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愁教案模板(10篇)

时间:2022-05-11 06:21:45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乡愁教案,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乡愁教案

篇1

2、掌握通过分析意象感知诗歌内涵的方法。

3、品味诗歌凝练含蓄的语言,体会诗中蕴涵的浓烈的思乡情怀。

4、初步掌握读诗的基本方法。

【教学方法】

本课教学的指导方针是“以读代讲”,即通过诵读体会诗意。共分为四个步骤:

1、深情地诵读;

2、细腻地品读;

3、优美地解读;

4、丰富的联读。

【教学时数】

2课时。

【课前探究】

布置预习,请同学们深入探究,自主完成。

(一)大声地朗读这首诗,注意朗读时的节奏、重音和感情,并试着做标记。

(二)这首《乡愁》诗,“借助时空的变化来层层推进诗情的抒发”,结合诗的内容,写出“时”、“空”在文中的体现。

(三)这首诗中,作者用了哪些形象来表现乡愁?在笔记本中抄下这些比喻句。

(四)这首诗除了在整体上具有“结构美”和“音乐美”,在细节上也有许多细致精妙的地方。请你任选一个角度,用这样的句式写话:“余光中的《乡愁》诗美在……例如……”。能写几句写几句。

[示例]余光中的《乡愁》诗美在整齐划一的结构上。例如:全诗的四节诗的每一节都分四行,相对应的每一行,句式相同,字数相同。

(五)诗歌的语言简洁凝炼,但却能传达出丰富动人的意境。这首诗的每一节都构成了一幅独特的画面,下面是老师对第一节诗所表现出来的画面的解读。读一读,然后模仿着写写看(一组的同学写第二节,二组的同学写第三节,三组的同学写第四节;写有余力的同学可全写)。

[示例]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解读]

“一个十五六岁的少年,端坐在木桌前。如豆的灯火映照着他那双湿润的眼。窗外,清冷的月光如泻。

他正在小心翼翼地粘贴着一枚小小的邮票。信封上,是他母亲的名字。——他给母亲写些什么呢?

是叙说离家求学的艰辛,还是追忆儿时盘恒母亲膝头的亲密?是倾述‘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情怀,还是应答母亲日日村头槐树下的翘盼?……

他还在恭敬地粘贴着。他粘贴的哪里仅是邮票,他粘贴的是母子身处两地遥相思念的亲情!他邮寄的又哪里仅仅是信,他邮寄的是‘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的拳拳赤子之心!

谁说‘少年不识愁滋味’,这正是一个少年——如烟如梦的乡愁啊!”

(六)请你从古诗词中查找几句抒写乡愁的诗句,并注明作者及题目。读一读,背下来。

【作家作品简介】

余光中,祖籍福建永春,1928年出生于江苏南京,1947年入金陵大学外语系(后转入厦门大学),1949年随父母迁香港,次年赴台,就读于台湾大学外文系。1953年,与覃子豪、钟鼎文等共创“蓝星”诗社。后赴美进修,获爱荷华大学艺术硕士学位。返台后任诗大、政大、台大及香港中文大学教授,现任台湾中山大学文学院院长。

余光中是个复杂而多变的诗人,早期的诗论和作品都相当强烈地显示了主张西化、无视读者和脱离现实的倾向。80年代后,他开始认识到自己民族居住的地方对创作的重要性,把诗笔“伸回那块大陆”,写了许多动情的乡愁诗,对乡土文学的态度也由反对变为亲切,显示了由西方回归东方的明显轨迹。

一般来说,他的诗风是因题材而异的。表达意志和理想的诗,一般都显得壮阔铿锵,而描写乡愁和爱情的作品,一般都显得细腻而柔绵。

60年代起余光中创作了不少怀乡诗,其中便有人们争诵一时的“当我死时,葬我在长江与黄河之间,枕我的头颅,白发盖着黑土,在中国,最美最母亲的国土。”70年代初创作《乡愁》时,余光中时而低首沉思,时而抬头远眺。他说:“随着日子的流失愈多,我的怀乡之情便日重,在离开大陆整整20年的时候,我在台北厦门街的旧居内一挥而就,仅用了20分钟便写出了《乡愁》。”

著有诗集《舟子的悲歌》、《蓝色的羽毛》、《钟乳石》,《万圣节》、《白玉苦瓜》等十余种。

【教学过程】

(一)导入:今天我们用“四读法”来学习一首诗——余光中的《乡愁》(板书)。所谓“四读法”,是阅读诗歌的一种方法。我把它写出来,也请同学们记下:

“一诗四读:1、深情地诵读;2、细腻地品读;3、优美地解读;4、丰富地联读。”(板书)

下面,请同学们将课前预习拿出来,我们一起来交流,探究。

(二)诵读:

1、试读、范读。先点学生试读课文,教师评价,顺势指出诵读这首诗的三点要求(嘱学生笔记):①要读出节奏;②要读出重音;③要读出感情。然后教师示范朗读。

2、教读、学读。教师从以上三个方面教读第一节,指导学生在诗中标记节奏、重音。然后学生学读。

3、练读、点读。学生自行练读,然后点学生读。

4、赏读。欣赏著名主持人陈铎的配乐朗诵:余光中的《乡愁》。请学生谈谈听后的感受。

(三)品读。

1、简析课文,教师示例。

课前提示说,“余光中的《乡愁》,借助时空的变化来层层推进诗情的抒发”,又问“作者用了哪此形象来比喻乡愁”,还问其“结构美”和“音乐美”表现在哪里……等等这些都点示出这首诗具有多方面的“美”。(提示:可从整体结构、构思立意、词句运用、思想感情等角度)

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从诗文中“寻美”,并把寻出的美用这样的句式表达出来:“余光中的《乡愁》诗美在例如。”

教师先示范一例:余光中的《乡愁》诗美在整齐划一的结构上。例如:全诗的四节诗的每一节都分四行,相对应的每一行,句式相同,字数相同。

2、学生发言,教师评点。(从赏析的角度,语言的表达等方面)

3、教师小结,归纳整理。(学生听记,形成一个“板块式积累”)

(1)从整体结构上,A美在整齐划一的结构上。

B美在一唱三叹的音乐节奏上。

(2)从构思立意上,C美在从小到老的时间顺序上。

D美在身处各地的空间变化上。

E美在托物寄情的比喻形象上。

(3)从词句运用上,F美在数量词的运用上。

G美在叠词的运用上。

H美在每节诗中长句和短句的运用上。

(4)从思想感情上,I美在表情达意时人称的不断变化上。

J美在每一节诗都是一幅凄美的图画上。

K美在主题的逐步深化、最后升华上。

(四)解读。

诗歌的语言言简而意丰,这首《乡愁》诗的每一节都构成了一幅简明而生动的画面。下面,就请同学们结合自己的理解,用自己的语言把这幅画面描摹出来。

1、分组交流,互评互荐。

2、各组诵读,教师评价。

3、师生合作,诗文共赏。

(集体读一节诗,教师读第一节诗的解读文字,其余三节解读文字由学生朗读。配乐:二胡演奏曲《江河水》)

生(读诗):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师(读文):一个十五六岁的少年,端坐在木桌前。如豆的灯火映照着他那双湿润的眼。窗外,清冷的月光如泻。

他正在小心翼翼地粘贴着一枚小小的邮票。信封上,是他母亲的名字。——他给母亲写些什么呢?

是叙说离家求学的艰辛,还是追忆儿时盘恒母亲膝头的亲密?是倾述“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情怀,还是应答母亲日日村头槐树下的翘盼?……

他还在恭敬地粘贴着。他粘贴的哪里仅是邮票,他粘贴的是母子身处两地遥相思念的亲情!他邮寄的又哪里仅仅是信,他邮寄的是“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的拳拳赤子之心!

