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0-23 11:31:03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二级医院医生帮扶,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一是建立区属医院与镇卫生院对口帮扶机制。区人民医院、区妇保院与全区8处镇卫生院全部签署帮扶协议,实施定点综合帮扶;区中医医院和区口腔医院对镇卫生院实施特色专业帮扶。帮扶关系确立后,区属医院安排专家定期到镇卫生院坐诊、查房、授课,镇卫生院派医生到区属医院进修学习。截至目前,区属医院累计派出专家1800余人次。同时,区属医院对镇卫生院在资金设备方面给予大力支持,为镇卫生院免费配备心电监护除颤仪等医疗器械,有效增强了卫生院的诊断能力。二是强化人才支撑。制定城市医生申报中高级专业技术职务前到基层服务政策机制,要求区属医院向帮扶的镇卫生院每年至少派驻2名具有中级以上技术职称的医师,服务时间不少于半年,医师晋升副高级职称前累计帮扶时间不少于一年。派驻人员帮扶情况记入个人档案,作为职称晋升、聘任的重要依据。三是探索建立医疗联合体。为推进城乡卫生一体化进程,实现区级优质医疗资源延伸下沉到镇卫生院,临淄区于2015年首批确定区人民医院与朱台镇卫生院开展医联体试点。区人民医院派出专业管理团队,对朱台镇卫生院的运行管理、设施设备、功能布局、病人转诊等进行了通盘规划和科学设计。2015年11月,区人民医院朱台分院正式挂牌成立,运行以来,朱台分院日均门诊量较去年同期增长161%,住院人次增长205%;今年1-6月份,该院门诊收入较去年同期增长160%,住院收入增长210%,出院病人随访满意率达到100%。2016年上半年,区人民医院凤凰分院、南金分院、金岭分院先后成功组建。
二、以实施信息化工程为支撑,组建区域诊断“四个中心”
以医联体建设为契机,依托区属医院信息技术平台,先后建成了4处区域诊断中心,有效发挥了远程会诊和区域诊疗作用。一是远程会诊中心。以区医院远程会诊系统为基础,投资300多万元,建成投用301医院远程会诊、省立医院远程会诊、重症医学远程查房车等项目,上联省市专家会诊系统,下接各镇卫生院,大大提高疑难急危病例的诊疗水平。二是心电图远程会诊中心。该中心与8处镇卫生院、12处社区诊所及136处村卫生室实现联网,实行24小时服务。患者在村卫生室由乡村医生做心电图后,自动上传区心电图会诊中心,由中心医生诊断后将诊断结果通过系统发回,前后不到几分钟,村卫生室的患者就可得到区属医院医生的诊断。中心成立以来,累计传输心电图1.7万余份,发现异常心电图10461份,共有123例急性心脏病人得到及时救治。三是区域影像中心。区影像会诊中心与各镇卫生院CT及DR数字化医学影像检查设备全部联网,镇卫生院医生拍片后,通过网络把影像即时传到区影像会诊中心,十几分钟内就能反馈回诊断结果,实现了“检查镇上做、诊断区里做”,群众在镇卫生院就能享受到三级综合医院的诊断服务。四是区域医学检验中心。以区属医院检验中心为平台,每天由区属医院派车分别到镇卫生院收集标本、化验检测,检查结果通过网络传送回镇卫生院,既最大限度提升了检查结果的准确性,又为镇卫生院节省了大量的人力与设备投入。截至目前,该中心已与9家基层医疗机构联网,累计接收检验标本5100余份。
三、以“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诊、上下联动”为目标,建立分级诊疗新机制
(一)抓好区、镇、村三级医疗机构建设。一是强化区属医院龙头作用。自2012年被确定为全省首批县级公立医院改革综合试点区县以来,临淄区以破除“以药养医”为重点,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完善管理运行机制,公立医院实力有了较大提高。其中,区人民医院与省立医院建立医疗联合体,正式挂牌为“山东省立医院集团临淄医院”,并于2015年成功晋级三级医院;区妇保院与国药集团携手成立了国药集团临淄血液净化中心;区中医医院创建为全省第一批二级甲等中医医院。今年7月,全区4家区属医院全部实施了医疗责任险,实现了二级以上公立医院医疗责任险全覆盖。二是增强镇卫生院枢纽作用。区财政每年投入大量资金,用于镇卫生院医疗设备更新和基础设施建设。投入1600多万元,完成金岭卫生院病房楼、朱台卫生院病房楼两处镇卫生院改扩建项目和稷下、雪宫两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同时,从房屋改造、设备更新、人员配备等方面入手,大力开展镇卫生院标准化建设。三是提升村卫生室网底作用。配合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投入690万元实施村卫生室规范化建设,统一配备必需医疗设备设施,全区190处村卫生室通过省级规范化卫生室建设改造验收;投资230万元新上村卫生室信息管理系统,对村卫生室基本药物采购渠道、药品质量等进行全面监控管理,村卫生室服务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一、部署推进情况
县卫健局多次健康扶贫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全县健康扶贫工作,按照上级提出的新的工作要求,全面抓好落实。全县贫困人口就诊绿色通道畅通运行,“先诊疗后付费”和“一站式”结算制度全面落实,贫困人口疾病分类救治和大病专项救治稳步推进,实施健康扶贫防病先行专项行动,贫困人口家庭医生签约履约服务全面落实,县乡村三级医疗机构服务能力显著提升,因病致贫返贫问题明显得到遏制。
二、工作完成情况
(一)继续实施了三重医疗保障政策。三重医疗保障政策连续实施,确保了贫困人口城乡医保个人缴费降低、起付线降低、大病住院不设起付线,报销比例提高、封顶线提高、医疗救助比例提高,实现了“三降三升”。2019年以来,全县共提高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医疗保障救助待遇26288人次,提高待遇补偿2346.37万元;其中基本医疗5223.43万元,大病保险104.78万元,政策范围内住院医疗费用补偿比达90%以上。
(二)继续落实了“先诊疗后付费”和“一站式”结算政策。在县医院、县中医院、县妇幼保健院和乡镇卫生院开设贫困人口看病住院绿色通道,贫困人口个人住院无需缴纳押金,出院结算时只缴纳个人自付费用;贫困患者住院出院手续精简,在办理出院时做到基本医疗、大病保险和医疗救助“一站式”结算,最大程度的方便贫困患者。截止目前,全县共实现贫困人口“先诊疗后付费”“一站式”结算17321人次,完成了贫困人口住院合规费用自付比不超10%的工作目标。
(三)继续开展了21种大病贫困患者集中专项救治工作。明确定点医院为县医院、成立救治专家组、制定诊疗方案、规范救治流程,进一步细化人员台账,对罹患21种大病患病人员的病种、救治状况进行分类,有序组织救治对象到县医院进行救治,统筹做好政策衔接、资金安排、人力调配,对新增加患者精准录入信息,及时进行救治,救治对象实行动态管理,按时报送救治进展情况,及时更新救治台账,做到了精准到户、精准到人、精准到病并组织专人在健康扶贫系统中填录救治信息,确保了专项救治工作落实到位。全县共有贫困大病患者719人,截至目前,集中救治719人,救治率100%。
