呕血护理措施模板(10篇)

时间:2023-01-28 08:46:31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呕血护理措施,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呕血护理措施

篇1

对院2009年3月~2010年5月收治的68例上消化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患者有48例,女患者有20例;年龄25~70岁;病程1~5d;病例:胃、十二指肠溃疡出血有30例,门静脉高压引起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15 例,胃癌出血 5例,出血性胃炎 10 例,重度糜烂性胃炎引起出血 5例,消化道恶性肿瘤 3 例。随机把收治的68例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只单纯采用急救护理,治疗组在急救护理的基础上,配合心理、饮食、健康教育、护理等相关护理干预措施。两组在年龄、性别、病程、严重程度等一般资料中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两组均采用急救护理措施:严密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准备好一切抢救物品,遵医嘱给予适当的止血药物,并建立静脉通道。患者在出血期间不能乱动,保持绝对的卧床休息。让患者取平卧位,把头偏向一侧,避免呕血造成窒息;在呕血后,及时做好口腔护理,避免口腔造成感染。同时清除口腔中的积血异物,让口腔保持清新,除去异味,避免异味导致再次恶心、呕吐。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措施

1.2.1饮食干预

积极向患者及其家属宣传与该病相关的饮食知识,并尽可能地按照患者的喜好选择较为合适的食物,当大出血期间的患者,应当禁食、禁饮>24小时,情况好转后再给予其半流体或软体食物;尽可能地使患者朋友保持少吃多餐,同时多选食为柔软、含丰富维生素、低蛋白以及低糖、低脂、易消化食物,忌食生冷、油炸食物。叮嘱进食时细嚼慢咽,防止因为动作过大造成的再损伤;适当配合食用新鲜水果。

1.2.2药物应用干预

合理选择用药,在选择药物时应当结合患者的个体差异,给予其合适的药物。并根据所用药物的性质,准确把握药物的适用条件及给药方式、给药途径、给药时间,防止药物给患者的病情带来不良反应。因此,护理人员抓好药物管理工作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应当熟悉并掌握该药物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并应使科室内的医护人员熟知药物情况。

1.2.3心理干预

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由于自己大量呕血、便血,而会感到害怕、恐惧、烦躁不安。护理人员在临床护理时应当积极向患者解释,给予其心理安慰,并讲解该病通过临床治疗是可以得到纠正的,由此使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从而积极配合治疗,早日恢复健康。

1.2.4健康教育干预

定期开展健康教育活动,医护人员为患者讲解出血的病因,预防、治疗措施及疾病预后。让病人及其家属掌握出血症状判断方法及就医指征,可以把健康教育的资料整理成小册,分发给患者,让患者充分了解到消化道出血的可防性与可治性。

1.2.5出血干预

上消化道出血的主要临床症状为呕血和黑便,因此在临床中,护理人员需要对出血的特征能熟练掌握,对出血量进行准确估计,通过呕血和黑便颜色、形状对出血速度做出准确判断,由此为患者生命的抢救提供有力保障。

1.3疗效标准

有效性:全部临床症状呕血与黑便均消失;显效性:呕血与黑便均有所好转;无效:全部症状与治疗前未发生任何改变。

1.4 统计学方法

篇2

观察出血情况

观察出血原因:上消化道出血必须严格密切的观察,才能鉴别出血来自何种原因,是呕血还是咯血,因为呕血和咯血为脏器病变,所表现的不同症状,病因不同,治疗措施和原则不同,首先必须掌握和了解患者的病史及出血前后的表现,并观察呕吐物性质和内容物,也可通过辅助检查来鉴别。呕血患者多有胃溃疡或肝硬化病史,出血前有上腹部不适,疼痛,恶心,呕吐等症状,出血呈暗红或咖啡色,酸性(大量出血后可呈碱性)同时注意观察假性消化道出血,如口腔、鼻炎部出血,当出血被吞咽后可能呕吐,或从大便排出,也可出现呕血或黑便,这种呕血一般不含有食物残渣,也不形成凝块,如遇有单纯的黑便而潜血实验阴性或弱阴性的患者,应了解是否服用过生物碱,铁剂及血类食品。

观察出血的量及部位:一般有呕血者多较单纯黑便者出血量大,呕血呈鲜红色暗红色,血块较呈咖啡色量大,排暗红色血便,较排柏油样便者血量大,而排柏油样便者较排黑便出血量大,另外肠鸣音及腹胀明显者,表示出血量较大,从出血部位来看在幽门以上者多有呕血,幽门以下者易导致血便。如出血量少,血液在胃内并引起恶心,呕吐,则全部血液均由下排出而见黑便[1]。如出血量大,虽然出血部位在幽门以下,血液也可反至而引起恶心,出现呕吐,因此,呕血和黑便的出现除与出血部位有关外,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出血量的多少,因此对出血的颜色,性质,出血量,部位及肠鸣音活跃程度,均要详细观察。

