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校园文化建设模板(10篇)

时间:2023-02-08 15:46:53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学校校园文化建设,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学校校园文化建设

篇1

学校是教育人培养人的园地。学校的文化建设对素质教育的重要影响和作用也越来越受到教育行政部门和教育工作者的重视与认同。校园文化对学生的教育是潜移默化的,是润物细无声的。搞好校园文化建设,发挥其独特的教育作用,对促进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对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具有现实意义。

一、物质文化

学校的物质文化包括自然环境的美化和文化氛围的创设,校园物质文化的建设需要这两方面相互协调,才能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

1.自然环境的美化

美的环境是一部立体的、多彩的、富有吸引力的教科书,它有利于学生陶冶情操、美化心灵、激发灵感、启迪智慧。学校环境的优美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对学生的学习心理会产生直接的感观影响。学校的环境应做到“让每一面墙壁都说话,让每一个角落都育人,让每一颗小草和花朵都成为一首优美的小诗”。另外,还要充分利用黑板报、广播站等宣传阵地,营造出崇尚科学、尊师爱生、团结互助的氛围,让校园的每一处都能愉悦师生身心,净化师生心灵。

自然环境的美化,需要全体师生共同维护共同爱惜。可以成立校园文化领导小组,由学校领导、年级组长、艺术教师、学生代表共同参与管理,对校内骑车、践踏草地、攀折花枝等不良行为进行检查与监督。

2.文化氛围的创设

文化氛围的营造要因校而定,主要从国旗、国歌、校歌、校徽、校训、名言警句以及宣传橱窗、板报画廊等方面入手。

国旗国歌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有效途径,也是校园文化的必要部分。学生要参加升旗仪式,做到人人会唱国歌,个个敬国旗,更重要的是让学生理解国旗的内涵、国歌的意义。可以开展国旗国歌的系列主题活动。

校徽、校训、名言警句的设置,既不能抽象,又不能太俗气。太抽象,让人费解或遥不可及,太俗气则寡然无味。制作要精细,张贴要醒目,不能粗制滥造,否则缺乏严肃感,凡能起到宣传,提示作用的地方都可利用。我校在学校中央大道雕塑的醒目位置张贴“至诚至勤”的校训,学生从学校大门口一踏进校园,就能看到校训,使学生明白一天的学习要勤奋,要做一个诚实的学生;在食堂张贴“汗滴禾下土粒粒皆辛苦”的名句,很好地起到了宣传教育的作用。

二、精神文化

物质文化很重要,但只是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基础工作,而培育师生健康向上的精神文化才是校园文化建设的灵魂,因此,必须认真进行筹划。

1.学生文化建设

学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主体,是校园文化的创建者、享用者、受益者。因此,在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必须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文化建设不仅仅是停留在学习文化知识的层面上,而是使他们成为思想道德高尚的文化人,真正做到“知”与“行”的有机统一。“学生文化”的内涵十分丰富,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要充分尊重学生,从以下方面尝试:

(1)制定管理细则,促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

首先,明确学校要求,从开学的第一天起就严格规范学生的言行。同时,在全校开展争创“行为规范达标班”和“行为规范达标个人”活动,可制定学生常规管理的规范,对学生进校、上下楼、出操、上课、课间休息、卫生等都提出文明礼貌的具体要求,每天组织专人进行督导检查,成绩作为评先选优、评定学生操行的重要依据。

(2)开展各类兴趣活动,促学生文化素养的养成。

举办兴趣小组。学校根据师资的情况,可设置合唱、乐器、美术、书法、科技、体育等兴趣小组,由有特长的教师以及聘请的校外辅导员担任辅导工作。引导学生的兴趣,充分挖掘和培养学生的特长,以点带面,以面促点,在普及的基础上力争全面提高。另外,为展示学生的风采,推动学校艺术活动的开展,学校还应举办艺术节。艺术节内容包括文艺汇演,国歌校歌独唱比赛、美术书法、科技制作等,各班组织轮流观展。学生在积极参与艺术节的活动中,调整了心理状态,融洽了人际关系,唤醒了主体意识,增强了成功感,使他们在德、智、体、美、劳等诸方面的素质得到和谐的整体发展。在活动中,使学生的文化素养得到了升华。

开辟学习园地。为面向全体学生,提供每个学生自由发挥、自我展示的空间,在学校橱窗中开辟学生专栏,可以根据学校教学工作的总体思路,确定不同的主题,如习作展、写字展、绘画展、手工展等,让学生自由地将自己的各种作品等张贴上面,增强学生的自强自信意识。

2.教师文化建设

任何课程理念的更新和改变,只有经过教师的课堂运作,才能转化为现实的教育成果。随着新课程的深入推进和广泛实施,给教师提出了全新的挑战和要求。教师角色、教学行为的转变、教师专业化的发展成为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教师不再是“教书匠”,而应成为学者型、研究型的教师,教师的职责不仅仅是“传道、授业、解惑”,教师自身更需要得到持续不断的成长与发展。教师文化建设就显得尤其重要了。

那么,什么是教师文化呢?它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形成与发展起来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主要包括教师的职业意识、角色认同、价值取向、思维方式、态度倾向与行为方式等。教师文化建设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思考:(1)发挥教师的主人翁意识。教师是学校的主人,这不仅体现在教师是教学方式的领导,也是课程以及学生学习方式的领导,这就要充分尊重教师权益,发挥教师的主人翁意识,为教师个性发展提供平台。(2)倡导教师共同学习。教师的职业是不断学习的职业。需要长期的补给知识。教师的职后学习要把问题来源于学生教育以及课堂实践,这样才会有的放矢。我们提倡教师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只有这样,才能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才能做好学生的表率。(3)要建构教师多元评价体系。只有按照多元要求评价教师的工作,才显得教师职业的满足。(4)校长需要作好引领。教师在学校文化建设工作中具有引导作用,只要教师自觉地加强学习,培养自身的文化素养,才能谈学生文化素养的养成,这就需要校长做好引领,给教师及学生创造文化学习的氛围。

校园文化是学校的灵魂,它蕴藏在学校教育各项工作之中,以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方式影响着教师和学生在学校教育活动、学生学习生活中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教育行为方式。校园文化既对学校和学校教育活动具有指引方向的作用,其本身也是重要的教育因素。因此,必须对校园文化建设高度重视,多方入手,将素质教育真正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关世民.我国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问题与对策研究[D].湖北:华中师范大学,2003.

篇2

一、引言

想要确保大幅度提升技工学校整体教学质量,进一步保证内部各类专业学生得到合理化发展,就必须在保证提供合理化的教学环境和技术设施基础上,构建起完善化的校园文化体系。想要达成这类目标,就必须要求相关领导凭借人文教育作为基础点,针对广大学生创造一类软硬文化相互融合的教育环境。长此以往,迎合日渐严格的技能型人才规范要求,令这部分技工学校毕业生可以长期在激烈的职业竞争活动中站稳脚跟。

二、校园文化的内涵

首先,宏观层面。校园文化可以理解为一类学校物质和精神文化的综合体,包括传统形式的校风校级、建筑结构、绿化景观、人际交往关系,以及文化实践项目。其次,微观层面。可以锁定为学校的思想动态,基本上借由学校既有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加以渗透,属于一类软文化。

三、校园文化的功用

校园文化可以细化出教育、导向、凝聚三种类型。第一,教育功能。校园文化相对于学校特性和教学目标来讲,属于学校日常管理活动中的关键点,即高端化的育人服务模式。第二,导向功能。校园文化主张凭借学校既有的组织工作方向、规章体制等,针对学生一切价值体系加以适当程度地引导与改造。第三,凝聚功能。在保证营造起和谐愉悦的校园文化氛围基础上,激发出各类师生强烈的认可、归宿和融入意识,随后凝聚各方力量并衍生出饱含理想的群体理念。

