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4-03 06:11:37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公共艺术设计,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公共艺术与一般艺术相比,既有与一般艺术相同的特性,也有自身的独特性,其公共性和当代性是其他一般艺术无法比拟的。公共艺术家所具有的公共知识和心态,以及融入群众的思想观念,都形成了公共艺术设计的特性。现代人们生活的城市,似乎缺少点历史、人文文化。城市正日渐发展,新的问题也随之而来。公共艺术设计必须要能够体现生活、融入生活,使人们周围充满艺术性设计。不同的地区拥有不同的文化习俗,公共艺术设计必须立足于当地的文化习俗,才能符合人们的思想意识,引起人们情感的共鸣,深受人们的喜爱。
三、公共艺术设计目标
其一,代表区域。公共艺术设计的前提是充分了解该区域的文化特征。不同的地理位置和不同的地区,有着各不相同的文化特色。正所谓“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长期生活在某一地方的人所形成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观也不同于其他地方的人。因此,公共艺术设计一定要建立在当地文化特色基础上,结合当地的人文文化,代表该地区的一个特色。其二,纪念事件。作为一名公共艺术设计者,其要有一种社会责任。好的公共艺术设计能够警醒人们的生活,融入生活各方面,推进社会健康、有序发展。如革命烈士纪念碑,设计者了解了这些革命烈士为了梦想努力奋斗,牺牲自己的生命换来安定的生活环境,就想到设计一个纪念碑,以此警醒人们不要忘记前人的奋斗精神,激励人们积极生活、努力奋斗。其三,提高公众艺术修养。公共艺术设计不仅具有文化功能,而且具有艺术功能,二者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使公共艺术设计趋向完美。公共艺术设计的公共性和当代性,能够引导人们的思想观念,向人们散发艺术气息,能够提高全民的艺术文化修养。
四、公共艺术设计形式
公共艺术设计的关键就是对设计形式进行创新,这也是公共艺术设计推进社会进步的一个重要因素。社会的发展以及人们的审美要求,都需要公共艺术设计不断进行创新。公共艺术设计的创新取决于设计者本身的社会认识、思想观念、审美意识。当前,公共艺术设计形式丰富多样,设计者需要立足当下、放眼未来,引领公共艺术设计形式创新。我们知道,公共艺术设计最终将融入公众生活,接受人们的认可或批评,在不断的实践中得到完善。
关键词:公共艺术设计 公共大众 共同意志 审美情调 人文关怀
著名设计理论家尹定邦先生认为:“公共艺术设计是指在开放性的公共空间中进行的艺术创造与相应的环境设计。这类空间包括街道、公园、广场、车站、机场、公共大厅等室内外公共活动场所。”可见,公共艺术设计的关键词在于“公共”二字:“公共”大众、“公共”环境和“公共”社会,这是制约公共艺术设计的三大要素。本文旨在从公共艺术设计主体——公共大众的角度来探讨公共艺术设计的内在特性和要求,以引发设计界同仁对公共艺术设计更深层次的思考和探讨。
一、公共艺术设计要反映公共大众的共同意志
1.公共艺术设计投入的主体是公共大众
公共艺术设计的投入既有政府或社会公益性团体的行为,又有个体或企业的行为,但主要还是政府的公共行为,因为即使是后者也主要是在政府规范下的行为。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公共艺术设计投资是一种典型意义上的公众行为。其中公共大众是常以纳税人的身份而出现的,他们是公共艺术设计的直接或间接投资人。据了解,有比较成熟市场的国家和地区,对公共艺术设计的投入都有明确的制度或法律规定。在国外房地产开发费中就有一定百分比用于公共艺术的建设,即俗称的“公共艺术百分比”。如在日本,就规定把建筑预算经费的1%用于公共艺术设计。不管方式如何,公共艺术设计投资的主体实质就是公共大众,这是毋庸置疑的。国外的成功做法为我们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制度或法律的规定是公共艺术设计的可靠经济保障,中国的公共艺术设计呼唤“中国公共艺术百分比”的早日出台。
2.公共艺术设计作品的决定权在公共大众
公共艺术设计首先是大众的艺术。早在1931年鲁迅先生向国人介绍墨西哥的公共艺术成就时,曾明确指出:“理惠拉以为壁画能尽社会的责任。因为这和宝藏在公侯邸宅内的绘画不同,是在公共建筑的壁上,属于大众的。”因而公共艺术设计不是艺术家或设计师自发的个人行为,其创作或设计权在艺术家个人,但能否被采用,则取决于大众的意愿和是否认可。所以世界上公共艺术设计比较发达的国家或地区,都有一整套完整的制度和办法来确保公共艺术设计作品的客观、公平、公正的出笼。如在日本,公共艺术设计作品要经过一个正规的评审委员会(公共环境艺术委员会)来确定,这个委员会由政府规划部门官员、建筑家、艺术家、公共艺术设计家、社会文化人士及社区市民代表组成,严格规范,科学操作,层层筛选,最后才评选一个为各方认可的最佳方案。有鉴于此,许多有识之士呼吁要建立和健全我国的公共艺术管理制度和机制。邹文认为:“公共艺术管理制度亟待完善”,主张制定公共艺术审批的办法并预以公布,使公共艺术的方案确定、审批、制作施工、养护管理等都有法可依,有章可循;而袁运甫先生则建议:“建立权威性的政府文化艺术咨询机构和奖励机制,加强国家对文化艺术建设的宏观调控”,促进文化环境的高水平建设和高质量的宏观管理。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更充分地反映民意,从制度上、从源头上确保公共艺术设计作品的公正性和公众性,多出精品,少出失误。
3.公共艺术设计的使用权和评判权在公共大众
从本质意义上来说,公共艺术设计是为公共大众而进行的设计,其起点在于公共大众,其终点也在于公共大众,因而其使用及评判权均在公众手里。首先,公共艺术设计要满足公共大众的生理和心理要求、物质和精神的需要,满不满意,只有他们最有发言权;其次,公共艺术设计一旦完成,就要接受公共大众的评判,这种评判可能是一般性的品头论足,也可能是激烈的评论、批评乃至近乎苛刻式的挑剔。这种成熟化的大众评判机制的建立是公共艺术设计运作体系成熟化的标志,是促使公共艺术设计作品不断完善和提高的重要保证。它有利于公共艺术设计精品的不断涌现,有利于最大限度地避免“劳民伤财”的“视觉污染”的层出不穷、恶性循环。我国目前正需要建立这种公共艺术设计乃至所有艺术设计领域的舆论监督机制。
