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购数据分析报告模板(10篇)

时间:2022-02-21 17:51:33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采购数据分析报告,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采购数据分析报告

篇1

1商业智能模型

本文利用SQLServer2005构建基于商业智能的审计模型TAuditMin,如图1所示。审计过程分为:采集审计数据、建立数据仓库、OLAP多维分析、数据挖掘、前端展示等。

1.1源系统

数据挖掘的基础是大量的历史数据。这里的源系统是指与审计业务相关的各种关系型数据库,如金蝶数据库、用友数据库等。这些业务系统中的数据可以应用SSIS(MicrosoftSQLServer2005IntegrationServices),通过数据清洗、转换和加载(ETL)等步骤载入数据仓库,为多维分析和数据挖掘作准备。

1.2数据仓库

该部分的功能就是为数据挖掘提供多维数据集(Cube)和数据集(Dataset),用于数据挖掘的Cube也可以根据用户的要求作相应的更改。商业智能提供了自动创建Cube的功能,用户只需要设置好相应的维度表和量度组,通过一些简单的命令就能实现Cube的自动生成和重新生成。因此,数据仓库设计主要在于设计维度表和量度组,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

1.3OLAP多维分析

OLAP为用户提供强大的数据分析功能。在数据仓库建好后,输入测试数据,测试数据仓库和模型。如果分析结果显示创建的模型有问题,则可以通过OLAP提供的功能重新创建模型,并且按照用户喜好的方式显示数据分析的结果。模型没有问题之后,就可以对ETL处理过的真实数据做相应的数据分析。

1.4数据挖掘

数据挖掘模型的建立以MDX语句为基础,同时也支持手工操作。模型建好以后,需要对选择数据挖掘的模型进行测试和训练。用于训练的数据可以来自于数据仓库生成的Cube,也可以直接使用其他数据集,如文本文件。模型训练的结果既可以直接浏览也可以生成报表在客户端展示,数据挖掘功能主要通过微软的SSAS和AMO实现。

1.5客户端

即数据挖掘模型、报表和OLAP分析结果的前端展现,是用户与系统交互界面。目前比较流行的方式是基于Web的B/S结构。

1.6发现审计线索

在数据分析的基础上,定位重点审计对象,利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或其他方式追踪线索,重点审计该类数据。

1.7形成审计报告

针对审计线索,加以重点审计,提交审计报告,以供分析和决策。

本文提出的解决方案将数据仓库、OLAP和数据挖掘等技术相结合,可指导审计人员高效地开展审计工作,增强审计人员的审计数据分析能力,提高审计的效率和效果。

2商业智能在审计中的应用

商业智能在审计中的应用主要包括OLAP和数据挖掘两部分,以下具体介绍这两部分的应用。

2.1OLAP在审计中的应用

通过数据仓库,可以利用OLAP技术,采用包含结构、趋势、同比、因素、TOPN等多种分析方法,自动生成图文并茂的分析报告,并可以在任意时间,生成任意内容(如财务、销售、仓库、采购、应收、应付),同时实现分析报告中的动态钻取,满足审计人员的需要。我们可以利用OLAP进行销售分析、应收款项分析、仓库库存分析以及财务决策评价等。

OLAP支持复杂的分析操作,侧重决策支持,并且提供直观易懂的查询结果。如MDX查询语句:

withset[TenBest]as

’TopCount([Product].[BrandName].Members,10,[UnitSales])’

set[LastMonth]as

’Tail(Filter([Time].[Month].Members,NotIsEmpty([Time].CurrentMember)),1)’

set[Last6Months]as’

[LastMonth].item(0).item(0).Lag(6):

[LastMonth].item(0).item(0)’

select[Last6Months]onCOLUMNS,

[TenBest]onROWS

fromSales

可以方便地查询某商场最近6个月销售趋势最好的前10种商品及销售量。

又如,对应收账款进行分析,可以通过图表,直观显示账龄、金额等情况(如图2所示)。

2.2数据挖掘在审计中的应用

篇2

【中图分类号】 F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5937(2016)15-0019-03

2016年是我国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之年,要完成“三去一降一补”五大任务,在供给与需求两端要将改善供给结构作为主攻方向,推进结构改革,矫正要素配置扭曲,扩大有效供给,克服产能过剩结构性矛盾、企业盈利下降、工业品价格持续下降、财政收入下降和经济风险上升等问题,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与灵活性,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1 ]。五大任务的实施,必须提供可靠的会计信息,及时掌握成本、库存、资金等动态信息,为决策者掌握与使用。尤其是在“互联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今天,利用大数据、云平台特有功能集成更多经济要素信息,生成多样化、个性化会计报告,为产业结构的调整提供准确可靠的信息,实现传统会计信息向决策化、价值化转变,对降低企业成本、增强企业创新能力、提高供给侧质量与效率、实现“三去一降一补”具有重要意义。

一、供给侧改革中会计信息应用存在的问题

当前企业会计业务处理通过会计信息管理系统,根据“原始凭证录入―结转凭证生成―编制财务报表―撰写财务分析报告―作出经营管理决策”的流程,形成会计期间完整的财务报告信息,管理层根据财务分析报告作事后总结,安排未来的生产经营计划。从信息流程中可以看出,传统财务会计的不足主要表现如下[ 2-3 ]:

(一)以会计数据为出发点,数据源受限

按照传统会计数据采集模式,仅有与会计核算直接关联的经济业务数据进入核算系统,而相当一部分反映经济活动有重要价值、影响经济活动决策的数据信息未能采集到会计核算系统,使决策者未能及时掌握经济活动全貌,从而无法系统了解企业经营状况等。同时,面对会计信息需求的个性化、碎片化,传统会计对数据加工处理形成的数据报表不能满足个性化需求。

(二)会计信息时效差,影响决策时效

传统会计信息业务处理的流程大部分集中在事后,财务报表只能在所有凭证录入完毕后才能生成,管理者不能及时从宏观角度分析企业经济运行状况,它是一个有纠正的反馈系统,但这个反馈系统是企业经营出现问题后的滞后纠偏系统。面对稍纵即逝的市场,客户的需求时刻在变,企业经营活动的决策要求“准”且“快”,但依靠传统会计信息处理流程无法满足这一要求。

(三)非结构数据被忽略,数据信息不完整

进入会计信息的除了原始凭证录入结构化数据以外,还忽略了与企业经济活动密切相关、富含经济价值的非结构化数据。面对数据存储分散、数据总量大、增长速度快、蕴含信息多的非结构化数据,缺乏有效的智能化处理,因而没有纳入会计信息系统,导致绝大部分有丰富价值的非结构化数据不能够体现于会计信息控制流程中,不能有效挖掘它所蕴含的巨大价值。

(四)传统会计重核算,轻管理

随着市场环境快速变化,非财务信息也要融入会计信息中,如企业外部投资及上下游产业信息,通过与“互联网+”和“云计算”紧密结合,集成各类会计信息,不仅提供现有的财务处理数据,还要提供企业经营决策所需要的内外部行为信息和趋势信息,强调供给侧会计管理,以提高公司企业管理者的前瞻性和预测性,将以往的记账、报账等会计工作向企业战略规划、经营决策、过程控制和业绩评价优化的方向转变,以适应供给侧改革要求。

以上看出,现有会计信息不完整,时效性差,会计信息质量不高,尤其在新形势下极其不适应供给侧改革信息的膨胀与多变。要以会计信息价值增值为目标,采集“三去一降一补”市场信息,对非结构化数据采用智能数据处理方法,与结构化数据融合,挖掘会计信息因果关系,寻找分析控制隐藏的信息,保证会计报告完整、客观、不失真,满足会计信息不确定性和个性化的需求。所以,在大数据时代下,必须对传统会计完善、改革,改革与时代不相适应的部分,使其做到完整地反映经济事项,为供给侧改革提供有价值的会计信息。

二、供给侧改革会计信息集成应用

(一)供给侧会计信息集成原则

1.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融合使用。要将财务会计算账、报账的核算会计功能进行扩展,向决策优化、提高全要素生产率转变;要将企业的财务、经济业务和管理等方面整合起来,打造一个新的管理模式,利用管理会计信息功能,不断挖掘企业的潜在信息价值,节约成本,提高核心竞争力。

