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期刊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有关植物的现代诗模板(10篇)

时间:2022-02-26 12:16:15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有关植物的现代诗,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有关植物的现代诗

篇1

一、现代石油企业财务风险种类、特征及其成因分析

2001年中国经济叩响世界贸易组织WTO的大门,现代企业管理逐步向信息化时代、网络经济迈进。石油企业财务风险,是指企业在销售、经营、财务等各项活动中,受到来自内部或者外部不确定、不可控制因素的影响,企业财务状况具有不确定性,使企业在一定程度上可能受到损失。根据财务活动中资金流向及作用,可以把企业财务风险划分为四类:流动性风险、信用风险、筹资风险、投资风险;根据企业财务风险控制程度,可将石油企业财务风险划分为可控和不可控两类。

(一)石油企业财务风险的种类

1. 石油企业财务筹资风险: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石油企业经历了合并、重组、改革三个发展过程,而资金融通活动贯穿企业发展各个环节。石油企业筹资风险主要包括三类:(1)石油企业机构设置众多,筹措的资金在下发落实过程中大打折扣,存在资金不落实的可能性;(2)20世纪90年代初期,石油企业是粗放型财务管理模式,企业发展重生产轻效益,致使筹资成本存在过大可能性;(3)企业发展受到外界金融危机、次贷危机、债务危机、中东北非动荡局势的影响,企业受益无法保障,直接影响筹措资金偿还能力,存在无法偿还筹措成本的可能性。

2. 石油企业财务投资风险:石油企业的高层管理者,对于当前局势辨别不清,财务管理能力薄弱,企业投资过程中没有做到科学、合理规划,致使投资过程存在无法收回预期效益的可能。企业投资活动本身就具有一定风险,“投资——收回资金——下一次投资”这是一个循环过程,具有或短或长的时间差。

3. 石油企业财务收益分配风险:石油企业生产经营获得收益后,对获取利益进行分配,这样会导致企业整体资产价值分散。收益分配风险是销售、经营活动中的经营风险以及资本支付风险。当企业资本价值经营所有财务风险释放时,严重制约了石油企业资本价值的规模。

(二)石油企业财务风险基本特征

1. 石油企业财务风险具备客观性,财务管理贯穿每个部门、环节、活动的同时,也使财务风险处处存在,无法回避消除,只能通过预防措施进行控制;

2. 石油企业财务风险具备全面性,在财务筹资、投资、分配、资金回收等活动中,都会存在财务风险;

3. 石油企业财务风险具备不确定性,无法预知财务风险可能出现的时间、环节,对未来风险大小、种类无法预知。

4. 石油企业财务风险具备收益损失共存性,高风险、高利润,即财务风险与企业利润成正比。

(三)石油企业财务风险成因分析

1. 企业财务管理过于负载受到内部市场条件、外部国际金融环境的影响;

2. 企业管理人员法制意识、管理意识不强;

3. 企业在筹资、投资、资金归拢过程中实施政策出现失误;

4. 企业内部资本结构不合理、投资决策不科学

二、石油企业财务风险控制预防措施

(一)石油企业自身内部应树立风险意识,建立科学、合理、有效的财务风险预防机制。对于筹措资金、投资活动、资金归拢、收益分配过程,要考虑自身发展特点及外部金融环境,建立风险基金用以弥补风险损失。完善企业流动资金利用效益的监督管理制度,切实选择安全、可靠的投资活动,提高资金周转力度,增加企业还贷能力。

(二)切实提高企业风险预防意识、优化资本结构。关注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变化,关注投资政策、金融政策等。对于石油企业项目活动制定、实施、资本筹措、投资过程、利益回收过程要对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预判并制定详细措施。优化企业资本结构,根据石油企业自身类型、发展特点、适应市场能力、产品结构特点、财务资本运作能力,建立适合企业发展的资本结构。

(三)建立应急响应预案。预警系统对于企业可持续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作为一种物美价廉的风险诊断工具,可以切实有效判断国内外金融环境变化征兆,对财务风险做出预判,使企业提前采取措施,将损失降低、控制风险蔓延扩大。

(四)秉持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建立全岗责任制,加强企业财物监督管理。对于企业各部门、项目各环节,将责权分配到各个岗位,使各阶段财务控制相互牵制,提高预防和规避财务风险的能力。对企业内部财务审计监督,对财务工作进行科学管理,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保障财务信息不失真,切实提高企业抗风险能力。

三、结语

篇2

2013年1月5日,香港著名作家、学者也斯逝世,享年65岁。

写文章时,他是也斯。写诗时,他是梁秉钧。这是一位文学全才,既是岭南大学比较文学讲座教授,也是诗人、散文家、小说家。法国大作家弗朗西斯·密西奥称:“也斯是一位探寻昔日传奇的作家和诗人。”香港著名作家叶辉说:“也斯写评论文字,常以散文的笔触、从感性的角度,对问题层层抽丝剥茧,用真实的感觉做出理性的分析。更重要的,是语气的真挚和亲切,不硬套理论,不搬弄令人打瞌睡的术语。”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温儒敏认为:“也斯也正经八百地写过厚重的‘学院式’的批评论文,但我还是更爱读他那些随感式的富于诗的韵味的诗评。”梁秉钧的诗歌创作也为文化界公认,常常作为香港诗歌的代表人物与世界级诗人对话。

几年前,也斯患上癌症,他积极接受西医和中医的治疗,同时写作不断。香港著名小说家董启章深受也斯的影响,他的记忆中也斯为人乐观,提携后辈不遗余力:“除了香港,他也常常到外国去,交了很多朋友。听说他得了肺癌,大家都很担心。大家也很奇怪:他不抽烟,但为什么会有肺癌?”

2012年,也斯依然从容参加各类文学活动,是香港书展的“年度作家”。

为中国诗人重新定位

也斯本名梁秉钧,小学时读遍家中由内地带到香港的五四作品。朱自清编的《新文学大系》诗歌卷是他的新诗启蒙,他还喜欢朱自清、闻一多、周作人、李金发、徐志摩的作品。当时香港的旧书店老板曾用速印机翻印过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新诗集,为文艺青年青睐。梁秉钧就买过卞之琳、穆旦、李广田、王辛笛的诗集。他的舅舅到台湾读书后,又带回一些台湾的诗集,使他开始关注纪弦、痖弦。

就读浸会大学英文系时,梁秉钧开始研究现代诗。他回忆:“当时我很想理解外国的文学思潮。1960年代是一个压抑又躁动的年代,法国、美国有学生运动,中国内地有‘’。香港正迈向现代化,东西文化互相冲击。我在这都市成长,遇到的新事物想寻找对应的写法。但是‘五四文学’很少写到这种城市,所以我向法国、东欧、拉丁美洲的文学寻找参照。”

浸会大学毕业后,梁秉钧辗转任职多间报馆,熟悉香港草根阶层的生活,认识了许多传媒界、艺术界的朋友。他前后写了八年专栏,内容涉及书评、影评、艺术评论。1972年,梁秉钧和朋友合办《四季》杂志,第一期尝试做了加西尔·马尔克斯专辑。他找来一些朋友,通过英文、法文将《百年孤独》的第一章及马尔克斯的四五篇短篇翻译出来。第二期则做了博尔赫斯专辑。直到1982年,加西尔·马尔克斯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中国大陆、台湾才开始翻译其作品。梁秉钧说:“我们在香港比较早接触这些东西,也很想借鉴这种有热情也有艺术性、社会关怀的文学。”1978年,梁秉钧出版第一本小说集《养龙人师门》,尝试用魔幻写实手法写香港的都市面貌。

1978年,梁秉钧赴美攻读研究院,1984年获加州大学圣地牙哥分校比较文学博士学位。留学期间,梁秉钧发现比较文学涉及面很广,跟哲学、历史、艺术、电影等都有关系,而这些正跟他以前的工作紧密相关。写博士论文时,梁秉钧关心现代主义的问题。他本来想做的题目是研究美国诗人,例如庞德、盖瑞·施耐德受中国古典诗的影响,后来他发现美国学界研究诗歌的材料很多,反而是研究中国诗歌的材料很少。他认为中国新诗的20世纪三四十年代是一个很重要的时期,一方面是战乱与政治的变幻,使文学家受到很多困扰,另一方面也出现了很多有意思的作品。中国文学的现代主义文学跟英美奥登、庞德的现代主义完全不同,梁秉钧于是尝试用理论去讨论,在某种意义上为中国诗人重新定位。他认为:“闻一多对神话、《楚辞》、《诗经》很有见地,没有抛弃传统。周作人、鲁迅旧文学的功力深厚;到后一代的林庚,他的诗有不少旧诗词的痕迹。沈尹默、吴兴华的古典文学修养很深。当时好像有一种非此即彼的观念,不是西化就是传统的,其实他们是做了调和的。所以,1940年代的新诗可能是最成熟的,没有表面化地跟传统对立,也没有表面化地抄袭和借鉴西方的东西,比较成熟地消化了两方面的东西。冯至、穆旦、郑敏、辛笛这些人的诗是比较成熟的,能看到1940年代的时代背景,但另一方面也注重诗的艺术性。”

梁秉钧在美国国会图书馆、加州大学、史丹福大学、哈佛大学的藏书中找到了很多材料,重新发现了一些诗人诗集,终写成论文《抗衡的美学:中国新诗的现代性:1937-1949》。同一阶段,他还完成了诗集《游诗》,这本诗集除了受当代美国后现代诗风的冲击外,也向40年代的诗人吴兴华与辛笛等致意。

写完论文回港任教后,梁秉钧仍然保持收集新诗材料的习惯。1987年到上海交流期间,他访问了孙大雨、罗洛、施蛰存、辛笛,同时继续寻找另外一些诗人的下落,如广州的梁宗岱、欧外鸥、李育中。他说:“我一直对香港和广州的关系很有兴趣。当年的诗人李育中、欧外鸥、林英强、侯汝华、刘火子,都跟香港有来往、他们办杂志,发表作品,或在港生活。以前有‘省港澳’之说,粤剧的戏班很自然在省港澳演出,当时没有海关,大家交流顺畅。”

研究南来文人的历史

也斯曾任教于香港大学比较文学系,后为香港岭南大学比较文学讲座教授。他的学术研究和教学的课题,都跟社会现实有关。他说:“我在学院里面是没那么象牙塔的一个人。主要是因为我自己的背景,我在报馆工作过,做过记者,我也试过通宵当新闻翻译,明白世界是怎样运作的,所以不会只是在学院里高调地讲理论。”

近年,也斯尝试整理1949年之后南来一代文化人的历史:“当时很多文化人来香港之后,丰富了香港的文化,为香港带来一些正面的能量。”对于这些南来文化人,也斯如数家珍:“宋淇带着清华才子的才情,来到香港,在学院内外筹措;刘以鬯从上海来,有点继承了穆时英、施蛰存那种都市的、现代的风格,来到香港写作,在商业社会进退周旋;曹聚仁的杂文、古典文学、文史修养很好,他也做记者,有时候他写的东西,左右都不讨好,始终有点不得志;从上海来的叶灵凤,多写书话以及香港掌故;还有徐,从过去浪漫的《风萧萧》转到写小人物的《江湖行》以至后来较哲理性的小说;上海来的还有易文,他是一个导演,也是一位小说家,后来在邵氏、电懋等,拍了很多电影,也写了很多小说;还有费穆,来到香港成立龙马电影公司。”

从广州到香港的文化人也是也斯关注的对象:“力匡1950年代过来写诗和小说,是挺受重视的一个作者,也做编辑。他来香港后,写了一些怀乡的东西。他的小说也写得很好。后来他去了新加坡。写小说的还有齐桓、黄思骋等人。戏剧电影方面有李晨风、卢敦。”

也斯提出了“后殖民”的观念:“后殖民就是殖民时期结束之后的年代,这是时间上的划分。但是‘后殖民’还有一种意思,就是破解或反省的意思。其实殖民时期过了,大家是不是真的对殖民地带来的问题有一些反省和破解呢?这是第二层意思。这两层意思未必是同步的。殖民时期结束了,未必是我们所有人就立即能够去破解殖民带来的迷思、生活的形式、思想的方法。我们现在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是一个殖民之后的时期,但这个时期也不是很容易去面对、整理、思考的。在人的各种生活里面,殖民的影响可能还是存在的,未必能够有一种反省或者破解。我就是想写这种矛盾。”

也斯一生深爱香港的生活与文化。对“香港是文化沙漠”一说,他曾笑道:“在殖民时期,政府对文化方面特别不鼓励。投钱进去的行业是演艺,因为演艺可以是一种娱乐,娱乐的时候就没有那么多政治上、思想上的问题。1950年代的作家做了很多工作,对于今天也有参考作用,但是政府没有很好地整理,所以年轻一代也不认识这些东西。某方面来说香港是文化沙漠,也可以说它不是。沙漠,好像是说这个环境一直不是很鼓励文化上的发展,但是很奇怪的是,有很多人在这里做了很多事。如果有人愿意去整理,会发现里面有很多值得看的东西。香港写稿的人可能是两栖动物,既写商业流行的小说,也写一些严肃的小说。沙漠也有仙人掌,有很多种不同的植物,如果不只是要求一种玫瑰花,那就可能有其他的植物,这些东西可能也是值得看的。”

热爱电影、旅行、饮食

篇3

晨诵是什么?或许一线的幼儿教师都有这样的一丝疑惑。小学生有晨读课,还可以开展晨诵活动。可是幼儿园的早晨,可不可以户外活动为主线,进行合适的时间进行晨诵?晨诵类似于儿歌表演,诗歌欣赏,一清早就和孩子进行诵读,他们会喜欢吗?我带着这些疑惑,摸索,尝试。

利用周边条件,我们走进附近的东洲小学教室去观摩取经,把所见所思融入幼儿园课程,撰写实施方案,边开展、边反思、边调整,经过学校“绿叶班”的实践,晨诵到底会留给孩子什么样的效果?利用一次区域游戏时间,我给记者站的孩子提供了采访的话题:你喜欢晨诵活动吗?为什么呢?在不影响孩子正常游戏的前提下,我一路尾随,边听边记录,得到了“绿叶班”宝贝们肯定的回答。

在孩子们的眼中,晨诵,是兴趣的感动,是浪漫的感受。在老师们的眼中,晨诵,不是临时拿来,随意拼凑,它应该是一门课程。这门课程每一个阶段的主题都是要精心整合的。

当绿叶印染上诗情与画意

当我们把同一主题不同的诗歌编织进我们的生活,共同玩味美好的诗词,共享一段旅程,就会收获不同的美好心境。

随着每月“一事一主题活动”的开展,我们在各类诵读教材中找寻与此相关的适合本年段孩子诵读的诗歌,通过筛选、重组、研发,为孩子精心呈上主题晨诵“菜单”。9月,结合每月一事“大手牵小手”,在新学期第一天的清晨,为弟弟妹妹诵读儿歌,欢迎他们成为大家庭的一员。大家一起诵读《玉米公公》《拉拉勾》《我们都是好孩子》等,两天一变换,有现代诗,有绕口令,也有古诗词;在诵读中学会交往,懂得互助合作,感受成长的快乐。10月,结合每月一事“感恩在行动”,通过儿歌诵读、诗歌欣赏,让孩子们懂得感恩,学会感恩,这样的重整,省时、高效,更重要的是,让经典与孩子们的生命完美对接,与诗歌为伴,放飞心灵,每一个清晨,每一片绿叶,似乎都印染上了诗情画意。

