相安无事,图一时“盛世”安详,本分地做晨钟暮鼓的“和尚”并无差别。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要在解决实际问题上下功夫,要敢于在矛盾的要害处下、在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症结位置上寻求突破口。随着改革力度的不断加大,改革每深入一步,触动的是更深层次、更多领域、更多社会群体的利益,若不能有效地对这些潜在的矛盾和深层次的问题加以解决,科学发展观的学习实践活动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流于形式的秀场,而是养虎为患,遗患长远的严重问题。矛盾是客观存在的,拖延和掩盖不仅不会使问题消失,而且还使矛盾在一定的时间和范围内积累增多,在一定程度上使其性质激化。不在、不敢于解决突出问题上下功夫,只在表面上动小手术,无疑于讳疾忌医,最终必将为此而付出更大的代价。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要以学习指导实践,要在解决实际问题上下功夫。眼下,在金融危机寒潮的影响下,促就业、扩内需、保发展等一系列难题使我们在原有面临的各种深层次矛盾的基础上雪上加霜,只有下大力度解决矛盾,将其从阴暗的角落中晾晒在阳光之下,对其进行恰当合理的分析、整改,消除其阻碍发展的负面影响,使之成为一种促进发展的积极因素,才能实现将科学认识成果转化为发展成果、以科学发展理念指导实际工作的初衷。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只有在解决实际问题上下功夫,才能使科学发展观从书面、口头上落在实处,使学习调研、分析检查的问题不至于成为形式主义代名词,使落实整改从“方案”变为行动。无论从大的国家改革还是小的单位改革,在每一次改革风暴后,在不同的层面、不同的领域中总有一些角落死灰复燃,究其原因就是当时也摸清了病灶要害,做出了手术方案,拿起了手术刀,然而就是在一环一环、一步一步的“救治”过程中,有意无意地漠视了矛盾主体的存在,忽略了在解决实际问题上下“真”功夫,致使“落实”一词在时间的流逝中转移出了人们的注意力,被淡化出人们的视野,只是停留在口头和纸面上。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只有在解决实际问题上下功夫,才能跳出隔靴搔痒、就活动搞活动的误区;才能避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真正做到着眼于利泽长远;才能求得一剂使之不再旧病复发的良方根治形式主义这颗“毒瘤”,为今后发展构建服务科学发展的长效机制;才能使科学发展观真正成为一种发展理念植根于我们的头脑中,在实际工作中使科学发展观成为真正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要在解决实际问题上下功夫,是学习实践的关键所在。科学发展观要求的是“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 民群众得实惠”。发展成果不是写出来的,也不是喊出来的,而是实实在在干出来的。只有真抓实干,才能创造实绩、结出硕果。不在解决实际问题上下功夫,科学发展就是一句空话。
2根据药学专业特点,优化教学内容
学生对物理化学的学习产生兴趣之后,授课教师要清楚物理化学在药学中发挥的作用---服务作用,那么在物理化学的学习中,不能以纯化学专业的学生去要求药学专业的学生,而是要结合学科特点,适当降低理论深度,强调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通过物理化学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那些在药物实践中行之有效的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基础技能[3]。例如对于热力学第一定律中我们只讲了研究对象是理想气体的情况,略讲了真实气体部分;对热力学第二定律中的一些重要关系式作了讲解,略去了对Maxwell关系式的推导;通过这两章最基本理论的学习,主要是让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思路,注意选择与药学有关例题进行讲解,提高物理化学对后续药学专业课程的指导作用。在化学平衡一章中,通过实例引导学生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进行讨论和总结;对于药物纯化中常用到的相平衡原理,利用相图的相关信息对混合药物进行纯化,其中为了降低难度,我们简单介绍了三组分体系的相平衡情况。对电化学部分则主要强调电解质溶液理论及可逆电池热力学,略去了不可逆电池和电极的极化过程;化学动力学部分的教学重点在于简单级数反应的速率方程的特点及温度对反应速率常数的影响,了解复杂反应和催化反应。由于表面现象和胶体部分在药剂中应用较多,而这部分基本的内容主要是利用原理解释现象,所以我们采用科普讲座的方式将理论传授给学生。经过这样的学习之后,增强了学生对物理化学的兴趣,学习效率有明显的提高。
3科研融入教学,科研提升教学
