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商学院模板(10篇)

时间:2022-10-14 15:45:56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品牌商学院,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品牌商学院

篇1

娃哈哈是混合型品牌策略。大部分品类延用娃哈哈品牌,随着市场规模的进一步做大,部分品类启用了新品牌,如营养快线、非常可乐、启力等。

食品企业采用多品牌策略的代表是达利集团,他就是使用旗下的三大品牌“达利园”、“可比克”、“好吃点”分别针对休闲食品中派、薯片和糕饼三个不同品类的细分市场。

到底是选择单一品牌策略还是多品牌策略,可根据主品牌的市场接受程度来做选择,雀巢曾大力推广矿物质水的独立品牌“飘蓝”,但发现“飘蓝”推起来很吃力、成本居高不下,再加上矿物质水单用雀巢这个品牌消费者也能接受,于是就果断地砍掉“飘蓝”,2001年下半年就在市场上见不到飘蓝水了,如果不科学地分析市场与消费者像愣头青一样还继续推飘蓝,也许几千万、上亿的费用就白白地流走了。采用多品牌策略,还要考虑多品牌的市场接受程度。如雀巢矿物质水曾采用的独立品牌“飘蓝”,是因为独立品牌“飘蓝”推广力度不够还是本身品牌名有问题,这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其他几个品类上,雀巢又灵活地运用了“宝路、美禄、美极”等品牌,这种联合品牌战略,既有效地利用了雀巢这一可以信赖的总品牌获得消费者的初步信任,有用新品牌来张扬产品个性,节省了不少广告费。

同样是花生生产商,青岛的“清光”换成了“老三东”,而临沂的富春公司就使用了“春旺”单一品牌。

产品种类增加后究竟是进行品牌延伸新产品沿用原有品牌呢,还是采用一个新品牌?

世界品牌元素派创立者丁举昌建议,这要从品牌的含金量、所经营的品类、市场推广时间、市场接受度等几个方面考量。针对不同的消费群,可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同品牌,含金量不同,首先看原品牌能否启动市场,

企业可根据自身的情况和特点决定采用适合自己企业发展的品牌策略。规模较小的休闲食品企业或新进入休闲食品市场的企业,也可以先使用一个品牌运作某个品类的市场,待品牌提升和市场规模做大后再根据企业的现状和市场需求决定采用那种品牌策略。有比主品牌更好的新品牌可以花点精力培养,可以打造黄金单品。相对单一品牌策略,多品牌策略的主要优势是能够在每一个细分市场建立清晰的品牌形象,充分做大每一个细分市场的规模,这种品牌策略的主要劣势就是传播费用相对较高。

篇2

哈佛商学院以首创案例教学,并使案例教学臻于完美而著称,它可以提供关于公司商业实践的7000个案例研究文件,但唯独没有对自己这个挣钱机器进行案例分析,要知道它本身也是一个产业,被誉为“造钱工厂”。在2002年到2003年财政年度,哈佛商学院产值2.94亿美元,净赚800万美元。

一个企业势必会追求更高的利润,那么哈佛商学院会提高学费吗?会降低教授们的工资吗?这些都是典型案例分析所关心的问题。此外,哈佛商学院这个品牌可谓价值无限,或许还远远未被开发出来。

不过,显然哈佛商学院从没有忽视其显而易见的品牌效应。它每年仅从出版物一项就可以进帐9300万美元:每份案例研究手册卖给公司6.5美元,卖给学术机构是3.7美元;商学院出版社每年自己出书;旗下的月刊《哈佛商业评论》全年订阅费是118美元,而刊登一页全彩广告的费用是3.4万美元。

哈佛商学院把品牌用到极致的另一个方式是帮助企业管理人员“镀金”。程序大致如此:公司老板将一名主管送到商学院进行为期9周的学习,授课者都是同时为两年制MBA班授课的名教授。公司只需花费5.1万美元,这名主管就可以自称为哈佛商学院毕业生了,为自己的简历添上光彩一笔。

哈佛商学院成立于1908年,是世界范围内首个推出工商管理教育(MBA)的学校,成为世界商学院的楷模。它在商学院中首创了案例教学法,仅去年就卖出了670万本案例研究手册。1947年,哈佛商学院又首创了在企业中开办商业课程的先例,其所使用的如圆形剧场般的环形课堂也成为流行的课堂设置模式。哈佛商学院还十分懂得宣传自己的特色:每年哈佛在查尔斯河上举行的划船比赛,商学院赛手的桨橹上都有美元图案。

哈佛商学院的入学通知书也是热门商品。2003年,大约有8500名学生申请哈佛商学院,但只有12%的人能够获得登堂入室的“入场券”,而在12%的优秀人才中,许多人手里都握有多所一流商学院的入学通知书,但他们中90%的人都会最终选择哈佛,使哈佛商学院成为全美入学比例最高的商学院。此外,专为从业者设置的“速成班”―――为期9周的管理教育课程,淘汰率相对低些,但入学率也只有70%,并不是有了钱就能上。如果你赚9周时间太长,还可以选择为期4天的高级研讨班,比如需交6000美元的“管理品牌内涵”课程。去年,光这个高级研讨班就招收了6600名学员,足见其受欢迎程度。

品牌忠诚也帮了哈佛的大忙。詹姆斯・迪特里是迈阿密一家品牌顾问公司的创始人,他特别想上哈佛专为高级主管开设的三年制“总裁班”,为此申请了7年才如愿以偿。1997年,迪特里拿到了学位证书。此后,他就积极回报母校。去年,在特里的帮助下,哈佛商学院校友会纽约分部筹得用于招聘教授的400万美元资金,觉得物有所值的他还打算出钱送自己的员工参加商学院的各种课程班。

此外,哈佛商学院还懂得输出品牌。目前,1/4的哈佛MBA毕业生和1/3在校生来自海外,生源遍布全球76个国家。而像欧洲著名的商学院―――法国的INSEND商学院和瑞士的IMO商学院的创建都离不开哈佛商学院的参与。

经济不景气,哈佛怎么办

不过,美国经济不景气的现状也波及到了这家商学院的就业。如今,即使是真金炼就的哈佛商学院毕业生也不像以前那样“皇帝女儿不愁嫁”了。过去,90%的哈佛商学院毕业生一毕业就有企业抢着要。而2003届毕业生的工作机会率降为88%。