护理措施

心理护理:患者不良心理可以加重出血,患者对自己病情估计不定,加重思想负担,严重影响病情转归。应针对患者的这些负面情绪进行解释性心理治疗,关心患者,保持良好的沟通,讲明良好心态的重要性,讲解疾病知识,鼓励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工作,并及时向患者传递治疗效果,使患者消除心理紧张,并配合松弛疗法和生活指导。尊重患者,对重患者应该隐瞒病情及不使用刺激性语言,否则容易引起患者思想负担。绝对卧床休息,尽量减少患者体力消耗,合理安排饮食。用良好的态度恰当的语言有针对性进行解释和安慰,针对不同性格,年龄患者给予不同的心理护理,使患者建立康复信念,促使其自觉进行配合心理治疗,药物治疗,自我监测,自我保健的科学护理管理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向患者解释现代医学,科学技术新发展新成果及治愈病例。收集信息,语言交流,从而对患者起到安抚,慰藉药物起不到的治疗作用[3]。

治疗护理:只要确定有呕血和黑便,都应该视为紧急情况,应卧床休息,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呕血时呼入引起窒息。临床表现有低血容量休克时,应立即吸氧,出血期间应嘱其禁食,积极补充血容量,立即建立静脉通道,交叉配血,必要时输入全血,留置导尿观察每小时尿量,密切观察血压,脉率,结合尿量的观察和中心静脉压的监测,可作为补液,输血速度和量较可靠的指标。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如血压下降,脉压缩小,脉搏弱而块则提示休克。患者出现头晕,眼花,乏力,皮肤湿冷,精神烦躁不安等表现,应立即报告医生。注意每日体温变化,多数患者出现低热现象。近年来各种止血方法和现代医学技术科学技术不断改进。约80%的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可经非手术疗法达到止血和治愈目的[2]。

生活护理:患者长时间卧床,给予必要的生活协助,禁食期间要注意补充营养,对少量出血的患者,可选用无刺激性流食。输液量要详细记录,注意各种导管通畅情况。做好各种导管清洁护理工作。皮肤受压处要给予按摩,防止褥疮发生,注意观察皮肤,黏膜有无色素沉着及肢端温度变化,每日做好口腔护理防止并发症发生。

篇3

【关键词】上消化道;出血;护理观察

上消化道出血在内科急症中较为常见,患者病情一般较重,护理人员除积极主动配合医生作好各项抢救止血措施外,还应密切观察,精心护理,以保证患者早日恢复健康。

1 对出血的观察

1.1 观察出血原因 鉴别呕血及咯血:呕血与咯血为不同系统病变所引起不同症状,病因不同,治疗原则也有差异,首先应了解患者的病史,出血前有上腹不适、病痛、恶心、呕吐等症状。出血后可有黑便,血液中常伴有食物残渣及胃液,血液中呈暗红色或咖啡色,呈酸性(大量出血可呈喊性),观察必须细致,认真记录严格交班。

1.2 观察出血部位 上消化道出血一般是指食道、胃、十二指肠空肠出血。出血部位在幽门以上者多有呕血伴黑便,幽门以下者易致黑便,如出血量少血液在胃内并未引起恶心、呕吐,则全部血液由下排出,而竞见黑便,如出血量大,则出血大则出血在幽门以下,血液也可返留致胃而引恶心、呕吐,所以呕血和黑便的出现与出血部位有关外,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出血量的多少,黑便者可无呕血,而呕血者多伴有黑便,无呕血而仅见大理鲜红色血便者常提示为下消化道出血。

1.3 观察全身症状 估计出血量,全身症状常因出血量多少和速度快慢而异,若出血缓慢出血量在300ml以内者可无症状或仅有轻微头晕、乏力,若出血量在400ml以上时,可出现眩晕、眼花苍白、心悸、口渴等,如出现烦躁不安、出冷汗、四肢厥冷、脉速、血压下降、晕厥等休克征象,时提示其出血量在1000~1500ml以上,大多数患者在出血前上腹病痛加剧,出血后疼痛缓解或消失,如出血后疼痛不止或加剧出血未停或有再度出血的可能。

1.4 观察生命体片变化 估计出血量和休克程度,上消化道出血可导致休克,然而生命体征是循环血溶量显著的指标,血压下降的程度标志着休克的深度,从生命体征的改变中可估计患者的失血量,如果患者的脉搏每分钟比原来的快20次,收缩压低于12kPa,并述口渴、恶心、头晕,估计急性失血约1000ml,如患者脉搏细速,收缩压继续下降,且畏寒、皮肤发冷、烦躁不安、估计患者失血约2000ml,为病理性严重的征兆。

1.5 体温的观察 上消化道出血时,体温可不升,一般出血后24h内休克控制后可能有低热或中度热,体温一般不超过39℃持续数日或一周内,其发生原因可能是出血后分解产物的吸收、血溶量减少,贫血或循环衰竭等因素有关,在上述因素作用下,体温调节中枢不稳定而致发热,若体温超过39℃,应考虑出血后诱发感染,如持续不退,或退热后又上升者,应考虑有再次出血的可能。

1.6 根据中医辩证观察病情

中医认为呕血多肝郁火旺,冲激胃络有关,在观察病情中,一是要从呕吐物、粪便的色泽、数量、腹胀程度,肠鸣音活跃情况来估计出血量;二是望神色,凡面色苍白,表情谈漠,或烦躁不安者,往往出血严重,“心主血脉”凡脉数而芤,或沉细欲绝者,都是大出血或休克的先兆。

