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期刊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办学特色汇报材料模板(10篇)

时间:2023-01-01 04:29:07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办学特色汇报材料,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办学特色汇报材料

篇1

利用丰富的乡土文化资源,进行开发课外学习资源的研究,是当前教育改革的需要,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必然结果,也是国家、地方课程的重要补充形式。笔者希望通过有效开发和利用乡土文化资源,积累编制以乡土文化资源为内容的校本课程,让其成为学生享受成长快乐的理想乐园;成为教师实现专业发展的理想舞台;成为学校提升教育品质的理想平台;成为学生、教师、学校共同发展的理想空间。

一、乡土文化与课外学习资源开发利用的必要性

国家颁布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和《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课程标准》提出了“课程资源”的概念,对“教材就等于唯一教学资源”的传统教学思想、传统课程体系提出了挑战,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新理念、新领域中,“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成为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就要求广大教师善于利用和开发各种课程资源,讲求各种教学资源的多样性、灵活性和地域性。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开发具有地域特色的乡土校本课程具有重要意义。

二、乡土文化与课外学习资源开发利用的组织与实践

徐特立先生认为:“最原始的、最基本的、最唯物的教材,就是乡土教材。”基于家乡――瓷都德化这块土地独有的乡土文化资源,我们要通过各种活动挖掘家乡乡土文化资源,将家乡独特的乡土文化资源与中学学科的教育教学有机结合,深化教育改革,形成学校办学特色

1.制定研究目标

(1)通过研究,有效地开发和利用乡土文化资源,加强不同学科、不同知识间的交流与联系,让学生快乐地生活,开心地学习,在活动中感受乡情之浓、乡艺之乐、乡仪之美,达到乡土文化育人的目的,深入推进新课程教育。

(2)通过研究,开发乡土文化资源,深化学校教育改革,推进新课程教育的发展,形成学校的办学特色,形成一种校园文化,一种优良的校风、学风和教风,突出实事求是、敢于实践、勇于创新的学校精神。

2.组织开展研究活动

(1)研究的思路:调查、了解搜集文献、组织理论学习、统一认识确立课题设计研究方案、进行课题申报组织实施课题研究收集资料、总结课题研究成果鉴定与推广。

(2)研究的步骤:本课题自2014年11月起,实验周期为一年,实验研究基本分为三阶段: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4、07―2014、11)

根据每个学科的特点,设计、开发乡土文化资源采集方向,收集学习有关文献,邀请市教科所、县教育局有关专家来校指导,完成课题论证准备材料,建立课题领导小组,确立课题研究方案和课题的实施方案。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2014、11―2015、11)

2014年11月―2015年5月,按照研究目标和具体实施方案,组织全校教师在各个领域开展实施,各组制订计划,3月进行阶段成果汇报,5月写出阶段总结。

2015年5月―2015年11月,提出下一步实施方案的意见,收集资料,整理分析,召开经验交流会、研讨会、理论讲座、评选优秀成果、外出考察等活动。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2015、12―2016、04)

整理分析研究实践的有关资料,撰写相关的研究报告,汇编师生文集――《乡土文化之瓷韵》、《教师论文集》等研究成果,邀请有关领导和专家对研究成果进行科学性研究鉴定,推广研究成果。

3.活动特色与成效

(1)教师改变传统的“资源观”,实现角色的转变,优化教学资源组合,充分发挥各种课程资源的人文教育功能。

(2)让学生从活动中得到情感体验,享受学习的乐趣,积极主动地探究现象和规律,强化学生在乡土生活中的参与意识,引导学生有意识地联系学科学习收集资料,关注自己周围的生活。

(3)构建全面发展学生素质与家乡乡土文化资源相互渗透的新模式。我们课题组组织学生开展德化旅游资源调查,了解德化陶瓷文化和历史,形成幻灯片或手抄报等形式宣传家乡、服务家乡、建设家乡。我们参与汇编校本课程《德化旅游英语》,并制成书本全县交流,深受社会各界的肯定与认可。通过此次研究,学生对家乡的文化和历史有了初步的认识与了解,增强了对家乡和家乡文化的热爱之情,初步树立了建设家乡的理想信念,为德化大地培养了一批建设家乡的地方人才。

三、乡土文化与课外学习资源开发利用的意义

1.转变观念,打造办学特色。

通过研究开发,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转变教育观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拓展课程资源,结合学科教学,合理开发利用,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和文化发展,丰富新课程教育的理论与内涵,推动学校教育改革,打造学校的办学特色和育人理念。

2.精心选择,健全学生人格。

本课题的研究,有利于学生人格的健全和发展,为他们学会生活,提高生活品位,学会生存,增强生存能力,学会创造,实现自我价值奠定基础;对孩子今后的成长,走出家乡对家乡文化的传播,都有着积极的影响。

3.挖掘素材,积累编制资源。

通过研究,挖掘一系列有特色的乡土素材,有利于我校校本课程的积累编制,便于形成课程化、正规化、校本特色化的学校教育“个性面孔”。

总之,乡土文化与课外学习资源开发是一项意义深远的长期工程,尚处于起步阶段。我们将借助已有的研究成果,注重对教学对象及开发课程资源的研究,通过挖掘乡土文化资源深化新课程教育的内涵,探究新课程教育的途径和方法,总结出带有普遍规律的东西,以进一步指导实践,促进学生对不同知识的整合、提炼、归一,让他们“快乐学习,健康全面成长”。

参考文献:

篇2

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知识经济突飞猛进、国力竞争日趋激烈的21世纪,我们的教育面临着“让教育适合学生还是让学生适合教育”这一中外教育界争论不休的两难问题。大港一中在教育实践中确立的“立足学生自我发展”的办学理念则很好地回答了这个问题,这一办学理念的内涵是:教育要适合学生,要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育者所开展的一切工作,所进行的一切研究,都要紧紧围绕立足学生自我发展这一办学理念,在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深入研究,进行理性思考;通过多种形式,拓展多种渠道,“让学生学会做人”的任务一刻不能丢,“将学生送入优质高校”的目标一刻不能放松,“树立名牌意识、凸显‘立足学生自我发展’的办学特色”一刻不能忘,让“立足学生自我发展”的教育特色成为长期不懈的追求,并成为学校的办学使命,让学生在学习、生活中体验生命的成长,享受学习、成长的快乐。

大港一中在德育、课堂教学、主题活动等方面不断探索,形成了“自我教育”的德育模式、“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自主健体”的体育模式、“自我选择”的校本课程体系,提升了“立足学生自我发展”的教育特色。

夯实2个基点:硬件建设与内涵提升

硬件建设

大港一中坚持规模、结构、质量与效益相统一的方针,正确处理学校的现实条件与科学发展的关系。近几年来,学校紧紧抓住新校舍建设这一千载难逢的机会,本着环境生态化、氛围人文化、技术网络化、功能多元化的理念,在区政府和教育局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指导下,高标准绿化美化校园环境,高水平建设各实验室和功能教室,高水准改善办公和学习条件,校园硬件达到全市一流水平。

