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学化学方法模板(10篇)

时间:2022-10-13 13:20:22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初三学化学方法,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初三学化学方法

篇1

化学是一门自然科学,是中学阶段的一门必修课,它是古往今来无数中外化学家的化学科学研究和实践的成就,它编入了一些化学基本概念、基础理论、元素化合物知识、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无机物的分类及相互间的关系等知识;它充满了唯物辩证法原理和内容,它介绍了许多科学家的优秀品质和他们对事业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严谨的学风。化学对工农业生产、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具有重要的作用,人们的衣、食、住、行样样离不开化学。

化学是一门实验科学,通过化学课的学习,要掌握一些化学实验的基本技能,学会动手做实验的能力,为今后搞科学实验打下基础。而且还能提高自己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实验能力和自学能力,为今后学习高中化学及其他科学技术打下良好的基础。

2 课前要预习

上课前一天,一定要抽出时间自觉地预习老师第二天要讲的内容。学会先预习,后听课这种良好的学习方法。预习的好处很多:(1)它能强化听课的针对性,有利于发现问题,抓住重点和难点,提高听课效率;(2)它可以提高记听课笔记的水平,知道该记什么,不该记什么,哪些详记,哪些略记;(3)它可以节省课后复习和做作业的时间。通过预习时的独立思考和听课时留下的深刻印象,从而缩短课后复习和做作业的时间;(4)它可以培养自学能力。预习的过程就是自觉或独立思考的过程,长期坚持下去,一定会使自学能力得到提高。

3 听好每堂课

听课是学习过程的核心环节,是学会和掌握知识的主要途径。课堂上能不能掌握好所学的知识,是决定学习效果的关键。功在课堂,利在课后,如果在课堂上能基本掌握所学的基础知识和技能,课后复习和做作业都不会发生困难;如果上课时不注意听讲,当堂没听懂,在课堂上几分钟就能解决的问题,课后可能要花费几倍的时间才能补上。所以,学生在课堂上集中精力听好每一堂课,是学习好功课的关键。听课时,一定要聚精会神,集中注意力,不但要认真听老师的讲解,还要特别注意老师讲过的思路和反复强调的重点及难点。边听课、边记笔记,遇到没有听明白或没记下来的地方要作些记号,课后及时请教老师或问同学。

4 认真记好笔记

要学好化学,记笔记也是重要的一环。记笔记除了能集中自己的注意力,提高听课的效率外,对课后复习也有很大的帮助。所以,要学会记笔记,养成记笔记的好习惯。因此,在认真听讲的同时,还应该记好笔记。记笔记的类型有:

补充笔记。讲新课时做补充笔记,老师讲的内容是根据学生的实际将课本内容重新组织,突出重点加以讲解,记笔记是边看书,边听讲,边在书本上划记号,标出老师所讲的重点,并把老师边讲边在黑板上写的提纲和重点内容抄下来,还要把关键性的、规律性的、实质性的内容和对自己有启发的地方扼要地在书本上或笔记本上写上几句,把老师讲的但书上没有的例题记下来,课后再复习思考。

实验笔记。老师的演示实验和学生的分组实验,重在通过实验验证化学原理或掌握化学性质或物质的制法操作。可做简明图解、补充笔记,把老师所做的演示实验的现象及讲解记下来,书上有实验插图的可以直接在上面补充,例如,在氧气的实验室制法装置图边上记下老师讲的重点:①药品不能堆积在试管底部,而应平铺在试管底部,记:“是为了增大受热面积,药品受热均匀,气体容易逸出”;②给试管加热时,为什么要先把酒精灯在试管下方来回加热,然后集中在药品部位加热?记:“让试管受热均匀,不易破裂”。

改错笔记。习题或试卷评讲课是老师纠正学生在作业或试卷中的“常见错误”进行指导解题思路、规律、技巧和方法的课。在听课时,不要只抄正确答案,关键是要用红笔订正,而且不要擦去自己的错解,以利于与正确答案作对比,找出答错的原因,过一段时间还应把以前做错的题再重做一遍,看看现在自己是否真正掌握了。这种笔记是在作业或试题空隙处做简明的“眉批”或“注释”。

5 认真观察和动手实验

在义务教育化学教科书中编入了几十个演示实验、10个必做的学生实验和9个学生选做实验,还安排了13个家庭小实验。因此,通过这些演示和学生实验,学会观察老师演示实验的操作、现象,独立地做好学生实验,上好实验课,是学好化学的基础。

首先,在课堂上要认真观察老师所做的每一个演示实验的操作和实验现象。观察实验前,要明确观察的内容是什么?范围是什么?解决什么问题?这就叫做明确观察的目的,目的明确了才能抓住观察的重点进行观察。观察时还要仔细、全面。例如,氢气还原氧化铜的演示实验,实验目的是验证氧化还原反应,氧化铜被氢气还原成铜。观察时先看清反应物是无色的氢气和黑色的氧化铜粉末,反应的条件是加热,生成物是水和亮红色的铜。

其次,要上好学生实验课,课前必须进行预习,明确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和操作步骤。进行实验时,自己要亲自动手,不做旁观者,认真做好实验内容里所安排的每一个实验,在实验过程中要集中注意力,严格按实验要求操作,对基本操作要反复进行练习,对实验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现象,要耐心细致地观察,认真思考,准确如实地记录。

6 认真完成作业

篇2

一、背诵方程式

化学中最重要也最基础的知识是各种元素,初中学生一定都背诵过俄罗斯化学家门捷列夫的元素周期表。经过中文翻译后,元素周期表形成一定的口诀,对学生记忆有很大的帮助。各种化学元素之间可以发生化学反应,会产生不同的现象,帮助学生理解不同元素之间反应的中介,就是化学反应方程式。这些方程式是无数化学家一点点观察、总结出来的,方便后人学习的同时也为化学研究提供了更加直观的视角,即用数字或等式来表达现象。对于化学方程式,初三阶段的学生一定见过不少,对数学、物理等理科比较薄弱的学生来说,背诵化学反应方程式是一个需要克服的巨大障碍。实际上,不必给自己过大的压力,更没有必要对化学产生恐惧。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中,生物和化学都是比较偏向于文科的学科,计算没有数学和物理那么多。化学方程式说到底就是几个大写字母和几个小写字母之间互相组合起来的等式而已,学生真正需要做的就是将字母被赋予的含义或者表达的化学元素联系起来。对化学方程式的背诵,要掌握如下原则,即将化学方程式与实验有机结合。化学是一门实验性非常强的学科,在学习每一个化学反应方程式的时候,教师都会为学生演示具体的实验或是带学生亲自到实验室做实验。在观看教师做实验或自己动手做实验的时候,一定要认真对待,重视体验实验的过程,这样才会留下深刻的印象。如果学生能够严肃认真地对待实验,跟着教师的步伐独立完成实验,那么学生将不必刻意去背诵化学反应方程式,只在做实验的过程中就可以记住,课后稍作复习便可。