四、在技工学校中开展校园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

须知精确化把控校园既有的文化特征、深入性强化校园文化建设效果,是贯彻科学发展理念的必要方法,唯独如此,才能确保快速构建起可靠的校园环境,顺势大幅度提升该类学校的教育内涵,并且促进技工学校教育事业的可持续改革发展结果。第一,校园环境的美化改造。即要求相关工作人员在技工校园之内全方位地开展空间等艺术创作活动,如配合花草、树木等进行适当程度地点缀,进一步令整个校园充满无限的生机;再如定期针对教学和宿舍等楼宇进行全方位地粉刷、翻新处理基础上,督促学生及时地在教室、宿舍等区域进行积极地清扫。长期下去,维持整个技工学校校园环境的绿色、宁静状态][1]。第二,文化墙的精心设计。即尽量将技工学校校园各类实际状况考虑进去前提下,设计出完善样式的校园文化墙,保证其得到妥善性地文化着装之后,实时性提示学生遵守相关思想行为守则,秉承科学人性化的价值与人生发展理念。如在校园中各类较为醒目的区域进行名人画像、名人警句和校训板报安设[2。第三,技术设施的适当添加。这部分技术设施可以顺势细化出生活、教学、文化、体育、娱乐等不同类型的设施。作为技工学校中的优质化管理人员,要保证依照全新规范要求进行陈旧的宿舍改造,争取为广大师生创造更为优质化的生活起居条件;再就是考虑创建高端化的电教体系,如搭建起全面覆盖的校园电脑网,同时配备自动化的检索与借书系统,方便学生进行富有针对性的学习;再如积极修建排球、篮球、健美等专业化运动场地,保证技工学校学生的生活可以变得愈加丰富[3]。第四,班级文化的妥善建设。作为技工学校的管理类人员,要保证逐步强化对各类班级文化建设工作的重视态度基础上,积极带动整个校园文化建设的发展进程,为日后该类校园文化内涵丰富,提供丰富性的指导依据。如在教室的正面进行班风标语张贴、在墙壁上添设宣传栏并实时性讲解班级文化,并且维持单位教室内部的清洁与美观效果,确保激发学生学习这部分文化的积极性前提下,为今后各班学生更好地传承整个校园文化,奠定基础[4]。第五,有益性实践活动的积极开展。校园文化想要得到更为高效率地传承发展,就必须依靠丰富的实践活动作为基础性载体,以达到学生课余生活丰富、学生团队意识激发等更高等级层次的目标。如在单位年限之中开展校级运动会、知识竞答等活动,同时确保每项活动之中都深刻彰显出各类班级的凝聚力,凸显单位学生的风貌;再如实时性组织社区文化建设活动,鼓励更多的家庭、社会力量协调性地融合起来,为学生健全形式的人格素质培养、正确的人生目标树立、强烈的爱国情操锻炼等,提供应有的保障条件。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积极组织校园文化建设活动,对于完善技工学校内部学生的价值、人生、发展理念等,有着极为深刻的影响作用,可以说是贯彻新形势下学校特色化发展目标的关键性辅媒介。全面性开展校园文化建设活动,不单单能够催人不断奋进,彰显技工学校独特的精神风貌,同时更可以保证长期为内部学生提供极为珍贵的精神财富。长此以往,真正促进我国技工学校教育事业的可持续改革发展结果。

参考文献:

[1]周萍.技工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J].商业文化(学术版),2010,14(10):114-120.

[2]张倩.技工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研究与探索[J].陕西教育(高教),2010,19(06):133-145.

篇3

【关键词】

职业学校;校园文化;建设

学校是传播文化的重要场所,校园文化是学校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基,也是构成学校办学实力竞争力的体现。而职业学校由于其独有的不可替代的教育性质,具有潜在的教育功能,职业学校的办学的好坏,通过其校园文化就可看出来,校园文化建设是职业教育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美好的校园文化会让学生产生积极向上,不断进取的动力,因而,强化校园文化建设对于营造优良的育人环境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校园文化的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值得我们深入探讨。

1校园文化的内涵

校园文化是指主导以课堂教学为代表的理论文化之外的文化活动和现象,是指由教育者和被教育者以校园空间为背景,围绕教学活动和校园生活而创制并共享的精神物质文化整合系统,它包括校园建筑设计、校园景观、绿化美化等基础设施的内容,也包括学校的传统、校风、教风、学风、人际关系、共同的价值观、以及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和学校成员在共同活动交往中形成的非明文规范的行为准则。良好的校园文化对于发挥和激励广大师生员工的办学积极性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不仅能陶冶师生的情操,规范师生的行为,而且能净化心灵,激发师生进取,对于提高学校的办学质量也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海原职业中学自从搬到新校区以来,学校就大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用了不到两年的时间,通过加强校园文化活动基础设施建设,创新校园文化活动,规范校园文化活动模式,为广大为师生创设了一个优美的自然环境、生活环境和学习环境。目前,学校仍然在努力建设具有时代特征和职业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努力培养大批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合格建设者。

2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推进校园制度文化建设

海原县职业中学培养方向是面向上一级职业学院,所有学生都要参加职业高校对口招生,让学生到高等学校学习,为了保障学校教育的有章、有序和有效,学校主要抓过程管理、抓学生的思想道德,从而形成了自我激励、自我管理的制度文化。让学生在遵守规章制度同时,引导其不断提升自身思想道德素质。因此,我们要在突出特点上下功夫。海原县职业中学适应时代需要,开设了汽车维修与运用专业和学前教育专业,通过打造特色专业,提升学校的竞争力,学校将学生的动手能力的培养放着第一位,实践性教学环节的设施建设作为校园物质文化建设的重点突破口,建立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的专业教室,使教学、实训、实习、考证为一体,使专业教室具有多媒体教学、实物展示、演练实训、形体强化训练等多种功能,营造出良好的职业氛围和环境。为达到以上目的,海原职业中学根据海原独具的文化环境与自身特点,对学校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开设了刺绣专业课程,2006年,宁夏回族服饰(回族刺绣)被评定为国家级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校专门聘请海原民间艺人讲授回族刺绣,把回族刺绣作为一个手工专业课,进行普及培训,让流行于民间的手工艺步入校园,让学生对回族刺绣技艺进行系统学习,通过学生对回族刺绣这门课程的学习,使回族刺绣这一传统文化能得到传承与发展。在教学中,广大师生通过查阅资料、问卷调查、走访民间艺人等方法和措施,探讨回族刺绣现状及这一文化遗产的传承情况,对回族刺绣工艺在课堂实践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对保护刺绣工艺,恢复回族刺绣针法等技艺进行了整理挖掘,使回族刺绣文化这一流传了几千年的古老的文化遗产能够继续传承下去,具有极其重要及深远的意义,这也是摆在我们每一位中职教育工作者和关心中职教育事业发展人士面前的严峻课题。

3以鲜明的专业特色,加强校园行为文化建设

学校的各个专业要在校园文化建设规划的统一要求下,本着与学校文化协调发展、突出特色的原则,切实加强学科建设,形成具有本地方特色的文化氛围。近几年,学校组织了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校园活动,以贴近校园、贴近学生为内容,使校园处处洋溢着时代气息和青春气息。海原职业中学在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开展了计算机专业设计制作成果展示,刺绣大演练比赛,开放校园网络平台,建设师生交流平台,促进师生交流,融洽师生关系,将知识与实践结合。营造校园学术氛围;经常组织各种各样的群体文体竞赛,如基础部语文组演讲朗诵比赛、学前教育班的全体学生参加各种文艺演出、体育部组织开展了两次学校体育运动会、参加了省级职业学校学生运动会,并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极大地提高了海原职中在社会各界的知名度,特别是学校教工军乐队的建立和在全县各种大型活动中的频频亮相,更为校园文化增添了特质与魅力;为满足学生就业应聘需求,学校多方争取政府部门的支持,充分发挥南华山国家技能鉴定所的优势,让学生免费参加国家技能鉴定考试,促进学生学习的成就感,激发学习热情的持久性。

