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意蕴论文模板(10篇)

时间:2022-02-08 01:20:58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文化意蕴论文,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文化意蕴论文

篇1

摘要: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文化与企业、文化与经济的互动关系愈益密切,文化的力量愈益突出。对于制造行业来说,这种文化色彩首先体现在企业的产品上。就是说,企业生产的产品决不仅仅具有某种使用价值,不仅仅是为了满足人们的某种物质生活需要,而且越来越多地考虑人们的精神生活需要,千方百计地为人们提供实用的、情感的、心理的等多方面的享受,越来越重视产品文化附加值的开发,努力把使用价值、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融为一体,突出产品中的人性化含量,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生理的和心理的需求。

对次,我们需要发掘自身文化、研究自身文化、发展自身文化的价值,并创造性地将它融入企业的产品设计当中,丰富产品的文化意蕴,提升产品的附加价值。这需要我们自身加倍努力与探索。

因为,未来的企业竞争将是文化的竞争。

关键词:企业文化产品文化产品形象

一、产品、产品文化、企业文化

什么叫产品?狭义的理解,只是工厂生产出的实物,如食品、服装等。广义的产品概念,包括有形的和无形的,凡是提供给市场的、消费者认为可以用价值来衡量的,或使用后能满足消费者某种需求、某种欲望的一切,都可称之为产品,例如服务、咨询也是产品。

所谓产品文化,是以企业生产的产品为载体,反映企业物质及精神追求的各种文化要素的总和,是产品价值、使用价值和文化附加值的统一。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文化与企业、文化与经济的互动关系愈益密切,文化的力量愈益突出,这种文化色彩首先体现在企业的产品上。就是说,企业生产的产品决不仅仅具有某种使用价值,不仅仅是为了满足人们的某种物质生活需要,而且越来越多地考虑人们的精神生活需要,千方百计地为人们提供实用的、情感的、心理的等多方面的享受,越来越重视产品文化附加值的开发,努力把使用价值、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融为一体,突出产品中的人性化含量。换言之,企业产品不仅是技术和工具的产物,而且是员工崇高理想和自觉奉献精神的结晶;不仅凝结着一般的抽象的人类劳动,而且凝聚着职工无限的创造力,是企业员工群体特定的价值观、思维模式和心理的、知识的、能力的综合素质的体现。说到底,产品深深地打着企业文化的烙印,二者相融相合。

一定的产品文化与它所处的社会文化背景是紧密联系的,也与生产或提供它的企业文化密不可分。产品文化是社会文化与企业文化共同作用的产物,在社会文化背景相对稳定的情况下,产品文化更多地体现的是企业文化的内容。产品文化是直接作用于社会广大的消费者,消费者更多地是从产品或服务的消费中来体现企业文化的。对其企业的认同和对企业文化的认同,是通过接受其产品与蕴涵在其服务中的产品文化来实现的。

产品文化与企业文化紧密联系。产品或服务是企业生产的成果,任何一种产品和服务都是在企业中生产和形成,既受到一定的企业文化的制约,又凝聚了生产它的企业文化因素。因此,产品文化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企业文化的一种体现。

换句话说,企业的精神、风格和价值标准将在企业所提供的具体的产品和服务之中得以体现。这正是我们在强调企业文化建设时,同时强调产品文化的原因之所在。

二、未来企业竞争更是文化竞争

10年前,烧鹅仔在北京方庄首开中国式快餐连锁服务,它既有中国传统的美味,又能适应现代人快节奏的生活。这种营销理念在当时是超前的。与此同时,在方庄还诞生了一家麦当劳,同烧鹅仔一样,引得八方来客,叫好声不绝于耳。此后,烧鹅仔分店曾达到近百家,与麦当劳共存共荣。

10年后的今天,若想再到烤鹅仔处一饱口福之时,却发现“此地空余黄鹤楼”,烧鹅仔早已倒闭。但麦当劳一如十年前,红红火火,人流不息。有好事者询问麦当劳方庄店经理原因,他回答:“麦当劳出售的是企业文化”。

当今世界上经济与文化融为一体的发展趋势非常明显。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往往与企业文化密切结合,不可分割。企业在市场激烈的竞争中,文化的含量、附加值越来越高。我们正处于知识经济的时代,对文化领先和知识创新更加注重。

中国加入WTO后,越来越多的外国企业必将进入中国这一庞大市场,高举“文化竞争”的旗帜圈地圈钱,文化竞争将成为未来国内企业与外资企业进行“商战”的主旋律。企业的竞争将更快进入商业文化竞争时代,国家之间的竞争带有更明显的文化竞争色彩,更多的类似于烧鹅仔和麦当劳的故事即将上演。事实上,这样的战斗在麦当劳、阿迪达斯、耐克等国外名牌进入中国后就已打响。外国企业在登岸之时,必将带着各自企业的文化理念和经营管理方式,在中国市场攻城掠寨。在未来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忍气吞声绝不是办法。我们需要发掘自身文化、发展自身文化的价值,并创造性地将它融入企业的产品设计当中,这需要我们自身加倍努力与探索。

现代企业需要现代的企业文化。对企业文化内涵的研究,不断提高文化的附加力,是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的重要内容。那么中国在加入WTO后,中国企业将如何应对这种文化的看似无形却有形的竞争呢?国内制造型企业还沉湎于“价廉物美是一个永远的胜律”,没有认识到“产品文化”的价值。企业家将如何从企业文化的层面来更新各自的产品管理理念、产品文化呢?在产品或服务层面值得我们思考:这一层面上的文化营销就是推出能提高人类生活质量、推动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发展的产品或服务,并能引导一种新的、健康的消费观念和消费方式。

三、厂家不仅是卖产品,更是卖文化

今天的消费者,购买产品已不单单只是为了使用,同时对其是否符合自己的审美情趣也很看重,特别是年轻消费者,对产品怡情诉求更为强烈。因此,企业在文化创牌努力中,有意识地将符合消费者怡情诉求,象征人们特有的审美情感,体现现代人的价值观,顺应大多数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导向的文化内涵融入自己产品,就可以产品为载体,向品牌投入文化,在满足消费者怡情的心理诉求的同时,取得他们对产品文化的价值认同,实现自己附着于产品的文化识别。产品符合了这样的人文需求,就能以其独特的人文含量在情感上打动消费者,使其因怡情需求而积极购买你的产品,实现情感营销的高附加值销售方式。

生产产品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将它卖出去,在买方市场的今天产品的文化内涵也决定了产品的市场前景。有位资深的经济学家说过,“产品的一半是文化”,“文化也是商品”。当我们习惯于在大街小巷听“正宗牛肉丸”、“地道煎肉包”的吆喝声时,在一些经济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就是有人在卖产品文化赚钱了。美国有名的化妆品制造厂露华浓公司总裁C·雷布隆先生就以“口红不是化妆品,我们让美流行人间”的经营宗旨而取胜于市,闻名于世。

以研究购物心理而闻名的V·帕卡特,在其《隐藏的说服者》一书中这样写道:也许“生意人你不曾想过,如果卖的不是发油而是希望,如果卖的不是桔子而是新鲜的活力,那将会怎样?”不少企业的经营者在产品营销过程中仍沿袭着“黄婆卖瓜,自卖自夸”的老方式,侧重于产品本身的宣传,在文化韵味和服务方面的宣传不够而造成产品压库严重的现状,我们大有必要加强产品文化的宣传。尤其在市场推广广告策略的制定上善于将企业产品的核心价值进行提炼,赋予其特有的文化内涵。须知,当今许多购物者的消费心理日趋成熟,他们除了看中产品质量外,更看重的是企业形象和售后服务。“卖啥偏不吆喝啥”的高明之处,在于使顾客在潜移默化中认识你的企业形象的同时,进而对你的产品产生好感。我国的红豆服饰、娃哈哈食品等企业注重产品的文化宣传,并取得了可喜的成效。

四、设计以文化为底蕴

设计的核心是人,所有的设计其实都是围绕着人的需要展开的。设计承载了对人类精神和心灵慰藉的重任:年轻的消费者购买商品是为了张扬个性和焕发蓬勃的青春活力;年壮的消费者购买商品是为了填补青春已逝的失落和展示成熟与自我成就感;年老的消费者则怀者一股浓浓的怀旧感和饱经沧桑的平静感购买消费品。因此产品是反映物质功能及精神追求的各种文化要素的总和,是产品价值、使用价值和文化附加值的统一。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文化与企业、文化与经济的互动关系愈益密切,文化的力量愈益突出,这种文化色彩首先体现在企业的产品上。就是说,企业生产的产品决不仅仅具有某种使用价值,不仅仅是为了满足人们的某种物质生活需要,而且越来越多地考虑人们的精神生活需要,千方百计地为人们提供实用的、情感的、心理的等多方面的享受,越来越重视产品文化附加值的开发,努力把使用价值、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融为一体,突出产品中的人性化含量。

以人为核心进行外延,有什么样的需求,就会产生什么样的设计。人类最初的设计,正是针对人们最普通最基本的需要展开的。几千年来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地理环境沉淀了不同的文化。不同民族、不同时代的消费品蕴藏着的不同的审美情趣、审美理想、审美追求,表现出不同的民族性格、民族心理和人们对自我实现的不同追求。

设计需要创造。如果没有创造,世界将是一幅模样,但创造是有基础的,不同的地区有其地域环境、气候条件、经济情况、人文思想、民族习惯等等不同。表现在设计方面,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特色。比如法兰西民族,地处温带海洋性气候,良好的生活环境造就了法兰西民族追求美妙而浪漫的生活习惯,时尚成了这个迷人国度奉行的生活准则。时装、香水这些体现浪漫、时尚的载体成了这个民族的代名词,洛可可风的延存与装饰艺术运动的渲染形成了一种华丽、经典的法国浪漫风格;德意志民族则不同,气候干燥、多山的自然环境造就了严谨的德国人。因而,德国的设计体现出了严谨、重功能的品质,就连较为倾向艺术性的平面设计在这里也自由不起来。包豪斯是其代表,乌尔姆设计学院提出的设计就是科学技术,从而形成重功能、技术,缺乏艺术感的德国风格;与之相反,美利坚民族是个民族大融合,渴望自由的环境下造就了设计的幽默感与随意性。短暂的历史,自由的人性,使美国设计更具轻松、乐观的色彩;中华民族历史悠久,地大物博,人与人,人与物之间讲究和谐共处,因此在自我实现要求上表现得深沉含蓄又强烈突出,反映出一种深层次的文化内容。总之每个民族都有自我实现的愿望和追求,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包括产品设计)表现自己,借助有形的实体表达民族识别要求和寻求民族认同感。

社会文明的不断提高,使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意识到了设计的文化内涵问题,设计必须融入当地的文化进去才可能得到持续性的发展,特别是在中国这样一个地大物博、人口众多,处于东亚文化核心地位的国度里,更是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设计的文化内涵并不是对传统中国文化的肤浅理解即“形”的简单套用和照搬,而是要将传统中国文化的精髓即“神”融入进去。香港的著名设计师靳埭强的成功,就是因为他懂得如何将浸五千年的中国文化如中国水墨文化、儒家文化之精髓融入设计中。儒家的审美标准用一个字来概括,就是“和”。“和”体现包容性,包容性必然衍生多样性。而多样化也是造型与装饰在注重整体效果之下的多样性。把“和”的观念应用于造物工艺之上,就体现在形式与功能的协调结合与造型的多样性。古代工艺产品中讲究和谐,讲究节制,过分强调设计中的某一方面,必然会导致失“和”。这也就是为什么我国古代艺术家的造型审美趣味很少指向“五色”、“五音”、“五味”等炫人耳目之物,而更多指向“朴素”、“平淡”一类对象的根本原因所在。具体表现在艺术创作和欣赏中,就是“尚清”的审美追求。从这一层意义上来说,中国古代审美要求“内敛”,正是美善统一的自觉要求。“和”还体现在“天人合一”,表现在造物设计上就是体现“形式表达情感”的设计理念,对消费者来说购买的不仅仅是产品的使用功能,他们需要通过让人赏心悦目的形式购买包含其中的人文价值、精神关怀和自我意识。从人类文明发展史来看,明式家具实际上是中国传统文人士族文化物化的一种表现形式,它比较突出地体现了中国传统文人士族文化的特点和内涵。因此,明式家具无论是在造型上、材料上、装饰上、工艺上都体现出传统文人文化的特有的追求:自然而空灵,高雅而委婉,超逸而含蓄的韵味,透射出一股浓郁的书卷气。中国提倡谦和好礼,廉正端庄的行为准则,在造型上,明式家具造型浑厚冼练,线条流畅,比例适中,稳重大方。从某种意义上说,用明式椅歇息,或许不是最佳方式,但它在仪式、社交、伦理上,却甚于休憩的功能,明式椅对于使用者而言,似乎更在乎于一种文化上的慰藉。