经济不景气也波及到工作人员。近两年来,商学院出版业这一块(包括商学院出版社和《哈佛商业评论》月刊)已裁员10%,现在只剩240名员工。为了提高出版物的销量,去年,商学院聘请了出版界老将戴维・万做出版社总裁,此人曾在两大著名出牌集团―――企鹅公司以及西蒙・舒斯特公司供职多年,经验丰富。如今,戴维・万已开始在中国等地展开营销(这些地方案例教学法正慢慢起步),去年他还为哈佛出版社设置了一个新网站,专门销售案例研究手册。于是,哈佛商学院也似乎更具有商业气息了。

除此之外,哈佛商学院还可以通过哪些途径提高利润呢?理论上讲,哈佛商学院有可能降低200名教师的工资。哈佛商学院聘用的教授如果表现良好,在执教一定期限后可被授予终身职位,一般起薪是11.5万到12万美元之间,最高可达20万美元。但是,就如同篮球明星不单靠俱乐部死工资吃饭一样,商学院教授们也有许多隐性收入。他们可以兼职管理公司或做公司管理顾问,学院也允许他们一周拿出一天从事这些工作。哈佛商学院,教授们基本上是一半时间教学,一半时间留作研究。

一般来说,哈佛商学院教授们的顾问费绝非其他商学院的同行可比。据说,哈佛商学院教授在外边拿到的跟学校给的一样多。所以,即使哈佛真的变成了拼命降低教授薪水的小气鬼,这块金字招牌还是能够招徕许多能人。

除了固定薪水外,做哈佛商学院教授还可以从院方得到许多其他好处。其中一个是有权使用该院设在硅谷、香港、布宜诺斯艾利斯、巴黎和东京的研究所。而学院为教授们旅行、参加国际会议之类的活动所提供的资金也很充裕。自2002年起在商学院教授会计学的副教授马克・布拉德肖表示,他回绝了来自哥伦比亚大学、芝加哥大学这些名校的邀请依然呆在哈佛,因为“在哈佛,没有任何我需要的东西是我得不到的,也没有任何东西是我需要的时候得不到”。

篇3

哈佛商学院以首创案例教学,并使案例教学臻于完美而著称,它可以提供关于公司商业实战的7000个案例研究文件,但唯独没有对自已这个挣钱机器进行案件分析,要知道它本身也是一个产业,而且是一个拥有巨额财富的产业,被誉为“造钱工厂”。在2002到2003财政年度,哈佛商学院产值2.94亿美元,净赚800万美元。

一个企业势必会追求更高的利润,那么哈佛商学院会提高学费吗?会降低教授们的工资吗?这些都是典型案例分析所关心的问题。此外,哈佛商学院这个品牌可谓价值无限,或许还远远未被开发出来。

不过显然,哈佛商学院从没有忽视其显而易见的品牌效应。它每年仅从出版物一项就可以进账9300万美元:每份案例研究手册卖给公司是6.5美元,卖给学术机构是3.7美元;商学院出版社每年自己出书;旗下的月刊《哈佛商业评论》全年订阅费是118美元,而刊登一页全彩广告的费用是3.4万美元。

哈佛商学院把品牌用到极致的另一个方式是帮助企业管理人员“镀金”。程序大致如此:公司老板将一名主管送到商学院进行为期9周的学习,授课者都是同时为两年制MBA班授课的名教授。公司只需花费5.1万美元,这名主管就可以自称为哈佛商学院毕业生了,为自已简历上添上光彩的一笔。

哈佛商学院成立于1908年,是世界范围内首个推出工商管理教育(MBA)的学校,成为世界商学院的楷模。它在商学院中首创了案例教学法,仅去年就卖出了670万本案例研究手册。1947年,哈佛商学院又首创了在企业中开办商业课程的先例,其所使用的如圆形剧场般的环形课堂也成为流行的课堂设置模式。哈佛商学院还十分懂得宣传自已的特色:每年哈佛在查尔斯河上举行的划船比塞,商学院赛手的桨橹上都漆有美元图案。

哈佛学院的入学通知书也是热门商品。2002年,大约有8500名学生申请哈佛商学院,但只有12%的能够获得登堂入室的“入场券 ”,而在12%的优秀人才中,许多人手里都握有多所一流商学院的入学通知书,但他们中90%的人都会最终选择哈佛,使哈佛商学院成为全美入学比例最高的商学院。此外,专为从业者设置的“速成班”――为期9周的管理教育课程,淘汰率相对低些,但入学率也只有70%,并不是有了钱就能上。如果你嫌9周时间太长,还可以选择为期4天的高级研讨班,比如需交6000美元的“管理品牌内涵”课程,去年,光这个商级研讨班就招收了6600名学员,足见其受欢迎程度。

品牌忠诚也帮了哈佛的大忙。詹姆斯・迪特里是迈阿密一家品牌顾问公司的创始人,他特别想上哈佛专为高级主管开设的三年制“总裁班”,为此申请了7年才如愿以偿。1997年,迪特里拿到了学位证书。此后,他就积极回报母校。去年,在迪特里的帮助下,哈佛商学院校友会纽约分部筹得用于招聘教授的400万美元资金,觉得物有所值的他还打算出钱送自已的员工参加商学院的各种课程班。

此外,哈佛商学院还懂得输出品牌。目前,1/4的哈佛MBA毕业生和1/3在校生来自海外,生源遍布全球75个国家。而像欧州著名的商学院――法国的INSEAD商学院和瑞士的IMD商学院的创建都离不开哈佛商学院教授的参与。

经济不景了,哈佛怎么办

不过,美国经济不景气的现状也波及到了这家商学院的就业。如今,即便是真金炼就的哈佛商学院毕业生也不像以前那样“皇帝女儿不愁嫁”了。过去,90%到95%的哈佛商学院毕业生一毕业就有企业抢着要。而2003届毕业生的工作机会率降为88%。

