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4-12 18:33:41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数学史论文,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二、数学史有助于学生掌握数学思维方法
数学对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要求较高,需要学生具有足够的思维和空间想象力。由于其特殊性,教材在编排上都是按照一定的过程进行编写,基本上每一个知识点的罗列都是先介绍其定义,然后举例证明和进行推理或反推理,最后让学生做题巩固。这种教材的安排固然有其道理,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学生思考的过程。有的教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讲解知识点时,往往按照自己的思路,一步一步地分析,在黑板上写满解题步骤,以便学生一目了然。用这种方法讲解例题,看似可以让学生能够清楚、直接地理解例题,但实际上学生会觉得这样上课丝毫没有乐趣可言,而且会认为数学知识根本不需要多加思考。这时教师就可以在课内融入数学史,目的就是告诉学生数学是如何创造出来的,数学思维是怎样一步一步产生的,这样有助于学生掌握数学思维方法。例如在渗透数形结合这一数学思想时,就让学生充分了解在数学发展史上几何的解题曾是一大难题。在经过无数数学家长期探索与不断研究下,最终发现代数可以有效帮助解决几何问题,从而形成数形结合思想。
三、利用数学史讲授知识系列
数学教学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更要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因此,为有效提高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教师可以将数学史与思维培养结合运用,让学生自己体会数学知识的创造和数学思想形成的过程。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没有必要急于讲解每一个详细的知识点,而是在知识点的基础上介绍其历史,比如这个知识点是哪一位数学家提出来的,是在怎样的历史背景条件下创造的,这个知识所表达的数学思想是什么。这样的教学过程可以帮助学生整体把握这些知识的相互联系甚至整个知识体系,从而对数学有更深刻的理解。比如在一开始介绍几何时,教师可以先从几何发展史讲起,数学几何的发展是从古希腊开始的,在几何发展的过程中,其中阿基米德对圆锥曲线透彻研究为以后的解析几何贡献颇大。后来几何又经历了很多历史阶段,在历史长河中经久不衰。通过对几何数学思想创造过程的理解,学生初步掌握了几何系列知识的特点,这对他们今后的几何学习有着重大的意义。
四、利用数学史开展探究式学习
数学知识需要经过长时间的不断探究才能形成,数学是严谨的,每一个知识点都必须经得起历史的考验和实践的证明。教师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可以把数学史当做数学知识学习的载体,将数学公式或概念和数学发展史有机结合起来,重点讲授数学概念中的关键字词。由于学生的理解能力有限,很难将一整句甚至是一大段的数学概念理解清楚,于是教师便可抓住概念中的关键词语,利用相关概念在数学史的创造历程,用史实说话,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清楚、准确地认知概念所对应的一系列数学知识。通过关键字词入手,强化了学生对新概念的理解。与此同时,学生也了解到了概念中字词的选取不是随意而成的,是数学家不断研究、探索的过程。要知道,探究式学习是数学学习的重要途径,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以培养学生探究能力为目标,巧妙融入相关知识的发展史,和学生共同创设适宜的教学情境,提高课堂参与度和教学效率。例如以“概率”知识为例,可以向学生今天的数学历史事件,学生发现今天没有发生那些事,那明天是不是有可能和历史重合呢?
【关键词】“少即是多的绿色设计”;“低碳”艺术设计;现代艺术设计;影响
引言
“低碳”一词自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以来,已经成为全球最热门的话题,各行各业都刮起了一股“低碳”之风。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特征的低碳设计理念更是渗透到了人们的生活中,特别是在现代艺术设计上的表现最为突出。“低碳”的意义无非是指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其对现代艺术设计的影响在本质上也是如此,但就表现形式而言却又有所不同。低碳理念对现代艺术设计的影响其实最终形成的是一种新的艺术设计形态——低碳的现代艺术设计,具体说是指在节能环保的前提下,合理使用材料和技术的同时运用一定的设计理念,巧妙地从现有材料中来提炼设计元素,并以精练、纯粹的设计语言,来创造一个具有当代艺术内涵和精神的绿色设计。“少即是多的绿色设计”作为现今艺术设计发展的主潮流,其对现代艺术设计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现代艺术设计与科技的结合
低碳设计理念对现代艺术设计的影响,最为突出的就是科技的运用。科技的发展也带动了设计的发展,其在现代艺术设计里是低碳设计中最主要的表现手段之一。
(一)运用科技手段合理利用现有资源