设计是一种把人们的思想赋予形态的工作,设计就是将所有的人造物赋予美好的目的并加以实现,优秀的设计是真善美的体现。设计从过去对功能的满足进一步上升到了对人的精神关怀,这是在设计中融入文化,增加产品的文化附加值的根本所在,这也是设计师的责任。

五、产品设计中的文化意蕴

企业的文化是市场给与的,严格的说是消费者所给与的——一种企业在消费者心目中所建立起来的形象。企业形象建立靠的是企业自身的产品,而不是空洞的口号或其它——因为可以支持企业生存的是有市场的产品。企业所有的一切活动,必然要围绕自身产品来展开,来强化既定的发展策略与形象。产品是企业的文化符号和承载体,是企业文化的化身。人们是通过消费产品来认识企业的,而不是相反。因此,通过产品,人们可以认识企业及其文化内涵。

1、产品形象

产品形象是通过产品表现出来的、在消费者心目中形成的关于产品及其企业的印象和情感。

产品形象是由多个要素构成的集合体。比如有形的物体、服务等和无形的感受。

产品形象是产品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影响和情感。

产品形象是企业综合素质的反映。

2、产品反映企业文化

产品反映企业文化。一般来说,产品是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反映企业文化的:

a、产品反映了企业的价值观和理念;

b、产品反映出一个民族国家的文化传统;

c、产品的变化折射出时代的变化以及企业变化发展、文化的演进;

企业形象在开始时是靠规划的,但在企业中可以执行企业战略到具体形象——产品——上,工业设计是责无旁贷的一个关键环节,它的设计方向、风格是否和企业整体战略保持以一致,对企业文化建设将起到决定性作用。产品通过外观线型塑造、细节刻画、色调品位等元素的共性化处理,在市场与消费者心目中建立起的风格统一、特色鲜明的产品形象和产品个性。也就必然成为企业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形象代言者。

现代工业设计产品通过整合策略性设计方法实现企业的设计形象(DI),并通过DI系统的实施面向市场推出产品形象(PI),使得企业产品具有家族性、延续性、共生性以及整体个性。所传达的是透过“风格”表露出企业深层文化底蕴和产品发展趋向,是企业文化最重要的核心,它的作用是超越CI(企业形象策划)的,是CI所无法比拟的。

3.产品整体概念与产品设计

任何一种产品都必须具备核心层、有形产品层、附加层,从而构成产品整体概念。

核心层表达了产品的效用或服务;

有形产品层包括质量、样式、品牌、包装、特点等五大特征;

附加层即是产品设计者所能提供的附加服务和附加利益,而这正是我们要讨论的产品的设计。

4.产品设计是大势所趋

随着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生活方方面面重新设计。杨振宁预言,21世纪是一个设计的世纪,产品设计更是商家必争之地。

产品设计既是对人们生活需求的满足,同时又是在超前性地设计着人们的未来生活,所谓设计创造未来,设计不仅创造美的形态,更是创造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因此,这一项活动必然随着人们文化水准的提高而越来越重要。

5.产品文化设计的四大要素

产品设计对企业及其产品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这其中,关键是注意在产品中体现文化内涵。

文化情调对于绝大多数消费者来说,购买某种商品,往往要考虑商品的情调——那种能体现自己爱好、情趣、欣赏品味的感受。为此,产品的设计者应以情调为切入点。

文化功能产品设计者通过产品所表达出来的实用、审美功能。这是产品设计者的核心要素。因为这反映出商家及其产品的品位,同时也反映出使用者的价值取向、个性特征、身份地位以及文化认同的方向。

文化心理这就是要注重消费者的心理因素,切忌自以为是。

文化精神产品应体现出一个民族的精神和一个时代的精神,以及一个企业家的精神。

篇2

广告是付费的大众传播活动,其目的是传递信息,劝说消费者购买商品或接受服务,它的商业功利性是很明显的,但随着人们需求动机高层化和广告水平的不断提高,广告日益显示出艺术性与文化性的一面。英国著名广告人士乔恩·斯蒂尔说:“在现实社会中,确定一场广告活动是否成功的最可靠的迹象就是它对现行文化渗透的程度。”文化有很多种定义,英国的泰勒在1871年出版的《原始文化》一书中,第一次给文化下了定义:“文化,或文明,就其广泛的民族意义来说,是包括全部的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掌握和接受的任何其他的才能和习惯的复合体。”文化的核心是一定社会的传统、价值观、信仰、知识和技能等的总和,由于受众接受广告信息时要受到他们所在的文化语境的制约,文化对受众接受广告的心理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广告语作为广告作品的核心,在广告作品中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有丰富的文化意蕴,研究广告语的文化意蕴有助于广告取得较好的传播效果。我国很多广告体现出中华民族文化的意蕴和本民族喜闻乐见的文艺形式。我国广告语主要体现了以下三个方面的文化意蕴。

一、广告语体现了中国传统文艺特征。

我国传统文艺有诗歌、对联、成语、名句等形式,广告语利用这些文艺形式的文化意蕴和它们在民众心理的影响力,可以取得良好的传播效果。

中国是个有着诗文传统的国度,中国人对于诗歌有一种独特的喜爱。广告语中运用富有诗情画意的文字,往往能给人强烈的感染力,引起人们的共鸣。如一图书馆的广告语:“你轻轻地来,带来宁静;你悄悄地走,带走知识。”把图书馆的内涵艺术地传达出来,令人顿觉步入神圣的知识殿堂,自觉地保持安静与崇敬的心理,从而达到较好的劝服效果。广告语运用诗的形式,往往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De Beers 钻石广告的英语版是“A diamond is forever”,很平淡,到中国译为“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境界顿出,一下子增加了广告语的意境,富有诗情画意的美感,这也是中国传统文艺与中国汉字的魁力所在。

对联是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学形式,其特点是讲究对仗和平仄格律、短小精悍,易读易记,为大众所喜闻乐见。对联用之于广告,在我国极为普遍,古往今来,出现了不少脍炙人口的广告名联佳句。如一理发店的广告语:“进店来乌云秀士,出门去白面书生。”一乐器店广告语:“白雪阳春传雅曲,高山流水觅知音。”意尔康的广告语:“ 漫漫人生路,步步意尔康。”这些对联式广告语由于运用了对偶的手法,看起来整齐美观,对称均衡,读起来朗朗上口,节奏鲜明,而且饱含诗情画意,令人过目难忘。

中国人对于音韵和谐的句子情有独钟,广告人在广告语中常使用押韵,押韵是语句的末尾使用韵母相同或相近的字,这样使得广告语具有节奏感,读起来,朗朗上口,有一种音乐美感。押韵在我国广告语当中运用得相当广泛,如华娱台三剑客的广告语:“TV搜查令,人性的放大镜。”蒂花之秀的广告语:“蒂花之秀,青春好朋友。”喜之郎果冻的广告语:“水晶之恋,一生不变。” 伊利优酸乳的广告语:“青春滋味,自己体会。” 这些广告语由于押韵,迎合了国人喜爱音韵和谐的审美情趣,很受大众的欢迎,也便于传播与记忆。

中国是文明古国,文化资源非常丰富,可供利用的成语典故、佳作名句特别多,很多广告语活用这些成语典故、佳作名句。成语典故、佳作名句在民间流传极广,影响极大,广告语运用成语典故、佳作名句,就可以借它们的东风,迅速地传播开来,让人们牢牢记住。如丰田汽车的广告语:“车到山前必有路,有路必有丰田车。”活用中国谚语:“车到山前必有路,船到桥头自然直。”只是将后一句变换一下,突出了丰田车的无所不在,遍布世界各地,传达了丰田车质量好、销量大的广告信息,此广告语利用了中国喜闻乐见的名句,让很多中国人记住了这一广告语。较多广告语运用了仿拟的修辞手法活用成语典故、佳作名句,这种手法是在已有词语的比照下,更换词语中的某个词或语素,临时仿造新词语的修辞技巧。如六神花露水的广告语:“六神有主。”“六神无主”本是成语,广告语将“无”改成了“有”字,形成语义反差,强调该产品能解除人们的烦恼,增加人们生活的欢乐与自信,同时也有一种幽默风趣的效果。这样的广告语比较多,如一抽油烟机的广告语:“专食人间烟火。”胆舒胶囊的广告语:“大石化小,小石化了。”《南方日报》一广告语:“春江水暖你先知。”这些广告语由于运用了仿拟手法,给人一种诙谐感,使人在笑意中记住了广告信息。

二、广告语体现了中国人的价值观

广告语要打动消费者的心,就要遵从消费者接受心理,而接受心理往往与消费者所处的文化环境有关,尤其与价值观相关。有的广告语能为社会接受,并随之流行,就是因为它们与文化相融,体现了中国人的价值观。中国人重视家庭伦理、尊老爱幼、讲究人情礼节、祈福吉祥。很多广告语由于蕴含了这些价值观而受国人的认同与喜爱。如孔府家酒的广告语:“孔府家酒,叫人想家。”简单朴实的语言,蕴含了多少积淀于国人心中的思乡恋家的情感,打动了无数中国人的心,其成功之处就在于营造了中国传统的文化氛围,把酒与思家之情联系起来,让人感到家的温暖。再如脑白金的广告语:“今年过节不收礼,收礼只收脑白金。”这一广告语从语言角度并不怎么优美,但它的广告效果很好,就是因为它切中了中国人讲究礼节的心理,把送礼与脑白金等同起来,成为一种送礼的时尚。有的广告语利用中国重人情的心理而获得好的效果,如麦斯威尔咖啡在中国的广告语:“好东西要和好朋友分享。”好迪公司的广告语:“大家好才是真的好。”大宝化妆品的广告语:“朋友记心间,大宝天天见。”这些广告语传达了美好的人情关系,措辞亲切、自然,因而广为传颂。

从一些国外广告语到中国来的变化就能更好理解广告语所体现的价值观。法国干邑人头马酒,在欧美国家用的广告语是:“干邑艺术,似火浓情。” 把酒比作情火般浓烈,这样火辣辣的语句符合西方人情感的特点。到了中国用的广告语则是:“人头马一开,好事自然来。”语句朴素动人,符合中国人好吉祥的心理,体现了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特征,获得中国人的喜爱,广告语取得了好的效果。

三、广告语参与了流行文化的传播与创造

广告是先导产业,是时尚的催化剂,广告在商品信息传播过程中,也传播着一种文化,倡导着一种生活方式,它说服人们接受新的价值观、新的生活方式,它驱动着人们去尝试一种新的生活。广告艺术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它是一种商业文化,一种大众文化,其中的广告语不仅体现了对传统文化的遵从,而且参与了流行文化的传播与创造。广告语往往运用流行语,甚至创造流行语,传播一种新的价值观、思想感情,起到引领时尚的作用。

广告语往往紧跟时尚,敏锐地反映出商品市场的新动向和社会流行的文化心理,很多广告语喜欢运用新词新句,把握流行的价值观念、思想感情,传播一种时尚的价值观念。广告语如能反映大众的心声,那它就能广为传颂,成为具有文化意义的社会流行语。如香港铁达时手表的广告语:“不在乎天长地久,只在乎曾经拥有。”这一广告语不只是传播商品信息,而且传播一种流行的价值观,成为一种流行的文化现象,这一广告没有在内地,但也流传到内地,影响了年轻一代的爱情观,成为一些年轻人的口头禅,当然也成为一些朝三暮四者分手的借口。内地也有很多广告语试图制造流行语,如动感地带的广告语:“我的地盘听我的。”伊利巧乐兹雪糕的广告语:“喜欢你,没道理。” 伊利优酸乳的广告语:“我要我的滋味。”蒙牛酸酸乳的广告语:“酸酸甜甜我作主。”达芙妮的广告语:“喜欢自己,表现到底。”安踏的广告语:“我选择,我喜欢。”威丝曼的广告语:“我自信,我时尚,我穿威丝曼。”361°的广告语:“勇敢做自己。”这些广告语满足了人们追求个性、追求时尚、张扬自我的心理,很能获得人们尤其是年轻人的喜爱和认同。

总之,中国许多广告语体现了中国文艺特征和价值观,同时也参与了流行文化的创造,富有丰富的文化意蕴,这些广告语反映了中国人的文化心理特征,易为人们所认同和记忆,取得良好的传播效果。