在课堂上,要想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加深学生对物理化学理论的认识,只是靠老师讲授书本上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这就需要授课老师不断学习和了解本专业的先进科研技术和国内外的研究进展,了解学科前沿动态,并利用学校优良的科研条件,将一些优秀教师的科研背景和科研经历灵活渗透到理论教学的各个环节,通过这种传授的方法使学生能够接触到新的理论,了解学科的发展前沿。想要做到这一点,高校教师需要改变“重教学便轻科研”的错误观念,教师应该在重视高校教学的同时,加强自身的科研水平,要认识到教学与科研对于一所高校都是同等重要的,可以说两者具有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科研是革新教学内容,充实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源泉,同时也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必然要求。作为药学专业基础课的教师应该不断充实自己、提高自己,通过自身科研上获得的成果及信息与所教授的物理化学基础内容融会贯通,只有这样才能使教学内容更加丰富,从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如学习胶体这一章时,可以将纳米技术在药学领域中的应用和研究进展介绍给学生,让学生对现在比较热门的“纳米药物”有所了解;又如在学习表面现象这一章时,老师可以将有关表面活性剂的现状,表面活性剂在传统剂型、新药研制及新剂型、中药制剂中的应用作以讲解,使学生了解到表面化学的研究领域对药学产业的巨大影响,加深学生对表面化学在药学领域中相关应用的认识。通过这些前沿领域概念性的介绍,使学生在开阔眼界的同时启发了创新性思维。授课老师还可以将一些优秀教师发表的与课程有关的研究论文作为课外阅读资料,使学生通过实实在在的研究案例,清楚研究内容,了解研究方法,这样也加深了学生对新知识点的理解,使得讲述更为生动而富有启发性,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授课教师通过在教学中不断渗透前沿科学知识,不仅使物理化学教育富有生命力、感染力与时代感,而且培养了学生的科学素质,使他们的学习目标更加明确,也为学生今后的毕业设计或科研工作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形成良好的科学思维。因此,围绕“科研融入教学,科研提升教学”的理念,拓展和更新物理化学理论课教学内容,实施过程中,注意收集教学与药学实践和科研结合方面的应用实例;根据科技发展,紧跟学科发展前沿,向学生及时介绍本专业领域的国内外研究动态和进展,以及新的实验仪器和技术,并鼓励他们撰写相关的文献综述。另一方面,开设有药学特色的开放设计性实验,并在实验中掌握常规仪器和先进仪器的使用。此外,建立大学生创新科研小组;设立专题讲座。美国数学家波利亚曾说过“教师的责任就是尽一切可能来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将物理化学的教学内容与药学专业的实际专业技能相结合,让学生在学习物理化学知识的过程中了解如何运用这些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通过这种结合,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会得以提高,所学知识更加牢固,思路更加开阔,创新能力更强。这种新思路教学模式的效果是传统的只注重教学大纲和考试分数的教学模式所不能比拟的。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3)01-036-001
我校在广泛而深入的研究教育现实的基础上,提出了“四段”式自主、灵动、快乐、高效的课堂创新教法。
一、信马由缰无来由
我们先来重温一下语文的特点。语文除了工具性和人文性特点外,还有许多的特性,例如开放性、多样性、实践性、应用性、探究性、创造性。
语文有这么多的特点,要上语文课还不容易?时代变了,教育对象变了。教师往往很难体察一个初学者在接触一个新概念、新知识时可能产生的种种错误和误解,往往以自己的主观想象代替学生的客观实际,教和学的矛盾就是这样产生的。
面对巨大的变化,我们再不能信马由缰无由来的上课了,应该按照新课标的要求,以学生为中心,帮助学生依据各自不同的基础实实在在的学习语文。
这些年来,我们有了许多不同版本的教材,大家可以选择合适的教材教学,但这只是教学内容的改革。如果说教学内容的革新主要解决了载体问题,那么教学模式的改革将推进其内化为学生的素养。
在这现实状况下,“四段”课堂教学结构模式的提出和实践目的就在于激活学生内在的学习需求,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开发潜能。语文教学的课堂需要改革创新,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二、鸟欲高飞先振翅
在这种“四段”的课堂教学结构中,体现改革的主旋律是使学生个性充分、自由、自主和全面的发展。以学生自身素质的提高为目的,重视人、尊重人,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给学生以发现、探索、创造的空间,充分挖掘他们的潜能,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及创新能力。学生完全占据了学习和教学的中心,学生在教师引导和帮助下创造性的、主动的、富有个性的学习。
这与《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相一致。
这样的结构把学生推向“主体”地位,使之主动积极地运用知识和形成新的认知结构,让学生有充分表现自我的机会,把学生从被动的地位中解放出来。
三、入乎其内同思想
