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营销方案模板(10篇)

时间:2022-07-24 17:26:01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成功营销方案,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成功营销方案

篇1

为了切实提高工地消防应急能力和火灾控制能力,预防和处置突发事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条例》和处置突发事件的精神,结合工地实际,特制定如下预案。

1.1组织领导

项目部成立消防应急指挥小组,总任组长,副组长。指挥部下设义务消防队成员,指挥小组设在工程部办公室,日常消防工作由公安派出所、工程部负责监督管理,火灾发生后指挥部负责火灾现场交通人员疏通、情报信息传递、后勤物资、人员保障、火灾扑救及火灾事故后调查处理。

1.2火灾预防措施

1.2.1工地配备足够消防器材和应急物资,成立消防队。在工地配置MFZL8干粉灭火器8个,消防桶8个,消防斧、消防镐各8把。备有黄沙,设4个消防兼施工水池,在库房备有水管、铁铲等物资工具。

1.2.2平时加强对职工群众安全防火教育,工地物资材料堆放整齐有序,机械设备停放在固定车位,对职工用电严格进行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1.2.3加强与建设单位,驻工地代表的联系,因消防部队隶属于武警部队,可以有帮助的保障消防安全。

1.3火灾应急措施

火灾事故发生后,必须在消防应急指挥部统一领导下,根据火灾发生的规模、危害程度及火灾不同阶段,采取不同的处置方法和策略。

1.3.1前期处置。

火灾初期,规模不大,此时要迅速组织力量,赶赴现场,进行火灾扑救工作。同时马上向指挥部报告火灾大小、势态、危害及现场扑救情况和人员物资等基本情况,根据火灾情况,及时拨打火警119电话及与电力部门、医院取得联系,做好情报信息传递工作。初始阶段要发挥工地现场人员力量,及时进行火灾扑救,力争将火灾事故消灭在初始阶段。

1.3.2中期处置。

火灾中期随着事态发展,现场人员增多,要充分发挥消防应急指挥部作用。

第一接到火灾报警后,指挥部人员应迅速赶赴现场组织人员进行火灾扑救。同时与消防部门联系,必要时请他们协助扑灭火灾。

第二要做好现场人员疏散和机械设备等转移工作,做好道路交通疏通工作,确保消防车和消防人员扑救顺利进行及人、财、物的安全转移。

第三组织消防队员、职工群众进行火灾扑救工作。要在指挥人员统一指挥下,有序进行火灾扑救,必要情况下可向当地政府、派出所或附近村委会求援。对需拆除房屋、物资进行拆除隔离,以防火灾进一步蔓延。第四提供后勤保障,对需要人员、物资、车辆等进行调配,确保火灾现场所需。

1.3.3后期处置。

火灾扑灭后,指挥部组织人员进行善后处理,首先配合消防队、公安机关进行事故调查,对事故原因、损失进行调查统计,其次与电力部门、等相关方面取得沟通,协商解决因火灾造成的损失影响。

1.4火灾应急的保障工作

第一、成立消防组织。

第二、备有足够的消防器材和应急物资,消防用车、人员必须在火灾发生后5分钟赶赴现场。

第三、项目部所有队员应根据应急预案,统一指挥、有序进行各自工作。

消防火警电话:119 医疗急救电话120 建设单位驻工地值班电话。

第二章 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为了加强安全生产工作,提高施工队伍在施工生产过程中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尽快控制事态,尽量减少损失,尽早恢复正常施工秩序,特制定此安全事第二章、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2.1事故发生后,事故现场应急专业组人员应立即开展工作,及时发出报警信号,互相帮助,积极组织自救;在事故现场及存在危险物资的重大危险源内外,采取紧急救援措施,特别是突发事件发生初期能采取的各种紧急措施,如紧急断电、组织撤离、救助伤员、现场保护等;及时向项目部安全领导小组报告,必要时向相邻可依托力量求教,事故现场内外人员应积极参加援救。

2.1.2事故现场由项目部安全领导小组组长任现场指挥,全面负责事故的控制、处理工作。项目部安全领导小组组长接到报警后,应立即赶赴事故现场,不能及时赶赴事故现场的,必须委派一名项目部安全领导小组成员或事故现场管理人员,及时启动应急系统,控制事态发展。

2.2.3各应急专业组人员,要接受项目部安全领导小组的统一指挥,立即按照各自岗位职责采取措施,开展工作。

1)、事故现场抢险组,应根据事故特点,采用相应的应急救援物资、设备开展事故现场的紧急抢险工作,抢险过程中首先要注重人员的救援、事故现场内外易燃易爆等危险品的封存及转移等,其次是贵重物资设备的抢救;随时与项目部安全领导小组、保护组、救护组、通讯组保持联络。

2)、事故现场救护组,应开展事故现场的紧急救护工作,及时组织救治及护送受伤人员到医疗急救中心医治;随时与项目部安全领导小组、抢险组、救护组、通讯组保持联络。

3)、事故现场保护组,应开展保护事故现场,人员的疏散及清点工作。现场保护组人员应指引无关人员撤到安全区,指定专人记录所有到达安全区的人员,并根据现场员工名单表、各宿舍人员登记表,经事发现场人员的证实,确定事发现场人员名单,并与到达安全区人员进行核对,判断是否有被困人员;随时与项目部安全领导小组、抢险组、救护组、通讯组保持联络。

4)、事故现场通讯组,应保证现场内与其相关单位及应急救援机构的通讯畅通;随时与项目部安全领导小组、抢险组、救护组、通讯组保持联络。

2.2.4项目部安全领导小组接到报告后,应立即向上级安全领导小组报告。对发生的工伤、损失在10000元以上的重大机械设备事故,必须及时向公司安全生产委员会报告,报告内容包括发生事故的单位、时间、地点、伤者人数、姓名、性别、年龄、受伤程度、事故简要过程和发生事故的原因。不得以任何借口隐瞒不报、谎报、拖报,随时接受上级安全领导机构的指令。

2.2.5项目部安全领导小组,应根据事故程度确定,工程施工的停运,对危险源现场实施交通管制,并提防相应事故造成的伤害;根据事故现场的报告,立即判断是否需要应急服务机构帮助,确需应急服务机构的帮助时,应立即与应急服务机构和相邻可依托力量求教,同时在应急服务机构到来前,作好救援准备工作:如:道路疏通、现场无关人员撤离、提供必要的照明等。在应急服务机构到来后,积极作好配合工作。

2.2.6事后,项目部安全领导小组,要及时组织恢复受事故影响区域的正常秩序,根据有关规定及上级指令,确定是否恢复生产,同时要积极配合上级安全领导小组及政府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进行事故调查及处理工作。

应急救援机构电话号码:

匪警:110 火警:119 医疗急救:120。

第三章 重大施工机械设备事故应急

3.1应急准备

3.1.1培训

工程技术部和项目部对进场设备安装/机械操作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认真讲解“机械设备的性能及特点”、“机械设备维修规章制度”及“发生紧急情况急救措施和报告办法”并做好记录;

3.1.2重大机械设备保险

必要时应对重大机械设备购买保险;

3.1.3设备租赁站的沟通

工程技术部建立合格的设备租赁商/供应商名册,随时了解其货源情况,以备施工不时之需。

3.2 应急程序

3.2.1工地发生重大设备事故后,应立即报告工程技术部。同时启动应急程序;

3.2.2应急领导小组成员在第一时间内立即赶赴现场,组织工作;

3.2.3对于伤亡人员按第六章“人员伤亡事故应急”规定;

3.2.4应急小组踏勘现场,调查取证,根据机械设备损坏情况提出处理方案,报总工程师批准后实施。

3.3 恢复生产

3.3.1工程技术部/项目部按批准方案,将损坏的机械设备撤出并清理现场;

3.3.2项目部紧急调运相应机械设备,以保证施工正常运行。

第四章、集体食物中毒与中暑、施工中毒与窒息应急预案

4.1 应急准备

4.1.1培训

项目部对全体进场员工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认真讲解“安全卫生知识”、“有关安全卫生制度”及“发生紧急情况急救措施和报告办法”;

4.1.2宿舍卫生

工地员工宿舍通风良好,配置电扇,并保持清洁卫生,符合地方和企业文明施工要求。分公司、项目部定期检查,并做好记录;

