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建设论文模板(10篇)

时间:2022-12-30 02:11:07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德育建设论文,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德育建设论文

篇1

新课程改革正在神州大地上如火如荼的展开,在德育教学中,一个突出的改变就是提出了“生活德育”的口号,这个口号的提出,不仅在德育的课程基本理念、建构方式、教材编写要求、课程评价侧重等几个方面发生了巨大的变化,[1]而且在德育的网络上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种变化的出现,不仅是对以往德育的一个反思,也是对有效德育网络建设的一个重新阐释。

一、以往德育网络存在的问题

在以往的德育中,学校作为德育的主要阵地,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而家庭和社会作为辅助阵地,其重要性一直没有得到重视。虽然以学校为主,家庭和社会为辅的德育教育网络一直是德育网络建设的基本框架,但建立在以往德育课程上的德育教育网络,很难把学校、家庭、社会这三者结合起来,其原因在于:

1.德育在学生总体测评中地位薄弱

长期以来的教育政策使得文化成绩一直是衡量学生好坏与否的主要标准,而学生的道德水平作为文化成绩的辅助评价标准并没有得到普遍的重视。对于家长而言,孩子如果成绩好,在品德方面只要不出现重大的问题,道德水平的高低往往不会成为影响家长评价的因素。加之高考这根指挥棒的作用,使得人们更多关注的是文化成绩,虽然在近几年的高考选拔中,对道德的要求也是逐年上升,但出于升学率和学校声誉的考虑,学校经常会人为拔高学生的道德评分,尤其是成绩优秀而道德水平不高的学生。这就给学生和家长传达了“德育不重要的讯息”,从而使得家庭这一德育环节一直处于薄弱的态势,随之社会对此也会采取漠视的姿态。

2.德育的课堂化难以开展校外德育网络的建设

德育教学一直以课堂教学为主,这是我国多年以来的惯例,忽视了其他的德育方式,往往是出了课堂,德育也就算是结束了。这种德育方式人为的把德育分割了开来,没有看到德育是渗透在生活中点点滴滴的教育,教育方式的刻板,使得家庭和社会都没有看到自己在德育过程中的重要性。家庭往往认为德育是学校的事情,加之学校往往不主动采取措施进行社会德育,所以家庭和社会也就在无形之间被排斥在德育的圈子之外。

3.书面考试为主的德育测评把德育限定在书本上

德育的测评一直是引导德育教学的指挥棒,而以书面测评为主要考试方式的德育测评把德育变成了道德知识的教育,重向学生传授道德知识,轻学生自身行为实践,重道德认知考察,轻道德情感内化。这种测评方式使得德育教学很难在课堂之外开展下去,学校及师生都没有在课堂之外,书本之外进行德育的意识。这就使得家庭和社会德育的开展比较困难。

二、新课程改革对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德育教育网络的促进

“生活德育”的提出,使德育教育网络的建设在时间和空间上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时间上,不再仅仅局限于课堂上,在空间上,不再仅仅局限于学校里,而是把德育扩散到了生活的点点滴滴中,渗透在了学生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包括了家庭和社会。其理论立足点在于:

1.生活德育符合了学生生活的真实情境

作为社会人的学生不可避免的要受到来自于各个方面的信息的冲击,仅仅凭单纯的书本德育很难全面的反映学生生活的实际。生活化的德育在德育内容上更贴近学生的生活。社会生活是道德及其教育的起点,道德始终存在于人的社会生活之中,起源并服务于维护社会秩序和增进社会团结的社会需要,脱离了人与他人、集体、国家的社会关系,无所谓道德可言。生活化的德育把学生真正融入进了这个社会,真正地去体验这个社会的道德准则,而社会生活本身是综合性的,它从家庭、集体、社会、国家、世界等不同方面,呈现出人与他人、社会、环境、文化的多种多样的相互作用关系,进而对人的道德发展提出了多角度、多层面、多水平的要求。[2]

2.生活德育重视社会实践内容的教育

新课程内容是动态综合性的,其立足点在于学生的生活范围是逐渐从家庭、学校、社区向更广泛的社会领域扩大的,他们的思想品德是伴随生活范围的扩大而发展的。因此,当前学校德育课程以“品德与公民”为主线,按照学生生活范围不断扩展的逻辑,从“成长中的我”、“我与他人的关系”、“我与家庭、学校、社区、国家和社会的关系”等相互递进的层面,将心理健康、道德、法律和国情等内容有机综合于“品德与生活”(小学1-2年级)、“品德与社会”(小学3-6年级)和“思想品德”(初中)课程之中。[3]这样的建构方式,既使当前学校德育课程适应了学生成长的动态性,又使学校德育与社会和家庭德育紧密结合了起来,充分调动了家庭和社会的积极性。

、新课程改革中德育教育网络建设的注意点

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教育模式长期以来一直被作为口号在提倡,虽然说的很多,但在实际实施中却存在诸多困难,一方面固然因为以往德育课程设置上的不合理,没有提供可以调动家庭和社会参与的机制;另一方面学校在建设家庭和社会德育环境方面也存在不少问题,从而使得校外德育网络的建设一直处于很薄弱的地位。因此在构建三位一体德育网络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重视家庭教育对学生道德发展的影响,学校要与家庭保持密切联系。

以往学校与家庭的联系基本上以家长会为主,偶尔穿插一些教师家访或者家长的校访,但无论数量还是时间上都是屈指可数,对学生的德育发展并不能产生多大的实际作用,因此,学校在与家庭的联系上应将家访作为对班主任考核的内容之一;同时,办好家长学校,分期分地区举办各种活动,交流和推广经验;其三,建立家长委员会,定期研究对学生的教育问题。[4]

2.学校与社会有机结合,创建良好德育社会环境。

社会德育一直是我国德育领域较为困难的领域,随着社会媒体的迅猛发展,各方面的信息对学校德育起着巨大的冲击,如何在这种变化迅速,充满各种诱惑的时代环境下让学校德育的效果真正体现出来,社会德育体系就必须充分建立起来。社会德育的建立,应该包括两方面,其一是小社区德育体系,这包括学校所在社区的德育建设和学生所在社区的德育建设两个领域。随着社区范围的不断扩大,社区对学生的影响也与日俱增,成为不容忽视的力量,如何对这股力量好好加以利用,也成了放在学校和家长面前的一个难题。要建立良好的社区德育网络,要求学校充分调动社区的教育资源,互相合作,为学生提供一些参与社区建设或实践的机会,并且充分发挥社区的监督反馈作用,对学生的不道德行为要迅速做出反应和向学校反馈。社会德育的另一方面是大社会德育体系,这是针对全社会的德育而言的,这是全民素质的提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而不仅仅是学校的一己之力可以为之的。对于社会上的不正之风,学校的教育目标和社会的教育目标必须要保持一致,在其中,社会大众媒体的作用不可忽视,而事实上,媒体已经成为了道德教育的一个重要的工具,其拥有的观点往往成为了学生主要的道德引导机制。因此,加强媒体的道德宣传力度对学校德育的成效起着重要的影响。

总之,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德育网络的建立对受教育者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它们在教育方式及教育内容上各具特点,难以互相取代;三者的分离与脱节也不利于德育的发展。因此,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一体化的德育网络,是取得教育合力,提高德育质量和效果的重要方式。[5]

参考资料

[1][2]乔建中.当前学校德育课程改革的走向.[J]思想·理论·教育.2003.12

篇2

(一)职业学校宿舍文化的一般性

1.分离性特征联合国国际21世纪委员会主席雅克?德洛尔在《论未来教育》一书中指出:“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生存是未来教育的四大支柱。”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导致社会竞争加剧,社会生活节奏加快使生存教育更加重要。职校学生中多是独生子女,且大多第一次离家寄宿,生存能力普遍缺乏。在我校每年的新生入学场景中,父母在宿舍里忙前忙后,子女在一边闲来无事是较普遍的现象,导致住宿期间自理能力存在很大的问题,因此对他们进行生存教育十分必要。2.感染性特征人是群居的动物,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句话用在宿舍文化的相互感染上同样适用。同一个宿舍的在长时间的相处下,耳濡目染,相互学习彼此的优缺点,根据问卷调查的数据分析,大部分同学在经历校园活动时做出的决策会受其他宿舍成员的影响,只有极个别的同学会坚持自己的意见,因此宿舍文化具有极强的感染性,宿舍某一人的某一些品质例如:积极上进、守望相助、讲究卫生等会成为这个宿舍的集体品质,反之,某一人的好逸恶劳、颓靡不振、冷漠自私也会影响整个宿舍。

