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2-14 04:28:42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大学生全面发展论文,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04-0171-02
笔者在通读了红皮书后,又结合大学生发展的现状,对“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内涵的理解是:高校培养的大学生应当不仅是专业人才,还应当是通才;不仅掌握了理论知识和技术,还应有实际的操作能力;不仅身体健康,而且心理健康;不仅是合格的专业人才,而且人品好,德行高,是有社会责任心和社会公德心的公民;思考、交流、评价、判断的能力良好,具有批判性思维,能够在一定的领域进行创新;等等。
一、当代大学生应当全面发展的原因
(一)社会发展,尤其是经济、科技和知识发展对大学生的要求
现在社会,随着经济、科技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都在发生着变化,相应地对劳动者的知识、素质和能力在不同的时期都会有不一样的要求。大学生光靠上大学学到的知识、技能去应对生活和工作,已经不大可能。社会要求其拥有广博的基础知识,且终身学习,遇到变换的环境能够灵活适应,有着很好的学习能力、会思考、能变通,综合素质良好。此外,随着科技的发展,出现了“知识爆炸”,整个知识体系都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科技呈现出既高度分化又高度综合而以高度综合为主的整体化趋势,不同学科相互融合、交叉,特别是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相互渗透,交叉、融合的趋势已越来越明显。有识人士认为:现代世界理科和文科的裂缝必须用科技人文科学来缝合。[1]于是,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势必会有所调整,对于人才的培养质量要求会更加严格,对大学生的综合素养的养成更加重视。
(二)高等教育自身发展的要求
著名教育哲学家布鲁贝克认为:在20世纪,大学确定它的地位的主要途径有两种,即存在着两种主要的高等教育哲学,一种哲学主要是以认识论为基础,另一种哲学则是以政治论为基础。[2]强调认识论的人,在他们的高等教育哲学中趋向于把以“闲逸的好奇”精神追求知识作为目的,故推崇自由教育,即偏向于通识教育。持政治论观点的人认为,人们探讨深奥的知识不仅出于闲逸的好奇,而且还因为它对国家有深远影响,故其主张进行专业教育,认为培养社会上的有用人才比较重要。高等教育的两种哲学在历史上交替占据统治地位,经验即历史表明,当两者相互有机结合起来的时候,它们各自都会得到繁荣并发展。[2]从全球来看,追求专业教育和通识教育的有机统一的发展模式已经成为很多国家的一致追求。改革开放后,特别是1999年高校大扩招以来,我国的高等教育有了长足的进步,但在发展的同时,问题更加显现,主要就是人才培养质量上的不尽人意。因此,重视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刻不容缓,是高等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
(三)大学生应当追求成为一个“完整的人”
大学生是青年中的优秀人才,应当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永恒主义代表人物赫钦斯道:“一个公民或一个国民的职能在各个社会之间,可能各不相同,但是,人,作为一个人,他的职能,在每一个时代和每一个社会中,都是一样的,因为这个职能就来自他作为一个人的本性。在每一个时代和每一个社会中,只要存在着一种教育制度,这种教育制度的目的就都是一样的,就是把人作为一个人来改善他。”[3]大学生作为一个有生命的个体,作为一个人,应该在自己的发展道路上逐渐去完善自己,这是一个人的责任所在。此外,马克思在前人思想的基础上,通过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总结和提炼,形成了马克思的“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指出人的发展是科学社会主义运动的终极目的,教育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类千百年来的执意追求。而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其意义更加非同一般。而通识教育本质上同样是旨在注重理性的开发,目的即是使作为个体的人的个性得到充分、全面的发展,成为尽可能完善的人。
二、实现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对策
(一)转变观念,将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相结合,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高等教育是大学生成才和发展的重要阶段。我国的高等教育由于历史形成等原因,较偏重于专业教育。而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是整个大学教育不可分割的两部分。专业教育,培养各级各类专业人才的教育。它重在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和素养,与职业教育有类似的地方,主要是培养人做事的能力。专业教育是高等教育承担的重要使命,然而在高等教育中,如果过度重视专业教育,就会使培养出来的人才在知识、能力、素养、思维上表现得专业情趣过重,从而难以成为适应性强的社会人才。红皮书中哈佛大学的校长科南特指出,单单获得知识、发展专门技能和专门能力并不能为理解奠定宽厚的基础,而理解恰恰是维护我们的文明的基本因素。他说的理解,即是除了专业外的东西,你也要懂,不能只懂专业,不能片面发展,要掌握广博的基础知识,而且运用中能做到融会贯通。书中建议大学生学位所要求的16门课程中,应有6门属于通识教育类课程。这6门课,至少有一门属于人文学科、一门属于社会科学、一门属于自然科学。高校教学知识结构只有安排的合理化才能为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提供一个良好的开端。
(二)理论实践结合,多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提高大学生实际工作的能力
现在的大学生社会上反映比较多的一个问题就是,我国的大学生走入工作岗位后,眼高手低,实际工作能力欠缺,这不能不说,我国的高等教育是在这方面存在很大的需要完善的地方。这样的一些报道总是很多,说许多的大学生走向社会并不被企业认可,无论是思想观念还是工作技能,其主要原因还是与社会脱节。笔者认为:西方国家的教育方式可以借鉴,上午进行课程学习,下午安排社会实践。进入高校的学生可以一边上课一边工作,把学习与工作结合,更能够让学生认清当前社会形势,同时可以按照个人兴趣和社会需求有选择性地学习,而不是学校的填鸭式学习。我们应当借鉴国外的有意义的适合于我们的一些做法,多让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促使大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才。
(三)德、智、体、美、劳各方面全面发展
一个大学生,首先要有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这是第一位的。其次,大学生在大学的基本任务就是学习,要学习知识,促进智力等各方面的发展。再次,要多了解社会,多参加劳动和实践,要注重与人交流,与人合作的精神。另外,应当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发展他们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使其拥有高尚情操和文明素质。最后,也是最重要的,要有一个强健的体魄。而德智体美劳各方面的全面发展,需要依赖于课程改革,应当实行通识教育的方式,建立起符合中国国情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这个体系主要包括以下课程:(1)德育;(2)中国传统历史文化;(3)西方语言文化;(4)数学和自然科学;(5)社会科学;(6)体育;(7)美育;(8)劳动和其他的社会实践等。[1]只有合理的课程安排才能更好地完善大学生知识结构,也才能培养出合格的大学生。
(四)重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做好大学生的思想工作,培养健全人格
对大学生的教育应该关注身心两方面的健康。但近些年来,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方面问题颇多,倍受关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不仅是大学生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全面发展教育的一种强大动力,也是重要保证。心理健康有两种形式:第一种是社会调适能力,即理解他人、对他人的需求能够做出快速反应,并且礼貌周到;第二是自我调适能力,即了解自我,镇定从容地应对各种具体情况。高等院校需依据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对其进行心理测验,分析和研究其心理状况,有针对性地讲授心理健康知识,开展辅导或咨询活动,帮助大学生树立心理健康意识,优化心理素质,增强自我调适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预防和缓解心理问题。高校应帮助他们处理好环境适应、自我管理、学习成才、人格发展,日常生活等方面的困惑,提高大学生的健康水平,促进其全面发展。
(五)大学生的全面发展需要多方配合,需要长期以来的努力
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是一个需各方配合的系统工程,而且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红皮书中写到,对公民的教育当然不能只在正规教育中进行,因为未来公民的培养主要在家庭、教堂、大街或游乐场;但是无论中学还是大学,都不能不尝试改善公民素质,因为我们整个生活的福祉正是建立在此基础之上的。我国大学生的成长同样也不仅仅是大学的事情,其中之一就是需要有一个良好社会环境。此外,在大学生的培养上,家庭也担负着重大的责任,特别是在大学生道德的养成上。书中也谈到家庭是最主要的道德教育力量。各方合力的教育模式要求学校在研究学校教育自身发展的同时,还必须关注学生及其家庭状况,研究社会各个方面的教育资源,来致力于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三、结语
实现大学生的全面发展,需要高校恰当处理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的关系,把通识教育理念贯穿到整个教育教学改革过程中,造就适应社会的新型人才。另外,国家高等教育政策的保障也是至关重要,只有转变了教育观念,社会上有良好的环境,才有利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一、生态素养大学生提出的背景
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生态文明是科学发展的一种文化呈现,是对工业文明的超越,代表了一种更为高级的人类文明形态。毕业论文,生态理念。它以尊重和维护生态环境为主旨,以可持续发展为根据,以未来人类的继续发展为着眼点。这种文明观强调人的自觉与自律,强调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处共融。