2.反馈机制与前馈机制相结合。要增强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灵活性和主动性,就要采用管理会计信息,利用前馈机制预测需求信息变化,在企业形成实际产能前进行有效控制,要对供给侧结构的实施效果优劣进行反馈纠正,实现反馈机制与前馈机制结合运用。

3.常规报表输出与个性化报表输出相结合。常规会计报表主要是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及股东权益变动表,是标准化财务报告形式,它方便审计等标准化、格式化业务使用。随着供给侧市场经济的发展,会计信息呈现广泛性、差异性和易变性等特征,企业对信息的结构要求存在着差异性,只有报表输出个性化才能满足不同需求。

4.会计信息多元化。会计信息既要集成常规核算会计信息,又要有非财务业务信息,如研发、生产、采购、销售等信息,还要有企业外部信息,如行业市场环境信息、政府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政策的信息,以丰富信息来源。

(二)供给侧会计信息集成应用方案

根据会计信息集成应用原则,在大数据时代,与企业经营、效益密切相关的数据日益发生变化,如生产、库存、销售等既有各种结构化会计数据,也有半结构化数据和非结构化会计数据。企业在会计信息流程上必须利用云平台,将海量结构化数据、半结构化数据和非结构化数据均纳入会计信息流程中,将企业决策层、人事部门、采购部门、仓管部门、销售部门等内部利益相关者和股东、债权人、政府等外部利益相关者逐渐添加到财务流程。构建财务与经济业务一体、多种形式数据整合的协同机制,进行数据分析与挖掘,除了形成常规会计报告以外,还要根据需要形成个性化报表和决策性报表。因此运用大数据信息集成和事件驱动技术优化会计业务信息流程,具体流程如图1所示。

1.数据采集。基于“互联网+”将会计流程、业务流程的内外部数据流程有机整合[ 4 ],实现企业内部部门交易信息输入会计信息系统中,利用物联网、移动网络技术将非结构化数据(如原料、产品标签)实时输入会计信息中,使企业经济业务活动的原貌得以全面地进入会计信息流程。为了强化业务交易的真实性,将与企业发生业务关系的第三方纳入到会计信息流程之中,提供印证经济业务的相关信息,从而丰富数据来源。除了收集采购管理、生产管理、销售管理等数据,还要增加高质量产品有效供给信息,提高企业产品的档次和质量,重点增加产品和技术的创新能力信息,包括科技研发的资金、产品、研发力量等信息。

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收集企业所处的经济环境信息,包括国家在供给侧改革中释放的市场信息、行业信息、国家金融信息等数据,以扩大财务数据的来源,提供前馈预测信息,提高企业对市场反应的及时性。同时,实现有效的会计大数据分析,为下一步数据挖掘、分析、决策提供可靠保证,实现企业有效纠偏。

2.信息数据处理。将收集的各业务系统数据,包括结构化数据和非结构化数据,引入智能数据处理软件[ 5 ],如OCR技术,将采集的数据规范化,自动提取非结构化数据的内容,并存储到各业务子系统数据库中。业务子系统数据库中的数据按相应事件驱动处理规则触发报账业务流程,生成相应的会计信息存储到会计大数据系统中。

3.形成会计信息大数据库。采用ETC数据信息管理工具,将存储在不同系统、不同物理设备中的历史会计数据进行抽取、集中,实现研发、设计、采购、生产、仓储、质量管理、销售、财务等流程信息紧密衔接,将会计信息系统、不同部门的系统和外部数据中的财务会计数据和非财务会计数据存储在会计信息大数据库系统,实现会计数据共享和会计信息互通,从而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4.会计信息数据分析、决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宗旨为减少无效供给,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结构的适应性。要加强生产端分析,重视产品研发成本分析和客户个性需求变化分析,有效利用会计数据,采用先进分析技术、数据挖掘技术、云计算将会计大数据库、方法库、知识库、模型库结合,实现大数据综合分析功能,对企业的生产成本、研发成本、销售成本、盈利水平等进行智能分析,并以报表和查询分析的方式将数据展示出来,反映企业的全面财务情况,帮助管理者对企业经营情况进行事中监控、事后分析,及时发现财务风险,为筹资、成本决策、股权分配等企业经济活动作出正确决策,为企业“三去一降一补”提供强大的会计决策支持。

5.输出多样性信息报表。在大数据分析、决策基础上,输出报表针对当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除了常规性报表信息输出外,还要满足不同需求者的信息报表。

(1)非财务个性化报表。企业会计报表除了披露以货币计量的财务信息外,通过非结构化信息引入,还应披露其他非财务信息。例如,产品占市场份额、新产品新技术开发和服务、企业面临的风险与管控、用户满意程度、主要竞争对手及与人力资源、知识产权有关的无形资产价值等。非财务信息的披露,有利于投资者对企业综合分析的评价及前景的判断。

(2)预测性报表。新常态下,企业决策者在过去和现在的基础上更关注未来。企业除了按照国家规定上市公司在募股说明书和公告中公布盈利预测信息、资产负债、利润、现金流量等信息外,还应通过智能算法建立库存、产能、新产品、金融预测性报表,如提高企业有效供给能力、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的预测性报表,政府降低制度易成本对企业效益影响报表等,为投资者决策提供依据。

三、结论

会计领域要适应供给侧结构改革需要,需要将以往会计算账、报账的传统思维向决策优化、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方向转变。通过在会计信息系统中嵌入非财务数据业务处理规则,集成经济业务信息、财务信息和市场环境信息,经过结构化与非结构化数据处理,实现财务信息和非财务信息的实时采集、处理、存储、共享,加快企业经济信息的汇总与集成化应用,使企业会计工作由核算型转向管理、决策支持型,为企业供给侧改革提供优质信息保证。

【参考文献】

[1] 刘霞辉.供给侧的宏观经济管理:中国视角[J].经济学动态,2013(10):9-19.

[2] 汤四新,阳杰.IT环境下会计流程持续优化研究[J].财务与会计,2014(10):77-80.

篇3

报告撰写的模式方法相对单一、格式不够规范。在众多高职院校的财务分析报告中,文字叙述是最为常见、也是最主要的一种财务分析报告的表现方法。撰写财务分析报告的人员,习惯于用对比的方法,并搭配一些看似很有说服力的财务指标,将一堆往年同报告期的数据与本期数据进行对比分析,从而得出一些学院财务管理上的相关结论,显得十分苍白,不够生动,也没有特色,对学院的财务管理决策没有太大帮助。此外,不少学院根本没有既定的报告撰写格式,完全视学院领导对财务管理的要求和需求而定,自主性和灵活性过高,导致同类同规模学院间财务信息不可比,信息严重不对称。

2.财务分析报告的深度和广度不够

(1)报告数据取数形式化。在很多高职院校中,学院的财务分析报告,是由财务部门单独完成的。报告撰写部门与学院主要经济业务发生部门间的联系不够紧密,甚至报告中有些是通过主观臆断编写而成的。对财务数据背后的业务背景、实施过程和运作领会不深,对业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揭示不够,造成财务分析报告结果的深广度不够,使得财务分析报告流于形式。

(2)报告数据缺少针对性。现有的财务分析数据不可谓不全,分析不可谓不细,但正因为太全太细,所以没有针对性。模板基本上每年是固定不变的,分析时抓取数字进行填空。这样对数字的罗列和堆砌,领导看起来既费劲,又往往忽视问题的根本所在。

(3)报告数据分析不够深入。经过调研发现,大多数高职院校的财务分析报告一般都是“文字”加“数字”的描述较多,数据分析的力度很小。通篇大多是比绝对值的大小,比相对值的大小,深入一点的,也只是拿某个比率的分子分母比较一下,没有继续深入追究比率大小背后的深层原因,即采购、生产或销售上的问题,没有归纳、提炼出有价值的结论,与单位日常管理脱节。

3.财务分析报告对未来经济事项涉及较少

由于财务分析报告引用的都是财务分析报表中的历史数据,所以依据财务报表数据撰写的财务分析报告多是分析已发生的确定性经济事项,对教育资金中的教学、科研、基建工程等经济活动的未来发展趋势涉及较少。高职院校隶属行政事业单位范畴,执行的是“收付实现制”会计核算原则,对未来预计将要发生的经济事项无法做出会计处理,因此,在财务分析报表中对未来经济事项的核算也无法进行,失去了财务分析的导航作用。