在现代艺术设计中,科技的运用是必然的,而在低碳风潮掀起的现今,科技更是不可或缺的。如:在建筑领域,其产生的二氧化碳占全球二氧化碳总排放量的55%,所以科技的使用在这就显得尤为重要。就低碳理念而言,在建筑行业要想实现低碳化,首先就应该解决建筑设备对电力和燃气等化石能源的消耗,而解决的手段就是科技对现有资源的利用。如最近世博会上英国的零碳馆,其设计和建造主题就是零二氧化碳排放,向人们展示的就是一个零碳的未来。这个展馆集中体现了世博会的“低碳”主题,可以说科技对能源的利用发挥到了极致。在这个场馆中,空调使用的是太阳能、风能和地源热能的联动能源,通过安置在屋顶上的22个色彩鲜艳的三角形风帽,将室外风动力转化为室内建筑通风的动力,从而免去了传统空调通风系统的能耗,并在外界风力不足时,通过来自光电板收集的能量进行通风。这种通风方式使能耗降低为常规系统的1/5。而在零碳馆的地下埋着一根细小狭长的管道,可把源源不断的黄浦江水通过馆内的水源热泵装置,为游客送来徐徐凉风;在零碳馆最北面,有一套生物质锅炉,可把剩饭剩菜即时降解,转化成电能和热能,而被系统处理后的产品还能够用于田间生物肥。而这个展馆的外观造型并没有因为要体现低碳而忽略了设计元素,从外形来看,零碳馆更像是两栋造型别致的“小别墅”,而不是展览馆。它的外墙主要为黑白两色,最吸引人的部分是屋顶22个色彩鲜艳的三角形风帽和屋顶充满绿意的空中花园。这在各国的特色场馆中显得十分低调,但更为人性化更为低碳化,给人一种舒适惬意的感觉。当然,科技对现有资源的运用在其它现代艺术设计中也是都有着突出的表现的。
(二)运用科技手段推动现代艺术设计的发展
在如今低碳潮流的引领下,人们追求低碳的生活方式,这对于各行各业来说是一个挑战,当然现代艺术设计领域也不例外。如在工业设计上,人们对于当代低碳理念以及时尚的追求,促使工业设计在体现功能性的同时还必须具备时尚元素和低碳元素。就以手机设计来说,手机的基本功能定位在初期就是打电话发短信,随着人们不断的需求,手机功能也不断完善,到目前低碳风的出现,我们的一些高端手机已经如电脑一样可以进行软件的运用,这对我们来说手机设计的发展其实就是运用科技手段进行低碳设计的一个过程,把多种功能融合为一个物体,不仅在制作上节约了成本,降低了能耗,而且在环境保护上也起到了低污染,低排放的作用。从中可以看出科技带动了手机功能的发展,实现了低碳化设计。但反观,低碳化设计也促使手机外观设计发生了变化,随着人们审美意识的变动手机外观设计也发生了变化,同时还带动了手机界面设计的发展,而手机界面设计在一定时间的发展演变后,已然成为了现今一种新的现代艺术设计形式。所以科技手段的运用对于现代艺术设计的发展还是有一定影响的。
二、现代艺术设计与资源再利用的结合
低碳理念对现代艺术设计的影响还可表现在对资源循环利用上。如在室内设计中对一些老旧家具,可在其表面刷上特定的颜色,再配以一些相应风格的织物和其它软装,打造一个富有情调的怀旧复古风格,也可打造一个时下最为流行的混搭风格,这样既可以节约成本又可以营造一个环保的绿色空间,充分体现了“少即是多的绿色设计”原则;又如在陈设品设计中,东京的艺术家河地贡士就利用旧的、厚厚的漫画书作为介质,开辟了低碳环保的“漫画农场”之“种植技术”,独具匠心地使植物种子以漫画书为营养源,发芽并茁壮成长,以这样的方法让泛黄的旧书再次重新充满生机,使之成为了一尊具有独特韵味的艺术品;所以,资源再利用的低碳设计理念不仅节省了一定程度的能源消耗,同时在现代艺术设计上打开了人们更为广阔的创意之路。
三、现代艺术设计与常用材料的结合
在现代低碳艺术设计中,要善于寻找和研发最常见材料的美,即利用身边最常用的材料,用合理的设计方法来进行现代艺术设计的创作。如在家装设计中,常用的纯棉、棉麻制品,对皮肤没有任何伤害,而棉、麻、木等非人工合成的化学材质,又可以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至于余下的碎布头也可制成布艺装饰、靠包、首饰袋等。这样,不但节省了购买和运输成本,还将材料的用途发挥到了极致;又如在服装设计中,可运用羊毛保暖的特性,在秋冬多选用羊毛做材料,亦可运用丝麻柔滑凉爽的特性,在春夏多选用丝麻做材料,并用现今流行的设计方式来带动人们的审美,让人们接受这些纯天然的绿色面料。这样不仅能够节约工序成本的消耗还起到了绿色环保的功效。由上述可看出低碳的艺术设计不光是要有低碳的理念还必须要有艺术设计的思想,只有这两者兼备才能真正成为“少即是多的绿色设计”。但是就目前来说,社会上出现了一股借低碳之名行炒作之事实的风气,这对低碳艺术设计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如:某书法爱好者在博客中这样写到:“我在90分钟内写了83幅书法作品,创下了用纸、用墨的最大节能,单位时间作品产量最多的纪录,我称这种节能为低碳艺术。”在90分钟内完成了如此多的书法作品的设计,对于纸和墨确实是做到了节能环保,但这83幅书法作品确实具有艺术价值吗?其实不然,我们所说的低碳艺术设计除了具有低碳理念外还必须具有艺术的内涵和价值,并不是随便一个作品就可以被称为是低碳艺术设计下的艺术作品的。在《艺术概论》一书中就这样阐述过,艺术作品的价值判断标准是多元化的,艺术品所蕴含的价值是一种以审美价值为中心的多种社会文化价值构成的多层次的有机统一体——审美价值整体,其包含了审美价值、社会价值、认识价值、情感价值和历史价值等。因此从中可以看出,艺术作品除了具有艺术价值外,收藏价值也决定了艺术作品的成败,其与艺术品的创作者、材料、技术、稀缺程度是息息相关的。所以,从严格意义上讲这83幅作品与低碳艺术设计下的艺术品意义相去甚远,其充其量只不过是个人书法爱好练习下的产物,并不具备一定的艺术内涵和价值。如果反过来看的话,这种不具有艺术价值的书法作品,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称之为是浪费,并没有起到话中所说的节能环保的功效。要想使之成为真正低碳艺术设计的艺术品,贵不在多,而在于精,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少即是多的绿色设计”的含义。由此可见,这83幅的书法作品并不是低碳艺术,只不过是一种被冠以“低碳风”之名的莫须有的炒作。所以我们在做低碳的艺术设计时要正确认识其含义,只有这样才能做出精彩的“少即是多的绿色设计”。综上所述,“低碳”理念对于现代艺术设计是具有一定影响的。随着人们对于低碳这一词的深入认识,“少即是多的绿色设计”方式将会是现代艺术设计的一个长期的可持续发展过程,其在现代艺术设计领域也将会成为可持续发展设计中的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1]李砚祖.艺术设计概论[M].武汉:湖北美术出版社,2009.