篇3

当代中国文坛有一类“余秋雨现象”,不难理解,即是一种创作现象,这种独特景观在文坛是一枝独秀的。对历史文化的反思所形成的文化意蕴是鲜明的,是具有独特审美视角的,这个文化意蕴的创造是一个大的突破,引领了一代学者散文的新文风。“余秋雨现象 ”受到文学界广泛关注就是因为其新的架构和手法,而许多围绕余秋雨散文的评论文章如雨后春笋般滋长,能够有如此之大的学者在长时间内如此关注余秋雨散文,不论是褒或贬,这对于一个作家,一个作品,对散文研究来说都是幸事,在繁多的评论中,本文试图从余 秋雨散文的文化意蕴与创作风格入手,对已有评论加以概括梳理,进行全面的考察分析,发现余秋雨散文的价值,更好地了解这两方面的研究现状。

一、对余秋雨散文文化意蕴的探讨

余秋雨散文中,贯穿始终的一个鲜明的主旨是文化,这个主旨决定了研究者的目光着重放在对散文的文化意蕴的研究上,论者们研究的主要方面有 :华夏历史文化、对历史文化的反思和对民族未来的关注以及对人格的健全重铸。

余秋雨本人认为,文明是克服了愚昧和野蛮之后达到的境界,是对前者的摆脱,历史发展的每个阶段都在重复上演这个过程,总体的人类大发展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今天,我们还是在于愚昧和野蛮作斗争,从来没有停止过,所以文明有多么珍贵就可想而知了。 给岁月以文明,而不是给文明以岁月,文化需要公开,文化需要透明,文化需要传播,文化需要共享,文化需要化解,文化需要沟通,文化要发挥自己真正的作用,就要能够克服障碍,只要能够跨越障碍的文化才能够像生命一样延续下去,才能够形成文明,余秋雨散文 是通过深深思考后形成的喟叹,是对文化的尊重,对文明的向往,期待和呼喊。

品味余秋雨散文的时候,很容易就能感受到散文字里行间透露出的对文化的反思和忧患意识,这种强烈的忧患意识是余秋雨散文的精神特质,余秋雨先生具有文人使命感和忧患意识,并鲜明地体现在文章当中,余秋雨先生在面对民族文化在多元冲击时的这种时代使 命感和忧患意识更为明显,对文化的反思是文章的一大值得探讨的主题,文化的产生发展创新都需要进行反思,民族文化更是如此,只有不断反思进步的民族,才能继续生存繁衍。

二、关于余秋雨散文创作风格的研究

余秋雨散文在创作风格上有很大的改变,和以往的散文文体不同,余秋雨散文主要有以下四点的改变 :对传统散文的突破、语言特色、结构模式和表现手法,这些方面上加以体现对传统散文风格的创新。

首先,从对传统散文的突破来看,余秋雨的散文博大精深、气势宏伟,不缺细节描写和大场景描绘,但是其中对于历史的探寻并不少,访古寻古是他散文的命脉,对古文化的深刻思考是余秋雨散文的一大主题,短小精悍的文章中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巨大的思想 力度,其中也有对现实的赞叹,但更多的是对历史文化的反思喟叹。

其次,从语言特色来看,余秋雨散文中的语言总是能让人眼前一亮,有时一些沉重的历史往事经过他的描写也能变得轻松明了,余秋雨散文抛弃了繁杂的语句,多余的赘言,有些许随心所欲的流露反倒给文章增色,语言简练并且和情感完好结合,书写轻松自如,展 现了特有的奇妙智慧。

再次,从散文的结构模式上看,有些论者也持着否定态度,有些散文的结构过于僵化,与散文的自由精神不相符,与散文创作的大趋势背道而驰,有时行文的直抒胸臆会使情感表达过于夸张,篇幅结构上也有雷同现象,这些都是散文结构需要继续深入研究的地方。

最后,在表现手法上,余秋雨散文表现出明显的戏剧性,在修辞手法的熟练运用使情感表达激烈直率,很多表现力强的修辞如排比可以增加文章气势,余秋雨散文中加入的一些戏剧元素使的散文在表现手法上别具一格,形成了独特的戏剧化风格。

三、结论

余秋雨在散文上的成就是伟大的,他为散文领域提供了新的写作思路和创造风格,他的散文是理性思维与诗性想象有机结合的,是沉重严谨与激情肆意相融合后表现出来的大散文风范,散文亮点颇多,在散文中对文体的突破,独特的表现手法和美学风格,对于历史 文化的反思,对健全人格的呼唤,对文化的忧患意识,都强烈地通过字眼传达出来,在当下给了读者更多的思考和启发。

参考文献

篇4

因为,未来的企业竞争将是文化的竞争。

关键词:企业文化 产品文化 产品形象

一、产品、产品文化、企业文化

什么叫产品?狭义的理解,只是工厂生产出的实物,如食品、服装等。广义的产品概念,包括有形的和无形的,凡是提供给市场的、消费者认为可以用价值来衡量的,或使用后能满足消费者某种需求、某种欲望的一切,都可称之为产品,例如服务、咨询也是产品。

所谓产品文化,是以企业生产的产品为载体,反映企业物质及精神追求的各种文化要素的总和,是产品价值、使用价值和文化附加值的统一。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文化与企业、文化与经济的互动关系愈益密切,文化的力量愈益突出,这种文化色彩首先体现在企业的产品上。就是说,企业生产的产品决不仅仅具有某种使用价值,不仅仅是为了满足人们的某种物质生活需要,而且越来越多地考虑人们的精神生活需要,千方百计地为人们提供实用的、情感的、心理的等多方面的享受,越来越重视产品文化附加值的开发,努力把使用价值、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融为一体,突出产品中的人性化含量。换言之,企业产品不仅是技术和工具的产物,而且是员工崇高理想和自觉奉献精神的结晶;不仅凝结着一般的抽象的人类劳动,而且凝聚着职工无限的创造力,是企业员工群体特定的价值观、思维模式和心理的、知识的、能力的综合素质的体现。说到底,产品深深地打着企业文化的烙印,二者相融相合。

一定的产品文化与它所处的社会文化背景是紧密联系的,也与生产或提供它的企业文化密不可分。产品文化是社会文化与企业文化共同作用的产物,在社会文化背景相对稳定的情况下,产品文化更多地体现的是企业文化的内容。产品文化是直接作用于社会广大的消费者,消费者更多地是从产品或服务的消费中来体现企业文化的。对其企业的认同和对企业文化的认同,是通过接受其产品与蕴涵在其服务中的产品文化来实现的。

产品文化与企业文化紧密联系。产品或服务是企业生产的成果,任何一种产品和服务都是在企业中生产和形成,既受到一定的企业文化的制约,又凝聚了生产它的企业文化因素。因此,产品文化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企业文化的一种体现。

换句话说,企业的精神、风格和价值标准将在企业所提供的具体的产品和服务之中得以体现。这正是我们在强调企业文化建设时,同时强调产品文化的原因之所在。

二、未来企业竞争更是文化竞争

10年前,烧鹅仔在北京方庄首开中国式快餐连锁服务,它既有中国传统的美味,又能适应现代人快节奏的生活。这种营销理念在当时是超前的。与此同时,在方庄还诞生了一家麦当劳,同烧鹅仔一样,引得八方来客,叫好声不绝于耳。此后,烧鹅仔分店曾达到近百家,与麦当劳共存共荣。

10年后的今天,若想再到烤鹅仔处一饱口福之时,却发现“此地空余黄鹤楼”,烧鹅仔早已倒闭。但麦当劳一如十年前,红红火火,人流不息。有好事者询问麦当劳方庄店经理原因,他回答:“麦当劳出售的是企业文化”。

当今世界上经济与文化融为一体的发展趋势非常明显。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往往与企业文化密切结合,不可分割。企业在市场激烈的竞争中,文化的含量、附加值越来越高。我们正处于知识经济的时代,对文化领先和知识创新更加注重。

中国加入WTO后,越来越多的外国企业必将进入中国这一庞大市场,高举“文化竞争”的旗帜圈地圈钱,文化竞争将成为未来国内企业与外资企业进行“商战”的主旋律。企业的竞争将更快进入商业文化竞争时代,国家之间的竞争带有更明显的文化竞争色彩,更多的类似于烧鹅仔和麦当劳的故事即将上演。事实上,这样的战斗在麦当劳、阿迪达斯、耐克等国外名牌进入中国后就已打响。外国企业在登岸之时,必将带着各自企业的文化理念和经营管理方式,在中国市场攻城掠寨。在未来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忍气吞声绝不是办法。我们需要发掘自身文化、发展自身文化的价值,并创造性地将它融入企业的产品设计当中,这需要我们自身加倍努力与探索。

现代企业需要现代的企业文化。对企业文化内涵的研究,不断提高文化的附加力,是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的重要内容。那么中国在加入WTO后,中国企业将如何应对这种文化的看似无形却有形的竞争呢?国内制造型企业还沉湎于“价廉物美是一个永远的胜律”,没有认识到“产品文化”的价值。企业家将如何从企业文化的层面来更新各自的产品管理理念、产品文化呢?在产品或服务层面值得我们思考: 这一层面上的文化营销就是推出能提高人类生活质量、推动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发展的产品或服务,并能引导一种新的、健康的消费观念和消费方式。

三、厂家不仅是卖产品,更是卖文化 dolcn.com

今天的消费者,购买产品已不单单只是为了使用,同时对其是否符合自己的审美情趣也很看重,特别是年轻消费者,对产品怡情诉求更为强烈。因此,企业在文化创牌努力中,有意识地将符合消费者怡情诉求,象征人们特有的审美情感,体现现代人的价值观,顺应大多数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导向的文化内涵融入自己产品,就可以产品为载体,向品牌投入文化,在满足消费者怡情的心理诉求的同时,取得他们对产品文化的价值认同,实现自己附着于产品的文化识别。产品符合了这样的人文需求,就能以其独特的人文含量在情感上打动消费者,使其因怡情需求而积极购买你的产品,实现情感营销的高附加值销售方式。

生产产品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将它卖出去,在买方市场的今天产品的文化内涵也决定了产品的市场前景。有位资深的经济学家说过,“产品的一半是文化”,“文化也是商品”。当我们习惯于在大街小巷听“正宗牛肉丸”、“地道煎肉包”的吆喝声时,在一些经济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就是有人在卖产品文化赚钱了。美国有名的化妆品制造厂露华浓公司总裁C·雷布隆先生就以“口红不是化妆品,我们让美流行人间”的经营宗旨而取胜于市,闻名于世。

以研究购物心理而闻名的V·帕卡特,在其《隐藏的说服者》一书中这样写道:也许“生意人你不曾想过,如果卖的不是发油而是希望,如果卖的不是桔子而是新鲜的活力,那将会怎样?”不少企业的经营者在产品营销过程中仍沿袭着“黄婆卖瓜,自卖自夸”的老方式,侧重于产品本身的宣传,在文化韵味和服务方面的宣传不够而造成产品压库严重的现状,我们大有必要加强产品文化的宣传。尤其在市场推广广告策略的制定上善于将企业产品的核心价值进行提炼,赋予其特有的文化内涵。须知,当今许多购物者的消费心理日趋成熟,他们除了看中产品质量外,更看重的是企业形象和售后服务。“卖啥偏不吆喝啥”的高明之处,在于使顾客在潜移默化中认识你的企业形象的同时,进而对你的产品产生好感。我国的红豆服饰、娃哈哈食品等企业注重产品的文化宣传,并取得了可喜的成效。

四、设计以文化为底蕴

设计的核心是人,所有的设计其实都是围绕着人的需要展开的。设计承载了对人类精神和心灵慰藉的重任:年轻的消费者购买商品是为了张扬个性和焕发蓬勃的青春活力;年壮的消费者购买商品是为了填补青春已逝的失落和展示成熟与自我成就感;年老的消费者则怀者一股浓浓的怀旧感和饱经沧桑的平静感购买消费品。因此产品是反映物质功能及精神追求的各种文化要素的总和,是产品价值、使用价值和文化附加值的统一。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文化与企业、文化与经济的互动关系愈益密切,文化的力量愈益突出,这种文化色彩首先体现在企业的产品上。就是说,企业生产的产品决不仅仅具有某种使用价值,不仅仅是为了满足人们的某种物质生活需要,而且越来越多地考虑人们的精神生活需要,千方百计地为人们提供实用的、情感的、心理的等多方面的享受,越来越重视产品文化附加值的开发,努力把使用价值、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融为一体,突出产品中的人性化含量。

