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0-21 11:19:55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经济学,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设模)计量经济模型是以变量来表述我们的研究对象及其影响因素的观察结果,以方程式或方程组表述这些研究对象及其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而其最基础的内容主要反映在单方程模型中,它一般是由如下四个基本要素构成的:
1.变量反映我们研究对象及其影响因素的观察数据,构成了模型的变量要素,它基本上可以分为两大类,即解释变量和被解释变量。其中:解释变量(ExplanatoryVariable)代表着系统中影响研究核心的各种因素,一般情况下只观察一个因素影响的回归分析叫做一元回归分析,而对两个及以上的因素分析叫做多元回归分析。在分析中要观察解释变量的不同控制下,相应的被解释变量的反映,所以说解释变量是确定性的变量。但在经济现象观察中,我们很难对各解释变量进行控制,这也是我们在现实中遇到的一大难题。被解释变量(ExplainedVariable)是我们研究的核心内容。我们的研究依赖于对其观察所得到的现实数据,但是其被动的地位是确定的,即它是系统中的被影响结果。且因受随机性的各种干扰而表现出随机性的特点,因此我们寻求的总体回归方程将是一种平均意义上的期望方程。
2.回归方程及其形式反映研究对象各变量关系的方程是模型的主体部分,它就是由统计回归分析的方法得到的回归方程。在现实的人类社会中,事物的普遍联系性,常常隐含着未知的因果关系。任何一个系统,在影响系统的各因素作用下,都能保持一种稳定的状态,而对这一稳定状态的形成机制的寻找过程,已成为现代回归分析的核心内容。因此,在回归分析中,人们常将系统的稳定关系,以方程式的形式来表示。且以研究对象为被解释变量,以各影响因素为解释变量,建立起解释变量决定被解释变量的回归方程。以方程中的参数来反映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并进一步寻求对系统的控制和影响的方法。在计量经济学中,线性关系的回归方程是最常见的,因为它是基础,且简单容易理解,所以是我们首先要学习的内容。然而现实中经济现象的复杂性,却常表现为非线性的特点,要准确描绘这些复杂形式,需要我们研究和开发更多视角的分析方法,如解释变量的一元与多元,被解释变量的线性与非线性、确定与随机、二元选择与多元选择等。这些变量之间的组合方式,就构成了方程的形式,需要我们不断的调算或检验才能确定。
3.经济参数经济参数是在各类模型中变量之间的关系系数,它反映着我们要探求的经济规律,是我们必须求解才能得到的内容,如模型中各回归系数等。该要素实质上是计量经济分析的最终成果,但它关系到我们经济分析的恰当有效性。
4.模型的误差项计量经济模型所探究的是如何使用回归方程,来反映解释变量与被解释变量之间的内在联系。然而随机因素的干扰,会使系统产生一定的偏离,这种偏离被我们称之为模型的误差。误差的大小及稳定程度,表明随机性干扰对系统的影响程度及持续的作用程度。由上述四大要素构成的,能真实反映总体经济关系的理想模型,被我们称之为总体经济模型,它往往是未知的,是需要我们去探究和寻找的模型。而在探索过程中,我们要通过经济理论或经验来设定总体模型的可能形式,再用样本数据来实证我们设定的模型是否正确。可见模型的设定是我们建立模型的基础和灵魂,是计量经济分析的关键环节。
(二)模型参数的估计
(算模)由方程式或方程组构成的各类经济模型,本身只能表明现象之间是否有联系,而方程中各类参数才是真正说明现象之间具体关系的内容。所以说各参数是反映经济规律的主体,更是我们建模所追求的目标。而利用样本观察到的各类数据有着很多随机因素的作用,使得本来并不明确的数量关系都变得更加模糊了,因此我们需要一系列的统计方法,将这种隐含的关系查找到,并能够做到尽可能的准确,这就是模型参数的估计问题,而解决的方法有很多,如最小二乘法、极大似然估计法、距估计法等。
(三)模型的检验
(验模)我们设计和估算的模型是否科学合理,以及如何改进模型使其达到更加科学合理,需要我们做大量的检验和监测工作。所以对模型进行各类检验的学习,将占据计量经济课程的绝大多数时间,并成为了我们学习的主体内容。具体的检验内容包含如下四部分:
1.统计显著性检验当我们根据样本数据对模型的参数进行估算时,该样本的特征是否能够代表总体特征的检验就是统计显著性检验。由于模型参数的估算是根据样本数据进行的,那么某个参数是否显著,以及参数整体上或模型整体上是否显著等都需要进行统计检验,而这类检验实质上就是对样本的代表性进行的检验。
2.经济意义检验当我们估算出模型的各参数时,其数值的大小、符号的方向相互之间的关系等内容,是否符合经济理论或经验的要求,以及根据理论或经验的认知能否得到样本资料的支持等方面的检验,就是经济意义的检验。
3.模型要素的计量检验经济模型是由方程式或方程组的形式存在的,我们对各方程中的基本要素,及方程之间的各要素关系等内容,是否符合我们建立的标准和规范的检验就是要素的计量检验。这是计量经济学的主体内容,我们要探寻很多方法来完成。
4.模型的实践性检验根据样本观察所建立的经济模型,如果能够通过上述三类的检验,基本上就是很优秀的模型了。然而为了模型在现实应用中能够达到更优秀的理想要求,有必要在实践的环节中做进一步的检验和改进。而进行这类实践应用性的检验,主要是通过预测的准确性和模型的实用性等使用环节进行的,它是我们检验体系的最后一关,一定程度上也是最重要的一环。所以说真正的通过了检验的模型,是指通过了上述四个方面的检验,才是合格的可以使用的模型。
(四)模型的使用
