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期刊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建筑技术施工论文模板(10篇)

时间:2022-07-26 07:08:44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建筑技术施工论文,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建筑技术施工论文

篇1

1.2有利于提高建筑工程经济效益利用现代工程技术中先进的技术应用于建筑工程管理当中,其中就能够避免出现因为工程施工技术问题而导致的各种工程变更问题[2]。之所以需要这样做是因为建筑工程的质量和其中的造价是整个工程建设活动的中心,需要充分保证两者的前提下有效进行建筑施工,而只有利用现代工程技术才恩呢狗狗保证施工的正常有效进行,规避各种技术上该来的损失,提高了工程建设的收益能力,这样一来就有利于提高建筑工程管理经济效益。

1.3有利于保证建筑工程顺利交工目前我国的建筑工程其建筑物都已经开始向“高、大”方面发展,比起以往的建筑施工技术而言,现代的建筑工程其所需求的技术含量更高,要求也更高,在这种情况下部分工程为了赶工期进行连续性的施工或者是其他原因,将施工质量的保障问题忽略,导致了在交工时由于质量问题导致交工延误等。而将现代工程技术应用其中,其先进的技术能够保证施工质量的同时保证各项施工有序进行,避免出现因赶工期而连续加班的现象。因此,可以表明利用现代工程技术能够保证建筑工程顺利交工[3]。

2建筑工程管理中现代工程技术的具体实践

2.1成组技术的应用所谓的成组技术就是通过揭示和利用事物之间的相似性,按照某种特定的类别进行分类成组,同组事物采用统一方法进行处理,能够大大提高其效益。在成组技术当中,其核心就是成组工艺,在建筑工程管理当中可以将各种所需的零件、建筑材料按照几何形状、尺寸、精度等各个方面都可以作为相似性进行成组归纳。例如,在建筑工程当中,需要用到的各种零件、建筑材料如钢筋等,按照钢筋的相似性可以进行分组,然后再进行大批量的加工,这样既能够缩短钢筋加工的时间,同时又能够保证建筑工程顺利进行,又例如各种小钉子,根据钉子类型、大小等,进行成组分类,进行分类的加工,这样一来在工程一边建设的过程中还能够一边根据需求调整加工的数量,有利于工程的顺利进行,又能够保证施工效率。

2.2业务流程重组技术的应用业务流程重组技术在建筑施工管理过程中的应用并没有那么复杂[4]。但是也同样可以从业务流程重组技术的基本定义上进行理解,九黎通过资源整理以及优化,最大限度的满足建筑工程施工方管理高速发展的一种方式,其更多的是表明一种先进的管理思想,业务流程重组技术看重的是每个人在整个业务流程中的作用,借助了信息技术的手段调和其中的各种关系。借助业务流程重组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首先需要考虑的是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过程中的最核心的问题,质量与安全,这代表了业务流程重组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应用中的根本性。其次,就需要对建筑工程管理中的某个具体事务进行追根溯源,不能停留在肤浅、表面的改变或者是调整,而是应该将其中出现的所有的不足、漏洞以及陈规陋习进行改变,将建筑工程中的业务流程进行重新构建,从建筑工程的施工、成本、管理、质量、安全等各个方面进行重新调整、重新改变,实现整个建筑工程管理的高质量、高效率。

2.3即时生产理念的应用即时生产理念能够大大提高建筑工程在建设管理中的高效率。这种方式主要适合于能够及时进行组装的半成品,或者是施工方直接购买能够组装成组装件的建筑材料,例如对混凝土的搅拌,就是一个十分典型的例子,一方面既能够降低混凝土在拌制过程中出现的质量问题,另一方面又能够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减少其中的浪费,实现管理与建设的统一。

篇2

2建筑施工领域应用的主要新技术

当前我国建筑工程施工领域应用的新技术种类很多,涉及建筑施工的不同方面。其中,较为常见的新技术、新工艺有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防水技术和屋面施工技术三种。下面就这三种新技术进行详细讨论。

2.1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

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着建筑工程施工水平的不断提高。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深入推进,建筑施工,施工的难度也在不断上升。水泥是混凝土的主要原材料之一。由于水泥遇水会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放出大量的水合热,这对于混凝土的配制及施工质量都会产生巨大影响。比如混凝土构件产生裂缝的重要原因就是混凝土剧烈放热导致。因此,在混凝土配置和施工中,一定要采取有效措施,对放热和温度实施有效控制。大体积混凝土由于构件质量、体积的增加,使得放热现象更加突出,从而引发的质量问题也更加明显。控制混凝土放热及温度已经成为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质量控制点。要避免混凝土裂缝产生,保障混凝土施工质量,必须严格控制混凝土硬化过程的放热曲线。在实际施工过程中,要根据工程设计要求和具体施工环境制定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并做好周密的施工准备,从施工人员、设备、材料等方便保障施工的正常有序进行。在正式施工时,要严格遵循混凝土施工工艺,按照施工设计的顺序,从下往上,一层层施工,确保浇筑均匀。施工过程中要密切关注混凝土放热情况,控制混凝土温度在工艺要求范围内,最好在天气凉爽的时候施工。除此之外,在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完成后,还要实施一系列措施,以加强巩固混凝土施工质量,防止质量病害的发生。其中一项措施就是在混凝土表面进行反复涂抹,以减少混凝土在硬化过程中裂缝的发生。混凝土表面处理后要立即覆上塑料薄膜,进行成品保护。同时,为防止混凝土硬化过程中受周围环境温度影响产生不确定后果,所以要选择适当的保温材料对混凝土进行保温处理。混凝土浇筑后一段时间里,混凝土都处于较为复杂的化学和物流变化过程中,为防止混凝土在硬化过程中出现裂缝,以及尽早对出现的病害进行处理,在混凝土浇筑完成后要安排人员对其进行专门的管理和监督,确保浇筑施工的质量。要高度重视混凝土的养护工作,根据具体施工条件选择正确的养护方式,保障混凝土在潮湿环境下完成养护硬化全过程。