“四段”的课堂教学结构是在一定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作为结构框架,从宏观上把握教学活动整体及各要素之间内部的关系和功能;作为活动程序则突出了教学的有序性和可操作性。它是教学理论的实践反映,它有示范引导功能。“四段”运用于实践,规范了较为完备、便于操作的实施程序。教师在规范的教学模式的示范引导下,可以很快地过渡到新课改教学,从而大大减少盲目摸索、尝试错误所浪费的时间和精力。
我校自办学以来,曾与多所学校合并,原来老校的语文老教师已基本退休,新教师又经验缺乏,合并过来的教师又各有特点,如何把他们在较短的时间里形成一股合力,面对学生,上好每一节课,“四段”的课堂教学结构提供一种上课的手段。在这种结构下上课,可以更好的师的思想,推行教学理念,规范教学活动,教师更能较快适应,并融入到教学改革的洪流中,“四段”起到助推的作用。
“四段”的课堂教学结构的示范引导功能,旨在交给教师教学的“基本套路”,并不限制或扼杀教师的创造性。对于语文教学这样一项十分复杂的工程来说,我们不能希望得到某种形式上的范本。因为,教学问题不是哪一种教学结构可以涵盖的。我们也不能寄希望于有一种普遍适用的语文教学模式,如果认定一种教学法或教学模式,认为它绝对适用、有效的话,只会使自己走向偏颇,最终使课改失去应有的价值。语文教学千变万化,教师在运用时,可以根据具体教学条件或情境灵活调整,形成适合教学实际的“变式”。程序是相同的,但是教学的方法是可以千变万化的。
四、出乎其外创风格
“四段”课堂结构会不会影响教师风格的形成呢?
对于课堂教学,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这是多少年来深刻反省之后得出的共识。教学有法就是要按照课堂教学的客观规律办事,教无定法也是要求我们要进一步按照课堂教学的客观规律办事,不拘泥于成法。
“四段”课堂结构的特点:指向性、操作性、简约性、完整性、稳定性、开放性等特点。
我们去研究名师的课堂,就会发现他们风格形成的背后,课堂也体现出这些特点。因为正是这些特点让语文课堂充满色彩,充满生机。
这样的课堂指向性清晰,简约化了的教学结构活动形式,本身都有一套比较完整的结构和机制,便于人们理解、把握和运用的。它的基本结构保持相对稳定,但这并不意味着该教学模式就从此不变了。它的动态开放的系统,总是随着教学实践、观念和理论的不断发展变化,而不断地得到丰富、创新和发展而日臻完善的。
一种有影响的教学模式之所以具有较强的生命力,就在于它在原有基础上能不断充实与提高,否则它就会被逐渐淘汰。因此,语文教师随着广泛而深入的教学实践,为“四段”的发展和完善提供了广阔的前景和丰富的养料。“四段”不断变革与改革,会更具优效性。“四段”的这些特点能与语文教学充分融合起来,使教师有更大空间的发展。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虽然教学有法,但我们还必须不断创新,用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改革课堂教学,让课堂教学在讲究规律、讲究章法的同时,更加富有针对性和实效性,逐渐演化出千姿百态的深受学生喜爱并且卓有成效的教学特色及教学风格。
总之,有模式的教学是有希望的教学,模式化的教学又是没有生命力的教学。模式既是结构,又是程序。“四段”教学结构使语文教学行为理性化、规范化,实施精细化,使课改流程优化,进程清晰,便于操作,保障了教学,实现了教学有效度的提升,具有可行性。
参考文献:
[1]倪文锦,谢锡金主编.新编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3
[2]郭景扬,练丽娟,陈振国编著.课堂教学模式与教学策略,学林出版社,2009.6
开好头是一节成功课的良好开端。在课堂教学中要培养、激发学生的兴趣,首先应抓住导入课文的环节,一开始就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好比提琴家上弦,歌唱家定调,第一个音定准了,就为演奏或歌唱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上课也是如此,第一锤就敲在学生的心上,像磁石把学生吸引住,后边的课上起来也就顺利了。
以《家庭与社会》一课为例,教师一开始上课就提问:“我们已经学习了《我们的家庭》一课,请同学们想一想,我们的家庭一般是由哪些成员组成的?”待学生回答后,教师再加以引导:“父母、子女两代人或祖父母、父母、子女三代人组成了我们的家庭,而成千上万个家庭又组成了我们的大家庭——社会。那么,家庭与社会有什么关系,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些知识。”教师的提问是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上进行的,而教师的引导,既对学生的回答给予了肯定,又巧妙地引出了新课。
又如学习《买东西的学问》一课,教师这样进行引入:“我们已经知道,在我们身边有各种各样的商业场所,这些商业场所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方便。”教师接着提问学生:“天冷了,如果我要买顶帽子,可以到哪去买、怎样买呢?”顿时,学生纷纷举手,争先抢答。教师抓住时机,巧妙地揭示出课题,即买东西也有很多学问呢!这样,教师利用学生已有知识进行导入,利用学生感兴趣的事进行引导,能够创设适宜的课堂气氛,易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很快地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尽快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
二、充分用图,进行辨析
《社会》教材中,插图甚多,每幅画面,都突出反映了不同的教学内容。而一幅幅鲜明的画面,如何让学生会看、看懂,进行认识呢?