(二)职业学校宿舍文化的独特性

1.专业化特征职业教育坚持以能力为本位的办学理念,强调动手能力培养。职校的宿舍文化一般与所学专业和课程相结合,在宿舍的内部建设中,每间宿舍除了要达到的诸如:地面干净、学习与生活物品摆放有序这些常规要求之外,各系部可因地制宜,将自身的专业特长渗透到宿舍文化中,使宿舍成员的技能得到有效提高,例如,笔者所在学校的艺术设计专业会在宿舍内张贴极具视觉冲击力的画面,甚至室内艺术设计方向的学生会重新设计装潢其宿舍;服装设计系则是会将缝纫布艺的元素体现在宿舍内,统一的床帐、统一的靠垫坐垫等,无不体现出专业化特征。2.封闭性特征就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发展趋势来看,职业类学校的后勤化管理就略显滞后。由于空间的局限,宿舍区主要由一间间宿舍构成,缺少一个公共活动的区域,导致住宿生回到宿舍区域等于直接进入自己的小天地中,宿舍间自发性的互动甚少,造成职校宿舍文化的相对封闭与单一。同时,我校根据学科的特点,将大部分男生划分在一个校区,女生划分在另一个校区,长期的人际交往中都相对缺乏异性的正常参与,久而久之,投射到宿舍文化上也表现出狭隘封闭的一面。

二、德育功能在职校宿舍文化建设中的体现

宿舍是职校生学习和生活的主要场所,职校宿舍文化是作为一种子文化,产生于学校这样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和环境之中,毫无疑问,它总是会以直接或间接的方式对大学生正确的道德观念、价值观念、行为习惯、心理健康以及职业素养等方面产生重大影响,发挥重大作用。

(一)宿舍文化建设体现出的生存教育功能宿舍文化的首要环节是宿舍文明,包括宿舍环境文明、住宿生行为文明等方面,属于生存教育的功能范畴。如室内外环境保持清洁卫生,物品放置整齐有序—被子叠成豆腐块,鞋子摆成一条线,脸盆牙具排成线。整齐划一,严格规范,起床入寝有章必循等。这些可培养学生自我料理个人生活的能力;严谨有序的生活作风;良好的个人生活习惯,从而达到居住环境和个人起居生活文明化。寝室同学举止合乎规范——开门轻轻,关门悄悄;说话讲教养,办事讲形象,此为人际行为的文明化。这些可增强同学与人共处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生活修养。大学生人际行为文明的关键是室友的长期共处,在互助磨合中成长。容人律己,。培养理解和宽容之心,悦纳别人的同时,感到被悦纳的快乐。培养同学与各种人长期共处和处理生活中各种问题的能力。

(二)宿舍文化建设体现出的律己与律他相互促进的功能宿舍是校园里参与人员最广泛、最具自主精神的校园文化活动。“学生是校园文化的主体”在这里得到淋漓尽致地证明。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生活起居,自我料理,“自己的事自己办,自己的家自己管”。无处依赖的生活,增强了自主性。在学校,同学们一般以单个寝室为单位参加班级,以班级为单位参加系部,以系部为单位参加学校的各类活动。这样不仅锻炼、完善了自己,而且使一些原本缺乏独立性、自主性的学生在寝室文化的熏陶下也形成了“自立为荣,自主为本”的思想意识。

三、开拓职业学校宿舍文化的方法

(一)制度落实与完善设施建设并重建立健全高校宿舍文化建设的各种规章。学校制订如《学生宿舍管理条例》、《学生宿舍治安管理条例》、《宿舍卫生管理条例》等一系列规章条例。建章立制固然重要,宿舍文化建设的重心更应放在制度的落实上,首先要让学生认真学习学校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自觉遵守、认真执行。要狠抓学生日常管理和行为养成,要把学生在宿舍内的表现与其综合测评、评奖评优等挂钩,最大限度调动学生积极性。推进物质文化的建设,学生宿舍是开展宿舍文化的载体,建设好的宿舍文化离不开宿舍硬件的支持。我们应完善学生宿舍的各项设置建设,优化学生的住宿生活环境,在宿舍内部尽可能的增加现代化的通信设备,如借助电视屏幕来宣传一些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表彰一些学生先进典型,还可以天气预报、对某某同学的生日祝福或失物招领启示等生活化的。另外,尽可能的开辟一些文化活动场所,例如住宿生周末影院、阅读沙龙、情绪宣泄室等,丰富住宿生的休闲活动空间。

(二)宿舍文化活动上传统与创新的并举丰富多彩的活动是宿舍文化中最活跃的因素地是与学生思想发展联系最紧密的因素。因此,宿舍文化的健康稳固发展,必须依靠一定的活动来推动。宿舍文化活动是从抽象的理论原则转换为形象化的活动,起到把枯燥的说教生动化的作用,围绕宿舍的布置开展各种各样的活动,如“寝室文化设计大赛”、“我的地盘我做主”、“宿舍劳动技能竞赛”等。同时,在设计活动的理念上可以适当的创新,活动的组织者由教师向学生的转换,活动实施权利的下放;活动内容的多样性,如由室内转向室外,布置走道、让墙面“说话”,再如“交换空间——你的地盘我做主”。抓住学生的好胜心理,举办主题各异的竞赛,如、生活物品DIY大赛、包饺子大赛、叠被子大赛等。这些活动不仅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和劳动习惯。而且美化了生活环境,优化了育人场所,提高广大学生的审美情趣,促进他们的个性发展.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增强集体荣誉感。

篇3

校园文化以校园环境为载体,有广义的校园文化和狭义的校园文化之分。广义的校园文化指的是由师生、后勤行政人员等校园主体共同形成的校园价值观,并反映在认知或实物层面上表现出来的具体文化形态。狭义的校园文化由校园物质文化、校园精神文化和校园制度文化三部分构成[2]。校园物质文化以物质形态直观表现出来,如校容校貌、校园建筑、校徽、校旗、校园标志、校园雕塑等,是校园文化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校园精神文化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育人观、治学观等内容,是校园群体的主导意识形态,以校训、校风等方式表现出来,校园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核心内容,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健康成长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校园制度文化包含教学管理制度、宿舍管理制度、勤工俭学制度、奖惩制度、社团活动制度等校园内各种规章制度,对学生的思想行为起规范和约束作用,也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1.2德育

德育是培养人的思想品德素养的教育活动,学校将被社会所肯定的社会规范和社会意识传递给受教育者,并内化为受教育者自身的优良素养。学校需要遵循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规律,渗透特定社会或阶级需求对受教育者进行施教传道,所以具有时代性和阶级性的特点。从德育的基本内容来看分为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和道德教育三个部分[3]。

1.3校园文化和德育的关系

校园文化是职业院校德育工作的重要载体之一,学校德育工作的指导方针是校园文化建设展开的依据,德育工作反作用于校园文化建设,德育工作开展得好有利于促进校园文化建设的展开。

2校园文化建设的德育教育作用

2.1导向作用校园文化建设所传递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对学生道德素养的形成具有导向作用,健康向上、高雅的校园文化可以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道德观,选择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价值观、道德观、生活观属于思想意识范畴,通过校园文化建设,学生的这些思想观念会发生潜移默化的变化,在正确思想观念的引导下,学生的得到素养会得到不断的提高。在价值观多元化的社会大环境下,学生容易出现理想信念迷茫、道德标准模糊、政治信仰缺失等问题,这就需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价值导向作用,校园文化建设应侧重于学生人生价值和生活追求的引导上,一方面可以吸引学生积极参与到校园文化建设中来,另一方面对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和稳定产生重要影响。德育是人才培养深层次的内容,校园文化建设对学生德育的作用,既不是被动的,也不是传真式的中介,而是需要校园师生的主动参与,要靠长期的影响来实现。