二、平时多运算

化学尽管有些偏于文科,计算不如数学、物理多,但还是需要做一定的计算。在日常学习中,要做好随时计算的准备。对方程式,不是仅明白原理或者背诵下来就万事大吉,还涉及配平、高阶计算等内容,仍需要大量计算。基础性的配平,没有什么特殊的捷径,熟练的过程就是不断的练习与积累。所以学生要尽可能多练习,在练习中不断熟悉方程式,深刻地理解方程式,这对总复习是非常有益的。实际上,很多学生在复习过程中犯了最基本的错误,就是审一道题,有了思路和解题方法之后,便认为自己已经明白了,不再继续计算下去,这是消极的复习方法。事实上,有解题思路与做对一道题还是有较大差距的,同学们不可忽略这样一个基本事实,因为运算本身也是一种能力,并不是只要认真就能做到的,它需要大量而又细致的练习。平时练习的缺乏会直接导致学生考试时的紧张或粗心大意。因此,学生应该多练习,多运算,这本身就是对知识点的总结与巩固,其效果要好过死记硬背。运算能力提高了,在考试的过程中就更加自信,也会减少很多不必要的错误。

篇3

一、明确学习化学的目的

化学课程是一门在实验基础之上开设的学科,通过学习相关的化学知识,掌握相关基础的实验技能,进而有一定的实际动手能力,为将来进行科学实验研究提供有利的条件。在学习初中化学课程的时候,学生还要接受一定的思想教育,完善自身的思想道德品质,培养对科学的兴趣和热情,树立不断进取、积极探索以及不断创新的态度与积极严谨的学风。与此同时,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实验动手操作能力、自学能力,对于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观察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从而为高中化学知识的有效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前预习与笔记记录

化学课程上课前,应当抽出必要的时间自觉预习课堂教学内容,因此掌握课前预习方法显得非常重要。首先,可以通过阅读课本的方式,了解课本中的知识内容以及相关的重点,进而将一些不懂的问题进行一定的标记,这样就可以在听课的时候有一定的针对性和目的性,学习起来也就比较容易,取得的效果也比较好。其次,掌握课本知识的重点、难点以及相关疑点。在全面了解新知识后,应当对课后习题进行全面的思考,做好相关解答教学活动,尤其是教学重点和难点问题更应当加强重视。同时,要想学好化学课程,还要做好课堂学习笔记。这样不仅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而且对课后复习的帮助也非常的大。基于此,要想学会记笔记,首先要养成良好的习惯。

三、提高听课效率

对于课堂教学和学习而言,听课是其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这是学生有效掌握知识的重要途径和方法。课堂上掌握本堂课的主要知识点,对于确保学习效果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实践中,若课堂上可以有效地掌握所学知识技能,则课后复习以及做作业时就不会感到非常困难;若上课时精力不集中,不能认真的听课,或者当堂没有真正地听懂,则课上几分钟便可以解决的问题,则在课后复习过程中需要花费几倍时间方可弥补。由此可见,学生课堂上的认真听讲,是学好化学这门学科的关键所在。同时,还要跟着教师的课堂讲解和实验演示,积极地进行观察和思考,踊跃发言,即抓住课上教师讲解的每一分钟,认真做好课堂练习,把所学内容争取当堂消化掉。

四、重视实验操作,培养学习兴趣

现在的化学课本中已经编入了81个与课本知识相关的演示实验。实践中,通过对实验学习内容的安排,观察教师在实验演示过程中的操作和表现出来的现象,并以此为基础独立完成相关的实验,认真学习实验知识,为化学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一是,在进行课堂学习的时候,一定要认真观察老师的实验操作过程以及产生的现象,一定要有明确目的,因此,一定要全面、具体。比如,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学的主要目的在于验证存在氧化还原反应,尤其是氧化铜,可被氢气还原成铜。实际观察过程中,一定对反应物氢气是无色的以及氧化铜粉末是黑色的等现象进行记录,反应条件――加热,最终的生成物为铜和水。二是,在实验课上一定要认真听讲,了解实验目的、原理以及步骤,之后进行亲自操作,认真完成实验课程中安排的相关实验,并且一定要集中注意力,严格按照实验要求进行具体的操作,反复练习,认真观察实验中产生的相关现象,进行相关的思考,进而记录真实的课堂教学内容。

五、课后及时复习

对于一节课内容而言,通常只需十多分钟即可复习完,也可像放电影一样简单地过上一遍。通过日常的复习,可有效地加深理解、巩固相关知识和内容。复习过程中,应及时、全面,决不可拖延时间。复习过程中,若遇到不理解的问题,应及时向教师请教。课后复习过程中,应当勤于练习,认真做作业复习工作,如此方可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篇4

初三是中学化学学习的初始阶段,是学生打基础、长知识的重要开端,也是化学素养和化学理论培养的关键时期,应该成为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重点时段。因此,对于初三的化学教学,教师应该具备充分的思想准备,进行完善的教学准备,将理论知识和实践动手能力充分的传授给学生。当前,在新课程改革的推动下,伴随着学生能力的提升和课业要求的升级,有必要探索更为人性化、时代化和创新性的初三化学教学方法,这既是化学课的本质诉求,也是化学教学的终极目的。

一、巧设创新化的化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挖掘学生的探索意识

初三化学教学方法之所以需要创新的缘由,是因为初三化学知识是较为零碎、繁复和庞杂的,所以,这时期的教学不能单纯依靠课堂授课和“干巴巴”的理论讲述来进行,应该更多采用灵活、开放的课堂教学方法,将学生引入到化学的美妙世界中去。设置合理、巧妙的化学情境,将理论知识点融入到情境中来,进行意象化、生动化的教学,不仅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到化学的学习中去,而且对教学效率的提升有极大的帮助。同时,这样也可以挖掘和开发学生的探索意识,帮助学生提升主动思考、实验和操作的能力。因此,采取上述的教学方法,是颠覆传统的授课模式,是一种创新性的初三化学教学方式,值得借鉴思考。

如,沪教版初三化学教材第六章第一节中,主要教授“溶解现象”,其中包含“物质的溶解”、“物质的溶解性”等知识点。教师在进行本章、本节备课和课堂教学的时候,可以考虑使用情境设置、模拟或实验的方法。首先,教师可以和同学们一起选取一些食用盐和水,然后在容器杯中进行实验和情景模拟,通过把食盐放入水中,可以观察到食盐的溶解,这说明食盐是可以溶于水的;尤其是通过味道的改变,学生会很容易懂得原来的食盐和水就变成了盐水混合物,不再是单纯某一种物质。由此,可以引申到其他的事例,如高锰酸钾溶于水颜色的变化、蔗糖溶于水味道的变化等,说明它们都是可溶于水的,都发生了溶解现象,学生就能较好的理解“溶解”这个知识点,再通过类比,将食用油和泥土放入水中,观察现象,就能得出不同的物质有不同的溶解性等等。

