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期刊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道德经全文模板(10篇)

时间:2022-12-11 17:30:09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道德经全文,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道德经全文

篇1

2、第二章译文:如果世间的人都明了美的东西是美的,那么丑恶的东西就暴露出来了;都知道善良的行为是善的,那么不善良的行为就显露出来了。有和无产生于相互对立,难和易形成于相互对应。因此,长和短显现于相互比较,高和下存在于相互依赖,音和声和谐于相互应和,前和后出现于相互对比。所以圣人所做的事就是顺其自然,不主张人为。圣人的教育就是顺应人心而不倡导言语教化,随任万物生长而不加以限制,孕育了万物而不占为己有,帮助了万物而不依赖它们,建立了功劳而不倨傲。正因为不居功,所以也不会失去什么。

原文: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弗辞,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篇2

一、什么是全媒体

“全媒体”指媒介信息传播采用文字、声音、影像、动画、网页等多种媒体表现手段(多媒体),利用广播、电视、音像、电影、出版、报纸、杂志、网站等不同媒介形态(业务融合),通过融合的广电网络、电信网络以及互联网络进行传播(三网融合),最终实现用户以电视、电脑、手机等多种终端均可完成信息的融合接收(三屏合一),实现任何人、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以任何终端获得任何想要的信息。

二、全媒体环境下的新闻舆论引导优势

当下,全媒体环境下的舆论场,表达渠道多元化的同时也意味着引导方式多元化。这样的引导需要新老媒体的密切配合。

全媒体的舆论引导具有以下几点优势:第一,表达渠道多元化,引导手段多样化。第二,多渠道、多手段引导更利于正确舆论的传播。第三,根据不同的舆论内容,可以利用不同的媒体及其传播方式进行引导。最后,多种媒体相结合,有利于进行持续有力的舆论引导。

在这样的环境下,全媒体配合的舆论引导有如下特点:首先,新老媒体互补性配合,有利于推动事件得到有效解决。其次,在弘扬社会主流价值观方面,传统媒体可借用互联网提高信息传播速度,发挥网络互动功能,反映民声、民意、民情。第三,恶性社会事件或灾难性事件的舆论引导,更需利用新老媒体联动,各取所长,进行全方位、多层次、多角度的信息传递和舆论引导,遏制谣言滋生,弘扬社会正气,秉持和传递社会主流价值观。

三、全媒体环境下的舆论引导方法

随着网络的发展,移动媒体的普及应用,其网罗天下的便利性改变了人们接受信息的方式。因此,不同的媒体应当充分利用其特点进行舆论引导。

1.稳定传统媒体权威渠道和公信力

现阶段,虽然新媒体在传播速度、信息容量和交互性上具有绝对优势,但传统媒体仍具有权威性和公信力。魍趁教逵Τ浞掷用各自的传播特点,及时深入全面地向社会传递正面信息,纠正出现在社会中的不良现象和风气。以及出现在新媒体舆论中的谣言,明辨是非,传递真实,弘扬主流价值观。传统媒体要以全面、平衡、理性的方式来传递信息,加强报道策划,将正确的舆论导向和主流价值观点通过权威人士、政府官员、专家等人之口,直接传递给受众,加强受众的认知感。

2.纸质媒体利用文字和版面优势做好舆论引导

纸质媒体要利用文字表达和版面呈现的优势,将消息、通讯、深度报道、新闻评论、编者按、背景资料等依据新闻舆论引导需要予以组合,运用多种写作手法,在客观、真实、公正地报道新闻的同时,用事实说话,传达主流价值观和正确的舆论导向。同时,纸质媒体要充分利用平面排版所产生的视觉效果,进行意愿暗示和舆论引导,提供理性而客观的评论,表明观点,树立主流价值观风向标。

3.广电媒体声像俱佳弘扬社会主流价值观

广电媒体的特点是即时性和声像俱佳,广电媒体生动和真实的现场音像能使信息更有说服力。充分利用不同的广电新闻报道体裁,将现场报道、访谈、深度调查、现场直播、评论、专题等多种形式依据舆论引导需求予以组合,重要信息予以重播,保证信息传达有效。此外,娱乐性是广电媒体的一大优势,广电媒体可以以娱乐的形式传达价值观,进行舆论导向,保证娱乐性节目本身的价值导向符合社会主流价值观,对社会文化及社会发展有积极的影响。同时,广电媒体要运用好观众来电、现场连线等特有传播形式,对观众的看法及时予以正确的回应和引导。

4.网络媒体利用互动优势引导舆论正向发展

网络媒体要注重与纸质媒体和广电媒体结合,为他们提供反馈交流平台,将反馈信息选取有代表性的意见或观点在报纸或广电节目中予以回复。引导舆论走向。网络媒体要树立自身的主流媒体意识,改变网络即娱乐的观念,自觉承担起社会道德建设和维护社会秩序的责任。面对网络舆情应站在社会主流价值观的角度,根据利弊进行正确的舆论引导。充分利用网络的自由互动优势,主动与网民进行沟通交流,澄清误会,拉近感情,引导舆论的正向发展。

篇3

当我第一眼看见教练穿着道服,脑海里立即显出三个字——有气质。教练说我们是第一批学跆拳道的人,感觉非常自豪。第一天教练给我们介绍了跆拳道的基本知识和几个简单的动作。刚开始练的动作是空踢,我觉得跆拳道并没有我想象中的那么厉害。当教练让我们对着靶踢时,我高兴极了,我第一脚踢出去时,只有一个感觉留在心头——疼,脚趾头都肿了,我当时就想放弃,因为我受不了这个苦。可看到其他队员都是忍着痛在认真练习的时候,我觉得我很无能,有谁是一生下来就是干什么都行的,成功人的背后往往有过许多的失败,俗话说得好:失败是成功之母,没有失败哪来的成功呀。在来之前爸爸告诉我:练跆拳道要能吃苦,不能吃苦就不能练好跆拳道。一天的课程下来,队友们的脚趾都肿了,教练告诉我们,我们的踢法是错误的。教练给我们一一纠正,并让我们用正确的方法训练,的确不疼了。

篇4

中图分类号:D91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1)36-0141-02

我国在环境立法中,虽然已经对环境侵权诉讼的举证责任分配有了一些规定,但还不够清晰,在环境民事诉讼的司法实践中,在对举证责任倒置的理解上,以及对原被告各自应对哪些事实负举证责任的认识上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混乱。