2.2激励作用

职业院校的校园文化反映校风、校貌和师生在长期过程中形成的共同意识形态。当学生置身于洁净优美、高雅怡人的校园环境中,参与到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沉浸在崇尚美德、朝气蓬勃的精神氛围时,心态会受到影响,心灵会受到净化,情操会得到陶冶。所以说优秀、高雅的校园文化反映的是健康向上的校园整体意识,在尊重理解师生的基础上,学校的校风、学风、办学理念可以有效地激励全校师生,正是校园文化“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的魅力所在,不仅有利于学生学习专业知识技能,更激发了学生的潜能,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健全学生的人格。

2.3凝聚作用

校园文化精神是校园文化的核心,具有强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是学校师生共同认同的价值观和道德意识。校园文化犹如磁场般对学生产生向心力、凝聚力,这就是校园文化对德育工作的凝聚作用。优美的校园环境、富有内涵的校园标识、健康向上的校风学风等校园文化建设内容是连接学校与师生的纽带,唤起师生共同的情感归宿,形成共同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追求,也是学校与学校间的重要区别。空洞的说教不能代替校园文化建设带来的共同价值观念和情感归宿,如校训是校园精神文化最直接的体现,“信以立志、信以守身、信以处事、信以待人”是我校的校训,反映了我校立信求实、勤奋努力、崇尚美德的校园风貌,是“立信人”的精神标志,对师生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体现校园厚重的文化积淀和传统风格。

篇4

新课程改革正在神州大地上如火如荼的展开,在德育教学中,一个突出的改变就是提出了“生活德育”的口号,这个口号的提出,不仅在德育的课程基本理念、建构方式、教材编写要求、课程评价侧重等几个方面发生了巨大的变化,[1]而且在德育的网络上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种变化的出现,不仅是对以往德育的一个反思,也是对有效德育网络建设的一个重新阐释。

一、以往德育网络存在的问题

在以往的德育中,学校作为德育的主要阵地,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而家庭和社会作为辅助阵地,其重要性一直没有得到重视。虽然以学校为主,家庭和社会为辅的德育教育网络一直是德育网络建设的基本框架,但建立在以往德育课程上的德育教育网络,很难把学校、家庭、社会这三者结合起来,其原因在于:

1.德育在学生总体测评中地位薄弱

长期以来的教育政策使得文化成绩一直是衡量学生好坏与否的主要标准,而学生的道德水平作为文化成绩的辅助评价标准并没有得到普遍的重视。对于家长而言,孩子如果成绩好,在品德方面只要不出现重大的问题,道德水平的高低往往不会成为影响家长评价的因素。加之高考这根指挥棒的作用,使得人们更多关注的是文化成绩,虽然在近几年的高考选拔中,对道德的要求也是逐年上升,但出于升学率和学校声誉的考虑,学校经常会人为拔高学生的道德评分,尤其是成绩优秀而道德水平不高的学生。这就给学生和家长传达了“德育不重要的讯息”,从而使得家庭这一德育环节一直处于薄弱的态势,随之社会对此也会采取漠视的姿态。

2.德育的课堂化难以开展校外德育网络的建设

德育教学一直以课堂教学为主,这是我国多年以来的惯例,忽视了其他的德育方式,往往是出了课堂,德育也就算是结束了。这种德育方式人为的把德育分割了开来,没有看到德育是渗透在生活中点点滴滴的教育,教育方式的刻板,使得家庭和社会都没有看到自己在德育过程中的重要性。家庭往往认为德育是学校的事情,加之学校往往不主动采取措施进行社会德育,所以家庭和社会也就在无形之间被排斥在德育的圈子之外。

3.书面考试为主的德育测评把德育限定在书本上

德育的测评一直是引导德育教学的指挥棒,而以书面测评为主要考试方式的德育测评把德育变成了道德知识的教育,重向学生传授道德知识,轻学生自身行为实践,重道德认知考察,轻道德情感内化。这种测评方式使得德育教学很难在课堂之外开展下去,学校及师生都没有在课堂之外,书本之外进行德育的意识。这就使得家庭和社会德育的开展比较困难。

二、新课程改革对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德育教育网络的促进

“生活德育”的提出,使德育教育网络的建设在时间和空间上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时间上,不再仅仅局限于课堂上,在空间上,不再仅仅局限于学校里,而是把德育扩散到了生活的点点滴滴中,渗透在了学生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包括了家庭和社会。其理论立足点在于:

1.生活德育符合了学生生活的真实情境

作为社会人的学生不可避免的要受到来自于各个方面的信息的冲击,仅仅凭单纯的书本德育很难全面的反映学生生活的实际。生活化的德育在德育内容上更贴近学生的生活。社会生活是道德及其教育的起点,道德始终存在于人的社会生活之中,起源并服务于维护社会秩序和增进社会团结的社会需要,脱离了人与他人、集体、国家的社会关系,无所谓道德可言。生活化的德育把学生真正融入进了这个社会,真正地去体验这个社会的道德准则,而社会生活本身是综合性的,它从家庭、集体、社会、国家、世界等不同方面,呈现出人与他人、社会、环境、文化的多种多样的相互作用关系,进而对人的道德发展提出了多角度、多层面、多水平的要求。[2]

2.生活德育重视社会实践内容的教育

新课程内容是动态综合性的,其立足点在于学生的生活范围是逐渐从家庭、学校、社区向更广泛的社会领域扩大的,他们的思想品德是伴随生活范围的扩大而发展的。因此,当前学校德育课程以“品德与公民”为主线,按照学生生活范围不断扩展的逻辑,从“成长中的我”、“我与他人的关系”、“我与家庭、学校、社区、国家和社会的关系”等相互递进的层面,将心理健康、道德、法律和国情等内容有机综合于“品德与生活”(小学1-2年级)、“品德与社会”(小学3-6年级)和“思想品德”(初中)课程之中。[3]这样的建构方式,既使当前学校德育课程适应了学生成长的动态性,又使学校德育与社会和家庭德育紧密结合了起来,充分调动了家庭和社会的积极性。

三、新课程改革中德育教育网络建设的注意点

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教育模式长期以来一直被作为口号在提倡,虽然说的很多,但在实际实施中却存在诸多困难,一方面固然因为以往德育课程设置上的不合理,没有提供可以调动家庭和社会参与的机制;另一方面学校在建设家庭和社会德育环境方面也存在不少问题,从而使得校外德育网络的建设一直处于很薄弱的地位。因此在构建三位一体德育网络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重视家庭教育对学生道德发展的影响,学校要与家庭保持密切联系。

以往学校与家庭的联系基本上以家长会为主,偶尔穿插一些教师家访或者家长的校访,但无论数量还是时间上都是屈指可数,对学生的德育发展并不能产生多大的实际作用,因此,学校在与家庭的联系上应将家访作为对班主任考核的内容之一;同时,办好家长学校,分期分地区举办各种活动,交流和推广经验;其三,建立家长委员会,定期研究对学生的教育问题。[4]

2.学校与社会有机结合,创建良好德育社会环境。

社会德育一直是我国德育领域较为困难的领域,随着社会媒体的迅猛发展,各方面的信息对学校德育起着巨大的冲击,如何在这种变化迅速,充满各种诱惑的时代环境下让学校德育的效果真正体现出来,社会德育体系就必须充分建立起来。社会德育的建立,应该包括两方面,其一是小社区德育体系,这包括学校所在社区的德育建设和学生所在社区的德育建设两个领域。随着社区范围的不断扩大,社区对学生的影响也与日俱增,成为不容忽视的力量,如何对这股力量好好加以利用,也成了放在学校和家长面前的一个难题。要建立良好的社区德育网络,要求学校充分调动社区的教育资源,互相合作,为学生提供一些参与社区建设或实践的机会,并且充分发挥社区的监督反馈作用,对学生的不道德行为要迅速做出反应和向学校反馈。社会德育的另一方面是大社会德育体系,这是针对全社会的德育而言的,这是全民素质的提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而不仅仅是学校的一己之力可以为之的。对于社会上的不正之风,学校的教育目标和社会的教育目标必须要保持一致,在其中,社会大众媒体的作用不可忽视,而事实上,媒体已经成为了道德教育的一个重要的工具,其拥有的观点往往成为了学生主要的道德引导机制。因此,加强媒体的道德宣传力度对学校德育的成效起着重要的影响。

总之,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德育网络的建立对受教育者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它们在教育方式及教育内容上各具特点,难以互相取代;三者的分离与脱节也不利于德育的发展。因此,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一体化的德育网络,是取得教育合力,提高德育质量和效果的重要方式。[5]