经济不景气也波及到工作人员。近两年来,商学院出版业这一块(包括商学院出版社和《哈佛商业评论》月刊)已裁员10%,现在只剩240名员工。为了提高出版物的销量,去年,商学院聘请了出版界老将戴维・万做出版社总裁,此人曾在两大著名出版集团――企鹅公司以及西蒙・舒斯特公司供职多年,经验丰富。如今,戴维・万已开始在中国等地展开营销(这些地方案例教学法正慢慢起步),去年他还为哈佛出版社设置了一个新网站,专门销售案例研究手册,于是,哈佛商学院也似乎更具有商业气息了。

除此之外,哈佛商学院还可以通过哪些途径提高利润呢?理论上讲,哈佛商学院有可能降低200名教师的工资。哈佛商学院聘用的教授如果表现良好,在执教一定期限后可被授予终身职位,一般起薪是11.5万到12万美元之间,最高可达20万美元。但是,就如同篮球明星不单靠俱乐部死工资吃饭一样,商学院教授们也有许多隐性收入。他们可以兼职管理公司或做公司管理顾问,学院也允许他们一周拿出一天从事这些工作。在哈佛商学院,教授们基本上是一半时间教学,一半时间留作研究。

一般说来,哈佛商学院教授们的顾问费绝非其它商学院的同行可比。据说,哈佛商学院教授在外边拿到的跟学校给的一样多。所以,即便哈佛真的变成了拼命降低教授薪水的小气鬼,这块金字招牌还是能够招徕许多能人。

除了固定薪水外,做哈佛商学院教授还可以从院方得到许多其他好处。其中一个是有权使用该院设在硅谷、香港、布宜诺斯艾利斯、巴黎和东京的研究所。而学院为教授们旅行、参加国际会议之类和活动所提供的资金也很充裕。自2002年前在商学院教授会计学的副教授马克・布拉德肖表示,他回绝了来自哥伦比亚大学、芝加哥大学等名校的邀请依然呆在哈佛,因为“没有任何我需要的东西是我得不到的,也没有任何东西是我需要的时候得不到的”。

去年,商学院出资4万美元让管理学教授戴维・加尔文跟踪研究波士顿一家著名医院新任院长保罗・列维的管理案例。加尔文每两周对列维采访一次,并将整个采访过程全程录像。后来,加尔文把录像带以及列维的工作日历和备忘录用于教授MBA班和总裁班,成为颇受欢迎的多媒体案例教学范例。加尔文还自行把这些资料汇集成册出售。可见,商学院为教师提供的空间有多大。

如果哈佛商学院既想提高利润空间,又无法降低成本,那么按常规推测,另外一个可能就是提高学费了。

篇4

前瞻观点:

在品牌管理方面,不仅仅是产品质量,为顾客提供的服务也变得愈发重要了。顾客不但关心一个品牌代表着怎样的产品,而且十分在意品牌提供的服务,同销售代表之间的沟通,购物环境等。这些都是提升和维护品牌价值、品牌资产所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一个品牌要想在市场上有竞争力,就必须关心顾客体验。

打造品牌竞争力

根据对香港零售业的调查,消费者特别是中国大陆消费者对于品牌的期待正在发生转变,他们不但关心一个品牌代表着怎样的产品,而且十分在意品牌提供的服务,同销售代表间的沟通,购物环境等。这些都是提升和维护品牌价值、品牌资产所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

一个品牌要想在市场上有竞争力,它就必须关心客户体验。如果顾客到平价超市购物,店家就要注意让顾客能够轻而易举地找到想购买的商品。购买奢侈品时,比如说珠宝,整个购物体验十分重要,销售人员应该能够很好地为顾客做出说明和解释。另外,顾客的购物体验一定要能够同他们的生活方式相符合。一个品牌所代表的是什么?它不仅提供顾客所需要的产品,也反映他们的身份和地位。去沃尔玛购物的顾客讲究的是效率、折扣和数量。高档一点的超市要能够为顾客带来快乐的时光,设有休息区域,开咖啡店等。

管理品牌乃管理客户体验

创立和管理品牌其实是一项十分具有挑战性的任务,因为归根结底,管理品牌的本质是“管理顾客体验”,一个品牌代表了顾客接触和使用一家公司的服务或产品的经验,出色的品牌会令客户有宾至如归的愉快经验,并且会希望下次再使用有关服务或产品。要出色地管理客户的体验,就要整合企业价值链上的每个功能及涉及的人事/组织,从而令每个功能/人事/组织可以共同创造价值。

品牌建立切忌“人有我有”

至于如何打造一个成功的品牌,首先就必须清楚地知道所卖的是什么产品?这个产品要卖给谁?品牌一定要反映出这个品牌非常独特的理念。就拿香港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为例,我们特别强调自己的使命与其他商学院不同,我们的核心价值是“应用知识,实践智慧”(Qualify For The Real World)。这几个简单的字,就表达出我们商学院品牌的独特理念。所以我们商学院里面的所有课程,都是高质量和应用于商业社会的。

我们商学院定位清晰,就是走三个“I”的方向,第一个“I”是“Internationalization”(国际化);第二个应用性的研究,“I”是“Interdisciplinary Research And Programmes”(跨学科研究和课程);第三个“I”是“Innovation”(创新)。在创新方面,我们特别开设了工商管理博士课程,已经办了十年,它成为全球首批最先获得英国学术认证机构“工商管理硕士课程协会”(AMBA)认证的同类课程。国际化方面,香港理工大学商学院已经同瑞士、加拿大和美国著名商学院建立合作关系。另外,品牌管理研究不只局限于营销学科,涉及成本和品牌资产的会计和金融学科,以及供应链管理都是我们科研的重点。目前,我们跨学科研究有三个研究中心。

事实证明我们的品牌策略很成功,香港理工大学商学院在国际享誉渐隆,科研在全球排名88位。今年我们力争进入前50名。

篇5

最高领导亲自掌帅营销

要做到“酷”的营销,公司最高领导只有一件事是不能授权的,那就是营销。没有股东,公司仍然可以生存;在网络时代,就算没有员工,也可以生存,一个人就代表了一个品牌,或者一个工作室,或者一家公司。