大学是传承人类智慧和创造新知识的场所,对一个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和强大起着重要作用。毕业论文,生态理念。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将从工业文明社会逐渐进入生态文明社会。新的社会形态需要大学提供与之相配套的人才,也就对大学的育人目标提出新的要求。随着生态文明的提出,政府、社会、高校都在思考如何在新形势下发展与时代相适应的高校。浙江农林大学党委书记陈敬佑教授在对学校办学理念的探索中提出了生态大学的概念:以教育生态化理念为指导,通过大学系统内外关系的调控,取得学校与外部环境、学校内部各要素之间的动态平衡和整体功能的优化,充分发挥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三大功能,实现学校和谐、可持续的发展。
二、生态素养大学生的定义与内涵
笔者通过相关资料发现,目前高校教育工作者在研究生态大学所培养的人才时大致有两种称呼,一类是“生态人”,一类是“具有生态素养的大学生”。第一类称呼涵盖面过广,因为主要是探讨的是大学生培养。对于第二类的称呼很多研究者只赋予了它具备生态知识,内涵深度不够。笔者所提出的生态素养大学生是指蕴含和谐理念,具备生态意识,拥有创新精神,掌握综合技能,以求得社会发展与自身完善动态均衡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可以说,生态素养大学生是高校实现和谐教育的一个理想状态,是构建生态大学的最终目标,现在对生态素养大学生培养的探索也刚刚开始,但生态素养大学生的内涵决定了它在现阶段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是一种适应时展要求的全新育人理念,对高校的人才培养指明了方向。
生态素养大学生的核心是拥有生态理念。生态理念不仅需要大学生掌握生态文化知识,更主要的是学会与人、与社会、与自然相处,培养和谐、宽容的生态精神,体现中国古代“和”、“合”二字的精神品质。毕业论文,生态理念。生态素养大学生还应当具有全面发展的综合素质,能掌握专业技能,拥有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具有创新的精神,因为生态世界本身就是一个不断新陈代谢的世界,一个不断创新的世界,只有创新才能生机勃勃、奋发向上。
三、生态素养大学生的培养途径
1.育人环境的生态化
生态系统(ecosystem)是英国生态学家Tansley于1935年首先提出来的,指在一定的空间内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通过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相互作用、相互依存而构成的一个生态学功能单位。它把生物及其非生物环境看成是互相影响、彼此依存的统一整体。如将大学比作一个生态系统,那么学生和大学的生态环境系统构成了整个大学生态系统。大学生态环境系统用以前惯用的词来说就是育人环境,即其所发挥的潜移默化的育人作用。育人环境的生态化是培养生态素养大学生的前提条件,也是生态素养大学生培养的载体。浙江农林大学东湖校区以 “崇尚自然,优化环境;因地制宜,特色鲜明;以人为本,天人合一”为规划理念,体现了尊重自然、尊重文化、尊重人,将生态理念贯穿每一个环节。毕业论文,生态理念。学校全国首创地将校园和植物园“两园合一”进行建造,努力打造“两园合一、生态种植、示教结合、收特”为特色的生态化校园。毕业论文,生态理念。
2.校园文化的生态化
校园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生态化的基石和核心,承载着校园生态文化中最核心的价值观。浙江农林大学在建设东湖校区时力争体现50余年的文化积淀、办学特色和传统,体现吴越文化的地方特色;倡导“崇尚科学、尊重人才、育人为本”的价值取向;营造“培养创业者”摇篮的氛围;体现作为高等学校对社会文明的辐射引导作用和向周边地区的渗透作用。学校以竹文化、茶文化、健康文化为核心大力打造以生态文化为特色的校园文化。培养学生学会与人、与社会、与自然和谐相处,培养和谐、包容的生态精神。通过开展“绿色文明”主题活动、节约型校园建设活动等主题活动将生态文化的教育贯穿学生的大学生活,培养生态道德,使学生养成生态行为,形成生态文明,培养学生自觉成为生态文明的倡导者和传播者。
3.育人系统的生态化
育人系统包括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等方面。浙江林学院在人才培养中,以教育生态化理念为指导,坚持“以生为本、因材施教、注重个性、全面发展”的生态人培养原则,将生态化教育理念贯穿在人才培养方案、教学管理、课堂教学和社会实践等方面,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培养生态素养大学生。学校构建以三大课堂为一体的三维人才培养体系。第一课堂主要体现在教学计划中,强调以夯实专业基础,强化实践能力,促进素质全面提高为目标,保证学生全面、可持续发展;第二课堂采取创新竞赛、科研训练、社团活动等形式,通过实验室开放、导师制等制度,构筑师生互动平台,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促进学生个性自由发展;第三课堂通过产学研结合、校企合作、基地建设和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服务社会的意识,提高综合素质与社会适应能力。
在学科建设方面。毕业论文,生态理念。以做强特色为抓手,以基础学科为基石,以重点学科为核心,通过学科间的交叉与融合,组建了农林资源学科专业群、环境学科专业群、管理学科专业群、人文学科专业群等4大学科专业群,努力构建学科专业的生态群落,以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共享,提高办学质量和办学效益。
[参考文献]
[1]陈敬佑.坚持科学发展建设生态大学[N]. 中国教育报,2007-11-28.
1 人文素质教育的内涵
人文素质从广义来说指一个人成其为人和发展为人才的内在精神品格,它包括对人的立身处世的现实规范,也包括对人的精神和价值追求的理论升华,是由知识、能力、观念、情感、意志等多种因素综合而成的一个人的内在品质。而人文素质教育的核心内涵就是将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通过知识传授、环境熏陶以及自身实践等,使其内化为受教育者的人格、气质、修养,成为人的相对稳定的内在品质。
2 人文素质教育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的科学定位
高校校园文化的核心和实质其出发点是人的发展,它以文化为载体,着眼于精神建设,直接服务于大学生的全面发展。现代高校教育的任务决不仅仅是积累知识、传授知识,更要侧重发展思维,启发创造,塑造人格。而人文素质教育在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精神,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等方面具有其它领域的科学教育所不可替代的作用。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培养人文精神是高校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目标的一个重要途径和方式,已成为以科学发展观统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切实途径。正是由于人文素质教育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和特殊的功能,新时期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必须注重人文素质教育。
3 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1)重视和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合理构建高校人文素质教育体系,有利于克服由于教育专门化所造成的科学与人文的分裂,科学发展人文社会学科。
长期以来,由于受计划经济和应试教育体制及人才培养模式的影响,高校专业划分过细,重科学教育轻人文教育,加上专业培养口径细化,严重影响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特别是理工科院校学生的人文素质弱化的问题比较突出。人文素质教育的缺失反映了高校办学理念的偏差与办学目标的错位。《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指出,“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面对21世纪对人才的更高要求,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高等学校必须摆正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关系,合理构建高校学科和专业设置的教育框架,积极探索和完善人文素质教育体系,在专业课程教学中渗透人文精神,在人文素质教育中贯穿科学精神,努力促进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把人文素质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理念,贯穿于高校培养人才的全过程中,提升高校的人文素质教育质量。 转贴于
(2)人文素质教育是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有效措施。
大学阶段是大学生道德学习和道德建设的重要时期,他们的思想道德状况如何,关系到我国现代化事业的成败,关系到能否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当前,社会经济正处在改革和发展的巨大变迁之中,由于受社会上不良现象、不良思想的影响,大学生面对就业压力与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现实时的茫然以及理想信念的疑惑和道德的迷失,甚至出现错误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其实质表现为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薄弱和大学生人文素质的缺失。因此,高等学校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就必须全面实施人文素质教育,把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与人文素质教育有机结合起来,注重人文素质教育的价值导向,突出人文素质教育的育德功能。对于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来说,加强人文素质教育,以社会主义优秀文化统领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能使思想政治教育更加以人为本,更加贴近实际、贴近生活。同时,人文素质教育不仅有利于培养大学生优秀的人文精神和人文品质,帮助大学生建立正确的道德观与科学的思维方法,而且还进一步拓宽了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内涵,促进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有效开展。
(3)人文素质教育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占有基础性的地位,对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决定性作用。