谁说“少年不识愁滋味”,这正是一个少年——如烟如梦的乡愁啊!”

集体(读诗):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

生(读文):少年的嘴角长出了短黑的胡须。此时,他正背手伫立在船舷边,遥看着远方。手心里,握着那张窄小的船票。

他在遥望着什么呢?是回忆起大红灯笼中迎娶新娘的喜庆,还是想起离家奔波外出谋生的辛酸?是回忆起夫妻聚首恩爱团圆的甜蜜,还是想到一次次独自登船时,妻子朝雾中的挥手别离?……

故乡渐渐地近了,近了。可,一想到短暂的聚首后,仍是长久的分离……他不由得又握紧了手心中那张窄窄的船票。

集体(读诗):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

生(读文):他,又一次地回到了故乡。他在一座新坟前跪伏着,哭拜着——这次,他面对的是和亲生母亲的生死别离!

忘不了啊,幼儿时靠在母亲温暖的怀里贪婪地吮吸她的乳汁;忘不了啊,孩童时玩乐得忘了回家,母亲在村头暮色中声声焦急的呼唤;也忘不了,成人后离家闯荡时,母亲那一句句语重心长的叮咛和慰藉……

可,母亲!您怎么就走了呢?这仁爱厚慈的土层,竟活生生地将我们母子分隔开来——

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

集体(读诗):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生(读文):人生百年,弹指一挥间。

那半个世纪前的一段兄弟仇怨已成过往,而由此带来的五十多年的骨肉分离理应结束。

到那时啊,我的大陆!我愿手挽起裤腿,在您的牵引下,赤着脚,淌过这一湾浅浅的海峡;

到那时啊,我的大陆!我愿匍匐在你宽厚博大的胸脯上,脸贴着你,对你大喊一声:“母——亲!”

总结:《乡愁》是一首游子思乡的深情恋歌,是一首如泣如诉动人心魄的真挚的情诗。它以独创的意象、精巧的构思、完美的形式,表达了一个深刻的主题,具有强烈的现实感和时代感,在给我们强烈的情感震撼的同时,也给我们极强的审美感受。让我们再次背诵这一首诗,读出我们的理解,读出我们的感悟,读出我们的爱国心声!

(五)联读。(可以放在第二课时)

1、《乡愁》在体裁风格上的“模仿”(承继和借鉴)。

虞美人[南宋]蒋捷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讨论:《乡愁》相对这首古词,有哪样一些“模仿点”?

2、请你背出几句古诗词中写“乡愁”的诗句。

篇2

作为西部经济欠发达城市,西安的基本行政格局是大城市带大郊区,受经济发展水平和自然条件的双重制约,一直面临着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差异明显的困境,城乡二元结构矛盾十分突出。基于教育的基础性地位,统筹城乡教育发展是统筹发展的首要任务,而从不同视角分析统筹城乡教育发展策略,可以更好更快地实现西安经济社会协调健康发展。

一、统筹城乡教育发展的相关理论

上世纪四五十年代以来,教育公平问题在各国受到广泛重视,统筹教育发展成为学术界的重要研究领域,一些具有重要影响的理论流派应运而生。就我国实际而言,统筹城乡教育发展也是当前教育自身改革发展所面临的重大问题,所以,从不同视角梳理出以下几类与城乡教育统筹相关的理论脉络,能够让我们进一步拓展思维,为推进城乡教育统筹发展策略提供理论支撑。

第一,社会公平理论。在教育公平领域,瑞典的胡森教授提出了教育公平分析的三个维度,即起点的公平、过程的公平与结果的公平,被当前学术界广为认可。

在衡量城乡教育是否公平与均衡的标准上,美国伦理学家罗尔斯提出的弱势补偿的正义论有助于我们认识现实存在的差距与改进的方向,贝克尔·墨菲和塔玛拉的理论模型为解释农村家庭的马尔萨斯贫困陷阱提供了新思路。

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顾明远先生认为,教育均衡发展不仅是教育平等问题,还是一个人权问题,倡导公平而差异的基础教育,呼吁政府在实现教育公平问题上要有远见。

第二,城乡关系理论。1954年,美国经济学家刘易斯在其论文中首次提出了两部门发展模型。刘易斯指出,发展中国家的经济通常由两类性质不同的部门所构成:传统的农业部门和现代化的工业部门,它们形成了“二元经济”,这就是二元结构模型的由来,是当前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发展中国家社会状况的现实写照。

第三,教育再生产理论。批判教育学家鲍尔斯和金蒂斯等人提出的教育经济再生产功能,布尔迪厄、伯恩斯坦的教育文化再生产功能,对认识城乡间的教育差距提供了有效的理论分析框架。

第四,全民教育理论。自1990年全民教育理论被国际社会正式提出后,已经为越来越多的国家所接受。其目标正如《世界全民教育宣言》指出的:“就是满足全民的基本教育要求,即向人民提供知识、技术、价值观和人生观,以满足他们能自尊地生活,不断学习,改善自己的生活并为国家发展作出贡献的要求。”这一目标不仅主导了当前国际教育改革和努力的方向,也代表了未来教育发展和进步的趋势,是世界教育最宏大的目标之一。

二、西安统筹城乡教育发展的状况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国家打破了过去基础教育由政府统筹经费的格局,确立了“政府统筹,地方负责,分级办学,分级管理”的办学体制。由于缺乏对农村教育的系统性支持,中国城乡教育差距不断扩大。党的十六大以来,国家为推动教育公平、促进农村教育发展实施了一系列变革。拨专项资金建设农村寄宿学校、对贫困生免除学杂费并提供部分生活费的“两免一补”、全面推进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农村免费师范生培养、教师绩效工资制等。

自2008年来,按照中央和陕西省委的部署,西安市初步探索出一条适合自身特点的统筹城乡教育发展之路,2012年已进入到深入推进阶段。西安市坚持“学前教育促普及、义务教育促均衡、普通高中促优质、职业教育促发展、高等教育促提高”的总体思路,不断加大教育经费投入,加强城乡教育统筹,教育公平得到了有力的推进。但是,农村教育发展现状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还存在一定的差距。要从根本上解决城乡教育发展失衡,尤其是城乡教育资源分配严重不均问题,还需要从制度层面上寻找出路。

三、多视角下统筹西安城乡教育发展策略研究

第一,基于社会公平视角下推进西安城乡教育统筹发展的策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首次明确提出“均衡发展是义务教育的战略性任务”。这是实现教育公平的必然要求。

传统的城市教育体制尤其是中小学教育体制单独面向城市居民,这是一种人为的行政分割的封闭式教育,极不适应现代开放社会的需要。一方面,城市公办学校应当向农民工子女敞开校门,破除不利于农民工子女就学的传统教育体制。

另一方面,统筹规划,进一步优化城乡中小学布局。按照小学建在中心镇所在地和中心村、初中建在中心镇和乡镇所在地的标准,加快学校尤其是农村中小学的现代化标准化建设,减少城乡学校在硬件建设中差距。合理调整高中阶段学校布局,努力实现规模化办学,积极支持民办学校办好高中教育。

此外,还需要关注弱势群体,确保教育公平。关注残疾儿童,农村贫困家庭的儿童,下岗职工子女,流动人口子女等。对城乡贫困家庭子女教育采取优惠政策;探索流动人口及外来务工子女就学的多种形式;还要为残疾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条件,为他们提供绿色通道和专项奖助金。