(四)继续做好了贫困人口慢病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开展建档立卡农村贫困人口健康状况核查,掌握农村贫困人口健康状况,优先为农村贫困人口每人建立一份电子健康档案,定期核实更新,实行动态管理,做到了全县贫困人口全部建档。对现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实施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按照“慢病管理与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相结合、集中履约服务与义诊相结合、健康教育与健康干预相结合”原则,组建服务团队,逐户走访,逐人签约,切实履约,细化服务内容,形成特色签约服务,对签约服务相关档案实行分村分类和双编号管理,共签约69772人,签约服务率100%。
(五)继续提高了县乡村三级医疗机构服务能力。县医院迁建已经开工,以县医院为龙头的医联体建设和远程医疗服务正在扎实推进,完成了19所乡镇卫生院改扩建项目,完成了142个贫困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并配有乡村医生,卫生室面积达到了60平米以上,四室分开,县政府还拿出财政资金200万元为村卫生室配备了制氧机、病床、TDP电磁波治疗仪、电子血压计等基本临床医疗和公共卫生两大类设备,并为贫困村卫生室安装了水、暖、电等配套设施,确保了村卫生室规范运行。
(六)继续开展了对口支援帮扶和实施“春雨”工程和“春雷”行动。继续接受市级三级和二级医院对我县县级医院和乡镇卫生院的对口支援帮扶,制定详细对口帮扶对接方案,与上级对口帮扶医院精准对接,签订帮扶协议书,明确帮扶目标,明确派驻团队,根据全县实际情况采取“组团式”支援方式,到各受援医院进行驻点帮扶。扎实实施“春雨”工程和“春雷”行动,切实提升了全县医疗机构的医疗服务能力和技术水平。
(七)继续加强了人才队伍建设。继续实施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医学生培养,我县共有18名订单定向医学生,截至目前11名订单生正在进行为期三年规培,规培结束的7名医学生已有3人到岗上班;我县近三年来共招聘73名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充实到基层乡镇卫生院;集中组织培训了全县各类医疗机构从业人员1500余人次。
(八)继续深化了公共卫生保障能力建设。一是依据农村贫困人口不同健康状况,实施分类干预,加强健康教育、健康促进和健康管理,因户因人精准施策,逐步减少和有效控制农村贫困人口各类疾病的发生,降低实际医疗费用支出。目前全县累计发放各种健康教育宣传手册70万份,通过门诊、入户、电话等形式开展健康知识和技能的普及,针对不同服务人群进行健康教育和指导。二是全面实施儿童营养改善、新生儿疾病筛查、白内障免费筛查和手术治疗、孕前优生健康免费检查等重大公共卫生项目,组织全县各乡镇做好宣传发动,由县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组织工作人员下乡进行免费孕前优生检查,免费为所有农村孕妇增补叶酸,预防神经管缺陷。三是在全县范围内开展肿瘤登记、随访管理,免费实施“两癌筛查项目”。四是委派医师参加精神科医师转岗培训,加强对精神障碍患者的管理。截至目前,全县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总数为2681人,规范管理率为95.86%。五是结核病、艾滋病和地方病等疾病的防治和宣传工作在持续加强。通过疾病预防、健康促进和及时巡诊体检,确保人民群众少得病和有病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在源头上减少了因病致贫返贫情况的发生。
(九)继续强化了健康扶贫政策宣传,提高贫困人口知晓率。通过利用宣传品传播健康扶贫政策、利用培训班层层解读健康扶贫政策、利用各种媒体广泛宣传健康扶贫政策和利用健康体检面对面讲解健康扶贫政策,确保了贫困人口健康扶贫政策知晓率达到了100%,基本做到了“一家一张明白纸”、“一家一个明白人”和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家庭“一家一份实用工具”。
三、推进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制定下发了健康扶贫工程实施方案,成立了领导小组,组长由政府主管县长担任,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主任由县卫健局局长兼任,卫健局成立工作专班,层层传导压力,夯实责任,细化任务,为确保健康扶贫各项工作领导有力、开展有序、落实到位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建立健康扶贫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研判形势,及时整改和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实现全县各项脱贫攻坚工作统筹推进、同部署、同安排和同检查。
(二)强化医疗三重保障。资助贫困人口参加城乡医保,做到100%全覆盖;实行政策叠加,建立三重保障机制,医保基金支持,提高政策内报销比例,降低起付线,降低贫困人口自付比例,贫困人口实现先诊疗后付费、一站式划卡结算,对21种大病贫困患者实行集中救治;完善医保付费总额控制制度,实行重点药品监控制度,控制药占比,提高基药使用率,实行临床路径管理,防止过度检查用药,降低贫困人口医疗费用和自付比。
(三)强化督导检查落实。建立督导包联工作机制,坚持问题导向,对工作进行大排查,进村入户大走访,及时发现基本医疗保障存在问题,认真解决问题,确保健康扶贫真正让贫困群众受益,有效减少因病致贫返贫。同时制发健康扶贫工作提示,确保各医疗机构按照要求规范开展健康扶贫工作。
四、典型亮点工作
(一)对重点大病针对性救治,减轻贫困群众就医负担。我县在做好21种大病集中救治的基础上,又针对我县比较多的终末期肾病患者提出了具体的专项救治办法,一方面是县医院在房屋极度紧张的情况下,扩建血液透析室,购置12台高通血液透析机、6台血液透析滤过机,并更新先进的铹尔水处理系统1套,在现有人员基础上为血液透析室增加执业医师1名,执业护士8人,不断提高医疗救治的服务能力和水平。另一方面是对全县所有终末期肾病患者集中到县医院进行血液透析维持治疗,县财政为透析患者每次补助100元。同时,血液透析患者是本县农村户籍的全部纳入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通过门诊慢性病统筹、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三重保障,综合报销比例达90%以上,通过财政补助和增加报销比例,切实减轻了透析患者的就医费用负担。三年来共治疗患者49498人次,县财政投入资金474万余元。
(二)“健康扶贫、大型义诊”活动的举行,提升了广大人民群众满意度。在市卫健委的大力支持下,我县认真研究、精心组织,举全市医疗卫生之力,25家二级以上医疗机构针对我县142个贫困村逐村开展义诊活动,2017年和2018年分别举行一次,共义诊4万余人次,免费发放药品60余万元。通过举行“健康扶贫,大型义诊”活动,积极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全县贫困人口签约率100%,特别是双山子中心卫生院结合市人民医院专家义诊活动中,一天就签约35户72人,在全县起到了家庭签约履约服务工作的带动示范作用,不仅有效提高了群众对健康扶贫政策的知晓率,又大大提升了群众满意度。