一、举证责任倒置的概述

(一)举证责任倒置的概念

我国在1989年修改颁布的《环境保护法》第41条第一款中规定,造成环境污染危害的,有责任排除危害,并对直接受到损害的单位或者个人赔偿损失[1]。1992年的《适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意见》规定因环境污染引起的损害赔偿诉讼中,减轻了原告的举证责任和法院的工作负担及费用,实行举证责任倒置由被告承担一定的举证责任,但还是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2001年的《证据规定》对在环境侵权诉讼中实行举证责任倒置的相关问题作了具体规定。

举证责任倒置是大陆法系提出的一个概念,大陆法系学者主要从三种含义上使用举证责任倒置[2]。第一种含义指在诉讼的审理进行中,承担证明责任的当事人先说明要件事实,然后相对方承担提供证据的责任。第二种含义是让相对方承担证明责任来维护法政策或法秩序的需要。第三种含义的举证责任倒置是通过“造法”方式确定了新的的证明责任分配标准。笔者认为,举证责任倒置是指一方当事人对提出的诉讼请求所依据的事实或者反驳对方的诉讼请求所依据的事实不由其提供证据加以证明,而是由否认的当事人从相反的事实加以证明的一种证明责任分配方式。

(二)环境侵权诉讼中的举证责任倒置的特点

环境侵权中举证责任倒置在构成要素上有以下几个特点[3]:

第一,基本规范上的前置性。举证责任倒置以举证责任分配的一般原则为前提条件,认为主张权利的当事人,应就权利发生规范的要件事实负举证责任,否认权利的当事人,应就权利妨害规范、权利受制规范、权利消灭规范的要件事实负举证责任。

第二,倒置对象上的局部性。在环境案件中,并不意味着所有案件事实都“倒置”由相对方当事人承担,而是将部分要件事实倒置给相对方当事人承担。被告作为侵害者,对所实施的行为能很好的找出证据,同时还能证明对原告提出的侵权事实没有因果关系,不承担责任。

第三,待证事实上的相反性。举证责任倒置之所以称“倒置”,原因在于这种对特定要件事实的举证责任承担不仅在主体上发生了变化,而且在举证责任所指向的客体上也发生了性质上的变化。

第四,承担主体上的对换性。在环境案件中,被告不仅要对诸如不可抗力、合法授权、紧急避险等免责事由承担本应承担的举证责任,而且还要承担诸如因果关系不存在等从原告方倒置给被告的举证责任。

二、环境民事侵权诉讼中举证责任的分配及理由

(一)原告承担的举证责任及理由

在处理环境污染纠纷过程中还是需要提出赔偿请求的一方首先提供证据,其提供证据的范围通常要包括这样几个方面[4]:

1.受害人是环境污染中遭受损失的实体权利的享受者

虽然放宽环境民事诉讼的资格是势在必行的,但是就请求赔偿这种责任方式来讲还是应当要求原告主体适格,否则其请求赔偿的基础部分不存在。只有自己在环境法上的民事权益受到环境污染的侵害或者与他人发生争执时,才能有资格请求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或其他行使环境监督管理权的部门或者司法机关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2.被告实施或者可能实施了污染和破坏环境的行为

是否存在污染或破坏环境的行为应由原告负举证责任。提供证明自己的民事权益受到的损害系排污者的排污行为所致的证据。但要注意的是在一些累积性、潜伏性环境事故中,原告可能不容易直接证明被告有污染环境的行为,这时可能提供间接事实的证据证明被告可能实施了污染环境的行为即可。

3.有损害事实的存在

行为人只有在其行为造成了损害事实的情况下,才能承担民事责任。如果行为人虽然实施了某种行为,但并没有对他人的人身或财产造成损害事实,行为人便不承担民事责任。若损害事实原告最清楚,应由原告举证。

4.对因果关系提出一定程度的证明

因果关系的证明多涉及科技与证明远近等很专业的问题,原告一般情况下不可能作出完全的证明。这里的“一定程度”还涉及到证明标准,也就是说原告对因果关系的证明达到法官对其请求的确信和支持,才可能依法要求被告承担赔偿责任。

(二)被告承担的举证责任及理由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若干规定》,排污者应当就下列问题提供证据[5]:

1.其污染环境行为与环境污染损害结果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

(1)从证据距离的角度来说,加害人更容易收集证据。在环境污染案件中,受害人本来必须证明所受的损害与加害人释放的污染源之间有因果关系,但是污染物从排入环境到造成损害往往有一个积累的过程,涉及到复杂的科学技术问题,受害人难以确定。

(2)从是否有利于实现实体法的宗旨角度看,由被告承担证明责任更有利于实现受害人的法律权利救济。被害人缺乏相关的科学知识、取证手段等,加害人一般为企业集团。为此,在证明责任的分配上,法律也需要向受害者倾斜。

2.免责事由

(1)不可抗力。即受害人受到的环境污染损害是由于发生了不可抗拒的事件所致。被告必须证明:一是有不可抗力的存在,尤其是证明不可抗力的不可预见性;二是损害必须完全由于不可抗力造成,即不可抗力是损害发生的唯一原因。如果有加害人的过失行为,就不能免除其责任;三是必须“经过采取及时合理措施”仍不可避免。

(2)受害者自身责任。根据《水污染防治法》第55条四款规定,环境污染损害是由于受害者自身的责任引起的,排污单位不承担责任。受害者自身责任这一免责事由也要被告承担举证责任,被告要证明两点:一是受害人的行为是损害发生的唯一原因;二是受害人的心理状态为故意或重大过失。当然受害人的心理状态,被告难以证明。

(3)第三者的过错。根据《水污染防治法》第55条第三款规定,环境污染损害是由于第三人的故意或过失造成的,应当由第三者承担责任。这时排污者既要证明第三者的完全过错,又要证明自己完全没有过错。

三、我国环境侵权民事责任的归责原则的不足及其完善

我国现行法律中所规定的环境侵权民事责任的归责原则有诸多不足之处,而且有些规定是自相矛盾的。从长远的角度,许多问题需要澄清,许多地方需要改善。

(一)确定民事基本法中环境侵权民事责任归责原则

我国《民法通则》中第124条规定:“违反国家保护环境防止污染的规定,污染环境造成他人损害的,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这看似是无过错责任原则的规定,但在无过失责任下,侵权责任的成立不考虑加害人的过失,这不仅与国外有关通说、判例和立法所持的污染源遵守公法标准和要求并不免除其民事责任的立场或规定相反,而且与环境基本法及各单行法的有关规定相矛盾。为此,我建议在今后制定民法典时应当将《民法通则》第124条关于“违反国家保护环境防止污染的规定”改为“因环境污染造成他人损害的,加害人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除能证明损害是由不可抗力、第三人或受害人自身的过错所为者外。”