4.1.3食堂卫生

员工食堂管理应满足国家、地方职业健康安全有关规定和文明施工要求。分公司、项目部定期检查,并做好记录;

4.1.4医疗用品准备

项目部配备急救箱,高温季节储备防暑降温药品,食堂储备防暑降温饮料;

4.1.5保险

项目部为员工购买意外伤害保险。

4.2 应急程序

4.2.1急救报告

如果分公司/项目部发生集体中毒/中暑事件,事发点员工应在第一时间内报告分公司/项目部应急小组,应急小组有关成员应在第一时间内到达现场组织处理;

4.2.2中毒/窒息人员救治

应急小组应迅速将食物中毒、施工中毒与窒息人员转送医院救治,必要时求助120急救中心,请求救护车转送病人;

4.2.3中暑人员救护

应急小组迅速将中暑人员护送至阴凉地带,服用防暑药品,平卧休息,食堂熬制防暑饮料送到救护现场;重症人员则立即送医院救治。

4.3 沟通和调查

4.3.1发生集体食物中毒事件后,应急小组应组织调查中毒原因,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必要时请求局医院或当地医疗机构牵头作医疗鉴定和调查;

4.3.2如果发生恶性集体食物中毒事件,局工程技术部应立即报告局长,局党委工作部按规定报告当地执法机构立案查处。

第五章、自然灾害应急预案

5.1 应急范围

本章仅含第3.5条台风和暴雨引发的自然灾害,如有突发的其它自然灾害则按国家和地方政府统一部署执行。

5.2 应急准备

5.2.1气象信息的收集

台风和暴雨季节,分公司/项目部均应设专人收集气象信息,做好记录,并张榜公布;

5.2.2生产生活设施检查

台风期间,项目部要对生产生活临设进行加固处理,同时清理场内外排水沟道,保持畅通;对塔吊等大型设备的附着、回转、吊钩等进行加固和处理,对场内机械设备防雷接地装置做好检查;

5.2.3生产安排

台风期间不安排大型设备作业,不安排高处作业;

暴雨期间尽可能不安排混凝土连续浇注作业,如果施工必须,则应做好防雨措施(如随浇注随复盖)和施工缝设置预案。

5.3 应急程序

5.3.1用电管理

台风和暴雨期间,要加强用电管理。期间除了必须的生活用电外,工地实施用电管制,任何人未经批准不得启动电源;

5.3.2人员疏散

特大台风、暴雨期间,工地停工,人员有组织的疏散到安全住地;

5.3.3混凝土作业面处理

如果混凝土作业期间突发大暴雨,现场施工技术人员立即启动5.2.3条规定的施工缝设置预案紧急处理,人员迅速撤离;

5.3.4治安警戒

人员疏散的现场,应急小组组织留守保安队,并和当地警方联络沟通,做好工地/住地警戒工作,保护企业/员工财产安全;

5.3.5人员伤亡处理

如果发生坍塌或人员伤亡,则按第6条“人员伤亡事故应急”处置;

5.3.6机械设备事故处理

如果发生重大机械设备事故,则按第4条“重大机械设备事故应急”处置。

5.4 恢复生产

5.4.1台风和暴雨灾害后,分公司应急小组配合项目部立即做好灾害损失统计,编制清单,提取物证,报顾客、监理、地方政府;

5.4.2经顾客、监理认同后,项目部应立即清理现场。

第六章 人员伤亡事故应急预案

6.1 应急范围

含高空坠落、物体打击、机械伤害、触电、坍塌等造成的人员伤亡事故。

6.2应急准备

6.2.1施工现场配备担架1-2副,配备急救箱1-2只,内置急救包等外伤急救医疗卫生用品及消炎镇疼药材等;

6.2.2“120”急救中心/就近医院的沟通

施工前项目安全员对工程所在地120急救中心/就近医院、伤科医院等就近医疗机构地点、交通线路、联系电话了解清楚,打印张贴在安全宣传栏(下同)

6.2.3培训

项目部对进场员工尤其农民工,要认真细致地进行安全培训,做好三级安全教育,认真讲解“发生紧急情况急救措施和报告办法”和“本岗位预防事故的办法”,并做好记录;

6.2.4保险

项目部为员工购买意外伤害保险。

6.3 急救程序

6.3.1急救小组组长/副组长在第一时间内赶赴现场,就地组织员工及时抢救伤员至安全地带,同时撤出死亡人员;

6.3.2工地救护员对重伤员进行止血急救措施,全部伤员立即转送医院诊断救护。对伤亡人员立即转送医院,请求医疗诊断,提出结论。

6.4 现场警戒

保安人员在第一时间内到达现场,负责警戒,保护现场,阻止一切无关人员进入,以等待调查。

6.5 报告和沟通

6.5.1项目部应立即向工程技术部书面报告人员伤亡情况,远地项目部可以电传。对于死亡事故,项目部应于12小时内报告局工程技术部;

6.5.2工程技术部将重大伤亡事故通报当地建设主管部门,请求协助;

6.5.3工程技术部协助项目部按当地政府和上级主管单位规定做好伤亡人员家属及善后工作。

6.6 恢复生产

6.6.1在应急领导小组主持下,应急领导小组其他相关成员和项目应急小组共同进行事故调查,经现场照相、访问、提取物证后,写出事故调查报告,报局工程技术部。必要时还应报告上级主管部门及政府相关部门;

6.6.2应急小组调查结束后,可以发出生产指令。

6.6.3应急小组召开员工大会,通报事故情况,总结教训,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提出下续工作的安全生产目标。

第七章、施工用电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为保证施工现场安全用电事故的处理快速有序地进行,在发生事故后及时进行应急救援工作,本着“预防为主、统一指挥、分工明确、及时救助”的原则,特制订公司施工用电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7.1预防控制

7.1.1建立健全安全用电预控机构和预控措施。

7.1.2加强各类人员的安全用电的基本常识及对规范标准教育,提高对安全用电的预防意识和自救意识

7.1.3建立和完善安全用电规章制度,执行安全用电标准规范,避免事故发生。

7.2临时用电事故分类:

7.2.1发生重大外电线路大面积破坏,造成大面积停电;

7.2.2人员触电事故;

7.2.3挖断地下电力管线系统;

7.3应急救援组织

7.3.1应急救援器材和设备

7.3.1.1机械设备:各项目部/专业公司负责应急救援主要机械设备的配置,维护。

7.3.1.2药品器械:公司卫生所负责应急救援药品器械的配置,定期补充更新。

7.3.1.3消防器材:公司公安分处负责检查各单位消防器材的配置和指导使用方法,各项目部/专业公司、物业公司负责消防器材的配置。

7.3.2联络电话号码

7.3.2.1特服电话:110(报警)、119(火警)、120(急救中心)、122(交通事故)

7.3.2.2应急救援指挥中心总指挥:急救援中心办公室设在监理办公室

治安协调组组长:

现场救护组组长:

救援设备组组长:

车辆运输组组长:

后勤保障组组长:

7.4应急救援程序

7.4.1事故报告

事故发生后,事故发生单位应立即将事故发生地点、时间、基本情况报告公司应急救援指挥中心,按事故情况拨打110、119、120、122及距离最近的供电部门等特服电话。同时迅速组织抢险救护工作,保护事发现场。

7.4.2应急抢险救援

7.4.2.1发生用电事故后,各施工现场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应立即投入救援工作:首先拉断现场总电源或分路电源,核实事故情况,避免因抢救时造成不必要的伤亡事故;其次要采取急救措施

7.4.2应急救援指挥中心接到事故报告后,立即核实事故情况,及时向主管领导汇报事故情况。同时,进入应急响应工作程序,通知应急救援小组迅速赶往事发地集结。指挥中心在现场设置明显标志,各小组组长到指挥中心报到。指挥中心按事故类型、等级组织协调做好救援、抢险和处理。

7.4.3事故调查、报告

应急救援工作结束后,按照公司《安全管理办法》进行事故调查,写出书面调查报告上报。

7.4.4应急处理的反馈

对在发生实发事故时迟报、瞒报、漏报、误报信息,造成重大损失的人员,或不听从指挥、不认真负责的由公司或上级按照有关规定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同时要认真分析原因,吸取教训,及时整改,对公司安全健康管理体系不断完善、充实和改进。

