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3-05 04:22:27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外贸政策,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中图分类号]F75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646(2012)5-0032-02
一、我国外贸政策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自从我国加入WTO,我国的贸易实力正慢慢加强。我国是世界第一的贸易大国,但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的意识到,虽然我国是贸易大国,但并不是贸易强国,对外贸易中仍然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高速增长的背后存在着不小的隐忧。一季度我国进出口总值同比增长7.3%,达到8593.7亿美元,累计贸易顺差为6.7亿美元。在告别前2月份的贸易逆差后,3月份当月出现贸易顺差。之前进口的突然扩大缘于中国政府调结构、促平衡的政策导向刺激,并非市场主导的结果。而经过短期的急剧增长后,进口增速逐渐回归理性。
1.我国传统消费品出口出现疲软的状态
传统消费品的出口困境也反映在数字上:1-3月,我国外贸出口4300.2亿美元,增长7.6%,但服装、纺织品及鞋类产品的出口增速分别为3.9%,1.4%和2.8%,均低于总体出口水平。事实上,此类商品的出口之前已显露出疲态,今年前两个月甚至均出现出口负增长。据统计,1至2月,我国服装、纺织品、鞋类和箱包出口分别下降了2.5%、2.6%、2.1%和12.1%。
2.加工贸易增速在放缓
一季度,我国一般贸易项下贸易逆差516.7亿美元,扩大9.4%。同期,我国加工贸易项下贸易顺差874亿美元,扩大13.4%。其中,出口1960.7亿美元,增长6.3%;进口1086.6亿美元,增长1.2%。
数据显示,加工贸易的出口增速并不快,但进口放慢了。这说明加工贸易顺差的出现是由于加工贸易的进口放缓,而非加工贸易出口增长所致。尽管加工贸易延续此前大幅增长的可能性很小,但好的方面是,一季度我国一般贸易进出口增长8.1%,加工贸易进出口增长4.4%,两者差距正在缩小。
3.我国处于经济增速放缓开始阶段,人口红利与制度红利正在发生变化
我国正处在一个增速放缓的长周期的开始阶段。最根本的驱动因素即人口红利与制度红利正在发生变化。从人口红利来看,我国的生产者与消费者比例将在2~3年内出现拐点,考虑到农村富余劳动力已经大幅减少,未来可转移的空间已经很小,拐点可能已经发生。从制度红利来看,加入世贸组织带来的效率红利在消失。中国经济的潜在增长率已经由“十一五”期间的10%以上放缓到目前的8%附近。3月份出口环比增速企稳,但进口扩张显著放缓。从外部环境来看,未来全球增长分化,美日经济温和增长,欧债危机虽有所缓解但欧洲经济难免衰退,而且近期指标显示欧洲经济的下行风险加大。预计中国对欧洲出口未来一段时间内将维持同比个位数的低增长,加上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升值的滞后影响,将拖累整体出口增速在第二季度继续放缓。但从季度走势的领先指标看,美欧日制造业ISM加权指数已从2011年11月份49.7的低点回升,最近几个月均维持在51左右,意味着出口增速在目前已经低位的水平继续下降的空间不大,今年下半年甚至可能有小幅改善。
二、对我国外贸政策的建议。
1.提出“科技兴贸”战略,优化出口商品结构
今年外经贸部提出“科技兴贸”战略,其核心是通过对科技的应用,以改善进出口结构、提高出口质量,增强我国出口商品的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科技兴贸”战略具有两层含义:第一,促进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充分发挥高新技术产业的带动作用。第二,将高新技术渗透到传统产业中,提高出口商品的技术含量、档次及附加值,加快实现出口商品由目前的初级工业制成品为主向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工业制成品为主的飞跃。
2.提高境内加工贸易层次,推动境外加工贸易发展
在我国外贸出口中,加工贸易比重最大,占到一半以上。90年代除了个别年份外,我国加工贸易出口一直保持20%以上的年增长率,为经济发展作出了很大贡献。
(下转第58页)
(上接第32页)
但是在加工贸易国际分工中,我国承担的主要是技术水平较低的劳动密集型部分,与一般贸易相比,其利润低、对外依赖度强,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小。前不久,国家经贸委副主任陈邦柱指出,我国加工贸易已到了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的阶段,要引导加工贸易向更健康的方向发展。
3.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
市场多元化战略就是要巩固和拓展美、日、欧等传统市场,开拓非洲、拉美、东欧和独联体等潜力巨大的市场。开展境外加工贸易是开拓拉美、非洲等市场的一个重要手段。东南亚金融危机以后,许多企业逐渐改变过去单一出口方向,开始全方位向国际市场进攻。
4.逐步开放服务贸易
随着全球范围的产业结构调整和各国服务市场的进一步开放,科学技术特别是信息与电子技术的发展,服务活动及其可贸易性进一步加强,服务贸易将日益发展和壮大,成为未来国际贸易增长的主要力量。一方面要收集研究不断变化的进口方市场的相关技术法规、技术标准以及合格评定程序的相关信息,以便能够及时调整生产。另一方面企业也要实施以质取胜战略,加快技术进步步伐,比如通过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调整产品结构、提高产品质量。
[1]郭波,都莉莉.国际金融危机:中国外贸政策战略调整的契机[J].大连大学学报,2010,(02).
一、前言
2016年,国务院《关于促进外贸回稳向好的若干意见》,从财税金融支持、巩固外贸传统竞争优势、培育外贸竞争新优势、着力优化外贸结构、进一步改善外贸环境等5个方面推出14条政策措施。从中不难看出,我国目前的对外贸易政策仍是遵循改革开放以来的主旋律,即以出口导向型为主。
近些年来,国际经济趋于全球化;中国走上了改革开放的道路,在2001年加入了世贸组织,对外贸易政策也经历了4个阶段,从最初的国家干预,“闭关锁国”式对外贸易政策;到如今的促进对外贸易稳定增长,努力实现对外贸易自由化的外贸政策;我国的外贸政策,也在中国特色主义道路上不断摸索着,以适应宏观环境的变化,更好地促进我国经济发展。
二、我国现行的外贸政策
对外贸易政策可以分为进口政策和出口政策,而我国的外贸政策一直遵循“引进来,走出去”战略方针。
“引进来”,就是吸引外国资本来我国进行投资,这样的初衷是为了形成新的外贸增长点,带动我国产品、技术、标准、服务等的出口,成熟自己国家的幼稚产业。“走出去”,就是为了刺激国家的经济增长,提升自己国家产品的形象,增强在国际间的竞争力。
三、我国现行外贸政策的弊端
由于我国的特殊国情,国土面积辽阔,劳动力低廉,价格优势,以及政策导向,在过去的30多年来,我国的外贸一直保持着两位数的高速增长,长期处于外贸顺差地位。可在2015年,我国货物贸易总额已高达39569亿美元,是1978年206亿美元的192倍,占世界货物贸易总额的比重达到11.9%,在这个高度上,已经没有办法再像之前那样保持高速增L了,再加上近几年宏观环境的变化莫测,我国现行的外贸政策确实遇到了一些难题。
1.外贸顺差的弊端
在之前,我国一直注重并提倡在对外贸易中保持顺差地位,顺差,即国家的出口大于进口,认为出口的越多,外贸增长越大,我国经济发展就越好。在这种默认下,各地方为了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甚至不择手段地增加出口,比如恶意价格竞争,各地方这种短视行为,不仅不利于经济的长期健康发展,也造成了市场混乱、结构失调。
2.外汇储备过多的弊端
我国长期处于外贸顺差地位,由此产生的一个必然结果就是外汇储备过多,一个国家的发展,和一个公司的经营有异曲同工之处,其资本负债结构虽有不同考量,但都遵循一个标准,也就是外汇(流动资产)都不宜超过短期负债,这样虽然流动性增强了,但收益却大大降低,会造成资本的大大浪费;同时由于我国外汇储备过多,国际上一定会呼吁我国人民币尽快升值,可如果这样就会导致我国居民的实际消费水平降低,且国外投资也会大大减少。
3.具体措施的弊端
为了更好地实施我国的外贸政策,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的措施来保护引进的投资,促进出口产品,比如对于引进的外资给予低廉的租金、良好的位置、优先的通道;比如对出口的企业,实施高额的出口退税制度;这样最直接的后果是不利于企业之间的良性竞争,出口企业和外资企业将最优良的资源占为己有,而其他企业由于无法享受平等的权利,无法持续发展,也无法提升技术,创新产品;接着我国的产业结构会失调,众多企业为了获得更多的优惠,纷纷转型成出口产品的企业,也增强了内部竞争;此外,由于从国民收入中得到的税收需要补贴这些企业,那么用于民众的比重必然大幅降低,会降低民众的生活水平。
四、我国现行外贸政策的改进建议
1.增加对进口的重视
我国应该认识到进口对于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首先,可以促进居民的消费,进口产品之后,居民消费的选择性变多,也会刺激居民收入结构的改善,消费,也是国家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其次,引进国外先进的技术、资源、管理手段,通过合作和学习,有利于我国相关产业尽快成熟;再者,增加进口,可能反而会刺激出口,我国企业在学习到国外的优点之后,改善了产品,提升了质量,也会改变我国产品在国际上的形象,从而增加出口。
2.提升产品的核心竞争力
在国际间,我国产品的形象似乎一直是没有技术含量,虽然出口份额越来越大,可我们掌握的都是产品的初级生产阶段,或者就是单纯的资源输出,而附加值的增加、核心的技术一直掌握在其他国家,这样我们并不能真正地发展经济。我们应该着力于提升自己的技术,增加产品的创新性,从“中国制造”转变为“中国创造”。
3.针对性、动态性保护
我国对于外商投资,应该注重引进的外资质量,通过针对性的优惠措施,让投资集中到新兴产业、高新技术、节能环保等高新技术产业;对于出口企业,应完善退税政策,针对性进行补偿,且应与宏观环境、经济发展阶段、产业结构的实际情况相联系,并不断进行调整。
参考文献:
[1]魏浩. 我国现行外贸政策面临的挑战与对策[J]. 经济与管理研究, 2003(6):64-67.