通过类似的情景化,并经由学生们亲眼观察,他们对于这个知识点的掌握就会更加牢靠。再如,在沪教版初三化学第一章中,内容核心是围绕“开启化学之门”进行的,这时教师其实可以通过巧设教室情境,布置化学物质,装点教学氛围,来说明化学其实就在我们身边,无时无刻存在着。要通过意境化的教学方法,让初三的学生们明白,学好化学,应用化学知识,是对个人能力的提升,也对以后的生活有所帮助。总之,通过类似的情境模拟、创设和再现,可以创新过往单纯的授课模式,生动展示教材中的化学知识点,进而激发学生的探索欲和求知欲,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到化学学习中。

二、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方法,保持化学教学的独特性和个性化

初三阶段的化学教学,不应该陷入应试教育的泥淖,也不应该是“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应该本着创新的原则,加强教师和学生的互动,最大限度的提升学生的活动性和参与度。事实证明,化学实验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最好方法。所以,要注意保持初三化学教学的独特性和个性化特征,要引导学生从单纯的理论学习到理论结合实践的转变,要把提高实践动手操作能力作为技能培养的重点,要加强对学生的“主人公”式教学,让学生真正成为化学课的中心。例如,可以对班级进行分组,然后进行趣味小组的化学实验比赛,可以进行化学竞赛比拼,然后对优胜者进行适当的鼓励。再如,教师在进行知识点讲授的时候,可以引导学生自主设计和提出问题,然后让学生参与抢答,这对于活跃课堂气氛是很有好处的。

如,在沪教版初三化学第一章中,有一个重点内容是认识物质的变化有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之分,教师在“化学变化”概念的教学过程中,应该注意引导学生走进生活,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和寻找化学变化、化学反应的现象。例如食物储放久了会腐败变质,铜器生锈会变成绿色,蜡烛的燃烧、酒的酿造过程、动植物的呼吸作用、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等,这些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要注意对学生们进行正确引导,正是因为这些物质发生了变化,产生了某种新物质,才是真正的化学变化。

也就是说,化学课的教学应该尽可能的生活化,保持学生的主体地位,用人性化的思维重新整合教学模式,坚持“以人为本”。在学生的操作和动手过程中,教师应该保持指导者和引领人的角色,首先要保证学生的安全和实验器材、用具的完好无损,其次要保证化学实验、操作的正常、正确进行,要点拨疑难,指导学生按照正确的步骤进行操作,要适时解除学生的疑问,帮助学生实现对化学知识点的掌握和运用。

三、加强与学生的互动,引导化学知识走进生活,做到理论结合实践

初三的化学教学,不是单纯的应付考试,更不是为了课本的理论记忆,而是为了增加学生的见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从这一点来看,要创新初三化学的教学方法,应该充分运用陶行知教育理论的指导,让化学走进生活,走进社会,走进实践。我国著名的教育家、社会学家陶行知先生曾经指出,教育的最高境界是教学做三者的结合,社会即学校,教育即实践。根据陶行知的理论精神,我们可以对创新性的初三化学教学方法进行如下总结,首先要把化学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去,其次要在实践动手中更好的理解化学现象,并为人们所用,最后要师生互动,培养独立思考、探索和坚持真理的优秀品质。

化学是应用性的学科,在生活生产中存在着大量的化学现象,如何把生活中遇到的化学现象进行总结,得出理论知识点,并加以理解和记忆,是创新性教学方法的关键。例如,CH4+2O2 =CO2+2H20(甲烷燃烧),4P+5O2 =2P2O5(红磷燃烧),C2H5OH+3O2 =2CO2+3H20(清洁燃料),这三个初三教材中出现的化学方程式,是化学知识的理论表述,但是透过化学分析和实践解读,其中的科学道理是可以用以指导实践的。如上述的三个方程式,分别可以应用于天然气做燃料的原理,烟雾弹的制造原理和清洁燃料的制作、使用等。这些化学知识不仅存在于工业生产、社会生活中,而且是具体可操作的,是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综上所述,运用创新性的化学教学方法,不是书面的空话,而是要在实践中探寻化学现象,总结化学知识;在理论教学中探索生活印记,找出化学规律,最后理论指导实践,实践产生理论,才是二者的最高境界。总之,要进行生活化的初三化学教学,引导学生真正理解和学习最真实的“大化学”,这或许才是教学的理想效果。

参考文献:

[1]彭大萍.为化学课堂注入“源头活水”——浅谈化学探究性教学[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8(23).

[2]景成文.论化学探究性教学中问题情景的创设途径[J].高等函授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S1).

[3]方保中.乍看异常,其实寻常——例谈高中化学实验现象“异常”的成因及反思[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2(6).

[4]郑喜焕.浅析初中化学探究式实验教学在初中化学课堂中的应用[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2(14).

篇5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4-091-01

化学对于刚接触的初三学生来说既新鲜又陌生,那些专业的化学用语、物质的性质、制法、用途、化学实验现象、化学实验等知识全部要识记,随着所学知识量的增多,有些学生感觉到自己学习化学越来越吃力,很多知识在脑海中显得模糊不清,常会相互混淆,导致失去了学习化学的兴趣与信心。因此,教师课堂中指导学生利用一些巧妙的记忆方法,帮助学生牢记知识,是非常有必要的。下面谈谈我在教学中指导学生增强化学知识记忆的几种方法:

一、口诀歌谣法记忆法

在化学知识的记忆方法中,口决和歌谣是或不可缺的记忆方法。它们既朗朗上口,又简明扼要,易记清记牢,深受学生喜欢。刚接解化学时,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口决应用最多,也最适用。如:取用药品的操作要点:“固需匙或纸槽,一送二竖三缓立”“块状还是镊子好,一横二放三慢竖”。“液体应盛细口瓶,手贴标签再倾倒”。量筒的操作要点:“读数要与切面平,仰视偏低俯视高”;胶头滴管的使用要点:“滴管滴加捏胶头,垂直悬空不玷污。不平不倒不乱放,用完清洗莫忘记”。对学生难理解的知识,编成歌谣,学生记起来有音律和节奏。