参考资料

[1][2]乔建中.当前学校德育课程改革的走向.[J]思想·理论·教育.2003.12

篇5

对师恩的淡漠是大学生感恩意识缺失的表现之一。大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来之不易,他们都是高考中表现优异的学子,也都经历了高中阶段的魔鬼式训练,因此他们应当对家人、社会和老师的帮助心怀感恩。但是,能做到这一点的学生并不多。他们迟到早退,上课不认真听讲,无视老师的劳动。日常生活中师生礼节严重缺失,甚至有的学生在私底下给老师起外号。这种对老师的调侃和嘲讽正是师恩冷漠的最典型表现。对师恩淡漠的另一个突出表现就是老师在学习和生活中曾特别关心的某些学生,在毕业或者师生关系发生变化之后,没有表现出对老师的感恩之举。老师对学生的培养与教育不仅仅是对学生的一种负责任之举,其实这也正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互动。但是这些曾经被老师关心和照顾过的学生在毕业后基本都是再无音信。因此,对师恩的淡漠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感恩教育不得不解决的一个问题。

2.拒绝还贷,诚信缺失。

在一些贫困地区或者困难家庭,有些学生因上不起学而放弃大学生活的现象被社会普遍关注后,我国高校和社会各界及时伸出援手,为这些学生提供助学贷款。在接受国家助学贷款的大学生中,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并没有按时还款。值得警惕的是这些学生在有了偿还能力之后还是没有还贷。甚至在银行的催促之下,竟明确表示拒绝还贷。还有些受到热心人士资助的大学生在升学之后,既没有书信感谢,也没有电话问候,这对于爱心人士的感情付出和物质付出是十分不当的。因而有的企业家在制定了爱心扶贫计划后,竟明确表示不再资助那些上不起学的学生。笔者在百度以及中国知网数据库等搜索引擎中以助学贷款违约,拒绝还贷为关键词进行搜索,发现竟有大量的报道和文章对大学生的还贷违约问题进行专门的研究。文章数量可见对此问题的社会关注度之深,由此也暴露出了大学生对于那些曾经帮助过他们的人和机构感恩意识的严重缺失。在这种严峻的形势下加强大学生德育中的感恩意识教育已经迫在眉睫,刻不容缓。

3.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意识不强。

当代大学生大多为90后,他们多为独生子女,父母及其他家人从小对他们百依百顺,由此也养成了他们只考虑自己不考虑别人的性格。这种自私的性格影响着他们在校期间与别人相处的行为。他们对和自己无关的事情异常冷漠,丝毫没有集体荣誉感。对母校的感恩情怀更是少之又少。一些在往常看来十分正常的情感在他们身上也很难有所体现。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在他们看来只是思想政治课中需要记忆的一些东西,离自己很遥远。

二、大学生感恩意识不足的成因分析

从感恩意识的缺失可以看出大学生德育任重道远,提升德育水平、提高大学生的感恩意识还需进一步分析其内在原因,以制定有针对性的对策。

1.社会发展大环境的影响。

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攻坚阶段。社会转型是最大的时代特点,也是各种问题和矛盾的凸显期。这一时期人们的道德意识最容易产生负面变化,导致社会道德层面断裂。西方思想不断侵蚀和影响人们的思想,拜金主义、极端自由主义涌入社会主义阵营。大学生在价值观的形成阶段面临众多的价值选择。他们在缺乏正确引导的情况下极容易走上偏路,甚至是错误的道路。而此时学校教育恰巧没有及时跟进,由此导致了大学生德育建设的不足。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学生入学以来一直专注知识的学习,以提升成绩为己任,以能考上重点中学或者名牌大学为荣耀。而这些重点中学和名牌大学选择学生的标准只有成绩。这种教育上对思想道德的极端不重视导致当代大学生没有受到过正规的启发式道德教育,出现这些感恩缺失的现象也就不足为奇了。

2.学生压力过大,无暇顾及感恩教育。

自1999年高校实施扩招以后,我国在校大学生人数屡创新高,说明高等教育已经由原来的精英教育变为现在的大众教育。人数的激增需要社会提供大量的就业岗位,但我国经济建设的步伐与高等教育发展并不同步。当我国的经济增长点还主要依靠简单的加工制造业拉动的时候,大批大学生已经接受完教育进入就业阶段。众所周知,在一个以简单的加工制造业为主的经济环境里,低素质、低学历的人才就可以胜任大部分工作。因此,很长一段时间形成“人才过剩”的奇怪现象。社会为大学生提供的就业岗位与庞大的就业大军之间极不平衡,这就导致大学生之间竞争激烈。同时,千军万马考公务员的社会现象,也导致家庭教育的投入无法收回。总而言之,生存压力、就业压力成为大学生最大的困扰,他们已经无暇再顾及德育和感恩了。

3.德育中对感恩教育的疏忽。

德育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感恩教育。然而,当前的德育主要体现为思想政治教育,而思想政治教育又过多地体现为形势政策教育、理想信念教育、校园文化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感恩教育在整个高校德育中被一笔带过,高校思想政治教师仅用一节课,甚至几分钟的时间就将这一内容介绍完毕,导致德育中感恩教育的缺失。

三、提升大学生德育建设水平的对策

1.培养知恩意识。

德育中应将培养大学生的知恩意识列为教学目标。意识对行为的指导作用应当在感恩教育中有所体现。马克思认为,人的世界观、价值观对他们的生活方式和行为准则会产生重大影响。感恩首先得知恩,所以,通过德育应当让学生意识到别人对自己的付出并非理所当然,当接受别人的帮助时应当心存感恩。只有内心体会到感恩的温情,他们才会在别人需要帮助时伸出感恩之手,这样也才能在大学生中间和社会中形成良性循环。感恩意识的来源是多渠道的,大学生获得感恩意识的主要渠道便是课堂,他们的主要任务就是学习科学知识。但是在目前高校没有设置感恩教育课程对大学生进行专门的感恩教育。同时由于评估和测试上的不可操作性也使得众多高校不得不放弃这一内容的教育。针对这种不足,政府教育部门首先应制定大学生德育纲要,要突出感恩意识的重要性,明确要求各高校应当设置并具体实施专门的感恩教育。编制相关的教材或者添加思想政治教育教材中的章节对大学生进行专门的感恩教育,并探索相关的评估手段。评估应当延长时间范围,不限定在在校期间,即使大学生毕业之后出现违背诚信的行为也应当追究毕业院校的责任。在这种约束下高校感恩教育方可形成动力。

2.设置系列的校园文化活动。

校园文化活动应设置感恩教育主题。活动开展中尤其要注重针对特殊人群,例如接受社会帮助的人,享受国家助学贷款和各类补贴、补助的学生群体等。我国高校中对贫困学生的感恩教育已有开展的先例,并且越来越普遍。但是无论在内容上还是在形式上都还没有走上规范化道路。据中国新闻网公布的数据,目前我国有高达527万的贫困学生,他们大多接受来自社会各界的关心和帮助,对这一人群的感恩教育是需要格外加强的。但这并不是说针对其他学生的感恩教育就可以放松,每一名大学生都应当懂得感恩。为此在校园系列文化活动中可以举办演讲、讲座、文艺晚会等形式的活动,让曾经接受过帮助的学生讲述自己的经历和感受,以便在校园中形成良好的氛围,增强学校感恩教育的效果。

3.感恩教育要从细节入手。

加强感恩教育可依托制度载体。制度的能动性是规范和提升感恩教育效果的重要手段,执行制度同时也是遵守道德准则的一个准绳。战略决策往往需要好的执行权支撑,若执行权滞后也容易导致战略决策的失效。以制度体系为支撑,营造一个充满感恩教育的环境,是大学生德育建设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具体而言,在大学校园内可以悬挂感恩标语、制作新颖的条幅、设计宣传栏、校园人文景观等,突出全方位的“感恩”主题,营造良好的校园感恩文化。这些细节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增强学生的感恩意识,也可以很好地体现出高校对感恩教育的重视。