内涵提升

大港一中追求的学校文化特质是―――深广的价值追求:它不能被简单模仿,它是历史积淀形成的学校精神和核心价值;集聚的名师效应:人们向往名校是因为仰慕名师,校以师名、名师带动群体骨干;鲜明的个性特征:集中体现学校的办学特色,是追求学校核心价值的形象特征。学校一贯的目标是―――办学目标:“创名牌、出特色、求卓越”;办学方略:“以人为本、从严治校”。学校工作遵循的原则是―――“坚持‘精细工作、持续改善’的工作要求(标准要高、要求要严、安排要细、过程要实、持之以恒),坚持‘造就名师、培养群体骨干’的队伍建设战略,坚守‘一个也不放弃’的学生教育理念,坚定‘在研究状态下工作’的课堂教学特征,坚挺‘立足学生自我发展’的教育教学特色”。

实施3项策略:队伍建设、学生发展、精细管理

大港一中的教育者认为,学校之间的竞争既是办学水平和办学质量的竞争,也是办学特色的竞争。优秀学生的成长离不开优秀的教师群体。为此,大港一中坚持以人为本,靠名师创名校,靠学生立名校,靠管理出质量,靠改革增效益,寻求学校发展的新突破。

以队伍建设创名牌

学校把“造就名师、培养群体骨干”作为实施名牌战略的重要举措。为了使全体教师成为学者型、专家型教师,成为最受人尊重的教师,学校引导教师做到“四个一”,即:培养一种精神―――敬业爱生;建立一种观念―――改革创新;锻炼一种能力―――教育科研;养成一种习惯―――终身学习。

坚持教师第一观念。学校制定了“靠师德锤炼、靠专业提高、靠科研引领、靠政策激励”的教师专业发展规划,并落实到具体工作中去。

坚持师德建设不动摇。学校坚持讲师德、议师德、评师德,通过每年举行高三年级教师工作汇报会、优秀教师事迹报告会等形式,提升教师的精神境界。

坚持让教师在研究状态下工作。一是课堂教学研究常态化。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始终伴随着各种研究课活动:新教师汇报课、3~5年教龄教师竞赛课、6~8年教龄教师展示课、骨干教师观摩课、高三年级教师研究课等。二是校本教研模式化。学校注重校本教研活动,发挥骨干教师引领作用,形成学科教研“备、说、议、讲、评”的教研模式。三是课题研究特色化。围绕“立足学生自我发展”课题,确立各学科科研课题。根据课题研究进展情况,每年召开大港一中教科研大会,聘请天津市知名专家、学者作相关报告和点评,编写学校论文集和教学案例集。学校每位骨干教师都在著书立说,都在承担课题研究。

靠学生发展出特色

形成主体教育的文化氛围。学校课堂教学充满生命活力,社团活动丰富多彩,升旗演讲鼓舞人心,周末论坛有声有色,研究性学习成效显著,学校的教育环境、教育秩序、教育活动处处体现学生的意志和兴趣。

形成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面向全体学生,教育学生树立高品位学习观,让学生的学习始终处于参与状态、互动状态,形成积极的思维状态、情绪状态、生成状态。着意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时空。如语文学科的“大语文”教学,理、化、生学科的探究式教学,数学学科的开放式教学,英语学科的网络教学,体育学科的分项教学以及研究性学习等,激发了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引导学生走上自主学习之路。

形成自我管理的德育模式。学校坚持育人为本的原则,坚持学生自我管理的德育特色,突出基础道德教育和提高学习力(学习动力、学习毅力、学习能力)两个重点,注重发挥学生社团作用,开展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以凸显“立足学生自我发展”的教育特色。丰富课外活动,优化育人环境。定期开办知识竞赛、朗诵比赛、课本剧表演比赛等,每年11月、12月,学校举办校园文化艺术节,设有艺术类、科技类、体育类、文学类等十几个展示项目。多彩的课外活动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陶冶了学生的情操,发展了学生的特长,展示了学生的个人才华,打造了高品位的校园文化,促进了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拓宽实践渠道,完善道德品质。每年4月、6月,学校分别组织高一、高二年级学生开展集中的社会实践活动。寒假期间,组织学生开展社会调查活动,要求学生完成社会调查报告。多年来,学校与交管局开展共建活动,学生协助交警维护交通秩序,宣传交通法规。利用节假日,组织学生深入社区,开展社区共建活动。每年3月,“爱心社”的学生组织开展学雷锋活动,用实际行动弘扬雷锋精神。

构建学校生态课程体系。该校实施的生态课程,是指依据生态学理念,缔结课程内部各学科之间的生态关系,优化课程的生态环境,搭建合理的课程结构,通过发挥课程生态功能来最大限度地实现教育效益。生态课程体系包括学科课程、校本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学科课程特色化―――实施“3+2”大语文教学,即用3课时完成教科书学习,2课时以文学社为单位开展活动;英语视听情景教学,即着力开发视听资源,及时把最新颖、最有趣、最热门的视听材料提供给学生;“4+1”数学开放式教学,即以4课时完成教科书学习,用1课时组织开放性问题研讨;体育选项课教学,即学生自愿报名选择感兴趣的健体项目。校本课程模块化―――开展主题自我教育系列活动,把每周国旗下讲话、班会课、党团活动课、周讲评和周末论坛、校园广播“一中之声”、年级辩论等活动有效组合,使之主题化、系列化;艺体自我发展系列活动,即以艺术节和体育节为载体,搭建学生展示、交流、学习的舞台;科学精神与人文素养自我完善教育系列活动,即以科技周、重要纪念日、国内外时事等为契机,举办专题讲座和沙龙活动,培养学生自我发展的意识、习惯,激发学生自我发展的潜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人本化―――深入开展研究性学习,坚持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相结合,落实学生全员参与和“走班式”管理,保障学习内容的多样性和选择性;扎实开展军训、学农等各项教育活动,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集体主义精神;积极开展社区共建活动,使学生在奉献爱心、服务社会的过程中形成关注社会的品质,提高适应社会的能力。

加强环境教育,构建生态校园。作为国家级绿色学校,多年来,大港一中始终把创建绿色学校作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2010年,学校开始实施国际生态学校项目,并于2011年2月获得国际生态学校项目绿旗荣誉,成为全国首批获此荣誉的学校。国际生态学校项目极大地提升了全校师生的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意识,提高了学校环境教育和环境管理水平,改善了学校和周边社区的环境。

重精细管理求卓越

篇3

随着中职教育的超常规、跨越式发展,其教学水平、人才质量更是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为促进中职教育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各种形式的教育评估在中职学校普遍展开。如重点职校评估、示范职校评估、教学水平评估、示范专业评估、品牌实训基地评估、科研评估、职教攻坚评估等,评估内容涉及到学校的各个方面。这是国家对中职学校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所进行的全面而系统的评价,评估的结果直接影响到一所职校的声誉和地位,是关系到学校前途的大事。可以说,在当前的国情下,教育评估将在很长一段时期内作为教育行政管理部门检查学校教育教学水平和人才质量的一种手段。为此,中职学校在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改革、提高人才质量的同时,必须有预见性地认真做好各类评估的准备工作,使教育评估与日常工作有机结合起来。

一、教育评估与学校档案的关系

教育评估是根据一定的教育目标和标准,通过系统地搜集学校教育的主要信息,准确地了解实际情况,进行科学分析,对学校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作出估价,为学校改进工作,开展教育改革和教育管理部门改善宏观管理提供依据。因而,每次的教育评估,教育行政管理部门都会根据评估要达到的目的,事先制定有针对性的评估指标体系。从以往的评估工作实践来看,评估专家组主要通过系统查阅学校在各项工作中形成的原始档案资料来搜集学校教育的主要信息。为此,中职学校在迎接教育评估的过程中,必须按照教育评估指标体系,搜集并整理相关档案资料以形成“迎评档案”供评估专家组查阅。