高等教育中的素质教育,不仅包括专业能力和素质,还包括思想政治素质、文化素质和身心素质。大学生素质教育的本质就是要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大学生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素质教育与大学生的成长息息相关。加强高校人文素质教育,可以使大学生充分接受人文知识教育,培育浓郁的校园文化,让大学生能够在一种良好的人文氛围中学习。这样培养出来的大学生,既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与能力素质,也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创新意识,他们自身也会成为人格趋于完善、个性得到充分发展、个人价值得到充分体现的一代新人。可见,人文素质教育对大学生各种素质的培养和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已成为当代大学生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
本世纪前20年,是我国发展的重要机遇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关键是人才。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提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高等学校担负着培养人才的重要任务,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把他们培养成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对于全面实现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使我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尽快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事业顺利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因而,如何实施行之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全面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是众多教育工作者殚精竭虑的事情,笔者以为思想政治教育是做人的工作,同时也是依靠人去做的工作,人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对人的认识,尤其是人的全面发展的认识,是我们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必须注意的一个重要问题。
一、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科学内涵
在探讨“人的全面发展”这一命题之前,首先要解决“人是什么”的问题。从古希腊的普罗泰戈拉到近代的费尔巴哈等一大批思想家都试图对这一问题做出合乎逻辑的解释,但他们都把“人”扔到人生活的社会之外去理解,因此,“人”在他们那里是一个看不见的抽象物。WWw.133229.CoM只有在马克思那里,“人”才真正显露其面目,“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而“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因此,人的本质不是抽象的,而是现实的具体的历史的;不是自然的,而是社会的,而这一切,都应在人的实践中得到理解。也只有在实践的基础上,人的全面发展才具有有效性。由此,也才能对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科学内涵有着比较科学的把握。
1.人的全面发展表现为人的劳动能力的全面发展。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指出:“人的类特性恰恰就是自由的自觉的活动。”这里的自由自觉的活动就是人的劳动。正是劳动使人从动物界中分化出来,形成独立的本质和存在的根据。因此,人的发展首先是人的劳动能力的发展。也正是劳动“使生产者也改变着,炼出新的品质,通过生产而发展和改造着自身,造就新的力量和新的观念,造就新的交往方式、新的需要和新的语言。”从中,可以这么认为,人的劳动能力的全面发展是人的全面发展的核心。
2.人的全面发展表现为人的社会关系的全面发展。因为人的本质在现实性上是全部社会关系的总和,所以,人的发展也必然随着社会关系的变化而变化。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人的全面发展就是人的社会关系的全面发展。诚如马克思指出:“个人的发展取决于他直接或间接交往的其他一切人的发展。”这也表明,人的全面发展不仅是个人的全面发展,而且表现人类的全面发展。
3.人的全面发展表现为人的自由个性的发展。人是现实的人,“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所讲的人并不是栖息在社会之外的抽象的“类”和“种”,而是从事实践活动的现实的个人的存在。所以,人的全面发展必然要落实在每个人的自由个性的发展。人的个性是现实的个人在实践活动中表现出来的特异性,这种特异性主要表现为个人活动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
二、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审视下的传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误区
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时代的任务和主题。时代的任务和主题,就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和主题,因而重新审视传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和实践具有十分重要的时代价值。在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审视下,传统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以下误区。
1.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定位上:以远期目标代替阶段性目标,造成目标的高不可攀与远不可及。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是指教育者根据社会的要求与人的发展要求,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使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教育品德在一定时期内所达到的预期结果。由于我国长期受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思想教育目标也要求高度的保持一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常常以党和国家的奋斗目标所代替,按照以党和国家的奋斗目标所要的要求来实施任务。这样目标的设定没有结合大学生的知识水平、思想认识、身心发展的实际情况与阶段性特征,使得目标高不可攀,人们失去信心。
2.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取向与归属上:片面强调个人的社会价值,过分强调其对社会经济发展和中心工作的服务保证作用,而使思想政治教育“目中无人”,使得工具性价值发挥到极致,忽视其目的性价值即培养全面发展的个体人。在相当长的时间里,由于受我国传统的、片面的社会本位主义的影响,在教育中,存在着把个人的社会价值与人的自我价值人为的对立起来,片面强调社会价值,忽视甚至否定个人的自我价值。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把集体主义片面理解为反个性、反个人利益的整体主义,甚至贬斥个人欲望、利益、自由。这种过分强调集体、社会、组织,淡化了个人;强化了个体的人身依附关系,抑制了个人的能动性、创造性、自主性。
3.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观上:不恰当突出教育者的主体地位,教育对象过于客体化。传统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视教育者为惟一主体,思想政治教育被理解为教育者的活动方式,忽视受教育者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主体性,忽视个人的物质化、精神化的需求,把受教育者仅仅视为消极被动地接受教育的客体,使思想政治教活动内容的选择是单纯取决于教育者的能力和需要,受教育者成为没有独特能动性、缺乏创造自为性的“自然动物”。受教育者的过于客体化,使得思想政治教育不能充分发挥其疏导人心理、激发人的内在积极性的功能,严重地挫伤受教育者的积极性。
4.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和内容确定上:只重视政治教育、道德教育,教育内容过于狭隘,陈旧。传统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革命传统教育等,其核心内容是理想信念教育、伦理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几十年一贯制,教育周期长、信息量少,基本上是一种按部就班的循环教育。在知识经济的今天,人们普遍关注科学知识的学习积累,而思想政治教育只注重德育功能的发挥,忽视其智育功能,使其内容空洞化。同样,高校学生正处于一个从幼稚走向成熟转折的关键时期,相对大学宽松的人文环境赋予学生更为强烈的成熟追求,进而也使得他们对于自身个性人格品德的形成,产生了极为强烈的渴望心理。然而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突出培养听话、服从、谦恭、克制和无私的形象。因此传统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固然有利于社会的大学的安全稳定,却容易扼杀人的进取心和创新能力,压抑个人的发展。
5.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和途径实施上:唯自上而下的灌输方式,途径单一。受传统教育的影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任务被仅仅归附为“传道”即以强制灌输为中心。灌输教育方法指向性十分明显,即向大学生灌输社会意识形态、指导思想、价值观和道德规范,这些是一元的,它是一定社会、阶级培养人的手段。当前我国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大学生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日益增强。再加上说服教育法运用不当,自然会引起学生对教育内容与教育行为的排斥,必然导致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功能的削弱。