(三)“春雨”工程和 “春雷”行动的实施,全面提升了基层乡镇卫生院的服务能力。自2018年省市卫健委组织开展“春雨”工程和“春雷”行动以来,各乡镇卫生院按照帮扶医师不同专业安排在不同科室,指导卫生院临床医生进行病例讨论等理论联系实际工作,开展带教诊疗活动,切实提升了乡镇卫生院的技术能力和服务水平。如:到双山子中心卫生院的帮扶人员孙伟同志,带领卫生院临床大夫进行病例讨论,讲解急诊急救的要领,开展门诊服务,每天接待辖区内患者二十余名,增加了卫生院的门诊诊疗量,提升了对门诊患者的医疗救治服务水平;到肖营子中心卫生院的帮扶人员肖书娟同志,帮助卫生院开展了宫颈癌筛查、白带常规检查,改善了卫生院妇科在人们心中的新认识,改良了卫生院对疝气手术的做法,使得病人的复发率明显减低,增加了病人对卫生院的信任度,有力的推动了分级诊疗制度的落实;到木头凳中心卫生院的帮扶人员鲍艳红同志建议由她牵头建设中医理疗科,采购必要的设备,利用全县脱贫摘帽迎国检前夕下乡免费健康体检的机会,为贫困人口进行诊疗,得到了老百姓的认可,截至目前,该院中医理疗科共治疗4000余人次,收入由0元上升到20万余元,专家们在出诊的同时还为该院医生们讲课、带教查房,使该院年轻医生们的技术水平显著提高。
五、存在问题建议
一是由于我县贫困家庭外出务工人口较多,留在家里有好多是疾病、残疾和孤寡老人,健康扶贫政策宣传“一家一个明白人”还未全部覆盖,有待创新方式方法,确保做到“一家一个明白人”。二是村卫生室实施乡村一体化“六统一”管理后,乡村医生的准入和退出机制还未建立,乡村医生青黄不接问题突出,人员工资保险待遇保障机制也未出台,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村级卫生室的整体规范运行。三是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毕业规培后,不到岗上班问题突出,还缺乏刚性约束机制。四是贫困患者住院时,医保目录外用药、耗材、检查等与患者签订的知情同意书还不是很规范,存在漏项;五是在家庭签约履约服务记录中的处理意见不精准,针对性不强;六是青龙镇还没有卫生院,全县还有9个非贫困村没有建设集体产权的村卫生室。
节目刚开始,主持人便问我举证倒置与患者举证,支持哪一方。我选择支持后者,大多数民众选择支持前者,双方开始激烈讨论。这时,主持人请上来一位神秘嘉宾,此人曾因被诊断为乳腺癌而在深圳一家医院做了乳腺切除手术,术后10年她依然活着,便将该医院告上法庭。
此时,主持人介绍节目现场请到名律师,可以现场为她“主持公道”。我立刻打断主持人:“你主持的目的不是和谐医患关系,而是挑拨医患矛盾。身为主流媒体,怎能这样引导嘉宾与观众?!”第一,录制节目前并未事先告知会邀请患者;第二,她的病情未经法律判决,却让律师评价;第三,主持人明显倾向于她,也没有请来为她手术的医院当面对峙。侯耀华也说:“你怎么能挑动群众斗群众!”
大众媒体的夸大其词与倾向性引导,的确成为医患矛盾的助燃剂,但医患双方的苦衷才是矛盾的根源。患者情绪急躁可以理解,但医生每天诊疗人数之多,也是有目共睹的事实。
2017年须实现的“分级诊疗”目标
①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达标率≥95%,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诊疗量占总诊疗量比例≥65%。
② 试点地区30万以上人口的县至少拥有一所二级甲等综合医院和一所二级甲等中医医院,县域内就诊率提高到90%左右,基本实现大病不出县。
③ 每万名城市居民拥有2名以上全科医生,每个乡镇卫生院拥有1名以上全科医生,城市全科医生签约服务覆盖率≥30%。
④ 居民2周患病首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比例≥70%。
⑤ 远程医疗服务覆盖试点地区50%以上的县(市、区)。
⑥ 整合现有医疗卫生信息系统,完善分级诊疗信息管理功能,基本覆盖全部二、三级医院和80%以上的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⑦ 二、三级医院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慢性病医疗机构转诊的人数年增长率在10%以上。
⑧ 全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与二、三级医院建立稳定的技术帮扶和分工协作关系。
⑨ 试点地区城市高血压、糖尿病患者规范化诊疗和管理率达到40%以上。
⑩ 提供中医药服务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占同类机构之比分别达到100%、100%、85%、70%,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诊疗量占同类机构诊疗总量比例≥30%。
512件
8月份全国医药价格被举报的数量
9月9日,国家发改委《2015年8月份全国价格举报情况分析》。其中,医药价格排在第四位,共有512件,包括举报247件、投诉265件;九江市某医院违规收取床位费及档案费,还被当成典型案例通报。
300亿
国家支持医卫科技攻关五年投入总额
9月10日,国家卫生计生委科教司司长秦怀金介绍,“十二五”以来,中国在医药卫生领域科技投入持续加大,国家财政在医药卫生科技领域投入总计近300亿元。“十三五”期间,国家将在人口健康领域加大科技投入,围绕群众需求展开科技攻关。
100倍
中国器官捐献率6年增长倍数
数据显示,目前中国器官捐献在数量上已处于亚洲国家首位,百万人口捐献率达到2左右,相比2010年增长了100倍。但目前我国器官移植供体缺口依旧大,每年约30万等待器官移植的患者中,移植手术仅为1万余例。
5%
江苏严控的患者就医费用年均增幅
近日,江苏省卫生计生委下发指导意见,进一步加强公立医院内部管理,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到2017年年底,在江苏省公立医院,无论是门急诊平均医药费,还是出院患者平均医药费,年均增幅都不得超过5%。
2.目标任务:每年开展一次“健康帮扶村村行”活动,为低收入户居民提供卫生健康指导和疾病诊疗,让各类疾病得到早检查、早发现、早治疗,全面降低医疗费用支出,减轻低收入户经济负担,逐步减少因病致贫现象发生。全面完成“十三五”期间的精准扶贫任务。
二、活动形式
组织城区一、二级医院及各乡镇医院和卫计服务中心,组成8个义诊小组,分片对各乡镇所有低收入群众所在行政村每年开展一次义务巡诊活动。
三、具体安排
1.任务分工。由县卫计委负责城区医疗机构和乡镇卫计医疗单位活动的统筹安排和组织协调工作。
[关键词] 基层;卫生人才队伍;分析;对策
[中图分类号] R192 [文献标识码] C[文章编号]1673-7210(2011)08(a)-131-02
加快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科医师、护士等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是全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现小康社会目标、构建和谐社会的迫切要求。也对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和保障水平,从根本上缓解“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有重大意义[1]。本文笔者分析了长沙市基层医疗人才队伍现状,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调查对象为长沙市各级医疗卫生机构执业医师、助理医师、护理人员、各级卫生机构及病床数量,重点是本市基层卫生队伍。