(二)扩大无过错责任原则在环境侵权领域的范围

我国规定的无过错责任原则只是对环境污染侵权领域适用,但是如生态破坏、地面沉降等自然资源破坏也面临着同环境污染同样的难题。由于此类现象因果关系难以判定,适用过错责任原则不利于对受害者的保护,同时生态破坏也具有类似于环境污染的潜伏性、持续性等特点。所以在生态破坏侵权行为,应适用无过错责任原则比较合理。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新能源、新材料产品不断诞生,其在实践中造成的侵权行为应该运用法律手段予以规范,也应适用无过错责任原则。

(三)明确举证责任倒置与因果关系推定原则

由于环境污染侵害的特殊性,受害方往往由于认知水平的限制,以及加害方生产工艺的保密性,无法举证证明加害方有过错,使得受害方处于不利的诉讼境地。笼统的将因果关系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分配并将其称之为举证责任倒置,却带来了混乱。其一,举证责任倒置是建立在“正置”的基础上的,没有举证责任的“正置”何以“倒置”。其二,因果关系本来就是多方面的,将“不存在因果关系”的举证责任“倒置”给被告,只能解决责任成立的问题,并不能解决责任承担的问题,因此对因果关系制度还应该有进一步的规定,对此可以借鉴外国法中行之有效的方法。

(四)完善相关的保险制度与赔偿原则

由于环境污染侵权往往具有社会性,其受害地域广阔,受害人数众多,赔偿数额巨大,加害者一般都难以承受。对此,许多国家为确保受害人得到充分的赔偿,都对从事有高度风险的企业进行强制性责任保险。这样,因环境污染侵权而致赔偿责任时,就可通过保险的渠道将巨额的赔偿分散于社会,从而实现损害赔偿社会化。这既保证了生产的安全,又有利于及时救济,避免各种矛盾和冲突的发生。同时引入惩罚性赔偿是对极端无理之人的吓阻[6]。在现实中环境侵权既有合法行为,又有故意行为。

参考文献:

[1]汤维建.论民事诉讼中的举证责任倒置[J].法律适用,2002,(6).

[2]王政,马品懿.论环境侵权诉讼中的举证责任分配[J].环境保护科学,2006,3(23).

[3]林汉沂.浅议环境污染侵权案件的举证责任分配制度[J].海峡科学,2007,(6).

篇5

霸权稳定论是西方国际政治经济学现实主义学派的代表观点,最早由基欧汉提出,由麻省理工经济学教授金德尔伯格奠定理论基础,再由克拉斯纳和吉尔平等人补充成形,加以完善。(注:详见Robert Keohane,“Theory of Hegemonic Stability andChanges in International Regimes,p.1967—1977”in Oie Holstied:Changes inthe International System,Boulerco.Westview Press,1980.)

霸权稳定论的前提假设是:国际社会处于无政府状态,秩序需要建立和维护,这时需要基于各国的实力进行权利的分配,从而出现霸权国;霸权国要恪守自由主义的价值观,致力于自由的国际经济秩序的建立。该理论的观点大致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首先,霸权的存在是特定经济秩序存在的保障,即国际经济秩序的稳定与繁荣需要霸权的维护。霸权绝对和相对势力的下滑会导致秩序的紊乱。当霸权国明显强于他国时期所形成的国际经济秩序要稳定于霸权国权力下降时期所形成的国际秩序;其次,霸权国要提供整个体系中所必须的“公共产品”和“集体物品”,例如国际经济制度的维持,包括自由开放的贸易体制、稳定的国际货币体系以及为保证这一整套体系正常工作的国际安全和政治体制等各个方面。(注:国际安全和政治体制之所以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归结为公共产品,主要是因为在稳定和平的国际环境下,不论受益国是否付出相应的维持成本,任何国家都享受到其稳定带来的收益。)公共产品所特有的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性质决定了“搭便车”现象的必然存在,从而公共产品的供给不足。为了保证公共产品的供给,国际上需要一个相应成本承担者。在一国范围内,公共产品往往由政府提供,政府是成本的承担者。在国际范围内,在真正契约式的联合未能实质性形成前,需要霸权国成为成本承担者。同时,成本的担负会使得霸权国不甚重负,导致霸权的衰落和霸权国的更替。(注:正如全面所讲的从“罗马治下的和平”、“不列颠治下的和平”到现在“美国治下的和平”的变更。)

与霸权稳定论相对应的是建构主义学派的契约和平论。建构主义认为人类社会的结构主要决定于共享的观念而非物质力量,有意图的行为体的认同以及利益也由这些共享的观念建构而成。也就是说,由观念建构而成的国际制度从外部和内在两个方面同时约束和重塑着其间国家认同以及由国家认同界定的国家利益认同。只有在意识观念认同基础上建构起的契约组织才能产生最终意义上的权威,从而造就稳固的国际秩序。现存的欧洲联盟在某种意义上是契约和平的一个区域性的例证,标志今后国际关系发展的新方向,即世界各国应充分相互信任,构建集体认同基础上的最广泛的契约联盟。

二、从霸权主义向契约联盟的和平演进(注:这儿的“和平演进”是指“国际政治中的体系变化、格局转换、形式发展不以战争形式来进行或实现,国际体系不以霸权争夺的战争来完成更替”。(参见Robert Gilpin,War and Change in WorldPolitics,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1,

p.213).):一个模型

在看得见的时期内,霸权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是合理的,但从更长远来看,霸权的存在不应该是一种常态,它只是人类社会国际关系史上的一个发展阶段。霸权主义仍需要发展,契约和平是它的高级形式,演进方式可能存在一条和平变迁的路径。

回到最基础的成本—收益分析,霸权国之所以有金德尔伯格等人所认为的有动机提供诸如国际安全、自由贸易、良好的国际货币体系等“公共产品”,乐于承担维持该套体系的大部分成本,是因为成为集体物品的提供者和成本承担者能够给霸权国带来额外的收益。权衡付出的成本与收回的好处,收益要大于成本。作为国际关系中的权威,霸权国利用自己的政治、经济、军事实力,在输出公共产品的同时,通过意识形态和文化价值观的输出,在一定范围内建立起所有活动主体关注和应遵循的惯例和规章,确定何为“合法”,何为“非法”,可以说霸权国“创建”了最适合于自身发展的“国际规则和秩序”,能够从中获得最大的收益。