如电解水的实验中将两个电极产生气体的名称和气体的性质编成歌谣。“氢负氧正,氢二氧一。”特别是化合价这节的知识,歌谣的作用太大的,这的知识对于学生来说难记,难理解,难应用。我作了两个歌谣降了难度。一是:化合价分正负,金正非负单质零,氢正一,氧负二要记住,正负总价和为零,许多元素有变价,条件不同价不同。二是:一价钾钠氯氢银;二价氧钙钡镁锌,三铝、四硅、五氮磷,二三铁,二四碳;硫有负二正四六,铜汞二价最常见。在同学记忆的基础上稍加解释,再去应用,学生会很快掌握要点。这章的知识也就不难。还有学习燃烧的知识时,我用了“三要素”的歌谣,火着起,条件三:可燃物,氧助燃。点火源,紧相连。三去一,火自完。灭火法:一冷却,二隔离,三窒息。这样一来学生记忆扎实,运用得心应手。不仅降低难度从而增强学生的趣味性,不失为记忆的妙法。

二、谐音记忆法

谐音是记忆的窍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把零散的、枯燥的、无意义的化学内容跟日常生活中的谐音结合起来进行记忆,可以收到奇效。如地壳中各元素的百分含量前三位是“氧、硅、铝”,可谐音为“养闺女”。再如,金属活动顺序为:钾、钙、钠、镁、铝、锌、铁;锡、铅、氢、铜、汞、银、铂、金可谐音为:“嫁给那美女、新铁锡铅轻、统共一百斤。”又如,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步骤,许多学生一开始总是不规范或错漏,我把步骤总结为:设、方、关、比、算、答,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三、联想记忆法

联想记忆法就是把一些化学实验或概念用联想的方法进行记忆。联想法是带有验证性的记忆方法,是新旧知识建立联系的产物。在化学教学过程中应抓住问题特征,由此及彼发展联想。如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操作步骤,要求先通一会儿氢气,再用酒精灯加热,反应后需先撤去酒精灯,继续通入氢气到试管冷却,如顺序颠倒有可能酿成实验事故,可引导学生记成氢气“早出晚归”酒精灯“迟到早退”。又如在讲解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不一定是稀溶液时,可引导学生联想“吃饱了不一定吃得多,没吃饱的不一定吃得少”来记忆。如记忆氢气、碳、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过程可用实验联想,对比联想,再如将单质与化合物两个概念放在一起来记忆:“由同(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做单质(化合物)。

篇6

中图分类号:G633.8

初三是培养学生学习化学兴趣的主要阶段,很多的化学家以及化学相关工作者都是在初中阶段培养的化学学习兴趣,因此教育工作者在初三要特别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兴趣是一种变相的学习动力,学生在刚刚开始学习化学时,对化学课程会产生好奇心,引发一定的兴趣去学习,但是这个热情是短暂的,到最后就会有一些学生对化学产生枯燥乏味的思想,成绩也会随着兴趣的消失而下降,对此我们必须在教学中把如何培养学生的兴趣作为重要目标,依据化学课程的特点和学生的兴趣心理特征展开教学,优化化学学习方法,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一、 利用化学实验激发学生兴趣

化学实验在化学的教学过程中非常重要。学生在经过了很多理论上的学习之后会对化学实验产生非常浓厚的兴趣,教师在演示化学实验的时候要尽量做到简明和规范,同时要的提出问题让学生们解答,避免由于学生对实验的顾虑心理致使兴趣流失现象的发生,在实验过程中,要尽量满足学生的求知要求,并让学生通过亲身体会实践的方法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教学多元化,激发创新精神

在化学课堂教学中,首先要做的就是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求知欲,让学生对化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后才能够激发出学生的创新精神。

(一) 创新导入新课方法,激发学生兴趣

化学课程的开展能否产生作用,导入新课的方式十分重要,好的方式能够成功的把学生的思想集中到课堂上来,可以利用故事、问答以及实验等等方式,例如在进行初三化学课题《氧气的性质》时,可以先讲述一些有氧气的相关故事如“着火时如果开窗就会加大火势”等,并指出氧气在故事中是一种什么样的角色,进而回到课程当中讲述氧气,这样就能够很自然的把它引入到所学课程当中。

(二) 利用巧问引思来激发兴趣

在教学课堂中不断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学生的求知欲望是创新的源泉,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的精神。对于问题的提出要选择能够激发学生思考热情的问题,例如在讲述了二氧化碳的相关性质课程后提出“主人带小狗去山洞里游玩,在山洞里小狗先晕倒了,为什么?”,这个问题相对于问“二氧化碳的性质有哪些”就显得更加有趣生动,同时活跃了课堂上的气氛,学生会积极的回答问题,并想要知道答案是什么,加强了学生们的求知欲望。

(三) 课程结束后让学生作出总结

在化学课程结束后,改变由老师作总结的教学方法,换用学生自己来总结,使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的知识,加强对知识的记忆,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同时也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三、 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自主探究的重要特征就是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提高学生自主探究的积极性,能够有效的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促使他们进行思考,同时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例如在进行二氧化碳教学的课程前,通知学生上课时要带着汽水,学生就会很好奇为什么上课的时候可以带饮料?好奇心能够引发学生的兴趣,上课开始后对于“汽水的性质”学生们就会迫不及待的想要知道接下来的课程内容,老师提出相关的思考问题让同学们自己去探究和思考,最后的得出自己研究的结论,并阐述自己的观点,改变老师的引导地位,让学生自己做主。这样做能够有效的增加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四、 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

化学是一门复杂的学科,它其中包含的理论知识是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无法传递给学生的,同时也会加大学生学习的难度,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化信息技术教学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一问题。多媒体信息教学集成了丰富多彩的视频图像,可以学生激发的兴趣,应用到化学教学当中同样有效,利用学生对网络的兴趣,学习过程中结合对视频图像的综合应用,再配上老师的讲解,就能够大大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五、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理论和实践是相互统一的,通过理论实践的结合,可以进一步的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例如理论中的化学历史,化学历史是非常有趣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把相关的化学史料融入到说要讲的课程当中,让学生逐渐萌发化学研究的欲望,增强学生的兴趣。同时也可以利用化学故事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中学生爱听故事的特点,把化学故事加入到教学课程中,故事能够很容易的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吸引学生对其进行思考,从而促使学生把注意力投放到学习当中,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六、 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

学生如果在课外进行化学读物的阅读,除了能够增加学生的知识面,还能够使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更加的稳定,如果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遇到相关问题时得不到很好的解决就会使学生的自信心受到抨击,进而减弱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应当培养学生阅读化学书本的良好习惯,对学生的课外阅读进行指导,帮助学生解决遇到的化学问题。

七、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初三化学教学过程中我们一定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采取灵活的教学方法进行学生兴趣的培养,促使学生产生学习化学的热情和动力,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进而达到化学教学质量的目的。

【参考文献】:

[1]万瑛.浅谈初三化学课程资源中学生资源的开发和利用[J].新课程学习(社会综合),2010,(8):230-231.