二、公共艺术设计要体现公共大众的审美情调
1.公共艺术设计要体现一定时期公共大众主流的审美情调
公共艺术设计首先是审美的,是多数人引以为美的。虽然一定时期人们的审美思想是精彩纷呈、主次分明的,但每个时期总有相对主流的、占统治地位的审美情调和风格,这是公共大众的审美主基调,也是公共艺术设计反映审美情调的底线,“它宣扬着多数人的价值观和审美主张,强化着民族意志和国家精神”。①公共艺术设计担负起了塑造和净化人们美好心灵的功能。那些颓废的、与人类精神背道而驰的,所谓前卫艺术是难登也不应登入公共艺术设计的大雅之堂的。因此袁运甫先生认为,“作为城市建设中的公共艺术创作,我们必须要考虑到如何适应大多数市民对待艺术的基本态度和理想追求,并正确地导向更具崇高精神意义的文化境界,它和纯粹个人艺术喜爱不同。”②“如果仅仅是为了投人所好,只是满足一些人的低级趣味,那实质是借公共艺术败坏社会风气,降低公众文化品位,也有违公共艺术的根本宗旨。”③
2.公共艺术设计的审美接受机制是雅俗共赏,收放有度
著名设计理论家尹定邦先生认为:“公共艺术设计是指在开放性的公共空间中进行的艺术创造与相应的环境设计。这类空间包括街道、公园、广场、车站、机场、公共大厅等室内外公共活动场所。”可见,公共艺术设计的关键词在于“公共”二字:“公共”大众、“公共”环境和“公共”社会,这是制约公共艺术设计的三大要素。本文旨在从公共艺术设计主体——公共大众的角度来探讨公共艺术设计的内在特性和要求,以引发设计界同仁对公共艺术设计更深层次的思考和探讨。
一、公共艺术设计要反映公共大众的共同意志
1.公共艺术设计投入的主体是公共大众
公共艺术设计的投入既有政府或社会公益性团体的行为,又有个体或企业的行为,但主要还是政府的公共行为,因为即使是后者也主要是在政府规范下的行为。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公共艺术设计投资是一种典型意义上的公众行为。其中公共大众是常以纳税人的身份而出现的,他们是公共艺术设计的直接或间接投资人。据了解,有比较成熟市场的国家和地区,对公共艺术设计的投入都有明确的制度或法律规定。在国外房地产开发费中就有一定百分比用于公共艺术的建设,即俗称的“公共艺术百分比”。如在日本,就规定把建筑预算经费的1%用于公共艺术设计。不管方式如何,公共艺术设计投资的主体实质就是公共大众,这是毋庸置疑的。国外的成功做法为我们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制度或法律的规定是公共艺术设计的可靠经济保障,中国的公共艺术设计呼唤“中国公共艺术百分比”的早日出台。
2.公共艺术设计作品的决定权在公共大众
公共艺术设计首先是大众的艺术。早在1931年鲁迅先生向国人介绍墨西哥的公共艺术成就时,曾明确指出:“理惠拉以为壁画能尽社会的责任。因为这和宝藏在公侯邸宅内的绘画不同,是在公共建筑的壁上,属于大众的。”因而公共艺术设计不是艺术家或设计师自发的个人行为,其创作或设计权在艺术家个人,但能否被采用,则取决于大众的意愿和是否认可。所以世界上公共艺术设计比较发达的国家或地区,都有一整套完整的制度和办法来确保公共艺术设计作品的客观、公平、公正的出笼。如在日本,公共艺术设计作品要经过一个正规的评审委员会(公共环境艺术委员会)来确定,这个委员会由政府规划部门官员、建筑家、艺术家、公共艺术设计家、社会文化人士及社区市民代表组成,严格规范,科学操作,层层筛选,最后才评选一个为各方认可的最佳方案。有鉴于此,许多有识之士呼吁要建立和健全我国的公共艺术管理制度和机制。邹文认为:“公共艺术管理制度亟待完善”,主张制定公共艺术审批的办法并预以公布,使公共艺术的方案确定、审批、制作施工、养护管理等都有法可依,有章可循;而袁运甫先生则建议:“建立权威性的政府文化艺术咨询机构和奖励机制,加强国家对文化艺术建设的宏观调控”,促进文化环境的高水平建设和高质量的宏观管理。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更充分地反映民意,从制度上、从源头上确保公共艺术设计作品的公正性和公众性,多出精品,少出失误。
3.公共艺术设计的使用权和评判权在公共大众
从本质意义上来说,公共艺术设计是为公共大众而进行的设计,其起点在于公共大众,其终点也在于公共大众,因而其使用及评判权均在公众手里。首先,公共艺术设计要满足公共大众的生理和心理要求、物质和精神的需要,满不满意,只有他们最有发言权;其次,公共艺术设计一旦完成,就要接受公共大众的评判,这种评判可能是一般性的品头论足,也可能是激烈的评论、批评乃至近乎苛刻式的挑剔。这种成熟化的大众评判机制的建立是公共艺术设计运作体系成熟化的标志,是促使公共艺术设计作品不断完善和提高的重要保证。它有利于公共艺术设计精品的不断涌现,有利于最大限度地避免“劳民伤财”的“视觉污染”的层出不穷、恶性循环。我国目前正需要建立这种公共艺术设计乃至所有艺术设计领域的舆论监督机制。
二、公共艺术设计要体现公共大众的审美情调
1.公共艺术设计要体现一定时期公共大众主流的审美情调
公共艺术设计首先是审美的,是多数人引以为美的。虽然一定时期人们的审美思想是精彩纷呈、主次分明的,但每个时期总有相对主流的、占统治地位的审美情调和风格,这是公共大众的审美主基调,也是公共艺术设计反映审美情调的底线,“它宣扬着多数人的价值观和审美主张,强化着民族意志和国家精神”。①公共艺术设计担负起了塑造和净化人们美好心灵的功能。那些颓废的、与人类精神背道而驰的,所谓前卫艺术是难登也不应登入公共艺术设计的大雅之堂的。因此袁运甫先生认为,“作为城市建设中的公共艺术创作,我们必须要考虑到如何适应大多数市民对待艺术的基本态度和理想追求,并正确地导向更具崇高精神意义的文化境界,它和纯粹个人艺术喜爱不同。”②“如果仅仅是为了投人所好,只是满足一些人的低级趣味,那实质是借公共艺术败坏社会风气,降低公众文化品位,也有违公共艺术的根本宗旨。”③
转贴于
2.公共艺术设计的审美接受机制是雅俗共赏,收放有度
作为受公共大众制约的公共艺术设计既不能是高高在上的“象牙塔”艺术,或是标新立异、勇立前沿的新潮探索,让公众敬而远之或不知所云,又不能如“俗文化”一样完全土生土长,发乎自然,不加提炼,使公众浑然不觉。它应是“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的融合,既有审美的境界,又能为公共大众所接受,即所谓的“公共艺术的欣赏和审美要群众化”。④当然,公共艺术设计追求艺术的原创性,甚至有时并不完全排斥代表一种前进方向的美学前沿探索,虽然当时并不被大多数人所看好,而最终的结果是它为更多的人所接纳。如著名美籍华裔建筑大师贝聿铭在为法国卢浮宫入口处设计“水晶金字塔”时,有许多法国人是强烈反对的,然而很快它就被几乎所有的法国人乃至全世界所认同,成为新现代主义设计的经典代表作。但是,作为一种带有普遍指导意义的审美创作法则,雅俗共赏、收放有度应是公共艺术设计家所追求的境界。