2.2防水技术

防水技术是建筑工程施工时最为常见的施工技术之一。针对雨水冲刷侵蚀的顶层与外墙防水,建筑内卫浴设施的防水,针对地下水浸泡的建筑地基防水。建筑的不同部位根据自身的防水需求采取不同的防水方式。从过去到现在,随着建筑水平的提升,建筑防水技术也在飞速发展,为建筑提供更有效的防水保障。当前工程施工中的新型防水技术是在防水面涂刷新型高分子聚合物水泥基复合涂料,通过形成的致密涂膜以达到防水的目的。在进行防水涂膜施工中,要注意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所有基层、节点和板缝的处理工作要做好。第二,涂膜施工要采取分层的方式间隔实施,每完成一层涂膜施工后都要仔细检查涂膜是否完整形成,确认后方可进行下一道涂膜施工。第三,防水涂膜单层要达到1mm以上的厚度,以此形成充足的防水能力。对于涂膜水层的收起部分要进行多次的涂膜,并且要防止涂料的流淌和堆积现象。外墙由于具体环境不同,防水技术也不一样。当前外墙通常采用加气砼砖墙施工技术达到防水的目的。加气砼砌块墙体具体的做法是:在两种不同材料间的界面上设置钢丝网并固定牢靠。根据工艺规定在墙面上进行涂刷施工,完成后再进行抹灰施工。以此防止墙面抹灰层出现裂缝和空鼓现象。水平和竖向的灰缝厚度和宽度要保持在既定的范围之内,并且在施工完成之后要及时对墙面进行淋水养护工作。

2.3屋面防水施工技术

屋面防水施工包含多道工序,其中最关键的工序其实就是屋面的防水处理。作为建筑防水的重要环节,屋面防水经历了多个阶段的发展,防水材料从沥青防水卷材道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再到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防水性能逐步提升。目前建筑工程中防水施工中所用的卷材以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和高分子防水卷材为主。通过新型材料的应用,有效减少了渗水和开裂现象的发生,建筑屋面防水效果得以明显改善,使建筑的使用质量和服务水平大幅提升。

2.4其它建筑施工新技术

除了上述提及的三种新技术外,当前建筑领域应用的新技术还有很多,清水混凝土施工技术、钢筋连接技术、盖挖逆作法、结构转换层施工技术、混凝土泵送技术、外墙保温技术等。这些新技术覆盖了建筑施工的各个工序,它们的推广和应用,极大地改善了施工质量,进而为人们提供了更加舒适的生活工作环境。

篇3

2节能建筑施工的一般要求

在施工的过程中,应根据节能建筑的要求,设计利用可再生资源,采用节能型结构的建筑物,在门窗、屋面和外墙的性能上采取一些必要的节能措施,比如使用节能型密封条和玻璃棉等高性能保温材料提高隔热性能,用新型空心砌块代替传统砖块,充分循环使用太阳能和地热能等可再生资源,优化房屋内外结构设计等。施工前,施工单位负责人应当根据节能建筑的要求严格贯彻实行,设计合理的建筑设计图和施工图,并经过不断验证,设计出有效的质量控制点。设计工作人员应在严谨地实地调查之后根据实际情况设计施工图和施工方案并确保施工方案可行,避免各种返工和浪费。并且应该在上岗前对工作人员进行专业培训,不合格的工作人员不得进入施工现场。施工单位要保证任务的完成质量,就要对操作程序严格把关,对于材料的质量也要严格检查,材料采购员必须严格依据质量标准,在节能建材中选择价廉物美的品类。质检人员也应在采购、施工和验收上严格验证质量,对所有程序进行跟踪记录,以备验收需要。

3节能建筑施工技术的概况

当前,节能建筑施工技术涉及到施工各环节,影响到建筑方、施工方和监理方。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人们对环保的重视越来越多,节能作为环境保护的重要一环,在人们心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我国在节能环保方面的投入在不断加大,也陆续制定出了一些规范和标准,并得到了各方支持,因此,技术的进步也已经非常深远。虽然在施工技术上我国已取得很多成绩,但不足之处依然明显。1)施工人员技术水平不达标,操作上存在很多误区,因此资源浪费在施工过程中随处可见,甚至可能导致整体建筑质量不合格;2)施工的成本比较高。每个个体都想从施工中获利,而高成本会导致原有利益的减少,这种情况进而会减少各施工方采纳节能施工的动力,这是普及节能技术的一大障碍。

4节能建筑施工技术

4.1墙体施工

1)空心砖墙体施工一般使用的是整砖平砌外墙体的承重砖,使得孔洞方向垂直,对于空心砖则尽可能保持完整。如果整砖不能满足尺寸的要求,可选用外砌实心砖法,为避免通风问题、冷热桥问题和不密实情况的出现,应采用实心砖砌筑墙体中的预埋件以及预留管道点,不得随意凿孔或者用水泥砂浆填孔;

2)施工人员对空心砌块的墙体施工时,应严把质量关,按照设计图的要求和实际情况制作砌块排列图;

3)如果在施工过程中遇到灰缝处渗漏、裂缝等各方面可能影响到施工完成质量的问题,在施工过程中必须立刻采取有力的措施来解决。从灰缝饱满度、砌块和砌筑砂浆的质量以及砌块的均匀性、整体性、粉刷层与砌块粘结完整度和变形协调等方面加强技术保障,以提高整体砌块墙体的施工质量。尤其是要注意门窗洞口、屋檐口、女儿墙、墙面曲折突变等重点部位。