2 护理要点

2.1 心理护理 中医认为“肝藏血”、“脾统血”思考伤脾,郁怒伤肝,由于情志所伤可致肝不藏血,脾不统血,而使呕血黑便加重,因此要关心安慰患者,介绍疾病的转归,使其树立战胜的信心,必要时酌情给予镇静剂。

2.2 饮食护理 上消化道出血在饮食护理方面尤为重要点,对忧怒伤肝而有急性大量呕血黑便者应禁食,对一般脾虚型患者可给予营养丰富,易消化的流质饮食,当患者出血停止后,及时给予少量流质饮食,避免因胃饥饿性收缩导致再次出血,严禁患者饮食不按医嘱进食。

2.3 配合治疗中的护理 随着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深入发展,对上消化道的治疗增加了不少新措施,我们熟悉了解这些治疗措施的应用方法和护理,使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篇4

2002年1月至2008年6月笔者参与抢救护理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48例,其中男38例,女10例,年龄20~85岁。肝硬化35例,急性胃黏膜病变3例,消化性溃疡6例,消化道肿瘤2例,均有不同程度的呕血、便血和休克症状。经过治疗护理,治愈36例,好转9例,转外科手术2例,病情恶化及死亡1例。

2 临床观察

2.1 严密观察生命体征 ①对血压的观察:消化道大出血可导致休克,表现为血压下降和脉压差缩小;②对脉搏的观察:脉搏的改变是观察休克的主要标志,休克早期脉搏加速,休克晚期脉搏细而慢;③对体温的观察:失血者体温多低于正常或不升。一般休克纠正后可有低热或中度热,一般≤38.5℃,持续数日或数周,原因系出血后分解产物吸收,血容量减少,体温调节中枢失调而引起发热,若体温≥38.5℃,应考虑出血后诱发感染,如体温持续不退或退热后又不升则应考虑再出血。

2.2 观察呕血、便血性质和量 消化道出血>60 ml可出现黑便,呈柏油样,有腥臭;出血量多,血液在肠道停留时间短,可出现暗红色或鲜红色大便,出血部位在幽门以上可出现呕血,幽门以下则表现为黑便,反复呕血或黑便次数多而稀薄,提示有继续出血。

2.3 观察尿量 尿量可反映全身循环状况及肾血流情况,所以应正确观察24 h出入量。

2.4 观察神志、四肢情况 出血量在5%以下无明显症状,出血量在5%以上可出现眩晕、眼花、口渴,出血量在20%以上可出现烦躁不安、表情淡漠、四肢厥冷等休克症状。

2.5 观察有无再出血迹象 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病情经常反复,出血控制后仍应观察有否再出血,如患者反复呕血、黑便,颜色由黯黑变为暗红,甚至呕吐物转为鲜红色,血压、脉搏不稳定皆提示再出血。

3 护理

3.1 及时补充血容量 迅速建立两条静脉通道,及时补充血容量,抢救治疗开始滴速要快,但也要避免因过多、过快输液、输血引起肺水肿或诱发再出血,从而加重病情。

3.2 加强基础护理 ①护理:出血期间绝对卧床休息,采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防止因呕血引起窒息; ②饮食护理:严重呕血或明显出血时,必须禁食,24 h后如不继续出血,可给少量温热流质易消化的饮食,病情稳定后,指导患者要定时定量,少食多餐,避免进食粗糙、生冷、辛辣等刺激性食物,同时要禁烟、酒、浓茶和咖啡; ③口腔护理:每次呕血后,及时做好口腔护理,减少口腔中的血腥味,以免再次引起恶心、呕吐,同时能增加患者舒适感;④皮肤护理:保持皮肤清洁及床铺清洁、干燥,呕血、便后及时清洁用物。

3.3 心理护理 心理护理是指在护理全过程中,由护士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积极影响患者的心理状态,以达到其自身的最佳身心状态,其必要条件是护士要与患者建立良好的互相信任的治疗性人际关系,并对存在的心理问题有较深的了解和准确的评估。患者对疾病缺乏正确认识的前提下,易产生紧张、恐惧的情绪而加重出血,尤其反复出血者因反复住院给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感到前途暗淡,消极悲观,对治疗失去信心。因此做好有效的心理护理尤为重要。医护人员从容的态度、亲切的语言、认真地答疑、果断的决策、沉着、冷静、熟练的操作,可给患者以安全感,解除患者精神紧张及恐惧心理,有益于良好护患关系的建立和进一步治疗的配合。

3.4 用药指导 严格遵医嘱用药,熟练掌握所用药物的药理作用、注意事项及不良反应,如滴注垂体后叶素止血时速度不宜过快,以免引起腹痛、心律失常和诱发心肌梗死等,遵医嘱补钾、输血及其他血液制品。