以《买东西的学问》一课为例,怎样买东西,买东西有哪些学问,价格是怎样变化的,这些内容都是教材中要求学生掌握的重点知识。要达到教会学生看包装上的生产日期和保持期,懂得买物美价廉的东西,知道买小摊点上的食品要看营业执照和卫生许可证等的教学目的,教师应充分利用插图。插图生动、直观,易于为学生接受。利用插图引导学生在分析中获得知识比单纯的讲道理效果要强得多。教学中可利用投影再现出每幅插图,引导学生进行分析。从刘燕、王刚买东西的不同态度,分辨他们谁会买东西,为什么?学生通过对比,在辨别异同之中学到了买东西的知识,在不知不觉中,掌握了买东西的学问,同时提高了认识社会的能力。
又以《商业与生活》一课为例,教师为使学生掌握“商业的由来”这一知识,首先利用图片引导学生观看,使学生了解,在遥远的古代,由于生产力水平低,社会生活环境差,人们只能勉强生活。接着,教师利用投影片进行演示,说明后来人们由于有了剩余产品,就利用自己生产的多余的物品,去换取自己需要的而又没有的物品。这种交换是怎样进行的呢?教师在设问的同时,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投影片进行分析,学生从投影片中看到一位种粮的农民,想用自己剩余的一袋粮食来换取自己需要而又没有的一只羊的经过,得出以物换物极不方便的结论。然后又通过看图了解到,人们通过不断地实践,随着社会不断地发展,后来改为用钱购物。教师这样充分用图,引导学生进行辨析,学生很快就掌握了商业起源的知识。
三、精心设问,启发思维
课堂提问是促进学生思考、理解教学内容的有效手段。教师在课堂上要调动学生求知、求思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应该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和年龄特征,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紧紧围绕教学内容,抓住重点和难点来设计问题,引导学生的思维。
如:教师讲《买东西的学问》一课,通过刘燕、王刚买饼干时的不同态度、做法,精心地设计这样的问题:刘燕在买饼干,可是她在看什么?她可能会看什么呢?什么是生产日期和保持期呢?教师根据教材内容设计问题,表述清楚明白,且适合学生,学生有思考的余地。教师在引导学生议论的基础上,抓住时机,利用课堂上的反馈信息,将问题引向深入。这样循序连问,有利于把学生的思维活动逐步提高到新的层次。当学生“心求知而未知,口欲言而不能”的时候,教师又结合各式各样的包装品告诉学生什么是生产日期和保质期,并让学生仔细观察各种包装品上的生产日期和保质期的位置,最后揭示出为什么要看保质期和生产日期的道理。
又如:学习《家庭与社会》一课,教师首先从《合家欢》这幅图入手,提问学生:这幅图画的是什么场面?你能从图中看出什么呢?大家为什么这样高兴?接着教师进行提示引导:看老人高兴得合不拢嘴,爸爸正在点燃蜡烛,妈妈把切好的西瓜端上餐桌,你从爸爸妈妈对老人的态度能想到什么呢?从老人的神态中又能看出什么呢?老人是怎样想的?父母、子女们又是怎样想的?教师这样提问,是为学生疏通思路,搬开“思维障碍”,让学生沿着思路,逐步探索。教师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进行归纳,即这样的家庭,晚辈孝顺长辈,长辈疼爱子女,人人身心都健康,这就是和睦的家庭。只有家庭多一分和睦,社会才能多一分安定。
四、形象板书,揭示重点
板书是教师进行教学活动的重要手段之一,是教师对教学内容进行的高度概括和浓缩。实践证明,教给学生有联系的、有一定结构的知识,学生容易理解和掌握,并能促进学生的思维。
以《家庭与社会》一课为例,教师这样设计板书:
(附图{图})
从教师板书中可以看出,家庭与社会,即小家庭与大家庭之间的关系。无数小家庭组成大社会,大社会是由许许多多小家庭组成的。而每个家庭都在辛勤地劳动,为社会创造财富,做着贡献。同时,每个家庭都和睦,都幸福地生活,人人身心都健康,也就能更好地工作,更多的为社会创造财富。这样,社会安定,财富增多,也就更能为每个家庭提供物质和精神方面的所需。所以说,家庭、社会相互依赖,互相离不开。这样的板书揭示出了教材的主要内容,突出了教学重点,易于学生理解课文的精髓,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又如《我们的班级》一课教学,教师这样设计板书:
(附图{图})
从板书中可以看出,在我们的班级中,有老师,有同学。老师、学生在一起,老师关心每个学生,指导大家的学习,使每个学生能够健康地成长。同学之间,又互相帮助,互相学习,大家团结友爱,共同进步,共同为创造良好的班集体而齐心协力。大家在一起生活、学习的主要场所是教室。因此,教师在板书设计中,把教室的平面图画在中央,形象地显示出大家在教室里学习,教育学生要爱护我们的学习环境。教师这样板书,容易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也有利于教师传授教室平面图的知识。教师用极其简炼的文字和符号,把全课的信息传入学生头脑,也有利于发挥学生的联想能力和视觉记忆能力,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加快教学进度。