三、以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为指导,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奠定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石。当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当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1.工作要创新。要强化创新意识,弘扬创新精神,提高创新能力,努力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人的自我价值中的高层次需要,只有努力推进人的全面发展,才能极大地激发人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才能使人更好的创造出更多、更有价值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进一步转变观念,把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努力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氛围,为个人的充分发展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为每个人的自由、和谐、全面发展提供广阔舞台。
2.方式要得当。多样性、互动性的教育是知识经济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要特征,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思想,实质上是追求个体生命自然而和谐地发展,促使受教育者的潜能得到充分发挥。要改变过去那种居高临下,我讲你听的传统做法,更多地采用民主讨论的方法、平等交流的方法、寓教于乐、寓教于文之中,增强现实感、亲切感、吸引受教育者积极参与,让受教育者在思想教育中唱主角。
引言
日新月异的现代社会对人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求人的现代化,更要求人的全面发展。学校体育是促进人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高等教育日益普及,作为高校体育重要组成部分的高校武术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中更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武术进入普通高校已经有相当长的时间了,作为中华民族国粹的武术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种独特表现形式,体现了东方民族的性格和智慧,它的博大精深是其它体育项目所不可比拟的,特别是武术独特的健身、防身功能更为青少年所崇拜和吸引。[1]高校武术对人的发展的影响是比较全面而深刻的。本文从武术的健身、防身、养生和娱乐等功能来研究和探讨高校武术与人的全面发展。
1 高校武术的现状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内涵
1.1高校武术的现状
普通高校武术被纳入大学生的保健体育课程以来,各高校都比较重视和加强武术教育工作,大都开设了武术课和武术专项选修课,有条件的高校还把武术列为一年级学生的必修课,要求学生必须学会一种拳法,经常锻炼。[2]武术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具有多方位、多层次的教育功能,充分发挥武术在高校体育中的作用,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1.2人的全面发展的内涵
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内涵和实质,马克思和恩格斯通过对人的片面发展和对人的劳动能力的分析,已经得出非常深刻的论述。人的全面发展是人在其劳动过程中体力与智力统一的过程,是个体在实现其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同时身体和心理协调统一发展;是人自身进化克服内在矛盾的表现,即个体克服动物性趋向文化性的进化本源;是人作为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本质,全面发展自己的能力,包括思维能力、独创和自由发展的能力,适应不断变迁外部的社会条件。
2 高校武术与人的全面发展
2.1高校武术健身功能与人的全面发展
所谓健身是指武术运动本身的健身价值。通过习武不仅能够使人强筋骨、壮身体、调气息、除疾病,而且有利于发展人体的速度、力量、灵敏、协调及耐力等素质的发展。身体是“本钱”,大学课程的复杂和学习任务的繁重无疑对人的身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很难想象没有健康的身体能完成繁重的学习任务。高校武术不仅对学生的学习有一个很好的调制作用,而且能使大学生保持健康的身体和清晰的思维去完成学习任务。现代信息化社会很容易使人产生一种惰性,大学生亦是如此。长时间的电脑操作,快节奏的上课下课生活,就业工作等压力的逐渐增大,很容易使大学生年轻的身体感到“力不从心”。如何在如今这知识爆炸的年代保持良好的发展呢?无疑健康的身体应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失去了这个基础,一切都成了无源之水,一切都是空谈。高校武术教学的内容以太极拳、太极剑、初级套路等简便易学的套路为主,学生们的学习兴趣较高,另外由于武术运动对场地器材要求不高,武术正被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所接受,很多人将其作为自己的健身活动。[3]有条件的高校大部分都有武术协会,甚至开展了各种武术运动,显然武术的健身功能是吸引我们去实践与发展武术运动的重要动力,因为武术在长期的发展进步中,有良好的群众基础,健身效果和领域逐渐得到广大群众的认识与开拓。武术的健身功能是由武术本身的特点所决定的,武术运动以套路运动为主,由拳术和器械的套路组成,并且符合人的生物学规律,武术练习最明显的作用便是直接改变人体生物学结构,能从根本上增强人的体质,预防疾病,能使大学生迅速从脑力疲劳中恢复过来。
大学生必须有一个强健的身体,才能使才智、智慧得到充分发挥。[4]武术锻炼不仅可以增强大学生的健康,还能全面发展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对大学生的力量、耐力、速度、灵敏、柔韧等各种素质的发展有良好的影响,“冬练三九、夏练三伏”培养了大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和道德风尚,从而整体上促进了人的全面发展。
2.2高校武术的养生功能与人的全面发展
养生,古代又称之为“道生”、“摄生”、“养性”等。中华传统武术养生文化在养生手段上就是通过各种具体的武术健身活动怡情调心、摄养生命、增进健康、防治疾病,使青春常在,从而达到心身健康、益寿延年。[5]极少有人会对武术的养生功能提出质疑,人们早已普遍认识到,武术具有养生的功效。武术对中华博大的养生术的吸收与融合,使武术具有独特的魅力,武术本身即是一种养生术。养生与武术的结合,使传统武术非常重视内在精气神的训练。强调武术训练对养生意识的关注与重视,并非要把养生的功效作为第一或唯一的目的。[6]应该说,在养生促进了武术发展的同时,人们也为延年益寿而选择了武术,练武直接提高了人体的各种生理机能。武术的养生功效得到很好的发挥,二者的交融与互动是历史的必然。中华传统武术的养生功能迎合了大学生最基本的生存欲望,大学生不但要求生存,而且希望生存得更好;不但要求肉体上的健康长寿,而且精神上追求愉悦舒畅,全面发展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而武术的养生提供了一条极好的实现渠道。
大学生的思维能力比较活跃,经受着各种诱惑,必然会不断思考人生。如何在价值多元化的今天保持人的正常而和谐的全面发展,养生便提上了日程。武术的内外合一、形神兼修、物我合一、师法自然能培养大学生的身心,使之得到和谐全面发展。武术中以人为本的人文关怀使大学生年轻的心理与人格得到合理引导与健康发展,武术的养生功能不仅对人的全面发展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对我们整个和谐社会的构建也有不可忽视的影响。
2.3高校武术的防身功能与人的全面发展
中华武术不仅具有强身健体、养生的价值,而且具有防身价值。“强身健体”与“防身”是相辅相成的,二者缺一不可,不懂得“强身健体”之道就无法真正领悟到“防身”的精妙之处。所谓人不犯我,我不犯人。大学生无法与社会绝缘,而要主动融入社会、适应社会、发展社会。在社会中大学生难免会遇到诸多社会的丑恶现象,诸如劫财劫色、以强凌弱等。如何增强自身的保护意识和能力也应成为大学生和整个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武术提供了一种天然的防身功能。所谓武术防身就是人们通过习武从中可以学到和掌握一定的攻防格斗的技能,提高防身自卫能力。武术的技击价值常被高校武术所忽视,这是极不应该的。其实武术的技击价值即防身功能是武术不同于其他体育运动的最根本的一点,过分强调显然是不适宜的,但过分淡化技击防身价值也是得不偿失的,最终会堕入一种失去武术真义的花拳绣腿而毫无意义。武术讲究实用集中的表现就在于其技击防身功能,大学生习练武术并非为了争强斗狠,它更要体现一种人文精神,包括体悟人本能的技击方法,对人体表现的身法以及展现人体的搏击技艺。数字化时代,人们追求人文精神是在寻找人的真正本性,它是一种回归自然的最为“纯朴”的感悟。这种感悟体现在武术中正是来自于对人体本身能力的一种玩味,劲法的运用与自我体验的一种艺术升华,而并非是那种野蛮象征的搏打厮杀。武术的防身功能给大学生返朴归真提供了一种经验的宣泄之道,满足了人本性中文明与野蛮交织在一起的社会需求,将“野蛮”文明化的真正人生质量的升华,从而促进了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2.4高校武术娱乐功能与人的全面发展
“玩”和“审美”一直是人类的本性,具有高素质的大学生更应将两者和谐统一起来,统一的途径便是正当合理的娱乐。武术将人的生物性与人的社会性完美地融于一体,武术本身就是一种文化,因而它可以直接影响人的愉快中心。武术的创造性可以防止审美疲劳,为娱乐注入新的活力,使娱乐成为一种动态的发展,不断提高娱乐的质量。身体与精神相互影响,大学生希望把自己造就成比较接近完美而和谐发展的人,离不开身体与精神的锤炼,武术提供了这种锤炼的机会。大学生习武本身就是一种“痛苦”的享受,是一种近乎完美的娱乐,武术不仅能使大学生长积下来的疲惫的身心得到一种天然的释放,在运动中产生的类似荷尔蒙的激素还会产生类似性的体验,从而使大学生对人生有了新的追求和感悟,并主动去完善自己,最终达到全面发展。
武术是神奇的,本身有极为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武术的博大精深、虚怀若谷、天人合一集中渗透着深刻的人生哲理,武术能将深刻的哲理通过简单的意念与动作表现出来,使人回复原始又不脱离现实,从而达到娱乐的功效。武术给人带来的不仅是自己的娱乐,还能给观赏者带来愉快的享受。大学生通过武术锻炼发展了精气神,感悟了人生,达到了一种“实用”的娱乐境界,并将这种娱乐进行迁移,从而使学习变成了一种乐趣,学习的过程一旦成了享受的过程,便会把大学生塑造成德智体于一体的现代化的真正意义上的全面发展的人。
结语
武术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并且长盛不衰,这与武术本身的功能价值是分不开的。武术的价值取决于武术本身的特点和社会需要。高校武术是高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武术属于体育,但高于一般的体育。武术合健身功能、养生功能、防身功能、娱乐功能于一体,促进了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从而促进了整个社会的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朱雄,汪琼.对普通高校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研究生论文专刊,2006,6:21.
[2]周延军,周瑞侠.终身体育与高校武术[J].林区教学,2005,5:71.
