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外辅导总结模板(10篇)

时间:2023-01-22 12:36:38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语文课外辅导总结,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语文课外辅导总结

篇1

古代教育家孔子云:“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馀力,则以学文。”他把德育放在了首位,要求学生首先要致力于道德修养;“行有馀力”,方能学习文化。19世纪上半期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认为:“教育的唯一工作和全部工作可以总结在这一概念之中——道德。”我国现代著名语文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经指出:“学语文,就是学做人”。我国社会主义新时期也明确提出了教师的根本任务:人民教师要遵照党的教育方针去教育学生,使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合格人才。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在教学过程中,应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思想品德教育和科学的思想方法的教育,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培养学生爱美的情趣,发展健康的个性,养成良好的意志品格,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可见,德育教育依然是语文教育中一个经久不衰的话题,而且是重中之重。某种意义上讲,德育教育是语文教学之根本。

通常人们都认为,语文教育的主要任务是教给学生一定的语文知识,诸如认字识词、遣词造句,语言表达、语法修辞、布局谋篇等。这种认识是片面的。不断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思想境界和品德修养,即德育教育才是语文教育的重中之重。语文教学的过程就是一个育人的过程,塑造健康的人格是语文课教学的精髓和核心。选入语文课本中的文章,大多是文质兼优的佳作,不仅具有丰富的文学性,更具有重要的思想性。可以说语文教材提供的是丰富饱满、异彩纷呈的情感海洋,这就为语文教师实施德育教育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白居易言:“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就要努力运用语文佳作中包含的真挚情感,叩击学生心弦,激起他们感情的波澜,培养他们优良的性格。如何巧妙、合理地将德育教育渗透到语文教学中是做好语文教育工作的首要条件。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解读文本。挖掘教材

1.树立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教育

纵观高中语文教材,有在泪罗江畔披发高歌“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屈原;有在秋风中吟唱“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杜甫;有在岳阳楼沉吟“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更有在黑暗中怒吼“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鲁迅。站在历史的长河中,他们向世人彰显着自己的民族情怀和伟大人格。王勃《滕王阁序》中“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的报国思想,范仲淹《岳阳楼记》中“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宽大情怀,都能激发学生身为炎黄子孙的自豪感和爱国热情。孙犁的《荷花淀》能让学生领略到祖国河山的壮美。《沁园春·长沙》《采桑子·重阳》能让学生感受到无产阶级战士的革命乐观主义情怀。《屈原列传》《颇蔺相如列传》等人物传记,又能让学生领略到民族英雄的风采。

2.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子路曾哲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的入世思想,《寡人之于国也》中孟子的民本思想,《离骚》中屈原的“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李白的“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滕王阁序》中王勃的“老当益壮,宁移自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伶官传序》中欧阳修的“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祸患常积于忽微,智勇多困于所溺”,都能使学生积累思想、升华智慧,得到人生的启迪。史铁生的《我与地坛》,又能激起学生对生命和人生的思考。《沁园春·长沙》中“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体现了他以天下为己任、为国为民无私奉献的崇高志向和博怀。屈原《离骚》“虽九死其犹未悔”体现了他忠于理想、忠于国家的伟大抱负。鲁迅《记念刘和珍君》中刘和珍君“在这样的生活艰难中,毅然预定了《莽原》全年的就有她”,“虑及母校前途,黯然至于泣下”,可见其忧国忧民的情怀;面对敌人,她“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可见其英勇、果敢;“始终微笑着”,可见其沉着、冷静。刘和珍这一人物形象,正是当代青年学生人格和思想的典范。

二、开展活动。渗透教育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只有激发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开展形式多样的语文活动,是对语文课堂教学的补充,也是增强学生素质的另一途径。教师可以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开展各种各样的语文活动,如诗歌朗诵比赛、成语故事比赛、演讲比赛、辩论赛、讨论会、办黑板报、创办手抄报等。这些活动既丰富了学生的语文知识和技能,又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了思想熏陶;既激发了学生的竞争意识,又能在集体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合作和创新精神;既能让学生感受到祖国语言文字的美感,又能领略祖国灿烂、悠久文化,还能弘扬爱国思想和民族热情。

