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总结模板(10篇)

时间:2022-04-28 06:35:57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高中语文总结,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高中语文总结

篇1

2.哀兵必胜:遭受压迫而悲愤地奋起反抗的军队必定胜利。“哀兵”不能误解为哀丧的军队。

3.爱屋及乌:因为爱那个人,而连带爱护停留在他屋上的乌鸦。比喻因爱一个人而连带喜爱跟他有关的人或物。

4.爱莫能助:虽然同情但无力帮助。(正:同情;误:喜爱)

5.安土重迁:并非看重迁移的意思,而是形容恋乡土,不愿轻易迁移到外地。“重”在这里解释为

“难”,在家乡住惯了,不愿轻易迁移。形容留恋故土。

6.安危相易:平安与危难可以互相转化。易:变换。

7.安时处顺:安于常分,顺其自然,形容满足于现状。

8.按部就班:按照一定的条理,遵循一定的程序。

9.白驹过隙:白驹,原指骏马,后比喻日影。比喻时间过得很快。

10.百身何赎:意思是白死一百次,也换不过来。后来表示对死者极其沉痛的悼念。赎:抵偿。

篇2

2、多划:即在阅读课文同时,把文中的重点句、中心句、名句以至生字、生词,用不同的符号勾画出来,既能加深印象,又便于复习巩固,一目了然。遇到规范句子,不妨划分句子成分,复句还需标明关系,典型语段要划分层次、归纳层意。遇到疑难,还要作标记,便于以后向老师同学求教。

3、多查:查什么呢?查工具书。字典、词典、参考资料,只要用得上,尽可能发挥工具书的作用。亲自查找答案,是探索学习方法、摸索学习规律的过程,也是提高运用工具书能力的过程。对于似曾相识的语句,不妨查一查以往学过的课文,把新旧知识联系起来,“温故而知新”。查出的答案经过分析辨别,理解能力又能得到提高。

4、多问:“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复习过程免不了有疑难,要独立钻研,实在解决不了的,要善于向老师、同学请教。有时自己向老师请教一个问题,老师很可能不止讲一个问相关知识联系起来,使你融会贯通。

篇3

语文是与生俱来的学科,从出生那一刻就开启了对语文学习的启蒙。而想要学好语文,就应该亲近它,甚至热爱它,从心底里接受它的枯燥和博大精深。语文作为母语,对于国人的教育作用不言而喻。一个人可以缺乏数理化知识,但是一旦欠缺语文素养便会被人们当做愚蠢的人,不食人间烟火的人。所以端正学习的态度,培养语文的兴趣,一步一步的建立起对语文学习的架构,从而深识语文,爱上语文,懂得语文。

一、高中语文学习的现状

语文教育受传统教育方式的限制使得很多教师和学生无法突破自我,将语文局限在教室之中。而高中生学习语文更是增加了难度。高中阶段的语文学习不再是课本知识的简单堆叠,而是要求学生进行知识的迁移和课外阅读的积累,这就加大了高中生学习语文的难度,若在按照以往的学习方法就容易让学生将语文学死。这也就是目前很多高中生对语文学习的迷惑,找不到问题的症结也找不到语文学习的具体方法,以至于一直不能在语文学科上突破自己。

二、高中语文学习的难点

篇4

中图分类号:G6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0)12-0153-01

知识经济的到来,使教育传播越来越多元化。而对于教育来说,课堂教学仍然是必不可少、重中之重的教学方式。在课堂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学习一定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能够自己去探索知识、发现知识,具有自我教育的能力。运用多媒体教材进行课堂教学,不仅能提高单位时间的教学密度,而且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供了广阔的天地。下面谈谈运用多媒体教材进行课堂教学的几点总结和思考:

一、多媒体教学的优势

1.运用多媒体可以拓宽学生的学习视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语文课犹如一本大百科全书,包罗万象,但由于学生阅历有限,知识面不甚宽广,抽象思维能力相对薄弱,因而对审美对象的鉴赏能力较差,对课文中蕴涵的美很难准确地把握和感受。运用多媒体电脑进行语文辅助教学,可将这些美的因素更为直观地呈现在学生面前,使抽象的语言具体化,让他们迅速而准确地把握内容及主旨,从中受到美的陶冶,提高审美鉴赏能力。语文学科包含着其它学科无法相比的美育因素,而视觉是人感知美的最大途径,美感强烈的图片直接刺激人的眼睛,把美的信号传入大脑,从而达到审美愉悦。所以在制作课件时,我们注意了图文的选择和图片色彩的配置,及按钮的色调、大小、字体与图片风格相吻合,来保证画面的整体美,以达到多媒体再现景色的自然美及人物的人格魅力,让学生在领略祖国山河美的同时,获得审美的愉悦和情感上的共鸣。