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当代作家叶嘉莹也说:“孩子天性是喜爱诗歌的。”在寻找适合幼儿吟诵的诗歌内容时,发现有许多是与中国的节气有关,于是我们尝试着根据节气文化整合晨b主题。中秋节,进行各种各样关于月亮的诗诵;重阳节,“每逢佳节倍思亲”等佳句;春节,我们收集、朗读《新年好》《春联》等符合儿童口味的作品。

“绿叶班”有属于自己班级的特色课程――“科学探索融入语言元素”的综合实践。在“寻找春天”活动中,我们去文化广场、东洲公园观赏花卉,寻找植物在春天的变化。一段时间的每个清晨,我和孩子们一起诵读与春天有关、与花卉有关的诗词。我们还进行《爱在春天里》亲子诗歌创编,在“有趣的豆宝宝”活动中,孩子们剥毛豆,并将豆子分类,制作豆浆。于是乎,我们的晨诵课程里有了许多童趣十足的儿歌:“绿豆豆,黄豆豆,姥姥教我数豆豆;一粒豆,两粒豆,豆豆数得乐悠悠。”“黄豆荚,真可爱,里面住满豆乖乖。”“炒蚕豆,炒豌豆,咕噜咕噜翻跟头。”“吃豆豆,长肉肉,不吃豆豆精瘦瘦。”

“绿叶班”的约定

晨诵的时光是快乐、动情的,也是诗意、灵动的,更是积极、明朗的!我们的“绿叶班”有一个美好的约定:亲子邂逅童诗,润泽生活;鼓励家长在节假日和孩子一起共同诵读,与诗歌交融相汇,沉浸其中,玩味其间,享受着经典诗作的色彩与教育功能。

对于这个美丽的约定,家长们从一开始的观望,到浅浅的尝试,终于形成了一种习惯。有的家长说:一开始觉得有点麻烦,现在已成为一种习惯了。有的说:这样的亲子诵读真不错,我家女儿从胆怯不敢说,到现在能大大方方表演,进步不小啊!还有的说:我家宝贝儿歌背多了,有时一起出去玩,冷不丁就冒出几句押韵的句子,就像是一位小诗人。

大家知道,晨诵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学习”,它的最终目的应该是让诗歌与孩子建立起亲情关系,在充分体验诗歌的美好中丰富孩子的心灵。应该让孩子们在诗歌中找到自己,实现“诗中有我,我中有诗”的境界。如此说来,“编织”就是最好的方式。

篇4

活动流程:

(一) 活动前期准备

1、 制作策划书(5月16日前)

2、 制作通知单

3、 确定活动场地,与食堂老板协商

4、 海报宣传(食堂宣传栏和两个生活区宣传板)

5、 LED宣传

6、 横幅宣传(横幅内容)

7、 申请音响设备,桌椅,红布,台签,摄影设备

8、 制作报名单、评分表、评分细则

9、 确定邀请名单(嘉宾的名字要准确无误),制作邀请函

10、 与系学生会主席团协商,每个班级派出一个代表队,下发通知单

(二) 活动中期准备

1、 包粽子材料的准备

2、 派发邀请函

3、 主持人邀请,主持稿的书写

4、 联系女生部,派遣礼仪小姐

5、 联系海舟文学社采访

6、 确认参赛人员名单

7、 制作班级号码牌和嘉宾台签

8、 工作人员分组

(三) 活动后期准备

1、 确认申请物品是否到位

2、 购买饮料、水果(嘉宾席用)

3、 包粽子原材料的分配

4、 会场布置(会场卫生的打扫,主席台的布置,台签的摆放)

5、 设立粽子材料派发窗口

6、 比赛场地分区

7、 各组人员各就各位

8、 确认邀请的嘉宾是否能出席(活动前一小时确认完毕),并及时更换台签、更改主持稿

9、 确认礼仪小姐到位情况(需提前半个小时到场)

(四) 比赛流程

1、 各班级代表队到位,发放材料

2、 嘉宾评委入场

3、 主持人介绍嘉宾评委

4、 嘉宾致辞

5、 评委宣布评比细则

6、 主持人宣布比赛开始

7、 主持人把握气氛,全过程时间控制80分钟内

8、 比赛时间到,评委给予评分

9、 主持人宣布获奖名单

10、 嘉宾给予颁奖

11、 照相留念

12、 主持人宣布比赛结束

(五) 活动后续工作

1、 派发粽子(教师宿舍楼下设三个点)

2、 整理打扫会场

3、 成员活动总结

4、 活动照片展出宣传

活动筹备日程表:

1、 5月30日前海报画完并粘贴完毕,范莉负责

2、 5月25日开始LED进行滚动宣传,曾龙钦负责

3、 5月30日物品、设备申请完毕,林立晖负责

4、 5月27日确定主持人(广播站首选),吕美艳负责

5、 5月27日与学生会协商完毕,并下发通知单,曾龙钦负责

6、 5月31日收集并整理班级出席代表名单完毕,吕美艳负责

7、 6月3日邀请函下发完毕,张婉鹏负责

8、 6月3日台签、奖状以及号码牌制作完毕,林立辉负责

9、 6月3日与女生部、海舟文学社联系完毕、摄影协会,曾龙钦负责

10、 6月3日横幅悬挂完毕,xxxx负责

11、 6月5日召开会议

12、 6月6日中午之前,脸盆等器皿登记安排完毕、饮用水购买完毕,张婉鹏负责

13、 6月6日再次确认出席嘉宾名单,吕美艳负责

14、 6月6日全体成员布置会场,搬运、组装、调试影响设备

活动人员分组:

1、 计分组:负责登记、统计分数和填写获奖人姓名

2、 设备组:负责申请以及管理设备

3、 礼仪组:负责与院女生部的联系

4、 签到组:负责到场人员的签到情况

5、 现场组:负责维持现场秩序

6、 机动组:负责与应急组的联系

7、 应急组:负责解决突况

活动注意事项:

1、 确认邀请的嘉宾是否能出席(活动前一小时确认完毕),并及时更换台签、更改主持稿

2、 确认礼仪小姐到位情况(需提前半个小时到场)

3、 人员分组,工作任务要明确

4、 赛场区域要划分好

5、 材料分配要到位

6、 比赛中,穿插互动环节

7、 现场秩序维护好

8、 各班级各组粽子要区分好不能乱

9、 粽子制作好拿去评分至结果公布,这个环节要衔接好、区分好把握好时间效率及效果

10、 各班级各组按号数区分好

创意包粽子活动策划方案二

一、活动时间年6月20日上午

二、活动地点翠岛花城社区

三、活动目的了解端午节的习俗和来历,参与端午节的一些庆祝活动。同时,通过端午节来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用心去体验我国的传统节日中蕴涵的意义,促进邻里和睦。

四、活动主题艾香端午邻里和

五、活动内容

(一)话端午演讲、展览活动.设置一个主席台,由故事员或朗诵员站在主席台上发表演讲或朗诵。要求每人讲述一个与端午有关的故事或习俗。(发挥居民特长,讲讲他们眼中的端午,有助于年轻一代对传统节日有更多感性的了解,更加热爱如今的美好生活)开展端午知识展览,设置关于端午节的展板不少于1块,挂图不少于10张,图书不少于50本;邀请故事员讲关于端午节的2-3个故事。

(二)传统厨艺+诗艺比拼由参赛者自己准备材料,要求每人制作一道与端午传统习俗有关的菜肴(本地菜肴、外地菜肴均可),不仅要求菜的色香味俱佳,而且制作者要说出菜所代表的意义,并朗诵一首与端午有关的诗,诗可以是古诗,也可以是现代诗,可以是名家之作,也可以现场自己即兴创作。(中国的传统节日大多与吃有关,端午吃粽子,可算是全国通行的习俗,一般人对此也比较熟悉。但端午节在吃方面还有很多的习俗,而且各地也会有差异,除了南京端午的五红之外,其他地区也都有传统菜肴,如浙江吃大蒜蛋、吃薄煎饼等。屈原是一位爱国诗人,为了纪念他,所以有人把端午节还被称作诗人节,本活动不仅要做出美味的菜肴,而且要让每一道菜都带上端午的色彩、诗意的色彩。评判的标准也必须两者兼顾)

(三)端午三创卫生大赛设计若干卫生包干区,按照参赛人数多少规定由一人或多人承包区内卫生。要求区内物品整洁,无灰尘,无蚊蝇虫蚁。准备不同种类的绿色植物若干,清扫完毕后,要求参赛者从绿色植物中准确挑选出艾叶,并插于所打扫卫生区内。(清明插柳,端午插艾。端午节也是自古相传的卫生节,人们在这一天洒扫庭院,家家都将菖蒲、艾条插于门楣,悬于堂中,激浊除腐,杀菌防病。艾蒿的茎、叶含有挥发性芳香油,它所产生的奇特芳香可驱蚊蝇、虫蚁,净化空气。菖蒲的叶片也含有挥发性芳香油,是提神通窍、健骨消滞、杀虫灭菌的药物。如今的年轻人一般对传统习俗了解较少,此活动不仅能让年轻一代积极参与家庭事务,培养他们对家庭的责任,而且也有助于他们了解传统风俗和自然植物,促进正在进行的三创活动)

篇5

物业公司端午节活动方案1

为了更好地发掘、传承和创新端午节的文化内涵,使之与现代社会相融合,唱响"我们的节日"主题,给古老的节日注入新的因子,让小区居民以贴近现实和现代的方式来过好端午节,近而引导小区居民进一步了解传统节日、认同传统节日、喜爱传统节日、过好传统节日,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增强小区的凝聚力,我小区特组织如下活动。

一、立夏居干与养老院老人一起包饺子

时间:6月_日;

地点:__养老院;

参加人员:小区居委会干部。

活动目的:6月_日正好是端午,__有立夏碰蛋、吃蛋的习俗,以寓意不疰夏。__养老院现有20多位老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为了让老人们在敬老院也能享受到天伦之乐,安度盛夏,小区居委会干部利用中午时间,到养老院,与老人们一起包饺子、斗蛋、吃蛋。

二、骨健康知识讲座

时间:6月_日;

地点:居委会;

参加人员:小区老年居民;

活动目的:健康的身体来源于健康的生活方式,健康的生活方式要有健康知识引导。为了让小区老年居民了解更多的健康知识,邀请骨健康专家来小区上骨健康知识讲座。

三、包粽子比赛

时间:20__年6月_日;

地点:居委会;

参加人员:小区居民;

比赛细则:

1.每位参赛者包2斤糯米,比时间、质量、外观、口味。

2.米、芦叶居委会准备,盆、勺子等辅助工具自带。

3.粽子口味自定,辅料诸如红枣、红豆自带。

4.最后评出一等奖一名,二等奖两名,鼓励奖若干名。

5.包好的粽子送给小区孤寡闻老人,低保户。

活动目的:通过比赛,既让大家继承传统习俗,了解端午节的知识,又增进小区与居民之间的感情。把粽子送给小区孤寡闻老人,低保户把传统节日的意义又进行了深化,以此来增加小区的凝聚力。

物业公司端午节活动方案2

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自20__年开始,端午节正式列入国家法定节日。在我国民间,端午节有很多习俗,要吃粽子、挂香袋、系长命五彩线、房前屋后挂上象征祝福的葫芦、艾蒿、柳枝等。今年端午节,社区将开展一些列庆祝活动,具体方案如下:

一、活动目的

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通过开展一些列既具有传统文化内涵又体现时代特色的富有创意的趣味活动来吸引社区居民积极参与,不但能达到活跃身心、联络邻里感情、增强社区凝聚力的作用,更能寓教于乐,增进大家对端午节传统文化的了解,深刻体验传统节日中蕴涵的历史意义,从而使民族精神得以传承。

二、活动主题

“品味端午,传承文明”——端午节系列趣味大赛。

三、活动时间

端午节前夕。

四、活动地点

__超市门口。

五、活动内容

(一)“包粽子、献爱心”比赛

在活动当天举办包粽子比赛,社区干部和居民齐参与,以拉近社区与居民之间的距离,增进邻里感情。在活动结束后,将包好的棕子送给辖区孤寡、空巢及残疾家庭。

参与对象:社区干部和社区居民。

活动方式:

1.在5分钟之内,看哪位参赛者的棕子包得又快又好。

2.由居民代表评出前三名及最上镜“棕子奖”。

3.向得奖者颁发相应“礼品”。

4.凡参加比赛者都送一份纪念品。

5.比赛结束后,将所完成的棕子送给辖区孤寡老人、高龄老人及残疾人。

(二)端午飘香、钓香粽比赛

社区居民分小组参加比赛,按照游戏规则在规定的时间内钓粽子,每人限钓一次,奖品即所钓得的“粽子”。

参与对象:社区居民。

(三)蛋体彩绘

参加活动的居民或小朋友每人持一个鸭蛋,自由发挥,在蛋壳上现场作画,一展身手,最终由居民评委评选出前六名,颁发奖品。

(四)趣味有奖知识竞赛

设置有关端午节的来历、习俗方面的题目,邀请居民参与答题,答对者获得礼品一份。

物业公司端午节活动方案3

端午节做为我们国家的传统节日,我们一定要将它在青年的下一代好好的继续传承下。

一、活动时间

6月_日上午;

二、活动地点

___社区;

三、活动目的

了解端午节的习俗和来历,参与端午节的一些庆祝活动。同时,通过端午节来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用心去体验我国的传统节日中蕴涵的意义,促进邻里和睦。

四、活动主题

艾香端午邻里和。

五、活动内容

(一)“话端午”演讲、展览活动

1.设置一个主席台,由故事员或朗诵员站在主席台上发表演讲或朗诵。

要求每人讲述一个与端午有关的故事或习俗。(发挥居民特长,讲讲他们眼中的端午,有助于年轻一代对传统节日有更多感性的了解,更加热爱如今的美好生活。)

2.开展端午知识展览,设置关于端午节的展板不少于1块,挂图不少于10张,图书不少于50本;