数学教学实质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因此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要把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放在首位。教师要适时地创设良好的思维环境,给学生创设自由思考的空间和自主探究的机会,把发现问题的权力和机会交给学生,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主动性,激发他们去发现、去探索、去创造。 我们要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人才,其基本条件之一就是要具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勇于创新的精神。小学数学教学从一年级起就担负着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任务。下面就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创设问题情境:
数学教学过程不是单纯的传授和学习知识的过程,而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过程,尤其是思维能力的发展。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获得知识固然重要,但我个人认为在学生获得数学知识的同时,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更重要。因而数学教学就应根据学生年龄特点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如果让学生死记硬背一些数学结论,套用数学公式不仅不能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而且会导致对知识不理解,掌握不牢固。所以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我们常常要从生活实际中取一些场景、画面、实物或实物模型,让学生去观察、比较、分析,这便是创设问题情境。好的问题情境,可以使学生产生困惑或好奇心,能迅速地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教学活动中来,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从而使学生自觉地投入到学习和探求新知的教学活动中。如,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时,我结合教学内容编了一个生动有趣的“猴王分饼”的故事:猴山上的小猴子最喜欢吃猴王做的饼,有一天,猴王把3块大小一样的饼分给小猴们吃,它先把第一块饼平均切成4块,分给猴甲1块。猴乙见到说:“太少了,我要2块。”猴王就把第二块饼平均切成8块,分给猴乙2块。猴丙更贪,他抢着说:“我要3块,我要3块。”于是,猴王又把第三块饼平均分成12块,分给猴丙3块。故事讲到这里,教师提问说:“同学们,你知道哪只猴子分得多吗?”学生们一个个兴趣盎然,纷纷举手发表自己的看法,有的说猴甲分得的多,有的说猴丙分得的多,有的说3只猴子分得的一样多。到底哪只猴子分得的多呢?教师拿出教具(3块大小一样的饼),演示猴子分饼的过程,引导学生观察和验证后,得出结论:3只猴子分得的饼一样多。这时教师说:“聪明的猴子用什么办法来满足小猴子们的要求,又分得那么公平呢?同学们想知道吗?学习了‘分数的基本性质’就清楚了。”揭示课题,导入新课。揭示“分数的基本性质”后,教师又引导学生讨论:猴王是运用了什么规律来分饼的?如果小猴子要4块,猴王怎么分才公平?如果要5块呢?学生饶有兴趣,踊跃地从情境中观察、思考、发现并尝试着解决问题,在愉悦的氛围中,享受着学习数学的乐趣。
二、“巧妙设问质疑”,挖掘学生思维潜能: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有了疑问才会进一步思考,才会有所发现。学生的积极思维往往是从“疑”开始的。因此,我在教学中时时注意留给学生质疑问难的机会。如:讲了运用“四舍五入法求小数的近似值”后,我问:“还有不明白的地方吗?”一位同学问:“11.395保留两位小数,千分位满5向前一位进1,9+1=10,这时百分位应该是0,根据小数的性质,0可以省略,等于11.4,为什么约等于11.40呢?”我及时肯定:“这位同学的问题提得非常好,你们谁能帮助他解决这个问题?”课堂上顿时活跃起来,许多同学说出了各自的想法。这证明:在课堂教学中,只有敢于让学生质疑,才能激起学生思维的火花,只有学生的质疑,才能激发他们主动探索的欲望和自主学习的兴趣,进而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发展。再例如教学梯形面积的计算时,可以先让学生回忆学过的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然后展示梯形模型,再提问学生:“你们能用学过的知识推导出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吗?”这个问题引起了学生们的求知欲。他们听到问题后,就自己动手操作,有的画一画,有的剪一剪,拼一拼,合作交流,最后大部分同学都能自己推导出计算公式,成绩差的同学也在其他同学的操作、演说中学到了知识。小学生的思维打开了,数学学习兴趣浓了,自主探索的愿望有了,就会自觉地去学习,从而能够在知识形成的过程中体会到学习的快乐。
(三)“灵活练习”,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人的思维活动是由疑问引起的,在教学中教师应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诱导学生自己提问,寻找问题答案进行独立思考,调动思维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兴趣。对于一道题,可以引导学生在分析、比较和判断中得到启示:一题可以多变,多变中有不变。例如:甲数是90,乙数是30,甲乙两数的积是多少?教学中,提示学生把已知条件“乙数是30”隐蔽起来,利用它与甲数的间接关系告诉,这样使学生积极动脑得出①乙数比甲数少60;②甲数比乙数多60;③甲乙两数之和是120;④甲数是乙数的3倍;⑤乙数是甲数的1/3;⑥甲数比乙数多2倍等。这样教,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好奇心和积极性,又活跃了学生的思维,同时又从不同的方面说明问题的实质,使知识的前后联系更加自然,也使学生思维适应多种变化,培养了学生创新思维的能力。还可以设计一些有不同解法和有多个答案的练习题,对于发展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有很大益处。但是,做有不同解法的练习题时,不宜让学生片面追求解法的数量,而要引导学生运用不同的思路,或运用不同的知识去解决,并且要找出简便的解法。
二、不同教学范式视角下中学数学教学的特点
(一)科学范式视角下的中学数学教学
