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师家访总结模板(10篇)

时间:2022-08-05 00:46:46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小学教师家访总结,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小学教师家访总结

篇1

今天利用班会课和大家说说甲型h1n1流感。

最近,学校每天进行晨检,对发热的同学一律要求回家治疗,返校时还需要医院的诊断证明,很多同学的爸爸妈妈很不理解,觉得有必要吗?是不是小题大做了呢?!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最新的疫情:卫生部通报,8月26日15时至8月28日15时,我国内地新增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187例,其中38例为境外输入性病例,149例为境内感染病例。截止目前,我国内地累计报告3398例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已治愈3078例,没有因甲型h1n1流感所致的死亡病例。

就在上周,我们临近区县的学校也已经出现了甲型h1n1流感病人,甲型h1n1流感正离我们越来越近。再加上,秋冬季节本来就是呼吸道传染病高发的季节,所以,积极做好甲型h1n1流感的防控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1、何谓甲型h1n1流感?

甲型h1n1流感病毒是一种新的流感病毒,是美国于2009年4月在人中首次检出的。此病毒可通过人与人传播,同季节性流感病毒的传染方式非常相似。

2、甲型h1n1流感病人有哪些症状?

与一般流感症状十分相似,包括发热、咳嗽、嗓子痛、全身疼痛、头痛、寒战和疲劳。一些人还可表现为腹泻和呕吐。同样,甲型h1n1流感病人也可以像季节性流感患者一样出现重症病例或死亡,发病的72小时内早发现早治疗是关键。

3、甲型h1n1流感的传染性如何?

流感病毒最大的特点就是:它过个几年就乔装打扮卷土重来,所以,我们人类普遍没有自然的免疫力,人群普遍易受到感染。甲型h1n1流感传染性和传播方式从出现症状前1天到发病后7天都具有传染性。有些人感染病毒后可不出现症状,但在带毒状态下可将病毒传给他人。

4、甲型h1n1流感是如何传播的?

流感病毒主要是通过甲型h1n1流感病人或隐性感染者咳嗽或打喷嚏传播给他人。人们也可能通过接触流感病毒污染的物体,然后触摸自己的鼻子、嘴或眼睛而感染。

5、有甲型h1n1流感疫苗吗?

甲型h1n1流感是可防、可控、可治的,不必恐慌。针对性的疫苗目前已经研制出来了,将对在校生进行集中的接种,构建起一道免疫屏障。

6、如何做好个人防护?

勤洗手、勤通风、不扎堆。

(1)勤洗手。

有人可能会说这是老一套,但医学专家们还是不厌其烦地一再强调:洗手,洗手,再洗手。这是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方法。sars曾经让我们学会了洗手,但我们总是好了伤疤忘了疼,很多人很快又把这个好习惯给丢掉了。趁甲型流感还没有到来,大家再把这个习惯捡起来吧!正确方法是:触摸了物体或与他人握手后,要用肥皂洗手至少20秒,最好用流动水冲洗。

(2)勤通风

(3)不扎堆。

避免接触有流感样症状(发热,咳嗽,流涕等)或肺炎等呼吸道病人。避免前往人群拥挤的场所。

(4)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遮住口鼻,然后将纸巾丢进垃圾桶。尽量避免触摸自己的眼睛、鼻子或嘴巴,因为病菌可以通过这些途径进行传播。

(5)如果自己出现流感样症状,应配戴口罩,立即到正规医院就医,并由专业医生决定是否暂停工作或离校休息诊治。如你的家人或朋友出现流感样症状,应采取必要的隔离措施,陪护时应配戴口罩,接触后应洗手。

篇2

小学教育教学管理对于我国教育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小学阶段的教育教学管理正是处于学生教育的起步阶段,如果该教育出现了问题将会影响到学生以后教育的发展。大量的实践可以证明,只有形成科学化的教育教学管理才能够将小学生的思维转变过来,让他们健康的成长。然而,要处理好小学教育教学管理的问题,光靠学校自身的努力还是不够的,这就得需要结合家庭和社会共同的参与,从而在小学教育教学管理中形成一套科学化的实施方案。这对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来讲也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一、小学教育教学管理的基本情况

 

我国的小学教育教学管理工作是根据国家相关管理部门制定的政策进行实施的。小学教育教学管理问题最根本的原因在于落实各项规定,依据国家教育教学管理规定办法实施,该种教育教学管理工作要紧跟时展的需要,科学化的实施更是有力的保障。

 

(一)去除应试教育,提倡科学化是关键

 

去除应试教育,我们必须从提高教师的教学方法是关键,更应该强调具体的言传身教的科学化有效的运用。透过一些简单化的教学管理工作可以发现,要打破学生的成绩就是教学质量的唯一衡量标准,这种观念的转变是需要提倡走科学化教育管理的重要理论性研究课题。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去钻研学习、爱好学习习惯是关键,不能够出现胡子眉毛一把抓,一方面要抓教育管理,另一方面抓好教学质量,其结果两方面都没有得到很好的提高,所以,只有从严抓好教育教学管理为本,注重灵活运用管理方法,从而为推动我国小学教育教学面向现代化。

 

(二)注重教师自身职业素质是关键

 

教师自身的职业素养会影响到教育教学管理工作,我们通过认真的分析总结经验教训,将严格按照新课改的指导,逐步转变对小学教育教学质量的有效提高,这对于整个教育教学发展来讲是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发挥好教师的自身的言传身教作用也是不可或缺的,因为现代化的教育教学发展已经不光需要学校的强化管理,还需要从最根本的教师管理开始,让教师掌握一定的教学管理手段是不可忽视的,因为教育教学管理的最终实施者在于教师如何进行科学化的教育管理。

 

(三)小学教育教学管理需要家庭与社会的共同参与

 

小学生的教育教学管理工作不能够只寄托于学校的管理,还需要每一个家庭和社会的关注,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学校在有限的时间内是不能够充分行使教育管理的,只能行使教育教学管理的一些基本管理,对于日常生活管理就得需要加强与家长与社会管理机构的联系,从而在完成小学生教育教学管理中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关注小学教育教学管理应该常抓以下几点

 

对于新课改要求,我们一定要吃透,从严管理是关键。小学生的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对于整个社会的发展将起到积极地推动作用。这不光需要我们对于管理学生方面进行革新,更需要加强教育教学管理理念。具体的做法主要在于提出全面发展离不开社会与家庭与学校都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推陈出新,建立科学化评价机制