一、加强大学生艺术教育的现实意义
艺术教育是思想教育、做人的教育,它不仅单纯属于审美范畴、更是在德育、智育、体育、劳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方面有着广泛的涉及、渗透和深入,是具有跨越性、综合性、多层面特点的、能在愉悦中促进人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形式。艺术教育以其特有的功能和途径深深地影响着人的发展,提高人的艺术修养,使人能够主动地、充分地实现感性与理性、情感与理智的和平共处,令其人格得到较好的发展和完善;有助于人在心灵开发和交流的氛围中培养一种协调的人际关系,使人与人之间更好地交流内心的感受。加强艺术教育有利于推进大学生全面的审美观点、审美能力的形成,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提高大学生的文化艺术素养,进而实现加大对社会各界的影响,促进国民素质的提高。
(一)加强大学生艺术教育有利于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
全面培养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业务素质和身心素质,是党的教育方针的具体体现,是我国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阐明了我国教育的任务和目的:“教育的根本任务是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素质”。十七大报告也指出,今后的教育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大学生,作为具有高学历的知识群体,在未来的社会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大的方面说,它关系到国家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目标。从小的方面说,它关系到一个人是否能够健康成长,将来是否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才。只有人的道德品质提高了,才会形成爱国爱校、诚信友善、求实创新、严谨勤奋等优秀品质,才能够升华人的境界、提高人的素质,使人的价值实现合适于整个社会的核心价值观取向,成就有利于社会的全面发展。因此,大学教育不仅要重视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养,更要着重于人的全方面素质的培养,而其中艺术文化教育是较为重要的一项内容,对于实现大学生全面发展,践行国家“德才兼备、以德为先”育人用人标准具有现实意义。
(二)加强大学生艺术教育有利于构筑大学和谐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是学校教育的内容,它包括精神文化、物质文化、管理文化。和谐校园文化的核心就是要通过精神文化、物质文化、管理文化三方面的协调发展,营造出一种和谐的活动秩序,实现校园文化处于协调、均衡、有序的发展状态,从而体现高校校园文化艺术氛围对于人及人与人之间的全面协调发展的重要作用。加强高校艺术教育,有利于促进大学生身心和谐、健康的发展,促进大学生的思想交流、品格完善和性情陶冶,是高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和有效措施之一,也是建设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校园文化是高校德育教育的重要构成部分,校园文化的建设对于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起着极端重要的作用。所以高校艺术教育和高校校园文化的建设二者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协调。
二、加强大学生艺术教育的重要途径
随着现代社会竞争加剧,社会关系日益复杂,必然要求大学生在专业知识以外具备更加全面的素质去克服困难、融入环境。加强艺术教育,营造和谐校园文化,有助于降低大学生心理压力,塑造坚强的心理素质,提高与人相处的能力,实现大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
(一)实现艺术课程设置的人性化,完善大学生的人格塑造
艺术教育是实施美育的主要内容和重要途径,它能够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准,陶冶其情操,促进其智力和身心健康发展。在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和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在高校许多大学生中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与心理疾病,艺术审美可以消除人脑的高度紧张和疲劳,使大脑各部位的兴奋和抑制有序交替出现,从而有助于脑机能的平衡健康发展。艺术教育的动情自由,让学生在多元文化情境中获得宽容精神。加强艺术教育,使人在美的环境中产生对美好未来的追求,性格开朗,精神饱满,活力旺盛,情绪稳定,意志坚强;使人的气质和风度高雅大方,保持鲜明的个性,形成完美的人格。同时它能够调整情绪,使情感获得正确释放的途径,而且还能够超越感性娱乐,进入人格塑造身心和谐的层面,以求在将来面向社会时具备更完善的心理。
(二)增强艺术活动开展的多元化,提升大学生的思维创新
在高校中需要增强艺术教育的多元性和前瞻性,促进多元智能的开发。第一,开展专题性艺术活动。第二,开展竞赛性艺术活动。第三,开展趣味性艺术活动。有利于培养和发展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创造精神,提高审美能力和创新意识,使学生乐于接收来自外部的信息,尝试新的思想行为,立足于艺术的前沿来思考问题,始终保持个人成长的生机与活力。
小结: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对于人才综合素质提高不断提出了新的要求,高校艺术教育的重要性也愈发凸显。加强大学生的艺术教育,是大学生成长发展的需要,更是创建和谐校园文化的必要。这就要求我们应全面转变教育思想观念和认识,认清艺术教育的根本目标在于培养高素质人才,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搞清艺术教育的概念是让学生获取基本艺术知识技能、艺术思想与审美等艺术能力的过程,是人的精神文明教育,或者说是人的“修养”、“灵魂”、“做人”教育。其次,要深刻认识到艺术教育是使实现学生全面和谐发展,推动高校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手段。
作者简介:刘婷婷(1978-),女,山东泰安人,泰山学院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讲师;孙海滨(1974-),男,山东泰安人,泰山学院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副教授。(山东 泰安 271021)
基金项目:本文系山东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课题编号:2010GG042)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47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07-0175-02
信息素养是人们的一项基本生存技能,它形成了终身学习的基础,[1]是人们成为信息化社会中独立的终身学习者的关键。信息素养是当代大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素养之一,信息素养主要表现为:熟练运用信息技术工具的能力;敏锐的信息意识及主动获取信息的能力;收集、整理、评估、利用、传递和交流信息的能力;良好的信息协作意识与合作能力;信息免疫能力及信息伦理道德修养;将所获得的信息用于问题解决,进行创造性思维活动的开发能力。[2]
大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不应该也不可能脱离专业课程的教学。为了获得最佳的信息素养教育目标,必须实现信息素养教育与专业课程教学的有机整合,即实施专业信息素养教育。专业信息素养教育是基于学科的专门信息素养,是高等教育各专业课程体系的前提和基础。[3]
结合专业课程教学实施信息素养教育,培养物理学专业学生的信息素养是非常有效的一个现实途径。对于物理学专业学生而言,信息素养是物理学专业素养、文化素养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交集。[4]在物理学专业课程的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将信息素养的培养要素有机融入教材、认知工具、网络以及各种教学资源中,在各个教学环节渗透信息素养教育,以满足大学生对海量信息的迫切需求,进而更好地实现专业课程的教育教学目标。[5]
一、基于毕业论文写作的信息素养教育目标――以物理学专业为例
作为物理学专业学生重要学习环节的毕业论文写作,是一种重要的专业实践教学形式,是全面发展学生信息素养的一个有效途径。教育部高等学校物理学与天文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制订的《高等学校物理学本科指导性专业规范》指出:“论文内容可以是理论研究、实验研究、文献综述、调研报告或应用开发。论文应具有完整性和一定的系统性,对所研究的问题应有比较充分的调研,分析具体,结论可靠。提交的论文应符合通常科技论文的规范和要求,内容基本正确。对论文的评价重点是学生的学风、对知识的综合掌握、应用能力、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6]
因此,结合物理学专业特点制订毕业论文写作的信息素养教育目标就显得非常重要。因为科学合理的信息素养教育目标,能够促使学生主动将信息素养能力纳入自身能力建设中,使学生的信息素养能力随着专业知识的增长而得到不断的强化,并最终成为保障其终身学习的一种能力。[7]
对于物理学专业学生而言,基于毕业论文写作的信息素养教育的总目标是在发展学生物理学专业素养的同时,促进信息素养的发展,使学生成为终身学习者。具体的信息素养教育目标:一是使学生掌握信息检索策略,学会运用专业数据库,具备检索物理学专业信息的良好能力;二是使学生学会批判性的运用所获得的信息,并选择有益信息融入自己的知识结构和价值体系,会在所获取信息的基础上进行初步的学术创新;三是在论文写作过程中遵循学术规范、学术道德和信息道德;四是在答辩过程中能够有效的传递、交流信息。
二、基于毕业论文写作的信息素养教育策略
毕业论文写作中的信息素养教育是基于物理学专业情境的学习过程。这种渗透式的专业信息素养教育可以使学生巩固所学物理学专业知识,扩大知识面,发展学术素养,全面提升信息素养。
1.通过论文选题培养学生的信息检索能力