三、公共艺术设计应传达对公共大众的人文关怀
人道主义、人文主义是资产阶级追求自由、平等、博爱精神和思想解放的主要成果之一,它使人类精神由专注贵族的、上流社会的生活到对普通百姓的关注和关怀,人文主义使艺术由“神坛”走向凡间,公共艺术也不例外。“公共艺术需要较长时间与城市建筑环境共生,是广大人民群众活动、休闲、观赏的场所,因此对人的关怀,对人的尊重,对人的体贴是最基本的出发点,”⑤尤其在实用类的公共艺术中。如在日本的公共艺术相应的制度中就明确规定:“在公共园区的建设中,诸如供人们方便的座椅、照明灯具、公用厕所、社区布置和指示牌(地图)、告示牌和公用电话亭等是必不可少的;在儿童公园中,供儿童嬉戏的沙坑、秋千、滑梯(三种‘神器’)等也是必备的。并在其性能上作出了责任的规定”。⑥这反映了典型的人文关怀。在公共艺术中往往通过这些细节和构件的精心设计和安排,为身处其中的人们提供了一个方便、舒适、轻松、娱悦、互动的环境和氛围,人在其中可陶冶性情、放飞心情、尽情体味生活的美好和惬意,在平凡随意中尽显生命的意义,这是最具生活特色的人文关怀。另外,一些带有象征性和主题意义的公共艺术则通过作品本身的寓意来表达人文精神。如美国艺术家克莱兹·奥登堡的公共雕塑作品《10英尺衣裳夹》,即通过人们生活中司空见惯的木衣夹子的形象,打破了公共雕塑所谓的神圣感、崇高感而让人不可企及的固有模式,使人们倍感亲切而喜爱有加,一种融融的暖意在人们心中流淌。
综上所述,公共艺术设计与公共大众有着内在的不可分割的联系:公共大众是公共艺术设计投入、创作、评判和使用的主体,是公共艺术设计的中心和尺度,是公共艺术设计的最终归宿,公共艺术设计应充分反映、体现公共大众的共同意志和审美情调,并传达对公共大众温情脉脉的人文关怀。那种“唯我独尊”式的、“闭门造车”式的、过于自我化的艺术创作思想是不适合公共艺术设计要求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国的公共艺术设计离真正意义上的公共艺术还有距离,如在公共艺术设计作品确定上对公共大众意志的尊重、中国式“公共艺术百分比”制度的形成、在公共艺术设计作品创作上对公共大众审美情趣的反映、对粗制滥造的“公共视觉污染”现象的根除,以及在公共艺术设计作品中对人性化的特别关注等方面尚有许多工作要做,对中国的各个社会层面和中国公共艺术设计师而言,未来中国公共艺术设计的发展可以说是任重而道远。
注释:
①④邹文.公共艺术在北京,装饰杂志,2002年第10期.
②③⑤袁运甫.有容乃大,岭南美术出版社,2001年12月. 第51、101、65、65、65页.
⑥翁剑青.艺术不只是作为自我表现的手段,be—word.com.cn,2001年6月.
参考文献:
[1]尹定邦.设计学概论.湖南科技出版社,1999年8月.第182页.
[2]袁运甫.有容乃大.岭南美术出版社,2001年12月.第51、101、65、65、65页.
[3]邹文.公共艺术管理制度亟待完善.人民日报.2002年3月30日第7版.
[4]翁剑青.艺术不只是作为自我表现的手段.be—word.com.cn,2001年6月.
二、公共艺术设计教学的实践性研究
1、公共艺术设计教学必须注重课程教学的实践性
1)增强公共艺术设计教学的实践性可以促进课程的延伸和拓展。公共艺术设计的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重要手段,能够有效帮助学生从理论知识的学习转向职业技能的实践应用,并在这种转换过程中加深对公共艺术设计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真正在课堂教学中使学生接收到多方面的实践考验。可以说,实践教学是对传统课堂教学缺陷的补充和完善,能够从社会需求的视角将高校公共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培养成专业的以艺术设计人才,不仅实现了对课程的补充和延伸,也是对我国教育环境中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学探索的进一步完善。
2)增强公共艺术设计教学的实践性可以优化教学内容。公共艺术设计由于其自身的公共性,是经过对社会大众审美需求加以提炼而进行创造的、能够对社会大众现实生活进行形象反映的学科。因此公共艺术设计课程教学离不开对现实社会立体形象的描绘和展现,而这种展现在简单的课程教学中却无法完成。公共艺术教学的实践性却很好的解决了这一点,能够在教学中让学生更加贴近真实的艺术形象,并从多角度对这些形象加以了解,为教学活动注入了新的生命力。所以高校公共艺术设计教学活动的开展应该注重加强教学实践性,让学生在实践教学中体会公众审美需求,促进学生公众审美能力的进一步提升。
2、增强公共艺术设计课程教学实践性的具体策略
可以适当为学生构建校外实践实习基地。近几年,我国逐渐认识到公共艺术教育实践性的重要性,在这一方面正式提出了实践创新教育的新口号,希望各级高校能够与社会相关部门相联合,建立适当的校外实践实习教育基地,为公共艺术设计教育专业的学生提供充足的社会实践机会,不仅有利于学校教育质量的进一步提升,也能够帮助企业在艺术设计方面注入新生力量,加强学生与社会大众需求方面的联系,为社会大众提供更为优质的公共艺术审美服务。
三、增强公共艺术设计课程教学创新性的具体策略
1)进行差异性教学设计。由于公共艺术设计教育具有特殊的公共性,并且在高校教育中占用课时相对较少且较为集中,所以理论和实践学习均具有相当大的灵活性。因此,艺术设计专业教师应该在教学实践中认真探索和创新教学方式,通过多元化的教学设计,为学生提供科学的学习条件。
2)创新教学理念和方式,提高教学质量。受到传统艺术设计教学观念的束缚,我国大部分高校都以课堂灌输式教学为主要教学方式,不仅限制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也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造能力,对教学质量也产生着严重的影响。
3)通过学科交叉融合教学拓展学生思维方式。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现代公共艺术设计开始追求在坚持中国特色的前提下,增强艺术设计作品的国际文化性。所以高校公共艺术设计教学在开展基本艺术教学的同时还应该注意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加强对学生文化素养的培养,使公共艺术设计教学的整体性、公共性与独特性都能够得到充分的发挥,进一步提升学生的专业视野,帮助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良好设计习惯,并在交叉学习中创新自身设计风格。