 

一些错误的教育教学方法已经严重的制约了我国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现阶段,只有推陈出新才是解决应试化教学的关键。根据新课改的要求,践行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的标准,制定更为全面、详尽的评价学生素质的考核标准体系。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生活能力,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实现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切实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

 

(二)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提高小学教育教学管理水平的关键是加强小学教师队伍建设,培养一批业务过硬、素质较高的专业化小学教师队伍。小学教师队伍的建设,首先要求教师具备较高个人素质和道德水平,能做到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其次,小学教师对学生、学术的热爱度要足够,能切实认真学习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并根据实际提出个人观点;再者,小学教师在实践以学定教的过程中,切实关注到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及特长,为每个学生制定适合其个人发展计划,充分挖掘学生的个人潜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最后,学校要为小学教师队伍的建设提供机会和途径,真正落实新课标改革的要求,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从根本上改变小学教育教学管理中忽视教师队伍建设的顽疾。

 

(三)重视与家长的沟通和联系,发挥家庭教育对学校教育教学管理的促进作用

 

在小学教育教学管理中主动加强与学生家长的沟通,转变传统的被动形式。教师主动联系家长进行座谈或家访,通过与家长的座谈和家访充分掌握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动态,为制定符合学生个人发展的科学有效的教学计划做前期准备。同时,教师利用与家长座谈和家访,将学生在学校的表现反馈给家长,让家长和学校形成良好互动,实现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学生的目标。这样才能够加快我国小学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

 

结束语

 

篇3

我国的小学教育教学管理工作是根据国家相关管理部门制定的政策进行实施的。小学教育教学管理问题最根本的原因在于落实各项规定,依据国家教育教学管理规定办法实施,该种教育教学管理工作要紧跟时展的需要,科学化的实施更是有力的保障。

(一)去除应试教育,提倡科学化是关键

去除应试教育,我们必须从提高教师的教学方法是关键,更应该强调具体的言传身教的科学化有效的运用。透过一些简单化的教学管理工作可以发现,要打破学生的成绩就是教学质量的唯一衡量标准,这种观念的转变是需要提倡走科学化教育管理的重要理论性研究课题。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去钻研学习、爱好学习习惯是关键,不能够出现胡子眉毛一把抓,一方面要抓教育管理,另一方面抓好教学质量,其结果两方面都没有得到很好的提高,所以,只有从严抓好教育教学管理为本,注重灵活运用管理方法,从而为推动我国小学教育教学面向现代化。

(二)注重教师自身职业素质是关键

教师自身的职业素养会影响到教育教学管理工作,我们通过认真的分析总结经验教训,将严格按照新课改的指导,逐步转变对小学教育教学质量的有效提高,这对于整个教育教学发展来讲是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发挥好教师的自身的言传身教作用也是不可或缺的,因为现代化的教育教学发展已经不光需要学校的强化管理,还需要从最根本的教师管理开始,让教师掌握一定的教学管理手段是不可忽视的,因为教育教学管理的最终实施者在于教师如何进行科学化的教育管理。

(三)小学教育教学管理需要家庭与社会的共同参与

小学生的教育教学管理工作不能够只寄托于学校的管理,还需要每一个家庭和社会的关注,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学校在有限的时间内是不能够充分行使教育管理的,只能行使教育教学管理的一些基本管理,对于日常生活管理就得需要加强与家长与社会管理机构的联系,从而在完成小学生教育教学管理中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关注小学教育教学管理应该常抓以下几点

对于新课改要求,我们一定要吃透,从严管理是关键。小学生的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对于整个社会的发展将起到积极地推动作用。这不光需要我们对于管理学生方面进行革新,更需要加强教育教学管理理念。具体的做法主要在于提出全面发展离不开社会与家庭与学校都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推陈出新,建立科学化评价机制

一些错误的教育教学方法已经严重的制约了我国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现阶段,只有推陈出新才是解决应试化教学的关键。根据新课改的要求,践行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的标准,制定更为全面、详尽的评价学生素质的考核标准体系。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生活能力,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实现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切实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

(二)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提高小学教育教学管理水平的关键是加强小学教师队伍建设,培养一批业务过硬、素质较高的专业化小学教师队伍。小学教师队伍的建设,首先要求教师具备较高个人素质和道德水平,能做到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其次,小学教师对学生、学术的热爱度要足够,能切实认真学习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并根据实际提出个人观点;再者,小学教师在实践以学定教的过程中,切实关注到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及特长,为每个学生制定适合其个人发展计划,充分挖掘学生的个人潜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最后,学校要为小学教师队伍的建设提供机会和途径,真正落实新课标改革的要求,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从根本上改变小学教育教学管理中忽视教师队伍建设的顽疾。

(三)重视与家长的沟通和联系,发挥家庭教育对学校教育教学管理的促进作用

篇4

一、加强领导,形成共识

新学期开始以来,武汉江夏大桥教育总支根据市、区教育局有关文件精神,迅速组成了“比教学访万家”专班,多次召开校长、主任会议,学习上级文件精神,分析教育发展与改革形势。大家充分认识到开展“课内比教学,课外访万家”活动是贯彻落实国家、省、市《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高教书育人水平,办人民满意教育的需要。开展这项活动既可以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提高教书育人的本领,又可以密切家校联系,统筹家庭和学校两方面的资源共同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同时,还是办人民满意学校,创人民满意教育的重大举措。

我们还让教师明确,“比教学”不只是上一堂评比课,而是比备课、比讲课、比说课、比观课、比议课、比反思和比教学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比教学”的根本目的是相互观摩,合作探究,共同提高,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访万家”虽然要求高、难度大、时间紧,但是我们要求210余名教师,统筹兼顾家访1389名学生,坚决做到全面覆盖。我们还要求教师利用课余、下班时间、节假日等休息时间家访。家访前每位教师必须先备学生、备家长、备内容、备策略,制定个性化的家访方案。家访结束后,及时撰写家访手记,总结家访成效,反馈问题。