[中图分类号]F7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426(2006)07-0017-02
近几年,我国对外贸易取得了长足发展。2004年我国进出口贸易总额提前6年突破万亿美元大关,首次超过了11000亿美元。2005年我国外贸进出口总额达到了14221亿美元,同比增长23%。中国对外贸易在世界贸易中已位列第三,成为名副其实的贸易大国,对外贸易依存度已超过70%。但必须明确的是,虽然我国是贸易大国,但并不是贸易强国。我国的对外贸易中仍然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因此我国的外贸政策也亟待作出合理的调整。
一、我国外贸政策亟待调整的原因
1.贸易条件持续恶化。目前,我国许多出口商品在出口数量猛增的同时,价格却大幅下跌。例如,2005年1月,中国出口欧盟的女式衬衣和罩衫等数量较上年同期增长两倍以上,而出口价格却下跌了41%。出口商品量增价跌造成国内能源、资源浪费和经济利益外流,恶化了外贸条件。
2.外贸结构不合理,缺乏自主品牌,影响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当前,我国出口增长方式仍属于粗放的数量增长型,大多集中在劳动密集型产品上。而我国已进入WTO过渡期,并且即将进入“后过渡期”,随着政府各种保护的取消,中国企业将公平地参与竞争。如果中国企业不尽快改变粗放的出口模式,不在产品的质量、技术含量及营销技术上下工夫,仅仅指望加入WTO后国际市场的扩大来寻求出路,是十分幼稚的。
同时,由于缺乏自主品牌,我国的出口规模虽然快速增长,但获益很少。目前,我国有700种产品的产量和出口居世界第一,但基本上我国没有世界水平的品牌。目前,我国自主品牌培育方面主要存在的问题有:一是企业自主研发投入不足。2005年中国企业500强研发投入只有1%,比世界500强低一个百分点。二是一些企业尚未建立“搞开发,树品牌”的意识。我国50个最著名的品牌中有一半在境外没有注册,很多商标在境外被抢注。三是政府扶持政策不配套,没有形成促进品牌树立与发展的体系。四是还没有形成有利于品牌发展的良好的社会氛围。尽管在大城市初步形成了品牌消费的观念,但是在广大农村还没有形成品牌意识,消费者还没有建立起对民族品牌的消费认知。
3.贸易摩擦不断,全球反倾销调查“扎堆”中国。据统计,近年来我国一直是WTO成员国反倾销调查的主要目标国。我国是连续11年来在全球遭受反倾销调查数量最多的国家。1995-2003年,中国遭受WTO其他成员国反倾销立案356起,占WTO成员反倾销总量的14.7%,遭受最终反倾销制裁254起,占WTO成员反倾销总量的16.8%。2006年,国外发起的案件,加上2005年还没有仲裁的案件,总共可能需要应对的是136起,涉案金额可能超过50亿美元。如此频繁、涉案商品种类繁多的针对中国的反倾销调查,不仅给我国的出口带来巨大损失,而且严重影响了我国产品的国际声誉。在国际上,形成了“中国制造=低价=倾销”的不良产品形象。
二、我国贸易政策调整的方向
1.端正对外贸易尤其是对出口贸易的态度,主动调控过大的贸易顺差。1994-2005年,我国外贸已连续12年出现贸易顺差。2005年,我国外贸整体顺差额已突破1000亿美元。截至2006年2月,我国外汇储备达到8537亿美元,我国已超过日本成为世界最大外汇储备国。长期贸易顺差会招致一些贸易伙伴的不满,不利于我国参加双边或多边贸易谈判,而且会使贸易条件日趋恶化。日本在这方面的经验教训值得我们借鉴。日本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贸易发展迅速,积累了大量的贸易顺差,招致欧美等国家的不满,并迫使日元大幅升值,这直接导致了日本经济在上世纪90年代以来的萎靡不振。在我国目前贸易顺差逐年加大的情况下,政府应采取宏观调控措施适当减少顺差额,例如在年末适当抑制出口,扩大进口。
实际上,发展对外贸易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国内经济发展,增进国民福利。出口企业有权根据利润最大化原则来确定出口多少或者是否出口。作为政府来说,不能把每年出口额增长多少、比上年增长多少个百分点作为政策目标,作为政绩考核的标准,如果是赔钱出口,就更不可取。作为我国出口产品主体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多数具有明显的成本优势,不需要依赖政府的出口退税获得竞争优势,退税反而使企业过分依赖价格竞争,而忽视了产品技术升级、质量提高和品牌树立。对于少数只能依靠出口退税来维持盈利的劳动密集型出口产品,说明其竞争力很弱,应该考虑是否值得出口。
2.密切关注对外贸易依存度提高所带来的经济安全问题。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外贸增长速度达到GDP增长速度的3倍。由于外贸的高速增长,我国目前的外贸依存度已超过70%,其中出口依存度已达到36%。据统计,近年来,美国经济增长每下降1个百分点,对我国出口产生5个百分点的负面影响。这正说明作为一个发展中的贸易大国,中国经济受国际市场,特别是美日欧发达国家经济的影响已不容低估。20世纪90年代,美国曾利用东南亚国家对其市场的依赖性,对这些国家施压推行自由贸易和自由金融,取消对外国资本流动的管制,结果导致这些国家外债结构严重失衡,加上国际资金的涌入,最终酿成金融风暴,对此我们必须有所警惕。
要实现对外贸易与国内经济的良性互动,必须适当控制对外贸易增长速度,保持适度的外贸依存度。目前,我国的外贸依存度已大大超过美国、日本,适当控制外贸增长速度,使外贸增长速度稍高于国民经济增长速度为好,促使外贸由外延型增长向内涵型增长转变,提高外贸经济效益。同时为了减缓国际经济波动对我国经济造成的影响,我们必须把发展经济的重点放在扩大内需上,适当调整需求结构中国内需求与国外需求的比重,使得内外均衡发展。
3.积极主动地应对针对我国的反倾销诉讼,同时对出口产品制定正确的定价策略。一方面,许多反倾销指控是基于贸易保护主义的少数利益集团的私利行为,我们应当据理力争,积极应诉,及时抗辩,消除其负面影响。反倾销作为一种依法进行的行政调查措施,积极应诉无疑是一种最有效的减少损失的方法。国外调查机构会利用申请方所提供的资料作出不利于我方的裁决。因此,要通过制定相应的法规,进一步具体落实有关反倾销应诉中“谁应诉,谁
受益”的原则,从根本上扭转企业不积极应诉的情况。同时,应使企业充分认识到应诉与不应诉,积极与不积极,其结果会大不相同,增强企业自觉应诉的积极性。
另一方面,相当一部分针对我国的反倾销诉讼确实有我国企业低价竞争、争夺客户的因素。据中国驻外机构一致反映,中国商品在巴西、印度、南非等国并非没有市场,而是市场开拓刚见成效,中国方面企业之间的恶性竞争就接踵而至,引起当地生产企业的恐慌,要求其政府采取反倾销等保护措施。而一旦对方裁定反倾销成立,中国企业几乎完全丧失进口国相关产品的全部市场。同时,极大损害了“中国制造”的国际声誉。因此,我国应对出口产品实行正确的定价策略。而我国目前的定价方式则对于国际因素考虑不够,并且由于我国劳动力价格偏低,而我国的出口产品又以劳动力密集型产品和初级产品为主,因此极有可能出现产品价格低估的情况。我国企业在对出口产品定价时,应当综合考虑国内外政治经济因素的影响,同时出口贸易中应当避免过分压低价格来换取市场份额,尤其要避免本国企业之间的恶性竞争。
4.调整出口产品结构,实施品牌战略。在国际市场上,要真正实现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飞跃。2005年,我国政府主动对6大类148种纺织品征收出口关税就是这种调整的具体体现,这对于纺织品行业的影响是较大的。特别是一些小规模的纺织企业,由于其技术相对落后,规模较小,征税后利润空间已十分狭窄。可以预见,今后这种调整将随着国际贸易形势的变化以及国内产品结构的升级而更加频繁,所涉及的出口产品的领域也将更加广泛。
在实现出口产品结构升级的同时,我们还要下大力度培育一批自主品牌,采取市场化的方法,推出一批自主品牌建设的典型,支持品牌企业参加知名展会,在目标市场投放广告,设立营销机构和售后服务体系等方面的工作,增强企业树立品牌的信心。同时,要加大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严厉打击侵犯商标、抢注专利、剽窃核心技术等行为,切实保护品牌企业的利益。
关键词:物流产业;物流网络;产业结构调整;加工贸易;出口退税
中图分类号:F253 文献标识码:A
前言
改革开放以来,加工贸易和出口退税政策一直是我国鼓励企业产品出口、实现“出口创汇”、缓解我国外汇短缺的两项主要对外政策。加工贸易是指由国外厂商提供原材料、零部件及产品设计方案,国内的生产厂家依据国外厂商的设计图纸或货样进行加工装配成成品后复运出境的一种对外贸易方式。出口产品退(免)税,简称出口退税,是指对出口产品退还其在国内生产和流通环节实际缴纳的产品税、增值税、营业税和特别消费税。出口退税主要是通过退还出口产品的国内纳税款来平衡国内产品的税收负担,使本国产品以不含税成本进入国际市场,与国外产品在同等条件下进行竞争,从而增强竞争能力,扩大出口创汇。加工贸易和出口退税政策的实施为我国企业融入国际市场、参与国际分工提供了有力保障,使我国形成了符合国际市场要求的制造业平台。
一、对外贸易政策促使我国物流网络形成东部沿海发达,中西部内陆落后的格局
改革开放初期,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交通条件、进出口通关环境、劳工成本等多方面因素综合影响下,97%以上的加工贸易企业和大部分外向型生产制造企业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使得包含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和环渤海经济带在内的东部沿海地区对外贸易型企业达到数十万家。其对外加工贸易总额占到全国对外加工贸易总额的97.4%以上,东部地区物流量占全国物流总量六成以上。东部沿海地区高度发达的制造业为东部地区物流业的繁荣提供了最坚实的基础和原动力。同时,东部地区发达的交通基础设施也为本地区物流网络的搭建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条件。因此,我国绝大部分物流节点设施,诸如物流园、物流中心、货运场站等大部分设立在东部沿海地区,并以东部地区外向型生产制造企业为主要服务对象。而在我国的中西部地区,由于受政策、基础设施建设和人才资源等多种因素的制约,其经济发展速度、生产制造技术水平、企业规模等均落后于东部沿海地区,导致中西部地区在多方面远远落后于东部地区。以下就物流网络建设、物流发展环境、物流效率、保税物流业务等进行比较分析。
1、物流网络建设
东部沿海地区依托于它的沿海区位优势,在国内外生产制造的强大需求推动下,经过20多年的发展,基本完成了以港口码头、物流园区、物流中心、货运场站等节点设施为核心,以发达的公路、铁路、水路运输线路为纽带的多层次、全方位的物流网络的搭建;中西部地区由于长期受到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交通基础设施发展相对迟缓。中部地区基本完成了交通网络骨干线路的建设,各种类型的物流园区、物流中心、空港等结点设施业已规划完毕,部分已经在建或建成。西部地区正大力修建交通基础设施,物流网络节点设施规划尚在研究中。
2、物流发展环境
东部沿海地区市场秩序规范,国际化水平较高,生产制造企业物流外包意识较强,物流外包现象较为普遍,物流发展环境成熟;中西部内陆地区从外部引进的专业物流企业较少,大部分物流业务由当地传统货运企业承担,仍以传统的仓储运输服务为主,市场垄断特征明显,物流发展环境较差。
3、物流效率
