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4-30 09:05:22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现代企业文化,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主管单位:
主办单位:中国工人报刊协会;中国工人出版社
出版周期:月刊
出版地址:北京市
语
种:中文
开
本:大16开
国际刊号:1674-1145
国内刊号:11-5637/G0
邮发代号:82-108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2008
期刊收录:
核心期刊:
期刊荣誉:
(一)民族性由于文化的形成受民族的影响,作为企业文化也毫无例外的受企业管理者自身和民族的风俗习惯、、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伦理道德的影响。正因为如此才形成各自不同的企业文化。
(二)群体性企业文化是作为整个企业全体成员所共有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模式,虽然成员中的思想观念和行为不可能完全一致,但他们总可以在其企业文化的调节下达成一致。
(三)客观性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人们对企业文化这种现象到底是否存在曾经争论过。现在可以肯定的说企业文化这种现象是客观存在的。作用和功能也是毋庸置疑的。它既是企业的需要也是社会的需要。当然这种需要是与在企业塑造企业文化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不可分割的。
(四)可塑性与时代性企业文化是企业在生存与发展过程中逐渐总结而形成的,并且随着时间的推进和内、外部环境的变化赋予新的内容。即企业文化重在后天的培养和塑造。紧跟时代使企业文化保持鲜明的时代特征。
(五)凝聚性与人本性企业文化决定企业的经营理念,也影响企业成员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在特定的企业组织内,成员一般总是为自己所信奉的哲学所驱使,通过这种黏合剂作用把全体成员凝聚成一个有机整体,共同为企业目标而努力。良好的企业文化同时意味着良好的组织气氛,这种凝聚力对内体现在员工的思想和行为上,对外具备非凡的竞争力。
(六)内、外一致性与系统性企业文化是企业群体内在要素和外在要素的统一。内、外在要素又交互影响。所以企业文化必须使其内外保持一致。正是这种一致性决定了企业文化的系统性。
企业文化的内容
在不同的时代和社会有不同的内容,在现阶段现代企业的企业文化内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企业哲学企业哲学是企业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在生产、经营、管理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企业进行各种活动、处理各种关系的总体观点和综合方法,企业哲学是企业人格化的基础,是企业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的源泉。系统的观念、动态的观念、效率和效益的观念、竞争和风险的观念等是构成企业哲学的基本观念和基本思想。
(二)企业价值观企业组织与成员的基本信仰、追求和经营理念,直接解决企业追求什么、提倡什么、反对什么等问题。企业价值观是其核心。
(三)企业精神它企业的精神支柱和动力,是企业成员崇高的精神存在;是一种自觉养成的特殊意志和信念;是企业特点的真实反映。
(四)企业制度企业制度在企业管理中带有强制性义务并能保障一定权利的规定。没有制度就没有了对成员的行为的规范和对成员的激励。
(五)企业形象良好的企业形象对内发挥其和谐气氛、充满活力、凝聚人心的作用;对外促进产品、服务等经营活动,树立、扩大企业的社会与市场形象和知名度。
(六)企业道德它在协调企业与各方面关系中起直接作用。是企业的一种特殊价值体系,也是企业制度、法规的必要补充。特别是在现代企业中诚实守信、公平公正、利益分配等方面存在不足的状态下,企业道德就凸显出它的作用了。
(七)企业教育是企业文化的形成、维持、发展中都是必然和必须的。企业教育内容广泛,企业文化只有通过各种企业教育才能最终形成。
(八)企业风尚它是企业成员相互关系中所表现出来的行为特点。是企业员工的愿望、情感、传统、习惯、礼仪等心理与道德观念的表现,是在企业道德制约、制度影响下形成的,是企业文化的综合体现,一方面构成企业形象;另一方面是企业精神、道德等通过企业风尚反映出来。
企业文化的功能
企业文化是客观存在的,怎么使企业文化以人为中心,导向进行生产、经营、管理,就要依靠企业文化自身的功能来实现。
(一)导向功能企业文化最强的功能之一就是对全体成员行为的导向功能。体现在企业行为的价值取向、明确行动目标、确立规章制度等方面。一方面企业文化对企业目标有质的规定性;另一方面通过整体的价值认同来引导员工。
(二)约束功能约束功能是指通过其制度、伦理道德规范约束企业员工的言行,使企业领导和员工在一定规范内活动。规章制度和管理规则是刚性的行为控制,现代企业文化也是尽可能通过一定的物质层规章制度体现出来,对企业员工的行为形成一种无形的群体压力。一方面使得企业的价值观念在员工的个人价值观念中内化,使企业在理念上确立一种内在的自我控制的行为标准,这种无形的标准操纵和控制着企业经营管理活动,规范、指导、约束着企业成员的行为;另一方面企业员工受到企业文化的影响和熏陶后,对企业的社会责任和企业目标有更透彻的领悟和理解,从而自觉地约束个人的行为。企业文化带来的是无形的、非正式的和不成文的行为准则,它对员工的约束是按照价值观的指导进行自我管理的控制,这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单纯的硬约束带来的不足和偏颇,也使员工更具有尊严感。
(三)凝聚功能企业文化是一种很强的黏合剂。可以使员工把自己同企业紧紧地的联系在一起,同心协力。把员工个人的思想、感情、行为聚合在企业整体中与企业共荣辱。它通过目标凝聚、价值凝聚、理想凝聚三个方面来实现。
(四)辐射功能作为一个系统,不仅要搞好企业内部的管理,而且还要与企业外部环境进行交流与沟通,要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并对企业外部产生相应的反作用。当企业文化形成固定的模式时,就会通过各种渠道对社会产生影响,起到一定的辐射作用。另外员工与社会的交往、企业产品的销售、服务等方面也会不同程度的反映企业的文化内涵。同时企业文化还不断的向社会辐射上述的几方面功能。企业文化的辐射主要通过企业精神、企业价值观、企业伦理道德规范等方面的软件辐射与产品辐射、人员辐射、宣传辐射等途径达成企业文化的辐射功能。