二、分线推进,分层管理

为了确保活动的落实和收到实效,我们成立了两个活动领导小组,实行分线推进。第一,以党总支辅导员为组长,制定了活动方案,建立“辅导员一分管校长一教务处一备课组(教研组)一学科教师”的工作链,并于2011年9月开始研制“课内比教学活动”方案。2011年10月8日,随着湖北省教育厅视频会的召开,大桥中学教导主任第一个走上了“比教学”的讲台,拉开了大桥新区“课内比教学”的序幕。在学校的精心组织下,65名教师在25天的时间里,依次登台献艺。校长艾智亚身先士卒,率先垂范,以一节精彩的英语探究课将该校的教学比武活动推向了。为帮助教师上好每节课,大桥中学开展了开门讲课、推门听课的活动,努力营造人人讲课、人人听课、随时研讨的教研氛围,帮助教师提高教学水平,并建立了开放课堂制度、听课记录卡制度、集中评议制度、听课通报制度和听课评议制度等五大保证制度。大花岭小学在“比教学”过程中,力求做到“优质课常态化,常态课优质化”,动脑筋、想办法、打破常规求创新。他们为了使“比教学”活动既有形式,又有内容,教导处学习和借鉴了其他学校的做法,把本次的“比教学”落到了实处,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第二,由总支政工员牵头,建立“政工员一分管校长一政教处一班主任一科任教师”的工作链。2011年9月初,在全校教师大会上,宣讲市、区教育局的工作方案和总支工作方案,并做到“四落实”:人员落实、时间落实、内容落实和任务落实。

三、精心筹备,细致安排

为踏踏实实地做好“访万家”工作,我们分七步进行了细致的安排。第一,确定工作方案,召开动员会议,传达家访精神,制定工作要求和奖惩方案。为保证走访效果,避免活动走过场,党总支对各学校的走访活动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一是教师人人参与,不准请假;二是要家家走访到,不准落下一户;三是资料份份齐全,《家访手记》张张完整,收队时一律上交归档;四是年终将对教师的走访进行考核。

第二,组织培训学习。2011年9月初。武汉江夏大桥教育总支组织对家访教师进行了包括家访目的、意义、内容、方法、效果及注意事项等多方面的培训,促使参加家访活动的教师提高思想觉悟,对家访活动形成完整、清晰的认识。

第三,建立学生信息库。为开展好“课外访万家”活动,各校以班为单位建立“家访信息库”,通过家访将每一名学生的基本信息、学习生活状况、个性品质、特长习惯、存在的实际困难、反映的实际问题、教师家访体会等相关资料收集在一起,形成一套完整的家访资料。

第四,精心设计家访主题。我们要求每位教师家访前根据每位学生的不同情况精心设计家访主题,想好交谈时切入主题的方式。思考好要和学生交谈的问题以及怎样结束谈话。只有这样,家访教师才能不易陷入被动,才可能使家访达到预期的目标,取得理想的效果。

第五,强调谈话技巧。做到“两不”和“三要”,即:家访不告状,不指责家长和学生;家访要有针对性,要主动沉下身子贴近家长,要能唤醒家长的共识,与家长一起分析原因,共同寻找解决的办法。

第六,关注弱势学生。弱势学生包括贫困生、单亲生、农民工子女、留守子女和行为偏差生。家访教师要详细了解这部分学生的状况,尽最大努力帮助他们解决困难,把学校大家庭的集体温暖送到他们及家人的心坎上,加强对他们的心理教育,鼓励他们树立克服困难的信心。

篇5

一、立规范,万名教师签名承诺恪守师德“八不准”规定

2005年4月,扬州市教育局出台了《关于加强和改进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意见》(扬教办〔2005〕18号),颁布《师德“八不准”规定》,规定教师不准从事有偿家教;不准私自外出兼课或校外办班;不准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严禁指责、训斥家长;不准向学生推销教辅材料及其他商品;不准索要或接受学生家长的礼金或其他财物;不准旷教或擅离教育教学岗位;不准在课堂上拨打或接听手机等通讯工具;不准酒后进入课堂。扬州中学等6所中小学校教师联名发出倡议,全市万名教师云集响应,集中签名承诺:“恪守师德‘八不准’规定,争当人民满意教师。”几年来,师德“八不准”逐步成了全市中小学教师自觉规避的“高压线”。

二、树标杆,师德大宣讲、规范大讨论、事迹大征集活动全面展开

一是师德大宣讲感动数万扬城百姓。扬州市委专门组织了扬州市优秀教师事迹巡回演讲报告团,集中宣讲全国模范教师万玲等14个优秀教师群体及个人的感人事迹,报告团巡回全市8个县(市、区),14场报告会感染了数万普通扬州市民,许多人感动得流下热泪。2009年,优秀班主任、优秀教师代表组成的师德宣讲团又将走进各中小学校,利用周末和暑期现身说法。

二是规范大讨论引发师德大反思。围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008年修订)》的学习贯彻,扬州市教育局面向全市教师组织了规范大讨论。开展了师德新格言、新警句创作、评比活动,“理想教师十大标准”征集活动,组织了青年教师职业理想演讲比赛、“我心目中的好老师”征文活动、开通教育博客、家访手记博客,引导广大教师思考、交流新时代教师的职业理想、职业责任、职业操守。组织了教师从教行为“十大细节大讨论”,从细节入手,从岗位入手,从教学一线的实践入手,人人对照规范,个个反思不足,查找差距,分析原因,抓好整改,在全市教师中掀起了师德大反思的热潮。

三是事迹大征集凸显优秀教师典型。每年教师节前,扬州市都会展开优秀教师事迹大征集活动,自下而上,层层推选优秀教师典型,并组织媒体集中报道。全市先后涌现了全国模范教师何献春、全国优秀教师群体扬州市第一中学宏志班教师群体等近百个优秀典型。2009年,扬州市教育局组织了“老师,您让我感动”先进事迹征集活动,在全国范围内面向扬州籍人士征集扬州教师关爱学生的感人小故事,并将把评选出的优秀故事汇编成册。