1.2 方法
2009年,长沙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摸底调查中,对各类医疗机构及医疗人才进行了调查登记,并将本市卫生人才状况与全国及世界水平进行对比分析,找出本市存在的问题,根据实际情况探讨解决措施。
2 结果
2.1 全科医师、护士、各类技师比例不足
①全科医师严重缺乏:本市全科执业医师不足200人,仅占执业(助理)医师总数的1.26%,低于国际水平(30%~60%)及国内平均水平(3.5%)。②护理人员严重不足:本市每千名居民配备注册护士数(0.82)低于2008年国际平均水平(2.80)及2009年国内平均水平(1.39);长沙市2009护医(护理人员/医师)比例为0.5,低于国际水平(2.9)和2009年国内水平;二级以上综合医院病床与护士比低于2008年国际平均水平和世界银行建议的1∶2比例水平。③各类医疗技师严重不足:2009年底,全市社区及乡镇卫生院从业人员中,医生与护技药之比为1.00∶0.85,乡镇卫生院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具备检验、特种、药剂等资质的技师不到500人。与卫生部、教育部关于《护理、药学和医学相关类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中指出的到2010年医生与护技药之比要达到1.0∶1.5, 2015年达到1∶2的要求,存在较大差距。见表1。
2.2 基层卫生人员整体素质不高,城乡和地区差距显著
全市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8 700名卫生工作人员中,本科学历约700名,大、中专学历约5 500名,无正规学历约2 400名;高级职称者约300名,中级职称约1 300名,初级职称约4 500名。不具备规定学历者占28%左右,25.49%(2 566/10 066)的乡村医生无执业(助理)医师资格,1 366个村卫生室工作人员中,90%以上无学历或仅有中专学历,无相应技术职称。
本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工作人员的学历、职称较高,农村乡镇卫生院次之,农村卫生室最低;浏阳市乡镇卫生院的学历、职称较高,长沙县、望城县次之,宁乡县最低。2009年医改调查数据显示,由于医疗技术骨干或临床辅助人员缺乏,有38.46%的卫生院没有开展手术,有19.66%的卫生院没有开展生化检查,有21.37%的卫生院没有开
展3大常规检查,有43.59%的卫生院出现麻醉机、呼吸机、洗胃机、生化仪、心电图、B超、X线机等仪器设备闲置现象。
3 讨论
3.1 本市医疗队伍现状分析
本次调查发现本市除全科医师缺乏(低于国际及国内水平),护理人员相对不足(每千居民配备护士数低于巴西、南非、泰国等国家[2])。医护比低于世界银行建议标准[3]外,基层医院人才流失现象也需要引起重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特别是乡镇卫生院难以吸引和稳定人才,主要表现为:①大量医学本科毕业生到城市社区和农村卫生机构“下不去、留不住”;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缺乏具有高等教育学历的专业人员;③一些经过培养的优秀人才大都流动到城市大医院或私立医院工作;④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一大批人员无学历、无执业资格,但又无法分流,严重制约了基层卫生事业发展。
本市人才需求情况:依据国家和省医改实施方案等政策文件精神,国家医药卫生人才发展调查,2009年每千人口卫生人员数、每千人口医生数、每千人口护士数及医护比分别为:4.15、1.75、1.39及11.00∶0.79[4]。预测各项指标至2015年达到5.21、1.84、2.02、1.0∶1.1,至2020年达到6.26、1.88、2.82、1.0∶1.5。①全科医师:按照每万居民配备2~3名全科医师标准,目前我市仅乡镇卫生院、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村卫生室至少需要新增3 316名全科医师。②注册护士:按照世界银行建议的医护比1∶2的标准要求,我市需23 822名注册护士。目前,我市有20万老龄人口需要护理,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健康水平提高,居民寿命延长,老龄人口增多,护理人员需求亦逐渐增大,预计未来20年,平均每年还需增加护理人员1 500名左右。③各种技师:按照每个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配备2名检验师、2名特种技师、2~3名药剂师的标准,全市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需要新增约2 000名检验、特种、药剂等资质的技师。
3.2 原因分析
3.2.1基层卫生人员待遇无保障根据2009年的抽样调查,有40.17%的卫生院在职人员月均工资低于1 000元,3.84%的月均工资低于600元。地方财政仅给乡镇卫生院公共卫生办工作人员拨款0.4~1.0万元/(人・年),离退休生活无保障,与教育等行业相比差距较大。医学生录取分数高、学制长、学费高,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工作后,工资福利待遇低于当地其他事业单位。
3.2.2 缺乏培训进修的制度保障目前国家规范化培训制度尚不完善,基层卫生人才缺乏培训培养的机会和资源,基层就业的医学毕业生不能参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或技能培养,导致基层医疗机构人员基本功差、动手能力弱、误诊率高、治疗效果不理想等,与二级以上医院卫生人员的业务技术水平差距不断拉大,诊疗水平难以得到居民信任。
3.2.3 缺乏社会保障政策支持目前,乡镇村卫生人员收入低、无社会保障的问题突出,在户口、医疗保险、养老保险等社会保障方面也存在制度缺失。
3.2.4 缺乏编制和岗位管理政策支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人员编制和岗位设置难以满足基层卫生事业发展需要,受市场经济影响,部分区县(市)基层卫生机构无编制、无财政保障政策支持,处于自生自灭状态。基层单位缺乏用人自,“想要的进不来,想出的出不去”,只能通过招聘解决“人员缺乏”问题,但临时聘用人员流动性大,难以成为单位技术骨干。
3.2.5基层卫生人员生活条件艰苦基层工作生活条件艰苦,交通不便,住房无保障,婚姻不理想,子女上学就业难,导致高学历毕业生、执业医师、技术骨干不愿去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工作,现有的人才也相继向城市医院流动。
3.3 解决对策
各级政府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施方案,明确财政保障、编制管理和职称晋升等政策,强调基层医疗卫生工作是我国卫生工作的重点,基层卫生人员素质是我国卫生人才培养教育的重点。