4强化对外宣传工作,提高校园文化建设水平

在职业中学的办学过程中,学校特别重视学校重大事件、重要活动和典型人物的宣传,报道学校的特色和亮点,提高学校在社会上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树立学校在社会上的良好形象。在这方面,海原职业中学创办有自己的报纸《职教之光》,从2015年起学校有创办了《海原职教》杂志,向各职业学校,县级各中小学宣传职业教育,不断在省市报刊增加发稿数量质量,宣传亮点工作,努力扩大学校的社会影响力,为学校的改革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推广学校文化品牌,展示学校风采,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自然很受社会和企业的青睐。

总之,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的窗口,随着社会文化大环境的不断发展,职业中学校园文化正在发生变化,日益彰显本身所具有的职业特点。海原职业中学通过校园文化建设为师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创造适合学生发展的校园空间,注重继承与创新相结合、坚持校园文化建设与中职学校职业教育理念和办学方向相结合,为提升办学品质、构建和谐校园积极努力,真正构建起既有活力,又有深厚文化底蕴和鲜明特色的职业中学校园文化。

【参考文献】

[1]李飞.努力建设高品位的校园文化[J].陕西教育学院报,2003.

[2]耿玲.积极探索校园文化建设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提高[J].职教论坛,2006.9.

[3]卢永刚.中职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基本原则探讨[J].中等职业教育(理论),2009,12.

篇4

医院护理文化有其特殊性,“人文关怀”是护理文化的基础内容。作为一位医护工作者,最起码的要求就是要有救死扶伤的意识,因此,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成为了护理文化的基本内容。与人的生命息息相关的行业特殊性要求医护工作者拥有过硬的本领,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成为了医院护理文化的必要内容。真正具备这些要求的护理工作者才能成为高素质技能型的专业护理人员,用自己所学技能救死扶伤,为病人减少病痛,并运用自己的人文素养为病人解决精神上的痛苦。就目前而言,医院护理文化在不断地发展和完善,医护人员的技术水平在先进科技的发展和帮助下不断提高。技术的不断进步,为护理工作提供了成熟的科研条件,医护工作者在工作中发挥自己的创新精神,在良好职业素养的作用下不断攻克如产科母婴同室病房等医学护理难题,人文关怀理念也不断地渗透到护理工作中。但是,医院护理文化建设也存在一些问题,由于医护监管制度不够完善,一些护理人员专业知识技能达不到要求,缺乏基本的职业素养,对护理工作不够重视,并且不尊重患者,导致医患关系紧张,护理人员不能获得患者的信任,不良影响使得护理工作人员的整体形象受损,护理工作难以改善。医院高高在上的神圣感也使得患者失去自我,加之人文关怀不够,不利于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因此,护理文化的建设和完善更为迫切,医院护理文化融入卫生学校校园文化建设也势在必行。

(二)卫生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目标及意义

校园文化是学校赖以生存的重要条件,就卫生学校教育面向的行业和岗位的特殊性而言,它要求具有普通高校的和中等高校的基本特征,拥有职业教育的特色和目标。在彰显自己的建设目标上,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职业性和行业化方面。普通高校教育一般知识性比较强,但是卫生学校作为职业学校的一种,必须要强调职业性,护理专业需要更多的是专业性,面对病人复杂的生理和心理问题,仅仅具备专业知识是不够的,要想做好护理工作,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还需要具备优秀的护理专业素养和技能,必须有职业性的实践能力,在面对各种病人的复杂情况时要有良好的心态和应变能力。其次,校园文化的社会化建设。学校是社会成员和组织的一部分,它承担着向社会输送人才的责任,校园文化对学生的思想、价值观等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校园文化的建设意义就在于培养人才,使得学生在走向社会时能够胜任在社会中的角色。“以人为本”的校园文化也体现了医院社会化的文化特色。卫生学校应引导学生关注生命,关注患者的利益,从患者的需求出发,这有利于为学生提供社会化的护理行为模式,帮助学生更好地就业,进一步优化医护团队的组成,提高护理人员的职业素养。

(三)医院护理文化与卫生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关系

由于行业的特殊性,医院护理文化是卫生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特殊的部分,职业学校的文化教育是基于普遍社会文化的基础上,再加强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人文精神的教育。卫生学校作为职业学校,只有融入医院护理文化的建设才能为其发展提供更多的保障。医院护理面对的是患者这一特殊社会群体,在卫生学校接受教育时必须要适应这一行业的角色转换。因此,把医院护理文化融入卫生学校校园文化建设是社会发展的要求。在这样的多元文化下成才的毕业生,才能减少对临床护理环境的陌生感,在学习专业知识、职业道德的同时,提高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更快地适应护理的工作环境。

(四)融入卫生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医院护理文化的主要内容

1.以“人文关怀”为基础的护理文化

爱因斯坦在1931年对美国加州工学院的护理专业学生说过:“如果你们想使你们一生的工作有益于人类,那么你们只懂得应用科学本身是不够的。关心人的本身,应当始终成为一切技术上奋斗的目标……”“人文关怀”护理理念的融入是建设卫生校园文化的根本,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是护理工作的精髓,也是护理价值观的核心内容,建设校园文化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观念。护理是一项与人的生命、健康息息相关的学科和工作,对人的关怀极为重要。所以,卫生学校进行校园文化建设时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关爱生命的理念,重视学生的需求,尊重和关爱每一位学生,在学习和工作中及时地关心他们,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引导他们在以后的护理工作中有更好的角色转换,能够自觉地将人文精神运用到以后的护理工作中,真诚地对待每一位患者,服务每一位患者。

2.护理职业行为规范和职业道德的融入

作为职业教育,卫生学校的文化建设应该加强护理职业行为规范和职业道德的融入。卫生学校应该不断地向学生传达护理人员行为规范和准则,坚持树立人文关怀的价值观,热爱护理工作,坚持自己的职业操守,对工作和病人负责,努力满足患者的生理、心理健康需要,帮助病人调整心态与病魔作斗争。尊重病人的意愿和权利,做到平等地对待每一位患者,维护患者的权益,并对专业技术精益求精,营造和谐的同事关系,自尊自爱,不接受病人任何形式的馈赠,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营造良好的校风,从而为以后创建良好的工作作风,为患者创造舒心的休养环境打好基础。另外,作为未来的白衣天使,卫生学校的学生应该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加强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有利于护理专业学生正确地认识护理专业的职责。卫生学校把先人后己、服务他人、努力提高自己的技能、爱医院、关心患者等医院护理文化的精髓融汇在校园文化建设和教育中,能够培养学生的护理职业道德和情感,强化以患者为中心的意识,更好地转换角色,转换为服务他人的意识。这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责任感,改变了学生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提高了学生在职场的核心竞争力,满足了学生的职业发展需求,也有利于改善社会风气,创造和谐文明社会。

3.护理行业基本制度文化的融入

“无规矩不成方圆”,规章制度是一个组织赖以生存的保障,医院的基本制度是医院正常秩序得以进行的保障机制。护理行业的基本制度文化是医院护理文化规范化的体现。它的作用在于强化护理人员的职责意识,规范医德;提高患者对护理人员的信任度;有利于责任制的实施等。卫生学校将医院护理制度文化逐步渗透到校园文化教育中,能够培养学生的自豪感、责任心,能够做到自律,遵从医德,做好为患者服务的准备。这些制度,有利于提高护理人员的预警防范意识,诚心对待医护工作,培养医德操守,树立预防各种差错、事故的意识,谨慎对待生命问题;能够促使学生自觉遵守医护规范,进而营造医护行业的良好风气,让医护行业和医院的行为更加规范有序。