三、严管理,“加强师德修养,规范从教行为”专项整治月扎实推进

篇6

教育的本质在于让学生成人,即通过知识的学习来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启迪学生的人生智慧,使其成为适应和引领社会发展的人。在学生成人的过程中,教师无疑是重要他人和关键因素,其自身品德高尚与否,直接影响学生的道德修养。是故“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大计,师德为本”,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的第一要素就是良好的师德师风。相应地,对教师的评价也必须坚持把师德师风作为评价的第一标准。长期以来,教师评价的维度过于偏狭,主要聚焦在学生的分数上;形式过于单一,主要聚焦在易于量化的数据上。而师德师风是一个难以通过量化手段去完整呈现的教师重要素养,其对学生的影响更多是教师身体力行而发生的潜移默化的效应,难以在学科分数上得到体现。因此,以“唯帽子”为主要表征的人才评价方式正是上述偏狭的教师评价观的具体反映,它扭曲了人们对教育本质、教育价值和教育生态的本真认识,放弃了全面衡量教师师德师风、教书育人能力和职业态度等多元标准。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该弊端主要表现为将师德师风的重要性停留在口头、文件和会议等形式层面,不能对广大教师的思想和行为产生实质性的导向作用,无法激发起教师内心的职业崇高感和使命感,无法与教师队伍中存在的功利化和短视化负面效应相抗衡,结果少数教师丧失了道德自律意识,出现了一些逾越师德红线的事情。这些屡禁不绝的违背师德的事件,不仅阻碍了教育功能的发挥,而且通过各种媒介的传播与发酵产生了极其不良的社会反应,严重影响了教师的社会形象。那么,如何有效践行教书育人的核心使命和实现教育高质量发展?关键需要在师德师风评价方面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1.界定清晰,落实师德评价的刚性标准。近年来,教育部等部委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的意见》《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中小学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等一系列有关师德师风的政策文件,各省份也相应出台了上述政策的实施细则。在这些政策的指导下,一些地方还颁布了诸如“教师行为十不准”等更加具体的师德师风方面的要求。所有这些政策规定构成了对教师的职业要求和行为禁令,也成为评价教师师德师风的底线要求。为此,学校要认真学习这些政策文件的精神和具体内容,组织教职工讨论并参与制定符合学校自身特点的师德师风评价标准,形成明确且完整的师德师风行为准则,并落实在教师日常教育教学、教学研究和管理服务等全过程,成为规范教师具体行为的指南。同时,把师德表现作为教师资格准入、招聘考核、职称评审、评先推优、表彰奖励的首要要求,从而将教师思想政治素质的考察落到实处,严把教师评价中的政治关和师德师风关。2.建立规范,完善师德评价的合理流程。《总体方案》指出,要“建立师德失范行为通报警示制度。对出现严重师德师风问题的教师,探索实施教育全行业禁入制度”等具体举措。该制度的有效实施,有赖于师德评价之规范流程的建立,包括评价主体的选择、评价程序的设定和评价结果的运用等三个方面。一定意义上,评价程序的合法化本身就体现了一种程序正义,属于师德评价的题中之义,不可或缺。具体而言,选择评价主体时要落实《总体方案》确立的系统观,加强党委和政府、学校、教师、学生、社会等不同主体在教师评价工作中的协同联动性,形成各方共同支持评价制度改革的合力。设定评价程序时,要制定师德失范行为的处置程序,将举报、受理、调查、上诉、认定、处理、解除和存档等不同环节的工作细化,订立合理合规的管理制度,使师德失范行为的处理及时而有效。运用评价结果时,要完善师德考核的负面清单,建立完整的师德师风档案,让师德师风评价结果直接关联教师的利益,在各种类型的评价活动中对师德失范行为实行“一票否决制”。3.修炼内在,注重师德师风的实质性评价。师德师风既是国家对教师职业行为的统一要求,也是教师自身的一种境界修为,是优秀教师基于对教育工作的深入理解而形成的使命感的体现。换言之,师德师风不仅是一种外在的律令,更可能是教师内心信念的追随。可以说,师德师风是在教师长期的教育实践中锤炼而成,有赖于教师自身生命意识的觉醒和历史责任感的承担。为此,对师德师风的评价要避免管理手段的异化,要坚定不移回归教育的本质、初心和规律,从教师作为完整的具有主体性的人的角度评价师德师风,从教师自我价值与意义实现的角度把握师德师风的生成性和特殊性,从而引导教师加强自我品格的修炼,自觉践行“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师范精神,促进中小学教师的专业发展和育人水平的提升。

二、要聚焦教师履行教育教学的基本职责

合理的考核评价,不仅为教师的入职、晋升、聘任、培训和奖惩提供了基础和依据,也有助于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教师教学、教研水平和工作效率的提高,从而整体提升教师素质和水平。对于如何解决教育教学实绩的操作化难题,《总体方案》明确提出,要“把认真履行教育教学职责作为评价教师的基本要求,引导教师上好每一节课、关爱每一个学生”。长期以来,教育教学在教师评价中主要以结果评价的方式存在,即教育教学服务于考试,并最终化约为考试分数。判断教育教学质量高低的唯一标尺就是分数。对分数的热衷导致学生之间、教师之间、班级之间、学校之间存在越来越激烈的竞争关系。在具体的教育教学实践中,课程大纲让位于考试大纲,后者成为广大教师开展教育教学工作的真正依据。在强大的功利性目标驱使下,一些教师把主要的时间和精力放在对知识考点的深入研究上,放在带领学生对知识考点的反复操练上,而对于知识考点之外的课程内容和学生生活都置之不理,从而无法保障国家课程的有效和全面实施。因此,有效落实《总体方案》,必须用科学合理的评价制度引导教师履行教育教学的基本职责。1.建立教学述评制度,关注学生全面发展。教师教学述评制度以“教学要基于学生”为出发点,以“教学评价要促进学生学习和反思”为归宿。要求教师发挥评价的育人功能,将评价贯穿于学生学习的全要素和全流程;要求教师实施差异性教学,关注学生不同的认知心理特点,促进每一个学生个体的增值;要求教师科学研判学生的学业状态,避免将考试分数作为衡量学生的唯一标准,而采取考察维度更加多元、结果与过程兼顾的教学述评制度。为此,学校要完善教学述评制度,要求任课教师每学期须对每个学生进行学业述评,述评情况纳入教师考核内容;要发挥大数据时代的信息获取优势,尽可能地全面搜集学生的学业信息,对其学业状况进行系统分析;要将述评前收集信息和研判学情、学生学情的述评以及述评后落实指导意见等环节统整起来,让学生明晰自己与发展目标之间的差距,从而对其产生一种积极性压力,以在每一个环节都让评价发挥促进学生学业进步的发展。2.落实教师家访制度,考核家校联系情况。家访制度是指教师到学生家中,与家长深入交流学生的在校表现和进步得失,进而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商讨可行的方案。家访不仅有助于增强家校联系,促进教师对学生的进一步了解,而且有助于家校形成合力,共同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但随着人口的激增与流动,学生居住地的分散,教师家访制度在很多地方已经消失,教师对学生的了解仅限于学业上的表现;家长平时也无从知晓孩子在校的学习情况,更不可能及时了解孩子的思想情绪变化,结果常常在孩子出现重大问题后才被通知到校,错过了最佳的干预时机。为此,学校要落实教师家访制度,根据学生家庭分布区域制订合理的家访计划,并且将家访纳入教师评价的范畴,促使教师走出校门,走进学生家门,开启家校合作的新局面;要对教师进行适当培训,提高教师与家长理性沟通的能力,帮助教师基于家校共育的理念建立良性的亲师关系;要充分利用发达的通信技术,实施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家访工作新模式,破解社会疏离带来的沟通障碍。3.通过资源的再分配,引领对教学的关注。发挥绩效工资的激励作用,分配向班主任倾斜,向教学一线和教育教学效果突出的教师倾斜。这种导向会引导教师关注自身的垂范作用、加强与学生的互动和交流、落实对学生成长的关注等,不知不觉间让教师聚焦到立德树人这项根本任务上来。事实上,教学具有高度情境性、经验性、实践性、发展性等特点,在本质上是一项高度复杂、难度系数极高的工作,需要教师沉潜学问、教书育人。就此而言,需要发挥学校资源分配制度的杠杆作用,旗帜鲜明地倡导学校重视教学的价值观念,捍卫与坚守教育教学为教师安身立命之职责的信念;促进班主任工作的专业化,鼓励建立以班主任为核心、聚焦学生成长的教师共同体;引导教师基于教学专业人员的角色,在理想信念、使命担当、身份认同、教育理念、教学技能、行为表现等各个维度上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