1.经济结构分析任何经济模型都是对一个经济系统的模拟,其各构成要素与系统整体的数量关系,都可以体现为数量结构和作用程度的关系。这是经济结构分析最为理想的条件,是其他经济分析方法所无法做到的。因此说计量经济分析最主要的功能,就是使经济结构分析成为了可能。
2.经济预测分析经济预测与其他预测一样,多是对未来或未知领域的推测和估算,是人类对未知领域探求的重要手段。而在众多的预测方法中,计量经济模型的预测是最为有效的,它不但可以做出以精确的数值成果的预测,还能够做出其预测结果的把握程度分析。经济预测有时对精度的要求不高,所以对精度较高的计量经济模型来说,预测是其最为简单的应用。
3.经济政策的评价与决策参考在现实的经济决策中,往往是存在着多种选择。而各种选择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则可以通过计量经济模型进行模拟和计算。因此在经济政策制定、评价和模拟测算中,计量经济模型都是最为理想的主要工具之一。
4.经济理论的检验与发展任何经济理论或学说,都可以看作是一系列假设,而这些假设是否成立,需要以实验的方式或方法进行一系列的检验。计量经济学的检验和测算过程就是针对各类假设进行的,其检验的结果可以证实或证伪这些理论或学说。所以说计量经济学的方法,就是经济理论是否科学的检验方法。
二、计量经济建模的核心技术计量经济建模的核心技术
(一)经济思想与理论经济思想是人们对现实经济活动规律的一种初步认识,而经济理论是对经济规律性概括的一种学说体系。由于我们对经济生活观察的视角不同,认识上的差距和错误是客观存在的,因此经济思想或理论的科学性需要得到实践的验证。只有经过检验得到证实的理论,才能称做定律,才是真正的经济理论。而这种实证过程就是计量经济的建模过程,也是我们学习计量经济学的根本目的。计量经济建模的核心就是对我们或别人已有的或不成熟的经济理论、思想、假设、假说等进行实证性质的检验过程。而这些不成熟的待验理论或思想,不仅是经济研究的对象,更是经济建模工作的灵魂,是我们建模工作的第一要素,这也说明经济理论必然是计量经济学的基础。
(二)对现实经济活动的统计观察对现实经济规律进行实证分析的第二个重要因素,就是统计数据。它作为经济现象本身的反映,是检验经济理论的依据。由于多数统计数据都是取样观察的结果,数据都存在着代表性的问题,即是否能全面、系统反映需验证的经济理论的本质特征。由于统计观察的局限性,现实统计数据的属性与经济理论是有关联的,所以不同的数据只能验证其特有的经济理论。例如描述各空间分布状况的截面数据,只能验证现象之间静态经济规律;而时间序列数据往往可以用于验证动态的规律性;那么面板数据才是较全面的统计数据,适合于动静结合的理论验证。因此计量经济学的研究是区分数据类型进行的,即有截面计量分析、时序计量分析及面板数据的计量分析等内容。这三类数据的建模的思路也会有所不同,即截面数据(同一时间对总体中的各不同单位的观察)只能建立静态关系的模型;时间序列(某一机构单位的不同时间表现的数据)可以建立许多具有良好预测性能的简单的基础性模型,例如自回归、移动平均、随机游走等模型;而面板数据(截面空间个体i、时间t、指标信息k的数据结构)可以同时对其静态和动态两方面进行规律性的探索。
第三产业是农业、工业以外的包括文教卫生、政府机关、军队警察在内的各行各业的总称,内容十分庞杂。服务产品的生产和再生产,是服务业的经济活动中人与人的相互关系的基石 ,服务经济学就是以这些关系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
在商品经济条件下,服务产品是商品。同一般商品一样,服务产品的二重性是由创造服务产品的服务劳动的二重性决定的,即服务劳动的具体形式创造使用价值,服务劳动作为人类脑力和体力的支出形成价值。服务产品的价值论是劳动价值论的一部分,是对劳动价值论的补充和发展,也是服务经济学的理论基础。
服务产品是由服务企业或个体劳动者生产和经营的。大多数服务劳动者在企业或经济组织中进行劳动,个体劳动者是少数。企业活动中的各种经济关系是由服务业生产资料的所有制性质决定的生产资料,或以货币为代表的生产资金,是服务业发展的前提。
由于服务产品的生产和经营的具体表现形式是服务者对消费者直接的服务,他们的劳动积极性对生产和流通的发展比其他部门更有决定意义。因此,服务经济学特别注意研究如何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
服务产品作为商品必须进入市场才能实现自身的物质替换和价值补偿。服务企业的生产和经营活动,也是以市场为舞台。因此,对服务产品市场的研究,也是对服务业内部和外部的纵横交错的经济关系的研究。同时,由于服务产品的特殊性,决定了服务产品市场不同于实物产品市场。
例如,服务产品市场的弹性很大,是由于自我服务与社会服务经常处在相互替代的变动之中。服务企业或单位若要扩展市场、开拓市场,必须使自己的服务产品适销、优质、廉价。因此,对服务业进行计划指导,也要以服务产品市场的特点为依据。
服务经济学不是孤立地考察服务业的经济活动,而是在它同国民经济各个部门的相互联系中,考察它的生产和再生产的全过程,考察它发生、发展的客观必然性。服务业为社会生产、流通和消费服务,它的产品是当作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进入生产、流通和消费领域。
中图分类号:D9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6.33.133
1 引言
“安倍经济学”和“克强经济学”已然成为当前全球出现的经济热词,他们分别代表亚洲两大经济体未来的经济发展方向。“安倍经济学”以其“三支箭”即大胆的金融政策、灵活的财政政策和促进民间投资的增长战略力图使日本走向全面的复兴;而“克强经济学”则突出表现为“微刺激”力争使中国完成经济转型的软着陆。
2 安倍经济学与克强经济学背景分析