关键词:
数字媒体;公共艺术;融合;地域文化
一、发展现状
公共艺术作为城市的名片,在塑造城市独特性格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公共艺术已成为构建当代城市多元文化、传播公共信息的重要方式之一。公共艺术作为城市中不可缺少的视觉艺术形象,记载着城市的历史,蕴涵着城市的文化。其设计既应满足城市公共文化服务的需求,又应体现城市的地域特色和历史文化。数字媒体打破传统的单项公共艺术交流模式,使观者不自觉地成为作品的一部分,与之形成互动。数字媒体作为艺术与技术的结晶,是一种直接的信息传播方式,活跃于公共服务领域。在英国,数字媒体产业的产值约占GDP的7.9%,是第一大产业;在日本,电子游戏、动漫卡通、网络游戏等产业成为仅次于汽车业的第二大产业。国内数字媒体产业也在飞速发展,近几年,数字媒体技术与公共艺术设计的融合较为普遍。数字媒体具有公共性和人情味,不仅传播符号多样,而且反馈灵敏、调整迅速,对消费者行为具有积极的影响。
二、数字媒体融入公共艺术的意义
城市公共艺术在设计中越来越多地与影视广告、三维动画、网络游戏、网络艺术、数字音乐等现代数字媒体艺术相结合,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凸显公共性
数字媒体介入公共艺术设计,以视频艺术、音频艺术、编码艺术、交互艺术、网络艺术等手段为基础,将艺术与技术巧妙结合,产生了全新的动态艺术表现形态,丰富了公共艺术的内涵。在城市广场公共艺术设计中,利用数字媒体艺术的独特传播方式有利于广场氛围的营造,趋向大众化,具有亲和力,增强了公共艺术品与观众之间的交流与互动,凸显了公共艺术的公共性质。美国芝加哥千禧公园中的皇冠喷泉(CrownFountain)就是数字媒体与公共艺术完美融合的典型实例。设计者将媒体艺术巧妙融入公共艺术,将喷泉的背景设置为多媒体屏幕。由电脑控制的多媒体显示屏交替播放着代表芝加哥的1000个市民的笑脸,以此欢迎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每隔一段时间,多媒体屏幕上从市民的口中会喷出水柱,为观众带来一阵阵惊喜,加强了媒体公共艺术与观众之间的互动,凸显了公共性。
(二)增强互动性
数字媒体融入公共艺术设计,丰富了公共艺术的表现形式,为公众营造出网上虚拟空间。随着数字技术的介入,人们可以更方便地进行交流,互动性增强。为纪念遇难同胞而建的“国家公祭网”就是很好的例子。网友可通过网络媒体为遇难同胞点蜡烛、献花,以表达对死者的哀悼。“国家公祭网”设计色调以血红、黑色和白色为主,凸显了“国之祭、史之痛、民之愿”的主题。目前,该网推出了中英日三种文字版本。中文版主要分为公祭资讯、海外公祭、在线公祭、公祭回音、公祭教育、公祭知识和网上史料馆等七大板块。英文版和日文版均分为在线公祭、公祭资讯、公祭知识、论坛互动等四大板块。媒体艺术的应用不仅为公共艺术设计提供了高科技的设计平台,也丰富了公共艺术设计的表现形式。
(三)塑造城市美好形象
多媒体公共艺术作为动态艺术表现形式,通常以动态的形式与公众进行互动。通过动态媒体艺术手段,融独特的地域文化、自然环境与现代城市的气质于一体,可以彰显城市个性,营造城市的美好形象。在部分欧美国家,公共艺术已发展成为城市文化生活的重要标志。例如法国巴黎的凯旋门和埃菲尔铁塔,不仅形象地记载了城市的历史,而且体现了城市独特的地域文化。又如,2008年北京奥运会闭幕式上,策划者运用数字媒体艺术方式将各个国家的国旗以超大电子屏动态传播的形式呈现在人们眼前,给观者带来了全新的视觉体验。
三、南京公共艺术设计
南京是我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被誉为六朝古都、十代都会。远古文化、六朝文化、明文化、清()文化与民国文化交相辉映,悠久的历史为南京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奠定了南京特有的文化底蕴。而目前真正能够体现出城市地域文化特征,且满足公共文化服务需求的公共艺术设计很少。南京公共艺术的设计大多没有与数字媒体艺术相融合,形式单一,不能给观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公共艺术设计要想体现出一座城市独特的审美价值,就应加强与数字媒体技术的融合。
(一)数字媒体在南京公共艺术设计中的运用
数字媒体技术以“智能化”为主要特色,结合平面媒体、网络交互、影视动画等多种形式使得公共艺术的表现形式多样化。2014年南京青奥会上大量采用了数字媒体技术,让南京在交通疏导、安全保障、休闲购物、旅游住宿、文化及运动场馆建设等公共空间的现代化设计方面均展现了世界一流水平,从而给各国游客留下了美好印象。南京多数公交站台的上方设置了显示“XX路公交车离本站还有几站”字样的多媒体电子屏。等候者可以根据屏幕上的提示清楚地了解等候的时间。
(二)数字媒体介入公共艺术的对策
1.视频和音频取代传统媒介
借助视频和音频等新媒体表现方式能够更好地体现城市的地域文化,塑造城市的美好形象。可以在南京城中心地段设置多媒体大屏幕,交替播放南京的文化、历史、娱乐、美食。在城市公交站台橱窗中,可以结合数字媒体手段,交替展示两幅广告,用多媒体动态广告代替静止、单一的传统广告。另外还可以在站台旁设置MP3播放器,根据人们的不同需求播放不同的音乐作品。
2.WIFI全面覆盖城市中心
三年内实现无线宽带全面覆盖市中心,加快推进城市网络数字化系统建设。随着数字媒体技术的介入,人们可以借助无线网络技术与他人随时随地进行互动交流。数字媒体技术结合网络交互艺术,由WIFI向游客提供手机定位导游。公众可以借助无线网络交互艺术,参与网络问卷调查,及时反馈信息,与他人互动,与公共艺术品互动。
四、结语
在数字信息化时代,公共艺术设计应加强与数字媒体技术的融合。数字媒体与公共艺术的融合,有利于增强城市环境的趣味性,增强公共艺术与公众的交流互动。这种互动不受时空限制,能够更好地体现城市的文化,提升城市的品质,凸显城市的个性,塑造城市美好形象。
作者:唐丽 黄文静 单位: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艺术设计学院
参考文献:
[1]马骏,张新宇.浅析当代城市广场公共艺术与媒体艺术跨界设计[J].装饰,2012,(3):139-140.