第二,基于城乡关系视角下推进西安城乡教育统筹发展的策略。城乡关系是一种包含着各种要素在内的城市和乡村之间相互作用、不断动态变化的复杂关系,影响着社会发展的质量。城乡关系的核心就是在资源相对匮乏的情况下,用何种方法推动这些资源在城乡之间、或者说在同一社会中按不同形态生活的群体之间实行有效的分配与流通,从而达到社会的和谐稳定与整体进步。

中国社会长期存在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和社会体制是城乡教育产生严重差别的社会制度原因,城乡二元教育体制是农村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障碍,根本的出路在于调整教育政策中的无视城乡差距、以城市社会为出发点的“城市中心”的价值取向,从体制上破除城乡二元发展的格局。目前,国家财政体制改革使得县乡(镇)在财政收入上日渐困难,导致农村教育经费不足,农村骨干教师因待遇不佳而流失;缺乏了教育这个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原动力,会导致农村经济的非良性循环。为解决城乡教育不协调问题,政府应调整教育公共财政体制,用政策机制来解决教育经费不均衡问题。

第三,基于再生产视角下推进西安城乡教育统筹发展的策略。人力资本理论及新经济增长理论提出,教育是提高人力资本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接受教育程度不同会导致收入不同,教育对收入分配的影响主要通过技术来实现,技术差异带来收入差异。为消除这些差异,需要思考城乡一体化教育体系的重构。我国学校教育的内容反映着一种城市优越的观点:教材中有农村孩子不熟悉的内容,教材的表达方式也是农村孩子完全陌生的符号系统。因此,“教育一方面在价值取向上宣扬城市优越,培养农村孩子对城市生活的羡慕与憧憬,另一方面由于教育内容和考试标准与农村孩子在家庭习得的文化资本的异质性,加上匮乏的物质资源和师资,又限制了农村孩子取得学业的成功”。城乡一体化的课程体系要求为来自不同文化背景中的受教育者提供具有同样价值的教育内容,同时,教育的内容又能够与受教育者各自所处文化体系相结合,从而做到地方特色和普适价值的和谐统一,这样才能为受教育者提供有助于人力资本再生产的教育资源支撑。

第四,基于全民教育视角下推进西安城乡教育统筹发展的策略。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增加教育为“三农”服务的能力。一方面,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积极鼓励社会力量举办职业教育,及时改变和调整现有专业,发展适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急需的专业,进一步提升职业教育适应和服务市场经济的能力,广泛开展就业指导和创业教育。另一方面,广泛开展以农村劳动力培训为重点的成人教育。根据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组织实施多种形式的职业培训,积极开展进城务工就业农民的职业技能的培训,促进农村新增劳动力的转移。

四、结语

统筹城乡教育发展是推进城乡一体化的重要内容,也是教育适应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客观需要。推动城乡教育统筹发展是复杂的系统工程,任重道远,需要在取得成绩的基础上从不同角度再深化细化化,使城乡教育价值互相补充、结构互相衔接、规模互相适应、质量互相支撑。

参考文献:

[1]李涛、宋玉波.中国统筹城乡教育综合改革的全景透析:从历史到现状[J].江淮论坛,2011,(1):145-153.

[2]刘炎.对我国学前教育几个基本问题的探讨——兼谈我国学前教育未来发展思路[J].教育发展研究,2009,(8):1-6.

[3]陈建华.纲要描绘了农村教育发展的壮美蓝图——对《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解读[J].中国农村教育,2010,(5):11-12.

篇3

文章编号:1007-2349(2011)08-0011-03

李安源教授为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山东省名中医,博士研究生导师,从事中医、中西医结合儿科临床近40载,擅长治疗儿科疑难杂症,尤其治疗小儿多发性抽动症颇有效验。现将其治疗小儿多发性抽动症的学术思想总结如下。

1 学术思想

多发性抽动症是一种复杂的、慢性神经精神疾病,起病于儿童时期,以多种不自主的、快速的运动性抽动和不自主发声及猥亵言语为主要表现,常伴强迫、多动等行为和情绪障碍。中医无此病名,但有相同症状的文献记载,如《素问•至真要大论》曰:“风盛则动”,《张氏医通》云:“瘛者,筋脉拘急也;者,筋脉弛纵也,俗谓之抽”,《温病条辨•痉病瘛总论》曰:“痉者,强直之谓,后人所谓角弓反张,古人所谓痉也。瘛者,蠕动引缩之谓,后人所谓抽掣、搐搦,古人所谓瘛也”等。李教授结合多年临床经验,认为小儿多发性抽动症属中医“肝风”、“瘛”、“慢惊风”等范畴,病位主要在心、肝,涉及肾、脾等脏,治宜从“虚、风、痰、火”辨证施治。

1.1 病位主要在心、肝,涉及肾、脾等脏,以心肝亏虚、虚风内动为主

1.1.1 心肝亏虚、虚风内动 李教授认为,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生机蓬勃,发育迅速,阳常有余,阴常不足。感受外邪、饮食不节、衣被过暖等均可生热化燥,伤及脏腑之阴,阴不制阳,风气内动,诸证俱现。究其本源,实为阴虚阳亢,尤以心肝阴虚为多见;心主血脉而藏神,为精神之所舍。《灵枢•本神》曰:“所以任物者谓之心”。人的一切精神活动皆归于心。禀赋不足,精神怯弱,因外感热病或病后汗下太过均可累及于心。另外,心属火为阳脏,以动为患,小儿生机旺盛,阳常有余,心火易亢,临床易出现心阴不足、心火有余、心神不守的病理改变。心虚不能任物,故虽常有所忆,但忆不能存,是以恍惚错谬,忽忽喜忘;血不营心,心失所养,则神不安舍,睡眠不宁而多梦,甚或出现夜惊;心阴不敛,则神思涣散,语多易动,同时虚烦少寐、咽干口渴、五心烦热、自汗盗汗。小儿心智未足,自我调节能力差,容易出现烦躁易怒、肝为刚脏,体阴用阳,主筋藏魂,其志怒,其气急,为人体罢极之本。“肝常有余,肾常虚,肝阳易亢”,正常情况下,肝肾之阴阳相互制约,处于动态的平衡状态,即《素问•生气通天论》云:“阴平阳秘,精神乃治”。肾阴常虚,无以制约肝阳,肝肾之阴阳失衡,而致阴虚阳亢,虚风内动,则可见性情执拗、冲动任性、秽语失聪、烦躁不安等肝气有余之象。肝主筋,开窍于目,肝风亢动,则出现眨眼努嘴、摇头、扭颈等肝风内动的表现;足厥阴肝经循喉咙、入颃颡,肝阴不足,颃颡失濡,则见喉中出声;肝藏血,血舍魂,阴血不足,筋脉失养,则四肢抽搐;肝血不足则魂不守舍,而出现梦呓、梦游等兼症。正如《素问•至真要大论》所云:“诸风掉眩,皆属于肝”。