东部沿海地区由于各种类型、规模的物流企业云集,市场竞争十分激烈,物流效率较高,基本可以满足本地区不同类型、不同规模的企业对有关国际国内物流运输的需求;中西部地区受当地经济总量和物流发展水平的制约,物流活动基本由本地区传统的货运企业,主要以提供本地区运输、仓储服务为主,综合服务服务提供领域存在较为明显的不足,流效率较低。
4、保税物流业务
东部沿海地区已适应我国对外加工贸易的需要,形成了完整的保税物流服务体系,可提供多种类型的保税物流服务,保税物流量很大;中西部内陆地区由于加工贸易企业很少,保税物流量很小。
二、对外贸易政策的调整对我国未来物流业发展的影响
1、我国对外贸易政策的局限性
虽然在“出口创汇”政策的带动下,我国出口加工型企业在近30年的改革开放中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特别是加工贸易型企业的飞速发展,更为我国赢得了“世界工厂”的美誉。但是,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科技水平不断提高,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外汇储备的不断增加,加工贸易型企业也不断的暴露出其自身的不足:
(1)产品附加值不高。我国加工贸易仍处在国际产业价值链低端,加工环节主要集中在最终产品的组装和低端零部件的配套生产,在核心技术、产品设计、软件支持、关键零部件配套生产等领域缺乏竞争力。
(2)加工贸易区域发展不平衡。我国加工贸易主要集中在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中西部内陆地区由于其产业配套、运输成本、物流效率、营商环境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尚未大范围开展加工贸易。
(3)进出口贸易不平衡。近些年来,在我国对外加工贸易带动下,我国进出口顺差愈来愈大,导致了我国进出口贸易的不平衡,引起了诸多国际贸易争端。
(4)原材料资源利用不足。长期以来,我国经济高速发展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我国的资源有效利用率远远低于西方发达国家。为了保护环境,充分利用不可再生资源,必须促使企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强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提高企业产品的附加价值,提高企业的资源利用率。
因此,为了优化我国出口商品结构,必须严格控制“高耗能、高污染、资源性”产品出口,抑制低附加值、低技术含量产品出口,减少贸易摩擦,促进贸易平衡,缓解外贸顺差过大带来的突出矛盾,推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实现外贸增长方式的转变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对外贸易政策的调整对我国未来物流业发展的影响
(1) 对外贸易政策的变化
自2007年开始,我国针对“出口退税”和“加工贸易”密集出台一系列的具有针对性宏观调控政策:
2007年7月1日 ,国家财政部和税务总局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海关总署《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调低部分商品出口退税率的通知》,调整了2268项涉及服装、鞋帽、箱包、玩具、自行车、家具、皮革毛皮制品、羽毛制品、塑料、橡胶制品、风扇、摩托车等多种出口“强劲”的产品出口退税税率。
2007年7月23日商务部、海关总署了新一批加工贸易限制类目录,主要涉及塑料原料及制品、纺织纱线、布匹、家具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共计1853个十位商品税号,占全部海关商品编码的15%。对列入限制类的商品将实行银行保证金台账实转管理。此次加工贸易限制类商品政策调整,对东部和中西部地区实行差别政策:一是东部地区新设立的外贸企业,不予批准限制类商品加工贸易业务;二是中西部地区A类和B类加工贸易企业继续实行银行保证金台账空转管理。
从以上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整方向来看,政府在未来的规划中将继续加大优化进出口商品结构的政策力度,控制对外贸易顺差过快增长,通过调整部分产品的出口退税和出口关税政策,完善扩大进口的支持政策。积极增加进口,重点进口国内需要的资源类产品,鼓励一般贸易以及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高附加值产品出口,进一步控制高耗能、高污染和资源性产品出口,推动加工贸易转型升级,从而逐步实现我国经济的增长由出口导向型向内需拉动型转变。
但从国家对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实行经济政策的差别对待,也可以看出国家期望引导加工贸易向中西部梯度转移,加快形成布局合理、比较优势明显、区域特点鲜明的新的加工贸易区域发展格局。
因此,在未来中长期发展中,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必将立足于自身的科技优势,人才优势,向科技创新和贸易服务这两个方向方面发展,逐渐发展成为我国的高科技产品研发、生产制造中心,经济的发展将向技术创新和服务型方向发展。而中西部地区将发挥其人力、资源的比较优势,逐渐承接东部地区的加工贸易及生产制造型企业,成为我国产品新的生产、组装、制造基地,经济的发展将向生产制造和加工贸易方向发展。
(2)对外贸易政策的调整对我国未来物流业发展的影响
在新的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整带动下,服务于生产制造企业的物流行业的发展战略也必将随着我国经济产业布局的战略调整而重新调整、我国物流网络布局也必将伴随我国生产制造产业的战略转移和重新布局而产生新的变化。我国物流产业正面临着一个新的战略机遇期,我国物流网络体系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将显现以下四个特点:
在物流网络建设上,东部沿海地区将是我国未来的高科技产品的研发、制造中心。产品的科技含量、精密性、附加价值等将会有极大的提高。企业之间深层次的加工合作也将进一步增强。从而导致物流服务更趋向于灵敏化、及时化、准确化发展。因此东部沿海地区的物流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将会在原有的基础上向覆盖面更广、货物通过速度更快等方面完善发展,最终形成覆盖全区的发达的成熟的物流网络格局。中西部地区作为我国未来的生产制造基地和加工贸易中心,将依托本地区资源优势和生产制造潜力,借鉴东部沿海的地区的物流网络搭建经验,大力发展本地区的物流网络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的建设,形成较为科学合理的物流网络格局。
在物流企业及服务方面,随着东部沿海地区生产企业的转型升级,经过激烈竞争后的物流市场将会形成以实力强大的综合物流企业为主,以提供专业化的中小型物流企业为辅,形成结构合理、主次分明的格局,物流服务的综合化和专业化特征明显;同时,随着中西部市场的不断开拓、成熟、发展,国内外大型物流企业不断进入中西部地区,其物流服务也由单一的运输、仓储向多元化、综合物流服务等方向发展。
从物流发展环境上看,东部沿海地区由于经济的高度发展,全球化、国际化水平愈来愈高,物流外包理念深入人心,物流外包服务将高度专业化并深入到生产企业生产的每一个环节;中西部地区的生产企业也将随着企业自身的发展和外部市场的竞争地需要而大力发展物流外包业务。
对保税物流业务,由于加工贸易中心“西进”,东部沿海地区各主要港口和保税物流节点设施将作为中西部地区保税物流圆区、保税物流中心的进口货物暂存地,保税业务逐渐以大进大出为主要特点。区域内的分拨配送业务将会大大减少;中西部地区保税物流将会逐渐发展成熟,与东部地区港口、码头保税物流园区/中心联系日益密切,提供各种保税物流服务。
通过以上分析,笔者认为随着我国东、中西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生产制造中心、加工贸易中心“西进”的步伐逐渐完成,必然引起我国物流格局的大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我国加工贸易中心不断西移,以加工贸易为依托的保税物流业务也不断向中西部地区延伸,最终将形成以中西部地区为核心,以东部沿海港口、保税物流结点设施为起点的新的保税物流体系。
②东部地区与西部地区的物流联系将日益密切,中西部地区广阔的物流市场将会逐渐的被充分地挖掘,东部地区以出口为主导的出口型物流服务体系逐渐转向以进出口平衡为导向的物流服务体系,并立足于沿海、沿江等区位优势,开展灵活多样的国际物流业务。而我国中西部地区则借鉴东部沿海地区的先进经验,逐渐建立起以服务于加工贸易的物流配送体系。
③东部地区的物流货运品类将以产成品和零部件的出口,以原材料、资源性产品的进口为主,中西部地区主要以区域内资源型产品、半成品和零部件的运输和仓储为主要特色,生产制造企业间的物流量将极大地提高。
④东部地区逐渐成为中西部地区对外出口的通道,本区域内的物流量逐渐下滑,但与中部地区之间的物流量将会出现飞速的攀升;中西部地区则逐渐成为出口产品的主要货源地和进口原材料、零部件等产品的主要消耗地。
结束语
随着我国新经济产业布局的脉络愈来愈清晰,调整的步伐愈来愈快。东部地区对外出口型企业通过立足内需,充分发掘国内市场;科技创新,发展服务贸易和技术贸易;战略转移、发挥中西部地区比较优势;资本输出,开展境外加工贸易等方式应对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整,加紧转型升级。而服务于生产企业的物流企业也将面临同样的问题:如何应对我国经济产业布局的大调整;如何配合生产制造企的转型升级而进行自身的转型升级;如何在调整期间探索出新的业务模式、新利润增长点等,都是摆在物流企业面前的一道道新的课题。
作者单位:石家庄邮电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对外贸易依存度,又称为对外贸易系数(传统的对外贸易系数),是指一国的进出口总额占该国国民生产总值或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其中,进口总额占GNP或GDP的比重称为进口依存度,出口总额占GNP或GDP的比重称为出口依存度。对外贸易依存度反映了一国对国际市场的依赖程度,是衡量一国对外开放程度的重要指标。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经济积极融入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对外贸易快速增长,与此相对应,对外贸易依存度也在不断提高。
一、我国对外贸易依存度现状
(一)对外贸易依存度迅速增长。2001年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几年对外贸易依存度迅速提高。2003年我国的进出口贸易依存度开始超过50%,2006年达到最高点67%,2009年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下跌至45%。2001~2009年的9年中,有6年依存度超过50%。