篇6

2.通过扎实有效的教育教学活动,加强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以及价值观的教育。在班主任工作中,教师要通过扎实有效的教育教学活动,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加强对青少年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以及价值观形成的培养教育。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加强学生的小组自治以及班级自主管理。在班内实行班干部管理制度,培养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信心,增强学生在复杂环境中的辨别是非能力、行为约束能力、独立思考能力、总结反思能力和自我教育能力。教师要充分相信班干部,引导学生对自己准确定位,让每一位班干部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在此基础上,教师要做好调控,引导班干部将班内问题处理在萌芽阶段。教师在开展班内集体教育活动的同时,也要准确结合班内的具体情况组织班干部进行教育活动的组织,帮助班干部准确梳理班内问题,将学生之间的互评、自评工作开展起来,让每一个学生做到心里有数。

二、搭建平台,让学生在自主自治中走向成功。

1.教师要为学生搭建平台,成立班级自治委员会。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教师要为学生搭建独立自主的平台,将学生的做人提上班级自治管理日常。教师要让班内所有的学生都能够健康发展,就要为所有的孩子提供锻炼的机会。教师要让每一个孩子平等地参加到班级事务的管理当中,提升学生的自我管理技能。因此,教师要懂得放手,要适时发动学生进行班级管理,让班内每一个孩子都能参加到自治委员会中来,能够拥有自我锻炼的机会。如在班级管理工作中,教师在合作小组的基础上,可以实现小组长轮流负责制,让每一个孩子都参与到小组自治中来。同时,教师可以选择小组表现好的成员,让他们轮流参与到班级管理工作中,实现自我价值的提升,让学生从自信走到自主,从自主走到自立、自强。

2.对班内学生自治管理,教师要在班干部的辅助下收放自如。班级自治管理,不是让教师完全放手让学生进行班级管理。班级自治管理,不仅是班内的德育教育问题,还包括班内的纪律与卫生、学习问题。首先,教师要在班干部的辅助下掌握班内每一天自治管理的现状,对班级自治管理中出现的问题,教师要及时进行解决,进行疏导。对班级自治中出现的好的经验,教师要能够进行表扬。对学生能够独立处理的管理问题,教师要做到“放”,对学生无法独立解决的问题,教师可以适当进行“收”,让学生在教师的收放中逐步掌握班级管理办法。需要教师注意的是,班级自治管理是每一个学生都参与的管理,即便是能力有些欠缺的孩子,教师也要给这些学生机会,让每一个孩子在班级自治管理中都有自己的岗位。

三、通过多种形式进行德育教育

篇7

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由于其生理与心理的发展、学业与社会经验的丰富,逐步开始确立自己的价值体系。但是由于现代社会与经济的转型、外国文化的移入、就业形势的严峻等因素影响,造成大学生价值体系建立的复杂性与多维性,甚至出现了价值困惑。

一、当代大学生主要价值困惑

现代社会是信息化、多元化的社会,充满了机遇与挑战。面临复杂的社会环境,大学生已不是“两耳不闻窗外事”的“白面书生”了,而是与社会进行信息、能量、物质交流的“准社会人”。尚未成熟的他们在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时,不能理性地分析其本质和发展趋势,产生了价值观的困惑。

1.大学“学什么”?

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人认知体系的建立是以系统接受一定的信息为前提的。如果一个人接受的信息是零乱的,在建构认知体系时就要受到一些不利影响。大学是大学生建立合理认知体系的黄金时期,因而必须系统学习相关知识。大学的学习方法和内容均与中学截然不同,中学的目标极为明确——那就是考大学,考上大学就有一种“船到码头车到站”感觉。而且他们感觉到学习不是衡量人才的唯一标准,就没有确立明确的学习目标,处于茫然和无所适从的状态中,不知道学什么、怎么学。

2.活着“为什么”?

“人活着为什么”是一个古老却不断翻新的话题,实际上它就是一个人活着的目的何在的问题。人生目的是规范和引导人前进的方向。如果没有目的那只能是“朝看水东流,暮看日西坠”,无所事事地终其一生。如今,这个问题在当代大学生中普遍存在的。

自从高校扩招以来,大学生的就业压力急促加大。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害怕毕业,不知道人活着除了读书还有什么可以做的。他们原以为读到大学,怎么也会混个一官半职,月薪在几千元之上。这才能达到自己的标准,才能对得起自己这么多年的寒窗苦读,如果不是这样那活的就没意思,也没面子见“江东父老”。然而,现实并非如此,所以人到底为什么而活着是困惑许多大学生的一个难题。

3.人生“信什么”?

信仰是人的精神生活的核心和灵魂,也是人生的航标。如果一个人没有一定的信仰,就不会有明确的生活方向。因而,信仰是一个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是起到中坚作用的精神力量。但是许多大学生不明白自己到底该信仰什么,不知道该使自己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真理与金钱到底哪个是自己该追求的,奋斗和命运到底哪个是自己该相信的。而且在这其中还存在着到底到哪里寻找真理,到哪里赚更多的钱的实际问题。一个人的幸福和成功是奋斗得来的,还是命中注定的。所有这些问题使他们不知何去何从。

4.做人标准“是什么”?

任何人都要有自己做人的标准,这个标准时刻都在激励人、监督人、规范人、提升人。正是有这样那样不同做人的标准,才有这样那样不同的人,才在现实生活中有各不相同的接人待物的方式。

现代社会为大学生掌握信息提供了极为便捷的渠道,使他们能够在极短的时间内获得所需要的大多数信息。面对良莠不齐的各种信息,加之大学生自身甄别能力有限,判断和认识信息的方法和结果也就不同,并且不断地、反复地影响和改变大学生的做人原则,使他们难以确立正确的、合理的做人标准。

二、促进德育建设,重新树立大学生正确的价值取向

1.高校校园文化与德育建设的基本要求

高校明确了校园文化与德育建设的价值取向,还要搞清楚如何发挥其功能,实现其价值的问题,即要探讨高校校园文化与德育建设优化融合的基本要求。学校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阵地,担负着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建设的主要任务。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特别是高校德育的重要内容和实践环节,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教书育人的有效途径。新的历史时期,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必须抓住举国上下贯彻落实《公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精神的契机,切实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努力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培养和造就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新型人才。

2.增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的育人功能

增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的育人功能,就要使高校校园文化成为加强德育的最佳载体,这是由其自身的内涵所决定的。校园文化是以学生为主体,以课堂文化和课余活动为主要形式,以校园为空间的多方面、多类型的文化活动。校园文化建设就其内容而言,它主要由学校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构成的。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和群体意识,高校校园文化通过特定的人文环境的熏陶,渗透和升华,将其长期培育和沉淀的专业精神与传统作风,形成该环境中人们共同的观念追求、价值标准、行为规范,从而不断作用于校园文化主体,实现以德育人的目标。

3.突出高校德育建设的主导功能

新时期高校德育如何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牢牢把握住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主动权,增强高校德育的实效,是高校德育工作者必须正视的问题。

4.大学生文化素质、大学教师文化素质、校园文化理念,三者合一的协调教育

“素质是指人们由先天察赋与后天教育(包括家庭、学校和社会环境)形成的,是人们为实现其社会价值和自身发展所具备的基本品质;其支撑要素是知识、能力、态度和体魄;它涵盖了思想道德、文化知识、业务能力和心理体格等几个方面。”校园文化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有它自身的结构要素。其中主体要素,主要指校园的师生,师生是校园文化的创造者和传播者,其自身素质的高低,将直接决定或影响着新一代人才的成长和培养;校园文化中的客体要素,主要指校园中的文体环境,是师生在校园建设过程中认识和实践的对象,在这一过程中所形成的校园文化理念成为大学师生所认同的理想、信念、价值观和行为准则,成为高校办学的灵魂。大学生的文化素质、大学教师的文化素养以及校园文化理念,这三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共同推进高校校园文化与德育建设的全面发展。

5.主课堂、辅课堂、社会课堂三堂合一的综合教育

主课堂、辅课堂、社会课堂三堂合一的综合教育强调的是校园文化中的人文环境影响作用。优良、高雅的文化品味,浓郁人文气息的育人环境,在这样的校园文化中生活和学习,有益于促进人才的成长。“近朱者赤”,大学生置身其中,就自然而然地受到熏陶与感染,成为高素质的人才,而残缺不全的校园文化培养出来的人也必定残缺不全。公务员之

家当代高校校园文化中的德育建设主要分为三个层次。一是主课堂(第一课堂),这是培育大学生高尚思想道德素质和文化素质的主阵地;二是辅课堂(第二课堂),这是通过开展校园文化活动对大学生实施思想文化和道德教育阵地;三是社会课堂(第三课堂),即广泛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让同学们在了解社会,在社会实践中接受社会公德和公民道德教育。在校园文化指导和统领下,三堂合的高校德育建设,相辅相成,相互渗透,对于培养大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满足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要求,己成为当代高校德育建设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