4.2墙体保温施工对于墙体保温这一节能过程中的重要一环,当前的普遍设计是将墙体保温层设置在墙体内侧或者是墙体外侧。保温层如果设在内侧,技术实现方便,但缺点是保温效果略差,并且占用空间较大;而设在外侧便可以节省建筑内的空间,但缺点是如果技术实现不细致则会出现问题,花费成本也较高。在施工过程前期应尽量做好清洁等工作以免需要后期修复的问题;水平线和脚踏线应当严格按照要求来设置;每一次的抹灰厚度应当尽量精确,并应在上一层凝固成型后再继续下一层;应使用保湿养护替代原有的水冲养护。采用玻璃纤维网格,并且做好防潮的措施。

4.3门窗加工门窗的改进方案包括:

1)将传统玻璃替换为节能效果更好的玻璃,比如低辐射玻璃。低辐射玻璃对可见光有很好的透射性,低反射的特性可以确保建筑内良好接收太阳能,提高太阳光的利用率,长波红外线在常温下很难透射过这种玻璃,保温的效果比较好。

2)根据相关要求,严格调整门窗、墙与住宅面积的配比。

3)选择气密性良好的门窗材料,在扇与框的密封工作中使用泡沫封条,在解决缝隙问题的过程中,应选择使用松软型材料或密闭型材料,完善外窗气密性的施工过程。4)加设温度阻尼区,完善施工操作,在室内和室外之间设置夹层,可以有效地避免热量流失,或者对朝北的阳台加以密封,也可在门外设防风漏斗。

4.4屋面施工改进方案

1)为达到更好的节能效果,应用倒置式屋面。吸水后的材料导热系数会发生很大变化,导致施工成本增加,且施工难度加大,而倒置式屋面则可以解决以上问题;

2)在选择保温材料时,要考虑燃烧性能、强度、导热系数和吸水率等性能参数良好的材料,选择前应通过实验检验材料是否符合相关标准和实际要求;

3)在屋面使用绿化措施,有关研究已经证明这些措施可以明显提高建筑能源利用率,减少资源浪费。

篇4

二、建筑施工中地基施工技术分析

本文重点分析现阶段工程施工中几种常见的建筑地基施工技术,再结合相关标准,对如何开展地基施工质量控制进行简单分析。

1.建筑地基基本施工技术

(1)优化地基基础

地基在整个建筑工程中的作用明显,是整个建筑重量的主要世家对象。因此,在施工建设过程中,首先要保证地基具有较高的承载能力,能够满足建筑承重的要求。对施工人员而言,在未来施工建设过程中应尝试选择独立基础。例如,若项目规模较大,且重量高,但地基相对脆弱时,可选择筏形基础等。目前,常见的软土地理特征主要包括富含水分、土壤中存在空间等。在建设过程中,必须要分析土壤成分,并根据土壤特点选择正确处理地基的方式。

(2)预压法施工

在建筑施工前,要根据施工要求与地质特点,计算地质可承受的重量并施加压力。在施工中,要有效排除在地质中可能影响承载能力的相关要素,以进一步提高工程施工效果。在预压法施工中,本文推荐真空预压法与推载预压法。真空预压法通过在地面下施工,并设置竖井,通过竖井充分排出土壤水分,可获得较好的余压效果;推载预压法是一种常见于软土施工中的施工技巧,先大量挖掘施工地区的软土,再对挖掘区域填充砂石,最后对填充地区进行预压,最终达到夯实地基、提高地基承载能力的目的。通过预压法施工,能够有效控制地基沉降现象,提升地基承载能力。

(3)强夯法

在地基施工中应用强夯法的关键,就是要在施工之前做好数据调查工作,并根据调查的数据确定基本施工方法,其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①对地基场地进行预压、平整处理,根据已调查好的数据确定夯点。若此时发现地基场地中土壤的水分相对较多,可采用竖井排除法充分排除土壤水分你,并对排水地区进行填充;②从四周向中间的方式逐步开展夯实,可有效避免二次平整的工序,有利于进一步提高施工效率;③夯实结束后,可根据施工要求,进行二次夯实。在强夯法中,其基本施工顺序为:牢固深层土壤牢固中层土壤牢固表层土壤。根据上述流程进行夯实之后,可启动夯锤进行二次夯实。某施工单位在为山西一企业进行施工中,充分认识到该企业的特点(该企业临山而建,且企业中的相关装置在施工之前,需要进行土方平衡施工),提出强夯法的地基处理方法。夯实结束后,经检查发现,该企业各个生产区的夯实区域满足基本施工要求。后经统计发现,该企业从建成之后到现在,未出现严重的不均与沉降现象。

(4)注浆法

在应用注浆法之前,要准确定位钻孔点,并结合钻孔深度确定注浆调配比例。在注浆时,必须根据预先选定好的钻点与孔的深度确定注浆量,避免漏浆等现象发生。在钻孔之前,要考虑土壤承载能力,保证注浆量在土地的可承受范围内。若施工中发现周围土壤存在较强的渗透性,要对周围土地进行加固。注浆中,为避免浆液大量溢出,可对涂层进行硅化加固,并在上方添加(0.9±0.1)m的自然土。要注意的是,若在注浆中发现邻近建筑物变形、错位等现象时,要立即提供,分析诱发变形的原因。必要时,可二次确认注浆参数,以进一步提高注浆质量。

2.地基施工中质量控制方法

(1)强夯法的质量控制

在使用强夯法过程中,首先要做好数据测量工作,为地基加固提供数据支撑,若施工单位难以确定夯实度,可通过试夯的方式,测试相关数据;其次,在应用夯实法之前,应使用推土机对目标地区进行2-3次的预压,在平整地基场地之后,测量夯实点与测量放线点是否一致。若发现地下水位偏高,可在表层铺设一层砂石垫层,以避免夯实设备在施工中出现下陷现象。最后,可实施分段施工策略,从边缘向中央依次施工,并在每阶段施工之后检查夯实效果,若发现夯实不满意处,可用白石灰标记,并在二次夯实中做重点处理。