第八章、火灾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8.1 应急准备

8.1.1在施工现场和工作场所配备足够的灭火器、消火栓、砂箱、灭火铲、担架等,在施工平面图/工作平面图标识;

8.1.2工地供水管兼作消防水管,其供水量必须满足消防要求,在施工组织设计中予以明确。施工中要保持供水正常,必要时应设置消防水池。

8.1.3施工道路保持通畅,施工楼层设置紧急逃生导向牌,并保持逃生道路畅通,脚手架外架斜道,楼层内楼梯临时护栏保持安全可靠,工地安全员要随时检查并做好记录;

8.1.4应急小组组织义务消防队进行消防演练和培训,每年不少于一次,使之获得基本的消防知识和技能,项目开工前项目部应编制消防培训和演练计划/方案报公司批准后予以实施。

8.2 应急程序

8.2.1就地应急

火情萌芽/初始阶段,作业点施工班长应带领员工立即组织就地扑救,同时立即报告应急领导小组;

8.2.2紧急号召

机关、项目部应急领导小组在第一时间内紧急集合,根据火情发出指挥令,义务消防队接到应急指挥令后在第一时间内集合待命/投入扑救;

8.2.3紧急增援

如果火势较大,应急小组应立即致电119当地消防队增援。

8.3 应急疏散

8.3.1当火情严重,为避免不必要的人员伤亡,也为消防队提供良好的扑救环境,应急小组应及时下达紧急疏散令,命令一切无关人员紧急撤离现场;

8.3.2应急小组成员应赶赴现场,就地指挥分流人员疏散到指定地点,并及时报告应急组长,做到有条不紊、忙而不乱。

8.4 现场警戒和保护

8.4.1人员救治

a.消防队员全力以赴在火灾点寻找救护伤亡人员,及时救出火场,就近送医院救治,必要时:

b.应急小组致电120急救中心到现场协助救护和送医。

8.4.2档案资料抢救

a.第一时间内需要抢救的是:企业经营、财务、工程核心机密档案资料;

b.应急小组应及时组织人员将上述资料抢救护送到安全地点,资料员/临时救护责任人要妥善保护,防止意外。

8.4.3物资抢救和警戒

a.保安人员在火情第一时间内应到达现场负责警戒,阻止一切无关人员进入火场;

b.应急小组组织其他员工积极抢救国家、企业和顾客的重要物资如设备、材料、电脑等,以保证灾后迅速恢复生产。

8.5 应急报告和沟通

篇2

(二)小应急包。以保障基本应急为原则,主要配备手充电电筒、口哨、多功能钳、绷带、压缩干粮、矿泉水等物品。

(三)小型演习。从2014年起,每年由区人民政府组织本行政区域内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医院、社区、村委会开展1至2次防灾应急小型演习。

二、职责分工

防灾应急“三小”工程由区人民政府办公室牵头负责,区民政局、地震局、国土分局、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水务局、公安消防大队等部门配合组织实施。防灾应急小册子和防灾应急小应急包按省民政厅分年下达的任务进行落实。防灾应急小型演习由区人民政府统一领导,辖区内各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医院、社区、村委会具体组织实施。

三、工作措施

(一)发放防灾应急小册子和小应急包。2014年至2015年对我区约83000户家庭发放防灾应急小册子和小应急包,2014年发放21000户,2013年发放21000户,2014年发放21000户,2015年发放约20000户。

(二)开展防灾应急小型演习。从2014年起,由区人民政府每年组织本行政区域内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医院、社区、村委会开展1至2次防灾应急小型演习。并将演习情况于每年12月15日前报区政府办汇总后上报市政府办公室。

四、资金筹措

(一)经测算,为全区约83000户家庭每户发放1个小应急包和1本小册子,需经费约207.5万元。争取中央和省、市全额支持。

(二)从2014年起各村委会(社区)开展防灾应急小型演习活动所需经费由各乡(镇、街道)适当给予补助。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医院所需工作经费自行解决。

篇3

组长:

副组长:

二、工作职责及分工

上述分组在领导小组的统筹安排下协同做好此次迎检工作。

工作重点:一是全面查漏补缺,确保“一超六有”全面达标。二是做好核实核准,根据基础信息表对帮扶手册再次进行核实,确保系统登记、手册记录、实际情况“三个一致”。三是加强政策宣传,充分利用走村入户全面宣传本村公共基础设施和村内的积极变化,开展问卷访谈,提高政策知晓率。三是开展环境整治,协助指导贫困户按照“六顺六净”要求,做好家庭环境卫生。

应急处置:接到交办工作任务后,办公室要在第一时间向主要负责人报告;随后,第一时间将主要负责人要求传达到相关责任人;各责任人按方案第一时间赴各自责任工作区域,严格按要求落实事情处置和信息反馈工作。

三、工作要求

篇4

一、指导思想

为落实省、市、区政府有关“十小”整规三年计划,结合*区小液化供应现状,正确处理整治与创业、整治与便民、整治与安全的关系,以抓行业质量安全规范为契机,全面整治小液化气行业市场秩序,大力推广深化提升“配送模式”,切实消除小液化气行业存在的质量安全隐患和突出问题,并逐步建立“业主自律诚信、部门依法监管、社会共同参与”的工作机制,确保小液化气行业质量安全,推进平安*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二、目标任务

2009年是小液化气整治的关键之年、攻坚之年,是整治工作全面开展之年,紧紧围绕“十小”行业的整治目标,重点解决区域内小液化气供应点安全和服务质量方面的突出问题,规范瓶装燃气行业的生产经营行为,促进瓶装燃气行业生产经营方式和组织方式的转变,并将小液化气供应点生产经营情况100%达到标准规范。

三、整治重点

1、重点对象:瓶装液化气供应点和送气从业人员。

2、重点问题:无证照或不按照法定条件、要求从事经营的行为,如:站点不符合“标准”要求的,在民房或住宅内存放液化气,从业人员无证上岗等。

四、工作步骤

整治规范工作从2009年4月至2009年12月,分4个阶段进行。

1、调查摸底。在去年调查摸底的基础上,区燃气办会同各街道(乡镇)对区域内小液化气供应点进一步排摸,全面准确地掌握小液化气供应点的数量、分布和基本质量安全状况,掌握整规工作动态变化。

2、规范服务。在调查摸底的基础上,召开区域内液化气从业人员会议,讲解有关政策和相关规定。对符合设置条件的供应点,作为区域内*第一煤气公司、兴光燃气公司*分公司、白峰液化气储灌站的分支机构;或按照《浙江省瓶装燃气经营许可管理办法》规定的设置条件,成立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液化气供应点;对不符合设置条件的,作为区域内三家瓶装燃气公司的送气员,以增加送气员队伍,扩大服务半径。

统一服务标准,确保连续、安全、标准量化供应,未经批准,未取得瓶装液化气经营许可证不得从事供应液化气,禁止在民房或住宅楼内储存燃气等。

3、依法加强监管,加大打击力度。区城管局会同街道、安监局、公安消防、技监、工商等部门展开执法检查,结合调查摸底的相关信息,对瓶装供应站点进行综合检查。对有倒灌、使用过期钢瓶、短斤缺量、倒残液和沿街摆放充装燃气的钢瓶,利用民房或住宅楼作为燃气储存场所和灌装站点等违规行为进行处罚并收缴钢瓶和非法所得。取缔未经许可,非法从事液化石油气经营的无证无照经营的瓶装液化气存放点。同时,各液化石油气储灌站不得为非法液化气代充点进行充装,提供气源,查出一起、重罚一次。

4、总结提高,健全制度。在总结基础上,针对存在问题,建立长效机制(包括各供应点和送气从业人员的档案、制度、日常监管制度、应急制度等)。

五、主要措施

篇5

中图分类号:TU7 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影响其因素是很多的,其中安全管理作为一个重要环节,贯穿于整个施工过程中,是不能忽视细节的环节。只有对建筑工程施工中的一系列安全问题展开规避与管理,才能保证施工质量的实现,提升相应的效率。对于消防工程施工来说,它的安全管理水平是很重要的,它不仅影响对一个消防施工企业的口碑评价,而且也是一种竞争实力的代表,随着此类施工行业的广阔发展,它的竞争压力是非常大的,为了最大程度的在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需要提升消防施工的水平,它影响整个施工企业的综合效益,对于相关人员以及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是息息相关的。在此情形下,相关部门需要加强对消防施工的重视意识,以实现企业有效的管理。确保建筑工程各个环节得到完善,促进总体效益提升。