篇2

1.结合教材,通过介绍写作背景,指导朗读,引导学生欣赏,归纳总结等方式,让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同时,能更具体形象地获得思想教育教学效果。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逐渐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例如《劝学》一文中,作者以“青出于蓝”“冰寒于水”这两个比喻来说明学习和改造的重要性;又用“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两事例推论及人,即“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则知明而行无过矣”。通过讲解,使学生总结出作者的用意,“人,也必须通过学习和参省,才能达到很高的境界”。文章又用“蚓和蟹”“骐骥和驽马”等进行正反对照,来论证学习应有的方法和态度。通过这篇文章使学生充分认识到:人的道德、知识、才能不是天生就有的,而是通过后天的学习,坚持不懈的努力才可达到的。从而鼓励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充分利用教材,向学生传输传统教育,培养学生克服困难、迎难而上的精神。例如:学习《荷花淀》这篇课文时,就有意让学生理解文章的主旨,赞颂那些敌后方的以水生嫂为代表的一群劳动妇女,她们不争荣誉,无怨无悔。甘在最底层支持抗日这项人类最伟大的事业,颂扬她们勇敢机智、无私奉献的精神。

3.充分利用课文的思想内涵,进行德育与美育渗透。在课堂教学中应注意展现美的情感,以情感人,以情动人。通过录音、感情范读、学生诵读,师生共同接受作品熏陶感染,利用作品中美感的因素来调动学生的感情,把作品中蕴含的美的情操、美的思想潜化在学生的心里,教会学生做人,并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积极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如《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流露出作者对祖国壮丽山河无比热爱和赞美的感情。对赤壁江山的赞美,对当年在此鏖戗的英雄豪杰如孙权、刘备、周瑜的赞美,实际上就是爱国之情,报国之志。

4.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使德育与美育渗透的形式更加生动,内容更加丰富,效果更明显。现行教材,十分重视教育性、直观性,教材图文并茂。利用计算机多媒体组织教学,可以使形象更为生动,内容更加丰富,其教育教学的效果也会远远超出教材的期望值。

5.充分利用作文教学进行德育与美育渗透。作为语文课的重要组成部分――作文教学也应承担着对学生进行德育与美育的责任。在作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创设道德情境,让学生进入情境中自主地感受和体验,并通过与同学的交流形成自己的道德认识,追求自我的不断完善与超越。

篇3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外作业

在新课改教学的今天,为了使学生能把课堂上所学知识得到巩固和深化,课后都需要布置一些课外作业加深记忆。在教学工作中,一些课后作业使学生深感乏味,如课后要求死记硬背的题目,作为小学生只能产生任务心理,结果事半功倍,收效甚微。

工作中,我探讨了小学生的心理分析,针对布置语文课外作业方面进行了探索,坚持少而精的原则,把主动给学生,让学生自主,让学生克服了机械重复的弊病,促使学生多动脑,勤动手,勤动嘴。学习方法不断改进,学中有乐。知识学得活,知识面拓得宽。积极性高,兴趣浓。复习旧知引进新知,发展思维。研发气氛浓,相互取长补短,携手并进,得到良好的发展。 提高效率。通过尝试,总结如下:

一种是“考考你”。由成绩相仿的同学结成对子,相互批改。要求试题灵活,难易适中,定时完成,按时批改,及时订正。学生积极性很高,都以小老师的姿态收集材料,翻阅课本,认真出卷答卷。这样不限于教师的指挥圈,试题内容多样,类型多变。学生露一手,旧知不忘掉。

二种是“请你欣赏”。提高学生写作水平,多读书,读好书是重要途径之一。要求学生读书时摘要优美的句子,积累词汇,定人定期交流,并说明欣赏之原因,让同学共享其乐。有时写在“欣赏栏”内,有时个别进行有感情的朗读,有时在小组内相互欣赏,水到渠成。学生自觉备有“集优簿”,做学习的有心人,写作水平有高。

三种是“今天我‘执政’”。学生轮流“执政”—布置课外作业,规定每次不超过十分钟。学生都有自尊心,谁都愿意把作业设计得新颖一点,灵活一点。因此,作业质量高,有智力题,有趣味题,有听的,有说的,有读的,有写的,听说读写不偏废。

在一段时间训练后,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大部分学生的平时成绩有了提高,特别是写作上,总体比以往写得得心应手。现总结归纳如下:

1、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兴趣较浓,发展思维空间广,复习旧知识引进新知较快。

2、研究气氛浓,相互取长补短,共同进步,得到良好的发展。

3、克服了机械重复的弊病,促使学生多动脑,勤动手,去勤动嘴。学习方法的不断改进,使学生学中有乐,灵活性高,知识面总之,在作业布置中教师要善于发现不同学生的突出点,在学生作业中出现比较创意的思路教师就要加倍鼓励,并积极采用各种方法,创设各种有利作业布置的的情境,激发学生对作业思维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完成作业的积极性,让学生大胆地做,让其成为其他学生的模范,从而影响到全体学生的作业效果,达到教师作业布置的目的。