[2]唐丽.唤醒城市的记忆———六朝文化背景下的南京公共环境艺术设计研究[J].大众文艺,2012,(3).
柯林•罗在《拼贴城市》中强调了城市历史的重要性,他认为城市是历史的沉淀物,每个时期都在城市中留下了自己的印记。城市是集体记忆的所在地,交织着历史和个人的记忆。个人对于城市的记忆是有个体差异的,但是大体上却有着相似性,将这些不同的城市意象综合起来,应该就能得到比较完整的城市记忆[1]。今天,人们更加注重生活品质,对公共艺术要求越来越高,重视在生活环境中的体验过程,审视在交往空间中的情感交流。因此,具有城市记忆的公共空间,不仅具有人文关怀,还能加强市民归属感,激发并活化人们的行为活动,创造新的城市活力。但是部分城市在城镇化快速发展进程中,普遍追求规模和形式上的高大上,鲜少结合当地特色文化以及考虑整体环境实际使用需求,缺失特色和可识别性,导致记忆弱化。
一、基于城市记忆的实例调研与分析
调研盐城周边社区、公园、街道(盐城亭湖区金水湾花园、五星小区、盐塘河公园、市区广场等)开放空间,进行基于人的行为活动的研究,亲身体验感受,观察市民生活及活动范围,分析内在联系,发掘城市记忆与公共艺术设计之间的关系,从而有助于完善整个城市公共艺术系统的设计研究。社区空间:盐城金水湾花园、五星小区。调研社区内主要活动人群为当地居民及附近工作者。调研针对时间段进行统计,分别在5:00-6:30、9:00-10:30、15:00-17:00和20:00-21:00为居民活动量较大时间,分为晨练、散步、聊天、锻炼或其他社交活动。活动人群多为老年人和学龄前儿童,主要以自发性活动为主,老人大部分为原地玩耍或带孩子者之间相互聊天,偶有体育文化运动。但目前情况是公共设施部分被破坏,地面铺设不平,易摔倒,设施损坏安全得不到保障,老人与小孩也鲜少聚集在公共区域聊天活动(如图1)。两个城市小区相比没有明显差别,在调研中,人们对城市特有记忆只停留在城区某一老建筑或是雕塑的认知上。普遍老年人反映对社区公共艺术设计没有过多要求。城市公园:盐塘河公园(盐城)主要人群为周边小区居民,周末人流量会变大。公园内石头桌凳间距高度设计不合理,没有考虑人体工学尺度,没有考虑主要使用人群的实际需求(尤其是老年人的需求);绿意盎然的草坪上,强势的插着各种各样的标语牌“青青小草,足下珍惜”,还没有享受这就绿色地毯就成为破坏分子(如图2)。虽整体导向设计有城市特色,运用到盐、串场河、丹顶鹤等城市文化元素,但公共景观小品没有与之相匹配,部分形式大于功能,与场所没有对话,更没有考虑使用者的使用需求,公众没有使用欲望。这样的公共艺术设计可以随意搬动,没有城市特色,更无从谈起唤起城市记忆。城市广场:公共空间中布置的公共艺术景观作品,虽有与城市有关的元素但更多的是表现设计师的个人主义情怀或者是政府部门的一厢情愿,并没有征求公共的意见也没有真正考虑公众的需求,成为摆设,虽占据主要位置却逐渐被大众忘却。城市记忆不是个人记忆的简单累积,是置于共同体生活的社会环境中,借助社会交往、亲身体验和社会框架对记忆对象进行回忆、识别、定位,结合城市的特点和时代的特征进行重构,才能形成记忆[2]。
二、公共艺术设计方法
公共艺术设计应该具有两大特征:公共性和艺术性,艺术性表现在它是作品的上游精神,能够跨越任何界限;公共性则体现在是为不熟识的个体们提供交流与互动的公共空间。通过调研,发现具有城市记忆的公共艺术作品具备空间性、集唤性、参与性、民主性、审美距离性和包容性等特征。
(一)空间性
公共艺术存在的首要条件是具有空间性,具备空间性,物质和事件才能存在其中。公共艺术的空间,也是他人在场的开放空间,并通过和其他事物的空间关系被感知、认知和标识出来。目前在城市公共空间的空间性不明确,人们在场所中行进时需要避让。越来越多的公共空间被私人领域占用,如城市广场中的咖啡店、零售店等建筑范围占领公共空间,大大削减了公共空间的空间性。这类休闲、营业空间应退出公共空间主道,保持空间视觉的完整性。
(二)集唤性
在城市的公共开放空间,艺术作品应具有集唤的能力。公共艺术作品通过艺术召集并吸引公众聚集,形成一定群体来关注公共艺术作品,是公共艺术实现自我建构的关键。集唤性代表了公众对艺术作品的反映,通过艺术作品的自身特殊性,或者是卓越性来完成,也可以是媒介,尤其是大众媒介,因为公共艺术景观作品本身就是大众媒介的一部分。在现实生活中,通过好的作品对公众形成召集性,并形成良好沟通,加强对公共空间认知(如图3)。
(三)参与性
公共艺术作品的最终完成并不是艺术的创作终结,只有接受公众参与才能实现其价值,因此公共艺术的参与性涉及创作者、作品和观众三者之间的关系。由于交互技术的兴起,更加深了公共的参与性,在国外,公共艺术作品的参与性除了对作品审美价值和创作过程的参与,还体现在对作品的遴选、设计和管理机制上,公众在艺术作品完成过程中成为主要决策者,并可以左右艺术作品的实施与实现。在国内,虽没有公众直接参与遴选,但很多设计已经开始注重市民的参与(如设计调查问卷等),并将设计的多种方案及设计思想与意义公布于众(在网上公布并参与投票),市民在了解更多的设计文化同时也增强了自身学习。因为前期的参与性,公众会主动享用作品并监督,参与性贯穿其中,也是城市记忆最重要的部分(如图4)。
(四)民主性
民主性其实就是艺术和社会权利的体现。马孔•迈尔斯说:“艺术的历史有时被呈现为一种风格的历史,而公共艺术的历史更可能被看作一种意图的历史”。李建盛也认为:“公共艺术作品不仅仅是单纯的物理性的公共空间中的存在,而更多的是一种历史性和文化性的存在”[3]。公共艺术已经从前期的为权利服务转化为大众服务,随着创作观念的大众化、通俗化,艺术不再是高高在上的,公众可以很好地解读,这就是审美民主性;在公共艺术的题材选择上,不再是英雄主义或者形式主义,也不是艺术家自我发挥的场地,而是回归到公众。今天的公共艺术设计发展趋势越来越关心社会话题,关注边缘和弱势人群,关注人类终极问题。在公共艺术设计作品中我们能看到从关心弱势人群到环境保护意识,无一不是表露记忆和情感中的家园,大众从根本上更能产生强烈的归属感。
(五)审美距离性