6.宿舍文化、网络道德、党团组织三场共振的场域教育

高校德育建设是项系统工程,需要方方面面努力。高校的根本任务就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后勤工作、网络建设及高校学生的党团组织等工作,都应朝着培养合格人才的既定目标而奋斗。实践证明,许多高校加强宿舍文化、网络道德,党团组织的综合教育管理,齐抓共管,使之三位一体,形成一股合力,其德育效果特别突出。

最后,必须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大学生的原则。贴近实际,就是高校校园文化与德育建设要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以思想道德建设为基础,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贴近生活,就是高校校园文化与德育建设要深入到大学生现实生活和日常生活中,通过开展生动活泼的社团活动,举办一些富有知识性、趣味性的讲座等形式,将科学文化知识和良好的思想品德灌输到他们心中,并内化为一种自觉主动的行为。贴近大学生,就是高校校园文化与德育建设要贯穿以学生为本的思想,针对大学生关心的思想热点、疑点和难点问题,采取灵活多样的活动或方式进行疏通引导,努力提高高校校园文化与德育建设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黄力之.先进文化论.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

篇8

高职院校的发展必须走特色办学的道路,这已经成为共识。评价一所学校的办学特色,不仅仅是指其办学硬件设施、管理机制、人才培养模式“特”,更主要是表现在办学理念、特色、价值观念等软实力方面的“特”,也就是有特色的校园文化。建设有特色的高职校园文化,既是培育和提升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又是特色办学的主要内容。

一、校园文化的内涵

校园文化是指以学校为载体,通过历代师生的传承和创造所积累的精神成果和蕴涵这种精神成果的物质成果的总称。学校的精神是校园文化的灵魂;学校的价值观、办学理念和办学模式是校园文化的核心;学生的文化素质、教师的文化修养、学校的文化品位是校园文化的重要标志;学校著名的人、事、物、声、图等,是校园文化的基本象征。

校园文化的内涵包括三个层次:分别是物质文化层,精神文化层和制度文化层。物质文化层主要包括校容校貌,建筑布局和规划、教学手段和科研条件、课外体育和科技活动等,这是校园文化的物质载体。精神文化层主要包括教育思想、学校精神、学校发展目标、校园学风等,这是校园文化的核心和灵魂。制度文化层主要包括教学、科研、后勤管理制度、学生学习管理制度和各种规章制度等,这是校园文化的保证。

二、影响校园文化建设的主要因素

目前影响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主要因素是投入上的不足。高职院校特色校园文化建设随着学校规模的扩大,在投入上普遍逐步在增加。但与校园文化建设的要求相比,投入上普遍不足。大部分院校注重专业学科的建设,对校园文化建设的投入不够充分。

另外影响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因素是历史积淀的薄弱。高等院校是近几年在国家宏观政策的指导下如雨后春笋般地蓬勃发展起来的。他们的前身大多数是中专学校或成人高校,作为全新意义的高等职业教育性质的院校的历史很短。这注定了学校校园文化底蕴的浅薄、传统的缺乏。而校园文化形成和发展的规律表明,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优良的传统是校园文化繁荣发展的根基,离开了传统的秉承和历史的积淀,校园文化特色的发展会比较困难。

三、从校园文化内涵的三个层次方面来阐述建设特色校园文化的思路和途径。

1.物质文化层,要重视校园大环境的建设。把物质文化作为构建和谐的高校校园文化的基础,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校园物质文化作为一种物质的客观存在,能为人们的感官所直接触及,具有直观形象的特点,它们对身居其间的师生有潜移默化的“教化作用”。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古代哲学讲究“天人合一”,现代文明强调“生态平衡”。我院北校区属于新校区,校园的文化环境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在校园改造时应该充分体现上述思想,强调校园环境的绿化、美化、净化,融校园、公园、乐园、家园于一体;精心的规划设计,使功能配套合理,又赋予人文底蕴,使校区成为一座环境优美、设计合理、功能齐全、和谐流畅的现代化人本校园。学院以物质文化形态影响学生,陶冶情操、净化心灵,培养学生的现代环境伦理道德,使学生们热爱、尊重自然,树立保护环境、节约资源意识,激发学生的爱校热情和立志成才、报效祖国的激情。学校应该着力建设“文化长廊”,充分发挥宣传栏、广播站等宣传阵地的作用,合理地在校园里布置“警句”、“雕塑”、“校训”等,让校园文化渗透各个角落。

2.精神文化层面,加强学生的精神文明建设,促进学生的自我教育。

为了使校园文化建设落到实处,学校应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全校性的文化主题活动,让整个校园动起来。

应结合学生专业知识的学习,大力开展学生科技学术活动,营造生动活泼、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如举办“秘书文化节”、“读书节”、“科学节”等。让学生在积极参与的同时,逐渐感受到“合格+特长”的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才有利于自身的全面发展。

为了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形成自我教育的动力机制,我们在学校的德育活动中应努力把学生的舞台还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参与组织评价文明宿舍、文明班级。放手让学生自己组织参与开展学校的各项文化体育活动,实现教师指导下的自我管理。如开展文化艺术节、学生辩论赛、校运会等,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能力,激发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在活动中得到锻炼,充实学生的课余生活。

学校还应创造机会让学生走出校门,走向社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结合学生的专业组织“便民服务”、“青年志愿者”等活动,只有积极主动地参加这些活动,才能感受到各种职业被社会尊重与重视的程度,有助于培养学生对专业学习的兴趣,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3.制度文化层面,将制度文化与具体的校园文化活动有机结合,使和谐的、高品位的校园文化活动得到全方位渗透,让师生更加信任学校,爱护学校,与学校融为一体。

学院各级领导都应十分重视这个问题,要统一思想认识,有统一的组织领导机构,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活动,在教师干部中,应有核心的队伍,指导学生的活动;在学生中,也应有核心力量,并依靠他们去开展全校性的工作。学校应有固定的经费给予支持。应定期展示学生的成绩,奖励优秀者。总之,文化陶冶及技能的培养工作是经常性的,有持之以恒的制度管理才见成效。

高校的党政领导者是学校教育的组织者和决策者,领导者的教育观念、价值取向,常常决定了学校的办学理念、办学风格,在很大程度上也影响着学校的物质文化的创造、教育制度的形成以及学校精神的培育。如梁启超先生在清华大学倡导“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先生在北京大学倡导“思想自由,兼容并包”,影响着一代又一代清华、北大师生,历经百年而不衰,已成为两所名校发展的灵魂。高职院校也应该建立适合自身发展的独特办学理念,并以独特的办学理念在激烈的竞争中站稳脚跟。

四、如何构建农工商特色的校园文化

有个性的高职校园文化才是有活力。社会对高职的需求是多样的,每所高职院校都应有自己特色的办学目标、办学理念、人文精神,并努力营造有个性的校园文化。

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特殊地位和作用,使其处于学校核心竞争力的核心。高职院校校园文化是学校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经过自身努力、外部影响、历史积淀而逐步形成的独特的东西,这种能够为学校和个人提供可持续发展的原动力和支持力就是学校的文化力,亦是学校的核心竞争力。

我院要在“以人为本,特色强校,求实创新,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基础上努力建设有农工商特色的校园文化,以特色的校园文化来树立学校的特色品牌。

1.农工商特色的校园物质文化建设要“本土化”

校园物质文化是以物质文明的形式表现出来的文化景观,即通常所说的硬件,以校园基本设施、图书资料为主,包括校容、校貌、学校的整体规划、布局、校园的绿化、美化、净化等。对于我院来说,在北校区的校园环境设计上要结合学校的地理环境以及学校的办学定位进行精心设计。重点要体现我院办学的南亚热带作物产业特色,在校园内多种植一些南亚热带特色植物,使整个校园别具一格,独显风韵,让校园的每一个角落都能体现学院的办学理念和独特的校园文化气息。