科学范式在理论上受课程论、教学论、社会学、历史、经济学及教育学、心理学等学科理论的影响和制约,其中课程论和教学论的发展为数学教学的科学范式理论研究奠定了基础。科学范式视角下的中学数学教学强调在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数学教学研究等方面有章可循,要坚持相关的基本原则以及遵循数学教学的客观规律。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遵循以下规律:(1)适合性。教学内容既要注重数学学科结构,也要考虑学生的认知结构和心理特征。(2)普及性。教学内容特别是例题的设计不仅要适合优等生,更要照顾到大多数学生的需要。(3)应用性。教学内容既要体现双基的要求更要注重学生对知识点的应用。在教学过程中做到:(1)处理好教学过程中教师、学生、教材等因素间的相互关系;(2)在已有的教学条件下,根据学生学习基础等情况对教学方法做出最优化选择,使数学课堂教学质量达到最佳;(3)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做出合理的评价。在数学教学研究方面,认同数学教学的理论研究属于教育科学的范畴,因此科学范式倡导用教育科学研究中操作性较强的方法和原理如观察法、调查法、文献法等对数学教学进行理论研究和实践探讨。科学教学范式过分强调教学的规律性和原则性,教学内容追求逻辑的严谨性和体系的形式化。数学知识以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形式呈现,忽视了数学的工具性、语言性、文化性、创造性。在数学的教育功能方面,教师的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学习目标偏向应付考试,课堂教学以教师为中心,缺乏学生主动参与。教师对于课堂教学中的突况缺乏灵活性,数学教学显得呆板。
(二)能力和技能范式视角下的中学数学教学能力和技能
范式的理论基础是行为主义心理学中关于教育目标的具体化和教学行为的可观察性思想。在数学教学中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数学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和解题的技巧技能。前苏联心理学家克鲁切茨基在长达11年(1956年至1967年)的实验中对课堂教学中能力和技能的培养阶段概括为“信息收集阶段、信息加工阶段、信息保持阶段”[3]。这三个阶段在数学教学中具体体现为:信息收集阶段:在数学教学中数学能力不同的学生对教学中数学知识点感知的信息不同,如在数学解题中数学能力强的学生可从题目给出的已知条件中最大限度地读取对解题有用的信息。信息加工阶段:在数学课堂教学中体现为数学概括能力、运算能力、推理能力、发散思维能力。信息保持阶段:数学能力较强的学生能够对数学知识点的应用,解题过程中对问题分析解答的方式、推理的概要、证明的逻辑等都善于归纳总结,并保持长久记忆。二是师资的要求上认同教师专业化理念。作为中学数学教师必须经过严格的专业学习和训练,掌握数学教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以及相应的基本能力和技能。能力和技能教学范式的缺点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在教学内容方面:由于数学教学目标技能化,教师在教学内容的处理上忽视数学知识的整体性、系统性、结构性,为了便于技能的教学,将数学知识分解为若干个知识点,而每一个知识点又以技能的方式展现给学生;在教学内容中丢弃了数学思想、数学方法、数学文化等这样的隐性知识。在数学教学方面:可以看出能力和技能范式视角下的数学教学是以培养学生扎实的数学技能,数学教学降格为技能训练。教师在教学时忽视了数学知识的形成发展过程,重视学生的模仿性再现性思维,忽视独立性、创造性思维,缺少对态度、情感、价值观的关注。在学生学习方面:数学课堂上主要进行技能训练,缩短了学生思维发展的时间和空间;学生学习过程就是强制的、单调的、枯燥的解题训练;学生对数学的学习模式化、程序化、机械化。
(三)系统范式视角下的中学数学教学
数学教育理论研究中“教学是一个系统”是受到其他科学领域在方法论方面的影响形成的,其中最重要的是21世纪的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三论”不是“研究具体的物质形式或对象,而是为揭示一切系统的共同现象,提出新思路、新方法的综合理论。“三论”的基本原理有:整体原理、有序原理、反馈原理[4](P58-59)。具体来说:把数学教学过程看作是一个系统,把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影响教学的要素看成整个系统的子系统。“三论”的基本原理描绘出整个数学教学过程的结构及影响数学教学过程的各要素所处的地位、相互关系和流动方向,并通过分析促进其达到最优化。整体原理:数学教学系统的整体功能要提高各子系统的协调功能,使各子系统和谐优化。系统整体的功能等于各子系统功能之和与各子系统相互联系产生的功能代数和,即“E整=∑E部+E联(E联>0或E联<0)"[4](P233-234)。因此,教学设计、教学实施等过程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要提高数学教学质量就要避免出现孤立、单一的分析,要综合考虑到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即要优化各个子系统及相互联系。有序原理:在数学教学中所谓的有序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对知识点和例题讲解是清楚的、学生容易理解的。对学生而言学习到的数学知识是可理解的、会应用的。反馈原理:数学课堂教学有三种反馈形式:(1)教和学的反馈。学生对教师提供的信息感知接受并反馈给教师,教师再根据学生反馈的信息对教学程序进行调整纠正,控制教学过程。如根据学生课堂回答问题的情况对教学节奏作出调整。(2)教师自我反馈。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将知识信息、学生的反馈信息、外界干扰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再以知识信息和控制信息的形式输出。(3)学生的自我反馈。对课堂上教师所讲的数学知识的感知理解重组并输出(课堂回答问题,课堂练习),通过教师的评价知道正确与否的过程。因此要提高数学教学的质量就要使这三种反馈形式相互配合,有效控制教学系统,加强师生的信息加工能力和信息反馈。虽然系统教学范式有利于教学的设计和实施,但是由于过分强调教学中各个因素对教学的影响,在教学设计和实施中忽视了一切偶然性的因素对教学的影响,也忽视了教学的本质如数学教学的目标及数学学科教学的特殊性;另外系统范式视角下的数学教学缺少灵活性和预知性。
(四)艺术范式视角下的中学数学教学