篇5

【关键词】:消化道溃疡;出血;护理;体会

消化性溃疡出血是指在消化性溃疡的基础上发生的出血,是消化性溃疡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发生率约为20~ 25%。消化性溃疡合并出血多发于十二指肠,其次为胃。这些并发出血的患者,其溃疡病史大多在一年以内,且一旦发生出血,就容易发生第二次或更多次的出血[1]。消化道出血的临床表现主要为为呕血、黑便、常伴失血性周围循环衰竭,若出血量过大,出血不止或治疗不及时,可导致死亡。本研究选取2010年7月~2012年7月在我院救治的消化道溃疡合并出血住院患者92例,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以护理干预措施,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7月~2012年7月在我院救治的消化道溃疡合并出血住院患者92例。其中男性55例,女性37例,年龄18~80岁,平均年龄53.2±5.4岁。所有患者均经胃镜检查确诊为消化道溃疡合并出血。包括胃溃疡23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47例,复合溃疡22例。患者出血类型为单纯呕血30例,单纯黑便46例,呕血加黑便16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且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情程度、出血部位等其他一般资料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只给予一般常规护理措施:(1)密切监测患者体温、脉搏、血压及呼吸,详细记录患者病情的变化,一旦发现异常,应立即通知值班医生或护士给予紧急治疗,记录呕血和黑便的次数和量,判断出血的相关情况;(2)对于出血较多的患者应及时补充血容量,防止休克;(3)嘱咐呕血患者术后禁食、对于出血严重患者,应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流质饮食,避免有刺激的粗糙食物。

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措施:(1)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容易产生恐惧心理,出现不同程度的焦虑情绪,因此,医护人员应多与患者交流,帮助其消除不良情绪,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勇气,发挥其主观能动性,积极配合医疗和护理。(2)护理人员应向患者介绍消化性溃疡合并出血的发病机制、病情发展、并发症等。(3)患者出院前,应嘱咐患者坚持治疗和定期复查,合理膳食,摒弃不良饮食和生活习惯;禁服阿司匹林、镇痛消炎类药物,以防诱发溃疡。

篇6

【关键词】:上消化道出血抢救护理

上消化道出血是指屈氏韧带以上的消化道出血,大多为中等动脉出血,不易自止,主要表现为呕血、便血、腹痛和不同程度的周围循环衰竭等,如不积极抢救和及时处理可危及生命。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我3收治上消化道出血患者98例,现将体会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98例,男68例,女30例,年龄20~69岁,平均50岁,胃、十二指肠溃疡41例,肝硬化20例,应激性溃疡或急性糜烂性胃炎28例,胃癌9例均有不同程度的呕血,便血和休克症状。

2抢救处理

1、在实施抢救时,护士必须保持头脑清醒,动作敏捷、熟练,尽最大的努力为为挽救患者的生命争分夺秒。一般急救措施 (1)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应绝对卧床休息,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误吸,若出现休克,则应采取休克或下肢抬高30度,以增加回心血量。(2)立即建立静脉通道,遵医嘱给予止血药物,并遵医嘱抽取交叉配血,做好输血的准备。(3)给以鼻导管吸氧,以改善组织缺血缺氧状态。(4)禁食,观察24小时出入量及生命体征,精神等变化,观察呕血及粪便量、颜色、性状等。

2、积极补充血容量需在短时间内建立2条以上的静脉通道,保持静脉通畅,及时地补液补血。应观察患者的尿量,输液速度要根据血压和中心静脉压的关系酌情调节,应避免因输液速度过快,引起肺水肿从而加重病情,尤应注意老年或有心血管疾病患者

3、应用三腔二囊管压迫止血:如是肝硬化门脉高压致食管静脉破裂引起的出血,患者除应用止血药治疗外,必要时应用三腔二囊管压迫止血,插管时应向患者解释置放气囊导管是抢救生命的紧急措施,以取得患者密切配合,争取时间,配合医生尽快插管成功,以起到止血的作用,配合应用三腔二囊管压迫止血,能更好的起到止血效果。

3加强观察监测以下指标

1、生命体征,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如有异常,心跳加快,血压下降,呼吸困难,必要时进行心电监护随时监测。

2、观察皮肤和甲床色泽,肢体温暖或者湿冷,静脉充盈情况。

3、准确记录出入量,怀疑有休克留置尿管测每小时尿量,应保持>30ML/小时

4、注意观察呕吐物,大便的性质、颜色、量、次数等,并做好记录。

6、定期复查红细胞计数、血细胞比容、血红蛋白、网织红细胞计数、大便潜血试验,以了解贫血情况,判断出血是否停止。

4护理

1、护理:出血期间绝对卧床休息,采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防止因呕血引起窒息;注意保暖,床上大小便,防止晕倒、摔伤及因活动而加大出血。饮食护理:严重呕血或明显出血时,必须禁食,病情稳定后,指导患者要定时定量,少食多餐,流质饮食,避免进食粗糙、生冷、辛辣等刺激性食物,即发现病情变化及时报告医生,给予抢救处理

2、心理护理: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由于突然呕血及便血,易产生紧张恐惧的情绪,而加重出血,所以特别要加强心理护理,护理人员做到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关心体贴患者。由护士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积极影响患者的心理状态,以达到其自身的最佳身心状态,其必要条件是护士要与患者建立良好的互患关系,解除患者精神紧张及恐惧的心理状态,有益于良好护患关系的建立和进一步治疗的配合