“安倍经济学”和“克强经济学”都是外界针对日本和中国的新一届政府出台的一系列新的经济政策而命名的。日本自民党总裁安倍晋三拟以扩大的财政和货币政策来提高通货膨胀率,重振日本经济;而中国以国务院总理为代表的新一届领导核心却采取了相对谨慎的经济政策,旨在解决中国过去改革30年积压的社会经济问题,实现中国经济的全面转型。
3 “安倍经济学”和“克强经济学”内容及实施效果
3.1 “安倍经济学”之后的日本经济
“安倍经济学”的主要内容包括激进的金融政策、灵活的财政政策、激活民间投资为核心的经济产业成长战略,以期使日本走出20年的经济停滞(1993年一2012年年均实际GDP增长0.8%),争取2013年实际GDP增长2.5%,2013年一2020年年均实际GDP增长2.0%。实际上,安倍的前“两只箭”的射出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对日本经济产生积极的影响,但在另一方面并没有解决日本深层次社会经济问题。
3.1.1 日本经济运行情况
(1)“两只箭”与经济增长。
日本的货币供应量自2012年12月以来一直以平稳的趋势增长但从2014年1月开始减速下降,日本经济在2013年第一季度的实际GDP实现了环比年率41%,而随后实际GDP环比又出现大幅度下滑直到2014年第一季度出现大的抬升。说明日本在推行安倍政策初期其积极的货币政策对经济增长起到了促进作用但并没有产生持续的正效应。
同时,积极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实施使代表经济景气指数的制造业PMI在2013年2月开始上升至50%以上,并在2013年年末达到了56.75%,说明日本的整个制造业经济在增长,日本经济出现持续增长的过程。
(2)“两只箭”与物价指数。
日本的核心CPI年率从2013年2月开始快速上升,到2014年2月后将达到2.7%以上,说明日本力争在2年内实现2%通胀目标已经实现。
(3)“两只箭”c消费需求。
随着日本失业率的不断下降,日本的家庭消费者信心指数在2013年2月至9月间呈现平稳上升,说明日本消费需求提高,带动了消费经济的增长。但在2013年10月之后,家庭消费者信心指数开始下降。
(4)“两只箭”与出口。
由于“安倍经济学”采取“质化和量化”过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其直接影响是日元的快速贬值。日本在2012年12月后,日本出口由于日元的贬值出现大幅度增长但这一趋势同样在2013年12月后出现反转。
3.1.2 日本经济运行分析
(1)“两只箭”短期效应明显。
总体来看,安倍首先射出的“两只箭”即宽松的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使日本经济在2013年出现了暂时的欣欣向荣的局面但在2014年各项经济指标都基本上出现反转。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安倍经济学”的推行并没能使日本经济出现长久的稳定增长。尤其注意的日元的贬值,虽然在短期内有利于日本企业出口,增加日本企业利益及出口竞争力但也会对日本的进口是相当不利的。同样日元贬值也会造成日本股价上涨及日本国债价格下降造成股票市场的繁荣和国债市场的萎缩。从另一方面来说,日元的大幅贬值会对国际市场产生冲击特别是警惕对中国经济产生的不利影响如资金大量流入中国造成中国市场流动性上升。
(2)“第三支箭”升级版急需推进。
安倍已在2014年6月下旬射出了日本经济复兴战略的“第三支箭”,内容包括事前期望值很高的企业法人税率下调和年金基金机构改革,其目标是提高日本的潜在增长率。同时由于日本的劳动人口现在每年减少0.5%,因此经济增长几乎全部得来自生产率的提高。为了实现增长,可能还得采取别的措施,包括提高劳动参与率,尤其是女性和退休者的劳动参与率,以及引入更多移民。但一些学者认为这“第三支箭”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日本经济结构的根本变化。安倍的“三支箭”能否重振日本经济,这是一个长期的观察问题,而且也需要日本政府审慎度势地根据自身的发展问题作出新的经济政策调整。
3.2 “克强经济学”之后的中国经济
3.2.1 中国经济运行情况
在2014年3月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中国确定2014年经济增长目标为7.5%左右,M2增速目标为13%左右,通胀目标为3.5%左右。从我国2012―2014年4月我国货币供应量的变化趋势看出,在2013年开始后货币供应年率出现一段平稳降低的态势,说明我国的货币供应量得到一定的控制。在2013年6月,央行并没有像以往一样大印钞票拯救中国银行间出现的一次“钱荒”,这也就验证了中国政府将会减少对经济干预,逐步放开市场让市场各主体都能够充分竞争。2014年第一季度,我国实现GDP增长率为7.4%,达到了政府预定的目标,说明了我国经济发展不再单纯以追求高速GDP为目标,通过放慢经济增长速度完成经济增长方式的改变和经济转型是我国在经济方面的主要目标。在物价指数方面,我国的CPI指数在2012年后出现下降,2014年5月CPI同比增长2.5%,基本符合通胀预期。从汇丰制造业PMI终值来看,我国的制造业增长从2013年以来并没有呈现平稳状态,说明我国的经济受到外界的影响仍然很大。
3.2.2 中国经济运行分析
我国正处在经济增速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的“三期”叠加阶段,由于前期过急的经济政策而使我国当前面临着严重的经济结构失衡问题,最突出的就是产能过剩。我国制造业产能过剩呈现行业面广、绝对过剩程度高、持续时间长等特点,许多行业产能利用率不足75%。在这样的结构调整阵痛期,企业经营困难、增长速度放慢都将成为我们必须付出的代价。此外,我国也正面临着房地产行业下行的风险、政府债务问题、环境污染和社会局部动乱问题,各种问题的复杂交错都为新一届政府面临的重大挑战。