邀请故事员讲关于“端午节”的2-3个故事。

(二)“传统厨艺+诗艺”比拼

由参赛者自己准备材料,要求每人制作一道与端午传统习俗有关的菜肴(本地菜肴、外地菜肴均可),不仅要求菜的色香味俱佳,而且制作者要说出菜所代表的意义,并朗诵一首与端午有关的诗,诗可以是古诗,也可以是现代诗,可以是名家之作,也可以现场自己即兴创作。(中国的传统节日大多与吃有关,端午吃粽子,可算是全国通行的习俗,一般人对此也比较熟悉。但端午节在吃方面还有很多的习俗,而且各地也会有差异,除了__端午的“五红”之外,其他地区也都有传统菜肴,如__吃大蒜蛋、吃薄煎饼等。屈原是一位爱国诗人,为了纪念他,所以有人把端午节还被称作“诗人节”,本活动不仅要做出美味的菜肴,而且要让每一道菜都带上端午的色彩、诗意的色彩。评判的标准也必须两者兼顾。)

(三)端午三创“卫生”大赛

设计若干“卫生包干区”,按照参赛人数多少规定由一人或多人承包区内卫生。要求区内物品整洁,无灰尘,无蚊蝇虫蚁。准备不同种类的绿色植物若干,清扫完毕后,要求参赛者从绿色植物中准确挑选出艾叶,并插于所打扫卫生区内。(“清明插柳,端午插艾”。端午节也是自古相传的“卫生节”,人们在这一天洒扫庭院,家家都将菖蒲、艾条插于门楣,悬于堂中,激浊除腐,杀菌防病。艾蒿的茎、叶含有挥发性芳香油,它所产生的奇特芳香可驱蚊蝇、虫蚁,净化空气。菖蒲的叶片也含有挥发性芳香油,是提神通窍、健骨消滞、杀虫灭菌的药物。如今的年轻人一般对传统习俗了解较少,此活动不仅能让年轻一代积极参与家庭事务,培养他们对家庭的责任,而且也有助于他们了解传统风俗和自然植物,促进正在进行的三创活动。)

(四)传授“制香囊手艺”

给每位选手分发一块色彩鲜艳的丝布、一根可以挂在脖子上的细带子、一张小纸条、一支笔、一些香药、一付针线,若无香药也可以绿豆或花生代替。每位选手利用手中的材料制作小香囊,在小纸条上写下祝福和许愿的话,缝于香囊内。要求针脚工整,外形美观。香囊制作完毕后,可以自带,也可以送给他人。(小孩佩香囊也是端午节的习俗之一,传说有避邪驱瘟之意。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做成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玲珑可爱。本不仅让居民自己制作香囊,并且要求在香囊内放入祝福或许愿的小纸条,既满足了小孩喜欢动手的要求,也符合少年儿童天真烂漫的个性。)

(五)包粽子比赛

先由老师介绍包粽子的技巧,再给每位选手分发粽叶、糯米等食材制作粽子,评比出谁包得、最多。(包粽子是端午节的传统活动,但年青一代很大部分已经不会包了,这样的传统技艺一定要传承下去。)

六、奖品端午节送艾草

各个活动评出前三名,奖励粽子一个或咸鸭蛋一个加艾叶一把。

篇6

[中图分类号]I210.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372(2012)01-0104-06

一、引言

在从事《诗经》英文翻译的英美人中,韦利(Arthur Waley)虽然从时间上算不上是先驱,但从成就上论,却是世所公认的里程碑式的人物。

韦利是20世纪初英国著名的汉学家, 1913年开始研究和翻译中国文学,1917年翻译出版了《中国诗歌170首》。20世纪30年代起,他陆续翻译出版了《诗经》(1937年)、《论语》(1938年)等中国经典。韦利在《诗经》翻译过程中大量参考了同时代的《诗经》研究和西方人类学著作,并直接得到了德国格廷根(Gottingen)汉学院古斯塔福・哈朗(Gustav Haloun)院长的指导和帮助。哈朗院长把汉学院图书馆的汉语图书资料全部借给他,其中包括郭沫若的著作,以及当时的《天下》杂志等。另外,汉学资料中还有《汉学界》(Academia Sinica)、法国著名汉学家葛兰言(Marcel Granet,1884―1940)的著作,以及其他大量人类学和民俗学论著,如美国人类学杂志《美国人类学家》、《英国民间歌舞学会会刊》(Journal of the English Folk Dance and Song Society)等[1]22。

由于受到19世纪中期以来尤其是20世纪初西方文化人类学的影响,韦利在翻译过程中对《诗经》作了十分有见地的文化人类学探索。其中大部分与我国当代《诗经》学的研究成果不谋而合,在当时是比较先进的。如韦利将305篇诗重新分为17类,包括爱情诗69篇,婚姻诗47篇,勇士与战争诗36篇,农事诗10篇,祝祷诗14篇,欢迎诗12篇,宴饮诗5篇,家族宴饮诗5篇,祭祀诗6篇,歌舞诗9篇,宫廷诗24篇,宫廷传奇诗18篇,建筑诗2篇,田猎诗5篇,友谊诗3篇,道德诗6篇,哀怨诗19篇。而我国当代《诗经》学也把《诗经》分为大约10类来进行研究,绝大多数分类就包含在韦利的17类当中。然而,虽然韦利的探索是十分严肃的,但由于他有时把诗篇的内容从其所析出的社会历史中剥离出来并加以泛化,所以不少译诗的内容出现了内部逻辑矛盾。因此,韦利的探索有时却恰恰成了他译作中的缺失。

二、译诗中的贵族田猎生活

从文化学的观点来看,《诗经》不仅是反映民风民俗的民歌,而且还是记录人类文明发展历程的文献。韦利对《诗经》的认识就是如此。从内容上看,《诗经》中有不少诗与田猎有关。韦利按照他的观点把其中5首划为“田猎诗”一类,它们是《卢令》、《伐檀》、《驷》、《车攻》、《吉日》。韦利认为,中国像英国一样,社会分为两个阶层,其中绅士阶层在农业开始以后继续从事狩猎活动或作骑士(knight),其职责是保证封地适时耕种,但自己却并不必躬身下地劳动[2]。韦利脱开了阶级观点,从人类文明发展的角度观察,当时贵族狩猎就构成了一种文化现象。这种文化尽管在现在来看并不具有进步意义,但它却代表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段历程。由于被赋予了人类文化进步的意义,《卢令》、《伐檀》、《驷》、《车攻》、《吉日》等诗篇不但不是描写奴隶主统治阶级奢靡生活的诗,而是标志着人类进步的诗,诗中的场面也颇富美感。如《驷》中,狩猎的阵容整齐浩大,十分壮观:

驷孔阜,六辔在手。

公之媚子,从公于狩。

奉时辰牡,辰牡孔硕。

公曰左之,舍拔则获。

游于北园,四马既闲。

车鸾镳,载猃歇骄。

His team of darkies pull well,

The six reins in his hand.

The duke’s well-loved son,

Follows his father to the hunt.

Lusty that old stag,

That stag so tall.

The duke says:“on your left!”

He lets fly, and makes his hit.

They hold procession through the northern park,

Those teams so well trained.

The light carts, bells at bridle,

Greyhound, bloodhound inside.

《车攻》①中旌旗招展,车马辚辚,人生喧嚣,出猎的场面也十分壮美:

Our chariots are strong,

Our horses well matched.

Team of stallions lusty

We yoke and go to the east.

Our hunting chariots are splendid,

Our teams very sturdy.

In the east are wide grasslands;

We yoke, and a-hunting we go.

My lord follows the chase,

With picked footmen so noisy,

Sets up his banners, his standards,

Far afield he hunts in Ao.

这些诗的翻译充满了译者对古老文化盛况的赞美和欣赏之情。译者把诗的社会历史背景抛开,丝毫没有考虑原诗中是否有传统经学所谓的讽刺之意,而直接将其译成了赞美诗。因此,译诗虽有些新意,却并没有充足的根据。在这种文化狂欢态度之下,《伐檀》②这样的被我国现代《诗经》学认定为典型的反映奴隶主压迫剥削奴隶的诗,也变了基调:

Chop,chop they cut the hardwood,

And lay it on the river bank.

By the waters so clear and rippling.

If we did not sow,if we did not reap,

How should we get corn,three hundred stack-yards?

If you did not hunt, if you did not chase,

One would not see all those badgers hanging in your courtyard.

No, indeed, that lord,

Does not feed on the bread of idleness.

诗中的主人公是从事农业的劳动者,“you”是驰骋田猎的王公贵族。他们各有所劳、各有所获,农者获稻谷,狩者获猎物,彼此之间颇是平等的。译文说:“他们坎坎地伐檀,把檀木放到微波荡漾的清清的河水边。如果我们不稼不穑,我们怎能获得三百垛米谷?如果你们不狩不猎,你们的院子里就不会有悬。”实言普通劳动者既伐檀、稼穑,王公贵族也狩猎,劳而有得,彼此相安,颇是和乐。译者这种观点与我国现代《诗经》学者袁宝泉颇相似,后者根据《孟子・尽心》中孟子与公孙丑之间关于《伐檀》“彼君子兮,不素餐兮”的讨论,否定了顾颉刚、、郭沫若、余冠英、张西堂、王力、游国恩等关于本诗的阶级斗争说,认为《伐檀》是宣扬“劳心者治人”的诗[3]。公孙丑曰:“《诗》曰:‘不素餐兮。’君子之不耕而食,何也?” 孟子曰:“君子居是国也,其君用之,则安富尊荣;其子弟从之,则孝悌忠信。‘不素餐兮’,孰大于是?”袁宝泉认为孟子师徒俩都不认为诗中的“不素餐兮”是“反语”,含有讽刺之意,而是认为“君子”虽然不耕而食,却是已经干了他们应该干的事,即维持社会制度[4]。当然,袁宝泉借孟子的解读去否定顾颉刚等人的阶级斗争观点,似乎证据单薄,有些武断之嫌。细读韦利的译文,可见其观点与袁宝泉还有不同,他在诗中描绘的是分工明确,各有所劳,也各有所获的和乐社会景象。这似乎与历史有些不大相符。此外,原诗中开头三个兴句,本来只是诗人用来观物起兴的,并无寓意,更与诗旨无涉,却被韦利照实译出,显然是被误解和误译了。

三、译诗中的原始宗教

《诗经》中的许多诗与早期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的巫术和原始宗教有关。它们反映了中国先民当时的精神状态和对世界的认识水平。韦利认为有些诗表明中华民族自古就有祖先崇拜的宗教观念,并把它们专门列为祭祀诗一类。在描述周人的祭祀仪式时,他这样写道:在中国的祭祀仪式上,由一个年轻人―一般是主祭者的孙子,扮演成接受祭祀的祖先。祖先的灵魂可以暂时进入扮演者的身体。但扮演者没有西伯利亚僧人那种着魔般的疯狂,其行为十分平静而有节制[2]208。这个场面实际上更像巫师作法。但关于祭祀仪式的作用,韦利的观点显然是合理的,那就是人通过祭祀仪式可以向祖先言说,向祖先的鬼魂念咒语,目的是祈年、祈福、祈寿和消灾,它充分反映出中华民族自古就有对人鬼的崇拜。如“祭祀诗”《楚茨》:

济济跄跄,洁尔牛羊。

以往尝,或剥或亨。

或肆或将,祝祭于。

祀事孔明,先祖是皇。

神保是飨,孝孙有庆。

报以介福,万寿无疆。

In due order, treading cautiously,

We purify your oxen and sheep.

We carry out the offering, the harvest offering,

Now baking, now boiling,

Now setting out and arranging,

Praying and satisfying at the gate.

Very hallowed was this service of offering;

Very mighty the forefathers.

The Spirits and protectors have accepted;

The pious descendant shall have happiness,

They will reward him with great blessings,

With span of years unending.

译诗中祭祀的对象是祖先(forefathers)。祭祀品中有牛羊牺牲品,有谷物祭品。祭祀之前要洗净烹熟,摆放整齐,祭祀地点是大门口(gate)。参加祭祀的人忙碌而有序,行动恭谨,神情严肃,其神态依稀可见。这比较符合当时的社会发展状况。

但是,有些诗的翻译就显得颇为牵强。如《山有扶苏》,韦利把它理解成具有原始宗教意味的巫术一类的歌舞诗。韦利在译诗注释中把诗歌所表现的“巫术”活动情景描写得很具体,认为诗中的“狂且”(madman)、“狡童”(mad boy)是身穿黑衣红裙的少年,他们应邀为人驱邪,身上佩戴着武器在屋里到处搜查,驱赶瘟疫,为了达到驱赶邪魔的目的,手中还拿武器挥舞作势与病魔搏斗。这首诗在韦利的笔下就变成了“房屋主人欢迎驱邪法师的歌舞诗”[1]222。其原文和译文如下:

山有扶苏,隰有荷华。

不见子都,乃见狂且。

山有桥松,隰有游龙。

不见子充,乃见狡童。

The nut-grass still grows on the hill,

On the low ground the lotus flower.

But I do not see Tzu-tu,

I only see this madman.

On its hill the tall pine stands,

On the low ground the prince’s-feather.

But I do not see Tzu-ch’ung,

I see only a mad boy.

根据译者本人的解释,这种具有原始宗教意味的解读,是受到1935年在伦敦国际民间舞蹈艺术节上举行的罗马尼亚卡鲁莎历(Calusari)舞蹈启发的结果。卡鲁莎历舞蹈原本就是一种具有巫术意味的舞蹈,巫师身上都佩戴驱赶病魔的武器。译者在此还提到公元6世纪时达到顶峰的朝鲜舞蹈中的“花童”,为自己的理解提供佐证。这种解读初看思路比较开阔,但细作分析,就会觉得牵强。如果把诗中的“狂且”、“狡童”当做驱邪者,那么“子都”和“子充”是谁,诗人为什么会突然提到他们,他们与驱邪仪式有什么关系?这些问题都将无法得到解释。对此诗,我国《诗经》学的解读完全不同。《毛诗序》云:“《山有扶苏》,刺忽也。所美非美然。”《孔疏》认为,诗中“扶苏”、“桥松”、“荷华”、“游龙”分别是生长在山上和隰地的植物,以喻高下各得其位,惟君子在上,小人在下,亦是其宜。所以刺忽置小人于君子之上的不当之举[4]。余冠英等现代《诗经》学者则皆以此诗为女子俏骂情人的诗[5]。细细玩味,无论是我国传统《诗经》学的“美刺”说还是当代《诗经》学的“情诗”说,都比韦利的解读更为合理。

四、译诗中的民俗

根据韦利的分类,《诗经》中有大量反映民风民俗的诗,其中仅爱情诗与婚姻诗两类就占了116篇,若将歌舞、祭祀、祝祷等类诗篇加进去,则可达172篇,约占诗篇总数的60%。从文化人类学的基本观点出发,韦利将这些诗篇从经学的道德教化范畴纳入到了民俗文化的范畴,作了民俗化翻译。例如,婚姻诗《齐风・南山》是为现代《诗经》学所证明的一首讽刺齐襄公与其同父异母妹文姜私通的诗,韦利的译文则不同。试对照如下:

南山崔崔,雄狐绥绥。

鲁道有荡,齐子由归。

既曰归止,曷又怀止?

葛屦五两,冠双止。

鲁道有荡,齐子庸止。

既曰庸止,曷又怀止?