但是,没有顾客,公司也好,个人也罢,就不能生存。所以,“酷”的营销的公司最高领导总是把顾客当做他的工作中心。

要做到这一点,就是确保营销部门不要过于庞大。这一点说来容易做来难,传统的营销高手拥有宠大的营销组织,大量聘用刚出校门的企管学生在前线拼搏。当组织越来越大,营销决策者距离顾客也就越来越远。最高营销领导与顾客之间,隔着五层、十层是常有的事。层层叠起的营销中间管理层,会让决策逐渐早走样。“酷”的营销主管相信,顾客的意见还是第一手才最真实。“酷”的营销公司讨厌科层的营销架构。

象维京航空(Virgin Atlantic)公司的董事长布莱森(Richard Brandson)先生,如果你搭乘了他的航空公司,而不巧航班误点了几个小时,那他一定会站在机舱口向你握手致歉,亲自送给你一张维京音乐厅或酒吧的免费卷。这不是作秀,而是他的确在意公司的服务。相反,大多数航空公司遇到此类情形定会通过播音员告知旅客耐心等候。

哈雷机车公司(Harley-Davidson)也是“酷”的营销典型。1982年公司面临日本机车竞争者严厉的营销攻势,几乎难以招架。靠着组织哈雷机车俱乐部,将哈雷爱好者凝聚在品牌周围,并不断吸引新顾客的加入。公司的董事长和最高主管形成不成文的习惯,每周花时间和顾客(哈雷迷)一起聚会,并肩骑自选自行车,以此来了解顾客的观点。

谨慎运用市场调查

传统营销公司依赖市场调查,每年的预算宠大。以宝洁为例,每年在中国市场上的营销调研支出就超过1亿人民币,最高营销决策者籍着市场研究部呈上来的数据作决定。与传统营销手法不同,“酷”的营销谨慎运用市场调查。

他们认为,市场调查只能应付“一般”状况,它告诉营销人员的是“一般”顾客的消费与购买行为。“酷”的营销需要了解的是丰富的个体,消费者不是由数据所代表的“一般”,而是有丰富个性与不同需求的鲜活个体。“酷”的营销公司会通过直接与顾客接触来收集资料,如在生活周遭或购物时,采集资讯。他们可能每个星期固定花一些时间和顾客聊天,而不是象宝洁的营销人员坐在单边镜(One-way Mirror)的房间观察所谓的“座谈会”(Focus Group)上顾客的谈话。

例如,哈雷机车的董事长经常与其顾客一起骑自行车,了解顾客对公司自行车的意见。维京航空的营销人员常常站在机场的出口处,观察刚从维京班机上出来的旅客的表情,以便航班服务的改进。波士顿啤酒在美国的市场份额不在前三位之列,但却是个真正“酷”的营销者,其最高营销主管是酒吧的常客,常常去酒吧的目的不外是亲眼看看消费者对品牌的消费情况。

美国庞物食品公司伊阿姆斯(Iams)的最高营销主管马希尔(Clay Mathile)认为,公司的顾客是猫和狗,而不是宠物的主人。因此,他放弃了传统的大笔市场调研预算和广告支出,而是每个周末到全国各地的宠物展览会,亲自赠送免费的狗食样品。这样一步一步,凭着热情,公司从1982年的1600万美元营业额,增长到1997年的5亿美元。

当日本的佳能照相机在美国的市场份额输给美能达、奥林巴斯时,公司不是依赖传统的市场调查,从广泛的范围作大样本的调查,而是派营销经理去售点现场。他们花了六个星期,装着顾客模样去出售佳能照相机的商店柜台买佳能相机,结果发现他们的品牌的货架陈列总是很糟糕,售货员的服务态度与素质也很不理想,对佳能品牌不够热心。其结果令佳能公司考虑更新分销渠道,开办自己的销售店,最终在美国市场抢回市场份额。

不一样的营销组合

究竟多少钱花在广告上,多少钱花在其它营销活动上?“酷”的营销不赞成大笔的广告费用,它们也受到公司营销资源不足的限制,不可能有大笔的广告预算。他们更喜欢花精力和金钱与顾客沟通。他们认为,传统的营销预算观念往往只鼓励人把钱花掉,却不必达到什么效果。而当营销人员面临机会时,预算观念又让他们失去机会。“酷”的营销喜欢一对一的沟通,如直接信函、网络,或赞助当地的运动会。

例如,百事可乐面对强敌可口可乐,反对一味的单向电视广告,而是采用巡回音乐演唱会来与消费者沟通,推广品牌。从80年代中期的迈克尔.杰克逊,到90年代的珍妮.杰克逊,以及拉丁王子瑞奇.马丁,再到香港的郭富城、王菲。他们都用音乐而不是广告来传达百事文化和百事营销理念。在美国,“新一代的美国人”成为维系消费者群体的流行广告语;在中国,“新一代的选择”一样表达了追求时尚的青年的心声。

瑞士斯沃琪手表没有模仿劳力士(Rolex)、派捷特(Piaget)等定高价,花大笔钱作广告。而是以时尚来突出定位,以促销和活动来维系顾客。它选择在瑞士一家艺术品工厂生产本身就代表了一种“酷”的营销作法。不断推出新款式,每种款式进行限量生产使得斯沃琪显得难得而不同凡响。而委托拍卖行进行拍卖,在里斯本博物馆开设有防弹玻璃的陈列室,使它赢得“现代古董”的地位。不断推出斯沃琪太阳镜、眼镜盒,斯沃琪BP机,斯沃琪汽车或微型汽车等斯沃琪购买者喜欢的东西,把斯沃琪爱好者紧密团结在自己品牌周围。 痴迷品牌

“酷”的营销非常在意品牌品质,无论是在初出道的时候还是业绩很大时,对品牌都是不折不扣,从不做伤害品牌的事。

篇6

首先我代表商学院全体师生对各位嘉宾,各位校友的光临表示热烈地欢迎。今年是北京服装学院五十华诞,各位嘉宾及校友代表们不辞辛劳,从四面八方汇聚在北京服装学院商学院,共庆母校五十华诞,为母校的发展进言献策,令每一个北服人感动。作为商学院院长,请允许我代表商学院全体师生再次对各位的光临表示热烈地欢迎和衷心地感谢。