物理学专业学生的毕业论文选题可以是教师科研项目的组成部分,也可以在教师指导下自由选题。例如,与教师科研项目相关的毕业论文题目:一维三原子链的晶格振动分析,一维线性谐振子薛定谔方程的数值计算,相互作用带电粒子运动轨迹的数值模拟与分析,航天器变轨过程分析,光学涡旋的产生及衍射特性,数字全息显微技术研究,光学实验中的图像处理与应用,等等。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可以增加科研实践机会,拓展物理学专业知识视野。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自主选题时,要综合考虑自己的知识掌握情况和专业能力,并根据自己的专业兴趣选定论文题目。学生可以从科学研究中尚未解决的难点问题,以及公众关心的热点问题中自主选题,也可以在他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行选题。无论如何选题,都是以大量信息为基础的,充分利用信息,善于捕捉为己所用的信息,了解课题的学术意义、学术创新和国内外最新进展,就会大大拓宽研究思路。[8]
在论文选题过程中,课题检索是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通过课题检索,有助于学生掌握各种物理学专业数据库的检索途径、方法和技巧,如学会熟练运用中国知网、超星数字图书馆、万方数据库、维普等中文数据库的使用方法,了解SCI、EI、ISTP、EBSCO、IOPP、Science Direct、SpringerLink、IEEE Xplore等外文数据库的使用方法。这样可以督促学生自觉主动地利用图书馆的各类馆藏文献资源进行自主探究学习,使学生学会课题检索,掌握文献检索知识,丰富信息知识,巩固所学物理学专业知识,使学生的专业信息能力得到发展。
2.通过文献综述培养学生的信息能力
在确定好论文题目之后,学生需要进一步进行文献的检索和整理,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文献综述。文献综述是指在全面掌握、分析与课题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对该课题在一定时期内的已有研究成果进行分析、归纳、整理和评述而形成的论文。文献综述一般要对研究现状进行客观的叙述和评论,以便预测发展、研究的趋势或寻求新的研究突破点。[9]
在文献检索过程中,教师要指点学生注意文献资料的新颖性、价值性和真实性,引导学生科学合理的筛选、评价所获取的信息资源,提取有价值的信息内容,并将收集到的文献资源进行分类,将其融入到自己的知识体系中。在此基础上,应充分利用所获取的信息,完成文献综述。当然,本科生的文献综述只要能够对已有研究成果进行较为全面的分析和述评即可。文献综述的作用体现在多个方面:第一,充分了解课题的全面情况,把握课题的发展规律,熟悉已取得的成果和存在的问题,以及从事该课题工作的主要学者的成就和水平;[10]第二,可以培养学生熟练运用信息检索工具的能力以及根据主题收集信息、整理信息的能力;第三,文献综述对参考文献的要求可以帮助学生掌握学士学位论文的规范要求;第四,文献综述可以有效减少学生的抄袭现象,便于对学生进行信息伦理道德教育。
3.通过毕业论文写作全面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
毕业论文的写作不仅需要学生掌握系统的物理学专业知识,还需要学生具备复合型的知识结构、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扎实的文字功底。在论文写作过程中,学生要充分利用所占有的各类信息资源,运用各种创造性思维,在综合归纳材料、分析实验数据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见解。
教师要指导学生掌握论文写作的各个细节,如要让学生掌握科技论文的结构:一是论文前置部分,包括封面、题名、中英文摘要、目录;二是主体部分,包括引言、材料和方法、结果与分析、讨论、结论、致谢、参考文献;三是附录;四是致谢。在开始论文写作前,要列出论文的写作提纲。写作提纲要提纲挈领、主次分明、组织合理。在写论文的主体部分时,要注意结构严谨、层次清楚、文字通顺、衔接自然、用语符合技术规范,图表清楚,格式规范。论文中的论据应该真实可靠;论证要合情合理;论述要具有科学性、专业性、创新性;结论与全文观点要保持高度的一致性。
4.通过论文答辩评价学生的物理学专业信息素养能力
论文答辩是毕业生在规定时间内展示自己毕业论文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主要结论,由答辩委员会就论文进行点评,指出优缺点及修改意见的过程。论文答辩是学生展示、交流毕业论文成果及学业成就,检验学生信息能力的重要环节。通过论文答辩可以全方位检验学生对所写论文的认知程度,对物理学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及运用能力,运用论文观点回答问题的应变能力,以及对文中创新点的解释能力。
三、结论
信息素养教育与专业课程学习的有机整合是发展大学生信息素养的最佳途径。物理学专业学生的毕业论文写作,是基于物理学专业情境的学习过程,是专业素养教育与信息素养教育的有机整合。通过毕业论文写作,可以丰富大学生的信息知识,拓展信息视野,锻炼信息能力,培养信息道德。因此,毕业论文写作既是一种重要的专业实践教学形式,也是全面发展学生物理学专业素养和信息素养的一个有效途径。
在毕业论文写作过程中,教师可以把信息检索、信息获取、信息评价、信息创新、信息交流、信息伦理等内容渗透到论文写作的各个环节,如文献查阅、开题报告、中期检查、文献综述、论文提纲与结构、论证方法、实验研究、数据处理、图表处理、论文撰写与排版、文献引用等。与此同时,指导教师自己也应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学习,更新自身的知识结构和思维方法,不断优化教学,探索出适合信息素养教育的教学方法;教师自身也要采取有效措施提升信息能力,发展信息素养,在教学过程中与学生共享各类信息,充分实现师生的有效互动。[11]
参考文献:
[1]Abdelaziz Abid.Information literacy for lifelong learning[EB/OL].http:///IV/ifla70/papers/116e-Abid.pdf.
[2]Tingting LIU,Haibin Sun.Analysis of Information Literacy Education Strategies for College Students Majoring in Science and Engineering[J].Modern Applied Science,2011,(5):227-231.
[3]孙平,曾晓牧.面向信息素养论纲[J].图书馆论坛,2005,(4):8-11.
[4]黄波,殷玉华.信息素质课程教学设计与CDIO工程教育理念[J].图书馆杂志,2010,(6):57-60.
[5]杨晓光,王丽娟,安秀敏.高等院校信息素养教育的运作[J].大学图书情报学刊,2004,(3):93-94.
[6]教育部高等学校物理学与天文学教学指导委员会,物理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高等学校物理学本科指导性专业规范[J].物理与工程,2011,(4):3-26.
[7]符勤.嵌入专业课程的信息素养教学案例分析[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1,(4):89-92.
[8]戴艳阳,钟晖.信息素养培养与文献检索课和毕业论文的关系[J].中国冶金教育,2009,(5):80-81.
随着知识经济不断发展和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要,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科学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绝不能截然分开。一个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高品位的创新人才,一定是一个既具有科学精神又具有人文精神的人。现在人文素质教育在高校中的地位被越来越多的人重视,怎样在培养技术人才的同时,提升高校综合实力,提高所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是一项非常重要的课题。
一、高校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研究的意义
高校人文素质教育一直以来被全世界各国所重视。虽然各国所采取的人文素质教育方式和管理模式有所不同,但怎样培养出具有高素质的适应社会的复合型人才,是大家一直在探讨的问题。从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到1999年教育部制定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再到2004年新世纪素质教育工程,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我国各高校所推行的人文素质教育改革和管理方式的创新始终与国家教育方针非常一致,而且,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高校更多的强调了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由此可见,我国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根本目标是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这对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管理提出的新的要求。
高校是培养国家人才的基地,高校人文素质教育与我们建立更加和谐的社会,更加关怀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在各国经济高速发展的情况下,人才的培养变得越来越重要,高校人文素质教育如何从制度化转变为高校的管理特色,如何从管理层面加强高校人文素质教育并提高高校人文素质教育质量,是高校人文素质教育问题中值得更进一步研究的课题。
二、人文素质教育的特点
人文素质教育是高等教育的基础,如果说专业基础教育培养的是高等院校大学生的专业素质和谋生能力的话,那么人文素质教育重在培养青年学生的文化水平、道德修养、理论视野、创造思维从而达到塑造人格的重要作用,因此人文素质教育是高等院校教育活动中的关键一环,是高等院校区别于其它职业化教育的重要特征。
人文素质教育具有伸缩性和综合性特点:人文素质教育本身就涉及到高等院校学生不同素质和不同能力的培养,这种素质培养到什么程度、素质提升到什么程度具有一定的延展性;课程设置当中既要思考所应达到的人的全面发展的目标,具体到不同的能力、不同的特点所设置不同的教学内容,此外更应注意的是这些课程在共同达到提升学生人文素质的共同目标之下所彼此之间的层次性、发展性和良性互动就需要其体现出综合性特点。
三、人文素质教育的内容
人文素质教育所包含的内容是人文素质教育的核心问题。人文素质相对于科学素质来说不是关注于"现实是什么",而是关注于"理想是什么"或"应该是什么",它包括人的未来发展的理想性的目的在其中。中国理论界对既具有科学素质又具有人文素质的未来建设者的概括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也有人概括为能力、知识、心理、科学素养、文化水平全面发展的人。因此人文素质就包括十分广泛的内容,如身心素质、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心理素质、能力素质等内容,自然人文素质教育目标体系也应该将这些内容囊括其中。人文素质教育内容是根据人文素质教育的目标而决定的,在统一的目标指导之下,安排和布置什么样的内容才能更好的达到这样的教学目标则需要一个科学的实践探索过程。人文素质教育的内容并非是越多越好,相反如果过多课程和内容的设置很容易让学生疲惫并厌烦,但一些必要的教育内容又必须有所呈现就需要有人文素质教育内容选择的过程。人文素质教育的目标包括道德素质、法律素质、科学素质、审美素质和环保素质等素质的提高,因此人文素质教育的内容也应该满足这六大方面的素质教育,从而选择相应的教育内容展开现实的人文素质教育活动。