参考文献:

篇4

1.以文为本,以文明道。

早在唐代韩愈和柳宗元就一起提出“文以载道”、“文道结合”的观点,强调要以文明道。语文教材中有极其丰富的德育内容,诸如爱国主义、艰苦奋斗、民族自豪感等。因此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语文教师要以文为本,以文明道。语文教师可以通过介绍写作背景,指导朗诵,引导学生赏析,归纳总结等方式,让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掌握一定写作技巧的同时,能更具体形象地获得思想品德教育,更深刻地体会学科知识的思想性,从而保证取得较好的教育教学效果。如,讲授《斑羚飞渡》一课时,我在引导学生分析情节,体会感情的教学过程中,抓住老斑羚甘愿作垫脚石让小斑羚飞渡成功的场面重点分析,让学生感受斑羚身上折射出来的团队精神、牺牲精神以及以身作则、敢于奉献的优秀品质。经过这一课的学习,许多学生发生变化,主动帮助别人,关心集体的事情越来越多,班级的凝聚力更强了。 转贴于 中国论文下载

这样,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不单掌握一定的语文学习技能 ,而且在潜移默化中,逐渐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以情感为主线。

在语文学科中那些文质兼美的文学作品,即是一块块的情感天地,教师可以通过富有情感的教学,巧妙的教学手段,激发培养学生真挚情感,使学生能更深刻地感受文章蕴含的真、善、美,从而形成积极向上的动力,因此,在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中,应当充分利用教材的情感因素,积极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激发培养学生爱祖国、爱自然、爱生活的真挚情感,使学生在学习中不单掌握一定的语文知识技能,而且得到思想品德熏陶,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情操,体会人间真情,激发爱亲人、爱生活的情感。学习朱自清先生的《背影》,我让同学们讨论“如何看待父爱母爱”,同学们在列举了父爱母爱的种种事实后感慨:谁言寸草心,难报三春晖!有位同学这样说道:“世间最纯洁的便是母爱,她的宽容涵盖了我们一切的幼稚和无知,她的宽容更无法掩饰我们内心的自私,如果要学会爱别人,就先从热爱自己的父母开始吧。”

3.深挖教材,寻找最佳结合点。

教材中德育的内容,不可能像学科知识那样处处明显,它往往是内在的、深层的,个别是隐蔽的,思想教育是渗透在学科知识的方方面面,与学科知识融而为一,这就要求备课,应当是深入挖掘教材内在的德育因素,尽力做到德育与学科教育水融,使德育工作附着有物(或知识点或训练点),都尽可能触动学生的思维意识。

我在初一语文教材《最后一课》中找到针对部分学生不重视课堂教学、上课四十五分钟效率差这一现象的德育最佳结合。

课文以普法战争中法国战败、法国的部分学校被迫改学德语为背景。文中两处关于小弗朗士的心理描写:第一处体现小弗朗士“懊悔” 的心理特点,我语重心长地说:“小弗朗士是多么令人同情!他没能好好珍惜自己的学习时间,以致于后悔都来不及了,我们应该珍惜每一堂课。”第二处心理描写:“真奇怪,今天听讲我全都懂。他讲的似乎挺容易、挺容易……”,我问:“为什么呢?是不是老师今天讲的是最简单的部分呢?”全班异口同声地回答:“是小弗朗士认真听课的原因!”这时,我及时地融合德育工作,点出了课堂的重要性。从孩子们的眼神中我读出了他们的感触和领悟。

二、要把课外活动变成对学生德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1.在各种形式的语文活动中渗透德育教育。

开展形式多样的语文活动,是对语文课堂教学的有力补充,是学生增强素质另一途径。教师可以利用课堂或课余时间组织学生开展各种语文活动如诗歌朗诵比赛,成语故事比赛,收集剪报,做手抄报,开讨论会、演讲等。这些活动丰富学生的语文知识、技能,提高学生的素质,这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思想薰陶,激发他们积极向上的情感。例如语文活动的比赛,即能激发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也能让学生感受到集体协作的重要性。古典诗歌朗育、讲成语故事,让学生们能掌握朗诵、演讲的技巧,又让学生能感受到祖国语言文字的精炼形象,祖国灿烂文化的源远流长,从而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感。

篇5

法国军事家拿破仑曾经说过:“不想当将军的兵不是好兵。”意思是说每个人都应该努力向上,树立远大的理想,成为同行中一个优秀的人。是啊,谁不希望成为有出息的人呢?但是秋天的果实需要靠春天的辛勤耕耘,在通往成功的道路上往往需要留下一串串踏实的脚印。