在获得国际霸权之前的阶段,霸权利益存在一个持续上升的阶段,表现为一段上抛的曲线,此时竞争国会努力扩张壮大自己的实力,去获得世界霸权;当获得霸权地位,此时霸权收益达到峰值,并可能在一段时间内续存;随着霸权地位的确立,公共产品提供的重担越来越多的压到了霸权国身上,同时霸权收益强大的驱动力会促使其他国家也不断的谋求霸权地位,从而潜在的对现存的霸权国产生威胁,迫使霸权国付出日渐增加的维持成本。这些日益增长的成本逐渐消耗霸权国的实力,最终导致霸权国的衰落,新霸权国的出现,从而完成霸权对霸权的替代。其间的机制可以由下页的图进行解释。

以前阶段:表示甲国能在此阶段获得的霸权收益持续上升,霸权加速形成;

中间阶段:霸权已经形成,霸权收益达到峰值,并持续一段时间;

之后阶段:霸权收益开始下降,甲国的霸权国地位接受挑战,逐渐衰落。

对于利用甲国衰落的契机逐步获得霸权国地位的乙国同样存在类似的收益曲线,如图中所示。

附图

图一只是给出了一个就霸权更替过程中的比较静态分析,那么是不是说霸权更替是一种常态,会无休止的更替下去呢?其实不是的,只需在霸权收益和契约和平收益之间作出比较,我们就可以得出霸权稳定走向契约和平的可能性。

显然,当图中所示情况出现时,即当成为霸权国的收益不及达成互信契约下得到的收益大时,国际范围内契约自然会形成。

那么这种情况是不是一种必然趋势呢?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全球化的进程,作为霸权国的霸权毛收益(注:此处的“毛收益”与“净收益”相对,是指没有去除维持霸权成本之后的霸权收益。)正在日益增加,但是霸权国为获得这种收益要付出和承担的成本的增加会以更快的速度蚕食增加的收益,从而导致霸权净收益的持续下降。另一方面,契约联盟中,各参与国相互之间充分信任、相互认同,契约的签订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彼此间交往的成本,促使各国逐步放弃“自我”的概念,追求世界整体范围内的帕累托最优。(注:帕累托最优是指资源配置的最优状态,在这种状态下要增加一人的福利必然以减少他人福利为代价。)此时形成的自由贸易和政治机制才是最稳定的,因为大家对此都持认同态度能够在不损失原有效率情况下,促成维护这一体制成本的最小化,所以给各个参与国带来的收益会不断增加。比较两方面的消长,可以得出,契约和平替代霸权稳定是一个必然趋势,只是时间早晚而已。

三、契约和平必然代替霸权稳定:现实表现

冷战结束后,美国成为世界公认的唯一超级大国,如今的美国已经夺得了超霸地位,深入分析可以发现整个过程与上述理论有不少拟合之处。

以冷战结束为起点,为夺取和巩固全球的霸主地位,美国采取了新的全球化战略,将自己首先定位于“倡导者”的角色,其次是本国利益和民主自由价值得保护者。其后果如何呢?自1992年全球化的呼声达到到1997年的东南亚金融危机和欧洲国家开始相继陷入经济衰退,短短几年间,美国通过鼓吹经济自由、贸易自由等手段,不仅将极不发达国家排斥在全球化之外,还通过国际资本运动,让新兴工业化国家、日本、欧洲等国成为牺牲品,(注:有资料显示,美国资本利用日本泡沫经济破灭和东南亚金融危机的机会,以低价大肆收购。如美国旅行者集团出资2200亿日元,控制日兴证券25%的股权,成为第一大股东;东南亚金融危机爆发后,短短数月,东盟诸国损失数千亿美元。这些损失的财富主要被投机性的美资对冲基金和美欧金融资本所掠夺。)用以换取美国长达九年多超长周期的经济增长。

作为国际性合作组织的成员,美国起到了主导和举足轻重的作用,从中获取了巨大的经济和政治利益。作为当今世界最为重要的三大经济组织——世界贸易组织(WTO)、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世界银行(WB)在建立之初的基本规章都是按照美国人的意志制定的。80年代以后,美国为了适应新形势的需要,攫取更大的收益,利用在组织中的主导地位,竭力主张按照自己的意志修订和完善这些规章,譬如世界贸易组织关于信息化的协议,就是在美国的一手操纵下制定的,它的出台不仅符合了美国发展的需要,更为美国执世界信息化之牛耳,推行“信息霸权主义”提供了依据。

通过牢牢控制国际金融组织,美国以此对其他各国施加经济和政治压力,牟取霸权收益。例如,在科索沃战争中,美国之所以敢悍然带领北约轰炸南联盟,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美国通过IMF对俄罗斯的45亿美元贷款,从而绊住了俄罗斯的手脚。又如,在东南亚金融危机爆发后,日本曾提出建立一个由日本主导的资金总额高达1000亿美元的亚洲货币基金,以帮助危机中国家度过难关。但美国根本就无法容忍绕开其主导的IMF重起炉灶的做法,利用霸权地位将其扼杀于襁褓之中,以巩固加强它的霸主地位。90年代以来,美国大力强化西方七国首脑会议的政治职能,不断扩展会议内容所涉的范围,西方七国首脑会议逐步从讨论经济问题的机构向经济政治等多方面发展,大有凌驾于联合国之上的态势。

以上是美国通过夺得霸权而获得霸权收益,另一方面,美国为维护现有收益和获得更多收益所需要承担和付出的成本却以更快的速度上升。

早在1998年,克林顿政府就在其《国防报告》中公开宣称在未来10年至15年中,美国将保持对全球事务积极介入态度。随后白宫发表的《新世纪国家安全战略报告》,用了1/3的篇幅谈论军事问题,将“加强军事实力”摆在美国新世纪国家安全战略三个主要目标的首位,大规模增加国防投入,强化军事霸权的物质基础。美国《新世纪国家安全战略报告》充满着浓厚的火药味,公开宣称“当美国至关重要的利益受到挑战时,美国将果断地使用武力”,“能够与盟国一起干就一起干,必须自己干的就自己干”。

美国是冷战结束后西方世界中国防开支增长幅度最大、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1999年度,美国国防预算为2706亿美元,相当于俄、英、法、德、日、中六大国军费总和的1.6倍。2000年度,美国国防预算比上年度净增加102亿美元,达到了2808亿美元。当时的克林顿政府决定,准备在2000年到2005年的六个财政年度内共增加军费1120美元。到2005年,美国军费总额最低也将达到3200亿美元,占届时世界军费总额的35%左右。近几年来,美国就每年用于新型武器装备的研制费用高达900亿美元,武器采购费用则达到了400余亿美元。同时,美国军事介入地区局势和国家内部事务规模在扩大,范围在扩展,程度在提高。据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总部披露,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到冷战结束前,美国向海外紧急派遣部队为10次,但冷战结束以来则增加到近40次,而且还有上升的趋势。

