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消防安全责任制模板(10篇)

时间:2022-11-04 12:59:55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大学消防安全责任制,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大学消防安全责任制

篇1

高校是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它集教学、科研、培训于一体,是人员密集、财产较为贵重的地方。独立学院作为我国高校群体的新生力量,更应给广大师生提供安全可靠的办公学习环境。因此,要把预防火灾作为头等大事来抓,决不能掉以轻心。伴随着独立学院的不断向前发展,校园规模逐渐壮大,学生人数日渐增多,消防安全工作形势较为严峻,而当前独立学院师生员工的消防安全意识较为薄弱,如何提高师生员工消防安全意识,是在新时期做好预防独立学院火灾发生的关键环节。

通过对独立学院消防工作开展情况进行调查,我们不难发现,火灾事故发生有的是主观人为因素造成的,有的是客观防范不力造成的。主客观行为的存在给独立学院消防工作的正常运行带来了许多障碍。因此,在全院师生员工内部广泛开展消防安全知识宣传教育,对提高师生员工消防安全意识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一、独立学院消防安全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探析

1.师生防范意识淡薄

学生是独立学院的主体,随着我国独立学院规模的不断扩大,超万人规模的独立学院越来越多。从统计数据上看,学生休息与生活最重要的场所——学生公寓,已经成为火灾事故发生非常集中的场所。近些年来,电脑、电磁炉、热得快、电视机、微波炉、空调等电器纷纷进入学生公寓。电气化趋势给学生公寓埋下了事故隐患,学生公寓的安全管理工作难度越发加大。高校后勤产业化以来,学校将部分校区出租给商户经营,但并没有进行严格管理,也给消防安全埋下了隐患。大学教职工是高校的另外一大群体,其数量庞大。长期以来,由于一部分教职工麻痹大意、安全意识淡薄,使用教学设备、实验器材不当以及随地乱扔烟蒂,也为校园安全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

2.学校消防安全教育不够

独立学院为了抓成绩找突破,主要精力一直集中于教学、学科建设、科研等核心领域,对治安、卫生、消防、后勤等综合管理往往不够重视,存在着轻视乃至忽视消防安全工作的现象,缺乏对高校教职工与大学生进行系统的消防安全教育。很少进行消防教育和演习,消防安全教育的缺席往往为火灾事故的防范与消解增加了难度,独立学院在这方面需要大做文章。

3.经费投入不足,消防设施不到位

根据对我国部分独立学院消防工作的调查,独立学院目前消防设备大多比较陈旧落后,资金投入有保障和基本有保障的学校所占的比例很小,灭火器与消火栓配备不达标的接近一半,消防设施与装备不达标的占大部分,一旦遭遇突发火灾,很难满足抢险救灾的要求。管理制度缺失与责任追究机制的不力,使得高校火灾发生率居高不下,得不到根本的遏制。

二、独立学院消防安全的出路和对策

1.加强消防安全宣传教育,提高师生员工的防火意识

消防安全工作重在预防,而预防的前提则是师生对消防安全常识耳熟能详,身体力行。消防安全宣传教育的目的是让所有的师生员工能够认识到火灾的危害,掌握防范火灾的基本知识,掌握扑救初起火灾的基本方法,增强疏散逃生自救能力,提高预防火灾的警惕性。在火灾的高发季节,学校应当通过公告栏、校园广播、宿合管理区橱窗等各种途径提醒学生注意安全,加强防范。除此之外,对教职工也要加强消防安全教育,尤其是一些特殊岗位的教职工,则应当通过专门的消防知识教育培训,增强重点部位和特殊岗位工作人员的法制观念和责任感,使他们自觉地遵守消防安全制度和操作规程,掌握火灾预防和扑救措施,增强火灾预防与处理能力。

2.保证消防设施经费投入,改善消防设备

消防安全工作需要经费作坚强后盾。消防经费不是一项可有可无的支出,而应当列入常规的学校财政经费项目。独立学院应当投入一定的资金建立消防供水、消防车通道、消防联络通信和消防自动报警系统,配备灭火器、应急照明灯、疏散标志等器材,构建完整的高校消防安全网络。要将消防建设纳入学校的建设规划,确保消防基础设施健全与完善,将防火、灭火建立在科学技术保障条件下,将事故消除在萌芽状态。

篇2

消防安全管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

TB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3)21018101

1宾馆的消防安全事故惨痛教训

宾馆是火灾青睐的重点之一。在2002年7月13日晚间23点左右,北京的凯迪克大酒店1020房间发生一起火灾,导致住在1022房间两名到北京旅游的香港女学生死亡,另外住在1021房间的一名韩国女学生受伤。在2004年2月1日,洛阳经济开发区的深森宾馆,因为值班人员用煤炉取暖,煤炉点燃值班人员的大衣而引起特大火灾,烧死10人,包括女服务员7人,烧伤摔伤16人。在2005年6月10日,汕头市华南宾馆,因为电气线路短路故障而引燃可燃物,引起特大火灾事故,导致31人死亡,28人受伤,火灾面积2800平方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81万余元。2005年10月25日福州市台江区广达路世纪新华都酒店突发大火,5名住店旅客从着火的10楼窗户跳下逃生,3人当场身亡,2人落在楼下一辆面包车顶上摔成重伤。2011年5月1日凌晨吉林通化市东昌区如家快捷酒店发生火灾,造成10人死亡,35人受伤。

在这样的血的教训中,我们不断归纳与总结经验,宾馆的消防安全管理势在必行。当今,中高级宾馆一般都是采用类似的高层构造,在这样的建筑中的共同点是:人员集中、易燃物多、安全通道较少。类似“烟囱作用”的效果,大量家具和装饰都用塑料、丝、麻、棉、毛及其他可燃材料作为原材料,增加建筑内部的火灾来源,高层建筑火灾烟气方向是纵向扩散,燃烧速度较快,安全撤离困难大,施救难度大,万一发生火灾,大量可燃物品会造成火灾快速传播;大多数可燃材料在燃烧中会释放有害气体,气体易威胁人的人身安全,给扑救和疏散带来难题,更易造成群死事故。因此,做好宾馆的消防工作是安全工作的第一位,火灾虽说是残酷的,但还是有方法可预防,需要我们加大消除引起火灾的隐疾,严加措施防止灾难的产生。

2宾馆消防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消防日常管理工作未落实责任、明确责任人,管理层有松懈麻痹思想,不能做到长抓不懈。

按照公安部61号令,单位应该建立从下而上的岗位消防安全责任制和消防安全责任制,指定各级、各岗位的消防安全负责人。但是现实里很多宾馆就没有指明的区域安全负责人,因此相关负责人不能按规定执行安全责任任务。同时受宾馆之间竞争的影响,宾馆领导者对消防工作常常忽略管理,消防意识缺乏,很少在意消防管理工作的情况,对宾馆惯例消防工作的审视、监督、考量未作严格要求,导致消防管理工作确立不到位。

(2)宾馆员工的不确定性,没能学会单位内部消防设器材与设施的使用方法。

宾馆拥有自身运营状况特点之一就是员工不确定性,员工每过几个月就可能更替一组,部分员工不具备基本的消防的知识与意识,因此产生了单位部分员工对基本的消防器材使用都不擅长,相当一部分员工根本不认识消防器材,更谈不上运用了,这给单位里的消防安全管理带来了一定的障碍,也对单位预防火灾构成了无形的屏障。