二、优秀医院护理文化融入卫生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方法和手段

(一)实现课堂中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多样化

卫生学校的教育是职业教育的一种,它对实践的要求特别高,这也必然决定它的校园文化应该是传统结合实践的模式,应该树立基础学科服务临床的理念,把临床疾病或案例作为教学的教材,结合授课的内容,采用引导启发式、研讨式等进行教学,把临床经典案例、护理资格考点和相应试题放进课堂,增加师生之间的互动,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进而提高教学效率。随着科技的发展,在校园文化的建设中,科学仪器和设备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卫生学校校园文化建设手段上,应该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根据教学内容制作深入浅出的教学内容,把复杂难懂的医护知识更为形象生动、简单地传授给学生,利用图片的形式把医学上的相关肉眼难以看到的病毒、细菌等演示出来,帮助学生更精准地了解疾病产生的原理和形态,提高他们在以后的医护工作中的效率。

(二)实现课外活动的素质

拓展效果课内教学具有严谨性,难免会枯燥乏味,医院护理文化如何能更好地融入卫生学校的建设,需要借助第二课堂的作用。引导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有益于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人文素养。课后教师可以进行护理相关专业思想道德教育,介绍护理专业行业发展状况及就业前景,为学生指引就业方向。在教室、走廊等张贴护理行业名言警句、名人介绍,让学生感受到护理行业的神圣和伟大,在报栏张贴护理就业信息,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展示平台。另外,积极开展护理知识竞赛、保健知识竞赛、简单护理实操技能比赛等,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和专业知识技能,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性,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到护理工作文化的真正意义。

(三)加强医院护理人文教育的渗透

强化护理职业素养教育卫生学校培养的人才以后多是工作在生命的第一线,护理工作更是要与患者多接触的工作。护理工作是治疗疾病,还病人健康的重要保障,护理工作人员和病人是零距离的接触,护理人员对病人的关怀尤为重要。一位高素质的护理工作者给予患者应有的关心和尊重,会获得患者的尊重和信任,更有利于医护工作的开展,良好的护士形象能够让患者积极地配合治疗,勇敢地面对疾病,有利于医院正面形象的塑造。强化护理职业素养教育,提高护理人员的服务意识,能够增强护理的安全性,有利于维护良好的医护关系。优秀的校园文化培养出高素质的护理团队,是卫生学校进行校园文化建设的意义所在。

(四)优化师资团队

强化“领军者”的作用作为卫生学校的教师责任重大,他们不仅要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还要拥有一定的临床经验,在临床见习时给学生提供指导。我国卫生学校聘用一部分双师护理教育工作者,在护理工作实践中不仅丰富了专业知识,还提升了职业道德水平,他们热爱护理工作,拥有丰富的教学和临床实践经验,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在卫生学校校园文化建设中起到“带头人”的作用。目前这一队伍还不够壮大,要更好地发展护理行业,建设优秀的护理文化,必须壮大专职护理教师的队伍,提高师资力量,引导学生更好地走向护理岗位,为患者服务。

(五)实现课程文化的对接

在卫生学校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课程的效用举足轻重,合理的课程及文化的设置有益于加快优秀的校园文化建设。一般高校课程包括理论和实践课程,课程文化是把医院护理文化融入卫生学校文化建设的最好媒介。因此,护理课程应该体现医院的文化,要有学科的科学性、人文精神,具备社会性,做到以理论为基础,加强提高实践水平和职业实践能力的培养。学校进行课程设置时应充分利用医护行业优秀文化和人才的优势,采用专家的临床意见,制定现实可行的人才培养方案,注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创新精神,鼓励学生自主学习,积极参加实训。另外,卫生学校应该积极投入实训器材和设施,在教学过程中,增加学生实践的机会,课余积极联络相关医院接受学生见习实习,为医院护理培养优秀的人才;积极建立护理实训中心,模拟医院病房、产房、重症监护室等实训室,鼓励学生积极实践,在实践过程中规范护士角色和用语,规范实训流程,认真对待实训中心的各项训练,让学生在学校期间提前转换角色,具备护理服务意识。

篇5

校园文化是农村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育人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具有生命力的环境文化对人的发展和影响是不可低估的。“环境无瑕点,处处能说话”,农村学校不同于城市学校的是基础设施比较薄弱、校舍比较简陋等。因此,学校要根据实际,从校容校貌、教学设施、生活资料等校园文化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外在标志,加强农村学校的物质文化建设。

我们学校是一所农村薄弱小学。为了改变我们学校的落后面貌,几年来,在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支持与帮助下,我们学校提出了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优化育人环境的新思路,取得了学区“校园文化建设”第一名的可喜成绩。如何建设校园文化,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构建具有农村特色的校园文化。

1 加强学校制度文化建设

建立起完整的规章制度、规范了师生的行为,才有可能建立起良好的校风,才能保证校园各方面工作和活动的开展与落实。规范的生活氛围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纪律观念和法律修养;有助于学生合理安排自己的学习和生活,提高学习效率;有助于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和指导,制约行为的正确思想的形成;有益于学生的身体健康。规范的生活氛围来源于严格而科学的制度。我们制定了《年家寨小学学生一日常规》、《年家寨小学安全管理制度》、《年家寨小学教师一日生活制度》、《优秀中队评比细则》、《班主任考核细则》、《文明班级评比细则》等规章。我们利用值周员检查落实。每周一公布,还开展规范教室、文明班级评比活动。

2 建立多级校园文化活动机制

农村学校应根据自身硬件设施制约的现状,建立学校、班级、教研组多级活动机制,充分发挥各自的积极能动性。各级搞好各自的文化活动,如学校举行大型文艺、体育活动,班级举行班会、演讲比赛活动,各教研组开展“听课评课,促进教学”、学生优秀作业展平活动,从而丰富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

3 绿化环境,美化校园

物质和自然环境之美是人创造的,它唤起了师生的爱美之情,激发师生创造美丽校园的欲望。葱绿的树木,艳丽的花草,给人以赏心悦目之感,使人精神焕发。校容校貌体现出美的韵味,满足师生的教学、生活、活动和审美需求。净化是一所学校精神风貌的外在表现。校园净化要做到“五无”,即地面无杂物痰迹,墙面无污渍,桌椅无刻印,门窗无积尘,卫生无死角。培养学生爱护校园草木的主人翁精神,树立净化校园、保持校园卫生人人有责的思想。

4 加强精神文化建设

精神形态的校园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最高层面,主要表现在:一是学校目标,全体教师一致努力、为之奋斗,逐步成为全体成员的共识,成为学校工作的凝聚点;二是价值观念,应通过各种途径,采取各种方式,树立全新的价值观念,使之成为全体师生共同享有的学校内评价人与事的价值,评价成功与失败,成绩与缺点的观念和标准;三是精神作风,学校可通过各种方式不断培育师生的这种精神作风,来推广学校的行为规范,发挥精神形态的校园文化的规范功能;四是校园礼仪,在学校目标、价值观念和精神作风的指导下,沿袭而形成的学校文化传统形式,是礼节、仪式化的价值观念。比如:互致问候、升旗仪式、颁奖仪式、春节慰问,都能激发和强化师生的文化意识,使大家受到浓烈的感情熏陶,产生归属感和自我约束力。