中职学校档案是广大教职员工在教学、科研、管理等各项活动中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文字、图表等载体文件。从内容上看,它详细记载了一所学校的历史全貌和发展过程,它是随着学校的建立而产生,随着学校的发展而逐渐积累的一种重要信息资源。从形式上看,它是学校文件有条件的转化物,详细地保留着形成者的亲笔手稿、领导签署、上级机关批示和起草个人的印证,以及当时形象的照片录像或原声声音,是形成者的原稿、原作、原声、原貌,是全校师生教学经验和学校发展的总结和智慧的结晶,是知识和信息的储存库。接受教育评估的学校,无论评估指标体系、评估程序如何确定,其基本内容都离不开大量的原始档案资料,否则评估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迎评档案”是为迎接评估根据评估指标体系要求而形成的档案,它来源于学校档案,并客观记录和反映了学校教学管理与教学实践结果,为学校开展迎评工作提供客观的文献基础,成为教育评估的基本依据和对象。

二、学校档案在教育评估中面临的挑战

教育评估的主要方式是查看“迎评档案”,而“迎评档案”来源于学校档案。因而,学校档案的丰富、准确、完整与否,成为制约“迎评档案”质量高低的关键,并最终决定着评估的结果。然而,从多年的评估工作实践中,笔者发现,学校档案在教育评估中面临诸多挑战。

1.学校档案无法满足“迎评档案”对教学实践成果及社会评价档案的要求。从教育评估的评估指标体系及要求来看,很大一部分“迎评档案”主要是反映学校教学实践成果及社会评价的档案,这是传统中职学校档案管理范围所不包括,且也是极度缺乏的。

2.学校档案无法满足“迎评档案”对学校办学特色档案的要求。从以往的教育评估实践来看,大多数教育评估都单独设立了一个考核指标,即“特色项目”,具体指学校的办学特色、教育特色、教学特色、管理特色。包括办学理念、办学思路、治学方略方面的特色,特别是在质量观、发展观方面形成的特色;人才培养模式、人才规格和培养目标的特色;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教学改革的特色;教学管理创新、制度创新、机制创新等的特色。从当前中职学校档案体系来看, 有关学校整体特色描述的档案是难以找到的。

3.学校档案无法满足“迎评档案”对各类统计分析数据的要求。

教育评估大多都有评估年限的确定,如国家级重点职校的评估,是每四年评估一次。评估针对的时限就是四年来学校的发展变化情况,相应的“迎评档案”就要求反映这四年来学校的教育教学情况。既然教育评估针对的年限不是一年,而是两年、三年甚至是四年,在教育评估过程中,评估指标体系往往要求学校针对评估内容、评估年限提供相关的统计分析数据,以便评估组专家从宏观方面了解学校。“迎评档案”要求的各类统计分析数据有(以三年作为评估年限为例):三年来平均在校生人数;三年来毕业生就业率、升学率、双证率;三年来新增校园面积、建筑面积;三年来“双师型”教师增长率;三年来教学设备投入值等。这些统计分析数据是不能从学校档案中直接获取的。因为学校各类档案基本上都是按年度或学年度归档的,很少是针对两年或三年的。因而,学校档案无法满足“迎评档案”对各类统计分析数据的要求。

4.学校档案无法满足“迎评档案”对教学管理与实践环节过程档案的要求。教育评估特别注重对教学管理和实践环节过程的考察,由此,就需要有相关反映教学过程的档案作为“迎评档案”。反映教学过程的档案有:教师教案、学生实习巡点记录、课堂日志、学生上课点名册、上课出勤统计表、课堂巡堂记录等。这些档案由于数量较多、分布较散、保存价值不大,往往不在学校档案收集保存之列,从而导致在教育评估中往往较缺乏这方面的档案。

5.学校档案无法满足“迎评档案”对实物档案的要求。从以往的教育评估中,笔者发现“迎评档案”还需要提供实物档案供评估组专家对有关情况进行核实或验证,或者学校主动展示有关实物档案,以佐证学校的教育教学成果。这类实物档案主要指奖品实物,即学校、教师以及学生在各项活动中获得的省级以上(含省级)颁发的奖状、奖杯、奖章、奖牌和证书、锦旗、荣誉册、光荣册等。近年来,由于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学校及师生获奖机会大大增加。但由于对实物档案认识不足,没有归档的意识,从而使得这些奖品实物大多散落在教师及学生的个人手中。这些实物档案也是现有学校档案体系极为缺乏的。

6.学校档案无法满足“迎评档案”对声像档案的要求。目前学校声像档案大多以照片、影片为主,内容大多是反映学校开展各类活动的。而教育评估PPT或视频汇报材料中,大多需有反映学校办学条件、办学规模、教学成果、毕业生、社会评价等方面的声像档案,而这部分档案正是学校声像档案所缺乏的。因为如办学条件、办学规模、教学成果的内容,较难以通过声像来反映,因而平时较易忽视对这些材料的收集;再如毕业生、社会评价的内容,因都发生在校外,且范围较广,所以此部分材料较难收集。

三、解决学校档案在教育评估中面临挑战的办法

笔者认为,要解决学校档案在教育评估中面临的挑战,除要加大学校档案宣传力度、强化档案意识、加强领导、建立健全学校档案管理制度外,还需从以下方面加强学校档案管理工作。

篇4

一、邀请名师加盟打造一流师资

教师是艺术教育的直接实施者,教师的教育思路、教育科学和教育艺术的水平及自身的素质,直接关系着艺术教育的成效。学校努力建立起一支优良艺术素质的教师队伍,邀请了苏州知名小提琴家,爱乐乐团艺术总监王蔚老师带领他的团队进行教学。每班还随配一名专职音乐教师做班主任,进行管理和辅助工作,同时投入很大的资金购买必要的设备供教学使用。学校注重加强业务学习、培训活动,充分发挥名师效应进行教学工作,借鉴教学新思想,强调艺术备课组活动。在注重业务的同时关注青年艺术教师的思想职业道德情况,引导她们一举一动要注意为人师表,倡导精神奖励和奉献精神,形成了优良的教学风气。

二、确立“一教二辅导四练习”模式

我们在小提琴特色建设中探讨、摸索了多种教学方式,最终总结出“一教二辅导四练习”这种高效的教学模式。即一个星期中一次教授新课,二次在校辅导,四次在家练习。一次教授新课时间定在每个星期三下午3︰30至5点钟,两课时,不影响正常的上课时间。教授新课由聘请的王蔚等3名老师上课,学校的音乐老师以“班主任”的名称全程陪在边上,保证学生的课堂纪律和学习情况,并且对每节课进行记录,确保每周一次高效的新课学习。每周2次在校练习,由音乐老师对新授的内容做复习陪练指导,纠正错误的地方。每个星期的另外4天,则由孩子自己在家巩固练习,需要家长在边上督促,根据学习内容的难易确保练习时间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之间。由此达到每天都练习的效果,符合小提琴学习的规律。

教师在课堂中尝试改变往常师傅教徒弟的传统教学方式,强调将“指导”与“自学”巧妙结合。如将教材中某一段乐曲的学习重点和要求教给学生,让他们开展讨论,各自尝试练习,遇到问题小组商量后再练习,然后每组分别汇报自己的学习感受,遇到的困难以及自己如何解决的方法。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及时倾听、归纳,充实完善。学生通过自学,在摸索中获得来了感性认识,再通过陈述意见,争论、质疑,解答,对学习内容的掌握有了更深刻的理解,由此一步一步让学生养成课前自觉预习,课堂自主学习,课后认真练习巩固的好习惯。