(3)对已经投入使用的消防设施维护与保养差。

许多管理层对该单位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消火栓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等没有设专职管理员负责,专职管理员维护保养,所以在日常维护中没能够保证器材干净、完整、井然有序。尤其是一些单位的在勤人员对消防工具使用不清楚,更不懂得如何操作消防设施,使设备无法保持完好和有效的状态,发现异常时也不能及时维修,因此,可能发生的一些火灾隐疾就没能够在事故发生前察觉和改正,只要火灾事故一旦引起,后果会是无法估量。

(4)宾馆经营压力大,消防开支逐渐削减。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企业之间的竞争日益加剧,由于部分企业负担过重,效益不好,部分宾馆甚至处于入不敷出,消防开支对应消减。此外,由于领导者的管理思维上的缺陷,造成企业着重利益、忽略安全,轻视与不觉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由此产生了“三合一”等造成重大后果的火灾隐疾,没有做好消防预防工作,这些问题不仅仅随时威胁着宾馆的生存和发展,甚至危害宾馆的附近建筑的单位安全。

3加强宾馆的消防管理工作的对策

(1)建立健全消防安全责任机制,落实安全责任。

应根据宾馆的实际运作状况制订详细的消防安全规章制度,成立以企业法定代表人为第一安全、防火负责人的安全管理委员会。应该从落实消防安全责任人制度、确立消防安全责任区和建立消防工作责任“链”等三方面入手,按照各部门的工作区间和职能范围,从空间上分割出消防安全责任区,并指明责任区的消防安全负责人。单位要由下而上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度和岗位消防安全负责制,自下而上确定安全责任,部门和个人的安全管理工作要有明确的分工,各自负责自己的工作,达到“谁领导,谁管理;谁执勤,谁负责”,并自觉接受公安消防机构的监督。

(2)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加大消防安全投入,加强消防安全培训力度,建立消防安全教育机制。

经常检查、防范为主,落实经常性和定期性安全检查措施,坚持预防为主。加大投入,落实全员参与,促进全员培训,举办多样化的消防宣传活动。员工不确定性大、短期性员工较多的单位要充分利用恰当时机对这部分员工开展消防安全学习。例如在一些宾馆、饭店,流动工作人员主要分布在旅游旺季的服务人员当中,人员流动十分复杂,对于这种特定问题,单位在招收流动人员之前就可以开展基础的安全训练班,对一些基本工具如灭火器、消防器械以及消火栓的运用加以指导,指导合格后才能上岗。同时,把消防安全知识纳入到员工就业前的上岗培训中,努力提高员工的自防自救能力和消防安全意识。

(3)做好维护保养消防设施的工作,做到“设施、装备”二个到位。

宾馆的消防设备及消防设施的技术性能的维修与保养应由管理部门负责,专职管理员每天按时检查消防设备的运行状况,查看运行记录,听取值班人员的建议。配备的逃生器具和灭火器材应定人定时检查与维护,也可听取专门消防机构的工作人员对单位的全体工作人员的消防意识进行的指导,熟练运用消防工具使用的方法、理解消防安全的重要及出现消防事故时的正确反映。可根据实际运作情况,每季度或半年对全宾馆员工(也可分部门)组织进行大型的消防疏散演习,让每个员工都了解发生火灾后应采取的措施以使宾馆损失降至最低。

(4)宾馆管理层应转变消防安全管理理念,全面提高消防安全管理水平。

当今竞争激烈的社会中,一个企业不但要促使利益最大化,而且还要保证企业的安全意识,消防安全无疑需要放在首要位置,容易产生严重的安全事故,但做好消防安全却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把握好关键位置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更不是一项简单的系统工程,如果要完成好企业单位内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就需要始终如一,着重掌握住消防安全重点单位这个关键点,构造完善长效机制,确定各部分的消防工作安全制度,确保本企业消防安全责任制的顺畅运用,平且要接受公安消防机构的检查和指示,同时听取社会各方面的建议,努力去建立更好的消防安全环境。

宾馆的消防安全管理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艰巨任务,需要领导重视和全员参与的复杂系统工程,真正落实“自我管理、隐患自除、责任自负”的管理制度,时刻提高警惕,方能确保宾馆的消防平安。

参考文献

[1]张志.宾馆消防管理工作之我见[J].山东消防,2003,(09).

篇3

一、针对当前形势,高度重视冬季防火工作

消防工作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事关社会和谐稳定。各单位、各部门一定要从落实科学发展观、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高度,进一步提高对做好消防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清醒判断当前消防工作面临的严竣形势,增强做好这项工作的责任感、紧迫感。目前已进入冬季,风干物燥,用火、用电、用油、用气增加,元旦、春节即将来临,人流、物流集中,各种庆祝集会和传统民俗文化活动频繁,火灾事故隐患增多,防控难度加大,消防安全形势将更加严峻。各单位、各部门负责人要针对本单位、本部门消防工作存在的薄弱环节组织制定各项防范措施,坚决防止火灾事故的发生。

二、结合工作特点,认真组织火灾隐患排查和整改

各单位、各部门要针对当前消防工作实际情况,认真组织检查消防安全责任是否落实,安全管理制度、消防设备设施和火灾防范措施是否到位。公安、安监、建设、文化、教育、工商、旅游等职能部门,要以商场市场、宾馆饭店、学校医院、高层建筑、地下工程和公共娱乐场所等人员密集地点为重点,全面排查整治火灾隐患,严格督促单位、业主落实消防安全主体责任。公安、安监等执法部门要认真履行职责,加大联合执法力度,依法查处各类消防违法行为,对不具备消防安全条件的场所,经检查发现不能立即整改的,一律依法责令停产停业。要对建筑工地普遍开展一次消防安全检查,督促建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制度,落实用火、用电、易燃可燃材料等消防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保障施工现场具备消防安全条件,切实消除火灾隐患。同时,要针对高层建筑、地下工程、危化企业等特殊火灾的防控,进一步修订完善应急预案,配足配齐相关消防装备,加强技战术训练和综合演练,不断提高灭火实战能力。

三、广泛动员群众,积极开展消防宣传和教育培训

各单位、各部门要结合实际,围绕提高检查消除火灾隐患、组织扑救初起火灾、组织人员疏散逃生、消防宣传教育培训等“四个能力”,有重点地开展消防安全知识的宣传教育和培训。宣传、文化部门要利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和各种传播媒介、宣传手段,积极主动做好消防宣传工作,开展提示性宣传,广泛宣传火灾防范措施,普及安全用火、用电、用气、用油等防火常识和逃生自救知识。各单位要加强对员工尤其是流动务工人员的消防安全教育培训。各类学校要对学生开展必要的消防知识教育,增强学生的消防安全意识和自防自救能力。社区居民委员会应当协助政府以及公安消防部门做好消防宣传教育。

篇4

一、前言

安全是一个永恒的主题,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高校安全更是重中之重,是所有教学和科研工作发展的根本,也是能够顺利培养出四有新人的保障,更关系到广大师生的生命财产安全。消防安全是安全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近年来我国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所有的高校都在不断扩招,规模也相应随之扩大,但学校管理的方式没有改变,跟不上发展的形势,特别在消防安全管理方面尤为突出,俄罗斯友谊大学火灾、上海商学院火灾都给我们留下了十分惨痛的教训。一所高校就是一个浓缩的社会,校园里不仅有图书馆、礼堂和实验室,还有很多满足在校师生的生活场所,如商店、浴室、食堂和宿舍等公众聚集场所。因此,在加大高校教学管理体制改革的同时,如何维护好校园消防安全,杜绝火灾事故的发生,是消防安全工作者高度关注的问题。

二、现代高校中存在的消防安全问题

1.消防宣传教育工作不到位。消防宣传工作在校园中还有很大的开展空间,很多师生的消防意识和消防知识还有待完善。目前大部分学校没有在课堂中设置消防安全方面的内容,很少组织师生进行灭火演练和应急疏散等方面的培训,使得很多在校的师生发生火灾时不知道如何去应对?如何灭火、如何逃生、如何去解救被困人员?