二、改进报告撰写问题的具体措施

经过调研发现,出现以上问题的原因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一是学院领导和财务人员的重视程度不够;二是财务分析评价体系的科学性不强;三是专项资金使用效益的关注程度不高;四是财务分析人员对财务指标的理性分析程度不够。针对以上原因,笔者认为应采取如下的对策和措施。

1.明确财务分析报告的内涵按照学院管理要求,明确财务分析报告的各项内涵,使财务分析报告更具有针对性。如根据财务分析报告涉及内容的范围不同,可以分为全面分析报告、简要分析报告、典型分析报告、专题分析报告、分列对比分析报告;按照编写的时间来划分,可分为定期分析报告和非定期分析报告。

2.关注学院的发展,注意积累素材财务人员一方面要注意关注单位经济运行中的重要事项,另一方面在平时的工作中应多了解国家宏观经济环境,本单位在国家、系统、同类研究机构所处的位置,单位的发展战略思路,尤其是对近期大的政策要有一个准确把握。财务人员还应多参加相关会议,了解科研、其他管理工作运行情况存在的问题、发展趋势,听取各方对经济运行的意见和建议,以利于财务分析和评价。

3.财务分析模式要丰富财务分析报告的行文要尽可能流畅、通顺、简明、精练,避免口语化、冗长化。运用比较分析、趋势分析、因素分析、比率分析等财务分析方法对相关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在运用文字分析的同时还应运用表式信息与图像化信息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表述。

4.明确报告阅读对象,厘清分析思路提供给不同阅读对象的分析报告,要求分析人员在写作时准确把握好报告的框架结构和分析层次,以满足不同阅读者的需要。有些分析的内容需要稍细、具体一些,而有些分析则需要力求精练,不能对所有问题面面俱到,集中性地抓住几个重点问题进行分析即可。

5.提高会计队伍的整体素质提高财务人员各方面的素质,是扩展财务分析的深度和广度,为信息使用者提供更有价值的信息的关键。财务人员一方面应充实自身各方面的知识,另一方面院校应制定培训计划,创造条件让财务人员参与多方面的培训,因需施教、注重实效。

三、科学的报告框架体系构建——以北京高职院校为例

在本课题进行调研的众多高职院校中,北京地区撰写的分析报告相对规范、公开、透明、系统,并且具有推广意义。因此,课题组以北京高职院校的撰写财务分析报告为例,结合多年高职院校财务工作经验和撰写分析报告的心得,就高职院校财务分析报告撰写中的框架体系、分析方法、分析指标等各方面进行研究。

1.架构科学、系统的报告框架体系北京市教委所属的各个高校、高职院校,在每个自然年度结束时,要求严格按照北京市教委决算分析项目,撰写系统化的财务分析报告。该报告框架体系从学院基本情况介绍、部门预算执行情况、财务状况及运行绩效、学校“三公”经费的执行情况、本年度财务工作取得的主要成绩、预决算编制或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下一年度财务工作的思路设想等十一个项目进行分析,写出全面的分析报告。

(1)报告框架的架构原则。在财务分析报告框架体系的架构上,要求坚持遵守对资金使用的“全程反映、充分揭示”原则,架构出从资金的取得方式、使用过程、使用后效益各个环节的全方位、系统性财务分析,形成学院对资金“取之有道,用的规范,用后有效”的规范化财务管理运行机制。通俗地讲,就是学院对收到的财政等各项资金,每投放一分,就要看到这一分资金的使用过程,还要知道这分资金用后带来的绩效效果,以及为今后的学院运行管理所起到的作用。真实坚守这样的报告框架体系架构原则,才能够建立起系统、全面、有效、科学的报告框架体系。科学的财务分析报告框架体系见下图。

(2)报告框架体系使用说明。

2.运用多元、有效的报告分析方法财务分析报告为了能提供详尽、系统、全面的分析结果,离不开多元化的有效分析方法。现代化信息手段的应用,也体现在财务分析报告的撰写中。通过运用各种分析方法和表现形式,给予信息需求者以直观、清晰、易懂和有效的分析结果。在报告分析方法的选择上,要依据分析方法表现方式的直观性、对指标问题分析的明了透彻性、获取信息分析结果的便利性、财务人员使用上的习惯性、熟练程度,以及分析方法的普及性、通用性来选择。在报告分析的方法方面,除运用对比法之外,还要根据当前学院的日常教学教辅运行与内部管理的实际需要,视情形来确定分析技术、对象、内容、步骤和形式。

篇4

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在1981年提出观点:“做正确的事而不是把事情做正确”,被称为管理思想发展的一个里程碑。

达尔文曾经说过:“那些能够生存下来的并不是最聪明和最有智慧的,而是那些最善于应变的。”

企业需要经营分析

当前,企业的经营处于一个动荡、不确定的环境之中,很多企业在经历短暂的成功后,繁华便如流星般飞逝而去。而这些企业走下坡路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便是不能准确把握外界的变化,并及时对自身进行调整。

企业发展过程中要做到对外部商业环境做出及时的反馈,必须有一套完备的对企业经营情况进行分析的体系,而这套体系必须是建立在大量事实数据基础之上,只有这样,才能辅助企业中高层结合外部商业环境和内部运营实际做出正确的决策。

经营分析体系内容

在我们给客户建立或完善经营分析体系的过程中经常会听到这样的声音:

公司层面和核心业务层面的决策重点分别是什么?

如何让业务一线的人能提供更多的行动建议,以便提高高层决策的效率?

不是没有报表,报表很多,但对决策支持的时效性还不足,如何提高对决策支持的有效性?

高层时间宝贵,如何通过会议安排,协调重要决策点在时间上的统筹安排?

所以,一套行之有效的经营分析体系关键要有三点:

来自于企业内外部的实际数据;

基于企业经营目标对数据的多维度分析;

针对分析结果的改善行动。

为了有效实施以上这三点,根据AMT给多家知名企业所做的经营分析体系建设项目经验,经营分析体系包括四块基本内容:决策体系,指标体系,报表体系和会议体系。

决策体系:明确企业内外部相关人员的信息需求,比如CEO、总监、经理等级别日常的工作内容、决策事项,以及要解决问题各需要什么样的信息。

指标体系:能反映企业经营状况(包括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以及未来决策所需要的信息,经营分析指标可能包含企业的考核指标,也可能超出考核指标范围。

报表体系:报表是指标的载体,通常是为了一个分析目的把一个或多个指标的数据进行多维分析。

会议体系:会议体系包括两块内容,一块是基于事实数据形成结论的分析报告,另一块是分析会议,即对分析报告中的问题进行充分讨论,寻找解决方案并形成行动计划。

企业如何搭建适合自身的经营分析体系

企业的发展战略不同、发展阶段不同、业务不同都会导致经营分析体系的差异,甚至看似差不多的企业可能在经营分析体系搭建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本文具体阐述企业如何搭建自身的经营分析体系。

1.企业要根据发展目标建立决策体系。

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发展目标,大一些的企业会制定自己的发展战略,为了实现战略目标,企业会在战略制定、战略执行、战略监控和战略执行保障四个领域确定决策事项,而每一个决策事项汇总起来,便形成企业的决策体系。

这里以某企业战略定位决策事项为例,来说明决策体系中决策事项相关的内容:

公司目标:公司要选择业务范围,决定战略定位;

决策事项:明确各业务单元的品牌定位;

决策项目说明:明确品牌个性和品牌主张,如:时尚性和东方特色;明确目标客户群(三个层次的划分方法:按人群特征、消费需求和行为特征、价值观);明确产品特征;明确价位;明确渠道;

明确决策时间;

明确决策方式;

明确决策人;

确定决策需要考虑的因素:各细分市场市场容量及增长性;

确定决策需要的信息:产品品类在各运动项目的市场容量及增长性;产品品类和运行项目在性别、年龄段、不同价值观的市场容量及增长性;产品品类和运动项目在高、中、低档的市场容量及增长性;产品品类和运动项目在城市层级的市场容量及增长性;

明确信息提供的时间;

明确信息来源/提供人;

明确信息载体/报告;

明确报告完成时间;

明确报告完成人;

2.要明确企业关键业务指标。

通常,企业结合自身的战略目标,决策事项和业务结构确定关键成功要素,然后根据关键成功要素确定指标,指标的关键作用就是反映业务进展情况的基础信息(包括数量,也包括质量方面)。

AMT曾在帮助某企业建立经营分析体系时,通过沟通,确定了企业的关键成功因素,见图1:

根据关键成功因素,比如供应链准时性方面,在经过对该企业业务结构分析后,确定以下三个指标:终端店铺新品到货率、大货生产准时交货率、面辅料准时交货率。再比如直营老店提升方面,确定的指标包括:坪效、客单价、客单量、连带率、店铺级别分布等。

指标确定后,指标体系的建立还需要明确以下内容:指标公式、指标类型、分析周期、指标说明等。

在项目组为客户建立经营分析体系的过程中,常常会发现在进行企业经营数据统计时存在以下两个问题:

企业内部数据统计口径不一致,导致数据彼此矛盾;

在同一系统的同一字段中,格式和命名规范定义不清,导致相同的项目无法进行汇总、排序等统计分析。

正如前面所说的,一次好的经营分析严格依赖于企业的实际经营数据。针对这样的问题,项目组建议通过数据标准化,统一字段定义和统计口径,同时对数据质量不好的系统和数据库进行一次性的数据清洗转换。

3.根据指标建立报表体系。

报表是指标数据的载体,但报表不是把指标的原始数据简单进行汇总,而是根据分析目的对各个指标数据进行对比分析。比如把各个品牌在各个区域的坪效列示在一起,在不同周期进行同比分析就是一张对店铺销售效益分析的报表,或者说采购来的不同面辅料合格情况和不合格原因列示在一起,就是一张可以用于分析采购质量的报表。

根据指标设计报表时,一般有以下几个原则:

重点确定两个维度:管理和业务;

在报表设计过程中,根据企业具体情况,加入品牌和时间(周,月,季度,年);

在分析方法方面,主要采取同比,环比,定比和占比方式。

表1为某企业建立经营分析体系时设计的一张报表。

4.经营分析工作的落地需要完整的分析报告和完善的会议体系。

(1)分析报告就是基于前面各种指标和报表,按照业务模块或者专项内容汇总并形成对业务的诊断结论。根据具体的分析目的,分析报告会有不同的分类,比较常见的是针对具体业务的分析报告和综合性的分析报告,具体如下:

针对具体业务的分析报告聚焦于某一块业务,比如:设计分析报告、采购分析报告、物流分析报告、销售分析报告、订货分析报告、财务分析报告等,这类报告一般落实到某一个具体的部门,由该部门负责完成;

综合性的分析报告一般聚焦于公司外部信息分析或者公司的总体经营。公司外部信息分析可能涉及到影响企业经营的不同内容,是综合的,比如竞争环境分析报告,而公司总体经营方面的报告可能是涉及到多个部门,报告往往是跨部门的,比如新产品经营分析报告,质量提升分析报告等,往往由各个部门协作配合完成。

在编写分析报告时尤其需要注意,分析并不意味着把各种相关的数据放在一起就可以了,而应该是报告负责人要在对数据分析的基础上做出判断并得出结论,结论可能是对应业务存在的问题,也可能是业务存在的发展机遇。

(2)经营分析会议体系要对每次会议进行正确的定位,明确在什么时候开会?会议的目的是什么?会议的产出如何?具体来讲,经营分析会议就是要召集相关部门,对分析报告中提出的问题或者发展机遇进行充分讨论,探讨解决问题或者抓住机遇的方法或策略,并进而明确具有可行性的行动方案。经营分析体系的价值通过分析会议明确,并通过后续的行动方案实现。

一次经营分析会议的成功关键在于以下几点:

考虑公司治理结构和董事会固定会议要求;

充分考虑现有分权体系;

会议组织流程规范,要有会议纪律、明确的目的、参与人、时间、产出等,并根据实际情况不断更新;

会议主持人必须能够对整个过程把控,引导参会人员对前一阶段的执行结果进行准确地分析,并对未来经营做出科学判断和定位,也就是说通过会议使参加会议人员高效沟通;

对会议中产生的不同意见,必须明确决策职责;

对会议落实的每一个方案或行动计划,都要进行有效监督,保证计划工作落地,阶段目标实现。

经营分析四个体系之间的重要关系说明

1. 决策体系和会议体系的关系。

在前面讨论决策体系时曾提到事项决策方式,会议便是其中的一种。因此,经营分析会议体系与决策体系相互联系、相互深化,两者的承接关系如下:

(1)明确的决策事项能够提高会议的效率,引导讨论和结论更有针对性;

(2) 需要通过会议方式解决的决策事项,需要根据决策时间对会议进行合理的安排。

2.会议体系和报表体系的关系。

篇5

Creative construction and application of GDIS in Vehicle Dimension field

Li Zhengping,Yang Yufang,Gu Qing,Gao Yu,Yang Yang,Xu Xiangze

(Vehicle Manufacturing Engineering, Shanghai General Motor limited company, 201201, )

Abstract:To introduce the construction and application of Global Dimensional Information System(GDIS) in Vechicle Dimension field. It’s the description about the execution approach how SGM rebuild and integrate system around GDIS, and involve out-sourcing parts data into data system network. It’s also the statement on innovative execution on measurement system, combined with GDIS functional development for the purpose of vehicle dimension data analysis and monitoring under new manufacturing process.

Keyword:Vehicle dimension,GDIS,data system,data integration, Vision system, Geo-pallet

1、全球尺寸信息系统简介

通用公司由北美公司牵头,西门子开发,上海通用、大宇、欧宝、巴西等全球各区域公司共同参与,基于TcAE平台全新开发尺寸数据系统,进行数据分析和报告,并实现全球信息共享。该开发项目目标是实现全球尺寸数据分析的标准,格式,平台统一。同时也使产品开发生命周期中相关系统,软件工具使用平台也得到统一。有效地提高了全球化信息共享效率和能力。

全球尺寸信息系统集车身尺寸工艺信息管理,测量系统数据采集,数据传输和存储,数据多样化分析以及尺寸信息评价共享功能为一体,完整整合企业内部各级车身总成,各类测量来源的尺寸数据,有效支持日常车身制造尺寸分析和控制。本文介绍该系统在整车尺寸领域的架构和常规应用方法,并且上海通用汽车公司围绕该系统进行的系统再构造和集成,将车身零部件供应商的尺寸数据也纳入到该系统数据网络,将系统网络覆盖到整车制造所有步骤。以及通过测量系统创新实施,结合本系统的功能应用,以实现新工艺下的整车在线测量系统尺寸数据分析监控功能。

全球尺寸信息系统(Global Dimension Information System以下简称GDIS)由下图各部分组成。

图1 GDIS系统架构示意图

其中各组成部分功能如下:

1)数据采集端:在整车制造不同阶段采用各类测量系统进行尺寸测量监控,如白光/蓝光测量设备,三坐标测量机(CMM),在线测量系统(VISION),等,这些测量设备最终形成固定格式的电子文件报告,通过固定的电脑终端上传至数据转换服务器。

2)数据转换服务器:获取采集端上传的数据报告,并从系统管理服务器中得到相关的零件总成尺寸工艺配置信息进行报告有效性自动评定。一旦报告评估有效,则自动转换为统一报告格式,存储入数据库中,供后续应用。如评估报告无效则报告无法存储入数据库,同时错误信息也会即时反馈到数据采集部门以便数据流管理人员进行及时纠正和重新上传。

3)系统管理服务器:管理GDIS所有零件总成/测量设备配置信息的终端,同时也是各类尺寸测量数据的存储数据库。

4)数据分析客户端:现场尺寸工程师使用GDIS数据分析客户端,随时获取最新的零件总成测量数据,并进行多样化数据统计分析,完成日常生产尺寸监控和问题诊断分析。同时也可使用该客户端制作个性化尺寸分析评估报告用以汇报和数据分享。通过该客户端,用户可以完成常规的:

√测点数模查看:通过测点清单与数模测点位置的互动,快速查阅测点信息和相关实体

√测点数据常规统计分析:针对测量数据计算相关的均值,极差值,6sigma,Pp,Ppk,合格率等常规统计值计算。

√功能尺寸分析:可创建功能性尺寸以评价相关测点的相对位置关系

√相关性分析:计算相关测点的尺寸变化关联性,以支持判断尺寸变化来源

√主成分分析:将区域测点波动的主要原因以数模动画效果演示,以帮助用户进行问题判断

√客户自定义报告:可定制各类尺寸分析报告并输出

图2 GDIS客户端软件功能界面示意图

5)报告管理服务器:管理所有尺寸评价报告模板,一旦对应的零件总成测量数据进入数据库,则自动触发相应的报告刷新后台程序,形成PDF格式的数据评价报告,更新到GDIS网站。