美学中有“期待视野”和“审美距离”的问题。公众在看到作品时阅读感受与理解相一致,就会感觉平淡而失去兴趣,相反,则会感到兴奋。所以期待感受与作品之间存在一定距离称之为“审美距离”,公众通过对既有经验的提高或学习,提升审美意识。公众与艺术作品之间的审美距离适当时,会主动感受审美,体验者主动对作品进行理解并形成良好互动。因此合适的审美距离能有效地促成公众对公共艺术的理解(如图5)。
(六)包容性
公共艺术作品的包容性是指兼顾不同年龄、性别、学识的人群在空间中更好活动,保持城市经济、文化、生态等的平衡,体现人文关怀。在空间方面,考虑不同人群的不同需求,给人们提供更多交互机会;在情感方面,尊重弱势人群需求,满足残疾人、老年人和儿童利益需求(如图6)。今天,就考察的城市而言,调研中公共空间的主要使用人群是弱势人群,新的规划在设计之初,会更多地为他们考虑。今天的公共艺术的包容性越来越强,公共艺术设计能唤起对曾经的记忆和情感的追溯与认同,从而在文脉上找到传承的价值。具有城市记忆的公共艺术设计必须是内在的逻辑和外在的环境整体融合。不仅有作品的独特个性,而且尊重在地文化,更好地体现公共性价值,与环境共生。这也是未来公共艺术设计创作所追寻的使命。本文为江苏省大学生创新创业指导项目2016067《城市重塑的探寻﹣苏北城市公共艺术规划实践》的阶段性研究成果;2016-2017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访学项目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王燕 王磊 张倩 单位:盐城工学院
参考文献
公共领域是近年来英语国家学术界常用的概念之一。这种具有开放、公开特质的、由公众自由参与和认同的公共性空间称为公共空间,而公共艺术所指的正是这种公共开放空间中的艺术创作与相应的环境设计。
公共艺术是多样介质构成的艺术性景观、设施及其它公开展示的艺术形式,它有别于一般私人领域的、非公开性质的、少数人或个别团体的非公益性质的艺术形态。公共艺术中的“公共”所针对的是生活中人和人赖以生存的大环境,包括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社会环境。
(来源:文章屋网 )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人们对居住和生存环境要求的日趋提高,大众文化时代的到来,人们从审美取向和价值观方面对公共空间艺术设计提出了新的要求。公共艺术作为纯艺术与设计相互交叉的一门新兴学科,受到社会各界越来越多的重视,我校顺应时代的需求,近年来开设了公共艺术设计专业。既加强了学校学科建设的完整性,也顺应了大学为社会发展服务,培养社会需求的实用型人才的办学宗旨,同时也丰富了校园公共空间的文化建设。在综合性大学办公共艺术设计专业,由于公共艺术设计专业与文理科专业在教学规律和方法上的差异性,学校原有的学生考试考核制度并不适用于公共艺术设计专业。武汉科技大学是一所偏工科的高校,在考试考核制度上,按照工科的考试体制:出试卷、标准答案(或评分标准)、审试卷、期末考试、批阅试卷、进行试卷分析、归档等,这一套严密的考试制度对理工科的学生们检验学习成果给出了一个量化的标准,为学校的教学管理提供了一套精准的操作程序,是多年来形成的一个约定成俗的有效成绩评估体系,但当这套考试考核体制运用到公共艺术专业的学生身上来时,就显得十分窘迫了。具体原因在于公共艺术专业课程的教学方式与理工科教学方式的差异性,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专业的自身规律与特点
公共艺术设计专业有它自身的规律与特点,理工科学生逻辑分析能力强,而公共艺术设计的学生形象表达能力强,这主要是由于专业性质的不同造成的,公共艺术设计的学生在思维模式以及教学侧重点上与非艺术生有着明显的差别,其专业素质的构成状况和培养模式有其独特性和自身的规律。艺术强调的思维方式是形象思维,形象思维强调直观,想像,思维具有跳跃性,对他们的教学形式应更为多样和丰富,应建立教学、实践、创造三位一体的教育模式。
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不同
公共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应体现专业教育特色,针对性地构建学生的理论知识、专业技能、素质结构,注重实践动手的能力,同时尊重个性表现和创造性,是教学的主要内容。
公共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在学习中,专业课程所占的比重较大,而专业知识方面的学习主要是一个视觉方面的东西,绘画和设计理论的合理处与精妙处,是需要通过大量的实践才能真正的体会得到,缺乏实践的理论是空泛的和无意义的,而且在艺术创作的平台上,是百花齐放的,是提倡不同的表现形式与技法共存的,在学习过程中,对艺术最基本的理论知识的理解,是需要学生们通过不断的课堂实践作画或搞设计来达到的,而老师在课程教学当中,除了理论知识的讲授,更多的是针对每个学生来逐一进行辅导,示范和点评,因材施教。学生们会对老师布置的课题提供出一个初步的想法和草图,然后围绕着自己作品想要达到的目的和想法来进行大量的资料收集和深入细致的生活观察,最后将从中获得的灵感凝固到自己的作品中去,当学生们经历了由理论学习――动手实践――作品创作(设计)完成的过程之后,才能够说对艺术的一般规律有了一个触及心灵的认识,并由此逐步建立起适合自己创作(设计)方式的表现手法和思维模式。
艺术的生命来源于创造,18世纪德国“狂飙突进”运动的主将赫尔德认为:“任何一部真正的艺术作品都是首创的和独特的,只有放在各自时空文化的关联中,才能被正确领会……而艺术领域的首要原则是创作精神。”[1]一幅作品如何触动人的心灵,使观者产生共鸣并留下深刻的印象?靠的就是作品的个性表达以及充盈创造力的流露。而理工科注重的是归纳和论证,是从个例中总结类同点,并以归纳得来的公式或标准去解决许多问题,这两种方式可以说是南辕北辙,学生们潜在的不同气质会在作品中所反映出不同面貌与不同感觉,比如敏感的学生色彩会更丰富、粗旷的学生作品块面感更强等等,教师此时就应当及时的发现各个学生身上这种自身独特的个性特征并引导他们将其不断扩充放大,为学生们今后走上艺术道路做非常重要的前期铺垫。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究者。而在孩子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则特别强烈。”[2]学生们在一边学习,一边寻找自己的风格特征的过程中会获得强烈的乐趣感和自信心,可以说个性的表达和创造力的培养,是他们在艺术道路上走向成熟所必须具备的基本要求。