2.用火用电管理不到位。很多学生为了自己方便,在宿舍中私拉乱接电线,使用大功率电器,停电时使用蜡烛照明,卧床吸烟,乱扔烟头等一系列现象都有可能引发火灾。

3.安全疏散通道管理不到位。高校中的图书馆、食堂、宿舍和自习室等场所在建设时虽然设置了足够的安全疏散通道,但很多高校为了节约人力成本,都没有将通道全部打开,只是打开一两个通道供学生使用。这些场所在没有发生险情时都极容易被忽视,然而一旦发生火灾,这么多人员仅靠一两个安全通道进行疏散,很容易造成群死群伤恶性火灾事故。

4.消防管理规章制度不完善。现代高校中虽然都不同程度的建立了一些消防安全管理制度,但随着学校的发展,制度的建立和修改工作相对滞后,很多高校没有按照消防安全管理的要求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和应急预案,有些高校即便制定了也仅仅是写在纸上、挂在墙上,只是为了应付消防监督部门的检查,多半没有认真执行,导致消防安全管理中存在一些死角。

5.消防设施设备维护保养不善。很多高校在建设时虽然配备了相应的消防设施设备,但由于领导不重视消防安全工作,没有配备专业的管理人员进行维护保养,使消防设施设备长期处于无人管理的状态,造成许多消防设施设备无法正常使用的现状。如室内消火栓箱内无水枪、水带,灭火器过期失效,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失灵等。

三、高校消防安全管理对策

1.建立相关组织,明确责任。随着高校的发展,以前松散的管理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现代高校消防安全管理的要求,必须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和《高等学校消防安全管理规定》的要求,建立健全相关组织,确定各级、各岗位消防安全责任人,落实逐级消防安全责任制和岗位消防安全责任制,明确逐级和岗位消防安全职责。如成立防火安全委员会,定期召开会议,分析学校防火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研究解决相关事项,安排部署下阶段的防火工作。成立义务消防组织,定期组织消防专业知识培训、开展消防业务训练,不断提高组员的消防业务能力。明确消防安全责任人、消防安全管理人、专职消防人员和兼职消防人员,逐级签订《消防安全责任书》,落实层层管理,做到消防安全工作有人抓、有人管、有人负责。

2.健全相关制度,加强管理。高校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和《高等学校消防安全管理规定》的要求,结合学校的发展情况,有预见性地建立健全适合本校的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并切实落实,是做好学校防火工作的基础。如建立数据准确、内容全面、分类科学的防火档案,是拉动防火工作有序开展的重要措施。建立并落实《学生宿舍管理规定》,是做好学生宿舍消防安全的重要保障。建立针对学生宿舍、图书馆、食堂(餐厅)、教学楼、体育场(馆)、会堂等人员密集场所的《应急疏散预案》,并定期开展演练,是确保上述场所发生火灾时减少人员伤亡的有效措施。建立并实施《消防设施设备检查、维护保养制度》,能确保消防设施设备的完整有效。建立并执行《消防安全检查制度》、《防火巡查制度》和《火灾隐患整改制度》,能及时发现和消除火灾隐患,确保校园安全[1]。

篇5

一、学院消防安全存在的问题

由于当前各类学院办学规模的逐年扩大,学生数量成倍增长,导致宿舍设施与学生供求矛盾愈加突出。同时宿舍是广大学生休息、生活、学习的综合场所,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如今电脑已进入宿舍,广大学生的生活、学习用品逐年增多,从而出现可燃物也随之增多的情况;而学生违反宿舍安全管理规定的现象也是屡见不鲜,因此造成宿舍不安全隐患明显增多,管理难度也加大。在校的学生大多数自我保护能力差,一旦发生火灾,必会引起学生们的惊慌,造成秩序混乱,相互拥挤,组织疏散也就更加困难,从而容易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和极大的社会影响。

(一)学院人员的消防安全意识淡薄

学院是教学、科研以及学生学习的场所,许多教职员工和学生因潜心治学,对其他事情关心较少,部分宿舍楼层管理员多为文化程度低、年龄偏大人员,消防安全意识往往比较薄弱,缺乏防范意识和安全知识。从建筑来看有高层、多层建筑。从用途来看,既有教学楼、又有实验室、宿舍和办公楼。建筑物相对集中,人员相对密集。有的学院中既有生活区、教学区,又有家属区,客观上形成了校园内人员复杂、流动性大的特点。尤其是学院出租沿街门面房的普遍现象,使消防安全管理工作难度进一步加大,而某些学院发生的火灾也说明提高消防安全意识的重要性,因为一些火灾事故的发生,表明对消防安全的普遍漠视,成为当前校园消防工作最大的隐患。

(二)受教育经费限制,学院建筑改造困难

在我国很多地方的学院,由于受教育经费的限制,大部分学院年代久远的建筑物都得不到及时的加固改造,这些建筑大多为砖木结构,其耐火等级低,建筑之间的防火间距不足,加之安全疏散和电气线路方面存在诸多问题,极易引起火灾。而且很多校园内的消防基础设施比较落后,消防给水管网不完善,水压不足;有些灭火器材配备与场所不相符;有些设有室内消火栓的,却无水或水带水枪缺少;有些特殊重要场所,如大型图书馆、计算机中心、重要实验室等,本该设置自动报警或自动灭火系统的,却未按要求设置;有的消防设施,维护保养措施不到位,年久失修失用,无法运行,形同虚设。一旦发生火灾,火势蔓延迅速,很容易造成群死群伤。同时由于学院属于事业性单位,很多学院在消防安全管理方面的经费严重欠缺,加之部分学院高层管理者对消防安全重视不够,所以在我国许多城市中学院往往成为抵御地震、火灾、地质灾害或者突发事件等城市防灾的薄弱环节。

(三)电气火灾隐患严重

目前很多学院老式建筑的电气线路老化,敷设不符合规范要求的情况较为普遍。学生违章用电、违章使用电器的情况屡见不鲜,有的学生从走廊、洗漱间照明灯处,甚至从消防应急等插头处私自接线引到宿舍,有的为了自己方便,从室内插头处私接电源,在床头上安装台灯、微型电扇、使用电褥子等,电线就在床头缠绕,有的将电线放在床底下的垫子上,一旦电线老化或不慎极易发生触电事故。从目前情况来看,学院内存在电气火灾隐患主要表现在电线老化及超负荷、私拉乱接电线、超负荷用电、违规使用电器、违章使用明火、乱扔烟头。