五、巧编儿歌,强化记忆
1.研究对象辽宁医学院2009级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74名实习学生为研究对象,按班级分为实验组(38例)和对照组(36例),2组学生在临床实习中再按每4~5人分组,2组的性别、年龄均无统计学差异。
2.研究方法对照组学生采用传统教学方式(Lecture-BasedLearning,LBL):带教老师在带领学生查看病人前首先进行理论课知识要点回顾,然后教师以查房的形式带学生到病床边进行病史询问、专科检查,回到教室后进行辅助检查分析、病例讨论,最后教师总结。实验组学生采用循证医学与PBL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1)实习学生进入血液科后首先进行循证医学模式的培训,内容包括循证医学的概念和重要意义,如何利用医院图书馆资源进行医学文献检索,掌握最新医学研究进展,寻找最佳临床证据做出临床决策。(2)实验组带教老师将提前准备典型病例及依据PBL教学模式设计相应的问题,在学生正式下临床前发放给学生,学生复习相关理论知识,查阅文献资料和最新进展。每组学生均进行病史询问,专科查体,辅助检查阅读,做出诊断并给出诊断依据、鉴别诊断、治疗原则和策略。每组由一位学生发言汇报,带教老师听完汇报对每一组进行点评,对本病例的知识进行归纳总结。(3)实习结束后立即对2组学生的血液科基本理论知识、临床实践技能和病历书写等进行考试,然后发放调查问卷。
3.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7.0软件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采用χ2检验比较各组间的差异,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1.考试成绩2组学生在血液科基本理论知识、临床实践技能等考试成绩上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历书写成绩实验组和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
2.调查问卷结果实验组中的学习兴趣、自主学习能力,分析问题能力和在临床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见表2。
三、讨论
PBL教学模式是相对于传统的以授课为基础的教学模式而言的,PBL与LBL在教学设计理念、实施方式以及教学绩效评估等方面均有着本质区别[2]。1969年,美国的神经病学教授Barrows在加拿大的麦克玛斯特大学医学院创立了PBL教学模式,这是一种学生自学与导师指导相结合的小组教学法,教师在学生每次临床实习课前提前给出问题,鼓励学生查找资料、自主探究,并通过相互讨论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临床医学中,PBL教学模式主要是以培养学生能力为目标。特点是以问题为基础、病例为先导,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向导,重能力培养代替知识传授,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PBL教学模式的关键是发挥“问题”对学习的指导作用,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和开发创造性思维的能力。至90年代后,PBL教学模式被欧美等国家的医学院广泛采用,我国目前也有部分院校开始在某些医学课程的教学中应用PBL教学模式。
循证医学即遵循证据的医学,提供证据和应用证据是其主要研究内容。循证医学作为一种先进的医学模式在西方发达国家已经得到广泛的应用,为了使这种先进的医学模式在我国广泛开展,最首要的任务就是将循证医学思维尽快地引入临床教学中。但是在实际的临床医学教学过程中,首先要向学生讲明以下观点:EBM提供的证据随着科研水平、临床试验、药物研发、检查手段等的提高而不断地更新、发展。今天的最佳科学证据也许明天会被证明是不准确的,甚至是错误的。只有不断地保持知识更新,并结合临床实践,才是真正的循证医学。