在输出资本的同时,美国也正在大量的输出自己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加快世界贸易和投资的自由化,提高经济的开放程度。根据自由主义经济学的逻辑,在资本和技术方面处于劣势的国家将根据自身的资源禀赋提供初级产品和低附加值产品来参与国际分工,这样会达到世界范围内福利的最大化。但这只是静态的观点。从动态看,这种看似公平实则不公平国际分工方式根本就不利于落后国家的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随着时间的推移,欠发达国家不仅会被发达国家大规模掠夺资源,更严重的是会形成对发达国家严重的资本和技术依赖,丧失经济自主性,被迫受制于人。在这种情况下,国与国之间先天的差距,特别是技术方面的差距会使得看似自由贸易的国际经济体系名存实亡,技术的障碍天然的导致发达国本国市场的对外封闭。一方面,霸权国对外掠夺资源和经济利润,另一方面,技术的壁垒使得霸权国国内市场相对封闭,受到保护。在当前以美国为主导的国际经济秩序仍能容忍的限度内,国际秩序将保持相对的稳定,一旦抢夺和自利超过了某一临界点则必然会带来动荡,弱国必然进行激烈的反抗,而霸权国的镇压则会激化矛盾,加剧不稳定,最终导致整个系统的崩溃。前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间的关系演变可以为证,另外“9·11”事件在某种程度上也是这种矛盾激化的结果。

一边是霸权收益的相对稳定或微升,另一边则是维持成本以远远高于收益增长速度的速度进行增长,不断吞噬着收益,削弱美国的霸权实力,最终必然导致现有霸权的没落。作为现阶段最成功的区域性联盟——欧盟,它的成员在其内部达成了契约式的和平。这种建立在相互信任、相互认同基础上的契约共同体在保持自由经济带来的整体福利水平的情况下,降低了维持联盟稳定的成本。各国在决策程序上或冲突解决行动中都遵循“全体磋商,一致同意”的多边协调原则,边界的驻军减少到较低水平,对外来威胁和内部威胁都能达成一致的共识,在共识的基础上处理联盟内国与国之间的相关事宜。比较霸权收益与契约收益,一增一减,两者差距的不断下降,为国际政治和经济结构的变迁提供了基础和动力。

四、结论

为保证国际社会有序制度的形成,促进世界整体福利的提高,霸权稳定论认为需要霸权国的出现,在自身恪守自由主义价值观的同时,致力于自由的国际经济秩序的建立。处于该体制核心地位的霸权国能够利用经济、政治和军事等方面的霸权主导整个体系的演变,从中获得霸权收益;霸权国的另一个职责就是为体系内成员国提供必需的“公共产品”,并承担相应的成本。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全球化的进程,维持和巩固霸权成本的不断上升,将逐步耗减霸权收益,削减霸权国实力,最终造成霸权国的衰落。

契约和平情况下,各参与国相互之间充分信任、相互认同,此时形成的自由贸易和政治机制才是最稳定的。契约的签订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彼此间交往的交易成本,在不损失原有效率情况下使维护这一体制的成本达到最小,给各参与国带来不断增加的收益。

虽然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霸权主义仍会存在,新老霸权国还会更替,但如果放眼更长的时间段,比较霸权收益和契约收益的一消一长,我们可以得出,契约和平替代霸权稳定是国际政治经济秩序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变迁的发生只是时间的早晚而已。

参考文献

[1]Robert Keohane,“Theory of Hegemonic Stability and Changes inInternational Regimes”,in Oie

Holstied:Changes in the International System,Boulerco.Westview Press,1980.

[2]Robert Gilpin,War and Change in World Politics,Cambridge UniversityPress,1981.

[3]罗伯特·吉尔平,《国际关系政治经济学》,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89。

[4]牛震,“关于霸权稳定论及其评价”,《世界经济与政治》Vol.10,2000。

[5]邹三明,“从国际金融角度看当代国际格局走向”,《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Vol.2,2000。

[6]郭树永,“建构主义的共同体和平论”,《欧洲》Vol.2,2001。

[7]门洪华,“关于美国霸权的机制分析”,《太平洋学报》Vol.2,2000。

篇6

   3. 人生就是会遇到各种麻烦,我们得尽力解决。再见十一月,你好十二月。

   4. 我们总是满脸微笑说不介意但眼里有遮盖不了的失望。十一月再见。十二月你好。

   5. 十月一再见,十二月你好!2021最后一个月,希望所有的事情都能圆满解决,轻轻松松地迎接2022。

   6. 月再见,12月你好!人生苦短,不要把时间浪费在犹豫不决上。喜欢的东西就去买,喜欢的人就去追,勇往直前才能有所收获。

   7. 从此刻起,莫负时光,再见11月,你好12月。

   8. 月任凭世间纷扰,独守岁月安好,12月,你好!

   9. 不开心是一天,开心也是一天,何苦为难自己。要学会自己心疼自己,因为没人会心疼你。十一月再见,十二月你好!

   10. 十二月你好!幸福就是只要牵着你,闭着眼都敢走。

   11. 十二月你好!我对你的爱,没尽头,也没堤口。不比月亮薄,风也吹不走。

   12. 十二月你好!我还是很喜欢你,明明已经百无禁忌,偏偏你是一百零一。

   13. 日复一日,四季轮回,春夏秋冬,片霜进冬。莫道岁月晚,不蹉跎,不留念,不虚度,不念过往,不畏将来。从现在起,莫负时光,再见11月,你好12月。

   14. 十二月你好,愿你天天拥有最幸福的笑容,一切好运常伴左右。

迎接12月到来的文案精选2    1. 忙碌的十一月终于要说再见了,接下来就是更充实了12月了。

   2. 生活要充满仪式感,十二月,我们一起来许个愿吧。

   3. 再见了,十一月!我们在十一月学会拥抱阳光,学会了豁达人生,宽阔心怀,学会了原谅错误,坦然生活。

   4. 前有阻碍,奋力把它冲开,运用炙热的激情,转动心中的期待,血在澎湃,吃苦流汗算什么。十二月你好,早安。

   5. 十二月你好。过不去的坎别再放在心上,忘不掉的人也该告一段落,新的征途上,愿从今往后的你,别爱的太满,别睡的太晚。

   6. 生活有进退,输什么也不能输心情。十二月你好,十一月再见。

   7. 一年很慢,又很快不管此刻你是斗志昂扬还是收获满满都别忘了说声:11月,再见!12月,你好!