(五)稳定功能毫无疑问能够为企业的长期稳定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一方面企业文化本身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另外企业文化也通过其它功能的发挥与强化企业战略管理来实现企业稳定与可持续发展。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知识逐渐成为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以及企业成长的关键性资源。在以知识为主要资源的经济中,企业是否具有创造、传播和使用知识的能力正成为其生存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现在国内有不少企业也对此予以高度重视,积极应用知识管理来打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但是,知识管理并不是简单的信息技术的应用,而是需要建立与之相适应的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经营和管理活动中逐渐形成的,具有本企业特色的企业经营哲学、企业文化形态、企业道德规范、企业精神风尚、企业形象等的总和,是在企业长期发展中形成的。优秀的企业文化能够帮助企业取得竞争优势,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不断地发展自己。DelphiConsultingGroup研究人员HadleyReynolds认为,企业知识管理的主要障碍是企业文化。可见良好的企业文化是成功实施知识管理的保障,不良的企业文化是知识管理战略实施的障碍。所以,构建与知识管理相适应的现代企业文化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重要问题。
企业知识管理的内涵及目标
构建适合企业知识管理的现代企业文化,首先必须了解企业知识管理的内涵、目标及优势。
(一)企业知识管理的内涵
企业知识管理是以企业知识为管理对象,是对企业集体的知识与技能的捕获,并将这些知识与技能分布到能够帮助企业实现最大效益的任何地方的过程。知识管理的目标就是力图能够将最恰当的知识在最恰当的时间传递给最恰当的人,以便使他们能够做出最佳的决策。知识管理是企业创造核心竞争力的基础和源泉。主要包括以下三个基本特点:
企业知识管理是基于对“知识具有价值、知识能够创造价值”的认识而产生的,其目的是通过更有效地利用知识来提高个人或组织创造价值的能力。企业知识管理的基础活动是对知识的识别、获取、开发、分解、使用和存储。特定的知识管理活动需要投入资金与劳动力。
企业知识管理是将知识看作最重要的战略资源,最大限度地掌握和利用知识提高企业竞争力。企业知识管理把存在于企业中的人力资源的不同方面和信息技术、市场分析及企业经营战略等协调起来,为企业的发展服务,创造整体大于局部之和的效果。
企业知识管理是企业面对日益增长的非连续性的环境变化时,增强企业组织的适应性、生存能力等重要措施。从本质上来看,它涵盖了企业组织的发展进程,并寻求将信息技术所提供的对数据和信息的处理能力以及人的发明和创造能力进行有机的结合。所以,企业知识管理是个人和企业要适应现代经济日益复杂多变的环境的真正向导。
(二)企业知识管理的优势
知识经济时代企业要取得竞争力必须具备四种能力:快速的反应能力、创新能力、高素质的技能、高速运转的效率。企业知识管理作为一项新的管理模式,可以培养企业达到以上目标。首先,知识管理是企业培养竞争力的基础。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的综合能力被看作是企业取得和维持竞争优势的关键因素。其次,知识管理是企业在知识经济时代有效、正确决策的基础。因为在不断变化的生存环境下,企业需要通过知识管理获得所需的知识,以便做出最佳决策。企业知识管理的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增强企业创新能力。在知识经济时代,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产品周期不断缩短,创新是保持企业长久竞争优势的主要源泉。企业通过知识管理活动鼓励和培育新思想、新主张,最大限度地把企业员工吸引到献计献策和能力合作的活动中来,共同开发新产品和服务,从而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
2.培养企业灵活应变能力。随着世界经济的进一步全球化,任何企业都处在一个变化无常的激烈竞争环境中,不可能在某一领域永远占据霸主地位。为了使企业能在竞争中维持其市场地位,要求企业对市场的变化能做出快速的反应,并具有较强的应对能力,而知识管理能够帮助企业培养和提高这种快速应对能力。
3.提高企业工作效率。通过知识管理可以最大限度地获取和共享有用的经验以及可重复使用的知识资产,缩短作业时间和减少重复劳动,从而达到提高企业工作效率的目的。
4.培养和提高企业员工的技能和素质。拥有高素质和技能的企业员工是企业竞争优势和竞争力提高的基础条件。通过实施知识管理,促进现有员工和新雇员工对新知识的学习,从而培养和提高员工技能和素质,最终提高和保持企业的竞争优势。
知识管理与企业文化的关系
知识管理不仅会改变企业的管理方式,也会改变人们的工作、思维方式。企业知识管理要求建立与之相适应的企业文化环境。知识管理与企业文化相互影响,同步发展。企业发展的实践证明:先进的企业之所以能够在竞争中获胜,就是因为他们具有更适应竞争要求的企业文化。21世纪的经济发展,已不仅仅是一种经济行为,而往往是经济与知识文化的一体化运作。因此,基于知识管理的企业文化是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基础,同时也是知识管理能够顺利实施的必要条件。
(一)企业文化对知识管理的影响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生产经营活动中自觉形成的能为绝大多数员工信守的企业经营意识、经营指导思想和经营战略价值观念的综合反映。企业文化对知识管理的实施有一定的影响,而且其影响是不可被忽视的,具体表现如下:
1.企业文化决定企业知识的重要性。企业文化严重地影响着企业的管理理念,进而影响企业对知识的认识和态度。比如,影响决定哪些知识是有用的、重要的,哪些知识是必须保留在企业,从而获取核心竞争力,哪些知识可以向外界传递或与外界分享以获取战略优势。
2.企业文化影响员工个人知识与企业集体知识之间的关系。企业文化包含所有不可言传的关于组织与其员工之间如何传递知识的规则,它界定哪些知识属于组织,哪些知识属于员工个人;它决定在公司中谁应有什么知识,谁必须分享这些知识,谁有权保存这种知识。企业领导层如果不能准确理解企业现有的知识传播机制,不能制定相应的战略改变这种机制,那么想改变与知识相关的行为将会十分困难。如果企业很明显地认为某些部门比另一些部门重要,那么毫无疑问会挫伤知识交流的积极性,导致各业务单位尽力保卫自己的知识库。
3.企业文化决定企业知识的创造、传递和使用的行为决策。企业文化决定企业知识的创造和共享。企业文化中的行为规范和惯例同样也决定着一系列能够影响知识生产、共享与利用的行为,即会影响交流质量的行为。如果一种企业文化相对于知识而言更重视知识共享,它就会创造一种更便于利用知识的交流环境。因此,企业文化为知识管理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4.企业文化影响企业对新知识的态度。企业文化决定着企业如何对待、获取和传播新知识的行为。对于今天那些面临剧烈的、甚至威胁其生存的技术与竞争形势变化的企业来说,这个过程的动力机制反映了一个特殊的问题,即如果它们希望能在这个激烈竞争的环境中生存下去,就必须尽可能快地获取、验证和传播新知识,以便及时调整企业战略与资源配置。二)基于知识管理的企业文化的积极作用
基于知识管理的企业必须构建一种知识型的企业文化。知识型企业文化是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按照知识管理的要求所形成的,它对企业的发展具有导向作用。知识型的企业文化主要有四个方面的作用:
1.导向作用。如果企业文化得到企业员工的认同,就会对员工起到价值导向、角色规范和引导员工实现知识创新的作用,他们就会在企业文化所营造的氛围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2.沟通作用。企业文化的形成有利于加强企业与员工、员工与员工之间的充分沟通,化解文化理念上的认识差距,实现各方利益的协调,从而有利于企业内部形成相互信任的融洽气氛,有利于企业内部的信息流通和反馈机制的建立,促进知识的交流与共享。
3.激励作用。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特别强调人力资源的管理,尊重人性、尊重员工的需求,并能使企业的发展目标与员工的实地需求取得较好的统一,有利于鼓舞员工的士气,从而使员工产生一种责任感和使命感,促进员工奋发向上的心理环境的产生。
4.凝聚作用。企业员工在优秀的企业文化中可以感受到成功的乐趣,体会人格的尊重,从而热爱他们的企业,敬职敬业,有利于加强企业团队建设,形成企业的凝聚力,保持和提高企业的竞争优势。
与知识管理相适应的现代企业文化
管理活动总是在一定的环境中进行的,企业知识管理也不例外。企业知识管理体现了知识经济社会中人们探索知识资源在生产实践中的新发展,它把知识和知识活动作为企业的财富和核心通过创建合适的环境和条件,利用企业员工和集体的智慧,实现知识的交流与共享、创新与增值,在知识创新中谋求企业竞争力的提高和企业的持续发展。由此可见,构建与企业知识管理相适应的现代企业文化是知识管理成功实施的关键。基于知识管理的企业文化应该是一种学习型、共享型、创新型的现代企业文化。
(一)学习型的企业文化
知识经济社会是一个学习的社会,学习不仅是个人生存和发展的需要,而且也是企业提升竞争力的重要因素。未来成功企业将是“学习型组织”,学习型组织具有五种技能:自我超越,改善心智模式,建立共同远景,团队学习和系统思考。可见,学习型组织在共同的远景下,有着崇高的信念与使命,追求心灵的成长和自我价值的实现。与这种学习型组织相适应的是学习型文化。在这种文化导向下,人们追求通过学习提高素质、开发能力与智慧。尤其团队通过学习,提高整体的适应能力和创造能力。
学习型的企业文化,一是强调“终身学习”,组织中成员只有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才能形成组织良好的学习气氛,促使员工在工作情境中不断地学习;二是强调“全员学习”,企业的决策层、管理层、操作层都要全心投入学习,提高各类人员的创新能力。尤其是决策层,他们决定企业发展方向和战略,因而更需学习;三是强调“全过程学习”,即学习必须贯彻于组织系统运行的整个过程,如计划、执行、控制等环节;四是强调“团体学习”,组织不但重视个人学习和个人智力的开发,而且强调组织成员的合作学习和群体智力的开发。学习型文化是未来企业成功发展的保证,也是基于企业知识管理的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协同共享型企业文化
有效的知识管理要求一种人与人之间的相互支持、相互协作的企业文化,以消除传统的对抗,促进知识交流与共享。协同共享型文化鼓励员工与他人分享自己的知识,并促使员工将知识转化为利于企业发展的生产力。知识共享是企业知识管理的出发点和重要内容。
知识共享型的企业文化具有以下特点:一是要求企业的知识管理者拥有鼓励知识共享的核心理念,积极为企业营造一种全员共享知识的氛围;二是要求企业有完善的以知识共享和创新为导向的激励机制,要求每一位员工参与知识共享和创新的行为都有相应的客观评价标准;三是要求企业文化的参与各方摈弃传统的竞争观念,树立以合作促竞争、以竞争促合作的关系,从而实现双赢;四是要求企业中的个人创新与团队精神有机结合起来,强调共享的团队精神并不排斥个人创新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五是积极倡导共享与交流在拥有不同知识结构的成员之间进行,这样有利于拓宽知识创新的空间。
构建知识共享的企业文化,首先,企业管理层要成为知识管理的倡导者、参与者。企业管理层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是影响企业员工的重要因素,而且决定着企业管理模式的成败。要推进知识管理,管理层应该发挥倡导者、支持者和参与者的角色,在企业内部创造一种能够激发、增加和方便员工沟通、交流的良好环境,以利于员工之间进行知识交流、共享和创新。其次,培植新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趋向,形成自然而然的共享行为,强化知识共享意识。
(三)创新型企业文化
在知识经济时代,创新是一个企业存在和发展的重要基础,是企业不断获取竞争优势的源泉。企业只有通过自身创新的确定性才能来对付快速变化的不确定性。创新能力是实施知识管理的动力。随着企业的无形资产越来越重要,衡量企业成功的尺度是创新能力,即开创新市场和取代旧市场的能力。企业为了实现自己的目标并赢得竞争,就必须不断创新,才能使自己的产品和服务胜人一筹。所以,很多成功的企业都奉行不断创新的理念,把创新作为企业的生命和提高企业竞争力、甩开竞争对手的主要途径。构建创新型的企业文化,为企业进行知识管理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创新型企业文化就是要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潜能,为此,需要建立促进创新的激励机制,营造适宜知识创新的环境。良好的机制与环境是促进创新人才成长、激发创新热情与创新思想的必备条件,企业创新环境的不断改善是企业知识创新不断获得成功的关键。企业知识创新环境包括两个层面:宏观环境,如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环境等,这些因素是企业文化创新形成的基石;微观环境,指不同企业在不同的创新阶段、不同创新项目等所处的特定环境。营造知识创新环境,对企业来说主要是营造知识创新的微观环境。微观环境的营造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硬环境的营造,即营造用于创新的基础设施建设;软环境的营造,要建立鼓励创新的激励机制,采取多种方法和措施为员工营造有利于发散性思维、敢于突破旧框框的环境。当然,管理层也要有强烈的创新意识,要带头积极参与创新活动,形成上上下下热衷创新的氛围。
参考文献:
1.翟丽.企业知识创新管理[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
企业文化建设对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对于企业的存续和发展至关重要。优秀的企业文化能够凝聚、协调企业员工的力量,激励企业员工的工作热情和进取精神,形成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竞争能力,引导新的消费理念和消费方式。存续一定时间的企业一般都有自己的企业文化。但怎样的企业文化才算得上是优秀的,一个现代企业应当怎样构建、创新自身的企业文化呢?下面就从三个方面入手探讨现代企业文化的构建问题。
一、力求企业文化的三个层面的内容协调一致,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