篇5

2给排水施工技术的前期准备工作

2.1图纸审核工作

对于给排水的图纸设计要得到政府相关部门的许可,并在国家相关规定下进行设计,在设计前期要积极与管线涉及到的部门相互协商,保证设计的规范性。如果对需要特殊技术的管线施工要先确定施工难度系数,在进行施工,保证施工环境安全。与此同时,还要在设计图纸上标明大小,比例,标高等参数,保证施工正常、安全的进行。因此,一定要对设计好的图纸进行严格审核。

2.2做好给排水材料的进场和检验工作

在进行给排水的施工工作中,需要应用的材料及设备比较多,施工材料的质量会严重影响到整个施工质量好坏,所以在施工中,一定要做好材料的采购及材料管理工作。材料的采购部门要根据施工的需要及使用先后顺序,对材料进行批次采购,并且在采购完成进场后要进行质量检查工作,保证材料质量及完好性。同时,检查人员要着重检查材料的合格证、质量验收证明等防止以假乱真、以次充好的情况发生。材料的生产批次也要加以重视,因为不同批次的材料质量也有可能不相同,待材料验收工作完成后,还要进行随机抽样检查,检查合格才可以进行施工应用。对于检查合格的材料还要做好防潮湿、防水等工作,避免失去材料效用。

2.3注重对施工队伍的人员素质培养

现在有很多施工队伍中有很多临时工、换岗工,因此要做好对施工人员的素质培养工作。施工素质也会影响到施工质量的好坏,在选择施工队伍方面,要保证其具有施工技术及资质,对施工人员要进行技术证的检查,在施工过程中要制定严密的施工方案及严格的施工进度标准、施工质量标准等,在施工前要对施工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培养其责任心,这样才能保证施工质量。

3对建筑关键部分的施工

3.1预留洞的施工

在进行施工前一定要做好通水及水压检测试验,如果符合要求要给施工单位办理相关的验收手续,并签发验收记录。还要要求施工单位要把预留管不用时封堵好,并协调堵洞及回填土工作。在进行施工前,要将金属管进行防腐处理,管道还要进行漏水试验,从而检查出是否有管道渗漏。在进行安装楼板管套时,要保证其顶部高出地面25mm左右,对于需要安装在厨房及卫生间的套管,要保证其顶部高出地面的55mm,尽量做到管套底与楼板地面呈平行状态,安装在墙壁内的管套,也要保证其与墙面平行。现在卫生间大多应用现浇板,要积极与土建施工人员做好给排水管预留洞石洞,保证预留洞的位置及洞口的大小符合设计标准。

3.2给水管道的施工

给水管道的施工非常重要,其主要为人们提供生活用水,现今使用管道的材料主要有给水铸铁管、镀锌钢管等。在采用这些管道进行施工时,一定要保证管材的直径及管道质量、管道的接口是否符合先前设计的标准。在管道的连接上,经常使用的管道连接方法有法兰连接及螺纹连接,其中在进行螺纹管的加工前要注意检查管端和绞板,也就是要保证板牙的完整并且要安装准确,在绞板的背面三角爪中心要聚集在一点上;在管道的管径方面,一定要符合设计要求,要保证端部的圆整性;在进行管道的加工过程中,要严格控制好切削量,避免出现绞出歪牙情况发生;在进行机械套丝时,最好保证慢速切削,如果是进行人工套丝,要进行均匀用力,待套丝将要完成时,要轻轻放开板牙,保持螺纹完整。在进行管道的螺纹连接时,要适当的把握好螺纹的松紧度,将管连接到一起后,管材上螺纹要留有一定长度,这样可以更好的将管道固定;在填料时,要按照顺时针方向紧贴外螺纹,上管件时,要将填料送进螺纹的空隙内,使填料不会外泄。此外,在对支架进行打眼时,要用电钻或者冲床来进行,并将支架及管座设置在比较牢固的物体上。

3.3排水管道的施工

对于排水管道的施工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点,与承插粘结的接口连接要使用配套的粘合剂,在进行连接前要对连接处进行清理,并将粘合剂均匀的涂在承插口连接面6-17s后立刻将管子插入承口内,并保持管子插入后有2min稳定时间;第二点,要保证排水管的坡度均匀,严格禁止倒坡情况发生;第三点,要保证标高的误差及坐标的偏差要在允许范围内,水平管道及竖直管道也要符合相应的规定;第四点,设置检查口的方向要进行检查,污水管初始位置要同管道垂直距离保持在230mm以上,如果污水管的初始位置设定堵头代替清扫口时,与墙面的距离要保持在450mm以上;第五点,支架的吊钩的设置要符合相关的设计规范。

篇6

工艺流程为:基层抹灰处理、浇水湿润、做灰饼、设计标筋、抹底灰、抹窗台等凸角、抹面灰、抹平处理、清理。要点在于:做灰饼时,严格按照规定,在规定区域内制作灰饼;冲筋时,在灰饼间厚度与宽度和灰饼相同的同上下水平冲筋,阴阳角的冲筋则应当相连且互相垂直;抹商台或墙裙的时候应当分层抹灰,抹墙裙时应当注意水平、厚度以及垂直,切口平齐,压实;分层抹灰时,底灰干至六七成时抹中灰,中灰干至六七成时抹面灰。

1.2外墙抹灰施工

工艺流程为:基层抹灰处理、浇水湿润、找垂直套方做灰饼、抹墙裙、抹窗台、冲筋、抹底灰、抹平填实孔洞、抹面灰。要点在于:抹底灰时应当注意清除砖体墙表面的杂物,如灰浆、灰尘等;一般要在抹灰的前一天进行湿水浇湿,在浇湿时应当用软管或者胶管顺墙体自上而下进行浇水湿润,每天两次为宜;房间较大时应当在地面上弹出十字中心线,按照基层弹出墙角线,依次做出灰饼,然后根据灰饼的情况进行冲筋;抹墙裙和墙角时应当注意施工规范,如没有要求,则将厚度控制在5~7cm为好。