   8. 十一月再见,十二月你好!十二月,生活可以漂泊,可以孤独,但灵魂必须有所归依。

   9. 再见初冬十一月,迎来了深深寒意的十二月,让该过去的过去,让该开始的开始。早安!

   10. 再见,初冬十一月。你好,严寒十二月,越挫越勇,能够抵御寒冬,也能够拥抱春天。

   11. 十一月,再见!十二月,你好!真正的男人敢爱敢恨,敢怒敢言,敢说敢做,敢做敢当。

   12. 每一个平淡的日子都值得尊重,每一个还在身边的人都需要珍惜,认真告别,用力重逢!十一月,再见。十二月,你好。

   13. 你现在不为自己以后想过的生活努力,以后全是你不想过的生活。十二月,你好!

   14. 没有人知道失败和成功间的差距是多么的小,它们之间只相差了一个词的距离,那就是胆怯。依靠坚持和信念必然可以让人从失败走向成功。十二月你好!

迎接12月到来的文案精选3  

        1. 你好,十一月,再见!你好,十二月,谢谢你拥我入怀。

   2. 十一月已逝,不管过得怎样,不必太在意。若是美好,叫做精彩;若是糟糕,叫做经历。十二月,请对我温柔些!

   3. 人生就是会遇到各种麻烦,我们得尽力解决。再见十一月,你好十二月。

   4. 最美丽的女人不是她自身,而是她营造的美丽氛围。十二月,你好!十二月,早安!十一月,再见!

   5. 再见初冬十一月,迎来了深深寒意的十二月,让该过去的过去,让该开始的开始。

   6. 十二月,请对我好一些,希望这个月欢乐多一些,无论酸甜苦辣,不好的都会过去,好的都留在我身边。十二月你好。

   7. 倒霉十一月再见!经历过痛苦与挣扎的洗礼,就能自由展翅翱翔。十二月,奋斗你好!

   8. 时间不是用来冲淡一切的,而是让我们去找到我们所要的一切的答案。十二月你好,早安!

   9. 想做的事,只要有能力做,那就不要等,不要害怕失败;想付出的爱,只要觉得可以,那就大胆些,不要留下遗憾。十二月你好,早安!

   10. 十二月你好!新的一天,新的开始,新的一月,新的心情,感谢朋友圈让我们互相祝福,感谢你我之间情谊一直都在,愿你的每天都幸福。

   11. 将十一月的遗憾藏在十二月的温柔里得以圆满。12月你好!

   12. 向日葵看不到太阳也会开放,生活看不到希望也要坚持,12月你好!

   13. 时间像是跳跃式前进,没说出口的再见,在今天别离。再见,十一月。十二月你好。

   14. 生活,在喜怒哀乐间走走停停。不知道会遇见什么,只知道阳光这么好,别辜负了今天。12月,你好。

迎接12月到来的文案精选4    1、十一月,再见,不管多糟糕都是经历,十二月,你好,所有的美好都在路上。

   2、在十一月的尾巴上,和他说再见,十二月,新的开始,找回迷失的自己,希望不要被辜负了。

   3、十二月!未来的日子愿你三冬暖,春不寒;愿你天黑有灯,下雨有伞;愿你一路上,有良人相伴;愿你平安喜乐,事事顺遂;愿你想要的都拥有,得不到的都释怀。

   4、比失败更令人伤心的是,你始终都没有为自己而努力过。天气寒冷同志们注意保暖,我们大家一起告别十一月,迎接十二月!

   5、十一月糟心事件太多,愿这些都能埋进厚厚雪堆里,再也看不到,听不到。十二月,愿你善待光阴,善待自己!

   6、一切困难前的退缩,不过是心中的懦弱。真正的勇气,源于内心的坚持。人生的道路,是充满了挑战的征途,即使受伤,即使哭泣,也要不断拼搏。十二月你好!

   7、前有阻碍,奋力把它冲开,运用炙热的激情,转动心中的期待,血在澎湃,吃苦流汗算什么。十二月你好,早安!

篇7

金融危机的概况

2008年9月15日。美国第四大投行雷曼兄弟宣布破产,标志着美国次贷危机最终演变成全面金融危机。这场自1929年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金融危机迅速从美国蔓延到全球,从发达国家传导到发展中国家,从金融领域扩展到各个领域,范围之广、程度之深、冲击之强超出预料。这次危机对西方发达国家的影响非常严重,中国作为新兴市场经济国家,国内经济也受到了影响,其影响程度已经远远超过1997年的亚洲金融风暴时期。

金融危机对我国传媒业的影响

这次金融危机对金融行业的影响是最直接的,也波及到其他行业,其中传媒业由于对广告收入的依赖同样受到了金融危机的冲击,无法独善其身。

受此次金融危机的影响,中国传媒业的广告收入增速减缓。各类媒体也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所受影响都是有差异的。一些新媒体可能会面临断炊。时效性较差的杂志退市之声此起彼伏。

金融危机给我国经济新闻报道带来的全新机遇

尽管金融危机给传媒业尤其是报业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使新闻媒体遭到前所未有的冲击,但是,“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危机面前,我们更应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审视,看到金融危机给经济新闻报道带来的全新机遇:一方面,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国内外经济环境发生巨大变化,重大经济事件频繁发生,这一切给经济新闻报道提供了大量的素材;另一方面,随着这场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的大面积蔓延,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受到重大影响。原本对经济报道不太关心的受众此时纷纷热衷于了解财经大事,给经济新闻报道提供了广阔的受众市场。

金融危机带来的灾难是不幸的。但各新闻媒体要积极应对,转危为机,充分利用好这次危机给经济新闻报道带来的机遇,积极探索经济新闻报道新形势,以适应国际背景和受众市场的新需求。

在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经济新闻报道的探索与改进

在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新闻媒体该如何做好经济新闻报道,报道应当采取什么样的主题、角度、尺度和精神,成为业界需要共同探讨的问题。笔者认为,在金融危机面前,经济新闻报道要转危为机,抓住机遇,积极应对。

积极引导舆论,提升全民信心。金融危机给百姓带来的影响是巨大的。金融危机造成失业率持续增长,越来越多的人失去了工作、失去了生活的保障,对未来感到迷茫。这突如其来的一切不仅给人们带来经济上的损失,还给人们带来心灵上的创伤,处在金融危机阴影中的人们情绪低落、精神不振、信心下滑,对未来失去信心。