[2]高菁.浅谈初三化学教学如何缓解两极分化[J].教育界,2009,(1):176-178.

篇7

(一)学生本身智力和非智力因素的影响

1.学习方法不当.初三刚接触化学时,奇妙的化学现象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但部分学生只注重看热闹而不注重知识的思考和记忆.他们更不会联系自己熟悉的事物和现象去思考问题,也不重视事实、原理、概念的理解记忆,头脑中的化学知识是零碎的、零乱的,从而造成知识上的脱节,解决问题时无从下手,对化学学习产生畏惧、厌学.

2.缺乏学习兴趣与动力.部分“学困生”化学学习目标不明确,缺乏刻苦攻读、认真钻研的精神,缺乏踏踏实实学习化学的决心和毅力,学习全凭一时热情,学习中一旦遇到困难,就灰心丧气,情绪烦躁,觉得自己缺乏学习化学的才能,产生放弃学习化学的念头,变成“学困生”.

3.缺少自信,活动参与度不够.部分学生动手能力不强,不善于观察,学习的原动力始终不足,总觉得自己笨手笨脚,害怕参与学习活动,上课不敢主动发言,生怕说错.学习上遇到困难,不敢向学生、教师请教,有了疑问、异议也不敢提出,渐渐地产生厌学情绪,导致学习困难.

4.缺少自制力.现在信息网络发达,手机、电脑普遍存在家庭中,有些学生上课无心上学,课后或者回到家里,就玩手机、电脑游戏、QQ聊天.根本不当学习一回事.

5.缺乏竞争意识.自从九年制义务实行免费教育以后,学生对读书更加没有竞争意识,家里有钱的小部分的学生,就觉得读书无用.

(二)化学教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也是产生“学困生”的主要因素

1.化学教师对“学困生”缺乏研究了解

教师不注意研究和了解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往往以自我为中心,教师应换位思考,理解学生的”困”处.

2.化学教师自己的教学方法运用不当

受主、客观条件的限制,教师不能很好的把握学生认知结构和能力状况,教学过程中没有进行分层教学,作业也没有进行分层布置,课堂上还是以讲解为主体.以学生机械记忆理解为主,造成学生的学习稀里糊涂,学习的厌学的情绪加大.

总的来说,初中化学教师长期任教初三毕业班,习惯于以教师为主体的快节奏的教学模式.比如,上学期中拼命赶新课,不但要上完上册内容,还上下册的内容.他们不能把学生看作课堂教学的主体,课堂教学中居高临下,一味加大课堂的容量,不顾学生的感受,肆意拔高,一步到位,提高所谓的“课堂学习效率”,其实教与学发生了严重脱钩,致使部分学生学习困难.一学年下来,中考成绩公榜,高分率不高,低分率很高.

二、化学教学中转化“学困生”的方法

(一)缩短与“学困生”的距离,加强教师与学生的沟通

要缩短与“学困生”的距离,加强教师与学生的沟通切实加强对“学困生”的研究,作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运用观察、谈话的方法,并通过课堂、课外活动、作业批改等多种渠道对学生学习化学的心理、生理特点和认知方式等进行全面的了解和研究.

1.研究“学困生”之所误

在批阅作业、试卷和个别辅导时,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练习中的错误信息,研究、分析其产生错误的原因,洞察其心理,巧妙而准确的帮助其纠正错误,并督促其订正.

2.研究“学困生”之所疑

教师要善于换位思考,站在学生的角度,了解学生学习的难点,善于发现和排除学生思维的“疙瘩”,体察他们的困难,根据学生的状态和能力水平,精心设置教学过程,做到预设和生成相结合,及时帮助他们化解学习中的疑难.

(二)激发“学困生”学习兴趣

教学中应培养和保持“学困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引导其突破化学知识的分化.课堂教学要尽量贴近生活实际,缩短化学与日常生活的距离.充分利用化学实验的优势,锻炼学生动脑、动手、动笔、动口能力,从激发兴趣着眼,训练思维的深度和广度,发动学生利用小药瓶、塑料袋、铁丝、蜡烛等生活用品广泛开展小制作、小实验活动,消除学生学习化学的畏难情绪,使学生感到化学有趣、乐学.

篇8

中图分类号:G633.8?摇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19-0133-02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世界范围的经济竞争,综合国力的竞争,实质上是科学技术的竞争和民族素质的竞争。”化学教育是素质教育的组成部分之一,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素质教育的实施,关键在于课堂教学,教师通过教案的准备和设计,渗透素质教育的理念。在课堂实验过程中,通过情境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科学探究欲。化学新课程将情境教学探究作为课程改革的突破之一。其实质是把教学目标的有关概念和认知点通过老师创造一种智力互动环境,让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中学习探索学科内容。

一、情境教学法具有潜移默化的暗示作用

化学学科知识具有微观性和抽象性,有别于其他学科的教学的特点。初中化学学科,是学生新接触的学科,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将微观的现象给学生宏观地展现出来。可见,情境教学法的关键在于激发学生的内在情感体验。将化学教学内容置于具体而形象的情境之中,从而实现对学生潜移默化的暗示作用,便于学生对新知的接受和掌握。对于化学知识的学习和掌握,不是只靠做练习题,更重要的是需要教师在化学课堂教学中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笔者在初三化学课堂教学过程中经过不断实践探索,发现通过名人轶事的榜样作用、通过形象的语言描绘和借助电教手段、通过游戏中的角色扮演等创设情境进行教学,能够很好地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潜移默化地实现对知识的分析、假设、探究和感知。笔者把自己在化学课堂教学中的成功经验拿出供大家探讨,以求达到抛砖引玉之效。

二、引入学生喜闻乐见的名人轶事,创设教学情境

美国教育家杜威对教育曾经这样表述,“教育的艺术就在于能够创设恰当的情景。”化学学科有的知识相当枯燥和抽象,但是如果教师能够采用适当的情境教学法,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瑞士教育学家皮亚杰曾说过:“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赖于兴趣,兴趣是求知的前提,学习的动机,成才的起点。”如笔者在讲人教版初三化学第七单元课题1《燃烧和灭》时,为了让学生能够很好地掌握知识点:燃烧和燃烧的条件、灭火的原理,笔者引入这样一则例子:1854年,英国战舰“欧罗巴”号按照作战命令开始了远涉重洋的远航,它的船舱里结结实实的装满了供战马吃的草料,由于草料堆积久了引起缓慢的氧化反映而起火,最终导致沉船。接着讲二战期间,不用火就烧毁掉敌人的兵工厂的史料。方法是把固体白磷完全溶解在CS2溶液里,后将溶解液慢慢滴在小白鼠的身上。目的是什么呢?依靠CS2的高挥发性能,白磷产生了自燃现象,最终将敌人的兵工厂烧毁。