5 加强物质文化建设

为了赋予校园环境以当代社会文明色彩和教育意识,发挥环境育人作用,我们精心构思,努力创设浓郁的文化氛围。各班教室正面上方悬挂国旗,两侧有醒目别致的班风条幅,室内墙上悬挂中外名人画像和箴言,教室后面墙上有板报宣传园地,两侧悬挂《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此外,我们还在教室内开辟作品栏、精品屋、特长展示等,张挂学生的美术作品、书法作品,展示学生的小制作,让学生在特长展示中充分表现自己的思维和想象,为他们提供展现才华、张扬个性、实践创新的平台。在教室内外张挂著名科学家和学者画像,著名的治学和教育的名言警句,书写催人奋进的标语等内容,体现严谨治学、勇攀高峰的文化主题。校园内设立固定橱窗,分为展示类(展示学生的各类作品)、公告类(学校惩罚性公告、各类各级荣誉公告、学校的各类骨干教师、学生优异分子表彰公告等)、宣传类:(宣传关注国家政策法规,身边时事)。同时学校还将教风、学风、校风、校训上墙,写于学校醒目的位置。让全校师生明确学校的奋斗目标,时时刻刻严格要求,并围绕这个目标对照检查,逐步形成“校以育人为本,师以敬业为乐,生以成才为志”的良好风尚。校园做到净化、美化、绿化和靓化,精心营够造优美的校园环境。

6 建立丰富的学校文化传统

农村学校应注重全方位的开掘校园文化活动的途径:①把升旗仪式、周会、班会、专题教育、校园广播、校园小报、黑板报等作为校园文化生活的常规活动;②把各种活动作为校园文化生活的有效载体,像重要节日庆典,如庆祝元旦活动、三月学雷锋、五一书画展、六一扩队、教师节诗歌朗诵会、迎国庆诗歌比赛系列活动等;③把兴趣小组活动,如歌咏班、美术班;社会公益活动,如禁毒宣传周、安全知识讲座、慰问孤寡老人等作为校园文化生活的延伸部分;④把学校传统活动像体育节、读书节、经典诵读等作为校园文化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各类活动做到班班行动,人人参与。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培养了学生的兴趣,开拓了学生的视野,增长了学生的才干。定期表彰奖励“文明班级”、“优秀学生”、“优秀学生干部”、“各科能手",给有进步的学生发进步奖,鼓励学生立志成才。

7 校园文化建设要持之以恒

农村学校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往往文化活动轰轰烈烈地开头,草率地结尾,不能持之以恒地开展。笔者认为农村学校应把校园文化建设活动持之以恒地开展,定期定时举行,日常文化活动更要时时更新内容,与时俱进。

总之,农村学校校园文化建设比较落后,应加强建设,创设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发挥校园文化的德育功能,提高自身的文化品位,提高自身的社会知名度和竞争力。在学校营造一种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的氛围,无疑会对师生心灵熏陶,给人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作为学校管理者,要善于运用学校的种种设施,活用教学资源,以增多学生接触社会,了解大自然机会,让学生畅游知识的海洋。

“让每面墙壁说话 、让每寸土地传情”,在教室、走廊、过道等处张挂名人字画,书写名言警句,使其能发挥它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布置文化视角,创设文化生态环境,使校园处处弥漫着浓郁的人文气息,充满着飞扬的理想与激情。让学生在多彩多姿的文化板块中穿行,感受着书生意气,感受着中外文明,感受着生命与科技的伟岸。

参考文献:

[1]赵涵,赵庆龄.浅谈图书馆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J].科技信息,2012(1)

[2]郑建华.中等艺术学校校园文化建设之我见[J].艺术教育,2012(7)

篇6

校园文化是学校的灵魂,更是学校发展的命脉,对一所新办学校尤其重要。如何建设校园文化成为学校管理者必须面对并且急需解决的现实问题。学校文化建设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搞好基础设施建设

一是切实搞好校园硬件设施设备建设;二是学校要八方筹集资金,发扬艰苦创业精神,搞好校园的绿化、净化和美化,从而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三是用好学校每一块场地,把它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好素材。

二、精神文化引领

学校精神文化是学校校园文化的核心内容,主要价值体现在教育价值观、办学理念,并由此而产生的道德规范、行为准则和精神风貌等方面。学校要结合历史和现实文化,广泛征求意见建议,通过集体论证,明确自己的办学理念、特色,并深入学习,让每一个人都深刻领会其内涵。用它来影响学校成员的价值取向、人格塑造、思维方式、精神气质、道德情感和行为模式,让全校师生形成一股合力,共同努力,促进学校全面发展。

三、环境育人

美化校园环境。让墙面说话,让标牌宣德,让场馆载道,让音像(指校园广播、网站)怡情的方式传递着校园文化的内涵。通过合理规划,我校各种标牌设置都注重美观、精致,走廊过道和室内均饰以与环境相协调的体现公民道德规范、前途理想教育,职业道德要求、素质教育实施、人文精神培养、终身发展需要等内容的名人名言、学生名片、班级名片等,确保校内的每一处细节都充分体现育人的功能。通过对校园内的绿地、园林、道路给以人文化色彩命名,丰富校园文化内涵,提升文化品位。

四、关注师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加强人文关怀

新的课程改革提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这为校园文化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也给校园文化建设指明了方向。

1.打造教师专业发展平台,促进实现其人生价值

比如,改革班级管理体制,增强班主任教师的责任意识,建立“十佳班主任”和“十佳教师”荣誉称号制度,定期征集和评选班级管理的有效办法和学生成长的典型案例,开展优秀班主任工作手记展评活动,建立班主任工作论坛,以活动促发展,全面提高班主任的素质。构建学习型组织,建立教师梯队培训机制,打造名师工程的教师文化。确定市、区、校三级的名师梯队,各梯队教师要努力超越自我,向上一级奋斗。以学习活动强名师,开展不同形式教师培训活动,比如专题讲座型、结对帮扶型、小组合作型、梯级演练型等。

2.关爱学生,促进健康发展

篇7

医院护理文化有其特殊性,“人文关怀”是护理文化的基础内容。作为一位医护工作者,最起码的要求就是要有救死扶伤的意识,因此,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成为了护理文化的基本内容。与人的生命息息相关的行业特殊性要求医护工作者拥有过硬的本领,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成为了医院护理文化的必要内容。真正具备这些要求的护理工作者才能成为高素质技能型的专业护理人员,用自己所学技能救死扶伤,为病人减少病痛,并运用自己的人文素养为病人解决精神上的痛苦。就目前而言,医院护理文化在不断地发展和完善,医护人员的技术水平在先进科技的发展和帮助下不断提高。技术的不断进步,为护理工作提供了成熟的科研条件,医护工作者在工作中发挥自己的创新精神,在良好职业素养的作用下不断攻克如产科母婴同室病房等医学护理难题,人文关怀理念也不断地渗透到护理工作中。但是,医院护理文化建设也存在一些问题,由于医护监管制度不够完善,一些护理人员专业知识技能达不到要求,缺乏基本的职业素养,对护理工作不够重视,并且不尊重患者,导致医患关系紧张,护理人员不能获得患者的信任,不良影响使得护理工作人员的整体形象受损,护理工作难以改善。医院高高在上的神圣感也使得患者失去自我,加之人文关怀不够,不利于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因此,护理文化的建设和完善更为迫切,医院护理文化融入卫生学校校园文化建设也势在必行。

(二)卫生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目标及意义

校园文化是学校赖以生存的重要条件,就卫生学校教育面向的行业和岗位的特殊性而言,它要求具有普通高校的和中等高校的基本特征,拥有职业教育的特色和目标。在彰显自己的建设目标上,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职业性和行业化方面。普通高校教育一般知识性比较强,但是卫生学校作为职业学校的一种,必须要强调职业性,护理专业需要更多的是专业性,面对病人复杂的生理和心理问题,仅仅具备专业知识是不够的,要想做好护理工作,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还需要具备优秀的护理专业素养和技能,必须有职业性的实践能力,在面对各种病人的复杂情况时要有良好的心态和应变能力。其次,校园文化的社会化建设。学校是社会成员和组织的一部分,它承担着向社会输送人才的责任,校园文化对学生的思想、价值观等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校园文化的建设意义就在于培养人才,使得学生在走向社会时能够胜任在社会中的角色。“以人为本”的校园文化也体现了医院社会化的文化特色。卫生学校应引导学生关注生命,关注患者的利益,从患者的需求出发,这有利于为学生提供社会化的护理行为模式,帮助学生更好地就业,进一步优化医护团队的组成,提高护理人员的职业素养。