篇7

在过去的一年里,我镇教育在市教体局、镇党委、政府及各村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全体教师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努力践行“xxxx”重要思想,加强师风师德建设,重视教学常规管理,不断改善硬件设施和后勤服务,紧紧抓住新课程改革的有利契机,坚持以人为本,以构建和谐社会、和谐校园为指针,以争创巩义教育名镇为目标,以师资队伍建设为重点,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中心,以校本教研为保障,以确保安全为前提,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宗旨,进一步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一心一意搞教学,千方百计抓质量,同舟共济,拼搏实干,各项工作成效显着,加快了我镇教育事业发展的步伐。下面,我就一年来取得的成绩总结如下:

一、教学质量稳步攀升,中招成绩可喜可贺

一年来,我镇中小学教育稳步发展,教学质量稳步攀升,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好成绩。初中在今年的中招考试中,整居全市各乡镇第4名,其中,xx一中位居全市各初中第5名,全镇共升入市属高中350人,升入民办高中、中专、职业学校等其它高一级学校532人,升学率达82%,其中考入巩义二中60人,各项指标均比上学年有较大增长,赢得了广大干群的交口称赞。小学在市教体局举办的各种考试中均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其中在上学期全市期末抽测中,所抽的二、四、六年级各科均排在全市前2名,再次使我们xx教育的名声大振,有力地巩固了我们教育强镇的地位,为我镇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狠抓教师队伍建设,把教学质量的增长点放在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上。

篇8

一、构建高师小学教育专业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内容体系的依据

(一)小学教育的特殊性

小学教育的特殊性对小学教师的职业技能提出了不同于中学教师、大学教师的特殊要求,因此,高师院校在构建小学教师职业技能训练的内容体系时必须针对小学教育的特殊性。

1.小学教育的基础性、启蒙性、全面性等特点对小学教师的职业技能提出了全面要求。小学教育是国民教育的基础,是人口素质形成的奠基工程。虽然小学教育在知识传授上是最基本的,但却是培养学生学习习惯、行为习惯的关键阶段。与此同时,小学阶段还是学生身体迅速发展、形成基本的人生态度、塑造健全人格的重要时期。因此,小学教育的重点难点不在于要传授多么精深的学科专业知识,而是要奠定学生今后全面发展的基础,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道德行为习惯等让其一生受益的好习惯。要达到这样的目的,小学教师的职业技能必须全面,即既要有较强的教师基本功技能、艺体活动技能,又要有较强的教师智力技能,以便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课程研发、教育反思和研究,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社会责任感以及各种良好的个性品质。

2.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对小学教师的职业技能提出了专门要求。小学生的认知水平在系统教育的影响下有了较大的发展:感知觉已逐渐完善,观察的精确性、目的性、顺序性、概括力等随受教育的影响逐渐提升;从以机械识记为主逐渐发展到以意义识记为主,从以具体形象识记为主发展到抽象记忆能力增长;小学生己经能够比较熟练地掌握和运用口头言语,在教师的影响下,学会了写字、阅读和写作。小学生的思维发展趋势是从具体形象思维逐渐过渡到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小学生这些独有的认知特点要求小学教师要具备观察及了解儿童的技能、善于与儿童沟通进行个别教育的技能、针对儿童的认知特点进行教学设计的技能、艺体活动技能等。

此外,小学生正处于社会性发展的重要时期。在与教师和同学的相处中,小学生逐渐学习到与人相处、合作及竞争的一些基本技能技巧。同时,其自我概念开始形成,如果小学生长期得不到教师及同伴的肯定,将会产生自卑情绪。因此,小学教师不仅要具备善于协调及组织管理学生、进行集体教育的技能,还要具备着眼于小学生的成长正确运用发展性评价的技能、初步心理咨询技能等。正因为小学生独特的心理特点,所以小学教师的职业技能具有不同于中学教师、大学教师的专门要求。

(二)社会发展和基拙教育课程改革的实际

1.社会的快速发展变革对小学教师的职业技能提出了现实要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仅经济发展速度惊人、物质生活得到极大的满足和提高,而月_人们的思维模式、价值观念等意识形态也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全球化浪潮的冲击、人文精神的构建一与审视、终身学习成为必然、小学生个性发展得到高度重视等,这些成为我们不得不认真思考的问题。与此同时,由于我国社会的快速变革,近年来在小学生中相继出现了留守儿童、社会不利家庭儿童、单亲家庭儿童、城市独生子女等值得我们关注的特殊群体,这一切要求我们在构建小学教师职业技能训练的内容体系时,必须要重视教育反思、教育研究、与家长沟通并帮助家长实施家庭教育、对小学生实施心理辅导等教师智力技能,以满足时代对小学教师职业技能提出的现实要求。