三、生活实例导入优化课堂教学,创设教学情境

初中化学学科由于与现实生活存在密切的联系,化学知识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为激发学生化学学习兴趣,笔者就借助学生身边实际生活来创设教学情境。基于学生的现有生活经验,通过真实的生活现象来促进学生理解新的知识。如笔者在讲初三化学人教版的第十单元课题2《酸和碱的中和反应》一课时,根据教材所涉及的内容,精选出学生生活中的现实问题,使之与新课知识点结合,给学生进行科学的解释,从而启发学生带着兴趣进行新课的学习。正好班上一名学生胃痛,感觉往上反酸。笔者从班上的小药箱中取出2片氢氧化铝让学生服下,很快学生就不再难受了,笔者借此给学生讲述氢氧化铝或小苏打片可治愈胃酸的科学道理就是本课所要讲的中和反应。同样,人们被马蜂蛰了会肿得很厉害,但是只要我们涂在患处一些稀的氨水,就能治痛治痒。生活中的问题,能够大大激发学生的强烈探求欲望。

四、利用隐语、魔术创设教学情境,提高课堂效率

中国的隐语具有丰富的内涵和高度的概括力。其中最常用的是谜语,通过简短而精练的语言,给出事物的特点或含义,能生动形象地勾画出事物最为显著的特征。笔者就将隐语的趣味性与化学课紧密结合起来,通过创设情境督促学生动脑筋,通过联想、推理、归纳,启发学生的思维,提高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如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常用燃烧红磷或白磷的方法。对于磷(P)的性质,给出隐语“嫩皮软质白蜡袍,一生常在水中泡;有朝一日上岸来,不用点火烟自冒”。固体CO2的隐语是:“似雪没有雪花,叫冰没有冰渣,无冰可以致冷,细菌休想安家。”学生在活跃的课堂氛围中,已经掌握了这种物质或反应的性质和特点,就不用刻意去记忆,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

五、结束语

情境教学法,能够在化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活跃思维,有针对性地捕捉具体情境信息的传递,从而加深学生对化学知识点的理解,主动地对信息进行感知,将信息加工整理构建系统的化学知识体系,从而达到对新知的掌握、理解和创新。因此,化学教师需要找准教材、学生、实际生活三者的结合点,精心创设适当的教学情境,挖掘学生的潜在思维,通过创设情境,提高学生的认知与实践能力,从而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把教学目标的有关概念和认知点,通过老师创造一种智力互动环境,让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中探索学科内容。

参考文献:

[1]徐宾.有效问题情景的基本特征与创设策略[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7,(5).

篇9

1.引言

燃煤发电厂化学水处理分析是汽轮机安全、经济运行的保障,在我厂的日常水汽检查中,需要对给水、主蒸汽、及精处理水样进行铁含量检测,铁含量标准会有相应的变动,但基本都要求在20ppb以下,正常情况下水样的含铁量一般在10ppb以下。而在机组启动时和一些突况的时候,我们也会随时对水样的铁含量进行监测。为此我们厂的水化验室内准备了两台可以检测铁的仪器:HACH DR5000、HITACHI原子吸收光谱仪,日常工作中,我们主要选择HACH DR5000检测水样的含铁量。在此将国标测铁法、HACH DR5000测铁法以及原子吸收石墨测铁法三种方法进行一次对比实验,让实验者更好的根据实际需要和条件选择不同的测定方法。

2.两种原理

测定水中铁有两种原理。

2.1 原理一

用盐酸羟胺将高价铁还原成亚铁,在ph值4~5的条件下,低铁离子和邻菲罗啉生成稳定的浅红色络合物,在波长510nm处有最大光吸收。该方法的测定范围在5~200ppb,测得的结果为全铁。

该原理是通过统一铁的形式,使其生成稳定的络合物,然后通过对特定光波的吸收值变化来判断含铁量的多少。

运用该原理的实验方法有国标邻菲罗啉分光光度测铁法、HACH DR5000测铁法。

2.2 原理二

水中铁离子被原子化后,吸收来自铁元素空心阴极灯发出的共振线,吸收共振线的量与样品中铁元素的含量成正比,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根据测量被吸收后的谱线强度,与标准系列比较定量。该方法的测定范围在30ppb以下,测得的结果为全铁。

运用该原理的实验方法有原子吸收石墨测铁法。

3.三种试验方法

燃煤火电厂化学水处理分析所用的三种测铁方法,分别是国标邻菲罗啉分光光度测铁法、HACH DR5000分光光度计测铁法、原子吸收石墨测铁法。重点分析比较这三种方法测20ppb以下微量铁的工艺差别。针对不同工况条件选择不同的分析方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实验方法是通过化验已知浓度水样5ppb、10ppb、20ppb铁标液以及未知浓度电厂同种水样中的铁含量来对比出三种实验方法的优势和劣势。 由于所测铁含量较低,所以三种方法对实验过程中各项操作要求都较高。

测试水样选择为5ppb铁标液,10ppb铁标液,20ppb铁标液以及随机抽取我厂#1机组给水及主蒸汽水样这5份水样进行对照实验。

3.1 国标邻菲罗啉分光光度测铁法

(1)试剂

10%盐酸羟胺溶液,0.1%邻菲罗啉溶液,乙酸—乙酸铵缓冲液,铁工作溶液,浓盐酸,浓氨水(优级纯),(1+1)氨水,刚果红试纸。

(2)仪器

由于我厂没有751分光光度计,所以使用HACH DR5000进行国标邻菲罗啉测铁法测铁曲线的绘制,25ml石英比色皿。

(3)实验分析步骤

国标邻菲罗啉分光光度法测水中总铁含量:取铁工作溶液,配成0ppb、10ppb、20ppb、30ppb、40ppb铁含量的标准液。将配置好的标准溶液分别移入相对应的100 ml烧杯中,各加入1ml浓盐酸,加热浓缩至体积略小于25ml,冷却至30℃左右,加入1ml 10%盐酸羟胺,摇匀,静置5min,加入5ml0.1%邻菲罗啉溶液,摇匀后每个烧杯内放入一小块刚果红试纸,用氨水调节pH至3.8~4.1,使刚果红试纸恰由蓝色转变为紫色,然后依次加入5.0ml乙酸—乙酸铵缓冲液。摇匀后移入原50ml容量瓶中,再用高纯水稀释至刻度。在DR5000分光光度计上,用510nm,25ml比色皿,以高纯水作参比测量吸光度,绘制测铁曲线。