(二)与其他国家相比,我国外贸依存度处于较高水平。有人根据世界银行数据库中的世界各国国内生产总值数据和世界贸易组织的世界各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数据测算,2000年即我国“入世”前一年,我国外贸依存度低于世界平均水平2.8个百分点,但在“入世”后的2005~2007年间,我国外贸进出口依存度大幅提升,大约高于世界平均水平15个百分点。
二、外贸依存度过高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一)经济增长的对外依赖性增强,贸易摩擦增加。目前,与我国有经济贸易往来的国家有220多个,但我国进出口市场仅集中于少数国家。对外贸易依存度反映了一国对国际市场的依赖程度,我国进出口对美、日、欧盟的依存度很高,若在与他们的贸易中出现问题,会对中国的外贸产生巨大影响;同时,如果他国或地区的经济发生波动,也会对我国经济发展产生直接影响,而且还会由于影响到别国从而对我国产生间接影响。
对主要贸易伙伴国的高度依赖也成为近来贸易摩擦频率越来越高的一个根本原因。从1978年8月到2010年6月,近32年间,欧盟对华贸易救济措施案件共157起,其中反倾销案152起,反补贴案1起,保障措施3起,特保1起。而仅2010年上半年,我国就遭受贸易救济调查案件38起,其中欧盟对我国发起了7起贸易救济调查,包括反倾销5起,反补贴和保障措施各1起。“数量多、频率高、影响大、花样多”,业内专家用12个字为近来频繁的贸易摩擦做了定性判断。
(二)对重要产品的进口依存度较高,危及国家经济安全。“入世”后,我国进口依存度高的产品主要集中于两大类:
一是重要原材料和能源。根据赵瑾2005年对我国各种战略性资源进口依存度的测算,2003年原油、铁矿石、氧化铝的进口依存度分别是35%、36%、47%。2007年我国铁矿砂及其精矿的进口额达到337.88亿美元,与2003年相比增长596%;原油进口额达到797.73亿美元,增长303%;其他用于原材料的初级产品,如食用原料和矿物燃料、油等进口额增长均超过1倍以上。
二是高新技术产品。如,我国一般仪器仪表的进口依存度为52.87%,中档产品和关键零部件的进口依存度超过60%,大型和高精度仪器仪表的进口依存度几乎是100%。
对于能源、矿产品、高新技术产品等战略物资进口依存度过高,易使一国的经济命脉受制于人。一旦居于行业垄断地位的出口商对资源进行控制或出口国政府出于战略考虑对产品出口设置障碍,则会给我国带来潜在的风险。同时,由于这些产品需求价格弹性小,一旦大量进口,就会引起国际市场价格的上涨,这也将恶化我国的贸易条件,降低我国的经济福利。
(三)加工贸易层次低,不利于提高出口产品竞争力。加工贸易是“两头在外,一头在内”的一种贸易方式,通常从事低层次加工贸易国家对外贸易依存度高于从事高层次加工贸易国家对外贸易依存度。目前,我国的加工贸易从事的是低层次的加工贸易,即使属于高新技术产业中的加工贸易也是从事劳动密集型加工组装环节,附加价值不高。我国的出口产品大多为劳动密集型产品,其出口依存度高,说明我国出口产品的竞争力主要来自廉价的劳动力而不是资本和技术要素。这种竞争力格局影响了我国产业结构的升级换代,恶化了贸易条件,使我国在国际贸易中处于不利地位,同时也使我国贸易发展面临着其他更多发展中国家的低层次竞争局面。
三、对外贸易依存度高速增长的原因
(一)我国经济发展战略和外贸政策对外贸依存度的影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确立了出口导向型的外贸政策,大力鼓励出口创汇。自20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我国运用了价格、利率、汇率、出口退税等手段调整进出口结构,这些外贸政策的实施,导致了我国进出口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份额不断提升,我国贸易规模列世界排名也不断上升,1997年位居世界第10位,2004年就上升到世界第3位,直到今天,我国的对外贸易规模稳居世界第3位。从这一点来说,我国外贸依存度不断提升甚至出现偏高的现象是我国经济发展战略和外贸政策的产物。
(二)加工贸易占我国出口贸易比重高。加工贸易主要包括进料加工、来料加工、客供辅料和不作价设备四种形式,是对外贸易的一种重要方式。改革开放以来,由于我国劳动力价格低廉,大量外商将中国作为加工基地,开展对外贸易。从1978年8月广东省珠海县香洲毛纺厂与港商签订了全国第一份来料加工合同开始,我国的加工贸易不断发展,呈现出年均30%的高速增长态势,30年来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尤其在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之后,形成的经济环境对加工贸易的影响非常大:中国将国内市场进一步开放,扩大了外商开展加工贸易的领域;同时,其他国家市场也对中国开放,使中国的加工贸易产品拥有更加广阔的销售空间,生产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加工贸易在我国得到迅速发展。
(三)我国第三产业比重较小。GDP包括一二三产业的产值,但因为第三产业在对外贸易中获取利益的主要途径是通过资本、技术输出、服务贸易等方式,所以其可贸易程度较低,因此在计算对外贸易依存度时,第三产业在GDP中比重越大,计算得到的对外贸易依存度越小。
四、调整我国外贸依存度的对策
(一)扩大内需,稳定外需。首先,近几年,投资、消费和进出口这三驾马车拉动着我国经济的增长,但这三者的发展明显存在着不均衡的状况:投资增长过快,消费增长相对缓慢,经济增长过分依赖投资需求拉动;外贸增长方式粗放,外贸顺差和外汇储备大幅增加,贸易摩擦加剧。改变这种失衡的根本出路在于,统筹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坚持扩大国内需求,在保持投资适度增长的同时,重点扩大消费需求,形成三大动力协调拉动经济平稳较快地发展;其次,扩大内需有利于从根本上缓解国际经贸摩擦。随着国际交往的不断扩大,我国对外贸易屡创新高;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国际贸易引来了诸多的贸易摩擦,引发贸易国不满,各种反倾销诉讼也加大了国内经济和财政风险。目前,国际上每7起反倾销案件中就有1起涉及我国,这使得我国连续10年成为反倾销调查最多的国家。可见,要从源头上减少和缓解对外矛盾和争端,提高解决对外摩擦和抵御风险的能力,我们必须立足国内市场,坚持扩大内需的长期方针,更好地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促进内需与外需的平衡发展。
(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加快产业结构升级。我国出口的产品以科技含量较低的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这种产品必然伴随着“高投入、高消耗、低产出”的粗放型增长方式,这样的增长方式不仅污染环境、而且不利于提高生产效率。因此,我们需要改变对资源投入的过度依赖,提高利用率,优化人才结构,积极开展节能和资源替代技术和产品的研究,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升级产业结构。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离不开科技进步和创新。我们要积极实施自主创新战略,在不断引进技术的同时,大力推进自主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提高核心产业竞争力,加快科技体制机制创新步伐。积极发挥科研机构的骨干引领作用,扶持重点企业、重点产品,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主业突出、核心竞争力强的创新型企业。同时,支持有实力的企业“走出去”,收购国外的资源信息产业。
(三)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和服务贸易。服务贸易是现代经济中最具增长潜力的行业。从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轨迹分析,服务贸易的整体增长既优化了一国的产业结构,扩展了一国的经济规模,也降低了外贸依存度。而且其中的信息、通讯和金融等专业部门的发展更能促进生产要素的优化和货物贸易的显著增长。我国的服务业占国民经济的比重处于较低水平,发展比较落后。
主要参考文献:
[1]赵瑾.精算实际外贸依存度—我国外贸依存度变化的风险分析与主要对策[J].国际贸易,2005.1.
党在十六大报告中指出,要“适应经济全球化和加入世贸组织的新形势,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和竞争”。随着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国际贸易的发展迅猛,世界的贸易格局和各国的贸易政策都在不断调整,例如制成品特别是技术密集型制成品贸易大幅增加,产业内贸易迅速增长,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迅猛扩大,以及一些后进国迅速取得一个又一个产业的国际竞争优势。原本落后于世界的中国外贸,虽然也以惊人的速度发展着,并已跻身于贸易大国之列,但自身发展也面临着一系列问题,种种迹象表明,传统的以规模报酬不变和完全竞争为前提的贸易理论已不适用于当今国际贸易的发展,飞速发展的贸易现状呼唤新的理论指导,而建立在“规模经济”和“不完全竞争”两个前提下的国家竞争优势理论以其优越性及现实性,在众多理论中脱颖而出。
1 竞争优势理论的产生及其主要内容
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著名经济学教授迈克尔·波特在20世纪90年代提出的国家竞争优势理论,概括总结了一国如何才能在国际竞争中获得优势,它的研究成果受到西方经济学界和政府的高度重视,波特提出的竞争优势理论是对传统比较优势理论和资源禀赋理论的超越。他第一次明确阐述了国家竞争优势的内涵。波特的理论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1 生产要素状况
包括基本要素和推进要素。基本要素是指一国先天拥有的生产要素,如自然资源、劳动力、地理位置等;推进要素是指通过投资与发展而创造的因素,如现代化的信息技术、设计人员、科研机构等。波特认为,一国的竞争优势只靠基本要素难以维持长久,只有那些拥有推进要素的国家才能保持它的国际竞争优势,因此,推进要素对一国的国际竞争力最为重要。
1.2 需求状况
本国市场对有关行业的需求状况是影响一国国际竞争优势的重要因素。例如,本国市场对有关行业的某类产品的需求广阔,则该行业就可以形成一定的经济规模,有利于建立该国的国际竞争优势;本国消费者的需求复杂,则会对厂商产生一种压力才会使企业在品质、性能、服务方面尽量努力改进,从而有利于促进成熟产业群的形成,而这些产业在参与国际市场竞争过程中才有可能形成国家竞争力。
1.3 相关与辅助行业
一国产业结构的上下游工业、辅助行业应该要了解彼此的活动与需要,协调配合。上游工业的产品有效率,下游工业才会有效率;上游工业在国际市场上具有竞争优势,有助于下游工业建立国际竞争地位。所以,一国产品是否具有国际竞争力也要关注该国是否具有高效率的相关与辅助行业。
1.4 企业的策略、结构与竞争