2.运用多媒体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多媒体教材能提供多种感官的综合刺激,有利于知识的获取,创造最理想的学习环境。教师在多媒体教材设计和制作过程中,要考虑学生的主体性,把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放在首要位置,适时选择多媒体教材。

在使用多媒体教材时,不能以为“计算机就是高科技,只有运用计算机才是现代化教学”,随意滥用多媒体教材,结果达不到优化教学的效果。我们要根据课堂教学内容和要求、学习者的状态来分析是否需要制作多媒体教材。首先,教师要认真分析、仔细研究每次课堂教学的内容和目标,考虑使用何种媒体。任何媒体都有自己独特的功能特性和应用优势。一般从说明问题需要出发,用简不用繁,用少不用多,选择最简便有效的教学媒体,做到既省时又省力,又能解决问题。其次,学生的知识水平、接受消化能力及对不同教学媒体的刺激感知能力,都会影响媒体的应用效果。我们知道直观教具能以直观的具体事物给学生以感性认识,音像媒体依靠声音、画面能带给学生视觉与听觉的综合感官刺激。在教学中,如果这些媒体可以创设情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就没有必要制作多媒体教材。如果上述媒体都不合适,则要考虑选用多媒体教材。

二、运用多媒体材料进行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1.不要过分追求“多媒体”的媒体效果。对于学生而言,能够刺激学习的最有效因素就是浓厚的学习兴趣,而在目前高中语文教学中存在一个普遍的现象:长期的简单的重复性学习使学生对语文学科缺少兴趣,甚至到了厌烦的地步。多媒体教学手段则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改变这一状态,它集文字、图像、声音、影像等因素于一身,具有新颖性、趣味性。丰富多彩的多媒体教学手段把教师和学生从这种单调乏味的教与学的环境中解脱出来了,在这一点上传统教学的黑板、粉笔是不能比的。

2.忽视多媒体教材为教学服务的特性。多媒体教材是为教学服务的。目前大多数用于课堂教学的多媒体软件与教材的配套不够,软件开发人员没有找到与上课教师之间的结合点,突破口,以致于丰富多彩的软件,喧宾夺主,冲淡了教学主题,出现了“本末倒置”的情况。

3.忽视多媒体教材的最大优势。多媒体教材的最大优势是借助多媒体计算机的交互性和图文声像并茂的媒体信息,将抽象的概念以形象的、易于接受的形式展现给学生,为学生提供的是多种感官的综合刺激,这种刺激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学习积极性。而目前在使用多媒体教学时,一味地认为“计算机就是高科技”,选用媒体“舍简取繁”,把计算机当投影、幻灯使用,降低了它的使用价值。由于迷信计算机,随意运用多媒体教材不但起不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作用,反而适得其反,整堂课被课件左右,导致教学效果差。

三、结束语

总之,多媒体辅助语文教学最忌“该用而不用,不该用而无目的、无计划地滥用”。教师要深入研究和恰当地设计、开发、运用多媒体课件,在运用课件时,应以文字教材为中心,不受课件的限制和左右,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水平,灵活地调用课件各个模块里的内容,充分体现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和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从而达到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培养学生能力的目的,真正地体现了多媒体辅助语文教学的真正价值。

篇5

我始终认为作为一名教师应把“师德”放在一个极其重要的位置上,因为这是教师的立身之本。“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这个道理古今皆然。从踏上讲台的第一天,我就时刻严格要求自己,力争做一个有崇高师德的人。我始终坚持给学生一个好的师范,希望从我这走出去的都是合格的学生,都是一个个大写的“人”。为了给自己的学生一个好的表率,同时也是使自己陶冶情操,加强修养,课余时间我阅读了大量的书籍,不断提高自己水平。今后我将继续加强师德方面的修养,力争在这一方面有更大的提高。

二、语文教学方面:虚心求教,强化自我。本年度我的语文教学工作分为两个阶段:

去年x月我担任xx级xx班的语文教学工作,本年x月至今担任本级xx、xx两个实验班的语文教学。对于一名教师来说,加强自身业务水平,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无疑是至关重要的。随着岁月的流逝,伴着我语文教学天数的增加,我越来越感到我知识的匮乏,经验的缺少。面对讲台下那一双双渴望的眼睛,每次上课我都感到自己责任之重大。为了尽快充实自己,使自己语文教学水平有一个质的飞跃,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自身进行了强化。

首先是从语文教学理论和语文教学知识上。我不但自己订阅了三四种中学语文语文教学杂志进行语文教学参考,而且还借阅大量有关中学语文语文教学理论和语文教学方法的书籍,对于里面各种语文教学理论和语文教学方法尽量做到博采众家之长为己所用。在让先进的理论指导自己的语文教学实践的同时,我也在一次次的语文教学实践中来验证和发展这种理论。

其次是从语文教学经验上。由于自己语文教学经验不足,有时还会在语文教学过程中碰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而不知如何处理。因而我虚心向老教师学习,力争从他们那里尽快增加一些宝贵的语文教学经验。我个人应付和处理课堂各式各样问题的能力大大增强。

第三是做到“不耻下问”语文教学互长。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学生也是老师的“教师”。由于学生接受新知识快,接受信息多,因此我从和他们的交流中亦能丰富我的语文教学知识。

我第一年带高三毕业班,我深感责任之重大。为了不辜负领导的信任和同学的希望,我决心尽我最大所能去提高自身水平,争取较出色的完成高三语文语文教学。为此,我一方面下苦功完善自身知识体系,打牢语文基础知识,使自己能够比较自如的进行语文教学;另一方面,继续向老教师学习,抽出业余时间向杨远大老、王喜刚、曹秋菊等具有丰富高三语文教学经验的老师学习。对待课程,虚心听取他们意见备好每一节课;仔细听课,认真学习他们上课的安排和技巧。这一年来,通过认真学习语文教学理论,刻苦钻研语文教学,虚心向老教师学习,我自己感到我比前两年的我在语文教学方面有了较大的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也证实了这一点,我教的班级在历次语文考试当中都取的了较好的成绩,名次一般保持在年级前三四名。接手这两个外语实验班的语文教学,我更是一点不敢放松,每备一节课我都向老教师年轻教师虚心的求教力争尽善尽美。一学期的工夫没有白费,这两个班语文成绩都比较优异。

三、班主任工作:全心全意,尽职尽责。

我所带的xx级x班是我踏上语文教师岗位第一年就担任班主任的班级。从担任班主任第一天开始,我就兢兢业业,把自己大部分时间和精力放在班级和学生上面,甚至不惜牺牲自己大量业余时间。古人云:“其身正,不令则从。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在管理班级、教育学生的过程中,我始终坚持这一原则,要求学生做到的,我首先做到;反对学生做的,我也坚决不做。经过一年多的言传身教,我班学生基本做到令行止禁,班级风气正,同学关系融洽。由于我处理班级事务坚持“对事不对人”,从不歧视任何一个学生,因此学生和我关系非常融洽,班级工作开展的有声有色,取得大量成绩。不谦虚的说xx级xx班在学校开展的各项工作取得的成绩都名列前茅,先后获得:学期学习成绩第一,校运动会团体总分第一,校篮球赛第一,校辩论赛冠军,校日常工作评比第二,卫生流动红旗数次等等荣誉称号。随着升入高三,我把班级工作的重心转到学习上来。如果说高一高二我是在培养学生全方面发展,给他们打好一个良好的素质基础,那麽现在高三我的班主任的工作任务就是在学生各方面能力大幅提高的基础之上使他们专注于他们的学业完成和实现他们自己的大学梦。我希望从我带的班走出去的学生都是“合格品”,都是有用之才。

篇6

根据心理学研究,在课堂教学的最后几分钟,往往是学生精神力最为涣散的时候,如果这一时间段放之任之,就会造成时间浪费、课堂松散的结果。针对学生这一特定心理现象,语文教学更应该做好总结语设计,利用最后几分钟总结课堂学习的重难点,引导学生对教学内容进行回味思考。这种总结语一般是对课堂教学内容作一个提要式的归纳,突出教学的核心,帮助学生明晰学习的要点,凝练要义、加深印象。

如执教史铁生《我与地坛》,我将“感悟我、地坛、母亲三者之间的关系,我对地坛和母亲的情感”作为教学的主要目标,在课堂教学即将结束时,这样总结:

同学们,对于史铁生而言,是地坛与母亲给予他第二次生命,因此,多年以后,即使他离开了地坛,久久不曾回到地坛,也始终忘不了地坛给予他的启示,笔下文中多次写到地坛。地坛已经成为精神憩息的家园,那里虽然颓败却并不荒芜,充满了勃勃生机;同样,多年以后,即使母亲也离开了他,他也依然不曾忘记最初写作的初衷,为了让母亲骄傲,为了告诉母亲他找到了属于自已的路,母亲已经成为其写作的动力源。此时此刻,地坛即母亲,母亲即地坛,地坛与母亲告诉他,你应该活下去,以自己的方式走好自己的路。这就是地坛与母亲对史铁生最好的抚慰,也是史铁生收获的第二次生命。希望同学们课后在文中感悟作者更深层次的情感,下节课大家共同分享。

在总结语中,我再次将课堂教学中的主要内容重申了一次,通过比照说明,将地坛母亲对于作者的意义进行了重申,帮助学生理清三者之间的关系,也帮助学生明晰作者的情感,突出了教学重点和难点。这样的总结语,可以说对学生的学习具有提炼总结和指导归纳的效果,必将引起学生的注意,自然会明确学习的重点难点。

二、延伸勾连留余味

不少教师往往很注意课堂的开始和主要教学环节,却忽视了课堂结束语。这就像一个故事,开头很有悬念,中间情节也非常生动,而结尾却不了了之一般,让人感觉不是滋味。其实,课堂教学的结尾正如精彩故事的结尾一般,也需要精心设计,丰满课堂教学的结尾。在具体设计中,可以将与课堂教学相关的内容或者文学作品进行介绍延伸,引导学生在课后加以学习,将课堂学习延伸到课外,使得语文学习不仅仅局限于课堂,更多的是生活的积累。

如在教学《报任安书》这篇文言文时,我感觉这篇文章在风格上很有特色,将太史公的那种怨气、情绪表达得含蓄且耐人寻味,于是我设计了这样的总结语:

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看似回复任安的要求,其实直白地表达自己著作《史记》、不愿流俗世人的宏愿。在诸多不解、鄙视的眼光中正道直行,这是一种勇气,体现在文章中就是文气纵横、气势昂扬;这样的文章同样出现在《史记·太史公自序》中,还有其外孙杨恽《报孙会宗书》中,同样的不屈于,不计较世俗,正道直行,为几千年的中国文人壮了胆气、树了榜样。同学们课后可以将这三篇文章放在一起读,在领略这种文气的传承中,蕴文胆、养文心。

相信在这样总结语的提示下,会有学生在课后找来这两篇文章进行比较阅读,这就实现了语文学习延伸到课外的效果。

三、关注现实见行动

课堂结束语不同于导入语,不需要华丽的辞藻,也不需要生动的言辞,需要的是真正让学生在内心接纳文本传递的人生哲理、思想情感,在共鸣之余能在行动中有所体现。

篇7

做到既备教材又备学生。

开学初,我即认真地研读新课标与教材,力求准确把握难重点,难点,注意弱化难点,强调重点。以此为据,我认真备好每一节课。在备课的过程中,我既考虑到教材,又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力求充分备好符合学生水平的课。

二、用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改革课堂教学。

从参加新教材培训到实施课程改革以来,我反复学习有关的教育教学理论,深刻领会新课标精神,认真反思自身教学实际,研究学生,探究教法,逐步树立起以学生的终身发展为目的的教学思想,树立起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新的教学理念,在教学实践中积极探索焕发语文课堂活力,有助于学生能力提高与发展的语文课堂教学的新思路、新模式启发思维,训练方法为主的自读课文阅读方法、以感知――探究――反思――延伸为主线的重点篇目学习法、以合作――探究――创造――创新为核心的语文活动课等,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三、用生动灵活的教学方式,焕发课堂活力。

应试教学课堂围绕知识目标而展开,储存继承前人积累下来的经验和体验,但忽视了学生创新的动机、兴趣、情感、意志,如何激活所需的先前经验,新课标要求我们建立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的教学模式,激活学生好奇心,探究欲,培养学生主动思考、质疑、求索以及善于捕捉新信息的能力,并把这种能力的培养定为课堂教学的终极目的。例如在处理每单元的重点篇目时,我们始终采用整体感知――合作探究――反思质疑――拓展延伸的教学模式,根据不同内容精心设计问题,组织课堂教学。