2装饰抹灰的施工技术

2.1水刷石的施工方法

水刷石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外墙装饰材料,其材料性质可以同普通水泥、白水泥以及彩色水泥进行结合。在选择颜料时,应当选取耐酸碱、耐光的材料,骨料则需要采用颗粒大小基本相同色彩一致的沙粒。水刷石的施工,应当首先采用配比为1∶3的砂浆打底,厚度应当控制在1.0~1.2cm,之后应当用配比为1∶1的水泥石米浆覆盖涂抹,厚度约为0.8~1.0cm。待面层灰开始凝固的时候,应当对面层进行冲刷,这是影响水刷石的质量的关键步骤,边用毛刷蘸水刷去面层的水泥,露出后面的石粒,然后在旁边进行低压喷雾冲水,就可以让石米露出来。制作精良的水刷石外观石米平整光滑,颜色均一,没有掉粒等情况的出现。

2.2水磨石的施工方法

水磨石一般是常见于地面施工的建筑材料,墙面水磨石的装饰一般采用预制水磨石面板镶嵌的施工方法。水磨石的施工,也是应当首先采用1∶3的砂浆打底,厚度应当控制在1.0~1.2cm,在之后也应当用配比为1∶1的水泥石米浆覆盖涂抹,厚度约为0.8~1.0cm。接着的特殊工艺在于,用不同型号的金刚石磨对面板进行水磨,直至表面光亮,接着用水冲洗干净后,抹上草酸接着用石磨打磨,平整后打蜡,至光滑光亮为之。

3装饰抹灰的质量控制以及预防方法

3.1装饰抹灰的质量控制

在建筑物装修抹灰之前,应当请当地国家级的政府监督主管的质量检测部门对房屋进行有效的检测和合格验收。在开始施工前,施工方也应当做好门窗、过梁、管道等地方的检查与修正,避免由于原本房屋的问题影响到施工的质量。对于所有施工用的原材料都应该进行验收工作,确保质量和安全。在根据现场情况核对施工方案准确无误后,就可以开始施工。在施工的过程中,要注意到底层上灰时要注意墙面的平整以及清理的是否干净,否则会影响到后期的全部施工;要注意基层面必须充分淋水;对于检查不合格的工程,检察人员应当出具书面报告并且对相应错误提出修改意见,然后交给施工方;在工程结束之后,还应当注意到工程的保护,避免成果造成损坏。

3.2装饰抹灰的通病及其防治方法

(1)墙面抹灰后出现裂缝。在抹灰前应当对抹灰面进行充分的洒水喷淋,对于吸水性比较强的墙体来说,应当适当增加喷水次数,若是墙体的保水性不好,可以在抹灰前加入石膏灰或者相应的外加剂。必须进行分层抹灰,再上一层灰终凝前进行压光处理,不得使用没有加水熟化的生石灰。

(2)外墙抹灰色彩不均、显抹纹。在施工的过程中,应当把接搓的位置留在阴阳角或落水管或其他较隐蔽的地方,在抹灰操作的同时,应当注意不能出现抹灰不均或者高低不平的情况出现。在外墙上留有抹纹,则应当首先在最外层抹灰时抹成毛面,再用工具搓灰时,用画圆形的手法进行搓灰,过程中需要注意手法要准确,不能出现受力不均,避免产生外墙色彩不一的问题。

(3)墙面垂直度以及平整度不够。在抹灰前设置标筋,以方便再抹灰的时候控制每层抹灰的厚度,这可以有效的保证墙面的厚度以及平整度。当设置的水平标筋在通过墙上的阴角时,可以用带有锤求的阴角测量尺对墙体进行搓动,知道两条标筋靠在一起,且端处顶在同一直线上;当水平标筋通过羊角的时候,同样用带有槌球的阳角测量仪,并在阳角处搓动,形成角顶。避免出现了墙体接线不直的情况。

篇7

2各个施工阶段的技术管理剖析

2.1准备环节的技术管理工作对于施工前的准备环节来讲,需要创造良好的施工环境,做好相关准备工作,来保障施工过程的顺利开展。此阶段技术管理工作的内容主要包括:首先,对施工图纸有一个宏观的把控,明确工程项目的具体要求。另外,我们还应该熟悉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其次,搞清楚施工所需具备的各种条件,规划好工程建设的工作流程图和有关设计;还有,施工图纸的技术交底工作也不可忽视。因为技术交底工作对于建筑施工的进程及质量等都具有很大的影响力,所以我们必须对其有足够的重视。不少隐蔽工程和特殊的施工项目需要进一步强化技术交底工作,同时更加注重建材和基本技术的规范,还有就是加强对经常性的发生质量问题的部门及成品的保护工作;此外,规划好严谨的施工技术管理方针,提早准备好施工项目建设所需的所有条件,例如:技术、财物、人力及组织等方面。保障施工高质量的同时,尽可能减少施工费用、提升工作效率。还有特别关键的一点,就是必须制定健全的工程结构检测与查验体系。这样做的目的是在令工程建设顺利进行的同时,尽量地缩短工程建设所需耗用的周期长度。对于计划要使用的新材质、结构、技术,应当确定缜密的方案及对策,并积极地落实好其他各项工作。除此之外,像建立健全完工质检制度与评测机制、针对隐蔽工程而言的质量验收等,也都会对准备阶段的技术管理工作提供一定程度的帮助。