不同企业的定位目标不同,相应的企业、生产与管理方式也会不同。各国采用的管理方式必须与本身的社会经济环境相适应。美国公司实行的机构投资者持股、日本的“终身雇佣制”等都符合各自的国情,这是他们能获得国际竞争成功的原因之一。国内市场竞争程度高的国家,厂商所受压力大,技术改进与创新活动要求迫切,结果有利于该国国际竞争优势的建立。
此外,波特认为还有两个附加因素,即机遇和政府。例如某种科技的突破、技术的创新、石油危机、战争、汇率的变动等都是机遇。一国政府采取的相应的宏观政策,例如维护公平竞争的法律法规、金融政策、投资政策、税收政策等等,都将成为影响该国的国际竞争优势的基本因素。
2 竞争优势理论与传统贸易理论之比较
长期以来,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是比较利益理论,即古典学派李嘉图在19世纪提出的比较成本理论,赫克歇尔在1919年、俄林在1933年提出的资源禀赋学说。比较成本理论认为不同国家在不同产品的生产上存在劳动生产率或成本的差异,各国分工生产各自具有相对优势比较优势的产品,国际贸易得以进行。赫克歇尔和俄林的资源禀赋理论认为,要素禀赋的不同以及不同商品生产在要素使用密集度上的差别产生了各区域间不同的比较优势,从而较好地解释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贸易格局,即发达国家进口劳动密集型和自然资源密集型产品,出口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发展中国家进口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
但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传统理论受到了贸易现实的挑战:在劳动密集型产品和技术密集型产品的贸易中,以劳动密集型和自然资源密集型产品出口为主的国家总是处于不利地位,并且强化了其低水平的产业结构,同发达国家的经济差距进—步扩大,对发达国家的依赖性越来越强,而其竞争力却越来越弱。
更进一步分析发现,比较优势是对本国的产品进行比较而言的,不意味着本国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在国际竞争中就具有竞争优势。在国际竞争中,具有竞争优势的是在国际市场上具有垄断优势的资源和产品。简单地说,就是有比较优势不一定有竞争优势,除了一些原料生产国,特别是石油输出国外,大部分发展中国家所拥有的自然资源和劳动力资源的比较优势,在国际竞争中已不具有垄断优势,以本国拥有的资源的相对优势来确定自己的国际贸易结构,虽然能获得贸易利益,但不能缩短自己与发达国家的经济差距。实践证明,竞争优势理论相对于比较优势理论而言,在多方面有重大突破,比比较优势理论更符合当今国际贸易的实际,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1)超越了传统理论对国家优势地位形成的片面认识,首次明确阐明了国家竞争优势的确切内涵,为从事国际经济,区域经济研究的学者提供了崭新的视角。
(2)对于企业经营战略的选择具有深刻的启示,促使企业积极主动地迎接挑战,在国际竞争中起至领导作用,并可促进环境预警、营销渠道、技术开发,顾客分析等系统的完善。
(3)有助于增强政府在提高国家竞争优势中所能发挥的作用,有比较强的政策借鉴意义,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自然资源缺乏的日本,却能充分发挥竞争优势,迅速崛起,这对于发展中国家选择发展战略有极大的借鉴意义。
(4)具有动态化综合性的特征,突出表现在其对国家竞争优势发展四阶段的划分上,展示了不同于以往贸易学说静态分析的动态特色,并且综合考虑了国家、产业、企业的关系,这无疑是国际贸易领域的一个重大拓展。
由此可见,竞争优势理论更能适应当今飞速发展的世界经济,而国际环境的新变化,也使得我国需要竞争优势理论的指导。
3 我国的对外贸易环境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基本是以劳动生产率和资源禀赋差异形成的比较优势来进行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的。具体而言,就是进口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但是从动态的角度看,各国的比较优势是不断变化的,所以基于比较优势的贸易结构是不能长期遵循的,单纯以我国资源和成本优势来确定对外贸易的结构,最终势必会陷入“比较优势的陷井”中去。而目前我国的外贸发展已经暴露出诸多隐忧,主要表现在:
江苏是沿海地区外向型经济大省,2005年外资企业的出口比重高达76%,而内资企业,包括国有企业、集体企业和私有企业的出口比重仅为24%;2009年内资企业出口比重提高到27%。总体上看,近五年来内资企业保持了相对平稳的出口增长趋势。
从内资企业的结构看,私营企业在各类性质的企业主体中,出口增长最快,从2006年起出口比重开始超过国有企业,2009年达到了16.2%,是国有企业的近两倍,成为名副其实的内资企业出口主力军。相比之下,国有企业出口增速相对缓慢且有缓慢下降的趋势:2005年出口比重为11.4%,是内资企业中出口份额最高的,到2009年下降为9.2%。在内资企业中,出口发展最差的是集体企业,出口比重和增长速度最低,2009年集体企业出口比重仅为2.2%,出口降幅却高达36.9%。
案例分析:江苏省内资企业外贸发展状况
1.国有企业———金龙客车
金龙联合汽车工业(苏州)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龙客车)成立于1998年,是我国拥有整车生产资质的客车企业之一,总资产为18亿元,具备年产2.2万辆客车和底盘的生产能力。目前,金龙客车的国内市场保有量达8万台,占国内大中型客车市场份额的20%。从2006年起,金龙客车启动了国际化战略,开始进军海外市场,当年出口额达8000万美元。2008年,金龙客车销售量达16454台,销售额51.6亿元;出口3321台,销售额达2亿美元,在国内客车出口中居首位。2009年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金龙客车销售量为15213台,销售额50.3亿元,同比下降了8.9%。其中出口1502台,出口额为1.21亿美元,同比下降了39.9%。金融危机虽然严重影响了金龙客车出口的增长,但也促使该公司积极采取应变措施、调整竞争策略。
(1)定位于发展中国家市场,灵活调整出口市场目标。
由于发达国家的客车需求量较少,主要以私家车为主,因此金龙客车将主要国际市场定位于发展中国家。发展中国家人口密度大、公共交通落后,对客车具有较大需求,因而这些国家是金龙客车出口的目标市场。目前,金龙客车已出口到俄罗斯、埃及、阿尔及利亚、巴拿马、卡塔尔和马来西亚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2007~2008年,俄罗斯是金龙客车的第一大出口市场,仅2008年对俄客车出口量就达到1000台,占总出口量的三分之一。但是,从2008年10月开始,俄罗斯制定了扶植国内重工业、限制客车进口的政策,同时因全球金融危机引发的流动性短缺,俄罗斯进口经销商融资困难,导致资金链断裂,在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下,金龙客车对俄出口降幅高达99%。在丧失最大的出口市场后,金龙客车“危”中寻“机”,大力开拓非洲和中东市场。这些市场不仅受危机的影响较轻,而且具有较大的市场潜力。到2009年,金龙客车成功调整了出口市场目标,主要出口市场从俄罗斯转向非洲和中东市场,对阿尔及利亚出口800台,约占出口总量的二分之一,由此阿尔及利亚成为金龙客车第一大出口市场。为了巩固新市场和继续扩大出口份额,金龙客车在主要出口市场国设立了办事处,负责进行市场分析,并为国外客户提供优质的售后服务。
(2)重视技术研发和国际合作,提高品牌国际知名度。
金龙客车始终把加强技术研发作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不仅设立了拥有256名专业技术人员的江苏省新型客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而且还与清华大学、吉林大学汽车学院等开展行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开发出先进的新能源客车。为了提高品牌的国际知名度、挺进高端客车市场,2007年金龙客车与欧洲豪华商用车制造商——瑞典斯堪尼亚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并联合推出了世界顶级的豪华客车———SCANIA·HIGERA90。随着与世界客车先进技术接轨、品牌的国际传播效应,金龙客车的自有品牌海格(HIGER)不仅获得了“中国名牌”称号,以61.36亿元的品牌价值跻身“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榜,而且通过国际合作,逐步扩大了该品牌在海外的知名度。金龙客车通过及时调整市场目标、加强研发与合作,不断提高品牌的国际知名度和产品竞争力,外贸出口发展前景良好。但是,金龙客车在国际市场上也遭遇了一些凭借企业自身力量不能解决的问题,即国内企业在国际市场进行恶性竞争。如在非洲和南美市场缺乏样车检验认证体系的情况下,有的中国企业为了争夺出口市场,不惜以产品质量下降为代价,压低出口价格,给中国客车造成了不良国际声誉,给同为“中国制造”的金龙客车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
2.私营企业———AB集团
江苏AB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AB集团)是从事针织内衣服饰生产和销售的企业,集团公司旗下主要有AB、A&B、T6等品牌,总资产为5亿元人民币,控股子公司12家(其中境外企业两家),在国内有80多家销售公司,拥有中外员工近5000人,位列我国针织行业综合实力前五强。2008年,AB集团总销售额达10亿元人民币,其中出口额达6000多万美元,占总销售额40%以上,同比增长15%,国内市场占有率为9%,在我国内衣行业排行第二位。2009年在全球金融危机影响下,国际纺织品市场需求明显下降,AB集团灵活转变发展思路,重点开发国内市场,内销增长20%,总销售额突破11亿人民币。从乡镇企业发展为跨国公司的AB集团,即使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下,仍保持增长,表现出强劲的增长实力和外贸发展潜力。
(1)从代工到品牌,产业链不断延长。AB集团依靠毗邻上海这一独特的区位优势,为上海的纺织企业提供相关配套服务,借此完成了资本和技术积累之后,开始创立自己的品牌并逐步占据了一定的国内市场份额。随着企业规模不断扩大,AB集团为多家世界500强跨国公司代工,在技术、管理和营销上向跨国公司学习。同时,AB集团在企业发展壮大的过程中不断延长产业链,从单一的针织服装产品制作,逐步将产业链向上游和下游延伸:在上游收购棉纱厂作为原材料供应,并与意大利厂商合作,引进先进的印染和制造技术;在下游重视品牌建设和国际营销,积极推进AB品牌的国际化,通过与跨国公司合作,公司的国际化经营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在40多个国家注册了AB商标。但是由于建设海外营销网络和打造国际品牌需要长时间和大量的资本投入,因此目前AB集团的出口产品仍以贴牌为主,占出口总值的70%,而在第一大出口市场———美国,以AB品牌出口的产品很少。