课堂上体现的是一种亲切、和谐、活跃的气氛。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展现与培养,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组际互动,环境互动,在有限的时间内,每一位学生都得到了较为充分的锻炼和表现的机会。让学生成为课堂上真正的主人。师生的情感与个性融在其中,现实的生活进入课堂,学生在互动中求知,在活动中探索,既轻松地掌握了知识,又潜移默化地培养了能力。学生的整体素质有了质的提高,语文课堂真正焕发出它应有的活力。

四、每篇课文教完后都布置作业,及时、认真地批改作业。

作业是学生巩固所学知识的一个重要环节,我每篇课文教学结束后,都根据班上大部分学生的实际水平来布置作业。作业有字词抄写、课后拓展、小作文等形式。对作业的批改,我一直坚持全批全改,这样才能对学生知识落实情况有更好掌握,随时调整教学。小考本的使用我一直坚持这个好的习惯,收效很好,批改认真,多次受到教务表扬。

五、做好师生帮扶工作,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一开学,我便制定好师生帮扶工作计划,切实将师生帮扶工作落到实处。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积极性大大地被调动起来,能明确自己的学习目的;学习风气较以前有明显的变化,以前是“要我学”,现在是“我要学”。通过不断的加强训练,老师帮助学生获取一个个小成功,学生的自信心、意志力得到很大的提高。课本剧顺利开展,收到学生一致的喜欢和好评。

六、利用活动的开展,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爱好。

在本学期中,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各类活动,提高自己的语文素质。只要有征文比赛,我就让全班学生都写,再挑选出优秀的作文进行参加。这样极大地训练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并有了一定的提高。还将语文课,在高一四班尝试了室外语文课,强化背诵,都取得了很好的收效,这一大胆的尝试,受到学生热烈欢迎。

七、积极参与教研组、备课组活动

篇8

一、运用精细教学方法提高学生想象力

从小学、初中至高中,语文教学逐步开发学生思维的创造性和探究性。语文成绩的好坏,主要体现在教学能力这一课题上,思维的局限提高不了学生的想象空间,漠视的心态,无法在阅读中了解真意。造成这一困境的主要原因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形式过于单一,偏重于考试,局限于课文、徘徊于课堂的范围,用“填鸭式”的教学方法,程序性地简化了课程的安排,忽略了学生自主思考的空间,进而令学生墨守成规,只会答题、不懂延伸。这样只会加剧学生对课本知识越来越厌烦,教师对上课也是越来越不当回事,失去原有的工作热情,从而对自己选择的职业产生疑惑。

鉴于以上误区,高中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因紧张的学习课标而忽略了对课堂环境氛围的创造,如,课文《荷塘月色》,在教学中可以分为3个阶段:

第一阶段:板书的直接导入,利用多媒体制作的荷塘幻灯片投影播放;随着画面的渐进,教师可以与学生一起阅读课文,在学生的脑海里营造一种身临其境的荷塘意境。在播放录音的过程中,对于环境的描绘,像“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提醒学生注意聆听、阅读,刺激学生感官;在播放完毕后,列举问题,引导答案,延伸拓展文章抒发的情感,让学生自主讨论,放宽学习氛围,缓解学习压力。

第二阶段:以作者情感的导入,引发学生自主理解作者思想感情,逐段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写作时的情感及意义,并解释重要词汇,在习题的帮助下,加深学生对课文解释的印象,渗透知识的运用,借以领会全文。

第三阶段:让学生朗读背诵、回顾全文、总结分析,最后让学生放飞思维述说读后感,支持鼓励学生的不同看法,勇敢创新。

至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及时有效地感受课文的情境氛围,既能自主思考,也能在一种愉悦的环境中学到知识,学生的学习能力、思维的拓展和思想感情也会在这种情境中得到大大的提高。

二、学生观察力、敏感性的培养

高中语文的学习成果主要在写作方面得到体现,词汇的丰富、

语句的流畅、创意的实施、无一不在写作上得到充分的展示。而当今的学生,会的只是造作文、抄作文,却不会写作文;就算写出来也大多是滥竽充数,不仅死板单一且语句不流畅,也没有丰富的感彩。对于这种情况,需要的往往不是多加练习,而是要学会怎么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敏感性。只有看到别人看不到的亮点,才能显示出眼光的敏锐;只有从简单的事物中挖掘出所融汇的意义情感,才能引发别人的深思。