2014年政府将经济增长目标控制在7%―8%的速度上,较低的经济增长速度能够使各个当地政府有更多的思考空间进行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未来中国经济将会进入一个全面深化改革的时期:政府让位于市场让市场在经济发展中起决定作用。随着国企改革的推行,我国民营企业将会有更多的机会进入市场经营范围从而为我国经济发展增加活力;利率市场化的循序铺展将会使我国商业银行在充分竞争的环境下发展,利率走向市场化将会让各个不同性质企业以一个市场的公平的价格获得融资;城镇化的推进有利于带动投资、消费的增长实现经济增长。同时,我们应该清醒认识到改革是一个持续推进的过程,应积极出具全面的改革方案以应对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不利因素带来的社会的动荡。
4 结论和启示
任何一项改革能取得的成果不是一蹴而就的,“安倍经济学”最初效果明显,但这种效果似乎正不断减退,不追加改革的,日本可能会重新陷入增长放慢和通缩的局面,财政状况可能进一步恶化,还有可能会过度依赖货币刺激政策,带来更为严重的负面后果。而我国经济的深化改革更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且我国目前实行的城镇化、利率市场化和简政放权的效应都没有显现出来。未来我国经济的发展,也应需要根据随时出现的变化而进行相应的调整,在改革中不断提高,在发展中不断深化改革。
参考文献
[1]朱海燕.“安倍经济学”解析[J].现代日本经济,2013,(06).
[2]易宪容.“安倍经济学”效果及影响的理论分析[J].国际金融研究,2013,(06).
[3]李南妮,陈玉财.“安倍经济学”实施效果和制约因素并存[J].浙江金融,2013,(11).
[4]郭可为.安倍经济学评析[J].国际研究参考,2013,(09).
[5]陈志恒.解读“安倍经济学":国外学者观点述评[J].国外社会科学,2013,(06).
[6]伍伟烨.充满武士道精神的“安倍经济学”――日本超量化宽松货币政策走向[J].国际金融,2013,(08).
硬着陆,意味的是经济增速的急速下降或失速。它的发生,撇开政治与国际因素不谈,纯就经济体系本身而言,几乎多与早已存在的经济泡沫的破灭有关。1991年的日本,1997年的东亚,2007年的美国,均是如此。现在的中国,是否也面对类似的危机?中国又该如何面对?
回答这个问题之前,要先谈谈泡沫的形成、逻辑与效应,我称之为《泡沫经济学》。泡沫经济学的核心要义很简单,只有三条:
(一)凡“市场经济”必有泡沫;
(二)凡“泡沫”必会破灭;
(三)凡任何一个泡沫,发展时间越久,发展规模越大,则一旦破灭,所需调整时间就越长,调整过程越痛苦。
这三条,后两条类似数学中的“公理”,不证自明。需要解释的是第一条,即凡市场经济必有泡沫,为什么?因为凡市场经济都具备一种(计划经济所无的)“信心”与“信用”的相互拉拔即相互刺激扩张的“机制”。首先,在经济上行时,前景看好,信心增加,让企业与个人都增强了投资与消费“意愿”,但此一意愿须获得充分的融资才行,而此时银行对经济前景也是英雄所见略同,一样乐观,因而增加贷款,这即是“信用”的扩张。于是,投资与消费就化为实际行动,换言之,总需求就增加了,推动了GDP的增长,经济进一步上行,信心进一步增强……这就进入到了一个自我循环、不断扩张的机制。在这个过程中,泡沫因而产生,且持续扩大,一直到出现导致它破灭的变数为止。
在这个过程中,不免对于经济形势或走势的判断出现分歧,有人悲观,认为是一个泡沫,即将爆破;有人乐观,坚持经济的繁荣是由“刚需”所推动,反对紧缩。于是,《泡沫经济学》的核心要义还可以再多加一条:
(四)凡任一泡沫,都只有在它破灭了之后,才知道原来它是一个泡沫。
所以,当前中国经济有无泡沫,自然是仁智互见,不足为异。但撇开有无泡沫的争议不谈,中国经济在2008年9月实际金融海啸之后,为了“保八”及稳经济,采取了高强度的宏调政策,虽然“保八”成功,但因此产生的许多后遗症却也是不争的事实,如产能过剩、基建重复、空屋闲置等。影响所及,地方财政亮起红灯,金融体系风险升高,所有这些问题的严重性都还在与日俱增之中,而这,正是新执政当局面对的棘手形势。
二、研究方向及主要贡献
一是对新制度经济学体系的研究。主要出版了《西方新制度经济学》(中国发展出版社,1996年初版,2003年修订本)、《新制度经济学》(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年初版,2010年第二版)及《新制度经济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一版,2012年第二版)。这三本书都对新制度经济学体系进行了探讨,各有特色和侧重点。专著《西方新制度经济学》是我国第一部系统地研究西方新制度经济的专著,多次重印,在经济学界产生了较大的影响。2011年4月29日北京世纪读秀技术有限公司的“被引次数最多的图书”显示,1996年出版的《西方新制度经济学》被引1251次,在经济学类排在较前面。CSSCI评析卢现祥教授的《西方新制度经济学》在“五年内在经济学领域被引100次以上的著作”中排名第9,五年内被引246次。在我国2000—2004年经济学论文引用最多的前96种图书中,卢现祥教授的《西方新制度经济学》排在第19位。