一、影响消防工程施工安全的主要因素分析

1、人的因素

目前,很多消防工程的管理人员,对安全管理的认识存在很多不足,未能充分认识到安全管理的重要性,虽然我国出台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和行业规范,但是很多施工单位还是过度追求经济利益,而忽视在安全管理方面的投入。

2、消防工程的设计因素

消防工程中的安全问题,很大一部分都是由于设计上的缺陷引起的,因为有的设计人员在进行设计时,没有同技术人员和施工人员进行充分的协调,导致了设计上的缺陷,有时会带来施工上的不便或施工中的安全问题。

3、消防工程的设计因素

消防工程中的安全问题,很大一部分都是由于设计上的缺陷引起的,因为有的设计人员在进行设计时,没有同技术人员和施工人员进行充分的协调,导致了设计上的缺陷,有时会带来施工上的不便或施工中的安全问题。

4、管理因素

有的消防工程在施工过程中,没有建立完善的组织队伍,如管理人员不足、安全监督人员不到位、安全检查浮于表面、竣工验收过于粗放、安全监督管理程序没有进行严格执行等。因此,管理因素也是影响消防工程安全管理质量的重要因素。

5、施工质量因素

通过调查研究不难发现,很多消防工程的安全问题都是由工程施工中的质量问题引起的。很多消防工程施工单位,由于过多追求经济利益或赶工程进度等原因,忽视了工程施工过程中的质量。例如,有的施工单位没有严格按照相关施工标准或程序进行施工、对设计变更等环节控制不严、频繁更换建筑原材料等。此外,还有的施工单位不具备消防工程施工的资质,施工人员的专业技能不能满足消防施工的需要,这显然都很难保证消防工程的施工质量,对整体工程的安全运行是非常不利的。

二、消防工程施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消防给水管网施工中出现的问题

在有的消防工程施工中,有时会出现把塑料给水管道当作消防给水管道使用或者与建筑消防给水管道连接的问题,这种在消防给水管网中使用塑料给水管的现象不科学的,因为塑料给水管具有受热后变软、强度下降、易燃等特性,所以当火灾发生时,塑料给水管极易发生损坏,无法保证火灾发生时水压和消防流量的需要,将会使消防给水管网输送消防用水的职能和作用受到限制,导致火灾无法及时扑灭等危害。

2、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施工中出现的问题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在施工中存在的问题比较多,主要有:通风管道宽度大于1.2m时,喷头未按照在最恰当的位置,无误保证喷洒动作的及时性和保护范围;感温喷头与周围建筑物的距离过大或过小,有可能会导致喷水时间延误或者喷洒范围过小等隐患;有的喷淋系统未安装末端试水装置,或者将末端试水装置安装在走廊位置,却没有安装地漏和排水管,导致无法试压或者试压流水无法正常排出;水力警铃没有安装在值班室外墙或公共通道的最恰当位置,警报不容易被及时发现,有时会贻误消防时机;消防工程的管道没有或减少了防晃支架的安装;屋顶消防水箱的安装不合格,导致发生火灾时水箱不能及时供水或无法保证正常消防用水量。

3、消火栓安装施工中存在的问题

消防器材是专用器材,是用来扑救火灾的。火灾什么时候发生,人们无法预先知道,所以要随时做好准备。有的业主和施工方存随意更改消火栓箱底预留孔的位置,甚至有些使用气焊来割孔,已经安装的的消火栓,消火栓的栓口的出水方根本就不能够跟墙面成垂直角度,有时甚至因为没有足够的间距,使得消防水带根本就不能安装,或者是安装了的,不能够保证具有正常的出水量。由于有些建筑物实行二次装修,使得一些其他的物品遮掩住了消防箱和附件,在箱门颜色和装饰材料之间没有明显的区别,有的消火栓接口跟消防水带出现随意安扎的情况,或者是没有安装卡簧在接口处等问题,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消防工程的施工质量,有可能会导致很多不利因素的发生。

三、加强消防工程安全施工工作的有效对策

1、重视消防设计,加强新材料、新技术的应用

消防工程的整体施工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设计人员在消防设计环节的设计质量。因此,设计人员在开展消防设计时,一定要严格遵守《消防法》等法律法规,加强同技术人员和施工人员的积极沟通,做好图纸会审工作,避免设计中的问题和缺陷,尽量将各种安全隐患进行有效地规避。在设计过程中,要明确设计单位、总工程师、设计人员的具体责任和义务,做到权责明确。

2、加强消防施工队伍管理

在施工开始前期,要严格对施工单位进行审查,组织对施工队伍进行专业知识的考评,不能达到要求的一律不准参与施工。在施工中,消防设备必须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设备采购,并进行科学的测试,对于不合格的设备一律严禁使用。在工程竣工后,施工单位必须建立相应的消防工程施工质量档案,并完善施工中遇到的难题。

3、建立健全工程安全质量监督体系

消防工程的监督与审查工作的质量和水平,也将对对消防工程的安全管理产生重要影响,这时必须充分发挥监督部门和监督人员的职能和作用,不断被完善监督人员的专业知识结构、专业素质和监督技能。例如,对消防设计的审查,审查人员必须严格按照国家的相关技术规范和设计图纸进行审核,对于发现的问题要及时进行纠正,消除各类安全隐患;在制定安全监督制度时,要实行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检查相结合的方式,确保安全监督人员的及时到位,严格执行各项安全管理措施。

4、做好消防工程的施工质量管理工作

消防工程施工中的安全管理和质量管理是相辅相成的,如果施工中存在安全问题,将很难保证工程施工的质量;反过来说,如果无法保证施工质量,也必然会给消防工程的后续施工和使用埋下安全隐患。因此,在消防工程施工过程中,需要重点做好施工质量管理工作。首先,要保证消防工程施工队伍的稳定性,确保施工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技术素养能够满足消防工程施工的各项需要;其次,要明确施工组织内部相关人员的具体责任,实行质量管理岗位责任制;再次,施工中的各个环节都要严格遵循相关设计标准和制度规范,确保各项质量管理措施的严格贯彻与执行。

结束语

综上所述,消防工程施工中的安全问题是至关重要的,需要引起消防施工人员和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对于其中存在的安全问题以及影响因素,一定要多加强研究和分析,并采取有效的应对策略和方法。同时,工程施工部门要积极加强宣传教育和培训工作,提高全员的质量意识、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尽量将可能发生的消防安全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全面提高消防工程施工中的综合效益,促进企业的又好又快发展。

篇6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步伐加快,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呈现多样化特征。在这个时期,迫切需要大量能够满足现代工程技术发展需要的高素质本科应用型人才。这不仅是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我国高等工程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人才需求与人才供给两者之间正处于一个强烈的磨合期。因此,要求工程类本科院校必须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变化,适时优化人才培养方案,主动探索和构建人才培养新模式,以保证高等教育健康可持续的发展。本文结合沈阳工程学院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就应用型人才培养谈几点认识。

一、准确定位人才培养层次,明确培养目标

人才培养层次的正确定位直接关系到专业的生存与发展。准确定位人才培养层次,明确培养目标是制定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的关键。人才培养目标一般包括人才的层次和人才的规格定位两方面内容。

高等学校培养的人才一般分为学术型和应用型两类。学术型人才是指从事研究客观规律、发现科学原理的人才,主要任务是致力于将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领域中的客观规律转化为科学原理。应用型人才是指利用科学原理为社会创造直接利益的人才,主要任务是将科学原理或新知识应用于与社会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实践领域。在我国,重点高校(985或211类)以培养学术型人才为主,而一般本科院校则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

高等学校培养的人才基本规格可以用知识、能力、素质三要素来描述。一般本科院校培养的应用型人才规格:在知识方面,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知识、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知识以及相关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理论知识,具备进一步发展所需的知识平台;在能力方面,主要包括学习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及适应能力,它集中体现在自然科学、工程科学、工程技术与工程实践四个方面的运用能力,所以工程类本科院校在课程设置上要从这四个方面培养学生的工程应用能力;在素质方面,应用型人才不仅有较高的专业素养,也要有思想政治、人文科学、职业身心等非专业方面的素养[2]。