“顺境时多报困难,逆境时多报亮点”,这是宣传战线长期遵循的规律。这条规律如今在金融危机的环境下显得更加重要,在这个物质和精神遭受双重打击的特殊时期,百姓最需要的就是信心,而很大程度上。信心就是从新闻媒体传播的信息中来,积极而正面的信息。可以带给人一种逆势而上的勇气。所以。在金融危机的大环境下,我国的新闻媒体在进行经济新闻报道时要认真筛选新闻事件,进行积极正面的报道,并进行深入的解读,从中挖掘激发人们生活信心的内涵。帮助人们早日渡过经济危机的难关。

凸显平民视角,强化服务意识。经济新闻一直处在“记者写得累,编辑编得苦,读者不愿看”的尴尬境地,造成这种局面有多方面因素,但其根本原因还是经济新闻报道缺少贴近性,缺乏平民视角。欠缺服务意识。在全球性金融危机背景下,受众对经济信息的渴求与日俱增,经济新闻报道只有按照“三贴近”的原则,从平民视角出发,强化服务意识,才能吸引百姓的眼球,开辟广阔的市场。要做好这一点,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入手:

第一,贴近实际,关心平民。经济新闻报道要充分利用新闻价值学说中的“接近性”原理,寻找所报道的事实与受众在地域、心理或利益上的接近点。按照“三贴近”的原则,经济报道也要尽可能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从受众的角度人手报道经济活动,分析经济现象。金融危机带来的冲击,表面上看是一些重大经济事件的发生、宏观经济数据的变化,但其实质上是百姓手中的股票下跌、房子贬值、财富缩水,甚至是家人突然之间失业。老百姓关心的是自己身边实实在在的事情,所以经济新闻与其空谈经济现象、空列经济数据,不如多报道老百姓身边的事、多报道老百姓关心的事,这样更能吸引百姓的眼球。

第二,强化服务,增强实用。经济新闻除了要好看外,实用性也是至关重要的。尤其是在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受众对经济报道实用性、服务性的要求更加凸显。金融危机爆发以来。百姓对就业、投资理财、消费等各个领域的活动更加关注。在阅读经济新闻时,已不再满足于浅层次的了解。而更希望从中获取自己需要的信息运用于日常经济生活中。根据新形势下受众的这一需求。新闻媒体要强化服务意识,增强经济新闻报道的实用性,给“有所求”的受众提供大量的实用财经信息,并引导他们采取理性的投资理财举动。总之,报道的内容要为百姓提供便利,满足百姓在各经济领域中的需求。只有这样,才能吸引读者的眼球,符合读者的需求,从而打造出更广阔的受众市场。

开拓广阔视野,立足全球高度。在全球性金融危机的大形势下,新闻媒体在进行经济新闻报道时应该树立全球意识,不能只将目光局限在具体的新闻事件上,应将其放在国际大环境下进行报道分析。新闻媒体应当基于对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清醒判断,不断跟踪全球经济结构、各国产业分工和发展动向,立足全球来报道经济事件,思考经济问题,分析经济现象。新闻媒体只有开拓视野、立足全球,才能从宏观上准确把握经济新闻报道的方向,使新闻报道具有更高的战略意义。

而且受全球性金融危机的影响,读者对全球资讯的需求已经到了一个相当高的程度,因此新闻媒体不能将自己的视野局限于地方,应立足全球、关注国际,为读者提供高层次的经济新闻报道。

注重深入解读,增加新闻厚度。以前除专业经济媒体外,其他新闻媒体在经济新闻报道中往往只提供新闻事实,很少解读事件的内涵。金融危机爆发后,大量经济事件扑朔迷离,各种经济政策层出不穷,逐渐影响到普通民众的日常生活。老百姓对于这些与自己息息相关的经济事件和政策非常关注。希望能深入了解,提出了对新闻进行背景分析、理清相关事件

脉络、预测事件发展趋势等方面的要求。这就需要媒体及时报道并深入解读,挖掘经济现象的价值和内涵。

在新形势下,针对受众提出的新要求,新闻媒体不仅要及时经济新闻报道。更要对报道进行详细深入的解读,满足受众对事件深入了解的需求,使读者获悉报道中所包含的真实意义。做到不仅及时准确地回答“有什么”,而且正确地回答这些“有什么”背后的“为什么”和“该怎样”。新闻媒体要以新闻分析的视角探求经济现象背后的规律,以此增加新闻厚度,使经济新闻报道的价值凸显出来。

在全球性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我国新闻媒体要积极应对、把握机遇,开拓经济新闻报道的新思路,探索经济新闻报道的新方法,改进经济新闻报道的新方式。要本着“三贴近”的原则,站在全球的战略高度,深入解读经济新闻,积极引导舆论,提升百姓的信心,帮助人们尽快渡过经济危机的难关。

“隐逸”的“逸”

吕新平

王君老师发表在《语文建设》2008年第6期上的案例文章《刘禹锡的心灵世界探幽――(陋室铭)(爱莲说)整合教学实录片段》里有这么一段实录,师生一起探讨“予谓菊,花之隐逸者”这句话的含义:

师:隐选者?注意,为何不说是花之隐者呢?

生:“逸”有一种飘选、安逸的感觉,周敦颐称其为“隐选者”,看来对其生活状态是欣赏的。

师:说得真好,同学们读书非常仔细。

篇8

深圳信达律师事务所:

现就你所于1997年2月19日关于境内企业间接到境外上市有关问题的请示答复如下:

一、根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证券市场宏观管理的通知》、《股票发行与交易管理暂行条例》、《国务院关于批转国务院证券委员会1995年证券期货工作安排意见的通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务院证券委员会关于1996年全国证券期货工作安排意见的通知》的有关规定,境内企业直接或者间接到境外发行股票并将其股票在境外上市,都必须经国务院证券委员会审批;未经国务院证券委员会批准,任何境内企业不得以任何形式到境外发行股票和上市。

二、具有证券从业资格的律师事务所及其律师在为境内企业间接上市提供法律服务时,应当遵守上述有关规定,对其出具的法律意见书承担责任。任何认为境内企业间接到境外发行股票并上市不需要国务院证券委员会批准的法律意见都是没有依据的,出具此类不正确法律意见的选题事务所及其律师应当对其行为承担法律责任。

三、具有证券从业资格的律师事务所及其律师在从事境内企业间接到境外上市的法律服务过程中,对有关问题如有疑问,可以向我会有关部门请示。

篇9

创立道家的老子,同创立儒家的孔子齐名,但是关于老子的生平事迹,史书记载却要少得多,作为历史上的著名隐者,他的事迹往往神龙见首不见尾,甚至连老子是谁也一直争论不休。文史专家罗根泽在主编《古史辨》第六册时,曾列举出了29种关于老子其人其书的不同说法。好在陆续出土的帛书简书,证明了《史记》关于老子的记载大体上是可信的。