数学教学是一门艺术,这个结论自古以来就得到人们的普遍认同。在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毕达哥拉斯学派认为:“对几何形式和数字关系的沉思达到精神上的解脱,数学和音乐被看作是净化灵魂从而达到解脱的手段。”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认为:“教学的艺术胜于科学本身。”现代的教育教学理论认为教师和学生作为教学中的两大主体,要以艺术的眼光去感知、欣赏、思考教学活动。艺术范式视角下的中学数学教学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教学层面:在数学教学中教师不是简单地复述教材内容,而是依据学生的理解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对数学知识“进行重组和演化,对教学方式进行设计和选择"[5]。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强调灵活性和创造性,关注学生的情感。(2)教师层面:要求数学教师有扎实基本功,在具体数学知识的教学中充满艺术的感染力;同时教师通过敏锐的观察及依据课堂教学中学生反馈信息的多样性和随机性,对教学内容、教学节奏作出准确的判断,进而及时作出调节;此外教师要有个人教学风格,与学生在教学活动中能够默契地配合,使数学教学活动不仅是数学知识、数学思想的交流,同时也是数学美和数学艺术的交流。艺术范式视角下的数学教学不仅是数学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学习过程,也是艺术的创造过程、审美过程。教师通过创造性的教学设计使学生能够感受数学特有的艺术魅力。但艺术教学范式的不足也显而易见:由于过分强调灵活性和创造性,忽视了数学教学的基本规律和程序性,数学课堂教学中,如果教师不能很好地监控,往往会出现学生的纪律性差、无视课堂规则、自由主义倾向严重等问题。
(五)反思范式视角下的中学数学教学
教学的反思范式最早是美国教育哲学家杜威在1933年HowWeThink一书中关于反省性思维的论述中提出的。到20世纪80年代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教师专业化运动中得到关注和提倡,并从认知心理学、认知论哲学等角度对其在理论上进行了扩展。反思范式视角下的教学是追求以实践合理性为目标的教学活动,“是教师和学生对数学教学过程和结果的自我觉察、自我评价、自我探究、自我监控、自我调节"[6]。反思的目标是消除困惑,促进实践。数学教学活动是一种思维活动,师生在课堂教学的反思随时存在。反思范式视角下的中学数学教学的基本特征是:学会学习,学会教学。学会学习:在数学学习中由“操作性学习方式转化为反思性学习方式”[7]。学生在听课过程中对数学知识、数学思想方法、解题思路、计算或证明过程、问题分析方式等进行反思,并对自己的学习情况作出监控、调节、评价,进而达到较好的学习效果。学会教学:通过反思性教学使教师由经验型教师转化为反思性教师,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行动研究是数学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有效途径,而教学中的反思则是教师行动研究的中心内容。反思性教学是连接理论和实践的桥梁,教师教学思想的形成是结合教学实践对自己已有的教学经验、教学理论的再思考。教师只有对正在发生的教学行为、教学的有效性和合理性不断反思,进而对下一步的教学进行修正,才能达到最佳教学效果。教师也会在此过程中逐渐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成为专业化教师。反思性教学范式将数学教学的目标异化为学习能力,虽然这是数学教学目标的能力之一,但忽视了数学教学中如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及学生情感、价值观的培养等主要目标。另外,也没有一定的评价标准来界定反思的程度。
在快速发展的教育形势下,如果依旧遵循传统的课程思维模式,就无法适应“新教育、大教育观”建设中提出的新观点、新形式、新问题。达不到学校要求的效果。由此,就要不断地探究和摸索课程思维教育与教学执行力,不仅运用简单叠加的各种课程思维手段,而且还通过在整体课程思维资源的有效整合,用积极正面的教育引领现行各类学校形成良好的教育环境氛围。
(二)现行各类学校与教学执行力机制的改革创新需要课程思维教育与教学执行力。
提高现行各类学校课程思维力度、强化学校整体教育意识水平是改革和完善学校与教学执行力机制的重要途径。学校在坚持已有的合理与教学执行力方法和规章制度的基础上,要在实践中进一步求发展和创新,在数学的快速发展中将学校课程思维中与教学执行力带进去,现行各类学校注入新的教育和血液,形成高效和充满生机的健全体制。在体制改革和创新中,现行各类学校要充分主观能动性,主动参与到学校改革的大局中,实现各学校高层和基层之间的良性互动,更好地促使课程思维教育与教学执行力的影响力的扩大和生命力的加强。
二、小学数学教学人员教学思维与执教观念思考
数学学科是基础教学阶段的培养学生逻辑思维的重要的学科。在学生抽象思维培养的形成以前,对学生的身心发展是不可或缺的。尤其是小学数学的学习。从现行小学教学和当前教学大教育观的宏观背景出发,对教育进行整合与思考是极为必要的。作为数学教学人员来说,也是教育教学出发基础。
(一)以正确的数学学科教育为导向,全面提升现行所教各类课程思维观念与教学执行力效能。
现行各类学校的数学学科课程思维教育与教学执行力效能的是有待于提高的,要坚持围绕数学学科为中心,为学科大局、学生的课堂管理体制、在教学过程中培养良好的与教学执行力环境、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等内容。同时要进行与基础数学教学执行力方式方法革新的课程思维的学习,注重创新载体的课程思维,要把现行各类学校课程思维与教学执行力放到整体教育大局中去考虑和观察,使教学过程中所进行课程思维与教学执行力能够在良性开放的环境中生存和推行。目前,网络教育迅速发展,形形的网络信息在网络平台上流传,数学教学人员必须要利用正确的网络信息,同时,引导学生如何利用网络进行数学的自我学习。
(二)在小学教学阶段,数学教学人员要进行以开展任务教育为主要形式,鼓舞和引导现行全体学生的积极性参与,以体验思维和开拓学生的数学学习思维为导向。
学生在不同的发展时期,数学教师在教学执行力的任务和重点也是根据教学人员的发展变化的,这就要求数学教师在学校课程有所把握,对数学现行所体现的思维以及基础教学过程中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同时也要正视当前数学教学过程中学生表现出来的特点,有战胜困难的决心,这就是开展数学任务式教育的目的。它要求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和结合数学教学人员与管理人员的与教学执行力技能特点,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在“兴趣和任务”的期待下完成具体的数学知识的学习。
1、题目。应能概括整个论文最重要的内容,言简意赅,引人注目,一般不宜超过20个字。
论文摘要和关键词。
2、论文摘要应阐述学位论文的主要观点。说明本论文的目的、研究方法、成果和结论。尽可能保留原论文的基本信息,突出论文的创造性成果和新见解。而不应是各章节标题的简单罗列。摘要以500字左右为宜。(论文格式)
关键词是能反映论文主旨最关键的词句,一般3-5个。
3、目录。既是论文的提纲,也是论文组成部分的小标题,应标注相应页码。
4、引言(或序言)。内容应包括本研究领域的国内外现状,本论文所要解决的问题及这项研究工作在经济建设、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等方面的理论意义与实用价值。
5、正文。是毕业论文的主体。
6、结论。论文结论要求明确、精炼、完整,应阐明自己的创造性成果或新见解,以及在本领域的意义。