(四)疏散条件不符合要求

学院作为公共建筑的特殊用途学院属于公共建筑,且其规划布局在国内外防灾安全中多把学院考虑为避难疏散场所,对灾后减灾、救灾具有重要作用。现在学院内除部分年代较久建筑只有一个楼梯、一个出口的问题,较新的建筑虽有两个出口,但在日常管理中,很多学院出于对管理方便的考虑,通常将部分安全疏散出口关闭,特别是在学生宿舍建筑内,往往出现疏散通道堵塞、出口数量不足、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标志不齐备的情况。这样就会造成一旦发生火灾,往往无法及时从安全出口进行疏散,而消防车也无法接近失火的建筑物,从而产生较大的损失。

二、学院消防安全工作的建议

火灾是无情的,我们应对的措施就应该在于防范,以不变应万变。尽量做到防患于未然。目前学院的消防安全工作应该采取“预防为主、群防群治”的措施,对于学生宿舍防火安全必须明确责任、建立组织,提高全体师生的法制观念和防范意识,以防患于未然。

(一)加强教师消防安全培训

教师在学生心目中崇高的地位无人能替代,所以,教师应注重言传身教,树立良好的榜样。首先,教师要不断丰富自己的科学文化知识,打好坚实的理论基础;其次,教师要主动走出校园,参与社会消防安全活动,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从而借助实践经验做好学生的消防安全知识宣传教育工作;最后,学院领导应给予消防安全工作足够的重视,分析本单位的消防安全形势,将消防安全工作与其他工作同计划、同布置、同检查、同总结、同评比,同时,要给教师充分的信任和一定的经费支持,这样教师会有更大的发挥空间,把学生的消防安全教育工作做得更好。

(二)强化宣传教育,提高学生消防安全意识

学生是校园的主体,尤其是寄宿制学院,他们消防安全意识的增强,消防安全技术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会减轻校园火灾的发生与发展,所以对这些自我保护能力差的学生的消防安全知识的教育,应纳入正常教学计划。同时,对学生的消防安全知识教育不能仅仅停留在课程上,而要走出课堂,走进他们的生活,如开展消防安全知识竞赛,聘请消防部队人员到校内做消防知识报告,带领学生共同对学习生活的校园进行消防安全检查,通过检查校园的电气线路敷设、灭火器材是否完备好用等等,引导学生排查火灾隐患。这种方法不但丰富了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又使其在娱乐中掌握了消防安全知识,增强了自我保护意识。此外学院应该注重提高学生自防自救的能力,每年都组织师生进行定期火灾消防演练。实践证明,这样对扑灭初起火灾和遏制较大火灾能起到积极作用。

(三)加强消防制度的建设

落实学院消防安全责任制,明确职责。切实落实学院消防安全责任制即是学院应当落实逐级消防安全责任制和岗位消防安全责任制,明确逐级和岗位消防安全职责,确定各级、各岗位消防安全责任人,建立健全各项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完善有关操作程序等。并且应当开展消防安全教育和培训,加强消防演练,提高师生员工的消防安全意识和自救逃生技能。全体师生在消防安全工作中,应当遵守消防法律、法规和规章,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履行消防安全职责,保障消防安全。

(四)加强硬件设施配备与维护

为了提高教师授课质量,加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也为了加强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各学院都建立了相应的实验室。各实验室普遍使用化学试剂、压缩气体、剧等,具有危险化学品使用量少、种类多、不易管理等特点。实验室给师生提供方便的同时,也给学院埋下了潜在的火灾隐患。面对这样的实际情况,安全有效的消防设施就成了师生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的重要保障,因此,学院应定期组织开展安全检查治理工作,检查消防设施及消防器材,做好相应的使用和保养记录。而且对于老式的建筑耐火等级低、电气线路老化、消防基础设施缺乏等火灾隐患,要根据本单位实际,制定可行的整改计划,及时加以整改。在解决原有问题的同时,要确保新建的建筑决不能再留有火灾隐患。

篇6

一、校园内发生火灾的原因

据资料统计,历年来高校发生的火灾,原因大体可分为以下几种:

1、使用明火不慎,引起火灾

(1)违章点蜡烛、蚊香。一般的高校都有规定,学生宿舍晚上都统一断电熄灯,但个别学生在熄灯后违章点蜡烛、蚊香等不慎易引起火灾。2000年5月8日晚11时30分左右,某高校女生晚上熄灯后在床铺上点蜡烛看书,结果,因疲劳睡着了,烛火引燃蚊帐造成火灾。

(2)违章吸烟。卧床吸烟或将烟头、火柴梗未熄灭乱扔,引燃周围可燃物酿成火灾。2001年3月12日,某高校13男生楼402室发生火灾,经调查,原因是烟头引起。2004年2月杭州商学院、浙江经济职业学院自动取款机垃圾箱因烟蒂随意扔进而发生了火灾。

(3)违章烧废物。焚烧信件等杂物,失去控制或遗留火种,引燃周围可燃物造成火灾。

2、电气火灾

高校引起的电气火灾的原因主要如下:

(1)违章用电、用灶具。高校的建筑物供电线路、供电设备,都是按照实际使用情况设计的,在宿舍内使用大功率电器,如电炉、电饭锅、电吹风、电热水瓶等,造成电路超负荷引起火灾。2003年11月24日俄罗斯人民友谊大学学生宿舍楼因使用电器不慎发生大火,有36人在大火中死亡,170余人受伤,中国学生80人中有40多人受伤住院,另有13人下落不明。

(2)电气设备老化,超负荷用电造成火灾。2004年10月2日,某高校一学生公寓发生火灾事故。经查,火灾事故是电线老化过期而造成的。

(3)违章乱拉临时线路,绝缘性能低,短路造成火灾;违章加粗保险丝或用铁丝、铜丝代替保险丝,会造成线路超负荷,短路时不能熔断引起线路燃烧。

(4)使用电器不当引起火灾。2009年3月9日,上海大学艺术学院教学楼演播室因电器设备使用不当引发火灾,造成演播室近百平方被烧毁,室内昂贵的照明设备和摄影器材被尽数烧毁。

3、违反实验室操作规程

大学生在实验中用火用电用危险物品时,若违反规程规定,也能引起火灾。如有电感的实验设备在使用时用物品覆盖在散热孔上,使设备聚热,导致设备燃烧;用火时,周围的可燃物未清理完,火星飞到可燃物上引起燃烧;化学实验时,将相互抵触的化学试剂混在一起,试验温度过高或操作不当,引起火灾事故。1999年11月30日某大学材料学院反应剂研究室,大学生进行化学实验时,用可溶剂清洗后未凉干,就放进烘箱,同时烘箱的排风分流未开,使可燃溶剂到达爆炸极限而爆炸燃烧事故。

二、火灾的预防

教育部、公安部共同制定的《高等学校消防安全管理规定》于2009年10月19日公布,2010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填补了高校安全管理立法空白。抓好高校的火灾预防,可从以下方面着手。