从20世纪70年代起,企业文化一直是企业管理研究领域中的一个重要主题。对于 “企业文化”的概念,尽管不同的管理者给出了多种不同的定义,到目前为止还未能形成一个统一的概念,但至少我们明确了一点,“企业文化”是一个具备多层次内涵的概念:企业文化的核心是企业的理念文化,包括企业的价值观、企业精神、企业道德;企业文化的表层是企业自身的物质文化,包括企业自身的厂房、设备和产品所体现的文化;处于表层与核心之间的中间层的是企业的行为文化和制度文化,包括企业自身的各种健全的行为规范和规章制度。内在的理念文化决定并制约行为文化、制度文化和物质文化,而行为文化、制度文化和物质文化是理念文化的外在表现,这三个层次密切结合,有机地联系在一起。
为什么很多企业也提倡建设自身的企业文化,却往往以失败告终呢?就是因为多数企业不能从三个层次的统一入手,有些企业宣扬塑造企业文化,只是满足了公司一时的宣传所需要,并未做实质性的工作;有些企业塑造企业文化的目的是灌输企业领导或上级的指示,把吹捧领导作为企业文化塑造的主要工作;有些企业塑造企业文化是为了跟风,盲目地做大家都在做的事情;有些企业的立意太高,确立了一整套冠冕堂皇的价值理念体系,但缺乏相应的、可行的制度和规范,表里不一。企业文化是三个层面内容的统一。构建企业文化是一项由里及表、自上而下、表里兼修、上下协调的系统工程。首先,由企业决策者主导和倡导一系列的价值观念、价值主张。包括支撑企业发展的使命、宗旨、核心价值观、战略远景。这些价值理念决定着企业的发展方向,支撑着企业的发展目标,是全体员工共同努力的目标指引。其次,在上述理念的指引下,制定一整套企业员工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和企业运作的制度模式,使企业文化得到真正的体行、固化、和延续,形成一种文化氛围,成为支撑企业生存的组织凝聚力。最后,企业自身的厂房、设备、特别是产品设计中要体现出企业的价值观念和价值主张,赋予产品的内涵和外延一种强烈的文化色彩和情感,通过感官向消费者传递。后两者共同向消费者展示一种企业形象。
二、企业文化既要与社会主流文化相适应、相协调,又要做好自身的文化定位
1.企业文化要与社会主流文化相适应、相协调
企业文化是一种综合性的个体文化,它不是孤立于社会之外的,必然存在于一定的社会文化之中,并且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文化是有优劣,正误之分的,只有优秀的、正确的企业文化才能不断在社会文化中得到认可、得以存续。评价一个企业文化的标准,关键是要看它的文化导向是否正确,是否健康,是否有利于企业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再就是要看企业文化产生效能的大小,制导人们行为的作用大小。因此,一种优秀的企业文化,必然与社会主流文化相适应、相协调。
当前,企业文化的形成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导向,以社会主义法律为准绳,体现以人为本,提倡崇尚和谐,谨奉八荣八耻,讲究诚信。只有基于这些之上的企业文化才能指导企业的健康发展,才能称得上正确的、优秀的企业文化。
2.企业文化要体现个性、突出特色
由于所处的地域、行业、服务领域、职能范围不同;企业组织内部认知不同;处理问题、解决问题、获得结果的规律不同,企业会奉行不同的价值理念,即使遵照统一的价值理念,由于环境条件不同,文化表现的行为模式也是不完全相同的。这就决定了不同的企业有不同的企业文化。另外,市场经济恰恰是突出特色、张扬个性的经济。为此,每一个企业必须做好自身企业文化的定位,以独有的文化色彩、企业形象在市场中找到自身的利基市场。任何放任自流,缺乏明确企业文化定位目标的企业,最终会在市场大潮中迷失。任何试图模仿别人成功模式的企业最终会被市场所淘汰。
三、企业文化必须不断调整和创新,以适应市场需求和环境的变化
经济社会的发展带来的文化变迁、东西方文化的不断交融、生产技术的日新月异、市场需求的飞速变化,决定了企业文化也必须是一个活动的、发展、动态的概念,必须是一个敞开的系统。每一个企业必须具有前瞻的意识和眼光,把握文化变迁的脉搏,不断调整、创新自身的企业文化。一旦停止企业文化的发展和新内涵的补充,停止了开发,那就只能在市场上被其他的企业文化所取代。
企业营销的理念已经经历了从“以产定销”到“以销定产”的变化,现代营销理念也从市场营销观念向社会市场营销观念发展,更出现了绿色营销、体验营销、关系营销、文化营销的观念,企业必须顺应时代的发展,从理念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和物质文化多方入手,寻求转变和创新,才能避免不进则退、终被取代的后果发生。
综上,现代企业文化的构建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走出误区,从多个层面统一的角度全面塑造.构建企业文化既要处理好自身与社会文化、社会主流文化的关系,又要注重自身的文化定位;企业文化的构建是一个不断调整、创新的过程。
2.企业制度和创新型企业文化之间的关系
2.1企业制度是创新型企业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
企业制度一般是以文字、图表的形式出现,在形式表现上是具体的。企业制度对于员工的约束是强制性的,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内在要求,是企业目标实现的一种手段,是企业价值观追求的一种方法,同时也是企业文化建设的一种意愿。但是企业文化的建设不只是出于企业管理者或是企业所有者的制度的制定和执行,还包括员工的参与,员工在面对企业制度时,如果只是一种被动的执行或出于免于处罚的心态而规避制度责任时,这时的制度并不能体现企业文化的内涵。如果员工能够认同制度并发自内心的拥护并能自觉遵守且能够影响他人,这时的制度就体现了文化的涵义。企业制度中包含有企业管理者的经营管理意愿,体现了企业所有者和管理者的思想和理念,一定意义上来讲企业制度就成为了企业推广和灌输自身文化理念的主要渠道,这样企业制度建设就成为了企业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
2.2创新型企业文化建设要以制度建设为保障
创新型企业文化形成的过程是一个逐渐积累的过程,这个过程是以创新为主要特征的,其所独有的创新氛围会促进企业的创新进程,由于影响企业创新的因素较多,尤其是企业的一些创新活动会影响到一部分员工的个人利益,会阻滞企业的创新活动,在这些人员的思想和行动上就表现为不符合企业文化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不仅需要用文化的力量去引导员工创新,还需要用制度的手段去规范和保障企业和员工的创新行为。创新型企业文化的制度层面同样具有创新精神,制度层面上对企业的创新行为进行规范、约束,同时支持和保障企业创新活动的进行,对企业创新活动从目标、模式、过程控制、人员与物资调配等方面给予制度性的支持,相比较企业制度而言,创新型企业文化制度层面对企业创新活动的支撑是包括企业制度的规范性作用在内的创新氛围的营造。制度的形成及其生命力源于无声无形又无处不在的文化。简而言之,文化即是人们参与各种社会活动时的一种普遍的自觉,而制度则是对各种“不自觉”的纠正和规范。
油田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从初始创业时期自发产生的计划经济传统文化到油田企业新的企业文化核心理念的自主形成,文化建设完成了从计划经济时代到二次创业时期的市场经济时代的顺利转型。至此,油田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是成功的,但是,由于受历史条件的限制和其他主观方面的原因,从现代社会的要求和发展的眼光来审视油田企业当前的企业文化建设,或者与国外知名油田企业优秀企业文化相比,依然需要创新,需要再造。
一、企业文化的内涵