3.3.1 财政保障政策①政府负责乡镇卫生院、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按国家规定核定基本建设、设备购置、人员经费及公共卫生服务的业务经费。②基层医疗卫生工作人员的工资水平,与当地事业单位平均工资水平衔接。③对村卫生室采取政府扶持、集体投入、自筹经费等多种形式筹集建设资金,对其承担的公共卫生服务等任务,政府给予适当补偿。④逐步解决基层医疗卫生工作人员的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小户型公有周转房建设等问题,使其在社会保障方面无后顾之忧。
3.3.2 编制管理政策①按照每万服务人口配备12~14名医疗卫生工作人员的比例,为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按事业编制性质核编。②全面实行人员聘用制,建立能进能出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③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建立以服务质量和服务数量为核心、以岗位责任与绩效为基础的考核和激励制度。
3.3.3 职称管理和对口帮扶政策①制定农村卫生技术职称晋升优惠政策,单独设置农村卫生中、高级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序列,使农村卫生技术骨干安心基层医疗卫生工作。②继续落实城市医院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生晋升中、高级职称前到农村服务一年的政策,达到为基层带教骨干的目的。③继续实施“万名医师支援农村卫生工程”,从城市三级综合医院选派主治医师以上职称的业务骨干到县级医院开展医疗卫生服务,从二级以上医院选派医务人员到乡镇卫生院开展对口帮扶工作。④城市二级以上医院领办或对口帮扶1~2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有效开发利用卫生资源,完善双向转诊机制,提高社区诊疗水平[5]。
3.3.4 继续医学教育工作在政府和相关部门协调组织下,利用现有医药院校,培养高中起点的大专层次人才和开展在职卫生人员继续医学教育工作,解决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大专层次的人才需求瓶颈问题。①在志愿到基层工作的临床医学毕业生和基层在职临床医生中招生,采用订单定向政府免费培养等方式,进行规范化培训或转岗培训1~2年,学习全科医学课程,加强医患沟通、团队合作、健康教育、社区预防保健、卫生服务管理等教育,强化临床实践和社区实践教学,分阶段、分步骤地为全市培养一支与基层医疗卫生服务需求相适应的全科医生队伍,满足“小病在基层”的人力资源要求。②面向社会或直接在现有无学历、无执业资格的在职卫生人员中招生,培养一支与基层医疗卫生服务需求相适应的特种技师队伍,打牢三级救治网络的网底基础,全面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诊疗水平和服务能力,基本满足城乡居民健康检查需求。③快速培养无学历、无执业资格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岗工作人员胜任岗位工作。通过学习、培训、考试获得相应学历和执业资格的基层卫生人员,享受报销学费、提高工资、调整职称等待遇;对通过学习、培训仍不能获得相应学历和执业资格的基层卫生人员,实施退出机制,兑现“能进能出”的用人机制[6]。
[参考文献]
[1]谭琼,曹永鹏.医院人才队伍现状分析与发展思路[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18(4):45-46.
[2]周巍.基层卫生人才队伍的现状、问题与建议[J].中国全科医学,2010, 13(7):685-688.
[3]周晓敏,吴芳,夏迎秋.我国农村基层卫生人力资源现状与发展探讨[J].江苏卫生事业管理,2009,20(6):9-12.
[4]黄哲毅,邹宇华.我国社区卫生服务现状及可持续发展对策[J].中国社会医学杂志,2007,24(2):120-122.
第二,要继续加强基层卫生服务能力建设。加强基层医疗卫生人员培训,推动全面落实乡村医生补偿政策,积极研究解决乡村医生养老问题。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监督管理,加快基层信息化建设。
第三,要进一步巩固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运行新机制。建立稳定长效的多渠道补偿机制,落实财政专项补助和经常性收支差额补助,保障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完善人事分配制度,合理核定编制总量,全面推行聘用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加强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考核,考核结果与绩效工资总量、财政补助、医保支付等挂钩。建立上下联动机制,推动基层转变服务模式。
第四,要继续推动落实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2013年,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将由25元提高至30元,高血压、糖尿病患者规范管理人数要保持在7 000万人和2 000万人以上。要加强项目的组织与管理,强化项目资金落实与监管,完善绩效考核制度。
刘谦副部长在总结讲话中要求,各地要进一步转变服务理念,完善服务模式,调动基层医务人员积极性,要深入总结新农合工作取得的成功经验,完善新农合制度,加强基金监管,提高使用效率。
麝香保心丸临床注册登记研究正式启动
2013年3月11日,麝香保心丸医院注册登记研究首场启动会在上海举行。会议由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范维琥教授主持,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吴圣贤教授介绍研究项目。
目前,中成药上市后临床再评价研究包括随机对照试验(RCT研究)、药物上市后安全性研究(PSS研究)、比较效果研究(CER研究)。2011年,中国学者正式讨论CER,并引入中医研究领域,麝香保心丸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常用中成药之一,凭借其安全、有效的特点受到社会的认同。CER研究是在既往麝香保心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和基础研究的基础上,开展实用性医院登记临床研究,是继麝香保心丸循证医学研究之后的又一重要研究项目,将为实际临床应用增加大量数据支持,开启冠心病中成药创新临床研究的新篇章。
江西 清理整顿基层医疗机构
近日,记者从江西省基层医疗机构集中整顿工作电视电话会上获悉,江西省今年将对全省基层医疗机构进行全面清理整顿,进一步规范医疗行为,保障医疗安全。
据了解,此次整顿将历时9个月,范围包括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重点规范抗生素、激素、维生素和输液等药品的使用。在合理使用基本药物方面,要求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抗菌药物品种、品规必须全部采用基本药物目录。据《大江网》