艺麻如之何?衡从其亩。

娶妻如之何?必告父母。

既曰告止,何又鞠止?

析薪如之何?匪斧不克。

娶妻如之何?匪媒不得。

既曰得止,何又极止。

Over the southern hill so deep,

The male fox drags along.

But the way to Lu is easy and broad,

For this Chi’i lady on her wedding-way.

Yet once she has made the journey,

Never again must her fancy roam.

Fibre shoes,five pairs;

Cap ribbons, a couple.

The way to Lu is easy and abroad,

For this lady of Chi’i to use.

But once she has used it,

No way else must she ever go.

When we plant hemp, how do we do it?

Across and along we put the rows.

When one takes a wife, how is it done?

That man must talk with her father and mother.

And once he has talked with them,

No one else must he court.

When we cut firewood, how do we do it?

Without an axe it would not be possible.

When one takes a wife, how is it done?

Without a match-maker he cannot get her.

But once he has got her,

No one else must he ever approach.

《小序》云:“《南山》,刺襄公也。鸟兽之行,乎其妹,大夫遇是恶,作诗而去之。”程俊英[6]也说:“这是一首讽刺齐襄公的诗。”据《左传》桓公十八年载:“十八年春,公将有行,遂与姜氏如齐。申曰:‘女有家,男有室,无相渎也,谓之有礼。易此,必败。’公会齐侯于泺,遂及文姜如齐。齐侯通焉。公谪之,以告。夏四月丙子,享公。使公子彭生乘公,公薨于车。”这首诗本有所指,其主人公是鲁庄公和夫人文姜。诗的头两节直指文姜,责其既已嫁,何又于兄。“鲁道有荡,齐子由归”是对文姜婚礼的回忆,“南山崔崔,雄狐绥绥”、“葛屦五两,冠双止”都是男女应该有自己适当的婚配的喻说,以暗讽齐襄公与文姜“阴阳失和”之。诗的最后两节乃陈礼仪以刺鲁桓公放纵文姜的之行。齐襄公与其妹私通,人民憎恨之至,故作诗刺之。对此,现代《诗经》学者无异议。从历史的角度出发,这本是一首讽刺诗,其中所涉之事,如“齐子由归”,应属诗人的回忆。

韦利显然没有把原诗与这段历史联系在一起,而是把它看作了描绘婚俗礼仪场景和述说婚姻规矩的诗。这从以下五个方面可以看出:其一,整首译诗用的都是现在时态,说明译文是在描写眼前的一个婚礼仪式,而不是在讽刺文姜的丑行。其二,译诗第一节第三、四行表明婚礼就要举行,新娘就要出嫁。其三,第一节最后两行则是对婚姻规矩的陈述,一旦出嫁,就必须守节,无作他想。其四,关于译诗的第二节首两行中的“fibre shoes”“cap ribbons”,韦利专门作注说是婚礼的礼物(marriage gifts)[2]67。其五,译诗的最末两节是给新郎立的规矩:娶妻必先告妻之父母,娶妻还必须有媒妁,一旦结婚便没有了再向别的女子求爱的权利。其实,这种专一的爱情婚姻与当时的实际情况并不一定符合。译文和原文两相比较,前者似意在泛说婚嫁礼俗,并无具体所指,这样一来,诗中的前后逻辑似勉强可通,但终究梗涩。这样的翻译,显然是从民俗学的角度产生出来,虽有些新意,但问题不少。按我国《诗经》学的研究成果,将此诗与历史结合起来翻译,就会合理得多,也不会产生上述问题。

五、译诗中的原始伦理

尽管韦利在翻译中犯了些臆测的错误,但其大部分探索是颇有积极意义的。例如,他在《诗经》分类中单列了一类道德诗。他认为,《诗经》中的道德诗不是儒家伦理道德意义上的道德诗,当然其所宣示的也不是儒家道德思想,而是周代作为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的一个特定时期内自然形成的伦理观念。这些诗,记载了周人关于人神关系及亲情友情等的伦理观念。

例如,道德诗《相鼠》①中的“礼”,根据韦利的解释,指的应该是宗教意义上的礼,比如及时举行祭祀就是人对神之“礼”。韦利把“礼”译作manners,显然是指人与人社交中一般意义上的言行举止,而不是儒家伦理中的礼仪(ritual):

Look at the rats; he has limbs.

A man without manners,

A man without manners

Had best quickly die.

《角弓》②被韦利看作言说兄弟亲戚之间需有亲情的道德诗。从译诗的语气上看,诗人像是一个德高望重的王公贵族。他在诗中宣称,和睦是善,自私是恶:

These good brothers

Are generous and forgiving;

But bad brothers

Do each other all the harm they can.

Common people are not good;

They turn their backs on one another, each his own way.

He who has got the cup won’t pass it on,

Until there is already nothing left in it.

饮酒礼也被韦利纳入了原始道德范畴。筵席上的道德在道德诗之一《宾之初筵》③中被完全反映出来。其中射礼为一礼:

The bells and drum are set,

The brimming pledge-cup is raised.

The great target is put up,

The bows and arrows are tested,

The bowmen are matched.

‘Present your deeds of archery,

Shoot at that mark

That you may be rewarded with the cup.’

祭奠祖先为一礼(这实际上是具有宗教意味的人神伦理):

Fluting they dance to reed-organ and drum,

All the instruments perform in concert

As an offering to please the glorious ancestors,

That the rites may be complete.

For when all the rites are perfect,

Grandly, royally done,

The ancestors bestow great blessings;

朋友间和睦友爱为一礼:

The guests then receive the pledge-cup,

The house-men enter anew

And fill that empty cup,

That you may perform your songs.

饮酒有度为一礼:

When guests are drunk

They howl and bowl,

Upset my baskets and dishes,

Cut capers, lilt and lurch.

For when people are drunk

They do not know what blunders they commit.

Caps on one side, very insecure,

They cut capers lascivious.

Drinking wine is very lucky,

Provided it is done with decency.

篇7

【中图分类号】I109.4 【文献标识码】A

文学史,指涉有关于文学的事物或现象在历史序列中的身份确认及价值建构,体现为认识层面上的知识化与价值化,作为文学研究的一种形式,它内在地融合了文学的视域、历史的眼光以及批评的精神,是在相当近的时期才出现的。可以说,作为规范化的学术实践,文学史是彻底的现代产物。

韦勒克给予文学史的兴起以很高的评价,甚至称之为“人类智力史上最伟大的革命之一”,唤醒了历史意识与现代自我意识。在他看来,文学史的兴起与现代批评的崛起以及传记与历史编纂学的盛行有密切关联,在更狭隘的意义上,文学历史的发展显现出专业化进程的轨迹,从类似文学传记的形式,从对个人著作或者单一文类的批评扩展为对过去历史的全面考究。值得注意的是,韦勒克指出作为独立学科的文学史兴起需要满足两个条件:其一为批评与传记合二为一,其二是效仿政治编撰史学,文学史逐渐开始启用叙事的形式①。

文学史的兴起从最初观念的萌芽到形式的完备经历了近两个世纪,直至18世纪后期,文学史始以学科面貌示人,才出现了叙事型的文学史书写;而只有在19世纪,借由发展观念的普遍流行,作为新兴学科的文学史,其内在特质才得以完全自由展现。

相较而言,在文学史兴起的时间轴上,17世纪作为起始阶段常常为人所忽视,实际上,正是17世纪作家、批评家所进行的文学史研究探索为作为现代学科的文学史的兴起提供了观念层面的准备。本文即结合韦勒克对文学史兴起的相关论述,重点关注17世纪有关文学史的构想、探索轨迹。

本土意识、历史意识与个体意识的崛起

从实践上看,文学传记与批评这两种之前完全分离的研究形式于17世纪分别吸纳了越来越多的历史因素,得益于对本地因素的共同强调,主要是进一步加强了对历史事实的关注倾向,为二者逐渐开始走向融合奠定了基础。值得注意的是,这个时期,无论是文学批评还是传记写作,大都倾向于否弃以往统一的拉丁语而转用本土的语言,使本土的文化以及习俗被确认为发挥重要作用的事实而更多地体现在写作、研究中,在对事实的关注理解中,自然导向了历史解释,强调了本土习惯,特别是物理环境的影响。

同样在这一时期的传记对事实所进行的解释中,我们发现了新的因素,更多趋于内省式的分析被引入自传与日记中,特别是在英国,这个时期洛克对经验主义的开掘强调以由感觉和源于内心反省而获得的经验作为真理知识的来源,直接反驳了在哲学思想界颇为盛行的法国笛卡尔理性主义,经由他所阐述的心理学原则,为传记作家与批评家所认可,被广泛地运用于对事实的解释中,增加了这些作品的阐释深度与感染力,进而以可读性的提升而产生了读者效应,使得这类作品更易获得成功,并且,从长远来看,心理学因素在18世纪后期得以构成文学史解释中最重要的标准。此外,这个时期有的传记显现了文学批评的倾向。

在文学史材料的积累方面,根据韦勒克对英国学术界的考察,这个时期仍然持续的古物研究兴趣,加之语言学研究的复兴,积累了大量有关古代的知识,导致这一时期学界普遍热衷于语法以及辞典的翻译、整理和编辑活动。值得注意的是,这时英国学界形成了由一批盎格鲁―撒克逊学者所主导的局面,他们致力于盎格鲁―撒克逊传统的挖掘,主要是关于法律、历史和理论领域的研究,虽然依旧非关文学,但是,他们在17世纪英国学界的活动为之后19世纪基于盎格鲁―撒克逊意识的英语文学的显著发展积累了文献材料,并由此奠定了基础。另一方面,如韦勒克所分析的,“正是在文学批评领域中,历史意识的逐渐觉醒被清晰地察觉出来”②,他指出,在17世纪前四分之三的时间段中,英国文学批评几乎完全处于停滞状态,然而在这个世纪末期突然变得活跃起来,这种状况部分地是由于英国复辟后受到欧洲大陆的冲击所致,部分地是由于像莱默、屈莱顿、坦普尔等极富个性的作家的出现,他们成为了英国第一批真正意义上的批评家。在他们这里,欧洲大陆主要是在理性主义影响下发生的法国新古典主义运动所强调的抽象诗学与所谓的艺术法则让位于读者或者批评家的主观印象,这些17世纪末的英国作家、批评家提出与源于法国横扫整个欧洲大陆的新古典主义艺术原则争锋相对的主张,实际上也是受到本土洛克的经验主义感觉论的影响,倾向于以个人主观感觉经验对抗基于抽象理性形成的机械化的艺术原则,实质上立足于包括批评家在内的读者视角强调以审美的“心理学化”进程为核心的艺术鉴赏活动原则,企图取代法国新古典主义强调自身立法者身份而确立的机械式、教条化程式规则。由此,英国批评家们创造了一系列诸如“爱好”、“趣味”、“妙不可言”这类新的术语,这些新术语的共同倾向是偏于描述主观化感受,它们实际上导致了艺术作品评价标准的混乱。然而,正如韦勒克所意识到的,17世纪英国批评家构建的被强调至极端的审美心理学原则,意味着从统一化、普遍化到个体化与多样化的相当重要的价值转换,从而对19世纪文学史的真正兴起而言恰恰发挥了积极作用③。值得注意的是,为了避免以主观感觉经验为评价标准所造成的价值的混乱局面,拉・布吕耶尔与沙夫茨伯里提出了所谓的“趣味的标准”这样一个新命题,试图以此抑制价值的相对主义趋势。

总的来说,17世纪末英国批评家的行动对于后来19世纪文学史的兴起意义重大,关键在于他们显现的相对主义认知倾向。具体而言,相对主义意味着承认不同的时代有着不同的标准和观点,由此,这种认知就消解了新古典主义基于普遍理性的教条式原则。然而,相对主义倾向的意义在于为后来历史方法扫除了障碍,但是它本身却不能被视为导向历史方法的正途,因为这种相对主义倾向往往带来“空洞的怀疑主义”,只是表达了一种绝望,甚至导致“趣味无可争辩”这一“古老但却是错误的”格言。所以,无论是趣味理论还是相对主义,就其本身而言,并不直接有利于文学史的兴起。

个体化原则与历史发展观念的萌蘖

韦勒克指出:只有当详细阐述了“个体性”与“发展”这两个主要概念时,真正的文学史才成为可能④。实际上,这两个概念是直接相关的,没有一种对发展的真正认识,就不可能对历史的个体化有真正的理解,换句话说,在一系列个体之外不可能有所谓历史的发展。

首先,对历史中的个体化原则的理解,启发了关于艺术作品的“独特性”或者说“唯一性”的认识,从而产生了关于“原创性”或者“发明”的全新要求,相应地,原先的“模仿”概念在现在看来由于缺乏“原创性”而遭到指责。另一方面,个体化在指涉作者时,强调“天才”与“灵感”对于艺术创造的必要性。此外,个体化的意义与价值逐渐拓展到关涉不同的艺术类型,关涉民族文学传统所具有的排他的独特性,也就是说,差异性成其关键,自然地,“时代精神”也作为一个新的术语,之后被用来具体分析连续性历史时期显现出的独特个性。

值得注意的是,对个体化原则的遵循落实于文学作品的具体理解层面,形成一个共识,即在理解或者描述具体作品时必须将之置于它的语境或环境中。实际上,在17世纪,“环境”首次被提出来主要是指“物理气候”,在韦勒克看来,这种解释偏离了“文学环境”的“现实”,是“不幸的起点”,然而,同时却开启了对“社会背景”与“精神氛围”的思考,自此,人们开始讨论“社会稳定性”、“和平或战争”以及“自由或衰落”对文学的影响,于是,“民族性”这个观念作为文学创造中一个决定性因素开始缓慢地形成⑤。

其次,“发展”是对文学史的兴起意义重大的另一个概念,或者至少是指一种运动和在时间上的改变⑥。在17世纪之前,人们常将古希腊罗马的人视为同时代人进行探讨。历史的发展这种观念源自进步观,然而进步观本身并不使文学史成为可能,仅仅意味着“在现在或是在更远的将来朝向完美理想的一个统一进程”,而“循环式进步”则昭示了一个不可避免的囊括着前进和衰退在内的进程,上述进步观很难与历史进程实际显现出的多样性协调一致;当关于独立、个体、民族文学的观念得以确立并被接受后,发展作为一种现代概念才可能出现⑦。

增长式的进步最早是在当代生物学意义的类比中被构想的,相应地,文学演变仅仅意味着演变是暗含在胚芽中的,是被设定好了的、不可避免的内含差异化或者囊括了增长和腐朽在内的进程。这样的理论预设掩盖了文学进程实际存在的复杂多样性,但是毕竟关于文学演变观念的提出表明试图在表达这样的多样性。只有重新发现和评价过去的文学,才可能认识到不同的民族传统所具有的多样性。也就是说,对过去文学的发掘可以拓宽文学视野,从以往对过去文学的轻蔑态度转变为赞赏,这一转变过程与原始主义观念倾向的流行密切相关,这种观念将古典时代抽象化、永恒化、理性化并以之作为所有时代的判断标准。叙事性的文学史成为可能有赖于将历史意识贯彻始终。