回首五十年间,商学院也走过了25个春秋。

二十五载栉风沐雨,二十五载沧桑变幻。商学院自1985年创建以来,历经几代领导集体的励精图治,艰苦创业,从创办初期的管理工程系成长到今天的商学院,由最初的教师8人,在校生29人发展到今天教师近70人,在校生近1900人。商学院已经成为一所集经济学,管理学,文学为一体的二级学院,下设国际经济与贸易等6个本科专业;服装营销与管理等2个硕士培养方向;管理学科国际合作1个博士培养方向;文化艺术管理等3个双学位专业;形成了以本科教育为主,研究生培养渐成规模的高等教育体系。

二十五载春秋寒暑,二十五载文化积淀。商学院二十五年的历史是一部光荣的创业史,奋斗史,是一曲高昂奋进的战歌,是一幅浓墨重彩的画卷。目前,商学院拥有1个市级学术创新团队和1个市级优秀教学团队;北服·新百丽1个市级校外人才培养基地;服装经理人培训中心,服装营销研究所等4个培训研究机构;服装品牌检测和广告制作等9个实验室;与北京顺美服装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电通广告有限公司等单位建立了10个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首都服饰文化与服装产业研究基地"就设在商学院,"华北百丽商学院"也挂牌在北服商学院。近年来我院教师承担了国际合作,国家级,省部级等各类科研课题达到100余项。教师发表科研论文达数百篇,出版专著,教材近百部。科研经费也在2004—2009的五年间由21万元增长了近10倍。

二十五载滋兰树蕙,二十五载桃李天下。二十五年来,商学院已培养毕业生近4500人,一批批精英良才在国内外各行各业,各自岗位上辛勤工作,硕果累累,以卓越成绩回报社会,为母校增光添彩。今天的商学院,正是数代商学院师生勤耕不缀,精诚为教,精心育人,不懈奋斗的结果;正是历届莘莘学子以"扎根基层,埋头实干,动手能力强,思想素质好"而深受用人单位好评,为母校赢得良好办学声誉的结果。校友们运用自己的影响力,为商学院的建设出谋划策,捐资出力,洽商引资,通过捐助,奖学金,奖教金,项目合作,人才培养等方式为商学院的教学,科研以及学生带来了丰富的资源。商学院的每一次发展,每一个进步,每一份成就,都浸透着一代又一代商学院师生的拼搏汗水与心血智慧,都凝聚着广大校友和万千学子的深切期盼与鼎力支持,都承载着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与热情帮助。

二十五载薪火相传,二十五载弦歌不断。自强不息,奋力拼搏,抢抓机遇,勇立潮头,是二十五年来商学院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蹒跚学步到搏击风浪的创业精神的集中概括。尤其是近几年来,商学院大踏步跨出国门,与英国剑桥,美国,挪威等高校共同承担了数项国际合作项目,与香港,美国,英国等国家和地区高校开展了学术交流。商学院已经初步建成具有国际知名度的综合学院。

抚今追昔,沧桑巨变,情结不变。今天看到很多熟悉的面孔,虽经岁月洗礼,但依然倍感亲切。"情相邀,心相聚",我相信,此刻各位的心情和我一样激动,非常珍惜今天的相聚。值此校庆之际,为广泛联系校友,团结校友,增进感情,为促进母校的不断发展和提高,为国家培养更多更好的人才,根据校友倡议,北京服装学院校友总会商学院分会正式成立。

各位嘉宾,各位校友,商学院校友会的成立是商学院校友生活中的一件喜事,也是一件重要的事情。它使我们有了寄托情思,交流信息,资源共享,联络感情的平台。我们将遵循"以感情为纽带,以活动为载体,以合作交流为渠道,以事业发展为目标"的指导思想,不断加强校友之间,校友与学校之间的联系,通过扎扎实实的服务为校友创业创新铺路搭桥,为校友事业发展推波助澜。使商学院校友会真正成为校友的精神家园。

篇7

当人们选择投资自己时,学费绝对不是首先考虑的问题,他们需要思考的是,商学院的平台能带来什么?在一生中最黄金的工作年龄,花至少一年的收入,外加两年甚至更多的时间,给自己换张招牌,是否划算。

G老师是清华经管学院一个EMBA班的班主任,她这个班60个学员,平均年龄不到40岁,半数资产过亿,不乏几十亿的隐形富豪,“EMBA就像一线品牌的奢侈品,能买得起的对价格都不敏感。”在她的印象里,学费多少不是学员关心的,他们只关心两个问题:第一,谁是我的老师,有没有资格给我上课?第二,我的同学是什么人,能带给我什么价值?作为第二个问题的补充延伸,同学的实力、领域等是男同学关心的问题,一些未婚女学员则会对班上未婚男同学的比例暗暗留心。优秀的单身女性要想有一个“门当户对”的婚姻,要相信爱情还要上过商学院。

商学院带给人们的还有“圈子”,也就是人与人的联系。几大商学院有不同的学员群体:中欧商学院,集合了许多外企和IT企业高管,走国际化道路;长江商学院,则是名副其实的“富豪俱乐部”,时有名人、明星出现;北大汇丰,因为地缘优势,集合更多深圳乃至香港的顶级民营企业家。在男人这个圈子里,一起同过窗,一起扛过枪,一起下过乡,一起分过赃,就有可能成为铁哥们。后三样因为时间和空间问题,几乎不可能了,而同窗则是可以立刻实现的。“圈子”并不是一个贬义词,从客观角度来看,选择什么样的朋友,就等于选择了什么样的人生。每个人都在选择自己成长的节奏,比如熟记祖宗家训、投身社会大学、遵循10000小时的定律,或者多看几遍机场里卖的那种成功学DVD……

好吧,选择读个商学院,似乎更实际一些。

篇8

中国MBA教育已走过21年历程,发展速度迅猛,每两年一次的“中国最佳MBA排行榜”,从2004年首届至今,已成功举办五届,调研的时间跨度超过了十年,可以说,我们一直与中国MBA教育发展同步,见证整个行业的每一步变革和创新。

本年度调研和排行,先从国内200多个MBA项目中,初选60个项目,再进行三方位(商学院、MBA学生、企业雇主)调研,经过三个月的问卷调查、数据采集,两个月的数据分析,最终编制出本年度的中国最佳MBA排行榜。

过去几年,改革浪潮席卷整个MBA行业,各项目在培养方案和招生上,纷纷开始大力改革,一些改革先行者已开始收获战果,从榜单的名次变化中,体现得尤为明显,也导致本年度整个榜单的座次变化较大。