我的新目标将会就像一座美丽的彩虹桥,引领我走向正确的方向。

红:在上课的时候,我要认真听讲,不做小动作,不和同学交头接耳,要力争把老师课堂上讲的知识全部消化。对于疑难问题,要不耻下问,虚心向老师和同学请教。

橙:我要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所有作业,做到一丝不苟。课堂作业当堂完成;课后作业和家庭作业也要按时并独立完成。

黄:要做好语文课的课前预。对于预习字词,成语,要先查字典把它认会,弄懂意思;还要给课文分段,用最简短的语言写出每段的段落大意,然后总结课文的中心思想;对于每篇课文的课后题,要先试着去做;对于不理解和不会做的地方,要先把它记下来,第二天上课时带着问题去听讲,必要是还可一向老师、同学请教。

绿:做到课后复习,要背的地方要熟背,多做些练习,巩固学过的知识。

青:多读课外书,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做一个见多识广的小少年。

篇6

教学中,备课是一个必不可少,十分重要的环节,备学生,又要备教法。备课不充分或者备得不好,会严重影响课堂气氛和积极性,老前辈经常对我们说:“备课备不好,倒不如不上课,否则就是白费心机。”我明白了备课的重要性,因此,每天我都花费大量的时间在备课之上,认认真真钻研教材和教法,不满意就不收工。虽然辛苦,但事实证明是值得的。

最初接触教学的时候,由于经验不够,也由于工作量比较重,我忽视了学生对教学的重要性,只是专心研究书本,教材,认为只要把教材钻透了,想方设法令课文上得生动,学生就易接受。然而学生却不买帐,课堂效率也甚微。渐渐地我意识到学生的主体地位的重要性,因而也留意起学生的特点。 

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我发现有以下两方面的显著特点:一方面,较之城里的学生,农村的学生听,说的能力相对较弱,授课采用较深的术语教学,同学们不能适应,也不能很好的理解。另一方面,两个班的同学都各有特色,比如四班的学生比较活跃,学生反应较快,上课气氛积极,但顽皮捣蛋的也不少;而三班正好相反,普遍基础较差,上课需细嚼慢咽,但整体朗读水平较好,纪律遵守。但两个班都表现出中等生、差生占较多,尖子生相对较少的现象。如果讲得太深,没有照顾到整体,教学效果就不理想。经过实践的检验,我充分认识了了解及分析学生实际情况,实事求是,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将会对授课效果有直接影响。因而在备课的时候我做到了“备教法的同时要备学生”。 

上课

备课充分,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上课效果就好。但同时又要有驾驭课堂的能力,因为学生在课堂上的一举一动都会直接影响课堂教学。因此上课一定要设法令学生投入,不让其分心,这就很讲究方法了。为此我采取的措施有: 

1、加强自身的素养,提高教学技能。上课尽量做到使内容丰富,现实。教态自然,讲课生动,难易适中,照顾全部。并且每天都以充足的精神面貌面对学生,让学生感受到一种自然气氛。    

2、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是语言,就需要学生多读,多讲,多练。为此,我坚持每节语文课前空出时间,让学生练习朗读,来提高他们的语感。一学年下来,很多学生的朗读能力都有所提高,同时由于经常念一些名家名篇,也培养了他们的语文鉴赏能力,有些学生甚至做到了出口成章,可谓一举多得。 

3、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语文是一门工具学科,对学生而言,既熟悉又困难,在这样一种大环境之下,要教好语文,就要让学生喜爱语文,让他们对语文产生兴趣。否则学生对这门学科产生畏难情绪,不愿学,也无法学下去。为此,我采取了一些方法,就是尽量多讲一些文化生活故事,让他们更了解语文,更喜欢学习语文。因为只有语文水平提高,他们才能提高学习语文的兴趣,同时这也培养了一部分学生的写作能力,让他们拓宽了视眼,有了写作素材。

4、积极开展多媒体教学。不可否认,我们不赞成所有内容都要用多媒体上,但确实要发挥多媒体和网络的巨大资源和多角度冲激,来丰富教学内容,提高课堂效率。对教材中离我们生活比较远的事物和认识陌生的知识,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就尤为突出。如在《奇妙的克隆》、《恐龙无处不在》、《三峡》、《故宫博物院》等课文时,我精心整合网上相关资源,制成课件,收到不同凡响的教学效果。还有各单元的综合性学习,如“世界何时铸剑为犁”、“莲文化的魅力”等,我从网络上收集了大量、生动的图片、视频及与此有关的文学作品、诗歌等资料来拓展学生的课外知识,获得全面而深刻的认识。