三、依托科研力量引领特色建设

1.确定课题目标

我们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和地域优势,成功地把《基于小提琴特色的学校音乐文化建设研究》申报成为市级“十二五”课题,期望借助科研的力量,通过课题的研究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素质,提高教师教学能力,丰富校园文化内涵,提高办学质量,提升办学品位。课题目标的确立,使学校小提琴教育有条不紊地逐步推开并向纵深发展。并且争取将来建立一个演出团队,逐步形成梯队。同时从本学期开始引进竖笛进课堂,形成我校“人人会打球,人人会乐器”的动静相结合的艺术教育特色。

2.编写校本教材

为了让小提琴特色长久、良好地发展下去,达到教育目的,大家对教学内容进行细化研究,搜集和开发一些基本的教学素材,策划并着手编制出了第一本以小提琴文化知识为主的读本《琴韵泾渭》。学校内学习小提琴技能技法的学生毕竟是少数,重要的是期望全校师生通过外显的小提琴教育活动去充分挖掘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中隐性的,非物质化的精神特质,弘扬祖国优秀传统文化,探索中西方文化结合的新途径。校本教材的内容设置了“基本知识”“琴弦上的舞蹈者”“天籁之音”“琴弓之乡渭塘人”“小荷才露尖尖角”“探访中国提琴之乡”等栏目,让学生全方位地认识小提琴,了解小提琴传承的精神。

四、家校紧密联系促进高效教学

1.发挥家校路路通功能

学校及时把学生学习情况,练习的变动情况和家长沟通反馈。小提琴教学技能技法上比较讲究,因此学校在这方面不要求家长做指导,但是一定要在时间上确保让孩子天天练习。为此,学校通过召开家长会,家校路路通联系,对家长讲清道理,鼓励他们首先对自己的孩子要充满信心,合理安排好孩子在家休息和练习时间,做到学习和发展兴趣特长两不误!起初阶段,要求家长和孩子都要努力去坚持!通过坚持,慢慢地形成每天练习的习惯,悠扬的琴声随之而来,辛苦终于得到回报,那么学生也就能体会到学习的乐趣了。

篇5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7)01-0121-04

2015年,全球电子商务交易额达到1.67万亿美元,中国移动互联网市场规模近3981亿元,手机网上支付用户达到3.58亿,企业微信营销推广率达75.3%。调查显示,美国有超过50%的消费者希望能够“即时购物”。移动商务是指用户运用手持移动终端设备,通过无线通信网络能够实时获得任何需要的信息服务、实施一切数据驱动的商务业务处理和价值的交换。移动商务的主要特点是灵活、简单、方便、安全,它能完全根据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和喜好定制,设备的选择、提供服务与信息的方式完全由用户自己控制。

一、研究背景

通过对国内近10年的文献分析,对移动商务的研究问题大致可以分为理论研究(9.8%)、系统研究(9.9%)、技术与方法研究(22.2%)、安全研究(21.5%)、应用研究(36.6%)五个方面。[3]这种研究态势反映了移动商务源于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和移动通信设备的普及,终端用户将是移动商务首要关注的热点。移动商务创新能力是指运用知识和理论,在从事移动商务活动中不断提供具有经济价值、社会价值的新思想、新理论和新方法的能力,它逐步成为所有从事和参与移动商务活动的人员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和能力。因此,培养既了解经济活动基本规律,又掌握移动终端使用技术;既掌握先进的营销管理理念,又熟悉现代商务运作流程的复合型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成为时代赋予商科院校高等教育的重大使命。但是,文献资料显示,国内外大部分研究者将移动商务的理论和实践教学目光停留在电子商务、计算机等相关专业的学生身上,很少有研究把移动商务创新能力作为商科院校各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来培养,这导致培养出来的商科人才缺乏这方面的通识教育,与移动商务市场的应用脱节,很难适应移动商业模式的创新。

本文主要探讨商科院校如何培养移动商务理论知识扎实,具有较强的移动商务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如图1所示,研究内容分为三个层次:1.基于建构主义理论进行移动商务的课程教学设计,提高学生关于移动商务的理论水平;2.创设移动商务的实践教学情境,培养学生关于移动商务的实践应用能力;3.以国家、上海市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为依托,培养学生的移动商务创新能力。

二、教学设计与实践

开设全校通识选修课程移动商务,以建构主义理论为基础,以翻转课堂为主,结合案例教学、主题研讨、协作学习等多种形式组织教学,向学生介绍移动商务发展的趋势与热点、企业信息移动化以及移动商务价值链、商业模式、商务整合及运营管理等相关内容,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何克抗教授提出了“主导―主体”教学系统设计模式,论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问题。2011 年美国学者Gerstein最先构建了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型。翻转课堂将课堂划分为四个阶段,分别为体验学习阶段、概念探究阶段、意义建构阶段以及展示应用阶段。国内部分学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构建了相应的翻转课堂教学框架。

(一)基于“主导―主体”教学系统设计模式,搭建翻转课堂教学框架

在移动商务课程中,结合学校的办学特色和实践仿真平台,设计翻转课堂教学框架,实施过程包括: 课前要求教师对学生进行分组,确定课程教学主题,提供教学案例、视频等资源,为学生创设学习、体验情境;学生进行移动学习、移动商务体验,分析案例,小组协作学习,寻找问题。在课堂中,首先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学习情况汇报,教师指导学生进行交流讨论、探究学习,最后进行学结。翻转课堂教学框架如图2所示。

(二)课前准备

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体,完成以下课程的准备。

1. 采用主题教学法形式,教师将课程内容划分为5个主题

(1)移动商务基础和技术。

(2)移动商务价值链和商业模式。

(3)移动商务的应用和移动支付。

(4)移动商务资源的价值开发和移动商务的整合。

(5)移动商务安全和运营管理。

2. 教师围绕教学主题设立教学案例

选取来自移动商务活动的真实情境或事件案例,有助于发动学生主动参与课堂的讨论。课程围绕教学主题,设立6个教学案例。

(1)移动商务基础和技术教学案例:剖析Android和iOS操作系统。

(2)移动商务价值链和商业模式教学案例:解读Olay微信营销。

(3)移动商务的应用教学案例:移动办公-爱德曼思。

(4)移动支付教学案例:支付宝钱包充值校园一卡通。

(5)移动商务资源的价值开发和移动商务的整合案例:可口可乐公司“数据空港”。

(6)移动商务安全和运营管理教学案例:手机钱包带来的便利与担忧。

3. 教师提供学习资源

在我校的Blackboard网络教学平台中,教师为学生提供了课程学习所需要的学习资源。学习资源包括教学大纲、教学实施方案、课件、案例、教学视频、情境体验链接、习题等,主要采用微课程的形式。

4. 教师创设移动教学实践情境,学生进行移动学习和移动商务体验

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实践活动采用移动学习的方式,包括学习资源收集,移动商务实践,小组成员交互、协作学习等,培养学生利用移动终端设备获取知识和信息、进行社会人际交往、处理商务活动的应用能力。