2.教师专业发展对小学教师的职业技能提出了迫切要求。进人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兴起了“教师专业化运动”,希望藉此提高教师整体素质,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从国际教师教育的发展趋势来看,教师的专业化程度将会越来越高。但遗憾的是,我国目前基础教育阶段教师的专业化水平还很低,其中尤以小学教师为甚。不少人认为小学教师不需要很高的学术水平、研究能力,只要有一定学科知识都可以成为小学教师。其实,这种误解从另一个侧面也反映出我国小学教师专业化程度低,小学教育专业性不强。小学教师的职业技能是衡量小学教师专业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是小学教师终身专业发展的重要有机组成部分。因此,我们在构建小学教师职业技能训练的内容体系时,必须要重视小学教师职业技能不同于中学教师、大学教师及其他专业人才的独特性,增强小学教师的不可替代性,为小学教师的终身专业发展提供持续的动力,以满足教师专业发展对小学教师职业技能提出的迫切要求。

3.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小学教师的职业技能提出了直接要求。目前我国正在实施的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课程理念、课程标准、课程结构、课程评价等方面都与以前有很大的不同,这对小学教师的职业技能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改变了过于注重知识传授,而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养成;改变了过于注重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而重视综合课程的设置;改变了课程内容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而重视课程内容与小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改变了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的现状,而重视小学生主动参与和探究能力的培养;改变了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而重视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的作用;改变了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而重视地方课程、学校课程的建设等。这些对小学教师的教育技术与信息技术运用、课程研发、教育反思、教育研究等技能提出了直接要求。

小学教育是一个规模宏大的系统工程。因此,构建小学教师职业技能训练的内容体系时,必须认识到该体系是一个有机结合的综合体,因而,要加强自身各种技能之间的融会贯通,全面提高小学教师的职业技能水平。

二、高师小学教育专业教师职业技能训练的内容体系

(一)听说技能

这是小学教师的基本功技能,是小学教师形成沟通协调能力的基础。听的技能主要指善于倾听小学生说话,引导其说话要逐渐增强逻辑性、条理性、突出主要观点的听力思维技能。说的技能主要包括:会讲标准、清晰、流利的普通话;用词准确、层次清楚,重点突出;音量、语速、声调等方面要符合语境和表达内容的要求,讲究抑扬顿挫;说话要生动形象、有感染力,同时注意结合语境恰当地应用体态语言。

(二)文字与图形表达技能

“写一手好字”“画一手漂亮的简笔画”都直接关系到教育教学的效果和教师职业威信的树立,这主要包括常用规范汉字掌握水平、“三笔字”书写水平、常用文体(如工作计划、工作总结、各类信函等)写作和简笔画技能等四个方面的内容。 (三)教学工作技能

教师的教学工作技能是教师职业技能的核心,主要包括:第一,教学的设计技能,主要表现在根据课程标准对教材的分析、针对学生实际对教学策略的选择、教具、学具、多媒体课件的设计和制作、教案编写等方面;第二,课堂教学的组织技能,主要表现在导人、讲解、提问、课堂组织、交往互动、创设情境、板书、结束等方面;第三,作业的设计与批改技能,主要表现在针对学生实际设计个性化、开放性的课外作业并认真批改;第四,教学结果的考核技能,主要表现在能根据考核目的编制不同难度、区分度的试题以及采用不同的测试方式,以获得学生真实学习情况的技能。

(四)班主任工作技能

班主任工作技能是教师职业技能的重要组成部分,掌握班主任工作技能是成为合格小学教师的必备条件。主要包括:第一,组建班集体的技能,主要表现在制订班级工作计划、确立班级奋斗目标、培养和使用学生干部、班风建设等方面;第二,个体教育技能,主要表现在观察学生、与学生谈话、建立学生个人档案、初步心理咨询与心理健康辅导、对小学生实施发展性评价等;第只,班队活动设计与组织技能,主要表现在根据班级特点和学校要求设计出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主题活动方案,组织班队主题活动;第四,与学生、学生家长、任课教师沟通的技能,主要表现在善于和学生交往、帮助家长实施家庭教育,组织家访和家长会、帮助学生和任课教师之间的相互了解,帮助任课教师解决问题等;第五,教育实践中偶发事件的处理技能。

(五)以艺体活动为主体的美育技能

这是小学儿童的特点对小学教师职业技能提出的要求。小学儿童处于2-12岁这一艺术潜能发展的黄金时期,同时,儿童知觉过程的整体性、直觉性、记忆的具体形象性、思维想象的独特性、情感的易感染性和弥散性等心理特点都使得他们特别喜欢艺术活动。对小学儿童实施艺术教育有利于儿童完整人格的养成、全脑功能的开发。主要包括:音乐、美术、文学等艺术的表现技能、鉴赏技能等,鼓励儿童表现美、创造美,进而引导儿童健康、和谐发展的技能。

(六)现代教育技术与信息技术应用技能

这是现代科技发展和小学儿童的特点对小学教师职业技能提出的不容忽视的要求。小学教师必须能够熟练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与信息技术,主要包括:PPT,Flash等软件的使用及制作、音像采辑、信息搜索及网上资源的下载、多媒体综合运用等技能。

(七)课程研发技能

这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小学教师职业技能提出的新要求,也是小学教师体现其专业化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将传统的课外活动深化为包括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社会实践、劳动技术、信息技术教育五个方面内容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它注重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社会责往感以及各种良好个性品质的培养。另外,还要求开设能够满足学生兴趣和需要的、结合学校传统和优势的、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校本课程。这两类课程的开设需要小学教师具有开发校内外的各种课程资源、选择课程内容、制定课程方案、组织课程实施、评价和总结的技能。

(八)教育反思技能

良好的教育反思技能是教师专业自主发展的源泉,是促进教师终身学习的动力,能有效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主要包括教育理念和教育行为两方面的反思,具体指:教育设计、课堂教学过程、教学效果、学生群体行为、教育现象、教育改革的反思等。

(九)教育研究技能

教育研究能力是现代教师职业技能的必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小学开展教育科研的积极性明显增强,一些有条件的小学纷纷设立教育研究室,专门开展教育科研。能够结合小学教育实践开展教育研究是体现小学教师专业化水平的重要表现。其主要包括:教育教学研究课题的选择、研究计划的制订、研究方法的运用、研究资料的统计和分析、研究论文的撰写等。