老子是楚人,姓李名耳字聃,担任过周室的史官,与孔子同时代或者稍早,孔子曾向老子问过礼。老子的最大贡献,就是给世人留下了一部《道德经》。“老子修道德,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至关,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于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馀言而去,莫知其所终。”(《史记 ? 老子韩非列传》)

老子的思想在历史上影响极大。中国有学者认为,老子是中国第一个哲学家。黑格尔在谈到东方哲学时满脸的不屑,认为哲学是从西方开始的,然而在谈到老子时却要比对孔子略微肯定一些。尽管黑格尔对孔子和老子的文献充满了误读误解,也不得不承认老子是古代东方精神世界的代表者。出于对黑格尔偏见的批评,钱钟书曾经在《管锥编》中指出:老子一句话就能说清楚的哲学概念,黑格尔却要长篇大论,黑格尔关于东方思想的讲演,“数十百言均《老子》一句之衍义”;黑格尔的失误,是一种对汉语无知的“失言”。严复干脆直接在“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旁边批注道:“西国哲学所从事者,不出此十二字。”李约瑟在《中国科技思想史》中则对老子给予了极高的评价,说:“中国如果没有道家,就像大树没有根一样。”虽然关于老子的思想评价见仁见智,但老子在中国思想史上的地位之高是无可置疑的。

老子的《道德经》有很多传世版本,流传较广的主要是《河上公章句》和王弼《老子注》,前者是汉代河上公的注本,后者是曹魏王弼的注本。上世纪70年代在长沙马王堆出土有帛书本,90年代在湖北郭店楚墓出土有竹简本。出土的简帛本为《道德经》的考订校勘和训诂提供了新的资料,澄清了关于《道德经》写作年代的部分质疑,对有些字句的订正提供了新的证据,但对于普通读者来说,依然以读传世本为宜。

在《论六家要指》中,司马谈对其他各家都有批评,唯对道家高度赞扬。称:“道家使人精神专一,动合无形,赡足万物。其为术也,因阴阳之大顺,采儒墨之善,撮名法之要,与时迁移,应物变化,立俗施事,无所不宜,指约而易操,事少而功多。”《汉书 ? 艺文志》则简要指出了道家的渊源和主旨:“道家者流,盖出于史官,历记成败存亡祸福古今之道,然后知秉要执本,清虚以自守,卑弱以自持,此君人南面之术也。合于尧之克攘,易之嗛嗛。一谦而四益,此其所长也。及放者为之,则欲绝去礼学,兼弃仁义,曰独任清虚可以为治。”这些论述说明,在两汉时期,人们就把道家思想看作治理国家的理论,所以,研究《道德经》的管理思想,正是回归道家本位。

篇10

巴富尔分别从词源学和哲学的角度将“道”解释为“reason”和“way”,但他认为这两种翻译都将扼杀“道”的玄妙之意。[6]I他更具想象力地将“道”比作代数学中的π,以显示其无尽的意义。对于“道”的可译性,巴富尔是严谨的,他一方面在序言中透漏出对“道”冠以任何俗名的不恰当,另一方面又找寻作为万物之本源,在西方与“道”相似的称呼,即“Nature”,或“PrincipleofNature”。[6]I-II而巴富尔对译“道”的谨慎不仅是其尊“道”的体现,更是通过寻“道”从本根论的角度以达到合中西之“道”的尝试。而身为传教士的理雅各,虽在其译本中并未具体阐释自己对“道”的理解和对其译名的看法,但却在这之前的《中国宗教》一书中对道教——作为中国宗教和哲学的存在进行过细致的阐述,并对其起源作了考据。尤其值得注意的是,理雅各将道与上帝作了比较,更确切的说,理雅各站在上帝的立场上,考察了《道德经》一书中老子承认上帝存在的证据。虽然道家信奉“道”是万物的本源,但理雅各通过论证认为道家是承认上帝存在的,同时也并未反驳道家固有的观点。理雅各在书的最后感慨道:“为了解释这个难题,我苦思冥想许久,如今终于可以轻松点了。”[7]229对于一个有责任感的传教士来说,一方面,面对种种信仰上的挑战,他义不容辞地要进行“合理”的解释;另一方面,为了达到传教的目的,也为了英国人能接受理解中国传统文化,他在努力寻找信仰基础,通过景教碑的史实考证和自己的推理判断,最终证明中国圣人自古便承认上帝的存在,所以在中国传播福音于情于理都是正确的。

(二)修辞的处理

纵观《道德经》,其中的修辞手法颇为丰富,如比喻、对偶、排比、顶真等,且其修辞手法往往叠加使用,因此文章达到形神兼备的绝佳境地。如上文所述,这三个早期译者对中国经典都抱以学术研究的心态,对原文的忠实度较高,且相互之间常有交流,故三个文本有一定的相似性。如《道德经》第十五章:豫兮其若冬涉川,犹兮其若畏四邻,偐兮其若客,涣兮其若凌释,敦兮其若朴……[9]25在这一段中,老子通过生动的比喻,辅以排比、反问、对偶等修辞手法,说明一个得“道”之人所具备的品质特征。若想完全保留全文的形与意显然是很困难的,因此三个译者在此处各有取舍。湛约翰的译本为:Timidwerethey,likeonefordingastreaminwinter.Cautiouswerethey,likeonewhodreadshisneighbour.Circumspectwerethey,likeamanfromhome.Vanishingwerethey,likeicethatisabouttomelt.Simplewerethey,likeunwroughtwood…[5]10-11巴富尔的译本为:Theyendured[thehardshipsoftheirsearch]asthosewhofordstreamsinthewinter.Cautiouswerethey,asthosewhodread[theridiculeof]theirneighbours;reverentwerethey,asthosewhoentertainavisitor;expansivewerethey,asiceonthepointofmelting;simpleandunpolishedwerethey,asunhewnwood…[6]10理雅各的译本为:Shrinkinglookedtheylikethosewhowadethroughastreaminwinter;irresolutelikethosewhoareafraidofallaroundthem;gravelikeaguest(inaweofhishost);evanescentlikeicethatismeltingaway;unpretentiouslikewoodthathasnotbeenfashionedintoanything…[10]58三人在句式上基本都保留了原文的句法特征,且极为对仗。与原文相似,他们也都运用倒装句突出了得“道”之人的所有品质特征。而在意思表达上,理雅各对文章的理解明显要精准一些,如“偐兮其若客”一句中“偐”字是庄重严肃的意思,仅有理雅各在译本中译为“grave”,其余二人则理解为热情好客之意,理解有些偏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