7、参考文献和注释。按论文中所引用文献或注释编号的顺序列在论文正文之后,参考文献之前。图表或数据必须注明来源和出处。
(参考文献是期刊时,书写格式为:
[编号]、作者、文章题目、期刊名(外文可缩写)、年份、卷号、期数、页码。
参考文献是图书时,书写格式为:
[编号]、作者、书名、出版单位、年份、版次、页码。)
8、附录。包括放在正文内过份冗长的公式推导,以备他人阅读方便所需的辅数学工具、重复性数据图表、论文使用的符号意义、单位缩写、程序全文及有关说明等。
二:本科毕业论文格式要求:
1、装订顺序:目录--内容提要--正文--参考文献--写作过程情况表--指导教师评议表
参考文献应另起一页。
纸张型号:A4纸。A4 210×297毫米
论文份数:一式三份。
其他(调查报告、学习心得):一律要求打印。
2、论文的封面由学校统一提供。(或听老师的安排)
3、论文格式的字体:各类标题(包括“参考文献”标题)用粗宋体;作者姓名、指导教师姓名、摘要、关键词、图表名、参考文献内容用楷体;正文、图表、页眉、页脚中的文字用宋体;英文用Times New Roman字体。
4、字体要求:
(1)论文标题2号黑体加粗、居中。
(2)论文副标题小2号字,紧挨正标题下居中,文字前加破折号。
(3)填写姓名、专业、学号等项目时用3号楷体。
(4)内容提要3号黑体,居中上下各空一行,内容为小4号楷体。
(5)关键词4号黑体,内容为小4号黑体。
(6)目录另起页,3号黑体,内容为小4号仿宋,并列出页码。
(7)正文文字另起页,论文标题用3号黑体,正文文字一般用小4 号宋体,每段首起空两个格,单倍行距。
(8)正文文中标题
一级标题:标题序号为“一、”, 4号黑体,独占行,末尾不加标点符号。
二级标题:标题序号为“(一)”与正文字号相同,独占行,末尾不加标点符号。
三级标题:标题序号为“ 1. ”与正文字号、字体相同。
四级标题:标题序号为“(1)”与正文字号、字体相同。
五级标题:标题序号为“ ① ”与正文字号、字体相同。
(9)注释:4号黑体,内容为5号宋体。
(10)附录: 4号黑体,内容为5号宋体。
(11)参考文献:另起页,4号黑体,内容为5号宋体。
(12)页眉用小五号字体打印“上海复旦大学XX学院2007级XX专业学年论文”字样,并左对齐。
5、 纸型及页边距:A4纸(297mm×210mm)。
6、页边距:天头(上)20mm,地角(下)15mm,订口(左)25mm,翻口(右)20mm。
7、装订要求:先将目录、内容摘要、正文、参考文献、写作过程情况表、指导教师评议表等装订好,然后套装在学校统一印制的论文封面之内(用胶水粘贴,订书钉不能露在封面外)。
1.纸张与页面设置
(1)A4,纵向;
(2)页边距:上1.0cm,下2cm,左侧2.5cm,右侧2cm
2.页眉
(1)设置:1.4cm
(2)字体:统一使用汉语:小五号宋体。
(3)分割线:3磅双线;
(4)内容:××学院本科期末论文,居中。
3.页脚
内容:页码,居中。
4.论文基本内容与要求
(1)论文题目:单独成行,居中,日语:小2号黑体;英语:Times New Roman 18号;
(2)作者姓名:另起一行,居中,日语:小4号宋体;英语:Times New Roman 12号;
(3)内容提要:另起一行,日语:4号黑体,内容为小4号黑体,长度要求150字以上;英语:Times New Roman 12号,长度要求在100字左右;
(4)关键词:另起一行,日语:4号黑体,3-5个关键词,每个关键词之间用“;”分割,内容为小4号黑体;英语Times New Roman 12号;
(5)正文
正文部分的要求如下:①正文部分与“关键词”行间空两行;②日语正文文字采用小四号宋体;英语正文文字采用Times New Roman 12号,标题日语采用四号黑体,英语采用Times New Roman 14号,每段首起空两格,1.25倍行距;③段落间层次要分明,题号使用
要规范。理工类专业毕业设计,可以结合实际情况确定具体的序号与层次要求;④文字要求:文字通顺,语言流畅,无错别字,无违反政治上的原则问题与言论,要采用计算机打印文稿;⑤图表要求:所有图表、线路图、流程图、程序框图、示意图等不准用徒手图,必须按国家规定的工作要求采用计算机或手工绘图,图表中的文字日语用小五号宋体;英语采用Times New Roman 10.5号;图表编号要连续,如图1、图2等,表1、表2等;图的编号放在图的下方,表的编号放在表的上方,表的左右两边不能有边;⑥字数要求:一般不少于1500(按老师要求);⑦学年论文引用的观点、数据等要注明出处,一律采用尾注。
(6)注释
注释部分的要求如下:①与正文部分空出两行;②按照文中的索引编号分别或合并注释;③“注释”采用五号黑体,注释内容日语采用小五号宋体,英语采用Times New Roman 9号。
英语注释具体要求如下:
①在文中要有引用标注,如××× [1];②如果重复出现同一作者的同一作品时,只注明作者的姓和引文所在页码(姓和页码之间加逗号);格式要求如下:
[1](空两格)作者名(名在前,姓在后,后加英文句号),书名(用斜体,后加英文句号),出版地(后加冒号),出版社或出版商(后加逗号),出版日期(后加逗号),页码(后加英文句号)。
[2](空两格)作者名(名在前,姓在后,后加英文句号),文章题目(文章题目用“”引起来)(空一格)紧接杂志名(用斜体,后加逗号),卷号(期号),出版年,起止页码,英文句号。
(7)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部分的要求如下:①与注释部分间空两行;②应列明期末论文参考的主要文献资料,“参考文献” 采用五号黑体,参考文献内容日语、汉语采用小五号宋体,英语Times New Roman 10.5号。参考文献的著录,按著录、题目、出版事项顺序排列,其格式为:
期刊类:著者.题名[J].杂志名,年份,(期号)。
书籍类:著者.书名[M].城市名:出版社,年份,页数。
网络类:著者.题名[EB/OL].***.com.年-月-日。
③英文作者超过3人写“et al”(斜体)。
讲风太盛,是目前全国范围内的最大流弊。有些教师一上“讲台”,就名副其实地当好“讲师”,一堂课从头讲到尾,唯恐讲不够。这些教师把无休止地讲当作万能的法宝,唯讲至上。
讲风太盛,主要表现为三种形式。①机械重复。一步一回头,时刻担心有疏漏不周的地方,自然而然的重复一通。有时为一个无关紧要的细小问题也总要纠缠几分钟方肯罢休。②照本宣科。死搬硬套教本、教参及有关教育教学报刊上的内容,把类似的内容一一搬进课堂里,教学内容成了参考资料的简单罗列和堆砌。
③肆意拔高。有些教师总嫌小学课本里的内容太浅,没有“教头”,因而凭着自己的性子肆意拔高教学难度,或把高年级的内容提前到中年级来教,或把初中的内容提前到小学来教。由于难度提高了,教师也就感到“有得讲了”,于是,口若悬河,滔滔不绝,什么“超纲脱本”,全抛到九霄云外去了,同时也把学生带进了云里雾里,摘得稀里糊涂。
克服和纠正“讲风太盛”,关键应抓好三条。第一是认真备课,在备课时将课上要着重讲的内容写进教案,力求语言简练、明白,切忌语无伦次,杂乱无章。
第二是认真学习和优化选择教法,采用那些先进的教法,克服单纯使用“讲授法”,坚持“一法为主,多法相助”。第三是切实控制好课堂教学结构,除在新授部分作适当讲解外,其余教学环节尽可能少讲或干脆不讲。经过一段时间严格的自我控制,你就会越来越明白“讲风太盛”不仅害学生,也害自己,真是得不偿失,适得其反。
二、形式过多
教学过程离不开一定的形式和手段,这是无可厚非的。但形式过多,往往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影响教学时间和效率。现在有些课,一会儿比赛,一会儿表演,一会儿唱歌,五花八门,应有尽有。让人看不懂到底是数学课还是班队活动?