总之,EBM模式就是一种终身学习的临床医学教育模式,这就要求医学生在毕业以后仍保持终身学习的习惯,以获取最新医学知识,解决临床中的问题。本研究结果显示,采用循证医学和PBL相结合的教学模式的实验组学生血液科理论知识、实践技能考试成绩均优于对照组学生(P<0.05),尤其是实验组学生的学习兴趣、自主学习能力、分析问题能力和在临床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均显著优于对照组。
从中我们可以发现,循证医学和PBL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较传统教学模式有以下优势:
1.人才培养目标的转变传统的经验医学强调医师的个体经验,而循证医学则要求医师将个体经验与最佳科学依据结合起来做出决策。传统的教学模式培养目标是知识经验型人才,而循证医学和PBL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强调创新开拓型人才的培养。
高等数学是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基础。一方面,高等数学能为后继课程和解决实际问题提供必不可少的数学基础知识及常用的数学方法。另一方面,通过学习高等数学,可逐步培养学生具有初步抽象概括问题的能力,一定的逻辑推理能力,比较熟练的运算能力,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扎实的数学基础及数学思维方法的运用是学生成才必备的素养。在高等数学的教学中,发现许多理科进校的学生觉得很多内容好像已学过。但是高等数学与初等数学相比,对学生的要求却有很大的不同,对数学的定理、概念的叙述及分析更加深入、更加严密,不仅要求学生熟练掌握最基本的运算,而且要求学生具备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也是大部分学生学习高等数学的一个难点,因而怎样在中学的基础上讲授高等数学,以便很好引导学生适应这种转变和要求值得研究。笔者就该问题谈一些看法,不妥之处,敬请指教。
一、深入调查,摸清情况,循序渐进
首先应研究中学教材,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许多学生数学的运算能力是不错的,但学习数学的方法不够科学,他们往往是死套公式,背结论,忽视了每一个定理、公式适用的条件和范围。超出了这些限制,公式就完全不能应用。还有的学生表达能力较差,简单的证明题说不清楚,能够简洁扼要叙述的不多。考虑到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形成与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只有呈现思维形成的轨迹,才能便于学生操作,引导学生逐渐获取思维的方法,进而实现内化,强调形成性。要掌握一个数学概念本来就不容易,因此我们不能要求学生碰到一个新概念就能深刻理解,可以从初步认识到熟练掌握循序渐进,然后通过多次反复实践,逐步提高。例如高等数学中“导数”这个概念,许多学生在中学已学会了求导,而且有部分学生对一些简单的求导运算相当熟练,但可以说绝大部分学生对“导数”这个概念十分模糊。为了能正确理解导数是什么,在讲概念之前先从几个学生非常熟悉的例子中,例如变速直线运动的质点的瞬时速度问题和曲线的切线问题引申出导数的概念,使学生对一个抽象概念有一个直观的认识;为了能对它有个更巩固深刻的理解,在求分段函数的导数时特别强调分段点必须用导数的定义求,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求分段点的导数是利用导函数的极限去求的,即他们认为limxaf'(x)就是a点的导数。但我们可以举一个简单的例子,设函数为f(x)=x2sin1x,x=00,x=0,用导数定义有,f'(0)limx0x2sin1xx=limx0xsin1x=0得在x=0点可导。但又发现用公式f'(0)=limx0f'(x)=limx02xsin1x-cos1x极限不存在,结论x=0点不可导。从矛盾的结论让学生先发现问题,再让他们寻找问题的根源,最后得出结论是:忽视了公式适用的条件,而引起了错误。其实用f'(x)的极限去计算某一点的导数,需要两个条件:其一要求f(x)在a点连续;其二要求limxaf'(x)极限必须存在。当f(x)在a点不连续时,可得f(x)在a点必不可导,而当第二条件不满足,即limxaf'(x)不存在时未必不可导。前面例子就说明这一问题,从中使学生懂得不仅要熟练计算出导数,而且要理解导数的真正含义。
二、明确基本要求,抓重点和难点