以人为核心进行外延,有什么样的需求,就会产生什么样的设计。人类最初的设计,正是针对人们最普通最基本的需要展开的。几千年来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地理环境沉淀了不同的文化。不同民族、不同时代的消费品蕴藏着的不同的审美情趣、审美理想、审美追求,表现出不同的民族性格、民族心理和人们对自我实现的不同追求。

dolcn.com

设计需要创造。如果没有创造,世界将是一幅模样,但创造是有基础的,不同的地区有其地域环境、气候条件、经济情况、人文思想、民族习惯等等不同。表现在设计方面,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特色。比如法兰西民族,地处温带海洋性气候,良好的生活环境造就了法兰西民族追求美妙而浪漫的生活习惯,时尚成了这个迷人国度奉行的生活准则。时装、香水这些体现浪漫、时尚的载体成了这个民族的代名词,洛可可风的延存与装饰艺术运动的渲染形成了一种华丽、经典的法国浪漫风格;德意志民族则不同,气候干燥、多山的自然环境造就了严谨的德国人。因而,德国的设计体现出了严谨、重功能的品质,就连较为倾向艺术性的平面设计在这里也自由不起来。包豪斯是其代表,乌尔姆设计学院提出的设计就是科学技术,从而形成重功能、技术,缺乏艺术感的德国风格;与之相反,美利坚民族是个民族大融合,渴望自由的环境下造就了设计的幽默感与随意性。短暂的历史,自由的人性,使美国设计更具轻松、乐观的色彩;中华民族历史悠久,地大物博,人与人,人与物之间讲究和谐共处,因此在自我实现要求上表现得深沉含蓄又强烈突出,反映出一种深层次的文化内容。总之每个民族都有自我实现的愿望和追求,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包括产品设计)表现自己,借助有形的实体表达民族识别要求和寻求民族认同感。

社会文明的不断提高,使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意识到了设计的文化内涵问题,设计必须融入当地的文化进去才可能得到持续性的发展,特别是在中国这样一个地大物博、人口众多,处于东亚文化核心地位的国度里,更是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设计的文化内涵并不是对传统中国文化的肤浅理解即“形”的简单套用和照搬,而是要将传统中国文化的精髓即“神” 融入进去。香港的著名设计师靳埭强的成功,就是因为他懂得如何将浸五千年的中国文化如中国水墨文化、儒家文化之精髓融入设计中。儒家的审美标准用一个字来概括,就是“和”。“和”体现包容性,包容性必然衍生多样性。而多样化也是造型与装饰在注重整体效果之下的多样性。把“和”的观念应用于造物工艺之上,就体现在形式与功能的协调结合与造型的多样性。古代工艺产品中讲究和谐,讲究节制,过分强调设计中的某一方面,必然会导致失“和”。这也就是为什么我国古代艺术家的造型审美趣味很少指向“五色”、“五音”、“五味”等炫人耳目之物,而更多指向“朴素”、“平淡”一类对象的根本原因所在。具体表现在艺术创作和欣赏中,就是“尚清”的审美追求。从这一层意义上来说,中国古代审美要求“内敛”,正是美善统一的自觉要求。“和”还体现在“天人合一”,表现在造物设计上就是体现“形式表达情感”的设计理念,对消费者来说购买的不仅仅是产品的使用功能,他们需要通过让人赏心悦目的形式购买包含其中的人文价值、精神关怀和自我意识。从人类文明发展史来看,明式家具实际上是中国传统文人士族文化物化的一种表现形式,它比较突出地体现了中国传统文人士族文化的特点和内涵。因此,明式家具无论是在造型上、材料上、装饰上、工艺上都体现出传统文人文化的特有的追求:自然而空灵,高雅而委婉,超逸而含蓄的韵味,透射出一股浓郁的书卷气。中国提倡谦和好礼,廉正端庄的行为准则,在造型上,明式家具造型浑厚冼练,线条流畅,比例适中,稳重大方。从某种意义上说,用明式椅歇息,或许不是最佳方式,但它在仪式、社交、伦理上,却甚于休憩的功能,明式椅对于使用者而言,似乎更在乎于一种文化上的慰藉。 转贴于

设计是一种把人们的思想赋予形态的工作,设计就是将所有的人造物赋予美好的目的并加以实现,优秀的设计是真善美的体现。设计从过去对功能的满足进一步上升到了对人的精神关怀,这是在设计中融入文化,增加产品的文化附加值的根本所在,这也是设计师的责任。

五、产品设计中的文化意蕴

企业的文化是市场给与的,严格的说是消费者所给与的——一种企业在消费者心目中所建立起来的形象。企业形象建立靠的是企业自身的产品,而不是空洞的口号或其它——因为可以支持企业生存的是有市场的产品。企业所有的一切活动,必然要围绕自身产品来展开,来强化既定的发展策略与形象。产品是企业的文化符号和承载体,是企业文化的化身。人们是通过消费产品来认识企业的,而不是相反。因此,通过产品,人们可以认识企业及其文化内涵。

1、产品形象

产品形象是通过产品表现出来的、在消费者心目中形成的关于产品及其企业的印象和情感。

产品形象是由多个要素构成的集合体。比如有形的物体、服务等和无形的感受。

产品形象是产品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影响和情感。

产品形象是企业综合素质的反映。

2、产品反映企业文化 dolcn.com

产品反映企业文化。一般来说,产品是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反映企业文化的:

a、产品反映了企业的价值观和理念;

b、产品反映出一个民族国家的文化传统;

c、产品的变化折射出时代的变化以及企业变化发展、文化的演进;

企业形象在开始时是靠规划的,但在企业中可以执行企业战略到具体形象——产品——上,工业设计是责无旁贷的一个关键环节,它的设计方向、风格是否和企业整体战略保持以一致,对企业文化建设将起到决定性作用。产品通过外观线型塑造、细节刻画、色调品位等元素的共性化处理,在市场与消费者心目中建立起的风格统一、特色鲜明的产品形象和产品个性。也就必然成为企业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形象代言者。

现代工业设计产品通过整合策略性设计方法实现企业的设计形象(DI),并通过DI系统的实施面向市场推出产品形象(PI),使得企业产品具有家族性、延续性、共生性以及整体个性。所传达的是透过“风格”表露出企业深层文化底蕴和产品发展趋向,是企业文化最重要的核心,它的作用是超越CI(企业形象策划)的,是 CI所无法比拟的。

3.产品整体概念与产品设计

任何一种产品都必须具备核心层、有形产品层、附加层,从而构成产品整体概念。

核心层表达了产品的效用或服务;

有形产品层包括质量、样式、品牌、包装、特点等五大特征;

附加层即是产品设计者所能提供的附加服务和附加利益,而这正是我们要讨论的产品的设计。

4.产品设计是大势所趋

随着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生活方方面面重新设计。杨振宁预言,21世纪是一个设计的世纪,产品设计更是商家必争之地。

产品设计既是对人们生活需求的满足,同时又是在超前性地设计着人们的未来生活,所谓设计创造未来,设计不仅创造美的形态,更是创造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因此,这一项活动必然随着人们文化水准的提高而越来越重要。

5.产品文化设计的四大要素

产品设计对企业及其产品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这其中,关键是注意在产品中体现文化内涵。

文化情调 对于绝大多数消费者来说,购买某种商品,往往要考虑商品的情调——那种能体现自己爱好、情趣、欣赏品味的感受。为此,产品的设计者应以情调为切入点。

文化功能 产品设计者通过产品所表达出来的实用、审美功能。这是产品设计者的核心要素。因为这反映出商家及其产品的品位,同时也反映出使用者的价值取向、个性特征、身份地位以及文化认同的方向。

文化心理 这就是要注重消费者的心理因素,切忌自以为是。 转贴于

文化精神 产品应体现出一个民族的精神和一个时代的精神,以及一个企业家的精神。

六、 结论

篇5

关键词:中国油画 精神潜质 文化意蕴 西洋油画

中图分类号:J20 文献标识码:A

中西油画创作具有不同的思想内涵以及精神容量。为了更好地厘清其油画创作的文化意蕴,首先有必要从历时性的角度予以阐释。油画创作往往有狭义和广义之别:狭义油画指15世纪到19世纪的西方古典油画,除画种涵义外,还代表着与西方“再现自然思想”相统一的古典文化内涵;而广义油画是只有区分媒介意义的画种。一方面,西方艺术流派和艺术思潮的繁荣,消解了狭义油画在西方的中心地位;另一方面,20世纪中国油画经历了世纪初引进西欧和日本技法、世纪中期学习苏联技术、世纪末借鉴西方现代艺术技术的过程,正从“狭义油画”走向“广义油画”创作。正因为如此,中国油画拥有巨大开放性,也正在日益消解油画的西方中心地位。接下来笔者重点从3个方面来探讨中西油画的精神潜质以及文化内涵。

一 中国油画的精神质素

伟大的艺术家无一不是文化底蕴极为深厚的大文化人,如中国油画作家李曼峰、徐悲鸿、林凤眠,直至当代吴冠中等老一辈画家。“20世纪最伟大的画家”巴尔蒂斯对后来者华裔法国画家赵无极的油画作品评说道:“赵无极的作品中,我只喜欢那些较好反映中国情调的水墨作品。”吴冠中先生的作品能够与伦勃朗的素描同时展出,也是因为其作品的民族性内涵。吴冠中先生的“风筝不断线”的道理,是很值得体味的。油画创作决非仅仅以油画工具材料来临摹中国画,而是能够深刻反映出民族文化内涵的思想之作,而上述杰出的画家的最大特点,就是内蕴着独特的文化审美与民族特色。

特殊的地域环境、社会环境、民族审美习惯,决定了中国艺术家的职责。中国油画哲学思想基础深厚,作品内涵丰富,博大精深,早已为西方所瞩目。凡高、塞尚、巴尔蒂斯等更是对中国绘画推崇至极。梵高认为:“中国艺术是世界上最优秀的艺术。”中国绘画高明之处在于不拘泥于事物表面现象,而是力图表现物象背后的东西。中国油画是中国意象美学观于油画中的体现,画中物象之形隐显转换于抽象的意味中,实态与虚形的交融互生等无不体现中国传统意象美学思维在油画中的运用和发展。在融合发展中凝聚着画家的写意性民族情结,使其与中国画家和审美大众有着更多的共同语言。

特别是在当下的国际交流以及融合的背景下,中国油画有了重大的转折,开始了现实主义艺术向现代艺术的转变,它是更广阔的现实更深层的历史层面和文化层面的开拓,在艺术手法上更多地借鉴模仿了西方19世纪、20世纪的艺术。陈丹青的《西藏组画》、罗中立的《父亲》就是这个时期的代表作品。前者借鉴、模仿伦勃朗、柯罗和米勒的质朴情感和手法,描绘生活和环境的强烈平民意识,一方面使生活原始的真实性得以实现,另一方面也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流行了几十年的苏式情节性绘画的样式规范;后者《父亲》的大尺寸和构图描绘脸部的独特表现形式,也无疑是受美国照相写实主义的启发,但又不是完全照搬照相主义样式的机械制作,而是按照油画的基本手法,在其艺术手法上更多地继承了现实主义的绘画传统,表现了一个具有深刻意义的主题。

二 西方油画的思想内涵

如果说中国油画既体现出了自己的民族特色,又展现出了融入世界潮流的一面。那么,西方油画史则更是一个融合中予以创新的历程,从古典、浪漫、现实主义、印象派,以至现代艺术的异彩纷呈,都给我们提供了极为丰富的养料。由于民族的差异,西方人的思维方式、社会环境、民族文化传统与我们东方不同,西方画家们创作时也会自觉不自觉地受到本民族地域的或社会条件的规范和影响。而同样,任何优秀艺术作品都是与时代密切相关的,能够激发人的美好情感。艺术史在行进中,新的观念与时代合拍,变形是形的再创造与升华,变形同样源于生活感受,写实、古典也同样能传达文化的气息,如上种种,中西方艺术等同。

谈及油画创作,高更认为绘画的本质是某种独立于自然之外的东西,当成记忆中经验的一种综合。塞尚的画重视在事物表象下挖掘其简单形式,将眼见的散乱物象构成秩序化图像,不断地追求心目中永恒性的形体和坚实的构图。高更用色彩表现海岛居民的生活,弱化明暗变化与立体效果,以浓厚色调平涂和装饰性构图创造一种原始性氛围画面,给人以潜在生命的蠕动感,如他在《海边的两个塔希提妇女》中原始异国情调和强烈色块组合所形成的装饰性,单纯而强烈的色彩画法包含着画家强烈的主观情感。