当然回看自己的授课,我也感到有点愧疚,因为有时我并不能很自如地驾驭课堂。当学生在课堂上无心向学,违反纪律时,我的情绪就受到影响,并且把这带到教学中,让原本正常的讲课受到冲击,发挥不到应有的水平,以致影响教学效果。我以后必须努力克服,研究方法,采取有利方法解决其中困难。  

课外辅导

因为语文的特殊情况,学生在不断学习中,会出现两极分化现象,差生面扩大,会严重影响班内的学习风气,因此,绝对不能忽视。为此,我制定了具体的计划和目标,对这部分同学进行有计划的辅导。我把这批同学分为三个组。第一组是有能力提高,但平时懒动脑筋不学的同学,对这些同学,我采取集体辅导,给他们分配固定任务,不让他们有偷懒的机会,让他们发挥应有水平; 第二组是肯学,但由于能力不强的同学,对这部分同学要适当引导,耐心教导,慢慢提高他们的成绩,不能操之过急,且要多鼓励,只要他们肯努力,成绩有望搞提高;第三组是纪律松散,学习不认真,基础又不好的同学。对这部分人要进行课余时间个别辅导。因为这部分同学需要一个安静而又不受干扰的环境,才会立下心来学习。只要坚持辅导,这些同学基础重新建立起来,以后授课的效果就会更好。 

篇7

我在xx学习教室负责的工作是语文教学。进行语文课外辅导,这是学习室老师的主要任务。一到五个年级中,我负责一二年级小朋友的课内作业检查、课外习题的布置与讲解以及上周末的趣味作文课。

在从事这个岗位时,我很清楚地了解了自己的弱点,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我对小学语文课本的记忆还停留在小学,很难再一两天的时间内迅速融入课本、组织串联这些知识。针对这个问题,在一个星期的考察期里,我一口气把小学的12册语文课本都读完了,从中挖掘到了可以传输给孩子的宝贵知识。在开始的几天里,我并没有急于给他们讲书本上的知识,而是先和早一些教过他们的老师沟通了一番,大概了解了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性格。因为学生很多,我便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制定了不同的教学计划。作业写的快又聪明的学生,我就给他们布置课外练习提升,顺便将书本上的内容挑重点讲,希望他们更够更上一层楼;作业写的慢且基础不扎实的学生,我就专攻他们每天的正确率,一步一步的纠正错误,然后再缩短时间,提高时间利用率,增加学习效率,还是以熟悉书本为主。在教小朋友的过程中,我慢慢发现很多文学常识都来自于小学课本,可我却一直没机会仔细研读,趁这次家教的机会,我也做了一次基本常识的充电,丰富了我的知识储存。

篇8

1、学习动机。学习的动机和兴趣是学习的动力性因素,是保证学习活动顺利进行的前提条件。语文是小学的主要课程之一,更是各课程学习的前提。然而当前的小学生对语文的学习态度并不端正,他们选择学习此科目主要是为了应付考试,并没有真正地从心理上喜欢它。所以对于语文预习一般都只是回去把课文看一遍,很少有学生回去认真借助工具书认真研究课文的。

2、语文课堂学习的状态和方式。语文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语文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的主要方式,学生语文课堂学习的状态和方式,对他们的语文能力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影响。然而当前很多农村小学的课堂教学模式仍处于传统教学模式:教师满堂灌,学生全盘接受教师的解释,基本不存在“自主、合作、探究”这些环节,所以一节语文课下来的学习气氛是沉闷型的,久而久之,学生对语文学科就产生了恐惧感、厌恶感。

3、关于学生的学习习惯。当前很多农村小学的学生对于语文学科的预习这一环节基本处于应付老师检查的状态,老师指明要检查就会敷衍的看一下,要是不要求就会连看都不看,更不用说是借助学习工具来解决预习中所遇到的问题。除此之外,学生在预习中遇到不懂的问题不会自己尝试寻找答案更不会在课堂上提出问题大家一起解决。长久以往,学生就会产生自己不动脑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陋习。

4、课外阅读和写作。当前农村小学的学生的阅读视野比较狭窄,除了语文书之外,基本很少有其它课外书籍可以去阅读,去拓展学生的视野和知识面。有些乡镇小学条件相对好的,可以为学生提供图书馆的,学生又因时间被安排得很紧,根本没办法有时间去看书。很多时候他们选择去看,也是因为老师要求写读后感的情况下才去看的,根本没有主动吸取知识的意识。笔者在教学经历中发现:很多学生其实平时也是很渴望去看一些有趣的课外书,但功课太多,作业量大,没时间去看课外书。再加上家长和老师认为看课外书会耽误学习,限制甚至禁止学生看课外书。其实课外阅读是语文课内学习的必要的延伸和补充,语文能力的形成需要大量的阅读。阅读不仅可以扩充学生的知识,加深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而且,阅读内容还直接作用于学生的情感、意志、品质等方面,能使学生更好地完善自我。所以限制学生的课外阅读,不仅达不到学习能得到提高的目的,甚至可能还会适得其反。