考虑到学生在高中已具备一定的数学知识,如第一章中许多概念在中学时已学过,因此课堂上对已掌握的内容可不讲或只是总结一下。对已学过但未能掌握好的内容,讲课时应尽量避免与中学重复,可以从不同方面去阐述,或先提出一些问题,引导学生去思考,激发他们的兴趣,然后再把问题讲深讲透,加深学生对某些概念的理解,这样教学的效果会好些。如许多学生对极限这个概念只有一个很初步的认识,往往错误地说成:“变量与某一常量之差越来越接近与零,称这常量就是该变量在变化过程中的极限。”要使学生认识到这句话的错误可举一个例子,如xn=1+(-1)nn,显然有limn∞xn=0。但它没有满足越来越接近于零的要求。又如许多学生不能正确区分“越来越接近”和“无限接近”的含义,也可通过例子xn=1n,得limn∞xn=0,但当n+∞时,1n与-1也越来越接近,我们能否说-1是数列1n的极限呢?显然是不正确的。所以要真正理解这个概念,一定要真正理解极限这个概念所描述的接近程度,使学生对极限有更深一层的认识。再如学生对极限的四则运算有了一定的了解,但他们往往只能解决一些简单的极限问题,而对于稍复杂点的题目就无从着手。存在这一问题的根本还是在于死套公式,没有真正理解公式所使用的条件。
三、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引导学生改进学习方法
自学能力是每一个大学生必备的能力之一,授人以“渔”。因材施“导”,努力教会学生自学,培养自学能力,是教之根本。开始时可以列出自学指导提纲,引导学生阅读教材,怎样读,怎样的疑点和难点,怎样归纳,然后逐步放手,学生逐步提高。使学生课前做到心中有数,上课带着问题专心听讲,课后通过复习,落实内容才做习题,这样能使学生开动脑筋,提高成绩,而学生有了自学习惯和自学能力,就能变被动为主动学习。
引导学生养成课前预习的习惯。高等数学课堂容量大,知识点多,有时一节课便要学习几个定义、定理、公式,学生若不进行课前预习,便很难跟上教师讲解,也难保证听课的针对性。事实上,学生做好课前预习,真正做到带着问题听讲,可以明显地提高教学效率,也就能较快适应强度较大的高等数学学习;引导学生学会听课。学生在课堂上必须专心听讲,特别是教师对核心概念的介绍、定理的分析、典型例题的讲解,同时要善于独立思考,归纳总结出解题的数学思想和方法,找出解题的一般规律和特殊规律,最后还应适当作些笔记或批注,以提高听课效率;引导学生培养自我反思自我总结的良好习惯。高等数学概括性强,题目灵活多变,只靠课上听懂是不够的,需要课后进行认真消化,归纳总结。为此,在每章结束时,我们应帮助学生进行自我章节小结,在解题后,积极引导学生反思解题思路和步骤,思一题多解和一题多变,加深对概念和知识的理解,掌握数学的基本思想方法。
参考文献
科学始于问题,数学与“问题”有着天然的、不可分割的联系。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加涅认为教育课程最终目标就是教学生解决问题。教学应当把问题植入课堂,让问题成为驱动学生进一步学习和思考的动力。
一、“问题解决”的现实价值
高中数学新课程标准倡导学生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阅读自学等学习数学的方式。学生的自主探索必须要有方向的引领,这个方向是根据教学内容的目标要求而确立的,实现目标又是分阶段目标来进行的。学生掌握知识就是把一个个问题进行理解和解决,问题解决了,在一定程度上就掌握了相关知识。问题解决时有学生的自主思考,有创新和发现,有学生的动手实践,有同伴的合作交流。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让学生构建解决问题的序列步骤,最终能让学生的能力得以提升。问题解决是学生进步成长的阶梯,实施的过程是让学生体验数学发现和创造的历程。教师应当根据教学内容设计出前后有逻辑关系的问题链,让学生思考和解决,也鼓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这个过程蕴含着充分的认知价值,为达成教学目标提供了保障。
二、怎样设计出好的数学问题
张奠宙教授在《数学素质教育设计》中对“好问题”提出了五条标准:(1)各种不同水平的学生都可以由浅入深地作出回答,不一定有终极答案;(2)对多数学生来说不是常规的,不能靠模仿来解答;(3)可以是一种情景,其中隐含的数学问题靠学生自己去提出、求解并作出解释;(4)具有趣味和魅力,能引起学生思考,激发学生挑战自己的智力;(5)解决它往往需伴以个人或小组的数学活动。
由此可见,“好问题”必须具备三个条件,即可接受性、障碍性和探究性。“好问题”不一定是大而全的问题,应当是与学生所学知识有一定的联系、对知识掌握有着支撑作用的问题。如在讲完均值不等式后给出以下几个问题让学生思考解决:求下列函数的最小值
这些问题对巩固所学知识起到很好的帮助作用。
怎样设计“好问题”呢?头脑风暴法的发明人亚历克斯・奥斯本曾经为企业界专门设计一个激发发明创新的参考表,它虽然是针对开发新产品而设计的,但我们可以吸收奥斯本的思想制订一个适合于教学的问题参考表,借以设计“好问题”:(1)问题的条件可否改变?问题的结论可否加强?(2)问题的逆命题是否成立?(3)特殊问题可否引申出一般形式?(4)现有问题可否进行类比联想?(5)现有的问题正确吗?能否构造反例?(6)现有的解法是否最佳?可否运用另一种观念来思考?