江苏 扩大基本药物制度实施范围
近日,在江苏省药政工作座谈会上,省卫生厅药政处处长赵淮跃指出,该省将把非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纳入基本药物制度实施范围,全省50%以上县(市、区)的非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要配备使用并零差率销售基本药物。
据悉,2012年,基本药物制度已覆盖全省所有政府办村卫生室。全省乡镇卫生院门急诊病人中。使用抗生素患者的比例由29.3%下降到20.6%。据《中国日报》
太原 对口支援乡镇卫生院项目启动
[中图分类号]R19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5)04-0588-01
为深化医改工作,促进医疗优质资源下沉,切实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方便群众就医,石嘴山市积极探索,在辖区内建立了医疗服务联合体,取得了一定成效。
1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在全市选择了5家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和中医医院与区域内若干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立区域内医疗联合体,试点开展不同模式管理。在三个县区分别由市第一、第二、第三人民医院、市中医医院、自治区第五人民医院牵头,试行“院办院管”、“团队帮扶”“对口指导”参与运行管理模式的联合体;发挥二级、三级医院的人才、技术、设备优势,通过多种方式,提高基层医疗服务质量和服务能力。目前,医联体内160余名专家定期到基层坐诊,双向转诊“绿色通道”已经建立,向上转诊患者90余人,康复期下转患者12人,开展健康讲座180余场。
1.2方法
1.2.1搭框架,构建区域内医疗资源配置平台。按照“专业相关、形式多样、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原则,初步搭建由市、县(区)卫生行政部门组织,5家牵头医院联合区域内的若干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推动医疗资源向基层流动。制定了《石嘴山市医疗联合体工作实施方案》,召开医联体启动会部署工作。召集相关单位负责人商讨具体工作办法。在推进过程中专题召开医疗联合体工作观摩推进会,通过观摩让相关单位学习好的经验,查找工作中薄弱,进一步推进全市医疗联合体工作。
1.2.2以管理和技术为纽带,推进机制创新。按照逐步建立“基层首诊、分级诊治、急慢分治、双向转诊”工作机制的原则,制定了《石嘴山市医疗联合体建立分工协作工作机制的意见》和《石嘴山市基层医疗机构实施双向转诊工作的意见》,指导具体工作。拆解300余万元,为基层配置15种、共计827件基层常用医疗设备,鼓励医联体内多样性、创新性合作。县区实行两级管理,建立重点专科对口扶持、延伸医疗服务、医师多点执业等9项重点工作,促进医联体内资源统筹和互补协作。各牵头医院:一是发挥人力资源优势,选派专家到基层坐诊,基层设置专家门诊定期接诊,并对基层卫生技术人员进行一对一带教。组织百名专家进基层,开展健康知识讲座,据统计专家每次平均接诊量在35人次左右,万名群众受益于健康知识讲座,随着专家定期坐诊和健康讲座等长效机制的建立,基层门诊就诊人次呈现上升趋势。二是发挥技术资源优势,开展帮扶与指导。基层医务人员随时到医联体内综合医院进行培训。综合医院管理人员和专家定期到基层进行技术指导,在院感控制、业务查房、病例分析、护理规范等方面进行指导和交流。三是开展延伸医疗服务。医院优势专科对基层进行业务科室扶持建设。开通双向转诊“绿色通道”并达成协议。建立便捷转诊机制,为基层转诊患者提供优先就诊、优先检查、优先住院等便利。在医联体内进行CR、生化、心电图等辅助检查项目互认,初步联通了双向转诊通道。
1.2.3实施多种管理模式,稳步推进医联体。基层机构与有行政隶属关系的综合医院实行行政、业务、财务、药械、人员和绩效考核的“六统一”管理,试行“院办院管”、“团队帮扶”参与运行管理模式。基层机构与无行政隶属关系的公立医院实行计划、业务、实施、信息、检查、考核的“六统一”管理,试行“对口指导”模式。各基层医疗机构主动积极提出个性化需求,与联合体医院拟定协作计划,签订协作意向书,确定具体协作内容。二是依托综合医院的优质资源,采取医疗卫生服务各层次、各环节有序连接,灵活安排人员到综合医院学习,定期参加医院的查房和学术活动,提高自身专业技术能力。三是加大宣传力度,向居民宣传、动员,让居民了解专家的业务特长、坐诊时间,做好协调和综合保障,增强基层机构医疗服务核心竞争力。
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合理利用有限的医疗资源,更好地发挥三级医院专业技术优势及带头作用,进一步推进建立大医院带社区的服务模式,实行分级诊疗制度。安庆市第一人民医院与宜秀区卫生局共同协作,同安庆市第八人民医院组建了安庆市第一个“医疗联合体”,实行“一院三区”的发展规划,有效实现了医联体内的医疗资源重新优化配置,达到了推动资源纵向流动,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而医联体内三级医院带动二级医院的发展,人才资源的双向流动和优化配置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这也为人力资源管理带来了新的挑战。
一、“医疗联合体”组建及试运行效果
2014年1月1日起,安庆市第一人民医院与宜秀区共同组建的首个“医疗联合体”在安庆市第八人民医院正式挂牌成立。三级甲等医院的安庆市第一人民医院,成功领航“医联体”的运行,实行“一院三区”的发展规划。运行之初,医院对作为安庆市第一人民医院东区的第八人民医院房屋进行改扩建,床位由62张增加到152张,病房设施配备一新,住院环境焕然一新。近两年以来,医联体实行了统一的政策、人事和财务制度;院区之间通过信息传输实现互联互通,建立了医生、护士工作站及PACS临床图像调阅等系统。在“医联体”内实现了患者信息的共享,人力资源的优化组合,发挥了三级医院专业技术优势及带头作用,推动了三级医院带动二级医院更快更好地发展,目前,东区分院每天住院病人比同期增长了4倍,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另一方面,双向转诊也进一步推进了分级诊疗制度,合理利用医疗资源;医保政策分层级实施,内部转诊免收二次起付线费用,也有效控制了医疗费用的增长,提高了患者对医疗服务的满意度。
二、“医联体”内人力资源整合
1.人力资源的合理流动是调整卫生资源布局的迫切要求。目前的医疗市场,大医院人满为患,小医院门可罗雀;大医院专家云集,小医院人才匮乏。在区域内组建医疗联合体,目的是引导患者分层次就医,而非一味涌向三级甲等医院。这里,最关键的问题就是“人”的问题,而目前医联体运行最大的障碍就在于医疗资源分布的不均衡,说到底也就是人才优化和合理利用的问题。安庆市第一人民医院――宜秀区医疗联合体从组建到运行近两年,同样发现,只有建立三级医院与基层医院之间深度融合,加速医务人员的相互交流,彼此间业务技术能力、服务质量的差别才能逐步缩小,而成功实现在医联体内人才资源的流动和优化配置是一条捷径。因此,医联体模式可以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重要参考方向。