而凡高的《向日葵》更是一幅带有强烈主观情感的作品,画家奔放如火焰般升腾的笔触,不仅表现出事物的本身,更多地宣泄着凡高对生命的体验。他对色彩及造型的种种描绘,就像向日葵中绚烂多彩的颜色表现出生命力的伟大。由此可见,后印象主义画家都确立了对新的绘画本质的信念。不可否认在后印象主义油画中,无论是塞尚追求的心目中永恒性的形体,还是高更和谐的色彩和线条,或是凡高奔放如火焰般升腾的笔触,均注入了画家的主观情感,是画家代表自然并到自然中寻找真理的人格追求。

从上面的论述也可以知道,西方油画是西方传统文化和西方社会环境的产物,其古典油画直接受古希腊、古罗马文化和希伯莱文化的影响,在其宗教精神、科学理性、人文主义、思辩哲学和资本主义观念的影响下,其艺术作品极其理性、严谨和准确。受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手工业文明直接引发,各种流派似乎呈现出一种反传统的面目,但仔细分析,并不难看出在貌似反叛的面目里,却保存着与古典艺术古代文化一脉相承的西方传统精神的内在逻辑和风采。

三 差异性与民族性的浑融――中西油画的出路

民族文化具有地域性、民族性和时代性,而不同的文化土壤以及宗教、美学背景盛开的艺术之花,必然其具有差异性。比如有人这样认为“油画一旦引入中国就自然成为中国文化中国艺术的构成之一,而任何一种民族的艺术无一例外都是特定民族文化心理的产物,是该民族在特定社会传统影响下对特定情感思想、心理的特定形式表现,从艺术内容到形式都应该与这种特定的环境氛围相适应,内容与形式两者也应当相和谐,其技法、思维、风格都应该与其存在其中的文化系统和谐有机地成为一体。”这种理论更强调了在模仿中自我意识主体性的确定。

西方油画传统为我们提供了很多范本,这种技法和材料的艺术表现形式,是人类艺术宝库中很有价值的部分。中国油画的发展不仅在于民族化的审美观念和旨趣,其发展的基础更是和我们对油画语汇掌握和发掘的多少有关,因为材料和技法是我们从事油画创作的第一个问题。如果缺少对西方传统油画美学价值的深入理解而只在视觉因素上进行模仿,就会使大多作品只是呈现出类似“工笔重彩式”的效果,而失去油画这一画种特有的意味,如果这样,那就没有必要画油画了。

绘画中的哲学、美学因素最终体现在图式与技法中,技法本身已体现了华夏民族的审美好尚。而中国文化精神注入油画的方式是很广泛的,它从中国美学、哲学、民俗等多个方面通过画家渗入作品。这不仅需要画家对“阴阳”、“意象”、“虚实”、“天人合一”等中国文化概念范畴进行全面深刻的理解与参悟,还要对油画传统进行全面了解,从材料、技法语言到内在意识都有所把握。我们常常将中国油画苍白、贫乏的面貌归结到技法的不成熟,这当然是正确的,但在技法背后,忽略了对材料技法在艺术语言上的深层次理解。中国不少油画家认识不到这一点,其最直接的后果是导致画家找不到属于自己的艺术语言。一个语言贫乏的人很难充分表现自己的思想,更谈不上推敲最恰当的词汇而使语言具有更深广的含义。贫乏不等于质朴,绘画中的质朴应是提升之后的返璞归真,而不是技穷和无能为力的代名词。中国油画要在世界艺术之林占有一席之地,须是移花接木式地吸收与发展,其文化根基是东方的,是深层的艺术审美性,而不是简单样式上的“民族化”。我们经常说,西方艺术多重客观,而东方多重主观,东方把主客物化为一当作最高境界,而西方多以人本为境界,西画的透视光影,都以科学为依据。西方的科学化和东方的人文化,在绘画上反映出的差异非常大。中国人崇尚技艺,但在技艺中所体现的是完美的精神境界。

西方的现代性也从另一个角度造就了人类灵魂的桎梏,艺术家渴求通过东方文明的启示获得再生,于是西方美术界主张在创作中领悟东方绘画的哲学思想,绘画从追求惟妙惟肖的照相式的功能变为后印象主义,并在其影响下产生了行行的现代主义油画。这种革命性突破除了照相术的冲击外,主要缘于西方哲人思维的转变和东方文明的启示。西方现代主义绘画注重精神和人文历史内涵,强调绘画应注重人内心感受的表现而不是写形,这一点与中国传统绘画具有观念上的同构性相通。西方油画表现性同中国艺术的写意性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与中国“似与不似”的意象造型和借物抒情、物我相观的写意观念有融合之缘。

从另一角度来看,中西方艺术在很多方面是有共通之处的。莫奈的晚期作品在形、色、笔上的意气,和黄宾虹的山水可说是毫无二致。西方的野兽派和表现派与中国的大写意都立足于民族和本土而发展,虽貌差千里,但在表达主观感受、摆脱客观物象的羁绊上却是一致的。他们不仅都是对形体的超越,而且是情感的流露、气韵的表达、意象的体现,凝结着本民族的精神特征。同样的道理,毕加索没有因为创建了“立体派”而固守在“立体”的圈子里,在他看来,采用什么画种和方法是根据艺术创造的需要而定的,他和所有真正的艺术家一样,不受任何画种和工具材料的限制。他虽身在西方艺术传统的土壤中,却又竭力吸收其他民族艺术的精华,并将它们融为一体,为己所用,幻化出自己独到的艺术语言。毕加索吸收非洲木雕造型都是从艺术精神上吸收,但没有改变其西方文化之根基,从而拓宽了西方绘画的视觉表现形式。中国的油画家更应该具有这样的民族文化自信心。

四 结语

总而言之,油画的审美风格必须以我们深厚的中华文化为基点,加以时代的文化体现、塑造自己的文化品牌。面对全球化的大潮,一旦艺术形式过于成熟完美而精神内涵空虚下来的时候,艺术就危险了。针对这样一种情况,我们就要有一个批判、吸收的态度,能怀疑敢怀疑,不要神化别人,再神圣的光环也敢摘掉。在包容性上要不拘一派,“以万化一,以一是万”。外来文化的强力冲击以及国内的形式缤纷都是情理之中的,正说明我们的艺术市场在丰富、在发展。民族意识、民族风格是自然而然的东西,不是可以任意添加的什么“佐料”。油画总归要渗入民族性,这几乎不是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但民族性的内涵具有稳定性和多义性。谁能够说出民族化的油画该是什么样子呢?每个画家只能按着他的艺术个性,以及他对西方油画和民族精神的理解去进行独特的运思和制作。另外,民族化也不应是简单地把既往民族艺术的某些特征固定下来让外来因素去适应,亦不应是简单地把外来因素简化、淡化以求得和传统艺术的相近似。它是外来形式、外来精神和中国人精神特质和欣赏习惯的一种自然而然的结合,其中既包含着外来因素对中国心理的适应,也包含着中国心理对外来因素的汲取。这种结合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一旦完成了交融与化一,形式方面的民族化也就自然出现了,并为人们所普遍接受。

参考文献:

[1] 刘纯:《关于油画的民族集团优势》,《画家》,1998年第9期。

篇6

2建筑文化遗产保护中点云的应用

建筑文化遗产负载着历史与文化信息,总是以各种形式各种载体体现在现实空间之中。建筑文化遗产不是永存的,随着岁月的变迁和外界环境的变化,建筑文化遗产会慢慢消逝。尤其是当前,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在发生急剧变化,特别是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使得原有的建筑遗存消失的速度大大加快,如果不能及时加以发掘和保护,则很可能在极短的时间内消逝。而给建筑文化遗产建立档案尤其是数字档案,无疑是保护工作的重要的一个前期环节。随着科技的进步,给建筑文化遗产建立数字档案的手段越来越多,越来越先进。点云作为一种新的测量技术,又被称作“实景复制”,是一种非常适合建筑文化遗产的技术手段。点云技术应用于建筑文化遗产保护有如下优势:首先,非接触的数据获取方式,在不触及文化遗产的条件下进行保护研究,从而减少保护干预中的不必要破坏,提高复原遗产古貌的准确性;其次,扫描速度快,获取数据的外业工作时间大大缩短,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了工作强度,减少了重复测量的次数,节省了人工;第三,三维激光扫描技术获取的数据精度高,减少了传统人工获取数据的偶然性误差;第四,改变了传统的数据采集方式,无需搭建脚手架,直接在地面获取完整数据,提高了工作安全性;第五,数据记录全面翔实,且展示成果多样。由于点云技术在建筑文化遗产保护方面具有上述独特的特性,因此自2000年以来,点云技术逐渐被应用到国内的一些建筑文化遗产的保护研究和实践之中。代表性的有麦积山石窟数字化技术应用研究、颐和园标志建筑———佛香阁精细测绘、中国古建筑精细测绘———晋祠圣母殿精细测绘、中国古建筑精细测绘———山西万荣稷王庙、山西平遥镇国寺天王殿与万佛殿精细测绘、北京先农坛太岁殿古建筑精细测绘、武当山南岩宫两仪殿精细测绘与三维建模技术研究、三维激光扫描测量建模技术研究及在故宫古建筑测绘中的应用(国家测绘局测绘科技进步一等奖)等。另外,长城、敦煌莫高窟、云冈石窟、龙门石窟、乐山大佛、佛光寺、普乐寺、宁波保国寺、开平碉楼等一批国内的历史建筑、石窟、寺庙等建筑文化遗产,都有了点云技术的运用[2~5]。

3点云的精度

作为基础数据,点云的质量直接影响后期处理的成果的精度。点云的精度一般包含了单点测量精度、角度精度、表面模型的精度、标靶的精度、双轴补偿器的精度等。国内学者对于扫描仪的精度指标,已经有了一些探究[6~8]。其中,前三者与数据获取的硬件设备紧密相关;而模型表面精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软件的算法。距离精度是指沿着激光发射装置和被测物体的连线的方向上,测量值和真值之间的偏差。点位精度是指垂直于激光发射装置和被测物体的连线的方向上,测量值的与真值之间的偏差。距离精度和点位精度,统称为点云的范围噪音。范围噪音与数据获取的硬件设备的精度直接相关,也与外界环境,比如温度、气压和被测物体本身的反射率相关。并且,由于激光测量的误差始终存在,决定了范围噪音随着硬件技术的提升只能尽可能的减小,不能完全杜绝。图1显示了同一个被测物体(横线代表被测的墙面)的高范围噪音和低范围噪音的数据,其中的小圆点代表了点云数据中的一个点[9]。需要强调的是,范围噪音是一个基于单点测量的精度的概念,它是多次重复测量的单点精度和重复性的度量,不是整体点云的绝对的准确度。这里需要引入一个描述点云的处理结果精度的概念:模型表面精度。所谓模型表面精度,是指利用软件对点云中的大量的散点进行统计分析后,建立表面模型,得到的模型与真值之间的偏差。以图1中的两个数据为例,分别对两个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建立模型之后,拟合出来的模型平面将非常接近。并且拟合出来的结果与真实墙面之间的偏差要大大小于范围噪音。也就是说,由于模型表面精度是对大量散点统计计算后得出的结果,因此其比范围噪音在数值上更小,也即模型表面精度要优于范围噪音。模型表面精度与点云的质量有关,也与软件中的算法有关。

4点云的数据处理

点云作为基础数据,记录了目标对象的坐标信息、反射率信息和纹理信息。而对点云的处理,主要分为色彩的处理、点状和线状特征的提取和体特征的提取。点云作为客观世界的真实记录,色彩还原是基础的步骤。原始的点云数据一般都是单色或者假彩色。单色是给点云赋予了单一的色彩,而假彩色则是根据一定的规则,比如点云中点的反射率的强弱(返回激光与出射激光之间的能量比值)或是点的高度,有规律的赋予每个点彩色信息。对于建筑文化遗产保护而言,一般需要还原为真彩色的点云数据。通常,采用高分辨率的数码相机记录下真实的色彩和纹理,通过软件,进行纹理映射,将点云还原成真彩色。对于点状和线状特征的提取,一般在现有的点云处理软件都可以实现。点状特征比较容易提取,可直接在点云中捕捉。线状特征可直接通过捕捉关键点生成,也可通过软件中的一些算法实现。比如利用徕卡的基于CAD的CloudWorx插件,可在CAD中打开点云数据,进行切片处理,得到的点云切片可通过软件自带的拟合功能,将直线、圆、弧段等线状特征通过计算自动拟合生成。对于体特征的提取,如果对象是规则的几何体,可通过点、线、平面、柱体、台体、球体等或它们的组合加以实现。而对于建筑文化遗产中的非规则对象,特别是中国古典建筑和雕塑等对象,其表面是复杂曲面,无法通过规则的几何体进行表面建模,就需要专门的软件进行体特征的提取。这类软件主要有Polyworks和Geomagic等。其方法是通过一定的算法,构建对象表面的三角格网,从而形成对象的表面模型。再通过专门的虚拟现实软件,比如3Dmax或Skyline等展示平台,可以将建筑文化遗产数字化的展现。图2显示了点云技术对一座钟亭的数据处理流程和成果形式。