沈阳工程学院作为工程类一般本科院校,准确评估自身的办学实力,主动适应区域发展环境,将学校的人才培养、师资状况、办学规模、历史传统等要素合理配置。将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人才培养定位为:以电力行业应用型人才所必需的知识、能力和素质培养为主线;面向社会、面向电气工程领域;明确服务于东北三省区域经济;以应用型高级技术人才为培养目标。

二、把握应用型人才主要特征,构建科学的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的载体,实施应用型人才培养必须有相应的课程体系作依托。应用型人才必须突出工程应用能力,紧随社会需求发展步伐,强调行业和产业所需的知识结构,专业知识重组按照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构建具有较强行业适用性和针对性的课程体系,来满足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知识、能力、素质方面的需求。

沈阳工程学院对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进行课程重组与整合,以专业主要课程建设为核心,优化课程体系,更新教学内容,注重课程内容的先进性与实用性。注意课程衔接,加强课程间的统筹协调,避免脱节和不必要的重复,改变课程内容陈旧的状况,提高课程的综合化程度。构建了“平台+模块”的科学完整的课程体系。以理论课程、实践实验课程、综合素质课程为三大平台,课程设有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方向课、通识教育课和集中实践教学环节五个课程模块。调整后的课程设置体现了“强化两头,优化中间”的思想,即强化基础理论课程、强化实践环节、优化专业课程的思想。

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课程体系中,每个课程模块又设置了核心课程。突出核心课程在整个课程体系中的中心地位。所谓核心课程是指把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与人的生存与发展密切联系的知识与经验体系,通过核心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有较扎实的基础理论、更为宽阔的专业知识、较强的工程应用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具备走向社会所必需的素质与能力。

(1)公共基础课课程模块。设置21门公共基础课,共计948学时、55学分。其核心课程包括高等数学和大学外语。通过公共基础课教学,使学生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知识,较好的人文、艺术和社会科学基础知识;较好地掌握一门外语,具有阅读和翻译本专业外文资料的初步能力。

(2)专业基础课课程模块。根据专业的知识结构特点设置11门专业基础课程,共计476学时、29学分。其核心课程包括电路、电子技术、电机学及自动控制原理。课程内容遵循“合理选择,梯度深化,有机结合”的原则,重点设置一批专业基础课。

(3)专业课课程模块。专业课程模块是根据专业特点设置的课程。它以深广适度的公共基础和较宽厚的专业基础课程群为基础,为满足电力行业对人才知识结构的需求,设置“适用对口且高新技术含量高”的专业课体系。专业课模块包括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1)专业必修课。优化专业课程,对课程门数重新整合,压缩总学时,注重工程应用能力培养。设置6门专业必修课,共计322学时、20学分。专业必修核心课程包括电力系统分析、电气设备、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及高电压技术。学生通过此类课程的学习掌握走向社会所必需的素质与能力。2)专业选修课。为了突出专业特色,反映专业、学科发展前沿(智能电网、新能源发电技术、数字化变电站应用技术、直流输电与FACTS技术等),设置16门专业选修课,共计144学时、10学分。整个课程模块注重新知识与新设备的掌握与应用,进一步拓宽了学生专业知识面。

(4)通识教育课课程模块。为提升应用型人才的人文科学、职业身心等非工科专业方面的综合素养,充分体现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科学理念,通识教育课课程模块设置9门通识教育课,共计172学时、7.5学分。通识教育课程是面向全院开设,要求学生必须在每类课程中选修一定的学分。

(5)集中实践教学环节课程模块。按照系统性、层次性与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构建由基本技能(计算机实训、工程制图与CAD实训、金工实习、电工实习、电子工艺实习)、专项能力(电机检修实习、电缆施工工艺实习、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实习、电力系统自动装置实习、专业课程设计)、综合能力(变电站仿真实习、电厂仿真实习)和应用能力(变电站设备装配实习、电气运行实习、毕业设计)多阶段、与理论教学体系有机结合又相对独立的集中实践教学体系。设置22门集中实践教学环节,共计40周、40学分。其核心实践环节包括变电站设备装配调试实习、电气运行实习、电厂仿真机实习、毕业实习及毕业设计。

篇7

作者简介:戴宪滨(1964-),男,辽宁朝阳人,沈阳工程学院电气工程系,副教授。(辽宁沈阳110136)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2)06-0053-01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步伐加快,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呈现多样化特征。在这个时期,迫切需要大量能够满足现代工程技术发展需要的高素质本科应用型人才。这不仅是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我国高等工程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人才需求与人才供给两者之间正处于一个强烈的磨合期。因此,要求工程类本科院校必须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变化,适时优化人才培养方案,主动探索和构建人才培养新模式,以保证高等教育健康可持续的发展。本文结合沈阳工程学院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就应用型人才培养谈几点认识。

一、准确定位人才培养层次,明确培养目标

人才培养层次的正确定位直接关系到专业的生存与发展。准确定位人才培养层次,明确培养目标是制定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的关键。人才培养目标一般包括人才的层次和人才的规格定位两方面内容。

高等学校培养的人才一般分为学术型和应用型两类[1]。学术型人才是指从事研究客观规律、发现科学原理的人才,主要任务是致力于将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领域中的客观规律转化为科学原理。应用型人才是指利用科学原理为社会创造直接利益的人才,主要任务是将科学原理或新知识应用于与社会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实践领域。在我国,重点高校(985或211类)以培养学术型人才为主,而一般本科院校则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

高等学校培养的人才基本规格可以用知识、能力、素质三要素来描述。一般本科院校培养的应用型人才规格:在知识方面,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知识、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知识以及相关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理论知识,具备进一步发展所需的知识平台;在能力方面,主要包括学习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及适应能力,它集中体现在自然科学、工程科学、工程技术与工程实践四个方面的运用能力,所以工程类本科院校在课程设置上要从这四个方面培养学生的工程应用能力;在素质方面,应用型人才不仅有较高的专业素养,也要有思想政治、人文科学、职业身心等非专业方面的素养[2]。

沈阳工程学院作为工程类一般本科院校,准确评估自身的办学实力,主动适应区域发展环境,将学校的人才培养、师资状况、办学规模、历史传统等要素合理配置。将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人才培养定位为:以电力行业应用型人才所必需的知识、能力和素质培养为主线;面向社会、面向电气工程领域;明确服务于东北三省区域经济;以应用型高级技术人才为培养目标。

二、把握应用型人才主要特征,构建科学的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的载体,实施应用型人才培养必须有相应的课程体系作依托[3]。应用型人才必须突出工程应用能力,紧随社会需求发展步伐,强调行业和产业所需的知识结构,专业知识重组按照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构建具有较强行业适用性和针对性的课程体系,来满足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知识、能力、素质方面的需求。

沈阳工程学院对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进行课程重组与整合,以专业主要课程建设为核心,优化课程体系,更新教学内容,注重课程内容的先进性与实用性。注意课程衔接,加强课程间的统筹协调,避免脱节和不必要的重复,改变课程内容陈旧的状况,提高课程的综合化程度。构建了“平台+模块”的科学完整的课程体系。以理论课程、实践实验课程、综合素质课程为三大平台,课程设有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方向课、通识教育课和集中实践教学环节五个课程模块。调整后的课程设置体现了“强化两头,优化中间”的思想,即强化基础理论课程、强化实践环节、优化专业课程的思想。

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课程体系中,每个课程模块又设置了核心课程。突出核心课程在整个课程体系中的中心地位[4]。所谓核心课程是指把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与人的生存与发展密切联系的知识与经验体系,通过核心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有较扎实的基础理论、更为宽阔的专业知识、较强的工程应用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具备走向社会所必需的素质与能力。

(1)公共基础课课程模块。设置21门公共基础课,共计948学时、55学分。其核心课程包括高等数学和大学外语。通过公共基础课教学,使学生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知识,较好的人文、艺术和社会科学基础知识;较好地掌握一门外语,具有阅读和翻译本专业外文资料的初步能力。

(2)专业基础课课程模块。根据专业的知识结构特点设置11门专业基础课程,共计476学时、2分。其核心课程包括电路、电子技术、电机学及自动控制原理。课程内容遵循“合理选择,梯度深化,有机结合”的原则,重点设置一批专业基础课。