企业文化是指一个复杂概念,它是由企业的外显文化和内隐文化构成。外显指文化设施、文化教育、技术培训和联谊活动;内隐指为达到总目标而一贯倡导、逐步形成、不断充实,并为全体成员自觉遵循的价值标准、道德规范、工作态度、行为取向和生活观念,以及由这些因素融会、凝聚而成的整体风貌或称企业精神。
二、油田企业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分析
纵观油田企业文化建设的过程,油田的企业文化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但由于企业文化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在理解认识上存在一些偏差,油田的企业文化建设存在不少问题亟待解决。
1、认识不高
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的灵魂,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内容。油田有的同志对油田企业文化建设的作用理解不透,存在思想认识上不重视,制度不完善,政策上不到位的现象。有的同志割裂油田企业文化建设的连续性,以自我为中心,另起炉灶,另搞一套。有的认为企业文化是喊在嘴上的口号、贴在墙上的标语、写在本上的条条,是一些华而不实的东西;有的认为企业文化无非就是企业的各项业余活动,如唱歌、跳舞、体育比赛、编编厂歌、设计标志等。这些认识都是只看到了企业文化的形式,而没有看到企业文化的本质。
2、职责不明
企业文化建设是企业领导者自己根据经营目标而确定的一种经营管理思想,并且把它贯穿于整个经营管理的全过程。没有领导者的身体力行,企业文化是不可能培育起来的。油田不少单位虽然也制定了规划,建立健全了组织领导,但在实际操作中仍把企业文化建设看作政工部门的事情,把责任落实到政工部门头上。单位的经营管理理念也不是由企业领导者首先提出的,而是由政工部门提出来并直接负责的,因而它并没有成为整个企业的经营管理思想和经营者自觉的管理行为。
3、筹划不周
企业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周密部署,长远规划,区分轻重缓急,逐步展开,配套建设。但油田不少单位面对浩瀚的参考资料,面对专家们五花八门的见解,往往感到束手无策,无从下手,企业文化真正成了看上去很美、说起来很甜、做起来很难的东西。有的单位缺乏周密规划,等着局里具体的安排部署,工作缺少主观能动性;有的不分主次,四面出击;有的抓住一点,不及其余等等。中外知名企业的经验表明,企业文化建设应该遵循基本的规律,立足企业实际,符合企业定位,有计划、有步骤地稳妥推进。
三、油田企业现代企业文化的经营策略
1、企业价值观的统一
价值观是以企业为主体的价值取向,是企业推崇的基本信念,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和基石。它直接决定着企业的各种决策行为,关系到企业的生存能力和公司文化管理目标的实现。油田企业含有多种行业,把它打造为紧密型的联合体,就必须有一个共同认可遵循的企业价值观。面对新形势,如何提炼、树立共同的价值观,是确立正确的企业价值观的本质要求,是企业员工奋斗的信心和动力之源,也是现代企业文化建设着力点的精髓所在。充分展示“以观念更新推动理念创新”的核心原则。我们要根据现代企业文化的发展趋势,结合自身特点,注意塑造和调整价值观,使之适应不断变化的经营环境,带来公司发展战略的重大转变:指导思想由“以原油产量为中心”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转变;管理机制由“传统模式”向“现代企业制度”转变;运作方式由计划调节向市场导向转变。构筑起“持续有效发展,创建百年油田”的企业发展战略,提出“资源探明率最大、油田采收率最高、整体经济效益最优、员工队伍素质最好”的奋斗目标,构建起公司价值观的格局。
2、企业精神的培育
企业精神是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为谋求自身的生存和发展而长期形成的,并为全体员工所认同的一种先进群体意识。它对企业具有强大的凝聚力、感召力、引导力和约束力。我们必须切合实际培育体现时代要求具有自己特色的企业精神。我们要通过开展“企业文化大讨论”,内部征集等活动,进一步明确我们的目标追求,丰富拓展我们已有的企业精神。要注重传统文化、民族精神的继承和发扬,倡导员工的主人翁精神;又要注重时代特色的赋予,倡导员工之间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还要注重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的需要,倡导员工“改革创新、开拓进取”的精神;注重了企业在经营过程中承担的社会责任,关心整个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把企业的利润回报社会的奉献精神。我们要通过采取领导者的身体力行、大力倡导,选树模范人物进行典型示范,进行共同理想教育、形势教育、集体主义精神和会战优良传统教育,利用各种宣传媒体进行大力宣传,开展各种各样健康有益的文化娱乐活动进行渗透熏陶等,从而使全体员工真正领会和理解企业精神的内涵,成为全体员工自觉的群体意识,真正地发挥企业精神的作用。
3、企业管理理念的提升
通过宣传贯彻落实管理理念,营造业绩至上的文化氛围,推进流程再造,加强制度化建设,强化业绩考核,实施“三岗”动态管理。通过宣贯“以人为本”的理念,引入先进的组织文化,推进新的管理模式,实施勘探开发一体化,构建作业区管理模式,实行科研项目课题制等新的管理方式。通过宣传干部新形象标准,拓展审计监察领域,整治管理薄弱环节,提升油田管理水平。在公司不断完善现代企业制度的进程中,文化力越来越发挥出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4、企业制度文化的强化
制度文化是企业文化中的权威因素,它规定着企业文化的整体性质,是企业有组织、有秩序运行的保证。强化油田公司制度文化体系要按照科学性、规范性、鼓励进步的原则。制度内容应准确地适用油田公司的自身实际,既不让员工感到高不可攀,也决不迁就企业现存的某些落后现状。要把“以机制作为保障,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以融合为手段,赋予管理制度与文化内涵。”作为现代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完善制度管理体系强调人在管理中的主观能动性,我们将其融入文本化管理,使以文本为载体的制度文化与理念文化有机结合。在文本管理中凸显人文精神,在企业文化中彰显制度刚性,使油田企业的优良作风在现代企业制度的推进中,得到创新和发扬。
当前,油田企业正处于快速发展时期,观念形态文化已经植根于企业的管理层面和干部职工的行为中。文化的力量已经成为公司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之一。但是,为了更好地适应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和瞬息万变的环境条件,必须进一步加强油田企业文化建设,不断推进企业文化创新,以文化力打造竞争力,提升油田核心竞争力,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参考意义。
【参考文献】
[1] 田春艳:打造特色企业文化 促进企业更好发展――大庆油田第四采油厂企业文化建设掠影[J].石油政工研究,2008(5).