1.1.2 痰浊阻窍、痰火扰心 脾为后天之本,小儿脏腑娇嫩,有“脾常虚”的生理特点。中医认为,“怪病多责之于痰”、“百病皆由痰作祟”。脾虚则易聚湿生痰,痰与风邪相携,易阻滞脏腑孔窍之经络,若风痰鼓动,上犯清窍,则挤眉弄眼;横窜经络,则发生头颈、四肢肌肉抽搐;痰阻气道则胸闷痰鸣;上壅咽喉则咽痒不适、怪声连连,或语声不断;流窜经络则肢体抽动。李教授认为,脾虚痰浊阻滞心窍也是多发性抽动症的重要病机。心在五脏中五行属火,主神明。《万氏家藏育婴秘诀•五脏证治总论》曰:“心属火,旺于夏,所谓壮火之气也”,小儿为“纯阳之体”,脏腑经络之气柔弱,感邪后易化火伤阴,引动肝风,如刘完素《宣明论方》中说:“小儿病者纯阳,热多冷少也”,故小儿有“心常有余”之说,《素问•灵兰秘典论》云:“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灵枢•本神》又云:“故生之来谓之精;两精相搏谓之神;随神往来者谓之魂;并精而出入者谓之魄;所以任物者谓之心;心有所忆谓之意;意之所存谓之志;因志而存变谓之思;因思而远慕谓之虑;因虑而处物谓之智”,详细论述了人体的情志活动与心的关系,故李教授认为,当痰火扰动心神,心神不宁,神明失志,便可见患儿出现猥亵言语、强迫、注意力不集中、多动等行为和情绪障碍。

1.2 治从“虚、风、痰、火”辨证施治

1.2.1 心肝亏虚、虚风内动证 治以养心柔肝,熄风止痉。以《医宗金鉴》之钩藤饮(人参、全蝎、羚羊角、天麻、甘草、钩藤)为基础,创制了宁动颗粒。方以党参易原方中人参以防温补太过,加用麦冬、白芍、生龙骨、生牡蛎、地龙等。宁动颗粒方中以天麻熄风镇惊为君,臣以党参、麦冬养心气、益心阴、安心神,白芍养血敛阴,柔肝缓急;佐以龙骨、牡蛎镇静安神,地龙解痉利咽,化痰通瘀,与天麻、白芍、龙骨、牡蛎合用加强熄风止痉之功;使以甘草以助麦冬、白芍养心之功,与白芍同行可缓解肌肉、筋脉挛急,并能调和诸药。全方共奏养心柔肝、熄风止痉、扶正祛邪之功。

1.2.2 痰浊阻窍、痰火扰心证 痰浊阻窍为主者,治以健脾祛湿,化痰熄风。常在《医学心悟》半夏白术天麻汤(半夏、白术、天麻、陈皮、茯苓、蔓荆子、生姜、大枣、甘草)基础上化裁。

痰火扰心为主者,治以清心化痰,熄风止痉,以《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之温胆汤(半夏、竹茹、枳实、陈皮、茯苓、甘草)为基础随症加减。临证常加石菖蒲、郁金、胆南星豁痰通窍,加钩藤、全蝎、蜈蚣祛风止痉,肢体抽动加桑枝、木瓜、伸筋草以舒筋通络;情绪不稳者加柴胡、白芍以疏肝解郁;心神不宁者加炙远志、五味子等养心安神;咽部发声不适者常加蝉蜕、僵蚕、射干疏风利咽;眨眼频繁者加、木贼清热疏风。

1.3 重视情志调摄,注意饮食起居,病愈防复 由于多发性抽动症,强迫、注意力不集中、多动等行为和情绪障碍,加之家长不适当的干预,患儿常有轻度自卑或焦虑等表现。故李老师在药物治疗的同时,非常注意对患儿的心理治疗和情志的疏导,解决儿童的情绪问题与其它伴随症状。要求家长和老师对疾病有正确的认识,避免指责或强行制止抽动的发生,合理安排孩子的生活和学习,帮助其由于疾病带来的学习和生活上的不便,增强儿童的自信心。

李老师亦重视饮食起居的重要性。认为感染尤其是上呼吸道感染,常常诱发或使抽动症状加重,要求家长注意患儿冬春季节避寒保暖,预防感冒,避免过度劳累和看过于刺激性的电影或电视剧;饮食上注意均衡营养、平衡膳食,忌食辛辣或肥甘厚腻的食物,少食或少饮添加色素的零食或饮料。科学合理安排孩子的饮食起居,对提高疗效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多发性抽动症易于反复,在临床症状消失后,应继续服药3~6个月,以防复发。

2 典型病例

篇4

一、慎思之――慎思语文情境教学之意义

学习的过程不只是被动地接受信息,更是理解信息、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这种建构过程需要通过新旧经验的相互作用来实现,恰当的情境可以帮助学生复习旧知识、学习新知识,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素材和信息,有利于学生主动地探究、发散地思考,使学生的学习达到比较高的水平。

适宜的教学情境不但可以提供生动、丰富的学习材料,还可以提供在实践中应用知识的机会,促进课内向课外的迁移。例如在《论语》教学中为学生创设出“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的情境,当学生在生活中遇上类似场景时,很容易就脱口而出“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

从整体的教学过程来看,语文情境教学设计就是教师通过创设情境将课文所要讲的内容与学生们的实际生活经验相结合,调动了语文教学中的多方面因素,如学生、教师、课本三者之间,课上与课外,语文与生活等等,这与“大语文”的概念也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情境教学可以调动一切有利于学习因素,实现了教学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了整个教学的质量与效率。

二、笃行之――以《乡愁》为例笃行情境教学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到“语文课程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和实践性”,“应该让学生在广泛的语文实践中学语文、用语文,逐步掌握运用语言文字的规律。”i情境教学正是这一要求的体现。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导入、运用形象性的语言、讲述相关故事、插入音乐视频、提问等多种手段创设情境。

(一)在导入过程中创设情境

要想在短短的四十五分钟内激发学生的兴趣,导入是极为关键的一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若能充分发挥导语的作用,就能在极短的时间内把学生引入文章所创设的情境中。

在设计《乡愁》这一课时的导入部分时,我就着意于内营造和课程内容相似的情境。伴着悠远的《思乡曲》,教师走入课堂,娓娓地向学生们叙述出《乡愁》的写作背景:“1971年,遥远的宝岛台湾,深夜,一轮明月高高地挂在天空,如水的月光穿过窗棂,洒进房间。已经离开故乡20多年的余光中先生倚窗而立,时而低头沉思,时而抬头眺望。想到有生之年回乡无望,愁绪顿生,思乡之情如潮水般涌上心头,他再也抑制不住内心的激情,快步走进书房,打开台灯,摊开稿纸,一首小诗从他的笔尖流淌出来:“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接下来教师带着充沛的感情范读《乡愁》这首诗,用带着淡淡哀伤的情境和饱含深情的诵读抓住学生的兴趣。

(二)运用形象生动语言创设情境

我们可以抓住文章中形象生动的描写,真实感人的情感,运用形象生动的语言,使学生置身于相应情境之中,与作品中的人物“情投意合”。在《乡愁》的教案中,当讲到“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教师饱含深情的叙述到:“母亲在矮矮的坟墓里静静地长眠,外面站着泣不成声的诗人。我想这世上最痛苦的滋味、最遥远的距离、最永久的悔恨,莫过于这样近在咫尺却阴阳两隔了。那贴着邮票的家书再也不能寄到,内心久久的依恋与苦苦的思念再也无法让母亲知道了。”

余光中先生的母亲,不仅给予他生命,更在那战火纷飞的年月中悉心呵护着孩子。如今,孩子功成名就,想要尽心竭力地报答亲恩,可母亲却在那方矮矮的坟墓里头,再也听不到外头儿子的呼唤了。带着“子欲养而亲不待”这种永久的悔,诗人余光中写了很多诗来怀念他的母亲。随后展示余光中先生其他的诗作,在形象生动的语言的描绘下,学生的脑海中浮现出余光中站在母亲坟前的场景,令人感动落泪。

(三)借助相关的故事创设情境

“诗言志”,言志抒情是诗歌最重要的特征。诗歌教学的落脚点应放在对诗歌情感的理解和意境的感悟上。教师可以在诗歌教学的过程中把与诗歌内容相关、情感相似的故事引进课堂,娓娓道来,让学生在故事创设的情感氛围中,不知不觉地走进诗歌的艺术境界和情感体验中去。