四、加强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途径
(一)、把人文素质教育贯穿于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如果不随着时代的发展更新教育观念,就有可能因缺失吸引教育对象的力量而达不到理想的教育效果。思想政治教育要面对新形势,树立人文素质教育观念,重视人文素质教育,增强自身的适应性,并借势发力,把握机遇,化挑战因素为助战因素,拓宽教育渠道,以理论思维力的培养为重点,从而增强学生行为选择的科学性、正确性,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
加强人文素质教育首先是教育者要形成共识,充分认识到人文素质教育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意义,转变以往单纯的教学观念,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其次,受教育者也要主动把二者融合,自觉的注重人文知识的积累,人文素质的内化和学习,注重自我教育,通过知、情、信、义、行的转化,自觉把人文素质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内化为自己内在的品质。
(二)、构建高校科学的人文课程设置
课程是教育的关键环节,课程的设置是否合理,直接影响人才的培养质量,因此要提高人文素质教育的效果就要进一步深化高校教学改革,构建高校科学的人文课程设置。在高校整个课程体系,整个教学活动中规划人文素质教育课程。增设人文课程,课堂教学是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落实的最主要的途径。人文课程自身体系完备的前提下,更应考虑学科之间的联系性和紧密性,注重与其他专业课程之间的融合,大力开发以提升人文素质为核心和主导的理论和实践双结合课,改变过去以专业知识传授为既定目标的教学思维。增设人文讲座,加强读书活动的管理。
(三)、提高教育者的人文素质水平
教育者作为教育行为的施行者,在教育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教育者是人类文化的继承者和传递着,是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的创造者,是人潜能的发掘者,对人的智能开发起着奠基作用,教育者还承载着人文素质自我修养的引领作用。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高质量的推进大学生素质教育的根本保证。加强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最重要的就是要使教师树立人文素质教育观念,并具有深厚的人文知识素养。目前我国高校还相对缺乏鼓励教师提升个人人文素质的激励机制,教师不仅缺乏人文素质教育的能力,同时也缺乏自我提高人文素质的动力,从而导致大学教师总体上专业知识雄厚,人文素质薄弱的现象。因此,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中,除了包括对学生的教育外,还应该包括对高校教师进行人文素质教育,要想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就要先提高教师的人文素养。
(四)、丰富人文素质教育形式
人文素质教育形式应该是多样性的,比如说可以采用课外教学的形式。比如在开展各种活动的同时展开人文素质教育。比如说把爱国主义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结合起来。等等这些都是对现有的人文素质教育形式的丰富,要拓宽人文素质教育管理的思路,不要把目光仅仅局限于课堂,其实它更可以是校内,更是课外。多样性的人文素质教育形式对人文素质教育管理的运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管理更加灵活多变。也对管理者提出了新的要求。更加合理高效的管理体制是必不可少的。
(五)、创设良好的人文学习环境
良好的人文学习环境能够促进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是高校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的一条重要途径,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中我们应创设良好的校园人文学习环境来巩固和深化人文素质教育效果。通过整合校园文化建设、拓展不同的活动载体、不断的开展各种文化活动,将教育内容寓于各种文化活动中,使大学生在参与文化活动的过程中接受人文素质教育,拓展人文知识,净化心灵,提升境界,发展能力,提高人文素质。
五、总结
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应根据社会的发展和目前高校的实际情况,与时俱进,不断更新教育观念,大力进行改革,努力探索适合新世纪需要的具有较高人文素质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通过知识的学习、文化氛围的熏陶、教师潜移默化的影响和自身参加高品位的社会活动,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G64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6)11-0003-01
诚信是个人社会化的"初始原则",党的十提出"三个倡导"――"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制、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将"诚信"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之一,明晰了诚信的重要性。多次作出重要论述、提出明确要求。诚信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一直以来都是当代大学生综合素质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大学生诚信素养的短缺会严重限制大学生日后的发展和其所在企业的发展。
1.大学生诚信教育的管理模式对企业的影响
"诚者,真实无妄之谓;信,言和于意也"。诚信即为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悠久的传统美德。前段时间三星Galaxy Note7事件引起热议,三星公司经历手机电池爆炸后在全球强行更换新机,却仍发生电池燃烧事件,事实了三星的狡辩。该事件埋葬了三星的信誉,其被航空公司封杀,被运营商停售,源于失信。所谓"立业先立德,失信必失业",做事做人应以诚信为根本。
1.1诚信管理模式不可缺失。诚信源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孕育着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大学生在青少年时期便应树立正确社会主义荣辱观,以诚实守信为荣。然而校园内,大学生的自我教育有时过于注重功利性目标的追逐,如竞争评奖评优名额,竞争入党名额,竞争留校保研名额等,往往忽视了自我品德的修养,甚至为追逐功利性目标而触碰道德底线,例如考试作弊、论文剽窃。这种行为丢失了主导价值,没有了明确准则,冲破了道德底线,即使拥有再丰裕的物质生活,也难免"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1.2实行诚信管理模式的预期效果。大学生不仅要学习和掌握社会生活所必需的知识和技能,而且要学习社会交往的规则。其中,遵循不说谎、说话算数等诚信规则,则是每个人最早接受的规则教育之一。在诚信管理模式下,大学生需达到对诚信形成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文化认同。
1.2.1首先是身份认同。对于自己公民身份中诚信所占的部分有基本认识,明确道德底线。始终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学习科学知识与形成正常是非观捆绑在一起,做一民人格素质全面发展的大学生。
1.2.2其次是价值认同。诚实守信是每个公民的基本准则,倡导大学生诚实做人、诚信做事,提高 "诚乃立身之本,信为道德之基"的意识,弘扬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以守信为荣,以失信为耻。
1.2.3最后是情感认同。尽可能培养大学生对诚信文化的依恋,达到信仰层面。对诚信这一美德信奉和尊敬,拿来作为自己行动的指南或榜样。
2.大学生诚信教育管理体系的建立
社会学认为社会的形成是由人与人的群体构成的,以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为纽带,人群与社会化境相互作用的,相互影响的。社会环境在人的素质发展中起到宏观作用。建立诚信管理体系,从而营造诚实守信的校园氛围,提倡学生遵循自身目标和规范,完成客观到主观,从定性到定量的变化。
2.1量化评比系统体系的建立;量化评比系统体系的建立需要考量是否具备操作性,同时设计评价框架,综合权衡评价模式的激励作用。各二级学院每月进行一次量化评比考核,评比内容细化为上课出勤率,作业上交情况,日常学习情况,考试风气等。对照制订的奖惩实施细则,各学院每月评出诚信之星进行奖励,同时公示量化评比考核较差的人员名单。
2.2网宣平台的建立。高校大学生是网络上最活跃的一大群体,在CNNIC第35次中国互联网网络发展统计报告中的数据显示,截止至2014年底,我国网民数量已达到了6.49亿,学生群体占比仍为最高,为23.8%。建立健全新媒体学生工作平台的管理制度,利用网络平台,发挥新媒体在学生中积极作用。通过微信、微博等新媒体与学生进行信息交流,利用现有公众平台,以政治类和历史类网络新闻为依托,借助微信微博等载体传达。以线上线下结合为方式,实现线上线下无缝衔接;加强对平台内容的审核,利用点对点,点对面模式,进行"跟帖、回帖、私信"等新媒体交流模式,强化教育内容,进行价值导向教育。
2.3学生干部队伍的建立。思想道德素质是选拔学生干部队伍的基本标准,学生干部从学习、工作、生活三方面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对学生干部进行诚信方面的教育为重点,严谨,端正的态度使他们能够起到引导作用。在诚信教育管理模式中,学生干部的队伍可以依据管理层制订的规定,监督学生思想行为,以身作则示范正确思想道德和日常行为。
2.4校园文化氛围:进行全校性宣誓大会、组织学校社团活动、举办知识竞赛、组织宣讲活动等;在校园内增设中国古代名人塑像;在教室楼梯处悬挂关于诚实守信的古代诗词、名言警句;在校园井盖以及圆形石墩上绘画有关诚信的小故事。