6)GDIS网站:全球化GDIS尺寸信息共享平台,可查询各生产基地的各车型报告。网站提供用户自定义报告功能,可由用户在一定范围内自行定制个性化的尺寸报告。

2、供应商数据集成开发

对于整车制造企业来说,厂内的总成件测量数据的采集和集成可自行规划并实施,其实施应用难度相对较低。对外部众多供应商的零件测量数据并进行集成,与厂内整车尺寸数据结合,对整车制造链构成全过程监控,将更有效的实现整车尺寸质量监控,追溯和改进。 但是供应商数据管理结构和厂内车型数据管理结构设计,供应商的测量设备,软件标准化程度很低,测量报告的格式五花八门,企业对供应商的网络准入门槛非常高,上述这些是所有整车企业都将面临的难题。上海通用在供应商数据系统集成方面率先走出了第一步,并针对上述的难题提出了自己的创新解决方案。

2.1供应商产品管理结构设计

GDIS系统面向厂内产品数据管理方案是已成熟运用的双线方式,即“厂->车型->总成” (BOP结构即Bill of Product“产品清单”管理)和“厂->测量设备->测量软件”(BOR结构即Bill of Resource“资源清单”管理)双线矩阵管理模式。见下图

图3 双线管理结构示意图

通过上述双线矩阵管理模式,可以准确定义每个厂每个车型总成的工艺信息,测点信息以及相应的测量设备和软件信息。而对于供应商的零件数据管理体现出与厂内产品管理不同的特点。厂内产品与供应商产品管理的差异见下表:

厂内产品管理 供应商产品管理

产品结构 产品工艺复杂,产品结构层次较多 产品工艺简单,产品结构层次简单

车型生产厂固定 车型供应商厂家多

资源结构 厂内多种测量资源 厂内测量资源单一

不同厂家间测量设备标准基本一致 不同供应商设备资源标准不一,且种类繁多

表1 厂内及供应商产品管理差异表

基于以上差异,同时兼顾厂内产品结构的基本规则和应用模式。我们针对供应商团体,建立了一个虚拟的厂家――“Supplier Site”(供应商基地)以统一管理所有供应商产品。所有的供应商产品并不按照供应商厂家进行划分,仍以车型产品结构进行管理。即不同供应商下的同一车型下属零件产品集中管理,以保持和厂内产品管理风格一致。在资源清单管理结构中,将每家供应商厂家的概念弱化为一种测量设备资源,并与其所属零件在产品清单结构中进行关联实现准确定义管理。

2.2供应商数据格式管理方案

我们通过目前数十家主要供应商处调研收集了总数超过20种的不同型号设备和软件。这些软件输出的测量数据报告格式也是五花八门,从而导致了对于GDIS系统数据读入产生极大的阻碍。我们需要对现有的众多供应商中推行测量报告格式标准化,以最大化的将各类报告格式统一到有限的集中GDIS系统可识别的格式中。我们指定了几家主要的测量设备产品作为供应商报告输出标准,如海克斯康的PCDMIS,尼康的LKDMIS,蔡斯的HOLOS软件。并联系相关测量设备供应商开发软件插件,以帮助供应商转化输出标准化的报告格式。针对其他无法纳入上述标准设备和软件清单的供应商及其测量系统,上海通用则通过针对性的自行开发报告格式转换软件,使其转换后的报告格式可以被GDIS系统识别和正确读入。通过上海通用的自行变成开发软件,使GDIS系统读取各种来源的数据更加具备了灵活性和兼容性。

2.3供应商网络接入解决方案

整车制造企业对网络信息安全都有极高的要求,任何从厂外向厂内发出的网络数据传输和访问请求都是不被接受和允许,这也为供应商测量数据传输至上海通用厂内GDIS系统造成了极大的技术障碍。我们在现有的供应商与上海通用数据沟通渠道中,找到仅有的信息传输系统 “电子采购系统 E-Procurement”(后文简称EP系统),在EP系统下每个供应商都拥有一个上海通用授权的账号,针对新的车型项目和合同要求,登录该EP系统向上海通用提交各类零件状态和资质认证等资料文件。通过与IT和采购部门的合作,我们在EP系统下单独开发了一个数据传输渠道和操作界面,经过GDIS系统授权的供应商仍使用相同的账号登录EP系统,选择对应的GDIS系统上传操作界面即可上传零件测量数据报告,并通过该渠道被GDIS系统所读入。从而彻底解决供应商数据访问厂内网络的准入门槛问题。上海通用更在厂内建立一个独立的服务器以单独为供应商数据传输,中转使用,以方便对供应商数据进行分离管理。

上海通用通过本项目将数据系统的涵盖范围从厂内零件,总成数据扩展到供应商处,使整车尺寸数据管理面最大化。

3、面对新工艺的测量系统和数据系统创新实施及应用

3.1背景

随着整车厂生产节拍的不断提升,传统的固定工装生产工艺已成为限制节拍提升的瓶颈。上海通用自2011年引进新的随行工装工艺,以求突破瓶颈进一步提高生产节拍。随行工装是传统雪橇和定位工装夹具的结合体。车身总成在落到随行工装并定位夹紧后,将保持这种定位固定关系完成整个工段的焊接拼装工作。从而节省了大量车身落位,定位,夹具夹紧等运动,缓冲时间,进而提高了生产效率。随行工装的设计造型见下图

图4 随行工装示意图

上海通用自2007年起在各生产基地,车身生产线安装实施激光柔性在线测量系统(后文简称Vision系统)以实现对车身尺寸100%实时监控,同时也为车身尺寸质量稳定性提升提供强有力的数据支持。Vision系统实时测量所得的数据也都全部输入GDIS系统,并有相应的指标和工具支持分析评价,如6sigma, CII指标,相关性矩阵,主成分分析等。

而随着随行工装的引入,在生产效率提升的同时,也对车身尺寸稳定性和尺寸监控分析实施提出了新的难题和挑战:

1)工装定位关系复杂,工装状态监控难度提高

篇6

1.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

质量方针:方法科学、工作诚信、结果准确、工作及时。

质量目标:预拌混凝土出厂合格率100%;预拌混凝土生产质量水TO良。

2.组织管理机构

2.1组织管理机构设置

项目负责人、安全员、综合科、技术部、实验室、搅拌楼、生产部、调度室、运输队。

2.2部门职责分工

项目负责人:全权负责大南湖电厂混凝土搅拌站。

安全员:负责本站安全生产、文明生产工作,对安全生产有一票否决权。

综合科:内勤负责办公室日常事务工作;采购负责生产物资的采购或调运工作。维修班负责站内所有水、电、机械等设备的维修、维护。库房负责对站内各类库房、材料进行管理、登记、建册工作。

技术部:负责与大南湖电厂总包办,各施工单位关于於方面的技术沟通与协调。负责我站质量监控工作,定期召开质量分析会议,对我站砼的生产与质量进

室验室:负责对材料的验收、对各原材料及成品的抽样检验、合格证件、各类试验的提交和制作及技术资料和档案的管理。

搅拌楼:按照公司搅拌楼生产规程’根据调度生产计划’进行混凝土的预拌生产项工作。

生产部:负责与需方及各部门协调组织轮的全面生产,同时,随时掌握原材料的库存情况和生产进度,确保生产正常运行。

调度室:对计划、生产、运输等方面进行合理调度,并要求与需方各i±i有良好沟通。

运输队:根据调度生产计划,进行混凝土的运输、栗送或其他工作。

3.质量管理

大南湖电厂一期工程预拌混凝土质量管理的流程为:原材料进场管理-原材料的储存管理-轮配合比管理-生产过程、运输和栗送管理-施工现场管理-设备管理4技术资料和档案管理-质量回访与数据分析管理。

3.1原材料进场管理

对各种原材料的质量监控,是保证混凝土最终质量的一个重要环节’坚决不使用不合格的原材料嫌正混凝土质量的前提。我站选用的水泥厂家是甘肃嘉峻关天石水泥厂,砂,石骨料是心怡砂石厂,外加剂厂家为新疆天山精细化工厂有限责任公司,粉谋灰由哈密二电厂供给。四厂家一直为我公司的常年合作伙伴,产品质量稳定。进厂的原材料,库管员须进行详细核对详细记录,质检员按批次抽样复检,原材料检验合格,设合格品标牌;检验不合格,设不合格品标牌。