篇9

一、构建高师小学教育专业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内容体系的依据

(一)小学教育的特殊性

小学教育的特殊性对小学教师的职业技能提出了不同于中学教师、大学教师的特殊要求,因此,高师院校在构建小学教师职业技能训练的内容体系时必须针对小学教育的特殊性。

1.小学教育的基础性、启蒙性、全面性等特点对小学教师的职业技能提出了全面要求。小学教育是国民教育的基础,是人口素质形成的奠基工程。虽然小学教育在知识传授上是最基本的,但却是培养学生学习习惯、行为习惯的关键阶段。与此同时,小学阶段还是学生身体迅速发展、形成基本的人生态度、塑造健全人格的重要时期。因此,小学教育的重点难点不在于要传授多么精深的学科专业知识,而是要奠定学生今后全面发展的基础,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道德行为习惯等让其一生受益的好习惯。要达到这样的目的,小学教师的职业技能必须全面,即既要有较强的教师基本功技能、艺体活动技能,又要有较强的教师智力技能,以便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课程研发、教育反思和研究,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社会责任感以及各种良好的个性品质。

2.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对小学教师的职业技能提出了专门要求。小学生的认知水平在系统教育的影响下有了较大的发展:感知觉已逐渐完善,观察的精确性、目的性、顺序性、概括力等随受教育的影响逐渐提升;从以机械识记为主逐渐发展到以意义识记为主,从以具体形象识记为主发展到抽象记忆能力增长;小学生己经能够比较熟练地掌握和运用口头言语,在教师的影响下,学会了写字、阅读和写作。小学生的思维发展趋势是从具体形象思维逐渐过渡到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小学生这些独有的认知特点要求小学教师要具备观察及了解儿童的技能、善于与儿童沟通进行个别教育的技能、针对儿童的认知特点进行教学设计的技能、艺体活动技能等。

此外,小学生正处于社会性发展的重要时期。在与教师和同学的相处中,小学生逐渐学习到与人相处、合作及竞争的一些基本技能技巧。同时,其自我概念开始形成,如果小学生长期得不到教师及同伴的肯定,将会产生自卑情绪。因此,小学教师不仅要具备善于协调及组织管理学生、进行集体教育的技能,还要具备着眼于小学生的成长正确运用发展性评价的技能、初步心理咨询技能等。正因为小学生独特的心理特点,所以小学教师的职业技能具有不同于中学教师、大学教师的专门要求。

(二)社会发展和基拙教育课程改革的实际

1.社会的快速发展变革对小学教师的职业技能提出了现实要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仅经济发展速度惊人、物质生活得到极大的满足和提高,而月_人们的思维模式、价值观念等意识形态也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全球化浪潮的冲击、人文精神的构建一与审视、终身学习成为必然、小学生个性发展得到高度重视等,这些成为我们不得不认真思考的问题。与此同时,由于我国社会的快速变革,近年来在小学生中相继出现了留守儿童、社会不利家庭儿童、单亲家庭儿童、城市独生子女等值得我们关注的特殊群体,这一切要求我们在构建小学教师职业技能训练的内容体系时,必须要重视教育反思、教育研究、与家长沟通并帮助家长实施家庭教育、对小学生实施心理辅导等教师智力技能,以满足时代对小学教师职业技能提出的现实要求。

2.教师专业发展对小学教师的职业技能提出了迫切要求。进人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兴起了“教师专业化运动”,希望藉此提高教师整体素质,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从国际教师教育的发展趋势来看,教师的专业化程度将会越来越高。但遗憾的是,我国目前基础教育阶段教师的专业化水平还很低,其中尤以小学教师为甚。不少人认为小学教师不需要很高的学术水平、研究能力,只要有一定学科知识都可以成为小学教师。其实,这种误解从另一个侧面也反映出我国小学教师专业化程度低,小学教育专业性不强。小学教师的职业技能是衡量小学教师专业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是小学教师终身专业发展的重要有机组成部分。因此,我们在构建小学教师职业技能训练的内容体系时,必须要重视小学教师职业技能不同于中学教师、大学教师及其他专业人才的独特性,增强小学教师的不可替代性,为小学教师的终身专业发展提供持续的动力,以满足教师专业发展对小学教师职业技能提出的迫切要求。

3.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小学教师的职业技能提出了直接要求。目前我国正在实施的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课程理念、课程标准、课程结构、课程评价等方面都与以前有很大的不同,这对小学教师的职业技能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改变了过于注重知识传授,而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养成;改变了过于注重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而重视综合课程的设置;改变了课程内容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而重视课程内容与小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改变了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的现状,而重视小学生主动参与和探究能力的培养;改变了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而重视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的作用;改变了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而重视地方课程、学校课程的建设等。这些对小学教师的教育技术与信息技术运用、课程研发、教育反思、教育研究等技能提出了直接要求。

小学教育是一个规模宏大的系统工程。因此,构建小学教师职业技能训练的内容体系时,必须认识到该体系是一个有机结合的综合体,因而,要加强自身各种技能之间的融会贯通,全面提高小学教师的职业技能水平。

二、高师小学教育专业教师职业技能训练的内容体系

(一)听说技能

这是小学教师的基本功技能,是小学教师形成沟通协调能力的基础。听的技能主要指善于倾听小学生说话,引导其说话要逐渐增强逻辑性、条理性、突出主要观点的听力思维技能。说的技能主要包括:会讲标准、清晰、流利的普通话;用词准确、层次清楚,重点突出;音量、语速、声调等方面要符合语境和表达内容的要求,讲究抑扬顿挫;说话要生动形象、有感染力,同时注意结合语境恰当地应用体态语言。

(二)文字与图形表达技能

“写一手好字”“画一手漂亮的简笔画”都直接关系到教育教学的效果和教师职业威信的树立,这主要包括常用规范汉字掌握水平、“三笔字”书写水平、常用文体(如工作计划、工作总结、各类信函等)写作和简笔画技能等四个方面的内容。

(三)教学工作技能

教师的教学工作技能是教师职业技能的核心,主要包括:第一,教学的设计技能,主要表现在根据课程标准对教材的分析、针对学生实际对教学策略的选择、教具、学具、多媒体课件的设计和制作、教案编写等方面;第二,课堂教学的组织技能,主要表现在导人、讲解、提问、课堂组织、交往互动、创设情境、板书、结束等方面;第三,作业的设计与批改技能,主要表现在针对学生实际设计个性化、开放性的课外作业并认真批改;第四,教学结果的考核技能,主要表现在能根据考核目的编制不同难度、区分度的试题以及采用不同的测试方式,以获得学生真实学习情况的技能。