3、三腔二囊管压迫止血的护理:对需使用三腔二囊管的患者,使用前应针对患者的心理情况,做耐心的解释工作,以取得配合。插管后要保持胃气囊压力为50 mmHg~70 mmHg,食管气囊压力为35 mmHg~45 mmHg,密切观察引流液的颜色和量,置管24 h后宜放出气囊气体,以免压迫过久可能导致黏膜坏死,鉴于近年药物治疗和内镜治疗的进步,目前已不推荐气囊压迫作为首选止血措施

4、健康指导:帮助患者及家属了解上消化道出血的相关医学知识,学会识别早期出血征象及应急措施,出现呕血或黑便时应卧床休息,保持情绪稳定,减少身体活动,应暂禁食,并告知禁食的重要性,保持情绪乐观,开朗,戒烟,戒酒,在医生指导下用药,如有不适,及时告知医生。

5 讨论

1、 抢救呕血病人时,要严密注意呼吸道情况,堵塞呼吸道,防窒息;

2、安慰病人,并及时清理血迹,污物,减轻病人的紧张情绪和恐惧心理;

3、对老年患者输液和输血速度不宜过快,过多,以防出现肺水肿,及时巡视,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4、做好饮食指导,出血期禁食,绝对卧床,指导病人床上大小便,讲解绝对卧床和禁食的必要性。

篇7

血吸虫肝硬变时,门静脉血流受阻使门静脉肝窦状间隙压力增高,门静脉系统毛细血管内静脉压力和过滤压力相对应增高。出现一系列门静脉增高的症状和体征,临床表现脾大、脾功能亢进,发生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呕血、黑便及腹水等。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是上消化道出血死亡率最高的一种疾病。国内报道血吸虫肝硬变占59.3%[1],为提高治愈率,采取有效护理措施获得了较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文收治血吸虫肝硬变上消道出血39例,男27例,占69.23%、女12例,占30.76%。最小年龄32岁、最大年龄70岁,平均年龄46.5岁。

1.2临床表现:临床表现呕血者21例,占53.84%,便血者6例,占15.38%,呕血和便血者12例,占30.76%。失血性休克者15例,占3846%。最小出血量<500ml者3例,占7.69%,最大出血量1500ml以上者2例,占5.12%,72h内出血量在800~1000ml者26例,占6667%,1000~1500ml者8例,占20.51%。首次出血者35例,占89.74%。再次出血者4例,占10.25%。所有患者均有血吸虫反复感染病史。胃镜、B超或CT检查为血吸虫肝硬变门静脉高压征。大部份患者经及时抢救和有效护理临床症状控制。

2结果

基本治愈38例,占97.43%、1例因周围循环功能衰竭抢救无效死亡。

3讨论

3.1出血时的护理:对正在出血的患者应立即进抢救,做好配血准备,为早期输血争取时间。建立静脉通道,准确及时进行输液和给予相应的制酸药、胃粘膜保护剂、血浆代用品等。根据病情变化调整输液速度,必要时可加压或测定中心静脉压调整速度,以免因输液过快或过多发生肺水肿。大出血时嘱患者绝对卧床休息,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下肢抬高,增加回心血容量。保持呼吸道通畅以防呕血时发生窒息。安慰体贴患者,做好解释工作。

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如面色和神志变化,视病情1次/30min~1h测T、P、R和BP,并做好祥细记录或进行心电监护。

3.2呕血和黑便的护理:仔细观察呕血和黑便的颜色、次数、质和性状是评估出血程度的重要指标。本文10例反复发生呕血、呕吐物由咖啡色转为鲜红色,黑便次数频繁粪便稀薄。P52次/min、BP80/50mmHg患者烦燥不安、面色苍白,四肢发冷。当班护士立即通知医生经及时有效处理后出血停止。可见认真仔细观察呕血和黑便对大出血患者的治疗有着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三腔管填塞止血以48~72h为宜,如有继续出血,可适当延长填塞时间。再出血停止24h后,应在放气状态下再观察24h,如仍无出血方可拔管。

3.3饮食护理:复习文献[2]门静脉高压综合征上消化道出血与饮食的关系更为密切,饮食不当是诱发再次出血的重要原因。护理人员应开展健康教育,宣教饮食与上消化道出血的有关知识,嘱患者进食时要细嚼慢咽为宜。禁食用粗糙坚硬和刺激性食物,以免损害曲张静脉而再次出血。可见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饮食护理至关重要,合理的饮食有助于止血,促进康复,反之饮食不当,加重出血[3]。本文1例出血停止24h家属为给患者补充营养,食用核桃后而再次呕血,经及时抢救治愈,教训深刻。出血期间应禁食,出血停止24h后可进少量流质饮食,如米汤、牛奶等食品。