可以说,18世纪代表了这种转变的过渡,一种关于新观念和标准的新颖性意识渐趋强化,新的概念开始逐渐弥漫以至于最终改变了关于文学知识的传统表述。而18世纪显著表现出的新的因素实际上甚至在17世纪后半叶便出现了。

首先,17世纪后期,源于经验主义感觉论的审美的心理学化进程,文学批评的主观性得以显现,在这种观念看来,作家应以取悦读者为己任,实际上质疑了所谓艺术法则的“普遍有效性”⑧,支持了一种考虑到具体时空的新标准,文学与环境的关系开始被意识到。

其次,对文学与具体时空环境之间关系的认识表明17世纪后期开始对“个体化”有所关注,与“个体化”相关的“原创性”以及“天才”诸如此类的术语可以追溯到17世纪中,而“时代精神”这一培根曾经使用过的概念,在屈莱顿这里再度出现,并且与他对于历史个体化的认识直接相关,认为“每个时代中的天才都是不同的”⑨,关注点有所差异,但在一个时代中天才在兴趣方面具有普遍一致性,在屈莱顿看来,自己所生活的时代中吸引天才的无疑是自然科学,实际上,这里,他强调的是天才与时代的关系,他假定天才或者具体到获得成功的作家与其所置身的时代有某种和谐,关于这一点,韦勒克认为屈莱顿以此暗示了“诗人代表自己的时代和民族”⑩。

再次,17世纪的作家、批评家常常传达出对于写作所体现的独特的民族风格所具有的意识,即使关于这一点的争论往往并非是历史性的,而是出于爱国的立场,但是却对认识到文学领域中民族差异性有重要意义。

又次,值得注意的是,17世纪强调的文学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对之后的文学史研究影响很大,然而,批评家们却将给予文学以影响的环境归结为最不可捉摸的气候因素,在他们看来,特定的气候塑造了特定民族的某种性情,从而影响特定类型制度的建立,进而推进或阻碍文学发展。韦勒克特别指出,关于气候对社会的影响作为“老生常谈”,可以追溯至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古典哲学家那里,在近代以来,培根和蒙恬再次涉及这个论题,然而,最详细阐述这个观点的是伯丁,这种提法在17世纪的英国产生了回响,特别是在屈莱顿、弥尔顿的著作中,这个观点经由像丰特奈尔这样的法国批评家之手,成为了一个常识性认识。英国的坦普尔详细阐释了气候与性情乃至与社会、与文学之间的关系,并以此分析了英国喜剧的优越性。虽然,这个时期以气候来解释文学与真正分析社会对文学的影响有很大差距,但是毕竟建立了文学与社会之间的紧密关联,甚至这一时期有学者开始用文学来阐明社会历史,相较之下,反过来分析社会对于文学的影响时,常常显出过于简单化的倾向。

另外,发展的观念作为历史方法的核心,以动态的发展取代了对于宇宙世界的静态认识,它为描述解释文学提供了始终如一地前进这样一种认识,对抗以往流行的将宇宙世界的进程描述为普遍衰败景象的认识倾向,后者的影响力甚至直到18世纪后期还未彻底消失,17世纪后期不少作家、批评家信奉进步的趋势不仅存在于自然科学,而且艺术的繁荣也证明了人类的普遍进步。这个时期,沿用了人类制度、艺术类型与自然界动植物之间的生物学比拟,这种比拟易于导致古代的循环式进步论,屈莱顿运用这种比拟评价了英语诗与拉丁诗,“正是这个生物学比拟,驱使他无情地将乔叟轻视为儿童,而将斯宾塞视为一个不成熟的青年”,以此暗示了相较于拉丁诗,英语诗所具有的优越性。

17世纪中进步论这一19世纪进化观的萌芽,对未来文学史的兴起而言至关重要,但是对进步观念的声称是非常偶然的,很少应用生物学比拟去阐明文学的发展进步以及文学总体上的增长趋势。值得注意的是,坦普尔将文学置于进步观念的基础之上,概略地描述了文学的历史,着重于其间的变迁,突破旧式人文传统,拓宽了文学视野,在坦普尔这里,无限进步的信念驱使他很大程度上成为在文学研究中运用历史方法的重要先驱。而在这个时代的批评家中思想较为保守的莱默,尽管坚持为新古典主义的严苛的非历史标准辩护,然而由于强调了普罗旺斯诗歌对现代诗歌所具有的重要的源头性意义,他的研究工作显现出宽泛的文学眼界,将视角深入中世纪,实际上涉及了后世浪漫派所关注的主题的起源,注定成为18世纪末以后文学史的核心议题。

结语

总而言之,17世纪的作家、批评家们所论述的问题从整体上看相互之间缺乏关联,而且并未呈现系统性,有的观点甚至是作为附带性评论随意而发,对所涉及问题的未来影响也没有清晰的意识,但是,正是这些现在看来可能是过于博杂的、偶然而发、不成体系的观点、建议,为后来文学史的兴起开辟了思想空间,后来的文学史研究所涉及的核心问题几乎都能从17世纪见出端倪。

(作者为北京外国语大学在站博士后、讲师;本文系2013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科学的权威化与‘文学史’的西学东渐”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3YJCZH279)

【注释】

篇8

翟永明的诗歌具有强烈的画面感,此种风格的形成与她喜爱美术造型艺术有关,它们不仅可以直接进入诗歌的躯壳,而且让诗人将日常事物艺术化,深深地影响着诗人的语言和思维。“各种语言都可以经过诗人的特殊处理成为一种诗意的语言,能够构成你写作中新的一种语言方式。”[1]翟永明选择名画《富春山居图》作为吟咏对象,即是选择了一种能够进行自我表现的语言。当代人对于《富春山居图》推捧式的评价已然建构起一套公共话语,艺术本身退居其次,更多的是对前人汇评的因袭,画外因素居多。这幅作品超凡脱俗,对后世影响巨大,但历经劫难、真伪难辨的承传波折。特别是散落大陆和台湾两地、一朝合璧的美谈,为它平添了不少传奇色彩。以这幅画为母本,各种形式的临摹创作、再创作不计其数,像由刘德华主演的同名电影这样的现代传播手法,无不是借其名气进行的商业炒作。似乎翟永明不失时机地加入了这场沾光闹剧,写出了这么一首长诗。朗诵,排演话剧,发表出版,创造出了更多的衍生物。从美术史的角度发掘,从艺术审美的角度解析,或者从学术角度评价,笔者认为一般的文字就足够了,恰如诗人在注脚中提到的仔细研读过的某位学者的文章。学术文章也是一种创作。寄望于运用诗歌形式做出学术文章那样透彻的解读是不可能的。对翟永明来说,画作只是诗歌所凭依的对象,它打开了诗人的想象,开启了诗人情感喷涌的闸门,让她找到了宣泄的出口和方式。当然,《富春山居图》通过诗人的创作或许也会传达出更多的意义,被赋予前所未有的价值和现代内涵。但它更应该是托起文字的一道深远的文化背景。翟永明不是乾隆爷,后者面对真假《富春山居图》竟然颠倒是非,故意混淆真伪,画作也就难逃史上最有名的“点赞狂人”到此一游、御笔题诗的厄运了。

翟永明不想作一首题画诗,却也有几分相似。题画诗无非表达看画人画里画外的观感,如同乾隆就事论事的点评,郑燮民间情怀的寄托,徐渭明珠投暗的感喟,抖擞抱负或者向往隐逸,抬高溢美或者贬低指摘,皆题中应有之义。“走过拇指大小的画题/走进瘦骨嶙峋的画心/我变成那个浓淡人儿/俯仰山中/随黄公望 寻无用师 访富春山/”(第一节)。长诗随着画卷的展开同步起势,诗人便迫不及待地闯进了画面。不过,诗人对绘画内容的直接描述少之又少,只写了总体印象,大肆渲染的是其主观情感,画作本身反倒成了夹带之物。在诗人看来,这幅画不仅仅画了山水,而且画了数千年的历史,里面凝聚着征服一切的时间力量,滚滚历史长河中的政治、文化、人物及其人生世相尽收眼底:“我们熟知的中国故事:政治、道家、渔樵、归隐/多少人争相说过,我们时时记起/”(第二节)。诗人重在捕捉画外之音、书写韵外之致,对于画作本身的美没有再行重复,表达震撼的感受。可见诗人不甘于做一个诠释者,这本来也不是诗人的任务。她想象着黄公望作画时的情景,想象着画家所处的那个时代,想象着那个时代的人的活法,进入到画家的内心世界,精骛八极,心游万仞,写下了这首诗歌。因此,诗歌内容相当含混复杂,特别是涉及这幅画作的一些背景资料,诗人不得不采用脚下注解的方式予以说明。诗人自以为读懂了黄公望,既来自个人超常的艺术感悟能力,又来自为创作此诗对画家及其作品所做的充分的资料搜集和实地考察工作的自信。而要读懂翟永明的诗,似乎我们还要从诗歌的边缘地带寻找证据――这些注解文字也是伴随着这首六百多行的诗一起组成此书的重要部分。

这首诗歌传递出的主题蕴涵很大程度上来自于画外。缘此画作,诗人信笔生发,进行了跨越时空的古今中外的比照,纠结于“过去”与“现在”的对立。“有人在一旁说:/‘中国望向过去/美国望向未来’ /”,“我在‘未来’的时间里/走进‘过去’的山水间/”(第三节)。她从古代走起,不辞辛苦,一直穿越到现在,对知名人物(严子陵、宋徽宗、文天祥、坡、李清照、赵孟\)的点名,或气节高尚的,或才华横溢的,可能带有很大程度的自拟性质,更多的是对传统文化思想中精华部分的赞美。反观当下,在诗人眼中,人在网络场域中已经变成虚拟之物,何况是沙化矮小的精神思想。传统文化的精华与糟粕在当下商业时代不辨良莠地被叫卖。诗人以现实生活中上当受骗的经验说明,现代商业手段根本不能复原过去,比如画家笔下草木葱茏、山川纰缪的世界。与古代人的生活相比,当代人毫无浪漫可言。人类的生存境遇特别是自然环境的恶化是不争的事实,“塑料袋”取替了“有机物”,网络代替了现实,在这个无所不在的“机器复制时代”(瓦尔特・本雅明语),诗人发出了“我们的生活目前与植物无关”(第十六节)的叹息。“二十一世纪的新风景”(第二十五节)是建筑师明星化,阿里巴巴上市,席卷全球的商业浪潮既是表象更是本质。羲皇上人般的日常与当代人争名逐利的庸俗生活相比显示出巨大差异,令人痛心疾首。这是翟永明写作此诗的一个重要出发点,是她对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现代化进程所作的集束性思考。诚如批评家所判断,风格多变的翟永明越到后来越对现实生活表现出强烈的关注,批判性话语相应增多。为了达到深邃的批判效果,“翟永明在这首诗中将诗、文、笔记、随笔、自我阐释融于一体,试图形成一种新的试验文本,一种对艺术作品的互动式的艺术批评关系。”[2]诗人甚至将广告语、解说词、自作旧体诗引入,将中外艺术家的名言拼接成诗句,触目可及,信手拈来,一股脑儿投进了思想的熔炉,冶炼成翟式制作的诗歌语言。

除了对形而下的世界表示反感、反对进而反思,诗人还对生命本体产生了切肤的感悟。当然,生命依附于时间。“人生如流水线流转/……唯有机器不停地运转/”(第八节),“作为一个时间穿行者/我必然拥有多重生命/”(第九节)。诗人的生命体验有着多重参照,以黄公望,以帝王,以古人类,以神游天地间的另一个“我”,以山水地理,每一层凝视都让诗人感到个人生命的微小渺茫、无足轻重,最终萌生了甘愿“逃亡”和“隐去”的奢念。她决心逃离现世的“丛林法则”,将自己放置到自然法则的轮回中,与自然万物化为一体:“进化论输给食物链/一物降一物/时间降住所有/”(第十一节)。“时间降一切”,诗人一再强调说。“逃遁”,也是长诗的一个关键词。虚无幻灭感顿生。鲁迅说过,中国文化的根底全在道教。至少道家的“齐物”思想在翟永明身上体现得非常显豁。面临来自“此物”的重压,人要么变异,要么逃遁,与“彼物”为伍。至此,诗歌回到了黄公望遭遇过挫折的人生轨迹。这位老者自我放逐,笑傲江湖,超脱空灵的精神境界涵化出这幅千古名画。其实,在诗歌起笔,诗人就凌虚高蹈,又一步步跌落到人间日常中去了,到后来造成了精神分裂。“从来没有生过、何来死?/一直赤脚、何来袜?/在天上迈步、何来地?/在地上飞翔、何来道?/”(序诗)。笔者看过这首诗的剧场表演,声嘶力竭的效果令人恐惧。在诗人看来,黄公望的生命形态在绘画的空间维度里得到了具体的展开呈现。“我就是山 山也如我/我的心先于我到达峰顶/”(第二十六节)。这些词语想要具体落地并不简单。“通过写作能够表达自己的想法,也能够感觉到自己的存在。我有时非常虚无,需要一个东西来支撑自己,使自己不觉得是行尸走肉。诗歌正是起到了这样的类似宗教的作用。”[3]这首诗很好地阐释了翟永明的诗歌观和人生观,它首先丰盈的是诗人自己,是诗人走向哲学终极拷问之旅途中的一辆长长的列车。

翟永明20世纪的诗歌曾经表现出十分猛烈的女性意识,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形形的女权主义的泛滥,女性意识的表达策略做了淡化调整。但是作为一个女诗人,翟永明无法摆脱天赋的女性身份。过去曾经给她带来叙述的便利,带来过耀目的光环,但是今天可能已经成为一种鸡肋般的困扰。她在这首诗中主动交代了这种唯恐不被读者识破的感觉。诗歌行至第二节和第三节,她在注释中说,她“故意使用了一种中国传统中由男性定义的诗学语言,因为在黄公望的时代,女性是没有自己的诗歌语言的,她们在写作时只能模拟借用传统的男性诗歌语言。”“而在之后的第六节中,我让诗歌的女性气质彻底地跳脱出来,让诗歌展现出新诗人自由和宽阔的一面。”(注释第七条)这一番带有女权色彩的论调姑且不论是否正确或公正,显然诗人固持着非常自觉的或者说是惯性的识见,在女性意识支配之下,她观看世界的眼光总是充满了挑衅,似乎整个世界都以傲慢与偏见相迎。其实从一开始,当诗人的目力触及画面,或者在这之前的写作准备工作中,她的眉目举止已经暴露出难以遮掩的性别差异。如果必须要对性别做出区分的话,诗人虽则可以蓄意乔装或回避,都不能真正地做到成为假想中的自由女性。单是从这首诗歌的内容和语言来讲,诗作者是何种性别没有多大的不同,甚至没有多大的意义。毕竟,翟永明首先是以一个观赏者的角色靠近黄公望及其画作的,如果以女性的视点刻意放大性别主题,难免有选材失当、为赋新词强说愁的嫌疑。当诗人一再提请读者注意这一点的时候,我们的脑际间突然浮现出一个长着胡须的女人。尽管她以为细腻的观察和丰富的表现力是女性的特长,毫无来由地插入了“一位早逝的女孩”(第十九节),即使她说“我以女人的形象走在云水间/以女人的蒙太奇平拉推移/”(第二十一节),也不能令人信服诗人就是一位现实中的女性。在当下的诗歌创作中,多少男性诗人假借了女性的前身,或者胡子拉碴却分泌着女性的荷尔蒙?