3.2酣料的储存管理

砂、石骨料:采用封闭的砂石料场堆放,料场设排水沟。不同规格的砂、石料之间堆放设置醒目的标志牌,骨料堆要明显地分隔开,严防混料。

水泥:规定搅拌楼1#,2#罐仓储存42.5水泥,罐仓设内容为:P.042.5,甘肃水泥的标志牌,4#罐仓储存32.5水泥,罐仓设内容为:P.C32.5,三道岭水泥的标志牌。

粉煤灰:规定搅拌楼3#罐仓储存粉煤灰,罐仓设内容为:粉煤灰,二电厂的标志牌。

外加剂:进厂分开堆放,用蓬布覆盖,设标志牌,合格设合格品标志,不合格设不合格品标志。

拌和水:选用饮肋,并按规定送检。

3.3混凝土配合比管理

技术部结合大南湖电厂一期工程不同砼的设计要求、施工工艺、原材料性能状况,按照有关技术规程进行轮配合比理论设计,交实验室试验和调整。技术部长签发轮配料通知单,搅拌楼操作员签收轮配料通知单。质检员监督记录后’方能应用于生产。

3.4纪过程的质量管理

3.4.1配料管理。用于预拌混凝土的各种原材料必须正确计量,计量的允许误差符合标准规定。配料计量进行严格的监控,由质检员负责复核。操作员须认真细致地按配料通知单要求将有关数据输人电脑程序,自检无误后,由质检员复核,两人确认无误后可开机生产。

3.4.2检测管理。在生产过程前,质检员要对搅拌站不定期的计量进行检测。检测无误后方可通知操作员开机生产,若出现问麵知搅拌楼立即维修该站,启动备用站。在生产过程中,质检员经常检查计量系统中各种材料是否超出误差范围,若超出允许误差通知搅拌楼立即调整。混凝土出厂前,质检员必须检查混凝土的坍落度、和易性等技术指标,符合要求后方可签字出厂。

3.5运输车在运输过程中的质量管理

质检员对轮运输车在装料前要进行检查或抽查,以确定其车内是否有存水和其他杂物,车内有存水或其他杂物会影响轮质量。调度员在发车前首先要对轮运输车的送货单进行验证,验证无误后方可发车。运送到指定地点后,司机应与现场管理人员进行核对,并将运输送货单交给现场管理人员,记录轮到达时间、浇注时间和浇注完毕时间。

3.6栗送中的质量管理

在供应於前,生产厂长应对施工现场进行认真勘察,以确定施工方在浇注轮前是否已具备浇注条件。并与施工方对车辆运输、栗车的配置等问题进行交底。生产厂长与各部门联合制定生产过程中出现突况的应急方案。调度员随时和工地现场管理员保持电话联络,并通过GPS定位系统随时对轮运输车进行监控,从而合理安排车辆、设备、人员、材料的调度工作。

3.7紅现场的质量管理

施工方应在约定交货时间前完成浇筑准备工作,并在监理单位的监督下,对进场的每一车轮交货验收,对有特殊要求的砼,质检员要随车到施工现场进行服务和指导,并进行W落度测试,观察是否满足工作性要求。混凝土交货检验执行见证取样检獅度’爾应在混凝土绕筑的工程部位取样制作,施工单位现场取样,监理单位旁站见证。见证取样微严格执行标准养护直至试验。

3.8设备管理

试验仪器,生产设备的管理,使用,保养,维修做到规范化,制度化,实行技术岗位责任制;所有讨量设备由地区if量部门进行定期检查,精度须符合国家标准。

实验室,搅拌楼,维修班负责人安排每月对本部门仪器设备进行一次动态校核;车队队长安排运输车,泵车,铲车等定期检修,保证设备完好率。

3.9技术资料和档案管理

技术资料和档案由资料员实行集中归档和统一管理’预拌混凝土在生产过程中的各种资料,试验数据及行业规范标准全部分类登记,列册编号,对原始记录和试验报告按月度、年度和不同工程分别进行装订成册’保存三年,对过期资料严格按报批手续执行麵。

3.10质量回访与数据分析管理

技术部部长每月初组织进行质量回访,写出质量回访报告,并根据质量回访情况,结合原材料检测记录,砼生产检测记录,对上月砼的生产质量进行分析评估。写出质量分析报告上报项目负责人,由项目负责AM织各部门负责人对上月砼的质量分析报告进行评审,查找不足,针对不足进行整改并视情节轻重对相关责任人进行处罚,以保证轮的生产与质量管理处于良性循环状态。

篇7

成本分析是利用成本核算及其他有关资料,分析成本水平与构成的变动情况,研究影响成本升降的各种因素及其变动原因,寻找降低成本的途径的分析方法。成本分析是基于成本变动的分析,分析考察期的实际成本参照于计划成本、历史成本的差异,找出升降变动的原因,通过成本数据的变动分析,提示企业生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为管理者改善经营、做出决策提供依据。

对于投资人来说,企业的目标是追求利润最大化,从而获得良好的投资回报。而为了获得较高的利润必须控制企业的成本。成本控制的前提是全面了解成本的结构和水平,此时就需要对成本进行深入分析,分析成本的变动原因、变动趋势,探索管理环节存在的问题的可改善空间。成本分析之于企业管理是手段和方法,而非目的,成本分析的最终目标是改善经营管理。因此成本分析者应站在企业管理的高度,着眼于提高管理效率来进行成本数据的分析。撰写成本分析报告时应注意以下事项。

一、文字言简意赅、通俗易懂

通常成本分析报告是由专业的财务人员撰写,会习惯性的使用财务专业术语,但是报告的使用者多数为企业的各类管理人员,包括决策层、物资采购部门、产品生产部门等部门的人员,不是财务专业的,应考虑他们的阅读效果。专业术语可以使分析报告准确、严谨,但是这些文字通常繁琐冗长,非专业人员阅读时未必完全理解,我们在写作时就应该尽量把专业的表述变换成日常的言语来表达。例如,固定费用和变动费用只是财务管理上的概念,我们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直接指明折旧费、修理费、水电费、工资成本等指标的变动。

二、结论有数据支持,但分析不仅限于数据

成本分析是查找本期成本的变动的原因,分析者首先要对成本发生的第一生产现场十分清楚,构架出成本的组成,然后对各组成项目进行剖析,变动应有具体数据体现,变动情况同时列有绝对数和以百分比为主的相对数。例如,本月A材料的价格每公斤比上期上涨了,同时比上年同期下降,我们在表述时应写明A材料价格比上月上涨了X元/公斤,上涨幅度为Y%,A材料的价格比上年同期下降了K元/公斤,下降幅度为T%。这样就可以让读者对A材料的价格变动有全面了解。

成本的变动原因通常是消耗量和价格的升降引起,那么是什么原因引起的,生产现场乃至整个企业管理流程是否存在异常的现象。

一般来说,引起材料消耗差异的原因主要有:一是产品设计变更,制造工艺、流程、方法发生改变;二是生产设备发生改变,材料损耗率随之发生变化;三是因人员的原因导致不良品增多;四是材料领用、月末盘点的数据不真实,导致成本信息失真。

引起材料价格差异的原因主要有三个:一是采购的环节出现问题;二是仓储方面出现问题;三是材料核算方面的问题。

因此消耗量的变动通常可以将分析引申到生产部门,产品研发部门,而价格的变动可以将分析引申到物资采购、仓储部门。

例如某企业本月甲产品单位成品的材料消耗量比前期增加,通过对生产部门的咨询和其他数据分析,得知是因为该产品本月生产批量较小,生产设备多次重新启动,导致中间环节的不合格半成品增多。该分析向决策者提供了一个信息,产品批量较小时会增加材料的消耗从而引起成本上升。

成本是企业经济成果货币化的体现,企业经济现象的异动总在成本上有所体现,分析的目的是向决策者传递管理环节的变动所产生的经济体现,为改善管理提供参考。因此成本分析不仅仅是推导数字间的勾稽平衡,更要引申到生产、采购、仓储等部门,探索管理上的具体操作对经济效益的影响。

三、选择重要的指标深入分析

财务人员常常因职业习惯追求数据间的平衡,成本变动是多种因素影响的,必然有主次轻重,如果要求数据的平衡就会把全部变动因素列入分析。这样的分析会让阅读的人看不到重点,或者需要读者自己在分析中寻找成本变化的重要原因。我们可以选择主要因素进行分析,比如在下表中,分析甲产品材料消耗时,选取A、B、C三种材料进行分析就可以说明产品成本变动的主要原因了,同时也为管理者提供了控制材料成本的主要方面。