2.校园精神文化建设要体现“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注重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实用感性文化的陶冶,来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我们必须加强对校园感性文化的审美指导,使校园感性文化具有美的色彩,美的旋律,美的精神。要在发展中求新意,求精品,不断拓宽主题;突破传统,积极开展更多的反映时代气息、丰富多彩的品味高雅的校园文化活动,使校园文化建设实现传统性与现代性的完美整合;以第二课活动作为创新文化活动的平台,以“系、年级、班分散活动”为基点,“校团委、学生会、社团集中活动”为重点,分层次开展各类活动。“系基层点”,就是以系、年级、班级为基层单位,灵活地把校园文化活动分散安排在每月进行。“校集中活动”就是以校团委、学生会、社团为高层单位,恰当地把校园文化活动集中安排在一年中的几个特殊节日,利用有历史纪念价值的传统节日,有组织、有计划地组织和开展规模宏大、影响深远、内涵丰富、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不断创新活动内容,丰富活动形式,贴近大学生的实际,走进大学生的心间,使校园文化深入人心。

另外,要发挥好校园文化的增智作用。学校的主要工作是以教学科研为中心,为更好地配合这一中心工作的完成,校园文化建设应与培养学生爱科学、爱专业的治学风气相结合。可以举行一些大学基础课、专业基础课等科目的大奖赛;开展大学生科技发明、科技创新、课程设计大奖赛;针对大学生思想活跃的特点,举办一些专题辩论会;针对理工科学生知识面窄的状况,举办百科知识竞赛。

这些活动都可以促进学风建设,扩大学生视野,丰富知识,形成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风气。

3.校园制度文化建设上要积极开展校企合作,突显高职院校的职业特色。

如何让学生毕业后甚至在校期间能够迅速适应并融入到企业,迅速完成从学生到员工角色的过渡,是高职教育必须妥善解决的课题,也是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特色和关键问题。我院培养出来的学生,未来所从事的岗位大多是各行各业的一线具体工作,要使学生面向社会,适应市场,就必须注意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开拓校企合作、产学结合的新路子[1],做到学以致用,打造“职业”特色。校企文化合作可以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的战略。一方面是把企业文化引入校园,在校园文化活动中积极创造条件,吸引企业的参与,例如举办企业文化成果展览,邀请企业成功人士来校开展企业文化讲座、学校与企业相关合作活动等。另一方面是走向企业,体验企业文化,学生可以利用到企业实习、实训等机会,感受企业的文化氛围,并把这种感受带回校园,融入校园活动当中。这样,使学生在提升专业知识水平的同时,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企业文化的熏陶,为今后更好地适应企业的工作打下良好的素质基础。

篇9

娱乐是人类自己的创造物,正常的娱乐无疑是人们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人类需要娱乐来放松自己,娱乐就是可取的放松和调节方式之一。然而,在商业文化日益发达前提下,在网络的放大功能日益强化的刺激下,泛娱乐化现象越来越凸显。

高等学校是培育先进文化的场所,是培养优秀人才的摇篮,可以说高等学校的校园文化是社会文化的先锋,它是通过孕育和营造各种良好的学术环境和文化氛围,使学生在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本文研究的是在泛娱乐化冲击下,如何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如不作特别说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亦简称为校园文化建设。

一、泛娱乐化对大学校园文化的消极影响

所谓“泛娱乐化”,就是原来属于纯粹娱乐体验的各种形式、元素开始向非娱乐领域的渗透和蔓延,使得非娱乐领域里的各种活动过程都带有娱乐化表征的一种现象。目前,虽然对“泛娱乐化”现象褒贬不一,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就是不管人们是否承认、是否赞同,在大众传媒的推动下,特别是在网络的作用下,“泛娱乐化”已经成为影响人们生活、工作和学习的一种客观、普遍的趋势。今天,“泛娱乐化”趋势也不可避免地渗透在校园文化的方方面面和各种活动之中,大学生在使用网络和现代通讯技术共享全球娱乐资讯、参与娱乐体验的同时,也把自己的娱乐需求延伸到校园文化活动上,从而给校园文化建设带来了新的困惑,引发了新的课题,提出了新的挑战。

值得警惕的是,随着近年来娱乐文化不断对教育进行影响,校园文化应该具备的隐形德育作用正日益受到实质性的挑战,一些校园文化活动在泛娱乐化背景下,商业气息浓厚,越来越具有娱乐的特征,原有的对大学生的引导作用也开始逐渐淡化。甚至原本以传播主流价值观为使命的一些新闻媒体在娱乐风潮的冲击下,对于转型时期的重大问题、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和关乎民生疾苦的主流话题却常常处于“边缘”的窘境中。[1]

二、建构中的支撑:校园文化建设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核心的必要性

尽管泛娱乐化趋势已成一定规模,但还是要坚持辨证地看待泛娱乐化现象和趋势。既要看到大学生娱乐需求自发延伸对校园文化建设造成的不利影响,又要看到泛娱乐化趋势的必然性和可借鉴性,因势利导,使满足学生娱乐需求与实现德育目标达到内在统一。过于刻板、正统的校园文化不利于大学生主动性的发挥,严重的甚至会导致叛逆情绪的产生。所以,在校园文化建设中适当引入娱乐元素是有必要的,但不能过分夸大它的作用。因为归根到底,娱乐是一种感官的享受。

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价值观具有导向的作用。价值观念一经形成就会左右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在校园文化受到泛娱乐化冲击之下,要建构校园文化必须要有支撑。这建构中的支撑,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精神和生命之魂,是社会主义制度在价值层面的本质规定。这一丰富的理论体系不仅事实上成为社会思想共识的基础,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前提和基础。在本文特定的语境下,核心价值体系的“核心”意义就在于:它既要认可娱乐方式上的差异性和多样性,又要掌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思想文化领域的主导权,避免和防止泛娱乐化趋势的加重。尤其要注意各种反的社会思潮借娱乐之名,动摇人们的主流意识形态。因此,泛娱乐化背景下,在校园文化的建设过程中,如果脱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那么教育引导是无任何意义的。

三、建构中的依托:校园文化建设的几个依托

1.依托高校党建的力量

依托高校党建的力量不仅有利于增强校园文化建设的政治特色,保证校园文化建设的正确方向,而且可以保证党对校园文化建设直接或间接的领导。泛娱乐化影响最大的便是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可塑性极强的大学生,校园文化建设建设中依托高校党建工作的力量,是抵制泛娱乐化趋势的必然要求。因此,要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抵制泛娱乐化趋势,必须加强高校党建工作,尤其是要发挥学生党员的重要作用。大学生是高等学校的主体,学生党员则是大学生当中一个特殊的群体。如同“三个代表”中“始终代表先进文化发展方向”一样,学生党员在大学校园里就是要代表着高校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中坚力量。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校园文化建设必须依托学生党员的力量,把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发挥出来,特别是把学生党员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引领作用发挥出来,这既是大学生党员这个特殊身份的必然要求,也是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在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在高校党建工作指引下,学生党员必须牢记自己的特殊身份,切实履行党员义务,发扬党的优良作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争优创先”活动为契机,积极参与到校园文化建设当中去,从而使党员作用的发挥对校园文化建设产生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促进作用。[2]

2.依托全员育人的力量

高校这块思想文化阵地历来是意识形态领域比较敏感的地方。在高等学校里,校园文化是引导人、鼓舞人、激励人的一种内在动力,但是这种内在的动力不是哪个部门哪个老师一己之力就可以提供的,必须要全民皆师、全员育人。校园文化建设需要党、政、工、学、团等部门密切配合,充分依托全员育人的力量,只有在校园文化建设的认识上步调一致,统一思想,大学生受教育的机会才能无时无刻无地显现。因此,校园文化建设必须在高校党建工作的指引下,与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学科建设、师资建设紧密结合,与学校长远发展和人才培养的重大举措和内容紧密结合,贴近学校实际,营造全员育人的环境,才能真正让校园文化成为凝聚人心、鼓舞斗志、催人奋进的一面旗帜,才能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道德品质、行为规范产生深刻影响。