从身体到精神的双重叙述,在以我观物的过程中,翟永明的女性身份使她扮演着女巫的角色,对眼中看到的一切进行附魅,施加蛊惑。女权主义的旗帜倾斜之后,宣扬者需要重新回到人的定义上来。“第二性”“他者”不过是矫枉过正之后的自制身份。《女人》时代的翟永明一去不复返了。作为评论者,当然可以通过这个标签发现诗人的独特之处。始终处于先锋位置的翟永明本不应该是那种人。“翟永明诗歌写作一直不曾固持于简单的题材和风格预设,而是通向使她写作的生命源始力量和语言的自觉。就此而言,与其说她是‘诗人中的女性’,不如说她是找到了个人心灵词源的‘诗人中的诗人’。”[4]这位逝者将诗人的伪装剥离下来,是相当明显的。在笔者看来,翟永明是在故意制造性别陷阱,自己却在享用多重性别的套餐,她知道我们爱吃哪一口。古往今来,关于《富春山居图》的评价多矣,它本身的艺术造诣和精神旨归是不分性别的,而以同步创作的手法做出如此繁杂的阐释的恐怕只有翟永明一人。向好一步说,这首长诗并没有亦步亦趋,不像小学生以拙劣的笔法效法黄公望,而是一种超越时空的另类创作。有人说,翟永明在近30年的每个时期都引领诗坛,原因“除了超人的想象力、较好的悟性外,最主要就是不懈的求新、求变精神”。[5]大概这跟性别也没有多大关系,翟永明以先锋为旗的诗歌理念决定了她能够随心所欲、游刃有余地处理诗歌的诸般关系。笔者始终认为,假如不在页下添加过多的注解,这首诗可阐释的空间会更广阔一些,只是如此一来,凑成一部书就显得更加勉强。

翟永明的诗歌创作经过了峰回路转、惊心动魄的变异过程,但从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对现实的关照、批判、反思的原因也在于她的本土经验增多和中西比较意识增强。回顾翟永明的诗歌创作道路,她的写作有标新立异但开风气的先锋意识。但是从这首长诗来看,还是存在着不少值得探讨的问题。首先,她对现实的批判没有达到新的高度,面对的还是其他作家和文学作品惯用的素材。批判如果达不到一定的深度,即使堆积的素材多么繁多,语气多么沉重,情感多么痛心疾首,只能是空有架势,如同强弩之末,实际上没有多少力度。无论是与90年代以来的批判性写作相比较而言,还是纵观翟永明自己的创作,这首诗都没有实现对他人和对自己的“超克”。从诗歌的精神风采和内蕴来说,缺少独特性,或者说它仅是对诗人自己个性特点的一种复制,只是形式上的一种“创意写作”,其本质不在诗歌本身――但不失为是对过去一个时期内相同题材诗歌创作的总结。在这首长诗之后,恐怕翟永明的创作将转向一个新的探索。其次,“跑野马”现象严重。晚年的黄公望受委托创作《富春山居图》,他的艺术理念决定了不会创作应酬之作,而是将其当成一次全新的艺术登峰。为了创作这幅画,他朝思暮想,构思数年,边创作边外出云游体验富春江两岸的山水之胜,考察写生,前后倾注了七年的心血方才完成。这幅画的一草一木一水一石都是精心选择和细心描绘的,整体有着宁静平和的稳定风格,同时富有节奏感,连绵有气势,“景随人迁,人随景移”。翟永明的这首长诗则呈横冲直撞、泥沙俱下之势,许多意外的硬性插入显得突兀,令人猝不及防。比如有几个部分是对诗歌创作、批评家的议论,虽然涉及面广但显得格局逼仄。为了解决各部分内容的衔接问题,很明显可以看出各小节大多不是集中某个主题展开,而是将核心内容强行分割,前后分置在两节中。如果随着长卷的舒展,诗人欣赏画作的线索更明晰一些,可能会让诗歌更流畅,主题更为突出凝练。再次,画是干净的画,但诗不是干净的诗,这是上述问题带来的后果,也是当下诗歌创作的一个通病。如果说粗粝、拖沓、随意是它的风格,显然与画风不搭。该诗也没有创造出崭新的诗歌意象,没有对个人的意象系统进行丰富拓展,这是令人遗憾的。先锋不能老玩形式技巧,主题内容的变法至关重要。不是最后――最大的不足是缺乏与黄公望的艺术对话,画作与诗作在各说各话,隔空以脊背相对。黄公望那么一个大画家,通过绘画把自己的世界观感、人生理想、艺术理念都含纳进去了,诗人仅仅站在观者的位置表示应和,艺术创作上没有碰撞、沟通、交锋,没有平等对话的欲望,只能说明诗人对画作的理解还不够深透,仅仅是借题发挥而已。

关于当下的长诗写作,有人指出存在着如下问题:“一是长诗文体创新的华而不实,他们所实验的元诗歌写作、史诗写作、地方志写作和百科全书式写作,均显露出勉力而为的窘蹙;二是创作者艺术感知力与创造力的明显消竭,这些长诗文本的艺术水准不仅远未达至他们之前的优秀之作,且多呈粗糙生硬之相;三是诗学理念与创作实绩之间的严重脱节;四是被评价过程中过多的虚与委蛇与牵强附会。”[6]翟永明的《随黄公望游富春山》亦难辞类似之讥。批评者的违心吹捧也让诗人产生自我感觉良好的幻觉,并继续沿着错觉沉沦下去。或者,诗人应该扪心自问其创作动机到底是什么。

注释

[1]翟永明、谭光辉等:《黑夜诗人的变化与坚持――翟永明访谈录》,《中国图书评论》2013年第10期,第106页。

[2]罗振亚、李洁:《翟永明文学年谱》,《东吴学术》2014年第4期,第127页。

[3]翟永明:《翟永明诗歌及诗观》,《诗选刊》2012年Z1期,第189页。

[4]陈超:《女性意识及个人的心灵词源――翟永明诗歌论》,《江南(诗江南)》2012年第3期,第17页。

篇9

1

双凤岭是邵东县地势最高、最贫瘠之地,大兴村是双凤乡一个行政村,更在双凤岭深处。“层层叠叠的小山脉/ 是双凤大地脸上的皱纹/ 虽然看不见大兴村/ 但我知道/ 在某一条皱纹里/ 有我生了根的童年/和正在与我的童年作伴的父母”(《站在九龙岭上看大兴村》)。大兴村是什么样的?“村的四面是山/各种各样的树手拉手围成一圈/中留有些许缝隙/可以通过风和阳光/和一些零星的消息”(《大兴村简介》)。

这是湘中丘陵地区常见地形:村落在皱折深处,四周被山丘围定,无外流水系,几个池塘承接有限雨水,一弯溪水滋润一小片田垅。具体到大兴村,就是椅子山、高石头岭、张家冲水库、方塘、圆塘、弯弯溪、石板路、毛马路――这些屡屡出现在李春龙诗篇当中的地名,便是大兴村最主要地形。这是自产自足的天然体系――乡人在这里完成农林牧渔全部生产生活过程。

自给、窄狭和封闭的乡居生活,自是对山圈内很熟悉和对山圈外很不熟悉。李春龙在这里度过童年、少年,光脚只踏遍大兴村山岭田垅,还能到哪里去?山圈密闭如容器,乡中少年如容器内的热分子,碰撞、裂变、融合,只在容器内进行,还能到哪里去?倘若出去混世界,提起来时路,自会说到某省某县某乡。但他们知道,真正让自己面热心跳、喉头哽咽的,只是那众山围定的狭小区间,出了那个区间,便统统不熟悉,不熟悉的地方,哪里会是故乡呢?

隔断故乡与游子的,不是那段或长或短的路程,而是游子不再仰赖故乡――椅子山不再是李春龙的牧场,田垅收入的丰歉已然与李春龙的生活失去关联,相伴随的,是游子超然于乡人之间恩怨的情怀。游子从离乡那一刻起,故乡岁月便永久封存,不管他回乡是多么的频繁,离乡是多么的切近。粮食封存后发酵;游子离乡,以往种种被一再回味,故乡山水被记忆一一抚摸,这是另一种形式的发酵。粮食发酵可以酿成美酒;怀乡情绪入诗人之眼,便生诗意,便成诗歌。

“一条鱼突然跃出了水面/离开了水/离开了水里面的天空”(《一条鱼跃出了水面》),“高高的树上/一只小小的鸟窝/孤单冷清/还在等待着鸟回来/就像我在大兴村的老屋/门上一把锁/这么多年了/一直在等待打开”(《空鸟窝》)。鱼跃水面,鸟儿空巢,有什么稀奇?只是与游子离乡相照映后,才见出别样诗意和情怀。

“这些竹质的筷子/为一日三餐操劳/守着小小的筷筒小小的家/没有什么远大想法/出双入对/相依为命/谁也不离开谁/谁也离不开谁”(《筷子双亲》),“一手推一手喂/沉重粗糙的磨/让生活变得精细/有滋有味/母亲已经推不动磨了/那副粗糙的磨/沉重地压在我的心上”(《磨》)。竹筷,石磨,在乡下随处可见,与父母恩情相连系后,寻常木石乃包裹脉脉温情。

“哥哥――/龙伢子――/鬼崽崽――/这都是在喊一个名字/可一个名字只能紧紧关在嘴里/怎么也不敢回家”(《一个名字不敢回家》),“一块石头/打破方塘平静的表面/一阵狗叫/打破村里宁静的夜晚/一声炸雷/打破依然沉静的春天/这些打破算什么/我搬条短凳/去取挂在卧房窗棂上的镜子玩/‘啪’的一声/整整半个月/我大气都不敢出一口/更不敢正面看母亲一眼”(《打破》)。儿童哪日不犯错?一经诗人之手,一派天真顿时溢出纸外。

“我一把扯下手巾/三十年一眨眼/你躲到哪里去了/忽儿长沙忽儿北京忽儿上海/让我在村里/一片茫然/万分想念”(《游戏:摸瞎》),“我在想/要是我也能从鹰的位置看我的大兴村/我也一样会/久久盘桓/不愿离去”(《当鹰出现在村的上空》)。摸瞎游戏、老鹰飞过,寄托着对儿时玩伴的怀念、对故乡的热爱。看到这样的句子,顿感鼻头发酸,眼角潮热。我想,自己心灵深处的某一根心弦被精准击中了。经诗人之手,村中“一草一木一人一狗/一山一水一春一秋”犹如被抹上一层明艳的晖光,将大兴村照得透亮。读过之后,不经意间就会记住的。

2

大兴村之于大千世界,无异于滴水之于。李春龙10年前的决择,无异于因为一棵树木,而放弃整片森林。然而,他却写出了森林的意味,我想,这获益于他长时期的――凝视凝思。

读书有精读泛读之分。精读是选择数位名家名作,十数年、数十年细细摸索,久久凝视,以探求精义。茅盾背诵《红楼梦》,所求不外凝视凝思而已。然而,世界上谙于精读的人还少吗?有所成却何其难得。原因在于,精读名家名作之外,尚且有另一种精读――对某一题材、某一领域的精读。施耐庵请人绘水浒一百单八人画像,日日观摩;米切尔百十次出入亚特兰大,搜集南北战争和南方种植园点点信息;皆为此种精读。舍此,《水浒》《飘》难以成为传世经典。围棋有“两眼作活”规则――大龙只要有两眼,便永久存活。写作同样如此――若非两种精读交相照映,写作难以圆转如意,作品难以传诸后世。李春龙对大兴村精读数十年,对胞衣地的天然怀恋,最合长时间凝视凝思。

一般看来,大兴村面积的狭小、景物的单调、人物的寡少、与外界的隔绝,会致使题材短缺。但在李春龙笔下,却丝毫感觉不出贫乏与苍白,或因影响写作的,并非仅仅是题材的宽窄,还有视角的变化、境界的高低。一滴水再小,太阳仍可以完美投射,缸中井中,何处不见月明?

“父亲每年要烧一堆草灰/留待来年放种培蔸/熊熊火焰熄灭/一堆草灰里/有多少草的一生”(《烧草灰》)。看到草灰当中,隐含着“多少草的一生”,实际上关联的当然是多少人的一生被隐埋、被焚毁,这是以哲学的眼光看待乡居生活。

“当然啦/我守不住香味/淡淡地飘满了半个村子/我守不住风/把枣一颗颗摇下又藏入草丛/我守不住鸟/一看中就美美吃掉/我守不住自己/一天爬上爬下两三回/当然啦/我也守不住同桌的五朵/一起长大太熟了嘛”(《守枣》)。这是以儿童的视角来看待乡居生活,因此一派天真。

“是谁在上面倒水/小花是跑得最快的/一下就到了屋檐下/堂屋门口的鸡蛋枣树跑不动/急得枝叶乱抖/急得有些小鸡蛋枣单独跑了/是谁在上面倒水/把方塘和圆塘/全倒满了/满得四溢/溢满了田垅/是谁在上面倒水/临倒了才通知/害得蓑衣斗笠/根本来不及出门”(《是谁在上面倒水》)。这是用村中动植物,甚至是蓑衣、斗笠的视角来看待突如其来的一场大雨,人常说作品兴味盎然,这首诗足以当之。

总有合适视角诠释题材,就像总有合适角度撬起巨石。李春龙的诗作,无不在乡居琐细生活投以种种恰当视角,是以题材虽狭,却无逼窄之感。

3

李春龙的诗咏物皆微细,取景皆惯见,论事皆寻常,然而这些寻常事物,常常牵系着宏大永恒的主题,或是感人至深的情怀,或是观之忘倦的真趣。

“再顽强地红/红到小寒/红到大寒/还能红到哪一天/五毛钱一斤的红/真想把这满山满山的红/全部买下带回大兴村/好让这红/不白红一生”(《桔子在树上顽强地红》)。双凤多桔园,价贱年份,农人只能任由它们自生自落,常常到了隆冬,桔园仍一片荼灿。诗中“立冬”、“小雪”、“大寒”等六个冰冷时令,揭开满园火红背后的凄凉――桔子已等了太久,已等不了多久。诗人最大愿想是全部买下,不让它们白红一生!