二是用新制度经济学的原理和方法去解释经济社会生活中的一些问题,注重中国现实问题的剖析,关注国计民生。近年来以寻找一个好制度为主线,以现实问题为题材,先后在《光明日报》、《经济参考报》、《广州日报》、《长江日报》等发表了近百篇理论随笔,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好评,并于2010年出版了《寻找一种好制度——卢现祥制度分析随笔集》(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0年)。这本随笔集出版后引起了较大的反响,搜狐读书、凤凰网读书、当当网读书、中国文化传媒网等多家网站转载或连载。
三是对新制度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进行研究,并探讨一些转型中的中国现实问题。用新制度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去观察中国经济社会问题,这也是作为研究真实世界的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吸引人的地方所在。经过筛选和修改,汇集成了这本《寻找一种好制度——卢现祥制度分析文选》(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这次选择了36篇论文,分为三大部分,即制度理论、市场经济、国家理论与中国模式及中国经济问题。此前还出版了《寻租经济学导论》(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0年)和《有利于穷人的制度经济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
三、主要成就及获奖情况
随着人们对信息经济的关注,研究的视野逐渐从微观领域转向宏观领域。1962年,弗里兹·马克卢普《美国的知识生产和分配》的出版,标志着西方宏观信息经济学的产生。1977年,马克·波拉特《信息经济》(九卷本)提出信息经济测度的波拉特范式,极大地丰富了西方宏观信息经济学理论。20世纪80年代后,在美国、日本、法国、澳大利亚、英国和新西兰等国学者的共同努力下,西方宏观信息经济学理论体系日趋成熟。
经济学者将信息要素纳入发展经济学分析框架中,使宏观信息经济学获得了与传统理论截然不同的结论。罗伯特·索洛在20世纪50年代创立的生产函数理论,试图说明经济发展取决于投入的资本和劳力数量。但是,过去20年世界经济发展的事实并非如此,例如,发达国家增加投资快于增加人数,投资收益并没有递减。针对这种现象,西方宏观信息经济学理论认为,影响经济长期增长的基本要素不仅仅是资本和劳力,而应该是四个基本要素,即资本、非技术劳力、人力资本和新思想(信息)。由于知识构成生产要素之一,它像资本那样必须以放弃当前消费为代价才能获得,知识(教育)滞后将严重影响经济增长的稳定性和长期性。因此,国家必须像对待基础设施投资那样对知识及传播知识的教育机构进行投资。由于知识投资长期效用的干预,经济长期发展中可能出现良性循环趋势,即投资促进知识生产与传播,而知识生产与传播获得的效用又促进投资。这意味着投资的持续增长可以长期提高某个国家的增长率,这个结论正是传统理论所否定的。目前,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最大差别已经不在于资本与设备,而在于知识与信息。发展中国家对发达国家的依附正在由资本依附转向资本与信息的双重依附。
信息经济学中的不对称信息理论(asymmetricinformation)是英国剑桥大学教授詹姆斯·莫里斯(JamesMirleees)和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威廉·维克瑞(WilliamVickery)提出的重要理论。他们分别在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揭示了不对称信息对交易所带来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应对策。此后30多年来,不对称信息理论在经济活动中的作用越来越大,由此而产生的对策理论为经济活动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也正是因为如此,这两位经济学家于1996年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2001年,三位美国经济学家又一次因为在“走进现实生活的信息经济学”研究方面作出的卓越贡献,分享了这一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2]他们是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乔治·阿克洛夫、斯坦福大学的麦克尔·斯澎斯和哥伦比亚大学的约瑟夫·斯蒂格利茨。这三位经济学家在交易双方信息不对称的假设之上,建立了一整套经济学理论,解释厂商、工人和消费者的行为,奠定了信息经济学的基础。其中,阿克洛夫和斯蒂格利茨教授同时也是新凯恩斯主义学派的泰斗。
二
目前,理论界对信息经济学的理论体系研究存在着两种不同的主张。[3]一种主张是按照现代西方经济学的理论,从市场不确定性角度构建信息经济学的理论框架,另一种主张是按照信息产品的生产与再生产过程来构建信息经济学的理论体系。从研究的整体情况看,前一理论体系似乎更多地为人们所接受。但是即便是按照这一主张来构建信息经济学的整体框架,也还存在着两种不同的思路。