前十强座次变化明显

在本年度榜单中,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MBA以明显的综合优势,第五次蝉联榜首,并获得师资实力、品牌影响力、学生满意度和企业雇主评价四个核心指标的单项第一,清华近几年在培养方案和招生方面的改革成效显著,确保了持续领先。

作为榜首最有力的竞争者,上一届与清华并列榜首的中欧国际工商学院MBA,本年度以微弱差距屈居第二,所有指标都与清华不相上下,并且保持其传统优势,获得职业发展、毕业两年后收入涨幅两个单项指标第一。

最早实行招生改革的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MBA,近两年生源质量有明显提升,今年首次进入前三强,取代了过去四届一直位列第三的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MBA,不仅获得就业指导单项第一,还在职业发展、学生满意度和企业雇主评价等多个指标上位居前列。

与上届相比,本年度榜单的前十强座次,除了清华MBA稳坐榜首之外,前三强、前十强都有明显变化。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MBA以很微弱的劣势,错失前三强。在几大传统名校中,北大光华MBA的全方位改革相对较晚,但其综合实力仍在稳步提升,师资实力、品牌影响力、职业发展等指标都优于上海交大安泰。

排在第五到第八位的,分别是复旦大学管理学院MBA、人民大学商学院MBA、浙江大学管理学院MBA、厦门大学管理学院MBA,这四个项目较上一届都提升了两个名次。复旦MBA和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MBA,近两年通过招生等多项改革和创新措施,使项目质量显著提升。

浙大MBA在过去两年中,报名数量和生源质量提升很快,其报名人数与实际招收人数的比率为7.27:1,与上一届相比,几乎翻了一倍,同时在就业指导、职业发展、毕业后薪酬涨幅等方面的提升也很显著。厦门大学MBA的跃升,体现在招生和培养模式的创新力度上,学生满意度也较高。

位列第九和第十的,分别是中山大学管理学院MBA和长江商学院MBA,这两个项目较上一届名次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主要体现在报名数量、实际招收人数、就业指导、企业雇主评价等方面。

后20强“黑马”频出

在本年度排行的后20强中,提升超过5个名次的项目有4个,分别是排名第15位的北京邮电大学经济管理学院MBA、第17位的上海财经大学MBA、第20位的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MBA和第25位的华南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MBA。

另外,还有四个项目首次入榜,分别是排名第26位和第27位的大连理工经济与管理学部MBA、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管理学院MBA,以及第29位和第30位的暨南大学管理学院MBA和云南大学工商管理与旅游管理学院MBA。

在后20强中,北京地区的几个项目提升较快,除了前面提到的北邮MBA、北交大MBA和北航MBA外,对外经贸大学国际商学院今年也提升了两个名次,位列第11位。北京大学国际MBA(BiMBA)保持第12名没变。

第13位的南开大学国际商学院MBA、第14位的四川大学工商管理学院MBA、第16位的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MBA,以及第18位的吉林大学商学院MBA、第19位的南京大学商学院MBA,均为各自区域内最强的MBA项目,它们在本区域的影响力,远大于全国性的传统名校项目,并且都在逐步加大向外拓展生源的力度。

从过去两年来看,培养方案和招生的改革,对名次变化的影响较大,改革的力度如何、改革的进展快慢,直接影响到项目对学生的吸引力及质量。在改革的浪潮下,不进则退,体现到名次变化上,上升下降都很明显,个别项目由于后劲不足,最终跌出榜单。

本年度调查发现

在上一届排行时,我们曾做出判断:未来两年,全面改革将成为主流趋势,这不仅会使MBA整个行业上一个新台阶,也会对竞争格局产生根本影响。两年过去了,又有哪些新的变化呢?

多数项目改革成效明显

正如我们所料,在过去两年中,排名前30强的项目,85%以上都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改革,效果的最直接体现是:生源质量和报名人数快速提升。改革较早的清华MBA,2012年入学的招生中,共进行四批提前面试和一批正常批面试,报名总人数达到4122人,比上一年增长22.9%,报名/录取比率高达9.8:1,吸引大批工作经验丰富、身处管理岗位的学生入学。同时,进行培养方案的改革和创新,力求更符合学生和企业的新需求。

同样改革较早的上海交大安泰MBA情况也很类似,改革后,项目整体实力有了质的提升。主流MBA项目的大力度改革,尤其在招生方面,会导致优秀生源进一步向这些项目集中,这符合优胜劣汰的规律,也给改革缓慢的项目带来巨大的压力,迫使它们加快步伐。

90%的项目学费上涨

过去两年,从前30强项目的数据来看,90%的项目学费上涨,幅度从2万到11.8万不等。两所体制外的项目,中欧MBA和长江MBA涨幅最大,分别是7.8万和11.8万,学费比很多商学院的EMBA项目还高一大截。

学费上涨有几个刺激因素:其一是整个物价上涨;其二是改革后成本提升所致;其三是有意用价格杠杆来调节生源结构;其四是有些项目学费始终处于低位,成本压力大。

生源低龄化出现转变

近两年,随着招生规模的扩大,MBA学生低龄化趋势非常明显,80后一度成为MBA课堂的重要群体,2011年在各项目招生中,这点比较明显。但是,随着各个项目的改革逐步推进,低龄化趋势开始出现扭转,提前面试、重新定位培养对象、学费上涨,让更多工作经验丰富的、有经济基础的人走进MBA。2012年,不少主流MBA项目的学生平均年龄不降反升。

IT融入管理和教学

智能终端和移动互联网是过去两年的热点,这让走在管理最前沿的商学院有了很好的创新机会,清华MBA、北邮MBA开始利用iPad和信息系统,提倡无纸化学习。比如北邮2012年新入学的MBA学生,每人获得一部学院免费提供的iPad,通过课件系统任意下载课件,彻底放弃了纸质课件,可以修改课件、做笔记,学生之间还可以在线交流。学生和老师的课程,从入学开始,整个学习周期都在系统中记录。把教学和管理与最新技术融合在一起,大大提升了教学和管理的创新能力。

附文:

“2012中国最佳MBA排行榜”调研说明

2012年,《经理人》仍延续自2004年开始设立的、成熟的MBA排行规则,按照国际公认惯例,从MBA毕业生、企业雇主、商学院三个方面入手,全方位对MBA商学院进行排行调研。主要调研内容有:商学院的师资实力、教学管理和就业服务等;MBA毕业生对商学院的满意度和薪酬;企业雇主对MBA毕业生的综合能力、职业道德等的评价。毕业生方面,本次调研主要面向2009年的MBA毕业生。

篇9

探索互动式教学模式

学生不仅仅是教育的接受者,同时也是教育的参与者,因此,应加强学生与老师之间的良性互动。新华信在调查中发现,学生对互动式教学的期待比较高。在回答开放题的129名学生中,84人提到“应该加强课堂互动”。而通过对当前教育评价指标的满意度和重要性分析中(图1),我们发现,“互动式教学”处在亟待改善区,其重要性很高,而满意度现状表现不佳。

互动式教学,是通过营造多边互动的教学环境,在教学双方平等交流探讨的过程中,达到不同观点碰撞交融,进而激发教学双方的主动性和探索性,达成提高教学效果的一种教学方式。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进行的一项研究表明,在进行互动式教学的课堂上,学生的参与程度是传统教学课堂的近两倍。试验研究发现,学生在一次考试中的平均分也是后者的近两倍。学生出勤率在研究期间提高了20%。

将来踏上工作岗位的商学院学生很多担任职业经理人的角色,他们面对的不是简单的重复性劳动,大部分是面临新问题新状况,因此需要在工作中合理分辨,快速判断。这时候,通过互动建立起系统思维能力,合理推理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和有效的判断力,必将成为他们工作中有力的武器。

注重学生心理健康

学院教育在以就业为导向基础上,应注重发展学生健全的人格。良好的心理素质,健全的人格是一个人最重要的财富。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经济迅猛发展的同时,各种社会问题层出不穷。年轻白领“过劳死”、“猝死”、“抑郁症”等等精神疾病的产生,已不是个案,这一方面是工作、生活压力太大,而面对困难,缓解压力,调整心态的能力欠缺也是引发悲剧的重要原因。在高强度工作的同时,怎样保持一种积极乐观的心态,关系到心理品质问题;而面对员工或上级领导保持一颗包容和宽容的心态,是一个人的人格品质问题。这些问题在学生时代都会有不同程度的表现,如厌学、逃学、偷窃、说谎、作弊、自私、任性、耐挫力差、攻击、退缩、焦虑、抑郁等等,商学院的学生想要与国际人才需求接轨,成为精英,基础教育环节尤其需要提升学生的人格品质。

注重心理健康教育是健全学生人格品质的途径。在本次调查中,学生对心理健康方面的期待应引起关注,商学院应配备专业心理老师,有效、及时与学生沟通。在参与此次满意度调查的195名学生中,学生对心理健康支持方面的评价分数最低(图2)。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是指教育者遵循一定的心理健康要求,通过适当的教育途径和方法,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并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与健全的人格,增强其面对未来可能受到心理冲击的适应力,促进其心理健康发展的过程。一个人的人格是其思想、感情、意向、行为的特有整合,个人的心理品质包含其中。在人格发展过程中会经历心理危机,这些时期是人生的转折期,所处的教、养环境直接关系到危机是否能够积极解决。所以,教育必须关注学生心灵健康。

有效平衡双语教学

新华信调查显示,被访的194位学生中,有23%的同学表示双语教学很适合自己,很满意;而47%的学生认为,双语教学非常有用,但是自己的英语能力较难适应;接近30%的学生认为目前双语授课本身存在问题,老师授课能力不尽人意,课程内容不实用。有学生表示,双语教学使“对于课本的知识了解深度不够”,有些“老师口语水平不流利,课堂英语氛围基本没有”,学生认为,授课老师的外语水平也是非常关键的因素。

那么如何提升双语教学,新华信提出以下两点建议:

一方面,应鼓励学生用英文进行充分讨论,而后形成书面报告。利用考试或者课后作业,让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每组4-6人。每组的学生根据分配的内容查找相关的英文资料,确保每个学生的工作内容。同时,为了调动学生综合运用语言和专业知识的能力,挖掘他们的学习潜能,在课时允许的情况下,最后选派代表到讲台上用英文陈述,下面的学生可以提出相应问题,形成台上台下的互动,不但锻炼了学生的思维和应变能力,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英文交流能力,也加强了师生之间及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

篇10

伴随着网络等新媒体的日渐兴起,一个崭新的经济全球化和服务国际化的时代已经到来,知识的重要性也越来越被各行所看重。近年来,美容行教育市场呈现旺盛的增长趋势,全国教育市场巨大,新一轮的教育掘金行动已经开启。作为生命动力导师、资深营销顾问,集美国际总裁张翔飞深耕教育培训行13年,他以自身经验为基础,为我们分析了当前美容行商学院潮袭击美容行的背景和原因。

“市场潜力”提升“教育动力”

张总认为,美容市场发展潜力巨大,竞争规模也日趋扩大,以前是十年开一家店,现在是一年开十家店,教育培训基于这样的背景有着很大的市场需求。美容行的发展离不开教育培训,当前美商学院如同雨后春笋般扩增,在全行营造一种乐学好学的氛围,这是一个非常好的现象。因为企和个人如果不加强培训,不去学习,就会在与竞争对手的较量中处于不利的地位甚至落败。事实也证明,美商学院的兴起,在某种程度上的确对行和企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学员忌“盲目”,学习目标、方向应清晰

张总直言不讳地表示,当前行学习氛围虽然浓厚,但是也存在着诸多问题,比如很多学员学习愿望强烈,却不知道该如何选择商学院,可能因为学习目标、方向均不清晰,学的课程内容太“杂乱无章”,最终花了钱却不能“学以致用”。“如何过滤、运用,是一个关键点。学习就跟吃东西一样,最重要的是吸收营养,而不是生搬硬套。”他说,“内几家做得比较好的商学院,如玛萨、湟裟、静博士……包括我们自己的集美商学院,还有中联美标围绕美容院标准化建设与规范,打造美服务大平台等一系列行为,都是为了帮助美做强做大。大家在同一个领域内各有各的优势和特点,学员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去进行选择。”