三、考试评价体系的差异性
据此,我们知道公共艺术专业在思维模式以及教学侧重点上与理工科有着明显的差别,因此沿用原先理工科的考核考试制度就显得不合适宜了,具体表现为:1.出试卷的考试考核方式不合理。艺术生的专业课堂理论课成分较少,大部分是绘画或设计实践,“练手”成为了专业学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学的好与差,是以作品为最终的评价依据,因此,在考试形式上就不可能依照原有的文理科考试出试卷的方法进行。我们采取的考评方法是将最后一次绘画或设计作业成绩作为期末的考试成绩。以作品说话是最有份量,也是最符合专业特点的。2.考试时间安排不合理。每学期期末,学校都有考试周,会对本学期的所有课程组织期末考试。对于文理科的学生,用两至四节课的时间来答试卷已经足够,而对于艺术生,如何可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完成一幅表现充分的画或者内容翔实的设计来呢?如果必须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完成,那只有降低考察难度,减少表现内容,但是这样又不符合培养目标和教学大纲的要求,所以,在考试时间的安排上必须重新考虑。最后一次作业可以根据内容的多少、复杂程度和要求难度做调整,分作两次课或多次课完成。大学教学不以应试为目的,而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独自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最终目的。根据公共艺术专业课程的特点,我建议应当以考核为主,并留出适当的时间段,比如一些创作课程,就需要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去查阅资料以及调查研究,让学生在比较宽松的环境下发挥出比较真实的专业水平。3.总成绩中平时成绩与期末考核考试成绩比例分配不合理。在理工科的期末成绩评定中,期末考试成绩在总成绩中占很大比重。在艺术生的教学过程中,每一学期的教学过程中会提出几个需要解决的课题,课程中大量的课堂作业都是围绕着这些课题进行,学生们在动手实践的过程中,通过查阅书籍,看幻灯,看展览,进行社会实践调查,跑工地等等方式,对所学的专业积累一定的感性和理性认识,随着认识的深入,实践体会的加强,绘画或设计的灵感有时会迸发出来,当这种自身的感觉达到一种调适状态的时候,就会涌现出优秀的作品,这种在学生绘画或设计感觉非常好的时候产生的优秀作品,集中反应了学生对这门专业课的领悟水平以及表现能力。优秀艺术作品的产生并不遵从一般世俗规律,它和当时的创作情绪以及平时潜意识的沉淀有关,而和技法训练的时间长短无关,倘若在学习过程中涌现出了一些十分具有感染力的作品和设计,是不是应当将其看作学生水平能力的测评重要依据对他们进行热情的鼓励和赞赏呢?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允许学生们犯错误,允许他们作不成熟的艺术尝试,给他们一个宽松的实践氛围,不能唯分数论,那么,在评定最后成绩的时候就应适当增加平时成绩所占的份额,使总的成绩评定介于综合评价水准之中,这样才能较为真实客观的反映出学生们总的专业学习情况。所以我所讨论的最佳成绩评价方案是:总成绩=平时成绩50%+期末成绩40%+平时考勤10%。
艺术不仅是激发人们创造,给人们带来审美感受的一项智力活动,而且也是建设和谐社会、提高全民美感素质的有效途径,因此艺术生的培养是教育界一直很关注的问题,如何培养真正具有创造力的艺术人才,怎样的考评制度才算合理公平?这是我教学以来一直思考的问题,以上,是我通过这几年的教学实践以及与学生们的教学互动中,得到的一些反馈信息和切身体会总结和反思,并参照部分经验成熟的艺术类院校的相关做法提出的几点教改意见,目的是想从积极实用性的角度出发,设定出一套符合公共艺术学生认知和教学规律的考试考核机制,为艺术人才的培养提供一些新的思路。
注释:
一、公共艺术的概念
公共艺术的概念是来自英语单词中的“Public Art”一词,这是一个由“公共”和“艺术”连接起来的复合词。单纯从单词的含义看,开放空间里能让人欣赏、参与或使用的雕塑品、艺术活动和公共设施,都可以称为公共艺术。然而,随着时代的进程,公共艺术的定义已不再局限于陈列在公共空间中的雕塑、景观、公共设施之类,它逐渐发展为一种人类生活状态下的一切文化现象,因而也就具有了把城市作为舞台、把人的交往需求作为核心而展开的对审美的获取以及对空间的体验。
所以,公共艺术除了具有它本身特殊的艺术价值外,公共艺术的“公共性”是它文化价值的重要体现,它不仅超越物质符号本身、提供隐蔽的教化功能,更为关键的是经由人、公共艺术、时间的综合感知,从而提出新的文化价值与思考。
二、公共艺术与城市
人类是城市生活的主体,而公共艺术是城市的的艺术,与城市的生活密切相关。随着科技和经济的日益发展,城市建设不仅仅只是满足人们衣食住行的基本需要,它的真正魅力在于良好的生活设施和丰富的文化活动,于是,人们开始追求情感上的愉悦及精神上的满足。所以,在全球城市化的浪潮中,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重视起文化艺术在城市建设中的作用。城市公共艺术处于艺术向生活渗透的边缘地带,与传统相比,由于艺术受众、媒材、艺术展示的空间环境都发生了变化,它需要新的评价标准:首先,就公共艺术必须为一般群体的理解特性看,它不适于艺术意义的深度承载和表现,而更重要的是要强调一目了然的直观性。其次,就公共艺术的鉴赏与环境的关系看,传统鉴赏建立在对艺术对象进行审美孤立的前提下,艺术品被放在画室、画廊或者是美术馆的中心位置,它因为与周围的事物不同而强化了他自身的存在感,从而使自己的主体地位得到凸显。但恰恰相反的是,公共艺术往往被视为环境的有机组成部分,不是强调它的分离性,而是强调它的融合性。由此,能否与周围环境共构一个和谐的景观,就成了对其艺术价值做出评价的重要尺度。