1.促进油田企业快速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行各业都得到了快速发展,其中作为国民经济支柱行业的石油产业同样得到了发展。但石油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只注重了经济效益,并没有形成与之相适应的企业文化,这样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就会出现各种问题。很多企业都因为没有合理的企业文化而出现问题,严重的甚至出现倒闭关门的。
2.大幅度提高企业管理水平。
企业文化和企业管理并不是相互独立的,而是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的,要知道优秀的企业文化可以促进企业管理的水平提高。这是因为好的企业文化能在无形中提高员工工作积极性,一定程度下减少管理难度,从而大幅度提高油田企业的管理水平。
3.引导油田企业的发展。
企业文化不是凭空产生的,不是说管理者坐在办公室中就能为企业塑造自己需要的文化,符合企业的文化是在长时间生产工作过程中产生的,这样的文化会得到所有员工的认同,这就意味着企业具有良好的凝聚力了,这些都可以更好的促进企业的快速发展。
二、油田企业文化建设中的不足
企业单位对如何确立企业文化建设内容相当的苦恼,导致企业文化成了水中月,镜中花,难以实施。部分的单位缺少主动性,只是一味的等待着上级部门的指派;也有多面做出动作却很难有多收获的,没有统一的企业文化建设核心内容。纵观前后,油田企业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存在这许多问题需要解决。
1.管理者过于自我。
在油田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部分同志以自我为中心,只顾着自己的利益,另起炉灶,在油田企业内部搞一套区别于大规则之下的标准,严重割裂了油田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的连续性。
2.企业文化建设不受重视。
有的则是对企业文化建设能够产生的作用完全不重视,不理解的现象,不按照政策和制度上严格执行。还有部分同志认为油田企业文化建设只不过是徒有其表,外一套内一套,只做表面功夫,喊喊口号,贴贴标语这种完全不用重视的东西。
3.理解过于片面。
也有同志认为油田企业文化建设只不过是一些工作之外的休闲娱乐运动,比如说:广场舞、联欢晚会、体育比赛等等。这些都对油田企业文化认识程度很低,没看清楚本质。企业文化建设是指企业文化相关的理念的形成、塑造、传播等过程,要突出在“建”字上,切忌重口号轻落实;重宣贯轻执行。企业文化建设是基于策划学、传播学的,是一种理念的策划和传播,是一种泛文化。
三、油田企业现代企业文化的具体经营策略
1.统一企业价值观。
这对油田企业来说,只有当油田企业内绝大部分员工的个人价值观趋于相同的时候,整个油田企业的价值观才可能形成。油田企业需要根据自身的发展特点,塑造适应企业的价值观,指导思想由“以原有产量为中心”向“经济效益为中心”转变;其中,管理的机制主要由“传统模式”向“现代企业制度”转变。企业管理理念的提升需要加强制度化的建设以及营造油田企业文化当中业绩为主的文化建设氛围,同时油田企业需要引进更为先进的理念和组织文化,推行更为合适的管理模式,宣传企业干部的优秀形象,提升油田企业的管理水平,加强整理存在的薄弱环节。在企业制度的不断完善过程中,文化建设发挥着尤为重要的作用。
2.培养企业诚信文化。
企业文化外在表现就是企业形象,这意味着企业文化直接影响企业形象,没有优秀的企业文化不要奢望产生优秀的企业形象,同样良好的企业形象可以增加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在现如今市场经济条件下,一个企业若是没有良好的企业形象,就不要妄想企业会得到长足的发展。油田企业党委要有意识的培养诚信文化,可以将其落实到企业经营管理各个环节中去。
3.落实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
物质生活的提高促进了人们精神生活的追求,在企业中也是一样,企业文化需要将“人本管理”理念深入其中。人们在集体中都有一个非常矛盾的心理:在融入集体的过程中,可以将自己的价值充分体现出来,将自己表现出来。所以企业在实际生产过程中,企业必须重视个人价值,以更多的个人价值来代替集体价值。油田企业将以人为本的理念作为企业文化,这可以提高企业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进一步提高油田企业的经济效益。同时员工对于企业会产生更多的归属感,无形中将自己视为企业的一部分,会提高员工之间的凝聚力。
4.充分发挥企业文化的作用。
传统油田企业在进行文化宣传的时候,常做的是无限强调某些文化是企业独有的,然后由此延伸出这种文化的引导力,或者是在人流集中的地方悬挂企业文化宣传册等。但是在网络日渐普及的今天,企业应该将网络充分利用起来,通过各种宣传渠道进行企业文化传递,让所有员工都可以明白自己怎样做才能更好的完成工作、了解自己每天工作内容、如何规范自己等。企业管理由原先的单一管理发展成纵深、多样式的模式,所以这就要求企业管理者必须明白为什么要进行文化管理、企业文化管理的作用是什么。
四、油田企业文化核心竞争力的建设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性日渐凸现出来。这是因为企业文化已经直接影响到了企业的发展,因此做好企业文化核心竞争力的建设是非常有必要的。
1.提高学习力。
市场竞争的本质就是人才的竞争,现如今就是一个不断学习创新的知识经济时代,企业要想得到更长远的发展就需要不断学习。只有在油田企业中创建学习文化,形成全体员工参与的学习氛围,这样企业文化才能不断完善与传承。可以在办公地点或生产车间展示相适应的企业理念,不间断的进行企业文化的培训,让所有员工头脑中都要树立企业文化,将这种文化力彻底转化成学习力,不断促进企业的发展壮大。
2.提高执行力。
油田企业在制定企业文化理念的时候,还需要制定企业员工的行为规范,这时候就要将企业文化融合到其中。将所有员工的思想用企业价值观统一起来,用一些具体的行为准则规范员工的行为。这样员工在实施某种行为的时候,需要考虑到某种企业文化。
3.提高生产力。
先进完善的企业文化可以促进企业生产力的提高。这是因为企业建立完善的企业文化,可以将员工工作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可以将更多的企业理念落实下去;同时做好以人为本理念的落实,进一步提高油田企业经济运行过程中的理念,将企业文化彻底转换成企业的生产力。这样下来,员工工作积极性得到最大程度的提高,工作过程中将会产生更多的想法,这意味着员工创造力也得到了大幅度提升,将会为企业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