2.2施工环节的技术管理工作施工过程中的技术管理即现场施工的技术管理,它是当前施工技术管理工作的关键环节。依照项目部的规划任务,企业需要管理好内部工程的质量、工期、费用以及安全等,所以说这就必然要求加强施工中的技术管理力度,依据设想和规划中的施工平面图纸来进行有针对性的管理。这项工作要求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熟悉施工草图以及企业对工程项目的具体需求;其次,对建筑施工方案优中选优,不断地进行方案的优化,以便可以获得更出色的施工效果;第三,积极将各项管理任务落实到位,提早了解施工环节的具体状况,保证工程的顺利竣工,以及经济预算的合理;第四,为长远打算,及早做好对特别是隐蔽工程的记录工作;最后一点,注重对相关资料的整合与积累、收集工作,保障和工程项目建设的同期性。2.3工程建设后期的技术管理当一项房屋建筑工程项目进入到后期阶段时,建筑施工的总体形象已基本完成,这个特殊的时期我们需要做的就是继续稳固技术管理工作。此环节可采取的技术管理手段主要包括:(1)号召负责不同工程项目的人员对施工操作与规划设计进行严格的比对,看是否尚存在不合理之处;(2)系统完整地检查一切的隐蔽工程项目,同时重点清查关键性的工段及建筑设施。只要不符合规范的,在清点完之后必须马上做出相应处理;(3)及时清扫施工现场产生的碎屑、粉灰等各种垃圾。这样可以更有力地防止施工事故的出现,也能够保持建筑物的清洁,为工程的顺利竣工提供保障。另外,我们还可以通过建立评比制度的方式,对施工完毕的工程项目进行研究和分析,比如:实际施工过程中碰到的各类难题、如何更有针对性地解决这些问题、怎样评价这些已经完工的工程项目等等。这种方法不仅有助于找出各种施工问题的有效解决方法,降低施工事故的发生率,也能够激发出工作人员的热情,令他们全心全意地投入到工作当中。

篇8

在建筑施工前一个准备的工作就是对工程进行放线测量,但是在测量中要保证建筑一直与地面是垂直的状态,而且建筑的形状是几何形状。在测量建筑的截面尺寸时,要注意尺寸在施工的要求内。建筑的施工放样要有一定的依据,测量控制网就能够保证测量的结果在一个标准的精度下。而测量控制网需要使用施工单位的控制红线,同时还要以其提供的建筑具体坐标为基准点。这个测量网中要包括工程的垂直度以及建筑的轴线等。

1建筑施工测量的特点

施工平面控制网既可以单独建立,也可用原有地面测图控制网替代。但由于测图网的密度和精度有时不能满足施工测量要求,需要增补控制点,并重新对网进行高精度测量,然后再以平面控制网数据测设出主轴线。

2测量坐标系统及坐标换算

2.1施工坐标系统。在设计和施工部门,为了工作上的方便,常采用一种独立坐标系统,称为施工坐标系或建筑坐标系。施工坐标系的纵轴通常用A表示,横轴用B表示。施工坐标系的A轴和B轴,应与厂区丰要建筑物或者主要道路、管线方向平行。坐标原点设在总平面图的西南角,使所有建筑物和构筑物的设计坐标均为正值。2.2测量坐标系统。目前工程建设中,测量坐标系有两种情况,一种是采用全国统一的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统;另一种是采用测区独立直角坐标系统如城市独立坐标系。测量坐标系纵横轴指向正北用X表示,横轴用Y表示。2.3坐标换算。建筑坐标系与测量坐标系往往不一致,在建施工控制网时,常需要进行建筑坐标系统与测量系统的换算。

3施工场地平面控制

在平面控制施工场地上有几种形式,一种是导线;一种是建筑基线;另外一种是建筑方格网,下面仔细的探讨一下这几种形式。3.1导线。因为我国所有的施工场地都普及的全站仪,因此场地的平面控制一般都成导线网的形式。而且导线的等级以及精度都要在标准的规定中,(1)如果建筑场地在1km2以上或者是场地是一个重要的工业区,那么场地建立的控制网一般都是属于一级导线网。(2)如果建筑的场地在1km2以下或者场地属于普通的建筑区,那么在场地建立的控制网属于二级或者是三级导线网。(3)如果场地使用的导线网是原来的控制网,那么要对控制网进行检测而且是反复的检测,保证控制网的准确性。3.2建筑基线。如果建筑的场地面积不大,而且布置的也不是很复杂,同时建筑场地又是属于平坦还比较狭长的,那么控制的方式采用建筑基线的形式。(1)设计建筑基线。设计人员设计建筑基线的时候,可以采用几种形式,一种是三点成“一”形;三点呈“L”形;或这是四点成“L”形,还有一种是五点成“十”形。以上几种形式是在设计基线中比较普遍的形式。a.建筑的基线应该与建筑物的轴线处于两种状态,一种是平行状态;另外一种是垂直的状态。b.建筑基线中的主要基点要保持在一个可以相互通视的状态,基线的边长在100mm至4mm之间。c.基线的主点如果不被施工所干扰,其位置就应该在主要的建筑物附近,并且要靠近建筑物。d.一个建筑基线的基线点应该在三个以上,这样可以保证检测人员可以随时查看基点的变化情况。(2)建筑基线的测设。在测设建筑的基线上,一般测量人员都会使用平面点位放样。首先在实际的场地标出基线点的具置,然后检查基线的精度以及密度,检查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角度检查;另外一种是距离检查。如果基点在同一个直线上,那么在中间的位置上安装一个经纬仪没有经纬仪也可以安装全站仪,这样可以保证测量人员能够测量到基点的角度。当测量的角度与180度的差比24要大,那么就要适当的调整角度。如果测量的三个基点是垂直的状态,那么垂直的交点上,测量与另外一个的夹角,当角度值与90度的差比24要大,同样的也需要调整角度。在各个基点上检查轴线长度主要是检查轴线之间的距离,如果检查出的结果与设计有差别,且误差在万分之一,那么就要调整轴线之间的距离。3.3建筑方格网。对于地形较平坦的大、中型建筑场区,主要建筑物、道路及管线常按互相平行或垂直关系进行布置。为简化计算或方便施测,施工平面控制网多由正方形或矩形格网组成,称为建筑方格网。利用建筑方格网进行建筑物定位放线时,可按直角坐标进行,不仅容易求得测设数据,且具有较高的测设精度。(1)建筑方格网设计。设计建筑方格网时,首先选定方格网的纵、横主轴线,它是方格网扩展的基础,选定是否合理,会影响控制网的精度和使用,因此应遵循以下原则:主轴线应尽量选在整个场地的中部,方向与主要建筑物的基本轴线平行,一条主轴线不能少于三个主点,其中一个必是纵横主轴线交点,主点间距离宜过小,一般300~500m:纵横主轴线要严格正交成90;主轴线的长度以能控制整个建筑场地为宜,以保证主轴线的定向精度。主轴线拟定后,可进行方格网线的布设。方格网线要与相应的主轴线成正交,网格的大小视建筑物平面尺寸和分布而定,正方形格网边长多取100~200m,矩形格网边长尽可能取50m或其倍数。(2)建筑方格网的测设。在测设建筑方格网时,先要测设主轴线MON,其方法与建筑基线测设方法相同,主轴线测设好后,分别在主轴线端点安置经纬仪或全站仪,均以0点为起始方向,分别向左、向右精密测设90°。为了进行检核,还要在方格网点上安置经纬仪或站仪,测量其角是否为90°,并检查各相邻点间的距离,看其是否与设计边长相等,误差均应在允许范围之内。此后再以基本方格网点为基础,加密方格网中其余各点。