(2)实施“走出去”战略,建立国际生产和营销网络。近年来,随着长三角地区劳动力、土地等生产成本不断上升,从2000年起,AB集团将第二个国内生产基地转移到中南部地区的湖北省秭归,建立了隆盛针织和吉盛印染两个公司。2009年,这两家公司共实现销售收入两亿多元,其中出口8641万元。为了利用更为廉价的生产资源和建立国际性的营销网络,从2006年起,AB集团在柬埔寨首都金边郊区建立了面向欧美市场的国外出口生产基地,雇用当地员工450人。根据柬埔寨和欧美等国的贸易协议,从柬埔寨出口到欧美的针织产品既可免除关税,也不受配额限制。此外,AB集团在美国、香港、泰国等地也设立了分公司,为AB品牌开拓国际市场组建国际营销网络。
3.案例比较分析
从金龙客车和AB集团为代表的内资企业外贸发展的案例分析中可看出,内资企业在立足国内市场的基础上,灵活应对国际市场调整,通过各种途径逐步创建了国际品牌和国际销售渠道,焕发了新的生机和竞争力。因所属行业不同,金龙客车和AB集团的具体竞争策略也不同,金龙客车更注重产品和市场的分层次定位,而AB集团则侧重于生产基地的国际布局,借此降低生产成本、构建国际营销网络。具体说,金龙客车更注重产品销售市场的分层次定位,如在国内市场上,公共交通客车是主要销售产品,这为金龙客车赢得了国内市场占有率第二的销售业绩。同样,金龙客车也将其他主要发展中国家市场作为其公交客车的出口市场,在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和主要出口国政策限制等不利因素影响下,金龙客车迅速调整市场目标,实现了出口目标市场及时替代和新市场开拓。面对发达国家对公交客车需求较少、对产品质量要求更高的情况,金龙客车与国际先进客车制造商合作,推出了适应发达国家市场需求的豪华客车,为挺进高端市场和提高品牌国际声誉创造了良好的开端。相比而言,AB集团侧重于生产基地的国际布局,借此降低生产成本、构建国际营销网络。AB集团的劳动生产力成本是主要生产成本,但由于服装产品具有低技术含量的特点,因此建设销售渠道和品牌是其重点经营战略。为此,AB集团通过生产基地的全球布局,逐步实现了控制生产成本和构建产品营销网络同步进行。在国内,AB集团的生产基地由沿海地区向中西部逐渐转移,在此过程中不仅降低了生产成本,而且提高了品牌的国内知名度,扩大了国内市场份额。在具备了一定实力后,AB集团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在国外开辟生产和外贸基地,在降低生产成本的同时,提高了品牌在海外的知名度,扩大了国际销售渠道。这两家企业具有一些共同点:一是它们都从事一般贸易,虽然出口的都属于中低技术产品,但是企业所拥有的产业链较完整,在出口时具有较高的定价自,因此与外资企业主导的加工贸易产品(多数是高新技术产品)相比,产品附加值并不低。二是它们都非常重视技术研发和品牌建设,从产业链的两端入手,提高产品的出口竞争力。三是它们都具有良好的国内市场基础,在同行业市场上都处于领先地位。一方面,在金融危机特殊时期,它们可迅速地实现从出口到内销的转换,避免受到危机严重冲击;另一方面,在国内市场竞争中的历练和成长,为它们开拓国际市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总体看,与外资企业相比,内资企业虽然在国际贸易竞争中具有更高的主动性和自,但是与全球布局、实力强大的跨国公司和外资企业相比,它们却面临更多的挑战,如国内同类企业的恶性竞争等。此外,面对相同的政策和经济环境变化,内资企业和外资企业的应对能力不同。如在调整外贸政策时,外资企业在我国的产业只是全球产业链的一部分,只占其全部产值的10%~20%,政策成本相对较低,但对内资企业来讲,要负担全部的政策成本,远远大于外资企业;再如人民币升值、汇率变动,对从事加工贸易、需大量进口中间产品和原材料、进出口大体平衡的外资企业来说,风险头寸较小,而对于从事一般贸易、进口较少而主要从事出口业务的内资企业来说,风险就很大,出口竞争力将受到严重影响。促进内资企业发展外贸经营的政策建议为了培育外贸发展的内生力量,提升内资企业外贸竞争力,政府对内资企业在外贸发展中遇到的、凭借单个企业力量不能解决的问题,应给予切实的政策扶持。
1.大力发展一般贸易,给予内资企业适当的政策扶持
从全球金融危机发生期间的贸易数据分析可见,无论是全国还是江苏省,在危机前期,一般贸易出口跌幅较小,加工贸易出口跌幅逐渐扩大,而在危机的后期,两者的情况正好相反,拐点恰好是在国家开始通过提高出口退税率等手段放宽外贸政策的时期。这说明,以加工贸易为主的外资企业,与以一般贸易为主的内资企业相比,对国内政策调整更为灵敏。因为外资企业拥有全球布局的产品价值链,从生产到销售都由跨国公司总部进行总体调度,所以外资企业对于政策调整的灵敏度很高、政策应变能力很强。而大多数内资企业作为我国外贸的内生增长力量,由于经营管理水平有限,主要依靠自身实力建立国际营销渠道,因此它们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和脆弱性,政策成本负担较高。如果没有适当的扶持政策,在当前外资企业占据主导地位的外贸格局下,内资企业很难成为我国外贸发展的中坚力量。为此,国家应改善内资企业的外贸发展环境和政策条件,在资金配给、技术支持、“走出去”、外贸风险共担和海外营销等方面,给予适当的政策扶持和援助,帮助内资企业逐步扩大外贸经营规模,使之成长为我国外贸发展的主体。
2.推动自主创新和品牌建设,依托知识产权提升外贸发展水平
无论是在GATT的建立上,还是在GATT的前八轮多边贸易谈判的进行中,甚至是没有获得成功的“千年回合”,美国的影响力和推动力都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1.GATT的建立
早期的美国对外贸易政策是为保护国内产业服务的,因而是以保护主义为特点的。1934年是美国对外贸易政策发生改变的关键性一年。这一年,美国《互惠贸易协定法》建立,它标志着自由贸易主义在美国政治中占据了统治地位,也是美国走向多边贸易体制的起点。该法案宣布通过互惠贸易协定减让关税,并提出了“无条件最惠国待遇”条款,规定美国政府与任一国签订的关税减让协定,均自动地适用于其他与美国订有互惠贸易协定的国家。而降低关税壁垒和无条件最惠国待遇日后成为了关贸总协定的基石。
战后初期,美国为了称霸世界,积极策划在世界经济、政治领域中建立霸权地位,从国际金融、投资和贸易各方面进行对外扩张。为此,美国提出“贸易自由化”口号,首先倡议建立国际贸易组织(简称ITO),把它作为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并重的,专门协调对外贸易政策和国际经济贸易关系的国际性组织。1946年2月,经美国提议召开的联合国经济及社会理事会开始筹建该组织,并于1947年4月在日内瓦举行的第二次筹备会议上通过了《国际贸易组织》草案。在《国际贸易组织》起草的同时,同样是在美国的提议下,1947年4月至10月举行了由23个国家参加的关税减让谈判,达成了关税减让协议及制订了减让表,共涉及45000项商品。为了尽快获得关税减让的好处,参加国把这些协议与国际贸易草案中有关贸易政策的部分加以合并,形成了“关税和贸易总协定”(简称GATT)。
从GATT的建立过程中,我们不难看出美国所发挥的举足轻重的作用。
2.GATT的八轮多边贸易谈判
GATT建立以来,从1947年到1979年先后进行了7次多边贸易谈判,通过谈判促使缔约方的进口税率不断下降,也集中体现了美国当时在全球积极推行贸易自由化的政策思想。
20世纪70年代,美国的产业结构从资源密集型转向了资本和技术密集型,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的服务业获得了迅速的发展。在GATT的前七轮谈判的影响下,不断扩大的货物贸易自由化给美国带来了巨大的竞争压力,美国迫切地需要将自由贸易的一般原则从货物贸易扩展到服务贸易领域。1986年9月总协定缔约方在乌拉圭埃斯特角城召开了部长级会议,决定发起第八轮多边贸易谈判,称为“乌拉圭回合”。谈判中,美国开始极力推行服务贸易自由化。在这样的背景下,作为乌拉圭回合谈判重要成果之一的《服务贸易总协定》(简称GATS)应运而生。GATS首次确定了有关服务贸易规则和原则的多边法律框架,极大地推动了美国服务贸易更进一步的发展。1999年,美国的服务贸易进出口额均为世界第一。其中进口额为1823亿美元,占世界服务贸易进口额的13.7%;出口额为2517亿美元,占世界服务贸易出口额的18.8%,服务贸易顺差达649亿美元。
3.失败的“千年回合”
WTO从成立的那天起,就酝酿着新一轮谈判的准备工作。在1998年于日内瓦举行的WTO第二届部长级会议中,各成员方开始就如何发动未来新一轮多边贸易谈判展开讨论。当时,美国由总统克林顿亲自督阵,向会议派出了包括10位部长级官员的近70人的大型代表团。克林顿发表了长篇演讲,为新一轮谈判提出框架,并为21世纪多边贸易体系的发展方向定下基调。美国希望借助西雅图会议在美国举行的天时地利,主导WTO的会议进程,增加对美国及其他发达国家有利的新议题,如贸易与劳工标准、贸易与环境、贸易与竞争政策、贸易与商业腐败等等。1999年11月,西雅图会议召开,启动关于贸易自由化的新一轮谈判,称为“千年回合”。美国力图把新议题的重点放在美国最具有优势的领域,希望将谈判重点放在农业和服务业上,特别是对其具有较大优势的基础电讯和金融服务领域更为关注。此外,美国还对政府采购、知识产权、环境、电子商务和WTO的体制等问题表示极大兴趣,而对投资和竞争政策反应冷淡,甚至反对谈判竞争政策问题,只是希望WTO继续研究。虽然,西雅图会议最终在抗议的声浪中黯然结束,计划中的新一轮谈判也以流产而告终。但“千年回合”反映了未来世界贸易的某些发展趋势,美国的建议更是表达了它要领导新一轮贸易谈判的意图。
二、美国对外贸易政策写WTO规则的背离
美国贸易思想和政策在对以GATT/WTO原则为核心的国际贸易规则产生影响的同时,也固守其独有的特色,这些特色与WTO的贸易规则并不完全吻合。
战后初期的一段时间里,美国在世界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其商品在国际市场上具有很强的竞争力,当时它所需要的是用贸易自由化来打开他国市场的大门。可是,20世纪70年代,随着西欧和日本经济的恢复和迅速发展,以及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的崛起,美国所建立的以美元为核心的单极世界逐渐向美、欧、日三足鼎立的多极世界演变,美国在国内外市场上面临着日益激烈的竞争。1971年,美国终于在维持了80多年的贸易顺差之后出现逆差,受到进口打击的有关行业强烈要求美国政府采取保护措施,代表相应地区和产业利益的国会议员也不断向国会和美国政府施加压力。在这种情况下,美国政府虽然在政策指导思想上仍然强调战后一直奉行的贸易自由化政策,但在实际行动上则采取了对国内部分产业给予保护的措施。这期间通过的两个贸易法案,即1974年《贸易改革法》和1979年《贸易协定法》,为美国实行贸易保护奠定了法律基础。进入20世纪80年代,美国贸易逆差不断扩大,1981年至1987年是美国贸易逆差的第一个迅速增长时期。在此期间,美国贸易逆差增长了582%。在这种严峻的形势下,美国颁布了1988年《综合贸易与竞争法》。
美国1974年《贸易改革法》、1979年《贸易协定法》以及1988年《综合贸易与竞争法》中的一些内容可以被看作贸易保护主义的回潮和局部的胜利。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从全球多边主义转向了双边互惠主义,加强有针对性的双边贸易谈判,以解决贸易争端与冲突;同时寻求建立区域性贸易集团,来获取更大的贸易与经济利益。从美加自由贸易协定到北美自由贸易区以及正在酝酿之中的美洲自由贸易区,都证实了美国对外贸易政策的这一转变。其次是从倡导“自由贸易”转向所谓的“公平贸易”,强调对等的互惠待遇,强化其贸易法的自我保护性和主动性。事实上,美国判断国际贸易是否公平的标准是看自身的竞争优势是否能够充分体现。在竞争优势能够充分体现的领域,“公平贸易”就等于“自由贸易”,在实力不对称的领域“公平贸易”则被作为保护主义的借口。