二、针对以上现状分析其存在的问题

1、学习语文的兴趣不高,学习动机不纯。语文本身属于相对抽象的学科,特别是对于小学生,他们对语文学科的兴趣很难提起来,这主要与他们的心理特征有关:喜欢模仿,好动,上课容易走神,学习不自主,目标不明确,学习态度不端正等。由于学科的性质与学生的心理特征相结合,学生就容易处于就很较差的学习状态。这就需要老师和家长的共同配合,将孩子从懵懂中正确地引导出来。

2、对语文的求知欲不高较低,自主学习性不强。由于当前网络过于普遍,农村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很多农村家庭都备有电脑,学生也拥有自己的手机。但由于当前的小学生对网络世界还没形成科学的认知能力,他们大多过于沉溺于网络游戏,对抽象的语文学科觉得枯燥无味,提不起兴趣去学。他们选择去学习很大程度上是父母和学校的“威逼利诱”,他们自主去选择学会的几率很小。在他们还没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的情况下会学习,只会让他们的学习热情越来越低,进而产生厌倦的情绪。

3、学习方式滞后,学习能力低。由于应付教育模式的存在,导致大部分农村小学生对学习方式的选择主要仍是依附老师、依据对学习成绩的帮助而定的,这种功利性的语文学习方式并不能真正提高学生本身的语文学习能力。

4、课外阅读量少,写作失真。当前的农村小学生的时间被安排得很紧,根本没办法有时间到图书馆去看书。并且,据笔者调查发现:在学生所看的课外书中,40 %是散文、科技文、杂文类课外辅导练习,20%是消遣性文艺作品,12%是武侠言情小说,而文学名著只占28%,从而导致了学生的作文缺乏生活型和人文性,作文失真。加之他们的生活比较单调,对生活的体验过少,所以很难写出有感情的作文。

三、针对以上问题提出几点对策

1、端正学习态度,提高学习兴趣。教师要及时地发现学生的心理动态,进行心理辅导,端正其学习态度,培养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小学生正处于一个成长的年龄段,对事物比较好奇,教师要学会观察,要及时地调整授课方式,穿插一些学生感兴趣的课堂内容,增加互动,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其课堂不走神,跟随教师的思路学习。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设计好教学思路,授课方式不能一成不变,让学生感兴趣。

2、转变学习方式,提升教学质量。学生的预习状况不佳,当然有一部分原因是学习功课门数多,无法兼顾。但不进行语文预习或者马虎预习的很大原因是因为老师没有进行深入的引导,没有养成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小学生和初中生相比在学习能力或心智上都有很大的区别,这就决定了小学生的预习要老师们手把手地教其如何去做,布置一些具体的思考问题,这样学生就会进行深入的思考和预习,则达到课堂上不需耗费大量的时间预习,提升教学质量和增加课堂容量。适当进行多媒体演示课堂,声像结合,给予学生更多的思考的想象空间。现在提倡素质教育,只有将“自主”“创新”“合作”的理念融入课堂才能从根本上改变目前农村小学生的学习模式。让他们当课堂的主人,从而从中体会到学习的乐趣,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3、增加学生的阅读量,提高写作能力。每周设有阅读课,或者推荐学生阅读一些课外书目,多读书多看报,不仅扩大视野,增加阅读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阅读量大了,思考多了,学生自然而然会有很多思路,在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篇9

刚刚召开的十已成为全社会的焦点,同志在报告中指出教育要立德、树人,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培养合格人才,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从人才大国变为人才强国,这给我们汉语文教育者指明了方向。汉语,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得以代代传承的纽带,它本身就是文化的组成部分,是每一个中国人生命中不能缺少的“血液”,作为中国人都有权利和义务学好汉语,使用好汉语。汉语是中华民族的母语,是中华民族的根。中华民族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除汉语外,其他少数民族的文化和语言也是我们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汉语是社会的主流,我们更有义务学好他。