3.4心理干预:祥细了解患者的病情和心理状况,针对不同的病情和心理状况制定相对的护理方案,使患者认识消极情绪会对疾病的康复产生负面影响。理解和体贴患者,使病人重塑自制能力,稳定情绪,进而接受治疗[4]。消除患者的紧张恐惧心理,紧张恐惧时人体内啡肽、儿茶酚胺及消化道分泌液增高,可致消化道功能紊乱。门静脉高压时食道下段、胃底静脉血管壁变薄、脆性增高,强烈的应激使消化道功能紊导致出血[5]。对精神过于紧张的患者给予镇静剂,如地西泮等。忌用吗啡和苯巴比妥等药物。应及时清除患者呕吐物、分泌物,减少恶性刺激诱发出血。提高护理人员的自身素质,操作技术要熟练,语言要亲切,举止端庄稳重。及时与患者沟通,在精神上给予安慰和关心,让患者积极配合治疗,消除因病情重、预后差和给家庭经济上带来的影响所致的心理负担。

3.5保健指导:嘱患者保持乐观心态,进一步提高对疾病的认识,注重劳逸结合,参加适当体育锻练。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戒烟酒,少吃多餐,不摄入粗糙刺激性食物。观察药物不良反应,避免使用对胃粘膜有损伤的药物,如水杨酸类、保泰松、咖啡因等。 定期复查如有黑便随时就诊。

参考文献

[1]彭文伟.传染病学[M].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222

[2]林春华.肝硬化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诱因分析及护理[J].实用护理杂志,2001,17(8):22

篇8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455(2010)08-0309-01

血吸虫肝硬变时,门静脉血流受阻使门静脉肝窦状间隙压力增高,门静脉系统毛细血管内静脉压力和过滤压力相对应增高。出现一系列门静脉增高的症状和体征,临床表现脾大、脾功能亢进,发生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呕血、黑便及腹水等。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是上消化道出血死亡率最高的一种疾病。国内报道血吸虫肝硬变占59.3%[1],为提高治愈率,采取有效护理措施获得了较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文收治血吸虫肝硬变上消道出血39例,男27例,占69.23%、女12例,占30.76%。最小年龄32岁、最大年龄70岁,平均年龄46.5岁。

1.2 临床表现:临床表现呕血者21例,占53.84%,便血者6例,占15.38%,呕血和便血者12例,占30.76%。失血性休克者15例,占3846%。最小出血量

2 结果

基本治愈38例,占97.43%、1例因周围循环功能衰竭抢救无效死亡。

3 讨论

3.1 出血时的护理:对正在出血的患者应立即进抢救,做好配血准备,为早期输血争取时间。建立静脉通道,准确及时进行输液和给予相应的制酸药、胃粘膜保护剂、血浆代用品等。根据病情变化调整输液速度,必要时可加压或测定中心静脉压调整速度,以免因输液过快或过多发生肺水肿。大出血时嘱患者绝对卧床休息,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下肢抬高,增加回心血容量。保持呼吸道通畅以防呕血时发生窒息。安慰体贴患者,做好解释工作。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如面色和神志变化,视病情1次/30min~1h测T、P、R和BP,并做好祥细记录或进行心电监护。

3.2 呕血和黑便的护理:仔细观察呕血和黑便的颜色、次数、质和性状是评估出血程度的重要指标。本文10例反复发生呕血、呕吐物由咖啡色转为鲜红色,黑便次数频繁粪便稀薄。P52次/min、BP80/50mmHg患者烦燥不安、面色苍白,四肢发冷。当班护士立即通知医生经及时有效处理后出血停止。可见认真仔细观察呕血和黑便对大出血患者的治疗有着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三腔管填塞止血以48~72h为宜,如有继续出血,可适当延长填塞时间。再出血停止24h后,应在放气状态下再观察24h,如仍无出血方可拔管。

3.3 饮食护理:复习文献[2]门静脉高压综合征上消化道出血与饮食的关系更为密切,饮食不当是诱发再次出血的重要原因。护理人员应开展健康教育,宣教饮食与上消化道出血的有关知识,嘱患者进食时要细嚼慢咽为宜。禁食用粗糙坚硬和刺激性食物,以免损害曲张静脉而再次出血。可见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饮食护理至关重要,合理的饮食有助于止血,促进康复,反之饮食不当,加重出血[3]。本文1例出血停止24h家属为给患者补充营养,食用核桃后而再次呕血,经及时抢救治愈,教训深刻。出血期间应禁食,出血停止24h后可进少量流质饮食,如米汤、牛奶等食品。

3.4 心理干预:祥细了解患者的病情和心理状况,针对不同的病情和心理状况制定相对的护理方案,使患者认识消极情绪会对疾病的康复产生负面影响。理解和体贴患者,使病人重塑自制能力,稳定情绪,进而接受治疗[4]。消除患者的紧张恐惧心理,紧张恐惧时人体内啡肽、儿茶酚胺及消化道分泌液增高,可致消化道功能紊乱。门静脉高压时食道下段、胃底静脉血管壁变薄、脆性增高,强烈的应激使消化道功能紊导致出血[5]。对精神过于紧张的患者给予镇静剂,如地西泮等。忌用吗啡和苯巴比妥等药物。应及时清除患者呕吐物、分泌物,减少恶性刺激诱发出血。提高护理人员的自身素质,操作技术要熟练,语言要亲切,举止端庄稳重。及时与患者沟通,在精神上给予安慰和关心,让患者积极配合治疗,消除因病情重、预后差和给家庭经济上带来的影响所致的心理负担。