美国的这种与WTO规则不符的贸易政策集中体现在其国内立法中。
l.不公平贸易法
包括反倾销和反补贴措施。下面仅以反倾销法进行说明:
GATT的第六条是世界上第一个国际性反倾销条款。其对倾销的定义是:将一国产品以低于正常价值的办法挤入另一国市场,并因此对该国领土内已经确立的某项产业造成严重损害或构成严重损害的威胁,或者对该国某一产业的兴建产生严重的阻碍,即构成倾销。进口国可以对倾销的商品征收数量不超过该产品倾销差额的反倾销税。然而,美国的反倾销法的定义与其并不一致,根据美国商业部的定义,当商品以低于公平价值(Less-than-fair-value)销售时,倾销就发生了。这里对公正价值的确定与GATT/WTO中的正常价值的确定有很大的出入,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首先,进口产品在美国国内的任何一个单一价格被认定是小于公正价值,就可以被判定为倾销,而作为参考的出口国的市场价格必须是平均价格。例如,出口国国内平均价格是95美元,产品在美国的价格为从90美元到100美元不等(平均价格为95美元)。依照美国法律,仍有一半(价格在95美元以下的)产品可以被认定为以低价在美国倾销。
其次,对非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国家,尤其是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美国认为该类国家的国内价格是不具可比性的,应找第三国作为参考。例如在对中国实行反倾销时,美国通常选用印度作为参考国。印度的产品在特性上、质量上和成本上均不同于中国产品。这种替代国的做法无疑有利于美国任意使用它的反倾销技术。
2.201条款
201条款,即“保障条款”或“进口救济法案”。按照美国的201条款,如果国内行业受到由于进口增多而造成的实质性损害或威胁,可以要求国际贸易委员会实施补救性措施。国际贸易委员会负责确认进口增多是否造成了损害。如果委员会得出了肯定性的结论,就会向总统推荐实施紧急性的补救措施。美国总统决定是否实施补救性措施。201条款比美国通常使用的反倾销法、反补贴法在运用上更具有随意性,因为它不必顾及出口国方面,不用调查出口国的贸易活动是否公平正当。例如,在运用反倾销法时,美国需要证明出口国的产品其国内价格高于对美的出口价格,而如果使用201条款,就没必要进行类似的调查,只要美国国内声明受到了损害,国际贸易委员会能够确认损害是由于进口增多造成的就可以了。这更加体现了美国对外贸易政策中的单边主义色彩。
2002年3月20日,美国限制钢铁进口的“201条款”正式启动。按其规定,美国将对钢材、长板等进口的主要钢铁品种实施为期3年的关税配额限制或加征高达8%至30%不等的关税。这是迄今为止美国对进口钢铁施加的最严重的一次贸易限制,也是对WTO贸易政策一次新的背离。
3.301条款
301条款正式成文于1974年《贸易改革法》。此后,该条款又历经1979年《贸易协定法》、1984年《贸易和关税法》、1988年《综合贸易与竞争法》以及1994年WTO协定正式生效前国会修正案所作的多次修改。因此,目前所谈及的“301条款”,作为一个整体,实际上指的是经修改后的1988年《综合贸易与竞争法》第1301-1310节的全部内容。301条款包括一般301条款、特别301条款以及超级301条款,后两个部分是一般301条款的变种。301条款的核心内容是:如果美国贸易代表确信,美国依据任何贸易协定所应享有的权利遭到否定,或者外国的某项立法、政策或做法违反贸易协定并给美国商业造成了负担和限制,则美国代表必须采取行动,以实现美国依照贸易协定所应享有的权利,或消除上述立法、政策或做法的影响。就其核心而言,301条款下的措施完全是基于美国对外国有关贸易立法和做法的单方面评价,所采取的行动完全不考虑业已达成的双边或多边协定,严重地违反了WTO规则。虽然WTO规则的完善有利于遏制301条款的实施,如WTO的争端解决机制第23条“加强多边体制”明确禁止包括美国在内的成员方,就他方是否违反WTO下的各协定义务或者减损本方应享有的权益,寻求争端解决机制以外的确认或救济。然而,从目前的实践来看,美国无意放弃这一被证明是行之有效的武器,更不会因为WTO的规定而将此条款予以废弃。
三、小结
总之,美国对外贸易政策在同WTO贸易规则保持一致的同时,又保留了自己的特点,产生了同WTO规则的背离。美国不仅在同WTO规则保持一致时获得经济利益,也在与WTO规则发生背离时获得了它期得的经济利益。例如,2002年5月13日,美国总统布什签署了农产品补贴法案,决定未来的6年内将农产品补贴增加67%,对农产品的津贴增加金额多达1900亿美元,远远超过了WTO规定的最高限额。美国原本就是全球最大的农产品出口国,再增加补贴,美国农产品的价格将进一步降低,从而使其他各国的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失去了竞争力。
从目前的发展态势来看,虽然美国最近连续出台了几项带有浓厚保护主义的国际贸易政策,如钢铁限制措施和新农产品补贴法,固执地对WTO规则采取了背离的态度,但它们仍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美国对外贸易政策总的趋势。美国对外贸易政策的主导思想仍然是自由贸易,这是与WTO规则相一致的。从美国称霸全球的战略来看,单边主义和保护贸易不可能成为控制政府决策的主导思想。而且,单边主义的主张与国际经济合作日益扩大的客观趋势相炸,其极端利己性已引起其他国家的严重不满。在世界经济和市场日益全球化、各国经济相互依存日益加深的时代,美国经济已经完全与世界经济联结在一起,美国的贸易政策不可能完全“向后转”,回到孤立的轨道上去。所以,美国对外贸易政策对WTO规则的背离是暂时的,从长远来看,两者必将保持一致。
四、思考与启示
1.正确认识WTO
半个世纪前,当GATT刚刚生效时,在23个缔约方中只有8个发展中国家,约占缔约方总数的1/3.随着多边贸易体制的不断加强,到1995年WTO成立时,已有52个发展中国家成为WTO首批成员,到WTO首届部长级会议召开时,发展中国家已达96家,占所有成员总数的4/5.因此,我们不应简单地把WTO看作是发达国家的工具和“富人俱乐部”。从一定意义上来说,WTO是中性的。问题的关键在于发展中国家如何运用WTO规则为自己说话。事实上,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GATh就开始注意到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及其与发达国家之间客观存在的经济发展差距。目前WTO已有135个成员国(地区),其中绝大部分是发展中国家,这是一股正在形成和壮大的力量。1999年底WTO西雅图会议受挫,“千年回合”夭折再次证明,发展中国家已经成为了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会议的失败也为富国敲响了警钟,在新一轮贸易谈判中必须充分考虑到发展中国家的利益。
2.积极参与WTO
任何一个国家都在努力谋求本国在世界经济体系中的最大利益,这一点上,美国恰恰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榜样。没有人相信,在美国挥舞301大棒,要求对方单方面开放市场的时候,美国是出于利他的理由。历次多边谈判的历史表明,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是出于担心自己处于更加不利的境况而被动参与谈判进程的。“被多边贸易体制裹挟着前行”应当是对发展中国家状态的一个较为准确的描述。因此,被动的政策选择显然不能等同于主动的政策导向,而且二者是否已经发生转化或者发生转化的条件更是需要深入考察的问题。包括中国在内的广大发展中国家,要学会像美国等发达国家那样在WTO体系中积极地参与并且表达自己的贸易主张。
根据国家统计局关于三大需求对GDP增长贡献率的核算,自2002年以来,在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中,外贸一直是一个主要动力。特别是2005年后,货物和服务净出口每年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保持在20%左右,对经济增长率的拉动超过了2个百分点。但是今年这驾马车是否还能起到同样的作用?这是一个问题。首先是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城乡居民收入不太可能有显著提高;其次,虽然社保、医疗卫生、教育等体制在抓紧改革,但是短期内不会立即见效,居民消费倾向不会发生根本性变化;最后,自去年下半年开始,国家财政出现赤字,今年在经济不景气的环境下,税收增长不容乐观,而政府支出将更多地用于投资,政府消费不会显著提高。
投资是中国经济增长的另一个主要力量,过去10年中,资本形成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最高达到过63%,那是在2003年,最近几年来,资本形成的贡献率都处于40%左右。政府出台的4万亿元经济刺激计划将会提高投资率,投资对增长的贡献率应有所增加,但是考虑到除了政府投资外,企业投资就规模和效益来说更为重要,这是依靠行政命令无法完成的。最新数据显示,很多不在经济振兴规划中的产业,以及主要依靠私营企业投资的产业,投资增长率并不理想,比如1―2月份房地产开发投资仅增长了1%,地方投资也低于中央投资,外商投资增长缓慢。由此可以预见,2009年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即使有提高,也不会超过50%,
那么,在8%的经济增长率中,剔除消费和投资的贡献后,要求货物和服务净出口的贡献至少要达到10%,拉动经济增长率至少0.8个百分点。我们按当年价格估算,在经济增长率保证超过8%的要求下,外贸要对经济增长有10%的贡献率。需要贸易顺差增长率超过10%,2008年中国的贸易顺差接近3000亿美元,也就是说2009年的贸易顺差增长必须超过300亿美元。如果放在过去几年,这是一个很轻松就能完成的目标,但在全球金融危机的背景下,2009年要完成这个任务非常困难。
二、出口形势严峻
近期的海关统计显示,出口连续几个月来一直在下降,而且下降幅度持续扩大,2009年1月的贸易顺差同比增长了102%,是因为进口下降更快造成的,而2月份顺差急剧缩减至48.5亿美元,同比下降了43.3%。顺差骤降,给争取8%的经济增长目标蒙上阴影。如果未来几个月连续出现贸易逆差,那么2009年外贸对经济增长10%的贡献率就很可能完不成,甚至于可能会产生负的贡献率。从当前的国际经济形势来看,中国连续出现月度贸易逆差的可能性是很大的。美国商务部3月2日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个人消费支出连续6个月下降后,在2009年1月出现了0.6%的微弱增长,而制造业连续13个月收缩,建筑项目开支大幅下滑。欧洲的情况更显悲观,欧盟委员会的经济敏感指数在1月份创出了1985年以来的历史新低,表明目前的欧洲经济处于一个冰点。日本经济也在大幅下滑,最新统计显示其2008年四季度以来经历了年均两位数的衰退。欧盟、美国和日本是中国最主要的产品出口市场,这些国家和地区的经济下滑和消费不振,必然会对中国产品出口造成负面影响。
金融危机中,各国政府的贸易保护措施也相继推出,而且很多保护措施都直接针对中国产品。从商务部新闻发言人的谈话中可以观察到,自2008年12月以来,计有美国、欧盟、加拿大、印度、南非、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对中国出口产品发起了超过10起贸易救济措施或者法案,而以其他方式抵制中国出口的政策也屡屡出台。在