1、完善制度,落实责任

《高等学校消防安全管理规定》明确规定:“学校法定代表人是学校消防安全责任人,全面负责学校消防安全工作”、“分管学校消防安全的校领导是学校消防安全管理人,协助学校法定代表人负责消防安全工作”、“学校必须设立或者明确负责日常消防安全工作的机构,配备专职消防管理人员”。高校要根据《规定》修改完善学校已有的管理制度,按要求进一步细化二级单位内部责任制和全员消防安全责任,使消防安全责任全覆盖。合肥工业大学在学校28个重点防火部位、53个处级单位建立了包括灭火作战计划、各种防火规章制度、防火组织及人员情况、消防设施及器材情况等防火档案。还研发了“合肥工业大学消防管理系统软件”,被作为先进防火管理的模式向全市重点防火单位推广。

2、加强消防安全教育和培训

学校应通过多种形式开展经常性的消防安全宣传教育与培训。《规定》要求对入校新生进行不低于4学时的消防安全教育和培训,对进入实验室的学生进行必要的安全技能和操作规程培训。对学生的宣传可通过张贴消防宣传画、消防刊物、网络、举办消防文化活动等形式进行。清华大学多年来广泛开展防火宣传教育,学校每两年举办一次“清华大学消防运动会”,组织校内各单位参加水带连接和灭火器灭火比赛,收到良好效果。2007年4月25日吉林农业大学食品工程学院举办的“珍爱生命,远离火灾”消防知识竞赛起到了非常好的教育意义。

3、加强安全隐患整改

从防火检查的情况看,部分大学电线电气设备老化、大量的易燃物品存放、灭火器材设施过期或损坏等火灾的隐患依然存在。学校要吸取教训,落实安全经费,对消防安全隐患进行整改,保证消防设施设备完好有效。

4、落实安全检查巡查制度,完善检查程序

学校管理部门应在责任制落实、消防安全管理、消防设施、学校用火用电等方面建立纪律约束性管理规定,要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加强对教职工及学生的纪律约束。管理部门应经常进行消防自检自查,对学生宿舍、电子阅览室等重点部位进行检查督促,查找并整改存在的消防安全隐患,及时清理“隐患”死角。

5、开展学生自救、逃生等安全预防演练

《规定》提出,从2010年开始,消防安全教育将成为大学生的必修课,消防安全知识将纳入教学和培训内容;每届大学新生都必须进行不低于4学时的消防安全教育和培训;对于进入实验室的学生进行必要的安全技能和操作规程培训;每个高校要积极开展学生自救、逃生等防火安全常识的模拟演练,每学年至少要组织一次学生消防演练等。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把以“抛水带接力――灭火器接力――现场灭火”为主要内容的消防演习,作为田径运动会的一个体育项目开展,深受广大师生欢迎,同时提高了师生员工群防自救和灭火的技能。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公安部.高等学校消防安全管理规定.2009.

[2] 李采芹主编.中国火灾大典.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

[3] 公安部消防局.中国火灾统计年鉴.群众出版社,1993~1997.

篇7

1.消防安全基础工作薄弱。据相关调查显示,就近年所开展的校园校舍安全改造工程来讲,其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校舍设计不合理,建筑年久失修,同时相关解决策略不到位,许多地区对该项工作不够重视,排查不彻底,或者是很多问题久拖不改,特别是农村寄宿制校舍极易出现火灾。

2.各项消防安全机制未严格落实。我国仅有少数经济发达地区的学校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中的相关规定,把消防安全教育课程列进日常教学计划中。绝大多数校园均未根据公安部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及相关操作规章展开教学,也并未制定灭火及应急疏散预案,还有诸多学校学生宿舍安全出口及疏散通道管理混乱,不能确保安全出口及通道的顺畅。

3.各类消防设施设备配置不全面。诸多学校教学楼及其学生宿舍和图书馆等因建造时间较早,其相关的消防供水及消防通信和消防车通道,以及安全疏散及电气线路等方面设施设备均是根据早期规定建设的,而这些标准早已不能适应现代化发展需求。还有的学校为了减少成本而建设时没有根据具体要求进行设计及安装,或者是没有配置相关的消防器材等,这样极易出现建设完成时就存在先天性消防安全隐患。

4.火灾极易导致重大伤亡。校园是公众聚集场地,并且火灾发生时关系着学生的人身安全。国内校园中学生群体对火灾危害并未深刻了解,同时其消防安全意识薄弱,火灾中没有自我保护意识及能力。由于学生不了解消防安全知识,对消防知识及火灾危害并不了解,其主观上总是会过于自信及麻痹大意,最终导致火灾出现,酿成悲剧。

二、学校消防安全管理对策

1.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学校消防问题与一般消防问题并不相同,若是出现火灾则极易扩大范围,社会反映同样是非常激烈,其最终所带来的后果是不可估量的。学校应严格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和相关法规,坚决杜绝消防安全与己无关的错误认识,应把消防安全工作列学校总体管理工作中,把师生消防安全教育列入年度工作规划中,不断完善消防管理组织机构,严格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以便科学规范及增强自身消防安全管理意识。

2.推动消防工作社会化。消防安全教育工作应是一朝受教则终生受益,公安消防机构应加强针对学校消防安全责任人及消防安全管理人和专兼职消防安全管理人员消防安全的专门培训,教育部门与学校应注重消防安全知识的教育教学,使其融入日常教学内容中,这样才能有效提升学校师生整体消防安全素质。学校亦可于新生入学及军训期间开展各类寓教于乐的活动,将消防安全教育融进宣传教育中,以便取得良好的效果。

3.消防设施设备的完善。学校消防安全工作应注重软硬件两手抓,应严格落实日常消防工作经费,保障消防宣传、检查和奖惩与消防器材采购维修方面的开支。严格检查,及时维修,以保障自动灭火系统及室内外消防栓系统正常,同时,火灾应急照明及疏散标志等类设备要处于完好状态。同时将学校各类资源整合,抓紧改建,注重各项历史遗留建筑耐火等级及电气线路老化问题的改善,按照学校实际情况制定可行性改建策略。

4.齐抓共管以构筑平安校园。学校消防安全工作的充分落实应注重防范,教育主管部门应与消防和安监及卫生、文化、城管部门共同努力,对学校消防安全进行深层检查,这样可持续加强学校消防安全环境建设。火灾隐患存在时则应根据实际法规要求给予详细改善,很难改善的应注重防范策略的落实。学校应将宿舍及图书馆和食堂与实验室等场地作为重点进行检查,组织专项人员检查各类大功率电器方面的问题,这样才能将火灾隐患扼杀于萌芽状态。

篇8

【中图分类号】D63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20-0196-02

高等院校作为培养高等人才、开展教学科研的重要场所,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高等院校教学秩序的正常运行、科研工作的顺利开展以及广大师生的人身和财产安全都依赖于良好而又安全的校园环境。尤其是近年来,在国家大力发展教育产业的背景下,中国高等教育不断发展,高校的规模和人数不断扩大。

但是,高校现在的消防安全环境和消防基础设施建设却与日益扩大的高校校园不相适应,高等院校的消防安全问题日益凸显。在高校,一旦发生火灾事故,不仅仅只是搅乱学校的教学秩序,同时也会对广大师生甚至是国家的财产造成重大损失。因此,本文首先分析了当今高校消防安全的现状,指出消防安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几条预防对策。