3.5 保健指导:嘱患者保持乐观心态,进一步提高对疾病的认识,注重劳逸结合,参加适当体育锻练。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戒烟酒,少吃多餐,不摄入粗糙刺激性食物。观察药物不良反应,避免使用对胃粘膜有损伤的药物,如水杨酸类、保泰松、咖啡因等。 定期复查如有黑便随时就诊。

参考文献

[1] 彭文伟.传染病学[M].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222

[2] 林春华.肝硬化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诱因分析及护理[J].实用护理杂志,2001,17(8):22

篇9

【关键词】护理干预;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应用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3.57【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7-8517(2014)02-0113-02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是指屈氏韧带以上的食管、胃、十二指肠和胰管、胆管病变引起的急性出血[1]。本研究以我院收治的48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旨在探讨护理干预在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BT1]1材料与方法

1.1一般材料选取我院2010年9月至2013年9月收治的48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男15例,女9例,年龄19~78岁,平均(56.28±5.47)岁;以黑便为首发症状11例,呕血8例,呕血伴黑便5例;胃溃疡出血7例,十二指肠溃疡出血4例,胃癌出血2例,急性胃黏膜损害出血3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6例,胃手术后吻合口出血2例。观察组男16例,女8例,年龄20~79岁,平均(56.29±5.62)岁;以黑便为首发症状10例,呕血7例,呕血伴黑便7例;胃溃疡出血8例,十二指肠溃疡出血3例,胃癌出血2例,急性胃黏膜损害出血2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7例,胃手术后吻合口出血2例。两组患者在基本资料、临床症状和出血原因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护理干预措施,具体如下。

1.2.1及时补充血容量护理人员应迅速建立两条静脉通道,使用林格氏液加乳酸钠、低分子右旋糖酐或其他血浆代用品补充血容量,做好血交叉试验,根据出血程度准备输血。

1.2.2心理护理患者大量呕血时,极易产生恐惧、烦躁和紧张等不良心理,加重出血。护理人员应积极与患者进行交流沟通,解除患者精神紧张及恐惧心理,冷静和熟练的护理技术操作,尽可能满足患者需求,使其以最佳心理状态接受治疗。

1.2.3病情观察护理人员严密监测患者的病情和生命体征,是否有腹痛、目眩、头晕、心悸、胸闷或恶心等早期症状,并观察呕血、便血量及性质、尿量、神志和四肢情况等。

1.2.4口腔护理护理人员应保持患者口腔清洁,协助患者用生理盐水漱口,避免口腔病原生物生长及繁殖,防止口腔内残留物及异味诱发再次恶心、呕吐。

1.2.5饮食护理对于病情较稳定无明显活动性出血的患者,选用温凉、清淡和无刺激性流食;对于急性大出血患者,应严格禁食,待大出血停止后,改为流食和半流质饮食;对于食管胃底静脉破裂出血患者,在止血1-2d后给予高热量和高维生素流质饮食,并限制钠及蛋白质的摄入量。

1.2.6健康教育护理人员应指导患者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做好上消化道出血预防工作,注意饮食卫生和作息规律,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并戒烟酒和酸辣刺激食物,避免服用损伤胃粘膜及肝功能的药物,注意定期复查,早期治疗。

1.3疗效评价标准[2]治愈:1周内呕血或黑便停止,伴随症状显著改善,大便潜血试验连续3次阴性;好转:1周内呕血或黑便停止,伴随症状好转,大便潜血试验(±~+);无效:1周后出血不止,伴随症状无改善或加重。

1.4观察指标比较两组住院时间和治疗总有效率的差异。

1.5统计学方法本研究采用SPSS17.0进行数据统计,计量资料用t检验,定性资料比较用卡方检验,设检验标准P

[BT1]2结果

2.1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比较观察组住院时间为(7.36±2.35)d,短于对照组的(10.47±3.63)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2.2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比较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是临床常见的危急重症[3]。从及时补充血容量、心理护理、病情观察、口腔护理、饮食护理和健康教育等方面给予护理干预措施被证实积极有效[4]。

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出血程度及时补充血容量,解除患者的思想顾虑,严密监测病情和生命体征,并给予相应的口腔和饮食护理,防止口腔内残留物及异味诱发再次恶

心、呕吐及病情加重,指导患者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注意饮食卫生和作息规律,戒烟酒和酸辣刺激食物,并定期复查。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

综上所述,护理干预措施在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应用效果确切,可有效控制病情,值得临床广泛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熊彩娟,张彩英,黄秋燕.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病人的观察与护理[J].全科护理,2010,8(4):1046-1048.

[2]刘作琴,王静.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护理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1,8(20):98-99.