四、充分利用图表

和文字相比,图表的阅读效果简单、清晰、明确,让人一目了然。在财务分析中可以利用表格将几组数据同时对比,而文字的逐一表述则较繁琐。

例如有一段分析的文字是“A材料本月价格100元/公斤,比上月的110元/公斤下降了10元/公斤,下降幅度为9%,比上年同期的80元/公斤,上涨了20元/公斤,上涨幅度为25%;B材料本月价格200元/公斤,比上月的170元/公斤,上涨了30元/公斤,上涨幅度18%,比上年同期的210元/公斤,下降了10元/公斤,下降幅度5%。”这段表述比较枯燥,让人读到后面又忘了前面。如果改为在下面这张表格里对比,就简单明了,阅读者可以直观对比不同材料的价格或者同一材料不同时期的价格。

用图形来描述,可以给人最直观的对数据的感受。成本分析可以利用的电子表格图形,有柱状图、拆线图、饼图、散点图、面积图等,其中较常用的是柱状图、饼图、拆线图。

(1)柱状图长于数据的对比,通常用于同一指标在不同时期对比,或者在某时期,同性质不同指标的对比;

篇8

二、现有企业财务分析的不足

财务分析是一项技术性的工作,需要财务人员具备专业财务素养和一定的生产经营综合知识。然而现在的情况是,一方面分析人员倾注大量时间和精力撰写出来的分析报告常常得不到领导的重视和其他部门管理者的关注,财务分析变成了仅仅为了分析而分析,例行公事,应付差事;另一方面,公司的管理层和各个管理部门却常常为缺乏决策数据参考而苦恼,财务分析与公司实际生产经营活动严重脱节。依照笔者看来,现有企业财务分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不足:

1.数据全面,但没有针对性。企业现有的财务分析,数据不可谓不全,分析不可谓不细,但正因为太全太细,所以没有针对性。模板基本上每月是固定不变的,分析时抓取数字进行填空。这样对数字的罗列和堆砌,领导看起来既费劲,又往往忽略了问题的根本所在。所以才会导致分析人员花大力气完成的报告,对于决策者来说却毫无参考价值。

2.重数据比较,分析不够深入。笔者以前所经历的财务分析,一般而言都是数字描述较多,但数据分析的力度很小。通篇大多是比绝对值的大小,比相对值的大小,有深入一点的,也只是拿某个比率的分子分母比较一下,简单分析一下因素的影响,没有继续深入追究比率大小背后的深层原因,即采购、生产或销售上的问题,没有归纳、提炼出有价值的结论,或者因为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等缺乏了解,有结论也是异想天开、闭门造车,与生产经营脱节。

3.重历史数据分析,轻前瞻性分析。企业财务分析的主要目的不仅仅在于通过对历史数据的分析了解企业的过去和现状,更主要是通过对企业发展趋势的分析,预测未来,为未来的生产经营决策提供依据。而现有财务分析是对已经发生的历史数据的分析,对于未来的发展趋势,以及影响生产经营决策的各个因素的变化等缺乏有意义的分析,失去了财务分析的导航作用。

4.模式和方法单一,缺乏灵活性。大部分企业的财务分析就是在上一期的财务分析模板上修改数字,进行填空,模式非常单一;而且财务分析的方法也很简单,就是跟过去比、跟预算比;在分析某个因素的成因时,也仅仅只是罗列一下某几个方面的影响,金额大小等。总而言之,对企业生产经营决策没有太大帮助。5.缺乏可比性。不同企业之间、同一企业的不同期间因为计算指标的口径不一致,财务指标缺乏可比性。比如在计算已占用资本回报率时,公式中的分子是以(利润总额+财务费用-投资收益)*(1-所得税率),扣除了所得税的影响,但是一些公司因为亏损而未交所得税;分母包含了所有者借款,但很多企业所有者借款是以其他应付款形式反映的,实际上应该包含在已占用资本里,但因为取数的不便在计算时不予考虑。

三、现有企业财务分析的改进

1.加强财务分析人员对生产经营的了解,以便使分析更有针对性。一方面由于对企业生产经营了解不深入,做出的分析不能切中要害;另一方面现在企业财务信息化进程深入推进,财务人员工作细化、专业化程度加深,每名财务人员不仅对企业生产经营不够了解,对其他同事的工作接触也很少,对财务各个模块的衔接关系所致甚少,因此不能有效的发现问题所在。

2.拓宽财务分析内涵。

2.1基本财务报表数据结合附注内容进行分析。如财务报表中揭示的存货信息,实际上是众多产成品、半成品、原材料等明细科目汇总而成的,因而在财务分析时,必须结合附注中存货的构成进行分析。因为存货中90%是产成品还是90%是原材料,对企业的影响可能是完全不同的。又如对应收账款的分析,必须结合报表附注中的账龄分析表,分析应收账款的可收回性,否则就可能高估应收账款的价值。

2.2表内分析与表外分析相结合。企业财务经营成果的变化,其起因并非都是财务方面的,更多的是企业非财务性的因素导致的。

2.3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财务报表所披露的信息都是定量的,而企业生产经营环境的复杂化,使定量标准经常不能全面反映企业的经营状况,必须结合定性标准的应用。

2.4企业内部分析与外部分析相结合。企业经营和理财的过程和效果往往受制于一定的外部环境。

3.专项分析与综合分析相结合。财务分析不再局限于每月一次的综合分析,而是将专项分析与综合分析相结合。在现有月度财务分析的基础上,如果发现某些项目数据异常,可随时发现,随时分析,形成专项分析报告。在对高度概括的报表数据进行分析时,可针对某一指标的异常变动进行深入挖掘,比如存货周转率的变动,可以挖掘到销货成本以及存货平均余额的变动。销货成本可以挖掘到生产经营方面的原因,存货平均余额可以分项目再进行深入挖掘,是原材料、产成品、半成品等项目的变动,进而再分清是采购、生产或是销售上的原因。

篇9

2.组织市场推广活动,负责理财活动的策划、实施与效果评估;

3.组建业务团队,负责团队培训与考核;

4.中高端客户服务。

主要业绩:

1.在沪指振荡下挫15%市场环境下,所荐个股涨幅达85%,其最高涨幅逾175%;

2.拓展高端客户,迄今托管客户证券账户市值逾千万;

3.培训管理一支过20人团队,团队业绩在全公司系统名列前茅。 离职原因: 公司名称: 起止年月:2005-04 ~ 2008-01广发证券投资有限公司 公司性质: 外商独资所属行业:通信/电信/网络设备 担任职务: 采购部行政主管 工作描述: 工作职责:

1.撰写采购成本分析报告,制定成本控制考评与预算决策制度;

2.拓展亚太地区供应商渠道,主持供应商价格谈判;

3.财务报账,确保采购资金落实到位;

主要业绩:

1.加强采购流程资金环节的控制与管理,有效缩短付款周期,确保了项目的生产与及时运送;1. 部门财务预算申请与审批报账;

2. 策划组织部门团队建设活动;

3. 通过CATS系统进行人力资源成本统计核实与预算控制;

4. 通过ECHO系统进行坏件申报与更换;

主要业绩:

1.率先建立部门HR数据库审核管理制度,有效控制部门成本,节省人力资源开支;

2.有力促进了部门信息管理的公开化与透明化,有效加强员工内部沟通,提高工作效率。 离职原因: 公司名称: 起止年月:2002-04 ~ 2003-11国泰君安证券广州营业部 公司性质: 国有企业所属行业:会计/金融/银行/保险 担任职务: 客户主管 工作描述: 工作职责:

1.为客户提供投资咨询建议;

2.负责营业部营销策略的宣传与推广;

3.拓展客户网络,推广网上交易与银证通;

4.核心客户维护与管理,处理投诉,咨询与建议,资金交易数据分析统计。

主要业绩:

1.参与公司筹建,建立一整套完善的部门业务流程与客户管理制度;1.为一线客户提供投资指导,针对客户风险与收益偏好提供理财产品投资建议,

2.推广网上交易与银证通;

3.交易大厅秩序维护,与各部门协调与沟通,反馈交易状况与出现问题;