(3)专业课课程模块。专业课程模块是根据专业特点设置的课程。它以深广适度的公共基础和较宽厚的专业基础课程群为基础,为满足电力行业对人才知识结构的需求,设置“适用对口且高新技术含量高”的专业课体系。专业课模块包括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1)专业必修课。优化专业课程,对课程门数重新整合,压缩总学时,注重工程应用能力培养。设置6门专业必修课,共计322学时、20学分。专业必修核心课程包括电力系统分析、电气设备、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及高电压技术。学生通过此类课程的学习掌握走向社会所必需的素质与能力。2)专业选修课。为了突出专业特色,反映专业、学科发展前沿(智能电网、新能源发电技术、数字化变电站应用技术、直流输电与FACTS技术等),设置16门专业选修课,共计144学时、10学分。整个课程模块注重新知识与新设备的掌握与应用,进一步拓宽了学生专业知识面。

(4)通识教育课课程模块。为提升应用型人才的人文科学、职业身心等非工科专业方面的综合素养,充分体现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科学理念,通识教育课课程模块设置9门通识教育课,共计172学时、7.5学分。通识教育课程是面向全院开设,要求学生必须在每类课程中选修一定的学分。

(5)集中实践教学环节课程模块。按照系统性、层次性与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构建由基本技能(计算机实训、工程制图与CAD实训、金工实习、电工实习、电子工艺实习)、专项能力(电机检修实习、电缆施工工艺实习、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实习、电力系统自动装置实习、专业课程设计)、综合能力(变电站仿真实习、电厂仿真实习)和应用能力(变电站设备装配实习、电气运行实习、毕业设计)多阶段、与理论教学体系有机结合又相对独立的集中实践教学体系。设置22门集中实践教学环节,共计40周、40学分。其核心实践环节包括变电站设备装配调试实习、电气运行实习、电厂仿真机实习、毕业实习及毕业设计。

学生在进入大三开始,加大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的力度。通过实验课、实训教学环节,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素质、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把学生培养成能动脑、会实践、懂设计、精操作、有系统概念的工程应用型人才。

三、结论

现代电子科学和计算机技术飞速发展,并迅速渗透到传统的电工学科的各个领域,使电工学科的理论和技术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应用型高级技术人才需求量将会越来越大。作为工程类本科院校应该准确把握人才培养定位,积极地探索适合当今社会所需要的应用型高级技术人才培养的新方法,构建具有较强行业适用性和针对性的课程体系,来满足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知识、能力、素质方面的需求,迎接新时代对我国工程教育的挑战。

参考文献:

[1]章跃,朱永江.工程应用型本科教育内涵及其人才培养模式建构[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0,(7):7-9.

篇8

加工

购买、运送和存储食品后,食品的生命周期中的下步是烹调前的加工准备阶段。这个阶段的食品安全问题包括正确的解冻技术、员工的个人卫生(包括正确的洗手方法)、分隔生食原料和即食食品及其器皿、消毒,此外最重要的点是,尽量减少食品在危险温度区(4~60℃)内的时问。

加工食物之前,正确解冻食物是至关重要的,因为不当的解冻技术可能会导致危害细菌的生长。即使食品冷冻储存,细菌仍然可能存在。如果食物在食品危险温度区内解冻,细菌有可能极快生长和大量繁殖。要正确解冻食品,餐馆应选择使用以下几种解冻技术之:在冰箱解冻、流动冷水解冻、微波炉解冻或直接烹饪解冻。

食物加工时,最核心的问题之是操作人员的手部卫生。食品加工人员不仅应经常洗手,也应该使用含有安全成分的洁手消毒液,因为他们天中随时与食品接触。而且还应特别注意采用正确的洗手程序。NEHA提供了有效洗手程序的详细说明,其中包括洗手时问应至少20秒。其他卫生问题,包括穿着清洁的烹调/力口工服装、佩戴围裙和手套、尽量少戴珠宝等以减少食品污染的机会。

加工过程中的食品安全隐患自于可能的交叉污染。细菌不仅存在于食品和人员表面,还可能隐藏在砧板、台面和厨房设备表面。应注意对其清洁和消毒,使用热水和肥皂,用清洁布和纸巾清洁。如可能,应分用不同类型的食物加工工具,如区分使用红肉与家禽或鱼的砧板和器皿,抹布也应定期清洗。烹饪

所有生食,特别是动物产品和农副产品都具有滋长危险细菌的潜力。只有通过烹饪使其达到特定的内部温度并烹饪长达定的时问,才能确保摧毁这些细菌。例如,FDA食品法典要求,家禽内部温度需要达到73.8℃且烹饪时问持续15秒,而猪肉内部温度需要达到62.7℃度且烹饪时问持续3分钟。

餐厅管理人员必须确保厨师了解和遵循这些要求,并使用适当的监测和检测设备。厨师需要懂得使用不同的温度测试工具,如探针、双金属和红外测温仪等。除了监控内部温度,厨师们还必须遵循所有加工食物安全协议清洗和消毒设备和器具。每次烹调过程中使用完温度计后必须使用酒精及擦拭湿巾进行消毒。

冷却、再加热和保温

食物煮熟后或吃剩的食物必须经过正确冷却之后再返回冰箱。食品必须尽快冷却以避免污染。FDA的食品法典建议,食品应在2小时内从60℃冷却到21.1℃,然后在4小时内从21.1℃冷却至5℃。这个过程需要厨房工作人员用探头、双金属或红外测温仪手动监察,或使用自动加热/冷却监测温度计。如果食品不符合FDA的食品法典冷却的时问要求,这些专业的自动化温度计可以发出警报。如果食物冷却方法正确,显示

个视觉指标通知厨房工作人员。

旦食品达到21℃,那么它就可以被转移到冰箱进步冷却。加快冷却速度的处理方法:将食物转放到浅浅的平底锅将有助于驱散热量,或使用冷却桨搅拌热的食物。使用不锈钢作为容器,将食品放置在冰浴的容器内冷却也是有效的方法。食物处理人员必须验证食物正确冷却后再移到存储柜中。

加热和保温食品必须迅速通过危险温度区以避免污染的道理样,根据FDA的食品法典规范,重新加热的熟食,应在两小时内迅速重新加热到内部温度73.8℃,并保持该温度15使用恰当的仪器监测内部温度是必须的,探头和双金属温度计是理想选择。此外,必须利用适当的设备,如预先加热蒸汽表,冷却浴盘等。保温食物的温度必须始终通过现场温度计检查,必须定时搅拌以保证正确的温度监测。

供应

供应食物时,至关重要的是相关人员要严格遵循卫生程序。应使用正确的洗手方法,不仅要经常洗手,而且还要确保频繁地洗手:如触摸人体部位后,如厕后,咳嗽、打喷嚏或清洁卫生后。减少食物受污染的机会,如穿干净的衣服,长发掖于帽下,或使用适当的发网,同时手部尽量减少佩戴珠宝。

其他减少污染的途径包括:处理餐具和供食器皿时,最大限度地减少手接触。食品人员拿眼镜应拿根部,拿盘子应拿其外缘或底部,用钳夹盛冰及使用其他供食器械时手握把柄,还必须在处理脏餐具后洗净手部。即使准备自家的食物,也应有套处理食物的方法,使用适当的器皿,经常清洗,并保持适当的温度。

FDA的食品法典指出生冷食物必须保持低于5℃,热食必须监测并保持在57.2℃或以上。要经常用适当的双向金属或探针温度计监测温度,食物应经常搅拌,以保持致的温度。此外,必须使用喷嚏屏隔以防止食品受污染:必须使用清洁和消毒用品:每种食品必须有其自己的公勺放在食品内,而不是放在旁的盘上;经常为客户换用干净的盘子。

DeItaTRAK公司推出一系列用于加工、烹饪和供食的工具

有许多工具都可以在准备饭菜和供食服务阶段确保食品安全。据美国农业部的统计,四分之的汉堡在达到个安全的内部温度之前就变成棕色了。光靠质地和颜色不足以确定食品是否已经达到建议的内部温度而可以安全食用。下面列出了加工、烹调和供食阶段的温度监测工具。