三、城市的公共艺术的历史性
公共艺术的产生有其自身的历史所在,那么城市公共艺术的产生也有它自身发展史,下面讲讲城市的公共艺术是如何发展起来的,通过了解西方的公共艺术,不难发现西方最早的公共艺术体现方式是依附在建筑上的装饰艺术,因为建筑与雕塑一直是不可分割的孪生兄弟,“建筑物艺术”的政策也由来已久。在欧洲公共艺术设计已经有上百年的历史了,在美国从1959年正式开始实施,国家每年都会拿出1%的建设经费开展城市公共艺术的建设,用艺术来提高城市公共建设的文化品味,因此,在某些地方也称为百分比艺术。其实,这和我国建设系统中的某些工作是有关联的,只是侧重点不同罢了。美国著名的城市规划大师SLNM曾经说过,城市就像一本打开的书,从中可以看到它的抱负。城市公共艺术,包括城市中的艺术、文化素养。就中国而言,从20年代初到今天城市建设的飞速发展,我们的城市抱负能够解读到什么?有些外国友人来中国工作,他们看到的是中国的海鲜酒楼、夸大事实的房地产广告,因此对于中国的城市建设评价基本上仅限于此。这些年我们所做的城市公共艺术建筑研究课题,就是为了推进城市公共艺术建筑百分比,这些工作对于目前的中国来说是尤为重要的。
四、公共艺术的设计要同城市公共空间相符合
在现代化的都市生活中公共艺术已成为城市公共空间中不可或缺的艺术形式,在现代城市公共空间中占有重要的作用和地位。公共艺术设计并不像单纯的在工作室或者展览馆里所创作的作品一样,这种艺术作品必须要融入公众的审美要求并满足于公共空间的综合性要求才具有意义和价值。
由于现在社会人口的密集,城市空间被慢慢吞噬,那么矗立在城市公共空间中的公共艺术就更应该具有人性化,同时要符合社会的发展需求,满足公众的审美要求。这样才能保证不浪费城市公共空间的资源去建设那些其实没有多大意义的作品。我们要提倡在我们城市公共空间中矗立具有公共性、艺术性、开放性的公共艺术作品,从“(下转第57页)(上接第55页)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角度提出公共艺术设计的出现代表了艺术与社会关系新的价值取向,公共艺术是为人们的审美生活、休闲娱乐等需求所设计的,所以它要满足公众的意愿,如果连公众的意愿都没办法满足,?那么这种公共艺术 作品只能说是对公共空间的一种浪费,不但没起到任何价值,反而却影响了公众对于公共艺术这种艺术形式的认识和理解。
五、未来人类的生活需求与不断发展的公共艺术
公共艺术设计是对人类的整体具有价值和利益,并不是对日常生活的局部介入和装饰,而是以哲学、美学、历史、城市学等为指导,从整体上介入人类的生活方式,如果说城市是由众多不同要素组成的话,那么众多的建筑、景观、自然风貌,历史文脉相存一体也就形成了广义的“公共艺术”它强调的是综合的城市设计,将整个设计思想融于“天人合一”的人与自然和谐的理念之中,运用所有的元素创造出一个艺术化的环境,这些元素包括建筑、山丘、地形、树木、流水、街道、交通等等并以整体的视觉造型为出发点,将它们有机地组织在一起,并将规划设计,历史环境保护以及城市的整治,更新变换归纳到一个大的视觉系统加以考虑使之可以步入可持续发展的轨道之中。
二、夸张变形
以当代的艺术手法,将元素意象加以夸张放大,产生具有震撼力的效果,夸张的目的是为了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是在某种限度和原则指导下的夸大和强调。在设计中,夸张往往是对符号的提炼、分裂与变形处理,无论是尺度、形状,还是材料、色彩等形式要素,都在原有的基础上融进了新的内容和含义并加以强化,使之成为一种新的象征符号,以此引起人们的共鸣,这种夸大的结果使人明白作品的“形”所强调的意义。如杭州市下沙医院住院厅背景墙石材浮雕“富春山居”意境清和,悠闲自在,宁静致远,取材于元朝书画家黄公望以杭州富春江为背景所创作的、被称为“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的《富春山居图》。
三、借代手法
将地域文化元素中的局部、片段按照今天人们的审美情趣投射到当代医院公共艺术设计中,使其带有传统的文化信码,这样设计出来的公共艺术作品能起到新旧沟通的作用,并获得良好的视觉效果。西溪湿地是位于杭州市区西部的城市中次生湿地,生态资源丰富、自然景观质朴、文化积淀深厚,曾与西湖、西泠并称为杭州“三西”,也是目前国内第一个集城市湿地、农耕湿地、文化湿地于一体的国家湿地公园。湿地内河流众多,水渚密布,植被繁多,生长着形形的水生植物,如睡莲、莼菜、菖蒲、野慈菇等。杭州市西溪医院门诊大厅背景墙上的石材浮雕取材自医院所在地——西溪湿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水生植物睡莲,有着矜持超脱、芳华四溢、迎着朝气、抛去暮气的意境。杭州市下沙医院门诊大厅的挑台阳角选用具有杭州地域历史文化气息的“良渚玉琮”造型,通过现代手法演绎,使空间凸显杭州地域特性。
四、场景再现
场景再现就是把历史事件或传说中的部分场景通过画面的形式直接体现出来。这样能使人们联想起某一时代的生活、某个地域特定的传统景观,使人们对地域文化的理解更加具体和感性。如杭州市下沙医院在电梯厅、候诊区、门诊和病区过道等公共空间陈设以杭州运河和余杭塘栖、富阳龙门、桐庐深奥、建德新叶等江南古镇村为题材的马克笔画、风景油画和石材浮雕等,将江南古镇村的沧桑之美、江南园林的婉约灵动之美展现出来,带给人们清美的视觉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