(1)移动学习。学生围绕相关主题,练习通过移动终端设备在平台中获取相应的学习资源,利用碎片时间学习。

(2)移动支付体验。要求学生独自使用移动支付宝钱包进行一次校园卡的充值,体验移动支付带来的便捷。

(3)利用移动设备获取和信息。要求学生使用校园即时通讯平台,进行成绩查询或查阅相关活动通知,一项与学习主题有关的调查问卷。

(4)尝试开发简单的APP应用服务软件。要求学生围绕与自身有关的信息需求,独立开发一套简单的APP应用服务软件。

5.学生进行分组协作学习

教学过程将学生每5人分为一组,每个组的成员前期独立完成上述资料和案例的探索工作后,进行成员间的分工协作。

(1)学习资料的整理。将成员各自从网上收集的每个主题的理论知识进行整理、综合汇总。

(2)案例的研讨。查阅案例的详细资料,理论联系实际,对案例进行剖析、讨论。

(3)体验国际商务活动。要求小组成员分成不同角色,参与接近实际的国际商务运营活动的情境和实验环境,培养学生移动商务的协作能力。

(4)交流实践过程体验。小组成员分享移动商务的实践体验,挑选好的实践活动进行整理。

(5)准备成果汇报材料。以组为单位,每个组将学习成果制成PPT,准备好要提的问题,确定好主发言人、提问人、应答人和总结陈述人员。

(三)课堂教学

在教师的指导下,分4个阶段组织教学。

1.小组呈现

每个小组由主发言人在讲台上向教师和同学们进行展示、汇报。汇报的内容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围绕本次课程的学习主题,对理论部分概念的阐述和理解;第二部分是结合理论部分对实际案例的分析、体会(允许学生发现寻找新的案例),以及情境体验中的经验分享;第三部分是学生提出在学习过程中还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寻求帮助和解答。

2.交流讨论

其他组的学生和教师在听完该小组发言人的汇报后,由提问人代表该组学生提出一些与主题学习相关的问题,由汇报小组的应答人作为代表回答,其他同学也可以补充。这个环节可以培养学生学习思考能力,临场应变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合作探究

由教师针对学生在学习讨论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安排任务或提出相关问题,由小组学生合作完成。学生可以充分利用这段时间来和学习伙伴讨论该问题,或者通过手机上网查找相关的解决办法,根据教师任务发表自己的观点。

4.学结

首先由几个小组的陈述人代表小组总结本次课程的收获及已解决的疑难点,然后教师针对各个小组出现的问题进行梳理,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点评,对重点知识强调补充,对整节课的知识进行系统化。

(四)效果评价

教师从学生个人、各个小组以及整体的角度,对学生的学习成绩进行整体评价,重视评价的多元性和公平性。

课程考核由平时成绩(50%)和论文(50%)组成。平时成绩的构成比例如下。

平时成绩=课堂出勤×10%+独立探索×20%+小组协作及课堂表现×20%。

其中,独立探索的得分由小组成员之间根据学习资源收集、实践操作和协作学习的情况进行互评给出;小组协作及课堂表现的得分由小组之间根据成果汇报的情况互评给出。论文要求学生围绕感兴趣的某个主题,分别从研究背景、理论基础、案例剖析、论文小结4个部分进行写作,时间为两周。

全校共有15个专业(方向)的160名学生选修了该课程,学生的出勤率近100%。每次课程学生都能按照教学的要求提前做好准备,在课堂上踊跃发言,围绕教学的主题进行研讨。在实践中,学生自主开发了“微信订阅号服务平台”,该平台与我校教务系统、图书馆等系统对接,具有成绩查询、选课、课表查询、查空教室、预订图书馆座位、通知公告、学生活动等一系列功能,已经在学生之中得到广泛应用。

三、基于大学生创新项目的能力拓展训练

我们以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为依托,鼓励学生立足于本专业,注重多学科的交叉和融合,利用近年来移动商务应用中的鲜活案例和成功经验,大胆申报创新创业类项目。

1.明确选题要求

要求学生掌握移动商务的基本概念、技术基础、商务模式、发展前景和风险规避的原则,注重与企业联系,熟悉移动商务资源开发和价值开发的思路及途径,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企业的实际问题。选题分类如表1所示。

2.项目调研要充分

要求学生在移动互联网大背景下,通过企业案例学习,能够从企业商业模式架构、商业模式设计方法开始,分析企业原有商业模式,探讨商业模式改进方案,通过商业模式的创新寻求企业最佳盈利模式,提升企业价值。

3.教师指导方法要科学、内容要全面

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在项目开展过程中注重适时应用探究式、讨论式、研究性学习等现代教育理念,以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竞争意识,激发学生研究的热情。

4.合理控制学生的项目实施进度

创新项目的研究团队能齐心协力、分工合作,较好地完成了预期的研究目标。目前,已经有12个项目顺利通过验收,有5个项目的设计方案被企业采用,并为企业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效益;录用和发表研究论文12篇,高于学校其他专业的平均数3.5篇;有的创新项目还参加了“第七届全国大学生网络商务创新应用大赛”,获全国特等奖1项、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取得了较好的成绩。项目申请成功率、项目结题率和项目的完成质量等多项指标表明,这些学生具备了较强的移动商务创新能力,更能适应新的全球化商业活动。

四、总结与展望

3G/4G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和iPhone、iPad等移动终端产品的普及为全球移动商务的迅猛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本文基于建构主义理论,设计了移动商务课程翻转课堂的教学框架;同时结合我校的办学特色和实践仿真平台,从3个层次分别阐述了商科院校培养具备移动商务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的方法。实践结果表明,该研究适时地弥补了商科院校学生在移动商务创新能力培养方面的不足,拓宽了学生的视野,使学生具备通过商业模式的创新为企业创造更多财富的能力,增强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使学生能更加适应新的全球化商业活动。将来,要进一步改善学校的实践教学环境,寻求与更多的企业合作,丰富课程的教学案例,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

[ 参 考 文 献 ]

[1] 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第3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2016.

[2] 王汝林.移动商务理论与实务[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3] 胡婧.基于文献计量的移动电子商务研究综述[J].经济研究导刊,2013(11):49-51.

[4] Sun Kuh Noh. Design of application service of e-business card based on mobile device[C]. ComComAp,2012.

[5] 傅志辉.移动商务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究与实践[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5):142-144.

[6] 张红霞.建构主义对科学教育理论的贡献与局限[J].教育研究,2003(7):79-84.

[7] 何克抗,林君芬,张文兰编著.教学系统设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8] Jackie Gerstein. The flipped classroom[EB/OL].http://scoop.it/t/the-flipped-classroom,2011.

[9] 钟晓流,宋述强.信息化环境中基于翻转课堂理念的教学设计研究[J].开放教育研究, 2013(1):58-64.

[10] 梁乐明,曹俏俏,张宝辉.微课程设计模式研究――基于国内外微课程的对比分析[J].开放教育研究,2013(1):65-73.

