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大自然的文章模板(10篇)

时间:2022-05-16 06:08:43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关于大自然的文章,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关于大自然的文章

篇1

2、人与自然

大自然诞生人类,说明它是尊重人类的行为,相反人类更应该尊重大自然。从表面看人是父母所生,事实上是大自然有了人的光子信息,人体胚胎才能吸收来自大自然的这个光子信息,将胚胎长大成人,是父母所生,同时又是大自然完成对胚胎暗物质的激发。大自然有脊椎动物45336种,其中鸟类1244种,鱼类3862种。现有300 余万种昆虫,已经确认的种类仅100 余万种。大自然是天然资源,人与大自然应该互相尊重,保持珍惜和爱惜心态,适度使用自然,不让大自然遭破坏,使生活环境美好、自然资源无耗尽,就像是母子一样亲密、和谐! 所以,关于自然的资料,其丰富程度只能用浩如烟海来形容,其纷繁复杂非三两万字或几个人所能阐述的。

3、如何保护大自然

篇2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4)

15―0087―01

现行初中语文教材大致可划分为三大块,即:人与自我、人与自然、人与社会,这些板块涉及到的“自然”、“社会”都是人活动的大环境。在环境的范畴中,自然与社会环境是外在的,精神环境是内在的,而外在的环境污染总是由内在环境的“污染”造成的,所以要解决自然环境的污染就必须加强精神环境的教育。《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解释“人文性”时说“我们所希望的人文境界是环境教育对人的文化塑造和人对环境文化的选择与创造,两者交互作用,和谐统一”。新课标初中语文教材非常注重环境教育,在语文教材中多层次渗透环境意识,有意培养学生有环境保护意识的人文素养。

环境意识的渗透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分为两个过程:内容整合和过程整合。在语文课文中让学生了解有关环境的词汇、知识,如废气、废水、废渣,水土流失,土地沙化,可持续发展等。这个过程是内容的整合过程,另外还有过程整合,它是指在活动中达成课程目标。如在语文学习中利用调查、演讲、写作等多种形式,来表达对环境问题的态度,语文新教材中的环境渗透就是从这两方面着手的。

初中三年的语文教材与环境教育有关的课文有三大类,这些入选的课文,文体有别,内容各异,表达方式也不同,但都渗透了环境意识,能给学生较为丰富的感受。第一类课文是歌咏自然山水的优秀美文,它们都具有较高文学价值,如《春》《夏感》《三峡》《秋天》《济南的冬天》等。这些课文描写日月经天、江河行地、春风夏雨、秋霜冬雪,多姿多彩的大自然陶冶了学生爱美的心灵,锻炼了学生发现美的眼睛,为我们展现了色彩斑斓的大自然。使学生产生了对自然母亲的景仰之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如此之美的自然风光怎能让它遭受破坏?第二类课文是介绍地球上日益严重的生态问题,这些课文让学生关注自然,保护自然。如《敬畏自然》《罗布泊,消失的仙湖》《喂――出来》《那树》等。人是大自然创造的奇迹,人类离不开大自然的庇护,但是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人类已渐渐与自然疏离。这些课文用详实的材料展示了人类对大自然触目惊心的破坏和无尽的索取,地球这一人类美好的家园不堪重负。第三类课文是阐明科学知识的说明性文章,主要介绍大自然的秘密。如《看云识天气》《旅鼠之谜》《大自然的语言》等。这些文章重在阐述科学道理,使学生了解大自然奥秘无穷的特点,丰富了学生的科学知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使学生能用所学知识去指导自己的生活,从而发现身边的环境问题,思考怎样改变环境,在生活细节中,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油然而生,形成科学的环境价值观。

篇3

中图分类号:J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32-0186-01

在绘画领域人们一直都钟情于对景写生,把对大自然的真善美感受,进行深刻的吸收和借鉴。虽然中西都很重视写生,但是他们的写生观是大有不同的。本文章从模仿自然的角度来阐述中西传统绘画的写生观。什么是写生观呢?写生这个词对我们来说都不陌生,不管是中国绘画还是西方绘画都离不开对人、景、物的写生。可是在写生的过程中,画者是怎么样观察客观对象的呢?面对大自然画家是怎么样思考绘画的呢?中国和西方的艺术家的说法是各有千秋。

一、关于模仿自然的提出

(一)中国传统绘画关于模仿自然的提出

老子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高扬道法自然的审美观念,以物我两忘的审美判断和返朴归真的审美情趣,综合构成了老子的美学思想。庄子“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观点。周易中讲“天人合一”。“天人合一”是人与自然的一种高度和谐的境界,是万物交融的整合感,所以中国绘画就来自于“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张璪说的“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就是对“道法自然”地发挥。艺术家在面对大自然写生的时候便有了物我统一、陶冶性情、不求形似的特点,表现出了即亲近大自然有超越大自然的画面。谢赫的“六法”中,把对景写生放在第三位,这就远区别于西方绘画了。五代时期的荆浩高度重视深入生活,他笔下的写生观是要求达到“真”,既要表现出自然山川本质的真实和互相间内在的联系,很重视写生。

由此中国传统绘画就发展为以自然为源泉,达到主客体的统一,创造出高于自然生活的艺术作品。

(二)西方传统绘画关于模仿自然的提出

“模仿说”最初是由古希腊哲学家们提出的。赫拉克斯特的观点是“自然不是借用相同的东西,而是借助对立的东西形成最初的和谐。因为艺术模仿自然,他是第一个提出艺术是模仿自然。苏格拉底认为绘画是对所见之物的描绘,他将艺术模仿的对象从自然地束缚中解放出来,逐渐扩展到更广阔的领域,从这开始艺术模仿的对象也逐渐扩大到社会人生。亚里士多德对他老师的观点全盘否定了,他认为 客观世界就是真实地世界,而不是理念世界的影子,他肯定艺术家的创造活动,认为艺术比现实更真实。