水样同样用以上相同的步骤进行浓缩、发色并在DR5000已绘制的测铁曲线中进行读数。

3.2 HACH DR5000分光光度计测铁法

(1)试剂

0.1M硫酸溶液,HACH药剂21057-69。

(2)仪器

HACH DR5000分光光度计,25ml石英比色皿。

(3)实验分析步骤

由于仪器自带的程序测铁范围为12~1800ppb,而我厂正常水样含铁量多数在20ppb以下甚至10ppb以下,所以可以先配制好10ppb、20ppb、30ppb的铁标液,分别取10ml水样到四个石英比色皿,用0.1M硫酸溶液调节水样的pH值至3~5之间,在水样比色皿中加入HACH药剂21057-69,选择波长510nm下的测量环境,按计时三分钟,用专用的擦拭布对比色皿表面进行擦拭,到时后将四个石英比色皿分别先后放入分光光度计样品槽中,绘制曲线,线性相关系数应大于0.995,保存这个用户程序,专门测量30ppb以下的全铁。

做水样时,先取10ml水样及高纯水到两个石英比色皿,用0.1M硫酸溶液调节水样的pH值至3~5之间,在水样比色皿中加入HACH药剂21057-69,选择测铁程序,按计时三分钟,对比色皿表面进行擦拭,到时后将高纯水石英比色皿读零,再将水样放入读数

3.3原子吸收石墨测铁法

(1)试剂

浓硝酸,硝酸钠或者硝酸镁,20ppb铁标准溶液。氩气(纯度99.998%以上)。

(2)仪器

日立Z—5000原子吸收光谱仪,石墨管,铁元素空心阴极灯,样品杯。

(3)实验分析步骤

在100ml高纯水和100ml30ppb铁标准溶液中以1%的标准加入浓硝酸(在进行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时,分析溶液均要加入1%的浓硝酸,使实验在一个酸性的环境下进行,而且添加的量要准确使药剂对样品的影响尽量一致),再加入0.1%的硝酸钠或者硝酸镁。用酒精清洗进样针头及附近区域,设置实验方法(加入基改剂后,需要相对应更改实验过程中的加热温度)。用已加入浓硝酸的高纯水作为零标样,30ppb铁硝酸标准液作为铁最高浓度校正标准工作溶液,设置0ppb、5ppb、10ppb、20ppb、30ppb五个校正点。绘制铁标准工作曲线,线性相关系数应大于0.995。

分析样品时将样品放入样品杯,选择绘制好的测铁曲线,进行测定。

4.实验结果

4.1 国标邻菲罗啉分光光度测铁法实验数据

4.2 HACH DR5000分光光度计测铁法实验数据

4.3 原子吸收石墨测铁法实验数据

5.结论

上述比较结果表明,国标邻菲罗啉分光光度测铁法、HACH DR5000分光光度计测铁法与原子吸收石墨测铁法在测定水样20ppb以下总铁均能得到较满意的结果。

对比来说,国标邻菲罗啉分光光度测铁法耗时较长,在已有测铁曲线下,将样品进行浓缩、发色需要2~3个小时,是这三种测铁方法中耗时最长的方法,而且实验过程所加的药剂较多,必须保证所配药剂的纯度及所用器皿的洁净度,但对于初学者或还不了解测铁原理的人员来说来说,选择这个方法,可以更好的了解整个实验的基础原理,又能练习实验操作。另外两个测铁方法实验时间较短,如果需要测铁的水样较多,而且水样的铁含量基本在30ppb以下,原子吸收石墨测铁法是最好的选择,因为日立Z—5000原子吸收光谱仪的进样平台上可以同时放置60个未知水样进行测量,平均做一个样需要2分钟左右。如果像平时只需要测量几个样品时,可以选择HACH DR5000分光光度计测铁法,这种方法仅需要保证水样的pH值在3~5之间,加入一包厂家提供的药剂,反应三分钟既能得到铁含量的数据,这种方法使用的容器具最少,反应速度快,也是我们厂现在最常用的测铁方法。

实验证明,如果能保证测铁容器干净、所加药剂量相等、按程序规程操作,这三种测定方法均能达到较好的准确度和精密度。我国燃煤火电厂化学水处理分析工艺方法因各厂具有不同的运行工况而由实验者根据实际需要和条件选择不同的测定方法,为电厂安全运行及时提供科学准确精密监测数据。

参考文献:

[1]水质分析方法国家标准汇编[m],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1996.

[2]火力发电厂水、汽试验方法[m],北京,水利电力出版社,1984.

[3]珠海电厂化学规程水质化验规程,珠海发电厂,2008.

[4]化验员实用手册[m], 化学工业出版社,2000.

篇10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3.01.018

俗话说:“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对于初三学生而言,初三化学是一门新增的起始学科,大家基本上都是从零开始。要是学生的化学学习能有个好的开端,不仅学生今后能学得轻松而愉快,老师也能教得轻松而自如。这对于初三化学教师的教学来说就一定要开个好的开端。更何况初三化学教学面对的是学习习惯已经基本成形的初三学生。而对于那些学习习惯差,学习能力相对弱的学困生而言,初三化学是他们与其他学生的总分缩小差距的好机会,所以对于他们来说学好初三化学就更加重要,更应该有个好的开端了。为此,我在迎接每届新初三学生时就有了以下的一些想法和做法:

一、学生一开始就喜欢你这位化学老师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主体,教师主要起的是引导作用。而初三学生仍然处于是懂非懂的阶段,对于自己的所作所为会造成怎样的后果往往不会考虑太多。因此,假如学生对老师产生了厌恶感,他就容易破罐子破摔、自暴自弃,变得不愿意学习这位老师所教的学科,最后可能会变得“不可救药”。想反,学生一旦喜欢上了这位老师,不管这位老师的课上得如何,他都会喜欢上这位老师所上的课,也就愿意花更多的精力和时间来学习这位老师所教的这门学科。不管学生原先的基础有多差,只要喜欢了就会努力,只要努力了,就会取得更理想的成绩!所以,初三化学教学要有良好开端,就要让学生一开始就喜欢你这位初三化学老师。

1. 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是学生喜欢你的前提

对于学生而言,他们喜欢能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的老师,最不喜欢老师凭自己的好恶偏爱、偏袒某些学生或冷落、歧视某些学生。而在平时的教学中,多数老师比较偏爱品学兼优的学生,对中间层次的学生往往关注较少,对后进生乃至“刺头”则视为“眼中钉”。为了避免以上情况的出现,作为一名初三化学教师,我觉得可以有以下一些做法。