5成果形式

点云在建筑文化遗产保护中的成果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类[1]:

5.1原始点云

点云数据是实际物体的真实尺寸的复原,是目前最完整、最精细和最快捷的对建筑文化遗产现状进行档案保存的手段。点云数据不但包含了对象物体的空间尺寸信息和反射率信息,还可以精细的保留对象物体的纹理色彩信息;结合其他定位仪器可以将整个对象数据放置在一定的空间坐标系内。通过点云处理软件,我们可以在点云中实现漫游、浏览和对物体尺寸、角度、面积、体积等的量测。彻底替代了传统的用皮尺测量的方法,直接将对象物体移到电脑中,利用点云在电脑中完成传统的数据测绘工作,是完全地将实景复制到了电脑中。

5.2线画图件

作为传统的文化遗产保护尤其是建筑文化遗产的成果之一,是各种的线画图件,包括平面图,立面图和剖面图等。这些图件可以表示建筑物文化内部的结构或构造形式、分层情况,说明建筑物的长、宽、高的尺寸,地面标高,层顶的形式,门窗洞口的位置和形式,外墙装饰的设计形式和各部位的联系、材料及其高度等。利用点云数据,在CAD中使用基于CAD的点云处理插件,可以方便的做出建筑物的平面、立面、剖面图和正射影像图。不但制图速度大大提高,也提高了制图精度,还大大减少了外业人员的工作量。

5.3网络

利用各种点云软件和三维展示平台,扫描的点云可以在互联网上,让远端用户通过互联网有如置身于真实的现场环境之中。的点云不但可以网上浏览,还可以实现基于互联网的量测、标注等。有利于数据共享和现有文物的网上展示。尤其是对于一些不宜长期向公众开放的文物景点,通过网上的彩色点云数据,可以满足公众的网上虚拟浏览的需求。

5.4数字化模型

点云技术比较适用于建筑文化遗产中的古典建筑、古墓葬、石窟、佛像、雕塑等的虚拟再现。扫描获取的数据可以利用专门的点云处理软件进行建模,构建表面格网模型,再通过纹理映射或是导入到其他三维软件中进行纹理贴图,最终得到建筑文化遗产的数字化的模型。

5.5建筑文化遗产的视频资料

结合点云处理软件的空间漫游和电影动画制作功能,在扫描后的点云中设置漫游路径,可以实现有如真实空间中的漫游效果。通过点云处理软件自带的记录功能,可以将漫游过程录制成视频文件,这是虚拟漫游的很好的工具,也有利于作为成果进行保存、宣传和展示。

篇7

宋古文是傳統文學批評關心的一個重點,有關的討論極多,但「唐代古文運動一詞,則到本世紀二、三十年代才出現,一直沿用至今。這個概念的適當性,最近十幾年受到了挑戰,由於本文使用這個詞語,似應對新近的挑戰有所反應。學者對「唐代古文運動概念的批評,大約包含了兩個要點。首先,所謂古文運動的參與者,在觀念上有很多歧異,並不能構成一個運動整體,把韓愈以前──甚至初唐──的某些文士視為古文家,可能不妥當。有人認為,韓愈關於「古文觀念的考慮,具有重大廣泛的道德意義,在性質上迥異於李華諸人的文學思想。[1]還有學者指出,具有文體意涵的「古文一詞是韓愈提出的,以前並無人使用。[2]其次,在唐代,古文只是個人提倡,少數人附和,不足以當「運動之名。[3]日本學者小野四平特別強調,「古文文體的確在韓愈、柳宗元等人手中完成,但在他們之前的先驅,並沒有一致而明確的文學理念,只能算是零星的源頭。何況唐代古文在韓柳之後很快就衰落了,若論「古文運動之名,恐怕只有歐陽修以後的北宋古文運動足以當之。[4]

以上引述的對「唐代古文運動一詞的質疑,有助於學界更深入考慮中唐思想與文學的一些基本問題,但依個人之見,似乎還不足以動搖這個概念的存在基礎。這個概念還是有使用價值的。對於「古文運動之說最根本的質疑似乎是,明確的古文思想──特別是有關文、「道關係的看法,以及成熟的古文文體,都是韓愈、柳宗元這一輩人建立的。把韓愈以前主張文章復古的文士當作古文家,是一種時代倒錯的說法,這種觀點忽略了韓愈的世代與先前文士之間的斷裂性。因此,在「唐代古文運動概念的課題上,關鍵點是,韓柳等人的主張和寫作與前幾十年的某些文人有沒有緊密的歷史關聯?如果有,這些關聯是否能說構成了某種潮流?這兩個重大的問題,當然不是此處簡短的導言所能充分討論,這也不是本文的目的。個人只是想提出一個看法:如果我們對古文思想的內涵採取比較寬鬆的認定,以上問題的答案應當是肯定的。

從玄宗天寶末年到憲宗朝的七十年左右期間,所謂古文家的思想的確有不小的變化,即使同時代的古文倡導者,也常有觀念和關懷重點上的差異。不過,這些人之間也有明顯的相似之處。譬如:他們大都是重要的作家,在文章寫作上成就尤高,並多少對文體的創新有所嘗試;他們對六朝以下講究駢儷聲律的文風都很不滿;他們大都主張在創作意旨和文字風格上,文學應該以六經為歸依。這些相似性應該能顯示,學者一般所說的古文運動,是一個有整體性的思潮,在觀念紛歧的底層,有一些根本的、持續的特性。此外,中唐古文運動的參與者之間也常有親密的關係,例如,蕭穎士和李華是密友,蕭穎士、蕭存為父子,獨孤及和梁肅是師生,韓會與韓愈為兄弟。這也可視為古文潮流具有延續性的一個徵候。[5]相對而言,在初期古文家如蕭穎士、李華崛起之前,文章(詩歌除外)復古的思想與創作實踐,就顯得遠為零散。

至於「運動一詞是不是古文潮流的恰當指稱,的確值得考慮,但這個名稱也許也不能說一定是錯的。古文思潮出現於菁人的社群,不可能像宗教運動或近代運動般具有廣泛的影響力。但我們也不能太低估這個潮流的衝擊。早期古文家多是文壇的重要領袖,他們的思想可能有相當程度的傳布,只是沒有在現存文獻得到充分的反映。至於九世紀初的韓愈和柳宗元,他們受到青年士子廣泛的崇敬與追隨,則是很明顯的。

以上簡略的討論是在主張,「唐代古文運動涵蓋的是一個有連續性、整體性的歷史現象。「古文運動作為這個現象的標誌,似乎有缺陷,但也有其正當性。在學者沒有找到更適切的稱號之前,這個詞語還是具有讓人快速指認特定歷史現象的功用。本文的主旨在探討中唐古文潮流的一個形成基礎,特為「古文運動之名稍作辯護如上。

一、古文運動領導者的家族背景

唐代古文運動的特性,主要存在於參與者的文學主張、寫作風格與思想取向。不過,古文家的出身背景也有相近之處,這一點或許和這個運動的起因有關,值得注意。以下先整理中唐古文運動主要領導者與支持者的家族背景,以為討論的基礎。

一、蕭穎士(717-760)。郡望蘭陵,為南朝梁宗室之後,梁武帝之弟鄱陽王蕭恢的裔孫,家族在公元五五四年西魏陷江陵前後入關中,成為關隴集團的成員。五世祖蕭造隋時曾任馮翊太守,入唐後官至刑部尚書。蕭穎士自己家在今河南許昌一帶(隋時為穎川郡,唐時為許州)。很明顯地,穎士家為北遷的南方士族。[6]

二、李華(715-774?)。系出趙郡李氏東祖房,屬山東高門。[7]

三、賈至(718-772)。河南洛陽人,郡望長樂。今本《元和姓纂》卷七有賈至家族的資料,知道他們的遠祖有賈龔和賈詡,從賈詡到賈至的祖父之間,記錄相當簡略。根據《三國志》、《新唐書宰相世系表》,可知賈龔家在河西走廊的武威,其子賈詡是董卓的部將,隨涼州軍入洛陽,後來投效曹操,獲得重用。北朝史上,頗有原籍武威的賈姓山東士人,祖先大概都是隨賈詡移入中原的。賈詡有一子賈璣遷居長樂,這就是賈至郡望的來源。在中古時代,名叫長樂的地方有好幾處,從賈至曾受封信都縣伯一事看來,[8]賈璣遷往的長樂應在今河北冀縣。此地十六國時期以後為長樂郡,隋代為信都郡長樂縣,唐代則改稱信都縣(屬冀州)。〈宰相世系表〉所載的長樂賈氏一支,東晉時遷往南方,但依《元和姓纂》,此支與賈至家別為一族。《元和姓纂》記載,賈至的六代祖賈琚在北魏任穎川太守,看來賈家是山東士族的可能性很大。[9]

四、獨孤及(725-777)。源出匈奴屠各種,代北虜姓,此族劉姓者亦多。中古姓氏諸書與獨孤及家譜牒都說,獨孤氏先祖係後漢宗室,攻擊匈奴遭俘,因入匈奴。此說不可信,學者考辨已詳。[10]案,胡人入華,聲稱上代原為漢人者,為數不少。茲舉一例。中唐名相房琯(697-763)所屬的河南房氏原出高車屋引氏,自稱先祖房乾本貫清河(今河北清河),晉初出使北虜,被拘未返。[11]據獨孤及家史,他的十世祖羅辰從魏孝文帝遷洛陽,子孫任官於北魏、北齊、隋、唐,可見其家久居華北,於中土士人文化浸潤應極深。[12]

五、元結(719-772)。鮮卑拓跋氏後裔,代北虜姓。[13]

六、李翰(約去世於770年代)。趙郡李氏,李華族人,山東士族。[14]

七、崔祐甫(721-780)。出身博陵崔氏第二房,山東高門。[15]

八、梁肅(753-793)。關中舊族,先祖為關隴集團成員。[16]

九、蕭存(739-800)。蘭陵蕭氏,蕭穎士子,北遷的南方士族。

十、李舟(740?-787?)。出身隴西李氏姑臧大房,山東士族。隴西李氏的始祖是西涼建國者李暠,北魏控制涼州地區後,李暠的孫子李寶於太武帝太平真君五年(444)入朝赴京(平城,今山西大同),子孫後隨孝文帝遷都洛陽,轉居華北平原。姑臧大房為李寶長子李承的後裔。[17]

十一、崔元翰(729-795)。系出博陵崔氏第三房,山東高門。[18]

十二、李觀(766-794)。隴西李氏,山東士族。[19]

十三、韓愈(768-824)。韓愈同時人或稱韓家郡望為昌黎,或稱南陽。查核傳世的中古韓姓系譜,兩說均非。依《元和姓纂》,韓家的地望則為陳留。案,韓愈的七世祖韓耆是安定安武(今寧夏鎮原)人,北魏明元帝永興年間(409-413),從赫連勃勃的陣營投效北魏。韓耆與子、孫三代都是武將。韓耆據說徙居常山郡(今河北正定),但至韓愈之時,其家已世居河陽(今河南孟縣)。韓愈先祖雖然起於軍旅,至中唐時,應已久受文教之薰習,或可算是較低層之北方(山東?)士族。[20]

十四、李翱(774?-836)。出身隴西李氏姑臧房李沖支,山東士族。[21]

篇8

现如今我国已经开始着手建设文档一体化,但是相比较而言,国外在此方面的发展水平比较高。文档一体化开始于美国,目前已经成为美国等发达国家普遍应用的一种形式,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标准化数据格式已经形成,已经在电子档案管理中得到了广泛的使用。国外文档一体化在档案管理中运用不仅研究理论比较成熟,研究方法也比较具有可用性。国外在文档一体化所取得的成就,为我国文档一体化的发展将会提供宝贵经验。