由此可以看出:中国传统绘画关于模仿自然提出的理论虽然没有西方的具有系统性和条理性,但是 “道法自然”和“天人合一”的提出我们就可以了解到我在先秦时期就已经很关注大自然,体悟自然界的高妙和灵性。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前提下,表达主观的感受,将个体的小我和宇宙自然地大我合二为一,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而西方传统绘画关于模仿自然观明确的被提出形成了写实的体系,将客观事物进行再现,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模仿或者写实的表达。它的模仿自然观是要驾驭自然,改造自然。形成了主客观对立的“二元论”。但是他们相同的地方就是,以承认自然地客观实在,以自然为本原,面对大自然写生都是围绕以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都注重事物外部和内部的揭示。

二、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中西绘画写生观

从概念上讲,写生是艺术家运用绘画工具描绘出自然界的真实物象。一般写生的作品并不是艺术家所完成的最终绘画,只是为最终的绘画搜集素材的过程,但这个过程需要仔细观察和体会。写生的目的不同则观察方式就不同,综合来讲,写生有提高技法的写生,有体验生活的写生,有搜集素材的写生,有创作方法的写生。古人讲“积厚薄发”,大量的写生体验,通过对自然界中客观对象的深入研究,记录下自己所感受和观察到得事物,能使自己的观察变得敏锐,造型铭记于心,这样笔意在先就胸有成竹了。

(一)中国传统绘画的写生观

中国传统绘画写生观与老子庄子的哲学思想以及禅宗是分不开的,经过魏晋发展至明清,出现了许许多多的关于写生的理论著作。就像宗炳的“画像布色,构兹云岭…身所盘桓,目所绸缪,以形写形,以色貌色”的话,就是关于中国山水画写生最早的记载。从绘画的角度来看,他又说艺术家应该“应目会心”,在写生的时候事物的外在特征和规律要熟悉掌握,中国艺术家提倡“行万里路”,同时也要观察、记忆。谢赫的六法中的“应物象形”,他把对物写生放在第三个。北宋沈括在《梦溪笔谈》中以“诸黄画花,妙在赋色,用笔极细,殆不见墨色,但以轻色染成,谓之写生”,此时的写生概念真正形成,在理论著作中真正的定义出来。黄公望曾说过;“皮袋中置描笔在内,或于好景处,见树有怪异,便当摹写记之,分外有发生之意”, 说明他重视外出写生,喜与大自然亲近。石涛提出“搜尽奇峰打草稿”,他自谓“黄山是我师,我是黄山友”,可见他常与黄山作伴,必能熟悉黄山的山体特征,从而游刃有余的描绘出山的体态。

这样看来中国传统绘画写生观的重点在于处理写生中的笔墨语言和自然地关系,讲求目识心记,对待自然的描绘不在乎于形似,意会多于刻画。不强调自然界对于物体的光色变化,不拘泥于物体外表的肖似,而多强调抒发作者的主观情趣。强调主观感受,画家在写生时常在“似与不似”之间,不过分强调客观描绘的对象。这的写生的“生”其实也就是“生动、生趣”了,以平面来观察世界,重表现。

(二)西方传统绘画的写生观

文艺复兴时期的乔托的绘画虽没有科学的知识,可是却能以色彩来造型,他画的人体颇有一些立体感,衣纹被描绘的挺拔有力,光线也是十分的逼真。他用这样的一个方式揭示了社会现实,他是写实主义表现方法的开创者。达芬奇说;“绘画是透视之母,是视线的科学”。这说明西方绘画热衷于透视知识的研究与运用。苏格拉底说;“绘画是对所见物的描绘”。在德拉克洛瓦的日记中写到;“由于追求和整理高雅的‘形’而忽视产生的阴影,那就和你们一样失掉了肉体的感觉。你们也就画不出来在灰蓝画面上稍艳的皮肤颜色,你们之所以对于绘画的一个要素——色彩——等闲视之,就是这个原因”,这就意味着他很重视光线和明暗。赫伯特·里德说;“色彩的功能在于增强绘画的真实感”。

由此可以看出西方传统绘画写生观重再现,注重模仿自然,强调运用科学的方法来更真实地变现出客观事实,重视对光线,透视、明暗、色彩的运用,努力去营造视觉上的立体空间感和逼真的效果多以直接面对客观事物,进行直接描绘。

三、从内容与形式中的模仿自然看中西传统绘画写生观

内容与形式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内容决定形式,形式为内容服务。由于中西方传统绘画的模仿自然观不同,就造成了中西方在对待客观事实中所表现形式不同。从构图上分析,中国传统绘画中《林泉高致》提到高远,平原、深远的三远法和“散点透视”法使得整个视角是不固定的,可任游于整个景象中的任意一个角落去观察模仿自然。 西方传统绘画要求从某一个固定于焦点出发,严格的控制比例、结构等,严谨的细节刻画出了有纵深感的空间,这样的空间构图更加深了模仿对象的真实感,这种真实感是对世界的自然万物有敬佩又有征服欲的体现。从技法上看,中国传统绘画用最简单的线条和笔墨的情趣,去表达超乎于表面的内在精神。中国传统绘画偏重于感悟,主观的表现出客观世界。西方传统绘画追求再现客观世界,甚至要达到逼真的效果,自觉地专研科学,对透视学,光学,解剖学,色彩学等理论的研究上,这些研究为“模仿自然”也提供了可靠的准确性。

本篇文章是从模仿自然的角度来观察、了解中西传统绘画写生观的比较。中国人讲究与自然的交流、对话,注重与自然的和谐,将人看成是自然的一部分,尤其强调人与自然在精神上的融合。自然是最高境界,因此,人们“回归自然”是不可避免的趋势。西方人更注重模仿、再现,强调真实空间的描绘。

参考文献:

[1]邓乔彬.中国绘画思想史.贵州人民出版社,2002,951-1950.