一 高等院校消防安全现状

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高校消防安全作为高校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高校的安全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与此同时,高校校园的和谐稳定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消防安全是建设和谐稳定、平安健康的校园的重要环节。近年来,尽管高校的消防安全工作引起了不小的重视并得到了一定的改善和发展,但是发展背后也存在着较多不足,仍存在薄弱环节,现状堪忧。

1.高校老式建筑多,设施老化现象严重

许多高等院校建校久远、历史悠久,老式建筑较多且年代久远,存在着较大的火灾隐患。这样的老式建筑大多是砖木结构,设计布局上存在着明显的不合理性,不仅没有完善的防火技术,也没有畅通的消防安全通道而且房屋建筑内多为明线铺设的电源线,设备老化严重,这样的环境下一旦发生火灾,火势将会快速蔓延和传播。

近年来,随着中国高等教育不断发展,在学校不断扩大招生规模的同时,众多高校也在通过不断修建新校舍来容纳日益增多的师生。高校在修建学生公寓、教学楼或实验室时有很多建筑并没有达到消防安全的标准,竣工后使用前也没有经过相关消防部门的审核、验收,因此使得新建筑留下了众多安全隐患:防火间距不足、易燃材料大量使用在内部装修上等。与此同时,很多教学楼和学生公寓在修建时,为了节省成本,只有一个楼梯和安全通道,走廊里和楼梯间也没有设立安全通道的指示牌和应急照明灯。

为了加强对学生的管理,学校还采取了众多不利于安全疏散的措施,如安装防盗门窗,这将严重影响着火灾事故后的安全疏散和救援;人为的在走廊里增设隔墙或在楼梯口处增设铁门,直接导致疏散通道减少。上述的这些行为在发生火灾的情况下,将很大程度上阻碍受困人员的疏散和救援。

2.高校超负荷用电现象严重,学生用电管理混乱

新时期,高校的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同时伴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科技的日新月异,为了最大限度提高学生在校的生活、学习质量,学校在学生公寓内增添了许多电器设施,如电视机、洗衣机等,学生现在也是几乎每人一台电脑。学生公寓内,学生为了使用电脑、电熨斗、电吹风、电磁炉等大功率电器,私接电线的现象也十分严重,将多个插头同时插到一个电源座上,在插头上再套插座等。这些现象在造成用电量猛增的情况下,也使得电力设备处于超负荷的状态,加之老化的电器线路,极容易造成火灾。

除了学生公寓,学校还有众多微机室、实验室,室内基本采用的都是几十台电脑共用一个插座,这使得电路、插座等都处于一种超负荷运转的状态。同时,学校食堂用火、实验用火等,如果不能妥善管理这些火源,就会酿成火灾。

3.消防意识淡薄,消防安全知识不普及

根据调查显示,近几年来高校频发火灾事故,而这些火灾的发生许多都是由于广大师生缺乏必要的消防安全知识、违章使用电器等造成的。多数师生消防安全意识淡薄,缺乏关于火灾扑救的常识和逃生自救的技能,在火灾发生时,惊慌失措,不懂逃生技巧,盲目逃生,甚至于忘记报警,从而丧失了灭火救援的最佳时机。

广大师生消防安全意识的淡薄在很大程度上缘于学校对消防安全教育及工作的忽视。一些高校将更多的精力放在科研、教学上而忽视消防安全教育和消防安全工作的落实,很多消防工作也都是流于形式。还有很多高校没有消防灭火器材,也缺乏专职的消防人员,义务的消防组织之间联系不紧密,消防活动和消防安全教育也很少开展。高校的消防检查也并没有深入贯彻落实,对于发现的隐患也经常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还有许多高校的相关部门管理人员也缺乏对消防安全工作的深入认识。大多数管理人员仅仅将消防安全工作和掌握灭火器的使用联系在一起,认为熟练使用灭火器就是落实了安全消防工作,并且对防火安全检查、用电管理、安全通道的使用等工作缺乏必要的认识,对存在的消防安全隐患也缺乏警惕性和察觉性。

4.消防设施配备不足,消防安全通道不畅通

伴随着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学校的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在校师生人数递增,随之而来的就是火灾隐患的增加。但是,高校的消防设备和器材的配备却滞后于高校规模扩大的速度。许多建筑,尤其是老式建筑内缺乏必要的消防警示标志,灭火器和消防栓的配备数量也不足,有的建筑内甚至没有消防水源,一旦发生火灾,即使室内配备消火栓,也往往会因水源不足的原因,从而耽误了最佳灭火时间。

学校的一些重要建筑场所,如图书馆、计算机中心、实验室等,往往用电量大、人员密集。这些场所本应按照相关的消防安全要求安装自动报警和灭火系统,但是由于各种原因却没有安装设置。有的是因为安装的年代较为久远,已老化,无法正常使用,基本上都处于瘫痪状态。学校为了节省开支,不愿意在消防设施上投入太多资金,导致这一系列的安全隐患始终威胁着消防安全。

有的高校为了便于对学生的管理,关闭了消防安全出口,同时为了防止夜间偷盗情况的出现,晚上往往会将安全门上锁并加设安全防盗门。一旦发生火灾,这些少数的安全疏散通道会严重影响人员的疏散,同时也使得灭火救援工作很难顺利开展。

二 加强消防安全工作的几点对策

积极营造一个良好的安全消防环境,即使保证学校正常有序地教学、工作秩序,广大师生人身和财产安全的需要同时也是构建和谐校园的需要。高校校园一旦发生火灾,将会对学校甚至是国家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各高校要高度重视消防安全管理工作,要将其纳入自身的工作计划和管理中,从而更好地构建和谐校园。

1.扩大经费投入,加强消防设施配备

想要杜绝火灾的发生,避免重大事故的出现,首先要保证消防安全设施配备的完善。高校应将消防安全工作所需的经费列入学校总开支计划中,设立消防专用基金。在用电量大、人员密集的场所,如图书馆、实验室、学生公寓楼等地应设置自动报警和灭火系统,并做好这些消防设施的日常保养工作:定期检测消防设备、做好自动灭火器等设备的维修,保证应急照明灯、安全通道等指示设施的完好无损。在新建宿舍楼或办公大楼时,在顶层设计建立消防水池,从而有效地解决灭火救援时水源不足的问题。只有保证消防安全工作的资金投入,才能真正做到人力、物力、财力有所保障,才能最大限度上保证高校的消防安全。

2.加强消防安全宣传力度,提高师生消防安全意识

高校在抓好教学、科研的同时,应加强对在校师生的消防安全教育。消防宣传工作作为防火工作的重要环节,应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高校在做好消防宣传工作的同时,要将学生的消防知识教育和学生的能力教育联系起来,同时还要与学生的文化教育结合起来,使得消防知识能真正深入课堂教学中去,从而提高广大师生的安全意识和消防意识,增强师生的防火、灭火以及现场逃生能力。

同时,高校应充分发挥众多学生社团的力量,成立专门的消防安全协会,定期开展讲座、摄影展等活动,让学生真正置身于消防安全知识的宣传教育中去,落实到实际当中,在行动和实践中提高自己。通过开展一系列消防知识竞赛、演讲比赛或播放消防宣传片、参观消防中队、逃生演练等活动,将宣传工作进一步深入下去,从而提高广大师生的科学知识、消防技能,不断提高其消防安全素质。