在设计《乡愁》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引入元老于右任的故事:于右任先生,1949年离开大陆前往台湾,而当时他的妻子和长女却留在了陕西的咸阳。于右任先生到了晚年,特别想念大陆,想念他的家乡,想念他的妻子,想念他的女儿。他常常登上台湾的高山之巅眺望大陆,一站就是好几个小时,任泪水肆意地流淌。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传说狐狸死的时候总是朝向它出生的地方,动物尚能如此,何况是人呢?他多么想回去看一看家乡,看一看家乡的亲人,看一看故土的一草一木啊!但是,他想回却回不去啊! 这一湾“浅浅的海峡”铸成他永远的遗憾!”通过与余光中有着相似经历的人,与《乡愁》有相似情感体验的诗为学生创设内在意识前提,让学生更深刻的感悟那浓浓的乡愁。

(四)引导学生运用联想想象创设情境

课堂不是教师一个人的表演,而是师生的交流互动。教师不只是知识的传授者、传输者,更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课堂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运用联想想象的方式创设情境。

在《乡愁》的教学中,我设计了这样的问题:“这首诗虽然只有短短的四个诗节,但是每一个诗节都凝聚着作者一生的沧桑和难以言表的哀愁,深深震撼着我们的心灵。请同学们选择自己喜欢的一个诗节,发挥联想和想象,用散文的语言,描绘出余光中诗歌在自己头脑中幻现的那一幅幅画面。”开动学生的联想和想象能力,让学生深入诗作体味余光中先生的深情。

恰当的情境,能够调动积极的学习因素,使学生对文本有切身的体悟。语文课堂上,教师应该像优秀导演一样,创设情境,使语言文字内“住”着的人、事、物、景活生生的呈现出来,让语文课堂像大片一样精彩。

参考文献:

篇5

1.谨慎选择导读文本

阅读喜好是容易传染的,特别是对中低段的孩子来说,教师的阅读偏好影响孩子的阅读选择,所以,谨慎地选择导读文本非常关键。选择《时代广场的蟋蟀》原因有四:首先是因为蟋蟀是乡下孩子童年的最爱,但都市儿童却从未听过它的秋鸣,而塞尔登将蟋蟀从乡间带入都市,贴近儿童的生活,能引发阅读兴趣;其次,蟋蟀是中外文人书中的常客,诗人流沙河在诗中说“就是那一只蟋蟀/在《诗经》中唱过/在《古诗十九首》中唱过/在《木兰辞》中木兰的织机旁唱过/在姜夔的词里唱过……”英国诗人济慈在《蝈蝈儿与蟋蟀》中说“大地的诗歌,永远也没有停顿;寂寞的冬天的晚上,当霜寒露冷,到处一片静悄悄,蟋蟀的歌声却从火炉边传来,越唱越起劲……”需要带领孩子们认识从春秋时期穿越时空隧道来到纽约时代广场的这个伟大歌者;再次,文本中对动物形象的描写幽默生动,抒情又自然悠远,值得细读品味;最后,文本中流动的生命之间爱和关怀,源于自然、涤荡心弦的音乐之声让人动容,可沁人心脾。

2.抓住关键词并确定切入点

导读课不能什么都讲,这是与整本书阅读交流课最大的区别,因此,抓住切入点,确定从何处打开阅读之门是关键。本书的不同之处在于角色的抽离和重新融入,一只原本应老老实实生活在乡间的蟋蟀阴错阳差地来到不属于它的城市,成为一名流浪歌手。这是故事的新颖之处。其次,柴斯特的鸣奏是故事的主旋律,结合这两点,导入时播放蟋蟀的鸣叫,出示蟋蟀的图片和繁华的时代广场视频,将学生拉入到书中的情境中。

导读段落的选取只需抓住最有趣的情节、影响故事发展的篇章进行阅读赏析,从而推动阅读兴趣的持续性萌发。著名阅读教师周其星在对教案进行指导时,常常问一个问题:这一段有趣吗?因而,围绕这一思考,笔者在选取柴斯特睡梦中错吃钞票的段落时,进行了两次修改,第一次选取的片段是:

柴斯特望了望周围,原来它正在梦游,竟坐到钱箱边上来了。梦里的风暴,其实是进站的列车刮进报摊的一股脏空气。那一阵飞在它四周,久久不散去的灰尘,还把它呛得咳嗽个不停。柴斯特低头看着两只前腿,心里巴望着那片柳树也还在那里。可是它赫然发现,自己嚼碎的不是一片树叶,而是一张两块钱的钞票,而且已经把其中的一半吃掉了。

第二次选取的片段是:

柴斯特望了望周围,原来它正在梦游,竟坐到钱箱边上来了。梦里的风暴,其实是进站的列车刮进报摊的一股脏空气。那一阵飞在它四周,久久不散去的灰尘,还把它呛得咳嗽个不停。柴斯特低头看着两只前腿,心里巴望着那片柳树也还在那里。可是它赫然发现,自己嚼碎的不是一片树叶,而是一张两块钱的钞票,而且已经把其中的一半吃掉了。

它丢开钞票,猛一蹦回到那个蟋蟀笼子旁边。塔克老鼠睡得正香呢!柴斯特疯了似的摇着那只银铃,把它震得像火警铃一样。

塔克从它那张一块钱钞票的毯子下面一跃而起,一边绕着笼子不停地跑着,一边大声叫道:“救命啊!失火了!杀人了!警察快来啊!”

两次的区别在于,后一片段加入了老鼠塔克的夸张反应,儿童文学家梅子涵认为“在儿童文学里,只要小老鼠一出现,事情往往就会变得好玩,有了希望的结果。另外有一个故事是发生在纽约时代广场的,小老鼠一出现,那只外省来的蟋蟀,就不仅有了友谊,还有了了不起的成功。”经过修改,孩子们在课堂上读到塔克从睡梦中惊醒大喊着:“救命啊!失火了!杀人了!警察快来啊!”总是哈哈大笑。柴斯特的真诚善良和塔克的聪明狡猾,亦庄亦谐,成为阅读兴趣的燃点。

除了“有趣”之外,本节导读课的另外三个关键词是“友情、音乐、乡愁”。《出版者周刊》对《时代广场的蟋蟀》的评价是:一只蟋蟀、一只老鼠和一只猫咪之间的真挚友情足以温暖这个冰冷的世界。因此,选择吃钞票的这一段也是对真友情的一个考量。此外,整个文本讲的是音乐改变人生的故事,期间音乐缓和了柴斯特与白利尼妈妈的矛盾,因而选择一家人聆听柴斯特鸣唱《重归苏莲托》后妈妈的感受这一段落,同时,音乐也给予人平静而悠远的心境,故一定要让孩子读读“城市的嘈杂噪音,也都在蟋蟀这美妙的音乐里平静下来了”的段落。

二、阅读方法的适当引导

1.恰当运用想象

《长满树的大树》中说:好故事的力量在于想象;歌德也曾说过,伟大的现象是真的想象――通过想象来把握真。在伟大的故事中,人们发现的是生命的真。儿童是天生的幻想家,让孩子进行想象,是他们极其乐意做的事情,但这样的想象不能无所依据,否则就如无根之浮萍,落入空谈,使孩子回答问题陷入困惑而不知所云。因此,依托文本选段的想象是恰当运用这一策略的关键。