篇4

  这本书主要讲了纽约男孩山姆在五月的一天离开了家,他要到克斯奇山寻找曾祖父遗留下来的葛博礼农场。一把小刀,一捆绳索,一把斧头,一些打火石和钢片是他为这次出走准备的所有东西。对山姆而言,这不是一次短暂的旅行或露营,他要像树一样在森林中长久地,独立的生存。

  跟随着山姆深入森林的脚步,“野外生存”这四个字渐渐的不再是一种抽象的符号和虚幻的想象,他的真实,艰辛和迷人如同磁石一般吸引着所有没有勇气和机会进入的我们。()如何用打火石和钢片点燃火种,如何把木头削成鱼钩在溪水中钓鱼,如何在没有鱼的时候寻找扇贝和山慈菇果腹。

  群居在舒适,安逸的城市中,我们既丧失了一种来自本能的生存意志,也错过了无数来自生命深处的感动。同学们,读读这本书吧,让你们学会生存!

关于《山居岁月》读后感热门范文   《山居岁月》这本书讲述的是一个小男孩——山姆为了完成自己的梦想——寻找曾祖父留下的葛博礼农场,而走进了大森林,开始了森林里的生活。

  书中是这样描写的:纽约男孩山姆在五月的一天离开了家,走向了大森林。他在去之前准备了一把锋利的小刀、一捆很结实的绳索、一把大斧头、一些打火石和一些钢片。看到这里,我不禁感叹:“哇,去森林要带这么多的东西呀!”我也认识到了大自然的冷酷无情。而且对山姆而言,他要在那里渡过漫长的一生,并不是像游客一样只在那里旅行或露营,因为那里是他的“故居”。

  我读了这篇文章后,也有一些跃跃欲试的感觉,因为我知道了去大森林探险需要带什么东西了,还知道盐是人体必需的,外出一定得要带足够多的盐巴,还要带足够多的水。水可是占人体75%的',在野外生存还需要食物,必须在池塘边露营,因为在河里可以捞到点贻贝吃。

  我非常想要去大森林,因为我们现在对大自然了解的太少,我们应该融入大自然,倾听大自然的语言,会对我们有很大的帮助。

  我想对全世界说:“我们的生活太科技化,完全没有考虑到大自然的心情。多去了解大自然,会对我们生活更有帮助。”

  关于《山居岁月》读后感热门范文

  在一个假期中,最不可缺少的便是书,这个好朋友可以带我们去冒险、去了解哪些古老神秘的古城、穿越时代去看历史人物的故事;在这个假期我的朋友《山居岁月》带我到森林里经历了一场有惊无险的森林之旅。

  他带我看到了一个勇气可佳的美国男孩在危机重重的森林里生活的故事:纽约男孩山姆在五月里的一天离开了家,来到克斯奇山寻找曾祖父留下的葛博礼农场。

  一把小刀、一捆绳索、一把斧头、一些打火石和钢片,这些是他此次出行所准备的东西。这次外出对于山姆来说并不是短暂的旅行,而是像树一样长久的在森林中生存。

篇5

初中语文课文多是编者从古今中外名家名篇中精心筛选出来的文质兼备的上乘佳作,即使现在新增的科普类文章中也确有直接或者间接可以用来进行环保教育的好素材。综合现在教材,其选文与环保教育密切相关的课文有这样三类:一是具有显性特征的普及自然科学知识的说明及科学小品文章,如《大自然的语言》、《奇妙的克隆》、《生物入侵者》、《看云识天气》、《你一定会听见的》、《月亮上的足迹》、《绿色蝈蝈》、《化石吟》及《山市》等,重在介绍科学知识、阐释科学道理的同时,还能让学生在了解大自然秘密的过程中体会到人类过度活动而造成环境污染的严峻现实,从而增强他们的环保潜意识。二是具有隐性特征的环保教材,如《春》、《济南的冬天》、《从百草圆到三味书屋》、《小石潭记》、《望岳》、《登飞来峰》、《苏州园林》、《紫藤萝瀑布》、《海燕》等。教师在把握文章的文学性的同时,可通过探讨试的教学方式带领学生领略大自然的美丽,感受自然赋予人类的丰富多彩,使他们产生对大自然母亲的敬仰之情,激励学生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为环保事业贡献力量的决心。教师只要认真把握教材的时代脉搏,积极将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教育有机的与语文教学结合,我们的语文课堂、教材都可以成为培养学生正确的环境价值观的良好载体。

二、利用教材辅助系统,进行环保教育。

初中语文教材中除在教学中应该把握好进行环保教育的时机外,教材的助读系统也是教学中应该重点把握和运用的环保教育好载体。在现行初中语文教材中,编者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安排了很多幅表现自然风光和动植物图片,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合理运用,在学生直观的感受自然、了解自然、热爱自然的同时将环保的主题渗透其中。如《月亮的足迹》一课后面的月球表面图片,从那一圈圈班驳的痕迹中,让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同时,更能让他们体会到大自然的脆弱;在课后的一些综合性学习材料中也有对环保教育很有价值的内容。如:《感受自然》后面根据提供的材料让学生去接近大自然,并说出自己的感受;《敬畏生命》:搜集资料,出一期关于“人与宇宙之秘”的期刊等。

三、抓住课堂教学,渗透环保教育。

语文课堂教学是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的最重要的载体,特别是初中生更显得极其重要,在他们正确世界观形成的重要阶段引导他们对人类奈以生存的环境的思考是我们教育工作者历史的使命。

阅读课。根据阅读课的特点,我们语文教师在潜心提炼教材的同时要将环境教育有机的与语文教学相结合,避免机械的说教和与课堂教学脱离。如《大自然的语言》文中的第一、二自然段为我们展现了一幅幅生动的画面:春天草木萌发,万物苏醒;夏天燕子翩然归来,果实孕育;秋天果实成熟,落叶纷飞;冬天衰草连天,风雪载途。一年四季,周而复始。教学时,就应该抓住描写引导学生思考:如果人们肆意踩踏草木,砍伐树木,乱扔垃圾,会是一幅什么景象?这就很容易将学生的思维带到环保主题上来;这样无形之中就使学生走近了环保,提高了环保意识。