2.人力资源的整合,必须以改进“医联体”内基层医院的软硬件条件为基础。利用三甲医院相对的经济实力,帮助改良基层医院硬件设施的配置,三甲医院一方面在提高自身硬件条件的同时,改善基层医院简陋的环境条件和硬件设施,解决医院网络化建设需求,实现信息化资源共享,使得基层医院的硬件条件能够支撑医院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医院发展的关键在于人才,提高基层医院人力资源的质量是重点,着力提高基层医院的业务水平是当务之急。这就要求充分实现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推动医疗资源和患者资源纵向流动,减轻三级医院的负担,实现医疗体内医院的协调共进。
3.在医联体内建立统一的管理制度,实现一体化管理。要实现三级医院带动二级医院共同发展,这就要求首先要从管理入手,在目标上实现医疗服务质量同等化和文化的一体化。通过两年来的医联体建设,医院在“医联体”内建立了统一的管理制度,实行统一的政策、人事和财务制度,建立了统一的医疗护理管理制度、服务行为规范和诊疗规范,实现一体化管理。由于二级医院相比三级医院来说,在管理归属、管理制度、管理政策及组织架构上存在着不完善性,职工对组织有着过度的依赖性,对统一管理信任度和安全感缺乏。这就必将影响到二级医院的职工对一体化管理缺乏认同感。这种情况下,一方面需要构建一种强有力的一体化管理模式,派驻行政管理、财务管理、医疗、护理及医院感染管理干部,直接深入基层医院,提高新院区管理效率。另一方面,建立统一的教育培训制度和岗位轮训制度。通过集中或定期安排二级医院专业技术人员到三级医院进行岗位培训,对口安排到业务科室进行学习、实践;基层管理人员则被上派到本部学习管理理念,在管理模式与流程上与本部接轨,从而实现医联体内的“同质化”。
4.创造条件,促进人力资源双向流动,实现人力资源的优化整合。启动“医联体”建设,为“医联体”内医疗机构双方在管理、医疗、教学、科研、人才、服务等方面搭建了深度融合的平台,通过人力资源双向流动,实现了优质医疗资源的纵向整合。三级医院利用自身人力资源的优势,组织多个科室学科带头人或技术骨干,不定期深入 “医联体”内部的二级医院,定期开展坐诊、查房、讲课和技术指导。这样,三级医院的专家一方面支援了基层,服务了基层,为基层解决医疗服务上的疑难病例;另一方面可以通过技术指导带动基层,把经验和技术带到基层,起到传、帮、带的作用。同时,通过岗位轮训制度,为二级医院在职人员提供更多的学习、实践、锻炼的机会。二级医院职工走进三级医院,学诊疗,看管理,将三级医院的新技术、新理念带回基层。安庆市一院集中半年时间对二级医院干部职工进行规范化培训,包括管理、业务及医院信息化工作站流程等。同时,根据二级医院的发展实际,逐步完善绩效考核体系,通过优势学科带动医疗体内二级医院的发展。这种“医联体”内人力资源的双向流动,结合“医联体”内患者的双向转诊,实现了医疗人才合理流动和配置,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的优质整合,提高了“医联体”内整体医疗服务水平,实实在在地为患者服务。
5.加大人力资源投入,统一合理配置人力资源。根据三级医院和二级医院各自发展的实际情况,统一制订进人用人计划。统一人员招聘、统一岗位管理和按岗公开竞聘、统一薪酬待遇和考核奖惩政策。对需要的专业技术人员,按照“公平、公正、公开、择优”的原则,采取统一公开招聘的办法,严格标准及条件,择优选拔人才,面向全社会公开引进高层次人才。在招聘计划范围内,有计划、分批次作好人才招聘工作,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增加人才储备。通过“医联体”内多点执业的优势,促进人才的双向流动,多给人才锻炼、考验、成长的机会,给他们交任务、压担子,按照“口才、文才、实才”不同类型的岗位要求,实行量才使用,实现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
一、基本情况
__区现有医疗卫生单位 97 个,其中区级医疗卫生单位 8个、中心卫生院 10 个、乡镇卫生院 65 个(含地名)、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8 个、有民营医院 6 个;有行政村卫生室 803 个。全区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人员 5649 人,其中公立医院卫生机构 2696人(含自收自支人员 67 人、临聘人员 634 人),民营医疗机构686 人,乡村医生 2258 人。有高级职称 65 人,中级职称 319 人,执业医师 1060 人,执业助理医师 1395 人,平均每千人口有医务人员 1.15 人。公立医疗卫生机构核编 1996 个,实际在编 1606人。全区设开放病床 2357 张,平均每千人口有病床数 1.7 张。
全区已形成了以区级医疗卫生单位为中心、中心卫生院、乡镇(含地名)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枢纽,村卫生室为网底的覆盖城乡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二、主要做法与成效
(一)完善服务体系,让患者有地方看病
走进__区雪山中心卫生院,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依势而建的崭新的楼房,那错落有致、造形各异的花坛、亭榭,那温馨舒适洁净整齐的病房,见证了__区实施灾后重建等卫生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后的变化与发展。近 7 年来,__区共积极争取和实施卫生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近 300 余个,总资金达 3 亿元,改扩建房屋11.59 万㎡,及时将 900 余台件价值近 600 万元的“新五件”、10 余台救护车辆配备到农村卫生院,各医疗卫生单位自筹 5000余万元改造危房或添置更新医疗设备。同时在乡镇行政区划调整中,对被撤并乡镇做到了卫生机构不撤、人员不少、服务不弱,将撤并乡镇卫生院更名为地名卫生院,实现了每个乡镇、办事处、行政村都有政府举办的卫生院和村卫生站,有医有药、能防能治。基层医疗卫生单位的人、财、物全面实现了上划区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统一管理。全区已经形成以区级医疗卫生单位为中心,中心卫生院、乡镇卫生院、地名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枢纽,村卫生站为网底的覆盖城乡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基本解决了群众有地方看病的问题。
(二)织牢卫生网底,让患者方便看病