如在导入中,出示了蟋蟀和时代广场的图片可以让孩子们想象:小小的蟋蟀会在时代广场有什么奇遇呢?于是,孩子们会大胆猜测:被人收养、交上了好朋友、成为林肯中心的首席歌唱家、混迹于杂技团或沦为人们的脚下孤魂。“那么书中是不是这样描述的呢?我们一起走进《时代广场的蟋蟀》这本书吧!”通过想象猜测引发孩子们对书本内容的极大好奇,个个都想了解柴斯特的流浪历险记。此外,在结尾处,让孩子们想象柴斯特成名后的明星生活,再与他曾经恬静的乡村生活M行比较,引发对关键词“乡愁”的思考。

需要注意的是,想象和推演是有一定差别的,根据朱自强教授的观点,推演更强调对文本信息的提取和依托,同时要将阅读文本和推演文本进行比较分析。但想象猜测则比较自由灵活些,不会过多限制思维,有利于刚接触文本的孩子,且在信息量比较少的导读课上,想象比推演更好。

2.合理质疑与思考

在孩子们阅读了柴斯特吃钞票的片段后,教师提出层层质疑:“如果你是柴斯特,你会怎么办?”孩子们这样回答:“柴斯特可以逃跑,三十六计,走为上计吗!”“柴斯特可以向塔克借钱,然后打工还钱。”“柴斯特可以假装什么都没发生,什么都不知道。”“柴斯特不是会歌唱吗,它应该卖艺挣钱!”这样的提问猜测,引发孩子去思考解决柴斯特困境的方法,培养多元思维,同时,继续延伸,就友情这一话题展开了讨论,教师提问:“塔克有存钱的癖好,作为朋友,有钱的塔克会借钱给柴斯特吗?为什么?”课堂上小家伙们纷纷说出自己的想法:“如果我是塔克,我会借钱给柴斯特,因为友情比金钱更贵重。”“塔克虽然小气,我认为他在关键时刻还是会帮助朋友的!”在一片要借钱的回答中,教师质疑:“有没有同学认为塔克不会借钱给柴斯特的?”一片沉默后,一位孩子举起了手:“塔克还是不要借钱的好,因为这是他冒着生命危险捡到的钱,很有可能是为将来的急用准备的。”孩子们说出了自己的观点和猜测,但最终的结果当然不要道明,告诉孩子:读书去!

此外,还出示了柴斯特开始怀念家乡的片段,秋叶落下,“柴斯特为什么忧伤呢?”“他最终会回到康涅狄格州的家乡吗?”于是,孩子们纷纷说出了自己的看法:“要回去的,因为思恋亲人。”“想念故乡的一草一木。”“要回家陪伴父母。”“只有家才是最温暖的地方!”在大部分孩子认为应该回归故里的时候,教师开始质疑:“有持反对意见的吗?”经过第一轮对“是否借钱”这一问题的多维思考,教师再提出同类型问题,思考的学生多了,有孩子说:“他不应该回去,失去柴斯特的塔利欧家又会陷入贫穷。”也有人认为:“他应该留在纽约,因为那里才是他人生的舞台。”还有可爱的孩子说:“如果他就这么自私地回家乡了,怎么对得起时代广场的听众和爱他的粉丝呢?”如此,通过质疑,引发了孩子对“乡愁”这一主题的思考,这样精彩的回答,对三年级的孩子们来说是难能可贵的。

3.通过朗读营造情境

导读课营造情境也是相当重要的,教师可以通过配合音乐的故事讲述,带着孩子进入文本环境中,也可以通过视频播放等感染性的方式让学生融入情境,朗读是重要环节。在上本课时,教师将两者结合起来运用。阅读白利尼妈妈聆听柴斯特鸣唱《重归苏莲托》的片段时,笔者播放着黑鸭子的《重归苏莲托》,出示图片,带着孩子们进入到月光如水的拿波湾,并静静地聆听老师的讲述,讲述完后,有个小女孩在谈感受时说:“在月光下,感到了浪漫的气息。”

在阅读描述时代广场人们陶醉于音乐的片段时,女生齐声朗读,并配上舒伯特悠扬的《小夜曲》,朗诵完后,音乐不断,教师利用学生情感的延续,马上进入采访环节:

此时,世界的一切仿佛都静止了。

时代广场上的清洁工杰克,轻轻地放下了手中的扫帚,因为这歌声让他――

正在赶路的手机销售代表停下了匆匆脚步,听着这悠扬的歌,他感到――

在不远处的长椅上阅读小说的小个子女士,情不自禁地抬起头来,她――

柴斯特的好朋友中国人冯赛也从他的古董店走出来,这歌声让他想起了――

这样的说话练习,将孩子们带入情境,并增强了感受力度。他们也“仿佛只是音乐中草原上长得高高的野草。”在这样的情景营造中,孩子们得到审美的愉悦。

三、欲言又止,留下憧憬与渴望

篇6

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把现代教育技术引入课堂是对只用一本书、一块黑板、一支粉笔教好书的陈旧观念的挑战。《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教材只是书面的东西,它所承载的信息是有限的。过去我们备课,仅限于备教材、备学生,写教案,写导学案。撰写的教案也只能从教学参考书上汲取,因而知识面窄、内容匮乏。更有甚者贪图省事,直接将教案集上的东西照抄照搬到自己的教案中,这样的教案怎能有效地指导学生的学习?因此,语文教师在使用教材时要充分融入自己的经验和智慧,要有较强的信息资源意识,积极利用优质的网络资源,努力开发出有生命力的、个性化的教案和导学案。

如今,我们可以在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资源网站上查到各学科的教学内容。远教资源信息量大、素材多、传递速度快,查阅资料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为我们备课创造了良好的条件。特别是在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让我们语文教师更是大开眼界,充分体会到网络资源的优势:方便、快捷、高质量。通过整合各种网络信息资源,我们将查到的材料经过精心的筛选、增删、修改,形成备课材料,再整合语文教材形成图文、声像并荗、美观整洁的电子教案,既能有效地刺激学生的各种感官,更符合农村学生学情,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学生的思维。网络资源库中的各类习题精选、探究活动、扩展资料以及学习指导等栏目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便于形成优质的导学案。

二、用多媒体辅助创设教学情境,优化课堂授课方式

教育信息化与现代化的飞速发展,改变了语文课堂教学的呈现方式与信息容量,更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在课堂上,教师需要树立一种大语文的观念,通过整合信息技术,采用多媒体辅助创设贴近生活的问题情境,使教学更形象、直观、生动,并巧妙地加以引导,让学生进入生活的情境中,跳出课堂,加强语文学科与生活的联系,拓展学习的视野,从课内到课外,然后又从课外再回到课内,为学生打开一片具有丰富学习资源的广阔天地,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精神和创新意识,在愉悦的教学氛围中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让语文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

首先,课前创设情境导入,激发学生的求知兴趣。在学习《散步》时,课前采用多媒体创设法导入,请同学们欣赏一段公益广告:《爱心传递:洗脚篇》(播放视频),营造与课文内容相吻合的浓浓的亲情氛围,老师再通过语言引导:“看到这样的动人情景,同学们一定很有感触!广告里的一家人让我们感受到了亲情的温暖。其实,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一直沐浴着亲情。纵然是一次极为平常的散步,也能让人体会到亲情的温馨。《散步》就为我们讲述了这样一个感人的故事。”这时,学生的学习兴趣就已经被激发起来。再次,课中创设情境,帮助学生在阅读中产生情感体验共鸣。例如,在学习《背影》时,单从文本阅读中,还很难让初一学生真正理解父亲的背影为何让作者如此感动与难忘。借助多媒体创设再现父亲拖着臃肿、肥胖的身体攀上月台的那一幕感人情境,再以腾格尔的《父亲》的音乐作背景,以此为“动情点”激起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在这一感人的情境中体会到父亲对儿子的爱以及他们父子之间的深情。最后,课终创设情境,拓展阅读视野,提升阅读技巧与写作方法的指导。在学《春酒》时,课终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示刘绍棠的《本命年的回想》、余光中的《乡愁》,进行阅读鉴赏比较与写作方法指导。在体味不同的故乡风俗之美、人情之美中,引导学生探讨如何利用不同的写作方法来表达浓浓的思乡之情。