朗读课。教师应指导学生动情地朗读教材中一些优美的诗歌、散文,通过学生反复有表情地朗读,与文章产生共鸣,唤起学生对大自然、对祖国的热爱,进而激发他们保护好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的情感。如教学朱自清的散文《春》时,我们完全可以集审美教育与环境教育一体,把无声的文字变为有声的语言,美丽的画面,入于眼,出于口,闻于耳,记于心,使文中的人、情、景跃然纸面,让学生在情感上产生共鸣,感受春带给我们美,感受文中的“我”热爱大自然的情怀;又如教学的诗词《沁园春雪》,朗读时,要读出主席的豪情万丈、居高临下、意气轩昂,表现出作者伟大的胸襟和坚定的信心,这样才能领会作者选择这些自然景观的美处。还能收到良好的环保教育效果。

篇6

中图分类号:F59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500(2014)02-0030-01

一、生态旅游的内涵及发展的时代背景

在我国学术界关于生态旅游的定义可以概括为以下两种:一是陈传康教授给出的“四大特征”定义,即对游客进行环保教育、保护资源、有一个不破坏自然的规划、推动地方经济发展。二是郭来喜给出的“六大特征”定义,即以生态学思想作设计依据、以大自然为活动舞台、以孕育科学文化的高雅品质、以活动形式多样化、以旅游者高强度参与、以增强人类环境意识[2]。总之,生态旅游是以大自然为基础,以生态学思想为指导,在保证既要满足旅游者对回归自然的需要,又要保护好自然的条件下,通过环境教育和生态工程的实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一种旅游活动。自然观的中心就是人和自然的关系。从实践出发重视人与自然的关系,既肯定自然界的客观性,又重视它的属人特性和历史发展,主张人与自然在社会中的统一。人和自然协调一致,这实际上也正是生态旅游开展的理论基础。

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世界各国对环保问题的日益突出,人类对自己所生存的环境越来越关注,维护生态平衡和保护环境的呼声在世界各国变得越来越强烈起来;同时,有关可持续发展的全新思维和自然观受到全社会的关注,从而迫使人们重新审视自己的行为。因此,关于生态旅游的理论与实践等问题被一些专家学者纷纷研究,即属于生态旅游兴起的大背景。

二、生态旅游与哲学的关系

生态旅游是旅游的一种形式,它不仅是一种生态消费行为的具体体现,又是一种环境教育和自然知识普及的求新求知的学习过程,更是人们实现与自然和谐共处、返璞归真的理性思考和自觉选择。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一个永恒的话题。自然观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包含两层含义:一方面,马克思认为人与自然是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人类依赖自然界而生存,但人类并不像动物那样简单地依赖自然界,而是通过他的劳动来改造自然界,从而使自然界人性化,成为人的本质的对象化存在形式。人不仅按照外在尺度进行生产劳动,并且人还懂得怎样处处把内在尺度运用到对象上去,通过这种生产,自然界才表现为他的作品和他的现实。

马克思说:“社会是人同自然界的完成了的本质的统一,是自然界的真正复活,是人的实现了的自然主义和自然界的实现了的人道主义。”生态旅游兴起与发展的实质就是人与自然关系的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就是自然观的中心。从实践出发重视人与自然的关系,既肯定自然界的客观性,又重视它的属人特性和历史发展,主张人与自然在社会中的统一。人和自然协调一致,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这实际上也正是生态旅游开展的理论基础。

开展生态旅游的主体是人,而客体则是各类自然保护区和国家森林山体。开展生态旅游,大自然在一定的范围内向游人开放,除了游人本身的回归自然与休闲的动机外,更重要的就是向游人展示爱护自然、保护环境及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一种意识,从而达到人与自然协调、共生、共处的精神境界,来共享大自然的美景。然而各类自然保护区的兴建,正是保护受环境问题影响而日益减少及渐趋濒危和灭绝的各种野生动植物资源,是保护大自然采取的必要措施和手段之一。正是在这种意义上,生态旅游开展与兴起的理论基础是的自然观。

三、如何实现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开展生态旅游的重要基础是要具有良好的生态环境,生态旅游的开发是一个涉及众多领域和行业的系统工程,实现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要加强科学的管理。实现生态旅游科学管理及发展需要旅游者、旅游经营者、旅游地居民和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广泛参与,齐心协力才能探索出有效的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体系。就实现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并科学的发展,对策是多方面的,需要互相的配合。首先,各旅游地应的按照规划设计的要求合理控制旅游者人数和旅游活动量。当旅游活动对生态环境构成威胁时,应采取措施加以控制。其次,各旅游地应加大对旅游者的管理力度,引导旅游者按照旅游线路和要求进行旅游,对旅游者破坏景区环境的行为应采取相应的处罚,倡导旅游者进行文明旅游。最后,加强旅游地生态环境的监测,相关政府部门应在旅游生态景区建立生态环境监测站,对旅游活动中生态环境的变化进行实时监测,及时评估旅游活动对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及时提出改进的措施,确保生态旅游环境科学的可持续发展。

作为一种新的发展观――可持续发展,既满足了当前和未来旅游业的发展,且在不损害旅游者和旅游地当前和未来的利益前提下,形成了旅游与人类社会、大自然和人类环境和谐共生的一个整体,遵循着旅游业发展的规律。

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两大因素是“保护”和“责任”,在目前旅游开发的基础上我们要做好保护,将旅游业发展与社会、经济、环境的全面发展密切结合起来,在旅游开发过程中促进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到达“ 天人合一”的境界。只有将可持续发展真正纳入到旅游业发展日程,以哲学的理性的目光看待旅游业带来的经济效益,旅游业才能和第三产业其他行业一起,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素质的提高做出长期贡献,这充分体现了可持续旅游发展的哲学思想。