3.落实消防安全制度,实施安全责任制度

大火无情,一旦发生火灾,将会对学校甚至是国家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各高校一定要加强落实消防安全制度并有效地逐级实施消防安全责任制。最近几年来,上至国家,下至地方各级政府都在消防安全工作上投入了大量精力,出台了一系列关于消防安全的法律法规,这些法律法规的出台为我们的消防安全工作的落实提供了准则和依据。高校要积极建立起分工明确、责任到位的安全责任制,本着“谁管理、谁负责”的原则,明确岗位消防安全责任。通过逐层建立的责任制,真正达到在其位、履其责的效果。

4.加强高校用电制度管理

高校大学生为了使用电脑、电熨斗、电吹风、电磁炉等大功率电器,私接电线的现象十分严重。这些现象除了造成用电量猛增外,也使得电力设备处于超负荷的状态,加之老化的电器线路,极容易造成火灾。因此,加强高校的用电制度管理尤为重要。

高校应建立起完善健全的用电用火制度,同时还要定期对校内的线路进行检查,防患于未然。禁止师生私自使用存在较大安全隐患的电器设备,教育学生要自觉地遵守相关的用电管理制度,不私自接拉电线,不超负荷用电,不破坏消防设施,真正做到人走断电。学校要进行定期检查,检查的重点应放在学生公寓、图书馆、实验室、餐厅等用电量大、人员密集的地方。与此同时,还要定期检查、维修老化、存在故障、有安全隐患的线路,从而解决存在的这些安全隐患。

火,是一把双刃剑。火的诞生推动了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为人类带来了温暖与光明。如果一旦利用不好,就会酿成火灾,不仅会给国家和公民的财产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还会威胁到人民的生命安全。高等院校作为培养高等人才、开展教学科研的重要场所,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人才储备库的各高校,应充分认识到提高师生的消防安全意识、加强学校的消防安全工作是学校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消防安全工作是一项复杂、系统的工作,需要各部门的配合与协调。学校管理部门要将消防安全工作放到重要的位置上,加大经费投入,加强消防设施配备,同时提高师生的消防安全意识,做到消防安全责任制。相信通过各部门的共同努力,校园的消防安全工作一定会取得满意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张力、于霞.浅论高校消防安全工作的重要意义[J].济南职业学院学报,2007(5)

篇9

关键词: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使用;管理;维修;技术水平;重视程度

Key words: automatic fire alarm system;usage;management;maintenance; technology level;emphasis degree

中图分类号:TP2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33-0328-01

近年来,我国消防事业蓬勃发展,由于计算机和现代通讯技术的引入,使消防设施的自动化、智能化水平不断提高,消防技术实现了火灾自动监测、自动报警过程。按照《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和《火灾报警系统设计规范》的要求,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已广泛地应用到了建筑防火中去,为及时发现和扑灭初期火灾,保护建筑内人身和财产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

随着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现代化建筑愈来愈多,火险隐患也就不断增加,为了有效防止火灾的发生,目前,在各建筑物内安装的火灾探测报警系统及消防设施,在早期发现火灾警情和预防火灾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暴露出的设备使用、设备管理、警情处理等方面问题也日益突出,严重影响了火灾探测报警设备功能的正常发挥。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使用、管理、维修以及重视程度等方面的问题需要马上解决。从现阶段的状态来看,存在着以下几个问题:①从业人员专业素质不高。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常见的一般由感烟探测器、感温探测器、感光探测器、可燃气体探测器和各种报警器等组成的自动控制系统,技术含量高,在使用、管理、维修方面,需要专业人士。但是,在安装有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建筑里,基本没有能管理和维修的技术人员。首先,消防控制室的值班人员,没有经过专门的业务培训,且不说如何定期维护、检测、操作上述各类消防设施,有些管理人员连灭火器是否过期怎么判断也不懂。对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更是一无所知。当消防检查人员检查时,一问三不知,甚至有害怕询问而逃避现象,他们在那里,只是起一个控制电源的作用。②日常运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首先,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线路老化现象比较严重。各种探测器都是比较先进的电子元件,敏感性相当高。需要整个线路完整、接触性能良好,才能正常运行。由于部分管道已连续使用很久从未进行检测维修,其线路可靠性无法确定,不能即时反馈随时有发生事故信号。其次,房屋装修带来问题。很多场所由于二次装修,报警探头的布置没有做相应改变,就显得探头设置不合理:有的部位探头多出设置要求造成浪费,有的部位又分配不到探头,而形成探测盲区。由于许多消防设施的二次整改没有委托有资质的施工单位进行重新安装,调整和调试。有的装修单位甚至自己违法施工,造成工程施工质量低劣,主要表现在施工不规范,安装质量有问题等。③重视程度不够。由于大部分自动报警系统的管理人员对系统的操作缺乏了解,对系统的维护保养更是望而却步,使得消防设施的管理处于无绪状态。据了解,许多单位在选用消防设施管理人员时,往往应付于有人看管就可以了,而不重视对人员的岗前培训和上岗培训,人员流动性大。这些人不可能会对系统有比较深刻的了解,有的甚至一窍不通,对系统的故障更是束手无策,致使故障越积越多,甚至造成系统的瘫痪。④各部门消防安全责任制不明确,不具体,不落实,消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长期没有得到解决,有的虽有人负责,但职责不清,责任不明,工作不落实。物业管理部门与企业经营者单纯追求企业效益,严重忽视操作人员的业务培训。相互推卸责任,不想管理维修,只是盲目的使用,对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是否正常运行一无所知,企业经营者就知道那是物业管理部门的事,不加于重视,消防安全意识差,不去监督管理部门对自动报警系统进行维修管理。⑤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功能简单,在报警控制柜上,只分成几个区域,没有单个探测器显示,一旦发生报警,只能派人到报警的区域逐个查看,有时碰到房间锁门等问题,使查看人员很为难,延长了确定火灾地点的时间。

引起火灾的原因很多,但主要的因素是人而不是物,上述所列问题,影响了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正常使用,对此,我们除了要加强监督检查外,并针对出现的问题,提出以下建议:①加强消防教育和消防安全检查。加强消防教育,让职工群众认识火灾的危害,懂得防止火灾的基本措施和扑灭火灾的基本方法,提高预防火灾和同火灾作斗争的自觉性。同时加强消防安全检查的作用,通过消防安全检查,督促各种消防法规、规章制度和措施的贯彻落实,及时发现所属单位和职工在生产经营和生活中存在的火灾隐患,督促各有关单位和职工按法规和规章制度的要求进行整改或采取补救措施,促进各种防火安全责任制的落实。②各企业部门实行防火安全责任制。确定本单位和所属各部门、岗位的消防安全责任人,只有这样工作人员才会清楚自己的职责,消防工作才会层层有人抓,处处有人管,才会及时发现消防安全中存在的问题,马上消除安全隐患。③培养专业的工作人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明确规定消防控制室值班人员需经消防培训考试合格持证上岗。消防部门应发挥培训中心的作用,加强培训,提高他们的消防安全知识。各级政府或消防部门,应根据实际情况,在一定的地区范围内,引进或培养能熟练管理和维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专业人才,有计划的对各部门消防控制室值班与管理人员和专职消防保卫干部进行培训。④提高各单位领导的重视程度。消防监督部门应严格履行自己的监督职责,对擅自停用和不能保证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正常运行的单位,根据有关规定进行处罚。加强对使用单位的消防宣传,提高有关人员的防火意识,避免此类问题的出现。⑤开展自动消防设施专项检查,建立健全自动消防设施的检查、检测、维修保养,督促他们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