思路一为信息经济学“三分法”,即从现代西方经济学的传统框架出发,将信息经济学划分为三个部分:微观信息经济学、宏观信息经济学和产业信息经济学。微观信息经济学主要以个别市场主体为基本分析单位,考证信息对市场均衡、劳动市场供给、消费者行为以及市场机制等一系列微观经济问题的影响,分析信息资源配置和微观信息市场的效率问题。宏观信息经济学则从国家和世界经济的层面出发,论证信息对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影响,研究信息与财政政策、金融制度之间的关系,探讨信息在宏观经济政策制定中的作用等等。信息产业经济学着眼于对信息产业的分析,主要包括信息技术产业化、信息产业基础与结构、信息产业国际化、信息资源与经济增长等方面的内容。按照这一思路,信息经济学理论体系能够较好地与传统经济学中的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体系相衔接,不仅能够清晰地勾画出微观信息经济学与宏观信息经济学之间的界限,合理地安排其理论体系与内容,而且还能较好地构筑信息产业经济学的体系。在这一思路下,微观信息经济学与宏观信息经济学结合在一起构成理论信息经济学,而信息产业经济学则构成应用信息经济学。
思路二为信息经济学“二分法”,即按照市场不确定性原理,将信息经济学分为微观信息经济学和宏观信息经济学两个部分。与此相适应,将微观信息经济学作为理论信息经济学,而把宏观信息经济学作为应用信息经济学。根据这一思路构建的信息经济学理论体系,是将思路一中的微观信息经济学和宏观信息经济学两部分内容归到一块为微观信息经济学,将厂商行为的不确定性和政府行为的不确定性等问题放到一起来分析。宏观信息经济学则由信息产业经济学和信息社会的各种经济理论组成,以信息技术的不确定性为基础,分析信息技术的各种经济影响和福利效果。这一思路的主张者认为,按照这一思路构建信息经济学的理论框架,可以将信息经济学与传统的微观与宏观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加以区分,并且能够较好地体现信息产业在信息经济学学科研究中的重要地位。
三
信息经济学中的许多理论,[4]比如委托一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等对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现代企业建立以及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首先,信息经济学中的委托—理论,对我国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改革具有借鉴意义。委托—理论是信息经济学的核心内容,国有企业改革要建立起产权明晰的现代企业制度,这一制度正是以合理有效的委托—合同为基础的。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对国有企业改革所作出的一系列战略部署,比如资产重组、企业破产与兼并、股份制改造等,都需要有一定的市场经济“游戏”规则来约束和规范市场行为,这个规则就是市场经济主体共同遵守和不断创新的委托—合同。
其次,信息经济学中的信息不对称理论,对市场主体的经济决策和加强政府宏观经济调控,正确处理好企业与市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提供了理论支持。信息经济学较为深刻地探讨了不完全信息和信息不对称条件下市场经济行为的两个主要现象,即不利选择和道德风险。无论是生产者、经营者还是消费者,都面临着不同形式的不利选择和道德风险。生产者面临着消费者的大量的、复杂的道德风险行为,而消费者也同样面临着由于信息不对称带来的不利选择和生产者转移的道德风险。在这种情况下,信息经济学所揭示的信息不对称理论,无论对生产者还是消费者,都有助于其作出各自相应的选择与对策。
再次,信息经济学中关于信息资源最优配置对经济发展的直接影响的思想,将有助于我们在经济发展和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进一步关注信息经济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努力创造信息资源合理流动的外部环境,提高信息技术对提高产业竞争力的认识,协调信息网络的发展,加大信息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强化信息产业在经济结构调整中的带动功能,以信息产业的高速发展带动国民经济信息化进程。
最后,信息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对我们研究现实经济社会问题开拓了新的视野。实事求是地讲,信息经济学在现代西方经济学理论中占据重要地位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信息经济学所使用的方法为经济学提供了新的分析工具和思想方法。比如信息经济学不确定条件下的选择理论和对策论,把现代决策理论的分析方法引入经济决策分析之中,使得经济分析不断贴近现实经济生活。实际上,在我国目前经济理论界的经济分析中,很多学者都引入了信息经济学的分析方法。相信随着信息经济学的进一步发展,其分析方法将在经济学、管理学等其他领域的应用中产生重要影响。
【参考文献】
[1]马费成等:《信息经济学》,武汉大学出版社,1997。
显然,《维基经济学》没有《世界是平的》那样天马行空,也不像《长尾理论》过于聚焦在微观和局部,对于这场即将到来的商业革命,理性而实际。
《维基经济学》的得名,缘于维基百科全书网站的巨大成功,它向世界证明:如果有一种方法充分利用组织里每一个人的智慧,它的能量将无比惊人!我们所熟知的企业如:IBM、Google、亚马逊、宝洁、英特尔、Youtube、MySpace等,都已从维基经济中获得巨大成功。