当然,我们在教育教学中总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爱探索的教师都会发现:现在的孩子越来越难教了。究其原因:独生子女增多,学生总喜欢问为什么;教师不愿意改变自己的教学方法,受几千年的“天地君亲师”思想影响,教师传统教学方法受到了极大的挑战;教师以前是问学生的问题,而现在是学生问教师问题,如果教师不能及时解决,学生就会自己解决;以前是学生家长盼望教师多照顾自己的孩子,而现在很多学生家长给学校提出了许多明确的要求,希望自己的孩子“七十二行,行行出状元”,不是让学习成绩成为衡量孩子好的唯一标准。这些现象给我们教师指明了发展之路,特别是汉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让学生将汉语文课堂变得生动有趣,又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变枯燥课堂为高效课堂,提高课堂效率,而不是题海战术,减轻学生负担。下面就如何建立汉语文高效课堂提几点建议:

1 认真分析汉语文高效课堂的三个阶段

汉语文高效课堂一般都由三个教学阶段组成:学生预习阶段、教师讲解阶段、考试检测阶段。

(1)学生预习阶段是学生课前阅读学习,独立思考阶段。要求教师结合课堂教学提出预习的内容,设计一定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思考、阅读,达到教学目标和要求。在此基础上,让学生了解课文内容所蕴含的思想内涵,从而达到一种自我欣赏、自我教育的作用。经过这几年的教学经历,我发现课前预习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好奇心,培养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不懂的问题也会不自觉积累起来,在上课时与同学们共同探讨,或者问老师予以解决,促使课堂更加生动,气氛更加活跃,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课堂中来,把汉语文知识融于生活实践中,发现汉语文的趣味。如区编教材初中汉语文第一册第七课《送给爸爸的新年礼物》中的麦克在除夕之夜,想给父亲送一件特殊礼物,而又不是用钱买的(因为他知道父亲是不喜欢多花钱的),于是想来想去,在清晨四点钟到牲口棚挤了两大桶牛奶,当听到父亲起床后,又溜进去睡觉,被父亲发现了,他说这是送给父亲的新年礼物。这篇课文指出了学生要热爱劳动,也要热爱自己的亲人,同时还要有做好事不留名的好习惯。这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百善孝为先的集中体现。

(2)教师讲解阶段是教学任务和引导学生理解的阶段。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上,教师要利用课堂45分钟对课文进行分析讲解,对学生在预习时所提的问题进行分析,达成师生互动。“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在课堂上,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启发引导或讲解点拨,帮助学生释疑、解惑,帮助他们找到更好的学习方法,总结规律形成知识结构,完成学习目标、重点、难点。例如区编教材初中汉语文第五册第十四课《背影》中的几个事例看似不相联,且所记事情时间也较长,作者是如何把这些事情联系起来的,而且还把中心——父子情深表现得这么突出,实际上在这几个事例中都提到了父亲的背影,通过背影把百感交集的事情串联了起来,学生就更容易接受了。

(3)考试检测阶段是检验学生知识结构和能力提高的问题。通常我们在分析中考试卷时,基础知识都占相当大的比例,中难度题也不是很多,并且能把作文写好,那学生就会显得很优秀了,并且学生在各科考试中能把基础知识分拿到,上重点高中就没有什么问题了,所以我们在考试检测、平时训练中,我们要加大学生基础知识的训练,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我们要给他们一些中难度题训练,让一个班的学生既能达到尖子突出,又能兼顾其他学生顺利完成九年制义务教育。在目前中国检验教学的成果的方法就是考试,也可以说考试是目前还算是公平的一种方法,学生考试也就是对成果的检验,学生在考试过程中需要举一反三,知识迁移,汉语文的实际运用,还体现于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如果学生做不到,那就是我们教学失败。

2 加强学生的课外辅导和指导

课外辅导和指导学生学习是学生课堂学习的有益补充,让学生在课外学习阅读就跟学生到游戏厅游戏一样,只要沉迷于其中就会其乐无穷。中国古代文学中有许多精华,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都蕴含着中华民族文化的精华,虽然我们不可能样样都精通,但我们学习汉语文必须学习精华。如诗仙李白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飞流”是写山高水急,“直下”是描绘瀑流直泻,“三千尺”是夸张瀑布的壮观,可以说字字珠矶,无一虚设。最后一句把瀑布比作璀璨的银河,既生动又贴切,而其中一个“疑”字率直道破是诗人的想象,令人感到意味深长。每年的中考题中,都有名言锦句填空,如果我们能让学生们多读,多诵,读出韵味、读出作者的心境,达到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的境界,在考试时,就会很自然地写出上下句。