4施工场地高程控制

建筑场地的高程控制测景就是在整个场区建立可靠的水准点,形成与国家或城市高程控制系统相联系的水准网。水准点的密度应尽可能满足安置一次仪器即可测设出所需的高程点。施工场地高程控制一般布设成两级,分别称为首级水准网和加密水准网。首级水准网作为整个场地的高程基本控制,一般情况下采用四等水准测量方法,并埋设永久性标志,若因设备安装或下水管道铺设等测量精度要求较高时,可在局部范围采用三等水准测量方法。加密水准网以首级水准网为基础,可按图根水准的要求进行布设,一般情况下,建筑方格网点及建筑基线点亦可兼作加密水准网点。

综上所述,建筑中的测量工作实质上就是测绘工作,但是其工作的性质与建筑的质量有关,而且对于一个过程来说。建筑施工的全过程都要涉及到测量工作,因此在施工的场地要建立测量体系,并且保证测量的结果。

作者:韩先甲 单位:大庆市勘测设计院

参考文献

篇9

1.施工人员施工技术能力有限

民用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虽然很容易掌握,但是在其应用中还是包含了很多的实际操作知识和专业化理论知识,只有经过系统的培训和学习,才能充分的发挥出混凝土施工技术的优势,才能更好的把握施工中各项技术细节,保证混凝土施工质量。目前在民用建筑施工中混凝土施工人员普遍存在施工能力差、施工效果粗糙、施工技术不足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一方面是因为在民用建筑施工中大部分施工作业人员是农民工,他们在施工前没有经过系统的施工知识培训,直接造成施工技术地下;另一方面是由于施工管理人员过于重视如何控制施工工期和施工成本,将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合理应用完全忽视。

2.缺少混凝土施工技术规范

科学全面的施工技术规范,有利于施工作业人员更好的开展技术施工工作,从而提升民用建筑施工质量。可见,技术规定的重要性。然而,目前的民用建筑施工中,混凝土施工技术还存在施工技术规范不健全、约束力差,不能对民用建筑施工形成有效的规范。这种问题的存在,与国家对建筑施工领域约束力度不够有直接的关系,同时也与建筑业对施工技术规范不严格有关。虽然国家也出台了建筑施工技术规范,其中也包括混凝土施工技术规范,但是这些规范的不够细致全面,十分的笼统,并且无法与建筑施工的实际情况相符,所以缺少应用的实际性。目前,民用建筑施工中应用的大部分混凝土施工技术规范都流于表面形式,在实际应用中缺乏技术规范的监督工作,导致无法发挥出技术规范的作用,无法通过有效的技术规范,提高民用建筑施工质量。

3.施工人员对施工技术认识不足

在民用建筑施工中,普遍存在施工人员对施工技术不够重视的情况。施工人员作业全部按照自身的经验施工,而缺少对施工技术图纸的参照,存在过于重视施工效率,轻视施工技术的情况。这些情况的存在非常不利于民用建筑施工质量的提升,更约束了施工技术对提升建筑质量的作用。施工作业人员不重视混凝土施工技术情况,应引起管理人员的重视,并采取有效的方法改变这种情况,从而促进施工企业长期可持续发展。

二、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民用建筑施工中的运用

1.提升混凝土施工技术人员技术能力

民用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人员技术能力的提升,需要施工管理人员从思想上认识到混凝土施工技术的重要性,然后采取有效的措施提升混凝土施工技术人员的技术能力。建立完善的混凝土施工人员的准入制度,施工人员上岗前必须要进行专业的技术培训和实践考核,保证上岗人员具有足够的施工能力,定期对混凝土施工人员进行考核,发现技术不足的人员,要再次对其进行技术培训,通过考核后可继续上岗,确保混凝土施工队伍的整体素质。

2.严把施工材料质量关

在民用建筑施工中,如果施工材料不合格,那么即便是应用先进的施工技术,也是无法保证建筑工程质量的。所以,要严把施工材料质量关,提升民用建筑施工质量。混凝土施工的材料包括砂石、水、水泥等,这种材料的质量也要严把把控,从而确保混凝土施工质量。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要重视起混凝土施工材料的采购、保存等工作,确保混凝土施工中应用材料的质量。另外,在施工中还要有专业的材料检测人员,对混凝土施工材料进行质量检测,加强施工过程监管,从而提高混凝土施工质量。