四、结语

在历史发展的今天,有着传统哲学作为底蕴、自然观作为理论基础的生态旅游,现已成为生态环境、社会文化、经济效益协调发展的最佳途径,也正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以及当代人与后代人持续发展的体现,拥有美好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篇7

第二个章节主要是从三个角度去讲物与艺术。第一,自然物引发创作冲动与艺术灵感;第二,自然物进入艺术表达;第三,自然物作为艺术品的材质。作者从三方面解释艺术与自然的纠缠。本文主要讨论的是自然物与艺术的关系,但是我想说的是,一件艺术品的创作不只是要看一下大自然寻找一下灵感就可以创作出来的。它还和艺术家个人的自我经验和文化体验及其生活经历有很大的关系,还有一个很重要的部分就是社会环境。当然不止是有这些因素影响着艺术家的创作,还有诸多因素,自然只是其中诸多因素中的一个。当自然进入艺术家的视野中,他们就会将自然改造成为自己的绘画语言,以此来表达给观众,这就是自然。其实这不是自然,但是又是自然。我认为人本身就是自然的一部分,也算是自然物(这只是我个人观点),当艺术家在进行人物肖像绘画创作时是不是也是描写自然的一种呢?当然人是具有自然性和社会性的(既是自然的动物又是社会的动物)。当自然物参与到艺术家创作中去的话,艺术就已经具有它的自然性和社会性了。而且自然物的存在会给艺术样式增添新的色彩和语言效果,比如说是雕塑,艺术家用大自然的木头做成木雕,用自然的石头做成石雕等等。这都是自然无直接参与到艺术创作中的很好体现。当然在这种艺术创作背后是离不开科技和人文的支撑,最后的艺术品是一个各种因素的集合体,艺术家的集结号吹响之后它们会迅速集结,最终成为一件艺术品。

艺术史上一个争论不休的问题,艺术美与自然美的关系问题。作者列出三种不同的观点,分别有各自的代表人物。艺术高于自然的观点以黑格尔为代表;自然高于艺术的观点以柏拉图和车尔尼雪夫斯基为代表;艺术与自然各有所长的观点以朱光潜为代表。这三种说话各有理论各自其说,作者的观点是他们都是从人类学角度在谈论物与艺术,所以他认为站在人类学立场上,往往不免要看中人而轻视物、看重人的作品的美而轻视物的自然美。在黑格尔的论述当中我对这几方面产生疑虑,“艺术美是由心灵产生和再生的美,心灵和它的产品比自然和它的现象高多少,艺术就比自然高多少”,艺术家的心灵是经历过一个历程的,他是接受过各种各样的影响才形成的,而这种也是受过熏陶的,尤其是形成美的素养。当然也不能说的是出自心灵美创作出来的作品就高于自然美也是有失公允的,当你处在大自然面前你会有感觉,而这种感觉是大自然赋予你的,此时作为艺术家的你是否会有创作的灵感完全取自于大自然给你内心触动的多少,自然风景难道还会不高于你的作品吗?这是不可能的。这就是自然的力量,当我们在赞叹大山的巍峨、在欣赏大海的壮阔,我们都无形中被自然所折服了。此时的艺术品在表达自然风景时是不完全的、片面的,因为自然是无限的、自由的。一件艺术品被创作出来之后是不会改变的,当然如果可能它会流芳百世,但是我们在欣赏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作品的时候还会以和当时人们一样的目光去对艺术品进行观看吗?显然这是不可能的,因为我们的目光已经改变,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以及文化的变迁,我们的审美视角发生了变化,和当时人们的视角产生了歧感。

人类和自然的关系已然很密切,大自然影响着人类活动的千千万万,我们根本就没有办法摆脱这种影响只能去接受,所以在艺术中体现自然物那也是理所应当的,或者说艺术品本身就是自然物,但是这种说法显然没有更充分的理论支撑,这就回到人类与自然的区别上去了。人类在有意识无意识的改变着自然,所以现在很多艺术品的那种自然性在渐渐褪去。自然物的价值还是要依赖于人的存在和人的评价,可是我觉得这种说法并不是全面的,自然就是自然,艺术史上有很多艺术家创作过关于自然的题材,艺术是在向前发展,自然也在随着人类的发展而改变,当然在此过程中人类给与自然很多评价和探究了自然的内在价值。

篇8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在朗读中通过品味语言,体会作者及作品中的情感态度,学习用恰当的语气语调朗读,表现自己对作者及其作品情感态度的理解。这就要求我们重视和加强朗读的训练,能指导学生有感情地读,不矫情做作,要让语文课堂上的琅琅读书声洋溢着浓浓的语文味。朗读,在科普小品文的学习中同样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实现着作者、文本和学生的内在交流。

《大自然的文字》第六自然段用了三个连续的设问句和拟人化的手法来向我们介绍花岗石的神奇有趣。而学生在朗读时往往不能将设问句读好,也不能展现花岗石爬行时的有趣。怎样才能使学生入情入境地感受花岗石的神奇有趣呢?在教学时我是这样设计的:

第一层次:角色体验读悟“设问”的语言艺术

师:把这段话中的三个问句去掉读一读,体会一下好不好。

(生自由读体会后,一致认为“不好”。)

师:同学们,假如现在你就是作者,你知不知道这些花岗石是从哪里来的,怎样来的呢?(生齐说:知道)

师:知道为什么还要明知故问?

(这样能够激起读者继续读的兴趣,通过这样一连串的设问,这块花岗石显得更加神奇。)

师:现在假设你就是作者,能够通过读把自己的想法读出来吗?

第二层次:品读关键词句读悟“有趣”

(1)激趣导读:你还觉得这段话中哪些地方写得有趣?哪些词语用得妙?