这样的环境下,中国出口保持增长的前景更加难测。
三、出口导向政策效果不明显
在出口出现困难的形势下,为了保增长,中国的贸易政策做出了怎样的调整呢?观察最近商务部的政策,发现商务部对全球贸易的基本态度是提倡自由贸易、反对贸易保护主义,所采取的措施还是出口导向型的,力图通过政策的调整促进中国产品的出口。
商务部部长陈德铭近期多次通过发表文章和答记者问,来表明中国的立场,他在“两会”答记者问中说:“解决全球外贸形势下降的问题,还需要国际社会的广泛支持,首先我们要做好自己的工作,让我们自己的外贸政策能够支持自由贸易,符合多哈回合谈判的要求,但全球社会共同的关注非常重要,我们要共同反对贸易保护主义。”2月下旬,商务部组织了赴欧洲采购团,此次采购估计达到150亿美元。
2008年年底国家出台的保持对外贸易稳定增长的意见,也是主要集中在如何推动出口,从财税政策、加工贸易转型升级、金融服务、贸易便利化和营造良好国际环境等方面保持外贸稳定增长。但是,这些政策的效果并不明显。
四、适度的临时性保护措施是可行的选择
从促进出口方面来带动增长,虽然还具有一定空间,但是要完成“保八”的任务,难度非常大,而如能适度地对进口采取临时性保护措施,也许是解决之道。
从上世纪80年代中以来,中国从出口导向战略中获利颇丰。多年来,全球化浪潮确实与中国的发展战略配合默契,出口导向战略也进展顺利,如果没有这20年来出口的高速发展,很难想象中国能创造出今天的经济奇迹。但是现在情况变化了,国际市场需求在下滑,贸易保护主义在抬头,如果还用老办法来解决问题,用老观点来看待世界,难免会出现偏差。
在国际贸易理论中,进口保护并不是一无是处。而在现实中,日本、韩国和中国台湾在经济起飞的初期都曾采取过保护国内产业的贸易政策,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据世贸组织的一份报告称,自2008年秋季以来,由于金融危机使世界经济低迷,共计22个国家及地区采取了提高关税、支持国内产业发展政策等对贸易产生影响的措施。
在国际金融危机蔓延的时期,如果对国内投资和产业采取适度的保护,可以使政府推出的经济刺激计划产生更好的效果。例如政府计划内的项目,应该给予采购中国制造产品一定的优惠政策,或者调整进口政策,鼓励能源、资源类等我国稀缺产品的进口,适当抑制机电产品进口等。这样做有多方面的好处。
1、可以平衡贸易收支。前面已经分析过,2009年我国的出口负增长的可能性较高,如果进口不做一些限制,那么出现贸易顺差较大幅度的下降,将对经济增长产生下拉的作用。而采取比较温和的进口保护,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抵消出口的下滑,保持贸易顺差的平稳增长,这对保证8%的经济增长很关键。
2、在金融危机中,采取进口保护可以形成一个缓冲带,保护中国的一些产业少受冲击。近期数据显示,中国机电制造产业受到的冲击较严重。如果金融危机把我国经过20年努力积累起来的机电产业竞争优势冲垮,那对今后完成产业结构升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很不利的。所以可以考虑对机电产业采取一定的贸易救济,扶持他们度过危机。
自改革开放政策实施来,在这四十多年的时间内,中国的经济得到飞速发展,国家实力也不断提高,从而促使我国外贸行业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其中支撑我国外贸高速发展关键性因素就是保税政策。作为促进我国外贸行业发展的关键性因素,外贸政策对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并且在一定程度上促成了我国产业体系和外贸形态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近些年,中国已进入到深化改革的时期,为了适应中国当前的发展状况,满足我国经济的发展需要,外贸税收政策也应该相应的进行改变,以通过推动外贸发展方式的转变进一步促进中国的经济发展,提高中国的综合实力。
一、影响中国外贸发展的世界经济环境
(一)西方国家对中国的歧视性贸易策略的影响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加入WTO的中国一直在世界经济体系中扮演着“代工厂”的角色,为全世界各国提供了廉价的商品以及劳动力,为全球消费效用的增加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由此可以看出,中国的对外贸易已成为世界经济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是与此同时,中国性价比较高的商品源源不断的涌进国际市场,给国外同行企业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并且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它们的发展。所以,近几年来,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在国际舞台上不断对我国施加政治压力,采取了各种手段阻碍中国的对外贸易的发展,如:迫使我国政府采取人民币升值策略,通过压缩中国的外汇储备来弥补对华贸易的逆差,以此来阻碍中国外贸行业的发展。因此,导致了中国的出口贸易一直都处于低利润的状态。虽然中国拥有许多外贸优势,如:原材料丰富、劳动力廉价等,再加上生产资源的合理配置,使得中国市场经济已逐步迈进世界经济市场;但是,西方发达国家所采取的歧视性贸易策略使这一系列优势难以发挥,不利于全球资源的优化配置与整合。
(二)西方国家贸易歧视策略对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经济全球化本来应该是各个国家充分发挥各自优势而进行生产贸易的“平台”,但是由于西方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采取的贸易歧视策略,使得全球范围内的生产资源优化配置这一市场经济本质要求无法被满足。只有在世界各国充分发挥自身优势进行贸易,不存在歧视或者欺压的情况下,才有可能实现生产资源在全球范围内的优化配置,促成各国经济共同发展;同时也减少了因歧视而造成的战争及其他负性事件的发生,如此才能保证世界经济的平稳发展。
二、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现状及问题
(一)中国在世界经济格局中未占主导地位
自改革开放以来,在世界经济市场中,中国主导的出口导向性经济在世界经济中占据了巨大的份额,由此而树立起了经济大国的形象;在全球经济中获得了一定的发言权,但我国尚未在全球经济贸易格局中占据主导地位;相反在经济贸易中要受到多方面的限制。这些限制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西方大部分发达国家对我国市场经济地位持有否定的态度,从而导致在针对中国的贸易诉讼案件中,我国利益损失较大;2.虽然中国市场经济以及对外贸易的发展已使得我国外汇储备实力雄厚,但是对外投资的效益很低,在大件商品的定价上仍然受制于其他国家,从而导致我国对外贸易投资有限,阻碍了我国外贸产业的发展;3.从当前来看,中国出口产品的技术含量和产品成本都较低,使得中国出口产品利润率处于持续底靡的状态;然而,中国进口的大多都是技术含量高且成本高的商品,销售价格自然很高,且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我国商品的出口,以“低价卖出,高价买进”的现象,严重影响了中国对外贸易的经济效益。
(二)国际贸易中中国对外贸易利润较低
尽管“中国制造”给全世界带来了物美价廉的商品,提高了全球消费者的效用,但是由于利益分布的不均匀使得我国商品并未获得利润最大化。从中国出口的商品来看,大多数为日用消费品,制造工艺加单、原料成本较低,从而决定了商品的售价,致使我国出口的回报率较低。从另一个方面来看,我国从西方发达国家进口的商品大多为电器以及各种电子产品,其拥有工艺复杂且原料成本高等特点,使得进口商品在我国的销售价格普遍较高。将两者结合起来,就是我国外贸利润较低的主要原因;国外厂商出口品牌到中国的利润远远高于中国出口到国际市场上商品的利润率,最终导致各国消费效用的差距增大。此外,由于存在歧视性的贸易策略,对于中国的出口贸易,经济发达的国家还会对中国出口的商品直制定双重标准,极大的压缩了中国产品的利润空间。
三、关于我国外贸发展方式转变税收政策的建议
(一)根据实际制定创新型税收政策
随着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国民收入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一个庞大的中产阶层将在我国形成,这个阶层能够释放的巨大消费潜力有待开发。经济带动文化的发展,当前的中国应充分认识到民族产业的力量,充分利用民族产业并让其成为发挥中国国产品牌效应的促进力。此外,中国还需要根据目前全球的经济发展状况对现有的产业结构进行调整,逐渐淘汰一些生产效率低下且质量较差的产业商品,并且致力于发展高端产业,逐渐完善产业结构和管理体制,做到产品精细化,创新核心技术,逐渐提高我国产品的质量,努力赶超世界先进的技术水平,以最大限度的提高全球市场的占有率,如此才有可能获得利润的最大化。此外,要重点对研发、设计、销售等流程实施税收激励,对相关科研人员实施个人所得税优惠,通过综合配套的税收优惠政策促使民族产业不断发展壮大起来,同时也为税收提供更广的税源,使财政收入不减反增。
(二)为进口先进设备与技术提供税收优惠
在上文中,我们已经大量的谈到西方发达国家对中国实施的贸易歧视策略,其主要原因在于我国缺乏先进的设备与核心的技术,在商品生产与研发上无法与发达国家相抗衡,也因此导致我国商品质量普遍偏低,大大降低了我国的出口收益率。所以,中国可以在进口先进设备与核心技术等方面提供一些税收政策,在这些方面的税收上给予优惠,只有拥有了先进的设备与核心技术,我们才有可能提高产品的生产率及产品质量。此外,中国不仅仅是需要引入先进的设备和核心技术,更重要的是要学会如何充分利用这些有效资源,应在此基础上注入新的观点及想法,积极创新,不断提高我国生产技术水平,以充分发挥我国产品的优势,从而获得出口贸易的利益最大化。
(三)为中小型企业提供激励型税收政策
促进中国外贸业的发展并不是说就要淘汰制造业等中小型企业,相反我们还需要大力发展中小企业。因为在很大程度上,中小型企业可以为我国提供更多的可就业岗位,刺激了我国民营经济的活动,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被看做是我国外贸发展方式转型的推动力,减少了转型对我国外贸行业带来的消极影响。所以,我国应该减少对中小型企业征收的税负,以促进中小型企业更好的发展,减少外贸发展方式转变对我国外贸行业的影响,促进我国外贸行业得到更大的发展。
(四)利用综合性税收优惠政策夯实外贸行业的人才资本
我国外贸发展方式的有效转变需要的不仅仅是先进设备和核心技术,要想从根源上解决问题,最主要的影响因素还是优质人才的多少。虽然我国拥有大量的劳动力,但大多属于廉价劳动力,严重缺乏高端人才,尤其是在外贸行业。人力资本是外贸行业发展方式发生转变的基础,所以,为了外贸发展方式的顺利转变,国内亟需一些税收优惠政策,如:对从事外贸相关行业的个人以及培训外贸相关人才的机构给予相应的税收优惠政策。使用各种激励型的税收政策来鼓励、吸引国外人才流回中国,实现知识的共享和传播,以促进外贸行业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