(三)医院护理文化与卫生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关系

由于行业的特殊性,医院护理文化是卫生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特殊的部分,职业学校的文化教育是基于普遍社会文化的基础上,再加强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人文精神的教育。卫生学校作为职业学校,只有融入医院护理文化的建设才能为其发展提供更多的保障。医院护理面对的是患者这一特殊社会群体,在卫生学校接受教育时必须要适应这一行业的角色转换。因此,把医院护理文化融入卫生学校校园文化建设是社会发展的要求。在这样的多元文化下成才的毕业生,才能减少对临床护理环境的陌生感,在学习专业知识、职业道德的同时,提高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更快地适应护理的工作环境。

(四)融入卫生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医院护理文化的主要内容

1.以“人文关怀”为基础的护理文化

爱因斯坦在1931年对美国加州工学院的护理专业学生说过:“如果你们想使你们一生的工作有益于人类,那么你们只懂得应用科学本身是不够的。关心人的本身,应当始终成为一切技术上奋斗的目标……”“人文关怀”护理理念的融入是建设卫生校园文化的根本,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是护理工作的精髓,也是护理价值观的核心内容,建设校园文化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观念。护理是一项与人的生命、健康息息相关的学科和工作,对人的关怀极为重要。所以,卫生学校进行校园文化建设时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关爱生命的理念,重视学生的需求,尊重和关爱每一位学生,在学习和工作中及时地关心他们,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引导他们在以后的护理工作中有更好的角色转换,能够自觉地将人文精神运用到以后的护理工作中,真诚地对待每一位患者,服务每一位患者。

2.护理职业行为规范和职业道德的融入

作为职业教育,卫生学校的文化建设应该加强护理职业行为规范和职业道德的融入。卫生学校应该不断地向学生传达护理人员行为规范和准则,坚持树立人文关怀的价值观,热爱护理工作,坚持自己的职业操守,对工作和病人负责,努力满足患者的生理、心理健康需要,帮助病人调整心态与病魔作斗争。尊重病人的意愿和权利,做到平等地对待每一位患者,维护患者的权益,并对专业技术精益求精,营造和谐的同事关系,自尊自爱,不接受病人任何形式的馈赠,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营造良好的校风,从而为以后创建良好的工作作风,为患者创造舒心的休养环境打好基础。另外,作为未来的白衣天使,卫生学校的学生应该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加强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有利于护理专业学生正确地认识护理专业的职责。卫生学校把先人后己、服务他人、努力提高自己的技能、爱医院、关心患者等医院护理文化的精髓融汇在校园文化建设和教育中,能够培养学生的护理职业道德和情感,强化以患者为中心的意识,更好地转换角色,转换为服务他人的意识。这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责任感,改变了学生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提高了学生在职场的核心竞争力,满足了学生的职业发展需求,也有利于改善社会风气,创造和谐文明社会。

3.护理行业基本制度文化的融入

“无规矩不成方圆”,规章制度是一个组织赖以生存的保障,医院的基本制度是医院正常秩序得以进行的保障机制。护理行业的基本制度文化是医院护理文化规范化的体现。它的作用在于强化护理人员的职责意识,规范医德;提高患者对护理人员的信任度;有利于责任制的实施等。卫生学校将医院护理制度文化逐步渗透到校园文化教育中,能够培养学生的自豪感、责任心,能够做到自律,遵从医德,做好为患者服务的准备。这些制度,有利于提高护理人员的预警防范意识,诚心对待医护工作,培养医德操守,树立预防各种差错、事故的意识,谨慎对待生命问题;能够促使学生自觉遵守医护规范,进而营造医护行业的良好风气,让医护行业和医院的行为更加规范有序。

二、优秀医院护理文化融入卫生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方法和手段

(一)实现课堂中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多样化

卫生学校的教育是职业教育的一种,它对实践的要求特别高,这也必然决定它的校园文化应该是传统结合实践的模式,应该树立基础学科服务临床的理念,把临床疾病或案例作为教学的教材,结合授课的内容,采用引导启发式、研讨式等进行教学,把临床经典案例、护理资格考点和相应试题放进课堂,增加师生之间的互动,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进而提高教学效率。随着科技的发展,在校园文化的建设中,科学仪器和设备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卫生学校校园文化建设手段上,应该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根据教学内容制作深入浅出的教学内容,把复杂难懂的医护知识更为形象生动、简单地传授给学生,利用图片的形式把医学上的相关肉眼难以看到的病毒、细菌等演示出来,帮助学生更精准地了解疾病产生的原理和形态,提高他们在以后的医护工作中的效率。

(二)实现课外活动的素质拓展效果

课内教学具有严谨性,难免会枯燥乏味,医院护理文化如何能更好地融入卫生学校的建设,需要借助第二课堂的作用。引导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有益于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人文素养。课后教师可以进行护理相关专业思想道德教育,介绍护理专业行业发展状况及就业前景,为学生指引就业方向。在教室、走廊等张贴护理行业名言警句、名人介绍,让学生感受到护理行业的神圣和伟大,在报栏张贴护理就业信息,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展示平台。另外,积极开展护理知识竞赛、保健知识竞赛、简单护理实操技能比赛等,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和专业知识技能,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性,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到护理工作文化的真正意义。

(三)加强医院护理人文教育的渗透,强化护理职业素养

教育卫生学校培养的人才以后多是工作在生命的第一线,护理工作更是要与患者多接触的工作。护理工作是治疗疾病,还病人健康的重要保障,护理工作人员和病人是零距离的接触,护理人员对病人的关怀尤为重要。一位高素质的护理工作者给予患者应有的关心和尊重,会获得患者的尊重和信任,更有利于医护工作的开展,良好的护士形象能够让患者积极地配合治疗,勇敢地面对疾病,有利于医院正面形象的塑造。强化护理职业素养教育,提高护理人员的服务意识,能够增强护理的安全性,有利于维护良好的医护关系。优秀的校园文化培养出高素质的护理团队,是卫生学校进行校园文化建设的意义所在。

(四)优化师资团队,强化“领军者”的作用

作为卫生学校的教师责任重大,他们不仅要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还要拥有一定的临床经验,在临床见习时给学生提供指导。我国卫生学校聘用一部分双师护理教育工作者,在护理工作实践中不仅丰富了专业知识,还提升了职业道德水平,他们热爱护理工作,拥有丰富的教学和临床实践经验,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在卫生学校校园文化建设中起到“带头人”的作用。目前这一队伍还不够壮大,要更好地发展护理行业,建设优秀的护理文化,必须壮大专职护理教师的队伍,提高师资力量,引导学生更好地走向护理岗位,为患者服务。

(五)实现课程文化的对接

在卫生学校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课程的效用举足轻重,合理的课程及文化的设置有益于加快优秀的校园文化建设。一般高校课程包括理论和实践课程,课程文化是把医院护理文化融入卫生学校文化建设的最好媒介。因此,护理课程应该体现医院的文化,要有学科的科学性、人文精神,具备社会性,做到以理论为基础,加强提高实践水平和职业实践能力的培养。学校进行课程设置时应充分利用医护行业优秀文化和人才的优势,采用专家的临床意见,制定现实可行的人才培养方案,注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创新精神,鼓励学生自主学习,积极参加实训。另外,卫生学校应该积极投入实训器材和设施,在教学过程中,增加学生实践的机会,课余积极联络相关医院接受学生见习实习,为医院护理培养优秀的人才;积极建立护理实训中心,模拟医院病房、产房、重症监护室等实训室,鼓励学生积极实践,在实践过程中规范护士角色和用语,规范实训流程,认真对待实训中心的各项训练,让学生在学校期间提前转换角色,具备护理服务意识。