(2)品读“爬”字:

这个字可以换成什么字?(移)用在这儿行不行?为什么?这个字让你想到哪些动物在地上爬——想象一下,冰川会在地上怎样爬——从这一个“爬”字,你感受到冰川怎样——读出这种感受。

(3)品读“带”字:

生活中,你见过一般都是谁带着谁——这里作者说是谁带着谁——想象一下,冰川在缓慢的爬行中是怎样带着巨大的花岗石的——从这一个“带”字,你感受到了什么——读出感受。

在这个案例中,学生不仅仅在和文本对话,还和作者进行了心灵交流。当学生沉浸在作者、文本所创设的情境中时,朗读就有了情感的积淀,是简单有效的。

二、感悟情趣,说出语文味

教学科普文时,课堂气氛往往沉闷,学生学得没劲,成为无声的知识接收器。原因之一是,这类课文缺少情节,不生动,不能像故事文一样可以和故事中的人物同呼吸、共命运。那么怎样才能将课文上得有趣味,让科普小品文焕发其独有的魅力,让学生享受到学习科普文的乐趣呢?在学习《大自然的文字》“星”这一部分时,我是这样设计的:

同桌分工,其中一个做有经验的水手,另一个做第一次出航的水手,进行对话。如:

小水手:啊呀,我们迷路了,又是夜晚,又没有指南针,这可怎么办?

老水手:不要紧,你看,这里有七颗星,连起来,像我们用的勺子,最亮的那颗星叫北极星,它所指的方向就是北方。根据这颗星,你能判断出哪里是南面,哪里是东面和西面吗?

小水手:能。北面的对面就是南面,这边是东面,那边是西面。

老水手:以后遇到这样的情况,不要慌,大自然会告诉我们东南西北的。比如早上,太阳在哪个方向?傍晚,太阳又在哪个方向?

小水手:早上的太阳在东方,傍晚的太阳在西方。

……

“云”的教学,同样可以让同桌俩,一个做有经验的飞行员,一个做刚实习的新飞行员,进行说话训练。“石灰石”和“花岗石”的教学,可以让同桌俩,一个做地质考察学家,一个做跟随地质考察学家出来的小外甥。

改变学生学习中的角色,学生将文本语言转化为自己的语言,既理解了文本内容,又训练了语言表达能力。这样,课文中所包含的科普知识,在说的过程中更加明朗,学生能感受到一种“豁然洞开水底天”的乐趣。同时,课堂中充满笑声,课堂上就会呈现出语文的轻松和愉悦,课堂上就会闪射出语文的魅力和光芒。

三、学习写法,写出语文味

学习语言的终极目标是学会运用语言。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凭这个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阅读和写作的熟练技能。”例如《大自然的文字》采用总分总的构段方法介绍了四种神奇有趣的文字,这四种文字分别是天书:星、云,地书:石灰石、花岗石。课文中还运用了一个过渡句将神奇的天书和有趣的地书紧紧联系在了一起。作者介绍的每一种文字,都运用了不同的方法,可以让学生在学完课文后,仿造文章的构段方法,写一种自己认识的大自然的文字。例如,在教学“云”时,我是这样处理的:

(1)快速浏览第三自然段,找出中心句。(云,也是天空这本大书上的文字。)

(2)开头的第一句话就是本段的中心句,全段围绕这句话展开叙述,这样的构段方式是——先总后分。

板书:先总后分

(3)仔细品读第三自然段,本段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4)交流。

(5)教师小结:课文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阐述云是大自然的文字以及作用,语言文字生动形象,耐人寻味。

……

片段练写

篇9

1自然韵律的美为设计开辟新途径

1.1艺术将进入与自然的联盟时代

古代人看来大自然是智慧的源泉,是万物的母亲,所以中国古代便有天人合一的说法。但到了近代,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工业社会成了一个把世界拆零了的时代,现代科学的发展,使人们意识到该是结束这种局面的时候了,则进入了一个把拆零了的世界重新组装的时代,建立人与自然的联盟以及艺术与自然的联盟时代。

美国匹兹堡艺术学院安吉洛·西奥堤教授的作品正是这一时代的体现,他的作品大多追求一种史前的原始风格,他认为这是最接近自然本色的一种艺术形式。在他的作品中,常看到大小参差不一的金字塔般长满植被的土堆,还有原始洞穴般的建筑物。通过他的设计,原先杂乱无章的废墟,变成了别出心裁,具有艺术情调的绿郁葱葱的休息胜地。其目的就是让人和自然融合在一起,追求人类和大自然最初的那种感情。

安吉洛·西奥堤教授说,画家是用笔来绘画,而他是用植被表达自己的艺术思维,达到所追求的艺术效果。这些植被是大自然赋于人类最美最丰富的色彩。他的艺术行为给人类生存的空间环境带来了清洁、带来了美丽、带来了艺术,同时也给我们开辟了一个新的、广阔的艺术创作领域。

1.2自然韵律的美为包装设计开辟了新途径

在科技高度发达的当今,现代包装设计的观念和理论已日趋完善,但各国的设计家对新形态、新技术是使用材质和处理手法的发展,自然韵律也就是从材质和处理手法上更直接地运用大自然本身的美。

时下,“返璞归真”已成为人们的新追求,时装、饮食都已成为先例,自然韵律的美为包装设计也同样开辟途径。四川美术学院装璜环艺系的一组包装设计就是很好的实例,他们用竹筒包装了调料,用木盒包装了山货,竹皮编成小篓包装了大枣,给人一种亲切的自然美。