3.依托网络资源的力量

校园文化作为社会文化的一种,其力量不仅取决于自身的大小,更取决于是否被传播及传播的深度和广度。当前,信息技术和网络的蓬勃发展也给校园文化建设带来契机。目前,全国网民总数达到4.57亿亿,[3]互联网已成为思想文化信息的集散地和社会舆论的放大器,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谁控制了互联网,谁就控制了舆论阵地。不仅泛娱乐化趋势经过互联网得到强化,而且大学生对于网络的依赖感很强,甚至平时的生活和感情交流都通过网络虚拟化了。因此,校园文化建设从实体平台拓展到网络平台是时代的必然。湖南涉外经济学院2011年4月22日的首届学生工作论坛、2011年5月4日的“与信仰对话——党史报告进校园”活动都充分利用互联网平台,初步展示了网络资源的力量。在这两场活动中,均采取了微博直播和微博墙互动,校新闻中心和学工处的微博直播队伍全程参与,微博墙上不断刷新着听众的微博内容,台上台下互动交流活跃,效果极佳。

4.依托红色文化的力量

精神的力量可以让一个人振作、一个民族复兴,红色精神作为中华民族精神的瑰宝,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都不应和不能丢弃。在红色文化熏陶下,大学生接受传播和教育是必然的,但只通过简单的方式来接受红色革命洗礼。增长历史知识显然还不够。因为校园文化是先进文化的创新基地,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和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文化始终体现先进性和永藻生机的源泉,文化的生命力就在于创新,红色文化也不例外。研究发现,高校学生的政治价值取向与社会青年存在较大的差异,其主要原因就是高校学生脱离社会,脱离实践,认识较浅;而社会青年更为现实,贴近生活,较为成熟。[4]这实际上给高校德育工作者一个昭示,高校肩负着引领社会文明发展的重任,它需要对社会文化的优劣进行鉴别,并用红色文化来引导青年学生。但仅仅在校园里唱红歌,在课堂上大谈特谈红色文化还不行,必须进行文化创新,而文化创新一个最基本的取向就在于与社会实践相结合。

5.依托“兼容并包”的力量

在泛娱乐化冲击下,高校在校园精神文化的塑造过程中要根植于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沃土,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思想、西方大学精神中的精华与中国大学的历史使命、时代精神有机地融合,促使中国大学精神发扬光大。高校要建设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必须树立宽容的态度对待文化的多元化,在大力发展精英文化的同时吸收大众文化和各国优秀的文明成果,使大学精神更富有时代性和全球性。要以宽容的态度允许迈向科学的道路中存在的种种失败,尊重校园中师生的个性差异,在鼓励多元化、全方位人才发展的同时也要给予有独特专长的人以尊重和支持。但最重要的是,在“兼容并包”各种优秀文化时,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基础,通过各种宣传手段弘扬主旋律,从各个方面来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其他社会思潮的控制力,在多元中形成共识,在差异中扩大认同。

校园文化建设是一项复杂的工程,并且是一种特殊形态的德育活动形式,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同时,校园文化本身很难准确测量、考评,特别是校园文化的影响是长远的,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才可以明显地表现。因此,本文所提的几个依托仅仅是从个案出发,提出的一些观点与建议,关于校园文化建设更多的规律和做法需要在实践中进一步地探索。

参考文献

[1]张立勤.泛娱乐化浪潮与主流价值观传播[J].中国记者,2007,(5):60-61.

篇10

认为,战争是政治通过暴力手段的继续,而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经济则是政治作为阶级之间、国家之间、民族之间关系的根源。高度发达的经济水平需要有相应的基础设施,较完备的基础设施也是国防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强大的国民经济能够为国防建设提供大量的资金、物资和优秀人才,能够有效地改善国防设施,更新武器装备,加大国防科技投入,从根本上提高国防力量。

(二)经济建设所必须的安定的国内外环境来自国防实力的增强和发展,国防建设是经济建设的保证

国家是阶级斗争的产物,有国家就要有国防。同志曾说:“一个巩固的国防是经济发展和国家安全的基本保障”。纵观历史,一国的强盛莫过于一个强大的国防力量作后盾。如果国家的国防实力不强,其安全就会受到威胁,经济建设就无从谈起。每个国家无论大小都把国家的独立自主、和经济建设视为国家的基本利益,而国防建设是保障三者的先决条件。

(三)国防建设为经济建设起着先导作用

马克思说过,军队在经济的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它能够促进经济的发展,而且在生产力的发展中起开路先锋作用,对经济建设起着先导作用。加强国防建设能够促进科技的进步。国防建设分娩出来的高新技术能促进经济革命。

可见,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是对立统一、相互制约的辩证关系。在服从国家整体发展目标的前提下,根据国情需要,正确处理二者关系,选择适当的比例协调发展是十分必要的。

二、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关系的创新

(一)定位创新:富国和强军统一

正确认识和处理富国与强军的关系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带有全局性的重大问题。在经济建设为中心初期,强调军队建设服从经济建设;在经济高速发展之后,“加快中国特色军革”写入了十七大报告,标志着追求“富国”和“强军”新目标的统一。

“富国”与“强军”二者不可偏废的定位创新的提出,继承和发展了我们党一贯坚持的有关原则和方针,充分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进一步突出了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两者均衡发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要性,体现了统筹和发展的有机统一。在具备了强军的经济基础后,需要拥有一支强大的军事力量作经济发展的战略支撑,是保持经济建设继续稳步推进的重要保证。“做好军事斗争准备”作为一种和平年代的常态表达,被写入十七大报告并非空穴来风。

(二)成效创新:质量与效益统一

十七大报告,第一次提出积极推进“加快中国特色军革”,适应世界军事发展趋势,打赢高技术含量的现代战争。我国军革的成效要实现质量与效益相统一。

成效创新来自于国防科技工业体制改革,尤其是武器装备采购体制的变革。从改革开放之初到1986年为军品市场探索阶段,确认了军品作为市场客体的商品属性问题;从1987—1997年为军品市场的初步建立阶段,确立了军品研制者和军品使用者作为市场供求主体的地位;从1998年后为军品市场逐步发育走向完善阶段,逐步确认总装部的统一规划和集中管理。1999年,国防科技工业五大总公司改组为十大集团公司,完全按照企业方式运作,逐步形成了国防科技工业既有垄断又有竞争的有效市场供给主体。所以,十七大报告提出“调整改革国防科技工业体制和武器装备采购体制,提高武器装备研制的自主创新能力和质量效益。”从武器采购体制来说,形成买方市场和卖方市场的有效分割,提高资源使用效率,最大限度地节约军费。国防科技工业也跻身市场化的行列,武器采购体制的发展顺应了市场体制的要求。

(三)科技创新:军用与民用统一

十七大报告提出,“建立和完善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体系、军队人才培养体系和军队保障体系,坚持勤俭建军,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军用与民用统一是国防科技工业的一种国际化的趋势。军用与民用统一的实质,在于将军事工业内部剩余产能在民用领域充分释放,将领先技术向民用领域合理转移。

1.军用与民用统一要完善寓军于民的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体系。相对于军工市场有限份额,民品市场空间巨大,二者结合可以更加合理的利用和配置我国的生产和技术资源,增强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从科技创新的角度来讲,军民统一是实现军用和民用两个领域相得益彰的有效手段。

2.军用与民用统一要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在国家经济结构调整中统筹考虑军需民用、平战衔接,可以使平时的国防经济与民用经济的发展比例保持在合理的水平上。

3.军用与民用统一要建立和完善军队人才培养体系和军队保障体系。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又好又快发展,要求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新途径新方法,在更广范围、更高层次、更深程度上把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结合起来,全面推进经

济、科技、教育、人才等各个领域的军民融合。

三、科学统筹,确保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协调发展的要求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国防和军队建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中占有重要地位。必须站在国家安全和发展战略全局的高度,统筹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实现富国和强军的统一。”这一论述在充分肯定国防和军队建设重要战略地位的基础上,明确了新世纪新阶段处理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关系应该遵循的指导方针。

(一)要谋求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的内在统一

经济是国防的物质技术基础,只有国民经济发展了,才能为国防现代化提供必要的物质技术基础。国防现代化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国防建设,增强国防实力,是确保国家安全与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石。

(二)要促进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的协调发展

十七大报告中提出,统筹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实现富国和强军的统一。从国家安全和发展的战略全局来看,坚持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的协调发展,既是富国之策,也是强军之道。加强国防和军队建设,构筑国家的安全盾牌,建立起强大的军队和巩固的国防,是维护国家安全稳定、保障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顺利进行的正确选择。

(三)要统筹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的资源配置

富国和强军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两大基石。经济建设是国防建设的重要依托,国防实力是综合国力的重要体现。当今时代,只有经济获得空前的发展,强军才有可靠的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