首先,现代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都属于社会文化的一部分,二者都强调以人为本,关心人、理解人、凝聚人以及重视人的价值;其次,二者的目标是一致的,无论是现代企业文化还是校园文化,其最终建设目的都是为了通过文化这一载体来凝聚人心和统一思想,从而令群体成员形成一个团结的整体,并为同一个目标而奋斗;再次,二者的具体内容都包括有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以及精神文化等,这一点来说也是共通的;最后,二者的形成过程也是相同的,都是经过一个长期的过程而形成并得到了大家的普遍认可。
2.差异性
现代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的差异主要在于现代企业文化是一种责任文化,而校园文化则具有一定的被动性,二者的责任感是不同的,一般企业中的责任都是非常明确且不能回避的,如果完成不了工作就要承担相应的责任,而在校园当中其责任的表现就不如在企业当中那么明显与强烈。校园文化是一种程序文化,它非常讲求形式,而现代企业文化则要跟随市场的变化而不断变化,它讲究的是速度与灵活性。
二、现代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的有机融合措施
1.加强道德教育
高校若想切实有效地将现代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有机融合对学生进行培养,首先就要加强对学生的道德教育。道德素质是一个人的立身根本,无论是在学校中还是在企业中,人都要具备有基本的道德素质。道德观念也是现代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的共同内容。因此,高校必须要加强对学生的道德教育,让学生更加具有道德观念,这也是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表现。
2.加强创新教育
现代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有机融合的措施之一就是加强对学生的创新教育。一个优秀的企业员工必须要具备很强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而高校对学生的最终培养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更加符合企业对人才的要求,所以学校应该注重对学生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的培养,激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勇于发现问题和积极创新。
3.加强校企合作
校企合作是现代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有机融合的一大主要途径,通过校企合作,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实践应用能力,让学生真正将理论知识用于实际操作当中。因此,高校必须要加强与企业的合作,让企业成为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与职业素养的平台。高校应当定期组织校内学生到企业中进行实习,让学生亲身投入到企业工作当中,从而真正实现现代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的有机融合。
1、导向功能:简单而言,企业的运营需要一种共同的价值尺度、信仰信念出发――企业文化。企业文化的导向功能包括价值导向与行为导向,更是一种企业精神。它作为一种感召力,对广大职工共同的价值观具有引导作用,为企业在市场发展战略和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通过把企业职工引导到企业目标上来,以实现企业的目标的实现。
2 、约束 (规范) 功能:我们都知道企业文化是一种无形的意识产品。具有非正式的、非强制性。它对职工规范性和约束性体现在企业员工的言行、产品的形象上。当人们处于一个特定的文化氛围中,会干到心里平衡或者满足,因为自身合乎准则的行为受到承认和赞扬。同样,当被否定和不认同时,则会产生失落感和挫折感。因此,企业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动力,常常在不知不觉中对员工的主观能动性、积极创造性和自我约束能力产生影响,使员工在工作中拥有强烈的责任意识和使命感。
3、鼓励功能:优秀的企业文化在企业运转中,通过潜移默化的作用激励和鼓舞员工。这样的文化氛围下,使员工更努力的发挥个人能力,朝企业目标不断进步。而这种激励作用也正是使企业员工的自我约束能力不断增强和加强企业部门凝聚力的不二选择。
4、潜移默化功能:潜移默化功能又称为辐射功能,作为企业文化的最后一个功能,也是最能体现企业发展好坏的一个标杆。我们都知道一个出色的企业,要通过自己的方方面面展示自己的优势,包括企业产品质量、和经营管理的模式理念及会产生什么样的成果等多种方式展示自己的优越性并树立良好的企业印象。然而这些方面不是一朝一夕就被认可和肯定的,它是企业文化在潜移默化中不断被熟知和了解,进而扩大自己的影响。这不仅是企业巨大的无形资产,更是企业走向社会、走向世界的旗帜。
其次,我们了解一下什么是企业管理?顾名思义,管理就是指人们通过组织、策划和实践等多种方式达成某种目标的整个过程。而企业管理则是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等一系列职能的总称。企业管理在企业的经营与发展中涉及到方方面面,从项目产品、资金、技术、设备、工艺、作业流程,乃至文化制度、人力资源都包含在内。那一个企业如何把所有的对象都糅合在一起运作。那么,就需要企业管理!那在一个企业中企业文化究竟是如何作用于企业发展的?企业管理人通过经营企业的理念、方式等达成的共识用于教育新成员的一种方式,当这种方式获得员工认可和肯定之后,再将员工的所有价值观念、行为方式进行整合,从而形成一套完整、具有人文色彩的管理理念,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这也是所谓的企业文化。
1. 企业文化的熏陶是留住企业人才的根本。在当今时代,企业的竞争越来越变成人才的竞争。西方哲学家苏格拉底曾说过: “人是万物的尺度”。而对企业管理来说,大量优秀的人才是非常重要甚至必不可少的。那么,如何才能留住人才能? 当然高额的薪资对人的诱惑是巨大的,但是如果单纯以金钱报酬作为留住人才的尺码,对员工来说,只会没有归属感,如果遇到更高薪资的单位,更会出现 “跳槽”的现象。如果对于公司而言,不能留住人才,那么所谓的人才培训计划、出国学习机会等一系列投资都成了空谈。如此一来,企业员工的能力与技能得不到发展,企业也必将无法创新与突破。