篇7

重点:

①把握每一首作品怎样融情于景,通过创造出一种意境来表达自己的胸襟、情怀或生活情趣的。

②把握关键词的准确词义,体味作者遣词造句的妙处。

难点:

理解诗歌的意境。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观沧海》

(一)作家作品简介

(二)题解:汉代乐府诗一般无标题,《观沧海》这个题目是后人加的。乐府诗原来是可以歌唱的。诗的最后两句“幸甚至哉,歌以咏志”是合乐时加上的,是诗的附文,跟诗的内容没有联系。

(三)朗读诗歌指导:先范读再由学生试读。

(四)指导学生评析诗句。

逐句分析,先由学生分析,再由教师归纳。

重点落实以下问题:

1.全诗12行,除开头两行外都是写景,说说开头两行的作用。

2.区分一下哪几行写实景,哪几行写想象之景——虚景。

3.写实景中有动有静,分析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归纳:

第一层(开头两句)交代观海的地点,这是继承《诗经》中直陈其事的写法,显得很质朴。,全国公务员共同天地

第二层(“水河澹澹”至“洪波涌起”)描写海水和山岛。海水荡漾,是动态;山岛耸立,是静态,相互映衬,显示了大海的辽阔和威严;再写草木,仍然是静态,次及“洪波”,又回到动态,显示了大海的惊人力量和宏伟气象。这一层全是写实景。

第三层(最后四行)借助奇特的想象来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这是写诗人的主观感受,是从两个“若”字看出来的。

4.海是很难写的,可是读了这首诗,我们每个人大概都会感到海的伟大。这首诗究竟好在哪里呢?

(五)小结全诗的写作特色,并请同学们带着感情,再次朗诵这首诗歌。

(六)齐读齐背,抽查个别背诵。

二、《次北固山下》

(一)作家作品简介

(二)朗读这首诗

(三)指导学生评析诗句,整体把握诗的内容。

1.诗人此刻在船上,而“客路”在青山之外,他是看不见的,为什么诗一开头就提到“客路”呢?

2.“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是诗人在何时何地见到的景象?你能想象出船行的图景吗?”为什么要特地提到“潮平”?

3.“江春入旧年”一句中“旧年”指的是一年中哪一段时间?

4.为什么诗人突然想到要寄一封家书呢?

5.名句分析。“海日”两句从章法上看,有导出结尾一联的作用,这就是说,它跟诗人的乡愁有关,这样说有根据吗?这两种景象有相同的地方吗?

6.这种乡愁并不使人感到低沉,请你体会其中的道理。

(四)当堂背诵。由于诗的意境美、语言浅近而音韵和谐,应当比较易于成诵。

三、《望岳》

(一)作家作品简介。

(二)指导学生评析诗句。

重点讨论下列问题:

1.诗题叫《望岳》,可见作者并未登上泰山,诗中句句都是写"望"字,只是望的角度不同,有远有近,有虚有实。试以两句为一组看看“望”的角度有怎样的不同。

2.“夫”是个虚词,首句意思只在“如何”(怎么样)上,试比较“岱宗如何”和“岱宗夫如何”在语气上有什么不同?

3.泰山之北为故齐地,之南为放各地;“青”,指泰山之色,“了”,完的意思。整句话是什么意思呢?诗人这样写有什么用意?

4.“造化”两句。问:“神秀”,指英灵之气,这是古人的说法。试联系前面一句说说这句的意思。

5.“阴阳”一句又是什么意思呢?

6.“荡胸”两句。大意已见注释。问:这两句写诗人望岳所见,试作具体描述。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7.“会当”两句。绝顶,极顶,指玉皇项。问:诗人此刻仍在山下,但他却能“一览(全都看到)众山小”,这说明了什么?

(三)背诵指导。

第二课时

四、《如梦令》

(一)作家作品简介

(二)教师领读这首词。

(三)指导学生评析课文,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这首词所叙述的事发生在哪一个季节?

它是词人当天写的吗?为什么词人经常想到这件事呢?

(四)练习背诵。学生试背后,教师略说读的节奏,再领读一次,务求节奏鲜明。

(五)继续讨论,深化理解。

1.这首词记的是女词人的一次郊游,是她独自去的吗?

2.为什么会“误入”呢?还有别的原因没有?

3.什么时候发现“误入”的?

4.既误人,慢慢划出去,不也行吗?

5.你能想象出“争渡”的情景吗?

6.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话完整地叙述这件事的经过。

(六)教师再次领读。

(七)小结

五、《西江月》

(一)作家作品简介。

(二)题解

这首词有个题目“夜行黄沙道中”,黄沙,即黄沙岭,在江西省上饶县西,辛弃疾退隐上饶带湖期间,经常行经风景优美的黄沙进中。

(三)教师领读全词一至二遍,着力培养学生的节奏感,也可让学生试读。

(四)指导学生解析课文,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1.词人这次夜行的路程长不长?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

2.路长,为什么要夜行?这时是什么季节?

3.“说丰年”的是谁?

4.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话来叙述上片的内容。

5.下片一开始就说“七八个星天外”,这意味着什么?

6.“两三点雨山前”,雨不大嘛,词人着急么?

7.词人此刻一定是快步急行,他对这条路熟悉么?

8.再看最后两句,注释里的话跟词人的表述有什么不同?为,全国公务员共同天地什么要用倒语?

9.补充解释:词中常常出现倒语,有的出于表达内容的需要,有的出于押韵的需要,更多的是两种需要兼而有之,这两句就是这样。

10.由学生创造性地表述下片内容间参照上片的表述方式。

篇8

新课程的语文教材增加了许多内容选择上的灵活性,练习的内容也有了很大的弹性,但对于低中段孩子来说,识字和个性化阅读始终是重点。每上一课,总是奢望能将识字和阅读及其他的一些教学任务完美结合,顺利完成。这种思维定势实现于公开课上,执教者总希望通过一堂课展现给大家三维目标的和谐实现、师生的多元交流等等,似乎这成了评价一堂课优劣的标准。而过少地去考虑这堂课是否收到了实效,这种课型是否易于操作、推广。然而让听课者看到的往往是前者多于后者。例如《秋天的雨》第一课时,预设目标是认识生字,会写五六个生字:能正确流利地阅读课文;并对秋天有所感受。当实施教学时,发现孩子大多数已完成了识字任务,课文也读得很流利。于是当引导孩子阅读第二段时,边运用道具(树叶)边做动作边示范读,孩子们兴趣大增,完全投入了秋天的情境当中,读了还想读,演了还想演,有好几次试图将孩子的思维从朗读中牵回到写字上来,都很难成功,索性就将写字这一内容从本堂课中删除掉了。结果孩子整整朗读了一节课,孩子们自己似乎成了那银杏叶、枫叶、田野、果子、,兴致勃勃地表演着,自我陶醉在“秋天”里,下课了还在意犹未尽地表演。教学内容丰富多彩固然是一堂课的精彩,但如果在内容的选择安排上不遵重孩子的意愿,不从孩子的角度出发,那么再多的精彩也只是教师个人的精彩;如果为了内容、结构与预设的丝丝入扣而不去关注课堂即时生成的问题,孩子的情感体验,那么这种精彩怎么会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精彩呢,又怎么称得上是“完美”呢?还不如让内容的有缺来成就孩子的精彩。语文课堂未必需要负载面面俱到的任务,允许“有缺”,但不是说不要任务、不要目标。因此,遇到这一问题需要注意以下方面:

1、应该花更多的时间来钻研教材,站在孩子的角度安排课时内容,真正让这些内容能对孩子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对他们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产生积极的影响。

2、新课程提供的语文教材给教师带来广泛的用材的理念。因此,在使用教材时,对提供的内容可以进行合理的裁减和重组,较好地为实现课时目标服务。

篇9

    进行板书设计一般在备课时完成,可以多设计一些草稿,比较出好的使用。以下简要谈一谈板书设计的基本原则:

    一、板书重点内容要突出

    首先要抓住重点板书内容必须是课堂内容的精华,它必须体现出教学的目的、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板书的内容就是一堂课的关键词,通过它能让学生迅速领会课堂内容。因此,教师的板书设计必须深入教材,认真研究,务必抓到重点。

    其次要力求简洁。根据板书的简约性原则,课堂教学的板书应力求简洁。这就要求教师在板书设计时,必须对教学内容进行高度概括,力求做到语言简洁、言简意赅;板书语言,力求字字千钧、画龙点睛。

    再次要条理系统板书内容,要按一定的层次和顺序组织起来。有条理的板书,有利于学生的理解和记忆;成系统的内容,便于学生建立起自己的记忆网络,提高记忆的效率。

    二、板面布局要合理

    合理的布局可以使教学内容在黑板上更清晰,使学生一目了然。教学内容是有结构、有逻辑的,而合理设计可以使之具体化、可视化;教学内容是有主次的,主要的应放在突出位置,次要的应放在陪衬位置。这样布局才能主次分明、重点突出。教学内容是有先后顺序的,根据内容顺序的不同,布局可选用相应的方式,或从上到下,或从左到右,或从中间到两边等。布局合理的板书设计要注意构图美。合理的结构布局,是板书艺术的重要内容。教学内容要主次分明、条理清晰;板书的主板、副板要搭配得当;构图上下左右要边距合理、大小匀称、协调美观。如此,教学内容才能连贯一体。

    例如教授余光中笔下的《乡愁》时,可选用以下板书:

    乡愁系列片

    远(低)         近(高)

    邮票  船票    坟墓  海峡

    该板书具有以下特点:

    1、结构独特,将人生四个时期最富有特征、最能积聚离愁别恨的“客观对应物”(邮票、船票、坟墓、海峡),设置成四个圆形,使抽象的情感可见了。

    2、主次分明,该板书通过圆形的大小,突出了海峡一节,使全诗主题陡然升华,其所抒发的悲愁是民族的、国家的,是亿万人民的!

    3、线索明晰,同时突出了三个线索:时间线索,从小时候到现在;空间线索,由远及近;情感线索,由淡至浓。

    布局合理有利于学生快速牢固地掌握知识,由于结构清楚,易于理解,很快进入了学生的经验范畴,并和以往经验建立联系,迅速有效地识记和牢固地掌握了所学知识。

    三、板面色彩配置要得当

    板面色彩配置得当,可以丰富板面的表情,增加美感。根据研究表明,色彩和人的潜意识有直接关系,不同的色彩组合会引起人的不同情感,好的组合会使人产生满意、愉快、喜爱、赞叹等情绪和情感的体验。板书时如选用不同色彩的粉笔,使板面形成一定的色彩配置,增加板面生机,可以调动学生的情感参与学习。

    板面色彩配置得当,可以对教学内容关键处起到强调作用。色彩差异,会引起人的关注,差异越大,越吸引人。对于一些重点板书内容,可以用色差大的粉笔来强调。如白色粉笔板书的内容中,重点部分用红色粉笔书写就起到了强调作用;在大块蓝色板书中,出现几个红色或黄色的字,立刻会凸显出来。根据板书设计的形象性原则,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条件的具体情况,充分利用注意的选择性原理,在板书时使用不同的色彩,加强学生对板书的注意力,提高板书的利用效率。

    四、板书字体要漂亮工整

篇10

课题研究、课程改革在各校轰轰烈烈地开展,课堂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活力。但由于对新课程理念的片面理解,在教学中出现几个误区,下面我就此谈几点看法。

一、误区一:教师评价不到位——为表扬而表扬

现在提倡成功教育,要尊重学生、相信学生,提倡学生是课堂的主人,于是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变得小心翼翼了,肯定多,批评少。这样教师摆脱了以批评为主的评价方式,又走入了一个新的误区。以表扬为主的评价,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但皆大欢喜背后蕴涵着危机,学生错误的认识如果不能及时得到老师的评价指正,这种错误将伴随其今后的学生生活,甚至影响其一生,损失将不可估量。如在课堂上有学生指出:“《闽南日报》四个字错了三个字。”授课教师评价说对,十分正确。其实学生所指的“闽”“南”“报”三字并没有错误,只不过报纸用的是繁体字、异体字而已。当教师在为学生敢于挑错而窃喜不已时,殊不知这样不到位的评价已经助长了学生的错误认识。

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意味着教师讲得少,评得更要精当。细究教师评价不到位原因有以下几点:(1)怕打击学生的自尊心,抹杀学生发言的积极性。(2)教师不注意倾听学生的发言,评价就无从说起。(3)教师缺乏教育机智,对学生的回答不能及时作出准确的评价。如果是第一种原因,还是有两全的办法的。教师在评价学生时心中要有“尺度”,因人而异,因题而异,张弛有度地进行评价。所谓“因人而异”,就是针对学生性格的特点作出恰当的评价。对课堂难听其声的胆小内向的学生,他们难得的发言即使错了,教师的评价应“以退为进”,力做“推进剂”。先肯定其回答中的亮点,再委婉地指出其错误所在。这样树立其发言的信心,又指出其错误之处。对急躁冒进胆大的学生,教师的评价就可“一针见血”,力做“灭火剂”,提醒其多加思考。“因题而异”也就是针对学生回答错误的程度,恰到好处作出评价。这样即可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又可达到“拨乱反正”的目的。若评价是后两种原因,这就要求教师加强业务学习,提高专业知识水平,学会倾听,这样才能巧借学生回答的火花点亮课堂,并及时浇灭错误的火苗,提高课堂教学的含金量,优化教学过程。

二、误区二:课堂表演——为表演而表演

不时有教师为激发学生的兴趣,盲目进行课堂表演。比如我听一节作文指导课,教师要讲授的是“材料的剪辑,中心的突出”,课中却穿插了“晏子故事二则”。乍一看学生兴趣很浓,课堂十分活跃,细一想很无味,纯粹取乐而已。没有教学目标的表演,课堂上呈现的是虚假的繁荣。这样的课堂表演有何存在的必要呢?老师被课堂的活跃所蒙蔽,以此为乐,就是没有想到这种表演博得一乐之后学生又收获了什么?这样做浪费有限的课堂时间不说,教学的效果也大打折扣。

无论是新基础教育,还是新课程改革,都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都强调要珍惜学生的生命。这就要求教师要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但如果教师把表演当做活跃课堂的万金油,适用于各种课型,那就错了。要知道让课堂焕发活力,更要开发教师的创造性。没有一劳永逸的教学方法,只有永远不停息的创造,才能让课堂真正焕发活力。这就要求教师深入学习、钻研教材,对教材了然于心。明确教学的目的、规律,把学生的发展真正放在心上。发挥教师的创造性,用多种手段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营造求知的氛围,发展学生的创造性,这样的课堂才能真正活跃起来。

三、误区三:多媒体运用——为运用而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