篇6

一、活动目的

为让家长全面了解学校的办学思路和发展前景,全面展示我校的办学特色、教学水平、师生精神面貌以及我校现有办学条件和面临的困难,让家长走进学校、走进班级、走进餐厅、走进宿舍,真正实现我校"开放办学,打开校门办教育"的工作理念。

二、领导小组

组 长:黄继成

副组长:张传岭 高庆军 石业荣 张鹏

成 员:各处室及班主任

三、工作小组分工:(总调度:高庆军)

1、宣传组:贾广萍、石光彬

职责:围绕"家长开放日"活动,营造宣传氛围(悬挂横幅标语,制作导引牌,培训学生讲解员),发放宣传材料,摄影、摄像等。

2、材料组:刘士明

职责:汇总"家长开放日"各种材料并装袋,包括:"家长开放日"活动安排表,学校作息时间表,参观证,家长听课表,家长意见反馈表,学校简介及取得成绩等。

3、车辆调度组:葛德福

职责:家长车辆停放安排,做到热情服务,停放有序,疏导迅速无拥堵。

4、后勤服务组:张鹏

职责:学生讲解员用扩音器、家长饮用水、纸杯、听课凳子、家长午餐安排等。

5、校园卫生组:崔其平 、井永昌

职责:校园环境卫生,教室卫生,走廊、楼梯、窗台,课桌凳、卫生工具排放等。

6、会场安排组:高传超、汤占齐

职责:打扫卫生,安排家长座区,调试音响,组织家长签字等。

7、成果展示组:高庆军、李鑫、范勇、葛德福、贾广萍

职责:向家长介绍展示学校开学以来取得成绩(德育方面),主要有班级值周活动、学生大课间跑操、学生宿舍内务等。

8、班主任工作组:全体班主任

职责:1、指导学生打扫室内外卫生、宿舍卫生及内务整理、学生校服、校徽、文明礼仪、听课状态、跑操集合及质量、就餐秩序等。

2、高一班主任通知长清区外(济南市里)学生家长准时参加。

3、午饭后在本班教室与家长座谈交流,收取家长意见表交学生处。

家长到校时间:本周六上午8:00—8:20,教师按周五课表上课,周五上周六的课,教师可调休。

四、活动流程

第一时段 8:00—8:30 责任人:贾广萍

内容: 1、家长到阶梯教室报到,家长签到并领取材料(8:30前)。

2、观看"入校课程"视频。

3、家长自愿分组(参观校园组4个、听课组1个)

第二时段 8:40—9:40 分组参观校园、听课(第二节)责任人:高庆军

听课组(责任人:张传岭、李富生) :家长自选班级、学科听课

参观1组 责任人:葛德福

参观路线:男生宿舍—餐厅—拟建宿舍楼地址—女生宿舍—学生综合实践中心—家委会办公室—实验室—微机室(到运动场集合)

参观2组 责任人:崔其平

参观路线:学生综合实践中心—家委会办公室—实验室—微机室—男生宿舍—餐厅—拟建宿舍楼地址—女生宿舍(到运动场集合)

参观3组 责任人:贾广萍

参观路线:女生宿舍—拟建宿舍楼地址—学生综合实践中心—家委会办公室—实验室—微机室—男生宿舍—餐厅(到运动场集合)

参观4组 责任人:井永昌

参观路线:实验室—微机室—男生宿舍—餐厅—拟建宿舍楼地址—女生宿舍—学生综合实践中心—家委会办公室(到运动场集合)

第三时段 9:40——10:10 学生大课间跑操展示 责任人:范勇

内容:1、家长观看学生跑操。

2、引导家长到阶梯教室

第四时段: 黄校长向各位家长汇报学校近期工作(10:20—11:10)责任人:井永昌

第五时段:11:20 高一班主任、 全体家长到餐厅一楼就餐 责任人:李进

第六时段:11:40—12:00 家长参观学生就餐秩序 责任人:李鑫

第七时段 12:10—13:10 班主任、任课教师与家长交流,同时征求家长对学校工作的意见和建议(收交意见表) 责任人:李富生、各班班主任 地点:各班教室

各位家长与班主任、教师座谈交流结束后离校

五、活动要求

1、全体领导、班主任要求穿西装、带校徽、打领带。

2、各处室、级部按照活动方案认真做好准备工作,做到精心筹备、分工明确、责任到人、万无一失。

3、班主任要召开专题班会,进行统筹安排,注重细节,展示精彩一面。

4、班主任要充分准备与家长座谈内容,以表扬鼓励为主,虚心接受家长意见。

篇7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29-0112-02

材料物理是凝聚态物理的一部分,其目的是解决材料中的物理问题,是物理学科与材料科学的交叉学科,旨在利用物理中的一些学科成果来阐明材料中的种种规律和转变过程。“材料物理”是面向我校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材料科学方向)、材料物理和材料化学专业的高年级本科生开设的一门专业必修课。课程主要讲述从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定律出发,通过建立物理模型,阐述诸种材料宏观可测的各种现象、效应和性质。使学生了解在材料物理学领域中重要材料的性质及研究材料的方法,帮助学生了解材料物理研究的基本轮廓,学习现代材料物理学家思考和探索问题的方法,掌握并能运用材料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启迪学生的创新意识,为进一步从事材料研究打下基础。

在工程教育认证背景下,遵从“以学生为中心”、“目标导向”和“持续改进”的基本理念,重新审视材料学科专业课教学中的问题和不足,持续改进,增强教学的实效性,是优化与完善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基础。本文以武汉理工大学材料学科的教学为例,对依托优势学科的“材料物理”教学进行探索。

一、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材料物理是研究物质微观结构、组织形式、运动状态、物理性能以及它们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通过研究材料的性质在各种外界条件(力、热、光、气、电、磁、辐照、极端条件等)下发生的变化,发现新的物理现象和效应、规律,形成新的概念(如铁电、热释电、压电、电致伸缩等),并用于指导实践。因此,在讲授过程中,需特别注重先修课程和前期知识的累积,并结合材料学科发展的新成果,尤其是我校材料学科优势,对现有理论和实践进行拓展。本课程具体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了探讨:

(一)改革教学形式及方法

在课堂组织形式上以讲授式为主,结合研究型学习形式教学。在授课方法上采取多媒体课件授课,结合板书给出难点、重点和解题思路等内容,在多媒体教案中尽量配以精美的图片、动画模拟或视频等,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丰富多彩的多媒体教学有利于本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及时在教学中增补更新,具有上课速度快、信息量大的特点。学生必须精力集中,否则就会因漏失关键信息而难以跟上授课思路,甚至失去学习的兴趣。因此,在有限的课堂授课学时中,如何让学生有效把握课程重点,理解课程难点,是必须要考虑的问题。

(二)设置课程内容专题,加强自主学习训练

教育心理学家杜威认为,教材中知识本身不是目的,而是发展学生思维的手段,是素材。他主张课堂教学中,教师不是供给学生现成的知识,而是提供材料,让其自己去探索并用以解决问题。因此,每阶段设置关于本课程重点或难点的专题思考题,要求学生自由组成学习小组,进行讨论,写专题报告或制作课件,并以答辩方式考核。目的就是强化“平时成绩”,摒弃布置客观性作业,设置并强化主观性专题,促使学生在课下主动强化课上所学,把课程教学从课上延伸至课下。此环节重点加强对学生学习能力、科研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专题设置的另一个方式是自主选题,教师出主题,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自行设置个人报告题目和内容。近年来,学生自主选题主要集中在国内外新材料、新能源和节能减排等方面的现状研究与发展趋势分析,体现出学生对新材料与技术的浓厚兴趣。

(三)改革考核方式,强化平时成绩

目前,我国高校专业课程的考核方式多是“平时成绩(点名)+期末考试成绩”,而国外名校的考核模式强调学生平时的学习过程,对课程的平时考核严格,作业要求高。在本课程考核方式改革的探索中,强化了“平时成绩”,课程最终成绩由平时作业+课堂表现+课程专题报告+期末考试构成。其中,期末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70%,其他三项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30%,具体拓宽到课下作业、个人汇报和小组汇报3个方面,以此促使学生在课下主动复习,把课程教学从课上延伸至课下。