有些老师还美其名曰:“愉快教育”;真叫人啼笑皆非。
形式过多也表现为三种形式。
一是展览型,把数学课当成了教学具的展览会。
二是热闹型,以说、跳、演等外化活动为主要特征,是一种表面、肤浅的思维过程,真正有效的思维应当是静悄消的内化过程。三是魔术型,教师表演式的一猜就中、一试就准、一列就对、一验就灵,把思维过程全部掩盖了,学生只知道结果而不知道来龙去脉,教学活动成为一种神秘的魔术,把学生思维活动量降到了最低限度。
要克服和纠正“形式过多”的不正之风,关键要抓两条,一是认真学好儿童心理学,根据学生认知特点恰当地选用必要的教学形式,坚决杜绝追赶时髦、盲目效仿、华而不实的种种做法,使教学形式成为教学过程必不可少的载体。二是要注意充分暴露思维过程,揭示知识的发生过程,加强智力活动的内化设计与实施,使知识教学落实到思维训练上去,教学形式有力地促进教学过程的优化发展。
研究对象选择我任教的江苏省射阳实验中学的初一(11)班、(14)班,两个班级为平行班,均有60人,共有120人被试。两个班级人数、性别以及原有的兴趣水平基本相当,无明显差异。两个班级的学生入学成绩没有明显偏差,数学教学所采用的教材和教师均相同。
(二)研究方法
初一(11)班作为实验组,采用情景教学模式,极力采用创设有效数学情境的教学策略进行教学,精心设计各种数学情境,激发兴趣,引导探究;初一(14)班作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教学有效性通过两个方面来评价:分别是这一阶段的数学学习成绩和数学兴趣水平。第一次对比是在半个学期的数学课堂情境教学,通过期中考试测试,第二次对比是在整个学期结束后,利用期末考试进行测试。成绩测试和调查在内容、时间、方式上相同。数学学习成绩通过数学考试,实验组和对照组采用相同的数学试卷,并且用统一的评分标准进行统一阅卷。数学兴趣水平则通过我自己设计的数学学习兴趣问卷调查表来测试。此表根据初中学生特点共设计了10道题,主要调查学生对数学的认识,对数学以及数学课的兴趣,对数学及数学作业的态度,学习数学的焦虑程度。被调查学生根据题中所叙述的内容与自己的相应情况,按是否进行判定,分别赋分值1或是0,通过累计总分,来反映学生对数学课堂教学的兴趣变化。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数学学习成绩对比分析
在完成期中和期末两次数学考试后,统计两个班级的考试成绩。分别从平均分、及格率和优秀率三个方面进行对比。从两次考试前后成绩整体来看,每个班级的成绩均有提高,可能由于试卷难易度的影响或其他原因导致。第一次测试结果说明:经过半个学期的不同方式的教学行为的实施,两个班的平均分成绩已经开始有差别,及格率和优秀率也开始有区别;等到整个学期结束后,第二次测试结果,已经可以发现实验班明显高于对照班,无论是平均分,或及格率和优良率的对照。说明经过一个学期的创设情境教学的实验干预以后,实验班的成绩大幅攀升,明显好于对照班,创设良好情境教学对于提高学生成绩非常有效。
(二)数学学习兴趣对比分析
在两个班级的学生入学时学习水平和兴趣水平相对均衡的情况下,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之后,发放《数学学习兴趣问卷调查表》,实验班60份,对照班60份,指导学生填写并且全部有效回收。测试卷按照学生实际情况评判,累计总分后求平均数,以此反映检测学生的兴趣水平的差异情况。测试结果显示了实验班和对照班的显著差异。期中阶段,实验班学生的学习兴趣已经开始优于对照班,到了期末阶段,实验班的学习兴趣已经明显好于对照班,并且兴趣提高的幅度也高于对照班。因而可以认定经过一个学期的情境教学试验后,实验班的数学兴趣水平显著提高。
三、提高初中数学教师教学行为有效性的建议
通过以上的研究发现,基于学生的年龄特征,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实施情境教学具有比较高的有效性,在提高学习成绩的同时也很受学生的喜爱,教师更应基于情景教学理论,投入时间和精力,开发高质量的有效数学情境,提高学生数学能力和促进教学质量,寻找提高初中数学教师教学行为有效性的策略。
(一)教学行为有效性意识
作为初中数学教师,我们在实施教学行为过程中,应当具有有效性意识。教师应该具有“学习时间有限”的意识,也就是说,提高初中生学习有效性不能单独依靠延长学习时间来进行。初中数学教师应该具有教学行为有效性的意识,提高时间效率的观念,将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而不是去占用学生很多额外的学习时间,而且会把教学的重点放在提高每个学生的数学课堂学习时间的利用效率上。数学教师巧妙地将教学时间与学生主动学习时间有效结合起来,一方面加强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另一方面提高初中数学教学有效性,从而提高了课堂教学的质量。
(二)创设有效情境教学
作为初中数学教师,我们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应该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和多媒体信息等手段,用最短的时间、最高效的精力投入,取得最大化的教学效果,通过情境教学模式实现教学目标。数学教学情境的创设应以课堂教学目标的有效实现为着力点,有的放矢;要难度适宜,考虑到初中学生的特点,满足学生的挑战性与可及性,做到能激活学生自主思维,同时启发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激发起主动学习的动力;要注意各个学习阶段,向学生创设不同的问题情境,教学情境的设置要具有新意,既可以满足不同教学目标的要求,又能保持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三)激发学习主体能动性
新课改指出,数学教学应由重“教”转向重“学”,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学生的“学”,变“教”为“学”。作为初中数学教师,我们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应该将激发学生学习主体能动性作为教学行为的目的之一。初中数学教师授课过程中应具有灵活性,照本宣科是不负责任的行为。教师应改变“主体”意识,将课堂教学过程的主角交给学生。通过改变教学方式,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并积极发言,教学过程气氛宽松、自然,使学生愿意主动地将自己的想象力、语言能力、思维力参与进去,教师不断改进授课方式,使初中数学课堂真正变成学生的课堂。在数学课堂上,学生能够真正体会到学习的乐趣,也培养了学生的自主意识和创新意识。
关键词:教师;小学数学;素质
教师的职业是神圣的,他们在历史进步中起到了不可缺少的作用。因为有了教师,我们的文化得到了传承,也让我们的子孙后代认识了我们的历史发展历程。然而,在近几年由于经济和精神生活方面的压力,导致了很多农村的教师流失。他们有的自主择业,有的选择到大城市发展,这些都给农村的教育带来了灾难。一个教师的素质水平不仅仅体现在他教育学生们学习哪门课程的水平,还体现在他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方面。对于那些不能够忠于自己职业的教师,我们应该对他们提出批评和指正,让他们意识到自己对于学生的未来的重要影响。