桔子无知无识,当不得枉红一生的凄凉。诗人所关切,乃是红桔一样美好而卑微的人们,乃是一生顽强挣扎、苦苦等待,却等不来命运眷顾的人们。满山红桔牵系的是“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悲悯情怀,牵系的是人道与天道之间的永恒命运。

这样的诗在李春龙笔下俯拾皆是,如前文提到的《筷子双亲》牵系父母深恩;《游戏:摸瞎》牵系对儿时玩伴的深深怀恋;《烧草灰》牵系普罗大众的一生一死。醒人耳目。引人遐思。题材皆寻常,读来却每觉意思深长,可堪久久回味,皆因这些琐细题材都牵系着一种境界。

4

纪昌学射,将一只虱子挂在窗前,整日凝视,三年之后,虱子在纪昌眼中竟然大如车轮,学射因此大成。李春龙长年凝视大兴村,在他眼中,群山之内的故乡,也应当纤毫毕见、大如车轮罢。

二、墨分五色故乡明

写作是作者与读者间的一场战争,文字是作者亲遣的战士,每一个都授以使命――抓住读者。卓越将领面临一场战争,思虑极多:如战斗何时发起,主力摆在何处,前锋何处冲阵,侧翼如何穿插等等,轻视指挥技巧者,莫不折戟沉沙。写作者伏于案前,同样思虑极多:比如如何铺陈、结构;如何比兴,将境界拓至深远;如何掌控有度,隐忍不发;如何炼字炼意,以增加文字密度,增强文字张力……无论战场还是文场,技巧永远占据极重要地位。

1

综览李春龙“大兴村”系列诗作,第一感觉是他擅于铺陈:叙写颇似漫不经心,意思极浅显,却茫然不知所指;每到临近结尾,意图才倏然翻出,读者直到最后,才看出前文铺陈实字字用心,水到渠成。犹如运动员经过一段助跑后,凌空一跃,矫健绝人。

饭后姨要小表弟阳阳

拉二胡给我听

说阳阳已经会拉《二泉映月》了

我说

我想听《赛马》

――《赛马》

“到陕甘宁云贵川/顺路去看彭州的姨”,诗中第一句说远游,次句却折入姨家。

亲人来探,保险跑成,姨“双喜临门”。但欢欣未定,笔锋迅疾折入往昔:姨失去稳定工作,兜兜转转,做了保险员。

借着黑掩盖的满头白,叙事折回当下:姨离异后独自抚育孩子。

借着“看不出”三字,时间轴再次折入更深远往昔:姨曾是大兴村第一个女大学生。

行文至此,作者意图似已明晰:叙写时代背景下,早年天之骄子的生活轨迹。当叙事再次折回当下:主人抚琴娱客,已无半点意外,读者只待曲终人散,全诗收结。

就在读者了无期待之时,“《赛马》”倏然翻出,读者眼前一暗!《赛马》?什么情况?为什么要听《赛马》?

最后回过神来,才看清:姨的境况让作者心内凄凉,不忍听沉郁烦忧的《二泉映月》,也或许他是想借轻快明丽的《赛马》给姨带去片刻欢愉。

《赛马》一出,读者才明白,全诗主题乃是浓浓亲情。亲情让作者旅途折入姨家,让作者看到姨欢欣背后的沉重,看到姨黑丝下的满头白,看到姨今昔的落差。正是亲情驱动视角在时间轴上反复折旋,文字由此显出吞吐闪烁的神韵,犹如长龙行于天际,但见鳞甲灿然,莫能预其行止。

李春龙最擅这种风格的写作,像《枣树寄》《游戏:摸瞎》《烧草灰》《打破》,莫不如此,其中《枣树寄》尤值一提。诗人叙写爷爷遗下一棵鸡蛋枣树,自己又栽下五棵。后来,老枣树枯死,进入灶膛,化为火焰。新的枣树有朝一日自会重复老枣树命运。在叙写将终之际,作者代枣树给后来者写下企望:“未来啊请记住/读完信后记得点燃/那是我寄给你的/最后的温暖”。读者直至最后才看清全诗主题是写先人对后世的遗惠,略无存留,代代相传。

2

写作常常关涉到表面的文字修饰和内部的结构设计,武者云“内炼一口气,外炼筋骨皮”,在写作上同样实用。

她们把粮食和营养和金黄

都献出来了

可当我习惯性地靠上去

躺在她的怀里时

草垛又把仅有的体温给了我

――《温暖的草垛》

先看内部结构。诗中首起“秋天的月光明净而有点凉”极自然,并为全诗成功做出铺垫:因为“月光明净”,听到“外婆又在喊我”,作者目光越过田垅时,极自然落在草垛身上;因为“有点凉”,“我习惯性地靠上去” 无丝毫突兀。上段月光“有明有暗不太均匀”,为下段草垛“有些摇晃有些站不稳”埋下伏笔――全诗两段前后勾连极紧,流转略无滞碍。因为前文的自然铺陈,末尾以警醒句式将全诗境界陡然拔起,而略无牵强。从结构看,全诗实无一松懈处,无一生涩处。

《诗经》以下,比喻成为最常用修辞手法。但比喻其实不易――为一事物寻找喻体,犹如在广袤宇宙探寻它的另一面,若非形神俱似,不能称为上乘。从文字修饰看,诗中将草垛与外婆相喻,妥帖无比。

草垛前身是水稻,曾经青翠葱茏,曾经稻子满腹,与外婆几无二致。稻草失去水分,重量减轻,在野风中轻轻摇晃,与气血两亏、举止颤巍的外婆如出一辄。

清冷秋节,干燥松软的草垛是田垅中最醒目温暖去处,徜徉野外的人会习惯性地靠上去,小作休憩。年轻辈寄身他乡,身虽处闹市,心却如徜徉旷野,温暖只在重山之外、亲人之畔,但有归省,自然习惯性地靠上去。

草垛献出金黄和营养后,给怀中人的温暖其实有限。外婆已然老去,一生精华,尽已贡献,就像诗中外婆招待外甥,只有粗砺的红薯而已。

外婆是儿童最温暖去处,是人一生最温暖记忆,是堪与母子比肩的人伦奇缘。诗人就近取譬,使人与物悄然际会,使本无法捉摸的情怀如在目前。

再如《柴的心里藏着火》:“柴喜欢晒太阳/柴把太阳光一点一点收起来/一身热呼呼的/下雨了/柴就移到屋檐下/柴其实并不怕雨/柴经历的风风雨雨还少吗//就是这些不起眼的柴/心里藏着熊熊的火/随时都能拿出温暖来”。诗中对柴的描写极贴切,然而柴显然只是一喻体,本体是什么,读者只感到极熟悉,却难以握定。本体的不明,诗作显得意旨微茫,若有古人《无题》诗遗韵。

3

往骆驼身上加稻草,体积要足够大才能压倒骆驼,如换成黄金,则不起眼一块就可能成为骆驼不可承受之重,原因在于密度的不同。文字同样有密度,一定数量的文字翻迭出层面、涵义的多寡,就是文字的密度。所谓炼字炼意,往往是将篇幅尽量压缩,将涵义尽量扩张,以达到密度的尽可能增加,张力的尽可能增强。

二伯父清早出门

归来已是黄昏

“在哪里都是过日子”

二伯父说话语速比较快

“虽然我身份证是炎陵县三河镇石潮村人

但我实际上还是邵东县双凤乡大兴村人“

两种口音一直在打架

一直在纠缠不清

――《清早出门,归来黄昏》

全诗以游子四十年怀乡悲情为基础,营建一堵高墙,高墙由种种不如意层层砌就,重重迭迭加深游子怀乡所能累荷的涵义,成为不可承受之重。

第一段:“1968年”,“”第三年,游子第一重不如意;“春天”,游子在最有希望季节离乡,第二重;“饱饭”,游子出门,但营一饱,暗示忍饥已久,第三重;“清早出门”,游子一夜反侧,无计留乡,第四重。

第二段:“2007年”,四十年未归,第一重不如意;冬日回乡,第二重;“归来黄昏”,第三重;50年一遇大雪,第四重;发白如雪,第五重。

第三段: “辗转”,喻漂泊已久,第一重不如意。“嫁”,喻苦无所依,第二重;寡妇有两个女儿,家庭复杂,第三重;不到60岁不准返乡,第四重;早早做了外公,喻寡妇老大,第五重。

第四段,写伯父对四十年际遇显出四重不释然:“在哪里都是过日子”,是重压之下自遣之辞,第一重不释然。“语速比较快”,不愿对过去多加措意,第二重;不承认他乡身份,第三重;口音打架、纠缠不清――第四重。

不能释然,是心境的悲,是际遇之外另一层面的悲,际遇的悲只有投射到这个层面,才算落到实处、落到深处。行文至此,游子重重悲苦,由始而终、由浅而深、由外而内,层层递进至游子内心深处。

全诗240字,将十数重不如意像砌墙一样,迭加到游子怀乡悲情之上,密密层层,重重叠叠,随着墙壁高起,读者的心次第下沉,至一空荡荡无着落处。

4

写作者总希望自己能以最少字数显示出最多、最深意思,因此分外讲究陈言务去。去陈言之外,古人也讲究“不着一字,尽得风流”,李春龙称之为“引而不发”。他这样解释:两军对垒,一方卓立战场,弓箭尽数上弦,蓄力待射,是最有震慑力之时。

伯父和羊形影不离

一起过了一年又一年

羊在高石头岭上吃草

伯父把草绳抓得死死的

生怕羊跑了

――《伯父和羊》

全诗叙写老年失子的悲情,悲情却无一字落实。全诗只有一个形容词――“长长”,派给 “草绳” ,也是全诗唯一落实处。其余则一片“合理”空白:

伯父手中草绳牵系着羊,草绳还牵系着什么?大家都知道,所以不要说,不必说。

伯父走不动了,羊如果再跑了,怎么办?大家都不愿意往下想,所以不要说,不必说。

白发人送黑发人的苦痛,如天上高悬的日月,大家都看得见,所以不要说,不必说。

这一切,诗中未有一字落实,唯其不落实,悲情才如水银泻地,充塞字里字外。可以想像,这一切只要有一处落实,一字言诠,全诗必失去全部蕴藉。犹如气球凌风翩翩,纤针轻挑,顿时失去丰盈,落入尘埃。又如围棋下出愚形,枉用子力,棋力必落下乘。

对于大兴村的小,李春龙有直接指出――“村太小了/月光把一切都看在了眼里”《月光把一切都看在了眼里》。我想,李春龙诗中所说的月光,就是他自己。游子之心,像明月一般,时时照耀在故乡上空,故乡在游子心中,明彻如昼。游子把自己所历所感所思,墨分五色,变成文字,也让诗人故乡在读者心中明彻如昼。

三、不是结语

诗人多有以苦吟著闻者,“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的待遇向来只由诗人独享;“富于万篇,贫于一字”的煎熬向来只由诗人承受。用心专一,凝视凝思,实为作诗不二法门。从这个意义上讲,无论写作还是成就事业,所选题材、所选领域的宽窄并非重中之重,凝视凝思才能成其大者。

文字技巧是一池春水,深邃无极,先秦诸子、两汉文赋、魏晋风骨、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出没其间。每一个写作者都是在这池春水中畅游良久,才拿得动那支彩笔。就中国历代诗歌而言,向来以“无一字无来历”为良训,追求文字平易,寄意深远。李春龙的诗无晦涩语、无骄矜语、无玄幻语,我想,这是师法中国历代名家名作而来,是写现代诗的正道,诗不能因为新旧的区别,而割裂写作技法的传承。

写诗是文字写作当中的屠龙技,说它是屠龙技,是因为诗要以极有限字数,造就万千气象,倾倒万千读者,犹如讲演人以一分钟演讲来造强劲气势,征服万千听众。写诗难度之大居所有文体之冠,或与此有关;诗歌成就的难以取得,亦或与此有关。多年凝神诗歌,以《陶渊明集》为枕边书,李春龙如在深山苦练多年屠龙技的道人,手法眼光境界皆有,完全有理由期待他笔下飞出满天星光一般境界更为高远之作:

上有满天星光

躺在几十年前出生的

雕花木架子床上

怎么也睡不着

望着床上面的杉木楼板

楼板上是黑瓦屋顶

篇10

香港,一直以来是一个在创意设计上屡屡给人惊喜的城市。一个市场发达的商业社会中,设计产业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作为生活在这个城市中的一员,可以体会到这份态度,这也是城市发展成熟的标志。很多人来到香港旅游、购物、吃美食……看到香港的本土品牌林林总总,有些产业甚至蜚声国际,设计师在这样的环境中有很大的锻炼和挑战。无论是流露出旧香港情怀的“爱在大街小巷中找你“,还是造型细致精巧、寿命长久的“瓶中森林”,抑或是专注于创造独特的蜡烛体验的BeCandle、奉行“玩味追随功能”的COUCOU手袋,背后都有”DESIGN BY H.K“的烙印。是什么让这些创意在以高效和金钱为标杆的香港生根发芽?这些创意人又是如何成功将艺术与商业结合的?本期专题为大家一一揭晓。

香港是一个逼迫大家勤奋工作、努力用脑的地方,而且“用脑者”条件优越。所以在这块不大的土地上,能表现出非常优质的城市管理、组织,以及活跃浓郁的创意氛围。

香港是名副其实的创意沃土。其一大优势在于国际交汇,由于特殊的历史背景,她拥有广阔的国际视野和国际交流平台,身处多元文化融合的大都市,香港人在文化视野、思维方式上都比较开阔而灵活;他们自幼沉浸于高端品牌零售市场中,对于品牌和设计的把握更为准确;而且,这是个现实的市场,一个点子不赚钱,很快会被无情地淘汰。但它没有条条框框,只要你敢于尝试,任何创意都可以。

另外,香港政府对于创意产业的扶持同样功不可没。香港政府对于创意产业非常重视,出台的相关奖励、鼓励政策有力地推动了本土不同设计领域的发展。

2009年,香港政府专门成立了创意香港办公室,将政府内部与创意产业相关的部门都集中在一起,为寻求帮助的企业和机构提供一站式服务。香港贸易发展局则为创意产业提供宣传和推广平台,并协助企业向香港之外的地方拓展。2002年,由业界支持下成立的非牟利机构――香港设计中心正式成立,担当政府策略伙伴,以推动香港成为亚洲设计之都为目标。提倡广泛及策略地应用设计为企业和社会创造价值;推广及表扬杰出的设计;以及教育各界专业人士和公众,让他们加强透过设计与创新的思维,促进社会各领域可持续发展。

如果追溯历史,香港现代设计仅有40年历史,但在短短时间内香港设计已取得骄人成绩――或屡获奖项,或在商业上十分成功,或打破传统,一切都在说明,设计不但对服务业、工业和制造业有所裨益,它更是香港迈向知识型经济的重要元素。

如今一群香港设计大师已经在亚洲甚至世界起到举足轻重的影响,他们惯有的融合中国传统元素,并通过再设计给予了产品新的内涵和生命。除了独当一面的设计大师之外,香港设计新生一代,积极打破传统,不拘一格,表现出极强的创创造力。下面,为大家介绍几位在历届“Design Mart”活动中展露头角的新晋设计师。

杨悦欣(Jino Yeung)

于香港专业教育学院修读平面设计课程。2008年创立喜设计有限公司Cheers Communication Ltd,主要从事品牌形象、插画工作。2010年推出自主品牌――“爱在大街小巷中找你”,该作品2011年荣获23届《香港印制大奖》纸品产品及文仪用品优异奖、第二届中华品牌插画优秀奖。

“爱在大街小巷中找你”

回味逝去的香港味道

从旧式菜档到港式烧味店,从刻字印刷到椰子糖制作,一间间小店、一种又一种的手工艺,散发着难以言喻的怀旧气息。

有人喜新厌旧,但也有人念旧,店铺虽然旧,但点点滴滴都充满人情味。“旧区是历史、文化的孕育地,旧区保育不只是保护区内建筑,更应是保存区内文化及具特色的店铺。大角咀,昔日的码头、重工业之地,50年代开始慢慢转为工业住宅混合地,随着市区重建发展,如今区内酒店、屋苑林立,愈来愈多中产家庭迁入大角咀。旧式老店处于新旧夹缝间,面对社会变迁,似乎难以避免地走上没落的道路。”创作者杨悦欣深入大角咀,接触不同的商户,以插画、立体照片模型(fotomo)等创作形式重现区内的老店情怀,以不一样的方式让更多人了解这个城市、了解保育的重要性,齐齐爱在大街小巷。

“爱在大街小巷中找你”立体月历每一个月绘画了香港大街小巷的一种传统行业,当一个月结束而撕下该月份的纸卡时,立体的香港大街小巷市区效果即时出现,提醒了大家香港本土的传统行业随着时间而淘汰。这个月历有座台及挂墙两种用途。杨悦欣希望藉由这个月历带出保育本土文化的意识,及对香港大街小巷上一代努力的专业人士的一份致敬。

Q&A

BOSS:“爱在大街小巷中找你”最大的亮点是什么?