基于以上认识,我们在日常教学中应该创设问题情境,通过“问题解决”达到掌握知识、提高能力的目的。对课堂教学情境中的每一个学生来说,可能产生不同的问题,这源于学生个体的基础差异,一个学生所遇到的问题可能对另外一个学生来说就不是问题, 只有当学生辨别出自己的学习目标与他现在所遇的问题有距离时,才会真正形成要解决的问题。
三、基于“问题解决”的教学实践探索
通过这几年实践与反思,在实施“问题解决”教学方式的问题设计时,应当做到以下几点:
1.问题设置要贴近学生思维的“最近发展区”
问题设置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包括许多技巧和活动。只要所提出的问题与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有关联,问题就能让学生产生联想,激发学生思考。教师一定要控制问题难度,让其“接地气”,要有“中心问题”和“子问题”,所有问题形成一个连贯的合乎逻辑的“问题链”;使问题的科学性、探究性、解决的可行性有利于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操作能力和人文素养的形成。例如在余弦定理第一节课的教学时,可进行如下问题设计:
问题1:运用正弦定理理解三角形,学生通过思考发现可以解决以下两类问题:(1)已知三角形的任意一边及其两角;(2)已知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与其中一边的对角。接着提出下面的问题:
问题2:如果已知三角形的两边及其夹角,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这个三角形是形状、大小完全确定的三角形。从量化的角度来看,如何从已知的两边和它们的夹角求三角形的第三边和其余两个角?
问题3:如右图,在ABC中,设BC=a,AC=b,AB=c,已知a,b和∠C,求边c。
让学生在问题的驱使下主动去探索并解决问题。
2.问题要有现实性和趣味性
问题的现实性就是指问题的内容要与学生的生活背景有着直接的关联,是生活中需要应用所学知识去解决的问题,使学生感到学习数学是一种有意义的活动,从而帮助学生认识数学的价值。问题的描述和设置一定要拉近与学生的距离,语言不能枯燥干涩,一定要适合学生的年龄特征,便于学生理解,这样才能让学生感兴趣,使学生产生解决问题的欲望。我在“集合的含义与表示”这节课的教学中就提出如下问题让学生思考:有一个百货商店,第一批进货是收音机、皮鞋、尼龙袜、茶杯、闹钟,共计5个品种;第二批进货是帽子、皮鞋、热水瓶、闹钟,共计4个品种,问一共进了多少品种的货?能否回答一共进了4+5=9种呢?学生回答(不能,应为7种),然后教师和学生共同分析原因:由于两次进货有两种共同的品种,故应为4+5-2=7。然后进一步指出:这里涉及了另一种新的运算。通过设疑激趣,引发学生积极思考。
3.问题要有挑战性和思考性
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富有挑战性的,问题的设置不能太简单,那种一看就知道答案的题目是不能作为问题的。我们设计的问题必须具有思考性,即这类问题应当要求解题人具有某种程度上的思辨力、独立分析力以及创造力。我在讲分步乘法原理和分类加法原理时就让学生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一个楼梯共有8步梯坎,某学生可一次上1步梯坎、2步梯坎、3步梯坎,问共有多少种不同的上楼梯方法?若将8改为n能否得到一般结论。这样的问题对学生很有挑战性。
4.问题要有开放性和层次性
开放性问题是指条件不完备、答案不确定的问题,这样的问题能给学生积极主动思考留下更广的空间,对培养学生思维的发散性有着很好的推动作用,学生的创造力不能因为问题设置不合理而受到禁锢。教师设置具有开放特征的问题,学生尝试去解决,通过添加条件或者补充遗漏结论的过程能较好地培养学生思维的严谨性和批判性,让学生逐步形成具有独立创新的思维品质。由于学生的学习基础、认知水平、学习习惯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故设计的问题必须要有层次性。问题要有难、中、易多个层次,决不能一刀切,问题要适合各个层面学生的需要。要让每个人都有体验成功的机会,让不同层面的学生都能得到最大限度的提升。
5.问题要有预设性与生成性
在具体实施课堂教学之前,教师都要结合学生的心理特征、认知水平、知识结构以及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等诸方面来设计问题,即课前问题的预设性。学生学习是一种对间接经验的主观内化过程。教师预设的问题有可能不适应学生的认知水平,在教学实施过程中也会不断产生新的问题,这就涉及对问题的调控,教师要经过比较、选择和优化再预设问题情境,以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在教学活动中,学生作为生命主体参与其中,有的学生进行着思维的“同化”,而有的是思维上的“顺应”。这就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状况调整问题的呈现方式,有时还要临时构建问题,处理好问题的预设性和生成性。课后还需要对问题解决的效果和遗留问题进行跟踪,及时地形成反馈,发现学生在掌握知识上存在的不足并及时进行查漏补缺,同时为促进教学积累经验,对后续教学预设问题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