2肌理美在包装设计中的运用

肌理,书面语言原指生物体表面,皮肤羽毛纹理而言。飞禽走兽斑斓美丽的皮毛,花草树木的花纹、年轮等天然纹理。

2.1肌理美是大自然的杰作

大自然的美,大自然的纹理美是早在人文之实已被人类发现,并运用在各个历史时期的文化及民间艺术出现拍打泥坯成型规整的拍打纹、绳索纹等条状、点状肌理,这种无意的制作,却流露出大自然的美,至于古老丝绸、民间的编织物、玉器、金银器皿等实用品色彩纷呈的人工肌理美,无处不在美化人类生活。到了近代,随着艺术观念更新,石木纹理、刀法凿痕、水印油渍、喷滴熏灸等艺术肌理早已突破了“笔是唯一的绘画工具”的传统,这些形式各异的工艺技法,令人耳目一新。

2.2肌理的包装设计运用的基本规律及其独特意义

肌理美作为一种形式美,运用于包装设计中,如:即产品形象、商品特色、销售地区、消费对象、设计定位为出发点,或选取自然肌理,或设计人工肌理,这都应由设计者对产品研究调查后来决定。

包装肌理以不同的形式出现,就产生不同的意境、不同的趣味,它的运用正好与千奇百怪的商品相匹配,相得益彰。

(1)肌理美,肌理效果在包装中巧妙运用,是删繁就简、快捷精练地传达信息的促销手段,其中以群体出现的展示商标(或标志或文字)的肌理美,强烈的装饰效果,深刻的记忆力、冲击力,为创名牌创造了条件。如今充满各个大小商店的悬挂pop广告,整体上看重复出现的文字,商标产生一种肌理,使人们增强了对产品的印象,从而促进了产品的销售。,

(2)肌理美与肌理效果不是单纯附于造型表面的饰物。明快质朴的肌理有利于突出牌号、名称,肌理本身有耐人寻味的意境,远观、色调和谐统一。对主题:有红花靠绿叶扶持之功;近观,肌理之美溢于言表。使得一件貌似敦朴,简练明快平常的包装产生“有东西,耐端详”的艺术效果。

被誉为日本现代玻璃工艺先驱者的藤田乔平,设计的一个首饰盒《海之彩》正是一件“有东西,耐端详”的艺术品。从一个小小的盒面,让人看到了大海那容纳百川的气势,更感到浮动藻类形成的那种自然肌理的美。

(3)借助于肌理的包装画面上的空间作用,可十分容易地调整形象、主次空间层次、色彩关系,一扫过去盲目地在画面上堆砌形象干扰视觉的弊病。

(4)肌理美与肌理效果本身蕴藏的秩序,匀称、韵律、节奏反映了大自然中普遍存在的和谐与大自然的奇险之美。“对伟大的艺术家来说,自然界的一切都蕴藏着独特的性格”(罗丹)。人工肌理、设计肌理反映出的音乐美、几何学的比例美有助于包装设计的现代感。诸如亚里斯多德指出:“美的主要形式是秩序、匀称与明确”。恰当而巧妙地设计肌理,运用肌理美与肌理效果,会净化包装画面摈除其形象上的堆砌、琐碎与零乱,获得包装物体形象的一次开花。

3自然色彩在包装设计中的运用

色彩是作为人类的一种共同语言而存在着,在大自然的色彩中,有很多的经验直接影响着人对色彩的感觉,如橙色在自然界的包装代表有橘子,多用于食品类的包装上;紫色在自然界的包装代表是茄子,神秘、高贵的印象使其常用于女性化妆品上;灵感来自于蓝天、大海、蓝色宁静、清爽、冰凉的印象使其都用于药品及冷冻食品上。

4自然韵律的运用

4.1品牌上自然气息的流露

关于饰品的包装,包括头饰、胸饰、钮扣等,取名“氏族”,一来代表其品种多,二来让人感到一种最原始的自然气息。

4.2肌理上自然韵律的运用

通过市场调查,发现饰品多数都被搁置在小塑料袋中,简单的放在一起,与其价值很不相符,于是选用了盒饰,提高了其自身价值。盒子用纯天然木质结构,用其木纹的自然肌理,传达饰品的自然美效果;有采用木盒结构,用人工木纹肌理做其装饰纹样,配以深褐色底盖,再加上银色装饰,使得沉稳、大方。完成后加上精致小巧的标志,恰似万绿丛中一点红,突出了主题。虽然没有过多的文字说明,但那份精巧,会让人对产品产生无尽的联想,你一定挡不住它的诱惑!

4.3色彩上自然韵律的运用

黄色在自然界中包装代表是香蕉。它有一种光感,给人留下光明、辉煌、灿烂、轻快、柔和、纯洁和充满希望的印象。皇室的运用加强了崇高、智慧、神秘、华贵、威严和慈祥的感觉。在设计中为了达到一种朴实、丰厚、自然的效果,也为了配合那种纯天然的木质肌理便采用了黄色做基调,再加上具有高级感的黑色(文字和标志)以及优雅的银色做点缀,增强了其表达效果。

4.4材质上

篇10

1自然韵律的美为设计开辟新途径

1.1艺术将进入与自然的联盟时代

古代人看来大自然是智慧的源泉,是万物的母亲,所以中国古代便有天人合一的说法。但到了近代,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工业社会成了一个把世界拆零了的时代,现代科学的发展,使人们意识到该是结束这种局面的时候了,则进入了一个把拆零了的世界重新组装的时代,建立人与自然的联盟以及艺术与自然的联盟时代。

美国匹兹堡艺术学院安吉洛·西奥堤教授的作品正是这一时代的体现,他的作品大多追求一种史前的原始风格,他认为这是最接近自然本色的一种艺术形式。在他的作品中,常看到大小参差不一的金字塔般长满植被的土堆,还有原始洞穴般的建筑物。通过他的设计,原先杂乱无章的废墟,变成了别出心裁,具有艺术情调的绿郁葱葱的休息胜地。其目的就是让人和自然融合在一起,追求人类和大自然最初的那种感情。

安吉洛·西奥堤教授说,画家是用笔来绘画,而他是用植被表达自己的艺术思维,达到所追求的艺术效果。这些植被是大自然赋于人类最美最丰富的色彩。他的艺术行为给人类生存的空间环境带来了清洁、带来了美丽、带来了艺术,同时也给我们开辟了一个新的、广阔的艺术创作领域。