由于我国各种各样的办公业务系统应用越来越普遍,同时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进行管理方面的研究,这使得文档一体化理念逐渐走入人们的心中,很多单位与个人都开始通过文档一体化来来进行档案管理。现阶段,我国很多文档一体化软件被研发出来,这些软件功能不同,有些用于整合档案管理业务,而有些则由于信息收集与开发。目前所使用的软件,无论是在功能上,还是在兼容方面都所有进步,甚至已经达到了国际水平,但也有一些研发出来的软件并不尽如人意,之所以会出现此种问题,主要是由两方面原因造成:第一是某些软件开发人员因为禁受不住诱惑,只希望尽快研发出来赚取利益;第二是软件开发人员在进行开发研究时并未与文档工作者进行良好交流,因此研发出来的软件并没有达到文档工作者的需求。

2 文档一体化在档案管理中的运用

2.1 文档一体化的系统架构

文档一体化在档案管理中的应用作用发挥的关键在于TPIP数据库,在最初设计时,设计人员就将该数据库看作是储存引擎,而后再应用Struts、Spring技术等。整个系统框架既能够进行扩展,也能够进行自我维护,恢复组件、同时还具有可以移植的特点,因此应用前景非常好。整个系统框架如下:

第一,领域对象是由一些层次结构对象构成,它们是对不同业务模型的抽象,如果需要完成这些状态数据的存储,通常每个领域对象对应一个TRIP数据库表。

第二,持久?佣?TRIPjxpAPI进行了DAO封装,实现了对TRIP系统内置的CCL查询语言的支持,完成了领域对象到TRIP数据库表的对象关系映射,对业务层隐藏了TRIPjxpAPI,降低了业务层的开发难度,缩短了系统的开发时间。

第三,业务层的组成是业务逻辑对象,Sring框架的控制反转容器使得业务逻辑替换时变得简单,使各层间以松耦合的方式进行无缝整合,在SpringAOP声明式事务管理的基础上把业务逻辑的事务实现了。

第四,表现层使用MVC模式中的Struts把解耦的网页和基于组件的业务逻辑进行了实现,使用FlashPaper浏览器插件来显示文件。用户只可执行浏览、查询及缩放功能,同时可限制用户执行保存、复制与打印等功能,从而即做到了对原有文档的高效开放利用,又有效避免了直接的复制抄袭。对论文评语及成绩系统则直接以PDF文件的格式进行存储展示,从而保证了档案的原始性和不可更改性。使用FreeMarker模板生成自定义的网页,使用反向Ajax技术DWRAjax框架实现数据的变化,Web服务器会主动将信息推送到用户浏览器,保证了业务数据实时的显示和处理。

2.2 文档一体化的实现模型

应用是研究的最终目的,在前述研究的基础上,基于实践类文档的应用设计出系统的原型,并在系统中实现了主要功能。在设计的系统中,把用户类型分为几大类,分别是普通用户、其他方面的用户以及管理员。普通用户可以对所有开放信息执行标准检索(包括全文检索)、高级检索、按有关检索要求进行浏览。其他类型的用户可提交信息并且对自己的信息进行管理。更高级的用户可对信息进行批改、和删除管理。管理员用户主要对系统中各类的用户进行管理。各类用户所能执行的功能之间是有时序和前提的。

2.3 文档一体化的储存平台

因为档案文档最显著的特征就是非结构化数据,如若应用关系数据库,系统无法满足于各类档案文档需求,也难以达到各类附件的需求,即便系统可与将所有的文档与附件都存储起来,要对其进行全文检索也具有一定的难度,并且若数据量非常大,并不利于数据维护。应用关系数据库所产生的这些问题,几乎无法解决,因为这些问题与底层设计息息相关。为此文档一体化在档案管理中应用就必须使用其他非结构化数据库。经过大量的实践证明,非结构化的TRIP数据库应用效果比较好,这主要是因为这种数据库具有非常多的优势:

第一,可以进行跨平台大数据存储,采用的是二进制数据形式,对数据对象大小并没有任何要求,实验证明此种型式的数据库能够存储超过200种格式的电子文件,同时还能够自主完成抽取文本信息工作,之后再将其存放到倒排文件中,用户就能够因此对全文内容快速有效的查询;第二,TRIP数据库不仅检索功能强大,检索速度也异常的快。TRIP既是数据库,也是搜索引擎,用户能够将档案信息储存起其中,如果有需要也会立即检索出来;第三,TRIP数据库具有多层次机制,首先,系统的登录采用了用户身份认证的方法;其次,对数据库的访问权限的方法,在数据库级别,创纪录的水平,领域层三个层次分别授权,访问权限和用户内容的访问控制。非法用户无法进入其中,而且如果是重要的文件还能够进行备份处理,这对档案信息的安全性有着非常大的保证。

2.4 文档一体化的安全

篇9

中国是一个信仰神仙的国度,对生命消逝的恐惧、对现实世界的失望和对美好自由生活的向往是人们虔诚相信神仙的根本动力。在这一动力的驱使下,人们满怀热情的塑造出形形的神仙形象。仙女是神仙世界中的一个独特群体,相对于男仙形象而言,女仙情感更加丰富细腻,更具有人性化色彩,这一特点在唐传奇中表现更为突出。

唐代社会经济繁荣、社会安定,同时也是思想文化较为开放的时期。唐代文人豪放乐观、开朗自信,他们注重心灵的自适与满足,追求爱情的浪漫与幸福,潇洒风流的个性,对现实生活的失望与不满促使他们塑造出代表美好理想与一切愿望的满足的完美仙女形象。在他们的如花妙笔下,一个个容貌美丽、文采非凡的仙女都因忍受不了仙宫的清冷寂寞,主动到人间来寻求爱情,这些仙女不但给书生带来美好的爱情慰藉、享受。还带给他们荣华富贵。“仙女下凡”的情节模式是唐传奇的常见主题,钱钟书先生说:“六朝以来常写神仙‘思凡’,一若脱去人问,长生不老即在虚度岁月。”

大致而言,唐传奇中的女仙形象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主要特点:

1、对爱情的热切渴望

唐代以前小说中仙女与人间男子结台多是奉天帝之命,以奖励男子的孝行品德,仙女在报答完男子之后即离去,多是出于宣扬宗教道德的目的,爱情不是作者关注的重点。唐代小说中的仙女形象与六朝时期相比有了很大的不同,她们大都主动热烈的追求爱情,直率大胆的袒露情怀,更加血肉丰满,形象生动。男女爱情有了更多自由、浪漫的色彩。首先,仙女下凡不再是奉天帝之命,而是不甘忍受天上生活的寂寞凄冷,主动到人间寻找温暖和爱情。《赵旭》中青童这样对意中人表白:“吾天上青童,久居清禁。幽怀阻旷,位居末品,时有世念,帝罚我人间随所感配。以君气质虚爽,体洞玄默,幸托清音。愿谐神韵。”这段话表明她来人间的原因是因为忍受不了天上的清冷孤寂,因而到人间寻找自己的意中人,以求得美满幸福的爱情婚姻。就连织女也耐不住仙宫的寂寞,也到人间来寻找慰藉。汉魏六朝时期,织女的形象一直是忠于爱情的。《古诗十九首》咏牛郎织女的爱情:“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织女对感情的专一执著和离别相思之苦描写得十分动人。而到了唐传奇中连织女也耐不住天庭的寂寞,不再固守相思,苦度岁月,到人间寻求情感的寄托,移情别恋。请看《郭翰》中的描写:“女微笑曰:吾天上织女也。久无主对,而佳期阻旷。幽态盈怀。上帝赐命游人间,仰慕清风,愿托神契。”“乃携手升堂,解衣共卧”。郭翰戏问“牵郎何在,哪敢独行”,她回答:“阴阳变化,关渠何事?且河汉隔绝,无可复知:纵复知之:不足为虑。”并笑曰:“天上那比人间?”这与案商隐“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意思何其相近!

与织女相比,上元夫人形象的转变更具有代表性。上元夫人在仙界地位很高,它是三天真皇之母,统领十方玉女,在《汉武帝内传》中她扳起面孔,严厉的批评汉武帝“胎性暴,胎性,胎性奢,胎性酷,胎性贼”,告诫他不去除内心的种种欲望很难成仙,俨然是一位不食人间烟火清心寡欲的得道高仙。但是在唐人笔下,她的形象却有了全新的改变。《封陟》中她再三向封陟深情款款的表白情感:“某籍本上仙,谪居下界,或游人间五岳,或止海面三峰。月到瑶阶,愁莫听其凤管:虫吟粉壁,恨不寐于鸯衾。燕浪语而徘徊,鸾虚歌而缥缈。宝瑟休泛,虬觥懒斟。红杏艳枝,激含嗍于绮殿:碧桃芳草,引凝睇于琼楼。既厌晓妆,渐融春思。伏见郎君坤仪浚洁,襟量端明,学聚流萤,文含隐豹。所以慕其真朴,爱以孤标,特谒光容,愿持箕帚。又不知郎君雅旨如何?”被封陟拒绝之后,她毫不气馁,七日后再次登门致意:“某以业缘遽萦,魔障剡起。蓬山瀛岛,绣帐锦宫,恨起红茵,愁生翠被。难窥舞蝶于芳草,每妒流莺于绮丛,靡不双飞,俱能对踌,自矜孤寝,转懵空闰。秋却银缸,但凝眸于片月:春寻琼圃:空抒思于残花。所以激切前时,布露丹恳,幸垂采纳,无阻精诚,又不知郎君意竞如何?”连篇累牍不厌其烦的深情表白将其内心对情感的热切渴望暴露无遗,上元夫人还作诗启发封陟不要过于迂执,“弄玉有夫皆得道,刘纲兼室尽登仙。君能仔细窥朝露,须逐云车拜洞天。”在这里,上元夫人对男女恋情的需求更甚于人间女子,仙性锐减,人性大增。

唐传奇中仙女选择人间男子的标准不再是以前小说中所注重的道德品行,大多是文才出众、忠于爱情的书生。他们也与女仙一样坚贞不渝地追求纯真的爱情。流露了唐代文人对于世俗利益基础上的婚姻的不满和批判,以及对于纯真爱情的向往和渴望。

2、对的大胆追求

在汉魏六朝仙道类小说中就已经出现了仙女与凡男之间性关系的描写,但大都十分简略含蓄。唐传奇中的女仙则不再像六朝时期那样举止庄重,不再受封建礼教的束缚,表现出对的热切渴望和积极追求,行为的大胆泼辣有似于青楼。因而有人将这一现象称之为“仙妓合流”。对此,陈寅恪先生在《读莺莺传》曾有论述:“故真字即与仙字同义,而‘会真’即遇仙或游仙之谓也。又六朝人已侈谈仙女杜兰香萼绿华之世缘,流传至唐代,仙之一名,遂多用作妖艳妇人,或风流放诞之女道士之代称,亦竞又以之目妓者。”

纵观唐传奇中的有关描写,诚知陈先生此言不虚。请看《汝阴人》中仙女主动与汝阴男子结合的描写:“(仙女)酒酣歌叹:‘今夕何夕,见此良人。’词韵清媚,非所闻见,又援笔作飞鸿别鹤之曲宛颈而歌,为许送酒,清声哀畅,容态荡越,殆不自持。许不胜其情,遽前拥之。乃微盼而笑曰:‘既为诗人感悦之讥,又玷上客挂缨之笑,如何?’因顾令撤筵,去烛就帐。恣其欢狎,丰肌弱骨,柔滑如饴。”仙女“容态荡越,怠不自持”与“恣其欢狎,丰肌弱骨”的描写颇似风情万种的《穷怪录・萧总》中的仙女甚至在路上把花招揽凡男,其的主动大胆实在令人惊叹。再如《游仙窟》叙述作者在神仙居所遇见二位女仙i十娘和五嫂,作者与其饮酒赋诗、戏谑调笑,留宿一夜,天明离去。仙女的言行举止十分大胆,所作诗歌大多是含有性色彩的隐喻。实质上,所谓的仙窟就是妓院,十娘就是,而五嫂的身份则类似于妓院中的老鸨。此外像《郭翰》、《沈警》等仙道小说中的仙女或背夫或举止轻佻,颇似现实生活中逢场作戏的青楼女子。