首先,24小时值班制度: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必须要有专人24小时值班,无关人员不得随意触动,值班人员不得脱岗,认真填写值班记录。其次,定期检查制度,应按要求每日检查火灾报警、故障报警、复位、系统自检、打印是否正常。每周对主、备电源进行自动切换试验。每年对全部探测器、火灾报警按纽进行卞次报警试验,备用电源充、放电试验。保证自动消防设施始终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在火灾发生时发挥应有的作用。最后,接警处理制度: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发出火警报警后,值班人员应通过火警显示、查明发生火警报警信号探测器的地址,立即派人到现场或者电话通知报警部位的人员查看是否起火,根据不同情况进行处理。如果是火警,应迅速拨打119电话,通知消防队,并通知本单位及时组织人员扑救和疏散。如果是误报,应查明误报原因,排除故障,并做好记录。

参考文献:

[1]公安部消防局编.消防安全管理[Z].

篇10

对消防安全重点单位进行科学合理的监督管理,是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近年来,随着社会转型、经济转轨、企业改制、结构调整,经济成分、经营方式趋于多样化,一些重点单位内部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十分薄弱,火灾形势越来越严峻。切实采取措施,加强消防安全重点单位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刻不容缓。

一、重点单位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现状

(一)消防安全重点单位的管理法规体系逐步完善。消防安全重点单位管理有了法律依据,消防监督和单位自身管理逐步走上法制化轨道。

(二)消防安全重点单位的新型管理机制逐步形成。基本上形成了各级政府组织、决策,行业主管部门行业管理,相关职能部门参与配合,行政执法部门联合执法监督,单位、个人各负其责,社会组织服务、补充、协调的消防安全社会化管理机制。

(三)消防安全重点单位的管理主体意识增强。随着社会各单位的消防安全意识和自我防范能力的不断提高,消防工作社会化进程进一步深化。

二、消防安全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公安机关消防机构的监督与管理职责不清。单位的火灾隐患整改、消防安全培训、防火安全检查全部依赖公安机关消防机构落实,公安机关消防机构成了消防安全重点单位的直接管理者。同时,公安机关消防机构把有限的警力投入重点单位的管理,失去了对整个社会面消防安全的宏观控制。

(二)重点单位“失控漏管”现象严重。消防安全重点数量应按公安部61号令的标准统计,但上报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和当地政府备案的数量远远小于实际数量,重点单位“失控漏管”现象严重。

(三)消防安全重点单位普遍存在先天性火险隐患。存在着已验收合格的单位与不断更新的消防技术规范之间的矛盾问题。

(四)单位的消防安全责任主体意识没有真正树立,消防安全责任制落实不到位。由于行业主管部门的职能削弱,单位法人代表缺乏应有的监督,其消防安全职责难以实现,单位内部管理混乱,员工消防安全意识淡薄,自防自救能力不强的现象较为普遍。

(五)重点单位的消防宣传体系不够完善。我国的消防宣传教育近年来有了较大发展,特别是《消防法》实施以后,消防宣传教育的重要性在社会得到了广泛认识,消防知识的普及成效显著,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许多差距。主要表现在覆盖面小、持久性差、形式手段单一、社会化程度低、宣传体系不够完善,没有形成制度化。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消防宣传组织机构发展不成熟;(2)消防宣传的覆盖面与内容上不够完善;(3)重大节日的消防宣传教育力度不大。

三、重点单位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的对策

(一)加强消防安全评价体系建设。由单位、行业组织或者中介机构运用定量和定性的方法,对单位涉及消防安全管理体系的要素进行识别、分析和评估,对其消防安全管理体系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做出评价,督促单位建立科学合理、运转高效的消防安全管理体系,并针对单位在消防安全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和缺陷,提出科学合理的整改措施,提高单位的消防安全责任主体意识和管理水平,并为规范消防监督执法行为提供科学依据。各级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对各单位按评价结果实施分类监督,对管理体系健全、诚信度高、危险度低的单位实行宏观监督,对管理体系不完善、诚信度较低、危险度较高的单位,实行严格监督,发现问题及时督促改正。

(二)全面推行消防管理标准化工作。建立消防安全管理标准化体系是建立消防安全评价和认证制度的前提和基础。各级行政主管部门指导和帮助单位参照质量管理体系(Q M S)、环境管理体系(E M S)和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O S H M S)建立的方法,逐步建立符合单位实际的标准化的消防安全管理体系。

(三)各级公安机关消防机构要充分发挥监督、指导和服务职能。一是严格按“三级结构、两级管理”的模式,明确职责,分清责任,把每一个重点单位都纳入管理范畴。二是依法对消防安全重点单位进行适时抽样性检查,加大执法力度。三是督促和帮助单位加强消防安全培训,提高自身的消防安全意识和自防自救能力。四是监督指导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开展消防安全自检自查,及时消除火灾隐患。五是依靠新闻、文化、劳动、司法、教育等部门,加强社会面的宣传、培训、指导工作。六是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正确处理好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存在的建筑消防设施先天不足与不断更新且日趋严格的消防法规和技术规范之间的矛盾问题。找到旧建筑与新规范的结合点,妥善处理和解决。七是提高消防监督人员素质,增强消防工作透明度,提高消防监督执法的水平。

(四)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应建立“四种机制”,实现“三个转变”。一是建立责任机制。强化责任意识,树立安全出效益的思想,切实转变防火工作依赖消防部门的陈旧观念。二是建立教育预防机制。重点抓好操作规程培训和重点工种、重点岗位人员的上岗前培训,努力提高员工的消防安全意识和自防自救能力。三是建立工艺安全运行机制。各单位要在明确经济指标的同时,明确安全指标,把消防工作分解到每个岗位、每个工种,充分发挥广大员工做好消防安全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四是建立管理保证机制。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分管,谁负责;谁在岗,谁负责;谁出事,谁负责”的原则,严格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保证消防安全工作始终有人决策、有人管理、有人落实。六是实现“管理自主、隐患自除、责任自负”的消防安全管理机制的转变。七是实现求真务实、“以人为本”的作风转变。努力实现消防工作内容与形式的和谐统一,确保消防安全管理工作不留死角,努力提高单位自身预防和抗御火灾的能力。

5 结论

通过分析消防安全重点单位现行的工作状况,了解和掌握重点单位消防安全管理中存在的漏洞与不足;进而制定出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和运行机制。明确各责任主体能在监管工作中找到自己的位置,使消防监督管理工作能够顺利进行。预防和控制火灾等事故的发生,最大限度的减少事故所带来的损失,保障社会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 宋光积.实用消防管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7年4月第1版,237-239

[2] 刘加恩,王海祥.试论新形势下如何科学合理地做好消防安全重点单位监管工作[J].中国科技信息,2007年第2期,165-166

[3] 蒋为诚.重点单位消防安全[M].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3年8月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