杨:这是一个从心引发的项目,内容包括了文化、保护、人情,创作和工艺。最大的亮点是记录了每一个香港街坊的故事,透过插画摄影创作出立体纸产品,引起人们的共鸣,更加关注香港旧区保护。

BOSS:您设计这样一款产品的初衷是什么?

杨:香港因为经济发展,消失的人与事越来越多,除了想保留硬件的东西(如街道、建筑物、家具……),更需要保存软件(人情味、故事和人与人的关系)。我们利用自己的艺术角度,创作富故事性的产品,保存最有价值的人情味。

BOSS:如今,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多元化、个性化,“爱在大街小巷中找你”如何立足市场,获得客户的青睐?

杨:这是一个会说故事的产品,展示了不同街坊的生活态度与工作热情,客户从中可以看见更立体的香港本土文化。游客会视它为一个香港故事缩影,老街坊会视它为活生生的记录,年轻人会视它为一个历史参考。

BOSS:能否给我们的读者预测一下“爱在大街小巷中找你”未来的发展趋势?

杨:未来,我们会发掘更多有趣的大街小巷,找寻故事,除了纸品,更会发展其它产品。餐具是我们未来的目标,希望通过餐具的设计在饮食中享受香港情怀。

查理・嘉仪(Charlie Kayi)

曾获得多项设计大奖,对创作充满激情,拥有七年以上为国际钟表珠宝品牌提品设计、品牌策划和市场营销的经验。她梦想成为一个有影响力的企业家以激励年轻一代敢于实现梦想。

Delication

瓶中森林,趣味DIY

“致尚创作”是香港一家致力于创意和时尚创作的品牌馆,目标是透过推广精致的生活品味、注入高增值元素和可持续性的概念,藉此提升香港品牌在国际市场的地位。

“瓶中森林”模拟地球的迷你生态系统,透过研究植物属性和护理方法,测试和选购种植材料、泥土分层和气候分析,更跳出一般盆栽种植的模式,解决一般人认为种植是麻烦和老气的观念,重新设计一个容易打理,造型细致精巧,寿命长久的时尚盆栽。

Q&A

BOSS:Delication最大的亮点是什么?

嘉仪:我们的亮点是能够产生品牌,并且注入精致的生活品味、以及注入高增值元素和可持续性的概念,藉此提升香港品牌在国际市场的地位。

BOSS:您设计这样一款产品的初衷是什么?

嘉仪:“瓶中森林”的构思概念来自“植物杀手”,我们跳出一般盆栽种植的模式,用超过十年的时间做了大量的资料收集和研发,再配合造型及品牌设计整合,重新设计了一个永生的盆景。

我们亦开办创作坊,让更多人去认识及亲自制作属于自己的“瓶中森林”。

BOSS:如今,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多元化、个性化,Delication如何立足市场,获得客户的青睐?

嘉仪:我们提供持续高效的设计、生产和品牌营销服务,帮助企业从市场中建立差异化的产品和服务,从品牌和营销策略的创作、产品设计开发、品牌工具的设计和生产、零售环境展览摊位、照片和视频的创作、公共关系和广告的管理、通过网站和应用程式设计,一应俱齐。

我们相信我们有提供多元化品牌服务的能力,加上我们对全球性设计美学的专注是我们在生活品味市场内独树一帜的原因。

BOSS:能否给我们的读者预测一下Delication未来的发展趋势?

嘉仪:Delication会继续向可持续发展方向进发,开发更长远更优秀的产品,“瓶中森林”是我们坚持可持续性发展的品牌代表。未来我们打算开拓更多与企业合作的项目,包括盆景到会和租借服务、橱窗装饰、植物艺术装置展览等。所以无论在社会作用、市场表现,还是市场潜力方面,这些产品的爆发力都是非常强劲的。

BOSS:在您看来,DESIGN MART是怎样的一个平台?

嘉仪:它是一个给充满创意及理想的人的一个开发点,借着这个平台可以让他们尽展潜能及锻炼,为开拓本地及海外市场作出关键性的准备。

曾首彦(Xavier Tsang)

产品设计师

毕业于香港中文大学创新与设计工程系及意大利佛罗伦萨Accademia Italiana D’Arte, Moda e Design家具设计系。2010年在米兰与其他设计师合作成立Atelier Poesia诗一设计工作室并与从家具到家品等不同范畴的品牌和公司合作设计开发产品。他的设计透过从物件的造型、物料、生产模式、感观和哲学等不同方面的分析和创新,发掘其文化特性。

BeCandle

蜡烛的N种玩法

BeCandle 始于2010年,是一间由蜡烛工艺师与设计师团队合组而成的蜡烛公司。

BeCandle集合传统蜡烛工艺与现代生活设计概念,专注于创造独特的蜡烛体验,为生活带来平衡,同时为生活空间加添时尚元素。除了独特的蜡烛工艺品外,BeCandle还与来自不同界别的品牌和企业合作,举行以蜡烛为题的活动和工作坊。

Xavier成立BeCandle前,曾在意大利米兰、中国香港、大路担当产品设计师,并成立了Atelier Poesia设计工作室,他的设计透过现代诗意的手法反映着东方文化。他说,“蜡烛是人与人之间沟通的媒介,透过不同形式的蜡烛,灌注不同人的心灵,使人与人联系起来。”

Q&A

BOSS:BeCandle最大的亮点是什么,今年有哪些新产品推出?

曾:BeCandle主要是设计和制作具有艺术感的手工蜡烛,除了几个系列的香熏造型蜡烛外,今年最新推出一款以实用和玩味为主调的“蜡米”系列。

“蜡米”是由天然可持续再生棕榈林所提炼棕榈油制成的砂状蜡,只要把“蜡米”倒进安全的器皿如旧罐头中,插入绵芯,便可制成一个可不断更新再用的蜡烛。多种不同颜色的选择,加上使用者可混入自己喜爱的香熏,环保之余亦为家居增添一点气氛。

另外,我们亦会在Design Mart和法国巴黎一间艺廊的展出中,同时推出一套特别为“蜡米”设计的工具套装,是一个全新概念的蜡烛产品。

BOSS:您设计这样一系列产品的初衷是什么?

曾:设计这样一系列产品是基于一颗挑战的心,蜡烛对于华人甚至东方世界都不太流行,通常只会跟祭祀仪式有关,我希望把蜡烛的文化透过设计和不断的实验,找到切入点融入到我们的生活中,并透过不同的媒介推广开去。

“蜡米”系列是起源于一年多前在德国柏林展出的实验创作“蜡烛道”(Way of the Candle),从茶道得到灵感,透过一套特别创作的工具和仪式,把东方文化中“禅”和“分享”的概念带进蜡烛制作和欣赏中。而“蜡米”系列就是这一年来的实验,从“蜡烛道”(Way of the Candle )酝酿出来的延伸产品

BeCandle成立最初的两年都倾向于艺术摆设类的蜡烛,过程中透过不断跟工匠和工厂的紧密合作和在不同国家的交流,学习到很多蜡烛的工艺和文化。现在希望透过“蜡米”把我们的蜡烛艺术带到生活层面中。

BOSS:如今,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多元化、个性化,BeCandle如何立足市场,获得客户的青睐?

曾:现今市场上各式各样的产品应有尽有,BeCandle从开始已经没有跟着市场走,而是从细心观察思考人的生活出发,创作我们认为可行的产品。慢慢便自然形成了一套BeCandle的所谓品牌理念和个性,从小众开始一步一步把品牌传开去,亦透过社交媒体让更多人知道这个“东方”的蜡烛品牌。

我们亦先后到日本、美国、韩国、德国和台湾等地参与不同的设计和艺术展出交流,了解各地的蜡烛文化之余亦推广我们的理念。和不同界别的品牌和创作人合作推出联合产品,令受众层面更广。

BOSS:能否给我们的读者预测一下BeCandle未来的发展趋势?

曾:“蜡烛道”和“蜡米”是长期的发展创作项目,未来会不断发掘这个东方蜡烛生活文化的可能性。

“蜡米”这个系列产品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从色彩系列、香味、配套工具甚至销售模式和融入社会理念,都是BeCandle未来会集中发展的方面。最近BeCandle在PMQ元创坊开设了联营实体店GLUE,让本地大众更能体验我们的产品。

BOSS:在您看来,DESIGN MART是怎样的一个平台?

曾:我们曾参与过两次DESIGN MART,最直观的感受是,参观的客人层面很广,从内外地游客,到一家老小、设计爱好者……这是一个很好的平台,可以把产品和品牌推广给大众。我们能够面对面跟客人沟通交流,亦得到很多宝贵的意见和资讯,从而调整产品的设计和经营方向。

除此之外,有不少海内外的商店 、大品牌买家和酒店等商业客户会来物色产品或礼品,这亦为设计师们带来更多商机。

另外,DESIGN MART亦像一个本地设计师的嘉年华,来自不同范畴的设计师能互相交流,分享各自的创作和营运经验,当中亦促进了一些合作计划。

黄婉仪(Vivian Wong)

2012 年 7 月,创立COUCOU。同年,COUCOU首次落户香港,于时装店Groovy独家发售。2013 年 ,COCOU被选中参加 K11 与香港设计中心合办的Design Mart 2013 K11展览,2013 年 12 月,COUCOU参加了Detour Matters 设计巡回展览,作品于湾仔The Hennessy展出。

COUCOU

玩味追随功能的手袋

“Coucou”在法语里是杜鹃鸟叫的象声词,法国年轻人之间也用一声“Coucou”来代替“Bonjour”。黄婉仪设计的每一只 Coucou 手袋上,都带有不同的鸟的形象。“我养鸟,也喜欢鸟,我的设计灵感就是各种鸟类。”黄婉仪说道。

COUCOU奉行“玩味追随功能”(Fun Follows Function)的设计风格,为手袋注入轻松逗趣的个性。每一款COUCOU手袋努力实践实用性和功能性,比如一只信鸽图案的单肩包,缝在背后的“叶子”可以穿上肩带。此外,设计师企图突破传统手袋设计模式。除了质感扎实硬朗的“家鸟”系列,她还推出了更为柔软轻巧的“田园鸟”系列,用轻身仿皮、麻棉布料和冬日感觉的鱼骨纹羊毛,将怀孕鸭子、鹦鹉、鹈鹕和蜂鸟的形态融入各种包袋的线条之中。“我希望探索高级成衣的布料,”黄婉仪透露,“工厂认为这些轻薄的材质无法撑起来,但我一再坚持使用这种面料。”

每年,Coucou会根据不同展会的时机推出大约三到四个不同的系列,保证每次买手们看到的都是新品。最新作品是刚刚制作完毕的“孔雀”和“鸟笼”系列。

到了今天,Coucou已然“飞”入了日本、韩国、新加坡和曼谷的柜台。Coucou的设计似乎与日系美学尤为契合,在日本的买手中广受欢迎。今年年初,Coucou在日本的展会上也相当成功,到下半年,Coucou的鸟包将以快闪店的形式在日本各地的和服店内寄卖。明年则计划去到欧洲以及中国大陆。“在香港,有许多人设计手工配饰和一些小玩意,但我想做的是一个品牌,要有自己的生产线。幸运的话,希望可以很快拓展到更多市场和地区,让鸟儿筑起更多的巢。”这是黄婉仪的愿望。

Q&A

BOSS:COUCOU最大的亮点是什麽?

黄:COUCOU以鸟儿的优美轮廓和逗趣外型为创作灵感,突破传统手袋的设计模式,带来实用和功能性兼备的鸟形手袋小物,别出心裁,令人会心微笑。COUCOU于2012年7月诞生,期望将香港原创的手袋设计带到世界各地,为女性手袋市场带来别树一格的作品。COUCOU是市场上第一个“鸟袋”品牌。

BOSS:能否给我们的读者预测一下COUCOU未来的发展趋势?

黄:鸟儿是COUCOU的创作灵感,我们会陆续推出适合不同年龄层和场合的鸟袋系列,开拓不同素材和物料的可能性。

BOSS:您设计这样一款产品的初衷是什麽?

黄:创立COUCOU的目的是希望冲出手袋的传统设计框框,以鸟儿的轮廓与各式袋形融合,带来百分百原创的作品。香港是冬季候鸟栖息之所,我希望每一位拥有COUCOU鸟袋的用家,能够认识香港的这一面。

BOSS:如今,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多元化、个性化,COUCOU如何立足市场,获得客户的青睐?

黄:随机应变,推陈出新,以量产形式制造惊喜,透过与不同销售点的联乘作品,吸纳不同的顾客群。即使是同一个系列,在不同季节会出现不同的色调和布料组合,令每一个COUCOU鸟袋与众不同。

BOSS:在您看来,DESIGN MART是怎样的一个平台?

黄:Design Mart汇聚百分百香港原创的精英设计品牌,让不同设计单位互相切磋,让顾客与品牌面对面交流,带来不一样的购物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