1.烹饪服务方面

DeltaTRAK的数字热电偶温度计专门检查烹具表面、空气/天然气温度以及用贯入探头探针检查食品。在加工、烹饪和服务过程,FlashCheck数字探头温度计用检查食品原材料、食品在烹饪中、煮熟后或冷却中的温度,是在食品烹饪和服务过程,或任何阶段中检查食品温度的理想选择。FlashCheck温度计使用不锈钢针式探头,反应迅速,更方便检查细薄类食品,如鱼片。

ThermoTrace红外测温仪可测试非常热的表面。在食品加工和烹饪过程中,厨师用它测试烘烤炉具以确定其使用前是否达到合适的温度。双金属温度计是极具成本效益的温度计,通常被称为袖珍温度计,可在烹饪过程中监察高温液体,或在供应时监测自助餐线上的食物。

Fl ashCheck棒棒糖式最低/最高探针温度计是用检查和记录食物在冰箱、冰柜,或保温条件下的最低和最高的中心温度。这款防水温度计也可在洗碗机中使用,以验证和量化商业洗碗机的最终冲洗温度。

DeltaTRAK的最低/最高数字报警温度计可监测沙拉酒吧、陈列柜和水箱温度,其显示屏完全可视,并可以发出温度警报。

DeltaTRAK的加热/冷却温度计在烹调或降温期问提供全自动化的温度监测。该温度计是确保食品降温冷却和重新加热过程遵循FDA规范的理想选择。

2.消毒方面

消毒工具确保食物加工人员准备和提供安全食品给消费者。下列各阶段的消毒工具包括擦巾、试纸、温度标签和洗碗机温度计。

FlashCheck棒棒糖式最低/最高探针温度计用在洗碗机中,可以验证和量化商业洗碗机的最终冲洗温度,从而起到消毒的作用。

DeltaTRAK氯试纸用于低温洗碗机中炊具和餐具的消毒,确保适当的氯水平。

篇9

一、高层建筑消防安装工程施工及要注意问题

1.为保证高层建筑的消防系统在最大程度上发挥出其应有的价值意义,其在安装建设施工阶段的各项操作和对于质量的监管将成为其价值体现的最重要阶段。通过对其安装施工标准的技术交底,对其有明确的认知的基础上进行相关的施工建设,以保证其质量符合设计标准要求;其次,对于消防系统中所用到的各种系统元件要进行必要的质量检测,检测合格的才能应用到实际的施工建设中;最后,在实际的施工安装过程中强化对个质量控制点的监管,以便对施工中的出现的各种问题。

为保证自动报警系统能及早发现并通报火情则必须保证按规范要求布线,避免采用布强电线路的方法超规范限定拉力布线,必须有布线标记并设专用接地线;探测器及报警按钮的接入导线颜色、余量、安装牢固程度及其倾角、与墙端距离等应符合设计要求;控制室及防烟排烟机房和电梯房内电源均应为双回路供电且必须有消防电源标志;火灾报警控制器及区域显示器型号、安装尺寸及牢固程度、内配线编号、接线余量及绑扎、接线端子根数、主电源引入方式、主备电源容量试验、电压及负载稳定度、自检功能、消音复位、火警优先、报警记忆功能以及消防电源及控制器电源等均应符合要求。

2.综合调试阶段施工技术及要注意问题。消防工程施工完成后,应及时组织各系统的综合调试以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设计方案的要求,保证消防安全,重点要做好以下工作:在系统内全部喷头安装完成前按设计压力要求对整个供水系统管网进行全面的水压强度及严密性试验,待系统检验合格无渗漏现象后进行冲洗,冲洗过程中应将止水阀及报警阀拆卸以便于对仪表进行保护。冲洗过程中冲洗速度不应小于3m/s;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及其联动系统功能试验主要包括故障报警、火灾优先及其记忆功能、反馈信号的测试等。同时还应对电气系统进行绝缘电阻及接地测试,电气设备及照明设备进行试运转及通电检查,对供电主电缆及母线进行绝缘电阻摇测,并应保证系统联合接地电阻不大于1Ω等。

二、消防工程施工主要内容

1.消防水系统设置及施工。

(1)泵房湿度控制。楼房泵房集中设置,包括生活泵和消防泵。生活泵采用变频技术,消防泵采用较先进的软启动技术,由于控制柜内的主要元件如变频器、可编程控制器或软启动器等对工作环境的要求很高,而水泵房又是整个水系统清洗、试验调整最集中的场所,所以,必须控制地坪积水,隔氏湿度其措施一是土建方面按要求设置地坪排水明沟水井、控制柜底加10cm厚素混凝土及控制地坪坡度等;二是给排水的设置方面考虑以下两点:①管道系统上的试验和泄压管直接接回消防水池以降低运行成本,减少高压力泄水溅开:②泵组地坪四周报警阀组下设置明沟,因为泵体有放空阀,泵吸水处有过滤器,在安装、清洗、调试时有大量水涌出;三是在通风组织方面,原设计泵房只考虑了排风而未考虑通风,由于泵房设置在地下室,只有1个出入口,这时若简单地设置壁式轴流风机,泵房内或无法及时补气,或无法及时排气,都将导致换气不充分、换气效果不好,无形中会增加空气的湿度。

(2)合理设置压力指示装置。①消防系统按规范要求在泵房、屋顶试水栓、每层喷淋末端放水处均应设置压力表。但由于该组团式商住楼消防室外网庞大,参建单位多,施工质量不一,如果发生漏水难以排查,会延误整个消防工程的进程。因此,在合理的位置增设压力表有利于管网排查及调试。在早期灭火屋顶水箱的补水管上设置。通过在该处设表有利于生活水系统的调定,即生活水泵出水压力设定,保证消防系统内及时补水及早期灭火的需要。②在进户室外总阀(按幢或单元统计)靠近户内管道或立管底部设置压力表,通过这些压力表将庞大的室外消防管网切成各自独立的部分,通过总阀可以轻松地观测到管网上水压传播的情况以及各子系统的保压情况,判别管网故障,方便消防管网的调试、试水工作。

(3)室外消火栓的设置。①如按单栋计算,室外消火栓的设计数量按GB50045-95(2005版)《高层民用建筑防火设计规》的规定应为10个,但组团中相邻高层建筑的室外消火栓在满足用水量的前提下可以共用,实际数量为5个,既满足了消防要求,又避免了重复建设。②室外消火栓的布置首先必须保证其无障碍性,即室外消火栓必须能让消防员无障碍使用,包括标志栓口朝向要方便接水带,共用时不允许包在围墙内等:其次是满足距离的要求,规范规定外消火栓距建筑物外墙宜(不少于5m且不大于40m,距路边宜不大于2m。鉴于这种情况,现场施工中将室外消防接合器(包括喷淋、消火栓)到最近的室外消火栓的距离均做到40m,以便为灭火工作争取更多的时间。

2.建筑电气设置及施工。

(1)双速排烟风机的设置。商住楼地下车库的送风及排烟大多采用双速风机。普通的双速风机的原理是平时开低速排风,火灾发生时接消控中心指令转为高速运行排烟。当排烟风管内烟气温度>2800°C时,排烟防火阀关闭,联动排烟风机停机根据这一原理,笔者与设计人员研究采用双速风机控制原理,控制分为现场控制箱控制和消控中心多线控制。

(2)非消防电源的切除。该小区不但考虑到火灾发生时一些会助涨火势的非消防电源的切除,如常用的送风机、诱导风机等设备,还考虑到一些危害消防人员实施扑救行动的非消防电源的切除,如地下车库照明等,而后者往往容易被相关人员忽视。

(3)消防开关量信号输出的早期试验。消防系统中水流指示器、信号蝶阔、正压送风口防火阀等装置的信号反馈等,均通过消防开关量信号输出来实现。在该组团施工期间,提前对这些开关先行单独试验、检查,有故障的及时排除,这一点对消防调试、检测及验收有极大的帮助。

施工中做了两套直流小电路来解决这个问题,一套用作模拟消防联动信号:一套用作模拟消防反馈信号根据消防产品说明的联动或反馈直流动作电压,配好电池组及相应电压等级的灯泡及开关,并在串联电路中做一副活动夹式的触头。