篇8

校园文化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文化现象。前苏联当代著名的教育实践家和教育理论家苏霍姆林斯基,他十分重视校园物质文化建设,他认为良好的校园环境可以培养学生的崇高道德,是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人”的前提。校园文化生动地反映出一个学校的校风校貌,传递着一个学校的教育理念和办学思想,凸现学校广大师生的价值观念、审美标准。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特别加强中职学校校园文化建设,是提升学校品味、弘扬校园主旋律、提高办学质量的一条必经之路。

一、“校园文化”综述

(一)“校园文化”的基本内涵

校园文化是指学校所具有特定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气氛,它包括学校的传统、校风、学风、人际关系、集体舆论,心理氛围以及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和学校成员在共同活动交往中形成的非明文规范的行为准则,还包括校园建筑设计、校园景观、绿化美化这种物化形态的内容。

(二)中职学校校园文化的组成要素

校园文化是社会的一种亚文化,是学校在自身的发展过程中有意无意形成的独特的文化形态。校园文化主要包括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物质文化三个层面。

1.校园物质文化(载体):是指学校精神价值发挥的各种实体物的文化成果的体现,主要表现为校园环境、教学、教研科研、生产和生活等硬件方面。

2.校园制度文化(准则):是指学校必须强制执行和严格遵从的规范性、组织性、秩序性文化,主要表现为校园内部的各种制度、管理机制、行为规范等方面。

3.校园精神文化(灵魂与核心):是学校在办学实践中积淀形成并被全体成员所普遍认同和奉行的理想信念、价值追求、思维模式、道德情操等精神的集中体现,主要表现为文化观念、教风、学风、校风及历史传统等方面。

二、积极推进中职学校校园文化建设

(一)全面开展校风、教风、学风建设。校风即校园之魂。教风,从广义上讲是指教师的职业道德。学风是学校风气的简称。学校要对领导作风、教师的教风、学生的学风特别是领导作风提出明确的目标,严格要求,长期坚持,并结合中职校实际,通过制定校训、校旗、校徽、校服、校歌、校花、建立校史展览室等形式,弘扬校风,形成自己的特色。

(二)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活动是学生思想教育的有效载体,而校园文化活动是校园文化的外在表现形式和重要组成部分。中职学校的“育人”主要是通过学生丰富多彩的活动的开展,让学生在活动中求真、求知、求善、求“美”、求实。中职学校文化活动建设要突出“两条主线”:一是可以有针对性和时效性地结合社会形势、传统节日为主线,开展主题活动,如:爱国主义教育、文明礼仪教育及养成教育等,以及三月“学雷锋”活动、四月“书香校园”读书活动、九月“庆祝教师节”活动、十月“读史诗、诵经典、唱红歌”活动等等;二是突显“中职”的活动方式,要围绕“高技能”、“高素质”开展一系列职业实践活动、科技作品制作活动和社会服务活动等,比如,举办一些“技能比武”、“岗位练武”、“学生实作作品展示”等具有专业特色的、能促进学生技艺和技能提高的、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增长知识、提高能力,同时增强他们的职业认同感和职业道德感。

(三)开展相应的心理辅导。中职学校生源大部分来自于本市初中毕业生,少量是外省市农民工子女,选择职校也许是他们无奈的选择,这些学生相对而言成绩较差,纪律观念也不强,他们少勤奋,学习欠主动,自觉性不够,厌学情绪浓,生活习性和行为习惯尚需加强,他们自尊、自卑、自弃、自以为是和逆反等个性心理状况尤为突出。

(四)制度建设。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健全完善的制度是学校和谐发展、科学发展的根本保证,也是文化建设的前提。明确而严格的校纪校规是强化校风的重要方法,除了严格抓好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中职学校制度文化建设还要突出“中职”的行为规范,要围绕学生的“高技能”、“应用型”来建立健全包括校纪校规、组织制度、管理制度和奖惩制度等各项制度,做到用制度规范行为,用行为提高实践能力,并要在完善、系统的制度下形成浓郁的制度文化来教育、感染和规范师生的言行。

三、中职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意义

校园文化彰显学校发展的独特理念与发展特色,在当今学校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一)校园文化是一种氛围、一种精神

校园文化是学校发展的灵魂,是凝聚人心、展示学校形象、提高学校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校园文化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产生着潜移默化的深远影响,而这种影响往往是任何课程所无法比拟的。健康、向上、丰富的校园文化对学生的品性形成具有渗透性、持久性和选择性,对于提高学生的人文道德素养,拓宽同学们的视野,培养跨世纪人才具有深远意义。

(二)校园文化建设可以极大提升学校的文化品位

学校的校容校貌,表现出一个学校整体精神的价值取向,是具有引导功能的教育资源。校园文化作为一种环境教育力量,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巨大的影响。校园文化建设的终极目标就在于创建一种氛围,以陶冶学生的情操,构筑健康的人格,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三)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综合实力的反映

校园文化建设包括物质文化建设、精神文化建设和制度文化建设,这三个方面建设的全面、协调的发展,将为学校树立起完整的文化形象,因此,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综合实力的反映,优秀的校园文化能赋予师生独立的人格、独立的精神,激励师生不断反思、不断超越,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发展的重要保证。

(四)校园文化是学校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校是真正发生教育的地方,是培养人才的摇篮,是传播和发展文化的重要场所,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以环境文化、精神文化和行为文化为有机组成部分的学校校园文化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吸引力,强化和提升校园文化建设,优化育人环境是学校教育的重要课题,对学校的整体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如今,校园文化已经升华为一种全方位塑造教育的生命文化。一个学校若缺乏校园文化,那么就如鲜花缺少水分的滋润一样,没有发展的潜力,缺乏生存的活力。学校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和窗口,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不仅可以为广大师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生活、工作环境,陶冶师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培养积极向上的人生精神,提高师生文明程度,而且可以通过学校辐射社会,示范家庭,推动整个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

篇9

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结合体和承载物,会对学校教职员工及学生产生精神上的的熏陶,并不断影响着他们的行为方式,对提高学校师生的整体素质和对实现学校的发展目标具有深远影响。要建设好中等艺术学校校园文化,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办学理念的科学规划

办学理念是一所学校的办学方向、办学思路的指路明灯,校园文化的建设一定是建立在科学化的办学理念基础之上的,对办学理念进行科学的规划并长期运作将会对校园文化建设产生深远的影响,会从本质上形成和推动校园文化的发展。艺校的校园文化就更应该具有自己的特色和灵魂,形成有利于发展学生艺术个性的办学理念。如果没有适合自身的办学理念,学校的发展就会没有根源,找不到自己的发展方向,也不可能培养出真正的艺术人才。

二、艺术性校园环境的规划与布局

校园环境是校园文化的物质载体,包括校园布局、人文景点、场馆设施、校园绿化等方面,中等艺术学校校园环境一定要在现有校园建筑和教学设备设施基础上,根据艺术教育的发展规律,紧密围绕校园文化建设的宗旨和目标进行合理地规划和布局,建设有利于开展学生各类专业排练、演出、学习及活动的场所,如小剧场、音乐厅、练功房、图书馆及各类体育活动场所。并在校园园林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上进行艺术性的设计、布局、规划和建设,以形成具有自身独特文化艺术风格的校园环境。在此基础上,还需进一步建设和创造好琴房文化、舞蹈练功房文化、画室文化、教室文化、图书馆文化以及校园广播站、宣传橱窗、阅报栏等一系列校园文化载体,以营造良好的艺术文化和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它们的存在会润物无声般地不断活跃学生的思维方式,滋养学生的文化艺术素养。