篇10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1959(2009)07-0197-02

上消化道出血是肝硬化患者的常见并发症,主要由曲张的食管静脉和胃底静脉破裂出血所致,表现为呕血、黑便。若不及时发现和治疗,可引起休克,诱发肝性脑病,以至危及生命。如何早期防治并发症,除了积极治疗原发病外,护理人员的细心观察、精心护理,以及与医生的密切配合,对挽救患者的生命,提高生存质量,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现结合临床资料,对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病情观察及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2005年1月~2008年12月,我院内科收治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32例,其中男21例,女11例,年龄25~32岁。乙型肝炎后肝硬化25例,丙型肝炎后肝硬化5例,酒精性肝硬化2例。少量出血9例(出血1000ml)。

1.2临床症状:32例患者中,仅表现为大便潜血试验阳性者5例;18例表现为柏油样便,无呕血,大便潜血试验阳性(++~++++);11例表现为呕血伴柏油样便。

1.3治疗及转归:对仅表现为大便潜血试验阳性的5例患者,因未出现明显症状,仅常规使用保护胃黏膜药物和抗酸性药物:如奥美拉唑胶囊20mg,每天1次,和(或)法莫替丁20mg,每天2次。其余27例在发现柏油样便或呕血的当天,给予止血、补液、输血等治疗,对呕血患者再给予冰盐水加去甲肾上腺素或凝血酶口服。经过上述处理后,多数病例出血很快得到控制。5例大便潜血试验阳性者全部转为阴性。18例柏油样便者均治愈,未发生继续出血。11例呕血者,治愈9例,死亡1例;转院1例,行内镜下结扎术后止血成功。

2病情观察及护理

2.1密切观察病情与正确估计出血量:注意出血先兆和伴随症状,患者如出现头昏、乏力、脉速、烦躁不安、上腹部不适、恶心等症状,提示有消化道出血的可能。嘱患者保持镇静情绪并卧床休息,密切监测血压、心率变化,详细记录病情。发生呕血和黑便,要仔细观察呕吐物和粪便的颜色、形状及量,正确估计出血量。一般出血5~10ml,大便潜血试验阳性;出血量在60ml以上可有柏油样便排出;胃内潴血在250~300ml可以引起呕血;出血量在500ml病人可有头晕;出血量达800ml时临床表现有口渴、心烦、少尿、血压下降;出血量在1000~1500ml时,可有周围循环衰竭表现,如面色苍白,出冷汗,脉细速,每分钟120次以上,收缩压下降至60~80mmHg以下,尿少、尿闭[1]。

2.2检测生命体征及其他项目:对消化道出血的患者要观察神智、瞳孔、皮肤黏膜色泽及温度情况;准确记录尿量;及时监测生命体征,特别是血压、脉搏的变化。文献记载,当失血量>20%(约1000ml)时心率可达100次/min,收缩压可降至90mmHg;若失血>30%(约1500ml)则心率升至100~120次/min,收缩压可降至70~60mmHg;而失血量>40%(约2000ml)则心率>120次/min,收缩压60mmHg。血压和脉搏的这种变化是在失血早期发生的,先于血红蛋白和红细胞压积的变化,因为血红蛋白和红细胞压积因失血后血液稀释需要一定的时间,其变化往往滞后,故难以在短时间内用血红蛋白和红细胞压积正确判断实际失血量[2]。护理人员要随时了解血压和脉搏的情况,能够很好地把握出血程度,做到心中有数,及时采取急救措施。

2.3一般护理:病人绝对卧床休息,头偏向一侧,保持呼吸道畅通,及时施行扩容、止血、升压、吸氧、配血和输血等抢救措施。预防口腔和感染,清除呕血患者口腔内的积血,每日口腔护理2~3次,同时注意口腔黏膜的变化。做好皮肤护理,保持皮肤清洁、干燥,经常更换卧位,使骨骼突出部位轮流承受体重。协助家属翻身,一般2~3h翻身1次,最长不超过4h,对大小便失禁的患者尤应注意保持皮肤和床褥干燥,按期按摩骨突出部位,促进局部血液循环,预防褥疮的发生。

2.4饮食营养护理:出现呕血或黑便时,应禁食24~72h,待病情稳定,出血停止,且无呕血症状时可给予温凉流质饮食,逐渐改为低盐优质蛋白易消化的半流质饮食。饮食易少量多餐,不易过饱。肝硬化患者以高热量、高蛋白质、维生素丰富且易于消化的食物为宜。病情严重或血尿素氮升高者,应根据情况限制或禁食蛋白质,病情好转后可及时逐渐增加蛋白质含量。有腹水时应少盐或无盐,并避免进食粗糙坚硬或刺激性食物。

2.5用药护理:对给予冰盐水加去甲肾上腺素或凝血酶口服止血的患者,嘱其口服药物后轻缓变化,如:左侧卧-平卧-右侧卧,使药物与胃内出血面充分接触而发挥止血效果。去甲肾上腺素的使用:一般少量出血使用2mg加生理盐水20ml每日3次口服:大量出血者,用4~8mg加入生理盐水100ml分次口服或胃内注入。注入前先抽尽胃液,注后夹管30min,然后吸引出,每4~6h重复使用[3]。静脉输液给予善宁止血的患者,护士要严格掌握药物浓度、使用时间、调好滴数或流速,最好使用输液泵。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