首先,不要去询问学生升初三前其它学科的成绩和在学校的表现等,省得对有些学生产生难以改变的印象,走进教室时戴上有色眼镜去看待某些学生,让那些学生一开始就不喜欢你。其次,我们在上第一堂化学课时就要用亲切温和的语言、表情、动作等让学生感觉到化学老师会平等对待班上的每一位学生,特别是要让那些原先基础较差的后进生感觉到,化学老师不会对你另眼相看的。并让学生相信,不管你其它学科的成绩如何,化学是初三才开始学的,大家的起点差不多,只要你愿意一开始就跟着老师的步骤学,一定能学好初三化学这门学科的。

2. 更多的表扬和鼓励是学生喜欢你的有效方法

老师的表扬和鼓励对一般学生而言如及时擦亮的火柴,会使他们热情高涨、积极上进;而对于后进生而言,可使他们更新认识、转变学习态度。因此,我们要在学生刚接触初三化学(沪教版)第1章《开启化学之门》时,就应利用这一章内容即基础又紧密联系社会生活等特点,采用各种教学方法,尽可能地让学生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并适时、充分、恰当地对学生的表现给予表扬和鼓励,这样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信心,让不管原先成绩有多落后的学生都有信心学好初三化学。如果我们能给学生更多的表扬和鼓励,或许学生会更加喜欢你。而我们的教学就会有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二、学生一开始就喜欢上初三化学课

古人言:“知之者不如好知者。”所以,只要学生喜欢某位老师上的课的话,他们学习这位老师所教的学科时就会更加轻松愉快;这位老师的教学也会更加高效!所以,对于每个老师来说都希望自己的学生能喜欢自己所上的课,为此,我们初三化学老师就要想尽办法,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不断地让学生喜欢自己所上的初三化学课。

1. 让学生因了解化学的作用而喜欢上化学课

初三化学(沪教版)第1章第1节《化学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就介绍了化学的各方面作用。所以,初三化学课的开端,我们可以利用这一节内容并联系实际生活以及一些化学史让学生首先了解化学的作用。例如:通过向学生介绍青铜器的制造、钢铁的冶炼与应用、火药的发明、瓷器的烧制等这些对于学生来说名称虽然很熟悉,但他们并不了解这些都是我国世界文明的化学工艺,让学生感觉化学很神奇;再如:可以通过具体实例来介绍人们的衣、食、住、行与化学有着密切的关系,让学生感觉化学更神奇了;还可以向学生介绍他们特别感兴趣的火箭发射也要应用化学知识以及一些药物、塑料、布料、动物食用的蛋白质、合成橡胶、化肥等都是用煤、石油等原料通过化学工艺制造出来的一些产品等一些实例,让学生觉得学习化学的用处很多,这时,学生可能还会把化学与他们的理想联系起来,从而,喜欢上了化学课!

2. 让学生因变化莫测的化学实验现象而喜欢上化学课

对于初三学生来说,化学是一门新学科,而变化莫测的化学实验现象往往能吸引学生的眼球,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更加喜欢上化学课。所以,我们在让学生了解了化学的作用后可以补充一些简单但现象变化明显的化学实验,例如:在无色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无色酚酞试液,变红后再滴加无色稀盐酸,红色消失后再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当学生发现又变红时肯定会觉得化学真的很奇妙,好想自己也能完成这样奇妙的化学实验而喜欢上化学课!

3. 让学生因分数的刺激而不自觉地喜欢上化学课

对于初三毕业班学生来说,他们会比以前更在乎卷面分数的高低。如果刚开始学习化学就能拿到理想的分数,学生会越学越有自信,从而越来越喜欢上化学课。因此,我们要好好利用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不断地用分数来刺激他们,特别是教学的起始阶段。为此,我们可以将一开始学生所学的一些简单的化学知识点以10个选择题和2个化学反应表达式的形式编写成小试卷,并在课堂上让学生当堂完成,下课后马上批改,批改时尽可能给出高一点的分数,一开始千万不能打击他们的自信心。让学生拿到小试卷时脸上都能露出满意的笑容,也因此学生就有了学好化学的自信心。当然,学生在满意自己分数的同时还会去关注他人的分数,不过在他们有了信心的基础上哪怕是比他关注的同学分数低一点也不会丧气,反而会产生更强的斗志,或许会暗暗下定决心要超过某些学生,这样学生们会在不断地分数“攀比”中不自觉地喜欢上化学课!

三、让学生一开始就喜欢亲自动手做化学实验

近几年的苏州市中考化学卷实验题的分量越来越重,同时对学生的化学实验操作能力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有些实验题如果学生没有亲自动手操作过,大部分学生将因无从入手而遗憾地失分。

例如:①2006年苏州市中考化学卷的第27题中的第(3)题:若制备所需气体前,经检验得知该装置的气密性良好。但加过固体,盖上胶塞,滴下反应液后(如左图所示),试管内却无气泡出现。在维持原装置和试剂都不变的基础上,(填操作方法)

才能使右侧导管口出现气泡。

②2009年苏州市中考化学卷的第29题:某兴趣小组用下图所示装置收集并测量反应产生的气体及其体积。其中的第(3)题:利用该装置测得反应生成气体体积偏大的最主要原因是:

③2010年苏州市中考化学卷的第36题中的第(3)题:排水法收集与排空气法收集CO2的比较(分别用体积相同的2个集气瓶收集)

这些题如果学生没有亲自动手操作过,可能就只能空想而无从入手,相反,如果学生经常自己亲手做化学实验,则可能会轻而易举地解答出来。所以,我们一定要想方设法让学生一开始就喜欢亲自动手做化学实验。

1. 消除学生对化学实验的恐惧心理是学生喜欢亲自动手做化学实验的前提

现在的初三学生在家里基本都是宝贝的独生子女,哪怕是火柴、蜡烛可能都只是见过却从没有机会接触过,所以,往往一听到或看到化学实验时,虽然很好奇却也很害怕。他们通常会想:化学实验会不会有危险、会不会发生爆炸等一些问题。这时,我们老师的首要任务就是消除学生对化学实验的恐惧心理。为了消除他们的恐惧心理,我们不仅要在学生面前规范地操作,还要不断地用不同的化学实验来证明,只要正确操作,化学实验是很安全的!只有消除了学生的恐惧心理,学生才有可能喜欢亲自做化学实验,而不是只想看老师做演示实验。

2. 用实验多次证明学生的猜想是学生喜欢亲自做化学实验的有效方法

对于刚进入初三的学生来说,对化学的各方面都充满了好奇却又很陌生;很喜欢观察化学实验却又害怕自己动手做实验。那么,针对这些情况我们可以提出一些能用简单化学实验来证明的问题让学生猜想。既然是猜想,那么,不同的学生可能就会有不同的观点。这时,我就要抓住学生想证明自己观点正确的心理,适时地让学生亲自动手做化学实验来证实自己的观点是否正确。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做化学实验而得出相应的结论时一定会兴奋不已,从而开始喜欢亲自动手做化学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