供学方整合细分,提高课程含金量

同样,供学方也应该做更多的努力,为学员提供更好的服务。当前的一些美商学院存在的问题也很明显,包括没有固定的教学标准,竞争比较混乱,收费也没有统一的标准等。说到如何提高课程含金量,张总建议把课程进行整合细分,为顾客量身定做制定学习计划,因为盲目的学习,不仅浪费钱,也会在指导企经营活动的实践中出问题。在收费上他建议:“收费可以采用集中采购的模式,对一些企进行分类的收费。”

企内部培训同等重要

张总最后总结,企培训是第一生产力。很多企战略上的问题主要体现在战斗力、激励机制、企文化的问题,他强调,在向外“取经”的同时,企内部培训也非常重要。而如何将培训的内容落地实施也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很多培训无法落地,就好像吃错了药,那还不如不吃药,吃错药肯定是要出问题的。一年还赚不到这么多钱,最后都投到培训上面去,结果是自己的负担和压力更大。企应扎实地学习,抓好本质,拒绝忽悠,可以去看优秀的企如何做,找到自己的优势。”总之,抓好企内部的会议,比如预备会和总结会,对企的帮助更大。企的成长更多的是通过内部的学习,天天到处跑到处学,容易造成想法多,行动少,跟自己的企脱钩。

渴望成功必然渴望学习、突破

广州维观公司董事长戴宏彬可以说是国内几家商学院成长的见证人,跟湟裟、玛莎、静博士等培训机构都有过合作。从去年到现在一年多的时间,已经向这些机构一共大概购买过两百万的学习卡,一部分提供给员工学习用,一部分送给合作伙伴和加盟店去学习。

重视教育是美自我提升最佳契机

戴总认为,美容行重视教育培训是一个好的趋势,这些培训机构对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因为现在大家不仅要埋头苦干,还要抬头巧干。正所谓“三个臭皮匠能够顶上一个诸葛亮”,及时向同仁学习,与大家坐下来一起交流碰撞,的确能学到一些东西形成一些共识。尤其是向一些大的企和会所学习,更能够拓展格局,对自身企定位更加清晰,明白自己的优势和弱势。

商学院的魅力在于其传递的价值观

在点评湟裟的课程时,戴总谈了几个他最认同的观念,比如“严格就是大爱”、“统一思想”等。湟裟从一个没有背景,没有行经验,就像从一个没有踏入社会的小青年做起,发展到今天,给社会解决了许多劳动力,培养了不少人才,带给界积极的影响,靠的就是严格要求。“严格就是大爱”,正如湟裟商学院院长张艳丽女士所说,大爱是一种责任,对公司的爱,对员工的爱,都体现在严格要求上。戴总认为这种看似比较简单的经营理念,对很多企都适用。但同时他也认为,选择课程应该根据企及自身情况,不能盲目,企有必要保持自己的一些本色。

江湖虽大,教育行仍要“诚信为本”

就如戴总所形容的,界是个“小江湖”。因为渴望成功,所以必然渴望学习,渴望突破。而很多空洞的培训机构是外行指导内行,不受认可,向大会所学习也是基于这样的一个原因。他最后总结说,“行竞争激烈,未来需树立一个‘科教兴’的理念。无论是教育,还是诚信经营,保障服务品质和产品品质,这才是做生意的原点,回到原点,这个行才有可能取得大的发展。”

主动学习才是美发展之道

柳总表示,美容行前景非常的好。不过现阶段发展中的问题也不少,存在的瓶颈也挺多。如今美容行发展节奏日益加快,所以学习是有必要的,人就像电脑一样要不断的优化和更新。

学习就是生产力

柳总特别提到,葆颜美容在肇庆市场稳健发展了6年,拥有3家直营连锁店和一大批忠诚顾客,在当地也具备了一定的影响力和美誉度。为了能更好地服务顾客和打造当地知名品牌就一定要不断的学习,“这个行发展变化太快了,一开始是大鱼吃小鱼,后来是快鱼吃慢鱼,不学习、不进步很快就被淘汰。”

根据店的情况针对性选择课程

她说,学习应该要有针对性、选择性和阶段性。现在美容行的商学院越来越多,课程也越来越丰富,说明美容行的竞争很大,同时提升空间也很大。她听过不少课程介绍,也参与过一些课程的学习,一般都是店家朋友推荐或者是根据自身店的情况去针对性的选择。“近期的学习收获就挺大的,参加了陈朝阳老师的《绩正道》课程,学习了如何用数据管理做大绩,让我今年的思路和方向更加的清晰,今后要试着通过数据看问题找到瓶颈去突破。我们还参加了瞳仁商学院的《疯狂成交》和《告别贫穷》两期课程,员工的收获很大,简单实用,回来就能马上运用。我还会陆续去参加一些课程学习,也希望有好的课程推荐。”

期待规范商学院教育

针对当前商学院教育存在的一些问题,柳芳也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和建议。她认为商学院在招生、课程、收费标准等方面应逐步规范化,各个课程的产品分类应更加完善,进行针对性的教学。从远景来看,希望通过界同仁的努力,让美容行的商学院也能够受到教育局的认可,让美商学院真正为行培养更多的人才,做出更大的贡献。

教育培训是趋势,课程设置需谨慎

作为行内资深培训师的西安浩美企管理咨询有限公司的马斌老师,首先肯定了企开办商学院会对推动行健康发展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他认为,在商学院这个平台上,可以学到知识、拓展人脉、抱团合作,企的品牌也将得到有效传播,务也可向纵深发展。不管出于何种目的,真心想学习也罢,为了拓展人脉也罢,招商需要也罢,扩大企影响力也罢,企商学院的上马,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市场的需求,让学员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学习了知识。

教育培训是美容行的核心竞争力

马老师说,我们美容行从人员素质较别的行偏低,正是因为有教育培训,才培养出了一批又一批的界精英。很多只有初中文化的经理、总监和总经理的知识层次和务能力远远超出了其学历应有的水平,这就是教育培训带来的变化。企更了解客户的需求,开办商学院,可以整合行讲师资源,可以有针对性开发出一系列系统并且受欢迎的课程,与客户的合作也将更加紧密。

商学院发展良莠不齐是现实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