4.中户室交易管理,处理投诉,咨询与建议,资金交易数据分析统计。

主要业绩:

1.网上交易与银证通的主要负责人,为营业部引进过千万资金;1.负责财经媒体信息采编工作,供客户投资决策参考;

2.为企业员工提供证券投资理念及分析方法培训;

3.协助举办大型投资咨询讲座,会议内容记录整理;

4.处理业务投诉与咨询,办理柜台交易,开户登记与资金转账。

主要业绩:

1.营业分部的主要筹建人之一,委派负责对公司投资咨询力量的建设;

2.员工专业培训深获好评,培训资料收录进《广东证券员工培训手册》;证券投资(获美国注册特许分析师(RCA)资格及中国证券经纪/投资咨询/证券投资基金从业资格)

篇10

一、引言

 

成本会计是公装企业的财务部门管理内容中重要的一环。对于公装企业而言,其成本和收入在会计核算上都十分明显,因此在企业管理中除了开源扩大业务量之外,最重要的就是成本上的控制和比较。因此,对于公装企业而言,成本会计在企业的应用和发展对于企业的利润和未来发展有着十分关键的地位。

 

二、成本会计在公装企业运用的问题

 

1.缺乏成本会计意识

 

公装企业作为注重成本与产出的企业,在成本控制上具有一定的要求,但在实际的公装工作报价中,企业较少与财务部门进行真正的沟通,仅仅从单方面和细节上注重成本的报价和谈判,忽视了从数据上进行分析,从整体上看待成本的计算和投入与产出比。由于过往的企业中对于财务部门的理解,公装企业将财务部门仅仅定位在对外报告和录入凭证记录企业流水的地位上,忽视了财务部门在成本计量和核算上的数据汇集优势和分析优势。财务部门在自身定位局限之下,没能对企业的过往投入与产出效果及后续的返工比以及材料的使用重复率等进行计算。在缺乏财务部门的成本会计核算与分析的参与之下,尽管企业可能对成本的情况和投入产出情况有一定的估算和了解,但基于经验和事实下的判断分析尽管体现了其专业水平,但缺乏数据支持和精确度的预估很可能造成判断上的失误或者由于判断差异导致的发展方向上的估算错误。财务部门自身忽视成本会计在核算后的数据分析与挖掘,也是导致公装企业成本会计意识淡薄的重要原因之一。财务部门具有得天独厚的财务数据挖掘优势,但未能将数据挖掘并作出分析报告呈现给企业管理层,提起其成本会计的精确管理和分析意识,是财务部门在成本会计观念上的一大缺失,需要后续的努力和补足,为公装企业创造成本会计分析上的成本优势。

 

2.公装企业的成本会计专业水平不够

 

公装企业相对家装企业通常规模较大,涉及的投入资金和材料等前期成本往往较大,发展时间和周期长,在行业内往往具有一定的资历。但在我国当下的发展下,伴随着长时间发展和较老的资历的公装企业往往并没有采用现代管理方式,而是以过往经验和管理模式支撑着公装企业在当前国情和对地域范围的熟悉下的不断前进和发展。与之相应的是财务部门的管理者和负责人往往伴随着公装企业一起发展,拥有丰富的财务经验但对于成本会计分析等偏向管理决议的领域缺乏专门的知识和认识,而财务负责人对于成本会计的忽视也导致了财务部门对于成本会计下的数据挖掘和分析领域缺乏学习和深入了解。在公装企业的财务部门,缺乏对于成本会计中成本数据的挖掘方法上的认识和新成本理念下的专业素养水平,导致了财务部门的成本会计数据挖掘和后续的分析报告无从谈起。尤其是数据挖掘上,尽管财务部门资深人员和负责人可能具有一定的成本分析能力,但数据挖掘除了依靠对于成本数据的敏感额分析能力之外,更需要一定的数据挖掘工具使用能力和一定的计算机应用水平,对于部分资历较老的财务人员来说具有一定的难度,且财务部门人员在数据挖掘方面多缺乏专业的培训和实战能力,造成了公装企业的成本会计分析有心无力,难以成行。

 

3.成本会计信息缺乏外界信息支持

 

在信息化社会公装企业的激烈竞争下,成本会计常常只关注于当下的工作和企业内部的成本水平,固步自封,忽视了外部成本管理信息内容。对于成本会计而言,尽管成本核算在一定程度上能帮助企业在质量保证下尽可能的压缩成本。但对于财务部门的成本核算而言,其核算内容局限在企业提供的备选合作伙伴与合作方式之中,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成本会计在缺乏与外界信息的沟通之下,很可能失去寻找更好的帮助公装企业降低成本的市场信息和有效的成本管理方法上的分析方法与信息。

 

三、成本会计在公装企业运用中的对策

 

1.树立成本会计意识

 

公装企业的成本会计意识的树立应当从企业层面和财务部门两个层面引起重视。在企业层面,管理层应当从宏观层面考虑成本会计对于总体成本的计算和比较。以总体上的成本数据挖掘和分析作用来考虑企业整体的成本管理,对于优势部分在成本采购中讨论成本压缩空间,对于重复材料部分考虑扩大采购规模,以规模上的优势换取议价优势。以某公装企业为例,由于本企业的规模和装修风格与用材上的优势,结合企业能接收到的客户内容和范围,企业开展了双业务模式,即公装和家装同时进行的方法,对于重合部分与对口材料企业议价,大量采购,降低了企业的采购成本。在财务部门上,要积极提高本部门的成本会计意识,将自身定位于既注重对外财务报告与分析,又能为企业提供成本和管理上的参考分析的部门。在成本会计的具体核算和分析上,财务部门要能对企业的过往投入与产出效果及后续的返工比以及材料的使用重复率等进行基本的计算和数据上的筛选和基础分析。 除此之外,根据不同的公装合作伙伴类型的过往投入产出与利润水平比例上的大量财务数据上的比较,财务部门可以与市场部门合作,提供财务上的数据分析,帮助企业开拓和精确比较各个市场细分下的利润水平和对企业的盈利影响,帮助企业确立未来的发展方向和水平。财务部门在基础的成本管理内容之外,应当对于成本管理的各个方面提起警觉,树立优秀的成本管理意识,从多方面考虑对于公装企业成本有利的财务内容。

 

2.提高公装企业成本会计部分的专业水平

 

公装企业的成本会计并不是一个单一的岗位设置或者职能设置,而是需要各岗位之间的配合与分析,在总体上提升企业成本会计数据挖掘和分析中的能力。对于公装企业成本会计数据挖掘能力和分析较弱的,可以将部分岗位人员进行继续教育培训,在培训中学习成本会计的数据挖掘能力和最先进的分析方法。在客观上,配套措施方面应当确保会计电算化的实施和推行,在能力下拥有数据挖掘和分析的硬件和软件上的支持。在软件使用中,有条件的还应当在企业内部推行企业资源管理等软件,在企业内部建立资源和信息数据共享平台,帮助财务部门多方面多维度获取成本管理所需要的辅助信息和数据挖掘后分析中的非数据部分的补充信息支持。通过财务部门的成本管理挖掘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的提高,带动财务部门整体的成本管理能力上的提高和成本知识的运用,加强岗位之间和合作,发挥资深会计在公装企业多年的经验判断能力,帮助部门更多的转型成为管理层辅助决策部门,提升部门在企业中的地位,帮助企业在成本管理中获得在市场和利润上的更大优势。

 

3.加强外部沟通

 

财务部门在提升对成本会计数据挖掘分析能力和对于成本管理的意识之后,应当积极关注同行业对于成本管理上的方法和成本管理水平,积极向公装企业中具有先进成本管理水平的企业学习,开展行业内部和相近行业之间的交流和探讨,了解企业的成本水平和成本管理方法,提高自身业务能力,增进对外部市场的了解,获取与本企业的比较信息。对于新的成本管理方法和对于成本控制有利的新型合作方式等,积极关注并考虑从财务方面做出分析,对于确实有利的,将财务上的专业分析提交管理层进行参考,探索更加多元化的成本控制和管理方法,降低企业经营成本。

 

四、结语

 

作为公装企业利润和发展中重要的一环,成本会计需要在契合自身企业的基础上不断的学习新的成本管理理论建设和实践管理知识。成本会计根据公装企业情况在忠于本职下,不断探索新的成本管理方向,帮助企业在发展中保持一定的成本优势,增加在市场中的开拓能力和报价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