3.大学生诚信教育管理的意义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21世纪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世纪,从2010年到2020年的这十年时间,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时期,中国未来发展、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靠人才,根本在教育。因此,在新的历史形势下,高校应及时更新教育观念,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树立多样化人才观念,尊重个人选择,鼓励个性发展,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推进创业教育,加强对学生的就业指导服务,促进学生成长成才。
鉴于此,构建全程化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体系,对于完善高等学校的素质教育体系,增强学生社会竞争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
一、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目标定位
(一)职业生涯规划内涵
职业生涯规划在西方已成为学术界一个相对独立的研究领域。早在20世纪初,美国的美国波士顿大学教授Frank Parsons就开始对职业生涯展开研究,他在职业指导活动实践的基础上提出的“人-职匹配”理论成为职业生涯理论的开山之作,其后,心理学家、社会学家、经济学家和教育学家纷纷对这一领域给予了相当的关注,并对如何进行职业选择、职业生涯规划中存在的诸多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包括职业选择理论、职业生涯发展阶段理论、职业生涯规划模型、家庭职业的平衡、职业兴趣、职业人格特征、职业环境、职业锚等,其理论大致经历了职业与职业指导、职业生涯发展与职业生涯辅导、生涯发展与辅导三个阶段。
简言之,职业生涯规划简称生涯规划,是指个人与组织相结合,在对一个人职业生涯的主客观条件进行测定、分析、总结的基础上,对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特点进行综合分析与权衡,结合时代特点,根据自己的职业倾向,确定其最佳的职业奋斗目标,并为实现这一目标做出行之有效的安排。因此,生涯规划的目的不仅是帮助个人按照自身资质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实现个人目标,更重要的是帮助个人真正了解自己,根据主客观条件制定出合理且行之有效的职业生涯发展方向[1]。
因此,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是指学生和学校相结合,在对学生职业生涯的主客观条件进行科学测评的基础上,采取科学的分析方法,确定其最佳的职业发展目标,并为实现这一目标采取切实有效的实践训练的一个过程,帮助学生通过职业生涯规划真正了解自己,进行合理的职业定位,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与目标。
(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目标定位
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是一项个性化、系统化、长期化的连续性活动,贯穿于学生学习生活的全过程,其目标是以职业发展需求为导向,结合大学学制安排,开展全过程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引导学生对自己的未来有较准确的把握与定位,同时促进学校教育培养计划的改革和完善,具体而言[2]:
1.帮助学生自进入大学起就能够明确自己的人生方向和专业定位;
2.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人才观、学习观、就业观和职业观;
3.帮助学生确立大学各个阶段成长、成才的目标和任务;
4.使学生在正确的人生观指导下,能够稳固专业思想,提高专业知识学习兴趣,促进学风建设;
5.帮助学生在未来的成长道路上有更好的起点和追求;
6.追踪职业发展变化,动态了解社会对各专业的需求变化,尤其是专业知识的更新变化,从而促进教学改革,提升教育质量和教学水平,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竞争力。
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与个人全面发展
(一)个人全面发展的内涵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内容,奠定了新时期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基础,他们认为人的全面发展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人的能力的发展(包括人的体力、智力、潜能和才能等),人的能力的发展是提高个人素质及全体国民素质的需要。二是人的社会关系的发展,人的能力只有在人的社会关系中才能体现出来,人的社会性使人的需求得到满足、才能得以施展、成就得到社会的认可和尊重。因此,人的本质存在于人的社会关系中。三是人的个性的发展,是指人作为个体的独特性,发展个性就是发展个性才能,发展独创性和个别性,培养独立人格。
大学生全面发展,是个人能力和素质的提高与社会进步的结合,即大学生不仅要掌握先进的科技文化知识,提高思想道德素质,还要有健康的心理素质,把民族利益、国家利益放在第一位,把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民族精神落实到思想和行动之中,不仅要有社会责任感和主体意识,还要有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力争做一名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与个人全面发展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旨在帮助通过职业生涯规划真正了解自己,进行合理的职业定位,引导学生对自己的未来有较准确的把握与定位。因此,成功的职业生涯规划将使大学生对自己的职业生涯和发展进行科学定位,教育学生正确评价自己,正确认识自己的职业兴趣倾向、职业能力倾向和职业个性倾向,对自己的职业发展进行全面的定位,正确认识自身价值,施展才华,激发自我塑造意识,促使自己全面发展,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和创业就业能力,创造社会价值。
三、构建全程化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体系
职业生涯理论家舒伯(Super)以人的发展阶段为基础,强调选择是一个历程,而非单一的事件,将职业生涯发展分为五个阶段:成长(growth)——兴趣、能力阶段,探索(exploration)——明确、 实施阶段,建立(establishment)——稳定、进步阶段,维持(maintenance)——更新、改革阶段,衰退(decline)——减速、退出阶段。 转贴于
南京审计学院马德林等(2010)认为,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应当体现针对性、务实性和前瞻性,贯穿于学生整个大学成长过程、学习过程,采取全程、动态、跟踪式的职业生涯设计辅导,并结合大学学制和职业生涯教育的目标,以本科学制四年为例,对应各学习阶段,将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体系划分为:专业思想辨析教育(大学一年级)、学习目标定位教育(大学二年级)、成长目标指导教育(大学三年级)和就业目标选择教育(大学四年级),并详细勾勒出个阶段教育的主要内容和主要任务。
不过,笔者认为,以本科学制四年为例,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还可以在整合各阶段内容和任务的基础上,进而划分为:大学一年级至大学二年级的专业基础学习定位指导教育、大学三年级的成长目标指导教育、大学四年级至毕业后初期的就业指导教育。
大学一年级至大学二年级属于传统意义上的低年级阶段,该阶段的职业规划指导教育主要是思想意识的教育,引导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明确学习目的,进行学业规划。具体而言,一方面应在新生入学伊始,做好新生入学和专业学习教育,帮助学生认知、认可专业内涵,提高专业学习兴趣,树立正确的学习观,适应大学学习方式,顺利实现角色转换,明晰本阶段学习目标(如顺利通过英语和计算机等级考试),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规范,同时通过人文通识教育和学术讲座,提升学生人文素质修养。另一方面,还应积极组织开展社会实践、志愿者服务、文体活动、人生励志讲座等各种形式的校园文化活动,使学生在活动参与过程中,正确认识自身价值,施展才华,激发自我塑造意识,丰富知识储备,加强团队协作能力和人际沟通技巧,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和创新实践能力,促进全面发展。
此外,笔者认为,新生经过一学期的洗礼和适应,可以从大学一年级下学期伊始适时地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指导课程,使学生通过理论学习,在全面了解自我的基础上,掌握相应的职业生涯理论知识,为个人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值得一提的是,针对部分学生存在的缺乏专业学习兴趣等现象,笔者还认为应建立一种行之有效、灵活的专业学习机制,在该阶段中,学生可以结合自身资质,有针对性地选择专业学习,既要鼓励学习优秀的学生转入其他专业学习,满足其专业学习欲望,又要引导学习困难、缺乏专业学习兴趣的学生改换至其他专业学习,注重学生个性发展,因材施教,实现“不拘一格降人才”。
经过两年的学习,学生进入大学三年级,他们在完成上一阶段学习目标、比较清晰地认识专业知识学习结构的基础上,势必面临继续深造还是选择就业的抉择,进入职业蓄势阶段,亦称为冲刺阶段。因此,在此阶段,应围绕职业蓄势这一主题,通过介绍、分析不同就业去向的形势,指导学生合理调整生涯规划,培养相应的职业技能,帮助学生树立更为清晰地目标,认识社会,全面发展各种素质,为后续的毕业夯实基础。
大学四年级至毕业后初期的就业指导教育,一方面既要帮助学生树立良好正确的就业观、择业观和创业观,通过职业测评,帮助学生进行职业认知,确立职业选择,分类进行就业指导和创业教育。另一方面,在毕业后初期,不仅要积极帮助、指导未就业学生就业、创业,还要适时地协助已就业学生进行心理调试,适应新环境,顺利实现角色转换,制定其职业发展规划。
需要注意的是,在构建全程化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体系过程中,高校应结合优秀学生群体、普通学生群体和困难学生群体的需求和特点,从横向分别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教育,与以按年级阶段划分为基础的纵向指导相互结合,构建职业生涯规划全程指导体制[4],同时亦应充分发挥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功能,使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和理想信念。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