1.2自然韵律的美为包装设计开辟了新途径

在科技高度发达的当今,现代包装设计的观念和理论已日趋完善,但各国的设计家对新形态、新技术是使用材质和处理手法的发展,自然韵律也就是从材质和处理手法上更直接地运用大自然本身的美。

时下,“返璞归真”已成为人们的新追求,时装、饮食都已成为先例,自然韵律的美为包装设计也同样开辟途径。四川美术学院装璜环艺系的一组包装设计就是很好的实例,他们用竹筒包装了调料,用木盒包装了山货,竹皮编成小篓包装了大枣,给人一种亲切的自然美。

2肌理美在包装设计中的运用

肌理,书面语言原指生物体表面,皮肤羽毛纹理而言。飞禽走兽斑斓美丽的皮毛,花草树木的花纹、年轮等天然纹理。

2.1肌理美是大自然的杰作

大自然的美,大自然的纹理美是早在人文之实已被人类发现,并运用在各个历史时期的文化及民间艺术出现拍打泥坯成型规整的拍打纹、绳索纹等条状、点状肌理,这种无意的制作,却流露出大自然的美,至于古老丝绸、民间的编织物、玉器、金银器皿等实用品色彩纷呈的人工肌理美,无处不在美化人类生活。到了近代,随着艺术观念更新,石木纹理、刀法凿痕、水印油渍、喷滴熏灸等艺术肌理早已突破了“笔是唯一的绘画工具”的传统,这些形式各异的工艺技法,令人耳目一新。

2.2肌理的包装设计运用的基本规律及其独特意义

肌理美作为一种形式美,运用于包装设计中,如:即产品形象、商品特色、销售地区、消费对象、设计定位为出发点,或选取自然肌理,或设计人工肌理,这都应由设计者对产品研究调查后来决定。

包装肌理以不同的形式出现,就产生不同的意境、不同的趣味,它的运用正好与千奇百怪的商品相匹配,相得益彰。

(1)肌理美,肌理效果在包装中巧妙运用,是删繁就简、快捷精练地传达信息的促销手段,其中以群体出现的展示商标(或标志或文字)的肌理美,强烈的装饰效果,深刻的记忆力、冲击力,为创名牌创造了条件。如今充满各个大小商店的悬挂pop广告,整体上看重复出现的文字,商标产生一种肌理,使人们增强了对产品的印象,从而促进了产品的销售。

(2)肌理美与肌理效果不是单纯附于造型表面的饰物。明快质朴的肌理有利于突出牌号、名称,肌理本身有耐人寻味的意境,远观、色调和谐统一。对主题:有红花靠绿叶扶持之功;近观,肌理之美溢于言表。使得一件貌似敦朴,简练明快平常的包装产生“有东西,耐端详”的艺术效果。

被誉为日本现代玻璃工艺先驱者的藤田乔平,设计的一个首饰盒《海之彩》正是一件“有东西,耐端详”的艺术品。从一个小小的盒面,让人看到了大海那容纳百川的气势,更感到浮动藻类形成的那种自然肌理的美。

(3)借助于肌理的包装画面上的空间作用,可十分容易地调整形象、主次空间层次、色彩关系,一扫过去盲目地在画面上堆砌形象干扰视觉的弊病。

(4)肌理美与肌理效果本身蕴藏的秩序,匀称、韵律、节奏反映了大自然中普遍存在的和谐与大自然的奇险之美。“对伟大的艺术家来说,自然界的一切都蕴藏着独特的性格”(罗丹)。人工肌理、设计肌理反映出的音乐美、几何学的比例美有助于包装设计的现代感。诸如亚里斯多德指出:“美的主要形式是秩序、匀称与明确”。恰当而巧妙地设计肌理,运用肌理美与肌理效果,会净化包装画面摈除其形象上的堆砌、琐碎与零乱,获得包装物体形象的一次开花。

3自然色彩在包装设计中的运用

色彩是作为人类的一种共同语言而存在着,在大自然的色彩中,有很多的经验直接影响着人对色彩的感觉,如橙色在自然界的包装代表有橘子,多用于食品类的包装上;紫色在自然界的包装代表是茄子,神秘、高贵的印象使其常用于女性化妆品上;灵感来自于蓝天、大海、蓝色宁静、清爽、冰凉的印象使其都用于药品及冷冻食品上。

4自然韵律的运用

4.1品牌上自然气息的流露

关于饰品的包装,包括头饰、胸饰、钮扣等,取名“氏族”,一来代表其品种多,二来让人感到一种最原始的自然气息。

4.2肌理上自然韵律的运用

通过市场调查,发现饰品多数都被搁置在小塑料袋中,简单的放在一起,与其价值很不相符,于是选用了盒饰,提高了其自身价值。盒子用纯天然木质结构,用其木纹的自然肌理,传达饰品的自然美效果;有采用木盒结构,用人工木纹肌理做其装饰纹样,配以深褐色底盖,再加上银色装饰,使得沉稳、大方。完成后加上精致小巧的标志,恰似万绿丛中一点红,突出了主题。虽然没有过多的文字说明,但那份精巧,会让人对产品产生无尽的联想,你一定挡不住它的诱惑!

4.3色彩上自然韵律的运用

黄色在自然界中包装代表是香蕉。它有一种光感,给人留下光明、辉煌、灿烂、轻快、柔和、纯洁和充满希望的印象。皇室的运用加强了崇高、智慧、神秘、华贵、威严和慈祥的感觉。在设计中为了达到一种朴实、丰厚、自然的效果,也为了配合那种纯天然的木质肌理便采用了黄色做基调,再加上具有高级感的黑色(文字和标志)以及优雅的银色做点缀,增强了其表达效果。:

4.4材质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