教师可以在教学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展开想象,例如,在课文《哈姆雷特》中,著名戏剧家莎士比亚用简单的文笔述说了哈姆雷特的故事情节,文中作者用灵敏的洞察力描绘了人物动作和形态,

使人物变得生动;又用细腻的对话描写敏锐地展示了哈姆雷特内心的矛盾冲突,令人情不自禁地以身代入,像文中“……请你暂时牺牲一下天堂上的幸福,留在这一个冷酷的人间,替我传述我的故事吧”哈姆雷特最后说的这句话,结合课文节选部分加以分析,询问:“这句话体现了哈姆雷特怎样的内心世界?”在学生转动思

维充分地发挥想象融入意境氛围感受作者写作心情的同时,加以引导;令学生模拟学习作者写作的方式,教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出发去看待事物,以此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敏感性。

敏锐的观察力能使学生在写作的同时,对一瞬而过的事物充分展开描绘,为内容添加更多色彩。而敏感力的发挥,会让笔下的角色注入灵魂,舞动起他们的臂膀,从而令读者流连忘返、持续地遨游于故事的海洋。

三、教学的活用,启蒙写作的灵魂

高中语文教学更加注重教导学生对人物、文章、诗词的人物情感、社会背景、课文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的理解,从中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转动自己的思维,学习作者的表达手法与感情融汇。只有灵活地运用教学方法,展开多种模式的引导,步入实践,令学生更容易地接受、汲取容纳后,才能掌握教师所授教的知识,更好地用自己的文笔写出赋有灵魂的作品,使文章不再空白单调,

笔下所描绘的色彩将更加绚丽多姿。

四、进一步提高学生语文写作能力的有效途径

1.吃透课本,学会灵活运用

课本是一切知识的来源,虽然我们在小学就开始接触语文,

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要学习的语文知识也在不断地增加。这就要求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紧抓课本,整理出知识点和难点,条理性地有规划地进行教授。学生课下积极回顾课上教师讲的知识点,不断复习、不断学习,吃透课本,灵活运用在平时的写作中,

要知道课本上的不是自己的,但是学会并能灵活运用就是自己

的了。

2.善于观察,丰富大脑

要知道语文无处不在。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不能只是死记硬背,而是要不断地观察、不断地思考、不断地将观察到的事物自行总结。把别人的变成自己的。善于观察不仅能够丰富视野还能丰富自己的知识含量。在平时的生活学习中,要多思考勤动脑,锻炼自己敏锐的观察力和文字的敏感度。

3.多读课外书,提高知识储备量

现今市面上的图书是越来越多,种类也是层出不穷。无论是经典名著还是一般的图书都要阅读一些。用心灵去感受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与作者产生共鸣。在阅读到好的书籍时,可以将读到的好词好句进行整理摘抄,多读多看,用自己的想法去感受作者独特的见解,在自己下一次的写作中也能出口成章、学以致用。所以说,学生就是要利用自己的课余时间“多读书,读好书”,感受到不同作者的不同思想感情和写作心境,不断地陶冶自己的情操,丰富自己的文学素养。

4.联系实际,多实践积累生活经验

语文来源于生活,却又高于生活。许多写作素材都是来源于实际生活的,这样写出来的文章才不会让人们读起来有空虚感,觉得一切都是真实存在的,才有了继续读下去的兴致。所以,学生在写作的同时一定要联系自己的实际生活,以自己的生活背景为蓝图,构建属于自己的写作风格。在平时的课余生活中,还可以经常到处走走,感受不同地区、不同人民和民族的风俗习惯和文化背景,增加生活的阅历、开拓自己的视野、积累更多的素材。

综上所述,高中语文教学对于学生培养应该从教学出发,灵活运用教学,使其生动化、多元化,再结合,拓展学生思维,以此融进写作,让学生掌握语文知识。

参考文献:

[1]高洪艳.论新课程标准下的高中语文教学改革[J].科教文汇:中,2010.

[2]黄卫华.提升高中语文教学品质策略研究[J].上海师范大学,2012.