唐传奇中的这一仙妓合流现象与当时的社会思想与生活状况有着密切的关系。唐代社会思想较为开放,妇女不再像以前那样受到封建礼教的严格束缚。上至女皇武则天、公主贵妇,下至普通人家的妇女在两性关系上都较为开放自由,贞节观念比较淡薄。在唐代,未婚女性有自主择偶的自由,已婚妇女离婚改嫁的现象也很普遍,婚外之事更是屡见不鲜。唐代妇女的思想较为开放自由。积极追求爱情婚姻的幸福,体现出高度的自我意识的觉醒。这一现象的出现与唐代社会的政治思想背景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唐代开国之初,便实行“开怀纳戎、张袖延狄”的“柔怀万国”政策:而且,唐代的皇帝血统并非汉族,而是出自夷狄:“唐源流出于夷狄,故闺门失礼之事不以为异。”如唐高宗将父亲的妃嫔变成自己的妻子,唐玄宗将儿媳据为己有,这些为封建礼教所不齿的事情都发生在唐代。唐代士人之行为也狂放不羁:“唐代新兴之进士词科阶级之异于山东之礼法旧门者,尤在其放浪不羁之风习。”在这样一种社会背景之下,唐代的封建礼教大为淡化,人们的贞节观念相应淡薄,“导致妇女在行为上也较不受约束”。

唐代社会的男性也十分注重声色享受,出入于歌楼妓馆饮酒狎妓的生活是许多男人共有的经历。整个社会对此比较宽容,文人们也津津乐道,以此为荣。唐传奇中仙女对的大胆追求就真实地再现了唐代社会婚恋情况的情形。反映了唐代女性张扬的个性意识,她们敢于冲破封建礼教束缚,主动追求享受美好的的关系。在这一时代背景下出现仙妓合流的现象也就不足为奇了。

3、浓厚的人性化色彩

唐传奇中的仙女已经不再像以前小说中那样威严冷漠、居高临下,她们就象普通的人间女子一样,具有浓厚的人性化色彩。唐代仙女的地位与人间男子已经较为平等,她们自如的与凡男调笑戏谑,毫无顾忌,《续仙传・元柳二公》南溟夫人遇见元柳二公,得知其姓氏后就轻松的调笑:“夫人哂之曰:‘昔时天台有刘晨,今有柳实;昔有阮肇,今有元彻。昔时有刘阮,今有元柳,莫非天也!”’《游仙窟》中仙女的尊严与矜持已消失殆尽,“十娘笑曰:‘莫相弄!且取双方六局来,共少府公赌酒。’仆答曰:‘下官不能赌酒,共娘子赌宿。’十娘问曰:‘若为赌宿?’答曰:‘十娘输筹,则共下官卧一宿:下官输筹,则共十娘卧一宿。’十娘笑曰:‘汉骑驴则胡步行,胡步行则汉骑驴,总悉输他便点。儿递换作,少府公太能生。’”

凡男有充分的选择权,仙女虽然有着无边的法力,但并不使用强迫威胁的手段,一般都委婉的探询恳求,比较尊重男子的意愿,比如上元夫人追求封陟时,深情的表白自己“愿持箕帚”,然后问他“又不知郎君雅旨如何?”“又不知郎君意竞如何?”被拒绝之后,她也未以法力与惩罚相胁迫,只是无奈的长叹曰:“我所以恳恳者,为是青牛道士的苗裔:况此时一失,又须旷居六百年,不是细事。于戏此子,大是忍人。”对凡男的迂执无可奈何,只有无限幽怨的留诗曰:“萧郎不顾凤楼人,云涩回车泪脸新。愁想蓬瀛归去路,难窥旧苑碧桃春。”

篇10

一、体育文化释义

(一)体育文化概念的界定及特征

文化,广义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作为意识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体育是以身体活动为媒介,以谋求个体身心健康、全面发展为直接目的,并以培养完善的社会公民为终极目标的一种社会文化现象或教育过程。[1]从文化和体育的概念我们可以得到体育文化的概念,大而言之,指体育运动本身所蕴含的围绕体育运动所形成的一切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总和;小而言之,又可指体育运动某一方面的文明因素。因此,所谓体育文化,是一切体育现象和体育生活中展现出来的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就是说,人们在体育生活和体育实践过程中,为谋求身心健康发展,通过竞技性、娱乐性、教育性等手段,以身体形态变化和动作技能所表现出来的具有运动属性的文化。体育文化是人类本身需求的特殊反映。它是人类在体育生活和体育实践中创造出来的,并通过有形的身体形态、动作技能、运动器材、物质,以及无形的与社会属性相关的意志、观念、时代精神反映出来,显现了各具特色的存在方式。

体育文化和其他文化一样反映了一个时代、一个国家或民族的特征,并规范着人们的体育行为,也影响着人们的价值观念。从体育文化的概念中可以看出体育文化具有以下特征:其一,体育文化总是与人的体育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其二,反映本民族的、传统的体育特征,这些传统的体育文化规范着本民族的体育行为,也影响着人们不同的体育价值观念;其三,体育文化又总是和一个地域或民族的社会文明、物质文明,以及自身的发展产生具有互动发展的关系;其四,从科学分类看,体育文化是一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结合的综合性科学,从文化学角度看,体育文化既是人类整体文化系统中的一个分支,又有着特有的个性,它的产生和发展有着自身的变化规律,因此它具有独立性的一面。

(二)体育文化的产生

体育的历史与人类历史一样悠久,在人类文明的历史长河中,体育文化是一个逐渐发展的过程,是人类整个文化的重要组成内容。然而人类在与自然的斗争中,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对体育文化的认识处在不知不觉之中。

历史资料表明,真正感受到体育文化对人类社会发展产生直接影响,是在19世纪中叶的欧洲文艺复兴之后。特别是20世纪中叶以来,随着世界整体科学的发展,体育科技工作者得到不少新的启示。从此,许多学者更多地从体育哲学、人文社会学角度开展了广泛的研究,并逐步由感性认识向理性方面发展。

原始体育都产生于人类生产和劳动过程中,是有着相对独立发展轨迹的社会文化现象。例如从出土文物和出土文献中可知人类的舞蹈、音乐、戏曲、杂技等诸多文化自古就与体育活动相融合而不可分,它们在形式、内容和目的上都有许多相同之处,且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原始舞蹈作为人类原始文化的一种基本形态,包含着武术、杂技和原始体育的成分,在体育活动的起源和发展过程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我国古代体育活动往往是以“舞”、“戏”、“艺”等形式出现,如“消肿舞”、“角抵戏”、“百戏”、“射艺”、“舞艺”等,原始的“舞”就是体育活动,是通过身体语言表达一定的思想感情以感染和渲染欣赏者,从而丰富体育活动的内容,满足自身的美感要求,在体育运动中发挥着奇妙的作用,影响着我国古代体育的发展和繁荣。

(三)现代体育发展趋向

鲁迅先生说:“越是民族的东西,越属于世界。”[2]新时期我国体育文化与世界接轨,重新审视中国体育思想的价值所在,在保存好传统体育项目的同时,弘扬其优秀的精华,把传统体育中的互助友爱、包容和谐、自强不息、诚信礼让等思想光大,做到古为今用。同时通过多种途径,努力将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精华融入到奥林匹克运动中,并逐渐将条件成熟的体育项目推向奥运会和职业化。参与构建多元一体的世界体育文化新体系,补充与丰富现代体育的内容,从而发展中国体育文化,为未来世界体育文化的发展作出更多的贡献。新时期体育文化的多样性是全球化时代世界体育文化发展的标志和表现,是世界各国民族体育文化形式维持其存在的主要表现;文化帝国主义使世界各国民族体育文化的发展与存在面临严峻的挑战;先进体育文化符合社会发展的未来方向,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远大的前途,因而是体育文化发展共同追求的目标。

(四)现代体育文化的价值取向

现代体育文化生成的复杂背景,决定了体育文化价值取向上的复杂性和多元化。在全球文化相互激荡的现代社会,现代体育文化的价值取向呈现出以人文体育观为主导价值观、多元体育价值观并存的趋势。体育文化价值观念的更新,主要体现为要自觉树立以下四种文明观念:1.独立个性意识。个性意识倾向性是人进行活动的基本动力,也是个性结构中最活跃的因素。它表现在对认识和活动对象的趋势和选择性上,主要包括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和世界观等。独立的个性是人全面发展的前提,要建设高度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就必须充分彰显个体的自我意识,尽可能形成丰富、全面的自由人格和个性价值;2.公平竞争理念。在古希腊,“公平的竞争”理念体现在公民生活的方方面面。古希腊伟大的诗人荷马不断地教导希腊人,要“永远处于最佳状态并超越其他人”。公平是运动竞赛的灵魂和体育实践的准则,也是和谐社会人的最基本的诉求;3.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法律是政治上的正义,是世所公认的公正不偏的权衡标准,是理性的体现,又是一个合同式的契约;4.文化开放视野。在全球范围内不同文化的融合和冲突中,一国体育文化辐射力的强弱关系到这个国家能否以平等的地位、主动的姿态融入世界文化潮流,因此我们需要敞开胸怀,以兼收并蓄的心态广泛吸取对自身有益的外来文化。

二、现代体育文化发展的价值意蕴

(一)现代体育文化在人全面发展中的价值

马克思曾经说:“任何一种解放都是把人的世界和人的关系还给人自己。”[3]生理学家巴甫洛夫说:“……我毕生热爱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或许更多热爱体力劳动,当手脑结合在一起的时候,我就感到特别愉快,我衷心希望青年们能沿着这条唯一能保证人类幸福的道路继续前进。”巴甫洛夫所提出的“道路”,正是体力与智力结合,手脑结合,全面发展的成才之路。体育运动作为一种实践活动的文化价值就在于人自身的价值,即人全面、自由、和谐地发展,是人的身心的完美展开和全面实现,是个体人格和社会人格的和谐与统一。大量实践证明,校园体育文化的实施,能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等多方面的全面发展,强有力地体现了现代体育文化在人全面发展中的价值。

(二)现代体育文化的娱乐价值

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开始有大量的空暇时间,这时人们不再满足物质需要,开始转向精神需要。在现代媒体的迅速发展,特别是新兴的网络传媒,体育文化开始全方位包围在人们的生活之中。体育文化业逐步形成了以娱乐性、观赏性、互动性为主要内容的氛围。来自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种族、不同的人们聚集在同一个地方以最简单、最直观易懂的身体运动进行着相互理解、相互沟通,它比语言、文字为表现形式的文化来说更具有一定的优越性。场上运动员向观众呈现他们最完美的动作,观众对运动员报以热烈的掌声,这种不需要语言、文字的互动交流是其它交流方式无法比拟的。

(三)现代体育文化的竞争价值

体育与人类的生存、发展紧密相连,人类创造了体育,也创造了体育文化。体育文化是一种竞技运动文化。正是人类对这一种竞技运动文化进行了改造,经济、文化才不断地获得创新与发展。体育的魅力在于健与美的协调发展、激动人心的比赛、“更快、更高、更强”的奥林匹克精神,深藏于现代体育文化的底蕴之中,充实了人们的生活,满足了人们的需要,实现了自我价值和开拓自我空间。竞赛是体育的“杠杆”,是培养协作和团队精神的最积极因素。通过竞赛人们可以检验和证明自身能力、水平和价值,培养勇敢果断、顽强拼搏、勇于挑战的意志品质和工作作风,不断攀登新的高峰。

(四)现代体育文化大众化的价值

在人类文明的进程中,人类出于共同需要,对自身生存、发展、享受的追求和关注一刻也没有停止过。现代体育文化在教育全球化的浪潮中的推动力最大,影响最为广泛,也最为深刻。这是因为现代体育文化给人类带来和美感,并给社会带来健康和活力。

(五)现代体育文化的经济价值

体育的发展大大刺激了经济的发展,并且作为一个经济增长点极大地提高了国民经济的整体效益。体育已经逐步成为第三产业的主要增长点。体育文化虽然是在现实中不存在的,但却拥有可观的无形资产,如冠名权、电视转播权、徽记、会歌等的专有权和使用权。体育文化是一种特殊的商品,企业愿意出资收购无形资产,以获得更大的广告和销售收益。在获得物质利益的同时,体育文化也为宣传国家形象,提高国家在国际中地位、升华国家凝聚力获得了巨大的无形资产。可以说,在体育文化中,它所产生的经济价值是不可估量的。

三、结语

现代体育文化作为人类文化的重要有机组成部分,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大的作用。为了更科学、更准确地了解现代体育文化发展的价值意蕴,从体育文化的内涵及特征、体育文化的产生、现代体育发展趋向、现代体育文化的价值取向和现代体育文化的价值意蕴五个方面探讨是非常必要的,并对推动世界体育的发展,以及人类社会的进步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