(四)班主任工作技能

班主任工作技能是教师职业技能的重要组成部分,掌握班主任工作技能是成为合格小学教师的必备条件。主要包括:第一,组建班集体的技能,主要表现在制订班级工作计划、确立班级奋斗目标、培养和使用学生干部、班风建设等方面;第二,个体教育技能,主要表现在观察学生、与学生谈话、建立学生个人档案、初步心理咨询与心理健康辅导、对小学生实施发展性评价等;第只,班队活动设计与组织技能,主要表现在根据班级特点和学校要求设计出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主题活动方案,组织班队主题活动;第四,与学生、学生家长、任课教师沟通的技能,主要表现在善于和学生交往、帮助家长实施家庭教育,组织家访和家长会、帮助学生和任课教师之间的相互了解,帮助任课教师解决问题等;第五,教育实践中偶发事件的处理技能。

(五)以艺体活动为主体的美育技能

这是小学儿童的特点对小学教师职业技能提出的要求。小学儿童处于2-12岁这一艺术潜能发展的黄金时期,同时,儿童知觉过程的整体性、直觉性、记忆的具体形象性、思维想象的独特性、情感的易感染性和弥散性等心理特点都使得他们特别喜欢艺术活动。对小学儿童实施艺术教育有利于儿童完整人格的养成、全脑功能的开发。主要包括:音乐、美术、文学等艺术的表现技能、鉴赏技能等,鼓励儿童表现美、创造美,进而引导儿童健康、和谐发展的技能。

(六)现代教育技术与信息技术应用技能

这是现代科技发展和小学儿童的特点对小学教师职业技能提出的不容忽视的要求。小学教师必须能够熟练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与信息技术,主要包括:PPT,Flash等软件的使用及制作、音像采辑、信息搜索及网上资源的下载、多媒体综合运用等技能。

(七)课程研发技能

这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小学教师职业技能提出的新要求,也是小学教师体现其专业化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将传统的课外活动深化为包括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社会实践、劳动技术、信息技术教育五个方面内容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它注重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社会责往感以及各种良好个性品质的培养。另外,还要求开设能够满足学生兴趣和需要的、结合学校传统和优势的、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校本课程。这两类课程的开设需要小学教师具有开发校内外的各种课程资源、选择课程内容、制定课程方案、组织课程实施、评价和总结的技能。

(八)教育反思技能

良好的教育反思技能是教师专业自主发展的源泉,是促进教师终身学习的动力,能有效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主要包括教育理念和教育行为两方面的反思,具体指:教育设计、课堂教学过程、教学效果、学生群体行为、教育现象、教育改革的反思等。

(九)教育研究技能

教育研究能力是现代教师职业技能的必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小学开展教育科研的积极性明显增强,一些有条件的小学纷纷设立教育研究室,专门开展教育科研。能够结合小学教育实践开展教育研究是体现小学教师专业化水平的重要表现。其主要包括:教育教学研究课题的选择、研究计划的制订、研究方法的运用、研究资料的统计和分析、研究论文的撰写等。

篇10

班级是学校的基本单位,而班主任是全班学生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是联系班级与任课教师、学校与家庭的桥梁。要管理好一个班级,班主任必须要结合本班的实际,采取相应措施。在这十多年的工作中,我认真探索班主任工作经验,总结得失。现就自己的实际情况谈几点看法:

一、让爱温暖留守儿童

现在农村由于父母外出打工,大部分学生成了留守儿童,他们生活在年迈的爷爷奶奶身边,缺少父母的关爱,同时在学习上也缺少督促,长期下去,他们变得越来越孤僻、内向,学习自觉性也越来越差,成绩大多不够理想。我所带的班级同样也存在类似的情况,针对以上现象,我在班级管理上做到以下几点:

1、打开他们的心扉和他们做朋友

我一有空就深入班级,走到他们中间,和他们聊天、玩游戏,倾听他们的心声,并努力帮助他们完成心愿。长期以往,他们愿意把心声和想法说给我听,我也积极地为他们排忧解难,让他们能感受到老师的爱也很温暖。

2、帮助困难留守儿童,给予他们物质上的支持

2010年,我担任五年级班主任,我班有一名学生叫黄孝良,他父亲去世,母亲外出打工,他和年迈的的爷爷生活在一起,平时的生活来源就靠爷爷捡破烂维持。该生在班级整天无精打采,学习成绩下降很快,当时我去他家家访了解情况后,我带头捐款并积极倡议全校师生伸出援助之手,同时学校也给予了大力的支持。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他家的情况有了一定的改善。而黄孝良在同学、老师的关爱下学习也提起了精神,成绩上升的很快。

3、创造条件,帮助他们与父母及时联系

因为留守儿童长期与父母相隔两地,他们与父母缺少有效的沟通,针对此种情况,我每天都安排时间让他们到办公室打电话和父母聊聊天,说说心里话,让他们也能感受到父母爱得温暖。

二、让学校和家庭紧密联系

家庭教育在教育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在平时我非常注重家访。因为家访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重要途径,由于农村家庭文化层次的特殊化,在家访时就应该给家长灌输一些现代教育观念,让家长知道从哪些方面去教育孩子?怎样教育孩子?并随时与老师配合、了解学生在家里的生活、学习行为。其次,还应适时召开家长会。开会时,家长和任课教师有说不完的话,用这种谈话方式老师会及时回答家长提出的问题,取得家长的好评,收到良好的效应,交流沟通多了,就能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和行为表现,及时解决他们的思想困惑,纠正其不良行为。只有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紧密联系在一起,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教育的作用。

三、让包容激励学生成长

“在老师的眼里,没有坏孩子,只有犯错误的学生”。的确,作为教师,我们在教书育人时应该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每位学生,应该树立允许学生犯错误的教育观念。但是宽容并不是纵容放任的自流,并不是缺乏必要的批评和指导。我觉得,当学生犯了小错误时,我们一定要冷静处理;对于大错,我们一定要以学校的规章制度为依据,先与家长取得联系,争取家长的配合,从而达到学校、家庭齐抓共管的目的。现在的学生很多都是独生子女,他们的独立意识非常强,容易陷入迷茫,对外界事物很敏感,很容易走向极端。如果我们老师不能宽容,过分苛求,违背生理成长规律,我想我们的孩子也许就被我们不经意的一句话或一个动作给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