一、农村数学教师队伍建设现状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我们的国家在初步建设过程中,很多资源都是依赖于农村的。而在我国进入了相对发达的时期,大部分农村的经济发展水平还处于一种相对落后的水平。
农村的教师队伍是一支为社会最基层培育人才的队伍,他们身上的担子也格外重。而数学教师的意义就更加巨大了,因为小学教育中数学和语文所占的比例最大,而数学恰恰是学生了解与解决自然和社会问题的一门基础学科,所以数学教学必然会被视为小学教育的重点。但是由于农村的经济发展水平偏低,导致了教学资源有限,这就限制了学生们的发展和教师教学水平的发挥。
农村数学教师流失现象的出现,归其原因主要有两点,那就是经济方面和个人发展方面。在经济方面,农村教师的待遇水平肯定是偏低的,而且对于数学教学而言,上课的时间也会比较长,这也就导致了一些教师心理上的不平衡问题的出现。
面对这样的问题,他们怀着忐忑的心情,走出了农村去大城市发展,他们的目的可能很简单,那就是为了挣钱养家。我们身边有这样的教师,他在农村教学的时候,只能拿到基本工资,他妻子没有固定的经济收入,导致他们的生活非常困难。而且当他们的孩子要读大学的时候,学费可能都凑不够,这种现象是非常普遍的。
面对这样的窘况,他们只能另谋生路。而另一方面,从个人发展角度看,一些年轻教师选择离开农村去大城市发展,是因为农村教育投入是非常少的,所以一些先进的教学工具以及一些先进的教学方法都不能够及时的在农村实现,所以这对教师个人教学水平的提高是一种障碍。
这让他们觉得自己成为了井底之蛙,他们害怕教育模式改革让他们被淘汰。所以,为了个人的发展,他们选择了去经济发达的地区发展,而放弃了农村神圣的教育事业。
这些现象给教育资源本就很贫乏的农村带来了巨大的打击,很多学生也因此而失去了学习的机会。我们不能够批判这些教师的行为,但是农村学生受教育问题确实已经成为了一个社会问题,这对于我们社会的安定发展是一种隐患。
二、提高待遇,完善农村教育设施
根据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消费水平,适当提高农村教师的待遇水平,同时丰富完善农村的教育设施,这对于留住更多的人才,有着重要的意义。农村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提高学生们的综合素质水平,让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去接受更多的高等教育。
由于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农村教师的收入非常低,这是一个可以理解的现象。但是对于人民教师而言,我们不能够让他们饿着肚子去参加教育工作。所以鼓励教师去农村参与教学任务,已经成为了一种风气。我们应该鼓励一些教师,尤其是那些素质水平较高的教师,能够融入到农村教学中。
对于教学设施而言,我们不能够奢望得到更多、更先进的设施,但是一些经济发达地区的教学设施淘汰后可以留给农村,这样既减少了电子垃圾的出现,又满足了农村教育的需求。例如一些发达地区小学的一些多媒体设备,在更新换代后就会淘汰很多,而这些设施如果放在农村,那也是一种先进的技术。[5,6]幻灯片就是一种非常实用的东西,幻灯片出现在小学教育中是在十几年前了,当时城市小学教育都使用了这个技术,但是农村很多学校并没有。
二、从课堂情感切入,和谐课堂
在本次课程结构分析的过程中,我选取本学校300名五年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让学生选取自身认为影响学习质量的课堂情感因素。调查结果显示板书质量及教学语言是影响学生课堂学习质量的关键,分别达到85.0%、80.3%。因此,在对课堂情感体系实施优化的过程中,教师要把握好板书质量和教学语言,从上述三方面优化各项课堂内容结构。板书书写时要清晰、工整,让学生能够看清楚、看明白,从内心形成一种严谨、认真的数学学习态度;教学交流时要和蔼可亲,让学生在内心形成一种师生平等的感知,将教师作为小学数学学习过程中的良师益友,确保教师能够及时发现和解决学生内心的问题。
三、从教学观念出发,转换角色
近年来小学数学教学日渐完善,各项改革已经深入到教学各个方面、各个内容,教学观念已经产生了非常大的转变。但是由于缺乏细致的观念认识,各项教学理念还缺乏层次感,我就上述问题阐述自身的观点。小学教学观念革新的过程中从学习观、师生观、动态生成观、互动交流观几方面出发,逐层深入,逐层落实,确保扎实教学根基,达到对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提升。学习观培养的过程中教师要指导学生由个体化转变为社会化学习,鼓励学生能够将知识应用作为学习的最终目标,将提升数学技能作为学习的主要内容,提升学生对数学学习的认识。师生观培养的过程中,教师要明确告知学生,教师只是教学过程的引导者,是学生学习的领路人,让学生能够认清自身与教师之间的关系,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确保学生在小学数学学习过程中自主探索,形成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动态生成观主要是针对学生思维锻炼的一种观念,需要教师引导学生猜想、探索、总结,让学生自主获得数学知识。例如,在进行认识图形(北师大版四年级下第二单元)中三角形的认识教学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对三角形的特征进行总结,相互交流,分析日常生活中常见三角形事物的特征。然后由教师讲解,让学生能够在自主生成的三角形知识上加深认识和理解,提升掌握程度。互动交流观是让学生在自主交流,对获得的知识进行总结、积累、再创造,在不同的基础层次上累加,对学生数学知识提升具有非常好的促进作用。
四、从教学总结反思,步步高升
总结是数学教学工作中历来的传统,但随着小学数学知识体系的不断完善,单纯从教师角度实施教学或总结已经无法满足小学数学的教学需求,无法对学生各项数学学习状况进行深入了解。因此,在当前数学教学反思的过程中教师要确保学生也融入到反思工作内,让学生首先从自身角度对小学数学工作开展、落实过程中不完善的地方及学生自身学习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交流、反思,为教师总结提供更全面、更准确的事实。例如,在正比例与反比例(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中反比例教学完成后,教师可以专门开展一堂反比例讨论课,让学生对反比例知识、问题交流和解答,对学生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真实反映。教师依照该课堂上学生表现对反比例课程设置进行评价,从学生理解状况、学习状况、应用状况三方面分析教学目标落实效果,对今后教学中注意事项进行列举,优化后续课堂构建质量。教师要从学生总结及自身教学发现两方面对教学工作进行优化,总结教学规律,对存在问题的操作进行改正、优化,形成系统性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