为切实解决群众方便看病的问题,__区不断加大对村卫生室的投入,加强标准化村卫生室建设,强化乡村医生培训,提升村卫生室的服务能力。一是共投入村卫生室建设资金 3000 余万元,建标准化村卫生室 250 个,占村卫生室总数的近 30%。二是为全区所有行政村卫生室配备了电脑,为行政村卫生室和其它村卫生室安装空调 841 台,分批对所有村卫生室负责人、部分乡镇卫生院信息管理人员共 900 余人进行了计算机知识培训,基本实现了信息上下对接、资源共享。三是区卫生局为全区所有村卫生室配置了检查桌、诊断桌椅、抢救包等基本医疗设施,并统一制作了药品目录、价格公示牌,让老百姓看病后可以自己算帐。四是全区实行乡村卫生一体化管理覆盖面积达 100%,群众用药更方便安全。五是已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8 个,服务人口近 30 万,其中恩阳、东城办事处被授予“全省示范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六是认真落实乡村医生劳务报酬,20__ 年区财政在对每个村卫生室补助 6000 元的基础上,再按所辖人口每人每年 8 元的标准核拨均等化工作经费和按参合人数每人每年 6 元的标准补助一般诊疗费。七是积极推进“两化”互动、统筹城乡发展战略,加大并优先保障对重点镇、中心村、聚居点卫生的投入,不断满足“园区+社区”模式所承载的新型产业工人和居民的卫生需求。八是对全区所有村卫生室实行“统一机构设置、统一人员调配、统一技术服务、统一药品配送、统一业务管理”的“五统一”运行模式,加大基本公共卫生及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实施情况的督查与考核力度,逗硬落实考核奖惩,确保为广大农民群众提供方便及时的医疗卫生服务。
(三)提升服务能力,让患者看得好病
为满足患者需求,全区医疗卫生机构不断拓宽服务领域,增加服务项目,引进新的医疗技术,添置或更新医疗设施设备,加强中医、理疗等特色专科建设,加快中医药适宜技术扩广应用步伐,让患者看得好病。一是实行区级医疗单位帮扶农村卫生院、农村卫生院帮扶村卫生室的定点帮扶制,通过人才培训、业务指导、设备支持等多种途径,努力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服务能力。据不完全统计,7 年多来共帮扶农村卫生院大中型医疗设备500 余台件,帮扶村卫生室常用医疗设备 4000 余台件,派驻乡村指导医师 300 余人次,免费培训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人员近8000 余人次,全科医师、全科 护士 200 余人次,开展送卫生下乡活动 180 余次,义诊患者近 12 万人次。二是各医疗卫生单位的临床人员通过自考、函授、进修、继续医学教育等方式不断增强自我造血功能,提高服务技能,各医疗卫生单位平均每年派驻上级医院进修的人数占医技人员总数的 15%,参加自考、函授和继续医学教育的平均占 20%以上。三是狠抓等级医院创建工作,目前全区已创建一级甲等卫生院 12 所、示范卫生院 30 所、二级乙等综合医院 1 所、二级甲等中医院 1 所。四是不断壮大队伍,合理补充卫生人才。20__ 年、20__ 年两次共为全区医疗卫生机构补充卫生专业技术人员 250 人,通过“双选会”引进大专院校学生 60 人,实施执业医师项目为乡镇卫生院补充 10 人,20__年区编办为区级医疗卫生单位增加编制近 100 个。
(四)认真实施项目,让患者看得起病
1、有序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一是农民参合率逐年提升,由 20__ 年的 72.4%提高到 20__ 年的 96.67%。二是不断调整完善报费补偿方案,让参合农民更多受益。自 20__ 年起全面实行了门诊统筹,增加慢性病种达到 17 种,上调住院补偿封顶线为 10 万元;对 0-14 周岁的农村参合儿童患白血病、儿童先心病实行提高医疗保障水平补偿,在规定的省、市定点医疗机构发生的针对本病的医药费用按总额的 70%报销,农村医疗救助由民政部门对符合条件的患儿按其医疗费用的 20%进行医疗救助;儿童白血病实行最高限价治疗,儿童先心病实行单病种付费,对患恶性肿瘤、白血病、尿毒症、重性精神病、肝硬化、艾滋病、器官移植、0-14 岁脑瘫患儿的参合住院农民试行提高保障水平试点,在省、市、区定点医疗机构发生的针对本病的政策范围内费用总额报销不足 70%的按 70%报销。近 7 年来全区共补偿参合农民 6.7 亿元,切实缓解了农民群众因病致贫、因病返贫。__区新农合工作 20__ 年、20__ 年两次在央视新闻中播报,受到好评。
2、扎实推进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等补助项目。一是自实施“降消”项目、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项目以来,__区共对3.2 万名农村住院分娩孕产妇进行了补助,补助资金达 1600 余万元。二是配合残联对 600 例白内障患者实施了减免手术费用治疗,补偿资金达 48 万元。三是为 3.5 万适龄妇女增补叶酸,免费筛查乳腺癌 0.8 万人、宫颈癌 7.1 万人。四是配合区总工会对7300 名困难职工及环卫工人进行了免费体检。五是积极开展“五进社区”、“六免费”服务活动,对 6 万名确诊的高血压和 1.8 万名糖尿病患者进行了规范管理,共建城乡居民电子健康档案110.4 万人份。
3、按时启动和全面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一是 8 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所有农村卫生院、803 个行政村卫生室先后按时启动实施了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全部配备和使用国家基本药物和四川省增补药物,药品实行统一配送、零差率销售。据统计,自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后,各级医疗卫生机构门诊量大幅度增加,平均增长率达 31.5%,门诊均次费用下降 33.2%,住院均次费用下降 28%,药品费用支出占医药费用支出的比例由实施前的 48.5%降至 27.8%。二是新农合、城镇职工医保均提高“基药”5%的报销比例。三是深入开展了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专项整治,严格实行大中型医疗设备论证审批制度和政府招标采购制度,各级医疗机构主动下调药品价格 300 余种。四是对“三无”病人、特困患者,采取职工捐助一点、单位减免一点的办法实行了及时的医疗救治,据不完全统计近 7 年来全区卫生系统职工共为患者捐款捐物价值 80 余万元,减免医药费用近 500 万元。
(五)推行优质服务,让患者看病满意
一是积极开展“医院管理年”活动,大力加强医院内涵建设,认真落实 13 项核心管理制度,努力提升服务质量,减少医患纠纷。二是大力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和廉政文化进医院活动,召开现场会议、警示教育会议和创先争优总结表彰大会,努力营造创建“人民满意医院”“人民满意科室”和争做“人民满意医务人员”的竞争与发展氛围。三是有力开展民主评议卫生行风活动,聘请民主评议员、行风监督员,发放行风测评表,设立投诉信箱,公布举报电话,彻底纠正大处方、滥检查、“红包”、回扣等行业不正之风,保护患者利益,努力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据统计全区卫生系统共设立举报电话 92 部、投诉信箱 92 个,每年至少聘请 8 名党代表、10 名人大代表、12 名政协委员、20 名群众代表为常年行风监督员和民主评议员,共印发《优质服务承诺书》、《卫生系统行风测评表》共 5 万余份。
三、几点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