作者深入论述了“对等先锋”、“创意集市”、“产消合一”、“新亚历山大学派”、“协作的平台”、“全球工厂”、“维基工作站”等七种全新的向传统商业挑战的成功模式。该书还展示了这些变革力量如何作用在各大传统行业、传统企业、政府和社会机构等。善于运用大规模协作的企业,主要可以得到七大收益:1)从利用外部的人力资源中获益、2)跟上消费者的步伐、3)促进对互补供给的需求、4)降低成本、5)改变竞争的焦点、6)消除合作中的摩擦以及发展社会资本,7)为企业创造全新的价值和竞争优势。
个人观感:
“Wiki”一词来源于夏威夷语的“wee kee wee kee”,原意是“快点快点(Quick)”。“Wiki”代表着互联网“平等、自由、共享”的开放理念,但在网络世界最初是指一种超文本系统(Wiki发明者是一位Smalltalk程序员—Ward Cunningham)。这种超文本系统支持面向社群的协作式写作,也包括一组支持这种写作的辅助工具。
研读之后,感觉我们需要逐步去认识“维基模式”给我们带来的变化:新的模式、法则和思维。
当然作者也承认,大规模协作的新时代无疑是复杂和不确定的,协作和开放与其说是科学或商业,不如说是一门艺术。要想消化这本书,必须先走出思维上两个误区:
首先必须先认识到,“维基经济学”这个新词汇虽然来源于Wiki,但其内容却完全不局限在狭义的维基,副标题“大规模协作如何改变一切”就显得更清晰一些。所谓的大规模协作,就是Web 2.0时代互联网上人民群众自组织的协作活动,涉及的领域非常广泛,包括Linux社区、博客世界、Myspace、Twiter、Facebook、微博、微信等社交网络的协作,维基百科是其中最典型的案例。
审计准则是经权威机构制定或认可的、用以明确审计主体资格、指导审计人员工作和评价审计工作质量的专业规范。用经济学理论研究审计准则的制定和变迁是审计准则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拟在总结有关审计准则制定和变迁的经济学分析观点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看法。
一、审计准则制定与变迁经济学分析的典型观点
(一)审计准则的制定:交易费用理论的解释
根据新制度经济学理论,对于制度的需求是因为在当前状态下,行为主体无法获得潜在利益。国内一些学者认为,审计准则能够有效地降低审计业务中的交易费用,从而使利益相关者获得由交易带来的潜在收益。这主要表现在:
1.降低审计交易中的信息费用
在审计交易中,有关审计委托人不仅要了解关于审计主体的声誉评价、业务能力的评价,还要了解他们遵守协议的意愿。获取这些信息是要付出成本的,这些成本可称为信息费用。[1]审计准则可以提供规范审计行为的基本标准,把不同方面的这些标准联系起来有助于评价各个审计主体的声誉,进而帮助委托人简化决策程序,根据其潜在伙伴以往的行为方式去推断自己未来最有可能的行为方式,从而产生对未来立场的合理预期。
2.降低审计交易中的权利界定费用
由于有限理性和契约的不完全性,在达成确定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后仍然面临着权利的再度界定或进一步界定的问题。[2]审计准则能够有效降低审计交易中的权利界定费用,虽然它并不能够消除这一费用。首先,审计准则确立权利界定的基本原则。其次,审计准则直接确定审计主体权利的行使范围。再次,审计准则为审计交易中的权利争议提供了解决程序。在充斥着不确定性的环境中,具备有限理性特征的审计行为主体之间不可能签订一个能够预测契约期内所有可能事件的完全契约。审计准则确定了解决争议的程序,从而使各方在不终止合同的情况下寻求争议的合理解决。
3.降低审计中的监督制裁费用
对于根据理性原则进行损益计算的审计主体而言,违反制度规则的净收益必须超过由于这一行动而产生的净成本。如果他们由于违反制度而受到制裁,那么他们就要把这种制裁带来的损失纳入到成本-收益分析中。
由于对声誉的珍视,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审计主体即使是在“短视的自利”要求与审计准则的要求不相一致时,也会遵守审计准则,履行与之相关的审计协议,从而可大大降低用于监督制裁机会主义行为的费用。
(二)审计准则的变迁:制度变迁理论的解释
国内许多学者赞同采用制度变迁理论解释审计准则的变迁。[3]从制度创新的动力源泉与条件来说,新制度经济学所提出的制度变迁理论认为,制度变迁的内在动力是经济主体获取最大的“潜在利润”。制度变迁总的潜在收益大于变迁成本并不一定会导致制度创新,只有当制度变迁为权力集团带来的潜在制度收益大于新制度的组织操作成本时,才是制度变迁产生的唯一途径。[4]
制度变迁可分为两种模式:一是诱致性变迁,二是强制性变迁。诱致性变迁是指审计准则的各需求主体从自身利益出发,对现存审计准则不满意或者对新审计准则产生需求而发生的变迁;或者是指供给主体从其所代表的集团利益出发,当出现新的获利机会时而发生的变迁。它具有渐进性、自发性、自主性的特征,完全可用成本收益比较模型和供求模型去解释,创新者作为制度的供给者或生产者只不过是对制度需求的一种自然反应和回应。强制性变迁则是指现行审计准则的变更或替代不在于个人获利机会的发生,而是通过政府命令或法律强制实行。它可以避免诱致性变迁过程中存在的外部性和搭便车问题,同时也可以有效降低变迁成本。
(三)对上述观点的评价
1.优势分析
上述观点的优势表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1)有助于从全新视角深化对审计准则的认识,提升审计准则研究的质量和深度
上述各种观点从不同的经济学视角阐述了审计准则的制定和变迁原因,使我们对审计准则的研究跳出了传统的“就审计准则论审计准则”的局限性,突破了单一学科范围的束缚,实现了跨学科、多角度观察和分析的目的,找到新的切入点,为审计准则的制定和变迁提供新的理论依据,使对审计准则的研究上升到一个新的理论高度。
(2)揭示了交易费用与制度选择的内在联系