3.防排烟和通风空调。(1)防止风管漏风。在施工过程中对施工工艺、设备和施工人员素质等方面加强管理,特别是对镀锌风管的咬口处、管段与法兰翻边处及GRC风管的法兰连接处等易产生漏风的部位重点控制。(2)防止正压送风及排烟竖井漏风。在施工过程中应引起重视。如有的工程管道井内脚手架搭设孔、施工预留洞、砖砌体的搭缝等未按要求处理,导致风量不达标,甚至通过孔洞漏掉的风量比通过送风口的风量还要大。(3)减小管道井阻力。若管道井沿程阻力过大,会造成正压送风井的顶部楼层及排烟井的底部楼层的风量减小。该工程中要求对风井进行抹灰处理,以减小阻力、保证风量。(4)风机压力、总进(排烟)风管尺寸的确定。设计上通常按风量及风速确定管道尺寸,再由管道尺寸来选配风口。普通通风空调系统风管内风速为3~6m/s,而消防送风(排烟)风管内风速≤15m/s,由于风管沿程阻力和部件摩擦阻力均与风速v2呈正比,因而消防送风排烟系统中总的进风口和排烟口的局部阻力比普通系统大6~25倍。该工程总进风(排烟)口选用侧壁式外墙风口(带防虫网),其局部阻力较大。

三、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实际工作经验对高层建筑消防安装工程施工中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简要的论述,希望上述内容能为我国的高层建筑消防系统施工安装提供一定的价值作用。总之,高层建筑的消防按系统的建设不仅关乎着建筑工程整体社会价值的和经济价值的实现,更关系到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强化高层建筑消防系统的安装施工质量刻不容缓。

参考文献

[1](2010年版)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篇10

高层建筑,一般是指楼层在10层以上,建筑高度在24m以上的现代建筑类型,随着我国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加,土地使用面积的逐渐减少,使得高层建筑项目成为我国工程施工项目的主要发展方向。由于高层建筑自身相关因素的影响,使得高层建筑的消防安装工程成为最为建筑施工工作重要的内容,如果建筑消防安装工程不合理,会导致建筑消防工作无法有效开展,从而酿成严重安全事故,造成人员的大量伤亡以及经济财产的重大损失。

一、高层建筑消防安装工程的常见问题分析

(一)自动喷淋系统问题

自动喷淋系统,用以在火灾事故发生之后进行火势的控制以及火灾事故的消除,目前我国高层建筑中普遍采用自动喷淋系统,作为火灾事故消除的重要手段,如果自动喷淋系统在火灾事故发生时无法起到良好效果,将会带来严重后果。自动喷淋系统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1、自动喷淋系统的感温元件问题

自动喷淋感温元件在感受到外界温度变化后,就会向操作系统反馈信息,操作系统便会启动自动喷淋系统,开展相应的灭火工作,感温元件不灵敏,感温元件质量不过关,将会很容易导致自动喷淋系统启动过慢或无法正常启动,这样就会导致错过火灾事故的最佳扑灭时机,导致火势的蔓延,最终酿成严重的安全事故。

2、自动喷淋喷头的安装高度过高

自动喷淋系统对于整个高层建筑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自动喷淋喷头作为自动喷淋系统的出水装置,如果安装过高或过偏,会使得系统喷淋效果不理想,消防用水无法正常的喷洒在保护范围内,最终导致无法有效的扑灭火灾和控制火势。

3、水力警铃安装问题

水力警铃,用以对值班人员或场内其他人员报告火灾事故,并调动相关资源开展灭火工作。水力警铃一般安装在公共通道或值班室的外墙上,当自动喷淋系统启动之后,由现场人员进行事故的反馈,确保相关消防工作的及时开展。但目前许多高层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水力警铃的安装位置并不合理,使现场人员不能及时发现水力警铃,从而延误报警时间,造成火势的难以控制。

4、消防水箱安装问题

消防水箱是喷淋消防系统的重要组成单元,消防水箱用以对消防用水的存储工作,以保证火灾事故发生后能够及时的进行消防供水,确保喷淋消防系统的正常运作。目前,消防水箱安装存在很大的问题,比如消防水箱同生活用水水箱共用,且没有良好的技术设施保证水箱内水量的充足,造成喷淋系统启动后水量得不到及时供应。

5、管网安装问题

据相关施工技术规定,消防管网安装时,需要针对不同管子进行不同的技术施工,以提高消防管网稳定性,确保消防工作的顺利开展。比如,管子公称直径小于或等于100mm时,需要采用螺纹连接技术,当管子直径超过100mm时,则需要采用沟槽管件进行管道连接,如果管网需要方向改变,必须要架设防晃支架,确保管道的稳固。但是目前我国部分高层建筑并没有严格按照相关技术规范进行设备的安装,导致管网稳定性大大降低,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严重的质量问题,造成消防工作无法有效开展。

(二)消防栓问题

消防栓是高层建筑中必不可少的消防设施,用以对火势的控制和扑灭,减少火灾事故对人员的伤害,减少经济财产的损失。目前我国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部分施工单位随意改变消防栓箱底预留孔位置,造成消防栓内水流无法以90度的方向进行正常输送,导致消防栓水流受到严重影响,造成消防工作无法有效开展;部分高层建筑无法满足常高压消防给水系统的使用条件,建筑施工单位依旧按照常高压消防给水技术进行消防设施的安装,以压缩施工成本,但是造成了消防效果的下降,对建筑本身也有一定的影响;部分高层建筑消防箱安装位置不规范,导致消防箱受到建筑结构和杂物遮挡,在火灾事故发生后,无法快速确定消防箱位置,造成火势的扩大,给火灾事故的抢救带来严重影响。

二、高层建筑消防安装工程的应对措施

(一)加强火灾隐患控制,杜绝火灾事故的发生

减少火灾事故的发生几率,对于高层建筑安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工程施工过程中,要做好对工程施工、工程设计、工程验收、工程监理的监督工作,规范作业标准,从根本上减少工程施工所造成的安全隐患。政府相关部门要加强同消防部门的合作,坚强对建筑工程消防工程的检查力度,及时发现高层建筑消防问题和不安全隐患,并制定相关整改措施,及时解决安全隐患问题,并且对负有重大责任的建筑单位加重处罚力度,提高建筑单位安全意识。

(二)加强自动喷淋系统的安装和检查工作

高层建筑自动喷淋系统是消防工程中的重要内容,自动喷淋系统的正常有效运行,是保证灭火效率,控制火势蔓延的重要手段。在高层建筑消防安装工程施工过程中,首先要对工程施工材料进行认真的检查和检验,保证相关施工材料的可靠性和有效性,比如感温元件质量、管道质量等,保证火灾事故发生之后,自动喷淋系统能够充分发挥作用。自动喷淋喷头和感温位置和高度要根据建筑楼层实际环境进行安装,保证感温元件快速感知温度变化,及时发送反馈信息;喷头高度要适当,并保证良好的洒水范围,避免洒水死角或洒水范围过小等问题的发生。自动喷淋系统的水箱应该尽量同生活用水水箱分离,保证消防水箱内的水位正常,使火灾事故发生后,消防水箱能够及时进行消防用水的供给和补充,确保消防灭火效率,避免洒水效果不足而延误灭火时机。自动喷淋系统要定期开展检查和维护工作,对无法正常启动的喷淋喷头进行更换和维修,确保喷淋系统的正常运作;做好消防水箱的检查工作,检查水位是否合理,检查管道是否通畅等等。

(三)加强消防栓的安装工作

首先,高层建筑内消防箱必须要按照相关施工标准进行统一的安装,保证箱底消防水管的角度保持90度,便于消防用水水流的顺利通过。消防箱的安装位置必须要固定,且具有明显的提示标志。消防箱周围不能堆放杂物,也不能被相关建筑结构所遮挡,以确保火灾事故发生后现场人员或消防人员能够及时找到消防设备,确保消防工作的顺利开展。消防箱也要做好定期的检查和维护工作,检查水带有无破损现象,对金属物件开展相应的防锈工作,并做好消防箱周围杂物的清理工作,确保消防箱的正常使用。

三、总结:

高层建筑消防工程建设,对于高层建筑安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必须要规范消防工程建筑标准和施工规范,避免违规作业的发生,保证消防系统的正常运行,减少火灾事故发生几率,确保高层建筑的使用安全。

参考文献:

[1]毛日泉.关于消防安装工程施工若干问题的探讨[J].建材与装饰(中旬刊), 2008, (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