二、问卷调查与持续改进

课程结束后,设置了关于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考核方式等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材料物理”对于三年级大学生来说,近2/3的同学认为该课程较难,1/3的同学认为难度适中。对于这样一门比较难的课程来说,超过70%的学生愿意进行自主训练,65%的学生会进行课下复习。对于以小组方式进行的PPT汇报,超过95%的学生认为有收获,其中61%的学生认为有助于学生凝聚力增强,有助于学习、合作、交流等竞争意识的提高。对现在的课堂教学,仅有30%的学生比较关注考试成绩,而半数以上的学生都认为应当注重自信、探究与创新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小组间分工协作能力等的加强。小组PPT专题汇报对此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三、总结与展望

在知识经济时代背景下,依托武汉理工大学材料学科的办学特色与科研优势,进行材料物理课程的探索与发展。逐步转变教学思想,更新教学理念,把先进的科学思想和思维方式不断引入课程教学中,加强基础,紧跟前沿,通过教学方法与考核方式改革,发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是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重要内容。本课程通过设置课程专题,教学从课上延伸至课下,让学生有效把握课程重点、难点;积极探索互动式教学,强化平时成绩,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使学生有意识的了解和掌握文献检索、内容综述、小组角色分工与合作,对其学习能力、创新与思维能力、工程能力、管理能力和沟通与交流能力等,进行初步的综合训练。该课程的教学探索,依据专业课程的特点加以修正,同样适用于材料学科的其他专业课程,甚至其他理工科的专业课程。

此外,随着本课程在教学方法和考核方法改革的探索实施,教师的备课和批阅作业工作量翻倍,在专题报告的评分上,依赖于授课教师自身的学术水平,不可避免地受到其研究领域的影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对此,在以后的持续改进中,将重点从设置课程作业评价细则方面入手,逐步建立合理的评价方法。

参考文献:

[1]李志义,朱泓,,夏远景.用成果导向教育理念引导高等工程教育教学改革[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4,(2):29-34.

[2]员美娟,刘宏玉,范薇,李云宝,李钰.国内材料物理专业的发展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2,(19):58-59.

篇8

xxx小学是xx区一所名小学,坐落在xx区中心位置南坪,学校有59个教学班,3000余名学生,157名教职工,市级骨干教师6名,区级骨干教师30名,是xx区教育均衡发展,一校多区办学模式的示范性小学。是一所充满生命活力,以儿童水墨画为特长,以幸福教育为特色,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学校。学校秉承为孩子的幸福人生奠基的办学理念,培养言行儒雅,博学善思的小学生,学校为师生幸福人生搭建了成长的七彩桥,即幸福校园,幸福花朵,幸福园丁,幸福源泉,幸福乐园,幸福社区,幸福在线,让老师感到工作是幸福的,让学生觉得学习是幸福的。xx宝贝,幸福成长体现了学校以学生为本,把学生的发展作为学校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学校XX年接收了一所厂办子校现花园校区,XX年接收了房开商配置的上海城校区,目前学校拥有三个校区,具备了优质教育集团化办学的明显优势,特别是进几年来学校发展很快,形成鲜明的幸福教育办学特色,教学质量一直处于南岸区领先地位,学生美术、书法、科技作品,体育、英语、音乐技能竞赛多次取得国际,国家级和市级奖励,学校得到了社会各方面的肯定和赞许。

学校先后取得了国家教育质量管理示范基地,全国百所德育科研名校等国家级荣誉,xx市红领巾示范学校 ,xx市教育科研先进集体等市级荣誉。

二、学习工作情况:

根据学校领导的安排,我的工作主要是协助陈雅琳副校长分管教学教研以及图书课题管理等工作,陈雅琳副校长调离之后,协助李佳副校长,魏莉副校长分管德育和体卫艺工作。工作期间坚持按照教育局党委的工作要求,遵守学校作息时间,边工作,边学习,多做事,多反思,注重提高自己。

(一)勤奋学习,努力工作

我总共参加学校行政会4次,中层干部及组长会6次,全体教工大会4次,参加班队活动9次,学校各项活动8次,听课28节,个别访谈几十人次。另,参加了重庆市九龙坡区教委组织的课改六年经验交流活动,聆听了成都教育科学院院长陈大伟教授的《课程改革六年的得与失》主题讲座;参加了南岸区教育系统第18期校长论坛,聆听了重庆市教育科学院副院长龚春燕教授的讲座《学校创新与科学发展》;旁听了重庆市珊瑚实验小学组织的全国知名专家、尝试教学理论的创立者邱学华老师的讲座《小学数学尝试教学怎样做?》,旁听了全国著名特级教师,小学诗意语文的创立者王菘舟老师的示范课和王菘舟老师主讲的诗意语文,领我走进快乐课堂经验交流活动;参加了天台岗小学组织的幸福大讲堂3次,其中有重庆市教育科学院原院长唐果南教授主讲的《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通过和领导一起外出,参观了江北陪新小学,南岸川益小学,怡丰小学,青龙路小学等学校,使自己开阔了眼界,收获了不少有用的东西。同时,在参加各种活动时,经常思考这些学校办学成功的原因。

(二)虚心请教,注重积累

篇9

家访是沟通学校家庭不可缺少的一座桥梁,也是有效形成家庭、学校教育合力的途径之一;家访是我校的一个优良的传统,我校的这一举措深受家长的欢迎、学生的喜欢。今年把家访工作作为本学期“教育进社区活动”内容之一。

家访能打破师生隔膜,让老师充分了解学生家庭背景、家庭教育环境及教育方法,增进教师、学生和家长的沟通,通过面对面地真诚沟通,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使教育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家访时间:

2011年6月11日至6月30日

三、领导小组:

组 长: 赵玉宝

副组长: 周文林、叶梅

组 员: 全体老师

策划人: 付桂红、方敏

协调人: 付桂红、方敏、尹鸿斌

年级协调人:年级组长(负责安排领导参与各班家访)

四、参加人员:

全体领导和老师

五、家访形式;

各班班主任和任课教师2—3人为一组,班主任为小组长。

六、阶段

第一阶段:准备工作(6月11日至6月13日)

1.召开年级组组长会议,布置家访事宜。

2.教导处把所有班主任及任课教师分成小组。

3.年级组组长上报各班家访对象基本情况到大队部。

4.各家访教师准备交谈材料(学校情况、班级情况、学生情况)

第二阶段:(6月13日至6月23日)

1.分组进行家访。

2.做好家访记录工作,写家访的心得或日记进行交流。

第三阶段:(6月24日6月30日)

1.总结表彰。

对于本次活动中表现突出的老师,真正收到良好效果的教师进行表扬,进行经验介绍。

2.整理本次活动的各种文档资料,归类存档。

(1)班主任教师上交班级学生家访记录及心得、日记。

(2)各个年级组组长统计家访人数,和原始记录。

(3)家访后,学校将对家长作进行一次调查,对教师的家访情况进行一次评定。

七、教师家访工作要求

(一)教师家访前,要做好以下准备工作:

1.确定对象,家访面要求达70%,被家访的学生要有代表性,可以是学困生、单亲家庭的学生、外出务工家庭的子女和进城务工子女,也可以是特长生、优等生、潜力生等。

2.提前与家长预约,定好时间。如因特殊情况确不能见面,必须采取电话或书信方式联系。

3.做好对家访学生近一阶段在学校各方面情况的了解。

4.依据了解到的学生情况,做好家访目的、家访谈话内容的准备工作。

(二)谈论话题(只供参考)