3.严把混凝土浇筑过程

混凝土浇筑是混凝土施工重要环节,该环节会对混凝土施工质量产生直接的影响。在混凝土浇筑中,要制定科学的浇筑方案,保证施工过程的合理流畅。施工人员要结合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混凝土浇筑顺序,浇筑中施工人员要做好配合工作,避免出现浇筑空洞情况。

4.混凝土结构裂缝控制

虽然通过科学有效的方法可以控制混凝土施工裂缝问题,但是仍然无法完全的避免施工裂缝,所以,在施工中要采取科学的方法控制混凝土结构裂缝。混凝土结构裂缝的控制要结合施工现场的气候条件,当混凝土裂缝出现后,要根据裂缝的实际类型,采取相应的裂缝控制方法,如表面修复法、填充法、注入法等方法,从而确保民用建筑施工质量和建筑的安全性。

篇10

1.1施工准备阶段存在的问题

就目前建筑工程建设的实际情况来看,施工准备阶段需要完成的内容有很多,比如说地质勘查、施工图纸设计、图纸审查以及技术交底等。可以说,施工准备阶段涉及了建筑工程建设过程中方方面面的内容,一旦忽略了某个环节,便会影响到工程的顺利开展,因此,必须注重施工准备阶段工作开展的全面性。然而就目前部分工程的施工准备阶段开展现状来看,却存在诸多有待解决的问题,比如说没有对所要准备的内容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没有对施工图纸进行有效审查;没有制定科学合理的施工计划以及没有对施工过程中所需的材料质量进行严格检查等。这些问题的存在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建筑工程的建设,不仅会降低工程整体质量,而且还会给企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制约了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1.2工程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建筑工程是一项复杂而又系统的工程,不仅涉及了多个专业,而且还要做好各个专业之间的协调工作。工程施工的对象主要是工程主体,一旦施工出现问题,势必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工程的质量,而且还会给施工人员的生命和财产安全造成危害。就目前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来看,主要体现在技术问题和安全问题上,造成这些问题存在的原因主要是因为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和能力达不到工程建设需求导致的,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飞速发展,对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和能力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然而当前建筑工程的实际情况来看,大部分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仍有待完善,技术和能力水平都比较低,而且缺乏一定的安全意识,最终导致在施工过程中,频频出现各种施工问题,这些问题对于建筑可能是致命性的,严重影响了到建筑工程施工的质量,甚至造成建筑无法完成质量验收,给建筑企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1.3施工验收阶段存在的问题

在建筑工程施工的验收阶段也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很多的验收只是走过场,没有真正地做好相应的验收工作,很多的技术人员没有按照建筑工程施工验收的相关标准进行验收工作,导致很多的问题没有验收出来,进而造成建筑的质量问题。最终导致工程投入使用之后,频频出现质量问题,不仅影响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严重的甚至还会给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造成威胁。由于建筑工程施工的验收阶段非常重要,这也是能弥补施工中问题的最后阶段,因此,工程建设部门必须提高对工程验收阶段的质量控制,严格按照要求开展验收工作。

2提高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的措施

为了进一步提高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的效果,促进我国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针对上文中提到的问题,施工单位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将其解决:

2.1完善施工设计时期的技术管理

建筑设计是对工程的整体规划,在工程建设中起到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对于设计时期的技术管理,不仅需要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的参与,而且监理单位也要参与其中。技术管理的内容主要是对当前的施工图纸设计进行进一步审查与核对,并对图纸中不明确的地方向设计单位询问,再获得解答之后,参与讨论的各方达成对设计图纸的设计意见的统一,并在此基础上组织施工人员对图纸进行全面、系统的学习,确保施工人员能够对图纸的设计意图充分了解。在施工人员对图纸设计进行学习的过程中,设计单位要将图纸中的一些关键施工项目单独列举出来,重点讲解,一定要进行施工技术方面的分析,做好施工的前期准备工作,以此来为接下来工程建设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2.2加强施工建设过程中的施工技术管理

对于此环节技术管理的开展,施工单位应该从三个方面入手,首先,要加强施工技术的规范管理建设。想要从根本上提高施工技术的质量,必须要有一套科学完善的管理制度作为支撑,以此来确保工程的建设在一个高超的施工技术指导下进行。与此同时,在实际施工过程中,要善于发现问题,并第一时间将问题有效解决。对于施工过程中所涉及到的每个环节,都要对相应的工序技术进行严格把关,并安排专门的负责人对其进行监督,以此来保证施工总体技术水平,提高施工人员的技术涵养。其次,要对施工现场的监理工作进行不断完善。工程监理是贯穿于整个工程建设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将监理部门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对于工程质量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监理人员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要对工程中一些关键环节进行严格监督和管理,对各个施工项目进行质量抽查检验,以此来确保施工工艺与施工图纸设计相对应。最后,要对施工现场的技术管理进行完善。要想确保建筑建设的质量以及工程建设进度,就要完善施工过程中的技术管理工作,做好施工技术交底工作,对于一些非常关键的工程建设环节要积极引进高端的、先进的施工建设技术,而且要加强对施工器械和施工建设工具的管理,保护并维修好一些非常关键的施工技术。要加强对施工材料质量的监督,提高工程建设的质量。

2.3工程结束后的施工技术管理

施工技术管理工作是贯穿于整个工程建设中的,因此,对于工程结束后的管理工作也同样不能忽视,该环节的施工技术管理,不仅是完善施工技术管理的重要阶段,而且对工程质量的提升也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施工单位必须对其给予足够重视。对于工程结束后的施工技术管理,施工单位要将工程的实际情况与预期目标进行对比,以此来判断工程的施工是否能够满足要求,同时,还要对施工现场的签证进行严格核查,在核查过程中,一旦发现有不符合标准的项目,应该第一时间采取相应措施对其进行补救,确保工程整体质量能够满足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