交易费用理论指出,准则本身的设计、制定、实施与改革都是有成本的,进而指明对不同的制度、一种制度的不同设计,要不要建立相应的制度、要不要变革以及如何变革制度,都需要与交易费用的高低结合考虑。[5]此外,在准则的制定权力安排方面,交易费用理论也深刻指明某一种安排方式在任何领域费用都最低的情况是不存在的。理论的安排方式是寻找政府与市场结合与协调的支点,并且这种支点在不同经济环境和经济体制下应有所不同。
(3)揭示了交易费用与资源配置效率的内在联系交易费用理论深刻认识到现实世界是一个正交易费用世界,明确指出审计准则存在的必要性,即规范现实实务,确保信息质量,维护产权利益,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4)借用了心理学的相关知识,使审计主体遵守审计准则的分析更加令人信服
交易费用理论在解释审计主体会在违背原初始愿望——自身利益最大化的条件下依然遵守审计准则中包含了对个体心理的分析,实现了审计学、经济学和心理学的融会贯通,使分析更加具有人性化和说服力。
(5)指明了审计准则变迁的真正根源
制度变迁理论深刻揭示了审计准则的变迁是由其内部存在的各种矛盾引发的,明确了只有当通过准则创新可能获取的潜在利润大于为获取这种利润而支付的成本时,准则创新才会发生,才导致准则的变迁。这一理论挖掘出审计准则变迁的真正根源所在。
(6)合理解释现实中“次优”制度被采纳的原因
制度变迁理论分析了制度变迁和创新的难点或制约因素:(1)路径依赖即现存制度安排的惯性特征;(2)创新的“时滞”,也就是说一方面现存制度安排限制了制度安排的演化范围而且现存制度往往还有“残值”;另一方面是说制度创新会导致复杂的利益调整,而且发明一个以前没有的新制度需要时间和不断摸索,同时人的有限理性、信息成本和意识形态等因素也会延缓制度创新;(3)创新者的认知局限;(4)创新制度的成本。由于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导致了“次优”方案被采纳或者仍然维持原先的制度,而放弃了最优的制度变迁。
2.上述观点存在的不足
(1)交易费用理论的解释缺乏现实基础
第一,交易费用观中准则的制定能够降低监督制裁费用的解释,与我国实际不相符。我国目前审计信息质量偏低,审计报告的使用者无法根据其作出正确的决策判断,导致投资、决策存在盲目性;同时,国家的处罚力度不足,没有实现有效的监督和抑制作用,严重影响了我国的资本市场有效性,出现上市公司“圈钱”行为和“劣币驱逐良币”现象和大量国有资产的流失。
第二,降低权力界定费用的解释同样存在与实际不符的问题。我国目前的民间审计存在严重的权责不清现象,审计人员为能够承接业务而顺从被审计单位指令的不良现状比比皆是,这显然是与权力界定清晰的分析是矛盾的。国家审计机关人手少,任务重,导致审计组组长负责制难以真正实施,不能对审计报告的真实性负责,严重影响了审计报告的质量。
(2)制度变迁理论无法明确解释我国审计准则的变迁途径
从制度变迁的途径分析我国的准则修订,我国的变动模式不能简单的归为任何一类。目前,我国的审计准则是由政府统一制定、颁布,形式上看来是强制性的制度变迁。但从其变迁的深层次考虑,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人们的意识形态和道德观念发生了相应的改革,必然要求制定新的制度准则,以实现经济利益格局的重新分配,从而促进制度变迁的发生。此外,我国审计准则在制定过程中会听取和征求有关审计人员的意见和建议,其制定准则的过程在一定程度上是建立在民主之上的。因此,我国的审计准则的制定变迁现状无法通过制度变迁理论得到完美解释。
但是,日本央行中有人担心2%的通胀目标实现不了,市场则担心日元贬值的程度可能不足以引发出口的真正复苏,而出口是日本曾经有过的唯一真正增长引擎。如果美元大幅升值,将导致进口成本上升,进而使得通胀率有可能突破2%这一目标。一旦出现这种情况,利率将会大大升高,凸显出“安倍经济学”的核心矛盾:想要通胀走高和超低利率二者兼得是不可能的。
日本共同社评论:日本首相安倍晋三未能给其政府的经济增长战略——即“安倍经济学”的第三支箭——赢得巨大热情,这可能会对经济产生下行风险,一些日本分析家讽刺地将其称为“安倍风险”。日本明治安田生命保险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小玉佑一说:“这一增长战略缺乏具体的步骤。”他说,政府未具体阐述如何实现周五批准的这一战略中确立的数值目标,其中包括在未来三年中,将商业投资总额提高10%,增至约70万亿日元,这是眼下最大的问题。
路透社称,在6月9日的一次采访中,安倍首相暗示,他将在秋季针对资本支出推出“激动人心的”税收优惠政策。这将有助于企业增加投资与新招员工,考虑到明年4月日本消费税率将由5%调高至8%,日本的消费型经济若要保持增长,这些将是必需的。日本股市从11月中旬到5月底已经上涨了77%,近期日股遭遇抛售,看起来更像是上升过程中的停顿,而非表明投资者从根本上背弃了安倍经济学。尽管如此,日本消费者要想将增值的财富消费一部分出去,股市不断攀升是至关重要的。家庭若是不能打开钱包准备消费,则安倍经济学政策难免遭遇严峻阻力。
主管单位:
主办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
出版周期:月刊
出版地址:北京市
语
种:中文
开
本:16开
国际刊号:1002-8390
国内刊号:11-1057/F
邮发代号:82-490
发行范围:
创刊时间:1960
期刊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期刊荣誉:
第三届(2005)国家期刊提名奖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