1.向家长宣传教育法规、学校办学理念、办学特色及学校课改实验等内容,赢得家长对学校工作的理解和支持。

2.向家长宣传学校取得的成绩,听取和收集家长对学校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3.向家长汇报其孩子在校表现,了解学生在家庭中表现状况,如生活习惯、学习习惯、思想表现、个性特点等。

4.了解学生家庭基本情况。如经济状况、文化教养、家庭对学生的影响等。

5.普及家庭教育知识,帮助家长提高家庭教育水平,以达到配合、支持学校教育工作。

(三)教师家访时,必须遵守以下要求:

1.教师要按照与家长的约定时间,按时家访。

2.教师家访时要衣着大方,态度和蔼、诚恳,对学生的情况要一分为二的与家长进行交流,要注意方式方法,要以鼓励为主,不允许只讲存在问题不讲学生成绩。

3.教师要根据学生情况,积极向家长介绍相应的科学的教育方法,决不允许教师只讲问题,不讲方法。

4.教师要积极向家长宣传学校的发展和取得的成绩,通过与家长地沟通,要使家长了解和支持学校教育。

5.教师要虚心、认真听取家长的各种意见和建议,能当时解答的要及时解答,不能当时解答的要在家访结束后5日内给家长进行答复,决不允许不答复。

6.教师家访不允许接受家长的宴请,不允许接受家长的礼物等。

(四)教师家访结束后,要做到以下要求:

1.教师家访结束后,要把家长反应的问题、建议及时向学校领导汇报。

2.教师家访结束后,要认真做好家访学生情况记录。

3.家访后要及时把了解到的学生情况,与其他任课教师进行沟通,以便各任课教师更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教育。

4.教师要跟踪了解学生在家访后各方面的变化、反应,并及时给以相应地教育。

篇10

金龙飞腾报丰收,

银蛇踏雪送吉祥!

又是一年辞旧迎新时,

又是__同仁团圆会!

记得20__年新年贺辞我说过,12年将是__的幸运年、好运年!现在看都应验了!

人生有四大喜事,我们__人过去的一年收获了七大方面各七个喜事!

1、洞房花烛夜:我们__七位年轻教师__*、__*、__、__*、__*喜结良缘。

2、金榜题名时:三丽一群光,七家的孩子顺利考上大学。

3、久旱逢甘露:多年没有得到的大奖,今年得了七个:局综合考核排名初中第一;综合考核进步奖;教育系统先进单位;__市平安校园;__市特色校园。

4、年年创佳绩:

中考连续四年创新高:升学人数分别为__、__、__、__名。

运动会连续三年前三名:分别为no.3、 no.1、no.2。

教师“双说”大赛连续两年前三:分别为no.2、no.3。

师干训工作双丰收,得到两项集体奖。

艺术教育创辉煌,小歌手、小乐手均得前三名。

5、迎检获赞誉:

安全检查获肯定,

党建检查受表扬,

师干训检查得称赞,

承担__市年终考核教育局抽检学校工作,我校各方面综合情况,得到__市教育局领导好评。

教育强县验收,学校管理、校园环境、专用室使用、文字材料等得到省教育督导团领导一致好评,校长汇报得到全场领导自发的掌声。

我们__人以七个方面各七大喜事,圆满地结束了我们__的“十一七”收官之年。

回顾过去的七年,我们__人一起经历了风雨,也一起见到了彩虹,看见了鲜花,听到了掌声。

我们不会忘记20__年初的__,围墙残缺不全;教学楼昏暗破旧;办公条件简陋。我们无奈地面对“三多三少”的窘境:上级批评多、得到奖励少;下不去脚小黑屋多、干净的专用室少;来校闹事的小流氓多、校内好苗子少。为改变这种境况,我们__人树立一个信念:楼破旧,办学不能陈旧;环境昏暗,办学要有亮点。从此,我们__人携手并肩走上了起步发展之路。

打造环境:布置厅廊文化,楼面文化,装扮亮点。

清理专用室:消除小黑屋,做到专用室干净整洁。(遗憾的是:逼哭一个美女,激怒一个美女,怒的美女现在看我还瞪眼睛。但她很感谢我,因为她省了一笔美容钱,眼睛瞪大了,还变成了双眼皮,哈。)

整顿周边:到__才发现,在这当校长首先要让自己成为警察,甚至有时要把自己“变黑”。

提升成绩:抓学科竞赛为突破口,力争多拿好成绩,提升学校的信誉度,增强师生拼搏进取的信心。

我们的努力得到了回报:

仅几个月时间,__发生了很大变化。当时,党局长在08年9月全局干部大会上,用一个响亮的词肯定__的变化:翻天覆地!

08年底,__教学楼翻建工作列入政府工作报告。__人抓住这个时机,提出:在教学楼翻新前先翻新自己,从思想上、行动上、成绩上进行彻底翻新!

这期间,我们因为一件大事,承担了七大任务,这些任务既考验了我们的能力,也锻炼了我们的队伍。

因为教学楼原地翻建,由此产生:实验等设备打包、倾巢搬出、两部办学、通勤管理、回迁。

打包:领导承包专用室,避免损耗。

搬出:09年4月8日至9日上午,仅一天半时间就完成了任务。而且,做到了物品零损耗,人员零受伤,得到上级领导表扬。

两部办学:七个月封闭,没有发生一件意外事故。

通勤:缜密安排,健全制度,安全顺畅。

回迁:09年12月2日,仅半天时间就全部搬回新楼,避免了冬天路滑通勤安全无法保障问题。

搬入崭新的教学楼,我们__人抓住时机,提出一个口号:住进新教学楼、就要有新思想、新行动、新作为、新成绩、打造全新__!

三年时间,我们自己动手,不等不靠:

1、平整操场:请外缓,拉赞助,100多车山皮填入操场。男老师义务劳动,尤其张校长,那么大年龄还“小车不倒颠颠跑”。

2、打造环境:两个月设计,一个月施工,效果调兵初中最好。

3、规范各室布置,更新桌椅,我们的办公环境明亮舒适,调兵山少有。

4、精细管理,人文关怀,形成和谐大家庭。

5、提升成绩,全面丰收,硕果累累。

七年来我们得到2项省级奖项,7项__市级奖项,17项调兵山市级奖项。

回首过去的七年,我们__人风雨兼程,同舟共济,丰收满仓!

我们可以自豪地说,我们无愧于上级领导的重托,无愧于

学生家长的信任!

鲲鹏回望岂是止,

高瞻更是为鹏程!

回首过去,我们满载丰收的幸福和喜悦,

展望2013,我们充满美好的希翼与憧憬!

一万平住宅2013年末竣工,我们生源会增加;

学校大门、食堂即将列入政府计划,我们环境会更好;

处于发展鼎峰,顺风顺水。

现在的__:

人文环境好,干群团结,没有帮派,凝聚力强;

工作环境好,鼓励优秀,提倡实干,战斗力强;

社会信誉好,社会支持,家长信任,发展力强!

我们有理由相信:

再用上三七年时间,就会形成“南有一中、北有__”的局势!即使规模上达不到一中标准,但在知名度、办学特色方面,一定会实现这个目标。我们__人有没有这个信心?!

2013年新年将至,祝各位老师及家属新的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