根据现在教学要求,要努力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因为现在许多学生家长都自觉不自觉地给孩子报各种辅导班,希望孩子成才,也有家长有一种从众心理,看着别的孩子报了什么辅导班,自己也就跟着报同类型的辅导班,让孩子的学习任务很重,也让孩子苦不堪言。如果我们能根据实际让学生们多阅读一些古代文学作品,加强他们的文学修养,不丢失文学传统,那也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

3 加强学生课堂作文教学

篇10

XX4年寒假期间,在朋友的介绍下,我在xx市xx区xx小学附近的xx学习教室找到了一份家教工作。得到此份工作时,我的内心既兴奋又感激。兴奋的是,自己得到了一个既能锻炼自己能力同时又能体现自身价值的机会;感激的是,朋友对我的信任,小学阶段对一个孩子的成长起着关键作用,是初中高中乃至大学的基础,朋友的介绍也是对我个人能力的一个肯定。虽然家教时间只有短短的一个月,但却是一段教学相长的过程,这段经历对于我而言,可谓获益匪浅。

刚开始的时候,我的心中还是有着一丝忐忑。虽然我是一个师范学校的学生,但是我绝大部分时间都在讲台之下,对于教学而言,我还完全是个生手,丝毫没有经验。不过这个疑虑并没有影响我的信心,毕竟学生只是小朋友,对我这个十六年寒窗苦读的研究生而言,只要找到正确的教学方法,应该不成问题。把他们教好,启发他们学习的乐趣,让他们真正的学到知识,不辜负家长的信任,这是我对这份工作的决心,也是对我自己的明确要求。

我在xx学习教室负责的工作是语文教学。进行语文课外辅导,这是学习室老师的主要任务。一到五个年级中,我负责一二年级小朋友的课内作业检查、课外习题的布置与讲解以及上周末的趣味作文课。

在从事这个岗位时,我很清楚地了解了自己的弱点,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我对小学语文课本的记忆还停留在小学,很难再一两天的时间内迅速融入课本、组织串联这些知识。针对这个问题,在一个星期的考察期里,我一口气把小学的12册语文课本都读完了,从中挖掘到了可以传输给孩子的宝贵知识。在开始的几天里,我并没有急于给他们讲书本上的知识,而是先和早一些教过他们的老师沟通了一番,大概了解了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性格。因为学生很多,我便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制定了不同的教学计划。作业写的快又聪明的学生,我就给他们布置课外练习提升,顺便将书本上的内容挑重点讲,希望他们更够更上一层楼;作业写的慢且基础不扎实的学生,我就专攻他们每天的正确率,一步一步的纠正错误,然后再缩短时间,提高时间利用率,增加学习效率,还是以熟悉书本为主。在教小朋友的过程中,我慢慢发现很多文学常识都来自于小学课本,可我却一直没机会仔细研读,趁这次家教的机会,我也做了一次基本常识的充电,丰富了我的知识储存。

在教学过程中,经教师们集体经验总结,学生最讨厌的教学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第一是唠叨式,唠叨式是愚蠢的家教方式之一,容易引起小朋友的抵触,被动的接受知识,造成事倍功半的后果。第二是数落式,唠叨的同时就是数落。孩子在家里或者学校里总是不停地被数落:你怎么不用功啊?你怎么不做作业啊?你怎么只知道玩啊?数落比唠叨更恶性了一点,因为数落常常带有谴责性质,有些孩子经常因为家长或老师的数落而产生惶恐心理以致无法集中精力。就是这些错误方式在毒害孩子,破坏孩子的学习状态,把孩子积极性的火苗扑灭了进而变得消极被动。第三是训斥式,动不动就训孩子,这也不好,那也不对。这种队孩子不客观不全面的评价容易使孩子失去自信甚至变得自卑。第四是打骂式,大学严格禁止教师体罚学生,这是严重伤害学生身心大学的行为,易对孩子身心造成恶劣影响,一定得取缔。第五,达标式。规定孩子考试的平均成绩必须达到多少分,名次要进入前几名,上哪个重点中学,考哪所名牌大学等,这叫达标式。达标式也是伤害孩子积极性的家教方式。一个积极上进的孩子会为自己制定目标的,教师和家长将脱离孩子实际的高目标强加在孩子身上,孩子会很累,加重了孩子的精神负担和压力。第六,疲劳式。题海战术和延长学习时间是事倍功半的方,孩子的不充足的休息势必影响孩子的学习状态。第七,愁眉苦脸式。教师的面孔对孩子有很大的影响。一个很好的孩子面对的大学者是一张数落的脸,一张唠叨的脸,一张训斥的脸,一张打骂的脸,一张愁眉苦脸的脸,一张催促的脸,孩子立刻就会失去了学习的乐趣。教师的这张脸有时候决定了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