三、形成有利于提高教师素质及学生管理、成长的各项规章制度

“为人师表”这句亘古未变的历史哲言,强调了教师的言行对学生成长的重要影响。前面我们讲到校园文化可以分为三个层面,这属于制度形成及建设层面,它是“硬性”法规式条文和“软性”非条文式的“行为文化”和“标准文化”的有机融合。教师综合素质的不断提高肯定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和作用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教师只有不断地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及规范自己的行为处世的方式,才会形成对学生有利的影响和作用,在艺术类学校这种作用尤为明显,特别是各专业教师的专业素养和艺术个性,更是对专业学生的成长影响深远。虽说教师自觉的践行很重要,但学校针对教师学习提高的各种制度环境也会不断对其形成推动发展。班主任群体是教师组织的一部分,在学校承担了双重的角色和任务,学校对学生的各项规章制度及各项活动的开展都需通过班主任进行贯彻落实,他们是学生成长道路上的思想和精神导师,艺术学校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形成期,这种作用尤为重要,所以学校在对班主任的队伍建设上一定要下足功夫,要鼓励一些优秀教师和有一定班级管理水平的教师不断充实到班主任队伍中去,并不断对班主任队伍进行培训,加强班主任工作能力水平建设。学生管理方面:每所学校都有一套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及与自己办学目标、办学方向相符的学生管理制度,但中等艺术学校由于其生源涵盖面、专业涵盖面、课程设置等的复杂性和特殊性及文化学习、专业学习练习的交叉安排,其面对的学生所出现的问题也会更复杂,这就需要对学生管理制度进行科学制定、高效执行,并根据时代与学校的发展变化不断进行充实、修正。

四、培养具有艺术文化特性的校园精神文化

校风、教风、学风、校训等是学校校园精神文化的表现载体和表现方式,是校园文化的核心内涵,表现了学校师生的精神气质。艺术学校校园精神文化的培育一定要秉承国家艺术人才培养的教育方针,结合艺术人才培养的客观规律,秉承本校优良传统,努力培养求实进取、开拓创新及团结和谐、德才兼备的人才。学校要有自己的校训、校徽、校歌,要为老师和学生交流思想创造平台,创办自己的校刊校报。要把学校的办学理念、办学目标作为激励教师和学生们工作、学习、生活的学校座右铭,培养全校师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定期组织举办好校庆、校友会、校史展览等活动,并在活动中经常穿插组织优秀校友与学校师生同台演出交流,在加强对校园精神认同感和自豪感的同时也活跃了校园的艺术氛围。

五、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

艺术学校应该充分利用专业教师和学生的艺术资源、艺术才能,在校园中积极组织开展学生音乐会、舞蹈晚会、戏剧表演等,组建各类学生乐队、舞蹈团、戏剧社团,美术班学生可多多外出写生、举办校园画展,定期举办全校性具有一定专业水准的艺术活动。通过这些活动,在对教师的专业教学和学生的专业学习形成有力促进的同时也丰富了学校师生的文化生活,加强了学校教师之间、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培养了团队精神,并能逐步形成健康和谐的校园气氛,进一步提升艺术学校校园文化的水准。

六、艺术来源于生活

中等艺术学校应该充分发挥团总支、学生会的优势作用,在平时和放假期间积极组织学生主动接触社会、深入社会生活、感受社会,回校后做总结、谈感受,探寻艺术的源泉。还可以利用学校专业教师和学生有利的艺术资源加强对外演出、交流,在不断提高艺术实践能力的同时及时总结社会实践经验,并把其不断融入校园文化建设的计划和策略中去。

校园文化承载着学校领导、教师和学生们的梦想和希望,它像空气一样弥漫在校园四周。一流的艺术学校在重视艺术技能和文化学习的同时一定会重视校园文化的建设,并把它作为促进学校发展的有力保障,好的校园文化就像一片肥沃的土壤,学生将不断在其滋养中茁壮成长,艺术之花将会绽放得更加娇美。只要我们时刻把校园文化建设放到与学校建设发展同呼吸、共命运的高度,它一定会是促进学校发展的有力引擎。

参考文献:

[1]费玉林.校园文化建设探索[M].广西教育出版社.

篇10

特殊教育学校根据教育对象的实际进行观念的迁移,树立以“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确立“以学生个性发展为目标,以教师专业发展为重点,以学校特色发展为方向,创文化型特色学校”的办学目标,以此来引领教职工的教育思想,指导全校的教育教学工作,构建集康复、教育、培训、就业等为一体的特色化校园环境。特殊教育学校职业教育是一项能让残疾人真正实现“平等、参与、共享”目标的基础工程,坚持“让聋、盲学生背着一只书包进来,怀揣几门技术出去”的办学指导思想和因材施教、扬长避短的办学理念,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当地经济特色为依托,以聋、盲学生有理论、技能强、能就业为培养目标,合理设置能发挥聋盲学生特长、有地域经济特色的职教专业,重视学生的职业技能水平和实践能力的提高,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二、 加强规划,加大投入,培育人文内涵丰厚的学校物质文化环境

物质文化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基础,也是校园文化的重要载体。校园物质文化实质上就是学校文化的物化形态。是校园文化的“硬件”,大到校舍,小到桌椅,美化绿化等,是由学校师生员工在教育实践过程中创造的各种物质设施,它们能够迅速为人们提供感觉刺激,给人一种有意义的感情熏陶和启迪,是一种以物质形态为主要研究对象的表层学校文化。

物质文化建设要根据特殊教育特点、时代特点、区域特点和学校环境,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形成学校独特的校园物质文化风格。另一方面又能以其独特的物质文化形态影响学生,起到陶冶情操、净化心灵的作用。要以满足残疾学生学习和生活需要为根本出发点,既要追求美化,又要兼顾无障碍化。

三、 尊重生命,融合特质,创设规范民主的校园制度文化

校园制度文化是学校全体成员共同认同并自觉遵循的行为准则。建立良好的校园制度文化必须从两方面着手:一是规章制度的制订;二是规章制度的实施。特教学校规章制度的制订应该把“尊重生命”放在首位。对每一个生命抱有敬畏之心,全方位的尊重人、发展人和锻炼人,贯以“在教育中生活,在生活中教育”的理念,从而提高每一个生命个体的生存质量。学校一切规章制度由师生共同讨论通过并实施,并能集中反映学校师生的的意志、意向。校园制度文化的作用和功能主要体现在校园制度是否被广大师生员工所接受,消极的制度是“不准做什么”,积极的制度是“可以做什么”“需要做什么”。也就是说只有当校园制度这种“外在文化”转变为全校成员的“内在文化”时,才算是真正发挥了校园制度文化的作用。因此学校制度的制定应充分考虑到学校的实际情况,决不是凭主观意志随意决定,而必须服务于学校的全面发展。

四、 注重养成,积极引导,培育爱满校园的学校行为文化

学校行为文化是指学校教职员工在教育实践过程中产生的活动文化,主要指人们的言谈举止、待人接物、交流沟通合乎人们期盼的或规定的礼仪规范等,它是学校作风、精神面貌、人际关系的动态体现,也是学校精神、学校价值观的折射。特教教师不论作为一个个体或者是集体,重要的是展示其行为态度,在形象上体现亲和力、尊重他人和共商协助,它不仅展示了教师的个人风采,更体现了特教老师以爱为业、无私奉献的品质。在爱满校园的育人氛围中使学生受到熏陶,刻苦学习,自强自立,回报社会。

五、 立足实际,突出特色,创建以办学理念为核心的精神文化

特教学校的精神文化力求“情景化”。俗话说“情由景生、触景生情”,要让文化理念通过情感这个中介,巧妙地渗透在各种情境中。因此,要围绕学校核心价值观精心设计各种情境,如精心组织一项典礼、一个仪式、一项活动、一次讲话,或使人感到庄严肃穆、触动灵魂,或是亲切温暖、感人至深,或是激动人心、产生动力,从而让学生整体、形象地感知学校文化,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逐步建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塑造优良的个性品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