2. 企业的战略布局离不开企业文化。一个企业想要在社会中获得立足之地,那么就需要完整的经营思路、严格的制度规范、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念等。面对经济全球化的紧张局势,越来越多的国家政府都在寻求一种新的合作方式和方法调整战略发展模式,使自己在经济全球化中生存和发展。而企业文化的目的就是在这种全球化的浪潮中,创造出一个稳定、和谐的文化氛围,是企业在这种激烈竞争中寻求到更加可靠的合作伙伴。让企业在机遇与挑战同在中强大。正如迈克尔?波特说,企业文化没有好坏之分,它只是获得竞争优势的一种方法。
一、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企业文化的内涵
第一,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是我们从先辈传承下来的丰厚的历史遗产,它是一种长期的历史文化积淀,它是一个民族的集体记忆,是一种精神纽带,是一种基本的精神物质。在长达两千多年的中国封建社会里,中国传统文化先后经历了先秦诸子学、汉代经学、魏晋玄学、隋唐佛学、宋明理学、清代朴学、近代西学的发展历程。它不仅记录了中华民族和中国文化发生、演化的历史,而且作为世代相传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和风俗习惯,渗透在每个中国人的行为方式和思维方式中。它就如同一个民族的遗传密码,深藏在一个民族的血液中,内在为一个民族的精神结构,它虽然不会直接产生GDP,但离开了它,民族就失去了凝聚力。所以说,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精神的“根”, 我们千万不能“塞其源而欲其流远,伐其根而求其木盛”。
第二,现代企业文化。
现代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在长期经营运作过程中逐步形成的文化观念,是企业员工在认识和行为上的共同理解,它贯穿于企业的全部活动之中,是一个企业的灵魂和精髓,是潜在的生产力,企业文化决定着企业全体成员的精神面貌和整个企业的素质、行为和能力。一个企业的文化,通俗地理解,就是我们公司办事的方式,我们考虑问题的角度和方法,是我们相信的东西,是我们的工作态度,等等。作为中国企业,传统文化中的 “仁、义、礼、智、信”等理念自然地融汇在我们的血液中,表现在我们的行为中,体现在我们的企业文化中。
二、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企业文化的影响
中国文化中的儒道之学延续数千年之久,并成为学术思想中的主流,直到今天仍具有巨大影响。可见,吸取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是目前企业需考虑的问题。下面我们看看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企业中是如何体现的。
第一,“刚健进取”的民族精神。
中国儒家学者在论述人生的道德行为、价值取向、理论境界时,一个最重要的内容和突出的特点就是自强不息、刚健有为、积极进取。《易传》中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的人格理想,前者为自强不息、刚健有为;后者为厚德载物,包容万物。以及《荀子》中的“人定胜天”思想。这些进取精神和博怀,正是儒家学说的思想要旨和华夏民族的精神面貌,都体现出一种阳刚向上的竞争精神。
这些丰富多彩的中国传统文化为构建传承过去、面向未来的企业文化提供了深厚的文化积淀,并有助于企业形成刚健进取、发奋图强的企业文化。反观我们潞安的企业文化,潞安人在其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历程中,从时期的“多产煤炭、支援前线”,到六十年代的“艰苦奋斗、勤俭办矿”的石圪节矿风,再到现代化建设时期的“实干进取、争创一流”的潞安精神,潞安人正是凭借他们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成就,带动了企业经济的迅猛发展,这些始终呈现出一种历史传统同时代精神高度和谐的特色。
第二,以人为本的民本思想。
刚健进取、自强不息的中国文化基本精神,所强调的是人,即“以人为本”或人本主义。这一文化特色与西方以神为核心的文化精神迥然而异,它考虑问题的出发点和归宿点都是人。孔子曰“天地之性人为贵”、“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仁爱思想反映了儒家对人本性的理解。荀子提出的“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的比喻,更是集中反映了民心所向与安邦的道理。
现代的社会是竞争的社会。社会需要的人是有独立意识,有创新精神、有奉献思想的人。每个人都应该是完整意义上的人,知道爱人,爱自己,有个性。我们现在讲的人文文化或人文精神,就是要充分重视人本,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反观一个企业的发展,企业中“以人为本”的宗旨就是抓住人、用活人,培养人,开发人。企业最大的资产是人,人在企业的发展中具有决定的意义。而企业文化的优劣取决于其核心价值观,一个企业如果能够本着儒家思想建立“以人为本”的基本价值观,把尊重人、关心人作为企业发展的核心价值理念,关心关注员工的成长,为员工提供发展机会,让员工分享企业的发展成果,这样人人都会有进取之心。
第三,“上善若水,为而不争。”
《老子》说:“上善若水,为而不争”。上善的人好像水一样,水善于滋润万物而不和万物相争。老子认为人类社会的一切罪恶、一切祸乱、一切悲哀、一切痛苦都起源于人与人之间利益的争斗。因此,他提出“为而不争”,并把它作为人类消除悲剧的解脱之道。具体到企业,就是说企业文化要有包容的胸怀,能容纳百川,不同的人来到一个企业,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也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在这个时候,不是互相挑剔,而是相互之间去互补,只有这样我们的企业才会做到浑然一体,相互合作,共同把企业做好。
第四,“无为而无不为”。
“无为而治”是老子思想学说的精华,其本意是顺应自然,遵循民意。《老子》说:“无为无不为,万物将自化”。强调的是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这里的“无为”并不是什么都不做,而是含有不妄为的意思。就是说,“无为”绝非无所作为,而是不私为、不妄为,要出于公心,按照事物的自然本性,因势利导地去做,无形中便会得到成功。他强调“治大国若烹小鲜”,治理国家要像煎小鱼一样,不能常常翻动,否则就要翻得破烂不堪了,喻示着为政之要在安静无扰,扰则害民,若能“清净无为”,则人人可各遂其生而相安无事。如果人认同了一种文化,把它作为自己的信仰,就会自觉地去实践,不用别人动员督促、检查监督,管理就不用像现在这样投入这么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员工会自己管理自己,自己要求自己,发挥人自我管理的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