篇9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材的精练、实用、高效,教师的智慧、才能、努力,教育环境的舒适等外因,最终只有通过学生自觉主动的学习活动才能起作用。因此,这一学年我通过各种比赛、评比活动致力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如学习诗歌单元就开展了诗歌朗诵比赛,学习唐诗、宋词就开展了“唐诗大战”、“决战宋词之巅”两个活动,学习古文单元就举行了“联合对抗”活动,等等。这些活动进一步帮助学生养成了主动探究性学习的学习习惯。学生基本能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了。

二、精讲课本范文

学生学习语文,主要还是依靠教师对课本范文的讲解,因此,在对课本范文的教学过程中,我认真做好教学中的每一步工作,认真对待每一节课。备课深入细致,教案书写工整详细,能做到教材、资料、学生齐备,真正做到了有备而上。所以在课堂上我胸有成竹,挥洒自如。由于高度的投入,饱满的热情,加上启发式的教学模式,学生参与率高,课堂气氛很活跃,对课本范文的掌握度较高。在此基础上,我系统地搞好专题练习,如语音题、字词改错题、修改病句题、古诗名句默写题等,有计划地扎实了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功底。

三、阅读教学长抓不放

高中阶段,特别是理科班,语文明显处于弱势的地位,学生课余用于学习语文的时间很少。而语文教学不能单靠课堂教学,必须依托课外活动。只有解决好这个问题,语文教学质量才有可能提高。因此,在日常教学中,我尽量保证每个星期都腾出一节课作为阅读课,自费购买了60多本《读者》、《青年文摘》、《青年博览》等课外书在学生中传阅。另外结合作文教学,经常给学生们朗读一些高考满分作文,还把一些学生写得好的周记、作文作为范文朗读。通过这些途径,学生们的阅读面得到了很好地拓展。

篇10

一月初,地球公转至近日点时,速度最快,太阳直射南半球,北半球是冬季,南半球是夏季;七月初,地球公转至远日点时,速度最慢,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是夏季,南半球是冬季。

2.根据昼夜长短情况判断季节(图2)

一年中,北半球处于昼长夜短是夏半年,昼短夜长是冬半年,南半球相反。

3.根据日出和日落方向判断季节

全球各纬度太阳东北升,西北落(极昼区除外),则太阳直射于北半球,北半球昼长夜短,为夏半年;南半球昼短夜长,是冬半年。

太阳东南升起,西南落下,则南半球昼长夜短,为夏半年;北半球昼短夜长,是冬半年。

4.根据日出日落时间判断季节(图3)

日出早于6点,日落晚于18点(如C),为夏半年;日出晚于6点,日落早于18点(如A),为冬半年。

*注意:日出日落时间为地方时(图4)。

5.根据科考时间和臭氧空洞判断季节

南极科考在北半球的冬季去,同时南半球为夏季,而北极科考是北半球的夏季去。南极的臭氧空洞是在9―11月出现最大。

6.根据气压带和风带的位置判断季节

气压带风带的位置移动规律是:大致是北半球夏季北移,冬季南移。

7.根据北印度洋的洋流判断季节

北印度洋海区:冬季受东北季风影响,海水自东向西流,形成逆时针的环流;夏季西南受季风影响,海水自西向东流,形成顺时针的环流。

8.根据季风风向判断季节(图5)

我国东部盛行东南季风,为北半球的夏季,盛行西北季风为北半球的冬季;印度半岛盛行西南季风为夏季,盛行东北季风为冬季。

9.根据气候特征判断季节

地中海气候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从而判定所在地的季节。如北半球地中海气候,7月(夏季)炎热干燥,1月(冬季)温和多雨(图6),而南半球的地中海气候1月(夏季)炎热干燥,7月(冬季)温和多雨。

10.根据海陆气压分布状况判断季节

11.根据等温线的弯曲判断季节(图7)

在图示的北半球的气温分布图中,当陆地等温线向北或高纬凸出时,海洋等温线向低纬凸出。此时为北半球的夏季,反之为冬季。

同样,南半球的等温线陆地向高纬(南)凸出时,为南半球的夏季(1月),海洋向低纬(北)凸出;反之为冬季(7月)。

12.根据雪线高度的变化判断季节

冬季雪线下降,夏季雪线上升。

13.根据河流的水文特征判断季节(图8)

在季风区的河流因降水集中在夏季,河流夏季流量大,冬季流量小。地中海式气候则是冬季河流流量大,夏季流量小。

14.根据河流入海口的盐度判断季节

在夏季降水多的地区,在河流的入海口盐度低,如长江、尼罗河、恒河、密西西比河入海口在夏季盐度低,冬季盐度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